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

时间:2023-08-03 17:2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

篇1

1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的总体策略

在人才培养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创新性的今天,高等学校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授的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体系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与个性。通过领会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为适应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的发展形势,我们深入分析了机械工程领域的优势特色和发展难题,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确立了石油特色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的总体策略。即:依托石油石化企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增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导师队伍建设,加快具有石油特色的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开阔全球视野,推进国际化办学,拓宽学科发展空间和就业渠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借鉴国际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理念,培养知识面广博、适应性广、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涉及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培养方式、学制、学位论文、导师队伍、质量管理等要素。

2.1培养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是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脱产学习,其培养目标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应有所不同,与学术型学位有明显差异。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基础;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机电控制、车辆工程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前沿;在石油机械工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控制、车辆工程等某一方向或领域,从事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规划与管理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2.2研究方向经过机械工程学科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学与化工技术、油气田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石油特色学科或方向的长期交叉渗透,融合凝练成东北石油大学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a.石油机械工程;b.机械设计及理论;c.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d.机械电子工程;e.车辆工程;f.工业设计;g.安全技术及工程;h.材料腐蚀防护与失效分析。

2.3课程设置在实行弹性学分制的同时,将研究生所学课程分为学位课与非学位课,以及为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而设置的必修环节,为跨专业学生设置的补修环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修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程不少于12学分,必修环节至少5学分。为了突出石油特色,注重知识的前沿性、交叉性和渗透性,除了对常设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更新的同时,新设置了油井举升工程前沿技术、机械制造前沿技术、机电控制前沿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技术、机械装备故障检测与分析前沿技术、石油化工设备安全技术、流体参数测试实验等课程。

2.4实践创新基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采取多种模式、拓展多种渠道,在加强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我们依托黑龙江省石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HSE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钻井修井井架及设备检测评价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等高水平实验室,整合学科、学院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了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实践基地。由多个实践教学平台组成:石油钻采机械实践平台、海洋石油钻井采油工程技术与装备实践平台、多相流分离技术与装备实践平台、特种工程车辆实践平台、石油化工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实践平台、石油化工装备腐蚀防护与失效分析实践平台、流体传动与控制综合应用实践平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主创新、自由探索的实践环境。

2.5学制与培养方式实行弹性学制,一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具备提前毕业资格的研究生,修学年限可为2~3年。研究生培养采用“三跨”模式,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择时、择地、择专业课学习。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为主要责任人,指导团队培养相结合。应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努力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帮助研究生按时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2.6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地处大庆油田这一地理位置的优势,选派青年教师到石油石化企业去挂职锻炼,他们将得到大量的直接面向工程实践的“实战机会”;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展联合课题研究和科技服务,使年轻教师都参与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科技创新的实践中来,工程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增强,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也得到相应提升。同时,现场工程知识的积累及科技创新,又促进了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逐步建成“双师型”的导师团队。充分利用与石油石化行业长期全面合作办学的各种资源,完善校外导师聘任制度,扩大校外导师队伍,落实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

结束语

篇2

摘要:在研究生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教学中,针对机械工程类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工科研究生自身特点,为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增强其工程应用意识,通过在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教学的经验积累,逐步探索出以项目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应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仿真;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44-02

一、前言

研究生教学有其突出的特点,他们中多数人理论基础扎实,获取书本知识能力强。但同时也存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工程应用背景不够的缺点。本人通过十多年研究生教学的实践,结合本学院研究生专业方向、课程内容针对性强等特点,对如何在研究生教学改革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应用能力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

二、课程定位及课程特点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科学研究的深入与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已成为分析、综合各类系统,特别是大系统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和有力的研究工具,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领域、各学科内容和各工程部门。仿真技术已经在国防军事、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内外众多学者认为,仿真技术“正在成为与理论、实验并列的第三种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及科学研究的手段”,因此仿真技术

被认为是“使能”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仿真科学与技术涉及到的有关具体仿真技术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具有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等特点。

为了拓宽机械工程专业基础,提高培养对象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工科专业的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仿真知识与技能。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是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面向所有研究生各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考虑专业应用需求并结合教学实践情况,课程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仿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分析、综合各类工程系统或非工程系统提供一种有力的工具,以便能灵活应用所学的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本专业工作服务。

一方面,基于仿真技术课程的内容方法较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授课对象专业方向较多、授课学时有限等特点,如何解决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讲授内容繁多的仿真内容、对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以达到计算机仿真技术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课程开设初期,由于只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的同学选修,所以所讲内容基本针对该专业方向进行设置。随着选修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选修学生所属专业方向的扩大,专业方向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等,基本涵盖了机械工程学院的所有专业方向。

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涉及多个交叉学科,紧密相关的课程包括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编程、计算机图形学、高等数学、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优化设计等课程。如何讲出本课程的特点,并充分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必须在教学内容的选排上下功夫。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驱动、以项目为基本教学单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为了满足各个专业方向学生的要求,使他们能够掌握一门工程分析技术,为后续的学术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计算、分析和仿真手段,本人在讲授该门课程的过程中,逐年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考核方法等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1.采取项目专题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调整授课内容,采用专题教学方法使课程主题内容分明,有利于将仿真方法讲深、讲透。

2.扩展所授课程内容涵盖的范围,包括数值计算、优化设计、图形可视化、控制系统特性仿真、控制系统设计以及与外部软件的接口等内容,以满足各专业方向学生的需求。

3.增加与课程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计算机仿真技术本来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仿真技术本身是在对控制系统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并结合各个专业研究生的不同研究方向,灵活设计若干个专题实验,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将该门课程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能力。

4.采用多个工程应用实例进行教学,从系统应用、数学建模、仿真建模、模型求解以及特性分析等,使学生从生产实际认知的研究对象,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学习,应用所学的各科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建模、仿真建模的建立,并对模型求解以及特性进行分析,获得直观结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例问题的能力。

5.结合学科前沿,进行课堂讨论。研究生在初步掌握了对系统的模型、仿真算法设计、仿真及结果分析这一流程后,为强化计算机仿真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概念,在此基础上,以项目形式,开展课程学科前沿以及⒏妹趴纬逃胂执技术融合等专题讨论。

6.增加实验环节,培养研究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利用各种平台,扩充计算机仿真技术资料,提供最新的仿真案例,结合教学团队的科研课题,设计实验项目,培养研究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

四、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基于项目教学法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满足机械工程学院各个专业方向研究生的需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完善,使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工科研究生的必备研究手段和技术,使学生掌握一门工程分析技术,为后续的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计算、分析和仿真手段。

近五年的每年30―40人研究生选课,工程硕士每年20人左右选课,课程得到了各专业方向研究生的普遍认同。本人指导的研究生,发表与该课程相关的学术论文近20篇,撰写的硕士论文均用到计算机仿真技术。

篇3

关键词:桥梁检测 教学方法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39-01

1 课程背景

近年来,为了迎合桥梁检测工作的需要,很多高校在土木工程(桥梁)专业中开设了桥梁检测课程。桥梁检测是一项新兴的专业技术,其属于土木工程(桥梁)、力学、数学、传感科学以及信号处理等多技术领域的交叉科学。桥梁检测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桥梁检测课程的一个特点是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桥梁检测课程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要求授课对象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桥梁检测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通常在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中开设。

桥梁检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可供参考的教材不多,并且在教学内容上有些知识点没有定论,而属于探索性的讲授内容。因此这门课程需要授课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技巧,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与理论,定论与探索中掌握专业知识,并能够启发学生在该领域中积极开展探索性的研究工作。

2 教学目标

桥梁检测是一门专业课程,有别于专业基础课。对于高年级的本科生而言,在理论与实践中,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初步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悉操作规程,掌握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把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到桥梁结构检测中,在检测工作中能够完成实践性的工作。

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更加注重理论环节的培养。采用课堂讲解、室内实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得学生掌握基本原理,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桥梁检测的实践性工作进行理论指导。通过教学充分引导学生在桥梁检测领域的科研兴趣,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

3 教学内容安排

桥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其组成构件较多,这便决定了桥梁检测对象较为广泛。针对不同的构件检测的指标不同,需要检测的指标种类多,这决定了采用的检测仪器类型比较多。根据桥梁检测的这两个特点,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需要有选择性的对授课内容进行安排。

一般来说,桥梁的检测方法可分为外观调查、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四大类。外观调查是借助于一些简单的仪器与目测相结合,对桥梁构件的外观情况进行描述。无损检测则是采用不同的仪器对不同类型构件的众多指标(绝大部分都是物理指标)进行检测。静载试验是在桥梁结构的特定部位施加静力荷载,测试控制截面的静力响应,分析出静力参数。动载试验则是对桥梁施加动力激励,测试特定截面的动力响应,分析出动力参数。桥梁检测的最终目标是根据检测出的参数和指标对桥梁整体或构件的使用性能进行评估。

对上述四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可知,外观调查和无损检测的实践性很强,其理论性相对来说要弱一些。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理论性很强,实践性与其理论性相比较而言要弱一些。在本人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检测方法和构件的划分,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对授课内容进行了安排。

高年级本科生的总学时为34学时,具体的安排为绪论1学时,测量仪器及测试技术4学时(其中实验2学时),外观调查2学时,上部结构无损检测10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钻孔灌注桩检测3学时(其中实验1学时),桥涵地基检测3学时(其中实验1学时),静载试验6学时(其中实验2学时),动载试验5学时(其中实验1学时)。

硕士研究生的总学时为24学时,具体的安排为绪论1学时,无损检测2学时,钻孔灌注桩检测1学时,静载试验10学时(其中实验2学时),动载试验10学时(其中实验2学时)。着重讲述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有关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对相关理论进行详细论述。要求掌握基本理论,能够对工程实践进行理论指导。

4 教学方法

无论是对本科生还是硕士研究生授课的过程中,都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这一点从教学内容的安排中也可以得到相互的验证(每方面都开设了实验课程)。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采用多媒体手段,并且辅助大量的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同时,也需要充分利用实验环节作为课堂授课的补充和延展。实验室拥有的桥梁检测仪器数量是有限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操作仪器,在实验课环节采取分组预约制。分组预约制的具体办法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所有的实验课程同时开放,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一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预约某一个实验,预约完成后学生即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

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同一个知识点的授课内容各有侧重。比如,在讲述动载试验中的跳车试验时,在对本科生讲授该知识点时只是强调跳车激励类似于脉冲激励,跳车高度一般为15 cm,桥梁的自振频率采(测试到的桥梁频率)修正获得。而在对硕士研究生讲授该知识点时,则要让学生知道15 cm的跳车高度只是一个统计值。结合授课人自身的科研成果,在课堂上给学生建立单梁-车辆耦合振动模型,对跳车高度进行理论求解。桥梁的自振频率采用修正公式进行计算在很多情况下是不正确的,因为在建立该公式时并没有考虑车辆的振动特性,结合授课人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对该公式进行深入剖析,给出考虑车辆动力特性情况下的自振频率与测试频率之间的联系。

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培育学生的科研兴趣,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例如,在讲述索力测试知识点时,首先,给出索力的计算公式,然后列举实际工程中测试到的数据向学生形象的说明该公式对于长索的计算精度是可以接受的,而对于短索的测试精度则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接着对形成该公式的各种假定和影响条件进行剖析,找出导致该公式产生偏差的主要因素。阻尼器的存在是导致该公式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最后,从不同角度对存在阻尼器的索力计算公式的建立过程进行理论上的尝试。在通过该知识点的学习后,学生应该知道该知识点是一个研究方向,并且了解到解决此问题的一些科研思路。

参考文献

[1] 张俊平.桥梁检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车辆工程;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社会对车辆专业的人才需求旺盛,高校顺应社会所需,开设了车辆工程专业,并设为重点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是一T实践性强的专业,毕业设计和企业实习已成为学校和企业衔接的重要环节。

一、毕业设计和企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因此,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毕业设计和企业实习难度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难以保证,根据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

1.毕业设计课题与就业岗位脱节。毕业设计课题是教师综合学生大学课程,设计出包含很多方面的实验课题,科学合理的毕业课题能体现出学校的教学水平。但综合近几年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课题和实践成果,其课题质量不高,主要是因为教师缺乏相关科研课题经验,也缺少社会实践经验,不了解社会发展动态,见闻存在局限性。因此,教师拟定的毕业设计课题与就业岗位不符,对学生未来工作没有较大的帮助,也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能力。

2.企业实习教学内容趋于形式化。目前,很多学校撤销内部实践基地建设,开始寻求与企业合作。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师开始积极联系各大车辆企业,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但企业认为学校实习生可能会影响企业生产,将学生实习改为学生参观,不使得学生失去动手实践的机会,将企业实习变成一种形式。

二、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互融性分析

为了解社会对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能力的需求,制订更加完善的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高校教师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通过调研了解情况。从获取的资料看,车辆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主要看学生是否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汽车设计能力,能熟练使用CAD、CATIA等专业软件,并且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企业发展离不开创新,企业一般从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和企业实习上看其是否具有动手和创新能力。

三、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在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和就业是相互独立的部分,学生在毕业季会出现一心三用、手忙脚乱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学者们提出一体化教学模式,并进行深入研究,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叙述。

1.基于就业岗位的毕业设计选题模式。高校教师为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可将毕业设计的题目与企业生产和学生理想的就业岗位相结合,让学生提前锻炼能力。教师设计毕业课题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已经签约工作的学生。其课题可与学生签约的企业、岗位和工作性质有关,重点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工作的能力,使学生能提前了解工作内容。二是没有签约工作的学生。其毕业课题可以参考往年精品毕业设计,这些毕业设计具有代表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如设计汽车离合器、变速器、悬架等。三是决定升学读研究生的学生,其课题可以根据学生报考的方向、教师的科研项目等来确定,此类学生的理论知识扎实,有一定的实验基础,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能够提前进入研究生角色。

2.基于双导师制的毕业设计、企业实习指导模式。高校车辆工程专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毕业设计和企业实习过程中采用双导师指导模式。双导师指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学校教师负责理论知识讲解,企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也要制订双导师指导成绩评定标准。学生在企业实习或者进行毕业设计,都需要定时向学校教师汇报进度和学习情况,教师根据进度和学生处理问题的情况进行评分,企业技术人员也根据学生在企业的表现给予评分,最后综合两个教师的评分确定最终成绩,以此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与学生能力。

3.基于校企联合实践平台的企业实习模式。为更好地开展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和就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校应也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学校为学生提供毕业设计的场地,企业资助学生仪器和设备,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出纯粹的学习环境。另外还可由学校出资,企业负责建设和完善实习工厂,实习工厂不在企业车间范围内,学生既能了解企业生产流程,也不会影响企业生产。通过校企合作,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为企业输送人才,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四、结语

本文为了解决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和实习等中存在的问题,就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和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从选题、指导模式和校企联合三方面探讨一体化教学模式,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缩短学校与企业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专业研究生;级差现象;因材施教;创新团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4?0062?03

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广泛服务于我国的国民经济与国防事业,为国家的振兴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在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过程中,尚存在诸多不问生源特点、不讲究针对性,非差异化地以一个标准模式批量复制的弊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辨析培养对象特点,创新科研人才培养方式,为国家输送出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应该认真思考与深入探索的。

一、我国高校研究生生源中的级差现象

第一,选拔方式的不同导致创新能力的级差。

较高的智力水平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选拔的关键考察指标。研究者考察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人才培养中的选拔机制时,指出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基本测验是最为关键的。无论是广泛使用的导师推荐制,还是学术性向测验、学力检查小论文等,均强化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辨别度,淡化了学力考试,甚至完全或部分地减免了学力考试。测验和面试强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判断力、知识以及理解能力等进行考查,高标准、多样化的选拔方式,均指向识别具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 近年来,高水平研究型高校日益青睐具创新能力的优质生源,逐步启用了校际交流、导师自主招生等等多样化的生源选拔方式。但我国研究生的主流选拔方式仍是考试,考察的重点也不在于以多元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方法遴选有强烈专业兴趣、良好学习习惯、突出学习能力、较大发展潜力的优质创新型人才,而更倾向于凸显长于考试的学生。不可否认,不同选拔方式下产生的后备科研人才,在创新能力上有着极为明显的级差。

第二,知识储备不同导致科研起点的级差。

我国高校招生惯于统一考试科目,统一划定分数线,一方面将学生硬性地分层分级,另一方面也迫使高校发展成不同类型与层级的学校。不同学校,在知识传授的深度与广度上是有较大差异的。即使是同一层级的两所高校,因办学特色的不同,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目标也各不相同,因而学科知识的侧重面也各不相同,继而造就了不同层面的知识储备的学生。学生知识储备的不同,影响着他们未来的科研起点。能否顺利地过渡至较高层级,在于学生是否长于及时更新与转接自身的知识结构。

第三,实践基础不同导致动手能力的级差。

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不同,重点高校本科生源质量相对较高,本科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强调重返精英教育,指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无论教师资源,还是实验室或者校外实习基地,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资源配备较高。学生在本科尤其毕业论文或设计阶段,依托专业导师的强大科研后盾,往往或多或少接触了较高水平的实践或实验,得到了一定的科研训练,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素养。相对而言,非重点高校在人才选拔的起点上处于劣势,在资源配置上同样处于劣势,学生得到的科研训练机会也会有更多限制,动手能力的相对薄弱是难以避免的。

不同层级的学生进入同一个科研大方向后,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如何良性过渡,扬长避短,甚至形成互补,是高校广大研究生培养工作者理应深思的。

二、科研人才培养中的两级衔接与模式创新

正视研究生生源中的级差现象,因材施教,合理引导,有多种方式可以交替或重叠利用。以下从三个方面总结本课题组有色金属材料加工科研人才培养的经验。

第一,研究生源特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篇6

关键词:双语教学 车辆工程 教学改革

教育部在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在汽车生产日益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对汽车类各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日益提高,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大力推行双语教学提升汽车人才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十一五”期间,根据我校的发展战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双语教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此,学校选择部分专业实施英汉双语教学,其中,车辆工程被确定为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双语教学专业。本文针对车辆工程专业的特点,对其开展双语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

根据目前国内国际公认的定义,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指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The use of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亦即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教学,使第二语言学习与各学科知识获取同步,也可简单理解为两种语言(其中一种是学生的母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育。

二、车辆工程专业特点及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

车辆工程专业是研究汽车、拖拉机、工程车辆等机械的理论、设计和技术等问题的重要工程技术领域,培养学生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日益兴旺,社会对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内蒙古地区几乎没有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高校,针对这些现实情况,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在已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及汽车运用技术(专科)等相近专业的基础上,申报开设车辆工程专业,并制定了引进国外先进教学资源和采用英汉双语教学方式的策略,实现立足于西部,服务于全国的教育培养目标,通过实施双语教学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力求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国际化复合型汽车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的汽车销售市场一枝独秀,但汽车设计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国外,所以每到新的节能减排标准实施时,自主品牌企业不得不依靠国外技术,因此支付过多的费用;再如先进的电子和喷射技术,核心技术需要从国外购买,燃油经济性水平和国外差距较大;商用车发动机的电控单体泵、泵喷嘴高压共轨技术由国外掌握。另外国内多数汽车企业为合资或合作,有一些国内企业虽为国内资金、国内生产,但为国外企业配套,也需要与国外相关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即使是全无外资和外销的企业,其产品开发、设备使用、生产科研中也不可避免要接触国外先进技术、查阅国外参考资料或直接参加国际科技交流等。如果学生毕业后读研深造,或在科研院所工作,更有大量查阅资料、科技交流等的机会。所以,应加强汽车类专业人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和高级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车辆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加强我校该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而且能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知识、适应将来社会需要,这正是专业类课程双语教学、提高应用能力的目的所在。因此开展双语教学是从实际需要出发的,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国际化复合型、实用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车辆工程专业双语课程体系的安排

要发挥双语课程的整体效应,就应该从宏观到微观,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双语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组合。车辆工程教研室集结机电工程学院的整体力量,根据本专业特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双语教学体系,对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做出了整体规划,在课程体系中统筹安排双语教学,形成连续的课程结构。

1.加强英语应用能力教育

车辆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班级大学一年级以加强英语学习为主,第一学年的英语课分成单独的五门课程:精读、泛读、写作、听说和语法,并单独考试和计算学分,这样加大英语教学学时量,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双语课程的安排

依据专业课程的体系设置双语课程体系,有利于专业知识的连贯性,词汇学习也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可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目前工科专业类课程,选取一系列侧重实践环节、应用性强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是可行的;另外在这些课程的设置上,其形式改变应与内容改革相结合,采用双语教学的同时在课程内容上参考国外最新进展,这样能更有效地满足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需要。车辆工程专业拟定开设的双语课程如下:

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汽车构造――机械制造工程学――现代测试技术――汽车电控技术――企业管理。

这些双语课程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选取,双语课程总计26学分,共计416学时,占所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分总数的38.8%(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共67学分,1072学时)。这些双语课程可根据授课效果和师资情况等因素不断优化与调整。

四、车辆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生方面

车辆工程专业是我校机电工程学院的一个新设专业,2008年开始招生,招收两个班级共47名学生。由于录取时没有对其英语成绩加以限制,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多半为内蒙古籍学生,高考中不对听力和口语测试,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较薄弱。另外,工科专业的有些课程,如机械原理,即使在课堂上用母语讲解,学生也难以理解,更不用说采用双语教学。为了让大部分学生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不得不反复讲解,每堂课中专业知识的信息量相对减少,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双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1)加强生源条件的选取

车辆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班级的新生录取应加大英语成绩的考核,如在总分符合录取要求的情况下,英语成绩必须为90分以上方可录入双语教学班级,这样可以从源头上选拔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为开展双语教学创造条件;另外,可以从学院其他专业(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等)新生中选拔愿意学习车辆工程专业且成绩较好的学生择优补入双语教学班级。学生毕业时,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这些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学校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来保障。

(2)加强英语应用能力教育

车辆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班级大学一年级以加强英语学习为主,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英语课程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授课内容,将英语课分成单独的五门课程:泛读、精读、写作、听说和语法,并单独考试和计算学分,加大英语教学学时量,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2008级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经过半学期的英语加强学习,在第一学期末的英语四级考试中有13人通过,四级通过率达28%,与非双语教学班学生大学二年级时英语四级通过率相当,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加强英语学习的成效显著。

2.师资方面

我院现有出国经历并可承担汽车类英语授课的专业基础课教师4名,聘请外籍英语授课教师1名,专业课教师只有4名,教师资源不足。目前,申请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较多,但多数没有外语授课的经历,口语表达能力相对低下,授课中存在用中文思维来讲解英文的问题,难以胜任双语教学。可见,加快双语教师的培养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1)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

我校在今年4~6月组织双语授课的青年教师进行了英语培训,对提升其英语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很多教师由于授课任务较多,培训无法连续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另外,培训只对英语语言的加强,没有涉及专业知识,教师要实现用英语来讲授专业课程,还需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外语水平和表达能力,收集和阅读大量的有关汽车专业的外文材料。因此,笔者建议,再聘请专业课的外籍教师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对专业课程比较熟悉,通过相对比较纯正的外语环境下专业课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其英语水平的同时,有助于专业课教师体会如何用英语思维来讲授专业课程,这样可以更直接地提高教师双语授课技巧。

(2)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引进留学归国人才

学校可以从专业教师中选拔一些专业基础较好、教学效果较佳的教学骨干参加国内举办的英语培训班后让他们到国外同类院校通过科研合作等形式集中学习半年到一年,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学成后回校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可以聘请国外留学归来学者,他们既有深厚的中文语言基础,又对国外文化有深入了解,对所学学科专业知识有深入研究,引进留学归国人才开展双语教学是比较理想的。

(3)定向培养优秀毕业生为双语教师

选拔优秀的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选修英语作为第二学位专业,毕业后以定向培养的方式择优保送到国内名校攻读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回校任教。这种培养方式可以储备大量既懂专业且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人才,为该专业提供承担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

3.教材方面

要开展双语教学离不开外文教材。使用英语的原版教材有助于更新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学生在获取最新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助于提升外语思考与表述学科内容的综合素质。原版教材中蕴涵的新的教学思想可以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使教师和学生都受益。车辆工程专业引进原版教材的主要问题是相关的汽车类外文教材较少,专业课如汽车构造、汽车设计和汽车电控技术等中文教材对应的原版英文教材更是很难找到。所以,如何引进教材和引进何种教材,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学校可以组织专家论证组,对我校急需引进的国外原版教材进行专门论证与比较,通过外文出版社或与国内汽车专业实力较强的知名高校合作,多种渠道引进外文教材。引进的教材应与该专业的特点相适应,既能体现本课程所需的理论基础,又体现学科前沿知识。同时,从教材的选用上要求教师注意跟踪了解掌握所教课程的变化情况,及时补充选用或编写内容新颖、准确反映学科发展方向、适应教学需要的教材和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参考资料。

4.教学方法方面

为适应工科学习的特点和英语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困难,双语教学授课教师应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实物、图片、幻灯片、网络视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变被动接受双语教学为主动适应双语教学;课堂上应注重教学互动,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授课时要结合专业特点,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另外,车辆工程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加大实验课的学时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由于新技术、新结构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能否尽早了解该技术,并获得相关实物来开阔学生的视野,都取决于是否和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强校企联合,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弥补校内实践条件的不足。

5.利用好学习条件,努力学好双语课程

首先要学好基础英语(Basic English),要有信心 ,循序渐进、逐渐深入;其次,利用好的学习条件,比如国内英文广播(CBI)、电视(CCTV---4,CCTV---9),报刊(China Daily\English World)等各种媒体,抓住一切机会多学多交流。

综上所述,车辆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适应我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战略,并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变化的汽车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但车辆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推广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其教育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完善,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郭瑞.浅谈双语教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97~99

篇7

一、课程背景与面向制造业与汽摩产业的项目导学定位

我校针对本科机电类本科专业开设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技术》等机电类课程,于2010年,通过学院组织的广泛调研,参考国内多所重点大学课程设置,对机械工程涉电类专业研究生开设了《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课程,体现研究生在机电方向的专业特点,在与本科课程进行衔接印证同时,进行伺服驱动技术的深入研究。

由于我校机械工程学科培养的研究生,择业行业背景主要是广义的制造业,特别是汽车摩托车产业这一特点,因此《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课程重点将向这一方向偏重,通过与企业工程案例紧密结合,以面向制造业和汽摩产业的实际工程项目为教学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使课堂教学为企业服务,是本课程建设改革的重点方向。

二、基于案例导学的课程教学框架

《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是我校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地面武器机动系统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解决现代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动态设计、总体软硬件设计、伺服系统数字仿真等重要问题的能力。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强,系统地介绍伺服系统传递函数的建立,机械谐振和摩擦对系统的影响与补偿、系统的稳动态设计原则与实现,结合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元件、电机及电力拖动、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伺服系统的原理及应用,掌握时下典型流行伺服系统设计技术和设计方法,能熟练进行基于PLC的运动控制系统、基于PC运动控制卡的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工程设计研究人员。

课程的理论性以及涉及传递函数、稳态设计、机械谐振、动态设计等知识的抽象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必须借助于工程科研项目的实践性来进行合理疏导,以实现抽象知识的有效串联,激发学生对《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学习的后劲儿。

在与本科相关知识的衔接上,进一步注重糅合工程设计实例,进行抽象理论的理性化解。如在进行第二章“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教学过程中,将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化为负载的分析计算,再化为力学的分析,进一步化为公式与定理应用的数学现象,一步步抽丝剥茧,简化复杂的伺服系统设计理论和过程,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解决了现有教学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的引入、教与学均是纸上谈兵等教学问题。图1所示为以“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章节为例,基于案例导学的《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框架。

如图1所示,在进行伺服系统稳态设计章节教学时,简略引入“数控机床开环伺服进给系统的PLC控制”、“PLC在数字伺服电机控制中的应用”等实例进行与本科《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数控技术》等课程的知识渗透与验证;引入“BBF-SPG系列主轴伺服驱动系统 刚性攻丝 任意点定位”、“直流伺服电动机控制数控机床工作台”进行负载分析、执行元件选择、检测装置选择、信号转换电路设计等知识点的抽象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引导与有效梳理;深入引入“摩托车喷漆伺服系统案例”、“高精度交流伺服定剪系统”等实际企业工程项目进行一个伺服系统稳态设计的实际工作流程、快速上手经验、注意禁忌等方面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使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大大缩短企业的二次培养时间,加速人才的成长。

三、教学实施与效果

基于《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课程的理论性,以及传递函数、动态设计、线性与非线性补偿等知识点的抽象性,我校《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课程在教学中综合运用了辅助基于案例导学的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现场教学。由于课程教学学时有限,现场教学转为开放现场的教学方式。通过基于运动控制系统的现场教学,使学生从系统组件元件软件,建立关于伺服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课程体系。

2.强调创新能力,讨论启发式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课程的重中之重,具体方法为结合教师的企业工程背景,安排学生对一个具体伺服系统设计案例,课外广泛搜集网络资料,对此进行消化理解,提出多种方案,进行创新设计,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看法,相互讨论、启发,教师点评其优劣,将学生在课题上的发言及表现能力作为评定其成绩的重要依据。

3.综合运用网络手段。我校《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通过网络教学,建立了工程案例库、试题库、作业库,以及专题BBS等功能,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了课程教学资源的全程上网,并做到每三个月对上网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新,学生可以通过重庆理工大学的校园网随时查询有关课程学习的最新参考资料。各专题BBS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建立的如负载分析BBS、补偿BBS、机械谐振对系统影响及补偿BBS、随动系统传递函数BBS等专题模块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理论分析能力得到了逐步培养。

四、结语

我校基于案例导学的《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课程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法,把教师课堂授课、课堂讨论、课外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成效。从进入企业的毕业生反馈看,该课程理论不抽象、实践不生拗,进入企业所接触即为课堂所学所用,大大缩短了企业的二次人才培养。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还每学年派1~2名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及时了解兄弟院校在“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与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冷静分析,不断总结,期望能为培养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伺服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杜柳青.面向汽摩产业的机械工程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以重庆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8(39):149-154.

[2]杜柳青,余永维,周康渠,米林.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42-44.

[3]生龙,马晓雨,郭云飞,王星亮.研究生《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6):98-99.

[4]郑传涛,叶玮琳,杜巧玲,王一丁,张大明.电子专业硕士研究生信息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6):131-132.

[5]胡雷,高明,胡茑庆,李俭川,秦国军.研究生课程体系评价方法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78-181.

篇8

关键词:精品课程;引导教学;创新能力;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64-02

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是工信部直属高校实施的“一提三优”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旨在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1]。在此基础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启动了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二期)建设,“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是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之一,该课程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中与控制相关方向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上述专业的核心理论与技术都与控制有关,而上述专业的研究生大部分在本科时期就读的不是电子或自动控制专业,有的甚至没有学过类似课程。因此,对该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以便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课时内掌握课程内容,并使研究生教学能够提高创新起点,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精神。本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探索适合本学院特色的“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精品课程教学模式,这对于如何提高现代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借鉴意义。

一、课程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陈旧

“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是一门综合课程,涉及计算机硬件接口、软件编程、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相关知识。学生需要对软、硬件都有清晰的认识[2,3],这就使得本就刚入门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了畏难情绪,不利于课程的进一步开展。同时,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更注重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单纯知识的理解记忆[4]。所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该课程教学;考核方式上,已往参照其他理论课程,以结课考试的方式评定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这也严重忽视了该课程强调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系统规范的教学资源

目前,课程选用了面向各高校通识性的国家“十一五”推荐教材,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因此在结合学生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扩充内容、增设专题、动手实验、例程互动等形式增加了许多授课内容,而且在讲授历届课程时也积累了一些相关扩展学习的资料。这些资源缺少合适的呈现方式,影响了授课质量,同时学生也不便于对知识进行系统性地学习与交流。

(三)实践平台单一、不完善

实践是“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只有进行实际软、硬件的设计操作,才能真正对微机接口技术有所掌握,并进而解决面对的工程实际问题。而现阶段,仅在成型的学习板上进行验证性实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若干措施

遵循“研究生教育在本质上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寻求学术真理的教育阶段”这一教育理念,以提高创新起点,形成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为目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对“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提出了一些改革想法和实施措施。

(一)开展引导讨论式立体化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知识讲授时,应对课程整体脉络有清晰的把握,在学习重点内容时适时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课后让学生完成资料收集与整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及互动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形成“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5]。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是辅助教学的重要途径[6]。利用学校提供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网站,建立“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相关的课程资源整合网络平台,将课堂讲解讲稿、互动讨论内容、实验设计例程等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并进行系统性地整理归纳,同时开发开放管理、互动交流、创新园地等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授课质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网络平台,最终将课堂讲授、引导讨论、网络学习有机结合到一起,形成立体化教学课堂。

(二)建立开放性仿真与实验平台

相比于本科生教学的系统性,研究生培养更注重开放性创新思维,这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6]。对于“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实践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型的重要基础。在现有实验教学设备的基础上,结合授课内容并充分考虑实验开放性及可扩展性,研制适合“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发展特色的实验学习开发板。同时,引入新的EDA仿真软件,与开发板形成互补,将两者结合建立“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开放性仿真与实验平台。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同时可以利用开放性平台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设计相结合的初衷。

在实验教学模式上采用分层次教学[2],即演示验证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和综合课程设计。演示验证性实验用于与理论课程相对应,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创新设计性实验是演示验证性实验的进一步扩展,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转化为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综合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微机接口技术掌握程度的一个全面考核,以此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一部分,同时,进一步取消传统试卷形式的理论考试,注重学生微机接口技术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

(三)鼓励研究生参加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每年国家和学校都会开展“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研究生创新基地开放基金”等项目来提高在校研究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在学生基本掌握课程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创新实践项目,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巩固了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研究生创新与研究能力。

三、结束语

本文从研究生课程现状分析,从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开展引导讨论式立体化课堂、建立开放性仿真与实验平台、鼓励研究生参加创新实践,以提高创新能力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研究生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总之,研究生教育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还要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尽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国防科工委关于所属高校“一提三优”工程的实施意见2006[Z].http:///readnews.aspx?newsid=350.

[2]周鹏.《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21(3):98-101.

[3]苏春莉.微机原理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4):6922-6923.

[4]毋琳,秦勉,吕超.计算机应用专业“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2):28-30.

篇9

关键词:发动机原理,教学质量,互动性,综合评价,企业旁听

中图分类号:TK401-4

对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而言,“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是时展提出的新要求[1]。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鼓励试验,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2]。在同济大学“卓越人才”的培养理念下,汽车学院本着培养“卓越汽车工程师”的前提,开展了一系列“卓越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发动机原理》是车辆工程(汽车)专业非车用动力方向的专业限选课。本文结合近年来作者围绕本科生专业课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对《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1.课程特点与挑战

1.1课程特点

作为汽车学院车辆工程(汽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发动机原理》主要讲述车用内燃机工作循环、性能指标,以及车用内燃机(包括点燃式汽油机和压燃式柴油机等)的混合气形成及燃烧、有害物排放控制和性能优化等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其理论性较强,且需要听课对象应修过《发动机构造》和《工程热力学》等前期课程。

1.2课程遇到挑战

在多年的课程教学中,作者所在教学团队也逐渐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主要体现在:

(1)课时逐渐减少。在上世纪90年代,许多高校的“发动机原理”课程(或“汽车内燃机原理”课程)的学时数都在80学时(含实验)左右;后来由于逐渐采用通识教育模式,专业课的课时不断减少,我校目前已减至34学时。

(2)课时减少但内容增加。主要因为经典的基本理论要延续,且必须夯实;但实际工程中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汽车技术水平在近十年内跨越了国外二十年的历程,在课程中如不及时反映也会脱离实际[3]。同时,学生对新事物和新技术的求知欲望很高,如果仅限于讲授基本理论,他们的听课和学习兴趣不高。

(3)目前国内外教科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偏旧、更新速度慢等问题[4],仅靠参考其他教材(包括国外最新教材)来更新我们的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实际教学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2.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1授课内容的精简与更新

2.1.1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针对课时减少而内容不减反增的情况,合理精简教材内容,根据实际发展补充相关新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汽油机的混合气形成方式是《发动机原理》课的重要内容,它对汽油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等性能有重要影响。车用汽油机自产业化以来,一直沿用文丘利管原理的化油器作为燃料雾化手段;20世纪80 年代末开始,由于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和降低排气污染的社会需求,国外开始采用进气道燃油喷射(PFI)技术,并停止了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生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外为提高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而开始采用缸内直喷(GDI)技术,但直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生产和使用中的车用汽油机仍以采用PFI方式为主[3]。针对这种状况,作者所在教学团队在近几年的讲课内容中,大大压缩了化油器的内容,转而以PFI技术为主,并提高GDI内容的比例,受到学生的欢迎。

2.1.2教学内容体现与时俱进

近年恚随着社会对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等要求的日益提高,现动机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有的教材在内容上与这些新技术还有一定的滞后,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及时补充一些发动机的最新技术进行讲解,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例如,增加了现动机的一些最新燃烧技术(如分层稀薄燃烧、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可变进气技术(可变进气管、VVT/VVL)等进行讲解。

2.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丰富[5]

2.2.1教学方法上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

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问题引导、现场教学等方式。例如针对发动机的一些新结构或者新技术展开讨论与交流,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或者改进发动机某些部位或机构的设计,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有多名学生因此受益,而申请到上海市或国家的大学生创新项目。

2.2.2教学手段上多种方式相结合

在课程教学手段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以及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课堂与现场、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提高教学效果。如燃料燃烧的过程、涡轮增压机的工作过程等,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以其鲜明的画面、逼真的色彩以及生动形象的动画或影像再现汽车发动机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汽车发动机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 考核方式体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

为了鼓励学生自学、实践与创新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本课程在考核方式主要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采取注重平时的多种考试考查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的成绩分布大致为:平时成绩占10%,课后实践作业成绩占30%,期末笔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课后实践作业成绩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发动机原理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共同完成一个主题。期末考试主要还是闭卷考核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语

《发动机原理》是一门原理性课程,其理论性较强。在当前“卓越课程体系”建设、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大环境下,合理精选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考评学生能力等教学改革措施的实践,可以逐步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为了克服仅仅是“纸上谈兵”,内容理解不够深刻,在我院与上海大众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背景下,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到课堂旁听,不但能够提升企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生产给学校的学生带来实际的技术场景。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关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7):23-24.

[2]田清雅.打造一流教育建设一流国家――解读总理的教育情结[J].学周刊A版,2010,(9): 198-199.

篇10

一、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谋划制订医院发展规划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展调查研究,尽快了解和熟悉了医院的情况,进一步坚定办院方向,确定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组织制订了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制订了年医院工作计划,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做到年有计划、月有重点、周有安排,层层分解,分工负责,认真落实。

二、 强化管理队伍和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健全管理职能部门,注重管理队伍建设,充实管理人员,在学校和医院党委的领导下,确定了医院二级职能机构设置方案,分别进行了新一轮名科级干部及名科主任、护士长的聘任工作,签订任期目标责专病的建设任务。新增个名医工作室,继续开展中药膏方、敷贴、康复、针刀等特色治疗,为每个病区配置了康复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义诊、咨询、健康教育、社区服务和对口支援基层中医院工作。积极运用中医药防控甲流。

三、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

医院近期聘请了院士等名国内知名针灸专家和学者作为医院特聘学术顾问和特聘专家,指导和帮助医院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工作。为实施名医工程,拟定了 医院名医、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特色专家、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评选和管理办法并于近期实施。今年新引进了一批以硕士研究生、本科护士为主的医务人员,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深造、外出进修和学术交流,加强青年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开通好医生继教网络专病的建设任务。新增个名医工作室,继续开展中药膏方、敷贴、康复、针刀等特色治疗,为每个病区配置了康复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义诊、咨询、健康教育、社区服务和对口支援基层中医院工作。积极运用中医药防控甲流。

四、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

医院近期聘请了院士等名国内知名针灸专家和学者作为医院特聘学术顾问和特聘专家,指导和帮助医院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工作。为实施名医工程,拟定了 医院名医、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特色专家、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评选和管理办法并于近期实施。今年新引进了一批以硕士研究生、本科护士为主的医务人员,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深造、外出进修和学术交流,加强青年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开展岗位练兵 和技能竞赛,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开通好医生继教网络。

五、重视临床教学管理,提高临床科研水平

组织召开了医院教学科研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重视教学科研的意识。充实临床教学和科研管理人员,完善临床教学和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对临床教学的投入,健全现有六个教研室的师资队伍,建立教学档案,鼓励临床医师从事临床教学工作,争取增加了计划内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学任务,增加了硕士研究生导师数量,规范实习带教,严格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建立万元院内科研基金,鼓励申报高层次科研课题和教学研究项目,年内共获得学校和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项,规范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加强对在研课题项目的进度检查。建立了万方医学文献数据库。初步制订两个基地的建设方案,确定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具体措施。成为中国针灸学会针灸研究标准化示范基地。积极配合支持学校申报博士点建设单位、专业认证和校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