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03 17:2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东亚;灾害;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B845.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现代汉语词典》对“东亚”的解释是“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等国”,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概念。对政治学领域的“东亚”的阐述,笔者倾向于张蕴岭先生的观点,即东亚包括东北亚5国(中、日、韩、朝、蒙)和东盟10国。而对于“灾害”概念,笔者将其界定为具备一定规模和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以及某些特殊的人为灾害(如核事故、海难、空难等),同时包含一系列由此产生的、不可预知的次生灾害。
二、东亚地区灾害概况
东亚地区地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地理诸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一,东亚地区的海域复杂多样,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北临北冰洋,且多为边缘海;其二,东亚地区的大陆组成多样,差异较大,既有海拔最高的山脉,又有水网密布的平原地区;其三,东亚地区处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频繁的地壳运动致使地震的频率和强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直接导致洪水、热带气旋、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海啸等自然灾害均有较高的发生几率和破坏力。通过表1,我们可以发现近40年东亚地区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远远大于其他地区。
三、近年来东亚地区灾害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尤其是2004年印度洋海啸灾害爆发至今,东亚地区的灾害情况呈现出了以下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1、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强——各国政府过分看重经济发展速度,对环境的破坏加剧,导致发生灾害的诱因更加复杂,灾害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运动轨迹和成长趋势强度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增强,大大增加了灾害预测和预防的难度。以2011年泰国大洪水为例。泰国地势为北高南低,北方的雨水通过河流向南排出大海。由于气候适宜种植水稻,近年来南部农民围湖造田之风盛行,致使河流的蓄洪调节能力下降,洪水进入南方平原地区后无法及时排泄,爆发了50年未遇的洪灾。最终洪水倒灌首都,甚至有议员上交了迁都议案。
2、群死群伤的概率增大——在东亚各国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各国的人口数量,尤其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见表2),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提高(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伴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但相应的城市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却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性灾害,极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即便是暴雨、台风等可提前预测的灾害同样能造成大量人员的意外伤亡,例如前不久发生的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
3、极端气候频繁出现——世界气象组织规定,如果某个(些)气候要素的时、日、月、年值达到25年以上一遇,或者与其相应的30年平均值的“差”超过了二倍均方差时,这个(些)气候要素值就属于“异常”气候值,出现"异常"气候值的气候就称为“极端气候”。东亚地区由于自身地理要素多样复杂的特点,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和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既包括中小尺度极端天气事件(如台风快速加强发展)对沿海地区的侵扰,又包括大尺度极端气候事件(如中国和东盟各国极端降水长期变化的趋势)。近年来,东亚地区因极端气候引发的灾难有:厄尔尼诺现象致导致东南亚各国在少雨季节频繁出现大规模降雨、2008年中国南方冰冻雨雪灾害、2010年9月韩国台风、强降雨灾害等。由于人们应对此类灾害的准备和经验,往往一个破坏力并不强的灾害反而能造成惨痛的损失。
4、灾害多样性的加剧——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次生灾害的威力和预测难度往往甚于原生灾害,这是近年来东亚灾害的显著特征,其中的典型是事例就是2011年日本3·11地震海啸灾害。此次灾害的“原生灾害”是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有岩手、宫城、福岛诸县沿岸遭受的海啸、福岛核事故以及其他火灾爆炸等。一年后回顾灾害过程,最初的地震灾害只造成少量的人员伤亡,但海啸却夺走了两万多人的生命和巨大的社会财产损失,而福岛核事故更是对国家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可见,原生灾害而引发的次生灾害增多,破坏力增强,且难以判断和预防是东亚灾害的新特点之一,这类灾害往往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地震、海啸、洪水等的自然灾害,具备“复合连锁危机”的特点。
5、各国难以独立应对——某些灾害,如洪水、台风、流行性疾病、突发性环境污染等,不仅会对原发国造成损失,而且极易蔓延和影响其邻国,面对这种波及范围广泛,发展趋势和后果难以预料的灾害,需要相关国家的一致行动。近年来,此类跨领域灾害爱东亚地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例如,2005年爆发的中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就要求中俄两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加强水质监控等方面的合作,确保松花江流域“休养生息”计划的顺利完成。
四、关于加强灾害管理国际合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灾害信息共享,建立应急信息沟通机制。东亚各国在发展自身的灾害信息预警、处理、存储系统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灾害信息的共享,通过政府间的双边、多边合作,建立类似欧盟CECIS系统的东亚灾害应急信息沟通机制。
2、加强专业国际救援队伍的建设。对于中日韩三国,现阶段的目标应当是加强国际救援队伍的专业人员和特种装备的扩充,以及针对具体科目的实兵演练;对于东亚其他国家,现阶段的目标应当是基础装备和人员基本技能方面向他国学习,并通过演练和小型灾害救援积累经验。
3、加强自然灾害科学的研究,形成有东亚特色的灾害科学理论体系。灾害科学作为一门综合叉科学,涉及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作为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东亚各国(除日本外)自然灾害科学的研究水平普遍不高,导致在整体上暴露出缺乏地域特色的灾害科学理论体系的弊病。
参考文献:
[1] 张蕴岭,东亚地区合作的进程及前瞻[J],求是:2002年第24期,第55页
[2] [日]竹中平藏,船桥洋一编,林光江等译:《日本3•11大地震的启示——复合型灾害与危机管理》,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第3页
[3] 数据整理自:em-dat,emdat.be/advanced-search/
[4] 数据整理自:国家统计局,/tjsj/qtsj/gjsj/
作者简介:
篇2
内容摘要:气候变化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对城市脆弱性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本文以宁波市为例,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及自然灾害的表征特点,分析城市脆弱性所在,提出规划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构建减灾防灾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化 城市脆弱性 气候变化性适应城市 减灾防灾体系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工作。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涉及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和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提升气候、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同时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构建气候适应性城市的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城市脆弱性的内涵与构成
(一)城市脆弱性的认识
城市脆弱性包括城市生态脆弱性、城市环境脆弱性、城市邻里关系脆弱性、城市能源脆弱性、城市安全脆弱性等(喻小红等,2007)。从生态系统角度来说,城市脆弱性就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在面临外界各种压力和干扰(包括人类活动的扰动和自然界的各种压力),可能导致城市出现损伤和退化特征的程度的一个衡量。城市脆弱性有侧重于从生态系统角度来分析的,也有侧重于自然灾害来研究城市脆弱性。其实这两个方面对城市脆弱性的研究,都是从城市的风险源角度进行的分析,自然灾害是城市脆弱性的风险源表现形式,而生态环境则是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城市脆弱性研究的应该是承灾体―城市面临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所导致的自然灾害的脆弱程度。
(二)城市脆弱性的内涵
本文研究的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脆弱性,尤其是城市针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是城市里的生态系统所面临的环境因素,气候变化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因此,这里的城市脆弱性包括三个要素:第一,与气候变化有关,第二,与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关,第三,与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自然灾害有关。
根据脆弱性概念的内因和外因分析,城市脆弱性的承灾体主要包括城市自身,城市的基本设施、公共设施,城市内的社区、居民等(以下统称“城市”),这是城市脆弱性的内因。由于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人口规模、基本设施、社区居民设置等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城市的脆弱性程度也各不相同。城市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城市的生态环境及其所引发的自然灾害(详见图1);种类不同、强度不同,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作为风险源的危险性也不同,由此引发的城市脆弱性也不同。
(三)城市脆弱性的构成
脆弱性的结构经历了从敏感性和应对能力组成的二元结构,到敏感性、暴露性、应对、适应能力等组成的多元结构;从内在风险的自然状态、或可能受伤害程度的经济社会状态的单一维度,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制度等组成的多维度结构。本文认为,城市脆弱性结构在脆弱性结构的基础上,应该包括了敏感性、应对能力和恢复力。敏感性强调的是承灾体的本身属性,由其物理性质(结构)决定,在灾害发生前就客观存在;应对能力主要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系统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抵制能力,持续在灾害发生过程中;恢复力是灾害发生后表现出来的经济社会系统的恢复能力,多用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尽可能恢复至灾害发生前状态所需的时间、精力和效率来衡量,偏重于灾害发生以后(见图2)。
气候变化下的城市脆弱性
(一)气候变化的界定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本文采用UNFCCC对气候变化的定义,即侧重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暂且不考虑自然原因引起的气候变率。
(二)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提供的预测结果是,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8℃。未来变暖的变幅取决于人类采取什么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仍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是事关生态与环境保护、能源与水资源管理、食物安全和人类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人为增暖,温度升高造成的影响表现为:北半球高纬地区的早春农作物播种,林火和虫害对森林的影响;欧洲与热浪相关的死亡率,某些地区的传染病传播媒介,以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花粉过敏;在北极地区冰雪上狩猎和旅行,在低海拔高山地区的运动等。城市及其系统受到了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的影响,如山区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海平面升高和人类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
(三)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占了中国自然灾害较高比例,而极端气象现象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高度有关。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高等因素,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有效资源管理手段缺乏等原因,我国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相对低下,由此所致的灾后重建恢复能力也较差。我国较易遭受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止2009年8月24日,全年直接经济损失711亿元,共有29个省份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暴雨泥石流。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因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至今让人触目惊心;2010年8月12日起,由于连日的强降雨天气,四川多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1.6亿元。海平面上升。我国是世界上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2004~2006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都高于常年,其中2006年比常年高71毫米。与2003年相比,2004~2006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呈起伏上升趋势,各海区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全海域一致。海平面上升不仅会造成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的严重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重要工程设施和沿海城市发展。这些自然灾害和其他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都是城市脆弱性的外因,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强度。
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脆弱性:以宁波为例
(一)宁波气候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宁波气候变化的趋势。2010年初以来,欧洲各国遭遇“50年罕见暴风雪和寒冬”,美国发生“罕见冰暴天气”,澳大利亚“火热水深”,我国北方遭遇50年一遇严重旱灾……作为地球村的一个“角落”,宁波市也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冰雹天气。IPCC(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认为:最近100年地球经历了以增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从1906年至2005年全球年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最近50年增暖趋势更加明显,达到每10年升高0.13℃。统计数据显示,同全球气候一样,宁波市气候也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其中1980年至2005年,宁波每10年气温升高0.74℃,升温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宁波的年降水量虽然没有发生趋势性改变,但降水日数明显呈现减少趋势,降水日数的减少主要是小雨日数的减少,而中雨以上降水日数呈现缓慢增加趋势,这表明宁波出现强降水的几率在增加。同时,宁波市年平均风速出现减小趋势,8级以上大风天气也呈现减少趋势,但影响宁波市的台风个数呈缓慢增多趋势。此外,宁波市的大雾天气减少,阴霾天气增多,降雪日数明显减少。
宁波气候变化的特点:以2010年为例。2010年1~6月全市平均气温13.7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6度;全市平均降水量912.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6.4%。2010年上半年宁波市天气气候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连阴雨天气频繁出现。2010年以来宁波市已出现5次长连阴雨过程,分别出现在1月31日~2月11日(雨日11天)、2月25日~3月9日(雨日12天)、3月30日~农历2010年3月初二(雨日16天)、5月13日~23日(雨日9天)、6月14日~7月1日(雨日16天),比常年明显偏多。寒潮天气近年罕见。2010年1月份和2月份宁波市各出现了一次寒潮天气,为近年来所罕见。1月20日~22日的寒潮过程,24小时降温幅度10.7℃,48小时降温幅度14.7℃,最低气温2.1℃。2月9日~11日的寒潮过程,48小时降温幅度13.1℃,最低气温达到1.9℃。浮尘天气影响空气质量。受北方沙尘暴天气影响,3月21日宁波市出现了自2007年4月2日以来最严重的浮尘天气,宁波市区空气污染指数高达500,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
(二)宁波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及特征分析
1.宁波的自然灾害。宁波的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一些恶劣天气(干旱、台风)引起的,如洪水,洪涝,海水侵蚀及山体滑坡。台风影响期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每年平均2.8次。超强台风(雨量>= 200毫米)每隔几年发生一次,给宁波带来严重损害。1953年以来,共有四个超强台风登陆宁波。由台风引起的暴风雨给宁波造成了巨大损害,例如,第5612号强台风给象山县造成了巨大损失,第9711号台风造成的损失超过45亿元。暴风雨年均2-5场,集中在6月到7月初的雨季期和8月至9月的台风期,其中9月暴发频率较高。从空间分布来看,宁海县的暴风雨比其他县市区更多。暴雨通常会引起洪水灾害,例如1988年7月30日由暴雨引起的洪水灾害致100多人死亡。干旱通常发生在8月至9月,在梅雨期之后,特别是在宁海,象山等县山区每2-3年发生一次,而其他地区一般4-5年一次。
2.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强度分析。根据宁波城市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特征,现对宁波气候变化及其所引发的自然灾害的城市脆弱性进行分析。气候变化及其自然灾害可用变化频率(Frequency)和变化强度(Severity)进行描述,台风在宁波出现频率不高,影响强度相对较小;而热浪和暴风雨出现频率较高,对城市的影响强度也大;干旱则属于出现频率高,影响强度相对小;暴风雪和洪水出现频率较低,影响强度较大。
(三)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建设:以宁波市为例
1.宁波城市脆弱性的总体分析。宁波的自然灾害主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端,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岛屿星罗棋布,历史上有自然灾害,如热带气旋(台风)和由其引起次生灾害,如洪水、洪涝、滑坡和海水入侵。根据最近OECD的研究,宁波是世界前20个对于气候变化高风险和高脆弱性的城市之一,并且从预测的暴露人口和资产角度而言是全球三大高危城市之一。一个有适应能力的城市是指了解其面对的灾害并控制其发展,同时系统地通过灾害风险管理和后续活动来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宁波旨在通过降低城市应对当前自然灾害和预期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来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见图3)。
2.宁波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规划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建设。宁波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项目旨在建设城市准备和减少现有自然灾害及气候变化预期影响的能力,编制地方应对行动计划以形成未来计划的行动并将研究的成果融入到现有的规划过程中,如十二五规划。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框架主张将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管理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主流。鉴于气候变化及其对最贫困社区的影响的明确证据,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发展规划是一个高度优先事项。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和贫困间的联系强调要增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防御性,特别是在有高度密集资产和人口的城市。城市管理者需要具体的局部驱动战略,以帮助他们通过规划识别、减少、管理和应对风险。这种积极规划的目的在于明显减少其脆弱性,管理气候变化和有关自然灾害的潜在影响。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宁波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防灾减灾体系。为了抗击自然灾害,过去几年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用于高标准海塘、防洪、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城市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几乎所有建成的海堤都达到了50年一遇标准。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事业,迁移,城市规模都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新灾害和次生灾害频繁发生,例如2007年的洪涝致使部分城市交通瘫痪。现有的防灾减灾系统无法满足要求。研究如何在一个更宏观的区域建设防灾减灾体系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当前一项重要而且紧迫的课题。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
(一)构建减灾防灾体系的建议
第一,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前适应能力。加强极端气候变化和重大气候现象及其影响的中短期预报和精细化预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形成全国性、多层次、布局合理的气象监测预报网络,实现灾害性气候事件的预警分析和风险分析。
第二,加强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中应对能力。建立不同级别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制度和响应制度,建立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组织指挥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部门协作联动体系,建立政府、企业、群众共同响应的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第三,加速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从组织领导、保障措施、责任落实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切实做好灾后的重建恢复工作。政府加强资金和物资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统筹处理灾后重建与做好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推进。
(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分析
首先,要厘清全球、全国以及本地区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趋势,尤其是极端气候现象,理清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与气候变化之类的相互关系,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角度减轻和减缓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建设,充分运用规划的提纲挈领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区域)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规划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上的气候变化立法工作,以法律规范全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切实实现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气候安全。
其次,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气候变化的支撑作用。通过利用科技加大气候变化规律研究、气候变化趋势预测、气候变化影响分析、提高气候变化的预测性,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以减轻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最后,要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极端气候灾害能力是体现未来20年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与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增强防灾减灾、抵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水资源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Downing, T.and Bakker, K.(2000). Drought Discourse and Vulnerability。In Wilhite, D.(ed.) Drought: a global assessment, Vol.2.London Routledge ECES(2001).Documenting
2.Downing T.E.Climate change and vulnerable places: global food security and country studies in Zimbabwe, Kenya, Senegal and Chile [C]//Environmental change unit.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 1992
3.苏桂武,高庆华.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J].地学前缘,2003,10
4.Houghton T, Ding Y, Griggs D.J, et al.IPCC, 2001: Climate Change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1
5.Birkmann J(ed.).Measuring Vulnerability to Hazards of Natural Origin-towards Disaster-Resilient Societies[M].Tokyo and New York: UNU Press, 2006
6.喻小红等.城市脆弱性的表现及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5)
7.周永娟.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J].生态经济,2009(11)
篇3
在过去的 20 余年中,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影响。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环境变化使得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均有所提升。与此同时,人口与财富在高风险区的日益增长和集中,无序的资源开发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均使得社会 - 生态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不断上升。如何有效应对灾害风险的挑战成为了世界各国与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当前学术界达成的共识是,灾害风险特别是巨灾风险无法单纯依靠单一部门、单一主体、单个区域的力量来解决,必须依托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上得以防范,而政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且,政府在区域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中发挥着多重作用。从灾前阶段的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灾害监测体系与预警机制、公众教育,灾中阶段的应急处置与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均存在大量的工作由政府投入财政资金完成。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灾害风险防范中发挥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我国学者集中针对巨灾保险市场失灵与政府介入方式开展了讨论,普遍认为在我国政府应在巨灾风险转移( 特别是巨灾保险) 中发挥主导作用。2006年 6 月,我国政府在《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中国要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至此,我国政府开始在国家综合减灾体系中发挥全能型作用: 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被分配到安全设防、救灾救济、应急管理与风险转移等对应的职能部门,用于自然灾害的备灾、应急、恢复与重建等各个环节以有效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目前,我国公共财政收入早已突破十万亿元大关,但有限的财政资源应如何在不同的防范措施上进行投入、在众多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仍然缺乏相关的研究与讨论。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在防灾救灾领域使用的大量财政资金应如何有效整合、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事业的有力发展,为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提供可靠的风险保障? 这是在综合风险防范资金投入中一个亟待讨论的问题。
一、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优化问题的导出
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财政投入必须通过政府机构的设置进行运作,并在风险防范的各个环节体现其功能,最终实现灾害风险的减轻。我国学者曾提出了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优化模式”与“功能优化模型”.其中,结构体系指安全设防、救灾救济、应急管理与风险转移四个维度,其具体构成是政府针对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机构设置。
其中,安全设防机构在我国主要是指进行防灾能力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类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使用由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安排的计划类项目经费。
救灾救济在我国主要针对国家减灾委和民政部,主要使用由财政部安排的中央救灾资金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准备的救灾救济资金。应急管理工作主要由国务院应急办综合协调各部委工作,统一部署安排。风险转移工作主要针对金融系统,包括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使用各类金融工具实现灾害风险的有效转移。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财政投入的结构优化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 有限的财政资源应如何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进行分配,而在各个部门内部又如何在灾害风险防范事业与非防范事业之间分配。
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财政投入的功能体系是指政府在备灾、应急、恢复与重建等灾害风险防范周期的四个环节上分别进行财政投入。功能体系是系统输出的体现,是系统结构决定的结果。功能体系与结构体系之间存在联系,但差异较大。例如,备灾环节就分别涉及安全设防与风险转移(风险转移的灾前安排) ; 应急环节主要对应应急管理; 恢复与重建环节至少同时涉及救灾救济和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的资金支付) .一个系统功能的实现需要一到多个系统模块共同执行,因此在上述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环节与功能中,通常都涉及到一个或若干个政府职能部门。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财政投入的功能优化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 在备灾、应急、恢复与重建等各项功能( 或各个阶段)上,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应如何投入方能最大化地减轻灾害风险?
二、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优化的重点
( 一) 必须准确评估灾害风险度
从国际先进经验可以看出,开展客观的定量风险评估是优化政府在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中的资金投入的先决条件,定量估算各种投入措施的效益与成本的基础。由优化目标可知,评估的风险应是一级政府所辖区域和给定时间范围内某种或多种自然灾害造成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的不确定性,风险评估得到的结果应能够以定量形式( 如损失的超越概率曲线) 进行表达。必须构建区域综合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特别是考虑多种自然灾害的“多灾种”风险评估模型,完善区域自然灾害承灾体与脆弱性数据库,使模型具备现状评估与情景模拟( 预估) 的能力。
发展针对防范投资优化的综合灾害风险评估模型首先要重点发展“多灾种”的综合模型,以及对间接经济损失风险的建模。由于政府进行防范投资的规划与预算以区域综合为导向,同时还需要在各种部门与职能之间进行优化,风险评估模型必须是在单灾种基础之上完成的综合风险。而“多灾种”不等于单灾种的简单加和,区域内各自然灾害灾种之间的“群发”与“群聚”等相互关系变得十分重要。这一问题在当前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中亦是前沿问题。其次,风险评估模型中必须表达灾害事件的间接损失,否则会造成防范投资效益的低估。当前研究者普遍使用投入 - 产出、可计算一般均衡等模型针对灾害事件估计间接经济损失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考虑间接损失的风险评估模型发展仍然缓慢,尚无法满足防范投资优化研究的需求。
( 二) 应该准确估计防范投资的效益与成本
灾害风险防范投资的效益与成本均有着高度的“机会”本质。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提出,灾害的经济学是“减负与加正”的经济学。一笔财政资金若用于某类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则放弃了其用于其他部门或事业从而获得收益的机会,是为防范投资的机会成本; 另一方面这笔资金也可挽回或避免一定的损失,是为防范投资的效益。风险防范投资的效益与生态环境服务价值等许多“非使用”或“非市场”价值类似。防范投资的效益与成本均有着高度的“机会”属性,其估计过程依赖于情景假设,即不进行防范投资与进行防范投资的情景对比。
三、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难点
在成本方面,政府进行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投资时规模较大,防范投资行为对经济结构与运行状态势必造成难以忽略的影响。例如,政府若大规模开展抗震加固工程,其工程需求势必为建筑行业带来大的发展契机; 政府若大力扶持灾害保险,投入相当的财政资金用于保费补贴,则相应也会为保险行业的发展形成影响。若要将上述影响在优化模型中充分考虑,则必须使用一般均衡框架,否则难以准确估计防范投资的机会成本。此时,须依赖投入产出模
型或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然而,当前我国政府在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投资分散于各个部门,对于编制恰当的投入产出表或社会核算矩阵、检验模型参数造成了很大困难。 在效益方面,当前研究中多采用可直接计量的如效益、成本( 如 CATSIM 和 WCRM) 或 GDP 增速与稳定性等指标。事实上,福利经济学讨论社会最优时一般使用社会效用函数,要求防范投资所带来的单位边际社会正效用恰好等于其带来的( 因其他事业投资减少而造成的) 社会边际负效用。由于公众普遍持有风险嫌恶的偏好,在不减少期望损失的情况下降低灾害损失的不确定性也可带来效用的提升,因此,单纯使用现有研究中使用的可直接计量经济指标会导致防范投资社会效益的低估。
然而,如何准确估计社会效用水平的变化本身是一个难题。当前在资源、生态与环境经济学领域有一些显示偏好与陈述偏好的方法值得借鉴。此外,使用由于投资而减少的人员伤亡、心理伤害等更多非单纯经济维度的收益应如何定量度量,则需要进一步讨论。
篇4
关键词: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标准体系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的特征及其灾害防治面临的难题
(一)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的主要特征
1.村镇建筑工程的特征。由于经济文化水平较为落后,我国村镇的建筑工程总体的灾害防治能力较差。就我国村镇房屋建筑的结构特点来讲,村镇的房屋建筑多为木结构、石材结构、生土(木)结构以及砌砖体结构等,房屋建筑容易受到暴风雪灾害、白蚁灾害的侵袭,防震能力较差。村镇房屋建筑的结构限制了村镇建筑工程的抗灾害性能。另外,我国村镇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房屋建筑多数都是请当地的建筑工匠根据当地风俗习惯所建。建筑工匠由于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房屋建造过程中抗震防灾技术都鲜少使用,导致了多数的村镇建筑造价都比较低廉、结构比较简单,且防灾害水平低。
2.影响村镇建筑工程防灾的因素。我国村镇的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受地域分布情况以及村镇的经济建设水平、各聚居区的建筑形式与风俗习惯的影响,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的灾害防治能力差异显著。同时,不同的村镇地区,各类灾害的类型与特点,以及灾害产生的影响与效应都存在的较大差异,使各村镇建筑工程所使用的防灾技术措施也存在差异。村镇的规模较小,各种可利用的防灾资源有限,因此,在村镇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以及防灾管理。此外,在村镇的建筑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缺乏防灾减灾意识,且村镇中专门从事建筑工程防灾减灾技术服务与管理的企业严重缺乏,从而导致村镇建筑工程的灾害防治水平低下。
(二)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面临的难题
首先,我国农村城镇的建筑工程在规划建设时,科学的防灾减灾指导严重缺乏。村镇房屋建筑在建设时缺乏合理的功能布局以及建筑用地选择。多数村镇的房屋建筑受风俗习惯影响,直接选在比较危险的地段建造房屋,使房屋建筑在建设的前期,忽略了必须的建筑土地的安全评价,从而使房屋建筑长期受到各种灾害的威胁。例如,在三峡移民区村镇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村镇大批的建筑工程都选建在滑坡堆积体或泥石流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使这些建筑工程长期受到各种地质灾害的威胁。因此,村镇建筑工程建设前期的土地评价必不可少。其次,相较于城镇而言,村镇的民房与旧房的数量庞大,这些建筑普遍都忽视了防灾水平的提高,且建筑的质量非常差,建筑的抗震防灾能力相当差。再次,村镇的建筑缺乏统筹安排,且安全重视程度不高,从而导致村镇建筑工程在灾害面前更显脆弱。
二、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标准体系的构建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考虑,构建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的标准体系,要立足于建筑工程的综合防灾规划以及防灾减灾技术的要求,从规划建筑设计、合理选择建筑用地等方面提升村镇建筑工程的综合灾害防治技术,并有效结合其他灾害防治技术,构建一套适合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特征的灾害防治标准体系。
(一)村镇房屋建筑工程标准体系的构成
为了减少在发生暴风雪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火灾以洪水灾害等各类灾害的时候产生的建筑工程的损坏,而导致的重大损失,小城镇与农村地区在土地利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城镇规划等一系列建筑活动中采取各种措施防治灾害的活动被称为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而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的标准体系主要是指按照村镇建筑工程涉及的各种灾害防治标准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各类建筑工程的灾害防治标准进行梳理、归类、配套,从而形成一套科学的灾害防治标准体系,建立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的科学秩序。一套比较完整的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体系,主要包括了通用标准、基础标准、专用标准以及综合标准四个层次。为满足以后的村镇建筑工程的灾害防治的需求,可根据建筑工程的防灾规划、建筑工程用地规划以及工程设施防灾等多各方面,构建村镇建筑工程的灾害防治标准体系,其具体框架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图
(二)村镇房屋建筑工程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1.通用标准。适用的领域:对村镇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以及扩建中所利用的土地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领域、村镇建筑工程建设选址领域、城镇规划领域、村镇建筑工程供排水系统以及燃气热力系统的抗灾设计、抗震设防区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领域等。主要内容:明确村镇建筑工程的空间布局方法、防灾规划的具体技术要求,并提出了相应区域之内建筑工程防灾的基础设施布局。同时仔细勘察建筑工程用地潜在的危害以及用地的稳定性,并针对建筑用地特点制定相应的防灾策略。此外,还对城乡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人为灾害等各种灾害类型进行具体的灾害防治分类、村镇建筑工程建设要求以及土地利用要求进行具体规划。结合村镇建筑工程的特点,对其给排水系统、燃气系统、供电系统以及热力管网工程进行科学的防灾规划,综合评估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并制定有效的抗震策略。
2.基础标准。适用领域:对可能发生的人为与自然灾害的村镇综合防灾减灾领域、基础设施防震减灾领域、建筑工程结构抗灾设计与管理等领域。主要内容:比较全面地规定抗洪抗火灾害、抗震灾害、抗地质灾害与抗风雪灾害等门类的灾害的程度与防御规划的基本术语。(如灾害分级术语、灾害程度术语等)。同时,全面规定了各种基础设施抵抗各类灾害的基本术语与防灾符号,以及防灾减灾规划的图例等。
3.专用标准。适用领域:村镇各类建筑工程的选址用地的安全性评估领域、工业用地规划领域、活动断层的探测领域以及可能发生人为与自然灾害的城镇规划、防灾规划设计。主要内容:进行建筑工程的用地的安全性评价以及规定防灾技术要求与方法、规定工业区用地与选址的防灾技术。同时,还综合评价了易发灾害的规模效应以及破坏范围,规定了村镇的长期疏散场地与避灾路径等。
4.综合标准。适用领域:村镇地区防灾勘察与管理等领域、村镇地区建筑工程结构防灾减灾设计与施工等领域以及村镇地区灾害规划、种类划分以及预防目标管理等领域。主要内容:比较全面地规定了事故灾害、自然灾害以及突发安全事件的安全强制目标及其所需技术管理要求等。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面临的主要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大致构建了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标准体系。但在标准体系的构建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在各标准层内容分析上还不够全面,望各位同行积极指出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卜长明.村镇建筑简易消能减震技术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杜建良.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及地质灾害防治[D].浙江工业大学,2011.
[3]侯晓斌,陈凯.试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方案选择及工程布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46-47.
[4]聂忠华.试析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措施[J].华章,2012,(32):334-335.
篇5
关键词降水;农业生产;影响;对策;山东聊城
中图分类号S1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03-01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的西部,全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属温带半干燥气候区,冬寒、夏热大陆性气候较明显,主要特征是雨热同季,四季分明,作物生长季光温充足,雨量充沛,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利的气候条件。但是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特别是干旱的不断发生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该文根据50年来聊城市的降水变化,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可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
降水资料来源于聊城市气象局所属8个县1961―2010年的平均值,灾情资料来源于聊城市民政局[1-2]。对不同年代的降水资料进行统计,采用中国气象局《全国气候影响评价》标准,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ΔR%来划分,气候平均值以1971―2000年为基准。1级:ΔR%≤-80%,为异常偏少;2级:-80%<ΔR%≤-50%为显著偏少;3级:-50%<ΔR%<-25%为偏少;4级:-25%≤ΔR%≤25%为正常;5级:25%<ΔR% <50%为偏多;6级:50%≤ΔR%<80%为显著偏多;7级:ΔR%≥80%为异常偏多。
2资料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20世纪60―7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超过600 mm,8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最低,下降超过80 mm左右,偏少80 mm左右,80年代的季节、年降水量变化最大。1961―2010年,春季降水量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夏季则相反;秋季除20世纪90年代为增加趋势外,其余时段为减少的趋势;冬季降水却表现为70年代为增加,80―90年代减少,进入2000年后变化较小。从图1可以看出,聊城市降水量相对较多的时段是在20世纪60―70年代。
从表2可以看出,降水的年变化为正常等级的年份比较多,但是降水的季节变化比较大,表现在降水正常的年份较少,而偏多或偏少的年份比较多。其中夏季降水正常的年份比较多,而其他各季降水偏少或显著偏少的年份比较多。3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961―2010年聊城的降水量变化比较显著,造成旱或涝的几率较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特别是近10年来,发生干旱的几率在增加,冬春连旱甚至秋冬春连旱,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3-4]。
近2年来,当地发生比较典型的旱涝灾情。如进入2010年8月以来,聊城市持续遭遇大到暴雨袭击,造成农田积水,农作物受灾严重,对灌浆期的夏玉米、花铃期的棉花等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部分农田受涝时间长,排水困难,农作物减产严重甚至绝产,部分地块被迫改种,农业损失较重。据市民政局资料,自2010年8月9日以来连续降水,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20.0万hm2,成灾面积为13.8万hm2,绝产面积3.3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其中农业损失8亿元。自2010年9月中旬以来,聊城市降水又异常偏少,据2011年2月23日统计,全市平均降水量仅12.8 mm,比常年偏少90%以上,是1961年以来同期降水量最少的一年。由于长期无雨雪天气,导致干旱加重。据2月24日聊城市民政局资料,全市受旱面积28.16万hm2,成灾面积13.6万hm2,受灾人口24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
由于聊城市灌溉条件较好,可以利用一切水源进行浇水,一般旱情造成的损失都比较小,旱情严重的县主要分布在西部水浇条件差的冠县、莘县、临清地区,其他各县相对较轻。但是出现涝灾时,若排水不畅,易造成农田积水或渍涝,往往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5]。
4农业生产对策
近50年来,聊城市的降水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对农业生产也形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要积极采取有利措施,尽可能地适应气候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资源,使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6]。积极有效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活动是行之有效的防御措施之一,随着气象科学和气象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天气监测、预报和气象减灾服务系统等都在不断完善。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普遍开展的人工消雹、增雨工作成为减轻自然灾害,解除旱情、雹灾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抓住有利天气形势,及时开展人工消雹增雨作业,达到既减轻雹灾,又增加降水以缓解旱情的目的。另外,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早春的适时管理,特别是在温度适宜的范围内早灌溉、施肥,措施得当,管理到位,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就会减少到最低限度。
5参考文献
[1] 张荣霞,王叔同.聊城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气象,2000,26(7):56-57.
[2] 张新华,冯彩波.聊城市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7(21):26-27.
[3]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4] 江新安,高明华.伊犁地区汛期一次强降水天气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5(z1):29-31.
篇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22604
1引言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东部的核心地段。在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2001)、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务院,2002)、宝天曼国家森林公园(林业部,1998)、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2002)和南阳独山玉国家矿山公园(国土资源部,2005)的基础上整合而成[1],属河南省南阳市管辖,主要包括西峡、内乡中北部、南召西部等县市。园区面积为1340.9 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9′48″~112°36′51″、北纬33°01′44″~33°49′16″。其中,地质旅游及生态旅游区面积683.95 m2,地球科学考察区面积656.98 km2,地质考察线路208.348 km。
该园是一座以有“世界第九大奇迹”之称的恐龙蛋化石群、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东部、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以秋林飞瀑、龙潭沟、七星潭等为典型代表的潭瀑水体景观,以化石群、峰林、峰丛花岗岩地貌等踪迹景观为核心,以南阳独山玉、内乡县衙、南阳府衙、南阳“四圣”等著名人文旅游景点为补充的综合型世界地质公园[1]。
该地质公园主要分布于南阳市域的西部及北部的伏牛山。本次评价范围(以下简称评价区)包括内乡中北部、西峡县、南召县西部。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评价区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472处,其中崩塌123处、滑坡188处、泥石流沟50条[2~4]。尤其是旅游公路两侧的崩塌、滑坡,严重威胁旅游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为此,在调查评价区地质灾害特征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对地质灾害提出防治对策,有利于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保障当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
2.1气象水文
南阳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湿润、半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4.4~15.7 ℃,年平均降雨量为800~1000 m。伏牛山区年平均总云量在5.0~6.0,日照百分率为45 %~50 %,日照时数全年约2000 h,平均风速2 m/s。
评价区发育的主要河流有白河、黄鸭河、鹳河、湍河、淇河等。其中,老灌河境内流程长109.4 km,流域面积2523 km2,径流量2.47×108 m3;淇河流域面积575 km2,境内干流长42.2 km,最大流量1300 m3/s;白河年平均流量11.7~19.8 m3/s。
2.2地形地貌
公园属豫西山地,主峰犄角尖海拔2212.5 m,最低处马山口镇海拔235.3 m,相对高差1977.2 m。伏牛山高峰突兀,山体完整,主脉山脊狭窄高耸,为河南省的屋脊,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
地貌类型的划分以成因为主,形态与成因相结合的原则。园区内地貌类型划分为3个类型和6个亚类型(表1)。
2.3地层岩性
评价区地处秦岭造山带和华北陆块南缘[5],地层出露齐全,从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太古界为一套变质较深并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的片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下元古界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片岩、大理岩、石英岩、磁铁石英岩;中元古界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石英片岩、安山岩、砂岩;中―上元古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片岩、大理岩;上元古界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石英砂岩、页岩、白云岩、片岩、大理岩、凝灰岩、石英角斑岩;震旦系主要岩性为砾岩、白云岩、硅质岩、片岩、千枚岩;古生界寒武系的泥岩、砂岩、白云岩、灰岩、页岩、硅质岩;奥陶系的灰岩、大理岩、砂岩、泥岩;志留系的泥岩、砂岩;泥盆系的砂岩、片岩、灰岩、角闪岩、砾岩、页岩、粘土岩;石炭系的灰岩、白云岩、页岩、泥岩;中生界三叠系的砂岩、泥岩;侏罗系的石英砂岩、泥灰岩;白垩系的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砂砾岩;新生界下第三系的泥灰岩、泥岩、砾砂岩、白云岩、粉砂岩、页岩;下第三系的砂砾岩、泥岩;第四系的粘土、粉质粘土、砂砾石。此外分布大面积花岗岩。
2.4构造
南阳市地处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构造带接壤部位,公园地区属于秦岭造山带。园区经历了长期复杂发展演化及多期不同层次变质变性改造,地质构造极其复杂。
园区内主要地质构造有瓦穴子―鸭河口―邢集断裂带、朱阳关―夏馆断裂带、商丹断裂、木家垭断裂。这些断裂带总体走向北西西向,波及宽数公里,均为长期多次活动、性质多变,以韧性剪切为主,叠加有脆性破裂的复合断裂带。断裂通过的地方多形成深切河谷、断裂崖。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塑造了园区内地貌,造成断裂带波及地层破碎,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基础。
2.5地下水类型及补、径、排条件
地下水主要类型有基岩裂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其中基岩裂隙水占园区面积的85 %左右,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分布在西峡西北及东北部,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分布在西峡境内,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内乡北侧,面积很小。地下水位埋藏深度除分布于内乡河流两侧约5 m外,其余均埋藏较大,大于10 m。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径流强烈,山区多以泉的形式出露,盆地以开采为主。
2.6工程地质岩组
根据岩土体特性,园区内岩土体类型划分为8个工程地质岩组:坚硬块状侵入岩岩组、坚硬块状混合岩、片麻岩变质岩组、较坚硬薄层状石英片岩变质岩组、较坚硬块状细碧岩变质岩组、坚硬厚层状中等岩化大理岩白云岩碳酸盐岩组、半坚硬厚层状砂岩碎屑岩组、层状结构土体。其中力学强度较高的岩组,易形成陡削的山坡临空面,存在崩塌隐患;而山体表面风化物质及沟床堆积物为滑坡、泥石流提供物源。
2.7主要工程经济活动
2.7.1矿业开发
园区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6]。经过地质普查勘探有较高储量的有:石墨、红柱石、金红石、黄金、大理石、矽线石、橄榄石、铁、锰、铜、铅、锌、云母、水泥灰岩、花岗岩、黑绿玉、白绿玉、宝玉石等。矿产开采严重破坏周围的地质环境,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出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对园区内旅游业有较大影响。
2.7.2交通工程
近年来,评价区内交通工程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国道209线、国道311线、国道312线、豫48线、豫51线等构成园区内交通框架。这些交通工程一方面为园区内交通提供了方便,但另一方面,在修建过程中,破坏了岩体原有相对平衡稳定状态,出现边坡失稳,形成了滑坡、崩塌隐患,部分地段还相当严重,威胁公路、车辆、行人及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7.3旅游业建设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景观有老界岭、五道幢、龙潭沟、老君洞、蝙蝠洞、荷花洞、恐龙蛋博物馆等。开发旅游的过程中,修建道路、宾馆、索道、滑道等设施,周围地质环境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崩塌、滑坡隐患尤为严重。汛期(6~9月)旅游,危害很大。
2.7.4城乡居民建设
在中、低山丘陵区,因受地形条件制约,建设用地短缺,常靠开挖山体坡脚获取更多建设用地,易导致坡体失稳,产生崩塌、滑坡灾害。
3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评价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三类灾害占灾害总数的75 %。崩塌主要分布于中山区、公路两侧、居民区附近、矿山采场等人类工程活动相对强烈地段,以土质崩塌为主。土质崩塌体岩性构成主要为亚粘土、砂砾石层及残坡积碎石土等,坡体结构松散,孔隙、裂隙发育。岩质崩塌构成岩性包括碳酸岩类、变质岩类及碎屑岩类,岩体裂隙、节理发育,风化强烈。主要诱因为大气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
滑坡主要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区,规模相差悬殊,大者可达70×104 m3,小者仅为0.018×104 m3,平面形态以圈椅形、舌形、矩形为主,剖面形态多为直线及台阶形。滑坡后缘一般形成高陡的下跌坎及弧形裂缝。滑坡体上房屋开裂变形、树木歪斜和滑动前缘有泉水溢出等现象。土休滑体中碎石含量不等,以粉质及砂质粘土为主。岩质滑坡岩性多为碎裂状风化基岩,滑坡体上以张裂缝发育为主,常出现于滑体顶部接近基岩出露部位。滑床多由强弱基岩风化层接触面构成。主要致灾因素为每年6~9月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
泥石流主要分布于评价区北部中山区,平面形态呈喇叭形、长条形,剖面形态呈阶梯形等。以冲为主,淤积次之,沟口扇形地多数完整性较差。泥石流规模0.5~50×104 m3之间,碎石成分复杂。中低山区山高坡陡,高差悬殊,切割强烈,沟谷两侧坡度多在30°以上,山坡上多为几米厚的坡积物、沟内崩积物及矿渣堆放等,受山区降雨集中影响,沟谷内易形成泥石流。具群发特点。
4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采用定性划分方法和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划分评价区地质灾害易发性。
4.1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
根据评价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结合地质环境条件,给出评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7](表2)。
4.2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4.2.1单元风格剖分
单元划分采用1∶100000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基础图件。取边长2.0 cm,面积2 km×2 km的正方形网格,将地质公园园区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网格剖分。共剖分335个单元,总面积1340.9 km2。
4.2.2单元信息提取及数字化
依据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表2),对每个网格单元分别提取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信息,并进行数值化。
在计算机上,将剖分的网格与已数字化的地质灾害图件进行要素叠加,并将灾害划分为:A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取值4;B级――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取值3;C级――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取值2;D级――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取值1。
然后,将多种地质灾害进行叠加,当有两种以上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叠时,则取值为5。根据上述标准,对调查所属单元进行地质灾害信息的提取和数字化:①滑坡崩塌灾害信息提取:滑坡崩塌灾害划分为滑坡崩塌高易发区、滑坡崩塌中易发区、滑坡崩塌低易发区、滑坡崩塌非易发区四类。②泥石流灾害信息提取:泥石流灾害划分为泥石流高易发区、泥石流中易发区、泥石流低易发区、泥石流非易发区四类。
4.2.3单元地质灾害评价
单元信息叠加结果(G)满足如下公式:
G=G滑∪G崩∪G泥。
式中,G为单元叠加结果,G滑为滑坡灾害数值,G崩为崩塌灾害数值,G泥为泥石流灾害数值。其中G=“A”,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再将A分为以下5种情况:A=A1,滑坡崩塌灾害高易发区;A=A2,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A=A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
G=“B”,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再将B分为以下5种情况:B=B1,滑坡崩塌灾害中易发区;B=B2,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B=B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G=“C”,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根据上述公式按1、2、3、4数值表示,进行单元各类地质灾害信息迭加,采用MAPGIS分析,评价区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4.3易发区划分结果评价
根据西峡、内乡、南召等县地质灾害调查,采用MAPGIS分析方法,评价区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貌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海拔在600~2000 m,相对高差在1000 m以上。
在中山区,山体多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两侧为古老的变质岩层,局部地方有灰岩出露。大部分山坡上部为直线形,下部为凸形。北部山坡陡峭,坡度多在40°以上,有的超过80°,多是花岗岩风化后侵蚀形成的陡坡,也有断层崖。南部山坡较和缓,坡度25~40°,岭脊形态多呈锯齿状,山峰峻峭尖耸,多呈“V”字形峡谷和深谷。低山丘陵区,山体坡度较大,冲沟发育,很多沟谷狭窄。组成岩性除部分古老变质岩外,花岗岩大面积出露,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山间盆地多为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层。在60°以上的山坡、谷坡和道路边坡,汛期和大雪融化后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5.1加强地质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防灾减灾是一项减少自然灾害损失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措施,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特别是旅游区要加强这方面工作。充分依靠和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走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道路是防治地质灾害最有效的措施。[8]
5.2加强领导,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目标的关键。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立地质灾害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地质灾害防治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在工程建设、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工作中有规划,各项工程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应有防治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内容和指标。
5.3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依法从严保护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全局整体利益的大事,要建立从公园管理部门内容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到乡、村组人的监测监督管理体系,及时签订“防灾明白卡” 和“防灾避险明白卡”,明确监测监督人员的目的任务,提高业务水平。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会同建设、水利、交通、旅游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汛期应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使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成为监督管理职能的“眼睛”,将所有工程经济活动纳入监督管理体系之中,切实保证地质环境不受人为的破坏,否则依法进行处罚。
5.4增加勘查和治理资金投入,保障防灾减灾工作的实施
受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较为被动。因此,增加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资金投入是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及防灾减灾的关键。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年度财政计划中,要有重点、有计划地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防灾减灾的资金投入,使这项功在当今、泽被后世的工程有序发展。
5.5坚持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提高防治效果。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应及时划定为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于威胁较大的地质灾害,要由专业队伍进行综合研究勘查,科学治理。对于分散的地质灾害要“群测群防”、“及时通报”,保证信息畅通,确保监测、防治工作取得积极主动。
5.6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健全的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搞好地质灾害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效率的关键。要加强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有计划地开展人才培养和干部培训、尤其要提高基层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防灾意识和业务素质,使之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篇7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逐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迫在眉睫。合理借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发达国
>> 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新策略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 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超越 发达国家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危机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融资融券风险防范及其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养老制度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特点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档案自然灾害防治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PPP运作经验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特征及启示 发达国家教育督导制度比较及启示 发达国家数学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发达国家高校创业教育经验启示 论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问责制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div=-1 2015- 8-11.
[3] 王凯.英国学生评价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2002(10).
[4] 张晓露.英国教育部改革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评价模式[J]. 课程・教材・教法,2014(6).
[5] 褚慧玲,李国俊.澳大利亚多元学业评价体系及其应用[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3(5).
[6]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Framework Curriculum for the Senior Secondary School[M]. Helsinki: The State Printing Press,1994.
[7] 康建朝,李栋. 改革之后,芬兰基础教育课是个什么样儿[EB/OL]. http:///a/2016 0412/025022.htm.
[8] 戴家干.改造我们的考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 王兄.新加坡教育评价新举措:国家教育考试的转向[J].教育探索,2010(3).
篇8
关键词:当代艺术;物派;个人经验;场域;辩证思维
保科丰巳(Hoshina Toyomi,1953―)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如今以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日本当代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的身份活跃于中日当代艺术的创作及交流领域。纵观保科丰巳历年的作品,以综合类装置居多,而其中又以木材料、日本纸、墨为主,这样的创作特征加上其日本艺术家身份,很容易将其与日本“物派”①[1]联系在一起。但是,他的创作路径却不仅局限于表达物体和空间的联系,而是以自己的个人经验出发充满了艺术家个人独特的魅力,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浅作探讨:
1 源于“故事”
在《炎上する》(起火的记忆)这件作品中,保科丰巳将自己6岁时和同伴不小心点燃森林中的小屋这件事重新整理,通过在原地种植树木重造房屋(十分之一的比例)并将它点燃,用麦克风和摄像机将火焰燃烧的声音和画面记录下来,并在展厅还原当时情景的艺术活动,来传递自己当时一方面觉得担忧、愧疚,同时又惊讶于火焰绚丽美好的矛盾心情。
《植物园的记忆》这一作品则是对2011年3・11日本地震导致的核泄漏事故的反应。地震发生几天后,保科丰巳所住的千叶县开始降下带有核污染的雨水,他在散步时偶然发现植物园的上千种植物也都被这雨水污染变黑,所以他采用明治时代创建的一所植物园拆解重建时所留下的废旧材料组成了植物园的门框,门框后是用日本纸、墨画出的植物黑白图案,在四周墙上也以剪纸的方式挂上植物黑白影像,以此营造植物园所有植物都被核污染的情景。在门框正中央则放置了一个直径20厘米的放大镜片,透过镜片可以看到当时植物园的影像。而展览现场则不断播放在植物园录制的乌鸦叫声。乌鸦最初在东西方都或多或少与神有关,被视为神鸟,保科通过乌鸦和植物园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场域,意在表明这场灾难不仅是自然灾害,也是人为灾害。
可以看出,保科在创作时注重每个作品背后的故事,是先有故事,再有作品,从最初挖掘个人记忆,再到后来对集体记忆的阐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真实的事件成为其作品最有力的支撑,也成为引发观众共鸣的强有力手段。
2 营造“场域”②[2]
保科丰巳的创作符合“物派”对大量使用自然材料的要求,也一直注重物体和空间的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保科丰巳已经开始探索物体和投影之间的关系,在《无题》中,木条和日本纸作为“物”的具象载体,营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不仅是这些木条和日本纸所组成的类似“风筝”的不知名物体,在光线的映照下,其在墙面留下的投影也成为这件作品的一部分。这种从实(“风筝”)到虚(投影)的思维模式也同样体现在从作品到人的思考上,“风筝”、投影共同构成的空间,与观众在美术馆共同构成了一个独属于此时此处的“场域”。
艺术家、作品、观众、美术馆共同营造出的这个“场域”,无外乎是艺术家对物体、空间和人的关系的一种试探。“场域”由我们视觉可见知觉可触进行了一场精神上的延伸,犹如创造了一个磁场,引诱观众去把握那些不可见的,很大程度上,观众去美术馆不是去看这件作品,而是去经历一次思维的运动,以个人经验的方式保留并传递下去。
3 辩证思维
从上述作品不难发现,保科极其善于挖掘事物的两面性。无论是点燃房屋的愧疚、对绚丽火焰的欣赏,还是3・11地震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双重属性,都体现了保科在观察和创作中的辩证思维。这是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都缺少的一个优秀品质,思维的饱满能一定程度避免作品的空洞无力、过于形式。当然,也有许多艺术家的辩证思维体现在画面的布局上,例如明暗对比、疏密安排等,而保科丰巳的特点在于在创作之前就已经运用辩证的方法思考过创作的主题,进而再进行具体的创作。
4 工匠精神
在《场所的变容》这件作品中,观众想要一睹影像作品的真容,就需要从保科用红砖营造的通道拾级而上。红砖、柳树、竹子、流水是保科在成都一座山里见到的景象,他将这些要素重组将场所移到展厅重现,体现艺术家对日常的转换力。而这些红砖是保科特意从成都的废墟中拾取的,台阶尽头悬挂的影像作品也是他特意去峨眉山拍摄的瀑布,甚至在他的每个作品中用到的纸都是特意从日本选取的和纸,可以看出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保科就极其讲究,这种讲究也体现在他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他所有的装置作品都是从一根木条、一颗钉子开始亲力亲为,反复推敲,有时为了达到自己追求的艺术效果甚至可以重来。可以说,保科的艺术创作继承了匠人一丝不苟的精神,而这种工匠精神贯穿了其整个艺术创作的始终,这种刻意的文艺复兴般的一丝不苟在当代艺术追求随性本真的洪流中有一种踽踽独行的孤立感,但不可否认,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无论是保科丰巳这种亲力亲为,还是现在流行的艺术家“工作室”代为制造,都离不开对自我的高度要求和坚持。
抛开保科丰巳艺术作品的评价不说,他的艺术创作态度是值得借鉴的,从“故事”、“场域”、辩证思维到工匠精神,这样一条完整的创作路径,或许可成为艺术家在艺术名利场秉持自我的方式。
注释:①很难说“物派”是一个组织或是一场运动,事实上,只是几位思路、手法相近的艺术家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办展,而无形中产生的一个松散的小团体,主要有李禹焕、关根神夫、菅木志雄 、吉田克朗、小清水渐、成田克彦等人。“物派”的作品风格以大量使用未经加工的木、石、土等自然材料为主要特征,尽可能避免人为加工的痕迹,并在注重物体之间关系的同时,将空间也作为作品因素之一来考虑,通过将表现内容降至最低限的手法,来揭示自然世界的存在方式,从而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世界的“真实性”,以此表现东方式的乃至日本式的感知方式和存在论。
②“场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布尔迪厄曾说过:“我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所以本文中场域并非指单纯的空间关系,而是空间和人构成的一个网络。
参考资料:
[1] 潘力.“物派”新识――访日本著名艺术家李禹焕、菅木志雄[J].世界美术,2001(3).
篇9
这一切,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后果。在学术领域,全球气候变化有一个外延和内涵都更为宽泛的专有名词――“全球变化”。2010年7月16日在黄委会“黄河讲坛”上,作为研究全球变化的专家,徐冠华院士在整个讲座中以非常专业的视角,十分到位的例子和及其精确的数据为黄委人阐述了一个正渐渐成为全世界人们都关注的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影响和对策。其“碳补偿、碳贸易”和“碳封存技术”的新概念以及“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数据、材料和判断,要有自己的发言权”等精彩论断发人深省。
全球变化一人类关注的新焦点娓娓道来,举手投足之间,仿佛人间万象、世间风云尽收眼底,讲坛上的徐冠华院士深具典型传统学人的气质,为人谦和,言语平缓有力、富有条理性。在徐冠华眼中,一名科学家眼中的气象、气候不是狭义的,宇宙和人间的气象万千、风云际会,永远启发科学家的灵感、责任和担当。全球变化对人类的未来影响如此巨大,众多科学家就认为,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全球变化的问题也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这个话题被曾经的美国总统候选人戈尔作为终身事业,这个话题让五角大楼发出了“全球变化或将摧毁美国”的论调。概括起来,全球变化的问题已经成为媒体炒作的对象,政治家演讲的新宠,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和科学家研究的新的课题。
在讲座一开始,徐冠华首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全球概念。他从地球和人类的发展进程说起,从地球环境的组成说起,从某些人类文明率先被创造然后却又消失说起,从人类行为影响全球气候说起,一步步将我们领向了“全球变化”这个大殿的门口。
“全球变化,又或者说全球环境的变化,正一步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随着全球的升温,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出现。徐冠华一一举出近年的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西南地区大旱,今年上半年低温、暴雪、大风又袭击北半球和中国,6月高温热浪又在袭击全球,最近中国南方暴雨成灾。近年,中国遭遇的灾害频度和强度,很多都是百年不遇的,其实这不仅仅是中国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灾害的频率和危害程度都在增加,损失严重。据研究总结,在过去50年,大部分陆地区域的强降水的发生频率在不断上升,热昼、热夜、热浪更加频繁。干旱在更大范围内出现,强度更强,而且持续时间更长,热带气旋,包括台风、飓风,强度也不断增大。展望未来,徐冠华认为,如果照此发展下去,这些情景可能会更加严重。一个个具体而又深刻的例子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全球变化的影响正在越来越大,也让我们不由得深思人类将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走向何方。
在徐冠华看来,眼下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当今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已经足以对整个地球的气候和环境产生显著的影响。从《京都议定书》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气候与全球变化问题已经超越了学术研究的范围,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外交乃至人类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
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密不可分?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应该也经常被灌输如全球变暖是人类的自食其果一类的思想。当然,徐院士也不否认这个观点!但据他介绍,在现在的科学家中,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始作俑者。
一直以来,很多科学家经过研究,总结出诸如人类的碳排放量、人为造成的气溶胶产生量对全球气候造成了不容乐观的影响。而一份IPCC评估报告也显示,全球平均温度升高的大约90%的原因是人为活动。而且,土地的利用对全球变暖也有影响。如此看来,这个观点几乎是不容的了。
但是,徐冠华介绍,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并非是人为活动造成了全球变暖。因为在他们的研究中,大气二氧化碳量和温度并不总呈正相关。他们觉得,这是地球运行轨道参数变化带来的一个“新的温室时期”。对未来,徐冠华仍然比较乐观,
在他看来,无论是炎热还是寒冷,历史上的极端气温都超过当代;全球变暖是近阶段的现实,但并非未来的唯一可能。人类应该尽最大努力消除影响自然的不利因素,更应密切关注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人类活动加剧了自然灾害,但也为防御自然灾害提供了可能,由以人类的中心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我们现在经常说地球村,也就是把整个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来整体考虑和整体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徐冠华认为,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Ⅱ自已经开始显现,中国也不可能身在其外。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中国也出现一些过去很少见到的极端天气事件。
“地球的平均温度一直在12―22℃之间摆动,这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繁衍。”徐冠华说,地球温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哪怕1℃的变化也是非常巨大的,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反应。当前所说的全球变化指的是近百年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大气、海洋、生物、土壤和岩石圈内发生的变化,研究全球变化问题,研究对象就是地球。由众所周知的文明消亡谈起,徐冠华引出了报告的主题,“当前的人类文明会走向何方?如何面对全球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挑战”?
采取行动应对全球变化挑战
全球变化影响如此之大,人们自然需要去正面迎击它。徐冠华院士以中国为例,为我们介绍了六大解决方法一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应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全国变化的科学研究,加强全国变化经济学研究。六大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为具体分析并从理论上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开出了“药方”。
篇10
关键词:应急物流 绩效评价 指标
1 应急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1 应急物流概念和特点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应急物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相关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特种物流活动。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多主体参与性、非常规性、多主体参与性以及弱经济性等特点。
1.2 应急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周涛等人(2002)认为物流企业绩效主要指物流企业行使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功能的能力,因此,在建立物流企业绩效指标体系时,他们选取了采购功能、库存功能、配送功能、市场实力、客户满意水平及企业凝聚力等指标。Nevem working group等在进行物流绩效评价时主要考虑4个指标:送货时间;送货可靠性;送货灵活性;库存水平。
对于应急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有钟利军(2009)在应急物流系统运作流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应急物流系统运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应急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方面:协调能力、运行效率、经济效益、影响度。屈龙等人(2010)将应急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七个方面:应急信息系统、灾情、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政府管理、救灾人员、善后事宜。
2 应急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对于应急物流,从活动主体来划分,可以分成两个层面:宏观应急物流、行业应急物流以及微观应急物流,救灾过程,更多的体现宏观层面;从活动内容来划分,可以分成信息应急物流、实物应急物流以及人员应急物流。尤其是在信息沟通方面,无论是对外的信息介绍,还是对内的信息,都应该是实时的,并且对于各种物资信息也是随时更新,比如棉被、药品、帐篷、大型挖掘机等物资的,让全国的人民知道灾区缺少什么,应该捐赠什么,都应该是非常明确的,给我们的行动指出了明确的范围,这一点是应急物流的核心问题。同时,我们认为应急物流和普通物流的目标的不同,应急物流的弱经济性,使得成本通常不构成系统的目标,而只作为系统的约束条件。应急物流最主要的目标是满足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物流需求,保障物资、人员、资金的流动。但同时也应该注意物流成本的节约,避免出现“帕累托无效率”状态。这一点对于我国这么一个资金尚不宽裕的发展中国家显得更有意义。这里说的物流成本是个广义概念,包括经济成本和社会环境成本。
因此,本文认为应急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应急物流保障能力、应急物流即时响应能力和应急物流综合能力绩效评价指标。
2.1 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绩效评价指标
本文认为应急物流系统的保障能力,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保障、救灾物资保障、交通运输保障、通讯保障。具体指标有:
2.1.1 人力资源保障:应急管理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多种知识,尤其是应急物流涉及到交通、运输、储存、航空等多部门,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应急物流队伍。衡量人力资源保障的具体指标包含工作能力(物流知识能力、沟通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积极性责任感)。
2.1.2 救灾物资储备:应急物资储备是应急物流的基本要素,它直接影响公共突发事件中应急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最终成效。我国在应对各类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实践中,用于救灾的物资主要来源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和未受灾地区的社会捐赠。而现有的十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对西部重大灾害实施快速响应的难度很大。大量安全有保障的物资储备可以大大压缩公共灾害从发生到完成的间隔时间,减少相关成本,最大限度减少灾害的损失。而科学地确定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实现应急物资的合理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物资储备量、救灾储备物资采购、储备、调拨和回收、设备状况、储备物资品种多少以及物资装卸搬运活性和自动化水平都极大的影响救灾的效果。为此,衡量救灾物资储备的具体指标包含了救灾物资储备数量、种类、储备效率(储备物资供应率、储备物资周转率、储备物资收发正确率)、订单满足率、库存准确率、产品破损/遗失率、信息准确率等。
2.1.3 交通运输保障:目前我国救灾物资的主要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其他的运输方式起辅助作用,救灾物资的收集、运输、发放等主要依靠省市各级政府现有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各类物流企业成立应急物流运输车队,保障运力充足、搭配合理。采用GIS、GPS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应急物流运输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掌握最新动态。为应急物流运输提供“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安排计划,优先停靠、优先入关、优先装卸、优先运输、免费通行、优先放行。交通主管部门及公安部门负责管理和指导应急物流运输的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种险情,保障运输安全。衡量交通运输保障能力的具体指标包含了运输成本、运输速度(应急物流加快运送的能力)、运输安全性(物资损差率、安全运输率、事故赔偿率)和运输的可靠性(应急物流准确配送能力)。
2.1.4 通讯保障:包括电话、无线通信、传真、可视电话系统等,为应急工作提供多种通讯方式,对应急工作的有效开展、决策制定、组织指挥和灾情处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报告是决策机关掌握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以实事求是、科学的态度公布公共突发事件的信息是政府对社会、对公众负责的体现,有利于缓解社会的紧张气氛。信息的及时收集和传递是应急物流的重要保障,也是有效救灾的重要手段。信息的流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若救灾信息不够畅通,捐赠组织繁多等原因,除政府储备救灾物资外,社会捐赠物资很容易出现种类、时间上的供需失衡。在灾害救援初期,出现救援真空,而在救灾后期,灾区物资达到饱和,但救援物资仍源源不断地运来,出现了供应过多的现象。具体衡量指标包含信息质量(信息的可获得性、信息的充足性以及信息的顺畅流)、信息网络体系的完善程度、信息系统软、硬件水平、信息系统安全性等。
2.2 应急物流即时响应能力绩效评价指标
从长远看,灾害的预防、控制对减轻灾害损失的作用可能更大,但像地震灾害,我们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精确预报,应急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物流活性十分关键。物流系统的柔性化、规模化、现代化,使得即时响应物流服务的成本能够下降到接近于普通物流服务的成本水平。快速反应是应急物流的主要特征,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是应急物流的首要问题。我国近期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频发对应急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种应急物资必须在要求的时间段内(如救灾中的黄金72小时)送到应急目的地。
2.2.1 快速响应能力:快速响应能力用于衡量处理应急需求的能力。当发生公共突发事件时,衡量指标不仅包括处理正常业务的快速性,更重要的是对于紧急订单、故障、误差等异常需求的快速处理能力。时间质量维度包括;订货过程效率;递送迅速;按承诺日期交付;确定订单时间短。
2.2.2 物流活性:物流活性是指反映物流系统及时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物流服务需求的能力指数。物流活性越大,即时响应能力越强。物流活性的衡量指标由库存活性、运输活性、包装活性、搬运活性和物流信息活性。
2.3 应急物流综合能力绩效评价指标
应急物流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冻雨等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SARS、甲型H1N1、禽流感等这样的疾病应急物流。考虑各种不同类型灾情的发生情况,我们对应急物流绩效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有应急物流综合能力的评价。具体衡量指标有:
2.3.1 协调能力:在公共突发事件的紧急状态下产生的应急物流需求,必然要求政府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和运作系统,对各种国际、国内资源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调用;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急救灾款项;根据应急物流需要,紧急动员相关生产单位生产应急救灾物资;采取一切措施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灾害处理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障碍。衡量指标具体包含指挥协调水平和指令执行反应时间、灾害的预报预测与研究、灾情的收集处理和、应急物资的需求预测和措施、应急物资的配送与运输、灾情的应对和处理、应急救灾工作的总结和研究、行使应急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2.3.2 经济效益情况:具体包含单位物流成本、节约物流成本率运输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成本控制能力、仓储成本、包装成本、订单处理成本、信息处理成本。
2.3.3 服务质量:突发事件往往会对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应急物流比常态物流更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声誉,故而在追求快速响应的同时,必须确保服务质量。服务质量主要通过准时装运率、准时交货率、订单完成率、库存准确率等因素来衡量。客户订单周期、信息反馈及时率、投诉处理及时率、故障修复及时率、误差处理及时率、异常需求满足率。
2.3.4 公众满意度以及影响度:救灾物资的发放按照“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使用。粮食、食品等物资优先发放给受灾严重的群众。饮料、营养品等物资主要保证儿童、病人的补养。物资存放点必须与群众活动场所隔离,并且有合适的物资领取进出通道,避免物资发放引起混乱。具体指标主要包含了群众满意率和群众投诉量。
2.3.5 应急物流回收环节:运输工具将应急物资运往受灾地区后,可以充分有效发挥逆向物流的作用,将灾区的灾民、一些有价值的物资、灾后废弃物等应急物资进行清洁、维修、回收,制定回收制度以约束群众爱惜物资,完善逆向物流网络结构,回收后的物资存储于政府各级应急储备仓库。提高回收率和修复率,将不可修复物品的处理成本降到最小。从而减少运输工具的空载率,减轻灾区的压力。衡量指标具体包含了产品循环利用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3 结束语
应急物流建设事关国计民生,意义十分重大。从宏观上讲,它直接关系着国家社会和谐稳定和国防安全巩固,与国家、各级政府息息相关;从微观层面上讲,则关系着百姓安康、生活幸福,与个人和群体利益也紧密相连。因此,为确保国家经济建设、国计民生能够面对突发事件应对自如,减少损失,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角度,高度重视应急物流建设,充分发挥应急物流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物资保障的作用,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由被动应对变为主动应对、由片面应对变为全面应对、由劣质应对变为优质应对。
参考文献:
[1]王丰,等.应急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2.
[2]刘小群,等.应急物流能力的内涵剖析与构成体系[J].灾害学,2007,22(2):123-127.
[3]欧忠文,李科,姜玉宏,等.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5(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