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8-03 17:2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逻辑学看来,概念是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要准确了解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及其价值,应当首先了解他对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应当了解他对其中关键词“素质”的认识。素质教育是由中国学者最先提出的一个教育学概念,它的科学性如何最终要看对素质的解释合理与否。素质原先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但在人们的运用中,“素质”概念已经发展成为“先天遗传的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教育作用的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1],如“干部素质”、“学生素质”等。他认为,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实践的需要”[2]赋予了素质概念新的内涵。“我们反对没有科学依据与实践经验去杜撰新闻,但也不拘泥于引经据典而阻碍新认识、新思想的产生。”[3]可见,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点———概念问题,潘懋元先生坚持概念确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观点,既反对“杜撰新闻”、臆造新词的主观主义倾向,也力避食古不化的形而上学窠臼,从而在逻辑上给“素质”,进而给“素质教育”以合理的学科定位。这反映了老一辈学者治学上深厚的逻辑修养。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认为,在潘懋元思想体系里它具有密切关联的两层含义:第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4]。这是它的最基本含义。这里,他采取了教育理论界一个广为认同的观点。那么,“全面素质”包含哪些内容?它有“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5]。在稍后(2001年)研究杨贤江教育思想的文章里,他讲得更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6]。这样,“全面素质”包含着四项内容。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素质教育又称为“全面素质教育”[7]。这是素质教育的第一层含义。第二,素质教育不仅是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这是较难把握,又容易忽视的另一层含义,需要详加分析。他说:“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是:第一,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学会学习’。第二,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做人。”[8]其中,第一、二点讲“增长知识”与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能力”应当兼顾,是文化科学素质(或思想道德素质等)内部应当注意的问题,实质上不同于第一层含义,是另一层含义。第三点涉及两层含义。一方面,如若增长的知识、发展的能力不属于德育范畴,即增长的不是“做人的知识”,发展的不是“做人的能力”,那么,“学会做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属于思想道德素质和其他素质(如文化科学素质)之间的外部关系。这时,第三点就是讲思想道德素质要与其他素质并重,不可偏废,属第一层含义。另一方面,如若增长的知识、发展的能力属德育范畴,即增长的是“做人的知识”,发展的是“做人的能力”,那么,“学会做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属思想道德素质的内部关系。这时,第三点讲的就是其内部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要保持协调,这显然涉及素质教育的另一层含义。潘懋元先生说,实施素质教育有待于“转变观念”,包括“转变学生观”。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9]是否构成其素质教育概念的确定内涵,从而形成不同于上述两层含义的第三层含义?对此我们持谨慎态度。所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杨叔子的话说,教育是“‘育人’非‘制器’”[10]。这是因为,学生是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体,其思想和行为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律性等,而供人役用的器物无此特点;从教育的内部规律出发,教育理应将原属于人的主体地位还之与人。当然,这样做“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1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之所以不能形成第三层含义,主要是因为,对素质教育已有的两层含义进行逻辑分析可知,对学生的两个要求———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以及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本身已经内在地包含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单以培养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的智育而论,要求知识、能力和智力三层因素协调发展,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其中的思维力,而思维力正体现了他人无法干预或包办的鲜明的自主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正是潘懋元先生反复强调的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潘懋元先生理解的素质教育没有这层含义。总之,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具有两层含义:它是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又是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
二、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两层含义的成因及相互关系
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第一层含义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从的观点看,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人是多种规定性的有机统一体。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而个人的发展又有待于内在多种规定性的协调、平衡和充分发展。潘懋元先生说:“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体现恩格斯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所指的‘自由’发展。”[12]他显然同意,历史唯物论关于人和社会关系理论、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素质教育思想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共同的哲学基础。简言之,这也是第一层含义之所以成为潘懋元意义素质教育基本含义的原因所在。据我们分析,素质教育的第二层含义涉及潘懋元先生多次论及的知识“内化”这一关键问题。和杨叔子教授的思想一致,他认为知识应当通过思考和实践,“内化为人文精神、文化素质以及其他素质”[13];否则,受教育者可能有知识、缺能力,甚而“言行不一,品质恶劣”[14]。知识不“内化”或少“内化”是我国传统教育久治未癒的痼疾,自然成为素质教育意欲针砭的对象。实际上,第二层含义还涉及一个比知识“内化”更一般的问题———知识和智能关系问题。潘懋元先生早说过,教学过程有“两个平行的密切相关的任务”,即“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智力能力”[15]。因为“知识和智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互转化的”[16]:知识的学习促进智能的发展,反过来,智能的发展也促进知识的学习……。他持辩证逻辑观点,反对割裂关系、偏执一端的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传统教育所遗传的“重知识,轻智能”的原有倾向,一种是受“西风”感染的重智能、轻知识的新兴倾向[17]。不难理解,知识消化不良实质上仅属其中一种倾向,即“重知识,轻智能”倾向导致的恶果。然而,一种素质要成为名符其实的素质,必然要求同时防止两种倾向,从而在知识与智能之间保持协调和平衡。因此,知识和智能的协调发展思想,可以说是他素质教育观的心理学基础。简言之,这也是第二层含义之所以成为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不可或缺的内在含义的主要原因。然而,上述成因并不直接导致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形成,联系二者的中介或桥梁是新的教育质量观,即“素质主导的多元化”[18]教育质量观。“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知识质量观,是以知识的多寡、深浅为主,甚至被看成是唯一的质量标准……”[19]他深刻认识到,它存在着两个意义的片面性:一是“重知识、忽视能力”[20],一是“忽略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成长”[21]。对此,他在论著中多处论及。无疑,新的教育质量观正是同时在这两个意义上对传统教育质量观加以纠正。[22]显然,它的产生是潘懋元先生接受上述哲学理论和心理学思想影响的当然结果,而它又是进一步催生其两层含义的素质教育观的直接理论依据。在潘懋元思想体系里,素质教育的两层含义密切结合在一起,共同保证着素质教育成为真正潘懋元意义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第一层含义是说,各项素质应全面发展,避免重某些素质、轻其他素质的倾向。第二层含义是说,一种素质内部各因素之间应当协调发展,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素质,防止在知识和智能之间失去协调和平衡。从两层含义的相互关系分析,每项素质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构成了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两层含义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完整地把握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就应当清楚认识到其内在的两层含义,以免挂一漏一,“顾此失彼”。我们将会看到,根据这一素质教育观,可以分析和思考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许多重要问题。考察潘懋元先生对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的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其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是极易引起混淆的两个概念。什么是全面发展教育?从潘懋元先生的思想沿革看,它不是一个脱离实践和认识发展的一成不变的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潘懋元先生即在《高等教育学讲座》中阐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3]的教育思想。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他所景仰的前辈、陈嘉庚、杨贤江、王亚南等人思想的影响。到90年代末,文章《试论素质教育》详细了论述二者关系。他认为,一方面,它们“方向一致、目的一致、基本内涵一致”[24];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目的同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25],同时其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学说所未提及,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教育之中但不明确的”[26]。2001年,他又进一步认为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的地位开始大为升高,不再是单纯培养审美素质的狭义美育,而是一个兼顾原先不曾顾及的“情感的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广义的美育的范畴”[27]。至此,除了继续以“中介”环节彰显其特殊性外,其第一层含义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趋于一致。
三、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启示
(一)理论启示
在理论上,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为分析、澄清和评价当今教育界、教育学界关于素质教育的种种思想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视角。这里,我们据之解读《教育规划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也用以分析、评价关于素质教育流传已久的一些误解。《纲要》提出,本阶段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了达到战略目标,要贯彻三大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看,可以这样理解,三大战略主题的基本内容都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坚持德育为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学会做人”,这是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第一层含义强调的内容。“坚持能力为重”,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三项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纠正传统教育“重知识、轻智能”的不良倾向,这相当于潘懋元素质教育第二层含义所强调的内容。“坚持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教育,实际上相当于第一层含义的潘懋元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此外,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还可看出,道德目标和能力目标尽管为《纲要》所着重强调,但它们终究属于素质教育的两个目标而非全部目标,我们不应将素质教育的品德追求和能力追求简单视为素质教育的全部任务。在此,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为我们分析、理解《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确立了一个良好的解释视角。潘懋元素质教育观有助于我们澄清目前学界对于素质教育概念及其他概念的一些误解。有学者主张:“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28]也有学者声称:“从严格的定义来讲,素质教育是指: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以促使知识深刻内化为关键,以激活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以促进所有学生共有和特有的精神品质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为目标的整个教育活动。”[29]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看:其一,“面向全体学生”或“促进所有学生……”不能成为素质教育概念的固有内涵。不然,素质教育在将全体教育对象、特别是包括校外教育对象完全纳入教育过程之前,根据定义不能称为严格意义的素质教育,因为一种教育从部分学生推广到全体学生毕竟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那么,这种处于推广“进行时”中的“教育”的性质如何?它与传统教育、素质教育分别有何关系?我们应当怎样界定?这将引起学界思想上的困惑和混乱。其二,不能用全面发展教育概念来界定素质教育。从潘懋元对素质教育的释义,以及对它和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的论述看,全面发展教育毕竟还是一个有别于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且,从某个方面说它较素质教育更为抽象。因此,将素质教育界定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并没有使有待明确的概念内涵得到明确,不合逻辑定义的基本要求。其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应直接列入素质教育的定义之中。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第二层含义分析可知,知识和智能的协调发展已经包含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与此同时,这种协调发展导致的积极结果远远不限于此。对素质教育的科学定义理应涉及所有可能的结果。因此,诸如此类流行的说法作为强调的重点是有意义的,作为科学定义有待商榷。此外,上述分析还启发我们,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有充分理由可以独立于素质教育之外的教育,相反,它隐含在素质教育之中,所以大可不必脱离素质教育的大道,另辟蹊径,搞一套有别于素质教育的“创新教育”。
(二)实践启示
篇2
本文以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分析了当前成人高教领域内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同时,联系我国成人高教的办学实际,论述了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条件,提出了成人高等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
成人教育;素质教育;模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才或人才资本将成为第一资源、人才和知识归于一体,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显得更为重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成人髙等教育领域有没有必要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如何去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本文拟对成人髙等教育的素质教育进行探讨。
—、必须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当前,在成人髙等教育领域内,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着种种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之一,成人髙等教育尤其是业余大专班不必要或不需要开展素质教育。其理由是:业余大专班学生大多是在职干部和职工,本身已具有一定的素质和技能,他们来校学习的目的是提髙专业理论水平,有的甚至只是来取得文凭,因而无需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误区之二,素质教育就是取消考试。即取消平时测验、甚至学期结束考试都应取消,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起来。误区之三,素质教育就是减少理论课程或理论教学时数,增加劳动课程和时数。而增加劳动课程和时数就是开展技术培训,提髙动手能力。误区之四,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各种科技小组活动与文娱体育活动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这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归根到底是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淸。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二、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条件
1.迎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知识挑战的需要。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对知识的挑战,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面临的是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这种挑战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第―,物质生产髙度发展的需要与现实生产力仍处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二个补课阶段的矛盾。第二,科学技术髙度发展的需要与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矛盾。第三,人的素质普遍提髙,劳动力结构趋向高知识化的需要与目前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的矛盾。第四,知识作为主导资本最终取代金融资本居于核心地位的需要与目前金融资本仍处在核心地位的矛盾。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对知识的挑战及其引发的矛盾,正确的选择就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提髙全体人民的素质,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而基础则是教育,不仅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髙等教育和成人髙等教育也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对髙素质的髙级专业人才的需要。
2.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成人髙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职业性强的“应用型”髙级专业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基本品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为提髙全体国民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实现成人髙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3.适应和开发成人教育市场的需要。
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以满足市场需要为核心,以市场竞争力为主要表现形式,按经济规律运转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发展规律就是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消亡,优胜劣汰。国办成人髙等教育正面临民办髙校等社会力量办学的冲击和成人自学考试的冲击以及行业办学的冲击。各种办学实体对成人生源的争夺,使成人教育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国办成人髙等教育必须适应教育市场的需要开设适销对路的专业;同时,要全力推行素质教育,强化教学管理。这既是培养髙素质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适应和开发成人教育市场的需要。
4.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是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现在的素质教育已不仅仅是专家的设想,而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种生动实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全社会的共鸣。二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各种实验、试点和研究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素质教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而是广大师生的一种活生生的教育实践。各地推行素质教育试点的经验,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三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各地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实验条件、多媒体教学和电化教学的声光效果及各种模拟教学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四是从成人生源的组成来看,推行素质教育迫在眉睫。目前,成人学生中在职干部和职工仍然是成人髙等教育的主要对象,这些学生的特点是实践工作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有的是单位的各级领导和业务骨干。但专业文化理论基础较差。另有一些是从中专和技校毕业生中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有一些文化理论知识基础,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践能力较差,这两类学生基础不一,良莠不齐,只有全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转化为适应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专门人才。
三、成人高等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应有以下主要特征:
1.思想道德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保证。
一是要培养学生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精神。
2.职业能力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是要培养学生达到髙等教育文化理论的要求。二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四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课堂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
一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二是要改革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三是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和先进的实验手段提髙课堂教学效果。
4.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
—是要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二是要培养人文教育的校园氛围。三是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各种演讲会,文娱汇演,体育比赛、专题讲座、科技活动、参观调研等活动。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使学生开阔视野,促进知识结构的完善,髙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
5.完善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是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髙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是除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外,还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二是要改革陈旧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以2.5:4:3.5为宜,做到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专业技能较强,能达到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三是要有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和教育技术手段,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各种模拟教学等等。四是建立素质教育的管理机制。使素质教育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规范化的素质教育体系。
作者:刘桂春 秦燕江 单位:江西宜丰二中 宜春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少兵,秦燕江.试论成人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J].航空教育,2002(7).
[2]黄文高.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J].社会主义研究,1998(5).
篇3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 素质教育 关系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校园范围内的关于体育运动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既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中,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一道共同建设校园的精神文明、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人才。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校园体育文化包括外、中、内三个层面。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层即指物的层面,它主要包括校园内的体育场馆设施、运动器材、运动服装、体育雕塑、各种体育宣传媒体和手段以及各种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内容;校园体育文化的中间层面主要指校园中的体育制度,如体育课程的必修制度、两操两锻炼制度、各种体育竞赛和校运会制度、业余训练制度、学校体育的管理制度等,还包括逐步成熟的学校体育理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层即指思想层面主要包括校园体育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以及长期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
二、中专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界定
关于素质教育概念的表述诸多,且认识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概念针对论。此观点将实施素质教育看作是摒除应试教育弊端的有效途径。认为素质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与储存知识,而应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激活知识;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并以此取代片面追求知识的多少和分数的高低。二是主体发展中心论。认为素质教育是在承认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的前提下,进而主张教育是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实践过程。从实质来说,素质教育就是把传统的工具性教育转变为主体性教育,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主体性的发展。它关注的是从学生本体出发来进行教育,是要把知识、价值观转化为学生身心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其核心是个性发展。三是素质改造说。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运用文化手段促进人的自然素质的社会化,使人的自然素质得到改造,融进社会的新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天赋条件,挖掘其潜在能力提高人的素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教育使原来某些不具备或在心理和能力上有缺陷的素质方面,得到一定的弥补和完善。四是人本主义论。认为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观,是从人自身的需要的角度,而不是从社会角度来规范教育,是以受教育者为出发点,而不以劳动力为出发点。因而这种观点把素质看作是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是人们自身比较稳定的东西。
(二)中专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的当今世界,由于竞争是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强弱就越来越处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造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中专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等专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中专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素质教育作用的特点
1.广泛的参与性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要体现于校风校貌,更要体现于人本身。这是因为价值观念等作为文化范畴最本质的东西,是以人或人群为载体的;如果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看成只是部分人的事情,那么校园体育文化就会失去凝聚广大师生的精神力量。各中专的校园体育文化之所以各具特色,是因为它在特定中等专业学校内形成一种观念和风格上的共识。如果没有全员参与,“共识”又从何而来呢?
2.丰富多彩性
学生社团、讲座、竞赛活动是学生情绪宣泄,交流经验,切磋技艺,模拟社会,施展才华的主要舞台。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校园的学生社团活动、各类讲座、竞赛活动此起彼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思辩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
3.潜移默化性
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对中专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主要通过积极的有益健康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校园中的个体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潜移默化的认同和熏陶,从而实现其精神、心灵、性格等良性塑造。
校园体育文化伴随着中专学生走过自己的学生时代,通过广泛的对外交流和社会实践学会展示自我,完善自我。
(二)校园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人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体育教学是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强身体,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敢于创造的优良品质。体育理论课可以使学生学会运动创伤的简易处理、懂得营养保健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在运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动作美,体验心灵美和行为美,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多功能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2.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形态,体育教师是传播校园体育文化的使者,教师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平等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体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在完成练习的次数、距离、时间、质量上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各个层次的目标应该是相应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教学中成功的喜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真正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3.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是有效地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用情感感染、人格熏陶、行为示范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影响学生,在尊重、理解信任的基础上,在情感交流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参与体育课的设计和评价;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群体进行练习;让学生自由选择运动项目进行练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性格豪爽,反应灵敏,力量大,速度快,可以在足球场上得到发挥;性格稳重、刚毅、动作舒展,可以在武术项目中展示风采;性格温柔,身材苗条,韵律感强的女生可以在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操等项目中展示独特的魅力,等等,丰富的体育项目为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提供了更多的“生长点”。
各种体育竞赛都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娱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学生对感兴趣的活动,往往不需要意志努力而心往神驰。如有趣的体育游戏,激烈的体育比赛,有优美音乐伴奏的艺术体操等等,都是学生喜欢参加的活动,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调节精神,并以旺盛的热忱、饱满的精神投入紧张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顾海川.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重要环节[J].理论界,2000,(5):60-61.
[2]田伟.试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缺陷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5):100-101.
[3]刘志敏.浅谈体育文化的内容与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03,(5):39.
篇4
关键词:职业高中 音乐教学 审美教育 重要性 实施策略
审美教育在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它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即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发挥音乐的作用和功能。笔者认为,为了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中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落实。
一、审美教育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1.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有效渠道。审美教育能够把对音乐的感知转化成一种愉悦的享受,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在学生进行某一项活动时,并不是身体所给予的本能反应,而是思想感情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慢慢付诸实践的。职业高中音乐的审美教育就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美好事物,并且通过这一种方式净化学生的人格思想,从而最终达到一种趋善避恶的高尚道德情操。
2.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其它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在音乐的弹奏和感知时,学生都必须调动全部的感官能力去体验音乐的的美好,因此其对于学生智力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扩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现代的教育就是为了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能够得到发展,这是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在音乐的教学当中融入审美教育则很好的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当学生完全的融入到音乐的美妙和创造当中时,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内心将会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使学生超脱自我,心情开朗,积极的面对生活。
4.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健全学生人格的有效方式。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音乐教育学者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完成。学生人格的全面的发展不是靠生搬硬套的讲授一些知识,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的,学生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能够在内心很自然的产生一种奋发进取、乐观积极的精神力量,使学生能够为了那份美好而努力。学生就是通过这种润物无声的审美教育而渐渐的陶醉学生的情感灵魂。
二、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对策措施
1.训练和提升学生的美感。音乐是属于美学范畴内的一个学科,在教学中,职业高中要在培养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加强对职高学生的情感训练和美的感知,美感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的每一堂课都应该融入美感训练的要素,使学生通过这种不间断的美感的认知和练习中理解美的类别和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音乐记忆、音乐认知、音乐想象的能力,从而获得艺术的愉悦感。
2.大力营造审美的浓厚氛围。要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在教学中提升审美教育的效果,不仅需要过硬的设施条件,同样还需要软环境,为学生创造适合音乐审美的艺术氛围。比如说,在讲到某一器乐、声乐或者表演上的知识点时,可以让一些有这方面特长的同学上台表演,并且带动其它的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另一方面,还可以定期举办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久而久之就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教师要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首先,要精心设计教学的过程。在新课改之下,老师应该在让学生容易接受和适当了解音乐的相关背景的基础之上,要通过作品之间的横向比较和联系,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所包含的音乐要素,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从而训练和培养出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分析能力。其次,要善于挖掘审美教育的素材。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在学生先理解的基础之上对作品当中的审美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增强音乐审美教育的效果。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音乐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加强对音乐的喜爱和音乐的享受,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同时和创新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培养出学生学习音乐、感知音乐、创造音乐的兴趣。最后,要重视经典作品。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自然有着它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蕴含着更多的审美要素和情感内涵,学生在聆听经典作品时,能够使学生的思想、灵魂和精神能够得到升华,净化自己的心灵,体验到社会发展的美好主旋律。
4.选择好音乐教材。教材能够直观的反映出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要想在教学当中很好的体现出审美教育的精髓,那么教材的选择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符合学生特点、作品内涵丰富的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和享受。另一方面,音乐教材还要体现高中(生)积极向上,明朗优美的特点,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灵活的印制一些教材。
三、结束语
总之,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能使学生掌握规定的音乐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音乐是一门非常美的课程,而作为音乐教育的传播者,教师应该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并通过教育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耿剀.浅谈职业高中的教学特点[J].山西成人教育,1994,(08)
[2]王慧玲.浅谈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2)
篇5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041―0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已经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各地所用的课本不完全一样了;教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信息传播手段不再单一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高中录取不再只看分数了。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黑板加粉笔式的传播手段,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来分析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综述
整合(Integration)在英语中的主要含义是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体、一体化等。实质上,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相应地,可以把教育、教学中的整合理解为“教育、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以发挥教育、教学系统的最大效益”。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它的内涵是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结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整体考察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并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通俗地说,就是在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这里所说的“技术”主要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包括传播信息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黄荣怀教授在他的《信息技术与教育》一书中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南国农教授关于信息技术的定义是: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的科学技术。从上面的定义中可以作如下理解: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视频、音频信息,并且包括提供设备和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教育技术(Education Technology) 通俗地说,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理论与实践。这里所说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观念形态)。是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的总和。AECT的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的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如果说94定义是学科定义,那么,05定义是在学科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教育教学的整个活动过程是为了促进学习、提高绩效的研究,是符合伦理道德实践的研究。要促进学习、提高绩效、符合伦理道德就必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成高效的、技巧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何克抗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李克东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内涵分析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不同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手段,是物化形态的有形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它主要是通过黑板、粉笔、模型、挂图等传统教具表现出来。或是通过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卫星等现代教学媒体表现出来。而教育技术既包括物化形态的有形技术,还包括智能形态的无形技术。这种无形技术主要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方法和策略,以及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正是要在无形技术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信息技术这一有形技术,将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何克抗教授和李克东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站在教育技术发展的高度,侧重于课程整合,他们的共同观点是:打破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开创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也是当前新课改的最终目标。而教育技术的最终目标同样也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总体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达到合理的、科学的、提高绩效的、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论与实践。无论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使用什么样的资源都必须是科学的、符合伦理道德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包括传统的模拟技术和现代的数字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信息的编码、信息的传递与信息的解码。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是教育、教学的资源、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学科课程,整合的任务是通过对这二者的融合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整合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绩效;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是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合适的资源去设计出科学的、符合伦理道德的教与学的过程,其任务也同样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其目的也同样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绩效;基础教育新课改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其目标同样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目的同样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绩效。
学科课程提供的是课程的结构、内容,信息技术提供的是手段、方法,只有教育技术才能提供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技巧。
三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辩证关系
通过以上内涵的分析,把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作为任务目标,主要是因为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三者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的好与坏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如果说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是优化课程教学的根本,则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就是形成好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的根源。
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必须通过教学设计来完成,而教学设计也同样离不开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支撑,而这一整套的教学设计的理论系统所形成的技术正是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之一。因此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将扮演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驾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桥梁和纽带。
为提高广大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2005年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教育部又依据这一《标准》研究建立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借以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这一决定也充分说明了教育技术在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呢?我们不妨打个比方:同样的公路、同样的汽车,不同的司机将会给乘车人不一样的乘车感觉和印象,而影响结果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开车人的技术。如果司机都是新手上路,驾车技术一般,又不是参加赛车,开车的感觉可能主要是看谁的路好,谁的车好。现如今,大家的硬件基础设施都差不多了,路好车好,又是在参加赛车,这个时候驾车人的技术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光有好路、好车还不行,还得要有好的驾车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一样,在整合的初级阶段,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竞争比较粗放,这时可能主要是看谁的多媒体设备先进,谁的学科教材开发的好。到如今,各学校都引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都差不多,学生来源也差不多,教材选用也基本一样,教学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个时候教师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能力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也就是说有好的信息技术、好的学科教材还不行,还要有能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一整套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教师的这种能力水平不仅要有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操作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而且要有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教师少了教育技术的支撑就如同驾车人少了驾驶技术一样。因此,教育技术是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关键技术,是驾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当前新课改的有力武器。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材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就象武士的一柄利剑或学生的一枝好笔,有了它并不能保证你武功长进多少、字写漂亮多少,还需要你不断地去练习如何舞剑、如何写字,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能力水平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育技术理论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 总结与反思
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育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有丰富情感的、充满生命力的个体,不能单纯地以技术的应用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为目标,更应该考虑培养人的健全个性这一教育目标。尤其是在今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里,在新课改的时代里,学习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掌握前人留下来的科学知识,还要对学习者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即身心素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技术是在一个大的社会及大的教育背景下不断实践的理论技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技术一定要以人为本,切不可一味搞技术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精神上的培养。教育技术是为了在教育、教学中应用,面对的是学习者,而学习者是复杂的个体,因此,在使用技术的时候,一定要以人为本,这一点正是05定义所关注的。在现阶段我们所说的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字面上的理解,很容易陷入单纯的技术层面,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从可见的问题中去考虑教育技术,有必要加深理解,而不仅停留在对技术的简单理解上。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技术面对的也是人,它既有教师的控制也有学生的互动,人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05定义带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启发。
总之,新课改所倡导的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今天正在大力发展的教育技术事业来说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无论是在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中,还是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教育技术工作者都应当借鉴那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能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能力素质和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素质。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理论技术不可替代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能更加健康地发展,新课改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3]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4] 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
[5] 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6] 王全世.资讯科技融入教学之意义与内涵[J].资讯与教育,
2000,(3).
[7]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 2005,(5).
[8]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9] 何克抗.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EB/OL].
篇7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一、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是随着发展的深入,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增加,尤其是在进入进入到新常态之后,社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从表面上来看,市场之间的竞争是一种经济实力之间的竞争,但是从竞争的本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国际竞争当中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民族精神不仅决定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大学生在未来国家的重要建设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必须要接受必要的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适合岗位的实际需求。但是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基本状况来看,许多高校对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都不够重视,甚至还有部分高校根本不会在思政教育当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相关内容,从而导致了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高校必须要将自己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的培养方面来,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1]。
二、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所存在的难点分析
(一)人文精神培养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
所谓的人文精神,其本质就是一个人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人文精神的存在是以人的整体生命为基础,同时又超脱了生理的人,并将人的主体精神有效的反映出来。人文精神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将人的潜能充分的挖掘出来,从而使得人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一些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需要不断强化人的主体地位,强化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人在社会当中的价值,同时还要去人必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提高,并使得个性得到充分的解放。不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还是现代社会中的人文精神都充分反映出了人文精神的这些特征。在最近几年当中虽然有些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人文精神教育活动,在教学内容中增设了许多与人文精神教育有关的课程,但是大部分的搞笑都没有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即对于接受教育的大学生来说究竟有没有接受人文精神教育的意愿,如果学生自身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没有兴趣,同时也不具有提高自己人文精神的意识,那么高校的一切人文精神教育内容都是空谈[2]。因此,高等院校在进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当中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主体地位,从内在方面不断激发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实际需求,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思政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效果[3]。
(二)人文精神培养离不开实践
在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过程当中,人文知识占有一定的地位,如果没有人文知识的指导,学生就无法形成系统的人文知识,但是如果一个人仅仅具有人文知识,但是却无法将这些人文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则也不能说学生已经形成了人文精神。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仅仅是知道人文精神,具备人文精神则是体会到人文精神,二者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4]。知道人文精神仅仅是处于认知的范畴当中,同时知道人文精神的实现相对也较为简单,但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方面则属于一种精神教育,其本质并不是在于学生在大脑当中存储了多少人文知识,而是在于学生对于人文精神具有多少体会。学生只有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通过体验与感悟的方式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对人文精神的体会,同时要在自己的日生活当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实践才能够了解到人文精神的实际内涵,并产生人文精神的情感。此外通过日常行为当中人文精神的反复实践才能够使得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体会不断深化,从而自发的产生一定的人文精神,并逐u促使学生形成具有人文精神的日常行为。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在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当中应该通过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领悟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人文精神的实践。
(三)人文精神教育需要与专业课程的教育融合在一起
现阶段许多高等院校为了相应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提高思政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效果,在教学课程当中增加了大量的与人文教育有关的授课内容,同时在校园生活当中设立了许多人文社团,并定期的举办一些人文精神的教育活动。这些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5]。首先,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属于一种精神的教育,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人文精神无处不在。因此如果仅仅是通过专业的课程以及校园团体进行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并不是完全妥当的。高校思政教育在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当中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将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育当中去[6]。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相关专业课程,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课程都具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相对于专业的人文教育课程来说,在专业课程当中进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相对来说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能够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数众多的专业教师才应该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主力军,如果专业课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将相关的人文知识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去,则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更轻松的体会到人文精神[7]。
(四)人文精神教育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在上文的论述当中我们发现,人文精神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精神教育,但是这种教育,这就导致人文精神的教育与知识的教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如果将自然科学的教育方式照搬到人文教育当中去,则人文精神的教育必然会走向知识传输的当中,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只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而缺乏对于人文精神的实际体验,因此也就无法具有人文精神的实际价值[8]。但是一直以来在高校的人文精神教育当中,大部分的教师都倾向于采用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实际教学,即向学生灌输大量的人文精神具体知识,学生虽然可以获得较为系统的人文知识,但是却一直处于认知领域当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人文精神的教育不能仅仅限于知识的教育,而应该加强对于生活的体验,从而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与创新。人文精神是主客观的合一,是精神性的存在。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任何殚思竭虑的理性分析都不可能收到最佳的效果”,人文学科的学习需要“思辨”而不是“推理”,因此,有效的人文教学方法应是“讨论”、“对话”、“反思”、“实践”。当前的人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摆脱科学教育的影响,没有实现方法上创新。因此,人文教育的方法问题已经成为妨碍大学生人文精神形成的重要因素[9]。
三、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策略分析
(一)以人为本,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所谓的以人为本是指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育的效果。在现代社会当中思政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自我解放的一种根本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学生的思想觉悟,同时挖掘大学生的潜力。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过程当中应该将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使得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时代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体性道德人格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独立、自由与理性的道德人格,强调主体性道德人格可以反映出社会强调了个人的自由,同时个人也强调了社会的责任。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推行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其实是大学生主体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表达出了一种对于价值的追求。在对高校学生进行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过程当中需要更正在思政教育当中的两个错误观点:第一,不尊重学生的价格思想与精神内涵,采用一种消极以及繁琐的训练方式进行主体性道德人格的训练;第二,不尊重客观实际,采用空洞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忽略了学生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是具有一定的尊严的, 过度执着的进行教学[10]。
(二)注重人文关怀,开展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社会的环境必然会对思政教育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原有的利益格局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种社会的变化也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了大学生作为利益主体的也具有一定的市场身份。基于此种情况,当前阶段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必须要着眼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纳入到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当中来,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探索,从而使得学生树立起健康的心理,从而从容的面对学习与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高校也应该致力于营造出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这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11]。基于此种情况,现阶段高校应该在对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促使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度与精度不断地提升。同时高校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发展意识,不断提高文化活动的品位与内涵,在营造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氛围的同时,还需要举办科学、文化、艺术等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
(三)加强人文学科体系建设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校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应该遵循以优良文化成果为基本内容的原则,例如将艺术、哲学、历史以及伦理等内容作为人文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做到以人文素质为中心,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统一发展,建立起完备的人文学科体系,并将人文精神教学的内容贯穿到教学的整体当中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得人文学科的发展与时代与社会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同时还可以使得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还可以使得学生的人性得到有效的发展,以上一些因素最终会使得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在上文的论述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文精神的教育并不是完全理论性的,而是需要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人文精神教育必须要立足于社会实践,高校需要开设一定比例的人文实践课程,定期的组织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去体验人文精神。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将课堂学习当中所学习到的各种人文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同时通过实践对人文知识进行检验,实现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进步。人文教育也应该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当中,而应该是面向社会的动态教育活动,这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社会即学校”。
(四)强化教师的人文素质,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人文教育当中,教师的人文素质会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学生的品德教育当中教师本身的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部分的学生心中,教师是道德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具体表现[12]。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很容易受到教师的言行举止的影响,教师的品格与素养也可以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也是较为深刻与深远的。由此可见,在人文精神的教育当中,教师的人格教育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基于此种情况,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需要强化自己的人文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文素质感染学生,以自己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建立起健康的思想观念,以自己高尚的品格净化学生的心灵。当前阶段素质教育也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在素质教育当中需要强调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集道德、信念、情感、意志、行为、创新于一体的教师的人文素养, 这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种情况,教师首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文素质,为人师表,在思政教育当中以身作则,承担起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引路人的重要职责。
四、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于学生自身以及国家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在未来承担着建设国家的艰巨任务,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才能规范其思想品行,才能使其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现阶段高等院校需要在思政教育当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研究了现阶段人文教育所存在的困难,并总结了对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我国现阶段的思政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娟,蒲小梅. 论巴渠红色文化在地方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6:79-82.
[2]王璐,尹燕.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理性自觉与实践策略[J]. 钦州学院学报,2015,12:51-54.
[3]曾媛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6,15:131-132.
[4]高良坚. 新媒体语境下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权威性之建构――基于制度性权威与知识性权威[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8:60-63.
[5]孟琦,张亚军,葛梦薇. “立德树人”视阈下协同推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思考[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76-79.
[6]储德峰. 试论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及其构建――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04:100-103+109.
[7]罗昌勤,韦春北. 村民自治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民主管理水平的启示――以广西宜州市合寨村为例[J]. 农学学报,2014,04:114-118.
[8]刘春颖. 用地域文化拓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刍议――以江苏南京人文精神为例[J]. 黑龙江史志,2014,07:38-39.
[9]Z江.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与途径探讨[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5:116-118.
[10]安蓉泉. 为思政课教育搭建入脑入心的“立交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的“融”理念及其实践[J]. 观察与思考,2013,04:35-39.
篇8
语言教学,一般分为两种:第一语言教学,即母语教学,本民族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即外语教学,他民族语言教学。本论文研究的中学语言教学属于前者范畴,即研究中学生的母语教学----现代汉语普通话教学。那么“什么是中学语言教学”呢?有的学者定义为:“简言之,语言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汉语的字、词、句、篇及听、说、读、写的教学,让学生习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赏析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是一种工具的授与,是一种技能的培养,也是一种人文的熏陶。”也有学者认为,语言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因为语感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另外,一般教师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语言教学就是讲字词句和语修逻,有的认为语言教学应以讲文学语言为主,也有的认为讲解生字难词或者找到课文里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也算进行语言教学。
从以上论述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什么是语言教学”的研究甚少,因此,对其含义的概括还是十分模糊不清的。除了第一个对语言教学进行系统的定义外,后面那些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片面的,大多仅看到语言教学的某一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对于什么是“中学语言教学”至今还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
二、关于中学语言教学的内容
我们在了解语言教学“是什么”之后,接下来要探讨的即为“语言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了。众所周知,中学语言教学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甚至有学者认为,语言教学内容涉及整个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在余映潮看来,有关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每一项内容中都大有文章可作。而张传宗更是认为,中学的语言教学,包括从写字、用词、造句、组段到成篇,从记叙、说明、抒情到议论,从诗歌、散文、小说到戏剧,从一般用语到应用文习惯用语,从语言的理解、欣赏、模仿到创作,从实用语法、实用修辞到实用逻辑,从文言的实词、虚词到句式,以及学习市场经济和信息网络中常用的语言,等等。还有学者深入研究了语言教学内容的组成要素,像杨光东对中学语文语言教学体系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语言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解读语言、感悟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庄文中通过对历年语文大纲的分析,分别总结出初、高中各阶段语言教学的内容,包括语言知识和读、写、听、说中的语文能力两个方面。
相比语言教学的含义,对语言教学内容的研究明显要深入得多。一方面大家看到了语言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性,有利于避免走单一重复的教学路线;另一方面,学者们深入挖掘语言教学内容的构成要素,无疑有利于提高语言教学的教学水平。杨光东所提炼出来的语言教学体系五要素,有利于让教师知道学生树立语言意识,通过学习语言,提高其表情达意能力,而庄文中制定的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体系和语言能力教学体系,更是给中学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依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关于中学语言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对中学语言教学的作用和地位,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多的。首先我们来看中学语言教学的作用。张传宗从十二个方面论述了语言教学对促进语文教学所起的作用:有利于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利于落实思想教育;有利于进行文学教育和贯彻美育;有利于进行文化知识教学;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有利于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三多一少”的现象;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会学生写好字、写通文章;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养成学习语言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促使学生参加语言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好其他学科。
张大文也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语言教学的重要性: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规律性运转的命脉;是课堂教学操作过程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中心;是培养语感能力的根据;是作文教学的基础;是进行具有语文特色的思想教育的源泉。金永红同样强调语言教学的作用,她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加强语言教学,因为在她看来,只有加强语言教学,才能按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正确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全面地完成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才能为语文课开辟一条正确的教学路子,才能纠正教学中存在的忽视语言教学的种种弊病。还有学者单从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谈到了中学语言教学的重要作用,徐慧琳和韩文和认为在阅读能力培养中注重语言教学,让学生通过语言分析解读文学作品,使他们自己读懂文体,体现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原则。同样,贾荣仙、武志红也认为语言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只有紧紧抓住这个基础和核心,阅读教学才会有正确的路子,整个语文教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正因为语言教学有以上诸多方面的作用,由此决定了语言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于是许多学者提出“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必须突出语言教学”等观点,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一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余应源就认为“语文课就是以工具性为本质的言语教学”;邹兆文、叶熙剑在《试论语文课程的“言语性”》一文中提出“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同样,潘新和、岳增学都认为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语文学科无疑首先是语言学科。二是由汉语、汉字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冯玮青认为中国的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以音、形、义的结合为其特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字系统。再者,汉语的句型、句式繁复而灵活,句间的衔接和插入也大有讲究,因此语文教学历来重视在语言文字上下工夫。三是由学生的知识状况决定的。由于现在不少学生在语言运用上毛病甚多,错别字、病句、文理不清的现象相当普遍,冯玮青认为,有语文专家提出要把“通顺、连贯、得体”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完全正确的。张传宗也提出,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切实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善于理解、长于表达、勇于创新的能力,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四是由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的。在马秀英看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高考也逐步在适应改革的需要。从近几年的高考题型看,很重视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语言规范运用的能力;对语言信息的准确理解、筛选、概括、阐释、评价的能力和对语言运用的速率等,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是极其重要的。
总结有关中学语言教学的作用和地位方面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近几年的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语言教学,不论是从总体还是单方面,大家都看到了加强语言教学对促进语文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教学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性质,从而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同时,众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语言教学突出地位的论述更是将语言教学推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加强语言教学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四、关于中学语言教学的现状
语言教学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就必须加以重视,但实际中学语言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不少从事语言教学的人对此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王传高、董菊初在长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感到中学语言教学存在以下误区:重思想内容解读,轻语言形式分析;重课文的阅读,轻听说读写全面训练;重新字生词的教学,轻关键词语的品味;重语言知识,轻实践训练;重言教,轻身教。同样,马秀英也认为,语言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重文体教学体系,轻语言教学体系;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能力;重作品内容,轻词语句段;重词语积累,轻语言表达效果。卢望春对当前语言教学的现状论述为:许多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优化设计,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我们许多教师过于强调结构分析和内容理解,而忽视借以表达内容的语言教学,使许多学生在想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出现搜肠刮肚,不知所云的怪现象。汪咏国眼中的语言教学是教“偏”了、教“歪”了,这种“偏”和“歪”表现为:一是架空分析,不触及语言现实;二是搞繁琐讲解,翻来翻去,什么都讲,就是不品味语言;三是浅尝辄止,隔靴搔痒,讲不透语言,不会讲语言。而在钟卫红看来,长期以来,语言教学始终只是一种技能训练,以讲解语言知识为教学目标,停留在分析语言知识的层面上,本质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语言训练,因此,学生只是消极地获得知识,没有语感的体验,语言表达更是苍白无力。
从以上分析看来,就目前中学语言教学的整体现状而言,对语言教学的重视是很不够的,语言教学实际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语言教学难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诸多学者提出语言教学存在各方面的现象、误区,表明人们看到了语言教学存在的不足,因此,语言教学面临着改革。但是,在对语言教学现状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听到的都是批判的声音,不可否认,中学语言教学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如果因此而否定中学语言教学,无疑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行为。另外,在“破”的过程中,缺少建设性的意见,不能为下一步完善语言教学提供明确的依据。
五、关于中学语言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加强语言教学,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和策略。只有方法得当,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努力的探讨。冯玮青结合自身体验,谈到了在语言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理解语言材料,准确传授知识,提高语言教学的科学性;把握个性,讲清各自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具体感受作家是“怎么说”的;注意挖掘课文的文学因素,以丰富、深化语言教学。在王首军看来,在语文课上进行语言教学,就必须加强诵读的教学;加强说话能力的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黄纯钢总结出语言教学的四种方法:读精彩文段、讲关键词句、品深层内涵、评语言现象。熊芳芳对于怎样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这个问题,她认为在实践探索中,或添加、或删减、或调序、或置换、或勾连、或对比,六种方法各有其妙。与她持同一观点的还有张立成,只是他把“勾连”换成了“衬托”。杨俭和郑维玲都十分肯定比较法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郑维玲认为语言教学中的比较是从课文入手,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比较点,把握文章语言的特色,进而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而杨俭更是从语言、内容、文体、写作方法、人物形象、修辞手法等方面探讨了比较法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除此之外,郑维玲认为有助于语言教学的方法还有拓展延伸法、想象创新法。还有学者谈到语言教学的艺术,即科学地、生动地、高效地进行语言教学的思路、手法和手段。余映潮认为语言教学艺术大致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教师对教材的语言研究的艺术,即要善于从语言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分析,要善于从语言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提炼,要善于从语言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品味,要善于从语言的角度运用课文;二是教师实施语言教学的艺术,即教材处理的艺术、课型设计的艺术、教法实施的艺术。夏雨周也列举了语言教学艺术的三个方面:语言的转化艺术、语言的鉴赏艺术、语言的再造艺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我们就从以上总结的情况可以发现中学语言教学的方法可谓是不胜枚举。这些方法的立足点都抓住了“品味语言”这个关键,完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把语言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语言。以上所列举的诸多方法,都是学者从教学实践和不断的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可操作性、时效性都较强,教师如有选择地、灵活自如地运用于语言教学中去,必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有力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
六、关于中学语言教学与相关理论
任何实践都需要有理论来支撑,中学语言教学也不例外,与之关系最紧密的莫过于语言学理论。在庄文中的书中作了详细的论述:中学语言教学是最基础的教学,更需要语言最基本的原理指导。语言的工具、思维特性,直线性和层次性,组合性和聚合性,这些语言的特性及其理论,直接指导语言教学。语言学的内容,如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语用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等分支的内容,必然为中学语言教学所选用。语言学的方法,如观察法、对比法、类比法等,中学语言教学可以借鉴、改造,并创造适合中学生的语言教学方法。
徐纪臣也认为语言及其教学理论来自实践,反过来又对语言教学实践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可以说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每一次大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以语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基础的,各种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下的语言教学实践才异彩纷呈,各有特色。在张福荣看来,新课标下的语言教学不但要让学生认知语言结构、语言单位的意义及其功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知作者创作这些作品时的语境信息,这就必然需要相关的语言理论作指导。除了语言理论,还有人甚至把心理学理论也运用到中学语言教学中来。李海林认为,语言能力直接表现为言语主体与言语对象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结”,与语言能力相对应的这种心理组织结构,我们称之为“言语图式”。如果我们把言语图式作为语言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把语言教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构建言语图式的阶段,一是巩固言语图式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语言教学单元,若干个这样的教学单元组合在一起,推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有些学者还把眼光转向了国外的语言教学,试图从中吸取一些对我国中学语言教学有用的经验。姚海林、赵丽琴在研究美国语文学习和教学后得出的结论是:目前美国语言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整合性,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整合、学习资源的整合、学习策略的整合,这种整合趋势中所反映的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无疑对中国目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之持相似观点的还有董蓓菲,她也认为美国整体语言教学法把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视为语言本身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把语文教学的范畴推广到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具有借鉴价值。
篇9
MOOCs始于2007年美国犹他大学David Wiley 教授发起的一门开放课程,旨在使世界各个不同地区的用户都可以分享各类课程资源。2008年1月,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Alec Couros教授开设了网络课程――媒体与开放教育,并邀请大量的来自不同地区的专家参与远程教学。大多数教育者将这两个项目看作是MOOCs诞生的基础和前提。
MOOCs所隐含的内涵为: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 Courses――在线课程。从这几个主要关键词中我们即可以知道MOOCs最初只是针对高等教育领域所提出的这样一种在线学习方式,容纳超大规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受教育者通过在互联网上进行申请、审批、加入的过程最终成为某一课程中的学习者,共同分享优秀的教育资源,而这一在线课程的迅速传播也展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深远影响。如今,MOOCs对于全世界的影响还在不断加深,虽然MOOCs是现存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有的学习方式,但是笔者做出大胆猜想,MOOCs未来在小学教育领域中也可以产生重大影响。
一、MOOCs对小学教育的积极影响
我国现行的小学教育体制,也可称为初级义务教育阶段,虽然早已形成其特有的教育结构和运行体制,并已经稳定运行多年,但仍然需要我们对其模式和体制不断进行创新,以提高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速度、拓宽发展前景。现存的体制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应试教育严重阻碍小学教育创新制度的发展、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及师资力量存在缺陷、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等。在对MOOCs的研究了解中发现,这一学习和教育方式存在许多对小学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方式,可以尝试解决小学教育中现存的问题,下面提出两个小学教育中较为严重的问题,并试论MOOCs对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指导性影响:
(一)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分取人、以读书求取功名为最终目标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因此中考、高考制度受到特别的重视,几乎从小学教育阶段开始就将这两次考试的重要性挂在嘴边,使学生形成“学习就是为了考试”的认知,学校也是认定这一现实对学生进行高强度的灌输式教育,也就是我们说的“应试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完全以教育者为中心,受教育者不仅没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权力,而且在面对教育者所施加的过重的学习任务时没有否定的权利。而且学生家长在面对这一问题时,由于对教育制度的模糊不清,盲目地听从教师和学校的意见。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小学教育体制的创新,在教育内容上只一味迎合考试内容进行选择,在方式上坚持教师主导灌输性传授知识为主要方式,何来创新?
MOOCs作为一种最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大相径庭,是基于人本化的科学方向进行设计的,在综合了人本化学习、掌握学习、程序教学及有意义学习等理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高效率、高影响力的事物。而在这一模式中受教育者,也可称为学习者,可能来自全球各地,教育过程中应用的信息资源、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选择都是自主的,我们可以设想未来MOOCs开设小学教育课程,其中包括各方面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信息,可以满足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既可以改变在现实课程中自缺失的现象,又可以真正落实学习者的中心地位。作为在网络上可以吸引大规模学习者的教学模式,MOOCs的本质理念就是最大限度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并在充分考察学习者的基础能力和实际需求后进行课程教授。在传统的课堂当中,教师往往占据主体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在MOOCs中所有的学习资源作为课堂学习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交流和互动的基石,在MOOCs的课程教授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充分尊重学习者的自由选择权。例如在学习内容上,MOOCs除了汇聚世界范围内各大名校的优质课程供学习者选择,课程本身的学习内容也尽可能保持中立、客观,尊重且避免涉及世界各国学习者的、文化习俗甚至饮食习惯,而且提供多种语言服务,在学习内容呈现方式上,采用文字、音视频、动画、实物等多种媒体形式,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
(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强化师资力量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体制中,许多教育者自身存在严重问题,例如学业水平较低、缺乏较高的职业素质和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的方法落后单一、教师行为规范缺失等,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造成教育观、学生观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理念背道而驰,从而导致小学教育教学过程发展落后。因此,快速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强化师资力量迫在眉睫。
MOOCs的基本特点在于它可以接纳任何有意图接受教育的学习者,能够克服传统教学形式的一些缺陷,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以达到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并将拥有相同兴趣的人聚集起来,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和学习。因而,吸引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学习者,在对课程使用对象的要求上,不仅接受来自各地的高校学生,还包括希望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在职人员,并有可能延伸到在职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如教育部在最新启动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明确提出将采用MOOCs模式向中小学教师输送优质培训资源。在这一前提下,小学教师就可以获得机会享用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教学资源,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也可以引进国外的优秀教育方法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使用,这样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小学教育的创新性、人本性、综合性、开放性。
二、MOOCs在小学教育应用中的局限性
在以上论述中,这些问题虽然在理论上可以通过MOOCs得以解决,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样会出现许多可以预见的困难和阻碍:
首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远远低于高等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共享资源并不具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只依靠自己的兴趣对内容进行选择对于学生系统学习的长久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他们如同在学校里一样,在老师的帮助下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能到最后都只是处于对知识了解的表层。
其次,有的学者将MOOCs可以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功能夸张化,认为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可以对所有的学习者进行全方位的学习跟踪和信息采集,从而实现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就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有大量学生存在问题的同时,MOOCs将无法立即对每个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长此以往,将会使学生的发展认知偏离正确的方向。
第三,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群网络沉迷现象严重,大量沉迷游戏而逃学、离家出走等现象频繁发生,主要由于我国网络监管体系存在缺陷,缺少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而MOOCs的主要运行方式就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课程学习,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开展学习,如果主要学习对象变成小学生,那么他们对网络的自制力不足以确保课程质量,甚至会出现对落后消极的网络知识产生兴趣而导致身心发展失衡等问题。
篇10
“科学素养”可概括为三部分:一是对科学知识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二是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三是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科学素养”比“科学素质”和“修养内涵”意义更广、层次更深,它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等。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高中阶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在于使其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要使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相关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将科学与人文巧妙融合,其既包含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学阅读知识及文史常用知识等,又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因此,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培养多种能力方面,例如: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归纳和演绎的能力、类比和推理的能力及查阅资料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等。由于“科学素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更要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创造力。
三、培养“科学素养”的三个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和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包括辩证的思维方法、多种逻辑思维方式和具体的学习方法及其操作方法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三个培养“科学素养”的策略。
1.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可通过论述类、人物传记类等文本的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宇宙的边疆》《凤蝶外传》和《动物游戏之谜》等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魅力,认识科学的发展,畅想宇宙的秘密。又如,在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时,教师既可让学生感受“传承”和“探究”的意义,又能使学生体会逻辑严密的语言的魅力。另外,在教学《宇宙的未来》一课时,教师既可让学生憧憬宇宙的未来,又能使学生感受作者对科学的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高中语文教学如果能准确把握学科中“科学素养”的主要方面——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就能使高三阶段的语文教学兼顾多种文体的个性阅读方法,体现学科思维的共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化繁为简,又可使学生迅速找到合理的思维路径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2.利用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议论文的写作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然后引导学生将各种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运用于议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包括:提炼论点、展开论点,对论据材料进行取舍、阐释、论证和评价等。系统的议论文写作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更能培养学生敏捷、灵活、深刻和独创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合理利用因果关系”(高三写作训练专题)这一内容时,教师既可通过对“溯因究本”的分析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仔细思考和深入分析的能力,又能启发学生结合以往所学,归纳审题立意、分析说理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又如,在一次作文课上,在出示《房祖名心怀感恩》这一例文后,学生立刻发现其论据未能围绕论点进行分析,导致道理没有阐明。此时,教师可让大家思考:为什么房祖名心怀感恩就能促其成长?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运用“溯因究本”的思维方法。于是,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找到原因,从而完成了这一例文的修改和补充。这样,学生掌握了“溯因究本”的思维方法。之后,在“课堂练笔”环节,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溯因究本”的思维方法将分析引向深入,最终达到仔细分析、深入思考的目的。
3.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的核心是批判的精神及创造意识,因此,教师可配合教材,设计适应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践、探索、质疑和创造。例如,教师可结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中的“儒道互补”和“佛理禅趣”两个单元,设计《试论“儒释道”三家对中国文人的影响》等论题,并组织学生撰写学术小论文,以探讨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鼓励学生在尊重史实、尊重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又如,教师可结合社会调查、演讲比赛、读书大赛和辩论赛等活动,既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认识自我,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勇于质疑和积极创新的科学精神,最终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