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管理技巧范文

时间:2023-08-03 17:2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宿舍管理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宿舍管理技巧

篇1

关键词:扒杆施工技术桥梁架设

1工程概况

大坑大桥位于京珠南高速公路粤境段20标,全桥长约170米,分为左右两辐建造,桥型结构设计为8孔20m先张法空心板梁,共有256片空心板梁,其中边板32片,安装重量为28200kg;中板224片,安装重量为23900kg。考虑到板梁的重量不大,同时综合施工的可行性与经济性,施工方案经过反复论证和比选,最后确定整座桥的板梁安装采用扒杆架设完成,以下介绍架梁过程中的扒杆施工技术。

2人字扒杆架设板梁施工技术

2.1人字扒杆拼装工艺参数

人字形扒杆用角钢加工而成。其中,主杆采用63×5角钢焊接而成;平杆采用50×5角钢;斜杆采用40×5角钢。分为两节制作,节长为5m。桅杆竖立后底宽4m,可安装3片梁。

起重系统由滑轮组、导向滑轮、卷扬机组成。滑轮组采用14门滑轮(定、动滑轮各7门)、Φ12.5钢丝绳花穿法联结,钢丝绳跑头通过导向滑轮连接卷扬机。卷扬机采用30kN慢速卷扬机,单头牵引力30kN,吊空心板梁时最大牵引力17kN。

缆风绳采用Φ12.5钢丝绳,每副人字扒杆安装前后缆风各2根,主拉背索缆风2根,由滑轮穿绕。利用大桥桥墩桩头作为缆风绳地锚,待第一孔吊装后,利用空心板(4片一联)作为人字扒杆架后缆风地锚,采用挖埋钢木地锚作为人字扒杆架前缆风地锚(见图1)。

2.2第一孔梁体运输

空心板运输采用两台自制30000kN无轨龙门吊运载,运梁时无轨龙门吊对场地道路要求较高,要求从预制场至最先架梁一端的桥台中线两侧各8m范围内的路基均填筑至台帽梁顶标高,以便运梁车能平稳行进,空心板梁由运梁车运至距台帽20m处,由人定扒杆提离地面约20cm起吊。

2.3人字扒杆吊装第一孔梁体

人字扒杆吊装第一孔梁体如图1所示,其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运梁车将梁运到位后,退出前车;2)前、后两个人字扒杆的吊勾同时起吊梁的前端,使梁离开地面,梁端水平;3)前面人字扒杆的吊勾进,后面人字扒杆的吊勾放松,使梁缓慢前移;4)梁接近前墩时(距设计位置约3m)在梁后端挂淄绳,后车退出,后面人字扒杆的吊勾移至梁后端,把梁吊起;5)控制淄绳使梁到纵向设计准确位置;6)运用手动葫芦横移梁端,使梁到达横向设计位置;7)调整好梁的支座并落梁到位;8)该孔梁铺完后,拆除后面的人字扒杆并移到前墩,开始下一孔梁体安装。此时,按如下步骤运输并将待架设的板梁就位:1)运梁车吊装梁体是利用已架好的梁板作铺垫,直接把梁体运至剩余梁板待架孔位置;2)在梁下摆好横移轨道及滚杠,落梁后运梁车退出;3)人工用手拉葫芦使梁横移到临时支架位置;4)利用运梁车外部三角架把梁吊起安装到位,拆除临时支架、落梁。

2.4板梁吊装施工安全措施

考虑架设梁板的关键施工环节,以及人字扒杆架梁的特点,在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时,特别强调以下几点:1)运梁时无轨龙门吊走行道路必须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2)吊装第一孔板梁时,为保证前、后两个人字扒杆的吊勾同时起吊,必须指派有起重经验的人员在现场统一指挥;3)卷扬机操作人员必须服从现场指挥员的操作指令,并高度集中注意力;4)在梁的横移就位过程中,梁体的横移速度应保持缓慢,千万不能操之过急;5)必须派专人盯守缆风绳,发现较大幅度的摆动时,应及时提醒指挥人员注意;6)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还须配带必要的防护设备。

3人字扒杆结构验算

3.1人字扒杆受力分析

按一幅人字扒杆吊装空心板梁一端计算,计算位置取空心板吊至跨中计算,扒杆受力如图4所示。此时,滑轮组、缆风受力最大,且吊点A处板梁自重荷载为G/2=234.2/2=117.1kN。根据图中梁吊装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人字扒杆结构高度、缆风绳的布设位置,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连接卷扬机的牵引钢丝绳与水平向的夹角为39.7°;缆风绳与水平向的夹角为25.4°。于是可得出牵引钢丝绳拉力:

F1=117.1/sin39.7°=183.3kN,

牵引钢丝绳水平向分力:F2=117.1/tan39.7°=141.0kN。

2根缆风绳拉力F3=F2/cos25.4°=156.1kN,则单根缆风绳拉力为78.05kN,人字扒杆受竖向荷载N=117.1×2=234.2kN。

3.2人字扒杆受力验算

3.2.1滑轮组理论牵引力验算

由Q=q/a=30/0.098=306kN可知:Q>183.3kN,满足起重要求。

式中,Q为滑轮组理论牵引力;

q为卷扬机单根钢丝绳跑头牵引力;

a为滑轮花穿组成滑轮组荷载系数。

3.2.2缆风绳受力验算

缆风绳采用Φ12.5mm钢丝绳,它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35.4kN>78.05kN,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3.2.3人字扒杆钢桅杆验算

钢桅杆计算长度l=10000mm,角钢截面积A=4×614.3=2457.2mm2,截面回转半径ix=iy=250/2=125mm,长细比λ=l/ix=10000/125=80,查表得:ψx=0.6892。

由此可以得知,梁吊装过程中钢桅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

篇2

(一)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宿舍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随着高职院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班级制将逐渐淡化,宿舍将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单位。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会使大学生获得归属感,体验到家的感觉,同时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和形成他们和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使成员之间彼此了解吸引,增强相互学习的动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二)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年龄大多相仿,文化素质与心理水平比较接近,在人际关系和谐的宿舍里,受同伴效应的影响[1],会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技能与技巧,从而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

(三)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校园的和谐、安全与稳定

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能够给宿舍成员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有效地疏解各种不良情绪、防止突发事件的产生,从而有利于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四)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

在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下,宿舍成员之间在思想、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相互交流,模仿具有良好的社会态度、交往心理和社交能力的宿舍成员的言行举止,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中,大学生学会了为人处世,尊重他人,宽容他人,适应社会,逐步走向社会化。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大幅度扩招,学生生源地差异增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2],使得在宿舍内大学生交往过程中产生一些矛盾冲突,比如作息时间不同、有人睡觉打呼噜、深夜归宿不注意音量、不注意宿舍卫生等。调查中普遍反映,宿舍人际关系不太和谐,时有一些矛盾冲突和小摩擦发生,甚至彼此较劲起争执。如不注意及时疏导和教育,容易导致事件的发生,影响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因素

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和高中的管理模式差异性很大,主张学生自主管理,教师及宿舍管理员起着督导作用,而高中的管理采用的是“教师管理、学生服从”的模式。高职院校中的不少学生是高考的失意者,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他们普遍感觉自己是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3],难免在心理上产生落差感和对未来的焦虑感,在宿舍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封闭、逃避的心理,表现出给人以很难接近的感觉,若不及时调适,容易导致人际交往冲突的产生。

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部分高职院校虽然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但是开设的课程不多,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是大多流于形式,效果不是太好,学生未能从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开展的活动中获得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学生个体因素

1.个体差异。

一是生活习惯。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省市,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等有所不同,生活习惯千差万别。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将很难改变,尤其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深夜归宿、乱扔垃圾等,容易导致宿舍人际关系的紧张。二是人格特质。人格特质的冲突是造成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在宿舍生活中,大学生之间人格特质的差异导致宿舍人际关系冲突频频发生,有研究表明,通常自我中心倾向、敏感猜忌、个体自我界限模糊等几种人格特质极易引发宿舍人际关系冲突。三是家庭贫富差距。家庭贫富差距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相比家庭条件优厚的学生,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除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靠勤工俭学、打零工等方式争取生活费,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相比贫困生,家境好的学生在家庭经济与资源占有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易形成炫富心理。这两种不同的心理,反映在外显的言行举止上,造成宿舍人际关系的冷漠,极易引发矛盾冲突。此外,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与学生的民族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

2.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的匮乏。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需要科学的交往知识和技能。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问题关注较少,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上,缺少人际交往经验,处理人际关系尚简单地停留在本能性的、经验性的阶段,最终导致宿舍矛盾的产生。一旦宿舍人际交往出现这样那样的摩擦,由于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学生往往会采用逃避、冷战、挑拨离间、结帮结派、调换宿舍等方式应对冲突矛盾,这些解决方式易加剧宿舍人际关系的紧张。

(三)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不断增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宿舍成员大多为同一班级或同一专业,同时,部分学生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一味地追求物质利益与个人利益,不可避免地在各方面形成激烈的竞争,从而引起宿舍内部矛盾冲突,导致宿舍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在涉及经济利益与个人前途的各类评优中,如面临各类奖学金的评定、三好学生的评选、优秀毕业生的评选、优秀团员推荐入党等问题时,拉票、找关系等不正常现象便有所凸显。另外,当前社会性的诚信问题已逐步蔓延到大学校园中,同学之间的理解和信任相对减少,阻碍了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建立[4]。

四、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

(一)高校层面

1.完善宿舍管理相关制度,重视宿舍文化建设。

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宿舍管理制度,将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列入宿舍的管理议事日程中。高职院校制定的统一的宿舍管理制度和规范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宿舍意见分歧,使大学生在宿舍问题上达成共识。高职院校在学生宿舍作息时间管理、内务及卫生管理、电脑使用管理等方面应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定期通过抽查、宿舍评比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我规范意识。另一方面,坚持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制度,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作用,逐步提升宿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其在宿舍人际关系方面的引导。班主任、辅导员、宿管人员要未雨绸缪,主动对学生的宿舍矛盾进行干预,及时化解矛盾。同时,学工部门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学生宿舍的自我管理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宿舍管理中的作用。

2.开设关于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作。学生课程的开设应与其同步,高职院校应将人际关系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和课程体系之中。同时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学会自我认识,学习必要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引导学生主动解决宿舍成员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通过以上工作,尽量减少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发生。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活动。

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休息的主要场所,经常性地组织一些以宿舍为单位参加的活动,如星级宿舍评比活动、宿舍设计大赛、宿舍才艺大比拼等活动,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美的创造力和鉴赏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团结性和友谊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4.积极有效地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部门,目的在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及学生之间的矛盾,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在实际工作中,心理咨询教师深入一线的学生生活不够,了解学生的实践生活不深,加之学生诉求心理问题的积极性不高,使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咨询部门应注重对学生人际关系尤其是宿舍人际问题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方法为学生排忧解难,为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层面

1.正确看待个体差异,尊重他人。

宿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微型社会,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因此,宿舍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宿舍里,面对与自己有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人格特质、不同家庭环境的室友时,学生应该正确看待差异性。差异本没有真正的好坏之分,要学会尊重他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营造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2.主动学习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大学生除认真学习好自己的专业课以外,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必要的人际交往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和人际交流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这是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3.加强沟通交流。

沟通交流是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社交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QQ到微博、微信,课上课下忙着“刷屏”、“互粉”,“线上”的朋友越来越多,“线下”的朋友越来越少[5],宿舍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相对冷漠,大多数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低头一族”。有些学生长期沉溺和依赖网络社交,甚至将情感寄托于网络里的朋友,不愿与宿舍同学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导致同宿舍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疏离。宿舍成员在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学相互之间可以多沟通、交流,取长补短,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6]。

4.树立良好的心态,公平参与竞争。

当前社会,竞争趋势的愈演愈烈,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学生之间的竞争应该是公开、公平的良性竞争,特别是同宿舍成员更应该正确地看待竞争,树立良好的心态,不应存在嫉妒、恶言攻击等不良行为,要看到别人的优势和长处,发挥好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不断取得进步。

篇3

【关键词】人际氛围 思想政治工作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30-02

一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现实思考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适应校园环境和社会生活,担当社会角色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常常因为人际关系的僵化而未能很好地沟通、传达信息或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或因宿舍人际关系的破裂导致一部分学生有种游离于群体之外的排挤感,从而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容易误入歧途,而这些孩子很可能被团体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忽略;抑或是人际关系的疏离,使很多“任务型”集体活动流于形式,学生们彼此推诿责任,疲于应付,未能做到真正的育人。为了突破思想政治工作的瓶颈,加强德育的渗透力,必须重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创建和睦友好的人际氛围是重要的通达之径。

二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有些看似平静的宿舍关系其实早已濒临破裂;有些学生不堪自卑之忧,难以突破人际关系的困境;有些学生一直不满自己的人际交往现状,想成为每个人眼中的焦点;还有一些学生正为自己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而头疼……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在2010~2012年适应困难的新生约谈中发现,约有2/3以上的学生反映对人际关系氛围发生改变的不适感;在日常校园个案咨询中,有较大比例的学生前来咨询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在班级导师和辅导员的工作中,面谈、电话、网络教育的个案中,也以引导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为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根据毛小玲等的研究表明:大学宿舍的总体人际关系良好,男生的人际冲突和扰他性高于女生;二年级的人际和谐性最好,而一年级和三年级无明显差异。许传新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年级差异,大一交往频繁,大二开始减少,大三处于低谷,而大四有所回升。杨荣的研究表明,师专生中有31.9%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持不满意的态度,并且对不良关系进行归因时主要归因于他人,而很少归咎于自己。在处理宿舍中不普遍但重要的事件时,他们主要采取忍耐和回避的态度。此外,路伟认为,存在人际问题的大学生可分为“自我中心与自我封闭型”、“困惑迷茫型”和“社会功利型”三类,这些大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

三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产生的原因

影响大学生人际问题的原因纷繁复杂,综观现有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主要可能涉及心理不成熟、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和个体间的差异、学校管理教育不到位、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等。然而,仍有很多原因未被具体说明。笔者结合个人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和班导师工作经验,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层面进行分析。

1.社会因素

第一,激烈的竞争。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蔓延至校园,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考验,竞争着有限的资源和机会,如奖学金、个人荣誉、实习与锻炼的平台等。彼此之间产生的利益之争是人际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竞争的压力令他们不愿将信息或资源与人共享,对彼此充满警惕,难以坦诚相待,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隔膜。更有一些明争暗斗的不良风气,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夺取资源,使人际危机升级。

第二,学校的管理教育未得到重视。高校的教育管理对学生人际关系问题重视不足,在平时思想政治工作中偏重对宿舍违规违纪事件的处理,而人际问题主要由学生自己协调,或主要对学生开展批评教育,未能深入细致地探讨学生内心的想法,难以真正引导学生走出人际困惑。

2.心理因素

第一,个体间的差异。每个大学生的成长经验与背景不同,所接受的文化、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生活习惯和方式都会有所差别,而个性上的鲜明差异更会带来人际互动表现方式上的迥异,这些差异往往容易成为他们人际冲突的起源。

第二,存在认知方面的偏差。被人际问题困扰的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认知方面的偏差。一些大学生未能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坚信自己的观点和行为,难以理解和包容他人的观点、看法和生活方式,常常以自己的标准和期待的人际互动方式要求对方,一旦对方未能以预期的方式回应,就表现得非常沮丧、失望,并容易以偏概全地推论出彼此的不良关系,继而选择拒绝和远离对方。在人际冲突中,他们也因“自我中心”思维方式的影响,选择性忽视自己的不足,更多地倾向于归咎于他人而将自己置于“受害人”的角色中。另一些大学生由于存在不合理的自我评价,使自己被“自卑”所束缚,变得敏感多疑,总觉得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容易将他人一句不经意的话理解成有敌意的,无法向他人打开心扉;此外,还有一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学生,追求人际关系的绝对和谐,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做出错误的判断,烦恼自己无法成为“所有人都喜欢或关注的人”……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是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校园环境相对单纯,交往面也比较窄,大学生们锻炼人际交往技巧的机会比较有限,因此对沟通技巧、倾听与尊重、交往主动性等方面的认识都比较欠缺,这也使他们在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时经常感到不知所措。

第四,消极的应对方式。部分比较直接、冲动的大学生在发生人际冲突之后,经常用争吵、争论、辩解等方式,力图要求对方认同自己;而另一些比较文静、内向、敏感多疑的大学生常常感到委屈,而将情绪压抑起来,通过忍耐、逃避等方式试图避免冲突升级,但多次发生类似冲突后往往情绪失控,而事后又感到自责;更有一些大学生在沟通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之后,放弃改善和解决问题,变得消极、冷漠。

3.家庭因素

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和亲子关系。一些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不愿意参加宿舍组织的集体活动,也比较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此外,亲子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特殊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子女社会化过程中的其他人际交往状况。安全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对大学生们发展对人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些在改善人际关系问题方面特别困难的学生,往往有特殊的家庭背景,这些学生的童年早期经验使他们往往很难发展出对他人的信任感,过分担忧受伤害,使他们难以获得自己期望的亲密关系。

四 创建大学生良好人际氛围的对策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也是通往健康人格的重要保障,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效能,渗透育人理念的重要突破口。鉴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高校创建大学生良好人际氛围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1.引导良性竞争,改善宿舍管理,重视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学生评价体系,杜绝恶性竞争。尽可能为学生创建更多优质的实践与锻炼的平台,使更多的学生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就业压力,鼓励共享资源,共同进步。在宿舍人员编排管理方面,尽可能多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定宿舍长、宿舍公约等规定制度,加强宿舍长的矛盾协调能力培养,从而尽量减少矛盾发生的可能性。一旦发现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应及时解决,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充分重视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对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理解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的自尊、爱与归属的需要的重要影响。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建设,提升心理咨询服务品质

借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力量协助开展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引导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强化队伍建设,力争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服务。心理咨询的进程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合理人际信念,宣泄压抑的情绪;有助于他们学习尊重个体差异,在坚持自我的同时学会接纳和理解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取长补短;有助于大学生学习换位思考,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束缚,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个性;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策略,提高沟通技巧,强化合理有效的应对方式,以“面对和解决问题”、“积极沟通”、“适时表达”替代原先“逃避”、“忍耐”、“争吵”、“报复”等不当的方式;还借助个案,学会多维度地看待问题,在重新诠释和赋予新意义的过程中寻求超越,获得自我成长。

3.深入开展宿舍文化活动

高校应积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以宿舍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兴趣,活动要求应包括全体成员的参与,活动过程需要辅导员的深入观察,适时发现问题介入指导。这样的活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加强宿舍内成员之间的感情,为创建健康和谐的人际氛围奠定基础。

4.开设人际关系的相关课程、讲座或团体辅导

通过积极开设高校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课程、讲座,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强化和谐人际关系意识,培养他们尊重、宽容、理解、信任等品质。还可以通过开展人际关系主题的团体辅导或素质拓展等形式提高群体凝聚力,学习应对和解决人际冲突。

5.密切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人际发展状况

加强辅导员对学生家庭状况的了解和把握,尤其要重点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发展状况。对于有创伤经历的学生,要多给予关爱和支持,多付出耐心和指导,多与他们沟通谈心,把握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紧扣他们的情感需求开展教育工作。积极建立家校的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争取家长的配合,开展辅工作,形成家校联盟的合力,作为推动孩子情感发展和自我成长的一股社会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路伟.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构建的现实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5):62~64

[2]毛小玲、李宏翰、张建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7):473~475

篇4

1.功利主义,损人利己。当今大学生在宿舍人际交往过程中,除了心理上存在障碍,行为方式上也存在着障碍,在与他人进行交往过程中往往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影响,演变成损人利己的行为。一方面,功利主义以私利的实现作为人际交往的前提基础,最终必然会陷入极端的个人主义怪圈,难以构建和维持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崇尚的是实用主义的交往方式,这也是宿舍人际交往过程中一种普遍现象,用人的“可用性”来衡量是否与其交往。这样一来,宿舍的人际关系便受到利益的影响而产生不和谐因素。在这种错误价值观影响下的交往方式会给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带来巨大的障碍,同时导致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恶化。

2.沉迷网络、忽略现实存。网络人际关系是一种不直接面对面的、经由网络媒介形成的人际关系。多数学生更喜欢这种通过网络建立的人际关系,他们觉得这样的交往双方不需要见面,一般也不会产生利益冲突,也不受自身社会角色的束缚,且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因此,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和虚拟世界,忽略了真实存在的现实交际。这样的行为影响了宿舍同学之间的交流,长期下去会使其自身从宿舍群体中逐渐孤立出去。网络的虚拟性、欺骗性是导致同学之间欺骗行为多发的诱因,长期沉迷于网络使学生产生一些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和想法,也会使其混淆网络和现实社会,偏离正确的价值观,失去行为道德的判断力,破坏他们的身心健康,引发宿舍间人际交往的冲突。

3.缺乏沟通、不善调节。不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往往都是因为宿舍成员间缺乏交流、沟通不畅造成的。在处理矛盾的问题上,更多的学生宁愿采取间接的方式,也不愿和室友直接沟通。久而久之,互相之间便产生隔阂,为矛盾冲突埋下了不安的因素。当与舍友意见不合时,少部分人会选择退让,更多的人会选择不争论,而不是沟通协商,长此下去,使得宿舍成员间关系逐渐冷漠,这种“冷暴力”不利于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很多舍友间的恶性案件的产生就源于沟通的缺乏和矛盾调节的欠缺,使得小矛盾逐渐演变成为大仇恨。舍友间缺乏沟通,在自我调节和适应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这些都导致了宿舍中人际交往困难。

二、营造和谐宿舍人际关系努力的方向

1.正视自己,克服自卑心理。营造和谐宿舍人际关系必须从自身心理出发。在处理自卑的心理问题上首先要学会设法弥补自身的不足,树立平等的思想,调适心理,增强自信。另外,要学会在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怕挫折,在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站起来。同时还要积极努力地适应各种各样的外部唤醒,调节心理矛盾,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广交朋友,坚定自己的信念。最重要的一点是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增强自信,不盲目地与他人攀比。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既有利于克服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也能够减少对潜能的消耗,还有利于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承认并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文过饰非、不推诿,还要区分为不同境遇与情况中的缺点和错误并加以克服。当然,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自我挫伤,对每个社会个体来说,来自客观因素的挫伤都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应做的是尽量减少和避免来自主观因素的挫伤。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和克服,通过调节把危害降到最低。

2.学会沟通,克服个人主义。在集体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健康心理。克服个人主义需要善于进行自我转换,通过扬己之长来维护自身的心理平衡,保证情绪的稳定。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置换角色的心理位置,即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抑制自己的心理障碍。积极地投入到集体生活活动中,让自己生活充实,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和他人,取长补短,以达到新的平衡,能够更好地与舍友相处,以利于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在宿舍人际交往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人沟通、交往,是构建宿舍和谐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原则之一。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只有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能使自己形成一种豁达开朗的心态,去面对周边的人和事,以真心和坦诚使对方感到温暖,理解并接纳自己。在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时,还要学会合理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真诚,是构建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真诚的沟通更是良好人际交往的根基。

3.家庭影响,父母关注关爱。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庭的健康与否,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孩子步入大学校园以后,远离父母,但是家庭原有的对孩子的影响依然存在,尤其是经济上和感情上的维系,并没有削弱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因此,在处理宿舍人际关系时,父母也应该正确地关注孩子与舍友们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在家里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维护良好的家庭人际氛围,转变陈旧的教育和管理观念,重视孩子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加强与孩子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的近况,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交往观念,帮助和引导他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维系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网络。其次,在人际交往中要注重对孩子文化修养的培养,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及环境,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的转型时期,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念,学会明辨是非。最后,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应该体现在多与学校及孩子的沟通上,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时刻提醒孩子在学校的角色定位和作为一名学生以及宿舍成员的职责与义务,以促使孩子能更好地扮演在学校尤其是宿舍中的角色,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营造良好的氛围。

4.健全制度,营造愉悦氛围。首先,学校要建立并健全各项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三个制度化:一是建设目标制度化,建设优雅的环境、团结友爱的风气、求知探索的氛围等;二是任务分工制度化,分工明确,相关部门、人员各尽其责;三是过程考核制度化,考核要针对具体的考评细则,及时反馈,例如“文明和谐宿舍建设细则”、“优秀宿舍评比细则”、“宿舍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等,借此提高和鼓励相关宿舍的成员积极参与文明宿舍的构建,增强其责任心。其次,学校要增开相关课程,营造浓厚的愉悦氛围,通过心理咨询等提供人际交往的相关服务。学校需要开设相对完善的心理咨询课程和实战训练,通过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系统,使学生能及时获得咨询和帮助。针对一些学生在人际交往技巧上欠缺和能力较差的问题,举办一些人际交往技巧和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讲座,并定期召开座谈会、汇报分享会等活动,提高其集体意识和社交能力。最后,学校还应该创建和谐舒适的宿舍环境,加强宿舍的文化建设。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来规范宿舍成员的行为,并在宿舍文化活动中注重加强对大学生们的集体意识的教育,促使他们去用心感受其他成员的感受,学会尊重、理解,真正做到宿舍气氛融洽,关系和睦。

篇5

一、多措并举,营造良好宿舍文化氛围

所谓宿舍文化,就是指学生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的共同学习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质量和今后的发展。良好的宿舍环境和和谐的宿舍氛围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起着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全校13个宿舍,共性中彰显着个性,有的典雅,有的豪放,有的朴素,有的张扬……走进一个宿舍就有一种全新的不同感受。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陶冶学生的心灵,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一次住宿学生居室鉴赏活动,让学生在观摩中学习,在竞争中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每个星期都开展宿舍夺旗活动。学校男女宿舍各有一面“流动红旗”。学校值周领导与老师每天早晚检查宿舍,根据清洁卫生、物品摆放、学生就寝纪律等五个方面评分。每周星期一红领巾广播站将上周各宿舍的总分进行播报,最高分宿舍授予“流动红旗”,这样一来,各宿舍互相竞争,大家都不甘落后。影响得分的学生就会受到同宿舍同学的批评,问题也就及时改正了。由于竞争十分激烈,各宿舍执勤的学生临走时都要把摆放的物品端详再端详,把床单抿平再抿平,生怕出现了丁点纰漏。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宿舍文化评比活动,设一、二、三等奖进行表彰奖励,由此促进了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制度落实,形成宿舍文化

要使宿舍文化更加健康和谐,一套完整的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该制度要易执行。我们充分考虑学校宿管老师和家长的建议,以此为基础,经过大量走访调研类学校,再加上我校宿管经验,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我们学校宿舍管理规章制度,例如《宿舍管理条例》《寄宿生日常管理条例》等。同时,在学生宿舍内务以及文化建设检查评比中加大监管力度,以制度为纲,以班级、宿舍、个人为单位分别评比出优秀指标,以优带动良、以良带动差,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推动宿舍文化建设。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有一个群体至关重要,那就是学生干部群体,本身学生干部在学生中具有一定威信,在宿舍日常生活中,会做到宿舍管理老师做不到的,例如及时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总比发生之后再找宿舍管理老师有效,同时,没有学生干部的宿舍,就选出一名宿舍长,负责宿舍的日常管理工作,让宿舍管理工作更细、制度落实更到位,宿舍文化也进一步焕发出生命活力。

三、精心打造特色宿舍文化

学校把每年九月作为“宿舍文化活动月”。在活动月,首先有宿舍兼管老师对新寄宿的学生进行示范和培训,然后,就和高年级的哥哥姐姐结成帮教对子,手把手地教,一遍又一遍地练。新到来的学生不仅学到了内务整理的技巧,还从高年级的哥哥姐姐那儿承续了优良传统。这几年,慕名前来参观的兄弟学校接连不断,他们看到洁净的地面,叠放整齐的豆腐块状的被子,一条线的物品摆放,无不连连赞叹。要打造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注意不断提醒自己自我教育、自我改进,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宿舍管理工作,才是真正宿舍管理教育的关键。精心打造学生宿舍的个性化空间,不断教育培养学生,宿舍不再是临时住宿的地方,这就是自己的家,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动脑和动手设计、布置,只要和宿舍管理制度不冲突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己制定文明公约,这样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积极布置属于自己的空间,宿舍文化更加异彩纷呈,彰显个性,同时也锻炼了自我管理能力。

四、齐抓共管,完善宿舍文化

为了更加完善宿舍文化的管理,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宿舍文化氛围,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们参与到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因为他们都是关爱孩子的热心人,对学校宿舍管理会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且允许发现不足之处,可以提出合理性的整改建议。另外,让家长们经常到学校走一走,看一看,这样可以有效的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交流,同时,对于一些娇生惯养的学生来说,有可能在宿舍文化建设制度的落实中对老师会有抵触情绪,但是让家长们和孩子沟通,这样方便了教育管理,使孩子的价值观得到明显的改善,利于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然而,对于一些由于种种原因喜欢独处的并有自卑感的孩子来说,有可能在省心健康有问题时不会和宿管老师畅快地沟通,不能让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会越来越自卑,然而这些孩子就会和热心的家长们沟通,会把他们看作自己的父母,就会对他们诉说,这样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学校的生活中得到有利的发展。这样通过共抓共管,使学生的宿舍更加规范,环境更加美观,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在他们的支持下,学校统一了床单、洗漱用具、物品储藏柜,使整个宿舍更加整齐划一,充满了军营的气息,同时开通亲亲电话,亲亲视频聊天,关注孩子成长。

篇6

关键词:学生宿舍;消防;安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4-01

一、大学生宿舍存在的安全隐患

1、宿舍的配电设施不安全。一栋宿舍楼居住着上千名学生,手机、电脑、电灯等电器更是高度集中,宿舍每天的用电量特别大,而有些宿舍的供电设施以及电线线路布置的不科学或者不够完善。

2、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在宿舍,学生为了生活的方便,经常会使用违禁的大功率电器,例如,使用电热水器烧水,用吹风机吹头发,甚至用电锅做饭。而就是这些大功率电器,会严重增加电线的负荷,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这些电器烧毁甚至会出现严重电线超负荷从而引燃,发生严重的火灾。

3、学生使用不合格电器。现在的市场上经常会充斥着很多不合格的用品,电器同样也会存在这种情况。有些学生就可能会因为疏忽,或者贪图便宜省事而购买使用不合格的电器。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会发生突发的安全事故。

4、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很多时候,高校学生很清楚哪些行为是违反规章制度,存在安全隐患的,但就是由于安全意识的薄弱,并不重视这些行为的严重性,也不注意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往往就是这些小的疏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规章制度与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很多高校都没有健全的消防规章制度,没有完善的消防组织以及向对应的消防专职人员,各种定期考核制度也不存在,而且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也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往往是各种推脱。一些高校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灭火和安全疏散的应急方案,及时有,平时也疏于练习,从而造成组织松散,针对性不强,完全没有实战的价值,在发生险情时根本派不上用场。

2、管理松散。针对宿舍的安全问题,学校本应该定期进行检查与检修,但很多学校往往都忽视了这个问题,很少进行定期检查,所以对于宿舍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无法发现。同时,学校的宿舍管理方面也存在着缺陷,一般的宿舍管理员都是年纪较大的人,他们的精力可能无法支持他们进行相应的检查,反应能力也相对的比较迟缓,所以宿舍管理人员这样安排也是不合理的。还有就是有些安全通道被物品阻挡,在危及情况下不能及时逃离,校方也应对这一现象进行整治。

3、不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很多高校都认为安全意识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认为没有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所以就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但是,很多时候,学生的这种意识是相对薄弱的,如果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宿舍安全的重要性,并从实际案例出发,将会很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安全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三、加强宿舍安全管理的措施

1、改善宿舍的配电设施。对宿舍的配电设施要进行定期的检查检修,对电线以及其他电器用具的老化现象要及时处理更换,同时,在宿舍设计电线线路时,一定要考虑到更多用电需求,设计满足最大的用电量的承受能力,用电设施的安全是做好安全管理的第一步。

2、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约束与管理。很多危险都是因为学生的不文明行为造成的,这就要求对学生日常的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禁止学生宿舍出现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吸烟以及使用不合格电器产品的现象的存在,发现有这种情况存在时,要查清使用者,并且进行批评教育或者更严重的惩罚。

3、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虽然简单但是却不容忽视,校方应该定期安排安全教育的活动,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引用实例提高学生的重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安排学生学习灭火器等设施的使用以及遇到危急情况时所应采取的行动以及逃生技巧,并进行相关演练,最大的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在发生危险时保证学生会首先采取自救,避免人身受到伤害。

4、建立健全制度,强化宿舍管理。高校校方应该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来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种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切实的落实好安全责任制,来监督、督促学生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认真履行维护校园宿舍安全的义务。同时,强化对宿舍安全的管理,严格执行消防安全额标准条例的各项规定,从严管理,不纵容任何违法违纪的行为的存在,努力消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监督和管理,并且做好各种管理制度的宣传,使学生以及工作人员都熟悉并且理解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人人都知晓,并且能都认真履行相关规定的良好局面,使平时的安全管理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安全管理规范化和具体化打下最坚实良好的基础。同时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保证安全管理正常有秩序的进行。

5、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加强对学校安保人员、宿舍管理员、后勤部门等职工的整体素质与能力的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责任意识。在工作方法上也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帮助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坚持各部门定期的安全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漏洞,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且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宿舍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地方,也是学生在上学期间的家,只有校方与学生相互配合,才会营造一个温馨安群的氛围,保护好学生的财产生命安全至关重要,要充分引起各方的重视。

高校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工作任重道远。要贯彻《消防法》中规定的“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在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做好学生宿舍安全工作,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提高整体消防安全素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 易贤文,赵礼昌.浅析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 2012(2)

篇7

【关键词】高校;宿舍管理;路径探索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学生宿舍管理已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是学生的“第二课堂”、“第二家庭”,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道德养成有着巨大的影响。高校的学生宿舍管理是一项以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设为核心的融多方面因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大学生争取独立、自主、自由的观念更为强烈,他们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等特点,这使得对学生宿舍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所以,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分析,从国家发展的高度出发认真对待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通过不断提高宿舍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来切实发挥好高校学生宿舍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功能,为高校系统整个的学生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二、高校宿舍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宿舍数量迅速增长,同时以90后为主体的高校学生更加青睐个性化、现代化、网络化的生活方式,这使得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一)大学生差异性更趋明显、不适应性多发

当前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并且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来自天南海北。他们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思想认识多元化、差异化明显。这些认识上的多元和差异在宿舍这个狭小的空间中必然产生碰撞,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有些大学生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差,做事情喜欢“跟着感觉走”,易发生片面与偏激等毛病,生活中一旦自己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走极端;有些大学生抵御挫折的能力很低,容易将自己受到挫折后所产生的不满情绪转为对他人的宣泄;还有些大学生存在自我认知障碍和心理障碍,在学习或生活过程中常常出现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等情况,容易表现出较强的自卑感。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需要时刻注意,做到及时发现引导和妥善处理。

(二)信息时代的宿舍内网络文化冲击

新兴媒介塑造的“媒介环境”给大学生的交往与成长带来了新的变化和走向,一方面拓展了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服务工作的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学习、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培养带来了新的问题。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力强,但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尚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网络信息及其繁多,但有时真假难辨;网络文化多元多样,但也是良莠夹杂,特别是网络中存在的不健康文化潮流会严重误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学生在宿舍中广泛使用网络,使原本就不便管理的网络更增加了隐蔽性,同时由于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没有及时跟上,使得新兴媒介上的有害信息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不少大学生长期滞留寝室,沉迷于网络游戏、网聊、网恋等,导致其脱离群体、个性扭曲,同时经常缺课,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业。

(三)安全隐患不同程度存在

近几年来,随着整体家庭条件的改善,学生宿舍的电脑、手机、空调、洗衣机等用电器越来越多,加之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还较差、安全意识不到位,以及学生购买的电器本身质量达不到标准等原因,都会给学生宿舍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学生宿舍的消防等安全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淡薄,高校宿舍内各种盗窃案件也时有发生。高校学生宿舍的安全事关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直接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一般而言,宿舍都是有严格的电器使用规范的,但在实际的宿舍管理工作当中,这似乎成为了纸上规定,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管理当中。如有的高校疏于管理,使得学生可以偷偷使用;有的高校管理员知情但在学生的恳求之下并未严格执行管理规定,不做相应的处理。这都会在无形之中助长学生购买、使用各种用电器的风气。特别是高档用电器的增多,也使得高校学生宿舍往往成为小偷特别留意的场所。

(四)高校宿舍管理服务体制不完善

高校事业的科学发展需要建立先进的宿舍管理机制与管理服务队伍,当前的高校教育也对宿舍管理在文化建设、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但现状却是宿舍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服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有效满足高校以及学生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高校宿舍管理问题频出,主要还是在于后勤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在传统的宿舍管理体系下,高校后勤部门只是简单地负责学生的安全、保洁等辅导性工作,由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这种管理体系的优势在于,学生宿舍仍然在高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之内,教育的功能得到了延伸。但是由于高校扩张过快等因素,使得很多高校的宿舍管理员承担起了一些原本属于高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担负起教育管理的功能。从现实效果来看,由于宿舍管理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沟通技巧缺乏灵活性,交流内容缺乏有效性,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并不适应。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宿舍管理的路径探索

面对新形势,进一步加强高校宿舍管理必须要树立全新的理念。学生宿舍管理既要人性化,又要科学化、制度化。在尽可能提供方便的同时,学校后勤部门也需要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用以增强学生的制度观念、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使这些规范逐步形成为自己的习惯,提高自我约束力。

(一)人文关怀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宿舍管理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他们有思想、有素质、自我意识比较强,因此,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可以与学工部、团委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新兴媒介的正面影响。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各种文体活动,使大学生自觉参加,在活动中渗透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弥合差异。例如组织学术沙龙,百科知识竞赛,寝室设计大赛,安全教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演习,各类体育比赛等。这些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可以营造健康、热烈、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二)综合管理与自治管理相结合

要建立学校宿舍管理机构、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自治组织三位一体的宿舍管理模式,分工负责,职责明确,形成合力。首先要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各部门的作风建设和团队精神培育,努力建设服务型组织。通过制订学生宿舍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辅导员深入宿舍岗位职责及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任务,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纪律严明、办事高效的作风。同时,宿舍管理工作要切实发挥学生工作人员在学生宿舍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一是成立以学生为主的学生宿舍管理自治组织;二是完善宿舍内部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体系,每栋楼设楼长,每个楼层设层长,每个寝室设寝室长,分级管理;三是发挥宿舍区内学生党小组、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四是学校通过听证、座谈、问卷等形式,征求学生意见,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建议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宿舍的决策、管理和服务。

(三)以人为本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

当前形势下,宿舍管理必须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一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机制。建立一支有较强服务意识、组织协调能力、高效率的服务队伍,及时处理学生宿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改说教为关心、尊重,寓管理、教育于服务中。同时要让大学生对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和辅导员充满信任,为管理、教育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通过实行辅导员走访学生寝室制度,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实行宿舍管理员工作日志制度,畅通信息渠道。通过宿舍管理员走访学生寝室,切实掌握学生宿舍区域的第一手信息,及时反馈给辅导员,使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从而做到及时解决问题。三是建立高效快捷的应急机制,不断研究宿舍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宿舍管理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以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逐步建立起长效安全防范体系。制订和完善科学、可操作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详细、周密的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并严格实施,做到及时、有效处理。

参考文献

[1]李水童,吴立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

[2]朱晨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探索与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13-15.

[3]李向东.浅谈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和发展[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4]叶巧群.差异化管理理念下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12):38-39.

[5]王国忠.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2):71-72.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 影响

宿舍是大学生休息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宿舍人际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刘欣(2006年6月)依据自编的“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为四类:人缘型、友好型、淡漠型、敌对型[1],此调查显示,宿舍中有无知心朋友在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四个因子上差异显著(P*

一、宿舍人际关系

宿舍被称为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让宿舍成员获得归属感,满足其“归属与爱”的内在需要。

(一)社会学习的准备。

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大学生们在踏入社会之前获得融入社会的本领,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社会化。可以说,大学生活是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在大学宿舍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非常紧密,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修养、性格爱好,以及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就此层面上来说,宿舍俨然是一个“微型小社会”,宿舍成员需要面临和处理好如何与他人相处、合作、竞争等现实社会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在和他人的磨合中,在矛盾和冲突的化解中完成自身的社会化,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与结果来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以适应自身的社会化[2]。

(二)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对于大学生而言,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已不占支配地位,更高层次的需要,如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才是大学生需要满足的内容。在宿舍里,由于空间上的临近性,成员之间容易熟悉和接近,相对更容易建立友谊,有比其他人际关系都更进一步的先天优势,每天一起生活的宿舍成员渴望在这里得到爱和寻获归属感,渴望得到其他宿合成员的认同和接纳[2]。因此,在宿舍更容易形成一种“家”的认同感、归属感,满足其归属和爱的需要。大学生在宿舍人际相处中较多地体验到安全感,对舍友有较高的期望,较少有消极的主观体验。但同时有一部分对宿舍不满意的大学生(22.5%)和自卑的大学生(13.5%)[3]。

(三)“思想”的交换。

有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当今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了,虚拟的网络世界和每天鲜活的生活都是汲取知识和信息的良好渠道。不同的大学生由于世界观立场、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的不同,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也会不尽相同,宿舍为此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对于同一书本内容,宿舍成员可能会体会到各自不同的思想内容,在宿舍里畅所欲言,相互分享,头脑风暴,可以使自身思维的完善性不断加强,同时,一个宿舍良好的学习氛围能使大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你追我赶,不断攀上知识的更高峰。[4]

二、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的原因

宿舍是一个“小社会”,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这个群体内的人际关系。这其中既有外部的客观因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一)个体之间的差异。

相对高中而言,大学宿舍内的同学往往来自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不同的语言和饮食习惯,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混合宿舍中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也可能具有不同的作息时间和作息规律,个体上的差异容易导致宿舍内同学间交流方式的限制,并引起人际间的矛盾和冲突。另外,宿舍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也会引发宿舍内部的人际“分裂”。一项调查显示,宿舍生活中最不能容忍的生活细节依次是:不讲个人卫生、脚臭、不打扫寝室卫生、打鼾、休息时间接电话、开关灯和风扇意见不一致、晚归、留宿外人、不经允许使用他人物品[4]。在宿舍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以自我为中心而不照顾他人感受的同学,往往得不到宿舍内其他同学的认同而造成人际交往的困难。

(二)心理上的不成熟。

受青少年时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大学生在个性与心理发展上的某些缺陷和不成熟也容易诱发或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诸如自我中心思想和个人主义倾向,自卑心理与自傲心理,嫉妒与忌恨心理,猜疑与闭锁心理,等等[5]。这些个性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人际认知片面而狭隘,情绪和行为具有明显的冲动性、情景性,自我控制能力差,在生活中容易与人产生冲突但又拒绝主动和解,使大学生宿舍里人际冲突经常化、多样化。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单一,多数人上中学时没有住校,没有与很多人同居一室生活交流的经验,当独自面对大学宿舍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冲突时,许多学生会以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来看待和处理,这就会出现问题,因为要求别人都要依着你、顺着你,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的缺乏。

当依赖父母的中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开始自己独立的大学生活,他们往往凭直觉、情绪和经验来处理自己所面临的各种人际问题。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缺乏一些基本的技巧,当面临宿舍人际矛盾时,往往处于尴尬、被动甚至矛盾激化的境地。例如,很多同学感到交流困难,“很想和舍友交流,但总是感觉说不到一起”,“非常讨厌舍友的误会,当他们误会我时,我就不和他们说话”,等等,都反映出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还是存在很多经验上的不足。所以,当有宿舍矛盾发生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要改善宿舍关系,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三、营造和谐宿舍人际环境,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既然宿舍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就需要营造和谐的宿舍人际环境,发挥宿舍内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的影响,真正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一)创造和谐温馨的宿舍文化。

和谐温馨的宿舍文化对于营造和谐宿舍人际环境至关重要。宿舍是大学生生活、交流的中心,学校应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对宿舍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徐美勤等人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宿舍生活环境和物品设置与情绪密切相关,宿舍整齐、干净、明亮,物品适量有序,能使心情愉快,身心放松,缓解学习疲劳和压力[6]。要增强宿舍凝聚力,学校可以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环境美化大赛、各类以宿舍为单位的文娱体育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让学生感到宿舍生活的充实,又能增强彼此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

(二)构建高素质的宿舍长队伍。

高素质的宿舍长对于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有着重要作用。宿舍长身为学生宿舍内一员,对学生宿舍内的人际关系状况非常清楚,高素质的宿舍长能够及时发现并协调处理存在于学生宿舍内的各种问题。因此,学校应该做好宿舍长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提高宿舍长队伍素质。香港大学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学校请最有威望的学者管理宿舍,并且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帮助解决学生的问题。这种家庭式的宿舍文化,让学生倍感温暖,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主动寻求帮助。

(三)培养良好人格与积极情绪。

个人中心主义和自卑自傲等负面情绪的作祟是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7]。要想让大学生跳出通过“比较”所激发出来的“嫉妒”和“攀比”这些心理怪圈[8],则需要通过对他们的人格教育来解决,让他们懂得具有热情、开朗、自信、诚实个性的人才最受欢迎,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懂得欣赏自己和别人,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心胸开阔、思维成熟的人。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以优秀者为榜样,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赶超别人的正常健康的心理。

(四)开设相关课程,加大宣传力度。

高校课程教学应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教学。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大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纠正一些人际关系上的认知偏差,学会如何与人有效地沟通和交流,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际冲突。另外,还要加大心理咨询工作的宣传力度,使他们明白心理咨询并非是针对心理疾病患者,它更多地是帮助同学们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疑惑。

总的来说,如果能够抓好宿舍人际关系这个环节,那么整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将事半功倍。因为良好的宿舍关系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当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让学生在受到挫折、感受到压力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有个支撑点,帮助学生摆脱各种困扰,走向积极。

参考文献:

[1]刘欣.不同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557.

[2]高玉宇.优化宿舍管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03:139.

[3]张瑜,李宏翰.大学生宿舍人际相处主观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03:198-200.

[4]陈青萍.大学生宿舍生活心理适应障碍及其干预措施田.中国学校卫生,2002,05:435-436.

[5]刘富良,罗岚.创和谐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高等农业教.2009-04,04:92-94.

[6]吴玉东.宿舍人际交往障碍的成因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2009,09:11-12.

篇9

为了能够有效地预防火灾,就要找出发生火灾的原因,对症下药。高校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明火引燃,如在床底点蚊香,吸烟者乱扔未熄灭的烟头和火柴等,在宿舍内焚烧杂物。

②乱拉乱接电线和保险丝,如因电线短路或因接触不良发热而引起火灾;有的甚至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使电路过载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熔断而造成电线起火。

③使用电器不当,如电灯泡靠近可燃物长时间烘烤起火;长时间使用电器不检修,电线绝缘老化、漏电短路而起火等。

④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高校宿舍内的线路是按日常照明、使用笔记本电脑等情况而设计的,如使用电炉、电饭煲、电热杯、热得快等电器常使电线过载发热而起火。

火灾的预防措施:

①防止发生火灾的关键,是做好火灾的预防。《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各级政府、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制定的消防条例和规定,以及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同学们必须遵守的准则。这些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都是火灾事故教训的总结,要预防火灾,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严格执行、自觉遵守。

②在教室学习时,要严格遵照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正确使用教学仪器,使用多媒体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使用完毕应认真进行清理,关闭电源、火源、气源、水源等,还应清除杂物和垃圾。

③在宿舍,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杯、电饭煲等电器;不在宿舍使用明火;不将易燃易爆物带进宿舍;不在宿舍内焚烧物品;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管理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爱护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不随意移动或挪做他用;室内无人时,应关掉电器和电源开关等。这些似乎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防患未然的基本防火常识。

具备了一定的火灾防范知识之外,还要学习火灾逃生技巧: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能贪恋财物。

2、楼内失火可向着火层以下疏散,逃生时不要乘普通电梯。

3、必须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逃向远离烟火的太平门和安全出口。

4、如果房内有防毒面罩,逃生时一定要将其戴在头上。

5、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6、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或阳台,逃向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或将门窗封闭,防止烟火入侵。如果烟味很浓,客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7、在发生火灾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建筑物内或室内备有救生缓降器,救生滑道及绳索的,要充分利用这些器具逃离火场。

篇10

关键词:高校宿舍管理;心理健康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社交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班级管理相对减弱,学生宿舍已成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宿舍也是各种问题的多发地带,尤其是“马加爵事件”后,教育部也下达了相关文件要求高校学生工作中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高校学生宿舍成了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加强宿舍管理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势在必行。

一、 学生宿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良好的宿舍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稳定情绪,锻造和谐氛围

    新生进入大学后,第一次独自在外,远离家乡和父母生活,宿舍暂时成为这四年中每位成员的家 。尤其在刚入学的几个月里,大家由于环境的变换,会感到一些孤独和不安。而同一寝室的成员是他们相互最先熟悉的人,这无形中可以稳定大学新生的情绪,让他们有良好的归属感。这样的氛围配合适当的宿舍管理措施,能够营造和谐宿舍氛围,增强宿舍关系的融洽性。

2、促进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

    大学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中间点,对于让大学新生提前适应社会有重要作用,由于新生们对社会接触很少,集体住宿的可以减少他们的不适应感。宿舍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人际关系模拟平台,宿舍成员在这里交流科学文化知识,沟通情感,以宿舍为单位集体参与班级活动,运用集体团结的精神和智慧一起解决困难,在朝夕相处中,学习和调整人际关系,尤其对于不善于交往的学生来说,很快就被吸引到集体生活中来。

3、心理保健功能

    大学校园除了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园地,也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历练过程。大学期间,他们还会面临情感、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宿舍“家”的氛围对他们更为重要,和谐良好的宿舍环境对学生们的坚强意志和性格锻炼具有陶冶作用。其乐融融的气氛给予宿舍成员足够的精神力量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学生之间的品德修养也会相互影响,同寝室成员的榜样行为,最具有真实感和感染力,寝室成员间的舆论也会在无形中引导大家共同追求目标和实践,对人才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不良宿舍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如果一个宿舍的风气积极向上、宽松友爱、健康温馨,宿舍成员就会感到心情舒畅,从而能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巩固。相反,若一个宿舍的风气消极不振、相互猜疑,彼此戒备、互不相让,自私自利,那么,宿舍成员就会感到孤独无援,宿舍氛围也会持续紧张压抑、烦躁不安。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宿舍成员的学习、生活,而且也容易使成员患上各种心理疾病。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掌上明珠,从小收到家长的溺爱和保护,心理都还没有成熟。由于大学环境的变化,他们的心理发展会逐渐走向成熟,遇到问题也趋于独立思考,不会轻易向别人打开心门。在人际交往中受过伤害的人还会产生挫折和自卑心理,甚至会产生社交恐怖症。

二、 加强宿舍管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制定规章制度,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克服依赖心理

    在宿舍管理中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它包括宿生管理条例、宿舍一日常规、宿舍公约、个人卫生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这些制度是在学校基本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由学生从本宿舍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的。它既体现和发挥了民主精神,又能保证学生们自觉遵守,从而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另外,这些制度的实施不能完全由教师或宿舍管理员来督促检查,而是由学生自查、互查,这就发挥了学生在管理中的作用,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克服了学生认为宿舍的事是大家的事,与自己无关的依赖心理。

(二)加强宿舍的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1、加强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宣传组织教育

    建设文明宿舍是高校宿舍精神文明建设的普遍措施,在坚持抓好“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的同时,要加强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可以通过举办校园宿舍文化艺术节、评选“十佳宿舍”、宿舍文化主题征文等活动,不断加强学生宿舍的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很多学校都在宿舍公共区域的墙壁上张贴名言警句和有关个人修养为内容的书法作品,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产生一种激励,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宿舍建设还需要团委、学工部和公寓管理科的配合与支持。

2、开展学生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进人际交往,防止心理封闭

    就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觉得在宿舍的氛围更放松,更容易自由发挥自己的专长,因此以宿舍为单位组织活动更让大家身心舒畅。所以很多高校都选择在宿舍中开展学生活动,如熄灯前的三分钟演讲,十分钟辩论等,要求内容一定要健康向上。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进了大家的相互沟通,便于营造温馨的宿舍环境。还可以以寝室为单位在班级开展音乐、绘画、剪纸、工艺制作、舞蹈活动等,使在这方面有专长的学生找到用武之地,在活动中找到自我和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利用双休日到校外进行社会实践,慰问孤儿院、老人院,或者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也可以加入志愿者活动,到公共场所义务劳动等,使大学生尽可能接触社会。

 (三) 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切实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

    辅导员队伍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参加要一些相关岗位培训,学习一些工作技巧,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十分必要。学校还可以利用设有的心理辅导中心,随时随地接受学生的咨询。各院系也可以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程,让学生正视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辅导员和心理咨询老师还可以经常进宿舍与学生进行访谈,主动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能够有效排除心理隐患。学生辅导员是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宿舍管理和建设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沟通桥梁和推动作用。通过他们可以积极地贯彻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举措,辅导员在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及时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在服务中育人,在服务中促进宿 舍各项管理和建设。

    心理健康不仅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必备条件。宿舍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场所,在整个学生管理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心理健康教育为宿舍管理推波助澜,保驾护航。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宗旨,把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科学地引导他们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走向成熟,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杰:《当代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10(3)19-20。

[2]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