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具体任务范文
时间:2023-08-03 17:2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的具体任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司法部《关于境外就业和对外劳务合作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办理公证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就本市境外就业和对外劳务合作人员(以下简称“对外劳务人员”)办理涉外证书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北京市对外劳务人员需要办理《职业资格证书》公证的,由本人执《北京市关于启用〈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规范化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社培发〔1999〕58号)第六条规定的材料到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审核或鉴定复核。
对于户口不在本市并长期在京工作的对外劳务人员,需同时提交本人身份证、暂住证原件及复印件。
二、对经审核或鉴定复核合格人员,由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原《职业资格证书》统一换成印有中、英文对照并套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并在证书照片处盖有“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钢印的《职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涉外证书”)。
三、涉外证书内容按《北京市关于启用〈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规范化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社培发〔1999〕58号)规定填写,并从2000年1月1日起采用打印机打印。
附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境外就业和对外劳务合作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办理公证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9年9月16日 劳社厅函〔1999〕121号)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司法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为促进国际劳务技术合作与交流,维护我国传统的技艺和专长在国际上的良好声誉,现对境外就业和对外劳务合作人员(以下简称“对外劳务人员”)办理职业资格证书公证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外劳务人员须持印有中英文对照并套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的职业资格证书,做为办理职业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二、对外劳务人员原来所持的职业资格证书(含《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以及《高级技师合格证书》)由省级以上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或鉴定复核后,统一换证,并在证书照片处盖省级以上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钢印。
三、对外劳务人员办理职业资格证书公证时,应持本人身份证件、涉外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和有关证明材料向其住所地具有办理涉外公证资格的公证处提出申请。经公证处审核无误后,以证明复印件与原件相符、证书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套红印),以及持证人照片处省级以上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钢印属实的方式,出具公证书。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每季度应将上一季度换发证书情况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并抄报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
附件:职业资格证书特征说明
一、职业资格证书分为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以及技师、高级技师,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
二、证书内页第2页套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章。
三、证书内页和封二、封三、封底采用隔色彩红印刷。
四、证书内页和封二、封三、底边采用LDBZH浮雕印刷。
五、证书内页使用ZHYZG水印纸。
篇2
指导思想
以全县开展非法占用林地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从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充分认识建设与保护沿海防护林的重要意义,以建设绿色“滨海新城”为目标,进一步规范我镇征占用林地的管理,切实保护林地资源,促进社会、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治理目的
(一)通过专项治理,使非法占用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势头得到全面有效遏制,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
(二)通过专项治理,使一批生态脆弱区域和群众反映强烈地段的违法占用林地案件得到依法处理,恢复林地使用性质。
(三)通过专项治理,使广大群众保护林地的意识明显增强,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镇村干部真正担负起辖区森林资源保护的责任,进一步加强林地监管工作,杜绝违法占用林地行为,切实保障林地资源安全。
治理重点
(一)重点治理区域。
南境村、近院村、深土村、大店村4个临海村。
(二)重点治理内容。
2012年1月以来发生的各类违法占用林地案件。
1、非法占用(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不批也占)林地的建设项目;
2、非法侵占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有查处未恢复原状的积案;
3、历年来查处的积案和新发生毁林占地案件。
时间步骤
专项治理工作于2014年9月17日起至10月30日止,分4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9月17日—9月20日)。
成立深土镇开展非法占用林地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部署治理工作有关事宜。
(二)宣传阶段(9月20日—10月15日)。
召开沿海村征占用林地专项治理动员大会,部署具体任务。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开展征占用林地专项治理的目的、意义。
(三)清理阶段(9月20日—30日)。
根据县开展非法占用林地专项治理现场会的要求,2012年1月以来征占用林地情况进行大清理,各村要组织人员进行自查,并将被占用林地具体地点、面积、占用时间、当事人等相关资料,按照已查处和未查处分别建立台帐,统一上报镇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再由县相关领导带领清查组人员到各重点村逐片逐块清理核实。
(四)整治阶段(9月30日—10月30日)。
积极配合和拥护县政府整治非法占用林地相关举措,对处于基干林带、沙荒风口且群众反映强烈的敏感地带,积极主动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请求他们积极配合,多部门合作采取强制措施,恢复原状进行造林,对于顶风作案的业主一律采取强制执行措施,除按相关法律追究其责任外还要强制恢复原状,并实施造林恢复植被。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和宣传力度。
各村、各有关部门务必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把这次治理活动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要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切实推进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标语等多形式进行宣传,为专项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精心部署,务求实效。
各村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要划定专区,确定专人负责,把山头地块和责任直接落实到村两委的具体人身上,做到分工到位,责任到位。
篇3
《大数据行动纲要》的亮点与特色
首先,《大数据行动纲要》寄予大数据重要使命。国家对新兴的技术领域和产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并对大数据在民生、经济、安全、科技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寄予了厚望,力争实现我国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的转变。《大数据行动纲要》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二十几个部委参与纲要编制,全方位发展大数据;中央到地方落实纲要任务,各个层面发展大数据;应用、产业、技术、数据共享等全链条发展大数据,并以产业为主体,积极布局应用引领下的产业体系。
其次,作为国家层面促进大数据应用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大数据行动纲要》涵盖大数据资源的采集、流通、分析和利用各个环节,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文件的出台为我国大数据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再次,《大数据行动纲要》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大数据产业的重视,将“推动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作为三大主要任务之一。文件充分体现了应用牵引和企业主体的作用,通过推动大数据在各行业领域的深入应用,形成成熟的技术产品体系,构建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
最后,《大数据行动纲要》明确了主要任务,通过“十大工程”的方式来落实相应的任务。同时,按照《大数据行动纲要》的统筹部署,细化分解出75项具体任务,确定了每项任务的具体责任部门和进度安排,确保行动纲要的落实和实施。
《大数据行动纲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位一体”,即围绕全面推动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这一总体目标,确定三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二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业态,助力经济转型;三是强化安全支撑,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围绕这“三位一体”,具体明确了五大目标、七项措施、十大工程。
五个目标:一是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二是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三是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四是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五是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七项措施:完善组织实施机制、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市场发展机制、建立标准规范体系、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快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十项工程: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程、国家大数据资源统筹发展工程、政府治理大数据工程、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工业和新兴产业大数据工程、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万众创新大数据工程、大数据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工程、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工程、网络和大数据安全保障工程。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包括推进大数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产品体系、完善产业链和发展环境,推进工业及新兴产业大数据应用,同时做好信息安全和规范管理等的相关工作。
《大数据行动纲要》如何落实?
按照《大数据行动纲要》的统筹部署,细化分解出75项具体任务,确定了每项任务的具体责任部门和进度安排,确保行动纲要的落地和实施。未来工信部将向各地进行更细致的任务划分,协助各地认真做好行动纲要中各项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各地一是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合理定位、科学谋划,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二是制定出台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科技、人才、资金等各项资源向产业倾斜,加快培育骨干企业,形成产业支撑能力。三是选择基础条件好、示范效应强、影响范围广的行业和领域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充分发挥应用对产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四是加强数据资源建设和整合,避免信息孤岛和“烟囱”,促进数据资源合理有序流动,积极培育产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通过中央和各地的协同推进,共同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实现我国大数据产业的科学有序发展。
我国发展大数据的基础与优势
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我国国土广袤、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巨大、活跃度高、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将会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68亿,高居全球第一;预计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量将达到40ZB,其中我国所掌握的数据将占20%。
拥有广阔市场空间。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社会治理、四化同步、两化深度融合以及促进信息消费、“互联网+”等,都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政府管理、企业经营、个人发展均需利用大数据加强创新和服务。
基于语言、文化特性的本土特色应用优势明显。依托中国语言和本土文化,在大数据领域有望再次实现互联网时代我国龙头企业与国际巨头抗衡的发展格局。
具备一定技术和产业基础。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成为信息产业大国和互联网强国。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超过1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值超过3.7万亿元,增长超过20%。全球10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占据4席,前30家中占30%以上。这些都为大数据应用奠定了基础。国内龙头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掌握大量数据资源的优势,不断创新和积累数据处理分析等关键技术,并基于大数据分析优化提升现有业务、开拓新业务。国内骨干软硬件企业开发了数据仓库、数据库一体机等产品。一批信息服务企业面向特定领域研发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创新型数据服务。
我国发展大数据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信息孤岛普遍存在。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仍不顺畅,有价值的公共信息资源和商业数据开放程度低,基本处于死锁状态,无法顺畅流动。
对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全社会尚未形成对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科学的认识,一些地方误将数据中心建设视为大数据产业发展重点,盲目追逐硬件设施投资,轻视了数据资源汇聚、积累、处理与应用能力建设,未能主动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与应用需求间的对接。
技术创新与支撑能力不足。大数据需要从底层芯片到基础软件再到应用分析软件等信息产业全产业链的支撑,无论是新型计算平台、分布式计算架构,还是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呈现方面与国外均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各行各业大数据应用需求。
数据资源建设和应用水平低。用户普遍不重视数据资源的建设,即使有数据意识的机构也大多只重视数据的简单存储,很少针对后续应用需求进行加工整理。数据资源普遍存在质量差、标准规范缺乏、管理能力弱、数据价值难以被有效挖掘利用。
信息安全和数据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数据所有权、隐私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开放共享等标准规范缺乏,技术安全防范和管理能力不够,尚未建立起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数据开放、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制约了大数据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综合掌握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及应用领域知识的综合性数据科学人才缺乏,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尤其是缺乏既熟悉行业业务需求,又掌握大数据技术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
怎么保障大数据安全?
加强基础保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广业务系统防攻击防入侵通用保护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引入并推广匿名技术、数据泄露保护模型技术等业已成熟的大数据安全保护专用技术。
加强基础保护技术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制定并组织实施适用于大数据安全保护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联盟规范指南,明确大数据安全保护的保护范畴、保护类型、保护级别、具体的技术保护要求和管理要求。
切实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做好大数据平台及服务商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评测、应用安全评测、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明确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各环节保障网络安全的范围边界、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切实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军工科研生产等信息的保护。
开展大数据安全流动的风险评估和安全认证活动。建立大数据安全评估体系,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网络安全制度;制定大数据安全保护的行业规范指南,组织签署大数据安全保护的行业自律公约,开展针对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安全保护状况的风险评估和安全认证活动,根据风险评估和安全认证结果大数据安全保护综合排名排序,督促行业企业做好大数据安全保护方面的自我约束工作。
采用安全可信产品和服务,提升基础设施关键设备安全可靠水平。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信息汇聚共享和关联分析平台,促进网络安全相关数据融合和资源合理分配,提升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深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和态势感知能力建设,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护和安全事件识别能力。开展安全监测和预警通报工作,加强大数据环境下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的监测、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篇4
一、总体思路
按照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原则,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目标。应用实用环境治理技术,走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道路,最终实现达标排放、合理可靠、经济实惠,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二、治理对象与要求
我区生猪存栏5.9万头,年出栏17万头,家禽存栏65万羽,牛存栏0.44万头,全区除一春、华丰等猪场的养殖废水采用生化处理实现零排放,畜禽粪便等固体采取综合开发利用外,规模化以下畜禽养殖业和农村散养户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养殖废水部分均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畜禽粪便等固体废物随意堆放的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主要面对农村所有专业场户,在治理过程中,应逐步推进,做到先清洁生产,后资源化管理,先规模整治,后全面治理,先减量化,后生态化,治理的重点为畜禽的污水、粪便。
三、治理原则
根据畜禽养殖污染的特点,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必须按照农业生态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走综合治理和资源利用的道路,推广应用环保治理新技术,最终实现可靠、经济合理的达标排放。畜禽养殖污染主要采取固、液分离的办法,即对污水与粪便进行分开整治。
(一)畜禽粪便治理原则
根据畜禽养殖污染物减量化、产业化、资源化的治理要求,固体粪便可生产加工为有机肥,以推动有机、绿色农副产品的发展。
(二)畜禽污水治理原则
1、减量化原则:采用雨污分流收集,减少污水处理完全量;采用养殖排放物固液分离治理,减少用水量;对治理达标的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对水系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2、资源化原则:建设沼气池,经沼气池厌氧处理后产生的沼气可用作燃气;沼液可代替化肥用作周边农作物的基肥和追肥;沼渣是一种再生资源,可全部作为果园和花卉肥料及生物有机肥料厂的原料。
3、无害化原则:养殖废水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和大量寄生虫、致病菌的特点,因此氧化塘出口处必须设消毒池,使处理废水符合排放标准;利用土地处理法分流处理养殖废水,必须防止出现二次污染、土地富营养化的问题;利用沼液和沼渣时,必须符合农业部门的相关规定,防止有毒物质和病菌通过生物链形式累积、转移。
四、治理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1、年上半年完成畜禽养殖发展规划、污染治理规划的编制。强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拆除达不到治理标准的畜禽养殖场。
2、建设沼气池工程。具体任务是:年完成新建15立方米沼气池236口,年完成建设沼气池250口,全区存栏200头以上的养殖场90%以上建设沼气池,100-200头的80%建设沼气池,50-100头的70%建设沼气池;年完成新建沼气池250口,全区存栏100-200头的养殖场95%以上建设沼气池,50-100头的90%以上建设沼气池;年完建设沼气池250口,100头以上存栏的养殖场基本完成建设沼气池,50-100头的95%以上建设沼气池,50头以下的90%建设沼气池;年新建沼气池250口,50头存栏以上的养殖场基本完成沼气池建设,50头以下的沼气池建设达95%,全面完成畜禽生产沼气池建设。
3、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化养殖。年全区养殖业要采取圈养、集中饲养等生产措施和固、液分离等治理污染方法。规模化养殖户要建设有污水治理、废气及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并应用现代生物制剂,减轻恶臭气体的污染。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浓度和总量要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五、措施保障
1、各乡镇、村应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合理修编各自然村的规划,畜禽饲养区划、治理资金应与新农村建设资金捆绑一起。
2、农业部门要积极引导农民减少使用化肥农药,推广使用有机肥,提倡科学饲养方法,规划畜禽养殖布局,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要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减少畜禽污染。
3、环保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配合当地政府限期整改或关闭违建与排放不达标的养殖企业。
4、土地部门要优先安排禁养区划定前创办的养殖场的迁建生产用地,提倡建设养殖小区,整合分散畜禽养殖企业,集中治污。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卫生清洁”工程的实施意见》的精神,本着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各方联动,全民参与,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治理我乡垃圾对环境污染问题为主抓手,以改变环境脏、乱、差现状为目标,以建立乡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核心,大力开展我乡环境卫生整治,使垃圾走向规范化处理的轨道,达到有效遏制并最终解决垃圾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以人为本,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把我乡农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环境整洁、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工作总体要求
开展农村“卫生清洁”工程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生态立乡”的理念,按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实行“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各方联动”的工作责任制,在市统一规划和指导下,由市委、市政府统一组织,乡负责实施,村、组两级具体操作。重点治理好我乡非有机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卫生清洁”工程要做到“八个结合”,即:“卫生清洁”工程要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爱国卫生活动相结合;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与沼气开发利用相结合;与农家有机把利用相结合;与人畜饮用水工程相结合。按照卫生清洁工程部署要求,全乡所有的村庄努力使家农村面貌年内有一个较大的变化。
三、目标任务
总体思路: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注重实效,把握重点,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用三年时间,全面治理农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即年重点抓好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09年在全乡范围内全面推开,完成95%以上的自然村治理任务,2010年完成扫尾工作,在巩固已有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
总体目标:通过乡集中整治,要达到“六个基本没有”,一是农民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二是庭院基本没有污水流淌;三是村间、集镇基本没有散放垃圾;四是江河、库塘水面基本没有漂浮垃圾;五是村间道路基本没有的人畜粪便;六是公路沿线基本没有散落塑料垃圾,最终通过努力实现垃圾集中、统一规范和无害化处理。
具体任务:1、统一组织,集中治理。乡统一部署,统一安排,9个村委会要广泛发动群众,在近期内由各自然村统一组织当地农民,对农户村间及周边地区,乡村道路沿线及河流两岸的非有机垃圾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并将清理的垃圾统一归集,选择合适场所集中焚烧。
2、定期组织,及时清理。在集中清理基础上,各村委会要根据本村实际状况,每月组织一次以自然村为单元的集中统一清理活动,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建立相应长效管理机制。
3、择优录用,专人保洁。各自然村要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选用所需保洁员。保洁员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收集村内公共场所及四周日常零散的非有机垃圾;负责督促各农户及时清理责任区的非有机垃圾;负责焚烧本自然村归集的非有机垃圾。保洁员报酬主要由自然村自行解决。
4、农户归集,统一焚烧。为各农户配置专用垃圾筐,及时收集,统一处理,各自然村根据区域范围,农户数量,地理环境和群众意愿,建造垃圾焚烧炉。
5、分类处理,综合利用。教育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有机垃圾,变废为宝,按新地要求,每户建造一个“三格式”化粪池或户用沼气池,将牲畜粪便进行无公害化处理或供沼气用。农民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工程余料,一律由业主负责清理到固定场所填埋,不能利用的木竹杂物一次性焚烧处理。
四、工作内容
1、加强领导,组建机构。乡党委、政府成立以政府乡为组长
2、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村委会要通过召开会议,出墙报,发公开信,树永久性的宣传牌等形式开展宣传,并及时向乡卫生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信息;在乡村干部、农民、中小学生中组织志愿者队伍,投入到卫生清洁工程中,开展“讲卫生清洁,树文明新风”活动,宣传、发动和引导群众,乡村干部进村入户,与组干部一道广泛宣传,积极主动参与卫生清洁工程;在各自然村醒目位置刷写永久性标语,教育系统要开展中小学生清洁卫生有益活动,助推“卫生清洁”工程,在全乡营造人人参与“卫生清洁”工程的浓厚氛围。
3、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乡政府将加强对工作的督导,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对行动不力、迟缓,不按要求完成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建章立制。工作中按照工程要求,制定可行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使这项惠民工程逐渐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五、具体措施
1、健全网格。全乡各参与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工作的自然村组要建党小组、妇女爱卫小组,村民事务理事会等卫生清洁机构,制定村规民约,明确农户责任,具体负责本村卫生清洁工作。
2、筹措经费。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所需资金主要采取政策资金扶一点,财政补一点,农民通过“一事一议”出一点办法,每人每年交部分卫生保洁费,乡建立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工作经费的保障机制,村开展一些以关爱家乡为主题的捐赠活动,动员村内富裕村民多捐一部分资金,确保工程必要投入,确保工作正常运行。
3、实行乡领导挂点,乡干部包村,村党员干部包组挂户的工作格局。各村要按照工程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订方案,狠抓活动落实。村书记、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挂帅。每个村要抓好几个村民小组进行重点整治,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从身边做起,带领群众打一场清洁家园的群众运动仗。
4、检查督促。乡“卫生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对全乡各村开展此项工作情况实行不定期检查,查找问题,发现典型,提出建议。同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召开专题会,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工作。
篇6
一、指导思想
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加强科技管理手段,积极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充分发挥交通综合治理和机制作用,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的队伍素质和市民文明交通素养,全面提升我县城区交通管理水平,努力为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优质、高效的交通环境。
二、工作思路和目标
按照公安部、建设部“畅通工程”和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总体部署及要求,充分发挥交通综合治理机制作用,加大交通管理软、硬件投入,改善城区交通的堵点、乱点、事故黑点;改革城区交通勤务,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解决执勤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推动交通安全社区建设;强化静态交通管理,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停车场(泊位)建设和管理,建设一批“交通管理示范街”,实现我县城区交通有序畅通、管理科学高效、执法严格文明、服务热情规范、设施齐全有效的目标,为确保县进入省级卫生县城、城区达到畅通工程国家二等管理水平奠定扎实基础。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畅通工程”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成立县实施城区“畅通工程”指挥部,督促检查各阶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起草有关文件材料。
四、具体任务分解
“畅通工程”任务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为更好地发挥部门联动作用,特成立基础设施建设组、宣传教育组、秩序整治组。
(一)基础设施建设组。由县建设局局长兼任组长,成员单位为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县供电公司、镇政府、县交管大队。其主要任务是确保设施齐全有效,具体如下。
1、2011年12月底前,积极向县政府报告争取尽快拨专款,完成对区现有的4个红绿灯路口电子监控系统的安装。
2、2011年10月前,完成老城蓝天大道交通标线;2012年底前,根据路面硬化实际情况增设、更新、完善区交通标志和标线。
3、2011年6月底前,在区新城大道、建昌大道、发达路施划210个停车泊位,并充分发挥现已建成的10个公共停车场功能。
4、2011年12月底前,完成新城到老城公共交通的场站建设32个。
5、改造、维修好城区道路路面。2011年8月底前,完成老城区的改造和维修;2011年12月底前,完成兴隆街、南津路、发达路西段(中国银行段)的维修;其它如康乐路、发达路东段(宾馆路口段)的维修力争2012年底前完成。
(二)宣传教育组。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任组长,成员单位为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县司法局、镇政府、县交管大队、县市容局、县运管所、县电视台、长运公司分公司。主要目标任务是完成广泛深入宣传这一工作内容,具体如下。
1、启动舆论机器,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活动。明确宣传主题,宣传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2、县交管大队、县市容局要出动宣传车,发放一封公开信,深入城区单位、街道、学校和家庭,广泛宣传创卫要求及交通法规。
3、县教育局要将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建立中小学定期上安全课制度,每季度至少上一次。
4、县运管所、长运公司分公司要落实有车单位安全责任制,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做到公共客运无非营运车辆,车容、车貌符合要求,车内整洁干净,车况良好,无超龄车及其它突出的交通违法现象。
(三)秩序整治组。由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刘贵林任组长,成员单位为县交管大队、县建设局、县市容局、县工商局、县交通局、团县委、县运管所、长运公司分公司。主要完成交通有序畅通这一工作内容,具体如下。
1、交管大队要加大对城区主街道机动车乱停乱放、闯红灯、禁行车辆违反规定通行、货运车辆违反装载规定、行人横过道路不走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
2、县市容局要加大对人行道乱停乱放、乱搭乱建违章行为的整治力度,统一审批管理城区道路占用、挖掘。
3、县工商局要加强对摆摊设点和占道经营等行为的管理。
4、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运管所、长运公司分公司要加强对公交车、出租车司机的安全管理,开展“文明司机”、“文明车辆”评选活动。
5、团县委要组织青年志愿者不定期开展“彬彬有礼过马路”活动。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日-2011年4月20日),主要开展三项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及其机构。
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3、进行动员部署。
(二)实施阶段(2011年4月21日-2011年5月31日),主要开展如下工作:
1、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营造创建氛围,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2、完善软、硬件设施,调整交通流量,建立各种管理、监督机制。
3、各职能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完成各项创卫任务。
4、接受县创卫办检查。
5、根据县创卫办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的意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组织攻坚,落实健全各项具体措施,达到预定工作目标。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6月),主要工作如下:
1、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横向联系,巩固工作成效,总结经验,各组对照方案自查自纠,由“畅通工程”指挥部对照评价项目进行自评。
2、迎接省检查组检查验收。
六、工作要求
1、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要积极把“畅通工程”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努力把“畅通工程”做成社会的“民心工程”,城市的“德政工程”。
2、各成员单位要紧密合作,明确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努力形成交通建设和管理融为一体的良好机制。
篇7
“放活”,即要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和生产许可,还权于企业,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质量主体、责任主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李俊认为:“此前,政府在质量工作中的确存在一些理念、措施的偏差和误区。”因此,今年《行动计划》就明确提出“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质量安全准入类行政审批事项,研究建立质量安全监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善管”,即加强对市场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李俊说:“要做到‘善管’,一要以保障质量安全为目标来确定监管范围,而不是面面俱到,二要基于有效监管之需,进行监管方式的完善创新。”《行动计划》提出的“以大中型医疗机构为基础,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都显示了质量安全监管重心向重要产品和重点领域倾斜、监管方式不断创新的特点。
“共治”,即社会共治,在政府之外,充分调动行业组织、新闻媒体、市场中介组织、消费者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质量治理。
数据显示,我国质量发展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领域的质量问题依然突出。2014年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虽然达到了92.3%的历史高位,但仍有23种产品的抽查合格率不足80%。在中国消费者协会2014年统计的消费者投诉中,质量投诉的总量达到28.39万件,质量投诉在总投诉中的占比仍然高达45.8%。而在国际市场,国家外文局2014年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有62%的海外受访者担心中国品牌的质量不过关。
篇8
我县水保二期世行贷款项目自1999年启动实施以来,在中央和省、市项目办的大力指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领导、协调、督促县项目办和项目区各乡镇及有关建设单位,规范项目操作,严格项目管理,开展了扎实细致的项目建设工作,经过5年的建设管理,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下面我主要汇报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项目概况
我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行贷款项目实施区位于县境西北部,涉及赵墩、南湖、柳梁三个乡(镇),67个行政村,包括蛟龙沟、牡丹沟、花园沟、石阳沟、卫星沟、兴隆沟、党家沟七条小流域,总面积240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5.5%。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农业人口5.19万人,农民人均产粮382公斤,人均纯收入672元,群众生活较为困难;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现状治理程度为28%,年输沙总量228.48万吨,年径流总量1608万m3。
项目建设目标为:从1999—2003年五年时间,项目区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24.5公顷,其中梯田1348.5公顷,造林3041公顷(乔木林1220公顷,灌木林861公顷,经济林960公顷),果园678公顷,种草1457公顷,新建水窖1901眼,农户果库9孔,发展种畜235头,建中心苗圃1处10公顷。通过落实上述各项治理与开发措施,至项目实施期末,项目区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6.2%,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2.5%,农民人均产粮达到472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180元,分别比治理前增长23.6%和76.5%。
项目计划总投资3314万元,其中世行贷款1959万元(折236.02万美元),占总投资的59.11%;配套资金1355万元,占总投资的40.89%。
二、项目建设及主要成效
截止2003年底,项目区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30.4公顷,新增治理程度27.2%,其中梯田1354.4公顷,占计划的100.4%;营造乔木林1220公顷,灌木林861公顷,经济林960公顷,果园678公顷,种草1457公顷,均占计划的100%;新建水窖2183眼,占计划的114.8%;农户果库9孔,占计划的100%;发展种畜235头,占计划的100%;建中心苗圃1处10公顷,占计划的100%。
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382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102.1%。截止目前,我县共组织完成了14次财务报账,申请世行报帐总金额1860.86万元,占协定贷款总额的95%,其中已到位回补资金1521.23万元人民币,占协定贷款总额的77.6%。
从总体上看,我县水土保持二期世行贷款项目实施情况进展顺利,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比较明显,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有效控制了项目区水土流失,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通过5年大规模的项目建设,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治理前的28%增加到55.2%,植被覆盖度由0.9%提高到22.5%。已完成的各项治理措施每年可拦泥保土123.71万吨,减沙效益达到54.14%。
二是土地利用和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大面积的果园、经济林建设和荒山荒坡造林种草,项目区农、果、林、牧用地比例由治理前的55.0%、0.6%、0.1%、0.3%调整为55%、2.91%、13.30%、6.32%,农、果、林、牧、副各业产值比例由治理前的65.3%、0.5%、3.5%、11.9%、18.8%变为42.3%、0.3%、12.1%、16.4%、28.9%,有效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强了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三是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项目实施5年来,随着项目区内各项治理与开发措施的落实及经济效益的发挥,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04年,项目区人均产粮达到518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256元,分别比治理前增长35.6%和86.9%;贫困面由治理前的26%下降到12.3%。
四是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为了有效解决群众行路难、看病难、吃水难、上学难等问题,我们加大项目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截止2004年底,项目区共新建水窖2183眼,人畜饮水工程13504处,使项目区人畜饮水困难得到彻底解决,比项目实施前增加了近45个百分点。许多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挣钱,学龄儿童重新背起了书包,走进了校园,圆了上学梦。
三、项目验收前的准备工作进展情况
为确保项目建设能够严格按照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认真查漏补缺,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验收准备工作。
一是组织领导重视,督促检查到位,确保了世行项目整改和各项验收准备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加强项目工程进度及质量的检查监督,在项目实施的5年中,县政府每年都要组织各乡镇政府、县上有关部门及项目办负责人深入项目区进行检查指导,并对当年项目实施任务完成、工程质量、工作经验、存在问题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工作总结,提出下年改进方法、措施。去年省、市两次项目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整改和检查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成立了项目自查验收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靠实了工作责任,并严格对照备忘录和我县存在的具体问题,先后2次召开由水保局、财政局、林业局、审计局及项目涉及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项目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整改及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出了整改及验收准备工作方案,制定了行事历,明确了工作内容、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把各项工作细化到具体领导和工作人员身上。同时,根据具体任务和责任分工,县项目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分别于去年底和今年初先后2次对有关部门和乡(镇)的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确保了各项任务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为项目验收做了大量细致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是全面开展了各项治理措施自查工作。针对项目区内个别流域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不高,部分监评结果不尽翔实而形成少数空图斑等问题,我们组织县、乡项目工作人员对项目实施5年来的各项治理措施,逐流域、逐图斑、逐村组、逐农户进行了自查。根据自查结果,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监评结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限期整改落实。在去年秋季和今年春季的造林中,共投入资金64万元,调供各类苗木160万株,重点对7条流域29个空图斑和部分成活率较低的1.2万亩区域进行了全面补植补播。同时,加大了对项目实施区的生态管护力度,组织农户全面开展了清除林地杂草、松土等幼林抚育措施,重新划定了管护区域,落实了管护人员,进一步加大了对滥垦乱伐、牛羊放牧等破坏生态成果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有效消除了空图斑,基本上实现了图、表和实地“三对位”的项目建设管理要求。
三是深入细致地开展了项目宣传培训工作。从市项目办下发整改意见后,我们组织人员对项目区现有的宣传设施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普查,撤除了与世行项目要求不相规范的其它宣传设施,在每条流域显著位置设立了流域标志牌,印制项目宣传提纲3万多份,宣传画册1万多册,向项目涉及区1万多农户进行了分发张贴。3月份又组织人员编制了项目宣传培训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立项背景、项目宗旨、项目启动实施时间、项目实施内容、各项措施成本造价、还贷计划等,集中对项目区乡镇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村社干部进行了项目知识培训,累计培训820多人。同时,由各乡镇组织驻村干部,以村为单位,集中一月时间,充分利用召开群众会议、广播电视宣传等多种形式,将县项目办的培训内容对项目受益农户进行了一次较长时间的培训与宣传讲解,为项目验收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是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成果的总结工作。按照市项目办的要求,我们抽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技术要求,规范操作程序,集中时间基本完成了项目验收所需要的小流域分布图、小流域一览表、流域工作底图、流域现状图、规划图、竣工验收图、措施监测表、农户监测和典型监测、地块监测资料、竣工验收报告、验收总结表、监测评价报告、专题总结和典型小流域总结,以及专题片和多媒体汇报等内业资料成果的整理汇总,并对全部项目总结验收资料进行了规范化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建档,共收集整理各类档案资料50多卷,为项目验收做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准备工作。
五是对项目所有的资金兑付和报帐资料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根据省、市审计部门审计检查报告中指出的农户领款花名册签名前后不一致、缺少明细账等问题,我们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项目所有的资金兑付和报帐资料全面进行了清查核对,逐级逐年度进行了补充完善,进一步健全了财务资料,规范了项目财务管理。
六是由县项目办、乡镇项目管理站工作人员和项目区村社干部配合,与项目区受益农户签订了承包治理与管护合同以及转贷合同,解决了项目建设成果的后续管理问题,保证了项目建设能够长期持久发挥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为世行项目验收准备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世行项目实施时间跨度长,各项措施内容复杂,管理要求严格,我们在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同省、市项目办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项目区固定性宣传标语刷写的数量较少,舆论宣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群众政策知晓率仍然较低。
二是农户承包治理与管护合同、转贷合同的签订只完成了60%的任务,进展比较缓慢,这项工作还正在进行之中。
三是项目专题片制作只完成了解说词的撰写和外业拍摄工作,后期制作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二)今后工作打算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及今天检查后省、市领导、专家指出的不足和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尽快完成项目专题片制作以及农户承包治理与管护合同、转贷合同的签订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工作力度,加强项目建设成果的管护力度,全力巩固二期项目治理成果,确保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益。
三是继续做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内业资料的收集和完善工作。
篇9
从原始的组织诞生开始,直至20世纪40年代,内部控制的发展基本上停留在以查错防弊为目的的内部牵制阶段,涉及范围较窄,控制手段单一,承担着控制的一小部分职责。随着古典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管理问题。法约尔最早提出了工作分工、职权和职责对等、授权、职责的绝对性、检查职务与业务部门分设等对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则。马克斯・韦伯进一步将控制纳入到科层结构中,强调企业内部的科层官僚控制。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195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将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层次,控制的层次从日常业务执行层拓展至管理层;控制的内容不仅仅是职务分离、账户核对,还涉及组织的设计和协调。然而,古典管理理论的着重点是组织系统的内部,而对外部环境与组织系统的影响考虑得非常少,对管理的动态性未予以充分的认识和关注。因此,此时的内部控制更多表现为反映组织内部权责关系、体现组织内分工协作的方法、程序、措施等静态集合体。
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以“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概念,并首次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而是包括了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的结构体系,内部控制初步体现系统化趋势。随后,在1992年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5年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公会所属的控制基准委员会(CoCo委员会)的《控制指导纲要》(简称CoCo报告)、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的《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框架》(FICSBO)、1999年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的Tumbull报告以及2004年COSO委员会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简称ERM)等一系列职业性报告的指导下,内部控制逐渐呈现出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动态性等系统化特性,形成内部控制系统。
(一)内部控制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系统论的创立者贝特朗菲将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联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首次将控制环境纳入到控制的要素中,指出内部控制环境包括管理哲学与经营方式、组织结构、审计委员会、人事政策和程序、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内部审计部门、外部影响。1992年COSO报告加重了人在内部控制环境中的作用,指出内部控制环境还应包括员工的诚实性和道德观、员工的胜任能力、管理当局的理念和经营风格、董事会,但是取消了外部影响的因素(COSO,1992)。199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框架》的控制环境中增加了激励与诱导机制、精神指导等因素(Basle,FICSBO,1998)。2004年COSO委员会ERM进一步强调了风险因素在内部环境中的作用,提出风险管理原理、风险文化、风险偏好等因素(COSO,ERM,2004)。
(二)内部控制具有目的性在20世纪40年代前,还没有内部控制的说法,《柯氏会计辞典》将内部牵制定义为,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有效的组织和经营,二是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的发生。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并指出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既定的管理政策。在此基础上1986年INTOSAI颁布的《世界最高审计机关组织内部控制准则》提出了四目标论、1992年COSO报告总结出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遵循性目标三目标论,2004年ERM将企业的最高目标――战略目标纳入其中,形成四目标论。
(三)内部控制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从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起,内部控制的要素逐渐清晰和细化。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内部控制研究的里程碑式文件,该报告将内部控制由三要素组成的结构模式扩展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五要素组成的系统模式。五个要素不是内部控制活动中先后顺序上的一道道工序,而是一个多方向交叉的多维的反复过程。在控制环境下,管理者对实现目标的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通过控制活动的实施来实现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在整个组织范围内进行信息传递和人员沟通。内部控制系统的概念由此形成并趋于完善。2004年的ERM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应对三个要素,从五要素拓展至八要素,内部控制逐渐由平面三角结构发展为立体三角锥形结构,进而演化为立方体结构(如表1)。
从表1可知,从控制结构阶段开始,由于引入了管理层经营方式、经营哲学、审计委员会等环境因素,内部控制涉及到治理层,形成了以董事会为主体的战略控制,以管理层为主体的管理控制和以员工为主体的作业控制三个层次。到内部控制框架阶段。控制环境中进一步引入了董事会、风险偏好等因素,使治理层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内部控制层次性越来越清晰,三个层次的控制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一般情况下,通过作业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层次的组织内控制实现对组织的控制――战略控制。
从内部控制目标来看,无论其如何演进都存在一定的层次性,既包括组织的整体目标,又包括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分解的各层级目标。战略目标是企业追求的目标,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和遵循目标都是战略目标的分解;保护资产、会计信息等目标与管理政策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基础,而遵循性目标则是企业外部立法、监管和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规定,表明了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四)内部控制具有动态性 无论是最初的内部牵制定义、1949年的AICPA内部控制权威定义,还是1953年和1972年《审计程序说明》两次对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定义,甚至于1988年的内部控制结构定义,内部控制都被局限于相对静态的程序、政策、方法、措施等范围,带有很深的事前人为设计控制流程的痕迹。1992年COSO报告首次突破这些限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OSO,1992)。这一概念中,内部控制被认定为是嵌入到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是使企业的经营依循既定的目标前进的过程,而不再是附加或凌驾于其上的过程。在COSO报告的基础上,加拿大CoCo报告从目的、承诺、能力、监督与学习四个方面提出20项控制基准,控制内容涉及企业的目标、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经营方针、计划、业绩目标及其评价指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考察、对经营业绩的考核、追踪调查及后续行
动程序的建立等方面。与COSO相比,CoCo的控制模式“更具动态性和管理阶层导向”(朱荣恩等,2005)。2004年ERM虽然没有取代内部控制框架,但将内部控制框架融入其中,公司不仅可以借助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来满足其内部控制的需要,还可以借此转向一个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在ERM中,企业风险管理并不是一个事项或环境,而是渗透于企业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行动,这些行动普遍存在于管理者对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融入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成为企业整体化风险管理中关注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地流动于各层级主体之间,贯穿于企业各个层级、各个单元的日常活动中。
二、内部控制系统的局限性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实践的积累,人们对系统概念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系统不仅指系统形式,还被赋予更深刻的系统哲学、系统管理、系统分析、系统思考等含义。从系统的形式来看,系统本身具有层次性,每一个有机整体(即系统)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组织学与管理学中,企业被视为是一个复杂的人造系统。“内部控制最初是在组织中内生的,而不是外力(外部管制、规范的要求、审计)催生的”(方红星,2002),只要有人类群体活动就有内部控制的活动,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作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管理行为,内部控制系统是企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即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然而,当从企业系统的高度来俯视内部控制系统时,发现内部控制系统虽然具有系统的形式,但是缺乏系统的管理、系统的分析、系统的思考,与企业系统整体目标难以融合。
(一)重视自身的整体性,忽略组织的整体性古典管理理论家福莱特认为,管理是个社会过程,组织是个社会系统。切斯特・巴纳德是第一批运用系统方法的管理学著作家之一,他第一次将组织定义为“两人以上有意识的协调和活动的协作系统”(吴培良等,1993)。为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就必须从各种因素及其性质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人手研究,进行组织系统优化。这一理论被美国的卡斯特(F.E.Kast)、罗森茨威克(J.E.Rosenzweig)及约翰逊(R.A.Johnson)为代表的系统管理理论学派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系统管理理论将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来设计和管理,该系统从整体实效最优的观点出发,强调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协调组织内部的各种活动一体化。组织内部被看成是由组织的目标和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等几个主要的分系统所组成。其中“管理分系统联系着整个组织,它制定目标、拟定全面的战略和经营计划、设计结构并建立控制程序,促使组织与其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卡斯特、罗森茨威克等,2000)。
在系统管理的思维下,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联系着整个组织的系统,强调企业整个系统的优化而不是分系统的最优化。然而,从简单牵制到融入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阶段,内部控制的模式都是以职责分工为基础,强调任务的明确以及任务的完成能够被衡量,即通过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岗位设计来细分各项具体任务,通过职能部门或责任中心的设置来完成各项具体任务的组合,通过职能部门或责任中心之间合作和协调来实现组织目标。在这种模式下,组织内的任何主体都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一部分,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常常是凌驾于组织整体目标之上,各系统间及系统内部繁琐的程序和不合理的分工,不仅大大降低企业的运作效率,而且也常常是推卸责任的最好方式。由于职责分工和这些弊端,使得内部控制系统本身虽然具有整体性,但是只关注组织局部,遗漏了至关重要的局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忽略了某一局部表现的最优化可能导致对整体的损害,即“局部优化”问题。
(二)重视稳态控制,忽视演化控制 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人们对系统内部非线性作用的强大力量和在一定条件下系统自行组织发展的现象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立并发展起来一种新的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狭义的自组织结构通常指耗散结构,是指系统存在的一个结构状态,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内各要素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时形成一种时间上、空间上和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如同其他生物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一样,企业本身具备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系统内不同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机制、系统内存在涨落波动等耗散结构的特性。处于远离平衡状态的企业系统与外部不断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各子系统或各要素之间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当系统内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通过涨落,企业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变化,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新的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将自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倡导通过“系统思考”(圣吉,1994)的核心修炼来促使企业成为具备自组织性的学习型组织。企业的自组织结构不是建立或设计出来的,但可以通过企业的各种活动为其创造条件,内部控制正是如此。因此,对复杂系统实施控制就意味着提高系统的自组织程度,其目的不是通过控制使系统重新回到原来状态,而是要产生推动系统发展的动力,并成为促使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因素。
然而,现有内部控制系统由于控制范围、控制目标和控制程序的限制,主要体现为维持组织内部均衡结构的稳态控制,很难实现与企业耗散性能相吻合的演化控制。原因在于:
其一,自1988年AICPA首次提出控制环境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控制的组成要素之后,内部控制越来越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设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员工价值观、经营者理念、风险容忍能力等内部环境的重要性,内部控制机制的设计和运作都是以适应这些因素为基础的,然而,这些控制环境仅仅是企业内部影响因素,没有涉及到企业外部,如经济、法律制度的变化,上游供应商的经营状况,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市场对企业创新需求等影响因素,更没有关注到对这些因素的控制能力。可以说,从企业系统内部来看,内部控制具有开放性,但是将企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内部控制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运行机制,控制的范围始终局限于企业内部,很少与外部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企业由无序走向有序的首要条件是企业必须是开放的系统,从外部寻找演进动力,而局限于“组织内”的控制难以为组织寻找外部演化动力提供条件。
其二,现有内部控制虽然控制主体涉及到董事会,但是董事会与内部控制的联系“仅仅局限于企业有一些事情需要董事会审批和授权,基本上把内部控制限定在CEO之下”(张安明,2002)。相应地,控制程序主要是复核、授权、职责分离、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具体任务的控制方式,缺乏目标制定、全面预算、流程优化等与战略规划和实施直接相关的控制程序。以具体任务为内容的控制程序作用范围非常有限,常常为细节性的、具体的活动提供保证,如记录是否真实,授权是否恰当,牵制是否有效,很难与治理机制、创新能力、竞争机制等具有前瞻性和全面性的领域产生复杂的非线性作用,难以为企业演进提供内部动力。
三、总结与启示
篇10
一、组织机构
区政府成立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由指挥、副指挥、成员组成(名单附后),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二、职责分工
全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由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和组织实施。各街道镇、区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实际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医疗等方面的准备。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一)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全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
(二)各街道镇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做好本辖区范围内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三)区政府各有关部门承担区政府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所部署的各项任务。
1、区国土资源分局:负责全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组织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负责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提供地质灾害险情和预报;负责及时组织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区域的地质调查勘查工作;负责指导、监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依法运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竣工验收;以及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区发展和改革局:协调安排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防治资金;会同有关部门争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投资。
3、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组织、协调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物资调拨和供应,协助区政府抓好企业的抢险救灾工作。
4、区商务局:负责协调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编织袋(或麻袋、草袋)等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5、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
6、区农业局:掌握农业地质灾害受灾情况,负责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工作。
7、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掌握地质灾害对群众的生活保障影响,组织、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拟定基本生活保障意见和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表彰、奖励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
8、区财政局:负责及时安排和拨付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经费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费用,并监督使用。
9、区民政局:负责地质灾害灾区灾民的生活安置、救灾物资发放和抢险救灾工作。
10、区卫生局:负责组织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
11、区人武部:根据灾情需要,担负抢险、救灾、营救群众、转移物资及落实重大防灾措施的任务。
12、区公安分局:负责维护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秩序,主动协调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保抢险救灾物资运输车辆畅通无阻;依法查处盗窃、哄抢救灾物资及破坏地质灾害通信设施的案件,打击犯罪分子,协助做好地质灾害纠纷调处。
13、区交通运输局:负责运送抢险救灾物资设备和防疫人员,确保道路畅通;为紧急抢险和撤离人员及时组织所需车辆等运输工具。
14、区广播电视台:负责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宣传工作,及时险情预警,普及防灾抗灾知识。
15、区气象局:负责监测天气形势,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及雨情信息,协助做好地质灾害险情预报、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
16、供电公司营业与电费部:负责所辖电力设施的运行安全;保障抢险、救灾的电力供应。
17、区人保财险支公司:在汛期来临之前,及时督促并协助投保单位做好器材、物资、仓库、房屋等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灾后及时做好受灾户的理赔工作。
(四)区政府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抢险救灾工作职责,服从指挥部的统一调度、统一指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配备抢险救灾第二责任人,两位责任人在汛期不得同时外出,第一责任人外出时,应向第二责任人交待好工作。
(五)抢险救灾队伍的组织:
1、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队伍由各处镇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区国土资源分局协助。
2、医疗救护队由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区民政局协助。
3、抢险救灾突击队由区人武部负责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协助。
4、治安维护队由区公安分局负责组织,区人武部组织民兵协助。
(六)各街道镇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以及区政府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灾情的收集。区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大地质灾害的监测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全区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网络,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或扩大。
(七)区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区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并聘请有关地质专家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
三、险情预测
根据我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现将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易发区划分如下:
(一)岩溶地面塌陷区:
(二)崩塌防范区:区北部山区刘家庄至大河峪一带。
(三)泥石流、滑坡防范区:路沿线附近山口的陡险坡处及北部山区。
各街道镇要根据地质灾害预测分析的结果和《市区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监测点,派驻专人,采用设桩、贴纸片、固定标尺和设置监测仪等方法对地面沉降、地面裂缝相对位移进行监测,并结合人工巡视山体内的微地貌、地表植物和建筑物标志的各种微细变化对崩、滑、流地质灾害进行监测。以定期监测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监测为每周一次,汛期强化监测,根据降雨强度,24小时值班监测。并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预报。
四、应急处置
(一)各监测点发现地质险情时,要及时向当地街道、镇人民政府或区政府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报告。各街道镇和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险情发生或者扩大,并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及时向市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报告。
(二)区政府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接到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街道镇、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人员财产撤离、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相应的应急工作。
(三)接到突发性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时应急的基本程序:
1、由区政府突发性地质灾害指挥部下达具体任务,向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以及各街道、镇突发性地质灾害指挥部发出指令。
2、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指挥部指挥和副指挥视情况现场指挥,部署全区抢险救灾工作,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坚守岗位,检查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 上一篇:食品市场分析
-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