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核心要素范文

时间:2023-08-03 17:2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经济核心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

篇1

关键词:低碳生产;内涵;特征;核心要素

自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政策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以来,低碳经济理念便迅即引起各方关注并得到世界各国认可。然而,要将低碳经济从概念转化为行动,就必须寻求明确、具体的发展路径。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构成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四项基本内容,生产又是流通、分配、消费等各项经济活动的基础,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应以低碳生产为逻辑起点。因此,探讨低碳生产的内涵、核心要素及特征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低碳生产的提出背景

“低碳生产”,英文为low carbon manufacturing/production,缩写为LCM或LCP,是相对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并以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生产”而言的。

在17、18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主要活动是农业(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人们将其称为第一产业,primary industry),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可谓是“低碳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的破坏较小。

欧洲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叶开始,分别以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人类社会经历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包括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工业以及建筑业等在内的第二产业(secondary industry)发展迅速、地位普遍上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人类社会跨入“信息时代”,包括商业、交通、通信、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等在内的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即服务业获得巨大发展。

在历经三个多世纪的工业以及科技革命进程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碳基)能源成为工业生产以及人类生活的主要能源,表现为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的“高碳生产”特征。由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致使地层中沉积碳库的碳以较快的速度流向大气碳库,从而引发了温室气体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一系列环境灾难,这是低碳生产提出的直接原因。其次,煤炭、石油等碳基能源逐步耗竭是发展低碳生产的内在要求。再次,低碳生产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对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并以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生产”而言,以低碳生产为基本内涵的发展模式便提到了日程之上。

二、低碳生产的内涵与特征

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耗竭的大背景下,在生产领域如何节约能源消耗、努力降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即努力实现低碳生产。低碳生产是“从供给角度倡导低碳理念、追求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等”。低碳生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全能耗,指生产过程中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的总和。前者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直接能源消耗,包括煤、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消耗和电、煤气、蒸汽等二次能源消耗;后者是指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厂房等在其取得或建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产品生产的全能耗如图1所示。

因此,我们在全面地研究能源消耗问题时,应同时考虑直接能耗与间接能耗,两者总称为全能耗。在节能过程中,既要千方百计降低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的直接能耗,又要千方百计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充分发挥设备、厂房的作用,使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的间接能耗最低。

第二,低排放,包括相对的低碳排放和绝对的低碳排放两种情况。前者是基于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益原则而言的,如果生产过程中单位碳要素投入带来经济利益的相对增加,即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幅度低于生产产出(可以一定时期的生产总值或销售收入表示)的增长幅度,则可称为相对的低碳排放;后者强调一定时期内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碳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它们都是低碳生产的直接表现形式。

然而,即使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实现了相对的低碳排放,由于过度追求生产发展,碳排放总量依然可能大幅度增加,从而无法遏制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因此,低碳排放不应仅是相对的低碳排放,而应以整个国际社会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为目标。

第三,高产出,指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则富。在有关低碳生产的研究中,我们引入碳生产力指标,用以衡量低碳生产的实现程度。碳生产力指单位C02排放所产出的产品产值或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生产总值(GDP),其数值越高,表明低碳生产的实现程度越高。

第四,持续性,即强调低碳生产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基于“持续改进”以及“动态平衡”的思想,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及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探索节约能源消耗、减少CO2排放的实现途径。

第五,行业性,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同,对能源的消耗强度及由此引起的碳排放强度不同。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就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的能源强度远高于一般制造业;而且在同一行业中,技术水平越低则能源强度越高。可见,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总量和能耗强度,第二产业是实现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生产的重点行业。

第六,层次性,即应从微观、中观或宏观等不同的层面分析低碳生产的实现方式。

首先,在微观层面,不管处于社会发展的何种形态,生产活动都是由不同的微观主体(个人或企业)进行的。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企业低碳生产的内涵就是指“从源头以及生产过程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此外,如果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效率较低,就会产生能源过渡耗费问题;与此同时,如果生产运营方案不佳,也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因此,低碳生产的内涵应从环境的概念扩展到能源消费以及生产效率等方面。”

其次,汇总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内的众多微观主体的生产活动,从而构成了中观或者宏观层面的社会生产活动,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或总体。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低碳生产就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基本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生产体系。

三、低碳生产的核心要素

由于涉及的范围、关注的重点以及具体的手段不尽相同,从微观、中观或宏观等不同层面审视低碳生产,其核心要素是存在区别的。

(一)微观层面的低碳生产核心要素

生产是指将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造各种产品的活动。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在企业,由企业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生产之间协作更加密切;通过产品的市场化和市场自动调节,使生产过程各环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努力节约能源消耗、不断降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即努力实现低碳生产,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减少源排放,在现代企业的生产中,几乎所有的机器、设备都将电作为主要能源。如果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机器、设备耗用的能源达到最少,则来源于机器、设备的CO2排放就会降低。

2.提高机器、设备的能源效率。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输出与输入之比即能源效率,依据这一指标进行评价,低碳生产的能源效率要比一般或常规生产的能源效率高。

3.减少浪费,主要指减少机器、设备的闲置时间、等候时间及排队时间,杜绝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等。最优的设备运转状态及生产方案可以使能源消耗及CO2排放降至最低,实现低碳生产。

4.资源的有效利用,包括原材料的有效利用、减少排队及等候时间、生产优先等,它们均是实现生产最优化的约束因素。降低无效的能源消耗及CO2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低碳生产的重要因素。

企业低碳生产的核心要素,如图2所示:

(二)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低碳生产核心要素

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低碳生产,以LCP来表示,是指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内的众多微观主体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的低能耗、低污染的生产体系,其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资源禀赋、低碳技术、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五个方面,分别以R、T、F、G、C来表示,

则从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低碳生产可以表示为:LCP=f(R,T,F,G,C)。其具体含义分述如下。

1.资源禀赋,包括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汇资源等,它决定着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对低碳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由于碳排放来源于化石能源的使用,在整个能源消费结构中,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是递减的)以及煤炭、石油等的比重越高,碳排放量就越大。在我国的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一方面决定了我国实现低碳生产的艰难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低热能和生物质等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意义。

2.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包括减碳技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无碳技术(指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去碳技术(指二氧化的碳捕获与埋存(CCS))。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决定着实现低碳生产的进程。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要多管齐下、加快我国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推广速度。

3.产业结构,即不同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它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和第三产业的生产能源消耗较少,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能源消耗就越大,碳排放量就越高。它是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由“高碳生产”向“低碳生产”转型的起点和背景。

依据我国第一次(2004)、第二次(2008)经济普查结果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分析,我国正处于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由此,一方面决定了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产的巨大空间和较低成本,另一方面决定了我国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发展的紧迫性。

4.增长方式,即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生产增长的实现模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指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生产增长,而后者主要指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生产增长。由于能源是生产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增长方式就决定着能源消耗的量与质,从而决定着低碳生产的实现状况。

5.消费模式,指人们与消费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和形式。生产的目标最终要服务于现实或未来的消费,因而一切能源消耗及其排放在根本上都受全社会各种消费活动的驱动。由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或国家居民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具有较大的差异。低碳生产最终应通过杜绝奢侈、浪费,采取低碳消费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丽华.低碳生产模式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经济,2010(2).

2.潘家华,庄贵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篇2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v),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包含三方面的内涵:(1)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基于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2)低碳经济是相对于新能源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3)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缓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

二、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

低碳经济应该包含四个核心要素:发展阶段、低碳技术、消费模式、资源禀赋。低碳经济可用如下概念模型表示:LCE=f(E,R,T,C)。其中,E代表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等方面:R代表资源禀赋,包括传统石化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汇资源等。显然,此处的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也包含人力资源,没有人力和资本的投入,可再生能源、核能等不可能得到高效利用:T代表技术因素,指主要能耗产品和工艺的碳效率水平,通常情况下,技术水平是发展阶段的产物,但对低碳经济来说不一定如此,一些国家可以利用先进的低碳技术,超越许多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式的低碳发展:C代表消费模式,主要指不同消费习惯和生活质量对碳的需求或排放。

三、低碳经济理论基础

(一)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基础

“低碳经济”的提出既有现实的社会背景,又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新古典综合派”将对GDP的研究当作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就是在研究一个国家的GDP。而“世界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并不是仅仅只是研究各个国家的经济,同时还要研究世界经济发展,人类发展。从他们的观点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对于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思想中的低碳经济理念。

(二)低碳经济的相关学科比较

当前四种主要的经济体系: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这四种经济模式,都体现了从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低效率向资源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转变的经济思想。生态经济的思想就是要让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服从生态规律。循环经济是将生态化通过循环的手段加入到经济活动中来。绿色经济是通过节约资源来达到对自然资源消耗量减少的目的。对于低碳经济则是因为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升高而使得全球气候变暖所提出的,人们开始觉得不能以高碳的排放量来获得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低碳经济理论的构建

低碳经济是属于经济学分支,是运用经济学有关原理和规律解决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之间不协调的学科,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问题,从本质上看低碳经济属于生态经济学。低碳经济理论研究内容主要从经济学角度运用“看不见手”和“看得见的手”解决全球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高排放量之间矛盾。

研究低碳经济时,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1)以传统经济学为基础,充分掌握各类实证分析方法(如边际分析、弹性分析以及均衡分析等)。同时,了解并分析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碳排放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2)从环境经济学中汲取养分,如波及性分析、碳循环以及成本有效性分析等;(3)大气中C02含量超标问题,往往是少数国家的碳排放失控造成的,所以,需要利用到制度学中的相关原理展开分析。

四、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一)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完善了国际经济学体系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很多值得经济学家们研究的新名词,如“碳足迹”“碳货币”“低碳生活”“碳贸易”“低碳发展”“碳期货与期权”“低碳技术”“碳关税”“低碳城市”等。虽然其中很多概念还有待完善,但是已经给金融学、虚拟经济等增加了新的研究内容。低碳经济立足于国际经济整体收益角度看待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低碳经济理论应纳入国际经济范畴,拓宽国际经济学原有狭义研究视角。低碳经济的国际合作发展经济思想和碳交易、碳贸易等解决办法,有助于化解国际经济合作困境。

(二)提供了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理论基石。拓宽了环境问题解决的途径

近来产生的相关经济理论,如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这些理论有各自内涵,有各自研究内容,但都不以低碳为研究重点。温室效应目前是全球最主要环境问题,其根源是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所导致的。如何转变这种发展方式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一套经济理论体系来指导,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完善的低碳经济理论能够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理论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引低碳经济发展。皮古曾经提出通过增税手段来解决负外部性问题,使得资源得到帕累托最优配置,或者通过对产权的界定来降低人们的交易成本,达到社会帕累托最优配置。但是对温室气体的产权却很难界定,也无法确定征税对象,此时就可以借鉴“低碳经济”中有关碳关税等概念来设计解决方法。

(三)促进了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现在人们日益关注生活质量的高低,若仍然以物质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不仅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而且对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会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低碳经济”不仅促使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同时也要求人们转变生活和消费方式。低碳经济能够促进消费方式的良性转变,从过度物质消费渐渐转移到精神消费,让后者取代前者成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

五、结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全球大趋势,当前,中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我们必须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谋求双赢的低碳发展路径。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应立足实情循序发展,不能盲目调整产业、能源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淘汰过剩产能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但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当前还不能脱离高碳发展的发展方式。盲目追求产业、能源结构的调整甚至会带来打着调整结构的名义进行“污染转移”的尴尬后果。

(二)应加快完善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加快完善和制定包括:国家监测考核管理标准,财税、价格等金融政策措施(如开征碳税、试行碳交易等)的法律法规,制定出相关的规范以指导企业开展低碳发展的探索。

(三)加强宣传引导

篇3

旅游业属性从总体上讲,属于低碳产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目前,社会各界对低碳旅游的认识仍较为模糊,较多地把低碳旅游与节能减排简单地等同起来。其实,低碳经济具有较为广阔的内涵,包括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是一个以能源为核心,技术为支撑,生产为手段,消费为目的的“综合体”概念。旅游业天生具有的生产与消费同步性、多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旅游业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集聚是集群的初级形式,当旅游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旅游产业集群的出现。因此,低碳旅游应该从旅游产业集群的高度,从旅游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和相关利益主体出发,以各种形式和形态充分反应低碳经济形式。旅游产业集群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类型、模式、形成与发展机理、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定性化对策研究等。而对反映低碳理念,顺应低碳旅游发展趋势的“低碳旅游产业集群”却鲜有研究。如果从生态和可持续角度理解“低碳”,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基于“生态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如王兆丰(2008,2009)利用生态理论,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并提出了实现旅游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的途径。4二是基于“可持续理论、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如李琼、李彦辉等(2007)将循环经济应用到旅游产业集群中,指出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但是,低碳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尚处在空白阶段,这明显与低碳旅游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宜,亟待加强相关研究。

二、低碳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界定

产业集群的概念是由迈克•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由于视角和学科的不同,迄今为止,产业集群的内涵界定没有统一标准。主流上是把产业集群理解为同一产业企业及关联企业、机构(研究、管理、服务机构)地理集中的经济现象。由于同一产业企业地理区域高度集中,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组织总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因此,有学者指出:产业群集约化(产业集群)就是低碳经济。低碳产业集群则是指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实现清洁能源普及和能源效率提升的产业集群。传统行业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依托核心企业的领导和发散作用,而核心企业培育较晚、数量不足、规模较小,很少或者几乎不涉及消费者的反馈效应,这也正是我国旅游产业小、散、弱、差的主要原因。因此,低碳旅游产业集群应在突出企业低碳转型核心地位的同时,积极向上寻找保障主体(政府),向下寻找响应主体(游客),构建三位一体的产业集聚体系。综上,可以将低碳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以绿色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为最终目的,以高效的旅游供应链为纽带,以旅游企业低碳转型发展为主导,融政府保障、企业支撑和游客响应三大主体及层次的生产经营网络系统。低碳旅游产业集群目标是提高绿色能源和低碳节能减排技术的普及,促进低碳旅游产品的科学研发和广泛生产销售,共同树立低碳旅游品牌,发挥旅游企业整体规模效益,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低碳旅游产业集群供应链

(一)低碳旅游供应链概念

所谓“供应链”就是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低碳供应链”则是低碳理念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充分体现。具体到低碳旅游供应链上,即以低碳旅游产品研发为出发点,以绿色能源、材料和低碳技术的应用为手段,以低碳旅游产品体系为载体,通过低碳旅游产品的交易促进低碳旅游消费模式的建立。低碳旅游消费模式又通过反射效应,将低碳理念和诉求反馈于低碳旅游产品研发和生产,进一步深化绿色能源、材料和低碳技术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从而形成政府、企业、游客三者互动,研发、生产、交易彼此联系,相对闭合,不断循环的链条。

(二)低碳旅游供应链构成

低碳旅游产业集群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其中,低碳旅游产品的研发设计和要素交易构成了低碳旅游供应链的前端和后端,低碳旅游产品生产则构成供应链的中端,低排放、低耗能、低污染的绿色能源和低碳技术循环利用则涉及整个过程。

1.低碳产品研发

低碳产品研发是低碳旅游供应链的前端,是将低碳理念引人低碳旅游供应链的重要切人口,也是低碳旅游供应链形成的重要思想保障。其主要任务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低碳规划与设计,将低碳、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理念引人并有机融入整个旅游产品中,它包含了对旅游产品从概念形成到采购组织、生产制造、使用、反馈处理的各个阶段的规划和设计。二是低碳技术的前端研发和孵化转化,包括对传统旅游产品所需能源和材料的低碳化转型可行性和路径研究,以及其他行业低碳技术在旅游业中的转化应用,为低碳产品生产和要素交易提供技术保障。如加大对环境容量预警系统、智能绿化灌溉系统、污水循环利用系统、高耗能设备监控系统等核心技术的攻坚与研发。

2.低碳产品生产

低碳产品生产位于低碳旅游供应链的中端,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既是低碳产品研发的具体落实,又为低碳旅游产品交易提供丰富产品体系保障,是低碳供应链得以实现和延续的中心组件。旅游企业低碳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绿色材料的采购,优先选用可再生、低消耗、少污染的材料。如旅游餐饮企业应尽量采购本地食品和有机食品,减少“灰色耗能”,降低“食品公里数”。_6J(二是绿色能源的利用,旅游企业要对原来能源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重点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各种低碳或零碳能源,建立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如提倡使用清洁交通工具、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标识标牌、地热能供暖、免水冲泡沫厕所等。三是低碳技术的应用,即鼓励企业获得绿色饭店和绿色企业认证,提倡使用绿色节能建筑、低碳景观设施。

3.低碳产品交易

低碳产品交易是低碳旅游供应链的后端,是供应链优化管理实现建立低碳旅游消费模式目标的关键所在。同时,低碳旅游消费模式具有较强的反向作用力,能够及时地将终端信息和态度反馈给供应链的前端和中端,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调整和优化。从交易对象上看,低碳产品交易可以分为要素交易和产品交易。要素交易主要是旅游企业之间的生产要素、服务转包等交易,目的在于实现绿色能源、材料和低碳技术在产业集群企业间的有序流动和资源共享。产品交易则主要是旅游企业与游客之间围绕低碳旅游产品买卖(合同)关系总和,内容上包括低碳营销和低碳消费,即旅游企业通过实施低碳营销,将低碳理念和低碳产品传递给游客,加强低碳消费引导,强化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提高其对低碳旅游产品接受程度,从而使旅游企业实现经济、市场(游客需求)、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四统一”。

(三)低碳旅游供应链利益主体分析

低碳旅游供应链是一个多主体、多结构的综合体,其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游客。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低碳旅游供应链的前端、中端和后端,构成是多元化的统一管理体系。

1.政府

政府作为低碳经济的主要倡导者,在低碳旅游供应链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利益主体互动方面,政府通过加强引导,促进企业进行低碳生产和游客适应并形成低碳旅游生产和消费模式,同时积极接受企业和游客的反馈意见,不断地调整引导措施和方式。在构建和优化低碳旅游供应链上,政府主要起到政策引导、氛围营造和制度监管的作用。对低碳旅游供应链的前端主要是强化引导作用,通过明确低碳发展方向,制定低碳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确保低碳理念的正确引入和各项低碳政策措施的落实,同时,还可以考虑建立“碳基金”,破解低碳旅游转型的资金、技术难题。在中端低碳产品生产中,政府主要发挥监督考核职能,如出台制约企业“高碳”行为的政策,建立健全动态化的旅游企业能耗统计监测体系,建立完善企业节能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在对后端的低碳产品交易中,政府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充分营造低碳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低碳营销和消费提供鼓励政策和社会舆论支持。

2.企业

企业是低碳旅游供应链的核心要素,旅游企业通过直接作用于对供应链中端低碳产品生产,为供应链提供给丰富的低碳旅游产品,确保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同时,又积极接受供应链前端和后端的辐射,积极转化吸收产品研发成果,根据产品交易情况调整生产结构,加速企业自身的低碳转型升级,树立企业低碳形象和品牌,优化旅游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旅游企业发挥核心带动作用,关键是要做强“外部带动”,一方面旅游企业应通过要素交易深化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形成良性互动,建立资金、技术和市场共享机制,培育出一大批低碳旅游企业,最终达到整个产业集群的低碳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实施低碳营销和加强低碳消费引导,争取和提高游客对低碳旅游产品的认识和支持,接受游客反馈意见,自觉地进行低碳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低碳旅游产品,努力成长为低碳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树立企业低碳形象和低碳品牌。

3.游客

游客作为低碳旅游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是低碳旅游供应链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的关键,也是低碳旅游消费模式形成的关键。游客通过购买行为直接面对低碳旅游产品,直接接收旅游企业低碳营销和消费辐射,并间接接受产品研发影响,同时,凭借终端市场的反射效益对整个低碳供应链实施反馈作用。从主体构成上看,游客一方面接受着政府政策引导和企业低碳营销的辐射,主动或被动形成低碳旅游消费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向政府和企业反馈自身对低碳旅游产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因此,从游客角度优化低碳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要争取游客对低碳旅游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和旅游企业应在加强低碳舆论引导的同时,还应制定灵活多样的低碳促销,如开辟低碳营销渠道,让游客通过参与低碳旅游实践换取景区的优惠门票、住宿餐饮折扣等。

四、实证研究——以攀枝花为例

(一)攀枝花发展低碳旅游产业优势

攀枝花是为开发铁矿石资源而兴起的城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攀枝花市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市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的切入点,加大培育力度,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与其他类似的资源型城市一样,攀枝花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旅游资源、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等问题日益凸现。但是,从低碳(零碳)资源角度来说,攀枝花具有发展低碳旅游产业独特优势。攀枝花地处攀西地区,拥有充沛的太阳能资源,太阳年平均日照时数相当长,仅次于拉萨,太阳能资源的能源替代量理论值折合标煤约为5.6亿吨/年。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也是低碳转型发展中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当前,攀枝花利用太阳能的主要形式是光热、光电利用,主要应用在户用热水器、集中供热系统以及太阳能照明路灯的使用方面规模都不大。同时,攀枝花虽然较早地提出了“阳光花城”低碳旅游形象,但是由于攀枝花现有旅游产品较为单一,“阳光花城”缺乏旅游产品体系支撑,“阳光花城”低碳旅游新形象尚未成功树立,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攀枝花所在的攀西阳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集聚区是四川省明确的加大力度培育的七个旅游产业集聚区之一0因此,加快攀枝花旅游产业低碳转型升级,优化低碳旅游供应链,树立低碳旅游品牌,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1.强化政府主导,保障低碳旅游发展环境

政府在低碳旅游产业供应链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营造低碳旅游发展环境,是保障攀枝花旅游产业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是积极将低碳旅游理念引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形成低碳旅游发展专章或者低碳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对本地的旅游企业提供低碳转型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思路、行动指南和实现路径等。二是加大低碳旅游产品研发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协作的低碳旅游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制订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建立低碳旅游发展基金,势推动加快旅游企业的低碳转型发展。三是抓好低碳转型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和完善督查机制,加强对旅游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2.培育低碳企业,增强低碳转型整体竞争力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餐饮、住宿、旅行社、旅游交通、景区和旅游商品等骨干低碳旅游企业是优化低碳旅游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关键。在途径上,一是要鼓励企业清洁能源,实施低碳生产,政府应积极帮助为旅游企业解决低碳转型发展面临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特别是资金难问题,可以考虑支持骨干旅游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推进社会化、市场化融资,增强旅游企业资本势力。对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采取并购等方式培育组建大型旅游集团,实现集团化发展。二是要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增强集群整体竞争力和低碳转型发展实力,优化低碳旅游供应链,树立统一的低碳旅游品牌。

篇4

[关键词] 德清;资源观;旅游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B

城市经济的发展给居民会带来很多影响,这其中较为显著的有两方面:一是居民的自由支配收入增长,二是居民的消费习惯和理念发生改变。城市居民面对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多会选择在空闲时间外出旅游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作为旅游目的地而言,市场和资源是发展旅游经济不可或缺的依托。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经济时需要释放当地旅游资源的潜能以生产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潜在的消费群体。作为长三角近几年兴起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的德清县,它的发展成功之路正是在对资源进行很好的利用基础上实现的,其发展模式也成为众多县市借鉴的对象。

一、资源观的概念

资源论的基本思想是把特定区域范围内看成是资源的集合体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当地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它要求我们从系统的对各要素进行整合与利用,由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组成视角,对资源进行科学、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它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统筹协调的资源观、辩证的资源观、开放的资源观和优势的资源观。

目前资源观理论广泛应用在各行业,其中企业集团资源观的研究内容较多。旅游行业的资源理论则主要是强调综合分析消费市场需求和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找到契合点,发掘当地旅游优势资源来满足消费市场,与此同时需要考虑具有同质资源的竞争对手,通过适当的销售方式将旅游资源推介给固定消费群体,达到旅游产品与旅游需求统一。

二、德清县旅游资源概况

德清有着近1800年的建县历史中,至今保留着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有千年古刹云岫寺、宋代石桥等等。它具有山青水清人亲的优势,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名山之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等美誉。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座落境内,江南最大湿地、防风古国故里――下渚湖镶嵌其中,东部千年水乡古镇――新市享誉在外。德清还孕育了赵孟\、沈充、沈约、姚思廉、孟郊、管道升、俞平伯、沈西苓、胡渭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德清县正努力打造中国“江南休闲度假第一县”。整体来看,全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较多的单体、较高的储量和较丰富的类型,共有旅游资源单体272个,有八种类型,分别有地方景观类16个、水域风光类21个、生物景观类23个、天象与气候景观类8个、遗址遗迹类22个、建筑与设施类145个、旅游商品类19个、人文活动类18个,旅游资源单体中5级单体有3个,四级单体有6个,多样化的旅游资源为多种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德清旅游产业要素分析

旅游产业的发展核心要素主要是由旅游资源、旅游区位和旅游设施等方面所构成,德清旅游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得意于这几大核心要素综合发展。

(一)德清旅游资源分析

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往往是在区域范围内发掘最为独特或者知名度最高的旅游资源,这样可以更有效的让游客记住旅游目的地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从德清县内的旅游资源来看,虽然其旅游类别与数量都很多,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资源并不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在德清众多旅游资源中等级与知名度都是最高的。莫干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它是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兼具的旅游地。

从人文旅游资源角度来看:众多的历史名人,既为莫干山赢得了巨大的名人效应,更为莫干山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诗文、石刻、事迹以及二百多幢式样各异、形状美观的名人别墅;从自然旅游资源角度来看:莫干山山峦连绵起伏,风景秀丽,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

(二)旅游经济区位分析

德清为浙江省湖州市辖县,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德清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全县11个乡镇有7个乡镇与杭州接壤,是杭州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距离长三角的上海、苏州、宁波等中心城市均在160公里以内。杭宁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104国道、304省道、宣杭铁路、京杭运河、杭湖锡线航道穿境而过,杭州K588公交车直通县城武康。武康距杭州市中心仅半小时车程,距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宁波、南京均在2小时车程以内,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40分钟车程。

德清利用宁杭客运专线的开通,让它快捷的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与众多旅游消费地相连。目前德清与杭州和南京、宁波、上海等主要客源市场之间每天均有很多高铁开行,通过高铁能更快捷的让游客进入德清,这促使德清旅游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三)旅游设施分析

德清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完善相关设施以更好的服务游客。德清政府有效整合农业、林业、水利、旅游、新农村、交通等项目资金,努力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档次。优先解决重点休闲农业点与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与旅游镇、村之间的道路连接线建设问题,依据客流量数据分析和交通换乘需要,合理设置通往乡镇休闲农业景点的交通线路;并推动乡村旅游点公共厕所及停车场升级改造工作,完善全县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点和自驾游基地等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这其中德清依托当地旅游龙头资源侧重对莫干山区及周边区域加大力度建设。

四、德清旅游发展战略

前些年,在众多长三角旅游目的地中,德清并非是亮眼的旅游目的地,莫干山作为德清知名度最大的旅游景区,它与周边的江南水乡古镇相比略显逊色。但随着德清休闲旅游战略的调整,以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不光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吸引了业内人士借鉴与研究。

(一)结合当地资源打造错位旅游产品

从长三角众多旅游目的地类型来看,主要分为城市旅游目的地、水体旅游目的地和山体旅游目的地。长三角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发展带,拥有众多城市,旅游潜在消费者众多,对于城市消费者而言,水体与山体旅游目的地是他们较为倾向的放松休闲之地。在这些城市周边的滨海、滨湖和滨水等水体旅游目的地发展多年,每年都有大量的旅游消费者前来。相对来说山体旅游目的地因为距离中心城市距离较远,受限于交通因素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从山体旅游目的地来看,虽然莫干山的知名度相对黄山、九华山和雁荡山而言较低,但是由于莫干山历来是休闲旅游及避暑胜地并且更为靠近长三角中心城市,这是它相对其他山体旅游目的地最大的优势。

近几年在国内逐渐兴起的全新民宿旅游形式洋家乐就是起源于德清境内的莫干山区域。由于最初它是由洋人自发形成的农家乐集聚区,所以被称为洋家乐。洋家乐的发展正是契合了德清莫干山的休闲旅游和避暑的特色逐渐发展,利用莫干山周边地势较为平缓的乡村适合开展各类回归自然休闲旅游项目,这些是城市旅游目的地、水乡古镇和水体旅游目的地所不具备的旅游潜在资源。通过这些年与周边旅游目的地的错位发展发展,德清的旅游经济已经从莫干山地区的洋家乐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开发休闲旅游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消费者熟知。

(二)结合消费者特点提升旅游通达性

德清休闲旅游目前主要消费群体来自长三角内的各大城市高收入者,他们具有人均消费高和知识水平高的特点,希望通过最为快捷方便的交通进出德清,多以自驾或高铁方式为主。

德清在现有的对外交通基础上依然争取项目来提升自己的对外通达性。2016年3月由国家铁路总公司牵头的新建上海至苏州至湖州铁路可行性研究评审会在湖州举行,预计苏湖客运专线将于四年后开通,这意味着未来来自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的旅游者最快只需要40分钟就可以通过高铁到达德清。规划中的苏湖客专专线将更好的将德清与其东边中心城市苏州、上海进行连接,德清所在区域的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完善。

与此同时,德清的县道、乡道、村道亦以无与伦比的加速度也在改写着德清境内交通的面貌。德新公路、下康公路、德桐工程、莫干山大道等一大批县级公路以及联网线相继建成,一条又一条新建的道路连通了德清各个乡镇和各个村庄,为德清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搭建起了良好发展基础。

整体来看德清县通达性在逐年提升,在此基础上推出专门服务旅游消费者的交通方式,让游客更便捷的进出德清,比如为了方便通过高铁抵达德清的游客,德清高铁站开往莫干山景区的直达公交巴士;德清县旅游主管部门与神州租车合作,在德清高铁站引进了便于游客出租的自驾汽车,正式开启了当地全新的“落地自驾”模式,租车只需“两证一卡”(身份证、驾驶证和信用卡),省却了旅游者途中换乘的烦恼,可以尽情享受自驾出游的乐趣。

(三)树立休闲新思路

洋家乐作为民宿产品相对而言算是单一旅游产品,经营者在锁定目标群体的基础上对消费者的喜好进行分析,提出以“定位高端、经营生态、消费低碳”为开发思路,倡导无景点另类健康休闲理念,为经受繁重都市工作生活的旅游消费者,提供回归自然的休闲度假方式,旅游设备设施也都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实现天人合一、低碳环保。区别于传统农家乐依靠景点吸引游客带动发展的模式,洋家乐依靠自身独特的文化和主题,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因而拥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客源。它的成功也进一步促使德清在发展休闲旅游的过程中更为侧重保护自然景观,传承历史文化,保持特色风貌,强化节能理念,推进绿色生态城镇建设,推动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篇5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高碳排放量和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工业化进程的加剧、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量消耗使得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大量的排放甲烷、氮氧化物和碳化物等温室气体;森林砍伐和草地退化沙漠化使得全球植被覆盖率逐年减少,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粗暴式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带来了一些列生存和发展问题。近几年,全球自然灾害不断、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上升、海洋风暴次数增加,既是对目前不良发展方式的印证。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量的趋势下,碳排放空间已然被视为一种生产要素或者说是稀缺资源。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以能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经济发展动力。而我国的自然资源储量可概括为“富煤、少气、缺油”。已探明的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的储量占比分别是:煤炭94%,石油5.4%,天然气0.6%。而煤的碳密集程度比较高,同等质量的化石燃料燃烧,煤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是石油的1.32 倍天然气的1.78倍。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时期,以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的利用率水平较低,为了经济增长不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加之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煤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更高。同时,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减少、价格不断上涨也在限制着当前经济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的碳生产能力(即每排放一吨的二氧化碳所生产的GDP)仅是发达国家的1/5至1/4左右。早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中国政府响应国际上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

二、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

(一)关于产业能效和产业转型的研究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一次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人口、经济活动产出、能源结构以及能源效率密切相关。其中能源结构影响着不同能源品种的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是指燃烧或使用每种单位能源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一般认为碳排放系数是固定不变的。有数据显示,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我国三次产业的比重变化分别为:第一产业产值由28.2%下降为11.3%;第三产业产值由23.9%上升为40.1%;而第二产业的产值在41.3%到48.7%之间浮动,变动并不大。可见,中国经济呈现了较快的增长,而重工业的比重仍较高且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一比重状态。丁永波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首先要对当前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

在实证研究方面,对于产业能效和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不断发展。主要利用结构性因素分解法和指数因素分解法,对产业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或者能源使用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各种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率大小。将碳排放影响因素主要分解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系数等。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到针对某个省或者某个市和地区的低碳化发展路径措施。

(二)关于低碳化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

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创新产业低碳化技术。低碳技术创新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使用结构的调整,从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有不少学者在促进产业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周五七(2011年)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实践与启示》一文中,阐述了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驱动机制。文章从政府采购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低碳技术国际转让政策、节能减排政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论述了现有的典型国家的低碳技术促进政策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文中结尾总结中提出,虽然对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驱动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剖析,但并没有具体量化到各个驱动机制对低碳化技术创新的贡献率,认为这将是今后这一方面研究的方向。

低碳化技术创新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直接引进发达国家的清洁生产机制。这种方式虽然成本低但是却很难获得核心技术,并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减排机制。二是通过自主创新研发低碳技术,建立起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对我国而言,减排的关键就是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同时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具体而言,就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减少煤炭使用中的碳排放量。王可达(2011)认为我国低碳化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是:企业投资研发的总量少且研发强度低,技术创新的主题缺位;企业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特性和低碳技术研发的风险性,决定了企业没有长效的技术创新机制,而创新激励机制的缺乏使得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动力不足;我国的低碳技术研发起步晚、缺乏专业人才、资金投入不足相应的导致低碳技术创新的研发能力薄弱;具体技术创新领域存在障碍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缺乏核心技术。因此他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

(三)关于低碳化管理的研究现状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其中征收碳排放税成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条重要举措。肖泽群等人利用现有的内生增长模型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征收碳排放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增加比例税(在原有的比例税基础上增加碳排放比例税)因素,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平均储蓄倾向的增长成正相关关系,并在一定范围内与水平创新、垂直创新的增长成正相关关系。而且,如果政府执行平衡预算,新增碳排放税全额用于低碳技术的创新投入和设备投入,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与比例税、政府生产中间产品投入资本所占比例的增加,可以提高水平创新和垂直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由此得到开征碳排放税可以确保经济增长,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西方国家在通过环境法律和公共政策体系和部门管理有效结合共同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企业是处于微观经济领域的无数个个体。由于企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外部影响并不能依靠市场调节机制来有效的抵御。这就需要政府从法律构建方面对企业发展的环境负外部效应进行规制。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正在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的完善。许多学者从这一方面对低碳化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张露、冉景亮的论文《产业低碳发展的环境法律规制与政策体系建构》,在总结了目前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并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环境法律体系构建和政策体系构建提出了若干意见。他们认为,深入持续的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需要形成 “以法律监督为主,政策管理为辅”的良好格局。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 盐城市;低碳经济;SWOT分析

[基金项目] 盐城师范学院2011年校级课题“基于SWOT分析的盐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批准号:11YCKW04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周璐,盐城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区域经济,江苏 盐城,224002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8-0047-0004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愈发凸显,并由此引发了很多灾难,而其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则是最关键的元凶,因此,经济发展和气候环境的关系逐渐被世界各国所关注。英国这一工业革命先驱率先意识到了自身能源安全和气候变暖的威胁,该国政府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了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目标,由此“低碳经济”这个概念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以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为核心。随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纷纷制定了相关的节能减排的政策文件和措施,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摸索适合本国发展的途径。低碳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经济总量排名第二位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更有着不容懈怠的责任。在2009年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总理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40%~45%。可以说,“低碳”对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中国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又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重大战略机遇,低碳经济的理念在中国各地蔚然成风。作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的盐城,工业底子薄弱,在过去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中承接了很多发达地区淘汰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无疑加大了其节能减排的压力。但是近年来,随着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实施,盐城市充分把握这一契机,在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同时,坚持将节约能源、保护生态作为发展的原则,积极践行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二、盐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 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清洁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而盐城市在这方面具备先天的资源优势。盐城境内海岸线占江苏全省的56%,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m3,预计总储量达2000亿m3,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陆上最大的油气田。全市拥有683万亩的滩涂资源,为江苏全省之最,土地资源、光能资源、风能资源和潮汐能非常丰富。盐城市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将农作物秸秆为主的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将会带来丰富的生物质能。良好的资源禀赋为盐城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能源保障。

2. 具备良好的低碳产业基础

基于良好的资源优势,近年来盐城市在产业低碳化方面已初见成效,如:风电装备、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电光源等新特产业后劲十足,已经成为带动盐城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全市形成了较好的低碳产业基础。近年来,华锐风电、神山风电、汉德风电等重点企业纷纷进驻盐城,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也已建立,初步形成一流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11年,盐城风电装机已达到87万千瓦,光伏装机200兆瓦,在江苏全省占到了半壁江山,成为全国七大风力发电基地之一。作为盐城一大支柱的汽车产业同样在低碳化进程中硕果累累,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奥新已研发成功并小批量出口3大系列7个品种的纯电动车辆,中大则致力于开发纯电动、天然气、混合动力客车,东风悦达起亚推出了环保理念电动车型Ray、汽油及电动混合动力车K5以及由东风悦达起亚自主设计的福瑞迪纯电动车。此外,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为低碳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3. 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盐城市位于“海上”的中心地带,长三角经济圈的北缘,是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盐城市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空港及海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的地级市。其中,航班直通韩国首尔、港台以及国内主要城市;班轮航线开通至日本门司、台湾基隆、韩国仁川等。全市港口、空港、铁路和高速齐头并进,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随着崇启大桥的通车,盐城市已经逐渐融入了上海两小时经济圈,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2008年初,上海被列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在低碳经济的技术和经验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因此,良好的区位优势有利于盐城加强与上海及国外在低碳经济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二)劣势(weaknesses)

1. 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产业结构会影响能源结构及碳排放强度,因此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推进低碳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单位产值能耗是最低的,所以加大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实现产值的增加和能源的节约。2011年,盐城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5∶47.2∶37.8,显然第二产业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比例相对较低,增速低于第二产业。在工业内部结构中,化工、纺织等支柱产业本身终端、高端产品比重低,大多数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盐城以重化工业为先导加快工业化进程,符合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粗放型的方式对于能耗和环境的破坏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产业结构及工业内部结构都有待进一步改善,否则必然会不断加大节能减排的压力。

2. 全民低碳经济意识薄弱

践行和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从思想上牢牢树立与低碳经济相匹配的低碳观念。目前,在盐企业和居民低碳经济意识较为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盐城过去在大规模招商引资和承接苏南产业转移过程中引入了很多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尤其是一些污染性较强的化工企业,带来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政策的缺失使得大部分企业缺乏节能环保意识,社会责任严重缺失。企业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三废”排放、企业办公、产品营销等各个环节没有贯彻低碳理念,缺乏研发低碳技术和推行清洁生产的动力,企业内部及外部的约束力较弱。同是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的观念及其指导的行为对于盐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市民传统的消费习惯显然和低碳观念格格不入,好面子、重排场这种典型的高碳消费理念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但是居民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些,在思想上往往把环保的责任完全推给政府和相关企业。尽管大部分居民认可低碳经济,但是主动学习了解、宣传、践行低碳生活的却为数不多,低碳消费观念还未深入人心。当然,这与政府及相关媒体的宣传不到位也是密切相关的。

3. 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全市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大,主要集中在千万元以下规模。在年销售额方面,达到20亿以上级别的很少,实现百亿元以上年销售额的只有两家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盐城大多数企业的通病,企业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相对匮乏,企业生产主要集中于中间加工产品。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离不开大量的研发投入以及与之配套的高技术人才。然而,盐城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和江苏其他城市相比弱势明显。发展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需要政府资金的大力扶持以及金融机构的低碳信贷支撑,毕竟大部分企业规模有限,自有资金不足。目前来看,盐城市低碳金融支持力度明显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研发低碳技术、推进低碳生产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发展低碳金融还可以从信贷角度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融资,带动低碳企业和项目的发展。由此可见,建立和完善低碳金融制度势在必行。此外,高技术人才是突破低碳技术难题、发展低碳经济不可或缺的要素,盐城市技术人才储备相对不足,本土人才培养工作以及人才引进机制需要不断推进和完善。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 江苏沿海开发及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

江苏沿海开发与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东风,为盐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沿海开发国家战略提升了盐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带来了更多国内外客商的进驻投资,成为了港台、东北亚商人青睐的投资热土。盐城市已吸引总投资超644亿元的145个重大沿海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成为了沿海开发主攻特色产业。沿海开发在推进工业低碳化进程的同时,也必将带动物流、保险、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实现低碳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契机。随着盐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盐城将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北翼人才和金融高地。目前来看,人才和金融是制约盐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平台,加大与上海、苏州等长三角成员在经济、技术、人才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产业要素优化配置,有利于打破固有瓶颈,清除推进低碳经济的主要障碍。

2. 各级政府提供的政策规划机遇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低碳经济发展都提出了一些政策规划。在国务院近期印发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包括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十方面的保障措施,要求积极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及应用,并特别突出了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预计“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总投资将达23660亿元。在确定碳减排目标的同时,全国低碳经济发展试点方案也在抓紧制定和推进之中。尽管江苏省没有成为首批低碳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但是省政府却高度关注低碳发展规划,在“十二五”规划中同样强调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将“低碳经济”确立为沿海地区开发的主要战略之一,并积极争建首个“全国沿海低碳经济示范区”。作为沿海开发的中心城市,盐城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将低碳经济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确立了节能减排目标,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如:积极研究制定节能减排管理和考核指标体系,加强重点行业管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推进清洁生产并制定《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导则》,组织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努力营造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氛围。

(四)威胁(threats)

盐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威胁,具体如下:一是盐城市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期,为了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全市展开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关于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也在稳步推进之中,因此“发展排放”的增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不可避免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压力依然很大。二是在承接东北亚产业转移中,政府需要擦亮眼睛,有所取舍,不能纯粹地用GDP作为考核政绩的单一标准,否则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只会进一步加剧“高碳”增长,阻碍低碳化进程。三是与低碳经济配套的政策法律不完善,尽管政府规划中已经明确了低碳发展的目标,但是相关的奖惩制度、税收和补贴政策、监管机制等尚未出台,缺乏必要的法律政策保障,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上述的SWOT分析充分体现了盐城市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所具备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盐城市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产业及区位优势,牢牢把握沿海开发及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结合政府的低碳发展规划,针对自身的劣势和可能面临的威胁,对症下药,推进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当务之急。一是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加快发展生产业,包括: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及商务服务业等;二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加新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等特色产业,推进工业低碳化进程;三是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发展立体种养的特殊模式,充分利用丰富的滩涂资源发展耐盐农业,推广生态循环农业。

(二)加大低碳经济理念的宣传力度

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本地电视媒体、报纸和户外广告、标语的感染力,让更多人意识到企业的高碳生产及个人不良的消费行为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低碳经济理念的宣传随处可见。与此同时,政府教育主管机构应当主动将低碳消费纳入到教学课程当中,使学生从小就能掌握相关知识,逐步培养良好的低碳消费观念。政府还应当专门印制低碳经济知识学习手册,分发到各个小区、学校、企事业单位,调动全民积极性,使市民通过学习手册充分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树立低碳消费观念。此外,政府还可以大力开展低碳社区建设,通过示范点全面推行低碳消费理念。

(三)充分发挥低碳金融的支撑保障作用

盐城市大部分企业在研发低碳技术方面存在资金瓶颈,金融机构可以起到一定的扶持作用。一方面,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展绿色信贷业务,对于节能、综合利用及清洁生产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和发展低碳技术、践行低碳生产的中小企业,应当在贷款上给予优先待遇,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并杜绝那些污染严重、淘汰生产的企业的信贷申请。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应加大低碳金融创新力度,推进低碳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如:碳基金、碳证券、碳交易,等等。

(四)完善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政策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财政、行政手段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税制方面,针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及其产品,征收一定比例的碳税,相反对于低碳产品则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在财政方面,给予低碳产品以及相关的生产企业一定的补贴,鼓励企业开发新的低碳技术。同时,结合价格机制,通过补贴降低低碳产品价格,增加产品需求,带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制定具体的奖惩制度,并充分利用行政干预的力量,针对高碳生产行为予以警告、勒令改造,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积极推行低碳产品认证制度、标准化体系建设和低碳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保证低碳产品的质量和低碳产业的有序发展。加快实施发展低碳经济的低利率低碳信贷政策及其他融资政策。与此同时,制定和完善相配套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势在必行,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1).

篇7

广东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主动利用经济周期波动和市场“倒逼”机制,紧紧围绕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培育稳增长和调结构的新抓手,有力推动全省经济实现逆势转型升级。在政府的超前引领下,当前广东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全省新经济增长点逐步显现。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快。1—6月,广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300.67亿元和4852.07亿元,同比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3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173.88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出2.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76.6%,生物产业增长17.3%。从产品产量方面看,上半年广东先进制造、高技术、新能源的产品发展较快。其中,全省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增长44.0%,光电子器件增长28.5%,发光二极管(LED)增长50.1%,风能发电增长43.8%,风力发电机组增长63.3%。在大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广东大力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业,现代服务业呈现跨越提速发展态势。珠三角作为广东经济的重心,其转型发展取得持续重要进展。上半年,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新的增长引擎不断培育。其中,深圳前海优惠政策获国家批复,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和中新(广州)知识城等一批重要高端产业集聚区和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与此同时,广东欠发达的东西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

上海拟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

碳金融市场建设将有重大突破。依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建立的本市碳排放交易平台,明年将正式启动交易试点。涉及16个行业约200家企业将被纳入首批试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对于发挥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目标,以及建设碳金融市场,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从国际市场实践来看,以碳排放权交易为核心的碳金融正越来越受关注,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逐年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全球碳交易金额已达1400多亿美元。从国内来看,碳金融市场建设虽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开展碳排放交易,也已被明确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在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个省市率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今后“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有益探索。国家发改委同时明确,试点省市需自行设计试点方案,确定试点范围,并在今年年底之前形成方案。上海市相关部门自去年下半年起就展开全面调研。目前,已在调研基础上,对试点范围、交易标的、碳排放核算、配额分配方法等核心要素,形成较为明确的意见,初步完成碳排放交易试点方案的设计。根据初步方案,上海市明年启动碳排放交易,首批试点企业约200家,涉及16个行业,包括钢铁、石化、有色、电力等10个工业行业,以及航空、港口、机场、宾馆等6个非工业行业。初步测算,这200家企业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1.1亿吨,占全市总排放量近“半壁江山”。根据试点情况总结,并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时间进度安排,在“十三五”期间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碳排放交易。

篇8

关键词:旅游业 低碳发展 浙江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之下,中国旅游业低碳发展的趋势也日渐明显。十报告指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指出,旅游产业亟需实现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的转变,使其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1]《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加快提高旅游业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推进旅游业的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一、旅游业低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低碳发展是全力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引擎。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将全面推进“美丽浙江”的建设,这也对旅游业的低碳发展提出了必然要求。旅游业的低碳发展可以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旅游产品升级等方面产生多项积极影响。与此同时,作为低碳经济的示范性产业,旅游业不仅可以为“美丽浙江”建设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浙江省的文明形象和生态内涵。

低碳发展是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2013年,浙江省提出“东扩西进”的旅游发展新战略,旨在实现绿色山区经济和蓝色海洋经济的共同提升。低碳发展作为一种绿色的、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方式,不仅能够彰显浙江省自然山水型旅游资源优势,而且可以推动以“健康、养生、运动、休闲”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是浙江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低碳发展是旅游业规模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正在实施当中的浙江省旅游大项目带动战略为旅游业的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全省在建旅游项目759个,总投资4913亿元,其中单体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就有120个,这些旅游项目大多把绿色、低碳作为项目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依托以上大型旅游项目,可以进一步深化浙江省旅游经济的低碳内涵和生态特征。

旅游业低碳发展在面临众多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挑战。一方面,长期以来传统的、无序的旅游规划和旅游开发方式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旅游行业相关约束机制和政策法规尚不健全,许多旅游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仍然采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其次,浙江省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201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4亿人次,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对资源与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而浙江省各地区旅游业在引导低碳旅游消费、营造低碳旅游环境、设计低碳旅游产品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也参差不齐。上述情况成为了旅游业低碳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旅游业低碳发展的主要路径

为了推动全行业的低碳发展,旅游业需要从旅游企业、旅游者、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三大主体入手,在促进各项旅游要素低碳发展的同时,通过三大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实现整个行业的低碳发展目标。[2]

(一)以旅游企业为主体,培育旅游业低碳发展环境

旅游企业是旅游业低碳发展的主导力量,需要承担广泛的社会责任并作出低碳化发展方向的选择。[3]旅游企业可以广泛运用国内外先进低碳技术,全面提升浙江省旅游业的生态品质。具体看来,旅游企业可以大力推进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等经营实体的节能减排,同时将绿色能源和低碳技术充分运用于新开发的旅游景区,使其内部交通、娱乐设施、休闲项目等方面全面实现低碳化运营,在此基础上创建绿色环保型旅游企业。

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来看,旅游企业应当在追求经济效益与实现低碳发展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关系,形成“双赢”发展的旅游发展理念,并切实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目前,浙江省已经在旅游饭店全面推行了“绿色饭店”的评价机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推广“低碳旅游示范企业”和“低碳旅游实验区”的发展模式,设计不同行业的“低碳旅游发展规划”,尽快培育旅游企业低碳发展的文化氛围。

(二)以旅游景区为载体,开发低碳排放量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浙江省旅游业可以通过提高旅游产品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的科技含量,设计出类型丰富的低碳旅游活动和旅游项目,开发更多的环境友好型绿色旅游产品,推出更加贴近自然的朴素型旅游体验项目,这样既符合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热潮,也顺应了旅游市场对本真性、生态性旅游产品的需求。

浙江省旅游景区发展的总体特点是:以自然观光型旅游景区为主,乡村休闲度假型旅游景区为主要特色,旅游景区发展规模和开发水平参差不齐。结合这些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一方面,对传统旅游景区加以改造升级,开发农家住宿、木屋住宿等生态型住宿产品,开发乡野风味、田园特产等绿色餐饮产品;另一方面,结合浙江省山区和海洋的自然条件,开发生态型低碳旅游景区,依托山地、森林、海滨、水源等自然景观,开展生态观光、运动休闲、旅游养生等低碳旅游活动,创新业态发展,提升旅游业的生态品质。

(三)以旅游活动为主线,引导旅游者的低碳旅游行为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低碳旅游行为的实践者,低碳旅游对旅游者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通过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低碳旅游环境的营造,旅游者的低碳旅游行为将成为一种理性、节约、生态、文明的消费行为,这一行为对于实现浙江省旅游业循环高效、稳定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目前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态势来看,旅游消费人群仍然以观光旅游市场为主体,旅游企业也仍然以单纯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政府和企业可以从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游览娱乐、旅游购物、美食品尝、旅游补偿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引导策略,营造低碳旅游环境,推进低碳旅游消费市场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实施低碳社区行动,引导旅游社区积极参与旅游环境的建设与维护,构建和谐的低碳旅游社区环境。[4]

(四)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主导,推出旅游业低碳发展政策

旅游业的低碳发展必须有坚实的政策体系作为保障,只有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出台一系列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才能形成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三者相互协调的旅游业低碳发展格局。纵观浙江省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并不均衡,浙北地区领先于浙南地区,浙东地区优于浙西地区,在实践旅游业低碳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旅游业低碳发展的促进和扶持政策。

浙江省旅游业低碳发展政策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资金支持政策,设立旅游业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开展低碳旅游的企业予以减免所得税、多重奖励、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二是技术支持政策,推出绿色能源开发、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技术的扶持性政策,建立低碳旅游技术推广与应用平台。三是人才支持政策,培养一批掌握低碳旅游技术、实施低碳旅游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开展低碳旅游专题培训。四是社会行为引导政策,制定“旅游行为公约”、“旅游管理条例”等规范性公约,举办“全民低碳旅游日”、“低碳旅游浙江行”等大型活动,形成全社会认识低碳旅游、参与低碳旅游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石培华,冯凌等.旅游业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2]张敏,苗红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研究,2012(1)

[3]马艺芳.旅游业低碳化途径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4]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篇9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钻石理论;核心技术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2-0005-05

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产业类型,并将它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产业与技术成长规律,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健发展和防止“李约瑟之谜”卷土重来,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质内涵特征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构建和完善其支撑体系。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及其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寻经济新增长点、满足社会需求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等需要而培育和发展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和技术发展方向,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的新兴产业部门。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少有战略性、产业关联性、路径依赖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对于其实质内涵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形成机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有其内在规律,它是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根本,市场需求是它形成的基础和内在动力。(2)产业生命周期。产业成长一般经历形成、发展、成熟、衰退四个时期,相应地,产业技术以s曲线成长路径经历研发、投入、发展、成熟、退化几个时期。据此,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成长路径中的形成期,产业技术处于技术成长路径中的投入期。在此阶段,产业技术尚不成熟,经过不断地试验和纠错后沿着渐变或者突破两种方向发展,从而产业也沿着不同路径发展。(3)时空概念。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产业基础、经济发展阶段、市场需求等方面差异,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时空选择上会有所不同。(4)“交集”复合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性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交集,它必须同时具备战略性和新兴特征。装配制造业和重化工业是战略性产业但不是新兴产业,旅游和会展业是新兴产业但不是战略性产业,所以这些产业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见图1)。

二、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

体制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管理模式不同于成熟产业,而当前中国大多数地区依然按照成熟产业管理模式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减免土地出让费、优惠财税等政策大搞招商引资和圈地建园,依靠大量投入短期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资金加快推动产业形成,这必然带来盲目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有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中国已有19家企业的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另有10家企业在建或扩建,2010年产能超过10万吨,年,而2008年中国多晶硅总需求才1.7万吨,年。另外,政府、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分属不同的组织,工作职能和利益诉求不同,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很难解决,政产学研技术战略联盟难以有效形成,致使中国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有数据显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不足5%,专利技术交易率只有5%,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水平(王志珍,2010)。还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财政管理体制由统收统支、高度集中逐渐向财政分权转变,地方政府激励方式由过去以政治表现为主向以经济绩效表现为主转变,追求经济利益如地方财政收入和政治晋升利益最大化是地方政府行为的着眼点。中国市场经济进程不平衡,在市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联系不紧密,区域经济合作难以推进,风险规避型地方政府会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和跟随战略。数据显示,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城市都提出要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另有50%以上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

(二)产业基础区域差距悬殊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区域差距悬殊。首先,区域经济差距很大。2010年全国GDP为40多万亿、空间GDP为0.042亿元,平方公里,其中东部地区GDP为23.21万亿元、空间GDP为0.25亿元,平方公里,中部地区GDP为8.6万亿元、空间GDP为0.084亿元,平方公里,西部地区8.1万亿元、空间GDP为0.012亿元,平方公里,东北地区3.7万亿元、空间GDP为0.046亿元/平方公里。其次,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经营状况及R&D水平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2009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为1655个,占全国数量的73.1%,高科技产业R&D经费715.7亿元,占全国高科技产业R&D经费的80.3%,申请专利60234件,占全国数量的84.5%。再次,在R&D方面区域差距也很大。东部地区的R&D经费占GDP比例、R&D人员比例、R&D人员全时当量比例、R&D经费比例四项指标均大大高于中西及东北部地区。2009年全国R&D经费占GDP比例为1.7%,东部地区R&D经费占GDP比例为1.94%,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分别为1.18%、1.08%、1.36%(见表1所示)。

(三)核心技术缺乏,基础研究薄弱

核心技术缺乏、基础研究薄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又一大问题。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却远非制造业强国,产业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每年需支付大量费用由国外引进高新技术。2009年中国国外技术引进合同9964项、合同金额215.7亿美元,其中制造业技术引进合同6 460项、合同金额143.9亿美元,国外引进技术费用高达186.1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86.2%,其中专利和专有技术许可或转让以及技术咨询和服务费用高达162.1亿美元、占技术总费用的87.1%。不仅如此,中国的R&D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基础研究薄弱。2007年美国、日本、法国、德国、韩国R&D经费占GDP比例分别为2.68%、3.44%、2.08%、2.54%、3.47%,而中国2009年的该项比例也才仅有1.7%。中国长期忽视基础和应用研究,2009年两者的R&D经费比例还不到20%,而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韩国在2005年时的基础

和应用研究所占R&D经费比例就已超过40%。基础研究薄弱制约着新知识创造,这是中国缺乏核心技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欧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

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为抢占未来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制高点,重新对产业发展进行了定位,新兴产业成为各国培育的重点,并获得了极大的政策支持。

(一)欧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经验

美国正在掀起一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技术浪潮,以寻求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2009)》推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基建和科研投入1200亿美元、教育投入1059亿美元、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投入199亿美元、医疗信息化投入190亿美元、环境保护投人145亿美元。在1200亿美元的科研计划中,新能源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占468亿美元,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性投入占100亿美元,20亿美元追加科研投资用于航天、海洋和大气领域。《美国创新战略:驱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突出了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加速生物、纳米和高端制造业技术发展,支持先进汽车技术,推动健康技术创新。《重整美国制造业框架(2009)》提出要优先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术清洁能源产业,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和高生产率的生物工程产业,保持航空产业的领导地位,振兴钢铁和汽车工业,重点是电动汽车,积极培育纳米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实施低收入家庭房屋节能改造计划。

欧盟高度重视物联网经济、知识与创新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欧盟2020战略(2010)》提出将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从不足2%提高到3%,2014~2020年投入800亿欧元支持研发活动,以资金带动研究,刺激创新;明确把发展知识与创新经济、绿色经济和高就业经济,实现智能型、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作为未来欧洲经济社会的优先任务;确立了以知识型、低碳型、高就业型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新模式。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发展新能源产业,将低碳经济发展看作是“新的工业革命”,提出到2020年欧盟国家必须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量的20%,能源利用的效率提高20%的三个20%的目标。《欧洲联盟物联网行动计划(2009)》提出14项行动计划,确保欧州在建构新型互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008年底通过的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中要求2009年和2010年财政预算中增拨60亿欧元,其中50亿欧元用于泛欧洲能源网络和宽带设施建设,10亿欧元用于加快网络升级(如表2所示)。

(二)欧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几点启示

欧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1)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积极推出拯救危机的各项产业政策,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抢占未来经济和技术制高点。我们也应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在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中,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科学制定产业规划,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遵循技术成长规律,抢占未来技术发展的制高点。第一次到第二次技术革命(1760~1870)经历了110多年。第二次到第三次技术革命(1870~1940)经历了90多年。第三次技术革命至今(1940~)也70多年。按技术成长周期规律,第三次技术革命时期的技术发展已接近成熟期,此次金融危机成为诱发以能源为主导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最佳时期,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重新定位就是对此的一种回应。我们也需以此为契机,加快技术突破,以期在第四次技术革命到来之时发挥重要作用和防止“李约瑟之谜”在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中卷土重来。(3)增强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形成和技术突破。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选择重点优先发展产业,为技术研发和产业形成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着力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产业技术,引领未来产业和技术发展方向。

四、加快推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建设

1990年,美国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tter)提出著名的钻石模型,认为产业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要素、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四个基本要素以及政府与机会两个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如图2所示)。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要素特别是人才和技术要素、现实与潜在的市场需求、传统优势产业与生产产业等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政府政策扶持以及对“第四次技术革命”机遇的把握是它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要素。据此基于当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健发展,抢占未来全球经济和技术发展制高点,我们认为需积极整合各大要素作用,构建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一)产业支撑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

1 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高科技人才、核心技术、现代组织管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和基本条件。结合中国现有产业基础、核心技术水平、人才储备、组织管理水平及发展理念,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经历一段曲折而又漫长的发展路程。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消费资料生产向生产资料生产阶段快速演进的过程,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巨大,2009年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机器装备、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子通信制造业生产总值达294741亿元,占制造业生产总值的79.6%。中国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继续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其作用和地位不可替代。因此,我们需处理好两者关系,在稳定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2 现代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生产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并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一般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技术研究服务、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再将产品市场化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有两个关键性环节:高新技术突破及其成果转化和产品市场化,而这需要配套服务加以支持。首先,高新技术突破及其成果转化需要知识产权保护、研发设计、信息咨询、技术交易,金融服务特别是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政府服务等生产的支持。其次,产品市场化是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过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市场化过程不同于传统工业产品的商业模式,它需要创新产业盈利模式和强大的现代商务服务支持。因此,现代生产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因素,两者必须协调发展。

3 高科技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核

心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与一般产业相比,高科技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产业价值链长、产业关联度高、组织管理现代化等特征,它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很多方面是重叠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突破和产业形成的“胚胎”或发源地。随着高新技术产业新技术突破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应用,条件成熟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从高新技术产业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规模很小,R&D经费所占份额很低,因此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为有效路径就是继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规模和技术实力。

(二)政策支撑体系:加大政府产业及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1 增强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产业政策通常具有引导性、全局性、动态性和可持续性特征,它是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手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形成期,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扶持,加强产业区域引导,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中国区域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产业基础及经济基础差距悬殊,制定产业政策规划要结合地区技术条件和产业基础,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且区域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避免盲目发展和过度产业趋同。另外,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科技、产业、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产业政策作出相应调整,需要推行竞争型产业扶持政策,改变过去“倾斜式”产业扶持政策,在实施行政性政策支持基础上积极推行竞争型产业扶持政策,通过经济手段或者创造产业公平竞争环境的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扶持。进一步落实产业技术政策,通过产业技术政策引导,加大对产业技术创新与突破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产业核心技术突破步伐。

2 发挥财税与创投基金的杠杆作用。利用财税和创投基金杠杆加速社会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通过对企业研发费用的扣除、所得税的减免、进口仪器设备关税的减免、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土地出让费的减免等税收杠杆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本。还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财政扶持资金,根据产业规划要求对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研发试验、重大产业技术改造以及产品市场化推广给予财政支持。除税费和财政支持外,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缓解财政资金的不足。作为政策性基金,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可以发挥它的示范和杠杆效应,以吸引社会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三)服务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平台

1 共建“政产学研”技术合作平台。成立“政产学研”技术战略联盟是解决科学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政府政策扶持,以项目合作方式健全多元科技投入体系,推动科技、资金、人才和管理等优质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企业。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交流合作,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合作联盟、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采取联合或委托方式研发和推广一批科研成果,加强基础性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科技资源,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共建科技资源共享技术平台和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共性技术和信息资源高效利用。

2 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载体。高新园区是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可以通过完善高新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技术创新及技术转化服务体系,引导技术、人才、信息、资本向基地园区聚集,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另外需要优化基地创业环境,吸引一批高新技术创业人才,促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驻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和研发基地。还要大力整合产业资源,落实产业规划,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推进相同和相关产业高度聚集,加快上中下游产业链高度配套和产业关系密切的产业集群建设。优化园区布局,逐步将分散、小型和不具特色的产业园升级为集中、大型、特色突出的产业园区,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J],北京大学学报,2007,(4):5-23

[2]马尚平,张世龙,论产业生命周期[J],江汉论坛,2004,(6):17-19

[3][美]D.E.司托克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

[M],周春彦,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1,(14):3-11

篇10

关键词:碳生产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对减排;绝对减排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5-0046-06 doi:12.3969/j.issn.1002-2104.2013.05.007

当前中国的减排是一种“相对减排”,即碳强度的减排。有研究机构估计,中国将在2020-2050年间出现排放峰值,而中国官方首次预估碳排放峰值在2030-2040年之间[1]。这就意味着从当前的“相对减排”通往碳排放量的“绝对减排”,还需要再走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路。如何走好这段路,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碳减排之间关系,无疑是眼下值得深思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决定将来中国低碳转型命运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将重点引入“碳生产率”概念,将控制CO2排放和促进经济增长两个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碳生产率概念于1993 年由Kaya和 Yokobofi提出[2],被定义为一段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数量与同期CO2排放量之比,等于碳强度的倒数,反映了单位CO2排放所生产的经济效益。Beinhocker等[3]全面阐述了碳生产率的内涵及其结构性演进,指出碳生产率将经济发展与CO2排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虽然碳生产率与碳强度在数量上是倒数关系,但两者存在本质区别。谌伟等[4]研究了上海市工业碳排放总量与碳生产率关系,并建议将碳生产率指标纳入上海市工业低碳化发展的政策制定中去。潘家华[5]指出碳生产率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将碳作为一种隐含在能源和物质产品中的要素投入,衡量一个经济体消耗单位碳资源所带来的相应产出,可与传统的劳动或资本生产率相比较。碳生产率遵循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以最少的碳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碳排放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投入要素和约束性指标。未来的竞争不是劳动生产率的竞争,也不是石油效率的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因此,从碳生产率角度研究低碳经济意义重大,然而,国内外关于碳生产率的研究仍不多见。

另外,众多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的进程中,能源消耗碳排放是有规律可循的[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很多发达国家碳排放都已跨过峰值点,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在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下走出了形形的道路,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发展经验,研究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可以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客观而可靠的理论依据。为此,本文从现有的文献出发,着力探寻经济发展中碳排放总量与碳生产率的演变规律,并结合数据勾勒出主要发达国家1850-2010年的碳排放发展轨迹,为明确我国碳排放发展阶段及进一步实现低碳经济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与借鉴。

1 经济发展过程中碳排放的变化曲线与阶段划分

1.1 碳排放的倒U型曲线

自从Grossman和Krueger[7]首次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后,众多学者也开始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曲线关系,即CO2的库兹涅茨曲线(简写为CKC)是否存在。“CKC假说”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 CO2排放将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而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并达到某个门槛水平之后,CO2排放将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围绕 “CKC假说”是否成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Selden和Song [8]、Marzio Galeottia等人 [9]认为存在CKC,但是 Agras和Chapman[10], Richmond和Kaufmann[11],He 和Richard[12]等均发现并不存在CKC。林伯强、蒋竺均[13]利用CKC,研究了我国CO2排放的拐点,并进行了预测。韩玉军、陆[14]则认为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类型的CKC。

如果“CKC假说”成立,那么这就意味着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一种倒U型关系,而这种倒U型关系既表现在碳强度上,又表现在碳排放总量上,而且碳强度的峰值点要比碳排放总量的峰值点先出现。

1.2 碳生产率的正U型曲线

从生产角度考虑,碳是一种隐含在能源和物质产品中的要素投入,碳排放空间是比劳动力、资本等更为稀缺的要素[16]。而目前的研究更多是从环境的角度考虑问题,强调碳排放作为产出的附属物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假设一个经济的产出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情形,引入碳要素投入后,生产函数为:Yt=Kαt Cβt(At Lt)1-α-β(1)

其中Y表示总产出,C表示碳要素投入,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投入,A表示技术水平。假设每种生产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二阶可导的、满足稻田(Inada)条件[16],则碳要素与资本、劳动这些要素有着相似的特征,即:碳投入越大、产出越大,而碳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然而,“CKC假说”表明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并达到某个门槛水平之后,碳排放将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逐渐脱钩,经济产出与碳要素投入的比值(即碳生产率)将会上升。由于碳排放和碳要素投入是同一事物的两面,这意味着碳要素投入不可能无节制地增加下去,而是会随着经济的增长先增加到一定门槛水平后再下降。

因此,基于“CKC假说”,无论是从“碳生产率数值上等于碳强度的倒数”这个层面理解,还是从碳生产率本身蕴含的经济学含义考虑,随着经济发展,碳生产率呈现出先降后升的正U型关系,而且碳生产率的最低点恰好是碳强度的峰值点。

1.3 碳排放的阶段划分

将经济发展中碳排放的倒U型曲线和碳生产率的正U型曲线放在一个图形中(见图1),我们可以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碳排放积累期。即碳强度峰值点出现之前的阶段,也是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此时,收入水平和碳排放水平整体较低,碳生产率不断下降,碳强度和碳排放总量都在不断增加。

第二阶段:碳相对减排期。即碳强度峰值点出现之后,碳排放峰值点出现之前的阶段。此时,收入水平和碳排放水平整体都有了很大提升,碳生产率开始不断上升,碳强度开始不断下降,而碳排放总量继续增加。

第三阶段:碳绝对减排期。即碳排放峰值点出现之后的阶段。此时,收入水平已经很高,碳生产率继续上升,碳强度继续下降,而碳排放总量也开始不断下降。这个时期,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实现了脱钩。

对照图1,从“相对减排”通往“绝对减排”的过程正是对应A峰值点和B峰值点之间的阶段,而这个阶段承前启后,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无论是“相对减排”还是“绝对减排”,碳生产率始终保持增长的态势。

2 主要发达国家的碳排放轨迹与经验启示

2.1 主要发达国家的碳排放轨迹

本文选取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荷兰等主要发达国家作为分析对象,据CDIAC数据统计,在19-20世纪,这八个国家的碳排放累计总量占全球累计排放的2/3以上,具有足够的研究价值和代表意义。为了在较长时间段中全面地考察各主要发达国家碳

排放的演变规律,我们考察的样本期从1850-2010年,长达161年。

本文所述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是指一国在样本时间段内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全部化石燃料在本国境内使用所产生的CO2排放量。而所用到的碳排放数据主要来自美国能源部CO2信息分析中心(CDIAC)数据库,有关各国人口、GDP历史数据则均来自于荷兰格罗宁根增长与发展中心(GGDC)数据库,其中GDP数据是基于1990年国际美元给出的。

从时间趋势上来看,八个国家的碳生产率整体呈现出一种正U型,而碳排放整体呈现出来的则是倒U型曲线的前半部分,美国、德国、英国、荷兰的碳生产率和碳排放变化趋势见图2。

结合各个国家的人均GDP水平,我们可以绘制出各个国家的碳排放轨迹,基本上与图1相似,其中,英国尤为明显(见图3)。

为了更精确地检验这些国家的碳排放轨迹,本文对8个国家1850-2010年碳生产率、碳排放总量以及人均

GDP的数据进行面板回归。估计方程分别为:

(3)

式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各国和时期,α0和α1为常数项,εit和it为误差项,ln cbit表示取对数后的碳生产率,ln carbonit表示取对数后的碳排放量,ln pgdpit表示取对数后的人均收入水平。

如果存在碳生产率的正U型曲线,则(2)须满足条件:

β00

(4)

如果存在碳排放的倒U型曲线,则(3)须满足条件:

β1>0,λ1

(5)

考虑到各国的固定不可测因素,同时为了控制时期的差异,以及个体间的异方差性,本文在对回归方程(2)、(3)进行估计时采用了个体固定效应、时期固定效应以及怀特跨国家的协方差调整,结果见表1。

可以看出,β0的值为-11.534,λ0的值为0.692,满足条件(4),所以存在碳生产率的正U型曲线;而β1的值为10.039,λ1的值为-0.535,满足条件(5),所以存在碳排放的倒U型曲线。

2.2 主要发达国家碳排放的历史阶段

从碳排放的“三个阶段”来看,美日英等八个国家都经历了碳生产率的底点,进入或通过了碳排放的相对减排阶段。英、荷、德、法四个国家则率先跨过了碳排放的峰值点,日本、美国、西班牙三个国家近年来也相继达到了碳排放的峰值,澳大利亚的碳排放仍有增加的空间,因此,这些国家除了澳大利亚基本上都进入了碳排放的绝对减排阶段(有关指标见表2)。

而在“三个阶段”中,第二阶段(即相对减排阶段)承前启后,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能否顺利跨过相对减排阶段,直接决定着低碳经济能否实现。从时间先后顺序来看,英国早在1883年就进入了第二阶段,荷兰、美国、德国相继于1913、1917年迈出了相对减排的步伐,法国1930年,日本、西班牙则到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最晚到

1982年。从时间跨越长短来看,英国耗费了88年,荷兰66年,美国则多达90年,德国62年,法国49年,日本、西班牙均仅为31年。从与碳生产率的联系来看,英国、荷兰、美国、德国进入相对减排阶段时间较早,但进入时碳生产率水平不高,整个阶段碳生产率平均水平不高,结果花费较长的时间走出这个阶段;而日本、西班牙较晚进入相对减排阶段,但进入时碳生产率水平较高,整个阶段碳生产率平均水平较高,结果仅花费31年就跨进了绝对减排阶段的门槛。

2.3 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

归纳主要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变化规律,分析这些国家所经历的碳减排道路,有助于我国站在发展与减排双重压力下,汲取经验,启迪思路,积极探索契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2.3.1 认清形势,努力提升碳生产率水平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提高碳生产率[17],从主要发达国家碳排放的三大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碳生产率下降的阶段,这个时期碳排放与日俱增;第二、三阶段是碳生

产率上升的阶段,碳排放上升到顶点后下降。从第二阶段开始到第二阶段结束,是从“相对减排”通往“绝对减排”的关键阶段,碳生产率有明显的提升,如英国从1883年的1.44美元/kg碳提升到1971年的3.39美元/kg碳,日本从1973年的4.60美元/kg碳提升到2004年的8.01美元/kg碳。而且这个阶段的长短与起始年份的碳生产率水平直接相关,碳生产率水平越高,第二阶段经历的时间就越短。而碳生产率反映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因素都会影响到碳生产率,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消费方式等。我国进入第二阶段的碳生产率水平(2.35美元/kg碳)较低,当前碳生产率水平更是远远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因此,从各种影响因素入手,大幅度提高碳生产率水平,是我国从“相对减排”通往“绝对减排”的重要突破口。

2.3.2 乘势而上,充分发挥经济后发优势

从历史来看,英美德等国家较早进入了碳排放的第二阶段,碳生产率起点低,第二阶段经历时间长,累积碳排放量较大。而日本、西班牙等国家较晚进入碳排放的第二阶段,反而有效地利用了英美德等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大力开发新能源,充分发挥其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有效降低了累积碳排放,缩短了碳排放周期,形成了“高增长、短周期、低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我国在1978年才进入碳排放的第二阶段,比日本、西班牙还要晚几年,碳生产率的起点比英美德高,大可学习日本、西班牙等国的历史经验,在引进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大力鼓励自主研发和企业创新,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在低碳领域培育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2.3.3 遵循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减排目标

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大致都已进入或刚进入碳排放的第三阶段,碳生产率已上升到一个较高水平,碳排放总量处在下降过程中,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绝对量减排已成现实目标。而我国仍处于碳排放的第二阶段,拿法国类比,法国第二阶段初始碳生产率水平为2.78美元/kg碳,第二阶段历时49年,而我国第二阶段的初始碳生产率水平要比法国低一些,走完第二阶段预计也得50年以上。这意味着,我国未来几十年里仍将处于第二阶段,未来碳排放仍会伴随经济增长而上升。所以,对我国而言,实现绝对量减排仍不现实,我国首要目标应是降低碳排放的峰值,减少不必要的排放,缩短碳排放周期,尽快跨过相对减排阶段,尽早进入绝对减排阶段。因此,准确判断自身所处的碳排放阶段,据此合理制定产业政策和减排计划,切不可急于求成,违背历史规律。

3 结论及研究方向

3.1 结论

本文从现有的文献出发,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碳排放与碳生产率的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碳排放积累阶段、碳相对减排阶段和碳绝对减排阶段的三大阶段划分办法。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荷兰等八个主要发达国家1850-2010年的历史数据很好地验证了这一变化规律,并且这些国家都经历了碳生产率的底点,除澳大利亚外它们都已进入或刚进入碳排放的绝对减排阶段。从“相对减排”通往“绝对减排”,这些发达国家经历的时间或长或短,与相对减排阶段起始年份的碳生产率水平和整个阶段的碳生产率平均水平有着较强的联系。我国正处于且未来几十年里仍将处于碳排放的相对减排阶段,起步较晚,起点不高,当前碳生产率水平较低。汲取他国经验,发挥本国特色,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幅度提高碳生产率水平,是我国从“相对减排”通往“绝对减排”、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

3.2 本文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文对碳排放的阶段划分是建立在CO2的库兹涅茨曲线(即CKC曲线)假说基础上,而CKC假说是否成立仍有争议。本文对西方八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这一假说,但不能断言这些发达国家的变化规律也同样适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另外,从“相对减排”通往“绝对减排”,提高碳生产率是关键,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碳生产率的重要作用,但没有揭示碳生产率增长的具体原因。因此,研究不同阶段碳生产率增长的国家差异与影响因素,深入挖掘国外发展经验、探索本国特色减排路径,将是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渠慎宁,郭朝先.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10-15. [Qu Shenning,Guo Chaoxian. Forecast of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based on STIRPAT Model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12):10-15.]

[2]Kaya Y, Yokobori K. Environment, Energy and Economy: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ility [M]. Delhi: Bookwell Publications, 1999.

[3]Beinhocker E, Oppenheim J, et al. The Carbon Productivity Challenge: Curbing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 [EB]. http:// /mgi/publications/CarbonProductivity,june,2008

[4]谌伟,诸大建,白竹岚.上海市工业碳排放总量与碳生产率关系[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9):24-29.[Chen Wei, Zhu Dajian, Bai Zhulan.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Carbon Emissions and Carbon Productivity in Shanghai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9):24-29. ]

[5]潘家华,庄贵阳.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88-101+5.[Pan Jiahua, Zhuang Guiyang. Clar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Economy and Analysis of its Core Elements [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10, (4):88-101+5.]

[6]张晨栋,宋德勇.工业化进程中碳排放变化趋势研究:基于主要发达国家1850-2005年的经验启示[J].生态经济,2011,(10):24-28. [Zhang Chendong, Song Deyong. Carbon Emissions Trends in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Data of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1850 to 2005[J]. Ecological Economy, 2011, (10):24-28.]

[7]Grossman G M, Krueger A 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J].NBER Working Paper, 1991.

[8]Selden T, Song 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Is There A Kuznets Curve for Air Pollution Emissions?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4, 27 (2):147-162.

[9]Galeotti M, Lanza A. Re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CO2 Emissions: A Robustness Exercise [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6, 57(4):152-163.

[10]Agras J, Chapman D. A Dynamic Approach to 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 [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8(2):266-277.

[11]Richmond A K, Kaufmann R K. Is There A Turning Poin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Energy Use and/or Carbon Emission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6, 56(2):176-189.

[12]He J, Richard P.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CO2 in Canada [R]. Cahier de recherche/Working Paper 09-13, 2009.

[13]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 管理世界,2009,(4):27-36. Lin Boqiang, Jiang Zhujun. China’s Carbon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Predic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J]. Management World, 2009, (4):27-36.]

[14]韩玉军,陆.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基于对CO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3):5-11. [Han Yujun, Lu Ya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of CO2 [J].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2009, (3):5-11.]

[15]潘家华,张丽峰. 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1,(5):47-57. [Pan Jiahua1, Zhang Lifeng.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Variation of Carbon Productivity in China [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1, (5):47-57.]

[16]Inada K I. On the Stability of Growth Equilibria in Twosector Model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4,31(2):127-142.

[17]王永龙. 我国高碳发展模式下的碳生产率增长分析[J].经济学家,2011, (9):36-41. [Wang Yonglong. Carbon Productivity Growth Analysis for Our Country under the High Carbon Development Model [J]. Economist, 2011, (9):36-41.]

[18]何建坤,苏明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碳生产率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10):42-47.[He Jiankun,Su Mingshan.Carbon Productivity Analysis to Address Global Climate Change[J].China Soft Science,2009,(10):42-47.]

[19]周五七,聂鸣.碳排放与碳减排的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评论,2012,(5):144-151.[Zhou Wuqi,Nie Ming.A Review on Economic Studies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Carbon Abatement[J]. Economic Review,2012,(5):144-151.]

[20]涂正革. 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基于行业部门碳排放量的指数分解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2,(3):78-94.[Tu Zhengge.Strategic Measures to Reduce China’s Carbon Emissions:Based on l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Eight lndustries[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2,(3):78-94.]

[21]彭斯震,张九天. 中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下若干关键经济指标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 27-31.[Peng Sizhen,Zhang Jiutian.Study on Key Macroeconomic Factors and lndexes in Context of China’s Goal of Carbon Intensity Reduction[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22(5):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