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8-03 17:2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
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与此同时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更加多样化,这给传统教学方式及学习资源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为适应大环境的变化,突显高职教学开放的形态,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并合理应用微课这一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环境,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为其心智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标及现状
(一)教学目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为:协助学生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使之养成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精神状态;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未来,为学生的就业、生活及学习等方面的需求提供咨询与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心理素质,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教学现状。现阶段高职院校多在第一学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入学新生展开教育。在教学中,教师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其他相关资源来为学生呈现心理健康教育相应内容。因为在众多院校中这一课程都以公开课形式存在,很多学生对该课程并不十分重视,对课程开设的意义缺少了解,因此很多同学也并不感兴趣。另外,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很多院校老师采取“理论教学”的灌输式教育,单纯借助简单实例、教材来讲解课程内容,这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经常可见学生走神、玩手机等情况。因此,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急需探讨一种新的、有趣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这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微课的教学模式,便于教师结合某个或多个知识点实施专项教学,可将诸多精彩环节集中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可让学生学习期间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另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包含海量专业知识点,这是难以借助短短的课堂时间而面面俱到的,通过微课教学,学生可自主学习在课堂内难以学习的知识,这可促使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拓宽,并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为师生沟通搭建桥梁。作为公共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强制性约束性较低,师生之间往往缺少良性而密切的沟通。借助微课教学模式,教师可顺利展示知识重点,并可通过微课和学生增强互动,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如在讲解与自信心有关的内容时,将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在病床上跳舞的小男孩相关视频剪辑后,以“微视频”方式为学生播放,并询问大家:“小男孩是不是特别勇敢,特别自信?”学生们被小男孩的积极乐观所感染,大声回答说:“是的。”这让学生对自信心和勇敢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运用微课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后,师生之间的感情可明显增强,而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也更愿意寻求教师的帮助,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三)帮助教师成长。微课的引入可帮助提高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使之通过学习、培训掌握制作微课的技巧;同时,微课展示功能使得教师对自身形象与知识点把握情况更为注意,而微课时间的限制让教师在准备资料时更加精心。长此以往,教师的综合能力会不断提高。
三、微课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梳理知识点。在高职心理健康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师应先树立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根据细致化原则合理选取知识点,尽量在十分钟内讲授完教学任务。在选取知识点时,教师无需过度拘泥,可涵盖理论概念、难点与重点问题,将一个知识点制作为一个微视频,之后通过诸多知识点组成专题。(二)选取适当教学内容展开微课教学。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且教师对于微课教学方法作出了总结与拓展。常规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只需讲授、演示、讨论、问答等,而在选取这些内容时,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本身掌握的知识和认识规律组织内容,确保所选内容适合通过微课方式展开教学。如对于多变情感内容展开引导时,由于高职学生情感灵活多变,对于情感体验有模糊想象,故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避免采取枯燥讲解方式传授理论知识,而是可以在微课中通过问答形式来引发学生思考,同时还可借助视频植入方式来演示部分情感场面。在为学生讲解爱情相关的心理知识时,可从“失恋”、“单恋”、“恋爱”等方面入手展开微课教学,然后让学生有个基础性认识,之后通过讨论与讲授帮助学生概括、总结相关情感内容。(三)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是不同的,因此传统课堂中所用心理健康教学的评价体系对于这一新兴教学模式而言并不适用。微课教学对教学互动、资源构建等更为重视,因此高职院校应从教学环境改善、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总结、教学互动等不同角度来建立心理健康课程微课教学的评价体系。(四)合理录制微课视频。微课视频是展开微课教学的基础,常用录制媒介为手机录制、动画制作、PPT录屏等。在录制、编辑微课视频时,需结合心理教学课题,尽可能实现录制形式的多样化。如教师可将相关内容图表制作为PPT课件,并自己根据PPT讲解,对内容加以录制。录制完成后,教师可借助视频编辑的软件及音频编辑软件等展开后期处理。在编辑期间,教师只需掌握基本操作手法就可完成,而若想提高微课制作水平,教师可于课后参与到微课的教学培训之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四、结语
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为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在以后的教学中,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把握时机,积极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并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微课教学的方案设计加以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微课来不断提高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海,王晓晓.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82~83
[2]杨敏,黄小梅.构建“微时代”背景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PP[J].亚太教育,2015,14:10~12
[3]袁晓娇.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问题与模式[J].科教导刊,2015,4:167~168
[4]杨钰.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策略[J].现代交际,2015,4:143~144
[5]贾洪亮.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河南科技,2015,23:7
[6]陆建兰,李宪伦.网络话语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新模式探研[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9~71
篇2
关键词SPOC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及面临的困境
在学生层面,尽管多数学生对该课程兴趣很大,但学生普遍反映传统课堂无法学到更多的知识,与老师互动时间有限,不能更好地把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知识传授时间所占比例大,知识内化以及应用主要依靠课后进行[3]。由于没有课外学习的延伸,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为解决该问题,本教学团队曾经采用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课堂上融入案例讨论分析、情境体验、心理游戏以及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确实能够弥补了教学中单一理论讲授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的转化应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大班教学组织课堂的压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远没有专业课程重要,在心理上并不重视这门课程,表现为课堂上不听讲或逃课。如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避免重复性的授课,使教师具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互动交流,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的授课方法?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借助SPOC教学平台,使课内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相得益彰,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在教师层面,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能使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产生巨变。尽管近年来该门课程教学方面一直都在尝试改革,但最终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教师“教”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力不够,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并未落到实处。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由原来传统课堂上知识的教授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由教学内容的传授者变成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者。教师要灵活地应用教学活动组织的策略,因此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削弱反而加强。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进行变革和创新。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
2.1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他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非单纯的“教学者”,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他们想要什么,帮助他们发现所学知识的意义,从而安排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材料[4]。因此,心理健康课程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制定相应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在融合MOOC教育思想的同时,把微课、小众教学、集约化教育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SPOC特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5],它能够使传统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灵活,同时延伸课外的教学拓展,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学质量,符合“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
2.2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前期准备
SPOC混合教学模式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确定教学内容、内容表达设计、构建网络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微视频制作、质量评价和完善、教学资源上线等,其中内容表达设计与微视频制作为重点环节。内容表达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的设计方向,明确具体开发的内容,包括教学大纲、课程学时及学分、测验和习题以及拓展知识等。注重把原有课程分解为各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安排明确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目标,内容的表达形式要深入浅出且生动有趣,以提升学生自学效果为主,同时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和相关的心理困惑。呈现当前教学目标所需要的长度适中的内容,容易被学生接受。SPOC混合学习的教学资源由云端提供,应更加微型化、碎片化以满足学习者自学。微视频制作可以适当精选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录制,视频长度要符合短小精悍的特点,以5—8分钟为宜。据对学生的调研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需要的教学内容是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性格调整、自我意识以及压力应对等,可针对这些内容进行视频选择和制作,关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等方面,并且围绕的知识点也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情绪调节的具体方法,人际交往常见的心理效应等等。
2.3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步骤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点,SPOC混合教学模式可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总体特点是在课前将教学资料片段(包括纸质材料、视频或音频教材等)提供给学生,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课堂的教学则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致力于通过参与式讨论或案例教学等方式,将课前学习的知识片段进行内化和应用;课后环节教师可以继续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互动,指导其应用在生活和学习的各方面,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3.1线上课前导学
包括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学生观看微视频课件;完成网上课前测验题;学生开展线上讨论,教师适当予以指导。
2.3.2线下课堂教学
包括教师抽取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课堂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答疑;教师根据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及课前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课堂测验;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讨论以及课堂总结和评价。
2.3.3线上课后研学
包括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或者自行查找资源,进行课后扩充式学习;教师设计应用学习专题,指导学生如何进一步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在实践中。
2.4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①教学内容测验:包括课前和课堂两次测验的总分。②线上教学活动参与度:包括课前教学部分和课后扩充学习部分,教师在SPOC教学平台跟踪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前练习及参与课前讨论的情况,并记录各项学习活动的学生参与率。③学生对本次教学的评价:自行设计满意度评价问卷,了解学生对本次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评价。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入学后,因为环境的改变、目标的暂时性缺失、人际关系的变化等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并对健全人格的培养产生一定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重要环节。与思政课相比,心理健康课开设时间较晚,许多高校对心理健康课的重视不够。另外,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持肯定态度,希望能小班授课,以便参与体验,希望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教法单一、缺乏互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发挥心理健康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不过在中外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中,很早就有了教学模式的雏形。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教学模式指导人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参与者、体验者、探究者,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师生在互动中实现自我的提升。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世界教育新思潮》中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的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做。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方法探讨
陶行知先生说过:“以教人者教己”。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其实也是在强调参与的重要性。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总结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多种呈现方式,如提出问题、团体活动、案例分析、情景剧表演(角色扮演),以图片、影视片段、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设置教学情境等。
第一,问题导向。通过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回顾,提出问题,引入新的要讲解的内容,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在课程开始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带着问题学习,最终找出答案。
第二,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有助于增进学生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每个专题都可穿插案例。案例可从专业书籍、互联网以及实践中收集。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不仅是对学生讨论的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且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第三,角色扮演。教师在某个专题教学中设定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掌握知识点。例如:在讲授萨提亚五种人际沟通的类型模式时,规定好某种场景(如假设某宿舍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卫生检查,不同类型的成员会有不同的反应),让学生按照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分别进行角色扮演,以此理解不同的人际沟通模式带来的不同感受。
第四,团体活动。团体活动主要是按照小组布置团体任务,明确主题,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包括社会调研、辩论赛、实践报告等。活动中,教师的前期选题、任务说明很重要,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选题内容要紧紧围绕课程讲授内容和大学生关注的与心理健康的热点问题,如心理健康的标准、拖延症、大学生恋爱等选题,并给学生两周左右的时间去准备活动内容。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先对初稿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各组按照顺序在课堂上进行成果汇报和展示。参与几次活动后,学生们普遍反映团体活动中自己的参与程度高,更好地理解了相关心理知识,锻炼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第五,音乐、微视频等多媒体的综合运用。根据课程内容,配合进行多媒体展示。例如:讲述热爱生命时,欣赏配乐诗朗诵《生命的列车》;讲述悦纳自我时,放映微视频“你比你想象的更美丽”;为更好了解抑郁症,带领学生解读歌曲“BLACK DOG”等,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同时,还可以把几种方法视情况一起使用。多样化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可以保证具有各种记忆和思维活动类型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感知教材。例如: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增强注意力;用案例、问题分析让学生学习探索;采取角色扮演、团体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会引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因此,教师要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对于任何教学活动而言,不仅包括教学方法,而且还包括学科知识、教育目的、师生关系和对学生的了解,这五个方面都是必的。教学方法与教师的教学技巧关系密切。实际上,我们探讨的互动式教学绝大部分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阐述的,如课程如何计划、课堂如何组织、作业和活动如何安排等。知识,指的是教师对所授学科的知识储备情况。教育目的,即教师对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期望,如你希望学生学到什么。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所有联系。例如:教师需要和学生保持距离,还是要了解学生内心和学生建立朋友的关系。不同的师生关系,都会体现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之中。对学生的了解,是对学生的直接关注,包括学生的兴趣、特征、家庭背景、学生在其他课程中的表现等。因此,为了增加课堂的“有效时间”,使课堂更有活力、更加有效,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学科水平,同时尽可能地了解目标学生。在此基础上,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小平,徐洪波,曹玲,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与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4).
[2]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3] [美]加里 D 芬斯特马赫,乔纳斯 F.索尔蒂斯.教学的方法(第四版)[M].胡咏梅,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美]维托・佩龙.给教师的一封信:对学校教育和教学艺术的反思 [M]. 张京,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篇4
【关键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自我疏导
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并依据这些知识自我解决一定程度的实际心理问题,保障学生安然的渡过中学学习阶段。现代社会普遍认为校园里的学生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因此就不应该会有过多烦恼,这是一种偏见。只要是人类就可能出现心理活动上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使学生在面对自我的心理问题时可以有效的去解决。目前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方式,本研究即是针对此教学方法所开展的。
一、使抽象为具象,教学理论知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心理教师最易发现的一种现象是学生的心理压力与问题较之于成年人不仅不轻松,甚至来源是多方面的。对于中学生而言是没有经济压力的困扰,但这也意味着中学生的精神注意力会被分散到其他方面中,如:同学间的交往压力、升学压力、学业压力,甚至是来自于家庭方面的精神压力,这就使得中学生的精神压力来源与组成是相当复杂的。当学生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时,在其面对这些心理压力时是无法将之完整的倾诉出来,这是由于这些压力的描述都极为抽象,缺乏相关基础知识的学生很难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这就使得学生在寻求帮助时会有负面作用。因此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案例教学式的基础知识教学目的即在于此。案例教学法是依托案例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具体的感性案例将抽象理论展示出来,这将有利于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快速掌握与理解。例如:在教学“叛逆心理”这一知识点时,我就举了相关的案例,层层分析,使学生明白了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并了解其发生的原因。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通过这种原理式的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别,并对照自己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或与家长沟通。这显然有助于学生自我调控心理问题。
二、师生互动交流,构建和谐课堂
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想要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多多进行互动交流,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愿意对心理课堂学习投入时间与精力。在此基础上的课堂案例教学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果。通常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交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再由教师总结。而在这其中教师所承担的任务不仅是要引导好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更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偏重于对学生思维活跃度的引导。例如:在教学“抑郁症”的相关知识时,我没有急于为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科普,而是交由学生进行讨论。但学生在这场讨论中的表现则较差,其观点大致可以划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没有“抑郁症”,说自己抑郁症患者的人都是矫揉做作,另一派则认为“抑郁症”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当一个人出现“抑郁症”的时候其他人就不应再靠近此人。可以显然的发现,这两种主流观点都是不科学、不理智、有失偏颇的。作为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案例教学引导,使学生了解到“抑郁症”既不可怕也不容忽视,这种有理有据有节的师生互动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提升专业素养,师生共同进步
进行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更是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进行培养提升。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就要求教师要逐步摆脱自己的教师身份,与学生一道进行提高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一定程度上放下教师身份,采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一道进行学习,这不仅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因为给了学生一定的展示机会,使学生拉近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同时,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舞台剧”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将案例进行还原模拟加工成舞台剧,这样学生在演绎舞台剧的时候就会对案例中的人物心理进行揣摩,从而进入到案例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认识角度的变化显然会促使学生对案例人物的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有更深的感触与深入,从而对心理健康知识有更深的了解。而教师在这过程中的指导也会提高教师的教学内力,完善教师的教学艺术。
四、结语
对于学校而言,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然是新的教学重点。这种变化是社会发展趋势与学校教育发展变化所导致的,但不论教学形式如何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都是为了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创建和谐友爱的教学氛围,并建设心理辅导室,以预防和消除学生的心理疾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同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使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陆竞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案例教学的辩证分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168-170
篇5
关键词:朋辈辅导;科技活动;科技创新
朋辈辅导开展的内涵和时代背景
1.朋辈辅导的内涵
朋辈心理辅导(pee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从朋辈辅导(peer counseling)衍生出来的概念。所谓朋辈指“朋友”和“同辈”,即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具有相同的年龄、性别、生存环境,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所关注的问题和热爱的事物相似。因此,他们更容易相互沟通和理解。对于朋辈辅导的理解,不同的人见解不同,如《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交往・互助・成长》一书这样解释: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是同伴之间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生活经验和助人技巧所进行的同龄人之间的心理互助、激励、支持、指导、训练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有效调控行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了解自己和他人,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和充分发挥潜能。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则指大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鉴于服务的需求,通过在全校范围内提倡互助意识或经过挑选、培训专业的助人者,运用大学生之间年龄相近、环境相同、经验和价值观相似等特点,让学生之间相互提供倾听、同理与经验分享,以协助学生探索自我、适应环境,增进自我成长的一种人际帮助过程。在大学校园里,与之相关的概念还有学校心理辅导、同伴辅导、朋辈心理咨询、朋辈帮助等。
2.朋辈辅导开展的时代背景
朋辈心理辅导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20年代随着有关社会福利立法而兴起;20世纪60年代,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而推动;20世纪末,随着项目建设而逐渐盛行的。近几年,中国大陆地区才开始对此项工作进行研究和实践。中国大陆地区的朋辈辅导主要侧重于朋辈心理辅导,随着在危机事件中朋辈辅导对危机干预效果的有效提升,朋辈辅导方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其实,朋辈辅导在学习和社会问题上的应用在我国较早,如“一帮一”结对子,学习小组等形式。但在相应的配套培训和组织上,相对于朋辈心理辅导就略显不足,同时高校教师在面对科研压力,职称晋升压力,加之时间有限等,对大学生的基础科研辅导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对于他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
朋辈辅导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弥补辅导人员的不足―高便利性
大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一般是有科技创新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团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或科研兴趣活动,当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一项科研活动中时,可以不吃、不喝、不睡,反复实验,大胆尝试,有效创新。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大学生的很多实验和研究如果没有教师的辅导,大多是事倍功半,有时可能在实验室泡一晚上也无果,因此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但很多教师由于个人的教学科研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指导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所以大学生的迫切需求和辅导人员队伍的不足成为制约他们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高效率、上水平、有创新、出成绩的主要矛盾所在。而朋辈辅导这支队伍正好可以弥补辅导教师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
2.有利于即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强及时性
大学生在进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时候,会进行大量反复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大学生群体在活动时间上与教师存在着时间差,即他们可能随时有问题需要教师的指导,才能使实验顺利有效进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而教师在课余时间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指导他们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去。这就导致了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充分投入到辅导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去,即时解答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随时遇到的问题,朋辈辅导这支队伍恰恰可以很好地缓解此矛盾。
3.有利于符合学生的授受能力―易接受性
教师在辅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时,在指导时间不足,指导精力有限的前提下,很多指导不到位、次数少、难度大,他们不能全部消化吸收。朋辈辅导这支队伍,本身就是大学生,刚刚从科研活动的起步阶段走过来,比较了解低年级大学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指导中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经验,以他们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对其进行有效指导。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从学哥、学姐的指导中,了解什么情况下可以更有效解决问题,什么问题尽量避免,什么知识点要扎实学好,对于今后的科研探索中更有指导意义,少走弯路、快出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索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朋辈辅导模式
1.形成制度,构建课外科技“朋辈辅导”工作模式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处于课外这种相对松散的环境中,因此建立一系列必须遵守的条例规范等至关重要。要根据大学生的辅导需求情况、辅导教师队伍的配备情况、辅导场地的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符合大学生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的工作制度。同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除了有相关制度外,还要有相关组织和部门配合推进工作,所以在制度制定时就要将相关的组织机构和任务分解作为基础来推进工作的有效展开,形成相关部门分工合作,辅导队伍有效管理,大学生积极参与的工作模式,有效推进朋辈辅导工作模式的开展,提升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提高素质,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加强培训,提高朋辈辅导的有效性
一支好的朋辈辅导队伍,一方面,可以满足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将很多教师从辅导基础科研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度科学研究,更好地辅导大学生。但我们也要看到,这支朋辈辅导队伍本身也是大学生,对于如何将知识有效传授给学弟、学妹,怎样让自身的讲解更能让大家理解、接受,运用于实践,都不明了。要想使这支队伍发挥好作用,使辅导过程更有效,对于这支队伍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一环。要帮他们把知识点串起来,让他们了解这一环与那一环相扣,怎样将知识点连成串;要让他们知道怎样讲解让低年级的大学生更容易理解,提高他们工作的效率;还要让他们知道怎样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不让他们因研究的枯燥而中途退出。
3.形成模式,探索朋辈辅导的有效方式
辅导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辅导效果,因此要在朋辈辅导过程中,积极拓宽思路、创新形式,以不断增强辅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在辅导过程中,在集中讲授和实验指导的基础上,在低年级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将兴趣相投的大学生组织到一起,让他们的科研热情更大程度激发,还可在朋辈辅导的指导下碰撞出更多的创新火花;在中高年级组建有针对性的科研团队,在朋辈辅导的带领下申报各种科研课题,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很多大学生一提到科研就认为离自己很远,不敢想也不敢尝试。因此,非常需要在低年级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先到兴趣小组里去尝试一下。当他们知道其实科研并不神秘,并从科研当中得到成就和乐趣时,会更大程度走进科研,为他们从大二、大三进入科研团队打下良好的基础。再加上有朋辈辅导的支持,他们会没有负担,并且更愿意去尝试。
4.有效激励,形成朋辈辅导长效机制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非常重要的载体,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辅导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要想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好、愿意付出、能够循环、有保证的梯队辅导队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前提。但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毕竟是利用课余的时间,辅导的量和时间很难合理计算。怎样才能让朋辈辅导员这支队伍工作有积极性,不会轻易流失,是做好朋辈辅导队伍建设的关键。这就要对朋辈辅导员这支队伍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困难和需求,根据大学生的需要和困难点制定出配套的激励机制来促进这一工作顺利有效开展。例如:将大学生的辅导工作折合成相应的学分,来抵扣相应的学业成绩;也提供相应的辅导费,很多高年级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相应的经费补偿能够使他们能安心辅导工作。同时,进行各种表彰,用精神上的奖励来鼓舞他们,而且指导大学生参赛或带领大学生参赛也能为他们找工作时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于洪杰,任峰,王星星.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3):131-132.
[2]王海明,杜华,陈晨,等. 美国著名大学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及其经验借鉴研究[J]. 西北医学教育,2009(4):672-681.
[3]贾宝汝. 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 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0):32-33.
[4]刘志丽,龙媛,王敦球.结合专业特色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1):123-125.
[5]王春艳,李春华,李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培养工科创新人才方面的有效作用―以沈阳工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53-154.
[6]杨晓波. 提升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工作质量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2008(2):37-40.
[7]陈华.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5):178-180.
[8] 范可章,王荣,姜双林,等. 地方院校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 滁州学院学报,2012(3):95-98.
[9] 高秋艳. 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的探索[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1):133-136.
[10]张学洪.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J]. 高校教育管理,2012(6):80-83.
[11]李秀明.朋辈辅导在高校学业预警中的意义及实践方法[J].大学教育,2014(6):1-2,98.
[12]郭肖明.高校朋辈辅导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2(7):139.
[13]黄新,杨春梅,陈志新.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4):152-155.
[14]郑有珠.国内朋辈辅导研究述评[J].教育评论,2014(2):34-36.
篇6
一、从教学思想上重视责任教育
“深刻的自我责任意识是一切一切的根基,它构成了人的生存的意义。”[1]教师应当在教学思想上重视责任教育,要充分认识责任教育在“基础”课中的地位,充分认识当前大学生亟待增强责任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础”课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对应到教材内容上包括绪论共八个章节。教材从第一章“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二章“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做忠诚的爱国者”,第三章“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四章“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到第五章、第六章领会法律精神,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最后到第七章遵守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等,整个七章始终贯穿着责任教育的内容,具体涵盖了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情感责任、环境责任、法律责任等各种类型的责任教育,可见其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另外,结合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漠,“重权利、轻义务”的思想比较普遍的现象,“基础”课更加应该有针对性地强化责任教育,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注重结合教材内容,找准责任教育切入点
在“基础”课程体系中,责任教育可以从各章节以下内容切入:第一章,围绕理想信念的主题,突出对社会理想的分析。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过于关注自我,漠视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心理给予引导,使其明确个人目标与外在环境的内在联系,注重树立社会理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第二章,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就是责任教育。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介绍历史事件,提高爱国情怀的感召力,来增强大学生对我国历史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要通过讨论当前国家面临的国际环境、国内改革发展、科技文化建设等方面压力,来增强学生们的现实危机感。爱国情感和现实危机感的结合能极大地唤起青年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促使其深入思考作为当代大学生,自己应该怎样正确分析和看待国家、社会发展现状,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什么等等。通过讨论使学生坚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第三章,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在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人的社会价值问题。结合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三种关系的把握,促使学生认识到个体对他人、社会、环境的影响及价值,进而在调整自我认知、调整人生规划的过程中自觉增加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第一,关爱自己的教育。关爱自己的责任,应当是其他所有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珍爱自己的生命,使自己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承担起其他人生责任。这其中,特别要强调生命责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加深对生命意义的认识,重视心理卫生。第二,关爱他人的教育。珍爱他人和自己的生命是做人的根本,也是自然界最崇高的法则。关爱他人,由爱家人、朋友及于所有相识的人,进而及于所有不相识的人,可以增强一个人的人生责任感。第三,关爱自然的教育。关爱自然,这是人性的回归。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这对加强大学生关爱自然的责任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第四章和第七章,以道德为核心,对大学生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领域的行为提出要求。相对应的,这三种行为要求也体现为三种责任:社会责任、职业责任和家庭责任。如果说前三章的学习重在通过思想认识强化学生内在的责任意识,那么后三章的学习则重在明确认识转化为行动时的具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回应学生关心的诸如网络公德、职业规划、婚恋等一些具体问题,一方面要将具体的行为标准展现给学生,并且使其明确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例如,污秽的网络语言是否影响网络生活,从我做起文明用语,能否净化网络环境?第五章,学习法的基本原理,学习部门法律规范,重点学习各部门法规规定的法律责任部分,尤其是对大学生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例如打架斗殴、偷窃、故意损害财物等行为相对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重点学习。当前大学生接触的法律信息较多,能够认识到法律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但具体到行为时却并不了解其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因此,本章教学应重点对大学生实施行为责任教育。首先,通过对法律责任的学习,来增强法律对其行为的指引能力。有的大学生行为责任意识淡薄,表现在行为前很少思考责任问题,选择行为时跟着感觉走,凭一时冲动和情感用事,不计后果;或是虽对行为责任问题做了一些思考,但该权衡并非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经常是从自我的角度刻意模糊回避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寻找借口。其次,通过对法律责任的学习,来增强对其行为后果的预测能力。在行为过程中,有的大学生不能自觉以责任为调节和监督手段,及时终止自己的不良行为选择,而是以放任的态度任由自己的不良行为继续下滑;或是以对自己和社会极不负责的态度,不计后果地推动自己的不良行为继续发展。最后,增强其行为结束后对行为的评价和反省能力。在行为结束后,有的大学生不能自觉做到以责任对行为后果和影响作出评价和反省,很少进行良心的自我谴责,产生惭愧、内疚、悔恨的情感,更谈不上因此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促使自己改变和纠正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从而达到道德自新和人格完善。第六章,培养法治理念和对法的信仰。这是一个将法律规范意识内化的过程。法律被遵守主要依赖于人们对法的信仰,因此,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可度来增强其守法、护法的责任意识,具体来说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等法的价值,正确认识法治的价值,结合典型案例的讨论,矫正一些学生受到的“权大于法”等落后观念的不良影响,促使其深入理解法律的客观性、合理性、重要性。以上是从教学内容上,将责任教育分解到各章的具体知识点加以贯彻。以此来强化大学生对责任的认知,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责任行为。
三、丰富教学方法,增强责任教育效果
篇7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原则高校
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面对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涵义及主要原则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方式是在掌握信息网络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网民(或受众)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侵袭,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是基于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联结方式而建构起来的工作体制、管理规范和工作方式等。它涉及组织领导、阵地建设、监控管理,工作保障、网站吸引力等方面。
网络思想教育运行机制的原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根据信息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应体现下列原则:
1、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是指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保持一致,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坚持目的性原则,必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来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
2.科学性原则。任何有效机制,都是对事物发展内在规律的正确反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就要按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办事。因此,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不能简单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上,必须科学总结经验教训和成败得失,把功夫下在探索规律上,尽快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经验型向科学化的转变,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3.整体性原则。目前,有的学者从功能出发,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包括政治导向机制、思想教育机制、道德规范机制、氛围营造机制等;有的学者从管理角度出发,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包括领导机制、责任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应坚持整体性原则,既要考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也要注意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身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从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
4.民主原则。在网络面前,不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接受内容和过程是平等的,甚至可能出现教育者所掌握的内容不及受教育者的现状,从而对教师的权威地位带来了冲击。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改变以教育者自居、居高临下的角色观念,树立民主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平等、诚恳的姿态与学生交流,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正确地对待网络,提高学生明辨是非以及对网络各种信息能正确选择、辨别、分析的能力,这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始终要把握的。
5.重在建设的原则。重在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组织领导、总体规划、阵地建设、信息监控、网络建设等方面,这项工作总体上处于起始阶段,应以积极主动、大胆探索的精神,边利用边建设,以建设为本。
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途径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其目的是为了探索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组织领导体制。高校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同时防止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错误的思想和信息,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构筑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同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纳入校园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进行规划和部署。根据网络技术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需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2.加强阵地建设。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不去占领,非、反的东西必然去占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在网上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1)规划和建设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主题鲜明,目的明确,切实针对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专业学习成才的有关问题,加以引导和帮助,不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积极利用BBS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通过BBS获取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3)开展网络心理咨询。针对大学生对网络的极大兴趣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适时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网络的及时性、匿名性特点,更有利于心理辅导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辅导。(4)利用网络开展“两课”教学。让“两课”进网络,就是将课程内容结构由线性设计转变为网状设计,这种设计能明晰呈现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及其联系,给学习者一个较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这样,既便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更新,又便于学生自主性和选择性学习。同时建立相应的德育资源信息库,拓展和升华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探究式学习。网络“两课”教学方式通过发挥网络的互动功能,可以增进师生的思想交流。
3.不断增强吸引力。网络的生命力在于活动,没有了活动的网络必然缺乏生机和活力。网络具有交互性强、自由度高的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网络谈心,开展网络设计大赛等有影响的活动,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点击率是网站的生命,没有点击率,就没有覆盖面,也就没有教育效果。借鉴商业网站的运作模式,保持网站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是提高点击率的有效途径。
篇8
关键词 用户培训 朋辈教育 协作学习 高校图书馆
1.前言
随着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变革,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与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models)等正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对教学、学习以及创造性探究产生影响的教育形式。目前,图书馆员以面授形式开展主题培训、通识教育课程以及与教师合作嵌入专业课程是图书馆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方式。教育者的角色和作用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而学生的作用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充分体现,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需要完善。
朋辈教育(peer education)是一种利用朋辈开展分享活动的教育形式,多被用在健康教育、社交和学生管理、课堂教学和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中。其最大的特点是尊重教育对象、平等、形式活泼和参与性强,以交流为核心,不以要教会别人什么为目标,而是在彼此讨论之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改变态度。朋辈教育模式具有诸多益处。对教育者而言,朋辈教育最具影响力的元素是朋辈支持、有意义的贡献、教学/领导角色和学生的自主身份(ownership),这些元素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战略价值。对于学生而言,朋辈指导在促使学生更好地融人大学生活、缓和紧张的师生关系、促进学术技能发展方面具有正面影响,还能改善学生的教育经历,促进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理论上讲,图书馆可以在学习服务、写作服务、IT服务、学习支持服务、信息素养和教育技能培训、小组讨论与咨询等工作中,通过讲座、现场观摩、戏剧表演等方式广泛应用朋辈教育模式。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将朋辈教育模式应用在用户培训活动中,并建立了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同时开展跟踪式的案例研究,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进行半结构化的效果评价与要素分析,讨论了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探讨有益于完善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几个方面。
2.图书馆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
2.1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建立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始采利用朋辈教育模式,开展“朋辈风采讲堂”活动,鼓励大学生通过交流、分享与展示,实现学术能力、管理能力与协作能力的提升。活动采用策展学习(CurationLearning)教学法。策展学习教学法以内容策展(ContentCuration)为主,是指利用网络进行主题检索、获取与评价、组织与分享,是协作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营销大师贝斯.坎特(Beth Kanter)认为:内容策展是一个在网络上筛选内容,然后以富意义、有组织的方式,针对一个特定的主题呈现出来的过程。而内容策展应用软件Curata的总裁帕万.德什潘德(Pawan Deshpande)则形容内容策展为“一个针对某个题目去寻找、组织、以及分享最佳的、最精准的内容的做法”。
2.2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框架与流程
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由主题征集、预选主题讨论会、自组织主题活动设计、主题活动呈现、活动总结与认可等阶段组成(图1)。
■阶段一:主题征集。
教师推荐、社团组织、自由申报(见表1)是当前的主题征集途径。其中,社团组织是通过与学生会、团委、研究生会等合作,通过研究生会学术部、重点项目中心朋辈导师项目组向学校各社团活动信息,由各社团自荐主讲人和预选主题。自由申报是全校学生通过读者服务月活动现场、读者调查、QQ群、问卷星、微信等途径填写申请表单,图书馆员根据新颖性、专业性、应用性三原则筛选得到预选丰题。
■阶段二:预选主题讨论会。
主题讨论分三步走(见图2),主要完成小组组建、增进了解、开展交流以及确定主题活动的框架和内容。当主题活动变化较大时,允许小组调整负责人和成员。
■阶段三:设计主题活动。
该阶段是活动的核心阶段,要建立协作的基础并完成讨论、主题互动设计以及试讲与活动模拟等工作(见图3)。图书馆员的指导比较细致具体,会从确定题名、筛选内容、课件制作、参与性活动设计到活动各模块时间分配等提出一些调整或修改建议。
■阶段四:活动呈现。
小组提供宣传文字、配图等素材,用以设计主题海报,通过海报、微信等宣传,并开展主题分享活动。
■阶段五:活动总结与活动认可。
活动总结包括活动体验、收获、反思和期待等,提出有利于个人进步和活动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活动认可是鼓励学生的一种有效的低成本的方式,有奖励和表彰两种形式,前者是颁发奖品,后者是由图书馆出具《社会实践证明》。认可的方面包括组织与协调能力、教学能力、方案设计能力、信息素养能力、表达能力等。
2.3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实践
自2014年起,配合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月活动,每年举办4-5个主题分享活动。2014年的活动主要由教师推荐和自由申报,2015年与2016年,则与研究生学术部以及朋辈工程项目组合作,采取社团组织方式,活动信息见表2。
2.4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评价
学生高度认可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这在小组撰写的活动总结中得以体现。学生认为该模式的显著优势表现在:拓展学术关系、提高协作学习能力、丰富了校园学习体验及促进反思性成长等方面。
2.4.1拓宽学术关系
学术关系能够提供工具和情感上的支持,支持自主学习和知识共享,是虚拟学习环境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有效拓宽了学术关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专业知识,带来了鼓励、友谊与支持。协作小组成员共计46名,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见表3),82%以上是研究生。研究生以一年级学生为主。学生广泛分布在教育学院、历史学院、教育学院、美术学院、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等院系,其中教育学院、历史学院和文学院参与学生数量较多。对每个协作小组的成员的数据分析表明,13个协作小组中,主讲人和成员均在同一院系的有8组。其中6组都是与研究生学术部以及朋工程项目组合作开展,是学术社团自组织的活动;2组由教师推荐,通过主题筛选后自组的小组。其余5组则是自由申报,由图书馆员协助组成小组,成员在不同院系学习,更加有利于学术关系的拓展和丰富。
2.4.2提高协作学习能力
合作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提高协作学习能力是小组的收获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合作与分工,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由于个体在知识结构、认知、体验与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活动需要进行合理分工,进而开展合作。其次,锻炼了沟通能力,磨练了性格。在分工与合作过程中,成员需要不断通过沟通、辩论甚至争执达成协作。这些经历使其在充足的资料准备、逻辑性表达、主动沟通、适当坚持等能力和性格成长方面都收获颇多,也收获了成就感和友谊。
2.4.3丰富校园学习体验
因报名方式不同,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具有自组织和社团组织两种形式。自组织小组(自由申报/教师推荐)一般主动性更强,会要求并联系推荐教师和图书馆员参与全程指导。而社团组织因为有一定的运营能力,通常会要求老师在主题讨论、活动设计、试讲等环节进行指导。二者均反映活动体验最好的是教师指导、资料搜集、讨论与交流等环节;其次是语言表达环节,比如姿态、语言与语调的学习,授课过程中对话的切入、过渡、互动等;最后是活动分工,还有突况的应对等。但二者在团队合作、进度控制、活动宣传等方面体验大不相同。自组织小组成员的院系和专业分布较广泛,激发的讨论和共享意识、合作热情和合作程度都比较高,活动的进度控制得更好。
2.4.4促进反思性成长
反思性成长也与组织形式高度相关,并且差异性最强。自组织多是从改进活动角度提出的,比如开展更大范围的主题讨论,校园内主题讨论信息,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参与讨论;提高宣传力度,全方位开展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化,创设情景短剧等。而社团组织则对团队管理有比较强烈的反思,集中体现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比如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进度控制以及及时沟通等。由于同在一个社团,熟悉程度高反倒影响了合作。负责人多是半独立完成,成员间缺乏较深入的讨论与明确的责任划分。负责人深刻体会到:①在社团内招募成员时,需注意团队的建立是基于道义而非功利;②团队协作的关键是合理、明确的责任分工,同时强调协助、支持、鼓励,避免敷衍。
3.讨论与思考
从学习支持的角度看,教师主要是面向个别学生提供针对个人学习进展和困难的诊断。与之不同,朋辈教育则需要考虑开放性、社会相互依赖关系和异质性、以及小组形成过程和教师监督问题、同行之间的自适应学习和知识转移。实践中发现,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具有特定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和完善途径。
3.1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
3.1.1协作是核心要素
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而终身学习能力不仅体现在正式课程学习中,更重要地体现在实践驱动的非正式学习中,主要是获取信息和整合观点的能力。非正式学习主要有四个主要类型的活动:①参与集体活动;②和其他人一起工作;③解决具有挑战性的任务;④与用户合作。第一、第二和第四都是指向社会的协作行为。这种协作行为能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责任,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参与社会性构建,将知识和信息技能灵活应用在学习和科研中,真正培养和体现信息素养能力。因此,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要强调协作与交互,侧重知识的传播、分享与交流。充分的协作与交互能够激发参与者,为其带来反思性成长,逐步提升综合素养。
3.1.2图书馆员引导是关键要素
f作式朋辈培训模式侧重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和分享,来潜移默化地建立信息意识、提升信息检索技能、了解信息道德规范、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综合技能。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框架》明确提出“创造开始于多种形式的交流”,强调信息环境的动态性与交互性,主张学生以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参与学术活动中的各种交流与会话。因此,图书馆员要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图书馆员需要设计主题,并在以下方面进行引导,实现分享和辩论。首先,客观地开展讨论。客观是开展讨论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对自己所持的观点找出证据,而不持有任何立场。其次,从学术的角度去开展讨论。同反方观点进行辩论而不是争论,并且表述清晰。最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不同观点。正是由于不同的观点存在,才能够有效填补知识和技能空白,提高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图书馆员还需要在活动中给与具体指导,包括如何开展主题分析、执行预检索、检索结果分析以及完善检索等,并且在确定了主题内容之后,进一步完成音视频以及图片等要素的检索。
3.1.3活动管理是保障要素
协作学习作为一项社会性活动,“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应引起重视。而学生自主意识强,对同一主题的关注点并不尽相同。当这项活动并不能带给学生明显的利益时,一点偏差都会对小组协作活动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图书馆员必须建立规范的活动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过程控制。
活动管理在规则建立、任务安排、内容协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活动管理有规则管理、要素管理、分工管理、进度管理。规则管理的对象包括协作交流规则、成果评价规则,图书馆员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各种不同的规则,以便约束学生的行为,指导学生的活动,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要素管理的对象包括多媒体课件、视频短片、情境活动设计、体验活动设计、限时竞答等。分工管理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图书馆员团队之间的教学任务分解、教学内容开发与教学活动设计,另一个是协作小组的任务分解和职责分配。进度管理是建立进度表,明确模块内容以及关键点,设定讨论时间与预期完成时间,并且严格执行。小组按照预期完成主题文案设计、主题活动设计、主题评价等。进度管理能起到督促和监管工作的作用,而且能及时发现成员遇到困难,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避免因遗漏问题而造成工作瑕疵。
3.2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影响因素
3.2.1多样化的主题设计
主题设计要多角度考虑受众多层面的需求。一、兼顾专业性和应用性,从身边的现象和需求出发寻找主题,从学术角度开展主题讨论与分享活动。比如,随着美剧Lie to Me的热播,微表情得到了广泛关注,由心理学博士生策划的“表情及其在面试中的运用”活动选题就比较成功。二、兼顾普适性和趣味性。大学生的生活重心除了学习和科研外,还比较关注情感方面的话题,“莎士比亚之爱情观VS李商隐之爱情观”从文学作品角度讨论爱情观就广受欢迎。三、具有应用性,助力学习和科研。大学生更为重视助力学业的技能学习。这从应用软件类选题活动的参与人数可以发现,比如PPT和SPSS的主题分享活动反响热烈,参与的教师和学生都希望能够重复举办。
3.2.2分层的激励机制
有研究表明,在通过网络进行专业学习方面有7个关键影响因素:共享、动机、价值感知、反馈、个人学习、信任和支持、同龄人的特点和价值。充分利用价值感知、反馈等建立激励机制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首先,主题征集阶段采用有奖参与机制。然后,活动认可阶段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建立激励机制。
3.2.3图示工具的应用
有研究表明:成功的可视化技术可以让用户更易洞察知识,提高知识学习与利用的效率和效果[123。图示方式是利用动静态图形图像呈现与表达、通过视觉知觉功能进行认知与理解的方式,结合了视觉认知与语词语义两个方面,能更大限度地连接人脑认知模式,激活人脑活力。图示工具支持用结构和网络形式呈现学习材料中的信息,如事物、关系、过程等,使得信息的理解与处理变得容易,有益于朋辈间的自适应学习和知识转移。
在主题讨论、活动设计等讨论环节,均利用思维导图来分析与厘清知识点间的联系,顺利为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找到参照和依据。图示工具的引入也使得学生更深入了解了WOS、CNKI、GoPubMed等平台的可视化数据分析功能。
3.3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完善途径
除了进一步强化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的核心要素,改善影响因素外,还要从丰富活动定位,开展信息文化教育、全开放式流程管理和树立多维能力培养的目标等方面进行完善。
3.3.1丰富活动定位,开展信息文化教育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信息文化(Information Culture,IC)的产生。人类的IC包括:信息接收,记忆存储,处理、保护以及表达信息的技巧和能力,通过发现和开发这些技能可以促进个人IC的形成。个人IC可分为:信息接收文化、基本信息存储文化、信息处理文化、信息保护文化、信息呈现文化。信息文化教育也是信息素B教育的范畴,将信息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活动与交往中,能够培训学生的信息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信息社会化,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价值观。协作式朋辈培训模式是信息文化教育的有效形式,而且其与团委等各学生管理单位的广泛合作有利于促进校园信息文化建设。
3.3.2全开放式流程管理
开放式的流程管理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共享意识。现有的活动流程中,只有主题征集、活动呈现与活动认可等阶段是开放的。而最关键的主题讨论与活动设计则相对封闭,仅限在小组成员内部讨论,并不利于活动开展。因此,将从线上和线下两个层面建立全开放式主题活动流程。在主题讨论与活动设计阶段,一是通过网络主题调查,获取对该主题感兴趣的人群的特征以及想要学习的内容,并开展虚拟的发散性主题讨论,收集意见和建议;二是并着力宣传主题讨论活动,吸引感兴趣的学生自由参与讨论。将以上讨论信息进行整理、吸收,形成主题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并予以展示和评价。
篇9
关键词: 服装设计专业 服装企业 教学效果
一、引言
服装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已经有三十多年,目前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有这个专业,但是服装企业招聘人才时门槛比较高,搜索一下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企业招聘服装设计师或者制版师的时候,都要求具有2年或者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很多高职院校都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等和企业结合,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模式,那么为什么企业招聘的时候还是强调工作经验呢?是不是高职院校对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达到企业要求,以至于学生毕业后无法和企业的要求完美对接?
在对已毕业的几届学生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学生面试时遇到最多的问题不是画效果图的问题,也不是缝制衣服的问题,而是对市场了解不够、对服装面辅料认识不足、对制版的细节规范不熟悉,或者不能熟练制版,到了服装公司之后,不能马上为公司带来效益,要跟企业师傅学习较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逐渐适应企业工作,而企业的反馈则是这些刚适应了企业工作的学生心比天高,立马要求高工资或者跳槽到更好企业。所以,这种现状使毕业生和企业的关系无法和谐。笔者结合这几年教学实践浅抒陋见,以期抛砖引玉,和各位同仁交流。
二、课程设置
一般服装企业的设计流程是“市场调查(流行与时尚的预测)―款式图绘制―面料选择―敷料选择―制版―样衣试制―修版,制作生产样板―下单生产―销售”,这样一个流程是将设计理念转化为服装成品提供给消费者的过程。我们可以根据服装企业设计岗位的工作过程,合理安排,课程名称、学时和前后衔接关系,以这样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我们可以将设计课程分成三个模块:基础课、技能课、职业岗位训练课。基础课模块包含服装设计基础(效果图与款式图的绘制为主)、常用设计软件的学习、服装材料、服装创意设计,培养学生掌握绘制设计图的基础技能、了解美学原理、创意理论;技能课模块包含成衣设计与制作、立体裁剪、针织服装设计、服饰品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等,目的是为学生职业岗位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离企业目标又进一步;职业岗位训练模块包含礼服设计、女装设计、男装设计、童装设计等,这部分内容要引进企业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岗位实际工作能力,为学生步入企业工作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三、实践环节
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单纯的课堂实训根本不可能使学生的技能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那么如何根据现有条件创造更有力的实践条件?
1.设立校内服装设计工作室
企业和学校合作,大多数情况下要求学生能够产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学生在没有充分实践的情况下,是很难达到这个要求的,所以校企合作在许多时候存在困难,利用学校现有实训条件和教学资源,设立校内服装设计工作室,完全按照服装企业的流程经营,相当于一个小型服装企业,不仅为学生在职岗位训练模块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还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技能方面对设计原理和结构设计及成衣制作流程的理解,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模仿、临摹。
2.把企业项目引入课堂
校内服装设计工作室只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参考平台,服装是一个多元化产品,分类广泛,每个分类都有不同特点,一个工作室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学校还可以把已经合作的企业或者有意向合作的企业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免费为企业设计产品,然后通过网络发送给企业点评,或者请企业师傅来现场点评。学生和企业可以自由地沟通,甚至可以允许优秀学生先进入企业工作,然后让这部分优秀学生再回到学校做评委,既为校内学生带来企业信息,又可提升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方面这将是一个良性循环。
3.开展校内定制
接受过职业岗位训练的学生,可以开展定制服务,为同校学生提供服务,既训练了自己的技能,又提升了自信心,同时节约了学习成本,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中,教师是一个专业优化的起点,尤其是高职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课堂管理水平、较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高尚的师德情操。
1.良好的专业技能
经调研,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动手能力、实践经验方面,要想培养出有超强竞争力的学生,就必须有企业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教师。最近几年,服装专业教学中,各高校都呼吁培养双师型教师,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与企业一线20人的工作能力并行,但是,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是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就直接进入高校任教,企业经验多停留在形式上,所以许多服装专业的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企业经营流程不符,甚至个别教师还停留在大量画效果图、大量画设计稿等层次,而没有真正了解构成服装的面料、敷料,以及强调学生对市场的了解。这样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学院派特色的学生,在面试或者进入企业工作的时候,很快就会因为不适应企业工作,而自我放弃或者被企业淘汰。
那么针对这种现状,该如何提高教师真正的实践水平?笔者认为,许多高校对教师要求的单纯挂职锻炼很难有实质性帮助,应该真正让教师暂时放下上课任务,专门去企业培训,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出勤考核,以及企业对教师学习结果的考核,双重考核下,相信服装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定会有实质性提高。
2.良好的课堂管理水平
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外,上课时客观地与学生互动也是必要的,一堂高效率的课是教与学的良好结合,教师专业水平再高,而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或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良好的专业技能也是白白浪费。尤其高职教学中,更要求专业教师上课时多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学习兴趣,因为高职学生入学分数低、基础差,学习自律性相对弱一些,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职教育学制通常较短,课程多且较集中。曾金强在对高职学生学生的一项调查中认为:高职学生中出现学习困难的占调查总人数的78.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突出问题是厌学,所以,高职教师除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外,还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增强上课效果,如何运用现有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开发出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综合来说,高职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管理水平,不仅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还要能激发出学生良好的听课情绪,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如可以开展竞赛、作品展示、小组互评等,教师要不断总结上课经验,以期更好地增强上课效果。
3.较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课程,设计制作流程也是环环相扣的,每个教师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个人担任所有课程,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不能只管好自己的课,而不照顾该课程的前后课程。必要的时候,一门课程可以聘任两个教师或者更多教师,这样可以把每位教师擅长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在服装企业,每个部门之间也是相互穿插、相互沟通的,所以教师之间良好的协作,会极大地增强上课效果,在形式上也会更贴近企业实际。
4.高尚的师德情操
所谓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不仅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遵守一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还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形象、对学生的爱心,以及以自身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如教师要真诚、善良、诚实和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使自己的品行在学生身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更想走近你、信任你,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
五、学生管理
高职学生正处于容易迷茫的阶段,对学习目标有困惑,对未来就业感到压力、迷茫都是很正常的心理,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想法,积极的给予表扬,消极的给予耐心辅导,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辅导、教育,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及职业道德教育。
总之,专业教学优化是各方面的综合结果,不仅是课程设置、师资、实训条件等,对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及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地处理好各部分的关系,有利于高技能、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淑丽.“体验式”服装设计实践教学的理念与实施[J]. 纺织教育, 2009,24(1):40-42.
篇10
【关键词】注意瞬脱;注意机制;RSVP
学习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共同作用的过程,注意是伴随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它是学生仔细观察、积极记忆、正确思维、创造性想象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许多高校学生在学习上总是容易出现 “记不住”、“学不通”、“用不了”等现象,在排除记忆、学习方法等因素外,可能是因为注意品质造成的,因为注意对视觉认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呈现丰富的课堂知识的同时,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注意负担,从而造成注意瞬脱现象。因此,本文综述以往文献资料,评述成人注意瞬脱现象的理论及机制,为高校学生的学习提升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一、注意瞬脱的发现
1987年Broadbent 和 Broadbent(1987)首次报告发现注意瞬脱现象。当他们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RSVP)实验中呈现包含有两个类型或是大小写字母构成的目标刺激时,被试对前一个单词的准确辨认会影响紧随的另一个单词的准确辨认。
1992年Raymond,Shapiro 和 Arnell对该实验进行了重要扩展,认为观察到的目标处理赤字是一种注意力限制而不是一种感觉限制。在他们的实验中,黑色的字母刺激以100毫秒/项目的速率出现,被试需要报告单一的白色目标刺激(T1)和检测存在/不存在的字母“X”(T2)。Raymond等人发现当刺激出现在T1出现后的半秒内,如果T1中报告正确,T2效果将会受损。同时,在忽视T1时,T2效果会得到强烈改善。这一结果表明,实验效果是由注意力限制而不是感觉限制的,他们将其命名为注意瞬脱(attention blink,简称 AB)。自此,不同国家的研究者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均得出“视觉通道上存在注意瞬脱(AB)”这一共同结论。
二、注意瞬脱相关理论
注意瞬脱作为注意过程中的一种抑制现象,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根据实验结果对其做出不同的理论解释。
(一)早期理论
早期的不同学者对注意瞬脱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Raymond 等人(1992)提出抑制模型(Inhibition model)认为认为注意瞬脱是抑制分心刺激以减少目标刺激和分心刺激特征混乱的结果。Shapiro等人在Duncan和Humphreys(1989)的空间视觉搜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干扰理论(Interference theory)认为由于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因此在知觉表征阶段就会对刺激特征进行加权匹配,权重较小的刺激容易被其他项目干扰而产生注意瞬脱。Broadbent(1958)提出的瓶颈理论(Bottleneck models)认为由于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前存在一个“过滤器”,对刺激进行筛选,这个瓶颈导致高级中枢神经在加工目标信息时为了加工T1而对T2的加工造成延迟。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瓶颈理论又可以分为两阶段模型、两阶段竞争模型、中枢干扰理论、暂时失控理论以及注意的延迟投入假设。
(二)近期理论
1.全工作区模型(The global workspace model)
全工作区模型是一个关于有意识地感知和注意控制的影响理论。该模型认为被试如果要识别目标刺激,就必须进入一个全神经工作区。在这个全工作区中神经元通过激活突触来连接不同脑区。当目标刺激激活一个有效的全工作区后,激活变成自我维持,并且与其他神经区域相联系,同时也会抑制相邻的工作区的神经元,使它们在随后的信息识别中无法快速启动。当两个刺激特征相似呈现时间相近时,每个刺激都可以进入工作区进行信息的初级加工而不受干扰;相反,当两个刺激呈竞争状态出现时,就会发生注意瞬脱。
2.推动反弹理论(Boost and bounce theory)
前面的学者对注意瞬脱的出现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自己的解释时,却不能用于解释时程相似时注意的显著增强现象。因此,Olivers 和 Meeter(2008)提出了推动反弹理论同时对两个现象进行解释。他们认为注意有感觉加工和工作记忆两个阶段。在感觉加工阶段,刺激的知觉特征和语义信息都被激活。由于刺激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在相同的位置,每个刺激的激活强度会受到前后刺激的影响,从而产生前后掩蔽。在工作记忆阶段,存在有一个输入过滤器,对与目标定势匹配的刺激进行增强,对不匹配的刺激(分心物)进行抑制,因此导致注意瞬脱。
3.并行情节类型/串行表征模型(Episodic simultaneous type/serial token model)
2007年,Bowman和Wyble 提出了一个复杂的时间注意和工作记忆理论TS被称为并行情节类型/串行表征模型(STST),随后将其扩展为情节STST框架(eSTST)。eSTST认为RSVP的所有刺激在概念阶段就被识别。如果这些刺激需要被报告,则必须要与特定的工作记忆绑定,提供刺激的情节信息。然而,由于对目标的处理能力有限,在情节登记阶段,容易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引起注意抑制,从而产生了注意瞬脱。
4.注意级联模型(The attention cascade model)
Shih(2008)提出注意级联模型,假设在最初阶段刺激沿两条通道之一进行处理:强制性通道或是自下向上通道。通过强制性通道的刺激激活后被传递到一个外周感觉缓冲器形成概念性长时记忆。如果在缓冲区目标与模板相匹配,就会触发注意加强。在之后如果有足够的编码资源,就会使目标的编码和整合强度进一步加强,导致其被传递到位于工作记忆的决策处理器。如果刺激有很强的自下向上的突出动力可以触发注意窗口,并直接进入决策处理器,这就是另一条自下向上通道。
5.螺旋认知模型(The threaded cognition model)
Taatgen,Juvina,Schipper,Borst和 Martens(2009)认为注意瞬脱反映了注意规则的保护机制,以防止T2对T1的干扰。通过借鉴J.R.Anderson’s(2007)自适应控制思维理论(ACT-R),螺旋认知模型认为是通过一个单一的处理器(单一资源)进行多个进程的认知。该模型预测目标探测和整合是并行操作的。不过由于默认任务分配策略,目标检测是在前一个目标开始进入工作记忆时进行的。三、注意瞬脱理论模型的比较
总结以上理论或模型,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学者都对注意瞬脱和lag 1 sparing存在的依据进行验证,研究多采用RSVP范式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解释。关于导致注意瞬脱出现的研究,每个理论包含至少一个以下观点:(1)对潜在的T1和T1+1特征混乱进行感知抑制(门径理论);(2)持续的交感神经抑制了T1+1的分心(推动反弹理论);(3)由于需要对进行T1的工作记忆编码/情节注册/反应选择,所以在对T1进行识别时,注意将消耗(瓶颈理论、全工作区模型、注意级联模型和eSTST);(4)在工作记忆中离线检索目标和分析刺激(干扰理论);(5)对T2注意增强的抑制和延迟(注意延迟投入假设、注意级联模型、eSTST、螺旋认知模型)。
在其他一些方面也存在区别。(1)感知与抑制后感知的选择。关于感知和抑制后感知的容量是否有限,不同的理论存在不同观点。(2)关于过滤器是否存在和存在的位置。在过滤器理论中,每个理论和假设均认为注意存在过滤器,只是该过滤器存在的位置不尽相同。(3)关于影响注意瞬脱出现的因素等。
三、结语
学者们用大量实验证明了注意瞬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已有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以下处理可能会引起注意瞬脱。在一个标准的双目标RSVP任物流中,对所有刺激的处理首先要经过感知和概念化,之后这些刺激才可用于进一步加工。对刺激的初步表征强度决定了其显著性和针对性(区分目标刺激和分心物)。从任务指令建立在注意力集中的基础上,出现分心项目注意被禁止,而当检测出目标项目,注意力就会被触发。被注意的刺激将会被允许进入较高的加工阶段,进入工作记忆巩固。通常在标准的RSVP实验中,T1会引起注意增强而被有效识别,其他刺激不会受到相同的注意增强(除非T2出现在lag 1之后)。同时,也有一些研究强调分心物对注意的干扰影响。
因此,高校教师在上课前应充分了解学生注意特点,灵活运用主义规律,在教授知识点时避开注意瞬脱。例如在两个重要知识点之间插入一些放松训练或是通过一些课外材料巩固前一个知识点,或是增加两个知识点之间的呈现间隔,以增加注意的集中性,从而提高知识点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高玉芬,陈玲.高职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注意品质差异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3(1).
[2] Raymond,J.E.,et al.Temporary suppression of visual processing in an RSVP task: An attentional blink?[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 Performance,1992(18).
[3] MacLean MH,and Arnell KM.A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and modulating the attentional blink[J].Attention,Perception,and Psychophysics,2012(74).
[4] Martens S,and Wyble B.The attentional blink: Past,present,and future of a blind spot in perceptual awareness[J].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2010(34).
[5] Janson J,and Kranczioch C.Good vibrations,bad vibrations: Oscillatory brain activity in the attentional blink[J].Advance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2011(7).
[6] 王苏妍.目标间线索分心物对注意瞬脱的影响――注意瞬脱机制检验[D].东北师范大学,2013.
[7] 陈宏,王苏妍.视觉注意瞬脱实验范式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