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范文
时间:2023-08-03 17:2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领导力及其构成要素
领导活动是在一定客观环境制约下,为实现组织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而采取行动的一个创造性实践过程。领导者作为领导活动的主体,在一个组织内可以对个人和集体施加影响力,这个影响力就是现代管理学上的“领导力”。
(一)领导力的涵义。领导力是作用于领导资源配置过程的力量,是指组织的领导者在确立的组织目标与发展方向下,引导和管理组织全体成员及其相关方,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能力和影响力。不难理解,组织的领导作用就是其“领导力”所产生的效率和结果。
(二)领导力的构成要素。研究者过去常把领导力作为领导者的自身能力内容来看,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包含创造力、容纳力、智源力、影响力、心健力、学研力、团队力、沟通力这八项个人特质,但都还没有将其上升到“领导力”概念上来。
王革非在研究企业决策者时,站在了领导力的角度,对决策者的领导力加以解构。将领导力拆分为思维力、决策力、想像力、创新力、执行力、变革力、预测力、评估力、结构力、控制力、沟通力、学习力等十二个构成部分。
本文认为领导力发展至今,深受领导力的作用特征影响,因此在上述对领导力研究的基础上,将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归纳为战略决策力、权威力、评估力、沟通力、学习力和创新力六个要素。同时,对比传统组织,现代组织领导力的作用特征的内涵有所扩大。本文认为,在现代组织中,以上六个要素还不足够,还应引入社会责任力这一新要素。
二、现代组织领导力的作用特征
组织中领导力的作用特征包括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内部作用包括配置领导资源、治理组织、评审改进创新,外部作用则包括公共责任和公益支持。
过去的传统组织忽略了领导力的外部作用特征,认为领导力有配置领导资源、治理组织和评审改进创新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健全,本文认为现代组织(包括公共组织)面临的环境发生改变,其作用特征不仅限于内部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可决定组织形象的外部作用特征上。现代组织的领导力对内起着传统组织领导力的作用,对外则起着公共责任和公益支持的作用。
公共责任是指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组织在产品、服务和运营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包括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的影响和风险。组织的这一影响使领导力要担负起公共责任,发挥公共作用。因此要履行公共责任、恪守诚信经营等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分析产品、服务和运营中当前和未来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已经或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公众隐忧,为此采取积极措施。
同时,现代组织要求领导力发挥公益支持的外部作用,引导组织为社会做贡献,关注回报社会。组织积极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可使组织员工在这样的氛围中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员工的主动性,提高效率。
现代组织通过外部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可以赢得声誉和组织的认同;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为组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组织保持生命力,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新组合
受作用特征的影响,现代组织的领导力构成要素也发生了变化。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领导力新的构成要素组合,认为领导力由传统的领导权威力、战略决策力、沟通力、评估力、学习力、创新力这六个要素和社会责任力这一新要素构成。
(一)传统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传统组织强调领导力的内部作用,本文将受配置领导资源、治理组织、评审改进创新影响的传统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归纳为领导权威力、战略决策力、沟通力、评估力、学习力和创新力六个要素。领导者借助建立在领导者品格、才能、知识等因素上形成的权威力来配置领导资源;战略决策力和沟通力是治理组织所必须具备的领导力构成要素。战略决策力分析环境、制定目标;沟通力有利于良好的组织内、外环境的形成,有利于决策的实施;领导评估力、学习力、沟通力、创新力是实现评审、改进创新作用的领导力构成要素。评估力包括领导者对员工、组织事务的正确评估;学习力是领导力的保障,促使领导者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组织的学习气氛;包括技术、思想意识、文化精神上的创新力,是使组织持续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
(二)新领导力构成要素――社会责任力。随着现代组织的发展,其关注点已不同于传统组织。传统组织重视领导力对内部的作用,现代组织更加注重领导力对外部的辐射作用。在外部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组织要获得持续竞争力,就必须以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人类生存质量为目标,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所以,本文在传统领导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加入了社会责任力这一新要素,认为现代组织的领导力由七个要素构成。
社会责任力使现代组织的领导力,对社会承担起了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公益责任、道德责任、教育责任和环境责任。它会促使领导者自觉维护组织信誉,要求组织诚实守信,并关注回报社会。同时,还会引导组织为社会做贡献,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篇2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发展是其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集中表现为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进而形成一个具有结构体系并表现特定功能形态的生态系统,即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深入了解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需要认真分析其概念和内涵。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以期为产业集群后续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业集群品牌 生态系统 概念 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优化创新,以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为内核的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运作既离不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也离不开企业之间动态网络关系的有效构建,由此便产生企业集聚现象。相比较而言,国外学术界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国内多数学者主要是在借鉴国外学术文献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取得了明显绩效。近年来,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研究的学术论文和论著大量涌现,研究视角逐渐趋于多元化,研究主题开始呈现静态维度和动态维度相结合的特征,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概念内涵、本质特征、形成机制、运作机理、演化创新和治理方略等方面。本文试图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以期为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概念及构成
(一)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
按照学术界已有的观点,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是以与产业集群发展演化存在关联性的要素为基础,以这些要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及其适应互动为运作方式,能够对集群内外环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给集群及群内企业带来发展绩效的系统功能体。
(二)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构成
1.要素层。主要指构成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要素,大致可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要素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由于它们是以人为核心,因此具有更强的意识性和主体选择能力,使得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呈现出能动性和适应性。外部要素是指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因子,可分为经济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和自然生态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包括消费市场因子、物资市场因子、资金市场因子、劳动力市场因子、产业与产业结构因子、交通因子、通信因子和国际经济因子等,社会生态因子包括政治因子、法律环境因子、社会文化因子、教育水平因子、科学技术因子等,自然生态因子包括产业集群所处的地域地缘与自然资源(梁嘉骅等,2005)。
2.资源层。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系统整体运作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能和信息支撑,尽管每一种构成要素自身都具备特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但都有着相对性和局限性,需要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联系来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以实现要素的正常运作和整个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有效发展。不同的构成要素需要不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支持,不同发展时期的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对物能和信息的需求也具有差异性,往往需要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构成主体通过合理构建、调整与外部环境交流互动的生态链,来保证系统及构成要素运作发展的物能和信息需求。同时也需要广辟环境空间,不断发现和探索新的环境因子,进而促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结构层。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功能体,包括构成这一系统整体的各个要素,各要素的数量不足、质量残次和功能错位,都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及有效发展。这些要素也被称为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限制性因子。实际上,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部构成要素都有属于自己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角色,都会与系统内外环境要素发生直接或者间接性的关系,这些生态关系更多表现为要素之间的竞争合作、协同发展和相互依存关系,它会随着产业集群生态系统运作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结构层既影响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有序稳定,也决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功能运作。只有规范和保持结构层的合理稳定,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4.功能层。功能层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存在依据和发展基础。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功能层既可分为内指向型功能和外指向型功能,也可分为竞争导向型功能和共生导向型功能。内指向型功能是指保持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部环境有序、稳定和高效运作的功能;外指向型功能是指保持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正常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关系的功能。竞争导向型功能是指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具有合理组织和催化内部构成要素之间有效竞争的功能;共生导向型功能是指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具有合理调整和维持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协同发展的功能。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概念
关于品牌生态系统,国内学者王兴元最早开始研究并取得了丰富成果。参照王兴元先生的理解,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践要求,可以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定义为:产业集群品牌与其所依存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它既表现为某个或几个特定产业集群品牌,也表现为以某个或几个特定产业集群品牌为内核的品牌共同体。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相类似,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和服务、供应商、目标顾客、终端市场、金融机构、政府、网络媒体、竞争者以及集群所在区域环境要素之间的多元互动和有效连接,这些要素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演绎着产业集群品牌价值的发展变化。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内涵
(一)构成角度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内涵,从构成上看,是由产业集群品牌以及与集群品牌存在关联性的要素组成。集群品牌企业、产品、服务、员工、经理人、高校、社会组织、中介机构、银行和政府等都是构成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并不是彼此毫无联系的,而是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这些关系一方面形成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运作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构成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们会随着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运作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根本上保证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二)关系角度
从关系上看,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主要存在正式和非正式关系。正式关系是构成要素主体在经营和管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过程中,与系统内部其他构成要素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一些内在规则连接而成并借助多样化的存在形式表现出来,其主要内容通常表现为要素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和传递;非正式关系主要是基于产业集群文化、制度和规则形成的要素关系,特别是系统主体在情感、心理和非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更具有隐匿性,更能有效传递和扩散知识信息。非正式关系是正式关系的有益补充,在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运作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过程角度
从过程上看,特定时空条件和背景环境下形成的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更多表现为一定关系结构基础上的运作整体。这种功能系统一旦形成就会以其辐射和聚合效应来不断整合系统内部结构关系,吸收外部环境要素,使之与系统已有结构、功能发生作用,进而促进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系统内外新旧要素之间关系达到一定程度时,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就会发生形态转型。但是,如果系统内部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结构不能够适应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发展要求,则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就很有可能面临发展风险,系统原有的功能机制易出现衰退现象。此时,应及时整合优化要素关系结构,提升系统功能,促进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步入新的发展轨迹。
(四)功能角度
从功能上看,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与产业集群品牌存在关联性的内外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的具有多维度结构关系和多层次功能形态的生态系统。影响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环境因素较为复杂,既有来自系统内部的发展理念、价值目标、经营管理能力以及组织关系结构,也有来自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交流互动、关联沟通和竞争合作的生态关系,还有来自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所依存的外部环境,例如区域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现实中,这三个层面的环境因素交织叠加、催化作用,共同影响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运作发展,使得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呈现出动态适应性。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是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作为一个特有的构成层面,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意义,不仅在于它能够保证产业集群品牌的持续生存和健康发展,还在于它将影响产业集群品牌生存发展的环境因素都置于生态系统运作模式中加以协调和整合,有利于经营管理者充分把握产业集群品牌发展规律及其变化状态;不仅在于它可以优化产业集群品牌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模式,还在于其构建了一个产业集群品牌价值保持、提升和发展的环境系统。
(五)形态角度
从形态上看,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且包含多重关系结构的复杂系统,其包括的各类环境要素通过彼此之间的关联互补性形成特有的功能机体,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突破个别或者几个构成要素的能力,而更多体现为以核心构成要素功能为核心的要素功能组合与价值组合。在内部层面上,表现为能够协调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关系并使之处于不断运作发展状态的功能体;在外部层面上,表现为能够协调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体。正是内外两个层面的功能结合,使得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不仅是一个具有要素、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模式,还在于它的运作过程蕴含着不同结构、功能和价值形态的交替演化。
(六)演化角度
从演化上看,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层面和环节在功能地位与角色作用方面彼此存有差异,并通过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沟通。这一动态过程的实现逻辑是建立在明确各要素、层面和环节生态位基础上,通过发挥系统主体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机过程。具体而言,系统主体按照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运作绩效最优化的原则,通过合理协调与整合各要素、层面和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得各要素、层面和环节之间能够形成协调一致的行为。正是借助构成要素、层面和环节之间关系的协调稳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不断适应了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同时也提高了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取得了长期、持续的发展演化。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有序稳定并实现快速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要素、层面和环节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协同共生关系。这种协同共生关系既不是天然形成的,也不是人为强加的,而是要素之间、层面之间和环节之间,通过长期适应和结合自我组织生成的,由于各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主体性、适应性和自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运作及绩效取得,使得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实现实体形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扩展,内部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松散到紧密的变化,功能机制从无序到有序、从或缺到完善的深化(康胜,2004)。
参考文献:
1.梁嘉骅等.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M].科学出版社,2005
篇3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在扩展价值工程中价值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别分析政府和企业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或侧重点,并提出政府诱导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关键词]
价值工程;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价值工程理论是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为基本前提,以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服务功能与成本的最佳匹配为目的的理论。价值工程原理对于企业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其生产经营活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实现价值工程与低碳经济的对接,发挥价值工程原理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是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在扩展价值工程中价值构成要素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价值工程原理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1价值工程中价值构成要素的内涵扩展
虽然价值工程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该理论主要是从企业的角度研究产品(服务)功能与寿命周期成本的最佳匹配,进而实现产品(服务)价值最大化目标问题。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功能和成本。其中,功能是指产品(服务)能给顾客带来的效用或效益,成本指顾客从购买到消费整个过程中为享用产品(服务)功能所带来的效用而支付的费用。从现有研究角度看,价值工程理论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十分有限。事实上,现代企业经营必须要处理好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兼顾三者利益的平衡,否则企业将很难实现持续发展。因此,从广义上讲,企业有两类顾客,一类是直接使用产品(服务),通过产品(服务)的功能满足其需求,但很少为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付出代价的顾客;另一类是既为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付出代价,又从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取效益的社会。由于社会代表国家的宏观利益,所以,分析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价值时不能简单地套用价值工程分析的一般公式,需将价值构成要素的内涵加以扩展。从社会的角度看,价值工程分析中,功能就是效益,成本就是费用。其中效益包括产品(服务)生产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费用也应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效益是企业直接增加销售量或劳务量所获得的收益,或为社会节约的开支、减少的损失和节省的资源;间接效益是由企业经营活动引起的,由于投入产出关系而产生的,对整个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或其他企业有影响,但是在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中没有得到反映的经济效益。直接费用是企业投入的各种物料、人工、资金、技术及自然资源而引起的社会资源的消耗;间接费用是指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引起而在其直接费用中没有得到反映的那部分费用,如社会为治理“三废”污染付出的代价。内涵扩展以后的价值构成要素中,功能和成本分别类似于项目国民经济评估中的效益和费用。因此,基于内涵扩展以后价值构成要素的价值工程分析,对其中效益和费用的估算都要用能体现资源稀缺程度和价值的国家参数来确定。如运用货物的影子价格、劳动力的影子工资等。
2政府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
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发展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而政府是国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利益的调控主体。因此,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发挥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政府应运用价值构成要素内涵扩展后的价值工程原理,对企业投资活动进行项目前价值工程分析、项目跟踪价值工程分析和项目后价值工程分析。
2.1组织好项目前价值工程分析,强化事前把关功能由于我国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政府审批制,项目前价值工程分析的结论是政府审批项目的重要依据。从政府的角度看,项目前价值工程分析就是政府或政府委托的第三方,从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效益,以及项目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即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宏观可行性。因此,项目前价值工程分析是确保国家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政府组织项目前价值工程分析是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做好项目投资的事前把关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价值工程分析中,对价值小于1,即社会效益小于国民经济和社会费用的项目进行“封杀”。
2.2组织好项目跟踪价值工程分析,强化政府对项目的事中控制职能项目前价值工程分析前提的假定性和结果的预测性特征,使得其分析结果可能与实践存在偏差,为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项目按低碳发展要求建设的现实性,政府要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跟踪价值工程分析。政府组织项目跟踪价值工程分析的着力点应该是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影响方面的价值工程分析工作。在环境影响价值工程分析过程中,要应用价值工程原理,采用效益—费用评估方法,即一方面分析项目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效益,另一方面分析项目对环境质量造成污染后社会对其进行治理需要支出的费用。政府进行项目跟踪价值工程分析至少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一是从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和环境容量出发,阐明拟建项目排放总量及浓度可否接受;二是对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落实“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的状况作出结论性意见;三是对项目在上述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措施。
2.3组织好项目后价值工程分析,确保项目的低碳运行项目后价值工程分析是指在项目实施完成并已投入运营一段时间后所进行的价值工程分析。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看,政府组织项目后价值工程分析的重点是对项目最终的实际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并为项目的后续运营提出改进建议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案,以确保项目的低碳运行。
3企业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发展低碳经济的侧重点扩展
企业应用价值工程原理主要是为了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投入一定,产出最大化;二是产出一定,投入最小化。从传统意义上讲,这里所说的投入是指企业的财务成本,产出是指企业的财务效益。由于低碳经济追求的是“三低三高”,而依靠传统的价值工程分析很难实现上述目标。为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应用价值工程原理的侧重点应有所扩展。具体来讲,企业在进行传统价值工程分析活动外,还要增加以下内容的分析。
3.1增加对污染和排放产出的分析增加对污染和排放产出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上,追求污染和排放产出的最小化;二是在污染和排放产出一定的前提下,追求投入最小化。为此,企业在应用价值工程分析法时,应将污染和排放产品指标加以量化,并将它们作为功能对待。
3.2增加对能源投入的分析增加能源投入分析主要体现为:一是在能源投入一定的前提下,实现财务效益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产出的最小化;二是在财务效益和污染、排放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实现能源投入的最小化。为此,企业应将能源投入作为成本,而将财务效益和污染、排放产出作为功能,进行价值工程分析。
4政府诱导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企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经济主体。当企业用于降低生产活动中污染和排放产出方面的投资得不到补偿,而其生产活动中污染和排放产出造成的负面影响由社会承担,企业自身不需做出任何补偿时,企业不会将污染和排放产出作为功能进行价值工程分析,从而制约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作为宏观调控主体,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诱导企业低碳经营。为保证企业的低碳运行,政府对拟建企业、在建企业和建成运营企业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拟建企业和在建企业,分别采取措施加强它们的项目前价值工程分析和项目跟踪价值工程分析。对于建成运营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4.1关停一部分高碳运行的企业政府应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站在宏观的角度,对现有企业进行效益—成本分析,对价值小于1,又无法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低碳经营的企业,应采用行政强制手段,使其关闭;对价值小于1,但能够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低碳经营而且能够盈利的企业,政府应责令其停产整改;当企业整改后实现低碳经营时,政府应给予适当补贴,以提高其盈利水平,并对其他类似企业产生示范效益。
4.2补贴一部分高碳运行的企业对高碳经营,又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低碳经营,但进行技术改造的成本过高,导致其无法盈利的企业,政府应该对其进行补贴,以降低其经营成本,使其能够正常盈利。除此以外,政府应采取措施,重奖一部分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供给企业和率先采用企业。低碳技术有效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为此,政府应将奖励低碳技术创新主体和采用主体并重,一方面,通过重奖低碳技术创新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低碳技术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重奖率先采用低碳技术的主体,使其产生示范效应,从而带动其他企业采用相应技术,进而促进低碳技术的扩散过程。重奖低碳技术创新主体的前提是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而且能产生很好的国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奖励的力度应根据该技术的扩散给社会带来综合效益的高低来确定,以技术采用的预期社会效益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奖励标准实施重奖;对于率先采用低碳技术的企业,应根据其模仿追随者的数量以及由此带来的国民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一定百分比进行重奖,以刺激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加快低碳技术的扩散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2]刘振云,郭晓峰,梁彩华.航空企业基于价值工程的成本管理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0(1).
[3]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张海良.低碳经济模式、机制及其当代构建[J].求索,2013(9).
[5]卢现祥,柯赞贤.论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利益集团与制度安排[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2).
[6]崔连标,朱磊,范英.碳关税背景下中国主动减排策略可行性分析[J].管理科学,2013(1).
[7]王素立,张振鹏.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战略选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2).
[8]陈柳钦.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2013(2).
[9]郑佳佳.低碳经济视角下中国发展模式转型研究[J].经济问题,2013(2).
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2
一、新形势下高速公路企业面临着若干风险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实际车流量相对减少而带来的企业经营风险。就具体而言,社会对交通运力的需求受经济周期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汽车保有量、交通方式的变化、新建或改造交通设施、现有平行道路分流、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竞赛因素等的影响,都有可能对高速公路企业产生新的压力。
2.财务风险。高速公路企业在财务风险上与普通企业一样。为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正确有效地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盈利能力、变现能力、负债比率和发展能力)。这是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保证资金安全,已成为高速公路企业关心的问题。
3.安全风险。无论是在高速公路建设期或是运营期,安全风险无处无时不在。由于安全设施完备状况、收费、监控及通讯设施的运行状况等掌握不及时、安全措施不到位,以及员工安全意识薄弱或岗位技能差,都可能对安全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或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4.政策风险。政策风险主要是指收费标准和收费期限给高速公路企业所带来的风险。从产权角度来看,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拥有的产权实质上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一定期限的高速公路收费权,由于高速公路收费权受时间限制(不超过3O年),收费期限届满而企业如果没有其他新建或收购的经营性高速公路项目时,将对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二、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构成要素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企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运作模式,要想持续高效的运营下去就必须要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各方面风险,并积极采取各方面措施进行控制与防范,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状态。
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构成要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评估风险、规避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在这八个方面中,内部环境是高速公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为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所有其他组成部分的良好运行提供了平台以及结构。目标制定是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的起点,是其他步骤得以实施的推动力量。在目标制定的前提下,高速公路企业需对影响目标的风险进行事件识别,然后再对识别的事项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驱动风险反应,影响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贯穿于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并对前面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修正。这八个组成要素之间需要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动态管理循环。一个高速公路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否“有效”实施,主要是看这八个构成要素是否存在以及能否对有效运行进行科学的判断。构成要素如果存在并且能够正常的运行,那么就可能没有重大缺陷,而风险就可能已经被控制在主体的风险容量范围之内。
三、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风险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就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而言,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企业没有对风险管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与认识。笔者认为,在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及其组织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高速公路企业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性质的,虽然部分企业已经或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与之相适应的自我约束以及自我发展机制也还需要更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高速公路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职责以及管理存在盲点,降低了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尤其是对风险的敏感性。
2.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在当前社会中所面临的环境变化以及生存风险较以前更大了,高速公路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是来自于多个方面的。但是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风险评估标准以及相应的程序,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的跟踪评估机制也尚未建立,在识别以及评估风险的技术手段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使得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后续风险管理以及内控措施都不能进行及时地跟进,只能被动地承受风险。
3.缺乏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把企业的风险管理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国高速公路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尚不健全,缺乏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或者虽然有比较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却由于执行不力而成为一纸空文,从而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4.高速公路企业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难以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足够的支持。高速公路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一般会有若干套专业独立的信息系统支撑,如收费系统、监控系统、通讯系统等,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以及进行反馈的渠道不畅通,这就导致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的获取、归集以及分析等多个环节都存在着较大的操作难度。
四、高速公路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机制构建的几点对策
篇5
1虚拟企业实践构成要素的理论研究
1.1虚拟企业的概念界定至今为止,有关虚拟企业的概念并未有一致的认可。如Davidowetal(1992)认为,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的临时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2]。陈剑等(2002)将虚拟企业视为一些相互独立的业务过程或实体企业等多个成员组成的暂时性联盟,每一个成员贡献出核心能力,并相互联合起来实现技能和成本分担,以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3]。虚拟企业是由核心企业快速、灵活地选择最具实力的价值增值环节作为合作伙伴,组成“供应链联盟”或“虚拟供应链”共同响应市场某一机遇[5]。由此可见,学者大都认同虚拟企业是响应市场机遇的动态联盟体,突出核心能力组合作用,但并没有阐述具体如何响应市场需求,常忽视实施主体及客户主体,并没有明确企业通过组建虚拟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本文从核心企业实现价值创造角度分析认为:虚拟企业是指为响应市场机遇,核心企业依靠自身的核心优势,迅速选择各价值增值环节最具效率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借助信息技术将不同地域的伙伴企业与客户联合起来,通过协调控制实现伙伴成员间基于资源与能力互补、信息共享以及异质性关系联结的协同价值创造,以快速满足市场机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及伙伴企业价值最大化。
1.2虚拟企业实践构成要素的理论分析所谓虚拟企业实践是指企业为促进虚拟企业有效运行和管理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及整体绩效提高,其实质就是核心企业和伙伴利用虚拟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为此我们认为,以是否对实现价值创造或竞争优势发挥作用作为提出虚拟企业实践构成要素的主要依据。因此,本文基于虚拟企业价值创造影响要素的理论分析,结合虚拟企业运作的理论研究,探讨虚拟企业实践的构成要素。虚拟企业组建的关键及基础是伙伴选择(叶飞等,2005)与核心专长(赵春明,1999);虚拟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及核心在于伙伴关系管理(陈剑等,2002)。为此,不少学者对虚拟企业伙伴选择、关系管理、利益/风险分配及风险控制等进行了系列研究[3,7]。尽管这些成果可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支撑,但并不能清楚地解释这些要素是否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创造。资源观认为企业价值创造来源于自身资源或能力的异质性。关系学派认为,某种资源与其他资源相结合所创造的价值往往高于其独立发挥作用所产生的价值,这种超额收益无法通过任何单方独立生成,而必须由专属的联盟伙伴彼此联合的特殊贡献所创造[8]。事实上,企业价值创造要素并非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们之间不是一个否定一个的关系,而是同时存在,只是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主体地位不同而已。Dyeretal(1998)提出组织间合作竞争优势来源于互补性资源/能力、知识共享惯例、关系性专属资产和有效治理[9]。供应链整合价值创造的分析维度为信息整合、协调和组织联结[10]。Jayarametal(2004)通过理论分析与事例证明结构机制与行为机制是供应链价值创造的两大影响因素,结构机制反映的是如何选择能力匹配的、可合作的伙伴;行为机制是指可以促进利益相关者合作发展的协调与激励等机制[11]。Li(2005)根据提高绩效的最终目的,从供应链整体角度,基于战略供应商伙伴关系、客户关系、信息共享水平、信息共享质量、精益系统和延迟战术等六维度开发了供应链实施的测评量表[12]。廖成林等借鉴该量表基于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样本数据进行了验证[13]。尽管表面上看这些影响要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本质上它们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如关系性专属资产、关系资本、结构机制、关系质量、相互关系与伙伴关系概念相近,而有效的治理、协调与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控制机制等所包含的含义与联盟控制相近。综合以上分析,根据本文虚拟企业概念的界定,借鉴Dyeretal(1998)、Jayarametal(2004)的观点,提出虚拟企业价值创造过程的影响要素即虚拟企业实践的构成要素为:伙伴关系、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及联盟控制。
2虚拟企业实践的测度与量表开发
2.1虚拟企业实践的维度及测度(1)伙伴关系是指在虚拟企业合作过程中,核心企业与伙伴之间一种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利益、提高双方绩效的意愿关系。良好的伙伴关系一方面使合作更加顺畅,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虚拟企业运作效率;另一方面为合作提供现实和潜在的机会,获得接近获取相关资源的途径,增强了资源获取能力。对于伙伴关系的评价,多数都以信任、沟通和承诺作为衡量标准,Fynes(2005)从沟通、协作、适应和信任等方面度量[14];方世荣等(2002)则从选择伙伴、建立和维持伙伴关系进行评价[15]。本文考虑虚拟企业伙伴关系的间续性特点,采用伙伴选择、适应、协作、沟通和信任等七个题项度量虚拟企业实践的伙伴关系。(2)信息共享是指在虚拟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伙伴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虚拟企业实践中强调伙伴间的通力合作,以发挥各自的核心专长和资源整合,这种伙伴关系的基础就是信息共享,可以降低成员获取信息的成本,提高信息运用的效率,进而提高整个虚拟企业响应市场机遇的速度与质量。现有信息共享的度量大多是针对供应链的,如Li(2005)指出与供应链伙伴的信息共享包括:互相交换信息以建立合作计划;共享专有或核心业务信息;及时交流沟通可能影响对方的事件或变化等[12]。Fawcett(2007)则从双方信息共享的意愿及系统连接情况度量[16],Zhou(2007)提出信息共享支持技术、信息内容及信息质量的三维测度[17]。本文考虑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伙伴间信息共享的程度和质量共五个题项来测量虚拟企业实践的信息共享。(3)资源整合是核心企业根据市场机遇,选择、获取具有互补核心资源或能力并对此进行有效、有机融合与整合。资源的整合不仅能够削减整个网络的运作成本,还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异质性资源与能力优势,这将提高虚拟企业实践效率,为企业带来高绩效。Sirmon等(2007)提出从稳定调整、丰富细化和开拓创造等方面对资源整合进行度量[18],蔡莉等(2010)将资源整合分为资源调整和能力形成两个维度[19]。本文借鉴以上观点,结合虚拟企业特点,主要从行为、方法方面设计五个题项测量虚拟企业实践的资源整合。(4)联盟控制指核心企业从全局角度协调和监控虚拟企业的运作过程,有效管理不确定性,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系列机制和方法。有效治理可以深化联盟整合程度,降低经营的净成本[20]。虚拟企业较之供应链拥有更多不确定性,更加需要控制和协调,使实践活动中的程序、规则、惯例、策略等更加合理化,使伙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提升合作实践能力与效率。Min等(2004)从风险和收益共享、一致的供应链领导进行评价[21];Simatupang等(2005)从信息共享、同步决策、激励联盟进行评价[22]。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规划、风险/收益分配、合作过程控制与突况处理等方面设计虚拟企业实践中联盟控制的量表。
2.2虚拟企业实践的测量量表虚拟企业实践量表开发过程中,首先大量阅读国内外供应链管理、战略联盟等有关涉及伙伴关系、信息共享、资源整合、联盟控制的文献,分析比较虚拟企业与联盟、供应链的异同点,在虚拟企业实践理论维度的概念基础上自行设计题项。量表指标设计时,尽可能参考国内外较成熟量表,并在不改变原意前提下结合本研究对象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其次,对多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量表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对量表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虚拟企业实践的预调研量表,共23个题项如表1所示。为保证测量问卷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以本校在校MBA学员为对象进行小范围预调研,共发放并回收问卷70份,删除填写不完整及企业信息技术水平低和业务合作程度低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8份。运用SPSS16.0软件对小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信度分析。(1)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KMO测度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92,Bartlett’s球形检验(P<0.001),满足因子分析条件。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最大分差法将因子分析结果正交旋转,结果抽取了5个公因子。其中,联盟控制的第三个测项(我们制定与合作伙伴遵循的规则和标准)自成一个因子。同时,伙伴关系的第二个测项(伙伴企业拥有的资源和技术与我们有互补性)和信息共享的第一个测项(我们与伙伴企业共享可以帮助对方的技术专长)因子负荷都大于0.5。删除这三个测量项,重新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2)信度分析运用SPSS16.0进行信度分析,见表2,CITC均大于0.5,各变量的Cronbach,sα值均大于0.7。观测删除测量项后Cronbach’sα值的变化情况,发现删除伙伴关系的第三个测项(我们持续地深化和改善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和资源整合的第一个测项(我们可以提供市场需求预测并进行规划)后,伙伴关系和资源整合的Cronbach’sα值有所提高,故将这两个测量项删除。最终形成正式调研量表(见表1),计18个测量题项。
3实证结果分析
3.1样本及数据的收集大样本调研以课题组主要成员的社会关系、已毕业及在读MBA学员中就职于长三角IT、制造、服务等行业的企业管理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面访、邮寄、电话和电子邮件等调查方法。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共发放各类问卷380多份,回收问卷294份,删除填写不完整的以及企业虚拟化程度较低等不符合要求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20份。样本的基本统计资料如表3。
3.2信度和效度检验分别运用SPSS16.0、AMOS21.0软件检验样本数据信度和一阶验证性分析。从表2可见,各潜在变量的Cronbachα系数均在0.8以上,CITC均在0.5以上,说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各测量问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组合信度均大于0.8,平均方差抽取量AVE达到0.5的最低要求,满足收敛效度要求。表4中各潜变量的AVE平方根均大于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通过了区别效度检验,故问卷符合结构效度要求。
3.3整体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利用AMOS21.0软件对虚拟企业实践构成整体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其标准化参数图解如图1所示。表5所示为检验得到的指标值以及期望标准值[23],可见本结构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模型的路径系数及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其中,将路径“伙伴关系�-虚拟企业实践”的未标准化回归系数参数设为固定参数1,其余路径均达到0.001的显著性水平,且各路径的标准化系数在0.7$1.0之间(吴明隆,2010),说明四个一阶因子与虚拟企业实践之间关系较强。由此可得,虚拟企业实践由伙伴关系、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联盟控制四个维度构成,其量表共有18个测量项目(表1)组成。
4结论
篇6
【关键词】乡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社区是减灾的基石,加强社区减灾能力,是当前国际减灾的主要趋势之一。我国引入社区减灾已有多年,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加强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是我国的减灾任务之一,全面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已作为构筑和夯实国家防灾减灾实力的基础性工作。但总体来看,国内专门从事社区减灾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关于社区减灾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还都是浅尝辄止,可借鉴的不多,特别是我国农村社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潜在的危害多,其能力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背景:乡村社区灾害管理实践简介
(1)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作者分两个阶段从不同的侧重点开展了乡村社区灾害管理能力建设工作。2009年8月-2011年3月,在北川羌族自治县贯岭乡和擂鼓镇的10个社区开展“北川社区主导的灾害管理试点项目”,社区防灾减灾以及应急响应能力得到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责任感加强,社区在灾害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开发,当地政府应急管理规划及政策对接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建中乡和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老厂乡开展“中国乡村减灾与扶贫能力建设项目”,该项工作旨在促进乡村可持续性生计及经济发展,提高脆弱人群应对风险的能力,转化其生计模式以保护其所在社区,并帮助其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所带来的影响。
(2)基于对乡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认知和理性思考,作者重点关注与乡村社区减灾密切相关的两个群体---群众和乡镇干部,分别采用基线调查、回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讨论等方式展开研究,具体的样本情况见表1。
表1社区灾害管理实践样本
样本 样本数 调查方式 样本描述
社区群众 713 基线调查 其中四川省三台县建中乡369位,云南省会泽县老厂乡344位
45 回访 均来自实践社区
乡镇干部 88 问卷调查 来自绵阳市各乡镇,包括曾遭受过重灾侵害的乡镇和受灾相对较轻的乡镇,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分析社区灾害管理,为客观、理性思考奠定了基础
20 深度访谈
150 参与式讨论
(3)鉴于四川省绵阳市地处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其自然灾害情况具有代表性,研究时做了重点关注。北川羌族自治县作为“5·12”地震极重灾区,其巨灾经历和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减灾能力建设实践均具有极其特殊的启示意义,其灾害管理经验和防灾减灾的本土智慧也是世界灾害管理知识范畴内的宝贵财富,很有必要从实践到理论进行深入探索和系统总结[2]。绵阳市其它县(市、区)内的农村社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威胁,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对照分析、理性思考提供了参照。
3、减灾视觉下的能力认识与分析
为了提升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水平,作者在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大胆假设减灾能力有其内在的构成逻辑,直接影响行为方式及行为效果,因此以实践和研究样本为基础,探求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层次,以期找到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能力建设途径。
(1)能力构成要素探究
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减轻灾害风险定义[3],灾害风险是危害、脆弱性(易损性)和能力的综合反映,通常被表述为“灾害风险=(危害+脆弱性)/能力”,该表述显示能力不足是风险增高的重要因素。在5年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同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社区灾害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知识、态度、技能和组织四个要素。
(2)各要素对能力的影响分析
基于实践感知和对灾害管理能力构成的认知,我们假设:知识、态度、技能和组织四要素中态度对能力的影响最大,其能激发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主动性并常态化;储备的知识技能越多越丰富,态度越积极、越主动,越能发挥能动性;有效的组织可以建立起高效的运行机制,更好地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储备,达到集体态度的转变,为能力提升营造良性的文化氛围;态度的转变、知识技能的提高又会进一步增强组织的有效性,提高组织的良性运转。
分析采集的乡镇干部的样本发现,影响能力结构的关键因素依次是态度、有效的组织、知识和技能,与假设和实践一致。参与问卷调查的88名乡镇干部中58人认为态度是影响能力结构的关键因素,占比43%;38人认为是有效的组织,占比30%;在问及“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开展”时,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中 79人认为要着重加强社区群众的态度转变,占比90%。受访的20位乡镇干部更强调态度的影响程度,都认为态度是影响能力建设的关键因素。150余位乡镇干部在参与式专题讨论中强调更多的是态度对能力建设实效性的决定作用,只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才能将能力建设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3)对影响能力的关键因素态度的进一步解构
减灾能力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改善能力结构、降低灾害风险。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能力结构的关键因素态度的内在机理,继续深入解剖,力图发现其影响行为取向,进而激发能动性、提升能力水平的内在逻辑路径。
研究中,对比分析不同人群、不同社区发现,曾经受过重大灾害影响社区的干部和群众的灾害管理态度普遍积极、主动。深度访谈乡镇领导时发现,受灾害威胁比较重的乡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高,而受灾害威胁比较小的乡镇群众参与积极性不足。可见,个人(或社区)经历对态度的影响很大。
综合分析采集的乡镇干部的样本发现,减灾态度受个人经历、性别、社会关系、贫富差距、知识水平、宿命观念、依赖心理、是否参与过灾害管理的具体活动等因素影响,其中“个人经历”是关键因素。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认为影响减灾态度因素的排序依次为知识水平、个人经历、参与不够、心理依赖、社会关系、贫富状况、性别。其中72人认为知识水平对态度的影响最大,占比82%;64人认为个人经历对态度的影响最大,占比73%。而150余位乡镇干部在专题参与式讨论时认为,个人经历对态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对20位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的深度访谈中,当问及“什么是影响态度的最重要因素时”,曾经受过重大灾害影响社区的乡镇干部的答案全部为“个人经历”。
(4)能力构成因素影响模型
综合评估实践和样本数据发现,能力由组织、态度、知识、技能四大要素构成,其中态度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态度的改变决定其余三个因素的改变,进而影响整个能力水平。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历、知识、观念、组织程度,各自的影响权重不同,经历居首,经历可改变观念,也可激发吸取知识的主动性,激励参与组织与活动。由此可以根据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层次构建图1所示的能力构成因素影响模型。该模型可为探索能力建设提供实践指导,包括方法的选择、内容的设计等。
4、基于能力要素驱动的社区实践模式
建设乡村社区的减灾能力,作者认为应从能力的构成要素着手,做到防灾为先,内化于心,减灾为本,外践于行。结合5年来的实践经验与理性思考,尝试提出“一划三机制”的乡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实践模式,即:以减灾计划为核心,建立相应的组织机制、培训机制和参与机制,构建社区减灾能力体系。
(1)组建社区减灾自组织,提升社区主体作用。
与其它的社区自治一样,减灾也需要组建自组织来实施相关的具体工作,以便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使之成为基层政府职能的有益补充。实践中,经过群众的反复参与式讨论、投票选举,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组建了9—11的工作队伍。评估表明减灾自组织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制度缺陷,在实现基层政府管理职能向社区的有效延伸的同时,也为基层群众参与社区管理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
参与讨论的150位乡镇干部认为要实现有效的乡村减灾,社区必须到位,加强社区自组织建设和能力提升很有必要,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工作的盲点和不足,也能更好地建立起基层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回访的45位实践社区群众认为自组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贡献智慧和能力的平台,通过自组织的主动作为,搭建起了良性的诉求表达、信息整合、资源高效利用、群众积极参与的渠道。
(2)以培训为纽带,驱动能力要素合理构成。
培训是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行为,培训是减灾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取得实效,应以需求为导向规划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以能力要素为基础甄选适合社区实际的培训方式。
1)以需求为导向规划培训内容
为了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设计培训内容应以需求为基础。实践证明,需求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有操作层面的内容,包括常见自然灾害的识别与应对常识、安全(逃生)设施设备的使用技能、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急救的方法和措施等;有社区层面的综合减灾内容,包括组建应急队伍、提升社区灾害管理自组织的能力、加强社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等;有减灾与减贫的需求,更愿意探索可以更好抵御风险的、适合社区实际的生计模式。这些需求不是绝对的、孤立的,除了具体到某个层面的操作细节外,很多的内容互相促进、相互补充。因此分类别、分阶段地实施并跟进培训是重要环节。
实践中,通过基线调查发现并挖掘需求,结合需求的建设目标,开发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块,包括知识技能模块、应急演练模块、应急队伍建设模块、制定社区减灾计划(规划)模块、生计发展模块。实践评估表明这些模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例为适应北川羌族自治县贯岭乡政府提出培训其“党员义务应急队”的需求,根据乡村应急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规划的培训方案 [4]。
2)以能力要素为基础甄选培训方式
根据学习、借鉴和实践总结,我们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参与讨论、情景模拟(或称为体验式)等方式开展或指导社区培训。在能力要素中,针对知识,主要采用讲授和参与讨论方式;针对技能则主要通过讲授和情景模拟方式;针对社区自组织的建设和能力培养则主要采用参与讨论、情景模拟等;针对态度提升则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参与讨论增加间接的经历。
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认为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方式对社区培训最有效,占比达到80%;深度访谈的20位乡镇领导更强调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认为更容易被农村群众接受;回访的45位实践社区群众中51%的认为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效果最好,最受启发。
(3)制定符合社区的减灾计划以凝聚共识
实践证明,社区减灾能力建设需要长期的干预,要使这种干预能够影响并改变社区,最好能够主流化、本土化、政策化、长期化,因此需要凝聚共识,制定减灾计划就是凝聚共识的过程。减灾计划的制定涵盖了社区减灾的各方面,包括社区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社区灾害风险的分析,备灾措施、应急响应机制、灾后恢复重建等,因此制定社区减灾计划不仅是认识和梳理灾害风险,更是理性、全面、深入地思考社区的发展的过程。制定社区减灾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社区的减灾行动可以看成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展开并不断完善的,因此可以通过制定该规划凝聚共识。
制定社区减灾计划的过程,也是社区不断认识、优化社区资源的过程。资源包含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基础设施、社会资源,实践发现,现在普遍存在对资源的认识、挖掘、整合比较欠缺。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中80%的人认为社区减灾现在过多地强调物质资源而忽视或轻视了人的能动性,77%的人认为过度依赖外部资源,而内部资源的整合不够,68%的人认为对资源的认识还不到位,以致没有有效挖掘。
制定社区灾害管理计划的过程就是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参与、发挥群众能动性、挖掘群众智慧、整合内部力量的过程。150余位乡镇干部的专题参与式讨论中提到,群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预案的实效性。实践发现,通过社区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群众从新的视角审视生活的社区,从中发现潜在风险和社区本土资源;参与式讨论帮助社区群众形成行动计划和方案,从而提高了社区群众识别灾害风险、整合社区资源的能力,同时提升了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灾害管理的能动性。
(4)努力构建基层政府、本土社区、外来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社区减灾的协同机制。
在实践干预和社区调查中发现,农村社区减灾在协同机制的建立上普遍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社区缺位,公众参与不足。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中47%的人谈到因参与不够导致社区群众与基层政府沟通不畅,社区动员能力不强,很难形成共识。二是社会组织缺位,社会协同不足,来自于社会的技术力量、智力资源不能有效参与进社区减灾实践。除实践干预的4个乡镇、30个乡村社区外,深度访谈中有1个社区曾经有社会组织参与减灾,社区回访中云南项目点仅有1个社区有外来人员(驻当地企业)参与。
社区减灾应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因此,探索基层政府、本土社区及外来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减灾有效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唯其如此,才能优化配置当地资源、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应对社区灾害风险,这也是作者将持续观察和深入探索、思考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国的减灾行动, 新华网 ,2009.05.11
2.张建任翠华. 社区灾害管理最佳实践案例[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3.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术语, 百度文库 。
篇7
内部控制理论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历史进程。大体上分成四个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从原始的组织诞生开始直至20世纪40年代。这一阶段内部控制的着眼点在于职责的分工和业务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检查和交叉控制。内部牵制主要通过人员配置和职责划分、业务流程、簿记系统等来完成。其目标主要是防止组织内部的错误和舞弊,通过保护组织财产的安全来保障组织运转的有效性。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这一阶段内部控制开始有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划分,主要通过形成和推行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来实施控制。内部控制的目标除了保护组织财产的安全之外,还包括增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和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这一阶段开始把控制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会计制度、控制程序一起纳入内部控制结构之中,并且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控制环境反映组织的各个利益关系主体(管理当局、所有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主体)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看法和行动;会计制度规定各项经济业务的确认、分析、归类、记录和报告方法,旨在明确各项资产、负债的经营管理责任;控制程序是管理当局所确定的方针和程序,以保证达到一定的目标。4.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1992年开始自今。1992年9月,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主办组织委员会(COSO)了一份报告《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项目标和五大要素,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合理地确保: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适用法规的遵循。内部控制要素包括:(1)控制环境,包括员工的正直、道德价值观和能力,管理当局的理念和经营风格,管理当局确立权威性和责任、组织和开发员工的方法等;(2)风险评估,即为了达成组织目标而对相关的风险所进行的辨别和分析;(3)控制活动,是为了确保实现管理当局的目标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审批、授权、验证、确认、经营业绩的复核、资产的安全性等;(4)信息与沟通,是为了保证员工履行职责而必须识别、获取的信息及其沟通, 信息系统中包括会计信息系统;(5)监控,即对内部控制实施质量的评价,包括经营过程中的持续监控(日常管理和监督员工履行职责的行动等)、个别评价或者两者的结合。
二、内部控制的特征
一般意义的内部控制并非都是成文规定的具体制度,通常存在于企业组织规划、管理办法以及各种作业程序之中,管理者应该用内部控制原则、技术、方法去贯彻实施既定政策。内部控制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全面性 内部控制是对企业一切业务活动的全面考核控制,并非是局部性控制。它不仅要控制考核财务、会计、资产、人事等政策计划的执行情况,还要进行各种工作分析与作业研究,并提出改善措施。
(二)经常性 内部控制不是阶段性与突击性的工作,它涉及各种业务的日常作业与各种管理职能的经常性检查考核。
(三)潜在性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行为表现不十分明显,其实它隐藏与融汇在一切作业工作之中。不论你采取何种业务事项,都潜在有控制意识和控制行为。
(四)关联性 在企业内部各项控制工作中,彼此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一种控制行为成功与否均会影响到另一种控制行为,一种控制也许会导致另一种控制的加强,也许会导致另一种控制的取消,或者减弱另一种控制的效应。
三、正确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理论由来已久,到底该如何理解内部控制,笔者想从控制论、系统论、契约经济学等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内部控制的表象与实质 从表象上来看,企业是一个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由许多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依靠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的、耦合运动的人造经济体系。要对它实施有效的控制,必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定义和设计控制体系。我们可以把与企业联系紧密、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企业的构成要素,把联系不太紧密、影响较小的因素作为环境。将企业构成要素之间为了达到企业目标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定义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称为企业的外部控制。并把企业的内部控制进一步划分为企业治理控制和企业管理控制。
从实质上来看,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就契约本身而言,企业是一个不完备的契约。当不同类型的财产所有者作为参与人组成企业时,每个参与人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得到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这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存在一个控制机制,来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篇8
关键词:城市环境保护;具体措施;环境污染治理;噪声污染
1空气污染治理方案的应用
(1)在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过程中,一系列的生态基本要素构成了环境污染的源环境。这些元素包括了噪声因素、水源因素、空气因素等。这几个要素共同构成了环境污染的处理体系。为了切实提升城市环境保护的效益,需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协调。只有具备充足的客观物质基础,才能为保护环境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在日常生态环境维护过程中,做好噪声处理方案、水源处理方案、空气污染处理方案等的协调是必要的。针对不同城市、不同环节的污染问题展开相关防护计划的开展,要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目标贯穿全程。根据相关空气监测单位的权威数据来看,我国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并且呈现出日趋严重的趋势。北上广等超大城市的PM指数已经超过安全的空气质量指数。一些城市的雾霾污染状况非常严重,北京就是一个雾霾污染严重的城市。为了解决客观存在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要强化城市环境的防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好协调。如果任由环境污染持续下去,我们生活的环境将不利于自身健康的维持,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2)为了实现对城市污染问题的良好控制,我们必须要明确相关的环境安全方案。首先要进行空气污染状况的处理。空气污染的构成状况比较复杂,其成分包括了化工厂排除的废气、汽车尾气、发电厂废气等。在这些空气污染成分中,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是主要的构成要素。为了满足现阶段空气污染处理工作的要求,进行工业废气排放限制方案的应用是必要的。相关的发电厂及其工厂,需要做好自身的环保技术应用工作,确保自身工艺的升级及其改造,保证工作效率的提升,实现对资源的循环使用、节约使用及其高效使用。针对汽车尾气状况,需要落实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提倡自行车代步,减少普通汽车的使用量。相关单位需要进行城市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全。在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过程中,落实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制度是必要的,强有力的法律条规能够为环境保护创造一个健康的法律环境。国家的相关环境部门需要进行空气污染治理体系的健全,做好城市空气污染的防护及其处理工作。
(3)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新能源的应用是必要的,资源的应用状况是产生环境污染的源头。这就需要实现新型清洁能源的应用,提升能源的应用效率,降低工业及其民众的资源依赖率,通过对新型清洁能源的应用,取代传统的能源,从而满足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要求。
2水源污染处理方案的应用
(1)在城市环境污染的处理应用中,水污染状况是常见的环境问题。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应用,不论是社会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民众的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的应用,这就进一步说明水源污染问题治理的必要性。水源污染的处理,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污染状况,进行水源污染处理模式的应用。为了控制好城市水源环境的污染源头,城市相关环境管理部门需要进行污水源头的控制,强化对水污染源头的治理。需要根据实际污染情况进行污染源头的找出,进行水污染情况监测点的建立,要有计划、有规律的进行水污染情况的检测。这一环节的开展,需要国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针对那些污染排放的钉子户,需要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从而避免水污染问题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在公司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需要给予一定的环境保护优惠政策,确保污水处理工作的良好运作。
(2)城市的相关部门需要进行水资源污染检测方案的优化。针对城市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展开不同防治措施的开展。从水资源污染状况上来看,水资源污染状况分布广且地区分散。在水资源污染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较大的水污染问题,再去处理其他的水污染问题。城市的相关环境管理部门,需要针对不同的水污染区域展开持续性的监控及其管理。
(3)生活污水及其工业废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城市水污染的处理过程中,要做好水污染原因的分析工作,为了有效提升城市的水污染处理效益,城市的相关部门需要落实水污染公司的处理工作。重点监控那些较大污水排放的公司,针对不同的水污染登记,进行污染处理等级制度的应用,切实提升水源处理的处理效益。在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要强化生活污水的循环利用性,保证生活污水的循环使用,降低生活污水的污染状况。无论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城市环境管理部门都需要积极做好相关的监测及其管理工作,扼杀导致水源污染的源头,确保城市水源污染的积极处理。
3噪声污染处理方案的应用
(1)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赖于噪声污染处理方案的应用。在城市生活中,噪声污染是随处可见的,这些噪声污染的来源广泛,比如交通街道、施工场地、音乐厅等。这些噪声污染都是非常常见的。为了解决好城市噪声污染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噪声污染的特点,噪声污染具备多源性、复杂性等的特点。噪声污染处理方案的应用,必须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不能用传统的噪声处理方案进行相关问题的处理。需要及时更新噪声污染的处理理念,进行噪声污染治理体系的健全,找出城市噪声污染的源头,采取相关措施,切实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在城市噪声污染处理过程中,做好噪声污染源的控制是必要的。噪声污染源是形成噪声的直接因素。在实际治理过程中,要做好不同方面噪声污染源的监控及其处理工作。针对噪声污染状况做好相关处理级别的划分,进行噪声污染危害程度的等级化,强化每一步的噪音处理步骤,提升噪声污染的处理效益。这需要进行噪声污染等级的确定,控制好噪声污染的源头,切断噪声污染的传播途径。确保噪声污染源监控工作的良好开展,提升噪声污染源的监控力度,保证城市噪声污染整体效益的提升。
(2)这需要国家进行相关噪声污染处理体系的健全,以满足城市噪声污染工作的处理需要。针对城市噪声污染的实际情况,实现噪声污染处理方案的改进,提升城市噪声污染的处理效益。城市噪声污染的处理工作体现在多个细节上,比如街道噪声阻挡板的应用,减少汽车的使用,限制禁鸣区域等。城市噪声污染的处理工作是涉及到社会民生的大事,国家有必要进行噪声处理体系的健全,保证不同噪声处理制度的确立,保证这些制度的科学性及其可执行性。
4结束语
城市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进步,有必要实现城市环境保护体系的健全,做好噪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的处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平.东昌湖水质变化及水环境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蔡昌凤,徐建平.景观水微污染控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3]卢少勇,金相灿,余刚.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J].生态环境,2014(2).
[4]武琳慧,吴林林,黄民生,等.人工浮床及其在污染水体治理中应用进展[J].净水技术,2014(4).
篇9
关键词:小城市;景观提升;城市文脉;景观特色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02-02
1 引言
在如今的新疆,人们在感叹小城市的大量涌现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发现它们的景观建设处于模仿复制的阶段,没有自己明显的特色,但是小城市的景观要素的单一雷同,又使其呈现出可塑性极强的一面。小城市景观处在大城市与乡村景观的相邻结合部,比起大型城市具有先期建设的前瞻性。而城市文脉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流淌在人们心中记忆的呼唤,是城市特色重要体现点,利用文脉来烘托城市特色是现阶段城市景观提升的大方向。
2 研究现状与方法
一直以来,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大环境下,新疆在全国经济发展当中处于劣势。当前,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新疆大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小城市景观的提升不仅有利于人民幸福感的提升还可以缓解人们对大城市的不断涌入造成的环境危机和生活压力,而且对于外来的投资以及社会的稳定都有着支撑作用。而单纯的提高城市绿地率,滥用文化的标签来追求景观的特色,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明显是盲目而不科学的。
本文从城市文脉发展分析入手,根据新疆实际的发展状况,结合笔者的实际调查与项目经验,从城市文脉构成要素的角度的探究新疆小城市景观提升的方向。
3 新疆小城市文}分析
3.1 新疆小城市文脉
城市文脉被广泛认同是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整体与文化背景的关系[1]。新疆小城市文脉不仅指新疆本身的自然环境,还指伴随着城市发展长河中积淀出的多民族特色的人文环境,包括人、建筑、经济文化背景,政治、民俗文化等。小城市文脉不同于大城市文脉清晰的发展与沿革,是受到聚居人群的变化、小城市扩张与发展机遇的变化而变化的。
3.2 新疆小城市文脉发展
新疆有13个世居民族,现有53个民族,文化灿烂,资源禀赋,是一个历史文化不断冲击和融合的地方。加上本身气候干燥,降雨稀少,也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貌和人居环境。目前新疆需要稳定发展的局势,在要求文化同化、民族相互理解和认同的前提下,把与众不同的城市文脉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不仅可以作为景观设计的基础,还能为新疆的和谐稳定、文化输出贡献力量。为赢得政绩,道路修建呈现“领导特色”,一修再修,频繁的道路更改导致生态环境遭到更大的破坏,新疆的小城市必须改变以往“领导一动、规划重弄”的思想。想要走出一条特色化景观提升的道路,就必须深刻的挖掘当地的城市文脉作为景观创作的要素,而不是随意的给园林绿地加上的文化的标签,这不是特色的表现,是对文化符号的滥用。
3.3 新疆小城市文脉构成要素
新疆小城市的文脉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建筑人居环境、地域文化、科技创新等[2]。随着城市的发展,周围环境机遇的变化,城市文脉也在与时俱进的发生改变,例如政治文化沿革、新发掘的动植物资源,古墓遗迹等。
4 基于新疆小城市文脉角度的景观提升方向
4.1 新疆小城市自然环境的控制与优化
新疆地广人稀,大片的沙漠抑制了许多人类生存活动,而治理沙漠修复生态有利于促进小城市的扩张与发展,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人类活动。例如克拉玛依市一直致力于荒漠治理,周边盐碱化严重,开始只能种植地被,将沙土固定,再进一步的种植耐盐碱耐干旱的树种,在种植树木的时还需铺设稻草以提高土壤锁水性,以达到对自然的控制与优化。
目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了2013年国家园林城市(县城)的名单,新疆地区榜上有名的分别是: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市、五家渠市、尉犁县、泽普县、巩留县、尼勒克县。基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小城市的城市绿量已达到一定水平,这仅说明我们园林绿化取得一定成效,却不能代表实际的景观效果。新疆干旱的气候导致植物种植单一,生态系统不稳定。因此在园林绿化的道路中仍存在植物盲目填充的现象,例如2015年哈密地区在进行街头绿地景观提升过程中发现仍存在树木间距过窄,没有复合的乔灌草植物种植形式,更别提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了。从前的新疆小城市景观只是一味地追求绿化覆盖率,这是一种粗犷的景观提升形式,当然这也跟我们大片荒漠的土壤和干旱的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如果我们能对单一的生态系统进行有效地控制与优化,那我们的景观建设就是不是盲目的拼凑而是有计划的实施。
4.2 新疆小城市建筑人居环境的模仿与发展
从建筑人居环境的方向出发,在渴望发展的小城市建设中,避免不了模仿大城市的现代化建筑风格。当人们身处高楼之中,就相当于处在两山的山谷之中,天空也被局限在头顶的较小区域之中,唯一不同的是山谷斜坡经过景观布置就能带给人独特的视觉感受,高楼林立带给我们的只有局促的压迫感。从建设城市天际线的角度出发,小城市建设应重视开敞空间景观建设,以增加功能性和休闲活动为重点,以微观为改造为基础,营造丰富的、有机的、亲切地城市生活空间,成为有特色的绿化核心地带。因此在景观建设方面应当应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将园林绿化细致化,为打造城乡旅游休闲特色城市做铺垫。让景观做城市的导游,用景观来诉说我们的故事。
从建筑材料的选择来说,新疆有大片的沙漠,使得靠近沙漠地区的原始民居大量采用泥土和砖块,这一传统也影响现今乌鲁木齐、昌吉市地区建筑物主基调。由此,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建筑颜色多采用土黄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使得城市的色彩和质感与周围环境相统一,这体现了我们的建筑在模仿自然的人居环境并不断向前发展。
4.3 新疆小城市地域文化的差异与共生
现今新疆共有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每个民族有不同的特色,在新疆还有一种特殊的文化,那就是兵团文化,是带有军队文化和履行国家使命的文化,这类城市的文脉发展是经历了本土与移民,先屯垦后现代化建设的这一多维、动态的发展过程[3,4]。景观提升的方向不应局限在某个民族特色的范围内,而是接受差异获得共生。
乌鲁木齐市作为首府,它的地域文化较为复杂,而多数小城市民族成分较为简单,都是以一个民族为主,多民族共生的状态。鉴于新疆少数民族善于用歌舞来表达幸福生活,越来越多的民族歌舞的题材也被应用于园林景观当中。干旱沙漠环境下,沙漠驼队等元素也被应用于设计元素中,完全展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特质。而像五家渠市是典型的兵团屯垦戍边性城市,这是一座被誉为军人奠基的城市,城市文脉更多体现的是军队文化和以国家意识为主流的思想[5]。为纪念屯垦而命名的军垦路,为纪念革命52位英雄的将军街,这是其他城市所看不到的风景,体现了这个城市独特的风骨。
4.4 新疆小城市新技术新材料的冲击与融合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园林建设的材料方法推陈出新,为城市景观增添了新鲜的色彩。植物栽培养护技术的提高,让一些优良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通过引种驯化成为景观提升的材料,如已成为新疆行道树绿化热门品种的新疆小叶白蜡,庭院观赏的疣枝桦、天山花楸等都是经过引种驯化的[6]。然而对于引进外来树种所造成的水资源、管护成本的消耗以及病虫害都表明发展乡土植物才是城市园林景观提升关键。新疆小城市向较大城市发展的速度^为缓慢,是新的种质资源发挥应用的重要战场。
2013年被国家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库车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让人们再一次意识到,历史悠久的建筑、街道、胡同、牌坊等这些能够完整的表达城市文脉的元素,不应该在城市化的拆迁过程中被完全消灭。在科技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我们在景观建设中更应该保护和发展城市的历史文脉。
5 结语
新疆小城市正处在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应当借鉴国内发达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当今中国园林崇洋热的影响下,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当地的生态文化环境,结合现状,重用乡土植物,改变在绿地布置上不均衡、开发前期没有前瞻性等情况。迎着“十三五”规划所提倡的切实改变“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思想,新疆小城市景观提升应追求变化之中有对比,对比之中有亮点,真正做到“景为人用,人为景迷”的景观提升。
参考文献:
[1]李 钢.城市文脉构成要素的分析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7(4):343~346.
[2]苗 阳.我国传统城市文脉构成要素的价值评判及传承方法框架的建立[J].城市规划学刊,2005(4):40~44.
[3]张宇川.兵团文化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4:15~19.
[4]马 远.新疆特色城镇化路径[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1:17~25.
篇10
关键词:风险管理体系;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存在于任何一种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中,经济形势时刻变化,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财务风险无论是在重要性还是在危险性上都相对较为突出,重视财务风险是企业必须要首先考虑的,因此如何控制财务风险被学者广泛论述和研究。集团企业的规模大,层级体系多,财务风险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大。二十世纪初,世界著名集团公司相继破产,如香港百富勤投资集团、日本八百半公司、美国投行贝尔斯登,集团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都有放大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同时,美国次贷危机中雷曼兄弟及中国德隆集团的破产也足以让我们认识到集团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健康的财务框架增加企业提高其面对风险处理的能力,财务风险框架的建设应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财务管理强调其整体性,其组成要素共同支撑其财务系统运行,各组成要素是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影响企业财务的各组成要素互相关联、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二)环境分析起点原则
首先要阐明什么是环境,前面提到要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那么既然是框架它就存在边界,边界之外的因素就是环境。环境分析是每个集团企业制定其战略目标前的必须课,战略目标的的基础就是环境分析。本文所谈到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服从集团企业战略目标,两者具有一致性。
(三)目标导向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是指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以确立的目标为导向。我们应该以目标为导向确定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活动和保障措施。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乃至战略管理的一部分。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成要素依据企业环境变化而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要求企业根据环境变化对框架构成要素进行重新评估、分析,要求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国家现状,依据国情,而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制度、实施措施或框架结构,并且有针对性的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目标中出现问题。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本文的框架是具有内在一致性、按照一定逻辑组成的一系列要素的集合,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参照蓝图。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理论框架的落地需要实施框架来切实解决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问题。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三层结构:
(一)目标层。目标是指导实施层依靠目标层进行指导,也是其参考的的重要依据,最终也是企业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集团企业的行动方向就是既定的目标,对其行动成效的考评依据也是其目标是否实现,无具体目标的行动没有任何实施价值,没有目标的实施活动也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实际效果和提升多少效率。企业按照环境分析起点原则进行分析、制定目标,选择其中切实可行的目标,这就是目标层构成的要素。目标包括具体目标和战略目标,不同结构层级责任主体的目标为具体目标,战略目标则是企业层的整体、长期的目标。
(二)管理层。程序方法、责任主体以及保障体系等是管理层的组成要素,目标层进行的实践活动具体体现在管理层。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核心部分就是管理层。基础层的支持和保障是管理层存在基石。目标层是管理层方向,受制于目标层,但其存在对目标层层级目标的实现起决定性作用。管理层是基础层和目标层之间连接的桥梁,是基础层的现实表现和目标层的具体实践。
(三)基础层。基础层是整个过程的基准点,即企业所开展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为了从目标的建立到目标的完成,从实际出发所建立的基础层,是构建整个框架的基础,基础层体现了企业目前面临的显示情况和实际状态。管理层为基础层提供保障和支持,同时基础层也限制和制约管理主体、保障体系和管理活动。
三、结语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无处不在,财务管理复杂多变,我们必须构建一个框架,完善整个系统进而通过规范的体系进行综合治理。企业要达到有效、高效管理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效率和效果紧紧靠责任主体落实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和实施程序方法很难完成,我们通过构建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三个管理层次,这其中又包括五个要素,分别是责任主体、管理目标、保障体系、程序方法和管理基础。三个层次与五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从而预防企业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农跃.企业全而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
[2]王洋.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11.
[3]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J].会计研究,2003.
[3]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J].会计研究,2008.
[4]张伯伦.垄断价格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5]张敏慧.新形势下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J].会计之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