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

时间:2023-08-03 17:2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篇1

关键词: 社会政治 ;审题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2-0079-02

社会政治学科中学生常常暴露出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等方面的薄弱点。究其原因关键之一是缺乏应有的审题能力。解题要正确,审题是关键。审题作为一种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得到提高,需要对学生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潜移默化的熏陶。

一、提高审题能力的必要性

1、是实现新课程核心理念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审题能力是开发学习能力的一把钥匙,有助于其他各种潜能的发挥,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审题能力欠缺,容易造成对题目理解偏差,浓缩不出题目的意思,那么学生的其他学习能力将无法正常发挥,以至于影响他的全面发展。

2、是实现新的学力观的需求

新的学力观之一是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提倡将双基作为一种载体、强调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意识的培养。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在于运用,掌握知识是运用知识的前提、基础,运用知识是掌握知识的目的、归宿,掌握知识是一种本领,运用知识是一种能力。审题能力是一种基础技能,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的体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题能力,才能将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运用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才能实现新的学力观,为终身学习服务。

3、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造就成就感的需要

对于社会政治学科来说,考试已不再是考前突击,“背、背、背”,而是从知识立意转向了能力立意。能否认真审题,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提高审题、解题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造就成就感,显得尤其重要。考试中,题目的设计大多是根据材料回答或在问句上进行答题范围的限定,设置障碍、陷阱。有些学生因为缺乏一定的审题和解题技巧,往往出现答题抓不住关键词,答非所问的情况。整张试卷看似都答满了,但实际上得分率较低。这容易给学生产生一种误解:社会政治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是没用的,考试时是用不到的,得不了高分的,导致学生对社会政治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审题和解题能力,让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紧密结合,提高得分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影响审题的几种因素

1、思维定势是影响审题的主要因素

学生看到设问与平时练习中做到的题目相似甚至是一样的,他也就不管材料有无变化,也不管设问的前半句对问题的回答有无影响,而想当然的就按照平时的解答思路进行回答,答案不全面。因此一定要引导学生,答案不能照抄照搬,要根据实际情况答题,要把设问与所给材料紧密结合。

2、粗心大意是审题的大忌

(1)看题粗糙,没有读完、读懂、读透,不能简单归纳出每段材料的大意,没有精确把握题意、明确考点。审题一扫而过,甚至题目没有看清就匆匆做题。

(2)没有仔细推敲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解题提示词。如“最”、“主要”、“根本”、“直接”、“都”、“不正确”等。

(3)目光过于集中在题干中的内容,没有仔细审清题干中的时间、地点等其他条件,或者忽略题干中隐性解题指导信息,结果导致题干中的信息没有能够完全被提炼出来。一般情况下,题干中的每句话甚至每个字词都蕴涵一定涵义。

(4)题干中的限制条件比较多,有容易被混淆的概念,若审查不仔细,就很容易造成疏忽。极易造成学生顾此失彼。

(5)将题干设计的否定形式错看成肯定形式。

(6)题干中连续有两问及两问以上,一个问号中有“分别”两个字,意味着有两个答案,学生容易漏答。

(7)没有认真研究选项,逐一排查。

3、非智力因素影响审题

如考试恐慌造成心情过分紧张,以致审题不清,或做错或漏做,有的人甚至整个版面都忘了做而仍不自知。

(三)提高审题能力的几种实践

解题从审题开始,解题是信息的加工过程,审题就是信息的获取过程,正确的审题是成功解题的条件。审题失误是考试失分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表面的“粗心、马虎”实质上还是审题能力不高的表现。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但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而且包含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提高审题能力要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培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

1、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

⑴做题顺序

做分析题,先读设问,带着设问读材料。可以先读第一个设问,如果读了第一个设问还不能理解,就接着读第二、第三个设问,这样可能会对第一个设问的理解有帮助,因为这几个设问之间会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看清有几个设问,千万别漏答。

⑵关键词句、关键的标点符号的理解

审题就是要“抠”字眼,要一个字、一个词的分析。设问中有关键词,材料中同样有关键词、关键的标点符号。能否准确地发现并理解关键词、关键的标点符号,是审题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

要做到对关键词句、关键的标点符号的理解首先一定要认真“读”,包括题目的文字和附图,先粗后细,即先要形成对题目一个粗糙的总体的认识,再到各个过程或者细节的仔细把握,最后建立起一幅对题目的清晰“图象”,这样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半。读出关键词句、关键的标点符号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

要做到对关键词句、关键的标点符号的理解,其次是要认真的“思”,把隐含的、背后的、甚至是延伸的信息辨认、挖掘、转译出来,特别是当这些信息是我们通向目标信息的桥梁时,必须分析出来。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习惯。

要做到对关键词句、关键的标点符号的理解,还要会“述”。述,就是复述题意,进入情境,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分析题意,使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复述题意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社会政治学科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

⑶注意漫画题、表格题

漫画题不能从表面理解,而要透过表面看本质。例:一幅漫画,某个人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到汽车,在变化;他在汽车上探出头吐痰。问: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有同学回答说是:说明了这个人随地吐痰。这位同学的回答只从表面回答问题,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只把漫画的表面意思用文字重新进行了描述。实际上答案应该是:说明了他的精神文明程度不高,卫生意识欠缺。因此,做漫画题、表格题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以上的方法属于“磨刀不误砍柴功”,每当“山穷水尽”之时,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时。

总之,如果我们做到“眼、脑、嘴(考试时只能默读)、手”并用,看得细致,读得准确,想得全面、深刻,那么对社会政治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同学一定能考出高分,使社会政治学科成为一门非常有味的、引人入胜的学科。

2、精选练习,及时批改、及时讲评、个别辅导

要能够真正地过好"审题"这一关,还须注意:把以上解题方法用于平时的专项训练,并要善于分析(尤其是进行错误和失误分析)。试卷讲评教学前要求学生从审题和答题两方面来反思失分多寡的原因,具体的说就是要每位学生对每一道做错的题目都要分析在审题和答题两方面有哪些欠缺,及时进行积累总结。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练习的批改、讲评要及时,达到趁热打铁的效果。对个别上课听讲不是很认真、对类似的题目不止出错一、二次的学生应进行个别辅导,以达到真正落实的效果。

3 、加强非智力因素的辅导。

多加强应试心理的培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临考应变能力。

增强考生的自信心,使考生能自信、自知,减少考试中的急躁心理,从而以正常的心理去参加考试。

综上所述,审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政治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审题对于做题,起着不亚于“磨刀对于砍柴”的功效,一定要慎之又慎,切不可随便对待。教师必须不断对照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较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发展、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统一。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摘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有机统一。在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高职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作为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必须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构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职业素养与岗位技能的协调发展。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并举,服务于杭州乃至浙江经济的地方性高职院校;设有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技术、应用生物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园林规划与设计等34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 000多人。2004-2006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5.4% , 96.3%和98.7%,企业对毕业生评价称职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在招生一一培养—就业的良险循环中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有机统一。

一、开展人才褥求调研,明确专业发展定位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经济发达的杭州市,在人才需求的竞争中,虽然有客观上的地缘优势,但有优势并不一定转化为胜势。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居安思危,建立了由校内专家和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进行学校专业设置论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定课程内容。学校每年组织教学专业人员深人企业,以浙江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调研为重点,以合作企业为典型“解剖麻雀”,了解社会企事业单位对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培养规格、人才素质等需求和变化情况,主动适应企业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调研,科学规划,突出自我发展优势,明确提出“以制造、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体,以环保、纺织服装类专业为特色,同时加快财经、旅游等现代服务类专业,适度发展化工技术、农林技术等其他类专业”的专业发展定位,重点建设与杭州市和浙江省经济社会联系紧密,与产业发展对应度高、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其主要就业指向就是遍布杭州及各区、县的汽车4S店。在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后,机电系按企业之需改革课程设置,侧重于机器拆装及检修、保养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实效,该专业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还未毕业就被预订。又如调研报告提出,社会急需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才,经过学院努力,上级批复,已于2007年开设此新专业。

二、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面对市场设专业、依据岗位设课程、注重实践抓教学、应对需求育人才”的办学思路,大力开展与企业、与开发区的合作,实施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自1998年以来,学院在122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并签订了协议,其中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38家,既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也为毕业生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如管理系的酒店管理专业与杭州华庭云栖度假酒店(五星级)签订订单式校企合作协议,实行“1 +1 +0.5 +0.5"模式:第一年,学生在学校学习,由学院教师和酒店专家共同教学,让学生基本掌握酒店管理所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第二年,学生在华庭云栖度假酒店“顶岗实习”,由酒店专家和学院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第三年,前一学期回校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后一学期顶岗工作,其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另一方面,学院加大投人力度,不断改善校内实验实习条件,目前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90多个,面积达54 000平方米,建成了一批装备水平高、技术先进、颇具专业特色、体现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学院以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园艺技术实训基地为基础,先后与朱忠贤草坪公司建立草坪基地,与广东南天园艺公司进行水培植物开发,与杭州兰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天园园林有限公司、浙江国美园艺技术有限公司等建立植物栽培、工程苗木养护等实习和生产中心,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监测站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项目研究,为企业提供科研和技术服务。建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内,预计投资2亿元的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已于2007年开工,良好的设施将为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强大的硬件保障。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技之长,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教学上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本位,以“双证书”制为框架,在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空间构建培养方案。

职业院校推行“双证”制度,其本质是使学校教学与职业岗位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旨在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考核,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要求,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取得相应证书才能毕业。各系普遍将考证内容融入教学计划中,各专业均建立了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如信电系与国内rr职业技术教育领头羊—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引人北大青鸟ACCP课程,开办了北大青鸟特色班,采用3WIH教学法,突出对学生技能、项目经验及职业素质的训练,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职业技能内嵌到课程中,为学生获得国际国内双重权威认证开通了道路,增加了学生在软件企业就业的机会。目前,学院内建有机电职业技能和化工职业技能两个职业技能鉴定站,可分别对钳工、分析检验工等37个工种开展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近三年毕业生获得“双证”的比例逐年提高,2005-2007年毕业生的“双证率”分别为83.4% ,93.7%和95.3%。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训练与岗位工作经验的积累,学院还创造性地提出建立岗位模拟工作室(在学院内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创建模拟学生就业岗位的工作环境,指导学生开展与就业岗位相应的实践活动)的设想,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如信电系建立了“平面设计工作室”,教师带领学生为学校制作海报、改版网站,同时为企业制作软件;管理系成立了“会计工作教室”,让学生从填制凭证、记账、对账、结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进行一系列企业业务的全真训练,使其真正具备职业岗位能力;旅游专业与杭州走天下旅行社合作在校内组建了学生旅游俱乐部,学校第一年支付一定的“挂靠费”并投资相关设备,由旅行社管理,学生自主经橇浮生旅游俱乐部成立至今,成功完成数十笔业务,极天地锻炼了学生的卖践和创业能力,提高了职业素养。

四、加强双师素质建设,构建特色鲜明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结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职院校办学的水平和特色。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不断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素质结构。每年选派骨干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掌握企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把用人单位意见及时反馈到学校,增加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在业余时间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与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联合搞科研项目。与此同时,开通职教高技能师资引进的绿色通道,积极引进一批既具有精湛技术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专兼职教师。目前,专业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刻币的比例达到74:6外,兼职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专兼职教师总数的36.9% ,建立了一支具有鲜明高职特色、能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篇3

高职体育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意义

1.就业形势过于紧张所决定

随着我们国家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也在改革中不断成长。高职院校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但是,和普通院校比较,高职院校在各方面,如师资力量、科研能力都比较弱,而且在管理和理念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我们国家的高职院校和社会是脱节的,学生无法充分感受到相关能力的锻炼。一个高校的综合素质与学生的素质是紧紧相连的,如果一个学校的就业力和社会适应力越强,那么学校也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其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岗位一般属于蓝领阶层,工作环境比较辛苦,这就对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更高要求。学生一定要在短期内去适应新工作环境,以最好状态投入工作。最近这些年的经济压力,造成企业间竞争加大,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高职院校自身特点所决定

一个国家的强大是无法离开本国的优秀人才,所以人才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教育根本的任务以及终极的目标就是为了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素质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与国的竞争表现在人才的竞争。由高职院校的自己特点分析,其就是需要培养和经济社会建设所急需的,有着丰富专业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教育目标更为突显出学生的实践与实用性特点,高职院校体育就要以此原则进行。

二、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力培养的方法

1.根据学生职业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要考虑学生专业,以科学角度设置内容,对学生进行各类素质综合培养,让学生毕业后可更好地与社会进行结合。而且高职院校的生源是复杂的,学生年龄、学习基础各有不同。所以,需要采用相应的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进行微调。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和学生的职业特点结合,根据职业特点对于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让学生身体发育成长和职业技术以及职业体能的发展保持同一步伐,改变原有单一体育课的类型,按照学生专业特点分成各自的体育教育体系,主动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构建相应的社会情景,培养学生社会意识

体育教学课堂在某一个程度上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缩影,有竞争、合作、挑战、机会,也有失败有成功的滋味,每一个人在这个小小的社会当中,都扮演着不同的各种角色,随时去和不熟悉不了解人组成一个团队,成为合作伙伴;随时可能把合作朋友变成竞争的对手。他们是参赛人员,也是合作和竞争的人员。在体育教学的竞赛当中,体育游戏中可扮演各种不同角色,随时适应自己角色,适应不同任务环境,让体育科学家和实际生活接轨,学生情感和外部世界对接,为提升学生合作、交际等能力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3.重视学生意志力的增大,提升社会的适应力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参加锻炼时,都会承受一定生理负荷、心理压力,每一步都是对于人的心理与身体的考验,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所以,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吃苦的品质。同时,在教学比赛当中,失败是和成功一起的,成功的感受可以让学生精神振奋;而失败的压力会让学生的意志力受到打击,这时对学生进行挫折后的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承受了心理压力。在教学当中,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观察学生心理活动。在传授教学内容同时要注意教学技巧;在学生感觉到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精神上的帮助与支持。而在学生感觉到退缩的时候,一定要多帮助他们前进;在学生感到困难的时候还要及时帮助他们,鼓励他们要有追求、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教会学生在不断磨练当中,面对现实,用积极的心态战胜困难,提升对社会的适应力。

三、结束语

伴随我们国家高职院校教育进一步发展、完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得到社会、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学习期间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繁重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需要针对“社会适应力”作出有效正面指引。高职体育需不断和时代同步,不断进行培育与创新,让其和时代社会与社会的进步一起相适应,才可促使高职学生社会适应力提升。

按照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体、心理特点,准确掌握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职学生思想、心理特点,运用体育教学中包含的道理、精神等,引导并帮助高职学生构建起正确、良好的健康价值观,构建起做人基本原则,培养和提升学生社会适应力,是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服务社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宣凤霞.论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2004,(3):81-83.

篇4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生源开始分散,使很多学校即使一再降低录取分数也很难招满学生,而作为专职培养技术型人才而存在的高职院校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新的发展,如何以提升社会培训服务能力来获得更多的经济增长,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在近年来一直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服务现状

1.忽视社会培训服务的重要性

高校多年来一直处在单线管理模式下,基本只按部就班进行生源吸收,再对其实施教学和管理,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顺利毕业即可,对于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和在社会上的适应性却很少进行细致的考察。很多高校在学院教育中并没有把社会培训纳入重点学习课程,只是把其当成一种变相增加教育经费的方式,从教学到管理都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社会培训服务制度,关于社会信息的获取渠道也非常狭窄,使培训服务空有名号,却无法做到真正的落实与开展。

2.社会培训服务资源能力较差

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要求社会从业人员必须拥有更高的社会认识,因此,社会培训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地,教学和管理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很少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并且高校很多教师尽管都拥有着过硬的学历背景和高级职称,但从社会培训服务的需求来看,这些教师的适应度显然较差,他们往往只注重学生文化教育,忽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因而,社会培训服务活动在高校还处于较弱阶段,需要加强教学资源对社会培训服务能力进行规划和提高。

3.培训服务缺乏社会适应性

高职院校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甚至很多高校资深教师的教研研究一般偏向于校内研究,只重视理论,单一的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再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造成教师自身实践基础薄弱,同时也影响到了培训群体的实践能力,让其无法适应社会需要。除此之外,一些高校也因为自身实际能力有限,社会企业培训所需的场地和培训内容也无法顺利提供,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社会培训服务内容教授时往往缺乏社会适应性,遇到很多困难。

4.社会培训机制不完善

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社会培训的重要性,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差,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依然缺少科学性和执行力度,其原因就在于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制不完善,很多细节管理工作没有具体落实。尽管高校专门开展了成人教育的社会培训,也有部分院校在社会进行了许多培训服务活动,但由于培训发起人自身实践能力不够,团队也缺乏足够的培训意识,对于培训责任的分担没有足够的认识,往往在给学员进行培训时出现准备不充分、不能解答学员问题的局面。

二、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服务能力

1.树立学院社会培训服务理念,重视社会培训服务能力的培养

第一,完善社会培训机制,成立相关管理部门。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进现代化教育理念,树立社会培训服务意识,全面看待知识与技能的双重重要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社会培训服务的资源就来自于院校人才的培养,只有高校培养出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更好的提高社会培训服务能力,同时更好的带动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社会培训服务能够与校内教学相互促进,达到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的目的,也是高职院校学生为了适应社会需要而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因此,只有高职院校重视社会培训服务,建立健全的社会培训服务机制,为院校学生提供培训与管理,才能使院校人才得到全面培养,从而使自身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二,建立各种管理制度,打造培训师资团队。高职院校要做好社会培训服务能力的提高工作,就必须规范自身院校对外培训的管理,做好相应管理工作,建立相关部门进行职责的分配和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校内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校外合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社会培训。只有这样,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培训服务的需要。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要做好社会培训服务师资团队的建设,针对不同的社会培训制定计划,要正确认识培训目的,科学分析培训目标,全面考虑培训内容。社会培训服务市场所需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操作,高职院校师资团队在进行社会培训服务教育时要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自身培训的同时更要加大学生的指导。

第三,创新发展新职能,培养优良服务人才。高职院校在培训方面应加强对培训方式的探索,结合校内现代化技术设施进行服务培训的创新,开展新型社会培训服务教育,提高职业技能教育,针对受训者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教育手段进行辅导和帮助。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多媒体技术进行多样性社会培训服务的教学。如采取双向交流,师生之间进行互动,锻炼受训者的反应能力;也可以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演练,让受训者在学习的同时感受社会培训服务的实践性,激发学习兴趣。高校还应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积极联系社会企业,建立双效培训模式,或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模式,对受训者的优劣势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再有针对性的为其制定培训服务计划。

2.加大社会培训服务资源投入,提升社会培训服务能力

第一,注重对培训师资队伍的投入。高职院校一定要做好师资力量的培育和投入,抓住机遇,利用各方资源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强对于学校培训服务教师的培养,有针对性的要求教师进行进修或学习,通过实践活动和公开课等一系列形式活动增强教师的技能水平,拓展其知识面并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让更多教师能够为社会培训服务作出贡献。高职院校可拟定相关培训服务激励政策,加快校企合作,分配教师进入社会企业进行锻炼和学习,让其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过程,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实在的科学技术。

第二,注重对培训教材开发的投入。高职院校传统的全日制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如今的社会人才需求培养,因此,高校在培训教材的选用上应紧跟时代步伐,打破传统模式教材的束缚,有针对性的对教材进行创新和开发,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教材编写,让他们深入到社会更行业进行学习,与社会企业人员进行深入的沟通,全面掌握社会培训需求,以实用性为第一原则创新培训教材,在对培训教材进行突破编写时一定要注意突出不同职业培训的特点,增加实例的描写,提高教材生动性和可读性,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编写的简洁性,理论部分阐述尤其要明了易懂,尽量采用图表模式对内容进行描述,让教师在讲解时能够变得生动,也让学习者得到知识的有效吸收。

第三,注重对各类培训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社会培训服务中需要运用大量教材设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培训服务时要加大对于各类培训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培训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换将和条件,从根本上保证社会培训服务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应从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培训者实际需求出发,为其提供相对应的培训设施,如建立与企业生产和管理高度对应的模拟环境、建立与企业职场相呼应的实训场地等等,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和企业进行沟通与交流,将院校学生按照专业要求给其分配不同企业的实习任务,组织学员进行企业现场观摩和学习,从中获得实质性的锻炼,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双方互助培训方式不仅能能够增强学员实践能力,也能够吸引企业对学院的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和赞助。

三、结语

篇5

迅速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后,各地高职院校积极投入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但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努力达到社会服务领先,真正实现全方位社会服务功能,关键仍然是要建设一支体现高职特点的师资队伍。

一、从社会服务功能内涵上看对高职教师的特殊要求

各地高职院校通过对社会服务能力的深入研究,在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和内涵上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人才服务。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就是为社会提供成千上万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技术服务。为地方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三是培训服务。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培训服务是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优势项目。四是文化服务。高职院校是所在区域的文化中心和文化高地,处于社会先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诉求。五是咨询服务。咨询服务被认为是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最简单、最原始、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

针对构成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五个基本方面,不难看出,无论哪个方面,教师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高职院校教师面向社会服务的能力,主要源于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和“就业导向”。社会服务能力应该是教师的人才培养职能和应用技术研究职能的合理延伸。教师的活动直接体现了学校的所有活动,如果高职教师的活动远离了他人、社区和社会,高职院校必将逐渐与整个社会脱节。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与社会相互合作、相互促进。这就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不仅是教学专家,还必须具备行业专家的经验和能力。高职教师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文化服务和咨询服务等所有方面,都必须主动适应和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特殊要求。所以说,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就是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深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当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在适应社会服务要求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适应社会服务上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

1.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娴熟的专业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必备条件之一,而该条件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所缺少的。高职教师师资力量先天发育不足――教师缺乏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验。高职院校中的相当比例的专任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担任一线教师的工作任务,这些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掌握较好,但由于缺乏一线企业的工作实践,缺乏行业、企业一线岗位工作经验和专业岗位工作技能,在教学上自身就缺乏动手操作能力,更不用说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和服务社会了。

分析其成因,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而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因为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虽然教育主管单位提出把高职院校教师下到企业单位进行锻炼、增加企业工作经验、提高实操能力,作为提升高职教师能力培养的一个途经。实际情况却是伴随着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很多教师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工作负担很重,疲于应对校内的教学科研任务,去企业实践和锻炼的时间得不到有效保证。另外,企业在高职教育中责任缺失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校企合作常常是不均衡发展,造成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往往与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需要相脱节。

2.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不足

高职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部分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与企业的联系较少,对去行业、企业实践提升职业技能方面重视不够,认为开展社会服务与己无关。特别是,学校也缺少社会服务方面的激励机制,师资培养机制不健全,无法激发教师进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激励或奖励主要包括教师晋升、教师地位和威望等方面。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对高职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聘用、考核、职称等方面,仍沿用普通高校教师资格标准及考核办法。以职称评审为例,高职院校职称评定工作基本上照搬普通高校的要求,看重的是教师的学历与论文的数量、质量,而对其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技术资格未做明确要求。这样就导致高职院校教师都不太注重旨在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而是关起门来搞科研,其所得到的科研成果往往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未能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不利于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

三、如何建设适应社会服务要求的高职教师队伍

1.增强教师主动参加实践的意识和紧迫感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行业、企业一线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教师的角度说,实践教学技能是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专业教师的个人发展,而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又是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因素。相对高职院校而言,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校企合作深入程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学院应将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工作放在师资队伍培养工作的首位。高职教师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素质。在理论方面上,可以组织教师交流、相互学习以及外出参观等形式;在实践方面上,可以通过到实践基地顶岗实习、参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明确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政策方针,更好的担负起教育的重任,增强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意识和紧迫感。

2.以企业为依托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以企业为依托尽快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有效保障,也是高职教师实践教学技能提升的理想场所。在学院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参加新上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提升和维护原有专业实训室;积极开展实训中的新实验、新项目、新专业和新课程的开发,以求在校内实践室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使教师的实践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也要引进行业、企业一线的专业技能岗位能工巧匠,达到在校内建设模拟仿真实训基地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能力和对校内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技能的目的。

3.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为教师搭建实践的平台

为提高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就需要为教师提供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教师提供与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自身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优势,加强各专业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实践培训的机会,有利于其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为今后丰富教学内容,搜集教学素材,为教师提升实践能力、开展科研、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基地等方式,提高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

4.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篇6

摘 要:信息资源,作为图书馆一种具有特殊内涵和特殊配置形式的社会资源,其重要作用正与日俱增。如何提高林芝地区图书馆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对图书信息资源的需求是我们馆目前应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健词:林芝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能力;文化需求

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是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中心,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图书信息资源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根本社会价值。所以如何提高林芝地区图书馆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对图书信息资源的需求是我们馆目前应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本人作为林芝地区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对此有着深切的体会,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林芝地区图书馆的现状

林芝地区图书馆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开馆,图书馆占地面积为3104.40平方米,当时有藏书4万余册,经过几年的努力到今年已有6万2千余册藏书,有图书种类17845种、有读者7681人。馆内设有综合阅览室、青少年阅览室、期刊阅览室、藏文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有社会科学书库和自然科学书库两个书库,有多媒体室等等。共有10名工作人员,其中6名为正式员工(有本科生2名、大专2名、中专2名)。我地区图书馆是一个传统的图书馆,主要以收藏、保存图书、期刊、资料等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为主。并向读者提供原始文献,操作方式也是传统的借阅方式。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馆员对图书信息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自身工作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从一般意义上讲,信息是指已经整理并有用的数据,但它不同于数据,数据就是事实、未经评价的情报或信息的原始资料。数据和信息的主要区别就是:一切信息虽然都是由数据组成,但并非一切数据都能产生消除不确定性而导致较深理解的、专用的、有意义的信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依赖于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利用越来越频繁,信息资源的作用将会与日俱增。

三、加强对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林芝地区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提高人的素质,造就高品位人力资源的活动,对提升林芝地区图书馆在社会及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管部门应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加大对林芝地区图书馆的资金投入、教育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健全切实有效的教育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馆员的人员配置,努力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尊重馆员的劳动,使图书馆行业成为受人尊敬的行业。林芝地区图书馆应加强自身的建设,加强馆员对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工作能力的培训指导,引导馆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馆员有了正确的理念,便能产生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倾全力于工作之中。

四、坚持精神、物质激励并重,营造林芝地区图书馆图书馆和谐气氛

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核心问题,激励是图书馆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既有利于实现图书馆工作目标,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励是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中,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求知需要、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七个层次。马斯洛的激励理论认为,在某一种需要得到相对的满足之后,这种需要就失去对于行为的动力作用,或失去成为主要动力的作用;这时另一种需要就会产生,于是人们又继续采取新的行动来满足新的需要。

五、健全人性化管理,缔造林芝地区和谐的图书馆文化

1.管理人性化

首先,应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机制,把人这一最重要资源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创造一种条件公开、机会均等、择优录取、严格考评、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制定科学的考评体系标准,把考评与目标管理相结合,使考评真正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2.馆员充实自己、肩负责任

其次,引导图书馆员不断充实自己,体现自身价值,积极进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鼓励馆员参加各类在职培训、学习相关专业理论,提高各项专业技能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先行者作用,肩负起文化引导者的责任。

3.采用轮岗制,积极调动馆员的工作兴趣

制定完善的轮岗制度:一是以“先培训,后上岗”为原则,按照我馆制定的劳动纪律和安全卫生的要求集中培训;二是岗位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分散培训,分类排架、借还程序操作、书目查询、数据录入等,培训合格后再安排上岗。

六、树立开放的服务观念,不断扩大社会服务面

“服务”是图书馆事业的生命线。林芝地区图书馆作为融合多种学科的文化行业,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尤需面向开放的社会拓展服务内容,丰富工作内涵,更新管理手段,不断加强开放的发展观,采取开放的办馆理念,以更加开放的态度,融入开放的社会,提升“以人为本”的对外开放服务,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发挥图书馆公益服务功能。

1.拓展服务方式

目前,为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可以探索创新一些公共服务方式。如在各街道建立社区互动图书室,想方设法把图书馆办到人民大众的身边,对读者来说,不需要再办理任何手续,即能正常使用到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居民在各街道文化站就可以预约我馆的图书并办理借还手续;还可以把通过流动图书车把书刊配送到社区、学校、部队、厂房区等,把服务延伸到公众需要的地方。这不仅可以大大方便了各阶层读者随时随地使用图书,而且也可以极大地扩展图书馆服务的空间,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2.馆员与读者的关系

馆员与读者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关系,包括业务服务和心理服务,它在读者服务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读者服务工作中的信息沟通、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读者满意度,并由此影响读者服务质量。同时馆员与读者的关系又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每个读者都享有平等的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作为图书馆员,在读者服务工作善于感知其情绪,给予理解和辅助,是搞好馆员与读者关系的前提。培养这种能力,除了要有接纳读者、关注读者的意识,以一种关爱、尊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读者,倾听读者的需求,还要善于换位思考,从读者的角度去理解、感受。

篇7

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和寻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1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涵

1.1人才服务

充分发挥人才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向社会输送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服务社会一项基本职能。高校应该按照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策略,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发挥专业的比较优势,培养出具有出色的实践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一方经济。

1.2技术服务

高校服务社会的另一项基本职能是开展科研攻关,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高校应该利用现有科教资源,在擅长的专业领域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更新技术理念和技术产品,使行业和企业与时俱进,满足它们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的需求。

1.3培训服务

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传统社会服务项目。首先,在擅长的专业领域中,针对行业和企业组织并开展高新技术人才培训、企业转岗人员培训等专业化培训;其次,在周边社区,针对某一类人群开拓再就业技术培训等社区培训服务项目;第三,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定位,举办多期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更好地服务于地

方经济。

1.4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中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形式。高职院校拥有较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可以为行业与企业等提供决策、管理、技术等方而的咨询服务。

2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办学条件越来越

好,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在社会服务过

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1社会服务意识不浓

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对社会服务缺乏一定的认识,与企业、社会服务的热情不够,不能积极主动地为本行业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2.2专业教师的实战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缺乏到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对行业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新技术、新材料缺乏了解,这使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效果打了一定的折扣。

2.3社会服务模式比较单一

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大多数是技术培训或岗前培训等,而对行业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工艺生产过程的优化涉及的不多,服务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多样化。

2.4社会服务的系统性和紧密性不足

多数高职院校在和行业企业的合作中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仅局限完成一、两个专业项目,还尚未形成长期和系统的服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也不够紧密。

3提升高职院校电气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有效策略

3.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是离不开人才培养服务的,电气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要与提高电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电气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电气行业人才,只有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融合、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以及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得基础上,才能最大程度地适应和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电气行业发展需求。

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结合国内外先进职教理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开拓核心技术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基于现有教育资源打造核心专业课程,开展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并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和顶岗实习,全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一教育模式一方而迎合了行业和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体现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达到高等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使职业教育与社会就业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了电气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3.2建设电气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电气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动机,是服务社会的有力保证。高职电气专业根本的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电气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既具必要的基础理论,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技术应用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和核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电气专业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一方而选派优秀专业教师赴相应电气企业参加顶岗学习培训,使专业教师熟悉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材料等;另一方而而向社会聘请有技术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高级技师等来学院任教,在教学中发挥指导和带动作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构建专兼结合、校企互通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与此同时电气专业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而向电气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鼓励教师参与技术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实践锻炼,不仅可以强化教师的社会服务的意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力。

3.3深化电气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社会需求、注重个性发展原则,按照职业岗位要求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形成以通用技术课程模块为基础,专业课程模块为重点的体系结构。具体方案是: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教育与基本能力模块(基础人文社科教育、专业入门技能训练)、核心专业能力培养模块(电子设备维修、电气设备维修、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护)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模块共同构成,改变了传统三段式(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后专功的课程体系。高职电气专业而向三类服务岗位是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安装及维修、工厂供电系统及设备安装、运行和维护和自动化生产(纷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三个模块和三个岗位,形成了三横三纵的结构形式,三横即前述的三个模块组成。三纵就代表了三个服务岗位,由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和电机及拖动一条线、电气工程和供配电技术一条线、自动控制原理及技术和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一条线。各个课程必须明确知识核心点和技能核心点,把其强化为核心技术与岗位技能服务。在教学中要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形成双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3.4加强校内外实训中心的建设

实训中心建设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硬件支撑,也是开展社会服务技术硬件保障。实训中心的建设应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鉴定及培训的原则建设校内外实训中心。电气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实训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进一步强化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缩短学生在企业适应岗时间,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专业教师还可以通过校外实训中心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中心,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中,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以出色的社会服务造福一方经济。

3.5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和规范性

高职电气专业要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电气企业的技术进步。建立一套完善社会服务的管理制度,确保教师在公平、严谨的管理体制下高效率的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引导教师而向电气企业开展多样化的技术服务,对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时间、实验设施等提供便利条件,并将其在社会服务中所形成的业绩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多种方式的激励与引导,充分调动教师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使教师乐于从事社会服务,勇于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高高职电气专业社会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篇8

关键词:贫困治理;治理能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3-0031-04

DOI:10.13483/ki.kfyj.2015.03.007

贫困与贫困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贫困依然是困扰性的社会问题。现代化和贫困化共生共存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尽管在过去的20世纪,人类社会取得巨大进步,但是缓解与消除贫困仍然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贫困治理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所实施的贫困治理战略在缓解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状态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世界银行2013年的《世界发展指标》称,中国极度贫困人口占世界极度贫困人口总数的比例从1981年的43%下降至2010年的13%。但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数仍然很大,截至2013年贫困人口仍有8249万,贫困发生率为8.5%。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有(28.8%)、甘肃(23.8%)、贵州(21.3%)、新疆(19.8%)、云南(17.8%)和青海(16.4%)等少数民族比例较高的6个省份。“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依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贫困治理是任何一个现代政府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贫困治理能力也是政府治理能力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中,探讨政府贫困治理能力及其提升路径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贫困治理:政府不可回避的责任

在世界各国贫困治理实践中,基于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贫困治理所需解决的问题不可能相同,也不是单一的。然而,无论在哪个国家和地区,无论引发贫困的原因有多么不同,贫困治理都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困治理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既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共性使然,也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

首先,政府承担贫困治理责任是市场经济中各国政府的必然选择。政府介入贫困治理的一个依据就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失灵现象。不同于政府运作的公平原则,市场运作是由优胜劣汰的效率法则主导,使得市场能力不足的群体陷入贫困境地。市场机制会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目前贫困发生率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一定程度上是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不均衡发展引发的后果。贫困群体由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缺失,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因而处于就业权和保障权的贫困状态。实践证明,市场不是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在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政府的介入是必然的,“有许多理由说明为什么政府不同于私营部门,最重要的一条是,对许多公共组织来说,效率不是所追求的唯一目的,比如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公共组织是公民的‘最后的依靠’,他们正是通过不把效率置于至高之上的地位来立足于社会的”。政府是贫困群体的依靠对象,他们要摆脱贫困状态或者打破贫困循环需要政府建立社会保护政策进行干预。例如,联合国191个成员国一致通过旨在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其次,政府承担贫困治理责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贫困治理体制,政府主导一直是我国贫困治理的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为我国从根本上消灭贫困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当前社会生活中的贫困现象只是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的表现。我国政府向来高度重视贫困治理问题,坚持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追求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也要兼顾公平原则,更要对贫困地区采取有效的扶持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按照统一部署,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长期开展贫困治理行动,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特别是针对贫困群体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的现实,在20世纪末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政策干预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我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鉴于2013年底我国还有8 249万贫困人口的现实,2014年,国务院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以动员社会更为广泛的力量共同推进贫困治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推出,更是为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进一步提速。

最后,政府承担贫困治理责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要求。贫困问题已经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大隐忧,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贫困治理目标是否实现,不仅关系到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目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失范现象和越轨问题往往与贫困相关联。贫困治理在现代社会里不仅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关乎社会安全的政治问题。鉴于我国贫困群体依然高达8000万,贫困问题不能仅靠贫困者的自发努力来解决,政府要增强贫困治理的自觉性,自上而下地整合多种贫困治理资源来消除贫困。政府积极参与贫困治理是加强和改善民生,提高政府合法性的途径。政府在贫困治理过程中通过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导向的执政理念,着眼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能力,构建社会发展成果共享机制,进而保证贫困群体从社会发展中受益,实现社会问题的源头治理,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政府贫困治理能力的基本要素

毋庸置疑,贫困治理是客观存在的政府责任,关键问题是政府责任的实现机制,而政府贫困治理能力的高低关系到这种责任能否实现。“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贫困治理也就是治理主体运用一定的方式满足贫困群体需要的过程。在贫困治理过程中,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但政府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来塑造多元主体的关系;贫困治理方式则是政府通过制度供给,来保障贫困治理的实施和可持续性;贫困治理目标也不限于以物质资源满足需要,而是更多地为贫困群体创造发展机会。因此,政府贫困治理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结构优化能力、制度保障能力和机会创造能力。

(一)贫困治理的结构优化能力

贫困治理结构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在贫困治理研究和实践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把贫困理论与治理理论相结合的一种尝试。贫困治理结构是在贫困治理过程中对多元主体之间权、责、利关系的一种规定,是形成多元共治格局的基础。贫困治理结构能充分利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吸纳一切可用资源投入贫困治理行动,解决政府贫困治理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严格规范治理主体的责、权、利,达到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效果;通过动员作为治理对象的贫困群体,塑造他们在贫困治理中的主体意识。在贫困治理结构中,贫困治理的行动主体不再限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和贫困者自身都可能是行动的参与者。但是,贫困治理结构必须由政府建构,因为面对分散的多元主体,只有政府才能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投入到贫困治理行动中。特别是我国业已形成的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组织体系是贫困治理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政府优化贫困治理结构的能力体现为:一是政府通过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引导贫困治理资源配置,创造有利于贫困治理的政策环境;二是政府动员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贫困治理,逐步形成贫困治理中“一核多元”的治理格局;三是政府监管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贫困治理行为,确保贫困治理行动的公益性和福利性。

(二)贫困治理的制度保障能力

制度的本质是对利益关系的调整,有效的制度能够为个体提供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和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同时,也提供了利益约束机制以规范人们追求利益的行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生产力的发展为消除绝对贫困问题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但是,市场经济是以追求利润为导向的,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往往由于过度关注和追求效率而不可避免地对公平构成损害,导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从而使相对贫困现象更加凸现。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对市场经济缺陷进行矫正,以制度规范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此同时,在当前的贫困治理实践中,一些投机行为和违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加以约束和规范。政府在贫困治理中的制度保障能力体现为:一是运用掌握的公共权力进行制度供给,建立社会正式运行规则,保障贫困群体权利的实现;二是合理引导非正式规则,对社会上业已存在的那部分合理的规则予以正式承认,如把社会互助的文化传统上升到制度层面;三是制定制度的执行机制,确保制度得以执行,使贫困群体真正享受到制度所带来的福祉。

(三)贫困治理的机会创造能力

政府有责任为社会成员提供发展机会,唯其如此,政府才能证明其存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对于大部分贫困者而言,他们正是缺少相应的发展机会,导致发展权难以实现。从这个角度出发,贫困可以被视为因发展权被剥夺而导致的发展不充分现象。同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贫困群体所拥有的社会发展机会最为稀少,“先赋性”的优势机会谈不上,在自致性取向的机会获得中,他们也处于被动的甚至是无奈的境地。即使在美国的种族改革中,受益的是黑人的中产阶层,黑人中的底层受到种族和阶级的双重歧视,依然是“真正的穷人”。对于缺少社会资源的贫困群体而言,发展机会就是保证群体内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被公平地对待,都有机会发挥人的自身潜能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被排斥在社会经济进程发展之外。政府在贫困治理中的机会创造能力体现为:一是通过发展生产力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只有持续的发展才能为社会成员的发展拓展空间;二是消除各种社会排斥现象,为贫困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创造条件;三是提高贫困群体的发展能力,使他们同样能够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三、政府贫困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正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承担着更为艰巨的贫困治理任务。政府贫困治理既面临着巨大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时代挑战。因此,政府应积极吸取世界其他国家贫困治理的经验和教训,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提升贫困治理能力,确保政府贫困治理责任的实现。

(一)优化现行贫困治理结构,推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的有机结合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政府为主导的体制在过去的贫困治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但是,政府主导型体制的治理绩效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在新阶段的贫困治理实践中,政府以贫困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优化现行贫困治理结构,引导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治理,以弥补政府主导型体制的不足,形成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

首先,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职能界限。政府承担贫困治理责任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包办一切。虽然政府在贫困治理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但政府也存在资源不足、效率不高等缺陷。因此,必须优化现行贫困治理结构,正确界定政府在贫困治理中的职能,防止政府在实践中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出现。政府贫困治理职能主要体现在目标凝聚、资源整合、工具创新、风险防控和责任监督等方面。贫困治理同样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商品交换作为基本前提的市场经济,能够推动贫困者寻找新的生产要素,刺激他们分享市场分工带来的利益,提高经济活动效率,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贫困治理实践中,政府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使贫困地区的政策优势与经济组织的资金、技术和生产经营等优势结合起来;用经济利益作为纽带在经济组织与贫困群体之间建立契约关系,推动贫困群体参与市场活动。

其次,构建多元的贫困治理组织体系。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贫困治理战略中,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运作主要依靠行政组织,由此建立了一套庞大的从上至下的“科层式”的贫困治理组织体系。在这样的组织体系中,尽管动员了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但社会组织往往被纳入行政序列,变成了准政府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府在贫困治理中的带动力和影响力。那些没被纳入行政序列的草根性社会组织,则因合法性不足而在贫困治理实践中处于尴尬境地。政府在贫困治理中的具体行动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政府的目标凝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贫困治理要以政府的行为带动、组织和影响多方面组织参与治理行动。构建多元的贫困治理组织体系,政府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保障具有官方背景社会组织运作的独立性,使其贫困治理行动由现在的准政府行为转变为民间行为;二是引导和扶持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逐步改善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活动的社会环境;三是建立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国际组织参与国内的贫困治理,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种治理资源。

最后,建立贫困群体参与贫困治理的机制。由贫困者参与形成的自下而上的贫困治理机制是整个贫困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组织贫困治理的经验表明,让贫困者参与贫困治理行动,借助群体力量获取和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是贫困治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反之,缺少贫困者的积极参与,政府的贫困治理计划则难以有效推行。政府要为贫困者主动参与贫困治理创造条件:一是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体建立互的经济合作组织,加强市场经营能力,化解在市场经济中的原子化困境;二是推动参与式规划,形成贫困者主动参与贫困治理决策的有效渠道;三是为贫困者监督政府贫困治理政策的执行过程创造条件。

(二)政府要加强贫困治理制度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我国政府贫困治理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造成各级政府只注重贫困治理的暂时效果,没有建立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任何制度都必然是内在约束和保障性的有机统一,制度对运行主体和作用对象都同时具有保障和约束作用。我国的贫困治理已进入攻坚阶段,为从根本上保障贫困治理成果,政府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推进贫困治理。

首先,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这一制度对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城乡贫困群体构建一张“安全网”。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很低的,覆盖范围也有限,依然有大量的贫困群体没有被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之中。鉴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兜底”功能,把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成为一种现实选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包括:一是逐步统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居民生活金的名义向符合条件的居民发放;二是适应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三是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筹资层次,短期内增加省级财政的投入,最终由中央财政承担。

其次,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收入方面满足了居民的需要,但他们还有其他方面的需要也要加以满足。我国新出台的社会救助政策逐渐走向综合性救助,其内容既包括生存性救助,也涵盖发展性救助。既注重传统生活救助,又包括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和就业救助等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应该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积极倡导和利用社会捐助,实现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的有效衔接,缓解城乡贫困现象。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方向为:一是进一步制定《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确保主要措施在各地落实;二是消除社会救助中的户籍排斥现象,逐步把城市农民工群体纳入社会救助的范围。

最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更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部分群体因为先天的或者后天的原因被边缘化,成为社会弱势群体。政府应通过积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这部分人能够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正逐步建立,适应新阶段贫困治理的要求,完善方向包括:一是完善社会保障立法,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二是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消除社会保障的分割现象;三是特别重视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三)政府要关注贫困群体的发展能力,实现社会发展成果共享

政府推动生产力发展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生活选择,从总体上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然而,由于社会成员先天的或后天的差异,每位成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受益程度是有区别的,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尤为重要的是关注贫困群体发展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机会的获取。目前我国正积极在贫困发生率较高的西部地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无疑会为该地区带来更多发展机会,而能否利用发展机会取决于贫困群体的发展能力。

首先,以教育培训提升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贫困者的发展机会主要靠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来体现,这又与个人的人力资本水平相关。马克思认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贫困在某种意义上是个人发展所必需的机会与能力被剥夺,即人力资本的贫困。贫困者对知识的渴望毋庸置疑,但因为信息闭塞和经济困难,他们缺少获取知识的机会。政府应该成为贫困者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推动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一是在贫困地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在贫困群体中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三是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避免他们因长期失业而致贫。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改革

[作者简介]王英姿(1966- ),女,满族,新疆艺术学院思政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31-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延伸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增强学生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各高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学实效性的增强仍有很大空间。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到位,实践教学观念比较落后。绝大部分教师仍沿用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照本宣科,甚至认为理论课没必要参与实践活动,失去了理论课应有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感。对大学生而言,尤其对于非本专业的学生来说,往往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空洞的说教,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只是为考试而学习,不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从而达不到实践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师资力量不足。有些高校尚未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安排,而是在思政部下设置教研室,甚至是在基础部下设置教研室这样的三级机构;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各个部门分头管理,没有明确统一的院级领导负责,虽然有明确分工,但大家普遍不重视,致使工作未能落实。由于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或分工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和边缘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些分散在机关和系部的兼职教师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相对落后,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

3.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大多数时间需要在校外开展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在校外开展社会调查或志愿服务活动等,外出实践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教学活动经费。由于各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加之办学经费不足,没有设置实践教学专项活动经费,导致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开展。同时,社会上具有一定规模接待能力、能够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地比较难落实,每年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社会实践的效果未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

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已摆在各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它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高质素人才的培养,同时有利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各高校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尤为重要,具体来说:

1.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差别很大,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课堂灌输式教学,教学内容比较呆板,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由于教学生硬枯燥,课堂不活跃,导致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完全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根本无法达到教书育人的功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生动性和多样性的教学特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同时,教师在实践中又可以强化理论、丰富理论,实践出理论,以便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出课堂,走到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不断地锤炼自己,提升自己的社会阅历,从而能增强信心和增长知识,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利于高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广博的学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升华和内化,从而创新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塑造良好的思想情怀,完善人格。高校还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特点,设置多元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思想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加以培养,从而达到全方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3.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该考虑如何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达到解惑的目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客观上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全面的综合知识,掌控、驾驭学生的能力,通过探究、体验、内化、反馈,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升教学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三、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1.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是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学生社会实践和日常活动,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因此,要严格规范实践教学环节,树立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

2.建立健全教学组织,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改革必须要有制度保障,为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健康、有序开展,各高校要建立职责清晰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文件,规范实践教学管理。要进一步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如建立定期检查汇报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实践教学监督制度,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制定实践教学效果测评问卷,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3.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实践教学经费。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持续发展,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预算,保证实践教学经费规范、合理使用。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支持和帮助,加强与社会各行各业的联系,依托相关行业企业,发挥高校自身科研、人才优势,本着合作共建、共享双赢的原则,建立稳定长久的实践教学基地。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高校教学改革离不开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亦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和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活动能力。所以,各高校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首先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师资业务素质,从而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淑兰,张燕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3).

篇10

1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较好的地区多为一线城市,一些经济欠发达区域在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管理能力薄弱,制约着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如下:

1.1存在“两种模式”的弊端

所谓的两种模式。一是在资金投入上存在困难,费用花费较大。二是,相关治理技术和管理能力有限,很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地区之间的治理和管理也具有双重标准,无法保证城市污染建设的正常运转。

1.2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能力有限

城市环境治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单一的治理手段,无法保证环境治理的科学性,也不能发挥管理的效力。例如,我国南京在2012年治理水污染中,虽然运用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治理对策,但是却没有形成制度规范,在实际管理中缺乏效用。

1.3中国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亟待提高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市场化起步较晚,在众多排污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交给专业公司运营的企业。但是从中国大环境上着眼,很多城市的认识还相对薄弱,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的治理,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都有待提升。

2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应该采取的有效方式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在设施建设与社会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我国相关单位一定要做好建设工作,根据污染设备建设的实际,完善相关管理对策,从多方面入手解决问题,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

2.1加强社会城市环境污染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法律是规范行为的基准,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建设问题的核心,也是引导工作积极开展的重点,有助于规范运营单位的工作流程。因此,我国相关管理机构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鼓励城市开展环境污染治理,通过法律的制定明确治理的方式和手段,为城市环境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2.2环境污染治理要建立激励政策

在现行的政策体系中,扶持和鼓励环保与社会管理发展的政策还不完善,必须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上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的治污能力,使城市环境污染与社会管理服务尽快实现市场化。例如,国家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根据城市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运营服务方法,形成良性竞争的机制,充分发挥治理功效,为相关机构提供一定政策上的优惠。

2.3强化监督职能

有效地监督监管是保证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良好运转的保障,也是做好管理的有效环节,对此,环保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运营队伍监督水平的提高,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保证管理运营朝着专业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4环境污染治理要采取双赢机制

环境污染治理要注重双赢,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创新投入,使城市环境治污的市场空间得到扩展。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中需要平衡双方的利益,使城市环境治污企业在优化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空间。另外,治理机构还要确定合理的、科学的运营经费,这项经费的开支必须要低于排污企业自身的运营成本,从而取得运营市场的最终认可,实现运营公司与排污企业的双赢。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