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08-03 17:2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学的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教学的感悟

篇1

1.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未能成功的将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学习成绩,究其原因,是在于教师没有把自己放在学生的思维当中,在教学过程中,许多的教学内容,如语法教学、古文教学和诗歌教学,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较少接触到的,因此,学生对于这些部分的学习和理解,总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一些语文教师在这时,往往没有很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仅仅是进行了简单的讲述后就把教学进度向前推进。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原因就在于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已非常理解,由此一来,学生如果没有养成积极提问的习惯,或是教学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氛围,就很容易被教师忽略这一学习困难,造成学习短板。

2.不能超越课堂。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启发后对某一内容形成了兴趣,课后能够继续进行主动地有目的地学习,那么,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从“学会”上升到“会学”、“善学”。我心里明白,超越课堂对学生是多么重要,但我没有这样做,也不敢这样做。我只知道利用好课堂40分钟,让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希望学生对中国古代、现代文学名着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但如果能趁热打铁,鼓励学生的文学修养,那该多好。可是我不敢这样做,在很多人的眼中,这些名着是“难书”,他们会不答应,学生哪有功夫看这种“难书”!所以,学了课文之后,我几乎就停滞不前了。我现在的语文课,除了带领学生在课本中“游泳”之外,课外最多布置一点读读、背背、抄抄的作业,不能也不敢让学生去广阔的课外海洋中遨游、驰骋。所以,学生们刚升入初一的时候,看看他们写的记叙文,眼睛一亮,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相当不错嘛!可是,一年过去了,他们记人叙事的水平和刚入初一时的水平相比,似乎高不出多少。

3.作文也是语言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成果的综合反映。作文,是表现出一个人对于文字的组合运用能力的综合测试,更是体现一个人对于所见所思的内容用文字刻画把握的功力所在,可以这么说,作文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在现实的工作中,却有不少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学习掌握不够,让人堪忧。那么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何在呢?笔者曾与多们同行就此问题进行交流,在得出的结论中,固然有着:文字功底是一项重在积累的事情;学生们对于种种修辞手法掌握不够灵活准确;文章的整体结构把握不到位,形成厚此薄彼的偏重局面等,但笔者对于这个问题却有着自己的看法,诚然,上述的问题在学生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但笔者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没能成功的激发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描述热情,须知,人一旦内心处有了热情与动力,做起事情来往往就能事半功倍,作文写作亦然,当一个人内心处有着将所见所思用文字记述出来的冲动时,文字的排列方法往往就成为一种技巧问题,一种次要的问题,一种不成问题的问题了。

4.课堂教学氛围不深厚。这里我所说的课堂氛围包含甚广,其中既包含着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含有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意愿,可以这么说,课堂教学的成效好坏,关键在于氛围,因为在热烈的氛围中,最消极的人也会被感染,被激发学习的热情,可是反之,如果氛围冷淡,那么连最积极的学生也将受到影响,慢慢退缩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中去。可见,课堂的氛围成功与否,对于一个班集体的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有些语文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缺乏教学经验,面对学生不知道如何在能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进度,试着活跃课堂氛围却使得课堂变成了市场,最后不得不一味的赶进度按自己的速度讲解,氛围调动工作归于失败。那么,如何才能够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保证教学进度呢?笔者认为,其关键点在于一个字:互动!教师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一方面将学生的思维引导活跃起来,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思维活跃范围通过提问的方式加以限定,从而使得氛围活跃,话题不跑题,教学进度得到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使得学习效率大为提高。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孔子认为培养人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指出诗歌有“兴观群怨”的教育功能,提出“不学诗,无以言”,并亲自删定《诗》作为经典教材,同时采用说教告知、答疑释惑、评人论事、雅言示读等方法来进行诗歌教学。日本当代美学家今道友信在《东方的美学》中提出:“孔子已经预感到诗的形象和象征性的语言的升腾的力量,预感到这种语言的飞翔的能力,已经感到只有使用这种语言才能使人的精神超越现象事物的限界,才能超越概念上的思考方法的平庸水准……”“诗艺术……可以突破伦理学的限界把精神引向更高的地方。”自孔子始,中国教育就重视诗歌育人层面的作用,将诗歌摆在教育体系的首位。

一、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重理性分析,轻感悟探究

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重理性分析而轻感性品味、重知识传授而轻情感培养,字字解释,句句分析,以致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经教师的条分缕析而失去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参与鉴赏的权利被剥夺了,本应让学生由衷喜爱的古典诗歌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教师把教参、资料中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艺术形象、创作方法、语言特色等详细地讲给学生,条分缕析,面面俱到。这样,教师留给学生理解感悟的空间极小,更谈不上探究。古典诗歌以其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教师的详解往往使学生的自我体验消解,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

2.重功利目的,轻审美探究

受高考压力的影响,一些教师片面地追求分数,把古典诗歌课上成了练习课,训练课。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只注重教给学生应试技巧、诗歌评论的术语,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他们在课堂上大搞习题演练,把高考考纲“落实”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习题中,把逐年的高考题拿到课堂上作一个详细的分析和对照,交给学生做各类题的方法,以求应对高考时能做到“游刃有余”。课本中那些古典诗歌内藏的、需要挖掘的“美”被忽略了,因为这与高考并无多大关联;课本内容只是作为出题的资料,而不是审美、探究的对象。久而久之,不仅会削弱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而且对其能力的培养有害无益。

3.教学观念陈旧,不敢越过“雷池”

每一首古(或词)都像一件玲珑的艺术品,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不同的美,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具体的教学中,虽然有一些语文教师也尝试着让学生参与古典诗歌鉴赏活动,但力度和范围非常有限,往往流于形式,基本的框架还是在教参范围内,结论也必须由教师控制,学生的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最终被排除在外。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可见,语文教学包括古典诗歌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加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1.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越丰富,视野就越开阔,发现与接收新概念、新思想的机会就越多。这一研究结果同样也可以运用到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即:学生掌握的现代诗歌的知识越丰富,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解就会越深刻,其对现代诗歌的感悟就越独到和精辟。这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赞赏的可能便会增大,学习现代诗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便会有极大地提高。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的边角时间,适当地扩大学生的现代诗歌阅读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2.教师泛读与学生自读相结合,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

在进行诗歌学习之前或者学完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泛读让学生体会诗歌中的审美意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身临其境的想象。例如,笔者在讲解舒婷的现代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十分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要让学生读出缓慢而又沉痛的语调,以此体会我们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和疾苦。

3.诗歌补白与改写,在创造与审美中提高能力

篇3

    语情信息理解重感悟,是由汉语言特有的美感形态和人文网络语言的情意色彩决定的。美国诗人庞德不认 识汉字,但他仅从汉字的形态就感悟到了一种妙不可传的语情信息奇观,因此,他把汉字称之为“大自然作用 的生动速写”。有位来华访问的美国朋友,也曾甚感迷惑地认为中国语言的语情现象太奇妙了。他以体育比赛 为例说:“中国人说‘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意思是说中国队赢了;中国人又说‘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还是 说中国队赢了。总之,不管是胜败,胜利都属于中国人,真是不可思议!”可见,在特定语境中,意义相反的 词语构成的语言,反倒可以表达相同的语情信息。杨振宁博士曾说过:“中文的不精确常常是优点。中文用来 写诗则极好,因为写诗不需要精确,太精确的诗是不好的。”杨博士所说的不精确,其实是准确地说出了汉语 言语情信息传递中美感形态的一种特殊的多意象性和含隐性特点。

    语情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等同于语义本身。因为,语言主体表现事物对象时,已给事物对象注入了鲜明 的主观色彩,正如王国维所云:“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天人合一”、“神与物游”,就是对这 种现象的经典性概括。而当人们通过阅读去感悟别人的语情信息时,又不可避免地带进听读者的主观情绪,自 然就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奇观。因而,就此意义上说,语情理解离开了语言接受主体 的神会和感悟,也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到位的。

    古人常用“言不尽意”来形容语言表达的困难。这里的“意”其实主要指的是一种感情,一种只可意会的 无限悠远的内涵。有人说:文学即人学,人学即情学。在文学家的笔端,有时“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大千世 界中,人是极具情意化的精灵,人对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直接观照诉诸于语言的载体,必然会带上极具情意化 的色彩。但是,情感永远大于语言。在某种意义上说,“真感情”不是作家写出来的,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 而是心灵感悟出来的。而这种语情感悟则直接源于语言接受者用心灵拥抱语言时所产生的思维和情感的震颤。 这种震颤看来虽然难以靠阅读者的主观意识去准确的定位和调控,但它是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灵悟等综 合作用的集成,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近乎“跟着感觉走”的心理沟通与语情禅悟。心理学 与美学的思维方式为这种语情感悟大开了方便之门,使人们从体味言外之意、话外之旨、文外之致入手,利用 通感和顿悟,去心领神会语情的内涵,收到以少胜多、神与物游、言有尽而悟无穷的语情理解效果。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 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这里提到的“那种愉悦”,其实就是审美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情感 活动,是产生于语情感悟基础上的特殊心灵感应现象。“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里, 刘勰不仅指出了语言创造中的情感作用,而且也注意到了语情感悟在学习情境中的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实践 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位善于以情染景的教师,一位善于借助于语言的内在情感去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师,他就有 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语情感悟的教学情境。

    再者,语情信息的传递,有时往往不仅限于语言本身,而在于语境。语词运用是否准确,语言色彩是否得 体,语句表达是否流畅,语体风格是否成熟,其最终的衡量标准往往决定于语境。例如,“狡猾”的原义是“ 诡计多端”,但作家却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巧妙引来写孩子们的目光,不仅毫无牵强杜撰之感,它倒给孩子 们平添了许多的机警、聪慧和乖巧。有时,在语境的作用下,看似不完整的句段反而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情感境 界。《红楼梦》写黛玉之死时写道:“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 ,不作声了。”黛玉究竟要说什么?好狠心?好可恨?好绝情?好糊涂?这千般滋味,万种风情,是不必去规 定性地虚拟出几个选项来补白的。因为,在这特定语境中所生成的语情信息,大可涵盖所有命题者的思考。在 这里,语言符号的短缺反而带来了语情信息的增值,充分显示了语情信息特有的表现力。

    语境传递语情信息时,还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信息输出效应。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几 组镜头,几种情景,分别看似乎都是并无联系的景物,但接连说出,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语境意象,就奇妙地 显现出了阴翳于景物表象之下的缕缕乡愁、丝丝怅惋,形成一个极富社会人情内涵的语境信息库。鲁迅《秋夜 》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者为什么不说“都 是枣树”呢?原因就在于这两种说法所产生的语境信息是大不相同的。“都是枣树”只是传递了树的种类信息 ,而“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说法则无疑产生了一种单调、枯燥、孤独、冷落的语境情感。

篇4

教学片断:《可贵的沉默》(人教版试验教材三年级下册)

教师提出问题:1. 自由读课文,读后小组合作学习,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同桌讨论孩子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3. 前后排讨论刚才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现在怎么变成这种样子了呢?

4. 小组讨论孩子们在老师等待他们回答时表现怎样?他们在想什么呢?

老师把问题展示出来后,学生开始自由朗读,几分钟后,老师看到大部分学生已经读完课文,少数读得慢的学生还在朗读中,老师做个暂停手势,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老师说:“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各学习小组开始讨论,准备汇报。”教室里热闹异常,1~2分钟后,老师说:“各小组开始汇报讨论结果……”

从这里可以看出,几大段内容仅仅几分钟就匆匆收场,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而此时有的学生刚刚读完课文,还来不及考虑怎样解决问题,有的学生甚至还没读完课文,又如何能汇报成果呢?显然,学生在这堂课中因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交流,从而使合作流于形式。因此,合作学习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也只有大多学生有了这种欲望,小组的合作学习才会有的放矢,才会使合作的活水在交流中流淌。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担心因学生用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而完不成预定的课堂教学任务,而在实际操作中,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不但不会拖课堂教学工作的“后腿”,反而会很好地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学生思考之刀磨得又快又利,又何愁完不成课堂中的“砍柴”任务呢?完不成预定教学任务,恰恰是由于学生不是有备而来,而是合作交流中受阻所致。

感悟二: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应当有序组织、明确分工

时下,部分教师由于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往往在具体操作中出现追求形式上的花样,合作方式无序,表面热烈,实则使合作成为自流。

教学片断:《月球之迷》(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

师:现在,谁能汇报一下你读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知道?

生:我知道了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同桌交流一下还有什么问题不知道。

学生七嘴八舌,满教室嗡声一片,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句,各说各的,彼此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则是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不进行任何交流;有的小组中一些学困生在这段时间里趁乱自由玩耍……更多学生只是重复读刚才那位学生读过的句子,没有再讨论还有什么问题不知道,同桌交流声此起彼伏,教室里热闹非凡,学生闹哄哄说一阵,老师无机会参与到学生的发言中,看看已过好几分钟,做停止手势。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积极,我请一位同学把他不知道的问题告诉大家。(抽一学生回答后)老师予以补充,这一问题算是已解决,老师继续提出新的问题。这堂课也设计了“小组学习”、“同桌讨论”等合作学习形式,但一开始,老师就只是尊重了个别学生的权利,而多数学生所认识体会到的知识没机会得到充分地交流、展示、肯定。这位老师拿个别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片面认识,把更多学生的学习成果拒之千里。细究这堂课,尽管“讨论”多多,但由于各小组没有明确地分工,没能有序地汇报,结果小组成员各自为战,孤立完成学习任务。虽然课堂气氛热闹,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却不能全面地反馈在课堂上让师生共享,这样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热闹背后的放任、随意、低效,从而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要使合作学习有实际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应对每个学习小组严密组织,具体分工。一般而言,合作学习以4人一组较为合理:①主持人(组长):主持人负责主持小组讨论,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学习进程。②记录员:记录员负责记录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③检查员:检查员督促组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确保每位组员都完成学习任务。④汇报员: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小组交流中进行汇报。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使每个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更培养了现代人良好的素质。也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有序、有效,真正克服“听来闹哄哄,问时一场空”的尴尬现象,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交流互动、获取感悟的平台。

感悟三: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需课前精心指导、引导学生拓宽视野

合作学习,需要丰富的知识作保证,因此在学习课文前,教师如果能针对所授教材内容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搜集资料、上网查询等,把充足的课前准备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的知识储备,为课堂学习中的合作创造支点。

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11册),课前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本地区近年来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和周围环境的现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保护地球环境与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搜集有关资料、观看该类影视作品、网上查询等多种方式,对地球及环保问题进行多方位的认识。

显然,就一个学生所认识到的有关知识而言,可能是该方面知识的一个小分子、小片段而已,而几个人的小组合作、几个组的集体合作乃至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就可以使该知识信息得以最大限度地反馈与展示,切实起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动”的效果。学生对地球知识和环境问题认识得越透彻,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

感悟四: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仅仅在于合作出知识,更重要的是合作互助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品质和素质

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为了共同的学习任务,是一种主动交流、分工明确、积极互动的互学习过程,当学生单凭自己的能力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时,就更有和别人合作的必要,同时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学习方式对学生的人格、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虽然几十人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但学习方式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讲、阅读、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老师的单线联系之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学习中的激烈竞争,容易使学生形成冷漠、自私、狭隘、孤僻的性格。

教学片断《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师:自由读课文,讨论:为什么小村庄和周围的树林消失了?小村庄的村民过上好日子了吗?

生:因为人们想生活得更好,就拿斧头上山砍树,做家具、盖房子,所以树越砍越少。

生:因为每个人都只想到砍树,而没有想到种树。

生:因为村民一年年、一代代不停地砍伐,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而的土地不断扩大,耕地沙化、水源断流,所以村庄里的人没法生活下去,都搬走了。

生:没有了树,不能防风、防沙,风沙毁坏了村庄。

生:没有了树,不能保持村庄周围原来的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村民只好忍痛离开赖以生存的家园。

师:学了课文,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呢?

生:村民们,你们要多种树,只有村庄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你们和你们的子孙才会有幸福的生活。

生:父老乡亲们,你们要一手砍,一手栽,不滥砍乱伐,保护树木就是保护你们自己。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能力;有效途径

我们这里所讲的感悟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联想,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明白故事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下面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几条有效的途径。

一、重视积累,夯实基础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掌握正确的文章思想线索,老师可以让学生平时注重阅读积累,多思考和记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具体来说,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在阅读文章之后,可以将故事做成一个图示,使得故事可以变得清晰明了,然后在每个故事发生的前面记下发生的原因和背景,通过这种图示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明白事情的发展路径,正确地掌握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从而理性地思考与分析,从而找出文章的思想路线,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我们知道感悟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文章的意境与情境,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质的提高。具体来说,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和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鸣,从而获得文章全面的感受和体验。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四季风光”这节阅读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风景,还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关于四季的小短片,让学生享受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沉醉于四季的魅力中,好像自己就在四季的场景中,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深入理解文人通过对四季的描写来传达的情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领悟能力。

总的来说,提高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老师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育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5):199.

篇6

关键词:词语 教学 感悟 语文

如何使语文返璞归真?笔者认为在巧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教师要进行扎实有效的词语教学,使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品味文本的乐趣,这样才能激荡起学生心中的情感。

一、对比中品词

文本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湛;还像一杯杯纯醇,是那么耐人寻味。网为有了这些厚重的文化底蕴,课堂才不会显得浮躁、空泛,如在比较中品词赏句,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因为对照的过程是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过程,对照探幽是师生双方积极的心智活动,教师可以在熟悉言语作品和学生的基础上,发现言语开启点,从而殴计出比较思路。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品言语,增强语感。如《珍珠鸟》一课中“小家伙”一词出现频率最高,“小家伙”一词可否换成“珍珠鸟”?通过比较,学生具体体会了作者字里行间倾泻出对珍珠鸟那份由衷的情感:再譬如十一册《姥姥的剪纸》一文中第四自然段中的“调皮蛋”、“刁难”、“挑剔”、“耍赖”等,其实是表现了姥姥的“温顺”、“敦厚”,衬托了她的心灵手巧、技艺精湛。通过比较才能真正理解这些重点词句,学生才能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教师通过比较,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无须绞尽脑汁,就可以达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二、联系上下文品析

我们知道语文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联词成句实现情感之统一,就字说字、就词释词、就句论句,往往是孤立的、肤浅的。因为语言文字中隐藏着的情味、意蕴、理趣,只有联系上下文,咀嚼精彩的词句,才能嚼出文字的清香淳朴,嚼出情感的酸甜苦辣,嚼出文字与情感的浑然天成。如《爱如茉莉》一文中“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一句“芬芳”与“光泽”词语的理解,学生不难知晓芬芳来自茉莉,光泽来自阳光,仅此理解太薄,只有联系上下文父母相爱的场景,“病床上的妈妈,仍然惦记着那盘饺子。”“爸爸出差回来,直奔医院。”从而才能真正理解:父母如此恩爱就像茉莉般飘荡芬芳,阳光般充满生命的光泽。理解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生活小事因而浸润着文学的芬芳与光泽,文如茉莉也。

三、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中品析词语

想象是孩子的天赋。综观文本,意象性强,总会留下空间。因此,通过想象可以化抽象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使深奥难懂的词句显得通俗易悟,令人回味。如《姥姥剪纸》一文中最后一句“每当忆及……心境与梦境就变得有声有色。”一句中如何理解“有声有色”?在作者身上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活跃了,遐思着,品味享受者情趣。一下子触摸到作者心灵,心与心贴近了,感与情交融了。有的学生说:“我常常缠着爷爷捏糖人……”有的学生说:“姥姥时常给我讲有趣的故事……”。这样,学生把自己的心放到作品中去和文字交流,和人物对话,从而理解词语涵盖的意蕴。感受到亲情的质朴。

四、朗读中品析

朱熹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文章是作者情趣意旨的载体,语文学习又是学习者个性化的行为。强调主动探究,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和阅读时间,创设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感悟。如《安塞腰鼓》一文中反复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从文中圈画出有关词语。学生通过读、划、悟,找出“烧着”“威逼”等词语。如何理解“烧着”“威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朗读中品析,在品析中朗读,感受到安塞腰鼓充满力量、充满热量、充满能量的特点,再让学生品读出力量、热量、能量。

五、交流中品析

课堂上,教师优美的辞藻、感人的话语、华丽的教学语言,都是语文味生成的源泉,特别是互动中品析的激情,交流中生成的灵气。这一方面来自“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一个教师文化底蕴越深厚,他的语言感染力越强,越会品味。另外,那些词语只有通过师生共读共赏,才能在激昂的情绪中感悟。如《望月》中“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浸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一句中对“沐浴”“清幽旷远”词语的理解,可通过师生品析化解词语理解难点。

师:在朦胧的月色中,李白从遥远的唐朝向我们悄然走来,他借月抒情,邀月为友,一首首诗如春雨、似乳汁浸染我们的心灵,滋润我们的生命。

生:在皎洁的月色中,苏轼从遥远的宋朝向我们悄然走来,他一边吟咏一边凝望圆月,一首首词如灯塔、似明月拨开云雾,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生:在如水的月色中,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穿越时空的隧道,从远古向我们悄然走来,他们超凡脱俗,望月抒怀。这孕育民族精神的月文化,陶冶着我们的情感,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培育着我们创造个性和人格。

师生共同赏析,不仅理解了词语的蕴涵,而且提升了文化素养。

六、运用中加深理解

篇7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感悟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之一,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扮演着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感悟能力的重要角色。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阅读教学必须注意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和阅读知识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良好的感悟能力能够提高学生日后解题的质量和速度,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一、强化学生知识的全面性,以积累带动感悟

感悟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的优化必须依托于充足的人生经历和知识积累。因此,要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感悟能力,必须强化初中生的知识覆盖面。首先,强化课堂知识积累。在这一环节中,知识获取和积累主要靠教师的帮助来实现,老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进行扩展延伸,在语文阅读课程中引入军事、社会、科学、经济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紧扣阅读课程的内容,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与此同时,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切忌死读书、读死书,初中语文阅读一定要在阅读中真正挖掘课文内容的人文内涵,真正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缩短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其次,加强课外知识积累。课外知识积累主要就是靠学生自己,学生在课下要多多阅读相关的书籍,加强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初中生找到源远流长的知识泉眼,开拓学生阅读视野。同时,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阅读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的推荐一些优秀作品,选择与课文有关的作品让学生加强阅读,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在积累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感悟能力。

二、提升学生学习的情感性,以情感提升感悟

语文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特别是理科课程的最主要的因素。情感性是指语文教学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它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们的情感,唤起情感共鸣,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通过在阅读中情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首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环境,认真把握阅读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例如,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献给母亲的歌》课程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饱含深情的朗读和庄重肃穆的音乐来烘托氛围,进而培养自己对母亲的热爱和思念之情,让学生们明白,当我们相加思乡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寄托,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唱响一首献给母亲的歌;其次,不断强化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只有从内心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心理需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行阅读、自行体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融入到学生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再次,用真情教育学生、感化学生。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感染的,教师用美好的情感和言行去感染初中生,必定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情感教育的良性发展。教师给学生讲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时,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时间一去不复返,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进而告知学生生命是有限的,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通过语文阅读中的情感教学,真正提升初中生的情感感悟能力。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实践带动感悟

感悟能力作为一种学生必不或缺的综合能力,它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情感感化,还需要实践的内化。“博于问学,笃于务实。”要想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必须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实现感悟的升华。

1.积极引导初中生进行语文社会实践。其一,为了培养初中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报告会、读书会、问题研讨会等,在交流实践中提高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其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竞赛、朗诵比赛等,在比赛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其三,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关系社会。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还应该从生活中获取点点滴滴,在实践中感受社会、感受生活,进而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

2.培养学生感悟内化能力。从人的本能角度来看,一种是消化能力,另一种就是内化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学习中,内化就是把自己的知识掌握、实践感悟与自己的文化结构有机融合起来,用“内心”去品位、体悟思想,进而用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思想充分表达出来。

四、引导学生的联想意识,以理解推动感悟

说到底,感悟能力也就是更高一层次的分析能力和联想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学生可以通过在阅读中对一些关键词、关键语句的把握和联想,进而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详细来讲,就是需要老师培养初中生“窥斑见豹”的能力,斑指的就是阅读中的关键句、关键词,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深度分析,联想自己以往学习的知识点,不断拓展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豹指的就是文章的中心大意或者主旨,初中生在充分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之后,通过主题更好地感知全文,进而实现对全文的把握。比如,在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阅读材料的时候,学生应该抓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以“家乡”“亲人”“梦想”为关键词,通过联想以往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对“行囊”等词语进行重新诠释,不断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良好养成。

参考文献:

[1]吴锐.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J].内蒙古教育,2008,(24).

[2]张凤君.感悟能力培养探微[J].新课程学习,2011,(12).

[3]艾庆华.沿用诵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J].吉林教育,2002,(09).

篇8

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遇此情况教师如果搞繁琐分析,硬性灌输给学生一些自己或教参上的理解,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是有关课文的干巴巴的骨架。文章的形象、情感都不见了。究其实质就是教师在以自己的思想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针对这一情况,“感悟”便显得尤为重要。

“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汉语言自身的“偏重文理,略于形式”的特点就决定了“感悟”应作为理解语言的目标和手段。

一、“读”而悟之—学会感悟。

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一种直觉的语言思维现象,是人头脑中深层言语结构水平的“外化”表现,是在长期的阅读活动和规范的语言训练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综合能力。在课文教学中启发学生读通读懂课文,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思维有所触动,使课文的语言、情感、文字在学生心中沉淀,久而久之形成文化基础,形成思想意识,学生的语感将会变得更加敏锐。

感悟必须以充分地“读”为前提。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则能悟”。都是强调了“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正如前苏联理论家卢那察乐斯所说:“许多隐蔽的美,无究无尽的艺术想象,一切心理上的微妙都是在那种对文字作品朗读的高度中弄明白的。”因此在每一节课上,我们应该坚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第四册中的《穿山甲问路》,是一则童话故事,写小穿山甲在雨林中迷了路,多次问路都没有结果,最后在小溪流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观察辨别,终于找到了要走的路。学生似乎很容易理解,但要准确感悟出:“路就在自己脚下”的含义还是较难的。教师引生入境,以“读”促“悟”,启发学生在练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像,进入童话世界,领悟课文情境。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小穿山甲迷路、问路时的情态。同时了解小松鼠、老葛藤、织布鸟们所走的“路”和它们活动(或生长)的方式。再让学生根据小溪流自身的重点,认真思考、理解“我总是在探索中前进”和“路在自己脚下”的意思。最后抓住静下心来“观察”、“辨别”、“找到”等词语,明白小穿山甲是靠自己大胆“探索”,从自己的“脚下”找到自己要走的路的。而这,也正是小穿山甲听了小溪流的话“忽然明白了什么”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孩子所理解的含义应该是不一样的,似乎清楚,却又朦胧,给学生的思维留有一些空间,在其以后的人生中,也许会用不同的理解去填满它,这就是“读而悟之”的妙之所在。

二、册繁就简—保证感悟。

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现代学习活动不仅着眼于如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注重使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体验,积累有益的经验,实现经验的再创造。加强感悟体验,可使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加速,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语文课应该做到:初读课文时,让学生感知性读;细读课文时,指导性读;最后鉴赏性读。大部分时间应始终围绕一个“读”字。因此看来,学生能否读好,能否去“感悟”,关键看老师如何册繁就简地“精”讲。重点处点拨,点到即止,留给学生充足的感悟时间。

在教学《“黑板”跑了》这课时,老师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来改变一下以往一段一段细读地方法,请小朋友自己细读整篇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与大家讨论的。”学生读了一段时间后,纷纷举手,有的说:“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安培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有的说:“我知道:安培是一百六十多年前的人。”有的说:“我知道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还有的说:“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黑板’跑了中的‘黑板’不是真的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安培会把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当作黑板呢?他难道看不到马车的车轮吗?”老师说:“你提的问题很好,你非常动脑筋。有谁能回答他的问题吗?”这时没有学生举手回答,老师说:“请小朋友再细细地把课文的第2、3、4自然段读读,想信大家会知道答案的。”学生又读了一段时间后,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有的说:“因为安培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他对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的车辆都好像没有看见,马车的车轮就更不会看见了。”有的说:“因为他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他在聚精会神地演算,眼里只有‘黑板’,没有马车的车轮。”……在这里,老师放手让学生去读书、思考、讨论、感悟,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得到了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恰到好处。转贴于

高林生老师曾经这样说道:“最高明的雕塑家,是把石块多余的一部分恰到好处地凿掉。最好的老师理所当然的是那些册繁就简,为孩子的成长指明捷径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知,课堂繁琐讲解的减少,就是学生入境体验、进行感悟时间的增加。

三、学会做人—升华感悟。

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对作者情感的体会。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所着力的是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去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去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学生边读边思,毫无拘束地畅谈心得,将自己的领悟都表达出来,这些心得和感悟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都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

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学如不能让学生得到人生的感悟,那么这种教学便是苍白无力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教材中都得到了体现,应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感爱、感悟、感染,直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悟则能化”。

从《母亲的恩情》中感悟伟大的母爱;从《劈山救母》中感悟孝心;从《“闪光的金子”》中感悟助人的乐趣;从《学棋》中感悟学习要专心致志;从《一株紫丁香》中感悟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从《永远站在孩子们中间》中感悟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以及孩子们对革命前辈的热爱之情……

篇9

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它就是“领悟”。自觉、灵感等的产生都在领悟中突发,这种突发的领悟就是“顿悟”也可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强调的是“自悟,顿悟” “自悟”,即告诉我们“悟”的主体是“自我”,即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我们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悟”,但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教师的作用应是激励、引导、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引”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定阅读的目标,制定阅读步骤;“导”则是指导阅读方法,组织交流,进行评价。

二、感悟教学法的基本规律

1.感知。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将这种感知特点形象地描绘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如阅谈《林黛玉进贾府》,学生对林黛玉这种寄人篱下的弱者形象以及趋炎附势故作姿态的扭曲形象有所认知。再调动自己记忆海洋中的这类形象,于是在认知中产生认同感,调动起同情和厌恶的情绪。“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感知与情绪活动高度和谐,学生的感知力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激发。

2.凝思。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要正确的理解事物,牢固掌握知识,就必须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感悟教学法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引导学生会思。会思即要敢于质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是长进”。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思考出问题,然后质疑,解疑,就是他能否真正学到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

3.过程。感悟重在过程,即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很多文章不是一读就懂的,感悟首先在于读感,有所得。如读《荷塘月色》,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词佳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朦胧的月色”“幽幽的荷香”“斑驳的树影”“渺茫的歌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颇不宁静”的心思,去感受“独处的妙处”。这样的一个过程,说来容易,学生读来便难了。一要认真读,讲究心定,二要仔细领会,讲究慧悟。三要寻根问底,

讲究毅力。

三、感悟教学法的策略:

实施感悟教学法,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发现,大胆创设情境,把学生导入“思考的境地”,让学生“知情”“知美”“明理”。确定了这一前提,那么,谈的便是策略问题。

1.引发想象。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例如我收集古诗词中关于月的吟颂的诗句,把这些诗句分成四类主题(1)望月思乡,这是人类咏月的永恒的主题。(2)望月怀人,包含有情人之间的怀念之情,征戍之人对亲人的怀念。(3)月的阴睛圆缺变换的规律。(4)月的永恒存在。(5)月的多种意象。如“月明如镜”“残月”“朦胧月”“松月”“水月”“烟月”“霜月”。从其形状特征中领悟人生百相。根据这5例主题,用电脑制作出各种“月”的画面,再配上诗句,使学生有深刻的感悟。例如对月圆缺变换的规律,学生悟出“阴”与“睛”,“圆”与“缺”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分割。“阴”与“缺”是“睛”与“圆”的基础,而“睛”与“圆”又是“阴”与“缺”最终目的和必然趋势。坚定认识到这一点,学生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审时度势地踏上人生之路,对未来充满信心。又如“月的永恒存在反衬出人世的短暂,让学生悟出生命的重要。

2.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给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之涣的《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滴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篇10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会遇到看似不符合语言规范和逻辑事理却具有教强的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受习见的语言规范的限制和束缚,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把这类语言称为“陌生化语言”。它主要出现在诗歌中,小说,散文中也常可以见到.由于它独特的表意功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 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

(一) 主谓反常搭配。

1. 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 (采莲子)中 “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

2. 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 中“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

(二)名词并置。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三)动宾反常搭配。

1. 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 梦想,好像一张有奖有息的奖券,买了至少也不会赔本。你可以向梦想的银行透支快乐。(姜丰《痴人说梦》)

“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透支”与“快乐”反常搭配,都显得新颖别致。

(四)词语交互错位。

1. 云飘在水中/帆飞在天上 (冰夫《莲塘月》) 本应为“帆飘在水中/云飞在天上”,“云”与“帆”交互错位,逼真地表现了水天一色的壮阔意境。

2. 文人放下锄头/农人放下眼镜(陈黎《在一个被地震所惊吓的城市》) ,“文人”与“农人”交互错位,形象地表达了“被连续地震所惊吓”后的人们手忙脚乱的情状。

(五)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

1. 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 用“很瘦很瘦”修饰“虫吟”,富有质感。

2. 根须扎进《诗经》/伸出一枝枝唐诗/一叶叶宋词/柔风的唇/轻吟/押声声/柳韵依依(伊德超《折柳》 不以常见的“首”,“阙”而以“枝枝”“叶叶”来量化“唐诗”“宋词”,使之与“柳”浑然一体,自然推出后面的“柳韵依依”。

二. “语言陌生化”的艺术心理学依据

文学语言凝练含蓄,富于象征性,暗示性和跳跃性,给人以“陌生感”,这种陌生是读者熟悉的陌生。语言感知力,鉴赏力强的读者一读便知,或能思而得之。当读者接触到文学作品时,首先会用已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去同化它,使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得以强化。受古典诗词熏陶的人,更喜欢和容易接受古诗词,就是由于受原有审美心理结构同化的结果。但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是独创,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是诗人作家们的追求。唯有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激发审美注意,使审美欣赏得以顺利进行,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要依赖语言这一物质外壳才能最终实现。因此,“陌生化”语言这一具有创新品格的语言受到人们的重视,说“快艇航行在海面上”,“河水缓缓地流着”,不易引起读者的审美关注;如果改为“快艇犁开了水面”,“河水无力地伸着懒腰”,则能刺激读者,使之兴奋,获得美感享受。

三、语言文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