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员管理技巧范文
时间:2023-08-03 17:2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层人员管理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高速公路作为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基层员工的政工工作。在企业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双管齐下培养全面型人才有利于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人员管理政工工作重要性
收费管理工作作为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要使高速公路管理各系统能够实现高效有序的运转,必须要有创新的的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有效的政治思想引导做保证。
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高速公路企业人员现状
如今的高速公路企业,基层收费人员占大多数并趋于年轻化,基础能力较为薄弱,而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仍基本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这样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无法适应高速公路需要不断管理创新需求的,对高速公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高速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有着严重的制约。
(二)高速公路企业需要的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企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建设和培养,高速公路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首先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然后,要具备专业能力或学习能力。高速公路收费工作要求工作人员通过收费现场观摩和实操迅速掌握基本工作流程,一定的专业能力是减少差错,提升服务品质以及杜绝投诉的基础,同时要求员工必须具备相当强的学习能力,边工作边学习,掌握各种特殊情况处理。
站在高速公路收费行业的角度来说,收费站工作团队日益年轻化,他们朝气蓬勃,但由于他们大多生活在条件优越宽厚的环境里,难免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需要政工工作的引导,帮助员工加强和锻炼责任心,发扬服务精神任劳任怨,掌握工作技巧解放身心摆脱烦恼,缓解生活工作中的矛盾冲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心态,建立明确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三、怎样做好基层人员专业素质培养
(一)创新人员管理模式
(1)针对不同群体,定位量身培养。在对员工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员工不同情况,给与不同定位,有针对性地挖掘员工潜能,量身打造培养计划和方向。基本可分为骨干群、潜力群、提高群三个群体。为骨干群提供广阔发展平台,在员工群体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对拥有潜质的员工注重引导着重培养,使他们向品牌员工迈进,同时带动其他员工共同进步。对于有各种特殊情况的提高群,作为管理人员要着重关注,排解员工困难,让他们在工作中后顾无忧,协助他们储备力量进步发展。
(2)创新思维排列组合,使团队效应最大化。在人员管理方面不仅要注重每一个员工的发展,还要创新思维,使每一个个性员工在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天津津蓟高速津蓟天津站为例,我们引用了数学里的排列组合概念,优化人员结构,巧用人才资源,使团队发挥出1+1>2的团队效应。
首先在班组人员设置上我们吸纳排列概念:使每个班组中有新老,有内外,有优劣,有长短,以老带新,内外兼修,优劣互补,扬长避短,实现各班组人员能力均衡,共同进步。而在人员特长发挥上运用组合概念,根据人员特点,组合各路能士,造百花齐放之观。
(3)搭建多样平台,助推员工发展。平台的搭建可以为员工成长和发展提供便捷的通道,也是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措施。津蓟天津站就以劳模工作室为基地,搭建了三个重要平台,使站内的人员管理逐步形成了系统化和专业化。
首先是创新实验平台,这个平台为具有创新意识的站内骨干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实验基地。而宣传沟通平台则为站内的宣传记者提供了活动基地。利用与媒体、交警、服务区常态化沟通的平台,发挥对外联动宣广职能。展示交流平台为文体特长员工以及志愿服务员工提供发挥能力,展现风采的舞台。
(二)建立分级思想管控制度
由于高速公路企业整体架构层级多,行业特点造成基层人员按收费站划分,分布有地域限制,且分布松散,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公司凝聚力,应制定有效的思想工作分级预防性管理制度。管理者对直接下级员工思想情况进行了解和指导,确保各层级管理人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各层级发现员工思想不稳定情况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在本层级解决;遇无法协调解决,有上访倾向时,及时做到早发现、逐级上报,将思想维稳隐患降到最低。
四、结语
目前,高速公路收费行业正处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企业的改革创新与经济发展,必然要涉及员工利益上的变革,所以企业政工队伍应增强政治敏锐性,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及时了解和掌握改革发展过程中基层员工队伍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配合企业领导和各级组织,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基层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基层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确保基层员工队伍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篇2
一、县级局与工商所之间业务指导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县级局业务科室、工商所之间业务指导力出现弱化趋势,业务科室直接参与基层执法面越来越广,导致重复执法、多头抽检等现象产生,严重浪费基层监管资源、造成基层行政行为的无序性。
(一)执法行为重复,浪费监管资源。县级局委托工商所执行监管权力的同时,设立了公平交易局、企业注册局、商标广告科等单项业务监管科室,负责基层工商所业务工作的纵向指导,但在基层实际工作中,由于现有条件的限制,县级局业务科室越来越多地把精力投入到市场直接监管和执法办案中,与工商所职能相互重合,导致依法行政管辖范围和职权划分不明确,造成执法监管资源浪费。一是重复查处。部分经济违法案件,公平交易局、市场监管科、工商所均有调查取证的权力,经常会出现同一案件被工商所查处后,再次被对应的业务科室立案调查。二是多头抽检。同一时期内,针对不同经营业户的同类同批次商品,县级局业务科室与工商所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多头抽检化验,得到相同结合,浪费了监管执法资源。
(二)权限下放不够,监管规范不强。工商所处于市场监管最前沿,对辖区内经营业户的经营情况、诚信度等较为了解,更符合市场差异性监管的需求,但目前县级局对工商所下放的监管权力仍不够到位,使对部分企业的执法查处权与日常监管权相互分离,执法过程中无法体现针对性和差异性,导致部分违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如基层工商所在监管工作中发现某企业超范围经营,但在对其进行深入调查的同时,该企业可绕过工商所,直接向县级局注册窗口成功通过年检,而注册局对企业年检材料的核审主要着眼于电子档案和书面材料,无法对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落实,导致企业年检过程形式意义多于实际意义。
(三)重视成果汇报,轻视方法指导。县级局对工商所安排的工作任务,将目标责任根据情况分流到各个单位,并以“岗位责任状”的形式予以确认,对工商所的完成情况往往拘泥于听汇报、现场观摩等形式,而工商所如何落实方面了解较少,对基层人员的工作措施缺少具体的指导意见,导致部分专项执法行动的程序违法或措施不当,最终使整体案件处理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同时,县级局各业务科室对下安排监管任务时,采用纵向分头通知的方式,缺少横向信息交流与沟通,出现多个科室任务下达量失衡现象,某段时期基层工商所接受任务太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任务执行模式压力过大,导致部分工作无法按时完成。
(四)基层调研不深,制度落实困难。制度的出台必须与基层实际情况相符,适应基层监管执法工作的需求,当前多数县级局在制定基层工作制度过程中,最大可能适应上级各项任务落实的需要,而对基层实际情况了解不多、调研不深,出现制度的内容与基层实际“两张皮”的尴尬局面,制度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难以取得良好成效。一是缺少下级意见“上传”渠道。制度的出台往往是发文布置、电话通知、书面报告,缺少畅通的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没有切实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发展和执法特殊性。二是缺少实践效果反馈机制。在制度落实过程中,工商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由于没有及时准确的反馈机制,县级局无法进行及时调整,制度的执行效果也仅是“蜻蜓点水”式掠过,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不强。
(五)关系协调不足,整体掌控不力。基层工商所相互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由于硬件设施、人员素质等方面差异性的限制,在部分工商所中探索出来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以完全适用所有的工商所推广,这种情况需要县级局在工商所之间进行及时调查、协调,针对部分基层差异进行适当地调配。目前,多数县级工商局忽略了基层所的内存差异,常常将条件较好的工商所作为某项工作创新经验的实践单位,然后以先进所的工作任务的目标来衡量所有的工商所,这就导致了部分工商所无法跟上创新的步伐,影响了事体工作进度和效果。
二、造成县级局与工商所之间指导不力的原因
县级局与工商所之间的指导、协作的关系越来越弱,成为影响基层监管执法工作顺利推进的阻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级局业务科室职能定位不准确。县级局对工商所的业务指导主要通过业务科室完成,业务科室的主要职责是对下级部门开展行政指导,除部分重大案件需要业务科室直接参与外,监管执法工作应由工商所完成。目前,多数县级局业务科室由于经济指标的压力,将主要精力和重点工作放在直接参与监管执法活动,弱化了原本的行政指导与协调作用。
(二)县级局与工商所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重复执法、多头抽检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县级局业务科室与工商所之间、工商所与工商所之间缺少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渠道,没有形成程序完备,快速有效的基层信息传达、反馈、处理渠道,局机关根据权限掌握的数据信息较多,但这种优势并没有转化成为基层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基层意见的反馈信息也不能及时向上传达,造成了具有相同执法权的单位之间多头分散执法的现象。
(三)“条”、“块”工作机制相互冲突。县级局业务科室下达的监管执法任务,是基于垂直管理模式下的纵向工作,即“条”向管理机制。同时,工商所在开展业务科室部署的纵向工作时,往往会受到所驻辖区政府、相关部门横向职能的影响,掺入了较多配合性的“块”型工作,这种“条”、“块”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给基层工商所工作的开展很大难度,部分工作任务由于发令主体的不同,会出现工作要求、时限等方面的冲突,导致基层单位完成水平不高、效率较低。
(四)县级工商系统经费保障压力较大。当前经费保障制度下,基层执法人员工资的20%由基层单位以罚没款收入自行解决,这种制度造成严重的执法趋利问题,部分单位把行政执法权作为执法人员工资收入的重要保证,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严重背离,造成不良社会后果。个别执法单位和个人没有正确理解执法的目的,对行政执法工作重罚款处理、轻规范管理,没有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轻微违法行为及时进行提醒,而是采取“放水养鱼”的方式,培养“罚款源”,严重背离了行政执法的目的。
(五)基层监管队伍水平有进一步提高。目前,县级以下工商系统无论是局机关还是基层所,都存在着队伍学历层次偏低、综合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复合型人才等问题。人员素质的局限,专业人才的匮乏,往往使基层的培训教育不到位,导致监管执法水平不能及时提高。
三、理顺县级局与工商所之间业务指导关系的建议
针对当前县级局业务科室、工商所之间出现的业务工作关系不合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上级工商机关应多以下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
(一)建立基层执法工作统一掌控机制。一是强化基础保障。全面调整公平交局、消费维权等重点执法科室,成立负责研讨大案、要案以及疑难案件的“大脑中枢”。二是明确职能划分。进一步明确工商所和直属局、职能科室之间的职责范围,细化直属局、职能科室之间的监督管理职能。公平交易局、企业注册局、消保科、商标广告科、市场合同科等直属局、职能科室除按相应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外,重点对容易出现职能交叉领域的监管职能进行依权细化分解。三是实行上下联动。按照全系统执法监管工作“一盘棋”的原则,在划分职能的同时,合理整合执法力量,防止出现“单兵作战”,协作不力的现象。直属局、职能科室担负“双重”职能,担负自身办案职能,担负指导基层工商所办案职能。对工商所发现的案件线索,由相关直属局、科室及时介入,指导基层工商所开展执法检查。对重大、疑难案件,由市局统一抽调人员,组成办案小组,集中开展案件调查,保证案件质量,提高执法效能。
(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工商所由于其自身的基层性质,对所在辖区的经营业户较县级局科室更加熟习,日常监管巡查数据也都由工商所归案备案,要充分利用工商所的这一特点,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向工商所下放监管执法权力,提升工商所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今年以来,市工商局首次推行年检核审权下放制度,将企业年检分为两个环节,首先工商所先对年检企业进行实质性审查,再由企业注册局进行形式审查,没有工商所盖章确认的年检报告书,注册局不予核审通过,有效地将年检工作与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提升了监管执法水平。
(三)积极构建县级局、工商所信息交流平台。由分管局长负责,办公室、纪检监察室等共同参与成立“信息调研中心”,定期对工商所监管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充分发挥以下两个作用:一是在制度的制定阶段,组织局机关负责人、基层所所长、业务骨干共同参与集中讨论,对制度的实效和缺陷进行分析,根据讨论结果进一步完善制度。二是定期开展调研,了解基层工商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收集基层执法人员对局机关某项制度、方案的意见反馈,聆听基层人员的迫切需求和合理化建议,形成书面材料,进行集中研讨,将问题以及讨论结果向局机关负责人进行汇报。
篇3
关键词: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既存问题;实践探索;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规范化、集约化、科学化成为行业全新标准与主流趋势的当下产业格局之下,切实合理地制定适合成套具备契合性、针对性、规制性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标准化的管理、持续拓宽纵深材料分类管理方法的途径模式、深入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制、细化落实分包操作的排查核查机制,深化拓展质量监理程序流程的具体执行、实效运作,从而在牢固稳定地提升改进工程质量综合管理的基础前提之下,有力推进建筑工程产业系统的安全、协调、长效推进发展。
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既存的集中问题
1.1 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足,法律法规适配乏力
现阶段建筑工程体系的质量监管法律法规与监理技术标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更新,相关标准尚需要根据全新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更新完善。虽然目前相关部门机构颁行实施的法规条例已经颇具规模,但与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实际契合度低、部分法规条例的可操作性差,而且有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重复、交叉等明显的不适应问题。在目前的建筑业质量管理与安全生产监督的架构体制上,大部分行政部门还停留在突击检查、形式主义考核的表面工作之上,质量管理与安全生产监督的体制并不健全,加上一部分监管部门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生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投入不足,操作手段单一落后,已经明显无法适应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态势。
1.2 基层人员素质普遍低下,安全质量管理培训教育缺失
我国现有建筑工程的基层施工人员的主体是农民工,由于其安全意识、基本素质、操作技能低下,加之职业技能的组织培训机制尚不完善,所以也就导致了建设工程基层人员安全生产普遍不规范、生产作业时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现象。同时建筑行业的技术管理的专业人员普遍偏少,而各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则更为稀缺、职业素质不高,且缺少相关的质量管理的专职人员,所以也就几乎没有组织开展对基层各班组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宣传、培训、管理等配套活动政策,从而使得建设工程整体的安全监督管理氛围并不浓厚,实际具体的质量安全监管效果也强差人意。
1.3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尚需改进,个人安全防护意识淡薄
一方面,国内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整体架构相对落后单一,在经受市场化、产业化冲击下,需要引进的高科技施工设备来解决施工难度和施工危险性大的工程逐渐增多,这无疑增加了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难度系数,而建筑企业并未及时充分地健全完善与之相适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也没有加大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进行安全生产基础设施与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改进;另一方面,国内建设工程的生产员工的个人防护意识普遍不强,个人安全防护装备落后、质量低劣、配备不足,而且与之适配的三级安全教育执行情况普遍较差,基层工人受到的安全培训非常之少,这就使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形势更极严峻。
1.4 施工企业分包现象严重,企业产业效益低下
一些建筑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为了谋取私利,频繁使用违法分包的操作方式,在并未取得招标人同意之前就通过隐蔽的非法关系进行非法转包的暗箱操作,私自将未经审核、低于中标价以及利润低微的工程项目转包于一些实力薄弱的承包企业,也未依照相关规定程序办理转包手续。还有相当一部分建筑工程的项目负责人既未能及时通知招标人进行承接企业和项目经理的资质审查,又无视招投标管理机构要求分包手续集中办理的规定,也并未依法进行上报备案。诸如以上违法分包行为手段都使得一些资质低劣的二手承包商大发横财,而直接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豆腐渣项目泛滥,最终严重损害了建筑企业产业效益的良性获取。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探索以及可行措施
2.1 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标准化的管理
在具体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教育、基本技巧讲解以及质量技术交底,并在实际细致的施工管理过程之中,开展推广一系列安全防护理念和措施。例如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实地检测安全帽、安全带“双百”活动;开展施工脚手架搭设标准化、预防高处坠落等等系统有效的专项教育。同时需要加强开展小责任区安全整洁评比的活动力度,努力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检查活动,保证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确保工程质量。
2.2 拓宽纵深材料分类管理方法的途径模式
一方面,加强对钢材、水泥、混凝土等工程消耗量大、适用范围广、成本投入多的材料设备的重点管理,尤其是在采购分类上,需要单独列出造价采购清单;另一方面,需要同时兼顾砖、砂等种类繁多、小项细碎的材料设备的具体分类、针对归纳,做到管理细目详细清晰。而在进行工程施工项目的预算定额编制作业之时,相关人员需要组件式、系统化、时效性地对工程项目的所需材料设备的种类、造价、装运等关键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对应备录,从而在严格依照采购物资预算定额分析总量的基本原则导向下进行合理实际的供应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过度供应导致的货币消耗与效益损失。
2.3 深入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制
首先,对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施工工艺以及各工种的工序转移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提出安全技术操作要求;其次,对于爆破、吊装、暂设电气、深基础、大中机械安装和拆除等特殊工程要编制单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编制相应的脚手架搭设方案、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编写搭设说明,提出安全技术措施;最后,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对消灭危险作业、改善劳动条件、减轻笨重劳动、消除噪声、治理尘毒和提高文明施工水平方面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并明确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等诸如材料的存放位置,提出使用要求;报上级主管部门复核审定。
2.4 细化落实分包操作的排查核查机制
首先,强化工程承发包进场交易的统筹监管。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与施工章程规定,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的承发包工作。持续改进中标之后的跟进监管,稳步推进合同备案;其次,切实监督承发包双方中标之后的承包合同的协定签署,细化明确项目工程监理人员的权责划分以及预付工程款、拨付进度款和工程结算的含标的、期限、支付,以及变更项目的造价审定;第三,严格规范中标企业的任意变更原投标文件协议的现场监理人员和权责划分,以及营收审核等投标承诺,坚决杜绝企业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资质出借等违法行为。
三、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运营机制作为一项具备制约性、协调性、辅的程序化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运营体系中发挥着辅助调节的关键效用。从保障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根本的质量效益以及整个建筑工程运营系统稳定协调运转的基本前提出发,进一步加强生产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的执行力度,深入细化具体的质量管理的程序步骤,继而快速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综合效能,最终实现建筑工程产业系统安全化、稳定化、科学化地推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 2012(1).
[2]尚永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J].华章, 2012(1).
篇4
首先,在对理财产品推广时,商业银行应提供给客户相关的理财知识,让其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其次,采用咨询驱动模式,根据公众投资理财的关注重点,完善理财业务的咨询流程,既让中高端客户成为忠诚客户,也利于发掘更多的潜在客户;再次,商业银行需将当前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理财产品业务推广可与其他业务部门相合作,通过交叉销售、综合经营的方式为客户及其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最后,理财业务的咨询流程全面涵盖客户的资产和负债,量身为客户配置产品和服务,关注客户个性需求,产生定制化方案,创造良好的客户体验。
(二)发挥“网银”对理财产品营销的强大功能
“网银”不仅是大众获得理财信息的重要途径,更是理财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它对于银行业利润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节省成本、促进业务办理的同时,还能并举交叉销售和增值销售,以此推动整个银行业的业绩提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网上银行业务已占有总体业绩50%的份额,而我国网银业务量还未达到银行业务总量的10%,可以说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通过网银营销,有助于实现网银客户向银行理财业务客户的转化。随着国家规范网上行为的法律法规的出台,网银将与线下银行网点相互依托、相互补充,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提升精准营销效率、提高销售业绩的推手。
(三)进行理财产品的人才队伍建设
1、设置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在设置薪酬结构时,以公平性原则为指导,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设计合理的薪酬奖惩制度,根据薪酬构成比例确定奖惩预算额度约为基本薪酬预算总额的10-12%,排除年度营业与员工前一年考核的浮动系数的条件下,员工的福利总计相当于当年的福利预算。2、绩效考核的对策首先,两级绩效合同是业绩管理的主要手段,让高层管理者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对公司价值最关键的经营决策上,以合同方式体现达成业绩承诺的严肃性。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支行高层不定期进行业绩检查,对管理层的业绩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当实际业绩超过合同业绩时,下一年度的目标业绩就可以做适当的提升;当实际业绩明显低于合同业绩时,负责人有必要向上级分析原因并递交改善业绩的具体行动方案。再次,在沟通平台的建设上,商业银行应向全体员工公开考核结果,提高绩效考核体系的透明度,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考核主管部门应主动与基层人员进行沟通,获得员工的更大认可度。3、员工培训对策商业银行应认识到员工的成长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员工理财产品的培训是取得人员素质持续优势的保持途径之一,提供充足的培训资金、时间壮大自己的理财队伍。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根据岗位、级别、性别、性格、专业水平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建立健全个人理财业务人员资格考核与认定管理制度,强化理财业务团队的综合金融理论、财务分析知识、市场分析能力和投资技巧、职业道德的全面复合。
(四)规范理财产品的创新流程
篇5
一、基层工商所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_、部分干部职工工作方向茫然。由于工商所大部分干部长期主要从事收费工作,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定费、收费、催费上面,因此停收“两费”后,少数基层干部未能及时调整过来,思想处于波动状态,有的深感今后的工作量聚减,过于轻松;有的则感到茫然,无所适从,不知干什么,怎么干。
_、基层工商所队伍整体素质,无法适应工商转型的要求。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基层工商所都存在干部年龄偏大,素质不高的现状,以前不少工商所的重心侧重于收费职能,收费工作简单不需要动脑筋,上级考核又是以收费任务考核为主,因而大部分干部很少有机会或者也不愿意接触执法办案,停征两费后,难以适应新的工作任务要求。相当一部分干部对工商法律法规不熟悉,不懂执法程序、执法技巧、文书制作,在监管巡查中也很难发现和识别非法经营行为等较为复杂的违法行为。如××工商所有干部职工__人,具有执法资格人员__人,平均年龄__岁,该所能独立办案的只有__人左右。××工商所共有干部职工__人,具有执法资格人员__人,平均年龄__._岁以上,该所能独立办案的只有_人。
_、日常巡查监管仍然沿用收费为主的监管模式。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收费为主的传统的监管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因此目前基层工商所仍然沿用旧的监管模式,监管范围基本上仍然停留在以对有形市场和对一些小规模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监管为主。虽然有巡查队,其职责由于过去以收费为主,日常监管的执法业务知识欠缺,巡点不明确,也是巡而不查,对市场整治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运动式、突击式、阶段式的整治,缺乏事前预防、动态监督的意识和手段,科学、长效的监管机制还有待健全。
_、基层工商所人员分布不合理,人员不能流动,人才得不到重用,缺乏应有的活力。我局现有在职干部职工__人,在基层工商所一线的只有__人,占总人数的__%。自____年下半年以来,我局基层工商所之间不管所长、副所长、一般工作人员几乎未交流,即使这两年变动的三名工作人员(_人进机关,_人从××所调××所)都是不得而为之。在工商所一线工作的有培养前途的干部,长期在副所长或者一般工作人员岗位上得不到交流、重用提拔,上级机关的副主任科员“用脚踢”,在基层工商所除所长外,不管干好还是干坏干一辈子混不到一个副科级。基层的干部在怪命不好,他们认为进机关提级任职在靠关系,不是凭个人能力,相当一部人在政治上选择了放弃,工作选择了敷衍,在生活上选择了沉伦,缺乏基层工商所工作人员应有的活力。
_、基层工商所的必要经费、交通工具得不到保障。自去年取消工商管理费后,工商所的办公经费日趋紧张,特别是今年_-_月份的“零经费”,再加上两年多的生活津贴未发放到位,上级机关引导不力,甚至对基层工商所说“有钱开门,无钱你们看着办……”,极大地影响了工商所的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目前我局_个工商所每个所只有一辆车,其辖区都有城乡结合部,管辖范围都比较大,而且有的监管对象地处偏远,要到达市局推行网格化市场巡查的标准,要求一周巡查_次,除了××所、××所勉强维系外,××所、××所、××所靠一辆车保证巡查几乎不可能,因此落后的执法车辆影响了巡查执法。
三、基层工商所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_、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职能转型的紧迫感。由于诸多原因,多年来,基层工商所一直把依法征收两费作为工作的重点,停征两费后,要实现基层工商工作的重心转变,就需要全体干部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方式,把思想统一到省局市局关于职能转型的要求上来。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引导教育,一方面要组织基层工商干部学习《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更新执法观念;另一方面要组织基层工商干部开展以“如何促进职能到位”、“两费停收后工商怎么办”等为主题的讨论,使大家正确认识工商部门的主要职责,辩证看待“两费”取消给工商部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省局市局关于职能转型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促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长远发展上来,统一到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职能上来,从而实现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和监管方式的大改革。
_、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着眼工作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基层工商所干部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一是要区分不同岗位对象进行培训。依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的放矢,针对不同业务、不同岗位、不同人员进行培训,对基层干部要着重围绕“六会”(会监管、会办案、会服务、会维权、会协调、会电脑)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监管执法能力。二是要创新培训模式,在定期全员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案件情景模拟演练、现场指导办案、跟班学习、到兄弟单位进行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同时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带动作用,在日常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中,由业务骨干及办案经验丰富的人员带领年轻干部和年老干部开展执法办案工作。三是要充实培训内容。不仅要进行工商部门常用的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培训,还要突出执法办案技能、业务技能培训;四是要注重培训效果。要实行逢训必考和“一月一法、一季一考”、岗位练兵等多种考试方式,严肃考试纪律,将培训考试与年终考核、评先评优、职务变动挂钩,激发执法人员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达到以考促学,增强将学习培训内容转化为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的效果。
_、推行网格化坐标式的市场巡查,创新巡查监管方式。基层工商所要严格按照市局网格化坐标式市场巡查管理办法及分局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合理划分网格,确定坐标点,确定网格责任人,并将“定格、定点、定员”的情况予以公示。网格的确定,以工商所为单位,将工商所管辖区域确定为一个网,然后分层分片网划分为若干个格,并以相邻的两个以上格组成巡查站,确保_人以上开展巡查;坐标点的确定,每格内销售高危商品、食品等涉及生命财产安全和信用度差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确定为网格中的巡查坐标点;责任确定,每格明确一名巡查干部作为该格第一责任人,与相邻的格组成一个巡查站,站长为该站的责任人,负责该站各格日常监管的组织和协调,同时又是相邻格的第二责任人。各所结合各自实际,建立和完善网格化坐标式市场巡查管理制度,尤其是考核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监管类型和对象,提出不同的监管目标和考核要求,使每个监管人员肩上有担子,身上有压力,做到责任与职权相统一。
_、合理配备基层人员,提高基层工商所的整体战斗力。在基层工商所人员配备上,要按照领导能力互补、年龄梯次分明、知识结构合理的要求,对基层工商所的人员进行定期、合理交流调配,并形成制度,强化整体战斗力。要鼓励干部到基层工商所一线工作,凡提拔的干部要有近五年在基层工商所工作经历,工商所要配备副科级以上的非领导职务,让有能力或者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安心在基层工作。“兵熊一个,将熊一窝”,在基层工商所领导班子配备方面,实现领导能力、业务水平的有机结合,既要有善于团结、善于协调、善于创新的带头人,又要有擅长业务、善于指导、善于钻研的负责人,形成优势互补、配合默契、运转高效的良好格局。要把执法监管、办案能力和综合软件应用能力作为任命基层工商所所长必备条件;在基层工商所干部知识结构方面,实现工商业务、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既要有精通并能够熟练地综合运用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法律专才(每个基层工商所至少配备_名法制员),又要有懂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监管执法服务的计算机能手,形成严把法律法规关和提供有效技术支撑的互动局面;在基层工商所干部年龄结构方面,实现年龄大、年龄轻的有机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年龄偏大干部的政治思想坚定、组织纪律性强、工作经验丰富等方面的优势,又要适当配备部分年龄轻的、具有一定学历层次、富有创新意识、勇于开拓进取的年轻干部,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性循环。要充实基层工商所力量,市局、分局机关要严格按照岗位和编制要求,配备人员(机关人员应在__%-__%),通过实行双向选择,将落岗人员和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充实基层工商所。
篇6
(一)人员流动渠道不畅通
审计系统由于受编制、人事管理体制及专业性质的制约,人员的录用、提拔、调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与障碍,人员流动性小。虽然政府再三强调审计机关工作人员逢进必考,但现实的大环境,人事部门也难于做到严把进人关。近两年我局所进人员,基本上是乡镇领导换届安排,部分关系人员照顾性进来的,实际能胜任审计工作人员难于“走进来”,而非专业人员,相对来说又难于“走出去”。审计人员提拔、输出的极少,由审计岗位走向领导岗位的更少,人员始终处于一种自行消化状态,干部成长渠道窄。由此严重影响了审计干部向健康、向上方发展,从而影响了审计事业的推进。
(二)机制体制不完善、不健全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任务繁重,工作压力过大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年龄偏大点的审计人员认为自己搞审计多年有经验、有方法,同时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当天和尚撞天钟,完成任务就行了。而年轻刚进来的审计人员,大多凭关系进审计局,缺乏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精神,得过且过,应付了事,整天讨好领导,在理念和实践上无长进,形成一种“工作干好干坏无区别,干多干少无所谓”的不正确认识,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还是基层审计机关机制体制不完善、不健全,以及有关制度未能真正做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尚未建立健全符合现阶段审计发展的审计管理、审计教育培训等工作机制,缺乏切合实际的考核激励制度,最终导致审计人员工作态度不够认真,积极性不够高,创新意识不强的结果。
(三)学习教育不够重视
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业务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且大多数都是具有丰富审计经验的40~50人员,加上每年要完成的审计单位(项目)众多(如我局去年审计的单位(项目)73个,其中年度计划51个,县委、县政府临时交办22个,今年又达74个,这还不包含县委、县政府临时交办的审计项目),项目一个接一个,加之审计的程序及其繁琐,案卷整理过于繁杂,审计决定执行难度较大,审计人员长年累月奔波于审计一线,天天忙于查账、写审计报告、执行审计决定、整理审计案卷,任务的日趋繁重,及主观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基层审计人员在学习上更多的是采取敷衍的态度,静不下心、沉不下心去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学习新的审计方法和技巧。由于过份强调“忙”,更谈不上组织审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最终导致审计人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创新等各方面能力得不到提升,运用绩效理念,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审计方法无所适从。
二、对策及建议
加强基层审计队伍建设,是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的迫切需要。基层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任重道远,需要基层审计机关及广大审计人员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从提高认识、完善机制体制及制度、加强学习教育、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审计质量等措施入手,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全力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审计干部队伍。
(一)优化人员结构
一是立足当前实际,从现有人力资源上下功夫,努力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审计队伍知识结构失衡、能力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由于受机构编制制约,短时间内难以通过招录人员、引进专业人才的方式充实审计力量,优化审计队伍结构,根据审计队伍实际情况,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强化学习培训、强化沟通交流等方式,积极培育审计人才,促使审计人员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是严把审计进人关,用好有限的人员编制,招录急需人才。根据审计机关工作性质及专业特点,通过设定一定的条件及标准、采用科学合理的录用方式将审计队伍中知识结构严重缺位的、审计工作急需的人才引进到审计队伍中,确保队伍整体素质及水平。三是逐步建立审计专家库。作为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人才缺口,很难配齐所需的各类人才,因此上级审计机关因结合审计实际,逐步建立完善适应审计需要的审计专家库。基层审计机关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才参与审计等的方式,缓解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
(二)争取政府支持,确保审计经费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审计署关于机构改革中加强市、县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建设几点意见的通知》([2000]86号)精神要求,“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经费应根据《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列入同级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据此,审计机关应主动争取政府支持,财政年度预算时充分考虑到审计工作性质、工作量、工作职能和工作成本,确保审计机关的经费,以提高审计工作服务水平和质量,切实维护审计人员廉洁审计,依法审计形象,推动我县审计事业全面科学发展。
(三)健全完善相关机制制度
一是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针对审计事业发展方向及基层审计工作特点,建立和完善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审计质量。并针对审计发展形势需要及制度操作中存在的不足等,及时科学地调整考核内容,使之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例如我局2005年制定出台的内部管理考核办法,围绕德、能、勤、绩、廉等几方面,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以审计工作业绩为考核重点,将业绩与审计人员完成项目质量、成果运用、审计创新等相挂钩,量化考核指标。并逐年进行修订完善,不断细化考核项目。通过近年来内部考核办法的实施及修订完善,我局在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提高审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年,我局又将继续围绕科学发展及审计转型的要求,对考核内容进行修订完善,工作成效将不再只针对查出多少违规金额,上缴多少财政金额,而是重点关注有否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党委、政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等方面。
(四)强化学习教育
针对目前基层审计干部专业结构状况,要使广大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更新的新时期,就审计人员本身而言,学习是防止思想僵化,保持不断创新,持续进步的基础。就审计机关而言,加强培训,促使审计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接受学习和教育,是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基层审计机关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育全体审计人员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协调好工作、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鼓励审计人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以自学为主的方式,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注重学习效果,切忌走过场,使广大审计人员能真正从扩大审计人员知识面和思维视野出发,培养审计人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等。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潜力、有钻研的审计人员进行综合培训,积极培养一人多专的“复合型”人才,解决审计应用上的困难及人才缺乏等现实问题。其次,基层审计机关应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根据审计发展形势及审计人员的岗位、专业、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等情况,制定中长远的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培训内容上,应基本涵盖宏观经济、法律、审计业务、计算机、基建等知识,不断拓宽学习覆盖面。培训方式上,应注重有计划地分类、分层次培训,如按照领导、骨干、一般等不同层次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也可根据审计实践需求,采取委培、代培、抽调基层人员参加上级审计项目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培训方法上,应考虑基层审计机关的实际,防止只重形势不重效果,走过场的培训,减少“作报告”、“谈体会”等枯燥单一形式的培训,注重采取新颖、互动的培训方法,采取审计实务的操作演示、审计业务的经验交流等培训方法。如我局从今年起,每月第一星期周一各业务组长互相交流审计实施情况,也是一种很好的培训方式。
(五)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1.重视审前调查,提高审计方案编制质量。
一是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方案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审前调查。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设机构、人员情况、领导及分工、单位主要职能、下属单位情况、纪委等有关单位掌握的情况,以往审计情况,以及计算机环境的基础上,注重掌握重大事项如工程建设、大笔资金征管用、资产处置情况等。二是根据审前调查掌握的实际情况、重点内容等编制审计方案,重点项目应开展审计方案论证,审计组长及时根据审计方案论证会形成的意见,完善审计方案。
2.遵守规范,鼓励创新,提高审计报告撰写质量。
审计报告是一种专业性极强、权威性高的行政公文,要求审计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较好的理论修养。从某种角度说,审计报告是检验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重要标准。一是重视审计评价和审计建议;二是突出反映审计重点;三是结构严谨,文字精练,通俗易懂。审计结果文书要抓住项目的主要问题,讲深讲透,引起有关方面重视,解决实质问题,达到实际效果。
3.强化精品意识,拓展审计深度。
篇7
关键词:中层管理人员;竞聘方案;设计
作者简介:韩冰(1980-),男,山东枣庄人,枣庄南郊热电有限公司综合部,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人力资源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经济师;董忆枫(1970-),男,山东枣庄人,枣庄供电公司,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政工师。(山东 枣庄 277100)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037-02
一、公司内部竞聘决策背景
某热电公司是一家进入稳定发展期的“热电联产”的发电厂。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内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公司对管理人员的使用、任用和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经公司研究决定,对发电部副主任之职实行内部竞聘上岗,实行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从具备某一岗位任职能力的一组人中挑选出最适合、最匹配的人,使职得其才、才得其用、能岗匹配,尽快实现公司人才结构的优化,实现公司效益的最优化。
二、内部竞聘方案设计
1.指导思想
为了充分挖掘人才,拓展员工的发展空间,打破传统的用人方式,实行中层管理人员的动态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广大管理人员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在全局形成比贡献、比能力的观念和努力学习业务技术的良好氛围,强化竞争激励机制,特引入“公开竞聘、民主测评、综合考核”的新型任用方式,从基层人员中选拔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有潜在领导能力的人员担任中层管理职务。
2.内部竞聘原则
(1)公开原则:把招聘单位、岗位、数量及招聘的资格、条件、竞聘方法、时间等均面向全公司公告周知。一方面给予公司人才以公平竞争的机会达到广纳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使内部竞聘工作置于公司人员的公开监督之下,防止不正之风。
(2)竞争原则:通过考试竞争或考核鉴别确定人员的优劣和人员的取舍。为了达到竞争的目的,一要动员、吸引较多的人报名;二要严格考核程序和手段,科学地录取人选。防止“拉关系”、“走后门”、“裙带关系”、贪污受贿和等现象的发生,通过激烈而公平的竞争,选择优秀人才。
(3)平等原则:对所有报名者一视同仁,不得人为地制造各种不平等的限制条件和各种不平等的优先、优惠政策,以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不拘一格地选择、录用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4)择优录取原则: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选择优秀的与职位资格相匹配的人员进入相应岗位工作。
(5)录取人员与参与竞聘人员的比例不小于1∶4,小于1∶4的比例,通过直接面试筛选。
3.发电部安全技术副主任工作职责
(1)在发电运行部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发电运行部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助发电运行部主任抓好行政管理工作。
(2)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部、省电力公司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条例、规定和指令性文件。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
(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维护好设备,确保机组安全、满发、稳发、多供、严格执行竞价上网制度,预防发生设备损坏事故。
(4)负责组织编制“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落实部颁防止二十五项重大设备事故的重点要求,参加制定“安技劳保措施计划”,负责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5)做好运行技术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防止设备损坏。
(6)组织参加事故调查,经常分析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及时从技术装置和技术规定上提出反事故措施。
(7)组织制定设备大修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并对措施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8)根据新的安全技术要求及设备工况的变化,及时组织修订现场规程、图纸资料。每年提出有效的现场规程制度清单。
(9)随时了解设备运行中出现的缺陷,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对威胁人身、设备安全的重大隐患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及时安排处理。
(10)根据《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规定,组织制定生产现场防火技术措施。
(11)下班组、到现场负有查禁违章,制止违章作业的责任。
(12)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以及本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原则,有章必循,作风正派,以身作则。
(13)根据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和目标任务,配合发电运行部主任组织制订编写年、季、月度具体实施工作计划,并督促各专业按计划落实。
(14)参加发电运行部工作会议,分析发电运行部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15)配合发电运行部主任扎扎实实地抓好班组建设,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发电部的管理素质,使各项工作标准化、科学化。
4.中层管理人员的任职条件和能力要求(此处发电部安全技术副主任为列)
(1)任职条件。
1)思想政治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思想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实事求是,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秉公办事,解放思想,坚持原则,以身作则,清正廉洁,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2)文化程度及工作经历: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并从事下一级管理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3)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热动专业、电气专业有关知识,熟悉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原理,熟悉现代化办公手段的操作使用;掌握热工基础、电工基础、流体力学、材料力学、机械画图、火力发电厂等专业基础知识;熟知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各专业运行规程、调度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网络计划技术,设备综合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方法;能正确判断设备异常情况,组织指挥排除故障,保证安全生产;善于协调各部室之间的关系,善于团结同志,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撰写文理通顺的公文工作计划、总结和专题报告;有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能起草综合性的工作文件、调查报告和经验总结。
(2)实际工作能力。
1)理解判断力和决策力:正确理解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及领导的意图,能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综合分析,实事求是的原则,能完全贯彻领导意图,使决策体现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或领导意图。
2)组织协调:从大局出发,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关系,针对不同职工,采用不同手段,选择最佳途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
3)文字、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强的文字、语言功底,能撰写本岗位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和经验总结,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
(3)年龄限制及身体条件:30-35岁,身体健康,年富力强。
5.内部竞聘的步骤
(1)组建内部竞聘评委团队,成员由公司总经理1名、安全技术副总经理1名、安全技术工程师1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1名,发电部主任1名,外聘安全技术专家2名,共7名。并对内部竞聘评委团队进行培训。
(2)员工的初步筛选,根据发电部安全技术副主任工作职责、专业知识和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通过初步筛选的进入笔试。
(3)笔试。专项考察专业知识和技能,测试内容分布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50%、案例分析25%、有关工作思路的阐述和分析25%。题型为选择和判断题50%、简述题(含案例分析)25%、论述题25%。
笔试流程简述:
―按资格审查后的报名名单通知内部竞聘员工在指定时间参加笔试
―笔试开始前,签到、组织人员讲解考试注意事项
―笔试开始
―笔试结束,收取试卷,密封
―阅卷
―统计得分,复核无误,填报《考核成绩统计表》
―内部竞聘评委团队确定进入面试人选,同时向未进入面试人选发《考核信息反馈表》和进行考核面谈
(4)面试。
1)采用半结构化面试,共35分钟,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竞聘者演讲,限时10分钟;演讲顺序以抽签确定。第二部分是主考官指定提问,限时20分钟,共5道题,每道题4分钟左右。第三部分是自由追问,先主考官追问,主考官追问完毕,其他考官自由追问,限时5分钟。
2)题目设置。面试问题多为基于关键胜任特征的行为性问题,例如“在工作过程中,你发现有员工进行违规操作时,你是如何做的?”“在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你是如何组织本值或班组进行实施的?”
3)评分标准。参照竞聘者在角色认知能力、战略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管理控制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团队建设能力、语言表达与气质等七方面与竞聘岗位的匹配度的要求进行评分。
面试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评委的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将评分加权平均后,即为每个竞聘者的面试得分。
(5)无领导小组讨论(如若必要对其能力作进一步考察)。这是一种对应聘者集体面试的方法,对于应聘者较多,最适宜采用这种方法,每一次选5-7人为一组,每组20-30分钟的时间。通过让应聘者平等地集体讨论给定的问题,考察每个应试者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处理人际关系技巧、灵活性、适应性、情绪控制、自信心、合作精神、性格特点等。
(6)录用决策。采用群体决策法进行内部竞聘决策,按照评委的评分权重进行评分统计,得分第一名将进入发电部安全技术副主任岗位试用期,使用期3个月,试用合格正式聘用。
(7)后续工作。
1)不断评估竞聘结果与到岗员工实际表现的一致性。
2)总结本次内部竞聘的长处与不足,以利于下次改进,不断提高公司内部竞聘工作的有效性。
3)与未能竞聘成功的员工进行沟通,反馈其在内部竞聘中的表现,明确指出其在哪些方面符合岗位要求,哪些方面不符合要求,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着重培养提高。
三、结束语
在一个拥有健康、开放、进取企业文化的公司里,从内部晋升员工可以为公司内其他员工树立先例,激励基层员工努力工作,降低企业用人风险,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其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应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克服。热电公司内部竞聘过程中,岗位分析精细、测评指标标准完善,才能提高竞聘工作的有效性,同时选的人员胜任特征凸显,更具岗位胜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陈万思.企业中层管理职位的内部竞聘运作以南方集团公司内部竞聘人力资源部经理为例[J].经济管理,2003,(13).
[3]孟庆伟.人力资源通用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在当前医学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检验效率以及精密度、准确性等方面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服务工作的成效。作为医疗卫生管理人员,需要从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评价等方面着手,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
1 抓好检验基础质量管理
1.1 稳定技术人才队伍。一方面积极争取增加人事编制,用于专业技术人员招考招录,逐步解决医院确需留用的已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外人员”身份问题,使其安心工作,保障医院正常运营;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倾斜,畅通基层人员职称晋升渠道,增加中、高级职称兑现指数,稳定中、高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激发工作积极性,切实从政策层面做好实验室负责人和人才梯队建设工作。
1.2 抓好人员资质管理:原则上从事临床医学检验的工作人员应当为相关专业毕业人员,所有从业人员均需要经过岗前专门培训,并坚持定期脱产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的跟踪培训制度。要求检测技术人员需经过上岗培训和在岗持续培训。上岗培训内容至少应包括:临床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和技巧,相关检测技术及管理要求,实验操作,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生物安全。通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熟练地操作。所谓在岗持续培训是指在工作中,要根据需要接受复培训,通过培训了解相关技术、质控及安全要求的最新进展。检测人员分为检验人、复核人、签发人。复核人、签发人,应具备对检测过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规范处置检测标本。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标本的质量对于检验结果准确性具有直接影响,从标本的采集、输送到处置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标准和要求执行,确保标本的质量,为检验结果的客观准确提供保障。
1.4 选择合适检测方式及试剂。在临床医学检测中,对于同一种类型的标本,具有不同的检测方式,所采用的试剂也有不同类型,在具体操作中,要结合检验实际情况进行筛选,运用最为科学的检测方式以及试剂。实验室在更换不同批号试剂的时候,要开展平行试验,保证新批号试剂对质控品(已知结果)进行测定时和原批号试剂结果一致。试剂在保管储存过程中注意相关条件要求,拆封后详细记录拆封时间,不得超过有效期使用[1]。
1.5 定期校准维护设备。对实验室各项检验仪器设备,要建立起正常维护以及校准制度,校准工作应当由国家规定部门,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维护,按照规范操作流程使用,并保管好相关维护记录。
1.6 实行规范化文件管理。在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中,要注重文件管理,建立涵盖相关内容流程的SOP文件,主要包括:检测样品采集登记、保存输送以及处置情况;检测方式及流程;试剂使用保存和仪器校准维护;质量控制要求与要点;检验结果和报告;保密工作情况;资料记录保存;不确定样品处置,以及安全和卫生工作等。检验工作人员在自己岗位SOP文件上需要进行签名,证明已了解并完全掌握,在整个检验操作过程中,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不作擅自改动。
2 注重质量控制
在标本检测的每一个环节,增强制度管理,完善临床医学检验制度和体系,加强检验环节当中的督查,提高检验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检验工作责任感,实施系统化的检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大对检验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拓展检验人员的知识面,提高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检验水平;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计划之前,首先要对使用的方法和系统进行深入的了解,包括方法的检出限、偏性、误差被接受和拒绝的统计学水平。要考虑不同测定值的临床意义,掌握这些参数,有助于制定切合实际的质量控制方案,监视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增加试验的可信度[2]。
3 强调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是一种全面判断医学检验实验室检验成果质量状况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评价等两个方面。在分析检验结果和出具具体检验报告之前,应在外部质控品结果符合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开展样品分析,同时还可结合临床情况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科学的检验报告[3]。
篇9
一名专业的维修电工一方面要熟悉职业领域内的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电工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习现代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变频器等现代产品的运行技巧和运行原理、计算机编程语言、用户程序、计算机职能管理系统、计算机故障等现代化知识是一名专业的电气维修工在维修工作中及时定位故障范围和程度大小,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迅速查找故障原因,并给与解决的后备支持。为适应新时期、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远程智能管理系统已经逐渐应用到用电设备中去。计算机远程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实践一方面提高了用电的效率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也为电气维修和养护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和要求。因此,维修电工应该对智能管理系统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技能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和掌握。要能够利用计算机知识查询客户的用电信息、排除故障的发生范围等等。所以说高技术所具备的效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维修电工所掌握的现代化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否则高新技术的威力将大打折扣。
2当代维修电工要掌握基本的专业英语知识
英文解释在现代化设备的操作面板,以及进口设备的随机手册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对这些资料的查阅需要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做为支撑。否则,资料的阅读、设备的操作、人机对话的开展、报警提示的实施将无从谈起。对报警提示不了解的电工,不管具备多少年的维修经验,在维修工作中必须要走弯路。所以,维修电工应当掌握基本的专业英语知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英语学习中引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是大势所趋,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能弥补和克服专业教材枯燥无趣的不足,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质量。专门的维修电工应当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加强自身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3当代维修电工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因而作为现代的维修电工应当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积极化解和解决矛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电力市场。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可靠、有效、安全的供电。而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要受配电设备的直接影响,所以说维修电工有必要及时掌握相关设备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有效的检修、维护手段,维持正常的配电运行活动。第一、管理、控制好配电原件和各个设备的正常性能,稳定其工作质量。第二、提升配电元件和各个设备的持续安全、热可靠性和绝缘性。第三、通过设备检修和维护,改善配电元件和各个设备的运行环境,提高元件和设备的工作寿命,把握各元件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查缺补漏,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出迅速及时的补救措施,有效遏制潜在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上增强配电运行系统的安全性,保障正常供电工作的开展。
4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现代卖场;员工满意度;顾客问题研究室
[作者简介]高顺成,河南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讲师,经济师,管理学硕士,河南郑州450007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2-0072-03
金融危机迫使更多的世界零售巨头把目光转移到中国,随着国外零售巨头的不断涌入,其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方法和有别于传统企业的服务水平对我国内地流通企业尤其是现代化大卖场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使这些现代卖场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方式更加隐蔽,竞争的形式更加多样,竞争的手段更加“残酷”,竞争的焦点也逐渐由传统的价格竞争转向采取更加隐蔽的形式和手段及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努力塑造现代卖场良好的企业形象等方面。物美价廉的产品提供、周到全面的售前售后服务、诚实守信的经营作风和亲和完美的企业形象已成为现代化大卖场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受国际国内竞争的影响,尽管内地一些现代化大卖场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了不少工夫,出台了了一系列服务措施和管理制度,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几年来,关于现代卖场服务质量的投诉逐年增多,现代卖场违背承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时有发生,多数内地商业企业的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并未取得根本的改善和实质性提升。
随着广大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对服务产品的本质和服务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现代卖场逐渐把提高服务质量的重点由用制度约束员工转向了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开始受到现代卖场的普遍重视和关注。
一、基层员工是决定现代卖场服务质量的核心,是现代卖场经营成败的关键
(一)基层员工与消费者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面最广
现代卖场是和广大消费者接触最多的地方,现代卖场一年365天天天开张,日日迎客。可以说基层员工与消费者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面最广。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对卖场服务质量的体验和感受、对卖场服务形象的评价多数来源于卖场基层员工服务水平高低。如何让那些数不清的顾客自愿掏腰包,如何给自己的卖场定位,如何稳固并不断拓展现代卖场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培养忠诚消费群,如何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形象,一直以来是许多现代卖场经营者不断思考的问题。然而。现代卖场作为一个企业,要圆满解决上述问题,一刻也离不开基层员工的参与。消费者进入现代卖场,首先接触的就是基层员工――营业员。只有基层员工满意,顾客才能满意,服务质量才能提高,否则一切都是空话。所以,对员工的关心、培训、激励乃至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显得至关重要,“以员工为本,人本管理”应该是现代卖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导,塑造一个具有共同愿景、明确价值取向、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工作群体,应该是现代卖场的追求。柜台营业员是什么?仅仅是站柜台的吗?绝对不是,优秀的营业员是顾客亲密的消费顾问,是生产商得力的推销者,是现代卖场忠实的形象代言人,是现代卖场财富的守望者和创造者,是现代卖场最为宝贵的资源。然而,在“一切为了利润”的理念支撑下,很多现代卖场很多时候考虑的是以顾客为本,“顾客第一、顾客至上”是多数商业企业的尊崇,很少有现代卖场奉行“员工第一、员工至上”理念的,卖场基层员工得不到足够重视是不争的事实,因员工服务水平低而引发的顾客纠纷时有发生,因员工的不负责任而侵害消费者、损害现代卖场形象的事件也不断诉诸报端。其实员工才是决定现代卖场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一个现代化现代卖场服务质量的高低、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自己的基层员工。
(二)现代卖场基层员工是服务产品的生产者
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有形的物质产品生产不同,服务是一种连续的行为或过程,服务是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的紧密结合,是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服务主要表现为一种过程或行为,服务产品的质量与现代卖场员工的形象和行为密不可分,与有形的产品质量管理不同,即使基层服务人员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管理规章操作,即使员工“鞠躬达到90度、微笑露出8颗牙齿”,顾客仍有可能产生不满。因此,提高现代卖场服务质量,关键是如何把提高服务质量的理念、规章与方法传达和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并被他们真正理解和执行。只有现代卖场管理者充分意识到基层员工在搞好服务质量、培育忠诚顾客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对基层人员的管理,提高员工素质,调动全体员工为顾客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卓越的服务质量,提高盈利能力,增强竞争实力。
二、提高卖场服务质量。加强现代卖场基层员工管理的对策
现代化大卖场如何贯彻“员工第一、员工至上”的经营理念,如何“以人为本”搞好基层员工管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人手。
(一)做好基层员工培训。以培训为纽带,树立共同愿景 这里的培训不是通常所说的基本礼仪的培训,是基于树立共同愿景的培训。愿景概括了组织的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组织最终希望实现的未来蓝图。为组织的前进指明了方向,指导着组织的发展策略,是组织的灵魂。现代卖场基层员工由于工作性质原因,年轻女性较多,她们思想活跃,追求时尚,自由好动,一般难受约束,个别员工心理脆弱,相互之间很容易发生小摩擦,闹情绪,有时甚至会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去,直接影响到现代卖场服务质量。针对这些实际,培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包括对员工思想行为、处事方式、待人接物和工作理想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对员工进行有计划、全方位的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和服务技能,而且有助于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自身职责,在培训中,借助集体讨论领会企业战略发展目标,逐渐形成共同愿景并为之努力奋斗。培训中的一些游戏、团体活动能够大大增强员工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整体战斗力。
通过培训应达到以下目的:第一,对于新进员工,通过培训使新员工熟悉工作场所,了解企业规章制度和晋升、加薪的标准,清楚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发展目标,加速新员工适应新的环境。第二,对于老员工,通过培训使他们充分理解和领会企业的市场定位、形象定位、服务质量定位,增强他们为顾客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
自己的工作质量与实现企业愿景的密切关系;第三,必须培训他们接待顾客、吸引顾客、说服顾客、留住顾客、培育忠诚顾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为顾客服务过程中,既不能过度热情,又不能过于冷淡,培训员工如何把握好热情的“度”,使顾客既不会感到讨厌,又乐意接受现代卖场提供的服务,从而更好地实现愿景。第四,培训员工如何避免与顾客发生矛盾,当矛盾不可预见地发生以后,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第五,帮助新进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渐被一定的团体所接纳,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协同作战能力。
(二)创造条件,关爱员工,努力提高基层员工满意度
美国奥辛顿工业公司的总裁曾提出一条“黄金法则”:关爱你的客户,关爱你的员工,那么市场就会对你倍加关爱。“客户”是企业的外部客户,“员工”则是企业的内部客户,只有兼顾内外,不顾此失彼,企业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员工是公司利润的创造者。如果员工对公司满意度高,他们会努力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以公司为家。如果员工对公司不满意,结果要么离职,要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人仍留在企业但已失去工作的积极性。所以,一个追求成功的企业应当重视如何提高企业内部客户――员工的满意度,满意的员工队伍会为公司带来满意的顾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