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8-03 17:2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影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银行监管框架 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 影响

一、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框架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主要由外部监管、社会监管、行业自律、内部监管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监管当局的监管,这是最高层次;第二层次是社会监管,即由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对银行做出评估;第三层次是行业自律,一般由银行业协会监管;第四层次是银行的内部监管,即为银行通过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来规避风险,保障安全。

(一)政府部门监管

1.银监会的监管

银监会于2003年4月28日成立,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增进市场信心;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努力减少金融犯罪。

2.国家审计署的监管

国家审计署对商业银行实行外部监管的基本目的也是维护和促进商业银行的安全与稳定。

3.财政部的监管

财政部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主要表现在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监管上:制定和修改金融会计、财务制度;财政部通过制定和修改商业银行的会计、财务制度,规范商业银行的财务收支活动,维护和促进商业银行安全和稳定运行;对财务制度执行予以监督。

(二)社会监管

社会监管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按照公认的审计准则,对银行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正性进行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

(三)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主要是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来操作。银行业协会实行行业内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保护行业共同利益并促进行业共同发展。主要是通过建立行业规范、行业标准,指导行业走规范诚信发展道路;通过建立举报监督系统,强化会员单位和行业的自律和互律,并对违规会员单位做出自律性处罚,维护和提高行业的整体利益和社会形象。

(四)内部监管

内部监管是通过一系列组织机构、岗位责任和操作规程,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借以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其着眼点在于促进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保证银行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防范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内部监控石油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等实施的自我监管。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现存的监管体系及问题,借鉴各国成功的经验,个人认为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一)更加重视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目前,我国银行监管中社会监管还比较少,英国银行监管当局在监管实际中把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交给社会中介机构去完成,而自己集中精力于风险的辨别。美国的银行监管虽然不要求各个银行必须接受社会监管,但各大银行都委托社会执业机构进行年度审计,以获得公众的认可。

(二)加强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管

随着服务手段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银证转账等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没有一部与之配套的法律对这些业务进行相应的法律规范,这一方面不利于银行类机构业务电子化的发展,也加大了相应的经营风险。

(三)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

当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基本趋势,这在客观上推动了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如果说分业监管强调的是对不同金融领域分别监管的话, 那么,随着1999年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废除和同时覆盖所有金融领域的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建立为标志,混业监管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监管发展的主流。我国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中,银行的混业经营也应该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混业监管也是我国银行监管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现行监管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鉴于我国银行业的监管现状及其可能的趋势,在金融危机之后不可否认的是对银行业的监管是会越来越严格,一旦商业银行出现违规现象,对其的处罚肯定是非常严厉的。因此商业银行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一方面做到符合现行监管制度,同时也要追求自身的发展。所以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促使银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资本管理体制

次贷危机的重要启示,就是单一资本监管是不够的,所以巴塞尔Ⅲ在提高资本要求的数量和质量的同时,还针对银行的流动性、杠杆率等设置了明确的监管要求。同时,严峻的同业竞争形势对资本实力的要求,决定了建立在先进管理技术之上的专业化资本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因此加强资本管理不仅是应对监管的要求,更是关系到银行自身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促使银行更加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必须处理好中央银行监管审计、财政部门审计、税务部门审计等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积极配合中央银行等外部机构的审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外冲审计的要求,并根据外部审计结果,适时调整内部审计的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共同发挥审计的整体功能。

(三)加强商业银行合规建设

商业银行高风险的经营特性,决定了合规经营的任务始终相生相伴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面临金融监管当局更加严格的监管。所有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强化合规经营,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以保证整个运行机体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运行方向和运行轨道,始终保持最佳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的风险最小和效益最优化。

(四)做好迎接混业经营趋势的准备

上述已经提及了现在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使得各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性的金融产品,也论证了我国金融机构可能的混业监管。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渐开放;以及国内居民和企业基于金融资产需求的有效多元化和综合性,要求金融机构能提供“一站式”的全程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国内证券业的融资困境,银行业的利润空间缩减,以及保险业的投资渠道狭窄与承保能力下降,使得金融各业纷纷呼吁对分业“松绑”,为混业放行。市场需求推动了银、证、保三业的合作和渗透,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做好迎接混业经营这一趋势。

参考文献

[1]姜建清.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金融家,2009(04).

[2]张丽娟.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综合经营模式选择及监管研究[J].理论界,2007(10).

篇2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O4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计算机行业发展迅速,并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推动着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计算机在各行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的发展也将不断的前进。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述

1、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念。所谓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指研究计算机应用于社会中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理论、技术、方法以及系统的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它计算机学生的组成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也是促进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一个载体。通常情况下,计算机应用的分类一般分为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应用领域两大类,这两大领域都具备着自身独特的特点,但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

2、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我国计算机的最开始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出现的,在这个阶段计算机应用情况还都是数值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主要都应用于国防武器的生产和研发方面。之后,从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逐渐向非数值应用的领域发展,其主要都应用于企业信息管理、工商业事物处理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计算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社会经济等更多的领域了,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现阶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服务行业、农业以及文化教育行业中了,同时计算机也已经走入到了人们的家庭生活中了。近些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网络技术也已经很好的结合到一起,这也大大的促进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速度。

三、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

我国计算机拥有量、互联网用户、网站数飞速增长。我国计算机互联网用户、网站及域名“九.五”期间飞速增长。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有相对不足之处。

(1)发展中的成效。①农业科技领域:计算机在农业中已建成全国的农业生产流通信息网络,开通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每月颁布信息6千条,内容详查13万条,中国农业信息网每月点击已达1千万次。②文艺创作领域:计算机在文艺创作、影视制作中,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也很广泛。③医疗系统领域:医疗系统同时也需要计算机的辅助,如启动金为工程,辅助治疗等。④公安系统领域:公安系统网络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网上追捕逃犯,已抓获20几万逃犯,法院系统办公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⑤辅助教学领域:计算机的辅助教学,远程教育迅速发展,统计显示全国约10万多所中小学已经普及计算机课,一万多所中小学已建成校园网,67所网上大学。⑥日常生活领域:计算机在近几年的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和购物习惯上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洁,工作更加的高效。

(2)发展中存在的不足。①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滞后:我国信息产业尚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发展与计算机应用对软硬件产品的需求。重大应用工程与大型应用系统所用的软硬件产品主要依靠国外公司,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②相关政策法规尚待完善:计算机应用、信息化的市场经济和政策法律环境尚待完善。③区域发展不平衡:国内计算机应用发展很不平衡,和地区信息化指数高低相差20多倍,互联网用户及计算机拥有量在东西部地区、大陆与台湾地区差距很大台湾互联网用户有540万,网民占人口比例达26%,连网主机85万台,企业有50%已开展电子商务,大陆开展电子商务企业不到10%。④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整体偏低: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低,上网企业与上网家庭数量还较少,企业信息化水平低。⑤与与市场经济的需求还有差距: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管理理念与组织机构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采用信息技术尚缺少内在的动力、人力、财力、和物理。基础工作薄弱,信息技术人才欠缺,职工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2、存在的问题

虽然计算机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与此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首先,国家在宏观战略上缺乏相应的规划及技术政策指导。其次,计算机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电子商务标准有待加强,缺少相应的网络犯罪法律法规。再次,当前,计算机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计算机的普及率有待提高。此外,计算机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体现在东部发达地区计算机普及率较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计算机普及率较低。最后,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国家重大的计算机项目及软硬件都是依靠进口,自主研发的系统较少,缺乏竞争力。部分企业缺乏对计算机的足够重视,缺少专业的计算机人员。

四、计算机发展趋势

1、光计算机的各种优点

第一,光器件允许通过的光频率高,范围大,也就是所库存的带宽非常大,传输和处理的信息量极大,两束光要发生干涉,必须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和有不变的初始位相差。因此,同一根光导纤维中能并行地传输很多很多波长不同或波长相同但振动方向不同的光波,它们之间不会发生干涉。第二,信息传输中畸变和失真小,信息运算速度高。光和电在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极快,但光和电不同,光计算机是“F我”导线计算机,光在光介质中传输不存在寄生电阻,电容和电感问题,光器件又无接地电位差,因此,传输所造成的信息畸变和的失真较小,光器件的开关速度比电子器件快得多。第三,光传输和转换时,能量消耗极低,尽管集成电路中的电流十分微弱,但由于集成度的提高,功耗仍然是个大问题。光计算机却不同,除了激光源需要一定的能量以外,光在传输和转换时,能量消耗却极低。

2、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的优越性在于它具有进行“平行”运算处理的能力。如果某人需要从一个有几百个办公室的大楼中寻找一份遗失的文件,用传统计算机的串行方式寻找就要逐个办公室去进行搜索,但是量子计算机能够按照某人寻找文件的条件和要求迅速“复制”出代表人自己以及与他自己相同的“副本”,同时进入大楼的每一个办公室进行文件的寻找工作,最后,其中一个“副本”找到了该文件。那时,除了找到文件的那个“副本”之外,所有代表某人的其他副本都将自动消失。量子计算机在寻找广播电台搜索地址方面的优越能力对因特网系统的发展具有很大好处。因特网的网址数据库很大,应用量子计算机进行搜索的运算速度优势将更为显著。如果要在1亿个网址中搜索某一个网址,应用传统计算机大约需要进行5000万次的运算才能找到该网址。然而,应用量子计算机大概只可能找到该网址。数据库搜索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任务,所以量子计算机将对于大批量计算机数据的处理任务产生重大影响。

3、化学计算机

化学计算机在运行机理上,它以化学制成品中的微观碳分子作信息载体,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储存。因此,它具有更小的体积,更快的运算速度和巨大的计算机能力,其信息传输速度甚至有可能比人脑思维速度还要快若干倍,具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

4、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具有生物活性,能够和人体的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能够与大脑和神经系统相连,这样,生物计算机就可直接接受大脑的综合指挥,成为人脑的辅助装置或扩充部分。

5、人体细胞吸收营养补充能量,因而不需要外界能源,它将成为能植入人体内成为帮助人类学习,思考,创造,发明的最理想的伙伴。另外,由于生物芯片内流动电子间碰撞的问题可能极小,几乎不存在电阻,所以生物计算机机的能耗极小。把生物学和工程学结合起来制造生物计算机已不再是天方夜谭。

五、结束语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为我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同时也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人类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非常的前景,相信未来计算机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刘清.浅谈我国计算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

[2]龚炳铮.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自动化博览,2003.

[3]侯晓璐.浅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236-02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对经济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因此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的提高。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对计算机的应用现状加以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在此基础之上准确的把握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升整体的应用水平,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和进步,促进经济的建设。

2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现状

要想真正意义上加强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就需要正确认识到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对此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进而对此辅以进一步的措施实现加强和促进。其中主要的现状表现在:

首先是可喜之处,就是随着我国对计算机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计算机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就我国的影视娱乐行业来说,在进行影视娱乐创作的过程中,我们所熟识的影视创作其中包括了电影电视剧以及动画等都离不开网络和计算机的作用和应用。同时数字音乐也是近几年我们所关注的重要的内容,事实上,数字音乐从制作到后期的流通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而从农业上来看,则是相对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和流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体系,使得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到市场的供应和需求的关系,并对此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安排。同时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授课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形式,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和维护。网络授课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网络授课能够打破以往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最为有效的利用。同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有效地丰富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有效利用和推广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方面的进步,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同时,现有的发展状况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的应用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还具有一定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计算机的信息化水平发展较低,事实上我国现有的计算机信息化的水平不足以满足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的大型工程中需要的软硬件产品皆是源于国外,依赖于国外的进口,这就使得我国的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国外的依赖性极强,缺乏足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实力。其次就是我国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落后,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发展,这也就使得互联和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在扩大的过程中,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缺乏一个有效合理的解决措施,这也就使得整体的发展受到阻碍。再次,就是我国领土疆域均较大,这也就带来了一定的地理差异问题,给计算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影响,事实上,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都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也就使得各地区对计算机等技术的接受程度和使用能力有所异同,相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东南地区对计算机的使用量和需求量是相对最高的,因此推动经济前发达地区的计算机应用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最后由于我国计算机整体水平偏低,在部分领域我国还是过于依赖国外的进口技术,缺乏创新性的同时缺乏自主性,使得我国计算机技术难以真正的发挥 其作用,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3计算机的应用发展和发展趋势

为了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就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其中主要的方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向是:

3.1对新兴的技术进行应用

事实上,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形式,要想对计算机进行有效的应用,就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对计算机方向内容的研究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摆脱对西方国家的过度的依赖。这就需要在现有的技术和能力上加以创新,促进新兴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其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内容:首先加强对量子计算机的应用,事实上量子计算机的应用是我国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量子计算机左右平行运算的功能和平行处理的能力,这也就使得量子计算机被大为推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信息量越来越庞大,量子计算机的优势也就自然而然的凸显出来了,通过对量子计算机的应用从而实现快速查找和搜索需要信息的目的。例如我们需要从上百万的网址中查找我们所需要的网址,用传统的计算机就需要运行近百万次才能找到需要的网址,这也就使得这个过程中消耗巨大,而量子计算机则可以相对简单快捷地搜寻到需要的信息和内容。可以说随着信息量和数据库的不断地扩大,这就使得量子计算机的作用和地位不断地突显,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次是对生物计算机的应用,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物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就越来越高。生物计算机已经成为了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的重要领域,生物计算机简而言之也可以理解为是人脑的一种扩充,通过生物计算机可以和人脑进行连接,实现人脑对极其进行控制和指挥,能够有效地促进人脑和计算机的进一步的结合使用,加快了计算机运转的效率,降低了不必要的损耗。

3.2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增强

事实上我国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有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而完善法律法规成为了我国计算机发展史的一个必然的趋势。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合理有效的法律体系能够保证计算机的正常稳定的发展和进步,这就需要在原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保证法律法规最大程度的细化处理。事实上,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对计算机的应用进行一个相对合理有效的规划加速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和进步。最大程度地给我国计算机应用提供快捷和方便,实现安全可靠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给人们带来最为有效的发展和进步。

事实上,只有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路的处理法则才能够给用户提供最为基础的保障,为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问题和危害就需要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保证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良性进步。

3.3 需要加强地区的发展和平衡

事实上,我国的地区经济技术的平衡发展将成为日后计算机应用的主流的表现形式。事实上只有一个平衡的地区发展关系才能够给地区带来友好的促进,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这就需要相关的负责人对此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尽可能的保证各个地区的平衡发展和进步,保证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共同而和谐的发展,不断地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保证人才的高效利用。

保证地区的发展和进步,真正意义上的控制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状况,避免不必要的意外的出现,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进步。给计算机的普及工作带来最优的方式进行,保证计算机的稳定发展和进步。

3.4 微型化

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来看,计算机经历了电子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四个打死的阶段,根据各种元素进行分析和探索。事实上,计算机已经在社会中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宣传和偶记。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体积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必然会受到关注。

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方便性的需求如此之高,希望能够随身携带各种计算机。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将是不断地趋向于微型化的发展和进步。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逐渐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对计算机的应用进行加强,最大化的促进生意的发展和需求。事实上,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计算机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密不可分的成分,就需要大家对此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确定,给计算机应用提供最大的便利和帮助,加强对计算机的应用和促进,给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万明.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1):177+180.

篇4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我国于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着手进行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短短几十年,我国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计算机在各行各业获得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高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目标行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做好计算机应用的分析与管理,是进一步深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要前置条件,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高效开展的重要措施。

1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简介

1.1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含义

计算机具有非常丰富和强大的使用功能,围绕计算机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所开展的关于计算机应用的各类理论、方法、技术和系统性的研究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主要内容。按照应用的形式不同,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数字计算领域和非数值计算领域两类。这两个分类彼此间既有相同的内容又有各自的特点,但二者在发展科学技术和开展社会活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都是非常显著的。

1.2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进入我国是在20世纪四十年代。在当时,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应用范围较为狭窄,主要还处于数值计算的范围内。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计算机应用逐渐从数值计算领域向非数值计算领域发展,用单一的军事用途转向民用领域。越来越多的计算机技术被投入到企业信息管理、工商业事物处理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而等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时至今日,在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已经成为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生产领域、科研开发、军事国防的综合性跨领域学科。随着功能的日趋完善和生产、使用成本的降低,计算机逐渐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家庭日常生活的常见设备。特别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这几年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充分结合,实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功能,用途日益广泛,在改善人们生活、工作条件、效率的同时,也深深改变着人类生活和思维模式。计算机应用已经不再局限于自然科学,而是进入了社会科学的范畴。

2当前我国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状况与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1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计算机保有量和使用人数都呈现出爆炸性增长。计算机产业在蓬勃发展,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创造出巨额的社会经济财富,成为新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不同领域都有着极为突出的贡献。其中,在农业科技方面,我国已经组建完成了覆盖全国的农业生产流动信息网络,专门负责农业科技工作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同时开通。在文艺工作方面,计算机技术大量应用于影视作品的三维动画制作之中,它的应用赋予了影视剧更多的表现形式,为文艺创作开拓出新的道路。在医疗卫生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降低了许多医疗手段的实施难度,提高了医疗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公共安全方面,公安系统通过引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实施网上追捕逃犯,公检法机关使用自动化办公系统,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教育方面,藉由互联网技术开展的网络远程教育,扩大了受教育人群数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工做成本,丰富了人们生活,更对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长大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方面:一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和高速发展的信息化之间差距日趋显著,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应用因为配套的软硬件设施不完善而无法实现。在很多高端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不得不依靠国外进口,技术吸收速度较为迟缓。二是与计算机产业发展配套的法律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法律、法规的缺失,给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计算机应用状况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四是相对于国外先进国家,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上网企业和上网家庭在我国企业和家庭总数中所占比例还比较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

2.2我国计算机产业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的普及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但就计算机产业本身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顶层设计缺乏。在宏观方面,政府对计算机产业的规划还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政策指引。二是行业标准有待确立。我国计算机产业起步较晚,尽管发展迅速,但和先进国家相比差异明显。国外先进国家都有着一套较为全面、系统、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产业规范和行业标准,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特别是对于计算机网络犯罪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完善相关标准。三是我国计算机普及率还不高,限制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四是专业人才缺乏。我国每年都有大量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和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IT行业中来,但真正顶尖的计算机人才非常匮乏。上述种种,都是限制我国计算机产业高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3计算机发展展望

发展到今天,计算机已经发展出多种技术路线。下面,就对其中主要部分一一进行简要介绍,便于大家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尖端技术,更好地进行计算机应用与研究工作。一是光计算机。该种计算机凭借光器件所具有的频率高、带宽大、好能少、信号清晰等特点在信息处理量方面独占鳌头,是为了计算机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二是量子计算机。该种计算机通过量子计算机制进行运作,将复杂、繁琐的工作任务分解成多个细小的内容,落实到各个资源节点上,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工作水平的提升,降低了任务的完成难度,缩短了完成时限。三是化学计算机。该计算机以碳分子作为信息传递载体,信息流通速度极快,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4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人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各行各业都焕发了蓬勃生机。我们相信,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也会更加显著。做好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与管理,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1]刘清.浅谈我国计算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

[2]龚炳铮.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自动化博览,2003.

篇5

[关键词]新区开发;产业引导;结构重组

一、产业引导对于城市新区开发的意义

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最终要通过城市各项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表现,城市的长远发展

最终要靠产业来支撑。2009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过渡,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市场需求不旺,消费预期发生变化,暂缓投资、持币待购现象明显,南方部分地区大量企业纷纷减产、减员……经济危机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一座城市产业的发展除了加快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之外,还必须增强应对经济上的突发事件和不确定因素的能力,一个成熟的城市产业体系必须具备攻守兼备的能力。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对于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首要的是产业结构重组,松原市也不例外。

二、松原市产业现状分析

1.经济发展阶段分析。我们选取常用的人均收入水平(美元),非农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比重,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城镇化水平等四项指标,按照一般经济增长阶段划分的标准进行测算,得出结果如下:松原市人均收入水平、非农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比重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和城镇化水平已经位于工业化中期。也就是说,松原市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过渡时期,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在逐渐稳固。

2.优势产业分析。对优势产业的分析我们主要通过行业比重分析来进行。行业比重是指某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能够反映该行业在在整个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研究该指标的变动状况和主要行业的位序变化,可以分析松原市的主要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从近几年发展趋势来看,竞争力较低的饮料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加工业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普通机械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正欣欣向荣,传统的优势产业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则一直占据着较大的份

额。

三、松原市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1.错位产业分析。错位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指相近区域内的城市之间为了避免无序竞争、加大内耗,而进行产业上的合理分工、错位发展,避免出现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进而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通过对松原市周边大城市如哈尔滨、长春、大庆、吉林等地的主导产业的分析,松原市未来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避开周边城市同构程度较高的产业,同时立足于自身优势产业,选择周边大城市产业中发展较不完善的为突破口,加入到区域产业链中去。综上所述,在错位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松原市未来错位产业的选择可有如下几种:

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以加入周边区域强势的汽车制造产业链。汽车工业是东北经济圈之中规模较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松原不应该盲目跟风,去挤占本已相对饱和的整车制造业,但是完全可以从城市合理分工的错位发展角度考虑,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完善区域产业结构,同时接受周边地区优势产业的辐射。

发展与石油工业相关的工业原料制造业,如塑料、橡胶、涂料油漆制造等。石油工业下游产品的开发既可以延续石油石化工业的产业链,也可以为周边城市各相关产业提供原材料,借助于区域工业的优势来发展自己。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简单而言,现代物流业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松原市位于东三省西部的中心区域,易于接受哈大齐工业走廊和长吉都市圈的辐射,可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作为错位产业参与到区域经济之中,另外松原市水陆交通便利,空港也正在筹划当中,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

2.新兴产业分析。所谓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由于新的消费需求出现、技术创新、相对成本关系变动等因素影响而新形成的产业。这类产业往往低能耗、低污染但经济或社会效益巨大,工业化发展到中后期的城市几乎都寻求在新兴产业上的突破,来替代传统的高能耗,重污染,低回报率的的工业,以期带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化产业是松原市未来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近年来,松原市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文学作品、音乐舞蹈、戏剧影视、饮食、习俗、宗教、建筑、遗址、文物等等为框架的产业体系并初具规模。为了配合深入挖掘松原文化,展现松原新形象的主题,松原市应该在滨江新区打造自己的文化产业中心,重点抓住两种文化――满蒙文化和金辽文化进行开发,其中满蒙文化以非物质性文化开发为主,如各类艺术作品创作、演出,人才的培养等等,金辽文化以物质性的文化开发为主,包括文物展览,建设纪念馆等等。同时结合旅游产业,市区周边各旅游景点也要做好文化产业的开发,最终形成松原市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同旅游产业一起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同时对提升松原市的文化品质,打造自己的文化特色品牌,展示松原新形象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四、松原市产业结构重组方案

按照“一个带动(以行政中心的北迁为带动),一个先导(以住宅产业为先导),三个重点(以现代物流产业、现代教育产业和新兴产业为重点),三个支柱(以制造业、石油接续和农副产品研发加工以及旅游业为支柱)”的“两个一两个三”的总体思路,对松原市的产业发展进行战略性调整和重构。

松原市产业结构重组的关键是:以行政中心的北迁为带动,以住宅产业为先导,迈出新区开发的第一步;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教育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将石油接续产业和农副产品的研发和精深加工产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工工业、食品工业和旅游业打造成为松原市的支柱产业,扩大他们的规模,提升其竞争力;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生态绿色农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篇6

关键词:影视旅游 发展模式 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影视节目也日趋多元化,影视拍摄景地和影视城的大量构建,形成影视作品推动拍摄地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影视旅游也逐渐成为推动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进而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一、影视旅游的定义及发展模式

1. 影视旅游的定义

影视旅游,西方学者称之为“电影引致旅游”(Movie Induce Tourism),即由于旅游目的地出现在荧屏、影带、银幕上而促使旅游者造访这些旅游地和吸引物的活动。国内较为普遍认可的定义是刘滨谊等提出的:影视旅游是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对比国内外两种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强调的都是影视和旅游吸引物的关系,但又各有侧重点。前者关注的是影视对吸引物的展示,而后者关注的则是影视相关事物成为吸引物。两个定义实际上可以互为补充,从而形成一个更完整的定义:影视旅游是指由于影视制作、播映及相关事物而形成的旅游活动。

2. 影视旅游发展模式

第一,影视外景地旅游。影视的拍摄往往涉及大量外景地,这些外景地借助于影视传播,特别是在影视作品中唯美、精致的亮相,很可能被观众铭记于心并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比如每十个到新西兰的游人中就有一人声称是被《指环王》的优美风光所吸引;《乔家大院》让到山西的人都想去看看那幽怨的红灯笼;《阿凡达》令人神往的仙境画面让美丽的张家界风靡国内外。

第二,影视故事发生地旅游。影视在传播拍摄地的景观的同时也在传播故事,因而这些故事的发生地也可能成为旅游热点,即使这些故事的发生地并不在影片的拍摄地。比如影片《勇敢的心》中对华莱士(Wallace)和苏格兰人独立战争的刻画给苏格兰带来了旅游热潮,但是影片较多的取景于爱尔兰。

第三,影视文化旅游。影视传播的内容,不仅是景观、故事的传播,从深层次上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比如影片《少林寺》及有关影视极大地推广了中国武术文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来华学习中国功夫。再比如韩剧《豪杰春香》、《大长今》等热播引起各国游客对韩国文化的关注,在对影片中浪漫的外景地向往的同时也对韩国生活方式、饮食及民民俗文化也充满了好奇,完全颠覆了以前认为韩国只有烧烤和泡菜的观点。

第四,影视拍摄基地旅游。电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但电影的拍摄制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一些拍摄制作的设施设备(混音棚、录音棚等)大家都不怎么了解,此外,拍摄过程本身也对人们具有一定吸引力(观看明星表演,特技制作,表演道具等)。另外,还可以利用影视拍摄基地的场景、设施等为游客提供更具体验性的旅游项目(自主表演、自主拍摄、客串演员等)。天津中贸国旅曾推出参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项目,活动内容包括厂史和影片生产状况介绍、参观拍摄场景、电影制作流程介绍等,深受游客的欢迎。

第五,影视主题公园旅游。影视主题公园是在影视拍摄基地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集影视拍摄制作、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场所,通常我们所说的影视城大多属于影视主题公园。影视主题公园几乎具有影视拍摄制作基地的所有功能,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旅游休闲功能。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好莱坞环球影城,在影城里可以参观电影的制作,解开特技场面之谜。此外,还可以回顾经典影片片段、观看娱乐动物明星表演、体验(侏罗纪公园、未来水世界、终结者等)电影场景,甚至还有自动拍摄系统拍摄下你的惊险一刻。

第六,影视节庆活动旅游。影视节庆既是影视行业的盛会,同时电影节的开幕、新片的展映、国际巨星的到场,也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到举办地观光游览,大大促进了举办地旅游业的发展。世界影响力较大的有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等。

二、影视旅游国内外研究状况

1. 国内研究状况

中国影视旅游以影视城的建设作为标志。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戏曲片《定军山》,标志了中国国产电影的开始。1987年,中国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于无锡太湖之滨建成,这标志着中国影视旅游的正式兴起。随着《武则天》、《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电视剧的热播,太湖影视城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观光游览,促进了无锡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随后,在国内兴起了投资建设影视城的热潮,先后有30多家影视城投资兴建落成,如广东南海影视城、山东威海影视城、河北涿州影视城等,影视旅游得到进一步飞发展。国内的电影节、电视节也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旅游市场,目前举办较为成功的有上海国际电影节、长春国际电影节、四川金熊猫电视节等。

2. 国外研究状况

1895年,近代电影在法国诞生,标志着电影业的兴起。1955年,美国人Walt Disney建成的迪斯尼乐园,被公认为现代第一座主题公园,因其融人了影视艺术,故也称为影视旅游的萌芽。国外影视旅游的正式开端始于1963年,其标志是环球影城系列的第一个主题公园--好莱坞环球影城的建成。截止到2012年,全球共有环球影城主题公园7个,其中美国3个、中国1个、日本1个、西班牙1、新加坡1个,这些主题公园都是以美国好莱坞出品、风靡全球的热门电影作为主题背景。在主题公园中,旅游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美国好莱坞风格的电影场景。

三、我国影视旅游存在问题

1. 产业结构不合理,内容大同小异

从影视基地内部看,入驻影视旅游基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影视制作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属单一环节,彼此间依存度较低,且同质性较高,没有形成错位经营。由于缺乏完整的产业链,进入基地的企业往往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恶性的竞争。此外,我国影视旅游拍摄基地存在取景一致的现象(摄制组为节约成本,都会集中在某几个影视基地拍摄,导致背景雷同)。

2. 游客参与性差,景点吸引力降低

影视城主要为剧组服务的,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较少。多数影视拍摄基地只是简单立牌表明此地拍摄剧目、参演明星、导演等情况,仅限于图片展示。由于影视城产品单调,造成游客的总体参与性差,难以满足他们重温荧屏经典一幕的愿望。影视城除了供摄制组拍摄用外,多数时候是闲置的,几乎没有开发任何观光、体验项目,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

3.科技含量低,文化内涵不足

当前我国影视城旅游多数由于科技含量较低,难以达到游客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多层次的内在需求。此外,多数影视城的旅游产品还存在着历史背景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大,重游率不高。

4. 盲目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存在盲区

近年来,在利益的驱使下投资商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导致我国部分影视城的内外部环境条件极差,景观建造粗糙,大量资源闲置。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内已有影视城30多个,仅中央电视台就拥有“太湖”、“南海”等多个影视城。此外,据调查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旅游总局目前都没有明确管理影视城的职能部门,影视城的管理极为混乱。

四、解决对策

1. 丰富市场产品,增强影视参与

随着体验式经济时代的来临,影视旅游也应向纵深发展,以体验为基础,开发新产品、新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强游客参与性,让游客亲身体验电影电视中的逼真场景,追求经济、科技、文化一体化的效果 。总的来说,必须突破原有的静态观赏为主的影视旅游产品,向更高层次的参与层面拓展,营造影视氛围,增强游客参与性。

旅游内容将更丰富,规划建设将更合理,势必会给未来旅游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晶,浅议我国影视旅游发展[J],大众科技,2011.12.148

【2】周建梅,浅议中国影视旅游的发展[J],中国商贸,2011.8

【3】王红芳,影视旅游多维价值及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08.3

【4】候越,从韩流看“影视表象”与“旅游地形象”的构筑[J],旅游学刊,2006.3.21

【5】吴金梅,宋子千,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11.6.26

【6】凌莉萍,吴殿廷,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0.3.25

【7】郭文,黄震方,王丽,影视旅游研究:一个应有的深度学术关照[J],旅游学刊,2010.10.25

【8】刘滨谊,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1.6.19

作者信息:

篇7

    在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等社会背景冲击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自由蓬勃发展的繁荣局面。随之而来的“实用主义“”拿来主义“”存在主义“”厚黑主义”“关系主义”等各种价值意识对我们全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原本纯洁、寂静的“象牙塔”也变得“功利”“世俗”和“浮躁”起来,从而也致使一大批有为青年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明礼守信失衡、廉洁自律意识淡薄、人性道德缺陷,甚至人格道德分裂等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各个药学类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工作不够重视。根据《意见》,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展了相应的学习、贯彻和实施,许多药学类高校都组织开展了集中学习、课堂教学、大会报告、专题讲座、影视教育、社会实践、警示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廉洁教育活动内容。但大部分内容只局限于教职工,对学生的教育都停留在表面上,学生更多的是参与一些视频资料观看、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并且由于参与学生主观上的被动性,使得药学类高校在开展对学生廉洁教育工作时出现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有很多的高校领导根本没有意识到廉洁教育对药学类大学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们仅仅把廉洁教育当作一项被动完成的工作任务来对待,所以很多环节、程序都是走走形式,草草应付了事。

    2.各个药学类高校对大学生“不廉洁”行为的处置教育手段匮乏。在社会扭曲的价值观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大量的盲目攀比高消费、论文抄袭、恶意拖欠贷款、考试舞弊、铺张浪费、恶意损坏公共财物、选举贿赂等。对这些行为大部分高校都给予了相应的纪律处分与惩罚,但如果只是违反了道德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行为,大部分学校都没有相应的处置制度和条例,有的只是“隔靴搔痒”式的批评教育。很多学生甚至都觉得这些行为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学校无权干涉,长久以往,我们的廉洁教育制度就形同虚设了。

    3.各个药学类高校几乎都没有建立相应的廉洁教育工作机构或工作队伍。从目前调研的情况来看,浙江省乃至全国类似的高校,几乎都没有设立相应的针对学生廉洁教育的工作机构,绝大多数建立的都是针对教职工廉洁教育的工作机构,其中针对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没有。目前高校中频发腐败事件,使得这些机构疲于应命,而国家层面所开办的针对高校纪检工作的培训班、专题会议等大部分内容也是针对教师的。正是这些现状,使得我们目前在开展廉洁教育工作时举步维艰。

    4.廉洁教育的教材和内容非常匮乏。首先,目前几乎所有的药学类高校都没有统一的廉洁教育教材,很多学校甚至连基本的辅导讲义都没有。作为特殊的行业,医药行业受到了社会广大利益群体的关注,从中也发生了多起恶性腐败事件。但这些事件的警示教育最多出现在行业的宣讲材料或纪检委年度的工作报告中,根本不会出现在即将从事该职业大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从而使得该行业的新生力量根本没有廉洁自律的意识。其次,对药学类学生开展的廉洁教育能否取得实际效果,关键在于学生本身廉洁自律意识的提高。我们设计的内容和环节要让学生乐于参加、学有所获,并且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将廉洁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主动内化成自身发展的意识与行为。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在开展廉政文化宣讲活动中,很多内容都是非常形式化的,根本达不到廉洁自律意识进大脑的要求,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最终使廉洁教育走了过场。

    二、药学类专业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意见》中要求“:各高校在开展廉洁教育中把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要以理性思考和辨析为主,通过说理、研讨、辨析、实践等形式,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并且要安排一定的课时,开展廉政专题教育,要组织开展以廉洁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和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学生。”针对医药行业特殊性和药学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开展廉洁教育:

    1.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保障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施。为保证药学类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健康蓬勃地开展,各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工作职能部门统管学生的廉洁教育工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发展机制,确保药学类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牵头、学校纪检部门统筹协调、相关处室院系积极参与的廉洁教育工作机制,以此形成廉洁教育的工作合力;另外,还可以根据工作开展的成效,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开展经常性的抽检、评估与督查,确保学生廉洁教育各项工作目标能如期完成;最后,要编印一套体现医药行业特色的廉政教育教材,可以根据形势和行业发展的趋势进行相应的更正与修订,不断提高教育材料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发挥课堂优势,提高廉洁教育进大脑的成效。高校的最大资源是教师和教育实践场所,各个药学类高校要积极整合资源,通过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开展各种规范的廉洁教育,并着力提高廉洁教育进学生大脑的成效;要充分发挥思政工作队伍的思想引领作用,把思政教师、辅导员、学工人员、纪检人员、企业编外辅导员等各条战线的教师组成廉洁教育的骨干队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传授、宣传和引导;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组织等环节中,结合国家、省市廉政教育形势、行业发展趋势、职业道德与规范、大学生个人成长、警示反面教材等内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中形成廉洁自律和反腐倡廉的意识;在课堂教学组织中要打破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模式,适当开展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时事调研等方式,努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3.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廉洁教育的意识。药学类大学生能否结合实际开展自我的廉洁教育,这是我们此项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我们各项工作应着眼于长远考虑,把更多的教育主动权下放给学生。从尊重学生个人的思想、言论及发展权利各方面着手,让学生自觉树立廉洁教育必须要从自身发展开始的意识,让学生时刻注意个人的廉洁行为修养,牢牢把握“知廉晓耻”。学校要在廉洁自律的大环境中给学生以成长的空间,要用正面的舆论和导向鞭策学生树立为祖国的医药事业献身、为百姓的身心健康服务的工作理念。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主动地融入我们的廉洁教育活动中来。

篇8

关键词:互联网;IP;网络文学

自2014年起,IP已不再简单地指代IP地址。在互联网领域更多地被认为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IP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广为人知,它的传播媒介及形式都是新颖的,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生动的形象,甚至一句话都可以成为一个IP。同时IP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纸上谈兵或是一个空洞的符号。IP是一种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的知识产权,也正因为如此,一个优质的IP往往有着广泛的用户基础,具有可持续的开发价值和持续的影响力。而在这股势不可挡的IP浪潮中,网络文学则为游戏、影视等行业提供原创IP,影响力不可小觑。为了推动IP产业的良性持久发展,必须对网络文学走向高度重视。

一、网络文学IP发展背景

(一)便捷的媒介

1.随写随读

电子书尚未普及,纸质书一统天下的时代,作品只有被出版,广大读者才可以阅读。这样一来,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时间差,读者阅读是滞后的。互联网的出现则使作者写作与读者阅读几乎同步进行,信息的传达速度大大提高,避免了传统阅读的出版时间差。

2.随看随评

传统阅读时代里是作家写书,读者看书。学院派批评等专业化点评是主要的反馈,大众读者缺少与作者沟通交流的机会。但互联网则提供了一个实时交流的平台,读者可以直接留言将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与意见传达给作者,作者也可以据此调整后期的写作方向。

(二)广泛的受众

根据《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2.85亿,较去年底虽然减少了918万人,但仍占网民总体的42.6%。这说明了大众对于网络文学仍存在很高的认可度。网络文学的主要用户集中在20到39岁之间,即随着伴随互联网成长的80后和90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文学的推广,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用户的规模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民众认同并开始阅读网络文学。同时,网络文学用户中男性占比约64%,女性占比约36%,即总的男女比例达到六比四,比例基本持恒,说明网络文学不管对于男性读者还是女性读者都同样有着吸引力。

(三)积极的营销

互联网平台和一定的用户基础,为网络文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此外,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介入与推动也不容忽略。

首先是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资本注入。2014年到2015年,这些著名公司通过收购,成立更大型的网络文学阅读平台。例如腾讯收购盛大文学,与腾讯文学合并成立的阅文集团。此外,阅文集团于2015年8月联合福布斯中文版共同推出了“福布斯原创文学风云榜”。这是一个专为原创网络文学开设的榜单,以月票为依据,分别选出月十佳和年十佳网络文学作品。其目的是建立“最权威的IP价值排行榜和知名作家验证体系”。互联网巨鳄们的投资和营销让网络文学IP热度不减。

二、网络文学IP转型实例

《鬼吹灯》是一部经典的盗墓寻宝悬疑小说,2006年3月连载于网络,得到起点和新浪的大力推荐。从此盗墓题材小说异军突起,反响热烈。2007年,同名漫画出版。2015年9月,小说原著第一部改编成电影《鬼吹灯之九层妖塔》上映。同年12月,《鬼吹灯之寻龙诀》上映,首映日便突破了1.6亿票房。此外,《鬼吹灯》还被改编为同名格斗网络游戏,并且预计在2016年开拍同名网络季播剧。观察《鬼吹灯》IP的转型,横跨影视,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其成功转型的根本还是在于《鬼吹灯》这部网络小说本身。

小说《鬼吹灯》最大的亮点即在题材。没有盲目跟随网络文学创作的热潮,在言情、穿越、宫斗等题材的小说在互联网泛滥成灾时,作者天下霸业却找到了网络文学创作的冷门:盗墓。并一跃成为这类题材的开山之作,势必让人眼前一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时,其内容的丰富程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鬼吹灯》系列小说是一套故事,主人公不变,每一部的故事相对独立,却又因为有相同的主人公而没有完全分离。这样不仅扩大了小说容量,为该IP的转型与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内容,与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人物再现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

为了网络文学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IP,推动IP产业的良性发展,总的来说未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应该坚持:控制数量,保证质量的原则。通过审核控制网络文学数量可有效避免互联网鱼龙混杂的环境,提高网络文学的整体质量。同时,切实提高网络文学质量也可以从世界、作者、读者这三方面出发。

(一)眼观世界,开拓新颖题材

热门话题或者流行元素是网络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之一,但如果同类型作品泛滥,势必会导致创作流于俗套。例如当穿越一词风行于网络,穿越作品蜂拥而至,但相似的套路渐渐让读者失去阅读兴趣。此时异军突起,开辟新的穿越模式或者改换主题进行创作便会让人眼前一亮。互联网不仅为网络文学提供了便捷的创作平台,更提供了广泛的素材来源,网络文学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媒介,发现更多更新的话题,开拓创作的新视野。

(二)提升素质,开立创作风格

相比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内容设置及语言更加灵活。但同样需要作者具有一定的素养和能力,在内容和情节的设置上,也需要作者有自己完整的构思,而非随波逐流。此外,作品的创作并不是一蹴而就,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读者即时沟通,良好互动,采纳来自读者的合理建议,不断打磨作品。整体而言,低俗倾向的语言和情节可能会对读者产生不良导向,所以一定要避免。作者只有不断进步,形成自己鲜明而有特色的创作风格才能更好的适应网络文学的更新换代。

(三)关照读者,开阔创作范围

前文提到,网络文学的用户大致覆盖到了所有年龄段,且男女使用比例约为六比四。这就显示了网络文学使用群体的多样性。所以为了提升网络文学质量,形成更好的网络文学IP,创作适合不同年龄层和性别的网络文学作品也很重要。不能单纯的以为女性用户庞大的用户群体而忽略男性用户,也不能因为阅读网络文学的主力大致在20到39岁之间,就忽略低龄和高龄用户。当然,关照到所有阶段的读者非一人之力可为,但这也要求网络文学作者要有读者意识,尽可能的丰富网络文学作品,适应读者需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巩固和发展,网络文学质量的提升指日可待。辅以互联网集团的宣传和经营,网络文学也将在发挥自身重要作用的同时推动IP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倩. 网络文学发展新定义:要文学性还是要IP值?[N]. 工人日报,2015-08-24006.

篇9

一、中国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自我国第一个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1996年1月成立以来,报刊、电视台、电台、出版社纷纷酝酿启动企业化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成为这次企业化改革和转制浪潮的重点之一,许多国有新闻出版单位传统的人事管理逐步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十余年来,我国传媒业中出现了一大批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其中有一些公司在境内外上市。许多新兴的传媒企业借鉴西方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员工招募、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培训等方面走到了国内前列。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国内传媒人力资源管理在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传媒核心竞争力方面表现出日益强大的效力。

总体说来,我国传媒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研究和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受所有制性质、传统观念、企业类别、行业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制约,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的原因影响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

当前我国传媒业从所有制性质上分,主要有五类机构:事业单位,如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通讯社等,这一类中包括实行了企业化管理,性质上仍属于事业单位的出版社、部分地方新闻媒体;国有独资及控股的企业,如中国出版集团;非国有控股的股份公司,如三大门户网、分众传媒;中外合资新闻出版、影视娱乐企业,如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民营企业,如首家取得“国内总发行权”和“全国性连锁经营权许可”的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这五种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不同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进而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尽管进行了30多年的改革,我国传媒业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运行机制及管理方式上仍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在承担维持就业等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进行宏观配套改革、推动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迫在眉睫。非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传媒企业、中外合资新闻出版、影视娱乐企业由于相对股权分散形成制衡,在治理结构上更加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水平相对较高,但由于受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性的影响及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制约,其中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民营传媒企业至今未摆脱家族制的束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性和战略性关注不足。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理念、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传媒业竞争加剧,许多传媒机构在人员使用上的短期行为日益明显,重视人员使用、人员竞争,轻视人员培养、职业规划的情况在国内传媒业比较普遍。“一项调查显示:有近90%的新闻从业人员‘从未有’或‘极少有’脱产进修的机会;近一半的人‘从未有’或‘极少有’聆听专家讲座的机会。”许多传媒机构以引进人才代替培训,以高流动性解决职业规划不足的问题。这些方法有短期效应,但不利于培养具有较高组织忠诚度的资深员工。

由于轻视人员培养、职业规划,许多传媒机构过高寄希望于精英人才,希望精英的创意、管理和业务能力、知名度、社会资源对经营起到支撑作用。这种情况在以高复制量为利润增长基点的出版业中尤为突出,“一将难求”成为大多数出版机构的隐忧,在近年历次出版人才招聘会上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传媒机构过度关注精英人才,一般员工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被边缘化,甚至被视为“文化工人”。

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短期行为模式还导致以奖罚替代激励。奖罚货币化被普遍列为绩效管理的主要手段,业绩导向被简单地挂靠到工资上,兑现为收入增减,即使是以货币表现出来的奖金,也往往妨碍员工的公平感受,如许多报刊采编人员的稿费、好稿奖、好版面奖远远低于本机构广告、发行人员的业绩奖励,不能体现采编工作强度与素质要求高于广告、发行工作的实际,也不能体现出采编是报刊工作的核心的经营方针。

(三)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

科学、有效、规范、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提高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基础,在制度基础上形成的良好的经营文化是促进传媒机构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在实践中,由于制度不完善或不落实,出现扯皮现象或办事效率低下,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的缺陷使得工作职责和工作边界的划分模糊是造成职责不清的关键,再加上管理者素质差、缺乏管理能力、管理手段简单、生硬、落后,缺乏长期性,致使传媒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普遍低下。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作为传媒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反映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传媒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完善,致使传媒机构在行使人力资源职能时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二、传媒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的更高的任务

未来,传媒业将面临受众需求多样化、传播小众化、传播手段数字化、投资主体多样化、跨媒体和跨行业经营、全球化竞争、人力资源跨国流动、跨国和跨所有制并购等等发展趋势。为适应这种趋势,在竞争中不被击溃,中国传媒机构必须迅速把握这些趋势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新任务。

相比过去,传媒业发展趋势要求传媒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从传统的成本中心转变为投资中心,人力资源部门要成为经营业务部门的战略伙伴,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从注重员工工作绩效和满意度等微观问题,向协助传媒经营管理者获取媒体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员工和媒体机构共同发展这样一种全新的职能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尊重传媒机构的传统和历史的同时,通过流程再造改变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方式,通过绩效管理引导员工行为变革、通过培训改变员工的心态,从而在组织变革中扮演积极角色。

三、提升中国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对策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传媒市场竞争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密切相关。在1980年,我国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总和占整体经济结构的95%,产权不明、政企不分,分配制度不合理,市场不能对人力资源发挥配制作用。传媒机构的人事管理仅注重招收、选拔、录用、考核、奖惩、解聘等环节,是一种被动反应型的管理模式,管理定位处于执行层地位。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改革,传媒业的市场竞争环境极大改善:所有制结构上,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我国传媒业积极引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企业制度上,探索完善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形式,使传媒企业逐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生机和活力、行为合理的信息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对外关系上,传媒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劳动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劳动用工的双向选则,同时建立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机制,以保持社会稳定。可以看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次推进,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媒业的竞争,从而推动了传媒人力资源的现代化。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传媒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角色。

1.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内涵的认识。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有许多种,笔者认为迈克儿・阿姆斯特朗提出的定义最能满足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和任务:“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具有战略性的和有内在联系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对一个组织或企业最有价值的财产进行管理,即对在这个组织或企业工作的人员进行管理,他们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为该组织或企业取得的成就做出贡献。”这个定义揭示了现代人力资源的本质――“企业最有价值的财产”,即“人力是赢得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传媒业以内容为王,以内容的价值为生存和竞争之本,而创造内容价值的不是资金和技术,是员工的智力。把员工作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财产,这对传媒业是最恰当的。传媒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对这种特殊的财产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其保值、增殖。

按照这个定义,就要着重从以下方面认识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以长远眼光对传媒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建立一种综合的、有内在联系的方法,通过人力资源政策和实践的融合(即组合),彼此相互支持;员工被认为是传媒机构的财产或人力资本,通过提供学习和发展“学习型组织”,向员工进行智力投资;员工与雇主的利益是一致的,虽然这些利益并不完全相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和贯彻是一线管理部门的责任。

2.转变传媒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角色。

当前,传媒人力资源从业者更多的处于被动角色,被告知和被要求做什么,他们便做什么,他们提供服务和建议是因为他们被要求。未来传媒人力资源从业者要转向主动角色,体现在一下方面:

①传媒人力资源从业者要成为传媒一线经理的商业伙伴,和一线经理一样担负起传媒成功的使命。国外的研究专家认为,“人力资源正在从一项专门化的、独立的职能向范围更广阔的企业能力职能方面转化,在这种职能当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和直线管理者通过建立伙伴关系来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进而达到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 针对这一趋势,我国传媒人力资源从业者要对传媒战略了如指掌,明了传媒机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能分析传媒机构的优势和劣势,准确诊断传媒机构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清楚制约成功的各种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形成传媒机构的优势竞争力。

②传媒人力资源从业者要成为战略家。要能够发表关于传媒管理和发展劳工关系的长期政策,参与制定和形成传媒机构的商业计划,能使高层经理看重他们计划中的人力资源意义。

③传媒人力资源从业者要成为干预者。要观察和分析企业内外现状,诊断传媒运作中出现的问题,找出症结,形成解决方案。

④传媒人力资源从业者要成为改革者。通过建立在与传媒机构目标和精神一致的基础上的一系列分析和研究之后,推行改革-引进新的程序和措施,同过这些改革建议的实施,为传媒机构增效。

⑤传媒人力资源从业者要成为内部咨询者。要具有胜任一个能计划和实施任务的好的项目经理的素质。要能够领会内部雇主的需求,和他们协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针对我国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首先,加强制度化建设是提高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首要问题。用科学、现代的方法界定传媒机构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职权和职能,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的规范化程序做出规定,制度建设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章可循,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

其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系统的建设。我国传媒机构信息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传媒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传媒人才知识结构、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实时分析,更好地挖掘、开发、管理人力资源。建立各类信息存储加工制度,各类人员的激励制度、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等,在线招聘、培训、评估、福利申请和沟通交流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企业eHR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

篇10

关键词:数字技术;数字艺术;动画专业;学产结合

数字技术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其在20世纪末以飞速发展的姿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迅速改变了部分学科的发展状况——部分学科依靠数字技术的手段获得了突破与发展。传统艺术的创作也受到数字技术的冲击。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架上绘画、雕塑等,而是利用声、光、电、虚拟现实、全息摄影等多种新技术手段,试图更充分地表达艺术家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在此大背景下,动画艺术要想获得艺术形式的突破及提升社会影响力,就必须实现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可以这样说,动画艺术必须成为数字艺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数字技术在动画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动画艺术已经发展了两个世纪。今天的动画艺术早已不同于早期的动画艺术。由于数字技术的介入,今天的动画艺术有了更加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视觉呈现。如今,数字技术在动画作品中的普及已经在动画专业的教学中有所体现。但由于目前国内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并没有充分的研究,数字技术仅仅作为动画专业教学的机械工具,并没有发挥出其优势。数字技术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表现在教学模式上,大部分院校的动画专业教学以向学生传授软件课程为主,过分重视技术操作。国内的动画专业教学都以计算机教学为主。在一些工科院校,软件课程的教学甚至成为动画专业的主体课程,单一的软件教学贯穿动画专业的课程。致使学生只懂软件操作方法而缺乏动画艺术的审美力,不可能具备综合素质。因为动画人才素质普遍不高,如今动画垃圾作品泛滥,动画行业呈恶性循环之势。其次,根据动画专业中数字技术教学的需要,技术型与学术型并重的专业师资严重缺乏,造成动画专业学科基础薄弱。由于动画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高层次的动画人才,需要高层次的动画专业师资及科学的教学体系作为保障。然而,实际情况是,动画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体系存在明显不足。部分院校动画专业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是不懂艺术的计算机类教师教动画软件,有的是对现代电子技术方面了解粗浅的艺术教师自学几门动画电脑软件,可以说是“现学现卖”。这些教师缺乏动画艺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对动画的认知处于表层,必然影响到动画教学。此外,由于动画技术发展过快,动画专业名词也比较混乱,有些院校把动画简单地理解为原动画绘制或三维软件应用,有些院校甚至混淆卡通漫画和动画的区别,一概称为动画专业。在动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情况更为严重。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和载体的动画创作与实践成果欠缺,难以实现动画专业教学与相关产业的结合。许多院校虽然开设了动画专业,但是鲜有动画创作成果出现,学生在完成动画基础技术的学习后,由于缺少实战经验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并不能用数字技术完成独立的动画作品。学生在学习动画专业后看不到学习成效,其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影响。这也是当前动画专业教学的最大问题。我们应该看到,动画专业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和市场,应及时将动画技术转化为作品并接受社会和市场的检验。由于种种原因,数字技术在国内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针对现状及问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动画专业与数字技术结合的重要性,并且要认清数字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向数字艺术转化的必要性。我们应在认真分析数字艺术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动画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进而探索动画专业教学与数字艺术结合的可能性。

二、数字艺术与动画专业教学的融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投影技术的发明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数字工具包围,今天的人每天几乎都在接触计算机、手机、数码相机、数字电视、MP4等这样的数字产品终端,数字艺术产品可以说已无处不在。正因为此,数字技术向数字艺术产业化转型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其毫无疑问应成为未来动画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字艺术的核心是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其传播主要借助于数字载体——因特网、光盘、手机、iPad或电子交互媒介等。数字艺术的创作方式、审美标准、欣赏方式与传统艺术有很大区别,其在出现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比如科技性、媒体性和社会性。数字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科技性。数字艺术的造型和表现依赖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图形图像和软件技术。因此,计算机语言是创作数字艺术的前提条件。例如制作Flas艺术需要懂得ActionScript编程知识,制作网页设计需要了解HTML、JavaScript语言编程,制作网络游戏设计得深入理解C++、Java等语言。传播途径决定了数字艺术的媒体性。数字艺术的欣赏与传播依赖新兴媒体。媒体的进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字艺术的发展。比如iPhone的出现使手机上网和手机游戏风靡世界,kindle的流行令电子书阅读成为一种时尚,计算机绘图软件催生了大量超现实的数字绘画,计算机网络也使网络动画创作兴盛了起来。数字艺术的内容体现了大众性。与传统艺术相比,数字艺术能在更大程度上与社会发生关系。由于传播过程的大众化,数字艺术更容易对观众产生影响。传统艺术的传播在今天仍然以精英化的方式进行,美术馆、画廊、拍卖行仅仅是社会少数人群的消费对象,而数字艺术的创作大多以社会现象和文化为主,其主要通过电子媒介(电视、互联网等)进行传播。可以说,数字艺术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关注度和良好的互动性。现如今,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中最有活力的支柱性产业。而数字艺术是其中的一支主力军。其以急速发展的态势冲击着传统行业,带给当代人以新的惊喜和奇迹。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在的《世界数字内容产业研究报告2014》中提到,2013年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的总体规模达570亿美元,同比增长30%。数字艺术在各国的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韩国近十年的发展为例,2000年,韩国的文化产业出口为5亿美元,2004年,韩国的文化产业就已经成为仅次于汽车制造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2010年,文化产业出口产值达到32亿美元,到2013年,韩国文化出口产业总额是50亿美元,文化产业占韩国GDP的15%,而中国不到4%。可见,文化产业在我国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政府已明确文化产业将被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新机遇。伴随着时展和历史机遇,动画专业必须实现转型和升级。动画是一门综合学科,需要综合运用绘画、设计、计算机技术、戏剧学、电影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在当前数字艺术的大背景下,动画并不仅仅指动画片制作,它涵盖的领域十分宽广,比如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络动画、多媒体、影视动画特效、游戏软件、网页动画等。因而,动画专业不应仅限于培养单一传统动画片制作的动画人才,而应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多样动画人才,体现信息时代数字艺术的特征和趋势。对于动画专业教学而言,只有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与总体趋势,才可能制定科学理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动画专业教学需要以社会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媒介为载体,结合多种学科知识,实现学产一体化。

三、构建和完善动画专业学产结合教学体系

要实现动画专业教学的学产结合实践,必须重新建构动画专业学产结合的教学体系,并且在实际的动画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市场的需求以及行业的标准不断完善这一教学体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方面,构建动画专业数字技术向数字艺术产业化转型的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定期开展社会调研、召开专家座谈会、进行毕业生问卷调查等,了解专业技术、工艺、管理、服务等发展趋势和用人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订单式”“创业式”的人才培养。以国内动画市场为例,全国院校每年动画专业的毕业生过万,相对于范围较窄的动画制作行业,广告、游戏、卡通人物设计、网页设计、网页动画制作、电视台后期制作等行业尚存在人才缺口,因而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需参照更全面的市场需求来制定。第二方面,探索动画专业数字技术向数字艺术产业化转变的课程体系。不少高等院校的动画课程弊病在于课程内容集中在几门理论课和软件操作技术课上面,实战项目的机会非常少,课程的设置满足不了行业的需求。那么新的动画专业需要按照工作岗位任职要求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重构课程体系。首先,构建“厚基础”的数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方案,扎实学生技术能力;其次,进行艺术、技术、策划和市场四结合的宽口径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第三,推进“订单式”与“创业式”相结合的“项目组教学”方法,实行“小阶段小项目,大阶段大项目”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严格按照市场项目的具体要求完成作品,形成每个项目一本作品册。第三方面,构建成熟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现有的大部分校企合作模式还停留在企业和单位为少数在校生提供实习的场地,合作方式机械单一,其不利于学校同企业的双赢发展。因而需要构建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首先应将企业资源引入学校,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实验教学平台。通过有关动画专业项目的引进,校企双方团队的合作,形成动画的教学平台和项目生产平台。其次,将行业产品质量标准引入考核标准,规范创作作品的质量。学生的课程设置与考核可以参考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标准,让学生能够有序地掌握实际的工作生产环节,并以严格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及技术标准衡量学生的作业,从而保证学生每个阶段的作业能成为合格产品,在实质上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第四方面,明确技术、艺术和市场以及学产结合的关系。实现教学成果的市场转化,协调技术、艺术和市场以及学产结合的关系是必须的。以国家的创新创业项目带动动画专业学生将专业学习与市场分析相结合,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以便学生在充分了解市场数据和行业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创新能力,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作品的质量,并通过参与专业竞赛与社会项目合作的方式,实现作品与市场接轨。最后一方面,构建一支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数字艺术背景下的动画专业,不仅需要传统的艺术专业素养,还需要数字技术作为工具支撑,因而需要的也是新型的复合型教师。首先应从行业和其他优秀高校中聘请专家和相关教师,或邀请社会上从事动画艺术教育或创作的专家讲学,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培养教师。此外要联合企业,外聘经验丰富的有识之士。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不至于与市场脱节,造成学生就业困难、社会市场却人才短缺的尴尬局面。其次,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选拔优秀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到动画专业教学较为先进的国家进修学习,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和促进教师在工作中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学习。通过实验教学选拔优秀的教育人才和技术骨干,优化师资结构,进一步完善动画教学师资队伍力量,改善动画专业教学和实践条件。总而言之,人才培养计划是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是改革的基础和核心,校企合作是实现学产结合的重要途径,市场是确立各项改革措施的风向标,师资队伍是改革实施的保障,只有五个方面的改革同时进行,并且做到有机结合,才能相互促进,最终达到构建动画专业学产结合教学体系的目标。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