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展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08-03 17:2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影发展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微电影广告;媒体融合;整合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康初莹,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01
伴随着微电影的迅猛发展,微电影广告也备受追捧,一大批广受赞誉的佳作纷纷涌现,并引发热议。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微电影广告的前景既充满机遇,生机勃勃,也布满荆棘,危机四伏。不得不承认,一场深刻的广告革命,已然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微电影广告如何顺应媒体融合的趋势进行策划、创意和推广,成为广告传播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微电影广告概述
要界定微电影广告,首先要从微电影人手,且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影视广告之间的区别。
(一)微电影
微电影(Micro Film),又称微影,是继微小说、微博之后又一依托网络环境而盛行的新生事物,2010年凯迪拉克推出《一触即发》作品,首次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情节紧凑,结构简单,观赏时间短,非常符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信息接收心理。
(二)微电影广告
微电影广告是伴随微电影的广泛传播而催生的新型广告形式,通常指播放时长在5至50分钟之间,采用电影的创作、拍摄和表现手法,具备电影情节和特征,直接或间接宣传某个特定品牌或产品的短片。
几乎所有著名的微电影作品都是由广告主投资拍摄的,直接或间接具有广告目的。正是由于微电影广告与微电影的这种联系,造成了微电影和广告之间产生了一种天然的伴生关系。
微电影广告一般有两种产出方式:第一,由专业的团队进行剧本的创作和电影的拍摄,而品牌或产品广告,多以植入的方式放置其中,成为电影的一部分,没有明显的广告痕迹,以《老男孩儿》为代表;第二,由广告主提出、广告公司策划并拍摄,以推广品牌或产品为目的,带有浓重的广告色彩,以《一触即发》为代表。
(三)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影视广告
无论是微电影广告还是传统影视广告,在本质上都是采用视觉化的表现方式,广告效果是其最根本的推力。
然而,微电影广告是“通过广告看电影”,它有两个最根本的特点:一方面,它是一个广告,是为品牌和产品服务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部电影,在拍摄技法和表现手法上势必打着电影的烙印,必须要带给观众感官享受。
微电影广告和传统影视广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表现形式上,传统影视广告偏重于采用直白的介绍或说服,而微电影广告则具有更加委婉含蓄的风格;在信息传播渠道与费用上,传统影视广告主要选择电视、电影、户外LED屏或车载显示屏等进行播放,且必须支付高额的费用,而微电影广告则通过投放到主流视频网站,进行免费播放;在信息接受与扩散方式上,传统影视广告基本上是灌输式传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且受众无法直接对信息进行原样的转播和扩散,而微电影广告的信息接收和扩散是以主动的、高保真的方式进行。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微电影广告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随着时展,这一概念已得到极大的拓展,不仅涵盖了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多种要素的融合。特别是最近几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手机等新兴终端的普及,各种媒介资源的有机整合呈现加速态势。
媒体融合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多种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广告作为一种依托信息传播而生存和发展的行业,对媒体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媒体环境的新变化必然会带动广告传播形式的变化。微电影广告,虽然不能说是新媒体环境下最适宜的广告形式,但它有独特的发展优势,会给整体广告业带来强劲的推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特点
微电影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形式,除了具备传统广告的一些基本特征外,在媒体融合的新环境下,还具有时代赋予它的新的特色。
1.内容的“微”特征。“微时”(30秒-300秒)放映、“微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是微电影广告最基本的三个特征。
2.平台的新型化。在传播平台上,微电影广告具有鲜明的特色,它有别于传统广告的传播渠道,而是采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3.专业性与草根性并举。一方面,从策划到剧本的创作、再到拍摄和,微电影广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进行运作;另一方面,随着门槛的降低和拍摄器材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草根”阶层加入到微电影的创作大军中。
4.时效性强。由于微电影广告制作周期短,片长短,信息量有限,作品大多紧扣时事热点,几乎无法提供让人长久保持兴趣的信息,因此微电影广告具备极强的时效性。
5.注重互动。微电影广告与新媒体紧密结合,它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以点向面传播的模式,具有双向传播、交互传播的特点。特别是与微博等社交网站的结合,使其从创作到推广,都能与受众保持高度互动,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主动性
篇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s well as the coming of May Day holiday, Ching Ming Festival holiday, Dragon Boat Festival holiday, Mid-Autumn Festival holiday, "National Day" Golden Week and other holidays, it has injected great vitality and energy to the holiday spending. Holiday spending is rising and the generation of holiday econom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industries, and also provides the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of the hotel industry, so the holiday marketing deserves such special recognition of the hotel. Taking holiday economy as the background and combining with China's existing holiday, this paper makes recommendations for better carrying out the holiday marketing of the hotel industry.
关键词: 假日经济;酒店;节日营销;主题策划
Key words: holiday economy;hotel;festival marketing;theme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140-03
1 假日经济背景下酒店开展节日营销的必要性
一年的节令可分成四类:一是法定假日类:元旦、春节、三八节、清明节、五一节、六一节、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二是非法定假日类: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元宵节、复活节、圣诞节等;三是民俗时令类:夏至、冬至、立冬、腊八等;四是商家自定假日类:店庆日、啤酒节、美食节等。
假日经济是指人们利用假日购物、旅游、娱乐等休闲消费活动,从而带动供给增加、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经济模式。酒店是节假日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刺激节假日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节日营销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酒店营销业绩的好坏。所以酒店必须重视节日营销活动的开展。
2 节日营销的定义
节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期定为交节,由此转为节日。
所谓的节日营销就是指在节日期间,利用消费者的节日消费心理,综合运用广告、公演、现场售卖等营销手段,进行的产品、品牌的推介活动,旨在提高产品的销售力,提升品牌形象。它是整个营销营销规划的一部分,而不是短期的售卖活动。节日营销是非常时期非常规性、特殊性的营销活动,具有集中性、突发性和规模性的特点,要求企业以创新为指导,假“节”而发,顺“节”而上,出奇制胜。
3 酒店在开展节日营销时存在的问题
3.1 领导层重视不够,缺乏市场调查或调查不充分,导致产品缺乏特色主题不突出 酒店开展节日营销应该着眼于佳肴美誉度的提高,着眼于整个市场份额的提高和市场的良性循环发展。但是很多酒店的领导层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把促销等同于营销,只为提升销量而促销,而这种思想也影响了下属员工。导致在进行节日营销前没有进行调查,只是照搬以往的经验或其他酒店的做法,没有特别针对特定节日、特定市场的营销计划,导致提供的产品缺乏特色,在节日时很少得到顾客的关注,如有的高星级饭店在情人节虽策划了活动但只有几对情侣前来用餐的情况,因此销售额无法提高。
3.2 节日营销手段过于单一,主要以价格策略为主 每当节日到来时,酒店一般都会有一些促销活动,但这种促销仍然主要以价格为主,而节日市场打折让利的促销方式对消费者来说已习惯到麻木,缺乏新意。
3.3 人员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员工的工作量过大,顾客投诉增多 由于部分节日如五一、十一等会出现客人扎堆结婚、消费的情况,酒店人手不够,导致员工超负荷运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疲惫的状态下,对客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且由于有的酒店没有有效贯彻三倍工资的制度,只是在淡季给予补休,无法调动员工积极性,顾客投诉增多。同时由于节假日客人的增多,酒店会聘请酒店其他部门的员工或者大专院校的学生前来兼职,由于缺乏培训导致业务不够熟悉,也容易导致顾客投诉。
篇3
关键词:电法勘探;三极测深;垃圾;埋藏深度和厚度
Abstract: Previous City suburb is generally preferred position to empty the rubbish of the city,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original cleaning garbage place some were filled, and some are even on the surface has been covered with cement road, now the city's development change rapidly, the time for cleaning garbage place some became the focus of the project site to find out, the original garbage buried depth and thickness, poses a dilemma for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based in Beijing, a Fengtai marshalling station expansion and reconstruction project from the angle of electrical prospect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some body will.
Keywords: electrical prospecting; three-pole sounding; garbage buried depth and thickness;
中图分类号:P6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概述
电法勘探是物探的常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不同介质之间存在的电性差别进行勘测,因为原理比较成熟、操作比较简单,所以被应用到水利、电力、铁路、公路等众多领域。北京丰台某编组站扩能改造工程,已进入定测阶段,该阶段要求查明设计线路两侧的地层情况,其在局部段在垃圾回填的基础上铺上水泥的某单位的大院,为了彻底查明该处垃圾的填埋的范围及深度情况,同时减少钻探的工作量,而选择投入了物探方法。
本次投入的物探方法主要是电测深法,该方法是根据介质岩性的导电性即电阻率差异来划分地层的,介质的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为:
ρS=K (1)
式中ρS为介质的视电阻率值,
ΔUMN为M、N两点之间的电位差(mV),
I为A、B回路中的供电电流(mA),
K为装置系数,使用三极电测深法时按公式(2)计算。
K=2π (2)
在现场利用电法仪测得ΔUMN和I,即可利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出介质的视电阻率值,三极电测深法的装置示意图如见图1。
图 1 三极电测深法的装置示意图
2地形、地质情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测区位于北京丰台区,地形较为平坦,但大部分表面有一层水泥覆盖,不利于物探工作的开展。
通过钻孔资料知,该区域地层岩性覆盖层有素填土、杂填土、砾石、卵石,基岩为砂质泥岩。
通过孔旁测深曲线分析,素填土电阻率为ρ=30~100Ωm,主要以回填的卵砾石夹土的杂填土电阻率为ρ=80~240Ωm,主要以回填的土夹卵砾石的杂填土电阻率为ρ=20~50Ωm,垃圾带(主要是生活垃圾)电阻率为ρ=10~30Ωm,土夹粗砾石电阻率为ρ=30~50Ωm,粗砾石夹土电阻率为ρ=120~240Ωm,基岩(砂质泥岩)电阻率为ρ=80~160Ωm。不同岩性介质间有一定电性差异,具备开展电法工作的前提条件。
3 外业资料的获取
测点利用手持GPS定位,因为场地的限制,电法采用了三极电阻率测深法,跑极方向尽可能保持一致,以克服三极装置带来的各项异性的影响,对于电测深极距的选择原则上是将所测的深度范围内的目的电性层明显地反映在电测深曲线上,为此有的点在发现供电极距间隔过大时,应适当加密极距,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电测深曲线,为解释工作提供可靠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提高成果解释的精度。
在勘探中按照相关规范开展外业工作,并进行质量检查。电测深法点距采用10~20m,有异常处加密,AB/2(max)=65m。在水泥路面进行电法勘探,业内人士已经研究出很好解决办法,就是将碳棒竖直插在布袋的砂土中,再用铜线将碳棒从布袋里接出来,通过饱和盐水的养护,保证其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利用该方法制造的电极,解决了在水泥路面无法利用铜铁电极施测的难题。
4资料整理及分析
测区内电测深曲线主要分为两种类型:KH型和HK型曲线,见图2所示。经与钻孔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对比分析推测,该范围区的HK型曲线为原状未经扰动的地层,层序为土夹粗砾石、粗砾石夹土(或砂卵石)及基岩。KH型曲线为经扰动的地层曲线, KH型曲线层序为素(杂)填土、垃圾、土夹粗砾石、基岩。上述分析基本符合通过调查了解到的有关该区域形成现状的情况:原来的经过冲积而沉积的砂、卵砾石被当建筑材料取走后留下的深坑,后来经过慢慢的回填才形成目前这样的,深坑回填的材料较为复杂,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卵砾石及土等。
图2 实测的KH型和HK型曲线
通过对所有曲线的对比分析,就可以大体确定测区范围内垃圾的范围及埋深。
下面以其中的一条测线来在此做一下简单分析,DP-Ⅲ测线的等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成层性较好,其中低阻部分为垃圾的反映,深度为3.5~18m。其成果示意图见图3所示。
图3 DP-Ⅲ测线物探解释纵断面示意图
5结论
通过本次物探工作,结合钻孔资料基本上摸清了该区域的地层及垃圾的分布情况,为设计工作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篇4
音乐在一开始进入到电影中的形式是以伴音方式出现的。在19世纪的末期,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录制放映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商业片中,就大胆的进行创新,当时他们邀请到了一名钢琴弹奏家进行现场的伴奏。从此以后“无声”电影制作模式被彻底的打破了,这是有史以来电影第一次和音乐进行合作。当时影片伴音者的任意而为、随意发挥,让当时的电影音乐作品中的风格和情绪没有很好的和影片的画面以及内容进行有机的配合与协调,当时很容易出现南辕北辙、文不对题的现象,导致电影音乐的伴奏降低了影片的最终表达效果。而到了1909年时,那个时候爱迪生专利公司特地给影片的故事情节选用了一些特定的音乐片段,并且进行了分类,例如有“快乐的”、“伤的”、“安静的”、“热闹的”等。这样一来便可以结合电影中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选择和运用。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一些音乐家已近逐步有意思有目的的创作一些和电影故事情节相吻合的背景音乐,以达到音乐和影片的有机结合。在1927年,华纳兄弟公司正式推出了世上第一部有声的影片《爵士歌王》,也彻底的淘汰了无声电影的时代,与此同时电影音乐和影片图像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有机结合,正式的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这以后音乐变成了影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电影音乐的制作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受到许多音乐家的重视,也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参与到了电影音乐的制作中去。
要想能够让观众更好的理解到影片中的创作意图,那么创作主体一定要在做好影片画面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电影背景音乐的对位处理,还必须重视在对电影背景音乐的题材与曲式结构进行处理的时候,一定得结合相关影片的内容特征。如果不能够做到结合相关电影的图像内容,就相要让电影音乐的欣赏主体进行很好审美,那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在电影的背景音乐中要表达的相关内容,一定要是电影画面和文字等别的元素无法进行表达的东西。
篇5
[关键词] 电影;建筑;背景;时间;空间
电影作为荟萃艺术文明的舞台,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而建筑技术的发展不断创造着奇观,并使其自身逐渐成为电影无法回避的主角。建筑是人们生活、居住、工作、社交的场所,建筑空间正是通过在影视作品中与人的互动体现其价值。它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对电影主题的彰显、完整叙事空间的展开、意义的深化、文化价值的提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在电影中的背景作用
艺术是相通的,建筑与电影有很多相通之处,建筑是一个实用对象,又是一个艺术的对象。[1]电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二维的画面带给观众三维空间的幻觉。特定空间背景和时间环境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场景的真实感是电影创作追求的目标。为了给电影中的人物活动提供理想和真实的空间环境,电影制作者们往往在建筑背景的选择上费尽心机,去挑选最佳的拍摄场景来求得最佳的空间视觉效果。电影与建筑相互配合,从剧情出发、从角色出发,运用建筑场景的室内外环境来烘托电影气氛、辅助剧情发展、衬托角色,使电影情节更为突出。例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乔家大院,院院相套的建筑空间,屋檐相连的封闭构图,映射了封建社会女人被压迫和束缚的命运,很好地诠释了一个时代的背景。又如《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根据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改编的电影。其中,这座宏伟的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是贯穿整部影片的一个最主要的场景,其故事的最主要部分和事件都是在那里发生的。建筑作为主体背景成为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每部电影的潜在主题都是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成为电影背景的真实主题。由此可见,背景是决定影片整体气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因素。建筑背景的准确合理运用,可使电影故事表现更有环境依据,角色更有可信度,更有利于形象塑造的生动性。
建筑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在电影艺术表现上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仅是起到烘托气氛和刻画角色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叙事作用,它是展示故事情节发展的场所,对影片剧情的发展和角色个性情绪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事的展开需要特定的场景,人们往往对电影中的某个场景记忆犹新,例如某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在某部电影中出现,或者某栋建筑通过电影使建筑空间震撼,因此建筑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只有典型的建筑空间环境才有益于典型性格的塑造,也就是说建筑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或地域特色,如北京的四合院、江西的客家民居或的喇嘛寺等,这些建筑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地域色彩都是电影讲述故事的先决条件。
电影中恰如其分的建筑场景布局,成了电影信息传达的载体,他们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讲述了电影故事的时代特征、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及历史环境、民族文化等,这使得建筑在电影中具有超越本身的效能。在电影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运用建筑作为载体不但可以代替语言,甚至可以表现出超出语言的更为生动、真实的效果。电影运用建筑的隐喻、联想、回忆等手法进一步加深了故事的深度,可以准确地向观众传达相关信息,甚至可以进一步让观众感受到建筑上所看不见的东西。所以从20世纪初开始,电影已经成为探究建筑与城市的平台。无论科幻片、冒险片、动作片还是纪录片等所有电影类型,无不运用建筑作为背景。建筑就像一个隐形的演员,帮助演员为故事的演绎埋伏情节,增加故事发展的悬念,造成人物的矛盾和冲突、变换节奏、推动剧情。例如电影《花样年华》的背景建筑都是60年代的香港大都会,以灰暗的色调为背景,使主题显得厚重、深沉和压抑,表现这一时代的人与人的情感和情感的漂泊与失落。运用现代化高层建筑的都市空间在电影中不仅是一种真实的、描述性的环境,更是一种独具韵味的象征,现代人的心灵不正像那高层建筑一样是封闭的。建筑场景设计的确定服务于角色与剧情,它根据剧本中故事情节要求提供舞台,设定了风格基调并和其中起伏的情节保持平衡和一致。建筑不仅仅只是电影的舞台,实际上建筑也像一位演员一样在表演,电影不仅在表演上要求“生活化”,而且一切场景也要贴近生活真实,尤其是建筑的室内外环境的真实性。
二、建筑在电影中的时间作用
电影需要同时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形象的展示,而且也要求表现空间与时间的自由性。剧情的发展往往涉及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这就需要镜头画面表现出不同时间与空间背景的转换。以情节发展为线性和以时间的发展顺序为轴线的组合是电影的独特魅力,当不同的影视时空以独特的蒙太奇组接方式进行结构时,电影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是在一个时间段和一个建筑背景中演绎故事的。运动的画面随时可以跨越建筑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只要内容需要,天南地北的不同建筑形式可以在瞬息之间相继出现在画面上。这种以时间顺序为轴线串起来的空间跨度,由于中间的曲折变化形成了故事情节,依照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顺序,以时间的先后来组织不同的画面,自然地表现出生活的流程,打破了时间的先后次序让有关的场景互相穿插,出现交错、倒叙等。在建筑场景的配合下,使电影有了时间概念,这就形成了建筑场景所要表现的具有时空跨度的场景的联想空间环境,这种场景的联想空间是虚拟的、不固定的、具有时间性的,这成为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类型的鲜明特征。影片的故事时间与现实的物理时间不同,为了实现一定的美学目的,电影中的布景师能够控制家具、房间、建筑、城市等,使时间的“第四维度”在深度上扩展了空间,建筑和环境通过视觉成为人们心理和精神活动的媒介。它可以主观打乱故事时间,创作表现非现实时间,可以说是创作时间艺术。
巧妙地运用时间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手段,在电影中角色演绎某一特殊气氛、情绪、动作等非常规动作时,可以用特殊镜头、特殊场景,如慢镜头的方式把时间放慢,演绎故事表象。也可以运用跳跃的方式,用一句话或是一个简单的镜头去表现10年或是人一生的跨度,这种时间的延长和缩短,在视觉和听觉上去表达与释放我们的阅历与情绪。[2]影视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可以涵盖由古至今的历史,在时间空间上表现上下五千年,但影片的处理是把时间跨度很大的事件加以浓缩,或者把发生在很短时间内的事件加以扩展来渲染气氛和增强艺术效果。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将故事生动、准确、完整地表现出来,就需要对时间进行压缩处理。电影的时间可以通过场景和建筑空间的变换,用色调、构图、造型、审美视觉心理等来表现客观的物理时间。电影蒙太奇可以把古今中外的许多城市建筑片段都汇集其中,这种蒙太奇式的拼贴在一瞬间会让人产生在时空上的恍惚感,但视觉上的某种真实性让人没有质疑。在现实中,事物的发生、发展的时间永远是线性和连续向前的,但是在电影叙事里时间是创造出来的,是艺术化的时间形态,也是蒙太奇的时间,它既可以表现无限的时间长河,又可以使时间的造型进行片段分切和组合并使其具有意义,这就形成了电影中建筑场景所要表现的具有时空跨度的空间环境,形成了电影时间概念。
三、建筑在电影中的空间作用
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是电影中人物活动的场所,电影的叙事离不开空间的转换。电影艺术挖掘出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潜能,使建筑不再受束缚。在电影中,叙事的空间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始终连续的,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镜头,其空间也可能相聚甚远,可能是几公里、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所以电影在创造运动和时空渗透的效果是其他艺术类型无法比拟的。通过电影,时间变成了空间的工具。然而这种人物空间关系的场面调度和它们的形式只有从运动中去寻找,这种运动不只是建筑和演员的位移运动,还包括摄影机的运动来完成。建筑空间也是因时间的加入而具有四维性,使建筑更加生动和富有活力,也使时间在空间的构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建筑场景分为室内空间、室外空间和室内外结合空间,是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都是依据文学剧本和导演分镜头剧本所涉及的内容和剧情的要求设定的。建筑作为电影的空间载体能为电影提供无限丰富的展示空间,对促进和辅助电影角色艺术形象的丰满完善、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电影中的建筑是一种随时空的转换进行空间布局的,不同的建筑空间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烘托环境气氛。建筑成为电影角色表演以及影视语言表达的空间载体和主要依托,角色的运动演绎与场景空间具有很强的交融性和互补性。[3]例如角色在忧郁的时候,建筑空间气氛可以设计成灰暗的,随着角色心情变得愉快,建筑空间变得明亮起来。建筑空间的形状、大小、方向、开阔程度等都具有一种影响情感的因素,诸如痛苦与悲伤、孤独与落寞、凄凉与冷漠、压抑与奔放、温情与浪漫等。随着电影情节和故事发生、发展得以展开空间环境,因此它必须符合电影的剧情内容、体现时代特征、事件的性质及特点,体现剧情发生的地域特性、历史时代、民族文化和角色特征。在电影作品中建筑空间能烘托出角色的心理变化和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抒情和表意的功能。设计师通过对建筑的色彩、光影、结构及镜头角度等合理的设计,将角色的内心情感和情绪变化通过建筑空间表现出来,通过这种人景互换,使场景变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延。
建筑空间可以衬托主体,表现空间深度以及表现人物和事件所处的环境,造成各种画面气氛、情调,帮助阐释影片内容。电影中建筑场景善于把时间性叙事转换成视觉的场景空间型叙事,通过强有力的叙事空间的表现,把故事演绎得更加富于情绪、富有感染力。电影中角色与建筑空间是互相联系、互相映衬、相互作用的,通过场景设计与刻画,观察其中的陈设和空间布局,能从另一个侧面描述和反映出角色的身份、性格、爱好、阶层、时代、地域、生活习惯、职业特征等诸多情况。因此,电影建筑场景具有设定空间距离的作用,是安排人物与活动场所的空间关系,它规定和制约着电影某个段落的角色、叙事、动作的构成与处理。突出功能是以景叙事,烘托出角色的心理变化和内心的情感世界。电影角色和建筑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建筑空间描述,使观众产生对电影角色性格、内心世界和情绪的认知理解。
四、结 语
电影与建筑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建筑在电影中有无穷的表现潜力,通过运用建筑背景再现空间和时间营造真实感,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审美感受。电影与建筑的相互渗透,使电影能够逼真地记录和复现建筑的存在,而建筑又构建了关于时间的流动和空间转换的电影背景,这些正是电影叙事的重要功能和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 沈福煦.建筑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2] 顾严华.动画场景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 钢琴音乐;发展;美学特征;美学表现;作用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音乐逐渐成为电影背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并贯穿于电影作品的始终。其中,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其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位置,它具有音域广、音色美和丰富的表现力等特殊性能,特别是在对影片的故事结构、审美艺术及意境渲染等方面都存在着特殊的意义。在现代电影行业中,人们把钢琴音乐作为一种新的素材,与电影的画面、旁白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故被视为“电影中的璀璨明珠”。因此,将钢琴音乐融入电影作品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士喜爱和推崇,不仅因为它独具特色的音乐功能和美学特质,而且它所带来的美学意义为电影行业的发展构建了更多无限的可能空间和想象。
一、钢琴音乐的发展及美学特征
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学科存在的音乐,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它在电影艺术的动态构成中,将故事内在的含义同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哲理合二为一,呈现出审美情趣和视听上的美感。中国音乐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和优良传统,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是否具有丰富的感情内容和审美趣味,如果没有表现内心情绪的手法只是纯粹的声响,那么音乐便没有生命和内涵。钢琴音乐的历史是漫长曲折的,钢琴音乐能够主观自如地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现实美景的想象。钢琴音乐的表现力极为丰富,主要特征与演奏者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不可分割,钢琴音乐一生追求落在以情感人的角度上,不分国界种族,在钢琴音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不仅在描述主人公情感历程上有所发挥,而且在描述自然现实主义的方向上也堪称为最好的乐器。总而言之,钢琴音乐作为电影中的一种新体裁形式存在,在表现主人公的个人情感和创作意图,引发欣赏者的感情共振和艺术想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作用。最终以抒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而引起观众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也正因为如此钢琴音乐这种特殊的美学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电影作品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电影中钢琴音乐的具体美学表现
随着电影中音乐的出现,以钢琴音乐为主要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在这些影片中钢琴音乐的美学体现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钢琴音乐美学因素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分析它在电影作品中的具体美学表现,即起着抒发故事情感、营造背景氛围和提升电影艺术品位的作用。
1.抒情作用是音乐本身都具备的一种功能,特别是在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可以起到很好的抒情作用,提升电影的审美感受,钢琴音乐类型根据不同的背景有明确的限定,如紧张的情节应配以急促的音乐,惊悚的场合大多配以高低起伏的音乐等。但是,在任何场景下的钢琴音乐所抒发的情感都是清晰具体的、有所突出指向的,它特定的抒情功能被十分明显地体现出来,并极大程度地融入电影本身中去。在当今很多电影作品中,比如电影《立春》和《音乐之声》中,前者女主角演奏的钢琴音乐反映出她对于艺术的无上追求和崇敬,以及对于爱情的渴望和骄傲,而后者中的钢琴音乐完全展示出女主角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性格特征,随着钢琴音乐的不同旋律也突出了她对于爱情的心理变化。
2.同时,钢琴音乐对于营造电影的背景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部优秀的电影,如果没有了声音元素的加入,电影也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比如《钢琴家》中钢琴音乐在营造背景气氛方面也发挥很好的功能,电影中四处躲藏的钢琴家最终能够逃生,发现他的德国军官并没有表现出纳粹刽子手的模样,当男主角躲进阁楼时,楼下传来了德国军官弹奏的《月光奏鸣曲》,琴声清冷悲伤充满了人情味,在此钢琴音乐努力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钢琴的运用为后面的电影很好地做了铺垫。又如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斗琴片段,主人公与爵士乐大师片中的三次钢琴较量让人为之惊叹不已,也体现出影片中的部分。此刻钢琴演奏的美学意义被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主人公的倾情演奏,钢琴曲时而舒缓低沉,时而急促高亢,钢琴唯美的曲调让观众进入到跌宕起伏的音乐中,而剧中的主人公也已经完全陷入到音乐的海洋,完全忽略了蓄意挑衅他的演奏大师。最重要的是观众在钢琴营造的氛围当中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孤独世界和美妙绝伦的音乐技巧,前两首钢琴曲子使观众在剧情中提出问题并想象结果,直至第三首钢琴曲完成,使观众放下紧张情绪而豁然开朗。此片中钢琴音乐同人物画面结合得淋漓尽致,声音在此贯穿到每个细节,让人不免感叹。
3.除了在营造背景和抒情之外,钢琴音乐在提升电影的艺术品位方面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在诸多的音乐中钢琴音乐是最具有高贵特质的音乐,也最为被观众所接受和熟悉。在电影中注入钢琴音乐,可以有效提升电影作品的艺术品位,在很多作品比如《钢琴课》《海上钢琴师》《天使爱美丽》等以音乐作为主题的电影中,钢琴在其中的取材比例相比其他乐器多出很多,因为电影中钢琴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对艺术上的享受盛宴。此外,钢琴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被运用在很多电影中使电影增色不少,而且影片中选择的钢琴音乐也多以肖邦、贝多芬、德彪西的钢琴名曲为主。钢琴自由的曲调可以让演奏者跟随自己心声完美展现出,使内心得到缓解和释放,电影中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在释放无尽的浪漫同时给观众带来优美的音乐享受,随着钢琴音乐的深刻演绎,电影的艺术品位也随之提升。比如在电影《钢琴师》中,非犹太裔大提琴演奏家的钢琴演奏片断,在她演奏巴赫的《G大调前奏曲》时,表情庄重内心却是十分悲痛,钢琴音乐让观众更加体会到主人公对纳粹的痛恨,而与她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形成深沉对比,这种深邃耐人寻味的艺术感觉直达观众内心,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
三、分析钢琴音乐在电影作品中的美学作用
在当今很多电影作品中,影片的内在之美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审美的主体所追求向往的一种美,观众从感官的接触、情感的共鸣逐步到达对电影深层内涵审美的理解,从而揭示出电影作用在审美主体的感官上、感情上以及心理上不同层次的美感效应。此外,钢琴音乐的魅力就在它特殊的声音,钢琴演奏比其他乐器更富于浪漫感,从美学的观点出发,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可以使观众更好地把握剧情和洞悉人物的内心情感,最后使两者达成思想上的共识,这也是电影中钢琴音乐的真正内涵。在《阿甘正传》一片中,影片开头一片缓缓飘落的白色羽毛和着背景音乐出现,随着悠扬缓慢的钢琴音乐,影片中的白色羽毛随同音乐起伏跌宕,最后羽毛落在主人公的脚下,故事开始。而故事结尾同样是悠扬的钢琴音乐,影片结尾主人公把儿子送上了校车,从他的书中落下了一根羽毛,又开始随风飞舞。钢琴音乐同整个故事完美融合为一体,不仅吸引观众的眼球,同时深刻体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和心灵感受。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现代影视艺术,其中电影音乐的创作在如今越来越被艺术工作者所重视,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和其中的音乐有着莫大的关联。钢琴音乐以其独到的艺术功效和美学价值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重视,因为电影音乐直接影响观众在观看影片时的情绪与心理活动,钢琴音乐既能主导环境背景的艺术美感,给观众以艺术感染力和渲染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又能与电影有机相结合,达到“乐中有景,乐中有情”的效果,使观众得到“以情动情”的最佳艺术认知。在《海上钢琴师》中,从影片的开始部分一段欢快的钢琴曲开始,使观众感受到主人公心中的悲伤与孤独,直到在一次船房录音的时候看到窗外出现的女孩,使主人公真正感受到爱的真谛和潜藏的温柔,他的眼睛跟随她的脸,同时弹奏了一曲即兴的以爱为由的曲子,让录音师哗然。这时的钢琴音乐音调舒缓、清新欢愉,整个片段中钢琴音乐的曲调随着女孩的行为而变化,电影中钢琴音乐真实和细致地塑造出主人公的情感内心,不仅使电影画面感变得生动鲜活,也让欣赏这部影片的观众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体现出美学上的真正价值所在。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变革,钢琴音乐的特殊美学效力在电影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揭示出它在电影美学中的效能是通过从审美感官过渡到审美感情再转化为审美理解这样一个逐渐深入的审美过程,它的流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反映了审美的动态性,成为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的一种审美现象。钢琴因素的运用表明了“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精神方向,而电影中表现出的意境美态仍然是许多审美主体在心底追寻的美好。因此,钢琴因素的融入将电影作品中的内在主旨与观众的内心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电影作品文化内涵和抒发电影美学的现实意义,也正因为钢琴音乐的美学意义,钢琴音乐才会被广泛运用于电影中,以从根本上达到引起观众共鸣和使观众获得审美趣味的目的。
四、结 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钢琴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使得创作者更应该重视其功能和意义,在电影音乐中,钢琴音乐的本体和载体便是音乐和乐谱,钢琴演奏的画面一般是不会出现的。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好的钢琴音乐,它使得电影作品的审美感受得到升华和稳进,也使得电影中人物特点更加鲜明,电影画面更加丰富。从美学意义角度上看,钢琴音乐不仅丰富了电影语言的叙述和表达,而且有力地给观众带来新的感官享受和视听体验。同时,钢琴音乐在电影中有着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美学因素,这就使得它在营造背景气氛、抒情力和提升电影艺术品位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其音乐在电影的艺术构成中展现了不同于其他艺术元素的美学功能。
[参考文献]
[1] 杜恩云.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美学特征[J].艺术研究,2006(01).
[2] 敖坤.美学视域下电影音乐的功能――兼评《钢琴师》的电影音乐[J].电影文学,2009(02).
[3] 李佳.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意义――以《钢琴家》《音乐之声》《海上钢琴师》等为例[J].电影文学,2010(17).
[4] 刘向阳.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J].电影文学,2008(07).
[5] 潘屹.电影《钢琴家》中钢琴音乐的美学意义[J].电影文学,2010(05).
[6] 杨彤.钢琴演奏艺术中的美学因素[J].消费导刊,2009(08).
[7] 李锐.《海上钢琴师》的经典镜头分析[J].华商,2008(03).
篇7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身份;认同;思索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民航大学专项“后现代视阈中流散身份的惑与解――菲利普・罗斯‘祖克曼系列’作品研究”的成果论文(项目编号:ZXH2012F009)。
后现代主义思潮原仅指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迅速蔓延到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以电影为主的大众媒体领域也不例外,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催生了后现代电影批评的产生。
将熟悉的、清楚的和简单的事物陌生化、模糊化和复杂化是后现代的一大主要特征,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往往充满了对概念的新造,所呈现出的结果往往是复杂的、矛盾的,而且令人迷惘的一个多面体。目前,后现代主义已近成为一个涵盖范围广泛且内容丰富的观念,但是无论属于在各个领域有着不同变身的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共同之处,那就是需要对传统的形而上学、人类中心主义、二元论、理性主义、父权制、机械主义、经济主义、本质主义等理论倾向进行反对、颠覆和超越。当后现代与这些的理论进行相互交叠和改造时,就使得对身份概念的不断的颠覆和再造成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阵地。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identity”集“身份”和“认同”为一身。首先点明了身份和认同之间的关系,但“身份”要想最终得到“认同”是个艰难的过程,首先身份要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自我构建和表达;其次,身份的表达和认同需要一个与社会各种话语相互斗争直至互相妥协的过程。最后,它需要通过各种媒介作为载体。身份的表达和认同是一系列成功联结的产物,[1]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失败。作为大众媒介主要形式的电影则充当了主要载体的作用,从来都是向公众展现身份变迁的重要场所。它不但塑造社会公众的身份、思想和情感,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左右公众行为的有效工具。[2]
在以反对、颠覆和超越传统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电影本身的身份也面临着挑战。而这种挑战和变化使得它所承载的各种身份的表达和认同更为复杂,也使得电影的身份问题的思索变得更为重要。社会学家将身份划分为自我身份和社会身份。相应的,自我身份认同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身份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自我构建和表达,通过寻找“我”与“我们”的不同而得以形成。社会身份认同是通过寻找“我们”与“他们”的不同而形成的,这又涉及提到的“我们”与社会各种话语中“他们”的相互斗争直至互相妥协的过程。最后两种身份认同通过各种媒介载体得以普及确立。
一、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自身身份之思
电影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比如爱迪生成功地使用强灯光把拍摄的形象连续放映在银幕上,还有被称作“电影之父”的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等都为现代电影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国内外很多古老的娱乐活动都有电影的痕迹,如中国流传已久的皮影戏和走马灯等。到目前为止电影已经有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也形成了自己约定成俗的定义。不难发现,电影成为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现代艺术之一,是集艺术形式,如表演、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的结合体,表现能力强,传播性广,可满足人们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
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的时间则比电影的出现晚了约近百年,这让人觉得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出现的。目前很多后现代电影都出现在近期,如以太空生物和各式各样宇宙飞船著称的《星球大战前传之幽灵的威胁》和具有魔幻奇特的特技风格的《黑客帝国》等等,这给我们的感觉是只有以现代高科技特别是电脑技术和声光影技术参与电影制作,效果夸张奇特、前卫的电影才是具有后现代主义特色的电影,其实不然。如果仔细分析电影的形成历程、定义,不难看出,电影本身从产生之始在自身身份上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电影集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特征决定了其在表现形式上将大于各个艺术形式,而又离不开各种艺术形式的本质,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是绝对的基础。后现代主义思维也是如此,从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到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对元叙事的怀疑,无一不在表明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无限的思维方式,反对任何假定的前提、基础、中心和视角,其具体理论内容表现为对惟一中心、据对基础、纯粹理论、等级结构、单一视角等的彻底否定。而在电影由多种艺术形式构成的自身身份中也蕴涵了后现代主义思想。任何一部好的电影必然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统一体,并非某一项艺术形式的结构,各种形式缺一不可。
而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随着后现代主义的普及而表现得更加明显。传统电影一般所遵循传统的电影章法的基础是戏剧冲突为基础,人物形象清晰。随着以反传统和非理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主义思潮在各个领域的席卷而来,电影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多样化,这种多层次的解构方法提供了更加证实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并注入了更多的新的视觉元素,这样,目前后现代主义电影变成了时代的主流。
二、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他者身份之思
“other”(他者)是后现论中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基础是对“差异性”(difference)的包容。尤其是在“identity”的表达和认同中,就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差异化体现。没有差异性,就没有身份的概念。社会身份认同是通过寻找“我们”与“他们”的差异而形成的,这又涉及提到的“我们”与社会各种话语中“他们”的相互斗争直至互相妥协的过程。
毫无疑问,作为媒体手段和大众文化主要方式的电影与其他媒体方式有着不同之处,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都对于电影的他者身份其进行了反思。对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的他者身份思索主要来自于两个视角的对比。
首先是电影作为他者的身份之思。虽然电影是众多艺术手法的结合体,侧重整体的效果,也发扬了个体艺术优势。在电影中,当需要发挥这些艺术说法的整体效果时,导演则会万箭齐发,场面宏大,而当需要发挥个体艺术效果时,则会突出个体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电影中的配乐或者某个场面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电影的这种特征是其他媒体手段所无法相比的,而这与后现论中的差异性的理论紧密相关。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差异性、语言游戏等是世界的常态。而电影肯定了其他艺术手段与自己的差异性,并且在众多与自己不同“语言游戏”的艺术手段进行了游戏和自由利用,最终将各个差异性的他者的价值进行了最大化,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提倡的自身包含着一种超越自身,进入一种不同于自身状态的差异性中。
其次,观众眼中的电影的他者身份之思。后现代主义学者让・鲍德里亚认为后现代社会就是第三种仿真时期,这时,仿真和真实之间模仿关系模糊,仿真结构就是真实。现实与想象、真与假的界限在逐渐地消失,每一个事件都是现象和现实的混合物,仿真、虚假的物充斥着整个社会。“在该秩序里,我们拥有的只有被构造出来的仿真品:我们的城市建设依靠一系列的规划、模型,我们的家庭布置需要一定的样板间;甚至于我们的人际关系也要根据大众传媒所提供的模型。”[3]他进而认为大众传媒是最大的仿真机器,它不断地制造出大量的形象、符号和代码。整个社会受到这些符码的控制,人们失去了对于外界真实世界的联系,因为这样虚假的真实更加真实,比美者更美,比现实更加现实。鲍德里亚认为迪斯尼乐园是最好的例子,而在大众传媒中,电影是最好的例子。
后现代背景下,电影成为观众眼中的现实社会,混淆了电影与现实社会之间区别的“他者”地位,进而我们将电影中的片段视为真实事件,游离于真假虚幻之间。但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的“他者”地位的消逝,可谓喜忧参半,因为如果碰到励志的影片,可以激发观众的道德观念,促进社会的良好风气,而如果影片质量堪忧,则会让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观看造成不良后果,比如追星就是典型的将电影的“他者”地位淡化之后的社会现象。
三、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载体身份之思
后现代电影通过反经典、反权威、反真理、反传统等这些重要特征将其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从作为载体的身份来思索,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的具体特点如下。
首先,后现代电影的内容常常向人们展示传统文化所制止的各种生活形态,而且对传统经典、常规不断地充满嘲讽、质疑乃至。在电影《低俗小说》中凶手在每次杀人前要先背诵一段圣经,此时劝人向善的宗教成了凶手的工具。《阿甘正传》展示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实带给人们的甚至是自我毁灭的过程。而大量后现代科幻电影中,比如《后天》《2012》等电影中,因为大量生化武器的出现,造成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恐慌。这些情节都在颠覆我们现在所生存的正常世界,凭借着电影“他者”地位的淡化,起到了异常的警示作用。
其次,后现代电影的表现手法也别具一格。拼凑、剪贴、戏仿、反讽等都在以后现代特征为表述方式的影片不断地被反复使用。而过去和未来、记忆和幻想、现实和神话的顺序也并无章法可循,根据剧情的需要随意剪贴拼接。在时间叙事处理中,有的采取有重复循环式,故事行走在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叙事圆圈里,如电影《大话西游》等采取的都是这种模式;有的采取杂合交汇式,突破正常的时间限制,让几个相互之间关联或者不相联的故事交叉在一起并且同时发生,各种时间相互杂糅和交错衔接,比如《低俗小说》和《太阳照常升起》等就采用了这种模式;有的则采取本末倒置式,即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故事的结尾讲起,再到故事的开始结束,比如《记忆碎片》和《时间裂痕》等采取了这种模式。而在空间的处理方面,有的采取多次重复式,指某种场景或者空间多次出现,比如《罗拉快跑》《迷墙》等采取了这种模式;有的采取多维表意性空间,指电影通过光线、画面和色彩等途径呈现出一种象征性、隐喻性的含义。如红色表示焦虑,黄色表示精神分裂等;有的则直接采取异化奇怪的空间,一般指与梦境相关的场景,或者将梦境作为直接的表现方式。
四、结语
电影是一门极受人们喜爱的综合性艺术表现手段。随着电影的发展,它从传统的民间的娱乐形式发展成为传统电影、现代电影一直到后现代电影,电影研究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可以预见的是,电影的发展必将随着后现论的发展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凭借着后现代的技术,未来的后现代电影必将能奉献出更多的精品。
[参考文献]
[1] Stuart Hall,Paul du Gey.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6.
[2] 庞慧敏.媒体话语对公众身份认同的构建[J].试听专论,2010(03).
篇8
关键词:电影产业;文化消费;文化交流;个性化主义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095-02
一、电影产业的文化消费背景
电影,自它诞生以来,身上似乎就背负起了“商业性”和“艺术性”的感叹号,在它一步步的发展过程中,电影的商业趋向在它的娱乐性作用的驱使下,已经被深深的冠上了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给人以视听刺激的“商业产品”的头衔。面对经济危机的考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经济结构都在发生重大改变。电影行业亦是如此。“没有任何其他行业会在没有任何公众保证的情况下就投资千万地把它完整的制作出来,没有任何其他行业会由公众使用过它的产品之后,仅仅把对他的记忆带走”[1]。在电影的身上它有它独特的文化消费背景,并且,在新媒体和消费环境的变化下,电影文化的消费背景也正在发生着改变。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它所要肩负的责任就更加重大起来,它要有的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性的运营体系,更重要的是阐释好文化传承的使命,如此的定义,也就让电影文化消费背后的文化密码不禁复杂起来了。中国的电影产业更是正在经受着巨大的变革,面对如今电影质量下降所导致的观众群流失的现象,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电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到底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他们在文化产业链条中的文化交流到底出现了怎样的断痕呢。这也正是本文中所要论述的问题。
二、电影产业中文化交流断层的根源
在消费主义的今天,消费文化正在迅速崛起。如今的生产者已经不再是消费环节中的主要角色了,他们不能再决定人们的消费需求,反而必须跟随着消费者的需求确定自己的生产结果。消费者已然翻身作了“主人”。这种“文化优势”使得任何商品生产者都必须以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前提来进行生产。电影的生产态势也表现在其中,电影制作者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题材、演员,更甚至是宣传方式,来迎合观众的文化需求,这样的电影才可能获得成功,仅仅是才可能获得成功。在当下,大众消费的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丰富,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观众和电影产品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愈来愈宽泛,从观影渠道上看,中国电影产业中的观众有了更多的私人观影渠道,不再是必须进入电影院才能观看影片。虽然我们现在的院线水平已经提高,大众的影片消费意识较之以前有所改变,他们在一部新片上映或者有自己喜欢的故事、演员出现的时候会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但是这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的观众也只是我们十几亿人口大国中的几十分之一,如此看来在我国选择影院观影渠道的消费者其实可以说得上是寥寥可数。而相对,私人的观影渠道却特别的畅通,受众可以选择DVD、压缩碟、BT下载、在线观看太多的方式获取一部电影的观看权力。如此的私人观影渠道所形成的电影消费环境大大冲击着电影院的消费空间,无疑,这就形成了个人性消费挑战集体性观赏的现象。而个人消费的文化倾向在选择影片上,更体现了把注意力偏向在后现代感的、贴近民众小情感的影片上。
从观影大众上看,试问,究竟喜欢看国产影片的人多,还是喜欢看欧美影片特别是好莱坞影片的人多呢?或许在以前我们会毫无疑问的回答,喜欢看欧美电影的人多——早前一份针对北京市民电影消费喜欢的随机抽样调查中显示,62%的被访者表示喜欢看大片。可是现在,欧美影片在我国电影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慢慢的好似呈现出了一种“水土不服”的现象,虽然我国的电影消费者对欧美影片依旧关注,但是它们的票房却在我国的电影市场呈现出了水平线的状态,看似没有变化,可是在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里这却是下降的写照,这是因为我们的电影消费者,他们处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中,并且在他们的内部,有着自身文化传统、文化现实高度认同及基础上的文化思想交流,更容易形成文化上的共识性,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成为了他们不可自我扭曲的情感倾向,从而也就慢慢的产生了对欧美电影的“眼球冲击即忘”的审美倾向。这也是欧美电影和国产电影在我国电影消费中的格局现象。从国际上看,较之国外影片走进来的情况,国产影片走出去的情况则不容乐观。我国的影片在大多数国际电影消费环境中是失语的,我们大多数电影产品都是在国门内自得其乐的电影,这些电影在我们自己的文化空间中出生并且无声消逝着。我们在对外开放电影国门的时候,我们自己好像只做好了接收的角色,却忘记了自己身上还担负着走出去的责任。
三、怎样弥补文化交流的断层
在消费的生产时代,消费的逻辑表现为“一种社会性的结构方式,也即当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来[2]”费瑟斯通认为,消费文化中,由于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仅是其使用价值,而主要是对他们的形象的消费,即是从形象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在影像担任使用价值的电影中,我们又该如何在现实的背景下发展电影产业,填补电影产业中传出和接受环节中的断裂现象,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颖度的魅力
在当下的社会文化体系中,要求的是极端个人魅力的彰显,基于这样的背景,个人特色的消费习惯也会在消费文化中进行渗透,电影消费者在选取电影时,不再单单的被影片的叙事文本本身所吸引,可能还会要求影片的演员、宣传方式也要符合自己的个人性的消费文化背景,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全方位的使影片有卖点,第一,要有吸引人眼球的影片故事。当下,我们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相对集中的70后和80后消费者,他们内心需要的情感共鸣就是如今电影市场应该开拓的电影题材,前不久上映的都市时尚情感题材的由吴秀波、汤唯主演的 《北京遇上西雅图》和正在热映的由赵薇导演的忆青春题材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两部票房都突破四亿的影片就说明了这一点,前者是点燃了受众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而后者则是对受众青春回忆的唤醒;第二,更应该懂得如何抓住电影的营销优势,这也是电影在“产业”中商业性的重要体现。信息传播渠道的变化,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2011年由文章和、白百合主演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的大卖,就是充分的把握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微博等新型的信息传播方法。我国现在也正在掀起一股制作中小成本电影的热潮,在小导演、小明星、小成本的电影构成中,如果能探索到恰当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可能会有第二部、第三部或者更多的电影来刷新《失恋33天》的神话记录。
(二)类型化消费
纵观国产电影的发展,经过好莱坞电影的诠释我们的电影被分成了众多的影片类型,延续到今天,似乎好像已经不能完全界定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电影范围了。比如说小成本电影和它所形成的特色,在过去是完全不被关注的,而它现在却成为了国产影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电影。 电影产业已经到了需要重新挖掘和总结电影类型体系的时候了。这一重新挖掘和总结,并不是在传统意义上增加新的电影类型,而是要针对观众群体来划分电影层次。上面我们说了现在的消费者更多的成为了个性化消费的主体,他们的个性化消费已经演变成固定的文化消费习惯,所以我们要通过完善的类型体系满足不同观影人群的需要,同时建立个性化人群组成主流群体观影的良好机制,从而不断提供更新类型电影。我们要改变现在国产电影市场偶尔出现一两部轰动一时的“节日式”影片之后就无声无息的现象,要牢牢地抓住自己的消费群体。
(三)文化关怀
电影中的艺术属性告诉我们,电影消费行为毫无疑问是一个充满文化关怀的行为,没有文化关怀的电影无论如何也不会赢得人们的喜爱。文化关怀并不是一个很难与商业电影扯上关系的词汇。简单点说,文化关怀的电影只是需要电影可以激发消费者思考,可以让消费者的思想情绪得到释放。如书一样,没有读者喜欢看和揣摩一本毫无文化内容的书,电影亦是如此。电影中的商业属性又告诉我们,电影自身是作为消费者的一种娱乐形式存在的。娱乐作为我们不可缺少的消费方式,它存在于各个生活阶层里。有调查甚至表明,“从各消费阶层之间的比较来看,最富裕阶层把时间用于交流的话题、空间、材料或者主题,而‘娱乐’的家庭比重最低,而用于‘学习’、‘运动’和‘旅游’的家庭比重最高;在‘社交’方面,富裕阶层和中上阶层家庭进行这方面闲暇消费最多;但特别令人意外和深思的是,最贫困阶层中将闲暇时间用于‘娱乐’的家庭比重也高达66.4%,仅次于中等消费阶层而排在第二位。[3]”或许从这里我们能得到启示,新文化消费环境里的电影主要是要抓住对哪个阶层的人群的文化关怀了。
四、总 结
作为现代人的消费者,想要从电影中获得的已经不仅仅是消磨时光或者满足思想,更是想要获取交流的话题、空间、材料和主题。因而我们现在的电影是要足够担负起文化交流的职责和重任的。从我国电影消费者多种多样的交流欲望来看,我国的电影产业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从而使我们的电影产品丰富起来,进而避免出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和《无极》这样的交流中断现象。我们期待我们的电影产业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逻辑,期待一个众生喧哗的电影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美)巴里里特曼(BarryR.Litman)著.尹鸿等译.大电影产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9
在最初的有声电影中,音乐还没有被运用于电影中,只有人物对话以及简单的声响,其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当电影与音乐相融合后,电影的综合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有了音乐的融入,提升了电影的效果,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乐感。
(一)电影音乐结构的灵活性。
电影音乐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音乐的结构无限制,[1]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比如《盗贼同盟》中,无论在哪一个片段都会听到一些由演奏者即兴而来的弹奏,这些音乐片段看似不规则,让人没有头绪,可是实际上,它们有着较大的关联性,此音乐可以阐释为盗贼在偷窃时心虚的表现,也可阐释为警察与盗贼在斗智斗勇时信心与胆识的自然流露。
音乐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语言,它没有规定的语义。电影音乐内容的可阐释性是其首要特质。不同的观众对电影音乐会有不同的阐释,当电影音乐响起时,观众可从音乐中感受故事的情节发展。在《假如爱有天意》中,以小提琴演奏的卡农序曲来开场,悠扬的琴声似乎将一幅幅完整的画面展示在观众眼前,使人浮想联翩,让人回味无穷,使观众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
(三)电影音乐的联想指向性。
电影音乐的联想指向性主要由电影音乐内容可阐释性延伸而来,电影音乐的自由想象空间与其他的音乐相比较小。[2]电影音乐最先带给观众的是画面的即视感,随之而来的是个人对电影的想象与联想。当观众展开想象时,电影音乐的出现就给观众带来了一定的指向功能,在《飞屋环游记》中就有一个镜头:主人公卡尔在自己屋顶上系上成千上万个氢气球,当这些氢气球飘出,房子缓缓上升时,伴随着上行琶音音节,使观众无论从视觉还是从听觉上都有一种腾然而上的感觉。这就是电影音乐的联想指向性。
二、电影音乐的组成结构
(一)电影背景音乐。
电影背景音乐指在电影影片中,作为背景进行衬托的音乐,一般都是无人声的。电影背景音乐主要是标识电影地域、环境以及场合的音乐,一般以画内音为主要电影背景音乐。当观众在观看电影时,调动观众情绪的除了电影情节外,还有电影的背景音乐,当两者相结合才可有效的抓住观众的眼球。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由于时间的流逝使其人物和情节被观众忘却,但影片中的背景音乐,其节奏、旋律和带给观众的感受等都是让人无法忘记的经典。
(二)电影场景音乐。
电影场景音乐主要是在电影的某一场景中所选用的音乐,电影场景音乐具有情节性,是根据电影中出现的某一情节或具体场景而定的,其目的是对电影中人物的情感变化进行渲染、铺垫以及烘托。比如在《飞屋环游记》的影片开始时,主人公卡尔由于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冒险家,便拿着气球,想象自己是一名能翻山越岭的冒险家,与此同时,场景音乐便响起,这里的音乐是一种欢快的爵士乐,其风格非常活泼幽默,不仅贴近主人公卡尔的童趣,还能有效地将观众引入影片中,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影片情节氛围有着较强的烘托作用。
(三)电影主题音乐。
电影主题音乐是概括电影感情与主题思想的音乐,在一些具有鲜明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和情绪基调的影片中,其音乐常常带有一个主导动机式、动机式或旋律式的核心,这就是电影主题音乐。伴随着影片主人公的出场,电影主题音乐多以原型出现。电影主题音乐除了表现影片主人公的性格或者思想感情,还可表现影片的某一观念或者某一事物。[3]电影主题音乐大多是由作曲家来创作的,但也不排除选用已有的电影主题音乐作品,比如《城南旧事》便选用《送别》作为电影主题音乐。电影主题音乐的功能主要是将观众带到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历史情境或者情感范畴中。在《黑天鹅》这部影片中所引用的主题音乐是《天鹅湖》,整部影片中贯穿着不同的演奏风格,以此来渲染气氛,引领主题。
三、结束语
篇10
(一)、深化主题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通常都有受欢迎的音乐。例如电影《Schindler'sList》(辛德勒名单)的主题音乐,它以柔和、圆润的音调形成了温柔、感人的音乐风格。如果单独聆听音乐,是悲伤的情绪,然而将其放置在影片结束部分时,则引起了观众的同情并且使得主题不断深化,这里的音乐已不仅表明柔软的情感,同时引发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以及对和平世界的渴望,这时音乐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有时音乐还可以起到帮助作用,反映出角色不言而喻的想法。每部影片中,演员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将角色真正的想法、立场传达给观众,通常,音乐可以帮助演员承担起此重任。音乐有助于传达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角色真正的思想和性格,或者使用很少的解释就可以让我们深刻地理解。音乐的正确使用可以感动观众,使电影更令人印象深刻。
(二)、渲染气氛
音乐通常具有能使观众产生感情的能力,通过它渲染气氛,刺激观众的情绪、推动情节的发展、增强激烈的效果、控制画面的节奏,目的是用来更加深刻地描述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例如,作曲家们经常使用弦乐来强调浪漫和悲剧的情绪,用铜管乐来象征力量和悲伤;用打击乐来增加悬念。《Glory》(1989)(光荣战役)和1976年由史泰龙编剧及主演的电影《Rocky》(洛奇)等影片就是用音乐来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以达到渲染气氛的效果。
(三)、控制节奏
音乐可以增强或者松弛电影的节奏。音乐在帮助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时,可以使影片具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并且变得更加有内涵,更具吸引力。例如在动作片中,音乐经常加快速度或者使用紧凑的节奏,而且音量通常增强,尤其是为了配合电影中一些激烈的大动作。在电影《Heat》(1995)(盗火线)中,从影片开始到结束,所有抢劫场景中都保持着一定强度的脉冲音乐。
(四)、增加喜剧效果
在很多电影中,音乐成为增加喜剧效果的小工具。片中经常使用低音鼓、大号等乐器的演奏来加强喜剧、幽默的声音和画面。例如搞笑片《theThreeStooges》(三个臭皮匠)和《HomeAlone》(小鬼当家)都是用音乐来创造出喜剧效果的。
(五)、此时无声胜
有声电影中音乐的戛然而止或不使用任何形式的音乐,可以产生一种无声的力量。作曲家可能创作一部电影音乐的部分是完整的沉默,而不是强烈的、震撼的音乐。电影《theexorcist》(大法师)中几乎没有音乐,反而增加了它的可怕的现实主义氛围,这里体现出“沉默”的力量。在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lfredHitchcock)A的电影《NorthbyNorthwest》(西北偏北)中那段非常著名的卡里格兰特追逐场景中,也没有使用任何音乐,只可以听到飞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却使得影片悬疑的场景增加了孤立、无助的感觉。
二、音乐在电影中运用的方式
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音乐是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电影音乐,使得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产生了惊人的效果。此外,音乐可以加深观众对于电影所要传达内涵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原创、改编、挪用三种,为了实现以上目标,电影音乐创作者必须有大量的音乐积累,并可以熟练使用不同种类的音乐元素,如节奏、力度、风格、配器等等。只有这样,音乐才能发挥其作用,有效地促进电影情节的发展。
(一)、直接使用古典音乐
在电影音乐中,并不是所有音乐都是原创的,还有一部分是直接使用了现有的音乐,最具代表的是一些古典大师的名作。在使用中可以原封不动地照搬,也可以进行不同风格地改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服务于画面。在电影《ModernTimes》(摩登时代)中,卓别林饰演的理发师工作的片段,配乐用的是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NO.5》,用舞曲的节奏配合理发师磨刀、剃须的动作,大大增加了影片的喜剧效果。电影《2001:ASpaceOdyssey》(2001太空漫游)中用到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电影史上古典音乐现代引用最经典的案例之一。在香港电影《东成西就》、《河东狮吼》中则是对古典音乐进行改编后在影片中使用:《东成西就》中将罗西尼歌剧序曲《威廉•退尔》中的片段填词成搞笑歌曲“我爱你”;《河东狮吼》中将奥芬•巴赫的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中的“康康舞”填词,均加强了影片的娱乐功能。
(二)、音乐传达历史背景
通过选用适当风格的音乐来创造环境气氛,换句话说,导演和作曲家在电影中使用与特定时间和地点相匹配的特定风格的音乐,用来说明时间和地点,传达历史背景。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在电影《TheMission》(战火浮生)中成功地使用南美音乐主题来帮助创建背景、营造氛围。电影《ColdMountain》(冷山)的音乐汲取了美国在南北内战期间的民间音乐,反映出电影中的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希腊作曲家范吉利斯(Vangelis)电影配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ladeRunner》(银翼杀手)中创作出未来音乐的幻想,巧妙地与主题呼应。
(三)、音乐配合画面动作
音乐经常模仿屏幕上的动作。例如当一个物体从高处跌落,音乐这时就模仿性地创作出从高到低的旋律走向。这种和动作共同发生的音乐被称为“并行音乐”,也被称为“凸显”出行为的音乐。在电影啊《Jaws》(大白鲨)中,当大白鲨潜入海底,音乐也伴随着下行的旋律。并行音乐最早出现在迪斯尼的动画电影《SteamboatWillie》(威利号汽船)中的“米老鼠”的角色中,因此,平行音乐还有个绰号叫“米老鼠”。
(四)、音画统一对应方式
电影音乐可以使用主题的方式和电影统一。一个特定的主题可以和一个特定的人物、地点或者主要环节紧密地结合,并且多次重复并贯穿在电影中,由此使得观众在电影事件和音乐之间产生联系。当不同音乐动机配合不同人物、事件等贯穿在整部电影当中,它将电影与音乐巧妙地合二为一。电影音乐创作大师约翰•威廉姆斯(JohnWilliams),在他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主题音乐创作法成为其重要的创作特点,用不同主题连接不同人物及情节,使得音乐与电影完美结合,代表作有《Schindler'sList》(辛德勒名单)、《StarWars》(星球大战)、《JurassicPark》(侏罗纪公园)、《E.T.》(外星人)等等。
(五)、音画游离混合运用
- 上一篇:城市园林景观绿化设计
- 下一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