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学科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83-03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在科学交流中的广泛应用,不同学科间的纵横交叉与相互渗透已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学科之间关系的动态发展往往通过知识流动的形式来维系,正是这些动态变化的知识流动促进了学科发展,加强了学科联系,同时也传导着学科变化。另外这些新兴技术越来越完善的理论体系化与应用广泛性逐渐影响着一些传统的专业学科,实现多学科融合,多学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成为目前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1]。这一发展结合了传统专业雄厚的知识背景与新兴专业的科学技术优势,实现传统学科与新兴技术共同发展与进步的双赢局面。而《土壤地理学》课程正是其中受到影响的学科之一。《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土壤学和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以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特殊矛盾为对象,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利用以及土壤资源保护的科学[2]。随着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扩张,特别是近年来空间数据的急剧增长,不论是自然地理数据或者社会经济数据都以井喷式的速度涌现出来,能够合理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和空间数据可以会为《土壤地理学》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便利。
一、传统土壤地理学概况
1.土壤地理学自身特点。土壤地理学是土壤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土壤形成分类、调查制图、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以及土壤资源的保护等,是综合性大学、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和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土壤地理学是土壤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以土壤与环境之间的这一特殊矛盾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的发生、发展、分异和分布规律,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综合性[3]。为此土壤地理学自身的特性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的土壤学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空间探索性与属性信息的空间化,而对于土壤属性信息的空间化是传统土壤学所不具备的知识,为此需要学生在掌握好传统土壤信息的基础上应该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以及地统计学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摆脱纯粹性学习和接收知识的阶段,进入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为学生以后从事科学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因此,从土壤地理学自身的特性以及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教学的目标来说,立足于传统土壤学基础上,实现多学科融合,从更全面合理的角度来教授土壤地理学课程是势在必行的,并且反过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土壤信息的空间化以及土壤发生、发展、分布的规律性。
2.土壤地理学多学科融合的必要性。土壤学作为一个传统的基础学科有其深厚的学术背景知识,土壤地理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专业需要在保留原有的土壤学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发挥多学科的优势,使其为科研与学术研究而服务。土壤地理学作为土壤学与自然地理学的边缘学科有其自身的优势所在,为尽可能地发挥其优势并培养全能型的人才,需要学校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并制定合适的、具有应用性的课程目标,从而为社会提供适应性强的人才,为科研院所提供多学科背景知识的学生。目前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其应用的广泛性,运用GIS技术来进行数据管理与图形可视化显示,以及运用地统计学知识进行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是土壤地理学自身学科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满足社会和科研院所人才需求的重要选择。由此可见,多学科融合在土壤地理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其自身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二、多学科融合对土壤地理学发展的优势
1.GIS技术在土壤地理学中的地位。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主要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地理数据以一定的格式输入、编辑、存储、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处理空间数据的能力,如图形数字化、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地形数据的三维模拟、虚拟场景、地图输出等。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技术自问世以来,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近几年该技术已经突破地学的范畴,在管理学、交通运输、医学、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GIS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成熟的理论体系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它的数据管理、图形显示、空间分析等知识可以很好地应用到土壤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实现土壤图等专题地图的制作与空间显示,从而可以更好地辅助学生对于土壤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空间角度上理解土壤自然地理特性,同时可以进一步结合不同地理位置的自然条件(气候、植被、地形和母质)来理解土壤属性的空间差异性,进而结合土壤属性的空间异质性和变异性来理解土壤属性空间分布的特性。
2.地统计知识在土壤地理学中的应用。地统计学是以具有空间分布特点的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变异与空间结构的一门学科。它是针对像矿产、资源、生物群落、地貌等有着特定的地域分布特征而发展的统计学。地统计学的主要理论是法统计学家G.Matheron创立的,经过不断完善和改进,目前已成为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的数学工具[5]。地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可以研究空间分布数据的结构性和随机性、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空间格局与变异,还可以对空间数据进行最优无偏内插,以及模拟空间数据的离散性及波动性。地统计学由分析空间变异与结构的变异函数及其参数和空间局部估计的Kriging(克里格)插值法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目前已在地球物理、地质、生态、土壤等领域应用。土壤地理学作为一门结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而且由于土壤空间属性的存在,结合地统计学的知识对其进行一定的空间探索、模拟与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根据已知的变量进行未知变量的预测和模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和物力,并能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为此将地统计知识应用到土壤地理学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具有更多的科研与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从单纯的学习知识上升到自我探索与研究的阶段,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3.多学科融合在土壤地理学教程中的优势。土壤地理学因其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在土壤地理学的教学中可以先从理论到实践,然后从实践再到探索,再从探索回归理论。首先分析区域文献资料并通过野外观察对成土环境、土壤剖面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利用进行研究,运用地理比较法和相关分析法,把握区域土壤地理分异规律,绘制区域土壤图,采集土壤标本、分析样品。在此过程中若引用GIS技术与地统计技术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优势:首先利用GIS技术可以管理土壤空间属性数据,并且可以根据自然地理数据资料生成不同的专题地图,以此来辅助对区域土壤地理分异规律的研究。其次,借助于GIS软件可以有助于学生根据实地调查资料绘制区域土壤图,以此来形成土壤属性分布空间上的概念,从而加深对于土壤地理分布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第三,借助于地统计知识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土壤属性空间分布规律的原因,并结合已知观测点来预测未知区域的土壤属性,同时可以进一步分析土壤属性空间分布具有变异性和异质性的原因。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若基于多学科融合的知识进行土壤地理学的教授课程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土壤地理分布规律,并且增强其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性强的人才,为科研单位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
三、土壤地理学研究性教学理论方法
1.传统土壤地理学教学理论方法。传统土壤地理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以教师的讲述为主,简单地辅以地图挂图和多媒体资料介绍,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土壤地理空间概念和深入理解土壤的发生、发展、分异和分布规律,学习往往流于机械性记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壤地理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有鉴于此,应用研究性学习理论方法,进行土壤地理教学改革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基于GIS的应用性土壤地理学教学方法探讨。GIS技术主要的优势是可以呈现土壤属性资源的空间特征,借助于深厚的土壤学背景与一定的自然地理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方便地制作出不同的土壤属性专题地图,实现土壤属性的空间图形化。为此在此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学生的软件操作与地理信息知识的学习过程。目前在GIS行业中可以应用的软件较多,主要为ArcMAP,MAPGIS,SurperMAP等,鉴于目前应用较多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建议在课程中选择ESRI公司的ArcGIS软件,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地理信息技术,掌握基本的空间数据的编辑与专题地形图的制作。因此可以以某一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一个区域进行土壤自然特征属性的调研,并通过所拥有的土壤背景知识以及自然地理资料进行区域土壤类型的诊断,然后画出粗略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土壤类型图,然后通过GIS软件转绘,通过进行坐标的校正以及文件的编辑,制作专题地图,从而实现土壤属性专题地图的掌握。这一案例的实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GIS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在土壤地理学方面的应用,同时可以使学生掌握多背景知识,通过探索GIS软件的其他功能来辅助土壤地理学课程的学习。
3.基于地统计学的科研性土壤地理学教学方法探讨。地统计学的主要用途是研究对象空间相关结构(或空间变异结构)的探测以及变量值的估计和模拟。由于土壤属性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变异性,会受到自然地理位置以及周围景观特征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特征。为此在进行土壤地理学的土壤属性的研究时可以根据已知观测点的数据资料来完成未知点的预测和模拟以及土壤属性之间关系的探索。运用地统计学进行空间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即数据探索性分析,空间连续性的量化模型,未知点属性值的估计,对未知点局部及空间整体不确定性的预测。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地理信息技术之后,可以实现基本的地统计知识的探索以及简单模型的构建,通过地统计模型的模拟与预测实现简单的土壤属性专题地图的制作。这一学习过程的掌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土壤属性整体空间特征的把握,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实现根据自己的需求完成土壤属性的预测和模拟,从而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与学习过程。
4.多学科融合对土壤地理学教学的影响。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培养良好的发散性思维,并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使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科研或者工作中,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价值。而本文关于土壤地理学的教学探讨在基于基础的土壤知识不变的前提下,结合最新最先进的GIS技术在土壤地理学中的应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关于新兴技术在自身专业中的应用,同时结合地统计学知识在土壤地理学中的应用,发挥学生独立学习、思考与创新的精神,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课程的改革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以学生为主,重视学生的独立性。实现多学科融合之后的土壤地理学,不再是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集动手、思考与创新于一体的新兴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特点,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探索,同时该课程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方面,而是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与提供多种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喜好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动手能力操作性强可以注重在GIS软件方向的发展,如果对于科研知识感兴趣,可以在地统计学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进行探索与研究。
(2)多种模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程改变了以前只是老师单纯教授的模式,重新融合了多种案例在课程中,既可以从野外土壤属性调查中学习怎样在实践中进行课程的学习,也可以通过课堂上软件的操作实现通过GIS软件来制作专题地图,还可以通过多种案例来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意识。在此种模式下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单纯是为了应付课程考试或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尽可能地扩大了知识的应用面,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思考与学习,可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多地选择自己以后要从事的方向以及发展规划。
四、结束语
经过多学科融合之后的土壤地理学不再是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结合了野外实习调查、室内软件操作以及案例分析等特征,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来掌握土壤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优化了土壤地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对土壤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土壤地理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土壤地理问题,提高其地理信息素养,同时加强学生对土壤地理中空间概念的感知,加深了学生对土壤的发生、发展、分异和分布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等地理核心能力,值得在土壤地理教学领域推广。同时将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地统计学的知识运用到土壤地理学的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人才,为社会和科研单位输送更多合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丁子涵,王芹,蒋卫荣.从引文分析看档案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融合[J].档案学通讯,2012,(2):25-29.
[2]张芳.《土壤地理学》教学中的拓展与探索[J].科教纵横,2012,(6):209.
[3]张甘霖,史学正,龚子同.中国土壤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土壤学报.2008,45(5):792-801.
[4]边馥苓.GIS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篇2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差异 高中地理
地理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性,更是成为实现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教学中,地理课堂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表现在: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不轻松,教学质量又不佳。因此,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备受关注,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1、对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真正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以及基本能力的形成,强调学生学得知识、发展能力,它是三维目标的基本点,是地理课堂教学中最有价值的知识点和学科技能,知识与技能是密不可分的,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没有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无从谈起,忽视技能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成为无本之木。因此,“知识与技能”是实现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着眼点。
“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过程”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方法”是学生学习地理的科学的方法,如地理观察法、区域比较法、野外调查法等,即学生形成学习能力,让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是教会学生学习,提升学习能力,让学习可持续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发展。“情感”是学习的动机、兴趣、情绪和体验。“态度”是指科学态度、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价值观”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师生都有要求,要求教师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也要塑造心灵;不仅启迪智慧,而且也要影响道德和人格。
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是相互相承、联系密切的有机整体,“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树立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教学有效性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同时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协调人地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课程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高中地理课本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使得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同时又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学科体系复杂、内容广泛。丰富的地理资料及信息,复杂的地理事物及现象,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要通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实现。如:自然带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分异规律就是各种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的是地理学科的综合性。
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现今更是错综复杂。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各国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区域的经济合作,各国的民族、宗教等交流更是频繁,成为地理热点、焦点问题。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区域中的整合,在内容上的体现,除了工业、农业、交通、贸易等传统的经济地理外,还增加了人口、城市、文化、政治、旅游、环保等内容。地理学科的区域性,既体现自然地理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又体现社会经济因素的相互影响。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是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区域中的区位选择,体现的是地理学科的地域性。
3、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3.1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地理知识大部分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知识又具有相对动态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引导学生勇于对地理知识和问题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的不同,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尽相同。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性别不同,学习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也会有差异;记忆力和理解力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接受和掌握程度也不一样。所以,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针对不同经验背景和知识背景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如高一阶段的学生大多在14或15周岁,由于受现有中考课程设置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基础薄弱,基本的地球、地图知识缺乏,更谈不上地理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再加上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获得知识比较被动,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高一阶段的地理课堂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多做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地理思维,在教学中尽量采用直观的教学法和比较法来进行教学;同时也要认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适当布置一些小型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如地理小实验、搜集材料、撰写地理调查报告、小论文等。高三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下,高三阶段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地理综合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提升地理素养。
同时,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要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多种真实和复杂的情景中,使学生适应不同的情景,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2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强调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将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引入课堂,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
地理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教学媒体、学生最基本因素构成的。现代教学媒体则可以创设情景,通过动画模拟,变无声为有声,动静结合,演示地理事物的发生变化过程,学生可以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活跃课堂气氛,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篇3
一、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分数才是硬道理”,根据目前我校的实际情况,怎样把学生的分数提高是一切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地理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把新课程要求下的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用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事例讲解、启发学生,让学生在相互帮助中增强主动学习的动因,而不能总是担心学生不会理解,总是惧怕有一些小知识点没有传授到位,这将无异于传统的地理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对地理学科感兴趣,分数就不会提高,总之一句话,要抓大放小,提倡“有效教学”。
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气压带与风带的教学”一般不按课本的程序去硬讲道理,而是选取课本中没有的材料如日本偷袭珍珠港这段史实来设计,学生在十分好奇的情况下,一堂课会完全进入角色,效果相当的好;在人文地理教学时,尽量选取长三角的材料也就是身边的现实来进行教学,学生都会睁大好奇的眼睛,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课标所要求的知识,而且会灵活运用,这恰恰是高考所要求的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对某一问题讲得太多太宽而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完成;二是讲与练的时间安排不太合适;三是重结论轻过程。就我校而言,地理组老师的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生动性,能够吸引学生,所以学生喜欢上地理课,师生沟通效果好。
今后,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解决有限地课堂学习时间与训练及培养能力的矛盾。为此,要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教师一定要有“有效教学”这个观念,积极思考并及时向不同兄弟学校的专家以及本校的教师或其他学科的专家请教。
四、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思考
经过思考,笔者发现在以往的教学中,有时一堂课全用课件上课,有的板书太少。对此,我们不能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也不能板书过少,使部分学生没有透彻理解传授知识的过程。另外,我们作为地理老师应该经常检讨自己是否与学生平等对话,是否有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感情,是否让地理课充满了激情等。
五、对教学反馈的反思
1.通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我们更应该要有这样的意识:整个高中地理教学应该具有一致性、整体性、连贯性,不能分割开来,高一到高三的内容如果在哪一个环节出了“次品”,对于总复习来说都是要重炒现饭的,而且效果不佳,故在平常的教学中,即使学生对于某一部分知识的接受有任何难度,也不要轻易放弃,那种只顾眼前利益的教学,迟早会害了学生的整体复习。
2.“得基础者得天下”,如果基础没有打好,一味地追求高、难方面的教学,不顾学生的实情,盲目攀比,最后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在高考中是一定要吃亏的,应牢记抓住主干知识不放松,把所有的基础打牢固,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学不好的道理。
3.关于作业,应强调“老师下题海,学生出题海”。事实证明,很多学生对作业过多有很大的反感情绪,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认真地学你的科目,分数也不会有所提高。所以在作业方面,作为老师应该要多选题,多做题,多研究高考真题,然后把精选出来的题目交给学生做,量不能太大,要适度、适时,才能效果明显。
4.关于信息的问题。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在充分利用好本校资源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与外校的联系,与名校的联系,与同类型学校的联系,这样才能知己知彼,资源共享,才能将它山之石用来攻玉。
篇4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探讨
一、提高教学质量
(一)关注生活,联系实际
通过联系生活,将地理应用于实际之中,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很有用的、很有必要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能反映地理学科获得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的知识;介绍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最新地理学科进展和科技成果,开拓学生视野;有意识的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到一起,用它来解决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比如在讲解《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以“大河之旅――环保中国2005黄河万里行”活动的新闻报道为背景,以及大量西北地区沙漠化的图片,引起学生关注,并指导学生思考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及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在学生踊跃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认为因素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然后总结应该合理利用水资源,构建防护林体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等多方面防治荒漠化。并以不要让人类的最后一滴泪是我们的眼泪这一宣传标语提醒大家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从而掌握了课本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
(二)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教学的内容广而多,单纯的依赖学生的视野是难以掌握的。有些东西甚至是枯燥的,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地球仪、挂图等直观教具,甚至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及时了解地理事件新闻,并充分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地理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教学,把教学内容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即可以作为地理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三)灵活运用一些幽默风趣和学生感兴趣的材料
教材中常有一些枯燥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加以佐证,一方面能够深化学生的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如:讲农业地域类型中水稻种植这一课时,以一则新闻报刊短文:“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惊人之问。”布朗预言:到2030年,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同时粮食的产量因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下降,需要从国外进口上亿吨粮食。进而得出了“谁也养活不了中国人”的结论。面对这个问题,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解决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少的难题,通过这样引入后面的内容,学生上课情绪被调动起来,从而让学生自学袁隆平的水稻科学研究以及季风水田的特点,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
(四)注重课堂上的语言表达
课堂上要把知识传达给学生,就要更好的驾驭语言,恰当的表达,交流,讲究语调、语速、语言的精炼和直观。满堂灌的教学,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消化和思考,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切忌讲得激动就滔滔不绝、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一堂课下来老师激情飞扬,而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效果就不是很理想,应改变语速和课堂调节,使得所讲的知识学生都能听清楚、听明白。否则再好的手段、方法都不会事半功倍。还有就是规范的地理教学语言,它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衡量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标准。
二、巧妙的利用激励机制
(一)提出挑战性要求
在课堂上当学生面临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教学要求时,也出现在他们有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有趣问题想弄清楚之时,学生的积极性或是动机就会被激发出来。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适当难度的教学要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问题的难度一定要适当,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不至于起到反面效果使学生丧失信心。其次是教师的教学要集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有效的授课、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达到挑战性的教学要求,完成难度适当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成功,从而强化他们的动机。
(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成就感,让学生回答问题、完成课堂小练习、在后续教学时利用学生的观点、肯定学生的贡献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能力,通过向他们传递能够成功的信念和让他们有成功的经历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三)做出反馈给予激励
有效教学必须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各种学习问题,要重视学生质疑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重任就由讲授、提问转向倾听。教师为分解难点提出有效问题,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并适当进行提示。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倾听学生对自己的回答,更重要的是倾听学生对自己的提问。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出的反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并进而看到自己的成绩,进一步强化其课堂学习动机。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奖励,但是奖励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的特权,并且奖励要公平,这样激励的力量更大,效果更好。
篇5
【关键词】地理教学;有效课堂;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1-0083-01
传统的地理教学还是一种应试教育,由于有升学的压力使教学陷入了题海战术,严重偏离了地理教学的实质。新课改要求教师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断的思索、探究,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学到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合作探究完成教学的难点、重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我校实行新课改以来,我积极参加学校培训、讲座、听课,我从不懂到有所了解,从初步尝试到学习探索,这其中有着许多的收获,许多的感想,也有许多的疑问,下面我结合自己讲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一般是经过“好奇――求知――爱好――入迷追求”的过程之后形成的。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情境,在课前提出与讲课内容相关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去探索,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我在讲这节课时仔细阅读新课标,创设了如下问题导入新课。播放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图片提问以下问题,(1)是谁偷走了我的土地?(2)这里的土壤为什么会流失?(3)土壤流失带来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黄土高原为什么千沟万壑呢?学生带上这些问题开始思考,很多同学开始看书找答案,还有一些同学迫不及待的举手回答。看到他们活跃的表现,我暗自高兴他们已经被我调动起来了。这样教师可以利用有梯度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避免了一些苍白无力的提问,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困惑、疑问进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二、用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改变传统授课、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组合作探究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气氛非常活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形式、内容、分工等进行具体的落实,要从发展、差异、效率、课堂整体结构的预设出发,完成高效课堂,使课堂整体有活力。
通过师生、生生多边合作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在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布置任务,先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每个学生通过阅读课本预先对每个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路,然后进行合作交流,发挥各自的长处。教师要成为课堂中的一员,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引领学生学习方向,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展示自主合作的学习效果,共享结论、相互交流,在思想的相互碰撞中得到提升。在本节课中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探究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严重的水土流失。此后,我围绕着合作探究中如何分组、分工、交流、管理等任务进行了思考,得出最适合的计划。课前:进行分组,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兴趣、能力、性别等因素的差异,将全班分成12个小组,每组成员4人,并推荐1名组长;另外,布置学生预习教科书的相关内容。课堂:将学生分12个小组。首先每个小组内进行分工,确定每个学生的任务。学习时间为一节课,主要安排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小组进行汇报、展示自己组的成果,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作出成绩评价。最后,我定下了教案。让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1)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2)分析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在提出这两个问题后我给学生10分钟时间,让各个小组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最后达成共识。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我走过去的时候还不断的问我相关的问题。5分钟过去后就已经有小组举手要回答,表现的非常积极,我让每组的发言人回答,同时还要对每个小组打分。有的小组还是给不出准确答案,我及时的给出提示和启发,在我的鼓励和启发下他们大胆的总结答案。学生们兴趣盎然,在合作中学到了本节课的重点。我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讨论作简要的评价,对学生学习中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存在疑问和模糊认识的重要知识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拔,指引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学习目标,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形成清晰的脉络。在具体的课堂结构中,合作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则是一种教学方式。
三、结语
总之,新课改带来了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为此地理教师必须主动更新理念,努力克服传统教育的封闭性,清醒地把握并走出教学中的认识误区,通过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变革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推进地理新课程教学。加强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更新思想观念、突破陈旧观念、注重有效课堂,是实现教育改革跨越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桂珍,朱雪梅,李梅.“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行为与管理――以“农业地域类型”为课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04:10-14.
[2]王爱军.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如何进行合作学习[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5:21.
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效率;高效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能在学业上有所提高、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同时也或者情感、品德和能力的长足发展。但由于现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在扩展和优化,加之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目前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而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要求现在的教育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如何提高高中理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高中地理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现我就针对这一点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革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
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传统的观念认为,高中地理学科只要学生肯下功夫,多用心去背就能考出理想的成绩,所以高中教师在以往的授课中都是知识格式化和复制式的教学,多数都是知识的灌输,然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死记硬别来应付考试。但是一味的记忆,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时间一长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革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而这种转变一定要遵循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整堂课是否优质高效的评价标准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是否有获得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的机会;学生间是否有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是否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掌握相关知识;是否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等。所以这样的课堂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法组织课堂教学,如设置问题情境,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取素材,吸引学生注意力。或是布置任务,让学生提前搜集资料,通过和同学、老师交流而获得知识等一些方法。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并且获得表达与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讨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传授给学生解决问提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
式,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举一反三,更好的理解与运用课堂所学。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良好课堂气氛不仅有利于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对于创建和谐优质的的师生关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仅是教师优质的教育教学方式的结果,更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折现。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更容易形成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继而提高课堂的教与学的效果。要想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每位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主动地接触学生、关心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不仅会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而且由于师生间可以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探讨,课堂气氛也就会变得轻松愉悦。
有个小故事说的是瑞士钟表匠们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下可以制造出世界上最优质、精确地钟表,但如果有人为了获得这样的钟表而强制钟表匠制作时,他们往往却制作不了。这是由于这些钟表匠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他们的身心都是放松的,思维也是活跃、清晰的,创造力也是最为旺盛的。另外,教育学的研究也认为,学生的心理只有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才会有丰富的想象。所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就是其中必不可少。当然这还要求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要能充分体现出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的特征,还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公,他们要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透析现有学情,巧用知识迁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多,对知识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人们的经历不再是以往简简单单的,而是通过广泛的途径猎取了大量的生活常识及科学知识。对于高中生也是如此,他们获取的这些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自旧知识加以联系,强化学习目标,加深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如何综合治理长江水患的问题时,教师引入了近年来学生所接触到的有关长江的相关实事如:三峡工程,1998年洪水实况转播,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又如在讲中国的疆域时,由于很多学生都知道中国属于东方国家,而且还被誉为是“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教师就可以从这点开始入手一步步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地球仪找出相关知识,即: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北半球。并且我国领土范围位居世界第三,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
四、坚持因材施教,调动积极因素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对地理有很大的恐惧心理,甚而对地理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这种情况是许多教师都会面对的难题。但是,最为教师我们始终要坚信,每一个人的感情、习惯、和行为都式可改变的。因此作为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差异,和他们的心理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那些特困生多加以鼓励,并传授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也不是那么难。而对相对比较活泼好动的学生要注意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培养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营造和谐优质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篇7
例如,教学“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内容时,我就尝试不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示意图,而是先给他们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水循环示意图;然后让他们四人一组进行比较,说出自己画的不完善的地方并加以修正;最后各组把最满意的图展示给同学们。为加深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锻炼学生描述地理现象的能力,我又让学生拿着自己画的图,讲出水循环的过程。
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课堂资源,让学生走上讲台,这会使我们的课堂会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如一次我在讲“温州乡镇企业”的时候,我问学生有没有人对温州熟悉的,结果班上正好有一个学生的老家就在温州,于是我让他通过自己的视角谈谈温州的现状。这位学生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我和其他学生对他讲的内容都感到很新鲜。这节课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教学效果相当好。
在学习必修1的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时,我把研究课题改为了“如何解决郑州交通拥堵现状”。为了顺利完成这一问题探究,我让学生分小组对郑州的一些路段进行观察,并结合自己上下学的亲身感受,分析郑州交通的现状,探究拥堵的原因,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这种探究学习,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对学生进行了品德行为的教育,同时通过问题的研究也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但是,在新课改下实施有效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也有下面一些困惑:
困惑一: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讲“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内容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让他们合作学习,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我对各组发言情况进行打分,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这样做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基础有差异,再加上是按照座位分的小组,有些同学并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探讨,而是趁机说话。②学生自学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多指导。③这类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大,造成学生自学效率较低。④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⑤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学生则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这样的课堂无形中就变成了少数几个人的课堂,达不到学生共同发展的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针对学生的现状提出让学生感兴趣、难度适宜的探究问题是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关键。
困惑二:教辅资料、课后作业题以及阶段性考试题与教材不配套。
我们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中,但是课后作业题和考试题还是涉及老教材的内容,于是教师在讲作业题时不得不去补充很多知识点,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我建议,课改区学校的教师最好自己编写校本作业,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在阶段性考试中,建议由担任新教材教学的教师来出题。如果沿用老教师出题的习惯,就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利于课改的实施。
篇8
关键词:微课;有效教学;地理教学;应用
一、微课与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的核心主要是看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看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多元、有差异的发展。而随着现代化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微课的出现,
将成为对传统地理教学的一种有益的补充,以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地理教学。
2.微课的含义与特点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在时间和内容上――短小精炼,一般时长控制在5~10分钟,主要围绕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开展教学;在形式上――丰富有趣,主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大量的地理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展示出来;在使用上――机动灵活,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点播,可以重复使用,利用率较高。所以使用微课来辅助教学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1.课前,利用微课引导预习,实现自主学习
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教师可以在上课前通过网络传输给学生相关的微课资源,学生在预习时可以通过观看这些简短的微视频,激发学习兴趣,再结合导学案,梳理知识点,实现自主学习。
教学案例分析一: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很难到野外进行直观的观察和实验,在预习时如果只依赖课本文字与图片也很难对各种河流地貌有形象的认识,更难以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机制。教师可以先制作一条虚拟的旅游线路,沿长江顺流而下,通过景观图观察沿途地貌的变化。然后,教师再在室外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堆成一座小沙山,用不同重量的水去冲刷,并在试验中提出探究性问题:山上与山下地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流水的侵蚀与搬运能力与流量和流速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教师再设计一个导学案:列表对比虎跳峡、中下游平原、河口三角洲各段河流流速的变化、外力作用的差异及其地貌特点。我们可以把这些做成微视屏,在课前预习时传输给学生,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为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做好铺垫。
2.课中,利用微课释难解惑,形象再现复杂的地理现象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章节的重、难点很抽象,学生听起来觉得很枯燥,不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利用结合动画制作的微课来直观化、视觉化地再现复杂的地理现象,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去理解和消化所学的重、难点知识。
教学案例分析二:必修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传统教学一般都是让学生通过教材的插画、模型或者照片等形式去认知,这样很单一,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困难,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而微课就可以利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将地球公转做成三维画面,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能清晰地反映出直射点的移动、晨昏线的变化、昼夜长短的纬度以及季节变化状况,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建立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来直观地了解昼夜长短这一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并清楚其原理,提高了教学效果。
3.课后,利用微课巩固拓展,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是不一样的,在一对多的传统课堂里,教师也无法对所有学生进行个性教学。而现在的微课却可以帮助教师照顾到每一个个体差异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同一个知识点录制多个不同层次的微课,如基础知识的系统归纳、重点知识的拓展引申、高考链接等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后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挑选微课的类型,来决定微课播放的速度与频率,做到各取所需,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
教学案例分析三:必修二“农业区位的选择”的复习课
农业区位因素的考查一直都是高考的重点,而在必修二课本上只是通过案例着重分析了三个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补充,进行知识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针对该知识点录制适用不同学生需求的微课,如,列表归纳各个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配以典型图片与案例――适用接受能力慢、地理基础薄弱的学生,帮助他们梳理和巩固知识;列举世界与中国典型区域,引导学生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因地制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适用于学习潜力大、地理素养较高的学生,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提高他们探讨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化资源,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无论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只要有条件,学生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多元、有差异的发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了地理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学习理论与有效教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篇9
一、试卷讲评课应遵循的原则
1.准确及时原则
讲评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反馈信息的准确与否,我认为:讲评之前应做好有关数据统计,包括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各题得分率。如有参考班级还应了解对应数据,以确定本班级成绩状况,各人所处的位置。对本次测试中进步明显者、明显不足者等,将有关情况分类统计,落实人头,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准确统计、及时讲评是上好讲评课的基础。
2.典型性原则
把试题逐一分析,时间上既不可能,从学生实际来说也无必要。因此,课堂上讲评、分析的题目必须有所选择。选题应遵循典型性原则,即要选择与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选择学生卷面上的独到见解的题,选择出错较多的题等来进行讲评,切忌面面俱到,逐题讲评。
3.系统结构原则
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而地理认知结构是由地理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师要通过讲评,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系统知识网络,这样有助于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保持。为此,讲评应将分散于各题中的知识点和地理思想方法适当归类评价,形成认知和方法的系统结构。
二、试卷讲评课的案例研究
1.调查课堂。
讲评试卷内容的三种形式及弊端:
形式一:书面贴或在课堂黑板公布试卷答案就完了。
形式二:从测试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题题不放过。其弊端:浪费时间,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收益甚微。
形式三:根据测试情况,有所侧重,大多人做对的试题不讲,错误较多的试题重点评讲,这种做法虽比前两种好,但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单一,就题论题。
2.调查学生。
我们设计了如下5个问题,从各个侧面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想法,作为下一步教学改进的参考和依据。
问题一:你认为在地理讲评课上收获不大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你对教师经常斥责学生“这个问题都讲(纠正)过好几遍了,为什么又错了(或现在还不会)!”有什么看法?
问题三:对一个较难的问题,或解题过程中的岔路口(关键之处),你希望通过老师讲解还是让你们自行思考、讨论而获得解决?
3.开设试卷讲评研讨课。
以往开公开课不是新授课,就是习题课、复习课,不重视试卷讲评课,觉得试卷讲评课没有内容可上,造成试卷讲评课教师懒动脑、学生不愿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课题组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一学期至少开一节地理试卷讲评的公开课,并在课后进行集体讨论。这就促使教师对这一课型进行准备和钻研,再通过课后相互交流、讨论研究教学方法。
(1)课题:溧水县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初二地理试卷讲评。
(2)教学过程:
①课前准备:
各题得分率分析(任选50份试卷抽样分析):最高分:49;最低分8;平均分37(总分50)。选择题中第1、2、3、5、7、8、9、11、12、20题得分率不高,尤其是2、3、7、8得分率偏低。判断题中第22、24题得分率较低。综合题中第26题中每小题的第一问,第27题第三小题,第29题第三小题得分率偏低。对得分率低的小题分析错误原因,并准备相关的知识链接和变式训练。
三、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
本节课是县级地理公开研讨课,笔者上课之前压力颇大。通过课前大量的资料学习和向同行们请教过后,总结自己的思路上完这堂二模地理试卷讲评课。课后与听课、评课的同行们认真研讨,对于上好一堂试卷讲评课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1.课前准备,做好试卷分析,明确教学目标。
在试卷评价前,教师必须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做好考试信息整理,具体包括学生逐题的得分情况分析、试卷评价、平行班级差距分析等。其中学生得分情况分析直接影响试卷评讲的针对性,教师必须对各题学生的得分率进行分析。选择题尽量分析出学生选错的答案集中情况,从而分析学生选错的原因。
2.案例教学,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试卷讲评课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讲评课既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学生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的活动中确立主体地位。
3.以“点”带”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每评完一套试题,都可尝试着把知识点归纳成一条线和一张网,理清学生要掌握的主干知识。例如涉及地理分区时可以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交通运输、经济特征等方面构建知识体系。长期坚持,所有的地理知识会构建成若干个知识“树”,最终“开花结果”。这样教师就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形成了完整的地理知识网络。
4.联系实际,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就是指把试题中所含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联系。根据试题中的知识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地理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或解释。例如,本试卷中第2题考查到青海省的简称,课堂中可以联系汽车的车牌,让学生明确我们可以用眼看到生活中处处存在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地理教育,2005(3).
[2]中学生物学,2007(5).
篇10
关键词: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地理教学
新课程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明确了“学什么”,提出了学会的要求,是实施另外两个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组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具体化,明确了“怎样学”,以求达到“会学”的高目标和高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知识与技能”的有效学习和“过程与方法”的高效实施的动力。如何实现高中地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我以《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的可能性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准备,了解他们在知识技能、认知能力、学习动机、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一般情况和个别情况,依此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的出发点。
在制定《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时,通过对学生历次地理考试成绩的分析,结合平时的观察,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前一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主要的区位因素,并初步掌握了运用案例分析区位因素的方法,可以在这一节课中得到迁移;加上生活在海沧新阳工业区,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接触了不少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的知识;另外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已开始具有辩证逻辑思维的特点,他们能够从一般的原理、原则出发,运用理论分析和综合事实材料,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因此,他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节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渴望通过工厂实地调查以及系统的专业学习,客观地评价家乡的工业生产,为家乡的发展出谋献策。
二、读懂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关键点
读懂教材,不仅仅是读懂某个专题,更要懂得如何选择、处置教学内容,这才算是读懂了教材。要通过专题的基本框架、重点内容的厘清,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在此基础上深入钻研文本的内涵和外延,了解规律、原理产生的自然和人文境域,抓准专题的情感基调;然后,根据课程总目标、各阶段目标及学习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落实突破难点、重点的关键点以及前后连贯、衔接学生学习起点的联结点。做好了这些工作,教学目标的制定就会比较准确、集中、具体而恰当了。
在确定《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重点、难点时,通过本节知识的基本框架,先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再深入钻研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最后根据课程总目标、各阶段目标及学习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学习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1.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理解不同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会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
2.教学难点
(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理解不同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会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
3.教学关键点
通过当地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会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
三、重组学习内容,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回顾先前教学经验与反思的基础上,可开发学习资源和运用教学媒体对教材的顺序、详略、深浅等作适当取舍、加工、提炼等处理,再确定三维目标。
《工业的区位选择》的学习内容就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组。课前布置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开展对海沧本地工厂的地理调查,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课堂上借助多媒体,先以乡土地理情境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提供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模式,把工业区位选择的重难点分解成工业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业选择的影响等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处于一个个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思维成果、质疑讨论,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课后布置二选一的研究性学习课题:(1)在两会上原工业部长李毅中提出坚定不移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在这个背景下探究海沧工业区将如何发展;(2)探究曾经是行业老大的柯达公司破产并转型的原因。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研究引向课外研究,激发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探究过程等。
四、掌握教学目标叙写的技术
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具体行为改变和人格产生的影响,其行为改变或表现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
“知识与技能”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的叙述方式,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如《工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可叙写为:
1.知道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并理解不同的工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会进行区位选择。
2.结合海沧工业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学会小组合作调查,探究该工厂落户海沧工业区的区位因素。
3.学会判读几种常见工业导向型的模式图,提高自己的读图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叙述方式,即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或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过程性的、体验性的;另外要把握叙述的五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内容和行为标准。
如《工业的区位选择》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可叙写为:
1.通过对海沧翔鹭石化、正新轮胎等厂的地理调查,学会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收集地理数据、图表进行分析判断并应用于区位学习。
2.通过对海沧工业实例的调查分析,探究海沧工业区布局的特点,并学会准确运用地理术语表达的能力。
3.通过工厂实地调查、小组讨论交流工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的区位选择等活动,提高自主学习、团体协作的能力。
如《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叙写为:
1.通过分析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2.通过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树立科学发展观。
3.通过分析海沧的工业实例,了解海沧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树立热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信念。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要根据地理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标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江晔,刘兰.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