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篇1

一、农村居民两大传染病防治知识水平较低

2011年7月至8月对四川省南充市1100名城乡居民进行结核病、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中,回收结核病有效问卷1028份,农村407人,城镇621人;艾滋病有效问卷1007份,农村399人,城镇608人。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3.0%,农村为54.3%,城镇为65.5%,农村明显低于城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3,P<0.01);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的基本信息总知晓率为64.8%,农村为54.9%,城镇为71.4%,农村明显低于城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3,P<0.01)。以上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对两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水平均低于城市居民,这将直接影响到农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农村存在健康教育资源贫乏、人口居住分散、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等现状,因而农民获取传染病防治知识相对较难,是导致农村居民传染病防治知识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的主要原因。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农村居民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水平,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

二、农村居民传染病高危行为较严重

在调查结核病相关危险行为时,15.3%的农村居民认为抽烟与结核病发病没有关系,而城市居民仅为8.2%,农村居民受相关习俗影响较严重,对结核病相关危险行为认识不够;在调查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时,有婚外的人群中,坚持使用的农村居民仅占16.8%,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的25.2%。农村居民传染病高危行为较严重,对传染病高危行为的危害认识不够,是农村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一大难题,应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居民认识程度。

三、农村居民传染病防治知识获取途径仍较传统

结核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获取途径有电视、广播、网络、书报杂志、疾病防治宣传活动、自己身边的朋友和其他途径。农村居民两种传染病防治知识获取途径基本相同,均为一半以上选择了电视节目,三分之一以上选择了书报杂志;选剩下六条途径的农村居民相对很少。而城市居民选择的获取途径前三位为电视节目、网络和疾病防治宣传活动。相对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获取传染病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仍较传统,是导致农村居民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

四、对农村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建议

1、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传染病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科技普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应当纳入当地卫生发展规划[2],制定农村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完善传染病健康教育体系,保证健康教育扎实有效的运作。

2、加大专项经费投入

资金缺乏阻碍了传染病防制工作的深入开展,是开展传染病防制工作的最大难题[3]。在地方财政和科普经费中设立专项教育经费,专门支持农村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确保专项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以保证传染病健康教育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3、开展形式多样的传染病健康教育

在坚持电视节目等传统优势健康教育形式的同时,建立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专栏,通过横幅、展板、讲座、义诊、咨询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疾病防治宣传活动,结合网络信息传播,向广大居民宣传卫生科普知识。以重点人群的传染病疾病预防知识宣传为主,大力宣传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习惯,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

篇2

关键词:健康教育;传染病;护理;临床应用

近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以及人们饮食不均衡、运动量较少等因素,出现了各种传染病。而如何加强传染病患者的护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是护理人员目前最应当重视的问题。在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适当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进而提高护理的应用效果。

1 传染病护理中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针对传染病的相关基础知识,它包括对该疾病的认识、饮食控制方面、运动方面、药物治疗等方面,在提高传染病患者关于日常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

其中,传染病护理中的规范化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6方面:①传染病基础认识,包括传染病的病因、种类、临床表现、影响等。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②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它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尘埃)传播;少数(天花、白喉、猩红热等)亦可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病原携带者;③药物治疗知识,包括相关口服药的种类、服用方法、服用效果、不良反应等;④饮食控制,包括适宜的食物类型与烹饪方法、禁忌食物种类与烹饪方法等,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增加水和维生素的摄入;⑤健康运动知识,包括运动的种类、运动量、运动时间及运动方式等;⑥自我管理,加强做好环境卫生工作、调整作息,保证规律[3]。

2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2.1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下面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为例,对所选的患者开展规范化、全面化的健康教育,并以问卷调查与测试评分的方式来了解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对传染病护理知识的认识度变化,分析、探讨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变化情况。

2.1.1资料与方法

2.1.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传染病治疗的100例患者,其中男48例,女52例,平均年龄29.74岁。呼吸道传染病判断以常规诊断标准为参考,大多有恶心、头痛、发热、乏力、咳嗽流涕、全身酸痛等不适症状,有些伴有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2.1.1.2方法 以本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住院的肠道传染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在护理中开展全面的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教育结果,分析比较患者在教育前后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评价。

2.1.1.3统计学方法 采用MicrosoftExcel2003作为数据录入软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

2.2传染病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对上述100例患者开展规范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及传染病护理健康知识测试,并在护理过程中重点观察患者对传染病健康护理知识的认识情况,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入院第1d当班护士接诊,发放传染病知识调查表对其对传染病知识的了解等进行评估;并告知相关检查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入院第2d,宣教传染病的基本知识,进一步评估患者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饮食习惯;了解患者对第1d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适时补充。

入院第3d与第4d,分别进行饮食指导与运动指导,并嘱患者备好必备的食物。

入院第5d与第6d,分别进行口服药指导,以及日常卫生护理指导,引导患者养成勤洗手、作息规律的生活习惯。

在出院当天发放教育知识调查表,并与入院时进行比较。同时还应当告知与疾病有关的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咨询电话等。

2.3结果

2.3.1健康教育前后肠道传染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开展健康教育之前,患者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很低,尤其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了解不清。在开展健康教育之后,知晓率明显提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见表1。

2.3.2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评价 在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质量评价,以百分制为标准,评价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及时性、趣味性以及全面性[4]。趣味性得分较低,评分结果见表2。自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以来,在科室、医院满意度调查中,患者满意率连续保持在87%以上。

根据上述表2中的数据可以得知,本次研究中健康教育的趣味性评分较低,因此,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图画、视频等有趣的教育手段来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兴趣,便于患者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2.4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传染病患者开展全面化的健康教育后,患者对于传染病的护理知识及健康预防知识的认知度明显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中的重要性。只有提高传染病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真正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更好的控制疾病。下面结合我院对传染病患者所开展的规范化健康教育,就其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

2.4.1有利于加强传染病的管理 健康教育在开展中,突出传染病的特点,教育人群以预防为主,做好消毒隔离,让患者明白既要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对他人负责。

2.4.2有利于增强患者的预防保健意识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患者及亲属进行预防疾病知识的教育,可以增强患者自我预防和保健的意识,消除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3有利于提高传染病的护理质量 健康教育的传播手段和技巧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后护理质量。整体护理中,主管护士应该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3 讨论

通过对传染病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不仅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健康的重视度,提高其对传染病护理知识的认识度,转变以往不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而且大大提高了传染病患者在疾病治疗中的参与度,有助于患者提升日常自我管理能力,对预防、控制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另外,通过规范化的健康知识教育,改变了多数患者应对疾病的消极心态,促使其加深了自我管理的信念,明显提高了传染病的治疗质量,有效的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肖贵轩,杨坤,刘武垣,等.健康教育对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管理,2008,24(4):423.

[2]曾萍.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0(9):32-33.

篇3

法定传染病在农村的社会防治是基层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有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密切结合农村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医院和村两级医务人员及病人、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扩充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使病人及其家属、广大村民都具备了充分的自我防护意识,形成强大的自我防御屏障,努力营造一个“人人要健康,健康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推动农村法定传染病社会防治工作的开展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法定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

1 建立健康教育网络体系,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手段,落实考核办法

建立起以卫生系统为主的纵向网络,即卫生行政机构-专业健康教育机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整合卫生、教育媒体和社会团体等单位协同工作的横向网络体系,这样基本上就可以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同执行健康教育规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语言教育 通过听课或办培训班的形式,由专业人员就某一专题进行讲课,为搞好法定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基层医院要有专门的人员分管,负责拟定工作计划,制定传染病的社会防治工作宣传制度和检查考核办法,由防疫科人员,每月组织一次健康教育例会讲座,内容尤其注重易懂性、针对性,具体性,避免生搬硬套、讲大道理。

1.2 文字教育 可以采用形式简单,制作方便,语言精练,易于记忆,号召力、鼓动性强的卫生标语,达到大造舆论和创造气氛的作用。卫生传单:针对某种季节性传染病,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内容系统,针对性和知识性强,简单明了。

1.3 形象化教育 采用宣传图片,照片,标语,模型,示范 ,演示等形象化教育方法,把复杂的传染病临床表现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百姓有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大大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1.4 电化教育 利用媒体机构的广播、电视等媒体资料,以及投影、幻灯、VCD、等电化教材开展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大大加深村民的防病治病意识,使其成为自觉行为,从而为法定传染病农村社会防治工作铺开道路。

2 制定监测措施,防止疫情漏报

对医院医护人员、村医生进行健康教育是加强疫情报告、防止疫情漏报、开展疫情监和搞好传染病社会防治的关键措施。

开展健康教育前,由于近年来医务人员队伍年轻化,缺乏较扎实的业务知识作保障,传染病的漏报、迟报、误治时有发生,我们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两套学习方案:院内临床大夫的学习与医院领导取得联系,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安排课时,注重教授疑似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辩证施治、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村医则利用每月一次的例会,开展业务学习。由于农民就医习惯,加上经济原因,相当一部分传染病患者首次就诊大夫是村医,这就要求村医从思想上重视,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培训内容侧重于法定传染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体表指征,尤其是临床表现。在2010年一年中,全镇共发肝炎17例,其中6例由村医转诊入院,这就为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赢得了时间,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普及防病知识,巩固工作成果

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防止疫情蔓延、巩固法定传染病防治工作成果的完善措施。

篇4

【关键词】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25-02

医院门诊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这也是医院教育工作和导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理念,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因此,在门诊工作中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2011年3月至10月笔者选择130例传染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院的130例门诊传染病患者,在患者同意并且能准确表达自己感受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83例,女47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6.23±2.16)岁。文化程度为本科10例,大专51例,高中与中专33例,高中以下36例。患有病毒性肝炎者67例,肺结核36例,细菌性痢疾23例,流行性腮腺炎4例。

1.2研究方法

制作和设计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其中的调查项目包括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病因等,并且调查患者是否了解正确的饮食方法,以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让患者填写自己的基本信息以及对医护人员的需求等。患者在候诊时或者就诊后对其进行咨询和调查,并让他们填写相关的调查表。调查人员对表中的各项目进行耐心解释,然后逐项指导患者填写,对于不认识字的患者的由调查人员进行讲解,并在患者同意的前提下代为填写。在调查过程中发放问卷14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30份,回收率为92.86%。

2结果

门诊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情况具体见下表1所示。从下表可以看出传染病患者对健康教育迫切需求的前四项依次为传染病预防知识73例(56.15%),正确的饮食方法与注意事项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各为71例(54.62%),传染病诊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70例(53.85%),传染病的发病原因66例(50.77%)。

3讨论

传染病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或病毒引发的,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或人畜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的病原体诱发的,这些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等[3]。传染病与其他疾病不同,其最大区别就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染给其他个体[4]。病原体从宿主体内排出后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传播给新的易感染者,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的种类和毒性等关系密切[5]。传染病的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并且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危重,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留下后遗症或者危及生命,如流感、乙型脑炎等。医院门诊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这也是医院教育工作和导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理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次研究中传染病患者对与疾病相关的知识需求十分迫切,结果表明传染病患者对健康教育迫切需求排列的前四项依次为:传染病预防知识 (56.15%)、正确的饮食方法与注意事项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各 (54.62%)、传染病诊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53.85%)、传染病的发病原因 (50.77%)。这是因为传染病发病急、病情重,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十分迫切。表1中患者对医院及其科室相关情况的需求程度较低,只有20.77%,这是因为患者及其家属希望快速缓解病情,没有必要了解医院及科室的相关信息。

综上所述,传染病患者普遍提高了对疾病知识的教育需求,对一些非疾病知识的需求度较低,护理人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此更好地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阮丽云,阮香兰.门诊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10(21):65-66.

[2]宋艳,窦继云,腾晓艳.初诊传染病医院患者住院不同时期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2(05):74-75.

[3]颜廷敏,刘丽华,张静璇.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09(18):27-28.

篇5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健康的危险因素,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促进和维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叫。在医院传染病防控中,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丰富患者的医疗保健知识,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医院的爆发和流行,维护患者的健康,保障医疗诊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一、医院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住院患者居住和活动比较集中,流动性大,预防疾病知识缺乏,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不稳定,加之患者健康状况差,病情复杂,抵抗力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给传染病的流行与播散造成了有利条件,使这部分人群成为传染病爆发和流行的高危人群。2003年非典暴发流行就发生在医院。在传染病流行中,高居首位且最活跃的可控因素是不正确的健康观念、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而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所以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人类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在传染病防控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实施步骤

(一)组织

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组员包括医政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由组长统一部署,形成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的教育局面。

(二)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

每年制定本年度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基本内容、时间、方式、课程安排等。根据季节、流行病学特点并结合当前传染病流行现状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做到每月都有不同的主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健康教育内容。

(三)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在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健康传播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使机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功能。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1)群体健康教育:充分利用讲座、板报、宣传栏、条幅、广播、滚动屏、宣传折页、宣传画、网络等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召开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防控传染病主题宣传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开展健康知识咨询活动,提高患者的兴趣和传染病防控能力。

(2)个体健康教育:包括就诊时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及电话咨询服务,内容包括讲解传染病发病特点、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用药知识等,提供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建议,及传染病患者追踪随访。

(3)开展健康教育半小时活动:住院患者每日要进行半小时健康宣教活动,将传染病防治知识列入医院宣教计划,并与实时传染病流行与防控情况相结合,及时调整和更新宣教内容,以确保宣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教育效果评价和分析

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住院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在查阅有关资料后自编调查问卷,主要调查患者对常见传染病(甲流、肺结核、乙肝和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8 份,有效回收率为94.8%。开展健康教育前患者总体回答正确率只有18% 。通过健康教育后患者防控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9%以上。全面开展健康宣传,尤其是开展健康教育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医院健康教育对传染病防控效果显著:所在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习惯明显改善,防控传染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说明以多种形式开展的健康教育有效,且健康教育半小时宣教活动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其不良卫生习惯的最直接有效途径。

(2)注重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综合性:在传染病防控中,健康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展健康教育,要根据接受教育群体特点的不同、传染病发病特点不同、和同一疾病不同时期防控重点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方案和宣传计划。选择行之有效的健康传播方式,且形式宜多样化,比如以健康宣教为主,结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广播、宣传折页等有效传播方式,综合实行健康教育才能切实取得实效。

篇6

一、目标

(一)充分利用大众媒体,使用各种传播手段,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和宣传,为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公众了解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二)深入开展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健康教育,要求各社区、医院、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悬挂横幅,增强医务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能力,积极指导教育部门全面开展在校师生健康教育。

二、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一)流感

1.搞好居室环境卫生,常开窗,勤通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喝水,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睛或口鼻。

2.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一年内未接种过流感疫苗者,可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费接种流感疫苗。

3.如果发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

4.避免与流感样症状(发热、伴咳嗽或咽痛)人员密切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出现流感样症状,应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隔离和防护。咳嗽或大喷嚏时用纸巾、手帕等遮住口鼻,并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或参加聚会活动,以免传染给他人。

(二)麻疹

1.麻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很容易被感染。打喷嚏、咳嗽、说话时产生的飞沫可以传播麻疹。

2.得了麻疹,常有发热、结膜炎、流鼻涕、咳嗽、皮疹等症状,也会有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3.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出生后应在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必要时进行强化接种。

4.对8月龄以下及其他各种原因不能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在麻疹流行地区应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

5.家长要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6.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疾病的高发季节,建议去病人较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避免不必要的输液,同时要戴好口罩。

(三)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饭前、便后及处理完呕吐物或婴儿的尿片后应洗净双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

3.注意保持居室的空气流通和环境整洁,勤开窗,常通风。

4.家长要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一旦儿童出现发热伴皮疹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做好隔离和消毒。如果孩子是幼儿园小朋友或学校学生,应及早告诉班级老师,孩子未彻底治好前,要在家休息,不要让孩子外出与其他儿童接触,更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学校上学,防止传染给别的儿童。

(四)结核病

1.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核病。

3.得了结核病,应当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

4.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

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6.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

7.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8.养成开窗通风习惯。

9.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三、健康教育主要策略

(一)通过讲座、培训、咨询和资料入户等面对面健康教育形式,结合正在开展的公民健康素养巡讲和各类健康教育活动,将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渗透于公众日常生活中

1.开展健康教育“六个一进社区”活动,即健康志愿者、宣传资料、卫生讲座、公益广告、健身活动进社区,大力倡导住处勤开窗、多通风,教会群众正确洗手的方法;

2.深入社区,利用宣传日、集市等群众性节日,开展健康教育咨询和服务,分发宣传材料;举办相关内容的巡展、展览等,提高人们对重点传染病的认识;

3.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志愿者和社区健康咨询服务点作用,积极组织各基层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重点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

4.通过卫生工作网络,动员各居委、医院、学校、厂矿企业等结合各自情况,把春季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通过流动字幕、专家讲座、开设栏目、影视宣传等多种手段,及时权威、科学、正确的信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与宣传机构的合作与沟通,积极配合新闻媒体,通过新闻宣传,加大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2.利用新闻报道、流动字幕、手机短信等途径,每天播发科普防治知识;重点宣传文明咳嗽、健康礼仪等内容,强化居民主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意识,提升个人和全社会公德素质;

3.利用本地政府网站以及卫生网站,开设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栏目,并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防病重点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加强网络建设;

4.做好疫情监测、媒体培训、风险沟通和应对,各地每天要定时收集国内外、省内外、当地媒体的相关信息,及时权威、科学、正确的信息。

(三)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干预

1.根据核心信息,面向儿童、在校学生、体弱者等重点人群,制作不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以满足本地区广大群众的需求;

2.在社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应当在醒目处悬挂(张贴)横幅、标语、宣传画等,在公共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各类防治知识;

3.组织发动专业人员、社区防保人员(公共卫生联络员)、校医等各种力量,深入学校、社区等地开展健康咨询和讲座;

4.加强对医疗机构健康教育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增强医务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能力;

5.积极指导教育部门全面开展在校师生健康教育,在新学期开学联合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春季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活动,覆盖辖区全部学校,特别是加强对学校晨检的指导与管理,加强科学洗手、文明咳嗽、勤开窗通风等防病行为的教育与演示。

篇7

任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最终点都在医院,预防保健科是医院承担区域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终端处理处。我院预防保健科承担着医院辖区内传染病管理、健康教育、爱国卫生运动、院内职工医疗保健、传染病报告、疫情控制及死亡生命数据统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开展对居民慢性病管理及健康知识教育等各项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预防保健科工作管理内容和职责

1.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

综合医院是病人和病菌密集的地方,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传染病的漏报,甚至还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预防保健科在相关职能科室协助下从全院的角度,从规范疫情处理各项操作、理顺传染病疫情处理程序入手开展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

1.1 严格遵守、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规,针对国家规定的 37 种传染病,制定出具体、有效的防控、医疗救治及报告、处理管理细则。

1.2 由预防保健科专人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工作。

1.3 督促各临床科室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准确地填报报告传染卡。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每年完成涂阳结核病人15例。

1.4 对医院实验室、血液、血液制品、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部门及传染病病原体样本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 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1.5 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网络直报(国家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订正()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及报告工作。加强发热门诊和腹泻门诊的监管工作。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报告和防治管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我院积极开展了有关慢病的预防控制管理工作。

2.1 实行每月漏报检查与质量控制制度,并利用简报形式对检查情况予以通报。

2.2 门诊、住院医生每日对确诊的病例填写卡片报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专人负责卡片的收集、整理、核对、汇总登记,并报市疾控中心。

2.3 加强慢病监测工作的规范管理,对临床各科医生进行报卡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2.4 采取主题和日常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防癌、抗癌的科学知识。

3.死亡病例报卡和管理

我院认真执行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下发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指导全院医务人员严格规范化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和死亡病例报告卡,及时、准确进行网络报送。

4.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健康教育管理

我院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和改善环境卫生质量的一件大事,向患者及其家属和广大群众开展健康教育,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积极开展本院的爱国卫生运动,对健康教育工作有明确的计划,医院现有一名院级领导分管医院健康教育并有专 ( 兼 ) 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院的健康教育业务计划。在门诊或病房各种候诊区域醒目位置提供闭路电视、健康教育专栏和健康教育宣传品。医院积极组织本院医务人员参与市 ( 区 ) 的社会性健康教育活动,对医护人员为病人实施的健康教育计划有定期的评估和反馈。

5.本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体检和保健工作管理

保健科广泛征集在职和离退休职工意见,认真组织职工体检和保健工作,扎扎实实地服务于广大职工同志。目前本院在职和退休职工体检每年一次;女职工每年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一次。本院职工的看病、开病假、住院、会诊和转院等,由预防保健科医师根据病情和有关规定处理。

6.职业、放射卫生监督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有关规定,负责院内职业病的健康管理工作。安排每年一次从事有毒有害工作人员的体检和从事放射人员每两年一次体检。联系安排每年一次职业病作业场所的环境检测,对个人放射剂量计进行监督管理,每三个月换发一次。

二、预防保健工作管理经验

1.医院领导支持,预防保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科与医务科、护理部及各临床部门等业务科室均能很好的协作,医院预防保健各项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 加强督导检查,提高医院预防保健工作管理质量。每日下科室查看门诊日志对传染病及死亡漏报病例等及时补报,提高预防保健工作管理质量,降低了传染病的漏迟报率。

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防治水平。每年举办各种法律法规、疾病防治知识和健康保健知识培训讲座,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学习。

篇8

1材料与方法

数据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经过市疾控中心和我镇卫生所工作人员核实,对各病种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传染病发病情况

2.1.1发病强度:2004~2009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69例,年总发病率249.14/十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53例,丙类传染病316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发病率依次为:手足口病137.06/十万,肺结核51.53/十万,其他感染性腹泻23.91/十万,病毒性肝炎14.34/十万,流行性腮腺炎6.91/十万,细菌性痢疾5.31/十万,猩红热5.31/十万,淋病2.12/十万,麻疹1.59/十万,疟疾1.06/十万。其他传染病如:尖锐湿疣13例,发病率为6.91/十万;水痘10例,发病率为5.31/十万。

2.1.2传播途径分类: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疾病(手足口病) 259 例,占55.22%;呼吸道传染病123例(肺结核97例,麻疹3例,猩红热10例,流行性腮腺炎13例),占26.23%;肠道传染病74例(甲型肝炎1例,未分型肝炎9例,戊型肝炎9例,细菌性痢疾10例,其他感染性腹泻45例),占15.78%;血源及性传播疾病11例(淋病4例,乙型肝炎5例,丙型肝炎2例),占总病例数的2.35%;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2例,即疟疾,占0.43%。

2.2流行特征

2.2.1地区分布:全镇37个行政村(居委)均有传染病发生,发病率排在前五位的是:育华村,肖陆村,杨华村,桃北村,夏庄居委。其余村及居委发病率均低于往年发病率水平。

2.2.2时间分布:全年均有传染病报告,春季发生传染病占全年发病总数的14.71%(69/469),以呼吸道传染病多见;夏季传染病占全年发病总数的31.13%(146/469),以手足口病多见,占本季发病总数的56.16%(82/146);秋季传染病占全年发病总数的39.45%(185/469),还是以手足口病发病为主,占本季发病总数的68.65%(127/185),其次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占7.57%(14/185);冬季传染病占全年发病总数的14.71%(69/469),还是以手足口病较多见,占本季度发病数的68.12%(47/69)。全年中以6月份发病人数最多,占全年发病总数的15.14%(71/469),12月份最少,占全年发病总数的2.35%(11/469)。由于手足口病的病原主要是EV71病毒,传播途径较多,人群(特别是幼儿)普遍易感,所以易造成疾病的流行,该病患病后临床症状大多轻微,较易诊断,加之近来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有所提高和警惕,所以近年来该病的报告数有所增加。纵观时间分布,夏季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冬末和春季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

2.2.3人群分布:①职业分布:散童发病243例,占总数的51.81%;农民发病78例,占16.63%;幼托儿童发病54例,占11.51%;学生发病22例,占4.69%;工人发病25例,占5.33%;离退休人员发病24例,占5.12%;医务人员3例,占0.64%;商务人员4例,占0.85%;家务待业及干部发病各2例,各占0.43%;其他人员12例,占2.56%。②年龄分布:0~86岁均有发病,单各年龄组不同病种发病年龄高峰各异(见表):③性别分布:男女性别发病数比例为1.61:1(289/180)。

3讨论

传染病发病谱及其发病率的变化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扩大免疫规划后乙肝疫苗的免费接种、全民健康教育等措施的实施,血源和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已经明显减少;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麻疹疫苗以及其他疫苗的接种使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大大下降。

篇9

作者:谢爱华 杨建文 许慧琴

【摘 要】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对重点传染病和常见病的知晓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水平。为学校健康教育内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我市7 个辖市区其中26 所中小学校,初中二年级和小学五年级学生各一个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中小学生1019 人,重点疾病知识知晓率为84.87%,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重点疾病行为形成率为91.42%,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学生重点疾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的占54.76%,小学生和农村学校低于中学生和城市学校;84.2%的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或卫生知识讲座,农村学校差于城市学校,中学差于小学;学生希望学校加强有关健康教育的心理需求占99.61%。结论 我市中小学生重点疾病知识知晓水平和行为水平总体良好。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学校加强重点疾病卫生防病健康教育,教育部门按国家规定所有小学和初中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高中开设健康教育讲座的要求执行,符合学生对卫生知识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 学生;传染病;常见病;知识;行为

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措施。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学校学习生活卫生环境条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学生主要传染病和常见病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传染病逐步成为学校传染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而近视眼、龋齿、肥胖、伤害已经逐步替代肠道寄生虫病、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作为学校主要防控的四种重点学生常见病。为了解学生对这些重点传染病和常见病知识的知晓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水平,我们于2011 年4 月对我市7 个辖市区26 所中小学校1019 名学生进行了相关疾病知识、行为及心理需求态度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现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1 方法及内容

结合我市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督导,镇江市疾控机构学校卫生专业人员对7 个辖市区随机抽样调查了城乡中小学各一所。根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健康60 条)核心内容知识和行为要点,自拟学生健康知识行为问卷,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掌握艾滋病、结核病、肝炎重点传染病和近视眼、龋齿、肥胖、伤害等重点常见病知识和行为;二是学生接受重点传染病和常见病知识行为健康教育情况;三是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或卫生防病知识讲座情况;四是学生接受学校传染病和重点疾病健康教育的心理需求态度。每所学校抽样调查初中二年级和小学五年级学生各一个班,每班学生40 名左右,共调查学生1019 名,城市学生380 名、农村学生639 名;中学生524 名、小学生495 名,中小学生比为1.06:1;男生561 名、女生458 名,男女性别比为1.22:1。现场调查结束后,对资料进行核查整理,录入计算机abidat软件数据库,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重点传染病和常见病知识知晓情况

中小学生重点疾病知识知晓率总体达到84.87%,中小学生分别为85.59%和84.1%,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知晓率分别为85.13%和79.61%.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乡学生知晓率分别为82.37%和86.35%,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镇江市中小学生疾病预防卫生知识调查统计表

分类

调查人数

应答题数

正确题数

正确率(%)

X2值

中学生

524

5240

4485

85.59

4.4*

小学生

495

4950

4163

84.1

男生

561

5610

4776

85.13

0.68

女生

458

4580

3872

79.61

城市

380

3800

3130

82.37

29.48*

农村

639

6390

5518

86.35

合计

1019

10190

8646

84.87

*p

2.2 中小学生重点疾病行为形成率(表2)

中小学生重点疾病行为形成率总体水平达到91.42%,中小学生分别为90.35%和92.55%,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分别为90.83%和92.14%.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乡学生分别为92.82%和89.72%,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镇江市中小学生疾病预防卫生行为调查统计表

分类

调查人数

应答题数

正确题数

正确率(%)

X2值

中学生

524

3668

3314

90.35

11.05*

小学生

495

3465

3207

92.55

男生

561

3927

3567

90.83

3.84*

女生

458

3206

2954

92.14

城市

380

2660

2468

92.82

10.03*

农村

639

4473

4053

89.72

合计

1019

7133

6521

91.42

*p

2.3 中小学生重点疾病知识来源、态度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表3) 学生重点疾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健康教育课或讲座的仅占54.76%,小学生和农村学校低于中学和城市学校;只有84.2%的学生接受健康教育课或卫生防病知识讲座学习,农村学校差于城市学校,中学差于小学;学生希望今后要加强这些重点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心理需求占99.61%,说明目前学校开展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点传染病和近视眼、龋齿、肥胖、伤害等四种重点学生常见病健康教育工作不力,有部分学校未能够按照国家教育部《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开展学校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学校未能够充分有效发挥应有的学校卫生防病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学生未能够从学校这一主要途径获取卫生防病知识特别是这些重点传染病和疾病卫生知识和行为的健康教育。

表3 镇江市学生防病知识来源、心理需求和学校健康教育情况

学生

人数

学生防病知识来源于学校健康教育的人数(%)

学生希望接受学校防病健康教育的人数(%)

知道学校开设防病健康教育课或讲座的人数(%)

中学生

524

295(56.3)

521(99.43)

405(77.29)

小学生

495

263(53.13)

494(99.8)

453(91.52)

男生

561

317(56.51)

558(99.47)

466(83.07)

女生

458

241(52.62)

457(99.78)

392(85.59)

城市

380

234(61.58)

378(99.47)

326(85.79)

农村

639

324(50.7)

63(99.69)

532(83.26)

合计

1019

558(54.76)

1015(99.61)

858(84.2)

3 讨论

以往学校学生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和行为水平和学校健康教育相关调查主要集中在学生某种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知识和行为调查[1-4],本次学生卫生防病知识行为调查与以往不同的是重点综合调查了学生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点传染病和危害学生健康的“新”的学生四种常见病,即肥胖、近视、伤害、龋齿,同时对学校开展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现况及学生获取途径来源和态度进行了调查,有关专题综合调查这些传染病和重点常见病的调查报告比较少见。因此,对于学校开展卫生防病健康教育及了解学生重点传染病和常见病知识和行为掌握情况针对性更强,能够直接反映学生对这些重点疾病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的真实情况,以及学校开展这些相关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此调查结果可以作为我市乃至我省教育及卫生部门制定这些重点传染病和常见病预防控制策略和科学制定学校健康教育内容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①当今我市中小学生重点疾病知识知晓水平和行为水平总体良好,知晓水平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行为水平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知识水平与行为水平不呈一致性,城市学生知识水平不如农村学生,但行为水平高于农村学生。究其原因,可能与长期的卫生习惯有关,还需尚待进一步探讨。知识知晓水平和行为水平男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②当今我市中小学生重点疾病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总体良好,能够接受健康教育课或卫生防病知识讲座的学生达84.2%,但是仍有15.8%的学生未能受到健康教育课或卫生知识讲座学习。距国家规定所有小学和初中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高中开设健康教育讲座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学生重点疾病知识主要来源和途径为学校健康教育的仅为54.76%,说明学校在重点疾病健康教育方面的效果不明显和发挥主渠道作用扔不够。99.6%的学生希望学校要加强重点疾病卫生防病健康教育,说明广大学生对学校健康教育是有强烈的心理需求,学校开展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是有基础的,受到广大学生欢迎的。因此认为现有学校卫生防病健康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健康知识的心理需求,因此尽快加强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建议:教育部门应将学校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点传染病和和肥胖、近视、伤害、龋齿等重点常见病健康教育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开展专门的健康教育课或专题讲座,积极组织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健康教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够接受到专题的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卫生部门应该将学生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卫生的重点工作之中,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校开展专题性卫生防病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开展重点传染病和常见病健康教育师资业务培训,使学校能够承担起健康教育的工作任务,为学校开展卫生防病健康教育提供业务技术支撑和保障。

参考资料

[1] 廖文科.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2,1.

[2] 孙家来.射阳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3,5.

篇10

【关键字】社区医院;传染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7484(2013)05-0893-01

传染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疾病。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加的背景下,以前某些已经基本绝迹的传染病又有死灰复燃之势,而新的传染病又时有发生,如艾滋病和SARS等。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加强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在内的传染病管理相关工作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全面提升医院传染病管理水平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通过抓医院传染病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控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传染病的流行态势,有计划地预防、控制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将传染病控制在一定水平,把暴发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我院的具体做法如下。

1 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1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所属街道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源地管理。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某种传染病就诊数突然增多,有可能发生暴发或流行;历史上未曾出现或本地罕见传染病;数天内就诊多例同一病症不明原因的急性疾病,均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进行网络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积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1.2传染病管理制度

疾控中心成立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动员协调等,我院对疾控中心的管理工作进行配合。

1.2.1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计划免疫相关疾病发现、报告和调查处理。

1.2.2落实消毒和人员防护工作,制定院内感染的各项措施。

1.2.3制定腹泻病监测制度,每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开设肠道门诊,对所有首诊的腹泻病人做登记,上报区疾控中心,为其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信息基础。

2 加强领导和检查督导,杜绝疫情漏报、迟报。

2.1 中心成立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传染病疫情负责人,每日从门诊日志和化验单中筛查阳性患者,力争从多个环节入口杜绝传染病漏报。

2.2 加强各科室之间的协作

对阳性患者,门诊医生和化验室、影像室都要做详细记录,并将记录及时反馈给传染病负责人。传染病负责人对上报的阳性患者逐一核查,做好核查上报工作。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策略

成立了应急反应领导小组,组建专业技术队伍,针对当地传染病流行特点进行模拟演练,为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 加强传染病学习,做好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

4.1 针对各种传染病发病季节、传播途径等特点,定期组织职工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

4.2积极在社区开展重点和多发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宣传。通过门诊、电话、入户、电子屏幕、发送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工作。

5 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化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5.1 对疫情防控网中提供的所有患者全部实行隔离治疗,病情轻者居家隔离,病情重者转医院住院治疗。

5.2 对居家隔离患者,社区医生视病情轻重给予不同的监测,管理原则如下:

5.2.1关注管理类:告知患者为之服务的医务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询问患者病情,指导用药,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1-2天与患者进行一次电话联系,解除隔离时为其开具解除隔离通知书。

5.2.2高度关注类:告知患者为之服务的医务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询问患者病情,指导用药,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1-2天与患者进行一次电话联系,2天一次上门服务,告诉患者病情出现波动时及时通知医务人员。解除隔离时为其开具解除隔离通知书。

5.2.3重点管理类:告知患者为之服务的医务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询问患者病情,指导用药,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1-2天与患者进行一次电话联系,2天一次上门服务,告诉患者病情出现波动时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及早联系专家组对患者进行诊疗,并建议住院治疗,如专家组同意住院治疗,需与定点医院办理好病人交接手续。解除隔离时为其开具解除隔离通知书。

5.3督导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