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灾害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几个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仅五年,四川再遭强烈地震。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四川省芦山7.0级强烈地震,截至4月29号为止,已造成196人遇难。在震后安置阶段提出明确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防范”。我国应急物流虽然发展迅速,但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应急物流系统和法律法规建设等很多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指导作用。
2.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基础理论研究
国外对应急物流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在早期的研究过程中,国外专家主要采用数学分析,建立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应急物流运输,配送,储存,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2年,W.Nick Carter在他的《灾害应急管理手册中》,通过对东南亚和太平地区自然灾害的深入研究,指出在灾害爆发后,政府和国家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救灾物资进行适当的分类和管理,在最短的时间内配送到最需要的地点,这也是对应急物流内涵的早期描述。1995年应急管理权威专家Suleyman Tufekci针对对美国政府和人民在应对安德鲁飓风(1992年8月16日,安德鲁飓风登陆美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是登陆美国的第三大飓风)时所暴漏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他提出利用仿真技术和网络优化模型构建一个有效的、综合的、模块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在灾害来袭时以便于人员紧急疏散和交通运输控制,并为应急救援物资的配送提供有效地帮助,这是与应急物流管理相关联的一个早期系统雏形。Wlodzimierz(2001)年考虑了应急服务设施选址的双目标模型一综合考虑中心点和中位点目标函数,并将它转化为λ参数的Cent-dian单目标模型,并指出了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应用到一般网络中的缺点。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系2003年爆发非典后开始重视的。欧忠文(2004)较早提出了应急物流的研究内容,包括:基本问题(概念、特点和对象等),应急物流保障机制,应急物流快速保障技术平台的构建,应急款项的筹措与管理,应急物资的筹措与采购,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物资的运输与配送。邓莘等人(2009)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灾害事件、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危害,就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的现状、基本思路进行探讨,提出了应急物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级储备的基本思路。程琦(2010)立足于对我国近年来几次特大自然灾害爆发后应急物流管理实践的考察分析,以及国内外对应急物流及其管理体系的文献研究,在管理学的角度上提出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概念、构建作用和五要素框架。论文在界定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这一概念的内涵后,基于我国已出台的相关顸案和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物流救灾实践,分析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当前运作模式,指出了该管理体系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旨在改进该体系运作实效的关键任务和举措。
在上述国内外应急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作为研究的开拓者,在早期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运用管理学和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从应急物流的实际应用和合理优化出发,形成了应急物流管理思想的基础理论框架。而在国内方面,由于研究开始时间相对较晚,主要从应急物流的概念和成因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应急物流和普通物流的全面对比和差异化分析,总结出应急物流的基本特点和特殊性要求,并结合我国应急物流的应用实例,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形成了我国应急物流的基础理论体系,为我国应急物流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的研究
在国外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对基于自然灾害背景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非常重视,他们通过法制化的手段将灾害物流计划、核心协调机构、危机应对网络和社会应对能力包容在该体系中。近些年在国外有关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Seth D.guikema等(2007)从电力供应的角度入手,对地震后灾区的能源供应系统构建进行了研究。Meishiang(2007)提出政府在面对不确定信息情况下的洪水灾害所引发的应急物流问题是,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从而能够计算出营救小队的分布并规划应急物资临时配送中心的最佳位置选择。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应急物流运作中可以发现,许多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被充分应用到应急物流中。商业物流中的很多理念如“商物分离”等在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流畅的应急物流信息网络也能促进应急物流体系的管理。
在国内方面,程琦(2010)对比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的现状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尚未建立起规范运行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只是建立了一个自然灾害应急物资的供应、运输、配送、发放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运作体系雏形。该体系,虽然具有一定的功能,在一些灾害救助中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在突发性重大灾害的紧急救助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他提出推进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和可行建议:建设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预警管理体系、建立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建设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措施。姜宇(2011)通过时国内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进行分析,总结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对突发事件的预警不够、应急组织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物资储备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并做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要加强应急物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建立协调统一的应急物流指挥系统、加强应急信息建设、加强应急法律法规的建设。王冲(2011)从应急法律、预警机制、上下级政府、城市间联动机制建设以及相关灾害教育普及几个方面对我国自然灾害状况作出了深层次剖析,分析了我国灾害发生的特征、分布领域以及应对突发灾害处理的方式,找出我国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不足的几个方面,并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朱福庆,方毅(2012)根据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特点和我国日前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应急物流存在问题:高物流运作成本、基础保障设施落后、组织协调不够完善、信息的有限性以及应急物流管理专业队伍与装备匮乏。然后他们从应急物流的公共应急机制方面、高效的应急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应急物资储备战略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制定出一个比较系统科学的应急物流体系。
在上述的文献中,国内学者没有对相关细节做定量分析,没能从数据模拟上得到更可靠的结论。当然,我国建立针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前提是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因此我国针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还需要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事物都是永远向前发展的,而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物流,我国针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完善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涉及到多门学科,应当不断研究其运作模式、特性和发展规律,使其日趋完善,以此指导我国的自然灾害救援工作。
4.结语
从研究方向上看:国内外学者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大多是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入手,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系统的整体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理论或模拟阶段,缺少实际应用的支持,特别是国内方面,由于对应急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研究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同时新的研究问题也在不断出现,这也使得研究较为分散,缺少系统性和整体性。从研究方法上看:在研究的过程中多建立在模拟条件的假设之下,其真实性和周密性有待提高,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定性的的描述之中,而定量、微观、可操作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国内外自然灾害应急物流近些年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对总结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发展历程,把握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希望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趋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程琦.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2]王冲.我国政府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管理体系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1.
[3]朱福庆,方毅.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发展与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2(6).
篇2
关键词: 同课异构 教学反思 有效性
一、同课异构活动现状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教学经验的多少,教学个性的迥异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使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因此,“同课异构”就了一种日渐流行的校本教学研究形式。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虽然同课异构的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已经很常见,很多教师参与了这一活动,但是较多的同课异构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发挥起独特的功能。
问题1:一些学校举办的优质课评比活动,只注意评比结果而忽视这次活动能否给老师带来教学水平的提升。当优质课上课结束后,一般都是任教老师先讲自己上课的整个过程和自己的体会等,然后是领导总结发言,最后就是活动结束。
问题2:一些学校要求同课老师之间互相听课,其实也是一种同课异构,但听课老师们往往是为了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听过就算任务完成。即使上完课后有评课这个环节,但听课老师一般都以客话套话为主,很少有实际意义的评价。
那么这些同课异构活动为什么对老师们的教学几乎没有帮助呢?关键是这些老师都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活动环节——教学反思。
二、同课异构中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首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这一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善于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为什么有的教了20年的老教师却比不上只教3年的年轻教师,就因为老教师只有经验的增长而不加以反思,他的教学水平就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其次,凡善于反思,可以加快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在教学中,一旦教师熟悉教材,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因此,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最后,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起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可不断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三、同课异构中的教学反思策略
那么如何对同课异构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2011年12月初,本区进行了优质课评比活动,上课的内容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下面以其中A老师和B老师所上的课为例,从三方面谈谈同课异构的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同中存异
一般认为,教学反思主要是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会有什么问题。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大家才看到,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理解不同,这里有理解深浅程度的不同、有认识角度的不同。在课文的理解上首先要“求同”,即对文本的正确解读,然后才是“求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即自然灾害的概念、危害和中国的洪涝灾害,知识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危害是学习的基础,核心知识是第三部分——中国的洪涝灾害。以下是A老师和B老师对自然灾害概念、分类的讲解过程:
案例1,A老师(部分导学案):
【先学尝试——自主学习识灾害】
自学教材P107“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摇?摇)
A.今年2月11日,萧山一纺织厂厂房发生火灾。
B.发生在无人区的火山喷发。
C.今年10月以来,东南亚洪涝肆虐,泰国首都曼谷全城告急。
D.2010年上半年,我国西南五省市遭遇严重旱灾,1807万人饮水困难。
2.自然灾害大致可划分为?摇?摇 ?摇?摇灾害、?摇 ?摇?摇灾害、?摇?摇 ?摇?摇灾害、?摇?摇 ?摇?摇灾害。
案例2,B老师(教学片段)
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好,大家看过2012这部片子没?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电影当中呈现了哪些灾难呢?
学生集体:火山喷发、海啸、地震,等等。
教师:这些事件我们在地理上把它总称为自然灾害。今天我们来学习必修一最后一节内容——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那么同学们,什么是自然灾害呢?(PPT呈现“什么是自然灾害”)
学生:(沉默)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107页自然灾害的概念。(PPT呈现自然灾害定义,其中“地球表层”和“生命财产”用红色字体)
教师:请问发生在大西洋中部的地震是不是属于自然灾害。
学生集体:不算。
教师提问:为什么?
学生集体:因为没有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
教师: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可以大致把自然灾害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请大家把发生在2011年的自然灾害事件分类。(PPT呈现自然灾害分类)
从上面两位教师对自然灾害概念和分类的讲解过程可以看出,案例1中的A老师把这一知识点简单化处理了;而案例2中的B老师则是按传统的讲解方式把这些内容讲解了一遍。这体现了两位老师对这一教学内容不同的理解。从中可以注意到两点:
首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学情。很明显,两位老师对学情的把握是不一样的,A老师已经在本校任教多年,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自学能力都比较了解。B老师是外校来的老师,对学生本身的水平和能力只了解个大概,这样就出现在对知识讲解上的深度和广度上把握不到位。因此,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备”的就是学生,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次,树立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生学”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常见“满堂灌”、“填鸭式”、“满堂问”的教学方式。A老师在处理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等基础问题时,把学习的自完全交给了学生,对其中的关键词则在学生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再点出来,真正实现了“选学后教”的教学理念。B老师对这些概念、分类的处理则是一种传统的处理方式,虽然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学生累,老师也累。都说现在的老师教学压力太大,“台上讲的激动,台下一动不动”。如何才能解放老师,让学生动起来呢?那就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一线教师都知道,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都是在被动地学习(看看小学生和初中生作业要做到多晚就知道了)。如果不能一下子把全部的课堂放手给学生,则可从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开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循序渐进,最终把全部课堂还给学生。
(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各显神通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往往对教师的触动较大,也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的选择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方法是水,内容是山,应以内容为主导,选择方法。那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洪涝灾害的成因呢?
A老师采用了小组讨论教学法。所谓小组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通过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从讨论本身所具备的特征来看,它应当是课堂教学的有效选择。
从A老师的课堂小组讨论可以看出,对小组讨论这一学习方法应该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讨论应该“先自主,后合作”。
小组讨论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要做到讨论的有效性是有一定难度的。如很多老师给出讨论问题后就要求前后四位同学开始讨论问题,五分钟后派代表发言。而事实上,学生根本就不可能有很好的讨论结果,同学没有单独思考问题就进入了讨论环节,不能形成了自我的观点,而且在这五分钟的讨论时间里大部分的时间不在讨论问题,而是在讨论谁来代表发言。很明显这样的讨论是无效的,老师应该负起很大的责任。
看以下教学片段(把全部同学分好小组后):
教师:请大家先看一下自己所在小组的材料,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导学案上。
学生:(开始低头思考,写答案)
教师:(4分钟后)好,现在每个小组内部交流。
学生:(开始热烈讨论)
教师:(在各个小组间来回走动观察,倾听)
A老师在分组分好后,先让学生写出自己理解的答案,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碰撞各自的观点,吸收别的同学的观点为自己所用。这样安排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强调了学生间的合作性,提高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2.积极营造讨论情境,设计有探究性问题。
根据材料1,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的说明,设计了三个问题:
第一,结合教材及图例,Ⅲ处虚线范围为我国的?摇?摇?摇 ?摇地区,Ⅰ为?摇 ?摇?摇?摇和?摇 ?摇?摇?摇地区。(为读图填空题,中国地理区位的判断。)
第二,根据图示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正常年份雨带推移到Ⅱ位置大概是?摇?摇?摇?摇月份。结合教材,该地为我国的?摇?摇?摇?摇地区,因雨带的停留,出现?摇?摇?摇?摇天气。(为推断题,要根据已有的材料和学生初中已经学过的知识才能解答。)
第三,该流域内降水出现明显异常,雨量偏?摇?摇?摇?摇。进一步思考:这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为问答题,从数据中分析该时间段降水多的原因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考虑到了各个层次的学生,符合学生对事物的一般理解规律,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得出答案。情境可以是新颖的,问题可以是渐进的,答案则是丰富多彩的。讨论话题的设计是一门学问,需要教师有较深厚的功底。一个好问题,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发散开去,从自己的角度与同学交流,而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和灵感被调动起来,新的感悟和思考也就呼之欲出,讨论呈现丰富态势。
所以说,高明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勾引”得灵魂出窍,思绪泉涌。因此,教师要从学生主体需要出发设置讨论点。
3.老师不当头不当尾,重在引导和评价。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等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有突破,而且在实践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老师在整个小组讨论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在各个小组间走动,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关注学生。在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时,A教师尽可能少“言说”(亮出自己的观点、看法、理解,作出评价、分析、批判)。而当出现游离主题的“话外之音”的时候,A教师就应该及时识破并予以纠正。
如在讨论材料3围湖造田,破坏植被这两种做法使湖泊、植被的哪些功能减弱了?有学生提出植被破坏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时,A老师就讲了一句“全球变暖是植被破坏的一个后果,但围湖造田也有这个后果吗?注意题目中‘这两种’三个字。”同学们立即再次审题,发现这样的回答确实离题了。
4.注重首尾照应,归纳提升。
讨论之后,学生发表了观点和看法,但有时,这种观点和看法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是浅层次的。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分散的、稚嫩的回答给予归纳,一方面是对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的系统总结,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念。这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运用能力和机智的应变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做到钻研教材而不盲从教参、书本,能娴熟地纠正错误、补充疏漏、阐明疑难,整堂课的主干知识才能明朗清晰地呈现出来。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最后得出:从以上四则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导致淮河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有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四大方面。而老师适时地在黑板上写了“来水异常多,排水异常慢”的提示,从水的“来”和“排”两个角度归纳了淮河洪涝严重的原因。在学生原有的自我小结基础上得到更有效的归纳提升。可谓“一语点睛”,学生心里“一下敞亮”,课堂教学也进入了更高的境界与层次。
B老师采用的实验法(部分导学案):
『洪涝成因的探究
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实验,完成相关结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结论:洪涝的成因归纳
B老师把实验模型放在了教室中间,同学们以模型为中心围成一圈。第一个实验由B老师自己操作,由学生观察,得出结论——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涝。第二个实验开始都由学生操作,随着一个个实验的进行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就得出了影响洪涝形成的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等因素,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学生完全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的方法并不多见,而B老师运用她的智慧和对本节课的理解巧妙地设计了这个非常实用的实验模型加以操作,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中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兴趣很高,在课堂上,学生踊跃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能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自己的观点后重新寻找正确思路。有舌战、有参与、有任务,那才是真讨论。而在最后几个实验过程的片段是这样的:
(学生甲演示,其他学生观察,演示完后请回答)
教师:河流下游流量有何变化?河道内有何变化?
学生集体:甲河流流量小,乙河流流量大。河道内泥沙淤积。
教师:为什么甲河流流量小?
学生集体:甲处有海绵,海绵吸水。
教师:海绵相当于哪一类地理事物?
学生集体:植被。
教师:为什么?
学生集体: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
教师:假如我把河道两岸的植被都砍伐完,那么下游地区会如何?
学生集体:水土流失,进入下游河道,涵养水源功能减弱,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
教师: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学生集体:砍伐植被易引发洪涝灾害
教师总结:洪涝的成因是一个复杂的机制,地形、气候、流域地貌、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我们可以把洪涝的形成因子归结为两大类: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PPT呈现)在活跃的课堂里,学生突破思维束缚,找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提升了“幸福指数”。
A老师的小组讨论法和B老师的实验法都很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必须以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为乐,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使用多样的新型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同课异构活动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出现,通过对这些不同方法的探究,可以大大优化教师的思维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不断地吸收别人的长处,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各领
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不同,每个老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不相同。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合理教学,实现有效学习。A老师在这个课时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B老师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但思路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A老师的教学环节是:
B老师的教学环节是: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很全面,也有很强的操作性。
A老师的教学设计的最大亮点就是设计了一个有效小组讨论的过程。小组讨论的最根本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这必然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彻底地改变自己的地位,切实地当好学生讨论活动的“合作者”。
B老师采用的是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该教学模式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在教师不讲话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不低于15分钟。B老师把重点放在了实验的过程上,她计划用20分钟的时间。这个实验过程的设计非常符合展示洪涝形成的原因,用6种不同的操作体现不同的原因。而操作手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参与,使学生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而言,听一遍不如说一遍,说一遍不如写一遍,而写一遍不如参与做一遍,大大地强化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B老师设计的实验环节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论。
(四)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回归目标
两位老师的教学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出色地完成了三维课程目标。而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都发挥出来,很好地掌握了所学内容。但是,因为是同课异构,有很强的对比性,所以就教学效果而言两位老师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例如A老师的课结构严谨,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实际,导学案安排合理,讲解过程中思路清晰,做到了该放手的地方就放手,该重点指出的地方就点到为止,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突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及其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对课堂的把握能力。A老师的课在高中地理教师教学中有很强的推广意义,容易让其他地理教师学习和借鉴。而B老师的课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从实验的设计:教学效果来看都是一堂难见的以实验为教学载体的示范课。由于地理学科特点的局限性,地理课能运用实验的方法来讲解非常可贵。本课中,学生完全融入了教学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实现了在“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当然,在这次活动中,也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在黑板上没有一位老师画上版图。版图始终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色。虽然现在有很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已经被老师们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无论什么时候,对地理教学来说版图都不能丢,都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画版图绝对是每个老师的必备能力,必须加以发扬。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后的教学反思就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教师获得自我的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王利平.高中地理课堂有效讨论的误区及对策[J].新校园,2011(3).
篇3
[关键词]非灾害景区;灾害景区;自然灾害;波及效应;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3)03-0012-09
1、研究背景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严重地影响了四川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份。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四川已拥有4个5A级景区和42个4A级景区。2007年,四川旅游总收入达到1217.31亿元,占当年全省GDP比重高达11.6%,是全国第八个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的省份,更是全国唯一一个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超过8%的省份,旅游业是四川的支柱产业之一。汶川大地震使四川旅游业受到重创。
笔者选取四川省内9个主要旅游景区(包括乐山大佛、峨眉山、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碧峰峡、卧龙、都江堰和青城山),对其从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共计37个月的景区游客量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从2008年5月开始,所有景区游客量都出现了大幅下降,有的景区竟然游客量为零。其中,不仅包括卧龙自然保护区等丧失了游客接待能力的景区,也包括一些仍然具备游客接待能力的景区,而且在震后的25个月内,其恢复速度缓慢,多数未能达到或超越震前水平。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11)和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包含“非灾害旅游景区”、“未受损旅游景区”的标题、关键词或摘要,均未能得到与之匹配的文献结果。继而,笔者又将检索重点转移至外文数据库。通过在EBsc0数据库中检索关键词“undestroyedtourist/travel attraction”以及与之相关的“destroyedtourist/travel attraction”、“damaged/undamagedtourist/travel attraction”、“impaired/unimpairedtourist/travel attraction”、“harmed/unharmed tourist/travel attraction”,也没能得到与本研究主题匹配的文献,而得到大量关于“tourist/travel attraction”(旅游景区)相关的外文文献。回顾文献,仅有部分中文文献提到了“旅游景区……基本上或完全没有造成损害”的现象,但并未对此进行理论上的界定,也没能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而是将灾害地所有景区统一进行恢复营销研究。可见,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灾害发生地非灾害旅游景区的波及效应研究还相对缺乏。
2、概念界定
2.1 严重自然灾害
国外对灾害的评价一般不通过划分灾害等级来表征,而以灾害所致经济损失的具体数值为衡量标准。国内则主要借助等级法进行评估。目前,自然灾害等级划分标准不一,种类较多。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马宗晋等人于1988年提出的“灾度”的概念,以分级自然灾害造成直接损失的绝对量。他根据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量,将自然灾害分为巨灾、大灾、中灾、小灾、微灾5个级别。徐好民依据灾害发生后短时间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划分为A、B、C、D、E 5级,依据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员数量划分为5级,二者结合共同表征自然灾害等级。冯志泽等通过重伤人数、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计算灾害指数,将自然灾害细分为7个等级。我国民政部将自然灾害分为特大灾、大灾、中灾和小灾,我国各级政府在救灾工作中也大多采用此法。其中,特大灾是指一次性灾害过程造成以下后果之一的:农作物绝收面积30万公顷以上;倒塌、损坏民房5万间以上;因灾死亡100人以上;因灾需紧急转移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7级以上严重破坏性地震(中等以上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城镇发生6.5级以上);一次性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以上。
四等级划分法在现实生活当中使用较为广泛,在各级政府部门中普遍采用,因此,本文将“严重自然灾害”界定为“特大灾”等级的自然灾害。
2.2 灾害旅游景区、非灾害旅游景区、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的波及效应
基于学术界尚未对灾害地旅游景区从游客接待能力上进行区分的现实,笔者尝试对其区分以便后续研究。
在自然灾害直接影响的范围内,因灾而遭到破坏,完全丧失或短期内无法具备游客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为灾害旅游景区;在自然灾害直接影响的范围内,并未因灾遭到破坏或遭受破坏程度极小,完全具备或短期内即可具备游客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为非灾害旅游景区。
对于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的波及效应,本文以四川境内景区为例进行说明。震后,四川境内的旅游景区游客量纷纷下降,有些景区几乎没有游客游览。其中有卧龙自然保护区、青城山这样的灾害旅游景区,也有九寨沟、峨眉山这样的非灾害景区。2002年8月~2008年4月的历史数据表明,5月份是四川旅游景区的旺季,地震导致灾害景区的游客流失是合理的,但是非灾害景区的游客流失以及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无法恢复到震前的游客量水平和游客量增长速度,却是令人费解的一个问题。对于灾后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根据前人的研究,归纳起来为安全疑虑、景观损坏、心理忌讳、伦理冲突和成本担忧5个方面,而地震并未对非灾害旅游景区造成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是地震作用于灾害景区,而灾害旅游景区又对非灾害旅游景区起了负面的作用。可见,严重自然灾害背景下,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产生了一种负面的波及效应,并导致游客流失,如图1所示。
2.3 研究问题的提出
导致游客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刘世明在回顾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自然灾害发生后游客流失原因主要是安全疑虑、景观损坏、心理忌讳、伦理冲突和成本担忧。但是,有些因素本不应作用于非灾害旅游景区的旅游决策。那么,原本只对灾害旅游景区起作用的影响因素,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被传播到了对非灾害旅游景区的决策路径上的?非灾害旅游景区为什么会被灾害旅游景区波及?
3、研究设计
3.1 方法选取
面对无前人成果可以借鉴的研究课题时,质的研究就成为首要工作,即“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学界经常采用的定性研究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扎根理论。它需要研究者尝试从参与者的视角获取相关过程、行动和互动的可能全面也可能抽象的理论。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多阶段资料收集方法和提炼各类信息并明细分类资料的相互关系。(2)民族志研究。需要研究者通过收集资料,尤其是观察性资料来研究一个在相当历史区间内文化风貌完好无损的文化群。(3)案例研究。研究者往往以某一具体的事件、活动、情境为对象,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演绎和归纳研究结论。(4)现象学研究。在这种研究中,需要研究参与者对现象进行描述,并且识别关于现象的人类经验“本质”。(5)叙事研究。克兰迪宁(clandinin)将它看作是一种研究者研究个体生活的调查形式,通过研究者对相关个体的一对一或者群体询问,进而获得研究个体的生活故事,继而研究者用一种叙事年表的方式将所收集到的信息转述或重新编写下来,最终通过这种叙事法把研究个体的生活及其观点与研究者的生活及观点联结为一种新的叙事体。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解答在严重自然灾害背景下,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产生负向波及作用的原因和途径,并构建出该波及效应的理论模型。从开创理论和构建模型的角度而言,只有扎根理论的研究策略可以完成,其他的研究策略均不能达到这样的研究目标。相对而言,除去案例研究外,扎根理论是几种定性研究策略中在管理学应用较为广泛也较为成熟的一种研究方法。因此,本文选择扎根理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格拉泽和施特劳斯(Glaser&Straus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在其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并形成的一套科学规范的定性研究方法,要求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从资料中构建理论而非从理论中寻求理论。“扎根”于资料本身,就能保证理论的敏感性,就比将一系列概念聚合在一起更为接近“现实”。扎根理论的核心是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编码,即对数据内容进行定义。编码意味着数据片段的标签化,它将扎根于现实的资料(通常来自访谈)加以分解、指认现象、将现象概念化,再以适当方式将概念重新抽象、提升、综合为范畴和核心范畴。扎根理论的编码过程一般可分为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有时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也会合并为一个阶段)三步。凭借编码结果,就可以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概念、范畴和类属,并形成假设。本研究严格按照扎根理论的方法要求,依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步骤,对资料进行分析。需要指出的是,持续不断的对比和比较要体现在三段编码的过程中。
3.2 数据收集
严格来讲,本研究的调研对象应该是那些在2008年5月份及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原本打算到四川境内的非灾害旅游景区旅游、但最终因汶川大地震的爆发而放弃原有旅行计划的游客。从2011年开始,笔者就一直没有停止对此类调研对象的寻找,但因条件过于苛刻,加之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3年,笔者联系到符合条件的调研对象仅8人。但在一次与到某旅行社咨询服务的游客群体进行随机访谈时,笔者发现,当问及2008年地震后去非灾害旅游景区旅游意愿时,大多数人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去的,说明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普适性的,当设定具体的情境后,依然能够使得人们做出相应的判断。因此,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游客、潜在游客和有过旅游经验的人群,借助实验法的研究技术,运用问卷和口头询问的方法即可甄别出相应的被试人群。在得到被试人群后,为了使研究能够深入,笔者放弃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而采用了大量的小组访谈技术和一对一深入访谈技术,具体访谈方法有开放式访谈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记录手段有笔录和录音两种。主要访问了山西长治太行旅行社、四川大学成都望江校区、四川绵竹市博物馆、九寨沟景区、浙江杭州西湖景区。
3.3 样本统计概况
调查数据显示:在甄别过后的总共114个调查对象中,男性样本数为52人,占样本总数的45.6%;女性样本数为62人,占样本总数的54.4%,男女比例差距不大。样本的年龄结构上,以50~65岁之间的样本为主,共计42人,占样本总量的36.8%;其次为40~49岁之间的样本,为26人,所占比例为22.8%;再次为65岁以上的样本,共计18人,占样本总量的15.8%。受教育程度上,学历为大专的样本数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39.5%;其次为本科,所占比例为31.6%;再次为高中,所占比例为18.4%。
4、分析过程
遵循扎根理论的编码程序,依次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别得到如下结果:
4.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也叫初始编码,是对原始资料进行的首次“标签化”过程,即对数据中的每个词句或片段进行命名。在此阶段,范畴生成时的号码按顺序依次编排,并在数字前冠以“开放”的汉语拼音首字母“KF-”(意为此处的编码属“开放式编码”)(见表1)。此外,笔者只对114份样本数据中的100份做了开放式编码,随机预留14份样本数据用于后面的理论饱和度检验。
通过开放式编码,总共得到了12个范畴:饮食风险、疫情担忧、余震危险、治安担忧、景观损毁、可达性降低、鬼神禁忌、道德冲突、精神成本提高、经济成本提高、感知利益降低和配套不完善。这12个范畴中,绝大部分是较容易理解的。需要指出的是,编号为KF-7的范畴“鬼神禁忌”,在访谈过程中,有少数年龄较大的女性在否认了诸如疫情出现和饮食安全等客观因素外,仍无法或者不愿阐明其恐惧的具体原因。考虑到其性别、年龄和职业等因素,加之访问过程中其神态以及话语的,将其归纳为“鬼神禁忌”。而鬼神对于旅游业恢复也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学界对于鬼神给旅游业恢复造成的影响已经有所关注,泰国学者里提察努瓦(Rittichainuwat)在其文章《鬼神:一个旅游业恢复的障碍》(Ghosts:A travel barrier to tourism recovery)中,以亚洲的中国、泰国和欧洲的英国、德国为对比样本,证实了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在灾害地旅游决策上的差异,尤其提到了鬼神禁忌在中国游客的身上尤为明显。基于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基础,“鬼神禁忌”的提法是成立的。
4.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也叫聚焦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之后,针对上一阶段编码(开放式编码)所形成的重要范畴,通过往复循环对比,进行再编码的过程。通过前面的开放式编码,笔者得到了12个波及效应成因,但是经过对比后发现,这些原因并非本研究想要的结果,因为提取出的范畴中,无法体现出非灾害旅游景区被灾害旅游景区波及这一指向性。于是,笔者从两条路径上进行了突破。首先是分析各开放式编码得到的范畴,通过对比和归纳,对原有的范畴进行了分类合并,提取出了安全疑虑、感知价值降低、道德冲突、鬼神禁忌和设施破坏5个范畴。其次,笔者对原有资料进行了多次重审和进一步挖掘后,发现了少量有特点的数据,经过分析后,提炼出了不同于之前的3个范畴:景区联结、景区整体化和景区泛化。范畴生成时的号码按顺序依次编排,并在数字前冠以“主轴”的汉语拼音首字母“ZZ-”(意为此处的编码属“主轴编码”),详见表2。
安全疑虑是指游客对于自身生命财产安全风险感知较大的一种状态,可以发现,饮食风险、疫情担忧、余震危险、治安担忧均可对人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威胁,因此都可将其纳入此范畴内。感知价值可以认为是顾客要购买一种产品或服务时,对于感知利益和感知成本的对比评判。当感知成本大于感知利益时,感知价值就小,就不易做出购买决策;当感知利益大于感知成本时,感知价值就大,就容易做出购买决策。可达性降低,就意味着游客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或者精神成本。感知成本的提高和感知利益的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感知价值降低。道德冲突则是部分潜在游客的一种认知,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部分游客认为大灾过后去灾害地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此时的旅游目的地尚处于艰难时期,需要的是救助,旅游活动与这种大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其次,也有很多游客认为原本抱着放松的目的去旅游,结果看到的都是灾害过后的凄惨景象的话,从情绪上会发生冲突。鬼神禁忌是一个比较值得研究的课题,在世界很多的民族、国家中都有鬼神或者鬼怪的传说,中国也不例外。中华民族在其两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创造并流传了数量巨大和种类繁多的神话传说,不仅如此,佛教、道教等宗教的盛行,使得具有神灵性质的故事和经典也广为流传,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可以说,中国人的鬼神观是与生俱来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调查过程中涉及此问题时,调查对象却都采取一种回避或含混的态度。不过能够确定的是,现实生活中,这个因素的确是影响某些游客做出旅游决策的因素。设施破坏则比较容易理解,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景区本身的损毁,另一方面是与景区配套的设施的损毁。旅游活动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活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旅游活动的取消。
4.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也叫轴心编码,是对主轴编码后形成的代码进行比较和筛选,形成直接指向研究课题代码的过程。选择性编码的目的是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深入讨论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的关系,并用故事线的形式描述整体的现象或事件。主轴编码过后,再次对比分析,结合研究课题,笔者提取出了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产生波及效应的成因,并且构建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从成因上看,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的波及效应可以分为三种。第一,联结性波及效应。这是由于旅游企业的产品设计或者游客自身的情感认知,使得非灾害旅游景区和灾害旅游景区被串联在一起而产生的连带效应,进而导致波及。第二,整体性波及效应。这是由于游客对于非灾害旅游景区进行感知时,将其与灾害旅游景区知觉为一个整体而产生的波及。第三,泛化性波及效应。这是指游客在对非灾害旅游景区感知时,并不将其与灾害旅游景区视为一个整体而进行感知,而是类似于归类的行为,通过某些共同的特点,主观上将其也划定为灾害旅游景区一类,进而产生波及。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联结性波及效应,游客是认定有非灾害旅游景区存在的;而对于整体性波及效应和泛化性波及效应而言,游客主观上已经不认为有非灾害旅游景区的存在了。
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在进行开放式编码时,笔者保留了14份随机样本数据,其用意就是为了将其用于检验之前提取出的范畴的理论饱和度。14个样本的概况统计如下:男性5人,女性9人;20~29岁的3人,30~39岁的2人,40~49岁的5人,50~65岁的4人;民族以汉族为主,仅有2人为少数民族,分别是回族和土家族;学历层次上,高中4人,大专5人,本科4人,硕士研究生1人。以下就14人被调查者的访谈记录进行整理,以完成理论饱和度检验。
(1)样本1:提取范畴“安全疑虑”;语言描述:“那段时间去的话一定很不安全……总之不会去。”
(2)样本2:提取范畴“安全疑虑”和“景区整体化”;语言描述:“如果去的话,会有各种你想都想不到的不安定因素,那时候多乱呀”,“它们是一块儿的,你去这儿就离那儿很近了,对吧?”
(3)样本3:提取范畴“安全疑虑”和“感知价值降低”;语言描述:“不会安全的,爸爸妈妈会很担心的。”
(4)样本4:提取范畴“感知价值降低”;语言描述:“我个人觉得去没有太大意义了,原来的风景都不能完全复原了,我即使去了也看不到了。”
(5)样本5:提取范畴“道德冲突”;语言描述:“那个时候,四川人都特别难过……我们心情都很沉重,旅什么游!”
(6)样本6:提取范畴“安全疑虑”和“鬼神禁忌”;语言描述:“你能保证没有瘟疫吗”、“不行,绝对不能去的……我是觉得反正最好不去。”
(7)样本7:提取范畴“安全疑虑”和“灾害泛化”;语言描述:“不安全”、“哪不是灾区?处处是灾区!”
(8)样本8:提取范畴“设施破坏”;语言描述:“去看啥啊,都震得没啥可看的了……配套还能完整?”
(9)样本9:提取范畴“安全疑虑”;语言描述:“我可知道,后来可是余震了差不多两千次吧……”
(10)样本10:提取范畴“安全疑虑”和“景区整体化”;语言描述:“你想能安全吗”,“不行不行,那一片(四川)都不行。”
(11)样本11:提取范畴“安全疑虑”;语言描述:“去干嘛啊都地震了,多危险哪,对不对呀?”
(12)样本12:提取范畴“感知价值降低”;语言描述:“后来我倒是打听过(九寨沟),说是坐车太麻烦,得飞进去。”
(13)样本13:提取范畴“道德冲突”和“鬼神禁忌”;语言描述:“不合适不合适,死了那么多人,过段时间吧。”
(14)样本14:提取范畴“感知价值降低”;语言描述:“危险倒不至于太危险吧,关键能玩的地儿还能像以前那么好玩吗?”
通过分析,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的14个样本,借由其提取出的范畴全部落入了之前提取出的范畴内,可以认为并没有发现有新的范畴生成。因此,核心范畴是饱和的,构建出的概念模型也是成立的。
5、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笔者构建了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产生波及效应的概念模型,对于联结性波及效应而言,根据调查结果,使非灾害旅游景区与灾害旅游景区产生联结原因有二。一是景区本身被组合在一条旅游线路内,而所谓的旅游线路,其实质就是一种旅游产品的组合设计。旅游公司或者旅行社为了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进而创造更多的利润,往往将若干个景区的旅游服务捆绑在一起售出,这便是旅游线路。笔者认为,被组合在一个旅游产品中的若干旅游景区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借用营销学上的产品组合黏度(关联度)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景区黏度。经常被旅游公司设定在一条旅游线路上的景区,其景区黏度是较高的;而极少被旅游公司安排在一条旅游线路上的景区,其景区黏度则是较低的。二是情感关联。情感关联是游客主观上的一种认知,他们愿意依据某种尺度,将若干景区组合起来以达成某种旅游体验。缺少了其中某一景区,便会认为无法完整体验,进而影响到旅游决策。
整体性波及效应。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距离相近、色彩相近、形状相近的材料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在调研过程中,调查对象反馈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法则的准确性。大部分将非灾害旅游景区和灾害旅游景区视作整体的调查对象,其判别依据正是距离,而这种距离并非实际的物理距离,而是他们认知的物理距离,这种距离的接近与否则完全是一种主观上的评判;此外,还有少数调查对象(主要是女性),并不从物理距离的维度上去评判景区的远近,而是通过联想景区所在地居民的民族、语言、服饰、习俗等感知其远近程度,笔者将其归纳为文化距离。自从20世纪70年代亨特(Hunt)将意象概念引入旅游研究后,作为旅游目的地重要的外显形式与构成,色彩被广泛地应用于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发展。白凯对旅游目的地色彩意象认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其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在研究旅游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时,他提出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认知由视觉色彩和理念色彩两部分构成,并且在此研究中,他带领研究团队对旅游景区(旅游吸引物)的色彩意象也进行了有效的测度。而且,其研究资料表明,有游客将某城市的色彩感知为灰色,其原因是遭受污染后城市的天空和水的颜色。由此可见,旅游景区的色彩是能够被游客识别的。
泛化性波及效应。调查中笔者发现,相当数量的游客将汶川地震称之为“四川地震”,进而将景区损坏这一现象泛化到了四川境内的所有景区,只要是四川的旅游景区都被视为灾害旅游景区。泛化现象是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在进行条件作用实验时发现的,当刺激物具有某种共同的特点时,被试的反应呈现出一致性。非灾害旅游景区和灾害旅游景区都处于四川境内,此时,行政区划的作用凸显,泛化的程度覆盖了一个省域范围。
由此,笔者尝试构建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波及效应的产生机理,如图3所示。
篇4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风险识别;自然灾害风险;人为破坏风险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rought the produc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brings many new risk factors. At present,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realize, only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various risks, in order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risk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xpect with the smallest cost investment to realize the total target of the enterprise.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grid enterprises, power grid enterprises are facing the external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for grid enterprises,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Key words: Risk;Risk management;Risk identification;Natural disaster risk;Damage risk
中图分类号:F407.61
当前,我国已进入大电网、大机组、高电压、高自动化的发展阶段,大容量、超高压、交直流混合、长距离输电工程不断投入运行,使电网的复杂性明显增加,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安全应急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加之外力破坏事故频繁发生,以及近年来极端天气及地质灾害事件呈增加趋势,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存在较大风险。准确辨识电网风险因素和潜在危险,对于提高电网风险控制水平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电网企业外部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归纳,目的是体现电力应急管理“预防为主”的原则,提高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应急管理做好思想准备。
风险管理的概念
1.1 风险的概念
“风险”一词来源于法语risque,于十七世纪中叶被引用到英语,并于十八世纪初开始出现在保险交易中。现实生活中“风险”一词已被广泛运用,但其定义却却很难确定,目前,较为流行的主要有:
风险是指损失产生的可能。
风险指对发生某一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
风险是实际后果偏离预期有利结果的可能性。
风险是损失出现的机会或概率。
风险是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是指潜在损失的变化范围与变动幅度等。
其中以“风险是指损失产生的可能”的定义较为常见。
1.2 风险管理的概念
1930年Huebner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它是指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综合地使用多种管理办法、技术手段对目标涉及的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以期用最小的成本保证安全实现目标。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几个过程。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企业通过风险识别,可以加深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了解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澄清各应急方案的利弊,编制应急计划时更有针对性,可以使决策更有把握,更符合企业的方针和目标,从总体上使企业减少风险,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电网企业外部风险的识别
目前,电网风险分类方法很多。根据电网风险产生的根源可以将电网的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是指来自电网企业内部的,由电网设备元件自身引起的,或人为误操作引发的,非外界因素造成的故障,或者造成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电力危机因素;外部风险主要包括自电网企业外部的人为破坏因素和自然灾害因素,人为破坏因素包括电力设施被破坏、恐怖袭击和战争毁坏等;自然灾害因素包括台风、暴雨、海啸、洪涝、地震、雷电、地磁暴、覆冰、盐雾、滑坡、高温、严寒、高污秽和生物灾害等。
2.1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因自然力不规则的变化引起的种种现象而导致对电网产生的威胁,是引发大面积停电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包括:地震、水灾、风灾、雹灾、冻灾、雷击、污闪等由自然现象所引起的电力设备受损。
地震。地震引起的灾害具有突发性、灾难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其对电网的破坏程度与震级(烈度)、震区人口密度、发展水平、地质情况、建筑结构以及震前预报与预防情况有关。
飓风。飓风造成的损失与暴风雨的强度、路径、登陆地区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等因素有关。飓风主要破坏电网的输配电线路。伴飓风而来的暴雨冲刷了杆塔基础,引起杆塔倒塌或倾斜。飓风还刮倒树木导致输配电线路短路故障,而为修复这些输电设施却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去清除倒塌的树木、输电塔、配电杆和导线等,使恢复时间大为延长。
龙卷风和雷暴。大雨、冰雹和雷暴经常伴随龙卷风轨迹出现,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常因雷击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龙卷风对输配电线路比对变电站或者发电厂更具破坏性。而雷暴产生的地域更为广大,对配电线路造成毁灭性更为严重。
地磁暴。地磁暴是太阳耀斑爆发引起的强烈地磁场扰动,是全球性自然灾害。在强烈地磁场作用下,会在长距离高压输电线路与大地形成的回路中产生地磁感应电流。地磁感应电流为一准直流电流,它会引起EHV变压器铁芯磁饱和过热,谐波增大,导致变压器永久性损伤,降低运行寿命。地磁感应电流及谐波还会引起变压器中性点保护和其他继电器保护误动作。
其他地质灾害。其他地质灾害如冰雪、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对电网设施的直接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处在河网沼泽,水土流失地段和跨越江河输电线路的杆塔基础常被洪水冲蚀,发生杆塔倒塌、线路断线;山区的输电线路因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冲击出现倒杆断线的现象亦时有发生。
2.2 人为破坏
人为破坏风险是指由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包括过失行为、不当行为以及故意行为对电力设备损坏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近年来,电力设施因盗窃、线下违章作业等外力因素引起的故障日益增多。例如很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500kV线路杆塔被泡在鱼塘里、农民在高压线下烧秸杆、开山放炮以及挖沙等问题,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盗窃破坏导线、铁塔、通信线路的活动仍然普遍存在。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目前电网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种类繁多,如何有效的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是电网企业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一项必要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Marks Dorforman :Introductionto Risk Management[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宋明哲,风险管理,台湾中华企业管理发展中心,1985
[3] 郭仲伟,风险分析与决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篇5
关键词:抗震设计;结构最优化;结构可靠性;分灾模式;结构控制
Rethinkingofconceptofstructuraldesignagainstnatural
Hazardbasedondamage-reductionmode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structuraldesignagainstnaturalhazardisreviewedbriefly.
Thestructuraldesignbasedondamage-reductionisstudied,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damage-reductionmodeandstructuralcontrolisdiscussed.Examplesshowthatthemethodhereinisrationalandhelpfultostructuraldesignagainstnaturalhazard.
Keywords:aseismaticdesign;structuraloptimization;structuralreliability;damage-reductionmode;structuralcontrol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和成灾模式认识的加深,人类有可能采取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防灾减灾设计方法,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合理的结构设计概念,使结构以较低的造价,得到较高的安全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5]。
1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的发展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人们关于结构防灾减灾设计的概念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以下这些设计概念(以地震灾害为例):
“刚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即大大增加结构的刚度,使其与基础成为一个刚性整体.这种设计很不经济,较难实现[6-8]。
“柔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这种设计虽然可以有效地减少作用于结构的地震荷载强度,但在大震作用下会由于结构变形过大而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在小震及常规荷载作用下,又会由于刚度过低而很难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9]。
“延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这是目前采用较为普遍的设计概念,即适当控制结构的刚度,使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变形状态,以消耗地震能量,保证结构不倒塌[10]。
“结构控制体系”设计概念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是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一次突破。
…………
3.2分灾子结构
作为框-剪结构的分灾子结构,非灾害荷载作用下,带缝剪力墙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灾害荷载作用下,一方面利用带缝剪力墙的缝隙联结面材料进行耗能;另一方面,联结面开裂,刚度降低,结构动力特性发生变化,周期变长,有利于结构抗震.框-桁结构,用一个桁架代替剪力墙作为结构的分灾子结构.框-桁结构。
具有受力明确、计算简单、可人为控制破坏顺序(弱腹杆中强梁强柱)、结构全部由杆件组成而不会出现刚度突变、可人为控制刚度、不易造成材料浪费等优点。
参考文献
[1]陈向东,蔡文学.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初探[J].自然灾害研究,1996,(4):22-27.
[2]OUJP,YOSHIDAO,SOONGTT,etal.Recentadvanceinresearchonapplicationsofpassiveenergydissipationsystems[J].EarthquackEng,1997,38(3):358-361.
[3]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3(5).
[4]牛光庭,李亚杰.建筑材料[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
[5]KAYEYAMAM.Incompatibledisplacementmethods[A].SPRIETJA.NumericalandComputationalMethodsinStructuralMechanics[C].NewYork:AcademicPress,1973.43-57.
[6]徐道远,符晓陵,寿朝辉.混凝土三维复合型断裂的FCM和GF[A].涂传林.第五届岩石、混凝土断裂和强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19-24.
[7]隋允康,王希诚.DDDU(2)程序原理和结构的简要说明[R].大连:大连工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1984.
[8]陶建人.动接触减振法及其应用[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88.
篇6
摘 要 本文主要着眼于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了如何提高体育课实施应急逃生安全教育的教学质量,高职体育在帮助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逐步培养高职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应急逃生的能力。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各类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加之一些社会不法分子的滋扰,使高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来自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诸多安全问题。为此,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已经提高了对应急逃生安全教育的重视,并积极尝试将应急逃生安全教育融入到高职学生教学中。高职体育作为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在实施应急逃生安全教育时具备许多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 高职体育 应急逃生安全教育 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明确课题研究的内涵是确保研究方向正确性的前提。本章主要对本课题研究中涉及的应急逃生、生命安全、生命安全教育等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探讨了体育教学应急逃生安全教育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对本课题的研究开展起到了统领作用。
(一)应急逃生
应急逃生是指当出现地震、火灾、化工气体泄漏或不法分子袭击等各类灾害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时,事件周边的人员能够迅速逃离至安全区域。在高职教育中,应急逃生指的是在危险情况发生时,学生能够凭借完善的自救自护知识迅速作出正确反应,选择最适宜的逃生路线和逃生方式逃离危险区域。
(二)生命安全
生命安全指的是人类的整体与生活环境资源实现和谐相处,不相互伤害,消除生活环境中的危险和危险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在高职教育中,生命安全主要指的是师生的教育和生活状态对师生的生命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在可控范围之内,所受到的生命危险、危害都能够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以下。
(三)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是两个较为相似又各有不同的概念,很容易被人们混淆。虽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考察生命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时,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但从侧重点而言,生命教育更侧重于精神生命的觉醒和提升,主要培养的是人类的生命意识。而生命安全教育则侧重于生命的健康和保护,主要培养的是人类的生存和自救技能。换言之,生命安全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人类在其活动范围内,预防自然和人为灾害的能力,使之在面对灾难性事故和突发性事件时,能够及时作出应急、应变措施,避免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侵害。
(四)体育教学应急逃生安全教育的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应急逃生和生命安全教育不仅是顺应了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也为学生在自然和人为灾难面前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总的来说,体育教学中的应急逃生安全教育的目标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对于学生个体而言,高职体育教学要通过应急安全逃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教会学生基本的维护自身安全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在面对危险情况时能够运用基本安全技能正确应对,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另一方面,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这些年的推进,我国基本形成了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现状,一旦孩子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必然会对这个家庭造成致命的打击,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体育教学中的应急逃生安全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有效的保障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安全,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
(五)体育课堂教学应急逃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1.自然灾难应急逃生知识和技能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势错综复杂,是一个自然灾害种类多且较为频发的国家。其中,地震、泥石流、龙卷风、洪涝是较为常见的几种自然灾害,每年带来的学生死亡数目也极为庞大。高职体育课堂在开展应急逃生安全教育时,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逃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必不可少。教师要注重从各类自然灾难的特点入手,告诉学生各类自然灾害的威胁所在,教会学生在面对不同自然灾难时如何躲避自然灾害,选择最科学、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应急逃生和自我保护。例如,在地震灾害的应急逃生安全教育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尽快从安全通道疏散到空旷区域,避开高大建筑和其他危险物,在躲避时要采取趴下、蹲下、坐下等正确的避震姿势,做到低头闭眼,尽量保护自己的头部和颈部;在暴雨洪涝等异常天气的应急逃生安全教育中,教师要教育学生遵循就近避险的原则,进入距离自己最近的安全建筑物进行避险,并尽量减少外出,只在安全区域内活动。
2.应急救护技能教育
应急救护技能是一项简单但却很实用的技能,在应急逃生安全教育中加强对应急救护技能的教育可以教会学生面对自己或周围的人受伤时如何进行紧急处理,将伤害控制到最低。进行应急救护技能教育时不宜教授操作过于复杂的救护技能,而要以一些基本、实用的技能为主,例如如何消毒伤口、包扎绷带、如何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等。比起让学生将应急救护知识死记硬背下来,更重要是让学生亲自尝试如何运用应急救护技能,使其懂得什么情况下该选择什么应急救护技能,教师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要加强讲解和纠错指正,坚持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教育原则。例如,在体育课堂中出现学生扭脚的情况时,教师要及时使用冰块为学生进行冰敷,并在冰敷的过程中告诉学生在刚扭脚时,扭伤处的毛细血管破裂,血流速度变快,及时冰敷可以降低扭伤处的血流速度,避免伤处出现肿胀等不良后果,更有利于扭伤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李晓蝉.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篇7
关键词:精心设计 活动单 运用 课堂学习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的确,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加强调了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过程,许多课程资源往往在师生互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涌现和生成。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搞好“先学后教”的地理教学,笔者在评课和教学尝试中探索出以“活动单”为载体提高学生地理课堂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
一、“活动单”含义
“活动单”是呈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教师将所要教学的内容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成一个个“活动”,然后把设计好的“活动单”课前印发给学生,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活动”,从而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学生参与“活动”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设有小组长,负责本组“活动”的开展。为了便于小组活动,一般按6人分为一组,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见下图)。
它的实质就是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通过“活动”以小见大,达到突出教学重点之功效,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真正使学习主体化、活动化。
二、精心设计“活动单”
活动单可包括学习目标、课前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组间交流、质疑,尝试应用、课堂巩固,知识梳理等几个环节。
教师要结合每堂课的实际情况,对活动单的环节进行适当的取舍和精心设计。下面以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设计活动单:
1、 把握学情,精心预设目标。
下面是笔者在听课时摘录的两位教师的学习目标:
教师甲学习目标:应用地理原理,通过对图、文材料(材料一、二、三)的分析,了解洪涝灾害的成因、危害,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附:材料一:一般6月过后,我国主雨带会往长江以北的地区移动,7月上旬、8月下旬移至华北东北一带,此时长江流域进入高温伏旱天气。但1998后有所不同,请分析下图。
比较发现教师甲设定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定位比较高,学案材料新颖,学生较陌生,对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要求较高,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很难通过材料分析得出结论,最后由教师分析得出结论,在这一期间学生没有语言的生成,对洪涝的成因也是一知半解。因为高一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生的地理读图、用图、分析图能力有待提高。教师乙设定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情把握比较准确,对初次学习自然灾害的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现有的学习能力,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很高,目标达成度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能力,设定符合学情的学习目标是前提。
2、根据目标,精心预设 “活动”。
以“活动单”为载体的课堂学习过程往往以若干“活动”展开,每个“活动”还可根据需要设计若干个“子活动”。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需要分析教材的层次,明确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每个知识点的价值,特别是涉及地理的概念、规律、原理的重点或难点知识,教师可精心设计几个活动(包括模拟实验)让学生反复去探究、去体验。
如,根据教师乙的学习目标可设计下列“活动”:
课前活动 —— 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和“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完成:
1、 下列地理事物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B 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C 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
D 2006年某镇附近的芭蕉山因为一个烟头发生山林火灾,造成一名救火干部死亡,烧毁森林面积300多亩
2、 试将下列常见的自然灾害归类填入相应空格
地震、寒潮 、干旱、滑坡、洪涝、火山、蝗灾、外来物种入侵、赤潮、泥石流、台风、沙尘暴、海啸、鼠害
气象灾害有
地质地貌灾害有
生物灾害有
海洋灾害有
1、 自然灾害有哪些危害?
我的学习困惑:
课堂活动一 —— 自主探究
洪涝成因的探究(实验)
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实验(见下图),完成相关结论:
以上“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活动单的设计,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课前活动”的设计,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对于学生自学后就会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不教,学生自学后不会的知识点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纠正;“课堂活动”的设计,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拆分、重组,设计了围绕着重难点“淮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组间交流的活动,让学生由表及里的认识、理解新知,促进知识的生成。“知识梳理”的设计既简单又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网。“课堂巩固”的设计,针对本课的重难点知识,进行验收。
三、运用活动单,提高学生地理课堂学习能力 —— 一次课堂教学实录
教师将上面预设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活动单课前发给学生,指导学生根据活动单的提示使用。上课前,笔者收上来一部分批改(课前活动部分),了解学生哪部分自主学习学会,哪部分还存在着问题。在备课时需要结合学情,即学生已知和未知的知识,并且适当倾听学生的要求,为上课时的引导、点拨做准备。
1、以自主学习形式促进学生对未知知识的生成,提高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
【教学片段一】在批改了学生课前上交的“课前活动 —— 我的学习困惑”后的课堂上,教师选择四位学生的学习困惑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
生1:赤潮属于海洋灾害还是生物灾害?具有什么特征?
生2:洪涝属于什么?是否具有气象灾害和海洋灾害特征?沙尘暴是气象灾害吗?
生3:寒潮是气象灾害吗?它会带来什么影响?
生4:发生在海底的火山是灾害吗?
然后,教师解答生4的学习困惑,说明判断自然灾害的方法。解释赤潮、洪涝、沙尘暴、寒潮的形成过程,展示正确答案。
通过课前活动的批改、同学间的学习困惑交流以及课堂上教师对学习困惑的解答和解释,学生能认识未知的知识并纠正错误,从而学会正确判断自然灾害并归类,这样有目地的学习,针对性强,印象深刻。同时,对于一些简单的、学生自学已会的知识不在课堂上重复学习,节约了有限的课堂时间。
【教学片段二】教师进行实验“课堂活动一 —— 操作步骤2”后的师生对话。
生1:向全班同学展示结论“流量大、流速快的甲河道流量大于乙河道”
师(评价和引导):生1观察得很仔细,并把结果基本表达出来,请进一步想想:什么原因引起流速的不同?
生1:倒水的量和时间不同。
师(引导):倒水的量和时间相当于自然界的什么呢?
生1:降水量和降水时间。
师(总结):对,也就是降水量大的地区更容易产生洪涝,降水集中的地区更容易产生洪涝。
从上述教学片段可知,对于活动单的留白部分(结论),学生能通过观察表达出正确的结果,教师用心、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再通过适当引导,然后学生的再深入思考和回答,最后教师的总结,结论就更加得完善。而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为了追求课的“完美”,甚至会设计好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并且在上课过程中决不容许“节外生枝”。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很少用心倾听学生真实的想法,而是一味地把学生的回答生拉硬扯到预设的答案上去。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主动生成知识,印象将更深刻,教师只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的适当评价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帮助学生对未知知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表达、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片段三】学生按活动单“课堂活动二”指引进行生生交流,师生互动。
退耕还湖
组1代表——生2(评价生1的展示并进行补充或纠正):原因应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写,材料三还要加上“黄河夺淮后,打乱了淮河原有的水系”
组6代表——生3(再补充或纠正):防治措施还有截弯取直。
师:总结性评价3位学生,归纳学生表述,并板书。
上述可见,洪涝灾害原因和防治措施的表达,难度较大,学生有自己的思路和分析方法,也能表达出一部分结果,具有一定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小组合作和组间交流,归纳总结就能构建知识网络,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时,仅通过教师的讲授,很难达到学生内化知识的目的,往往“学生听得懂,不会用”。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未知知识的生成,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克服只听不想的不良习惯,同时提升学生的表达、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以自主完成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活动单的课堂巩固环节,可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新知,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笔者发现精心的设计课堂巩固题不仅检验了孩子们的课堂倾听状况,同时也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结语
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发现:以“活动单”作为载体,教学过程更加精练,彻底改变了过去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能力,提升了师生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王云胜:浅谈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 http://.cn/feixueli 2011admin/UserLog/UserLogView.aspx?UserlogID=4133/(2011/9/18)
篇8
关键词: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 国际投资
日本3月11日发生的强震及其次生灾害表明,自然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会给国际投资带来相对较大的风险。这种风险虽然出现频率较低,但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而且难以预测和分散。加上国际投资的地点分布广,投资量大,更使加强对国际投资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日趋重要。本文就国际投资中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金融管理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一、国际投资中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及其危害
从风险的本质来看,我们可以把自然灾害风险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内某种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引起重大损失的不确定性。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国际投资中,根据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以将自然灾害风险分为以下七大类:(1)气象灾害风险。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干旱等;(2)海洋灾害风险。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赤潮、海水入浸、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3)洪水灾害风险。包括洪涝、江河泛滥等; (4)地质灾害风险。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火山、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5)地震灾害风险。包括与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6)农作物灾害风险。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7)森林灾害风险。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在国际投资中,由于投资方向的不确定,投资方式的多样性,不同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对国际投资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其中尤以地震灾害与农作物灾害对国际投资影响最大,也最常见。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境内投资者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2%,截至3月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673亿美元,由此可见,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管理成为了我国国际投资者的重要工作。
2011年日本地震后,据摩根士丹利近日的研究报告显示,将会使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减少0.25%至0.5%。世界银行3月21日《东亚经济半年报》表示,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将给日本带来1220亿至2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至4%,而日本灾后重建可能需要5年时间。由此可见,此次地震对各行各业影响巨大,不仅包括日本本国的财产遭到巨大的打击,各国在日本的经济投资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包括今年的日本地震,国际投资的自然灾害风险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损失。下图为2000至2010年全球因为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可见在没有大灾发生的情况下多数年份的全球经济损失规模稳定在300-600亿美元之间,而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当年的经济损失可能超过1700亿美元,达到正常年份规模的4倍之多。
以2010为例,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部门(UNISDR)1月24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全球共计发生了373起自然灾害,洪水的发生频率最高,全球共有大小洪灾182起;另外,全球还发生83起风暴灾害、29起极端天气灾害以及23起地震。
此外,2010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损失也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其中,年初发生在海地的强地震和发生在俄罗斯的森林大火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惨烈。
同时,世界知名再保险公司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表示,2010年全球一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950起,经济损失达到1300亿美元。公司在灾害报告中说,2010年是1980年以来自然灾害高发的年份之一,九成自然灾害是由飓风、洪水等天气原因引发的。预计2011年因为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洪水等导致的自然灾害会进一步增加。
例如,2010年4月14日,冰岛第五大冰川――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下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烟尘覆盖了挪威北部、波兰北部海岸、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南部海岸以及俄罗斯西北部地区,导致欧洲空中交通瘫痪,而由此给在欧洲地区的国际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欧洲旅游业蒙受的损失初步估计在10亿欧元左右,也使对旅游业的投资蒙受巨大的损失。
对于我国来说,就自然灾害的不同类别而言,洪水是导致我国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近二十年来,洪涝灾害导致的年均经济损失超过1000 亿元。地震是导致我国伤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6 级以上地震650 次,其中震级达7 级以上的地震98次约占世界的十分之一,震级达8级以上的地震9次,全球发生的4 次震级达8.5级以上的特大地震,有2次发生在中国,地震死亡人数高达59 万人,约占全世界的二分之一。此外干旱、热带风暴和雹灾等气象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二、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据统计与预测,世界开始进入自然灾害多发的时期,国际投资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风险。直面自然灾害,抗击国际投资风险也就成为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部分提出了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
在国际投资中,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预防是防范损失最根本的办法。而预防最行之有效、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办法即是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只有在投资前对投资国是否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灾害防范措施等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效地降低投资金额面临的灾害损失,预防资金因为盲目投资造成后悔莫及的悲剧。
以地震多发区环太平洋地震带为例,这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因此,对于在该地区的房地产、实体资产以及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的投资对象的投资应相对谨慎。
(二)加强对投资对象的风险评估
目前,已有的成熟的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
(1)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基于指标的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侧重于指标的选取以及权重方法的优化,涉及的空间尺度范围较广,既包括全球、也包括国家和市级等空间尺度。目前,适用于全球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计划有Hotspots、美洲计划,此外,不少方法也利用指标体系从国家、市级尺度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基于指标体系的风险评估是借鉴空间信息格网技术,将具有致灾因子各种属性(如强度、频度)和脆弱性指标(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建筑物等)数据转变成格网形式,通过一定数学法则叠加得到具有空间拓扑关系的灾害风险值,最终达到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
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在国内外发展都较为成熟,适合以较大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但此种方法主观性强,无法模拟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
(2)基于风险概率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如gambel分布),对历史灾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灾害发展演变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承灾体损失数据,建立灾害发生概率与其的函数关系式,以此达到预测未来发生的灾害风险。
(3)基于情景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各种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情景下自然灾害强度(对于洪涝灾害来说,如淹没深度、淹没时间、流速等)的模拟,并叠置承灾体属性信息(如土地利类型数据、人口密度等),以直观地显示灾情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区域影响,从而达到自然灾害动态风险评估。
(4)VaR模型。在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评估上,我们可以采取VaR方法对其风险进行评估。
VaR的中文含义为“风险价值”,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既定的置信度内,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最小损失。投资主体采用VaR风险计量模型来计量各种业务和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并将其水平与所承担的市场风险相挂钩。以提高其资本充足度,增加其资本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的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的随机因素组成。而每一种随机因素不能压倒一切因素作为主导作用。具有这种特点的分布即是正态分布,适合采用方差――协方差进行国际投资风险的计算。投资主体便可以根据模型估算的市场风险价值进行风险管理,将该测量出的风险值和要求的损失上限进行比较,当风险值小于该损失上限对说明投资金额的风险还在控制之中;而当风险值大于该损失上限时,说明投资主体必须采取必需的手段进行调整,控制好投资金额的风险。
(三)对投资对象要有充分调研
在同样的地域环境中,不同的投资对象收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不同,以本次日本地震灾害为例,受到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房地产、工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而面对暴雨、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农产品遭受损失最大。因此,对投资对象的确定应该建立在对投资对兴国自然环境有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相应可能损失最小的投资产品。
三、国际投资中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引起的国际投资风险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以下是相对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运用。
(一)运用政府财政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补偿
财政补偿的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构成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损失传统的资金补偿来源。但是,以我国为例,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有限。这些有限的财政收入中,由财政预算安排的灾害救济支出只是财政支出计划中的一小部分。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9.35亿元,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35%。20世纪9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18亿元左右,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8%左右。可见,当巨灾发生时,依靠国家财政救济支出对灾害损失的补偿程度是比较低的。
但是,政府财政补偿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对受灾方第一时间的补偿,具有最快、最直接的特点,对稳定市场社会安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商业保险及其金融衍生品管理自然灾害风险
(1)保险转移风险
对于国际投资,保险转移风险可以分为单一的和综合的两种方式。所谓单一风险的保险转移就是指国际投资方购买保险将某一种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例如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仅承保单一的洪水风险。所谓综合风险的保险转移是指投资方通过购买保险将两种或以上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国内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险种条款大都为投保人提供了这类风险转移方式。例如企业财产综合险的保险责任往往包括雷击、暴风、暴雨、台风、洪水、泥石流、雪灾雹灾、冰凌、龙卷风、崖崩突发性滑坡和地方突然塌陷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
(2)再保险转移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8条的规定,再保险的定义为:“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再保险。” 实质是在全体被保险人之间对风险的又一次转移和分散。因此,从另一个方面说,再保险转移方式是原保险人以缴付分保费为代价将风险责任转移给再保险人。
如今,再保险已经成为整个保险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再保险应该成为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伦敦、纽约、苏黎世、慕尼黑、中国香港等都是著名的国际再保险市场,通过这种超越国界的再保险安排,使风险分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于国际投资风险的化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使从而能分散消化得更为彻底;另一方面,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发展、壮大起来,这样,大大方便投资对象分布广泛的国际投资方的投保,也使其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3)其他保险类风险转移方式
在国际上,所谓的其他保险式风险转移方式是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简称ART,是除开上述两种保险产品的保险转移方式。其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风险载体,二是可选保险产品。风险载体主要包括自保、自保公司、风险自留集团、共保集团和资本市场。可选保险产品主要包括有限风险再保险、多年期/多险种产品等。
笔者认为,由于载体不再局限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可选产品也不再局限于单调的保险产品,传统保险方式可能产生的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可以由此而发生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国际投资,投资方向、投资金额灵活多变,规模巨大,新型灵活的保险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投资的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也可以为不同地投资量身订做保险产品。
(4)巨灾债券及其衍生金融产品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巨灾债券多是针对地震、飓风和暴风雪等自然灾害设计的。如美国东海岸的飓风、加州的地震、欧洲冬季的暴风雪、日本的地震和龙卷风等。巨灾债券是通过发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结的债券。在资本市场上,需要通过专门中间机构(SPRVS)来确保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偿,以及保障债券投资者获得与巨灾损失相连结的投资收益。巨灾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
巨灾债券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触发条件,即赔偿的条件,赔偿性触发条件是以其实际损失赔偿数额来表示的,指数性触发条件则用某种特殊的指数来表示,如行业损失指数和参数指数等,是一种损失的相对水平。由此可见投资者的收益和损失是由发生怎样的自然灾害风险或风险程度如何决定的。根据债券发行时约定的条款,投资者可能会损失全部或者部分在剩余时间内应得的利息,还可能会损失部分本金。
笔者认为,相对于其他保险产品,巨灾债券流动型、规模大、损益高,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紧密相关,这就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风险对冲的投资工具。与常见的金融工具期货相似,巨灾债券也可以开发其期货,期货分为可以分为预测发生灾害和预测不发生两种。当国际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投资对象时,可以做多与投资对象相关的预测灾害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或做空预测灾害不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这样,即使灾害发生,由巨灾债券期货带来的收益可以补偿部分国际投资的损失。如果对冲量适当,完全可以锁定国际投资的最大损失。
相应的,还可以开发巨灾债券的期权、互换等,充实巨灾债券的风险对冲金融衍生品。
值得一提的是,有专家表示,此次日本地震有望超过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成为首个触发多个巨灾债券的自然巨灾。据统计,日本地震将使面值共17亿美元的10只债券面临触发点挑战。
(5)利用天气指数等自然灾害期货
天气指数期货指的是每个月的开始,期货市场主管机构都会根据过去10年当月的气温情况,为降温度日数或升温度日数确定一个初始值,比如40度(华氏)。为使市场运转起来,指定的做市商将接着喊出“出价”和“要价”,前者比初始值稍低,后者稍高,这是投资者可以买进或卖出的度数。
对于国际投资者,天气的变化对部分投资产品的收入影响巨大,而对于投资者,对天气的预测和农产品的收益行程对冲,使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锁定收益,或将因天气原因引起的损失降至最低,也就使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相应减小。。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现有期货市场,今后如果让天气指数期货这样的衍生品能够发展起来,保险公司可以在这些市场上转移承保风险,加之一定程度的保费补贴和税收优惠,其在技术上的困难将会大大降低,不可能总是出现“投资险越做越亏”的情况。
同理,可以以降雨量等自然灾害指标为标的,进行期货的创立与交易。
综上所述,在进行国际投资前,应对投资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对投资对象有全面的风险评估,对于不同的自然灾害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ART方式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相结合,金融市场与政府相结合,金融衍生品的开发使得自然灾害风险的转移既以保险市场为基础,又有资本市场作后盾,更有政府作保障。
2010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的日本地震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国际投资者应该时时以风险管理为标尺,尽最大可能地减少风险,避免突如其来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邹铭,范一大等.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吕向敏,杨建立,张惠兰.跨国公司国际投资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4]郎一环,王礼茂,张明华.中国短缺资源跨国开发的风险管理――以石油为例[J].资源科学,2003(05)
[5]葛全胜,邹铭,郑景云.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吴定富.中国风险管理报告2010[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8]Sigma.The picture of ART,No.1/2003
篇9
关键词:泥沙灾害类型成因机制
80年代响应联合国减灾十年委员会提出的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1990~2000年)的号召,在中国减灾委员会的领导下,有关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展减灾防灾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他们所研究的灾害类型涉及七大类,24种。奇怪的是在这七大类24种灾害中并没有包括泥沙灾害,是何原因导致泥沙灾害的“疏漏”。笔者揣测并非真正的疏漏,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某些泥沙灾害已反映在其他自然灾害类型中,主要反映在地质灾害和洪水灾害中;二是由于泥沙本身的二重性,即既能成为致灾因子,也能成为丰富的资源。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故未能把部分泥沙引发的灾害特别地强调出来。客观上迄今为止,甚至什么是泥沙,什么是泥沙灾害并没有明确的,共识的概念,这也是未能成为独立的一类灾害的原因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环境的变异,温室效应等影响,由泥沙为致灾因子直接,或间接引发的灾害环境越来越为人们重视。正确地认识泥沙与泥沙灾害的类型及其成因机制,对维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泥沙与泥沙灾害的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妥之处请同仁不吝赐教**。
1泥沙的二重性
要研究泥沙灾害,首先要认识泥沙。什么是泥沙,在很长的时段内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河流泥沙专家钱宁先生在“泥沙运动力学”一书中是这样定义泥沙的“凡是在流体中运动或受水流、风力、波浪、冰川及重力作用移动后沉积下来的固体颗粒碎屑”。定义不仅阐明什么是泥沙,而且还高度地概括泥沙的成因类型和动力机制。同时从定义中还可以看出泥沙粒级大小相差十分悬殊,其粒径可相差百倍、千倍,甚至万倍,其体积可相差亿倍。可见泥沙是不同等级颗粒碎屑物的总称。泥沙作为一种物质,同其他任何物质一样都有其二重性,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有害的一面为泥沙灾害,有利的一面称之为泥沙资源。
篇10
论文关键词 情势变更 合同基础 不可抗力 商业风险
情势变更是大陆法系一项渊源流长的法律制度,在德国、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当中均有体现。我国在1999年《合同法》审议时由于就此规则争议太大,最终将在草案中规定了的情势变更制度予以删除。但在具体的审判实践当中仍然不乏适用情势变更原则进行处理的案例。在2009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最高人民法院在《合同法解释二》当中对情势变更原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上述条文中提到了诸如客观情况变化、无法预见等法律要件和概念,同时提到不可抗力制度,因而在理解时必须将这些概念和制度辨明才能深入理解和正确适用情势变更原则。
一、情势变更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按照通说观点,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因当事人不可预见的事情的发生(或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势变更),导致合同的基础动摇或者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时,则应允许变更合同的内容或解除合同的法理。”该制度主要适用于出现异常事件导致合同的履行出现障碍的情形。情势变更原则从适用要件的角度来看,包括如下要件:
(一)存在情势变更的事实
该要件在法条当中表述为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指作为合同基础的客观情况产生了异常变动。在比较法层面上,与合同基础概念相似的是德国法上的交易基础概念。交易基础概念是由德国学者厄尔特曼在其专著《交易基础—一个新概念》当中首先提出,在书中交易基础被表述为“一方当事人在缔约时显露出来对特定环境之存在或发生的预想,相对人明知该项预想的重要性且未作反对表示;或多数当事人对特定环境之存在或发生具有共同预想”。在该表述中交易基础的判断有赖于对当事人意思的判断。该概念最终被2002年修订的《德国民法典》313条的交易基础制度吸收,作为主观行为基础丧失的基础概念。交易基础制度同时还规定了客观行为基础,对所谓的交易基础认定采用客观标准,指当事人为实现合同目的而在逻辑上必不可少的情势。其并不见于当事人形成意思的缔约过程当中。
在我国法当中,不可抗力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具体情形如洪水、旱灾、台风、地震等,以及社会异常事件,包括战争或者武装冲突,罢工以及骚乱。此外,根据我国《海商法》的规定“政府或者主管部门的行为、检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同样属于不可抗力的情形。其实这些事件同样都可能导致合同履行艰难而引致情势变更规定的适用。根据我国相关的司法实例,在我国适用情势变更原则进行裁判侧重于社会异常事件导致情势变更的情形,但同时也存在自然灾害导致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而适用情势变更的情况。
(二)情势变更的情形当事人不能预见
该要件说明在情势变更的情形下,遭受实际不利益的一方当事人在合同缔结的时候不能预见到上述情势变更的情形。如果遭受不利益的当事人在合同缔结的时候可以预见到上述情况,则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
(三)情势变更不可归责于当事人
主要说明这种情况的变化是当事人所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如果遭受不利益的一方当事人对于不利益情况的出现具有可归责的事由,则当事人要承担违约责任,此时不适用情势变更规则。
(四)须情势变更时履行原合同显失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该要件作为适用情势变更规则所必须的一项结果性要件,在考量是否适用情势变更规则的时候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司法解释规定当中包括明显不公平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两类不同的案件类型。其中“明显不公平”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中关于“艰难情形”的规定比较类似,“情形艰难”主要是指因一方当事人履约成本增加,或者因一方当事人所获履约价值减少,根本改变了合同双方利益均衡的情形。同时,二者又有着一定的区别,从文字上来讲,“明显不公平”并不一定意味着一方当事人履行艰难,而主要是原合同的等价关系遭到严重破坏。而履行艰难强调的是当事人的履行能力不足,而明显不公平则强调等价关系之间的失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判断等价关系的严重失衡,即到底双方的对价不均衡到何种程度可以认为显失公平。另一种情况能实现合同目的是与“明显不公平“并列的适用情势变更的情况,这种情形下履行失去意义,应当解除合同。
二、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的辨析
在条文的表述当中,特别明确排除适用不可抗力的情形以及属于商业风险的情况。因此在说明情势变更的概念时,有必要同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
不可抗力同情势变更原则相比,二者的主要区别可以概括为不可抗力主要适用于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形,这里的合同不能履行是指广义的合同不能履行,包括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合同部分不能履行以及合同一时不能履行。其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当事人的合同责任,而情势变更是针对履行合同明显不公平或者不符合合同目的的情形。二者相比,不可抗力强调的是不能履行,而情势变更强调的是履行艰难和对价失衡。
但是二者之间并非不存在交叉的情形,在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下,亦有存在情势变更规则适用的可能性。比如发生了自然灾害导致一方虽然可以履行合同,但是履行将变得十分艰难,此时又尚未达到不能履行的程度,那么就应当适用情势变更规则。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这种情形下是不能适用情势变更的,因为这属于不可抗力范畴。这就造成了不适当的缩小了情势变更的适用范围的后果,因此,在区分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的同时,我们应当进一步理顺二者的关系,特别是在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困难的场合,应当适用情势变更原则解决相关问题。虽然司法解释规定存在障碍,但是实务当中已经出现因不可抗力导致适用情势变更规则的案件。
“成都鹏伟实业有限公司与江西省永修县人民政府、永修县鄱阳湖采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采矿权纠纷案”就是典型案例。该案当中:2006年4月26日,原告通过竞拍的方式从被告处取得了鄱阳湖永修县若干采区的采砂权,于5月同被告签订了《采砂权出让合同》,采砂期限至2006年底,原告随后就缴纳了出让款以及税费共计8228万元。之后开始进行采砂作业,但是当年7月开始,江西境内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导致了降雨量下降,长江江西段出现罕见的枯水位,鄱阳湖水大量流入长江,自当年8月份开始,由于水位过低导致运砂船难以进入采区,原告被迫停止采砂。之后双方交涉未果,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多支付的合同价款。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遭遇36年未见的罕见低水位,导致采砂船不能在采砂区域作业,采砂提前结束,未能达到合同目的,形成巨额亏损。这一客观情况是双方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不能预见的,原告的损失也非商业风险所致。在此情况下,仍旧依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必然导致被告取得合同利益,而原告承担全部投资损失,这对于原告而言是不公平的,有悖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原告要求退还部分的合同价款,实际上是要求对《采砂权出让合同》的部分条款进行变更,符合《合同法》规定,予以支持。”在这则案例当中,造成合同履行障碍的是自然灾害,该自然灾害本身符合不可抗力事故的要求,但是这里由不可抗力导致的后果是合同履行十分艰难而非履行不能,原被告双方如果按照合同继续履行将显失公平,所以此时应当适用情势变更的条款变更合同。
因此,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在适用上的正确区别是:不可抗力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时候,在我国法上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但是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十分艰难,但是尚未达到不能的程度的时候,若按照合同履行将显失公平,此时就可以适用情势变更条款。
三、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