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素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的素质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的素质教育

篇1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结合生物教学的相关内容,突出介绍我们伟大的文明古国在生物学研究方面的许多重要发现、发明、创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如讲到水稻时指出,我国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在殷商遗址中就有水稻碳化的颗粒。学习到酵母菌的应用时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酵母菌酿酒的国家等等。近代中国辉煌的成就更是不胜枚举,如被誉为世界“绿色革命”的杂交水稻的培育,小黑麦的培植,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等等。辉煌的成就势必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喜爱生物,树立为科学献身的远大理想。

二、充分利用生产、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物质基础的知识时,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生物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含量和生理作用,这时可采用稻谷晒干、蔬菜晒干干制作菜干等常识来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刚收割的稻谷和新鲜的蔬菜晒干后质量会明显地减少,正是由于稻谷和蔬菜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的水分,并且绝大部分是自由水,由于自由水能自由流动,可蒸发而散失,因此晒干的种子和菜干损失子大量的水分,只剩下少量的结合水。晒干种子不容易发芽正是由于缺乏自由水使胚细胞中各种生化反应很难进行,细胞新陈代谢极为缓慢。把晒干的稻谷放到试管中再加热,会发现试管壁上附着有小水珠,正是由于晒干的稻谷种子细胞中还含有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不能自由流动,也不容易蒸发,但烘烤时,结合水可从细胞的化合物中脱离出来。

三、强化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生物学在相对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门实验学科。所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教学质量是初中生物教师的当务之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的设备装置和设计原理,掌握操作程序和操作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出现了错误,能按照实验原理、操作程序,认真分析原因,纠正错误。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意识。另外,我们应组织学生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定期活动,其中小组长作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可以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实验的准备工作,带动全班学生做好各项课内外的小实验,并帮助老师进行检查等。这样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聪明才智得以创造性的发挥。

四、掌握原理,增强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

生理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介绍了卫生保健常识。如体育锻炼对人体各系统健康的保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原因、意义,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如介绍脊椎时,学生知道了青少年是脊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坐得正、立得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脊椎的正常发育,也有利于保持学习的正常环境。又如介绍了吸烟、吸毒的危害,教师就应要求学生不要有试一试的想法,一旦上瘾,就难以戒除,势必摧残自己的身心健康。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原理,这对增强他们身体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去分析思考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篇2

关键词:初中生 素质教育 路径分析

一、中学生素质教育宏观改革方向分析

1.中学素质教育应拓宽其思路。实施素质教育,其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由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是教育改革中带有实质性和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不要把学生整天禁锢在课本中,沉压在作业堆里和围绕着考试。要让学生有时间看课外书,看报纸杂志,让学生有时间自己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有时间到社会上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有时间到大自然中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使学生在社会发展的阶梯上,去拓宽思路,增长见识,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和理论知识,全面提高素质。

2.中学素质教育应拓宽其教育内容。素质教育本质上来讲重点突出的是学生的综合人格素质,这种综合的人格素质内容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围绕这几方面的素质,从现代人的个性发展要求出发,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制定可持续性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方面的教育。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但又不受大纲和课本的限制。根据素质教育目标的需要,在教育内容上,可作适当的扩展、补充,增加选修课,组织学术讲座,增设活动课、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学多、学活,深刻领会,熟练运用,增强其各种适应能力。

3.中学素质教育应拓宽其境界。实施素质教育,要不断拓宽学生的思想境界。不要把学生从早到晚关在教室里,关在学校内。应当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人生、品尝疾苦、了解过去、展望未来。以参观、瞻仰革命圣地、大好河山,讲述英雄人物等方式,去引导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品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树立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远大理想。

二、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微观具体路径分析

1.抓关键——加快推进中学教育内部结构改革的步伐。中学教育内部结构的改革应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素质教育本身来讲是一个理念,或者说是一种制度,在素质教育过程实施中必然涉及到中学课程的教材、教法、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招生制度等,这些都要从强化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2.抓主体——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目标是靠全体教师完成的。高素质的学生靠高素质的教师去培养,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具备实习操作技能和技术;不仅能卓有成效地传授理论知识,还必须站在科学发展前沿阵地动态地指导学生。因此说为了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必须加大力度培训师资。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情操业务能力素质,能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理解的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文化科学知识素质在所任学科上知识要专、要深、在其它知识面上要广、要博。

3.抓核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素质教育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标准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应该紧密结合社会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实施。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时期,不同的意识相态相互碰幢,加强对广大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综合的素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既要强调个性发展,又要注重个人内在品质,既然素质教育是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评价标准就要体现社会性,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理性的精神和思维模式。

篇3

一、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和了解物理学科中所包含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定性物理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实验,在整个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充分认识和了解物理知识,并对一些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分析物理原因,针对失败的实验要及时地总结和归纳,找出原因,及时纠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通过实验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意识,从而形成一种科学的、严谨的态度。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科学思维。在日常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追求速度,对学生一味地进行灌输性教学,而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总结和归纳,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规律,从而认识和理解其中包括的物理知识和和理论知识,从而合理地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实验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科学思维。

三、培养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初中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对学生学好物理知识有所帮助,又有利于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在所有的自然科学当中,物理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不断地积累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与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初中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不论是在学习或是日后的工作中都必须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对此,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实验过程中懂得尊重同学,通过同学之间的共同合作完成物理实验,让学生感受合作中的乐趣,让学生明白,想要达到目标就必须通力合作、共同努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篇4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学习事业乃至一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初中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重中之重。初中的体育教学中想要加强心理素质锻炼,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明确教育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树立良好的信念。

关键词 初中体育 体育教学 心理素质锻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对教育越来越关注。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渐的加快,教育体制也有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初中生正处于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认知体系构建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体格影响着人的健康,而人的性格影响着人的前途,因此将体育教学与心理素质锻炼相结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意义

初中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之一。初中阶段进行体育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身体素质以及精神品质进行很好的培养。经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与耐心的交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通过对我国初中体育现阶段的了解,我国的体育教学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抑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心理素质与行为意识的构建过程中没有树立明确的目标,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教学有效性。因此相关部门以及校领导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及实践探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以及知识的学习更有着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投身于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勇于面对挫折与失败,从而培养学生坚韧的精神与意志。近年来随着教学上任务及教学标准的提高,学生所面对的挑战与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影响到初中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够获得良好写心理素质锻炼与辅导,对学生而言在提升其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其抵抗压力的能力,全面提升其心理承受能力,使其饱满的热情面对生活正的各种挑战。因此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素质的锻炼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欠缺,同时逐步提升学生的额心理承受能力,在进行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心理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锻炼的措施

(一)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初中体育教学中首先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挖掘学生的优点及长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尽量营造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以积极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相互信任,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学习与训练,将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在体育学习及锻炼中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一方面达到了增强体魄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及成就感,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到集体学习中。此外,初中阶段学生正值心理发育的特殊使其,这阶段的学生,情绪极其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及表扬。多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使其能够正视自己,从而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最终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创设情境磨练学生的意志

体育比赛是以胜负来分高下的,这对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相当大的考验,往往在比赛过程中心理素质过硬的运动员取得胜算的几率大。因此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锻炼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竞赛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实行这样的方式之前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解,从而设置合理的训练强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将学生置身于挫折的环境中,例如,在天气比较恶劣的条件下进行训练。体育活动大部分都在室外,一般情况下教师一旦发现天气异常就会改变教学计划将教学转回室内,但这种恶劣的天气恰恰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力,这种恶劣天气的训练,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训练时间的掌握,达到锻炼的目的即可。

(三)应用胜利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由于学生的特点体质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可能比较擅长文化知识的学习,在文化课学习中名列前茅但在体育锻炼中略显吃力,而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而学生,面对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会产生极大的压力,从而导致闻体育而色变。另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自信,总怕自己表现的不好惹同学笑话。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总是感觉自己不别人差从而不愿主动的展现自己。这种错误的心理态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如果一直存在下去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也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体育教学中应用胜利法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中尝到胜利的滋味,从而使其得到成就感,为体育学习建立信心。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及水平为其安排他们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教师既定的学习目标,这回在很大程度上鼓舞其学习的信心,并认可自身的体育能力。例如:在跳远训练中教师可以将男女生的标准分开制定,男生高一点女生低一点,长跑训练男生一千五百米,女生一千米。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多进行语言上的激励,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信心,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单纯的对体育学习产生影响,对其它学科乃至学生未来的事业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转变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建立积极的而进取心,提升抗挫折能力与竞争能力,从而为孩子今后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雨萌.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15).

篇5

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的、生理的、外部形态等方面的稳定性特点的综合。素质教育是在人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获得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新课标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也就是更加重视学生兴趣、科学态度、学习方法的培养;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和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注"绿色化学"的发展应用;进行关心社会和人类的情感教育。最终培养学生"化学素质",实现化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本人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20多年,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素质"方面,浅谈一些感受,与同行们商榷、思考。

一、 首先教师转换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用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去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和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对新一代进行教育,学生作为身心未成熟的学习者接受教育,缩短与成人社会和主流文化之间的差距。因此,教师是影响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是学生观的转变,不能再把学生看成是消极的知识的"容器",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的建构者,拥有无穷的创造的潜力,是期待点燃的"火把",有着自身的力量和不同的兴趣、需要去建构知识、寻求意义。

其次,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参与课程变革是教师专业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教师要自觉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还给学生一个整体性的课程。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应该在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方面,教师必需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而不能以传统的分科课程的实施方式去解释和推选综合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转变传统的单科教学的做法,努力在多学科的视野之中丰富学生经验。另一面,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需,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之间的沟通、互补与合作而丰富学生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高端新奇化工产品的视频资料作化学启蒙,用精彩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兴趣,刺激学生求知欲——-"化学素质"的启蒙

绪言第一课认识化学及研究范畴,我首先用视频展示:小猫蹲在绝热玻璃上,悠然自得——因为用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制的绝热玻璃;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鸟笼——鸟在鱼中鸣,鱼在鸟旁游;直径5mm的超强力高分子尼龙绳挂着汽车悬在空中。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强烈的新奇心、神秘感。接着演示实验:通过镁条燃烧前后形、色、态的改变,燃烧过程中发出的耀眼的白光;铁钉投入到稀盐酸中产生气泡;把无色的酚酞滴入到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立即变成红色;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发生爆炸;铜绿受热由绿色变成黑色,试管壁出现晶莹的液滴,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牛奶一样的乳白色等实验现象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觉得化学课好玩,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事实,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皆化学,绿色化学助生活——"化学素质"的源动力

学生仅有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远远不够,如何使之维持长久,如何使学生从对化学感兴趣上升到想学化学、学好化学。这才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在平时化学教学活动中一直注重提醒学生带着两个问题:(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吗?(2)化学对我们家庭和社会来说有什么用?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结合教学内容,使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相联系。例如:我们在学习空气污染一节内容时候,谈到空气污染物的来源、空气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如何防治空气污染时。提前让学生观察与我们学校一河相隔的炼铁厂的锅炉烟筒的排烟情况;带着学生到公路旁观察汽车在启动、加速时候发生的现象;带着学生到造纸厂附近闻气味、沿着纸厂的废水沟体会!通过此举,学生知道:汽车

转贴于

尾气排放、家庭燃烧含硫多的煤等燃料、化工厂的"三废"都会造成空气污染。我们如何治理?开发新能源,大力提倡植树植草等,并介绍每周的空气质量周报,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三、 保障学生实验的完整进行,加强探究实验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化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氧气性质教学中,我改进了如下实验方法:

(1) 木炭燃烧

在试管底部放层细砂,如图-1所示。用镊子夹取黄豆大小的一粒木炭,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到红热,小心放到试管底的细砂上。通过直角导管向大试管内通入氧气,可看到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若停止通入氧气,白光消失;继续通入氧气,白光再次出现。该过程可反复多次,直到木炭燃尽为止。木炭燃尽后,待试管冷却,向大试管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静置。待细砂沉淀后,可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硫在氧气中燃烧

如图-2所示,取一段约3 cm长的粉笔头,用小刀在其大头一端挖一个小圆坑,将另一端置于燃烧匙上。若难以直立,可以放入粉笔后,滴入熔化的石蜡油,等石蜡凝固后,可将粉笔固定。在粉笔坑里放入少量的硫粉,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同时会嗅到刺激性气味,将燃烧匙慢慢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见硫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实验结束后,将燃烧匙浸入热水中,即可取出粉笔。该实验中硫的用量少,还可避免硫燃烧时与铜质的燃烧匙反应,同时避免未燃烧尽的硫附着在燃烧匙上,难以清洗。此实验也可不用燃烧匙,而采用如下方法:取一根较长的铁丝,下端弯曲将粉笔捆绑住,点燃粉笔圆坑里的硫粉,伸入集气瓶中燃烧。

四、 赋德育于化学教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素质,增强环保意识,立志为人类健康而努力创新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篇6

【关键词】初中体育 心理素质 锻炼策略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评判的基本标准,而初中阶段是锻炼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作为唯一在户外进行的教学活动,初中体育教学应如何结合体育教学的灵活性、竞赛性和交往性等特点,锻炼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良性的竞争意识、顽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自控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健康发展,成为初中体育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解析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青春期,调查表明,这一时期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生理和心理发展速度的不均衡现象,由于自身阅历有限,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他们的思想和认识往往与实际脱轨,在心理素质上大多呈现明显弱势,如羞怯、敏感、冲动、焦虑、自卑等倾向①。

随着情感的日益丰富,人际交往的不断深入,这一时期的学生在个性心理发展上也呈现出显著特点。

首先,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其思想意识重心逐渐从客观世界返回主观世界,内心世界不断丰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听不进周围人的意见和不同观点,对他人的态度表现得十分敏感,表现出极端性或偏执性,容易产生压抑、孤独、逆反、烦躁等负面的情绪体验。

其次,逆反心理严重。初中生随着生理和心理发育出现不平衡性,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意识和自尊心不断增强,当他们的想法或行为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很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及偏激的想法和行为。

再次,较易产生消极心理。步入初中阶段,初中生将在短时间内面临许多新鲜事物,并产生多方面的需求,当自身经验和能力不足、或受到外界的阻力、或愿望不切实际时,就会导致这一时期的中学生面临的挫折失败较多,从而易受到打击,陷入矛盾、困惑之中②。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策略

体育学科是初中教学中唯一在户外进行教学的学科,它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又不必面临其他学科那样紧张的考试压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因此,能够通过体育教学中的游戏、竞技等有趣的活动,有效锻炼学生自信、向上、乐观等积极的心理素质。

1.在体育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如今的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正所谓优胜劣汰,若不具备良好的竞争意识,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绝大部分的体育项目都体现出竞争性的显著特点。在初中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如游戏赛、竞技赛、等级赛、让分赛等,在比赛中增强学生的竞争观念,培养不屈的竞争意识,锻炼超越自我、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同时在比赛之后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胜不骄、败不馁,保持积极的竞争意识。除此以外,教师可在成绩考核中适当引入激励法则,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更上层楼,勇攀高峰。

2.激励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激发人们勇于迎接挑战、产生积极的自我认知的现实功能,是实现自我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开展能够锻炼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小组赛来组织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小组间的竞争性,激发集体凝聚力,促进成员团结合作,不畏困难力争荣誉的勇气和自信心。同时,对于有进步和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在竞争中肯定自我、超越自我。

3.通过科学设置障碍与难度,锻炼学生的毅力和品格

当前的初中生,成长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家长在生活和物质等方面给予了他们过多的关爱,很多时候也不忍过多苛责,造成了其依赖性强,独立性弱,心理承受能力差③。具体表现为娇气、怕脏苦累、容易生病,不愿参加体育运动,害怕失败,适应力不强,受到一点打击就情绪低落,甚至丧失斗志。针对这样的学生状况,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障碍与难度,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同时,教师要注意逐渐增加难度和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使学生始终保持参与的积极性。

三、总结

总体来说,通过初中体育教学加强初中生的心理素质锻炼的有效策略丰富多样,传统的体育精神里面蕴含了丰富的、积极的正能量,初中体育教师应最大限度地采取多样化策略,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势,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注释】

① 李会涛. 浅析中小学生体育教育与心理素质养成的关系[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1):273-274.

② 杨茹芳. 体育教育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 当代体育科技,2012.2(30):15-16.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学生一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语文教学更为关键。教师必须要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创新教学模式,运用一切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交流情感,激发思维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的情感极大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堂气氛就会融洽民主。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感知敏锐,记忆更牢固,想象更丰富。比如: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用明亮有神的眼睛看着大家,学生就能从目光中感到教师的亲切,从而充满信心上好这节课。故此,每节课我都竭力把信任和鼓励的情感表现出来,渗透到教学中,在课堂提问中我总是用带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思维、分析和概括,用动作提示学生们回忆旧知识,接受新内容,或用信任、期待的目光引发孩子们的思维。这样不仅消除了师生之间心理上的障碍,而且使课堂气氛和谐起来。教师评价学生,要把自己的欢乐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成功之中,这样就会使每个学生有了自信,从教师的称赞中产生了不可遏止的激情,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收到良好的成绩。

二、培养兴趣,主动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女生长于记忆背诵,男生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善长书面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针对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状况,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勤于督促检查,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所以。要有教学改革的新结果出现,就必须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三、课堂提问,提高效率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和学生处在教学的对立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多,专注于教,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学得是否有效果。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种以教定学的方式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学效率会大打折扣。教学是师生的互动,必须让师生真正互相交流、沟通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提高教学效率。提问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教学形式,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获取学情,知道学生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没有掌握,清楚看到教学目的是否实现。学生也可以自我检验,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提

问是有很大优势的,但是,很多教师对此缺乏深入研究。忽略课堂提问的实效性,流于形式主义,缺乏提问的实用功能。由于初中语文学习内容多,又面临高考,教师们为了赶进度,就不能顾及课堂提问的质量。教师的问题缺乏思考性,直接能给出答案。提问多针对好学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参与机会少等。这样的课堂提问是“填鸭式”的,起不到任何效果。

四、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教学中,要想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就必须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在培养尖子生的同时,不能忽视学困生的教育。他们落后的原因各不相同,就需要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因材施教,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在辅导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怎么成功,在其他各门学科中都有亮点,所以我以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热情、极度的耐心来对待他们,在教学中我循循善诱,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给予他们指导与帮助,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期望与关心、集体的温暖,与此同时,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这样,在压力和动力的双重作用下,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仅“要学会”,而且“学会学”,最终充满信心地向前进。

五、合作交流,促进学习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分组。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同学适当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因素。一般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在相似的水平,展开合作学习,其次,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合作学习由教师发起,教师不是合作中的一方,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目标的理解尤其重要。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每次合作学习,教师大致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

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切可利用资源,通过对各种学习方法和方式的创新,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素质;教学实践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它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正如前文所言,体育所培养的身理素质往往与心理素质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两者之间往往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在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时,一定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而这就给体育教师的教学安排了新的要求和意义。初中里的体育教学正好处于一个学生青春期的发芽阶段,学生在性格方面往往比较叛逆,在遇到一些小麻烦小困难时,也容易遭受挫折,从而自怨自艾,抱怨生活和他人。针对学生的这一身心情况,体育教学在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压力。

一、体育教学对于一个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个有着强大心理素质的人,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一定的体现,比如,那些积极面对生活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总能够迎难而上,积极面对人生,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心理素质上缺乏必要的培养和锻炼,那么,在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时,往往会将他轻易击垮,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抱怨人生的不公平,做出向他人泄愤,危害社会的行为。因此,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体育锻炼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的,心理和生理是分不开的,心理的疾病会导致身体上的不舒服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障碍(比如,因为害怕所以不敢做一些体育动作,因为怕水而不敢去学游泳,因为在平衡木上掉下来过所以不敢接近它,等)身体的类型也会影响心理认知,比如比较胖的学生们是不愿意和其他学生一样做动作或上体育课的,不是因为不敢做,而是因为不能做好做标准而觉得丢脸和难受等,因此,身心不分家。通过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团队合作意识、恒心、耐心、细心、勇气与胆量、自信心、进取心,等,作为体育教师要心理基本知识通晓,设身处地的为特殊类型的学生们着想。此为老师的情感共鸣,也体现了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人格魅力。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实践

1.通过必要的跑步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耐力和毅力

跑步是体育教学里面的基本训练内容,在上课之前,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先通过慢跑三到四圈来进行热身运动。除此之外,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测试中,跑步也是主要的测试内容,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八百米的跑步。那么为什么跑步是体育里面的主要教学内容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跑步不需要任何的体育道具和教材,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学经费;其次,跑步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身理上,锻炼人的体能,在心理上,培养人的耐力和毅力。因此,必要的跑步教学是有必要用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每一节体育课坚持跑步是最基本的教学,哪些体能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坚持慢跑2000米左右,注意一定要匀速的慢跑,还要练习最后冲刺阶段,比如冲刺150米的距离,考试的时候跑步冲刺阶段的时间。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人的体质,也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因为体育锻炼是很辛苦的,比如长跑一项,跑的时间越长,人就越疲劳,当学生非常疲劳达到想停下来歇一歇的程度,那就是锻炼学生的耐力和心理素质的时候,学生越坚持,学生的耐力和心理素质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强,当自己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就会坚持,因为学生时常会想到体育锻炼的时候那样艰难和痛苦自己都挺过来了,眼前这点事情又算什么呢?

2.注重体育教学的多样性

多样的体育教学往往可以让学生对体育的学习产生新鲜感,就像你每天的饮食,要变着花样的去吃,你就觉得好吃和新鲜。教体育也同样如此,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到体育有意义,玩的高兴、快乐,每个孩子上完体育课脸蛋红扑扑的,那就得到目的了。因此,除了必要的跑步训练外,体育教学还应该有其它一些形式的教学内容。平时除了跑步教学之外,坚持练习跳远和投铅球,跳远的教学,以及要求学生在日常上楼下楼时,也可以量力而行的进行跳楼梯,除此之外,还可以买两个哑铃来锻炼下手臂的力量。跳绳也是一种很好的全身锻炼,也是教师可以设计到的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之一。

3.要求学会坚持日常的体育锻炼

锻炼不只局限于一周一节两节的体育课堂,更多的还是需要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去坚持锻炼,多做运动。坚持锻炼身体,丰富体育知识,培养兴趣、多锻炼、多找技巧、不怕苦、坚持不懈、持之以衡就是一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初中生的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高峰阶段,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急速的变化,身高的快速增长是这个时期身体最明显的特征,体重主要反映在肌肉的发展、骨骼的增长及内脏器官的增长等。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第二性征也开始发育,即进入青春发育期。高中生在这一时期的神经活动过程灵敏性高,但不稳定。骨骼也继续生长,肌肉随骨骼的变化而变长加粗,关节的灵活性相对稳定,肌肉力量增大,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呼吸肌力量增强,呼吸频率减慢,并且呼吸较深,肺活量增大。身理上的培养和锻炼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这一块儿的教学时,要学会培养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让他们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三、结语

初中生在身理和心理上的发育都是比较显著的,在步入青春期的他们,难免会因为一些“小痛小病”而变得心浮气躁,躁动不安。作为一个教师,对于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和状况,绝不能放任其不管。毕竟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需要去锻炼、磨砺和培养的,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承担起这一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积极的通过自身的教学来促进学生身心方面的有益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从灵.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

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身体素质;健康

目前来看,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技能的掌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太少,学生的身体素质日趋下降,学生体质的发展趋势很不乐观。究其原因,是一系列综合因素,不是一两个单位的因素,也不是一两个人的因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需要全社会、整个民族的共同努力,需要上下齐心,共同配合来完成。

一、要认真执行国家教育政策,保质保量地开展体育教学

不管是教育部门还是学校,无论是体育教师还是其他科任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执行《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法规,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开展体育工作。作为体育教师,更应该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和部署,认真开展体育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丰富学生体育理论,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二、要调动社会、家庭参与,确保三方互动推动体育教学

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除了靠学校的努力外,还需要社会、家庭共同参与。要通过大量的宣传,让社会、家庭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增强社会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更加关心学校的体育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学生在学校积极参与锻炼,但回到家中吃了睡,睡了吃,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体育锻炼,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形成“反弹”,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锻炼的督促,按照学校提出的要求,保证锻炼时间,注重合理饮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三、要购置体育训练必备器材,强化学生锻炼,提升学生身体

素质

光有好的政策,好的制度,好的教师,没有好的器材,搞好体育教学,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只能是一句空话。就像“无米之炊”,再大的“火”,也煮不出饭来。上级教育部门要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体育器材经费投入,让学校有钱买器材;学校要转变以往的陈旧思想,敢于创新,按照规定购买配置必备的体育器材,让学生有心买器材;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器材,运用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让学生有器材可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通过不断运动,强化学生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91—01

既然语文教育是一切教学的基础,那么在素质教育当中语文教学的份量就显得极其重要。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来谈谈语文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为审美对象,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集萃的仓库。就其中包含极高审美价值的单篇而言,又往往是思想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的统一体。所以,语文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那么,语文教育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呢?

(1)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验作品的美。审美对象形象性的特点决定了人们的审美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而是用形象思维,从对美的直接感受开始,进而把握美,领悟美。因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训练他们能够透过文字所展示的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因素的敏锐的感知力。以色彩为例,譬如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的《药》的景物描写,作者运用的一连串的冷色调,“花白的头发”,“几点青白小花”,“支支直立的枯草”,“铁铸一般的乌鸦”,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这些色彩的感悟,体会作者运用这些色彩达到烘托悲剧氛围的创作意图。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完美的人格。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把作者寄寓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经过渗透沉淀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从教材佳作中,使我们领悟到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智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挥洒自如;唐诗宋词“日出江花红胜火”的辉煌灿烂。语文教育如果注意到这种审美素质的培养,那么,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中所培养起来的正确人生态度,使他们在今后的长期人生经历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可能更加持久,更加内在。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想像能力是现今学生必须具备重要素质。现在十四、五岁学生们的想像能力是最丰富的。作为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能力,让他们能插上想像的翅膀,在知识的领域中遨游。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可以针对故事意犹未尽的结尾,充分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把握这则童话的主旨,以《皇帝回宫以后》为题,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如教《故乡》时,可以针对20年前后闰土、杨二嫂的巨大变化,出一个以《20年后的我》为题的作文,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注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也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如前段时期流行的新概念作文。所谓新概念,就是让学生挣脱传统作文模式的束缚,大胆开辟新路。我们最近的中考、高考题中也对创新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可起到一定作用。课堂教学可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善学生的思想品质。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反弹琵琶”写一点与流行观点唱反调的文章,如让学生写“见异思迁赞”“沉默真的是金吗?”之类的题目,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作用。

四、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借助教学策略和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完善学生心理素质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1)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信。所谓否定之否定,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故意设置错误的结论,让学生从这里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如课外读物《警察和赞美诗》,可以故意的告诉学生这篇文章的结尾警察和苏比的对话是多余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增强了他们学习的探究兴趣。

(2)借助教学反馈,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教学反馈是发现学生心理消极倾向的较好手段。中学生心理正处于趋向成熟阶段,同时还面临着很多困惑。我们利用教学反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消极心理,可以通过让学生写周记,写随笔的形式,让学生坦露自己的思想,对学生在这一关键时期出现的生理、心理的困惑,通过笔谈的方式给以解决,使学生以健康的心态,乐观的精神迎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