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

篇1

1预防压疮的措施

1.1入院评估是预防压疮的首要问题:我院从2008年开始实施入院评估,对于神经内科卧床病人来说,皮肤的评估最为关键,要求各班护士对班内新入院病人一律进行压疮风险的评估,一般从病人的精神状况、活动能力、移动能力、大小便失禁等几方面评估。针对病人压疮的风险因素来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资料表明压疮多在护士未采取预防措施的病人中发生。83%的临床褥疮发生在疾病的早期[1]。

1.2难免压疮病人的预先报告制度:从2008年我院护理部规定,病房护士对高危病人采取预防报告制度,个别高危病人经采取预防措施,仍难免发生压疮应及时报告护理部,说明病人的情况及采取的预防措施,建立预先报告制度,由原来的发生压疮事后报告改为难免发生压疮的病人预先报告,医院管理考核目标压疮发生率为“0”,但根据病人个体差异不发生压疮是不可能的,大小便失禁、无移动能力、活动能力、高热、营养差、皮肤弹性差等病人,即使每时每刻认真护理,也避免不了压疮的发生。因此,要培养护士的预见性,能确认压疮的极高危人群。采取预先报告制度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将压疮发生减少到最低。

1.3加强压疮高危病人的管理制度:神经内科卧床昏迷病人多,压疮风险大,因此,要加强卧床患者的床头交接班制度及翻身记录,目前对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很多,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医院,甚至不同的病房就有不同的方法。根据病人个体差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护理,如:病人采取什么卧位,多长时间翻一次身,皮肤压红的护理,皮肤压疮的护理,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昏迷病人的皮肤护理,夜间睡眠病人的皮肤护理等,因此,要严格评价收集到的证据,质量小组组织学习探讨,应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采取对症护理。

1.4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责任心:神经内科卧床病人多,生活不能自理,在护理方面比较棘手,加上刚刚毕业的护士缺乏护理经验,大部分又是独生子女,怕脏、怕累、有惰性,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教育,提高责任心也是预防压疮的有效手段。

1.5合理应用工具也是预防压疮的必要手段:根据卧床病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工具来预防压疮的发生,比如,神经内科昏迷患者2-3h轻轻翻身1次,应用糜米褥子,充气式床垫来缓冲压力,尿失禁患者使用假性尿管、接尿器等避免皮肤的不良刺激,出汗病人给予温水洗浴,扑上爽身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皮肤压红时禁止按摩,按摩压红局部的效果彻底相反,实际上损伤皮肤组织,因此皮肤压红避免继续受压,外涂酒精或红花油,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护士应总结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达到提高认识,丰富知识,促进学术水平的交流和护理质量的目的[2]。

2效果

2.1通过以上压疮预防措施的实施,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2008-2010年1月,极高危险病人报15例,年龄65~93岁,高危状态持续,其中3例病情加重死亡,其余12例均未发生压疮。

2.2通过对患者入院评估,提高护士的预测能力。在未实施入院评估前,病人压疮时有发生,对压疮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使压疮预防有科学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预防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篇2

【摘要】:探讨护理在骨科病人中的应用,研究护理学在骨科临床上的不同特点,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通过良好的护理有效的缓解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充分重视其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使病人的情绪调解到最佳状态,以利于病人早日康复。本文介绍了对骨科病人的护理内容,并重点阐述了心理护理。

【关键词】:骨科病人;心理护理;措施

1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表现在骨科病房管理上,就是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中,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提供其所需的一切服务,包括生活、生理、心理、安全及精神等,即衣、食、住、行等各种服务,使病人有一种温馨感、亲近感和家庭感,以便早日康复。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求,逻辑终点是为人服务。骨科病人多数为突然遭受外界各种意外,而导致骨伤科疾病,生活多不能自理,剧烈的疼痛和关节肢体活动受限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稳定程度,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

2 骨科病人的护理内容

2.1 饮食护理

骨折后由于伤后气血失和,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中医素来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所以疾病的调护重在饮食的调护。在饮食调护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调护方式选择气味相宜的食物予以调养。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修复均依赖肾精滋养和肾阳推动。故以补肾精的食物为主,用枸杞核桃仁、肉桂等煮粥、炖鳖。气血虚加入适量黄精、黄芪、当归以调补气血。另外注意患者脾胃功能强弱,在不影响病情的基础上,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嗜好,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补养气血促进骨折愈合。

2.2 对发生便秘的骨折卧床患者的护理

2.2.1 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原因

卧床时间长。患者卧床时间长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多属于因结肠或直肠的生理功能障碍而引起。骨科卧床患者多为下肢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由于创伤和手术,卧床的时间长,活动受限,加上使用镇痛泵,使患者肠黏膜应激性减退,肠蠕动反射功能障碍等,导致张力减退性便秘。

排便方式的改变。排便方式的改变也是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人排便时,结肠远端的直肠纵行肌收缩,使直肠变短,消除了结肠远端和直肠之间的角度,直肠内压力升高,肛内、外括约肌舒张,同时膈肌下降到深吸气位置以增加腹压,加上腹壁肌用力收缩,大便时采取蹲位也能造成腹腔的最大压力,并可利用重力排便。而床上排便只能依靠深吸气增加腹压,骨科的卧床患者多因急诊入院,未能做床上排便的训练,加上术后制动时间长,排便方式改变,使多数人不习惯床上排便,有意抑制正常便意,整个结肠的活动受到抑制,引起排便反射的刺激减弱或消失而导致便秘。

2.2.2 护理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建立排便的习惯,对长期卧床患者应针对病人,采取早预见性护理。术后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正常。肠蠕动减弱者要暂禁饮食。护士要把预防便秘的问题作为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训练患者床上排便的方法,制定患者合理饮食、饮水计划。给予足量的维生素饮食,增加适量的水果和蔬菜。对急诊手术的患者也要及时告诉患者便秘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适当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对术后3天以上未解大便者要及时采取措施,如服用胃肠动力药或缓泻剂等,排便前1天睡前服用适量的缓泻剂,排便当日清晨空腹饮热茶大约300ml,以刺激肠蠕动,有助于排便,但也要克服长期使用泻剂或灌肠排便的习惯。

2.3 加强病区安全管理

病区阳台外面设防护栏,病区走廊内设置扶杆供年老体弱者扶助,地面不可太湿,卫生间有防滑警示。小儿、老年患者要有陪护、睡眠时加床栏防护。定时检查评价呼叫系统、地面、病床、床栏、轮椅、平车卫生间等环境设施、病人行走路线扶手的稳定性、拐杖、助行器、夜间照明等各个环节,发现并解决各种隐患问题。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风险预案并抽查。检查目标患者有无掌握预防意外跌倒、坠床的方法。对于行动不便者将物品放在患者易取放的位置;尽量保持卫生间、开水房、走廊等地面的干燥,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以防摔倒。骨科患者除治疗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外,对于四肢骨折或损伤的患者,行走不便或需借助拐杖行走,地面湿滑时易发生摔伤造成骨折再折,造成医疗纠纷。

2.4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能较好的解决病人的负性情绪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骨科患者多为意外损伤所致,突然使其强迫性卧位,生理和心理上都难以接受,传统的护理有时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除了满足患者的治疗和生理需要外,加强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及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全过程,尽快得到康复。

篇3

【关键词】水袋;褥疮;实验研究;护理

褥疮是皮肤组织长时间处于持续压迫状态形成的。其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是因神经营养功能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一种软组织坏死现象,是长期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折病人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时间过长不注意翻身和护理骨突部位很容易就发生褥疮,由此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护理长时间卧床休息且易发生褥疮的骨折病人成为我们护理中的重点。临床中预防褥疮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定期翻身,使用气垫床。但气垫床舒适度差,病人不愿意配合。自2010年我科开始使用水袋预防褥疮,舒适度高,灵活度大,取得了护理计划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1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骨折需卧床休息的病人100例,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24例,女26,其中下肢骨折43例,脊柱骨折3例,骨盆骨折4例,平均年龄45岁,平均卧床时间14天;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其中下肢骨折40例,脊柱骨折5例,骨盆骨折5例,平均年龄43岁,平均卧床时间13天。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方法

2.1分组方法: 将100例卧床病人按住院先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气垫床组)50例,实验组(水袋组)50例,都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时间都为两周。

2.2对照组病人给予气垫床预防褥疮,给以常规护理措施。

2.3实验组病人给予水袋预防褥疮。

方法一:将一次性乳胶手套装水大约至2/3满就行,水一定不能太多,易被压爆。水也不能太少,起不到支撑的作用。在手套颈部打上死结,一定要系紧避免水外渗。方法二:市面上也能买到水袋,将准备好的水袋分别由两个或者三个一起用毛巾或者中单包裹严密,做成大小不等的水袋垫子,将其放在骨突两侧。同时为了满足病人的舒适度,可以将准备好的水袋加热到成人体舒适的水温,放在骨突部位两侧,同时也应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天气情况和室内温度等来调整水袋的温度,如果水袋的温度太高很容易把病人烫伤,而太凉则起不到促进局部组织的血运循环的作用,并且还有可能将病人的褥疮加重的后果。

2.4效果评价:按照褥疮评价标准进行观察两组病人褥疮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病人使用两种方法的舒适感体验,以010级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

2.5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t检验,以P

3结果

表1两组病人褥疮发生率及舒适感测评结果(n=100)

4讨论

4.1骨科卧床病人褥疮发生的原因及机理:长期卧床患者体力极度虚弱、气血亏虚,又因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导致气血运行失畅,加之护理不当,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甚至肌肉,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而形成的溃疡。骨折卧床病人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褥疮本身不是原发疾病,大多是原发疾病未经良好的护理而造成的损伤,加重病情,延缓病程,严重者可一起败血症。褥疮好发于受压且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以及皮肤皱褶处,同时与卧位有着密切关系。褥疮发生的原因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局部潮湿或者排泄物刺激、全身营养不良或者水肿、感觉与运动障碍或者受限制病情、医疗护理措施的使用不当和护理过程中的不正规操作和翻身过程中用力过大造成皮肤破溃等等有关。都是造成卧床的骨科病人发生褥疮的原因。

4.2基础护理:随时保持患者床单元清洁、干燥、平整,伤口渗液、渗血者应该及时跟换敷料。保持衣物干燥,保持气垫床气体的饱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应尽量使患者全身放松,减小心里压力,除患侧肢体制动外,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自动水平移动更换,增加肌力恢复,指导家属每隔1h2h为病人做背部按摩30分钟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3水袋及气垫床对预防褥疮的作用及护理: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水袋在预防骨科卧床病人发生褥疮的作用效果中与使用气垫床的效果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水袋预防褥疮仍应注意加强观察护理。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各种骨骼牵引、石膏托固定、夹板固定的病人只能处于平卧位,故骶尾部、足跟部、肩胛部等处,每两小时更换一次部位,将骨突出处悬空。在肢体与肢体之间的骨突也应高度重视,需要用水袋垫在其肢体的骨突部位两侧,以防褥疮的发生。大的水袋能代替软枕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密切观察受压部位的血运情况外,还应注意水袋的质量,随时注意水袋有无渗漏现象或者其他的问题,防止水袋内的水流出影响病人的病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而气垫床对有些部位不能够提供更好的空隙空间,加上气垫床的材质是由防水性的材料制成,使用时特别是体虚或者肥胖患者长时间卧躺后容易出汗,由于气垫床的透气性较差而使汗液不能得到及时的排除,引起并发症的可能,同时也间接性的增加了护理时间和难度,使有的骨折病人的伤口、小关节或者石膏部位的皮肤组织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和护理。在预防骨科卧床病人褥疮的作用中与使用水袋组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作用相似。但对照组病人对使用气垫床的舒适感体验与实验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小结

综合来讲褥疮的好发部位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营养不良、感觉与运动障碍、医源性有关。水袋灵活性大,自制水袋小巧,使用起来灵活性大,随着而变化,适用于各种骨折长时间卧床病人的不同部位,使组织皮肤能得到更好的空隙,促进组织血液循环加快、减少局部组织持续长期受压造成的缺血、缺氧、坏死现象,改善了骨科卧床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皮肤长时间的受压,消耗大量的营养而引起软组织皮肤坏死溃烂,大大改善了护理的工作量和护理质量,适合于各种长时间卧床的骨折病人,患者感到舒适,愿意接受,患者易于配合等优点,适合各层次医院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卧床病人;压疮预防;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08-02

压疮学名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得不到及时缓解,遭成受压部位组织缺血缺氧,循环障碍,出现皮肤破溃或组织坏死。是长期卧床病人严重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目前压疮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种,即压力、剪力、摩擦力以及潮湿,另外非压力性因素如感觉消失、严重营养不良、组织灌注不足、年龄体质,心理因素也是形成压疮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在社区服务站服务范围,并在社区建立了住户档案,要求家庭病床护理指导的患者42例,其中,由于脑血管意外遗留后遗症患者19例,由于外伤导致截瘫病人11例,骨股头骨折6例,腰椎骨折5例,脑瘤术后形成植物人1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65岁。平均年龄76±0.5岁。男29例,女13例。

1.2 方法 所有病人责任护士均有护师以上资质护师担任,建立家庭病床指导方案。定期进行护理干预讲座。①建立护理干预小组。选择家属代表参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征得家属同意,耐心听取病人或家属的主诉,以及他们要求到达的护理质量和高度。建立疾病档案,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压疮只是在原发性疾病的并发症,早期预防会取得很好的效果。②认知干预:从医学、人体力学、解剖学、心理学的角度全面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压疮知识,以及预防压疮的临床意义、目的、方法、预后、以及对原发疾病的影响。③行为干预:根据危险性标准评分法评出高危病人、一般病人;完全不能自理病人和半自理病人;认知清楚和认知模糊病人;自觉配合病人和不合作病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方案,要求清醒并且合作的病人参与进来和责任护士一起共同担当护理任务。高危病人加强皮肤护理和营养护理。颈椎骨折需要牵引的病人,头下放海绵垫,颈下放液垫。胸腰椎骨折在骨折处放软枕,截瘫病人严格2小时翻身一次,可购买骨科专用床,教会病人抓住吊环抬起臀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侧卧病人保持与床铺成45°角。对于瘦削病人,骨骼隆突出垫气圈或海绵垫,加强营养,不能进食者,鼻饲或者静脉外营养。④家庭干预:组织家庭成员护理干预学习班,讲解预防褥疮的重要性和方法。让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主动或者被动的翻身动作,进行骨骼隆突出特殊保护,看到皮肤局部发红时,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

2 结 果

参与调查和护理干预的42例病人,1例出现皮肤发红外,经过及时处理后好转,其余41例经过护理干预指导后,没有出现压疮的发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3 讨 论

3.1 压疮形成的内外因素 内因:长期卧床病人神经系统失去了皮肤敏感性,对冷热刺激反应不灵敏,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感觉系统减退或消失。血管运动功能丧失或减弱,血管表现出在收缩时苍白缺血,舒张时血液瘀积,血液缓慢,皮肤呈现紫红。外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没有得到及时的缓解,周围组织出现红、肿、热、疼,如果此时不能解除压迫,局部皮肤由瘀血红润期到炎润期,及至到溃疡期。如瘫痪病人、偏瘫病人、骨折病人等。摩擦力和剪力也是形成褥疮的原因,由于长期卧床,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调节紊乱,皮肤组织营养不良,抵抗力减弱,轻微的摩擦也可能产生阻力,皮肤与床单之间形成摩擦阻力,导致褥疮的发生。

3.2 压疮的预防 预防褥疮要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擦洗。勤翻身、勤按摩是预防褥疮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酌情1-2小时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和次数。按摩骨隆突出,如果皮肤出现红肿、禁止按摩,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新的损伤。勤整理是指床铺的整理,要保持床单无褶皱,无碴硝,床单潮湿时要及时更换,避免潮湿的刺激。勤擦洗,要帮助患者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床铺干燥整洁。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增加营养,增加身体抵抗力。

3.3 压疮的护理 一旦发现有褥疮发生的可能,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局部用50%乙醇按摩,在骨骼隆突处垫气圈,或改用气垫床,及时解除局部组织的受压。增加翻身次数,整理床单元,避免潮湿和渣滓污染皮肤。对已经出现破溃的伤口,要给予保护,局部涂抹凡士林,用庆大霉素或者金霉素软膏涂抹,疮面有感染时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黄连纱布条覆盖。疮面溃烂化脓者用双氧水冲洗,同时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近几年治疗压疮的药物和方法越来越多,如果条件合适的可以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氧疗等。

3.4 健康教育 建立一个由病人、护士、家属陪护共同参与的护理小组。认识压疮的形成原因、危害、预防措施等知识,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干预方案,指导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肢体摆放在功能位,早期开始功能被动锻炼,活动遵循“从小到大、先轻后重、先下后上、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自理者需进行被动锻炼。指导陪护要经常和病人沟通,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强调床铺整洁的重要性,讲解护理技巧、翻身技巧、以及减压垫的使用和作用。健康教育要适当强化,经常提醒,取得家属的配合,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罗芳.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8(中):139-140.

[2] 张明凤.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压疮的预防研究[J].当代护士,2013,4(下):135-136.

篇5

[摘要]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探索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 根据32例患者产生便秘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研究证据,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循证护理能有效地防治便秘,也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找出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有效干预方法,可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 便秘; 循证;护理

便秘是老年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粪性溃疡、肠梗阻、尿潴留,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如何根据病人产生便秘的具体因素和临床表现实施有效护理是一项有价值的课题。采用循证护理寻求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我科对32例老年卧床病人便秘实施循证护理的实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51~92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11例,心肌梗死8例,神经系统疾病6例,消化道疾病7例。临床表现为粪便干结、排便费力、便意及排便次数减少,常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并有头痛、头晕、口苦、口腔内恶臭味、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1.2 方 法

1.2.1 提出护理问题 (1)病情评估及便秘原因;(2)采取何种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

1.2.2 循证 根据以上问题,主要通过查询中国期刊网(CNKIKW)、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寻求解决问题的实证。检索发现引起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常见原因有[12]:(1)疾病因素。疾病导致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或拒食及活动减少,食物摄人量不足,致使进入胃肠的食物残渣减少,经胃肠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对结肠壁产生的压力过小,不能引起排便反射。(2)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等导致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从而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大肠的支配引起便秘。(3)年龄因素。老年人口渴感觉功能下降,在体内缺水时也不易感到口渴,这使得老年人肠道中水分减少;同时老年人的肠蠕动频率降低,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长,导致便秘。(4)药物因素。许多老年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一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可引起便秘。(5)环境及心理因素。住院致环境改变,患者原有生活规律被打乱,造成排便困难。患者有尽量减少陪护人员负担、不习惯或者羞于床上排便、出血病人怕排便会引起再次出血等心理,常常养成减少进食、忍住便意、依赖通便剂等不良习惯引起便秘。

1.2.3 护理干预[35] (1)观察评估病情。评估记录患者排便次数、性状及排便难易程度。向患者解释引起便秘的因素及预防措施。(2)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告之保持轻松乐观平和的心理能缓解便秘和不适,也可减少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保证日饮水量,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豆类等,蔬菜如韭菜、芹菜、蒜苗、菠菜、萝卜、丝瓜、藕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嘱病人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每日清晨可空腹饮300~500ml温水或蜂蜜水,刺激排便。(4)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老年人应缓慢建立定时排便习惯,切勿用力排便。每日晨间护理后置便盆于卧床病人,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锻炼。(5)适当活动。老年卧床患者应加强床上活动,比如经常做扩胸运动、深呼吸、适当抬臀等;自我按摩腹部,用双手示、中、无名指重叠,由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作环行按摩,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6]。轻压或做排便动作练习,以增加提肛肌的收缩力。(6)合理用药。临床泻药很多,老年人可用缓和性泻药如麻仁丸、更衣丸,清晨或睡前口服。刺激性泻药有双醋酚酊、番泻叶等,还可用开塞露及甘油栓用药,但不宜常用,以免影响正常排便反射而出现习惯性便秘。对服用药物导致便秘者则应遵医嘱改变药物或停药,必要时温盐水1000ml灌肠或戴手套抠出干硬粪便。(7)健康教育。①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便秘对人体的危害、预防便秘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如引起肛裂、痔疮;患有冠心病用力排便时,可造成心肌严重缺血,轻者出现心悸、气短,重者可发生猝死。②解释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的重要性。③解释长期应用泻药通便的危害性,如产生依赖性,导致肠蠕动反应降低,并使肠道失去张力,自主排便反射减弱。建议患者逐渐减少泻药剂量,鼓励其采用其他通便措施。

2 结 果

32例患者通过上述护理干预后便秘均得到缓解,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

3 讨 论

随着老年人疾病谱的变化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老年护理已涉及到老年人的方方面面。针对老年卧床病人的便秘,我们采用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循证应用的四个连续过程,以人为本,对护理对象的多个层面进行系统护理,达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循证护理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循证医学实践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全过程地认识问题,全面占有资料,不断更新知识,获取最新最佳的证据,进行循证医学实践。通过循证护理也提高了我们自身的护理认识、护理管理及护理技术。使个体恢复并维持生理和心理最佳功能状态的整体护理目标得以成功实现,体现了护理的人文性、艺术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护理领域中兴起的新观点、新思维,它是整体护理的延伸和完善,这个观念同整体护理一样,渗透到护理的各个领域,将使护士行为产生巨大转变,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秀丽,杨春艳.老年人便秘的原因分析和护理[J].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5,7(3):274.

[2]周晓红,叶丽敏,吴远聪. 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812813.

[3]李建荣.便秘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7):12271228.

[4]崔丽芳,刘继云.老年人便秘的护理干预[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4):109.

篇6

【关键词】综合护理;卧床老年患者压疮;护理效果

压疮即指皮肤和软组织坏死、溃烂的一种疾病,严重者可导致继发感染进而危机生命。而源于老年人群的抵抗力低下,皮肤弹性不好,身体各器官功能减弱,致使压疮在老年群体的发病几率较高,且恢复缓慢。为此,笔者结合多年老年压疮患者的护理经验,对卧床老年患者压疮采取综合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21例老年卧床压疮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在62岁-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岁,卧床时间为3-12个月,平均卧床时间为5.5个月,病程0.7-2.6个月,平均病程1.6个月,压疮分布如下:髂前上棘l例,肩胛部2例,背脊部3例,臀部2例,骶尾都6例,足跟部7例,其中伴有冠心病1例,贫血2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3例。

1.2压疮分期标准I期压疮皮肤完整,有红疹出现;Ⅱ期压疮皮肤表皮或部分真皮损失,出现表皮水疱破裂和黄色渗出液;IIl期压疮虽创面未穿透筋膜,但表皮完全损失,并有脓液覆盖,且坏死组织侵入皮下组织,真皮下层和肌肉层均受损,IV期压疮即在上述基础上筋膜被穿透,而且深入骨质或关节面。依此压疮分期标准,选取的21例卧床老年压疮患者处在I期的为10例,Ⅱ期的为8例,Ⅲ期的为2例;Ⅳ期压疮l例。压疮创面面积在2.5cm×3cm-8cmX12cm之间。

1.3护理方法

1.3.1压疮护理根据处于不同压疮期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压疮护理对策,①I期压疮护理:对于I期卧床老年患者压疮的护理应根据其症状较轻的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法,增加患者的翻身次数,即通过物料疗法促进患者压疮处血液循环,只此即可有效遏制患者牙床病情恶化,其护理关键即做到及时,以避免因拖延导致患者软组织损伤[1];②Ⅱ期压疮护理:即根据Ⅱ期压疮判断标准,应将护理重点集中在保护创面上,除了防止创面进一步扩大之外,还应进行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以免创面感染,其中,对于水疱尚未破裂的病人,可采用酒精对水疱进行消毒,然后用注射器抽出创面处脓液,最后用呋喃西林溶液进行涂抹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即可,而对于水疱破裂的病人除了对其进行上述必要的消毒创面外,还要对水疱周围3cm以内的皮肤进行消毒,然后再红外灯照射治疗的协助下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③Ⅲ期压疮护理:其护理关键在于去除创面的坏死组织,控制感染扩大,以及防止穿透筋膜三个方面。为此,可以采用络合碘对创面的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然后在清除其坏死组织,待清理干净后再进行创面消毒,然后用氯霉素、胰岛素和生理盐水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将纱布浸润后添堵创面,最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一般情况下,这种护理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定,比如每2El换药1次或每El换药1次;④Ⅳ期压疮护理:患者创面已深达骨质或关节面,常规护理已无效,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护理,避免伤及骨质[2]。

1.3.2护理护理即采取调节的方式,对老年卧床患者而言,采取经常翻身的方式是间歇性解除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重要方法。比如2或3h翻身一次,若患者条件允许,可让患者每小时进行一次翻身换位,同时在进行护理时应在老年患者身体的隆突处涂抹少量的剂或者在适当部位加垫软枕,以减少摩擦,一般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应保持床头太高度在30°以下,以侧卧位为佳。与此同时,护士应密切关注老年卧床压疮患者的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等情况,当发现异常时,应立即予以干预,对于情况严重的应及时联系医生。

1.3.3其他护理在对卧床老年压疮患者进行压疮护理的同时,还应注意在其他护理方面予以配合,进而达到综合护理老年压疮患者的目的。所以,在压疮护理之外,还应对患者的四肢关节进行必要的按摩,进而增强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提高组织供血功能,比如护士可同时用手掌大小鱼际处紧贴患者局部受压处皮肤进行轻柔的按摩。除了按摩之外,还应对卧床老年压疮患者提高饮食护理,鉴于老年卧床压疮患者大都基础病多,营养状况较差的情况,而饮食提供的营养对老年压疮患者的组织修复又尤为重要的状况,护士可针对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对老年患者提供饮食护理,而且应采取量少次多的方式让患者进食,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吞咽困难的老年病人应给予相应的静脉营养支持,从而保证老年病人的营养摄入量。老年卧床压疮患者多行动不便,因此对于老年病床的卫生一定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擦洗、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柔软和平整,以便在为老年病人提高舒适环境的同时避免加重压疮。

1.4护理效果判断治愈标准为创面皮肤恢复正常,创面结痂,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好转为创面面积缩小,创面脓液减少或消失[3]。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各组的临床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护理效果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对各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得出P<0.05,即各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卧床老年压疮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两周后,Ⅰ期病人皮肤状况大都恢复正常,治愈率达到88.6%;II期病人中,有5例病人在1周内创面愈合,治愈率为62.7%;Ⅲ期2例病人的创面均已结痂,且肉芽组织生长良好;Ⅳ期的1例病人由于创面较深,在综合护理的同时亦给予了吹氧治疗,并在第9天后发现病人炎性液体显著降低,且创面面积也得到缩小。总之,检验证实各期老年压疮病人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3讨论

压疮是老年群体的多发病,治疗期限长,护理方式多样且繁琐,除了进行必要的压疮护理外,还需针对老年的特殊群体特点,针对性地进行饮食护理、护理、卫生护理以及健康宣教。通过上述综合压疮护理对策在老年卧床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见其对压疮的组织恢复及痊愈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姜妍妍.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331-332.

篇7

关键词便秘;护理

便秘是住院病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①进食过少或食物过分的精细。②卧床少动。③水分及纤维素摄入不足。④营养不良。⑤受生活工作疾病的影响。⑥精神的因素等。长久的便秘常伴有腹痛、腹胀、头疼、乏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针对病人伴随的这些症状我们采取了有效方法;使病人的便秘得以解除,感觉轻松舒适,收到较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我科2007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1日收治的病人有92人,其中有18例病人会出现便秘,男的8例,女的6例,60岁以上的有5例,18例中其中4例病人因便秘症状较重采取了灌肠方法。

2 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近期的心理状况、饮食习惯,针对病人的紧张不安情绪给予解释指导,减轻顾虑。

2.2饮食护理

建立合理的食谱,多吃绿叶蔬菜、水果、小米粗粮等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适当食用油脂类的食物,早晚一杯蜂蜜水,每天保证能摄入水分1500ML左右。

2.3腹部按摩的护理

教会病人正确的腹部按摩方法,用单手或双手的食、中、无名指重叠在左下腹乙状结肠部深深按下(平脐偏左),由近心端向远心端顺时针作环状按摩每晚睡前按50下,以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

2.4生活的指导

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等,卧床病人可行床上活动。

2.5提供适合的环境

建立良好的排便环境,为病人拉窗帘或围屏风,避开查房治疗和进餐时间,保证环境的隐蔽、时间充裕,以让病人安心排便。

2.6安置适当的

协助病人采取坐位或蹲位排便,床旁置椅子或厕所装扶手以便撑扶,仰卧位病人可酌情抬高床头,如病人起床排便感到疲劳,有不适反应时应立刻卧床休息。

2.7药物指导

按医嘱口服缓泻剂,一般饭后口服多饮水,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简易通便剂,临床多采用开塞露、甘油栓等通过软化粪便,肠壁,刺激肠蠕动而促进排便。

2.8上述方法无效时按医嘱给予灌肠。

篇8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180-0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延长,老年前列腺增生症也越来越多。我院泌尿外科2006年9月~2011年9月,共行前列腺摘除术25例,对老年前列腺摘除术实施相应护理,病人恢复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25例,年龄61~89岁,平均76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3~10年,尿频,尿急,尿线细,夜尿增多,合并有尿潴留13例,血尿者6例,膀胱结石6例,重复合并有阻塞性肺气肿5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4例,心脏病3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尿流率测定,及心肺功能测定及常规检查。前列腺肿大Ⅰ°1例,Ⅱ°10例,Ⅲ°13例。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术中输血1例,术后出血1例,并发附睾炎1例,呼吸道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住院时间14~25天,平均15天。全部病人恢复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对25例老年患者根据不同年龄、病情轻重及个性,做好心理护理,减少老年患者的焦虑、疑问,促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前列腺增生患者病史长,而且都是老年患者,有一定心肺脑疾患的潜在病变。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我们应该耐心向患者解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发病机制及可治愈性,以及手术的操作步骤及优越性,介绍院内技术力量及同类病人手术的事例。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

2.2 术前准备

BPH病人多见于高龄,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脑疾病或高血压、糖尿病,手术耐受能力差,术前必须控制在手术耐受范围内。指导病人术前2周开始戒烟,忌饮酒。老年人注意保暖,避免感冒,长期卧床病人注意翻身,鼓励咳嗽咳痰,防止呼吸道感染。长期卧床易致大便干结,术前在床上练小便,多食粗纤维食物利于大便通畅,认真倾听病人的叙述,熟悉各种临床检查的意义,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报告。

2.3 术后护理

病人从手术室返回病房后,安放在有软垫的床上,接心电监护,吸氧,接通各种密闭引流管,保持膀胱持续冲洗通畅。根据冲洗液颜色调整冲洗速度,保持冲洗管道的通畅及密闭,防止血块阻塞。术后10h绝对卧床休息,手术次日可在床上适当活动。可伸腿,翻身半卧位,防止栓塞的发生,多进流质饮食,防止大便干结,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尿道外口用碘伏消毒,每日2次。

3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3.1 出血

术后出血主要是腺窝创面出血。前列腺摘除术后腺窝创面主要靠术中缝扎及气囊压迫止血。同时检查固定气囊的位置是否移动,如出血加重,立即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同时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为防止术后继发出血,要保持大便通畅,一般病人可口服麻仁丸,避免排便时用力过度。

3.2 “膀胱激惹”的预防

前列腺摘除术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膀胱激惹”现象。目前由于“镇痛泵”的应用,这一症状明显减少。对于有严重不稳定膀胱及低顺应性膀胱者,术后易发生膀胱痉挛且症状较重。症状严重者,镇痛泵留置时间要长。对这些患者我们一般预先给予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及消炎痛栓塞入,症状可缓解。

3.3 感染

保持导尿管冲洗通畅,防止重压折叠,膀胱持续冲洗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每日2次会阴护理。如尿道口有血性分泌物,用碘伏棉球擦洗干净,避免附睾炎的发生。

3.4 心肺并发症的预防

前列腺增生症为老年常见病,而且老年人一般都有高血压、肺气肿、糖尿病。在手术应激反应后,加之卧床,易发生心肺疾患。故要勤翻身,叩背,祛痰并咳出,防止肺部感染。在床上翻身活动,防止褥疮形成。冬天要注意保暖。

4出院指导

术后随访3~6个月,本组有1例病人在拔管后小便控制不住,经肛提肌锻炼后症状消失出院。有的病人可发生一过性尿失禁,指导其进行肛提肌训练,连续做30min,每日2次,一般均能消失。同时指导病人多饮水,多摄入粗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1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及骑自行车,防止腺窝继发出血。

篇9

[关键词] 心肌梗死;便秘;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c)-063-01

心肌梗死病人,由于绝对卧床休息,情绪紧张,止痛剂的应用,进食减少等因素易发生便秘。粪便长时间滞留在体内,可引起一系列机体中毒症状;同时排便时过于用力屏气可引起急性心衰或猝死。因此,及时发现并解除病人的便秘是护理的重点。为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临床上我们将3 d未排便的病人给予必要的处理。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5月收治心肌梗死伴便秘病人56例。由于心肌梗死发生后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从而使肠蠕动减弱造成便秘的20例;由于环境及排便方式的改变,病人不习惯卧床排便造成便秘的19例;因病人进食减少致使肠腔内容物不足,不能有效刺激直肠黏膜引起排便反射造成便秘的6例;因心绞痛发作时的疼痛、濒死感,以及对疾病的恐惧因素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而抑制规律性的排便活动而造成便秘的4例;因吗啡、杜冷丁等止痛剂的使用使胃肠功能受到抑制造成便秘的5例;因心衰应用利尿脱水药以至水分大量丢失,导致便秘的2例。

根据病人引起便秘的原因给予评估后,分别给予对症处理,通过饮水后再配合腹部按摩刺激肠蠕动后自行排便9例,通过减少吗啡的使用而换用其他止痛途径后自行排便4例,通过给予卧床排便指导和改变排便环境后自行排便5例,适当进食增加肠腔内容物后排便5例,给予心理疏导消除病人对疾病的恐惧感后病人情绪稳定而自行排便3例。

2 结果

56例心肌梗死病人通过评估后给予对症处理,未口服通便药物或灌肠途径而自行排便者27人,有效率48%。其余未排便病人,遵医嘱给予定时口服杜秘克、肠胃清胶囊[1]并观察疗效,必要时再给予开塞露或甘油灌肠剂,2~3 d即可排便。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水或高压灌肠,致使排便次数增多而影响病人休息增加心脏负担。为避免延长便秘的时间,便秘发生后,应做评估、分型,给予相应的治疗,不能让病人自行用力排便或盲目使用通便药,以免拖延时间、延误病情。

3 护理措施

3.1 知识教育

应加强健康教育,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发生便秘的可能性及发生后的危害,使他们对排便情况有足够的重视。

3.2 饮食

饮食上应给予低盐、低脂、高纤维素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高纤维素如完整的谷类或粗粮及水果、蔬菜,应该适当进食此类食物以增加肠腔内容物,促进肠蠕动以利于排便。要慎用牛奶,它可使人出现腹胀、便秘或腹泻。避免食用辣椒、咖啡、酒精等刺激性辛辣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宜少食多餐。

3.3 指导病人床上排便

对必须卧床休息的病人指导与训练定期在床上排便的习惯,防止用力过度或屏气的动作,对无并发症的病人,能下床活动的尽量下床活动,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尽可能地在床上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每天沿升、横、降结肠体表投射部位按摩50次,起到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的作用。

3.4 补充足够的水分

养成每日清晨饮水及早餐后定时排便的习惯。保证液体入量[2],病人每日需清晨饮温水或蜂蜜水200 ~400 ml,24 h液体总入量保证在2 000 ml左右(分别在三餐前1 h和睡前饮水)。心衰病人慎用利尿脱水药以免水分大量丢失,导致便秘加重。如果病人必须应用利尿脱水药,应经口补充大量水分(果汁、蔬菜汁等最佳),同时进食含纤维素的饮料,促进肠蠕动,纠正肠道失水。疼痛病人应慎用吗啡、杜冷丁等止痛剂,以防抑制或减弱胃肠蠕动 。

3.5 正确的排便姿势

如病情许可,可指导病人加强腹部及骨盆底肌肉的收缩[3],指导病人在床上排便,很多病人会因为不习惯而拒绝或自行下床排便,此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向病人说明在床上排便的重要性,否则对病情不利,取得病人的配合。排便时取合适的和姿势,发挥重力作用,如在床上用便盆时可将床头抬高成高斜坡卧位,有助于排便。

3.6 服用缓泻剂

对于习惯性便秘病人常规服用缓泻剂,如液体石蜡、番泻叶、蜂蜜水等分别选用,保持1~2 d大便一次。有便秘时可选用开塞露或低压盐水、甘油灌肠,若因硬便仍不能排出时,可立即用肛指套伸入取出大便。

3.7 早期活动

准确掌握心肌梗死病人休息与活动的时间,心肌梗死后心肌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在两周内应卧床休息防止增加心脏负荷,减低心肌耗氧量,使受损心肌逐渐恢复,但无并发症的病人主张早期活动,是防止便秘、保证大便通畅的必要措施。可在医护人员严密监护下允许早期在床边坐便排便,但必须严密观察病人并作好防止意外的一切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王长海,蒋永培,李锋,等.中药肠胃清胶囊治疗习惯性便秘50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2):18.

[2]王艳芝,郭彩红,石惠英,等.脑血管病病人便秘的评估及处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16(1):61.

篇10

【摘要】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常并发多脏器衰竭,全面正确地评估病情,制定详尽的护理措施,并正确有效地实施是配合抢救成功的关键,加强急性期护理能有效地提高肺心病患者存活率,降低死亡率。我科从2010年至2011年收治58例慢性肺源性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经积极抢救,有效的护理,取的满意的疗效。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关键词】 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 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患者,均符合《内科学》[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60—75岁,平均67.5岁,伴肺性脑病4例,消化道出血2例,右心衰11例,无1例死亡。

2 治疗和护理

2.1 护理目标 改善呼吸状态和维持正常的体液平衡及营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2 护理诊断及原因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通气/血流比值改变,供氧不足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无效咳嗽方式有关。

(3)心输出量减少:与缺氧致心肌损害,酸碱失衡有关。

(4)潜在并发症:A,肺性脑病,与高碳酸血症与关;B,消化道出血,与机体应激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及代谢需要量增加有关。

(6)活动无耐力:与肺心病致组织缺氧有关。

(7)焦虑:与病人害怕死亡有关。

(8)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虚弱有关。

(9)呼吸模式改变:与建立人工气道有关。

2.3 治疗措施

(1)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使动脉学血气分析值在正常范围:A,评估患者的呼吸状态,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的征象。B,监测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C,促进有效的呼吸形态:端坐位或半卧位,指导患者腹式呼吸,横膈式呼吸。D,给予低流量吸氧,并密切观察吸氧后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氧流量,保证鼻导管通畅。经常注意鼻导管或鼻塞有否阻塞,常规更换鼻导管每日2次,若出现有分泌阻塞,应几即刻更换。E,避免穿过紧上衣,以免影响胸廓活动度。F,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及支气管扩张剂,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G,必要时予气官插管,使用呼吸机,协助改善气体交换。

(2)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A,评估咳嗽,咳痰的性质,量;评估病人的饮水量,皮肤粘膜的弹性。B,鼓励病人将痰咳出,评估病人的体力状况和咳嗽能力,指导有效排痰的方式,在一个较舒适的位置能用腹肌较有有力的将痰咳出。C,排痰前,协助病人翻身,叩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使痰液松动,利于排出。D,鼓励病人经常变换,病情容许,指导病人行引流。E,痰液粘稠时遵嘱行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常用超声雾化吸入。F痰液粘稠、咳嗽无力时吸痰,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G 排痰后做好口腔护理,并观察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维持心搏出量在正常范围;A估计患者水肿部位及程度,每日测量水肿部位周长,记录24H出入量。B取半卧位,抬高水肿下肢,增加静脉回流以减轻水肿。C适当限制液体;减少饮水量,控制补液量,减少钠盐摄入,限制夜间液体入量。D遵医嘱用强心、利尿药、血管扩张剂,并监测心率、血压、尿量,观察用药效果。E使用输液泵,准确控制液体入量及速度。F合理用氧,指导有效咳嗽排痰。

(4)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A 肺性脑病(4例);观察神志、意识、精神症状改变,如出现睡眠颠倒、头疼、头晕、兴奋、烦躁、神志恍惚、嗜睡甚至昏迷、抽搐等症状,应入住监护室,进行监护,床旁加床栏以防坠床。慎用镇静、安眠药,以防抑制呼吸而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B心力衰竭(11例):监测生命体征,至少每4h一次。观察记录心衰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并记录24h出入量,监测血清电解质。出现心衰症状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活动,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及钠盐摄入,输液速度不超过20~30滴/分,提供病人一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取半卧位和半坐卧位,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遵医嘱及时给予利尿剂,强心剂,扩血管药,抗心率失常药,同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C,消化道出血(2例):注意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视出血量多少分别给予禁食,流质或无渣饮食,配合医生积极处理。

(5)维持足够营养,减轻呼吸道疲劳:A评估病人的营养状态及饮食嗜好。B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蛋,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尿少,水肿者,应限制,水盐的摄入。C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胃肠内营养或静脉补给营养。

(6)指导病人适当活动:A评估患者活动度及耐受力;B,向病人讲解活动对身体恢复的重要性;C,鼓励充分卧床休息,尤其在下床活动前和吃饭前;D,指导病人活动时配合呼吸,以减少活动费力程度;E对长期卧床病人鼓励其翻身,更换,预防并发症;F,与病人共同商定活动计划,可以先在床上活动四肢,然后在床边活动,循序渐进,养成每天活动的习惯,但应避免过度活动而增加心脏负担;G,把障碍物从病人经常走动的区域移开以保障病人安全活动,活动时专人陪伴指导;H,活动时如出现呼吸困难,大汉,脸色苍白,及呼吸,心跳,血压改变,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并视病人需要给予氧气吸入。

(7)减轻病人的焦虑:A评估病人平时面对压力的调整方法;B评估病人焦虑程度;C,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D陪伴病人,给病人提供现实性的保障证;E倾听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感受,提供其所需要的资讯;F鼓励病人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分散病人注意力;G,保持病人舒适;H,每项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配合。

(8)保持皮肤完整性,预防褥疮: A,评估病人皮肤一般状况,有无发红,水肿,充血,疼痛,瘙痒等。B,评估病人对皮肤受压的感知情况,能否自主变换,评估病人活动能力。C,根据病情制定翻身时间表,一般1次/1—2h。D,制定预防受损的常规措施:经常更换,以避免局部长期受压;翻身时避免托,拉,推,防止皮肤受损;骨隆突处垫气圈;避免学,尿,汗渍局部刺激,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皱褶,无渣屑;用热毛巾擦浴受压部位,或50%乙醇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E,如病情容许鼓励下床活动。F,合理使用保护性措施:睡海绵垫,水垫,或气垫床。G,鼓励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水分。H,发生.褥疮后,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褥疮面再扩大,并促进愈合。

(9)呼吸模式改变的护理:对昏迷病人或呼吸道大量痰液潴留伴窒息危险,或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性增高的病人,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正支持。A气管插管:患者头部保持水平,妥当固定牙垫与导管;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B气管切开;24小时内注意切开处有无渗血,保持气管套管外请清洁,每天更换无菌敷料,气管内导管每4—6小时取出清洗,煮怫消毒。C机械通气应熟悉呼吸机的性能和特点,观察机械运转情况。防止连接管脱落或漏气,严格清洁消毒。

3 讨论

肺心病在急性发作期往往症状加重,并发症多而危重,护理工作繁琐、复杂、多变,还常常出现病情突然加重。不仅医师的治疗十分重要,我们的护理也不能松懈一步,我科护理工作严格按照上面的护理措施,不断的实践、探索全年收治58例病人无1例死亡,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