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教学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19-01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要求突出"有趣、多能、重情、务实、高效"的特点,通过其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以达到培养人才,适应社会,适应未来需要的目的。历史是在不断改革中向前发展的,就地理课程教学来说,不仅面对着社会的改革发展,地理学的不断更新发展,同样也要求教学本身进行改革。地理是一门传统学科,它是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面对21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我过考试制度的改革,地理在初中课程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但是地理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1.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1.1缺乏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因此地理学习不是单纯的记忆。事实上,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常常认为背一背就可以,有的还只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形成了重记忆,轻理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感觉能看懂地理教材,知识点也能记住,听课也能听懂,但做题就很困难,因此很茫然,困惑[1]。感到付出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厌倦学习地理,从而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水平,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不利。
1.2对地理学科缺乏正确的认识。首先是由于中考地理所占比重较小,老师,家长,学生长期把地理划分到"豆芽科",正是这种尴尬的学科地位,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初中地理,到初中仍然认为是副科,思想上不重视,而初中地理难度较大些,所以学生感觉困难。其次,地理是一们边缘学科,文理知识交叉,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本身学习也确有一定难度,导致学生畏惧心理[2]。
1.3不善于运用地图。前苏联地理学家,乌中斯基说过"把图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可见地图在地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离开地图谈不上地理学习。由于初中地理教学薄弱,导致学生地图基础知识不牢,读图识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较差。再加之学生知识面狭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欠缺等原因,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
2.改进措施分析
2.1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现实意义,才能产生学好地理的强烈欲望,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比如:我们在讲气象灾害时,可以联系伏旱天气,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的暖冬天气,给人们造成的影响有哪些?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形成原因是什么?这样让学生感到地理的确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很多问题和现象,这样在他们心里会产生一股要学好地理的强大动力,从而提高了地理学习效率[3]。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对学生来说,对学科的兴趣首先来自对老师的认同。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地理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心关心学生。同时,还应具备精湛的教学技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单纯讲念,学生被动地听,然后让学生去背,去记,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会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安排,力求做到每堂课的方法有所不同,不断变换方式刺激学生,使其有新鲜感[4]。在讲课时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加插一些地理小故事。同时,教师再配以幽默的语言,会使课堂更加妙趣横生。
2.3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掌握了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况且从心理学讲图形又比文字好记,可以说是地理学科最好的学习方法。教学可从地图入手,把地理事物、地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因此,平常记忆时要做好图文转换,尽可能将地理课本中所有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理解与掌握,不要凭空去记、去背,学会图文转换[5]。例如,一幅等高线图,能从图上等高线的走向、密度、递变规律中读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发展农业的方向等等。此外,做题时要学会看图,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先看图名,若是区域图,可知道其所在的位置,若是统计图,可知道其反映的是什么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观察图例或注记;最后观察图像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或图中信息,解决问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会透过现象(图的形态特点是事物的分布等)看本质(提示这一现象的原因或内在规律)。
3.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学现状,无论是学科地位认知问题,还是师资队伍素质问题,教学设备问题,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引起足够的认识,从多方面来改革地理教育,客观的摆正地理课程教学的学科地位,上述诸多问题则可以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陈昊.初中地理教学两大原则体系及应用策略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8)
[2]姜开亮.3DS MAX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13)
[3]孔桂飞."画"出地理好成绩――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 亚太教育. 2016(23)
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创新发展
设置地理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科目选择。自从提倡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能力培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在施行教育手段中着重注意的问题。地理科目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常识,旨在通过地理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对事物发展规律有初步的认识。地理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要让学生乐于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就要从教学模式上进行改变。创新教学模式是对教育理论的挑战,是对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倡导开放式教学的重要尝试。创新地理教学模式,就是使地理学科成为其他主要学科的辅助和调剂,使高中课程配置充满活力。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科地位不明确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地理的学科地位认识都不明确。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从主观思想上认识到地理教育的重要性。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主要学科是学生多年坚持的学习重点,辅助学科无法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没有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学生更是认为地理学习只是单纯的看字认图,并没有意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在于对知识体系的开拓理解。学科地位的不明确造成地理教学在教育前提和基础上的认识错误。
2.教学过程单一封闭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大于学生的实践。很多教师在知识传授中,过于重视理论的解释,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培养。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过于单一的教学过程禁锢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封闭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无法发挥对知识的体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的弊端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阻碍。
3.教学目标固定,角度偏低
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是普及地理常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同时形成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教学思想的不统一,造成地理教学的不平衡。教学采用的方式,常常出现角度偏低的现象,就是指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出现差距。学生学到的知识过于肤浅,无法真正起到对自己知识体系的补充作用。
二、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1.图文并茂,创新知识体系的内涵
高中地理学习离不开阅读和识图。阅读的目的是掌握大量的地理知识,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在阅读中,了解和掌握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识图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内涵。高中地理教育中,识图是重要的能力。有一些优秀的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就要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手绘制图,在教学时,讲解到哪里,就可以在地图上标注一下,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认识到文字和地图的结合,可以对知识有准确的认知。图文并茂具有明显的优势,既扩大了知识的范围,又开拓了学习的方法,使地理教学成为直观的教学体验。
2.积极指导,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地理学习中,教师的讲解虽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实践更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学习的基本能力,掌握了学习的初步技巧。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给予学生想象和实践的空间,尊重学生对新知识的判断和理解。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思考,学生锻炼了头脑,检验了知识的拥有量,检查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是长期学习过程的积累和养成,学习态度决定了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积极指导、有效鼓励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3.创设地理学习的环境,建立情境式教学模式
地理学科的特征决定地理知识具有庞大的知识体系。高中阶段的学科内容只是地理知识的初级知识。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所学的知识创设学习的环境,进行试验性教学。例如:在讲述海洋和陆地知识时,可以利用教学模具,摆放好海洋和陆地的形态,利用海洋的数量和陆地的形体,讲述地理形体的变迁,讲述生物种类的变化等。创设学习环境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课堂活动,需要利用教学工具等多媒体设备,但是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学生能够通过图形和模具,直接看到山谷和山坡的形态、气候的特点及大气流的形成等。
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体制的必然要求。教育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重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知识没有先后,课程没有主次,高中阶段是进行知识系统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对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扎实的。在高中阶段形成的学习习惯,也会影响到日后的学习能力。创新地理教学模式,是对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尝试,是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必然会推进高中阶段性教育的实践。
参考文献:
[1]高飞虎.浅谈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8).
[2]杨丽娟.浅谈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J].华章,2010(20).
[3]任聪.浅析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J].青年科学,2010(1).
篇3
《地理》历来被视为“副科”、“小科”,没人关心,没人重视。课总是排在下午第一节,学生迷迷盹盹、精神不振,睡意朦胧时或晚自习学生忙碌了一天疲惫不堪时,课堂上学生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到结业时不都是互相抄抄答案便了事,每学期期末成绩几分、十几分、二十几分、三十多分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及格人数寥寥无几,家长更关心的是语、数、英等主课。长此以往,上地理课就成了学生放松、娱乐、打瞌睡、说小话或完成其他作业的最佳时间了,即使你地理老师用“牛”大的劲也无济于事。
针对如此现状,我采取了如下几种方法和措施,效果不错:2011届毕业学生81人,及格78人,优生56人,满分1人;2012年春季期末考试八(1)班占全县56个班第二名,八(2)班占第五名。
现将我的基本做法列举如下,仅供同行们参考:
一、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编写意图、教学内容、重难点及教学建议、评价方式等。
二、吃透教材,精心备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如该带哪张挂图,该用哪些相关教具等等。(我的办公桌上时常备有1把教鞭、6块磁铁、3本地理知识集、各类地图册、缩放尺等等用来自制教具)。
三、课堂上可将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用草图或表格或“知识树”或形象的符号在黑板上给学生直观、抽象地展示出来,以便加深印象,帮助理解,建立图形观念、空间观念,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头脑中形成地理事物与地图的联系,及其在图中的方位、事物间的关系等等。做到图文并茂、事物结合、学用一致,并联系学生经历过的或身边的实际问题解析教材内容。这样就会让学生感觉到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并不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了。
四、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勤动手,勤动脑,把学生认为知识点多、内容杂乱的内容,分门别类编成顺口溜或七言绝句或歌诀等形式,便于学生记忆。如对我国34个行政区的全称、简称记起来就比较困难,我采用了如下歌诀形式后,学生记得又对又快:
(一)、简称歌诀
1、沿海地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港澳台;(除北京外另14个省市区都分布在沿海地区)。(15个)
2、陆疆地区:吉黑内蒙新藏云;(6个)
3、黄河上中游地区:青甘宁,陕晋豫;(6个)
4、长江上中游地区:川渝贵鄂,湘赣皖。(7个,共34个)
(二)全称歌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古海福吉安,重庆特别港澳台。
五、随时测验,及时逐一改卷,发现问题及时校正,同时引导学生多看图、多画图,互相提问,小组讨论,鼓励向老师提问等,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六、对于容易混淆的问题,教师要善于综合比较,比如:中国四大区域间的界线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间的界线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我是这样让学生辨别的,如下图所示:
(一)我国地势三级阶梯间的分界线:(————)
1、第一、二级阶梯间的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2、第二、三级阶梯间的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我国四大区域间的界线:(.—.—.—)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北到大兴安岭,南到长城,西至祁连山脉;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间的界线与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一致。
(三)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间的界线:(————)
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为界,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这样在同一幅中国轮廓图上进行分析比较,学生便区别开了。
以上几点做法也许不成熟,然而当我走进课堂时,教室里常响起一阵阵欢快的掌声,个个面带笑容。
当我上课时,课堂气氛常常特别好,一本本整齐、完美的笔记,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九年级两个班的学生,给他们上课简直是一种享受。
当偶尔某班出现空堂时,总有学生主动请我去给他们上地理课;
篇4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措施
在实际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某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感到非常困难,并且在高考过程中成绩不甚理想,搞得现实学生、学校及家长对高中地理教学怨声载道,非常不满。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首先是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原因,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对于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存在上课敷衍、下课不认真复习等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高考制度中语、数、外等主干课程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过大,某些学生视地理为小学科在高考中意义不大,将主要学习精力放在语、数、外等主干课程上。因此,便出现上述现象。另外,在现实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不受学校待见,工作积极性及进修机会等有限,加之学校中地理教师的数量非常有限,地理教师疲于应付各年级的课程,以及教学方法落后,教育理念跟不上等现实问题,从客观方面制约高中学生地理分数的提高。为更好地进行高中地理知识教育,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践行新的教学方法,在现实地理教学过程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措施,向有限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效率,笔者将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改变评价模式重视评价的促进作用
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总是以学生的分数判别学生,成绩好的学生自然被定义为好学生,进行必要的物质及精神嘉奖,而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则口诛笔伐,进行一系列的辱骂或者“教育”。这样的评价模式首先从当前的教育改革的角度上讲,不符合主流培养方案,过于重视应试成绩而忽视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从学生的角度讲漠视部分学生的努力过程,忽视其微小的进步度,挫伤学生继续进行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教师的角度讲,背离了育人的天职。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传统评价模式存在一定弊端,对于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及对于其学习过程的促进能力不利。因此,在现实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为更有效地进行教学,需要改变现实的评价模式,改变以分数评判学生的做法。而应采用发展性评价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与进步度,并通过学生学习的态度与进步度对学生进行打分,这样既淡化好坏学生之分,又让好坏学生都通过自身的现实努力获取高分,让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看到自身的努力,从而调动学生进行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入现实生活教具增加学生学习乐趣
在现实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所教知识,地理教师不可在课堂上进行干瘪的讲授,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便非常困难,很难深刻记忆,于是在考试与现实应用过程中便不顺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引入现实生活中学生相对熟悉的教具,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比如在进行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穿梭游荡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采用地球仪及手电筒等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让地球仪代替地球,让手电筒代替太阳,在密闭的教室中让手电筒的光线在地球仪的南北回归线之间游荡,并问式教师的讲解,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如讲解地球结构时,可以拿出鸡蛋,将地球的三层结构比喻成鸡蛋的蛋壳、蛋清和蛋黄;再如在讲解太阳高度角与季节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采用放大镜对学生的手掌进行照射,让学生明白季节的变化与太阳距地球的远近关系不大,而与太阳照射的角度有很大关联等。通过这些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生活工具稍加改造,让其走入课堂,向课堂教学要效率,对于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三、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出现,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具有革命性的改变,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浩瀚宇宙的一些基本情况,但仅仅通过有限的语言功底及学生的想象能力很难做到,想给学生讲授极光及地球上不同地域现实的植被情况等均很难做到。但是多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实状况,地理教师仅需将课下准备好的优质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播放,并加以文字讲解,便很容易让学生理解与领会现实地理状况,比如降到我国的喀斯特地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相应的喀斯特地貌的图片及视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看,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四、结语
现实高中地理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让家长和学校存在很多不满之处,为更好地改变高中地理教学现状,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经多年实践研究认为可以尝试改变评价模式以发挥评价的作用;引入现实生活教具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以更好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和高中地理成绩,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国家。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探究式学习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2012,31:41-41.
篇5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效率 高效教学 策略
一、革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
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传统的观念认为,高中地理学科只要学生肯下功夫,多用心去背就能考出理想的成绩,所以高中教师在以往的授课中都是知识格式化和复制式的教学,多数都是知识的灌输,然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死记硬别来应付考试。但是一味的记忆,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时间一长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革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而这种转变一定要遵循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整堂课是否优质高效的评价标准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是否有获得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的机会;学生间是否有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是否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掌握相关知识;是否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等。所以这样的课堂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法组织课堂教学,如设置问题情境,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取素材,吸引学生注意力。或是布置任务,让学生提前搜集资料,通过和同学、老师交流而获得知识等一些方法。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并且获得表达与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讨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传授给学生解决问提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举一反三,更好的理解与运用课堂所学。
二、走出课堂,注重社会实践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应该让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活动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 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不但上课时要结合实际经常教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地理课程的实用性。到野外观察更是学习地理所必需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比如学习“陆地地形”时,笔者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透析现有学情,巧用知识迁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多,对知识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人们的经历不再是以往简简单单的,而是通过广泛的途径猎取了大量的生活常识及科学知识。对于高中生也是如此,他们获取的这些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自旧知识加以联系,强化学习目标,加深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如何综合治理长江水患的问题时,教师引入了近年来学生所接触到的有关长江的相关实事如:三峡工程,1998年洪水实况转播,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又如在讲中国的疆域时,由于很多学生都知道中国属于东方国家,而且还被誉为是“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教师就可以从这点开始入手一步步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地球仪找出相关知识,即: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北半球。并且我国领土范围位居世界第三,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
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创设与教学相呼应的具体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充分的体验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时刻处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使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从而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充满兴趣。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最终独立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现代气息,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教学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的创设原则,进行了以下尝试:
1.设置悬念,构建迫切学习的教学情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以“疑”为纽带的动态统一体系。
2.实验操作,形成手脑并用的教学情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动作操练直接影响着思维的发展。如在“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教学时,可请学生上讲台进行实验操作,并以学生操作获得的结论为感性材料展开教学,那么,褶皱、断层这些抽象的知识就容易理解了。
3.案例引发,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学校附近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为案例来学习城市的发展;以长江为例来学习河流的流域治理等等。
总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还需要学生密切配合教师,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此外,灵活多样的练习反馈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为每个学生都能在地理课堂上获得最大发展而努力,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使得地理课堂效率得到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在经济欠发达的湘西地区,幼师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心理误区,这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幼师学习钢琴的心理,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幼师生自信心 意志力 心理素质 动机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教育水平,湖南西部的欠发达地区较省内外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幼儿教育相对落后,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作为专门培养幼师的专业性的师范学校,我们身上背负的责任很重,可以说我们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幼师质量,影响到整个湘西地区的幼教发展水平。
在幼儿师范音乐教育中,钢琴课是必修课,也是重要基础课之一。幼师的钢琴课主要是通过两年的学习,掌握钢琴弹奏基本技巧,提高分析、理解作品的能力,达到熟练的弹奏幼儿歌曲和给儿歌配伴奏的目的,为今后更好的胜任幼儿园音乐教学和舞台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提高钢琴课的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钢琴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幼师生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心理误区,会直接影响钢琴的演奏。根据多年的教学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幼师生在钢琴学习中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
自卑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做出偏低的评价。幼师生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主要表现在: 1、基础差,有畏难情绪。幼师学生年龄多为15-19岁之间的女生,已经超过了学习钢琴最佳年龄,她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县城、乡镇、农村,有一部分学生甚至都不认识钢琴,更别说弹过。她们的音乐理论知识几乎全是一张白纸。学起钢琴来一开始总是手指僵硬、乐感差,协调性差。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愿望很强,也十分刻苦,但由于基础差,往往是力不从心,很容易产生畏难的心理。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特别是当一些学生在表演或考试中心理过于紧张,对乐曲无法控制时,更会产生一种厌学的心理,甚至把学钢琴视为一种恐怖的事情,失去了学习钢琴的信心。2、无法克服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即学习某项知识技能,开始时掌握较快,成绩好,一段时间后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呈下降趋势的现象。刚开始学琴时,由于乐曲简单,学起来轻松,学习的兴趣也很浓。慢慢的乐曲日益复杂,技巧增多,导致学习相对困难,停滞不前,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依赖心理较强,自觉性较差
在湘西欠发达地区幼师钢琴课主要采用的是集体讲授与分散练习、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幼师的钢琴课没有条件像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那样使用数码钢琴教室来进行教学。他们仍是依靠最简单的教具:一台钢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老师面对五十个左右的学生来进行教学。这给钢琴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本身无基础,接受能力慢的幼师生想学好钢琴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都知道一对一的钢琴课可以让教师更好的去因材施教,可一对五十的钢琴教学模式,教师分散到每一位学生的精力是很有限的。有些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在老师督促指导下,就练练琴,老师教一个就练一个,要求必须回课的就练一下,不检查不过关的就不练,学习的自觉性较差。
心浮气躁,
偏好流行乐曲和即兴伴奏
在幼师钢琴的学习中,包括基本训练、练习曲、中国乐曲、外国乐曲、伴奏五项内容。但学生普遍喜欢弹一些流行歌曲改编的钢琴曲,和理查德的抒情钢琴曲。钢琴基础与即兴伴奏相比,更爱弹简谱的伴奏。不喜欢弹枯燥的练习曲,一旦技巧上遇见困难,或复杂一点点的地方弹不出来就心浮气躁,没有耐心在练下去。老师在课堂上教的没有完成,就自己找一些感兴趣的曲子来练,即使自己乱弹,错误一堆,也能乐此不疲,自我感觉良好。她们不知道任何钢琴曲,要想弹好它,都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基本功上。
就业环境导致错误认识
经济相对落后的湘西地区,幼儿教育也相对落后,幼儿园对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视度还不够,能够拥有一定数量的钢琴这样的教具的幼儿园寥寥无几,有些幼儿园就是用电子琴,风琴,数码钢琴等代替,尽管如此,琴的数量也少之又少。甚至有一些幼儿园完全还是老模式的托儿所,没有任何音乐教具,面对这样的现状,每当在当地实习回来的学生,或已经在当地就业的学生就会在学生之中传播这样的一种思想观念,幼师学了钢琴根本没用,出去也用不上,幼儿园没琴,面试也不用弹琴,最多学会两首简单儿歌就可以了,这样的思想认识会对钢琴的学习产生十分消极的情绪,后果很严重。
针对以上情形,笔记认为教师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只有了解了幼师学生学习钢琴的心理,在钢琴教学中加强心理训练、激发和培养学习钢琴的正确动机,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增强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兴趣作为一种动力性心理现象,具有倾向性、情感性、稳定性、发展性等特征。它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志趣。对钢琴的兴趣处于志趣阶段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练习钢琴,废寝忘食,精益求精。1、兼顾学生喜好。教师应在灵活的创造性的运用教材的同时补充一些学生喜欢的音乐、喜欢的钢琴曲。使学生自然地自觉地喜欢上钢琴后再考虑提出较高的要求。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由于幼师专业的特殊性,尤为要注重对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2、课堂力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让学生在音乐中掌握技巧。3、民主开放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中多采取鼓励、表扬的手段,当学生进步时给与及时的肯定。谦虚地接受学生们的反馈意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1、了解学生,实施分组。首先看是基础,有个别学生可能在入学之前就经过这方面的学习,通常可以通过学生视奏和音乐表现来判断学生的弹奏水平,根据判断对这些学生进行分组;其次看领悟水平,对没有基础的学生,教一些弹奏的基本知识:如触键、手形等,教她们弹简单乐曲,根据学生回课情况,大约用两到三节课时间可完成分组。在教育平等的前提下区别对待学生,面对良莠不齐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将学生分组学习,对不同的学生水平有不同的要求。2、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练琴时可采用四结合的练习法:慢快结合、分合结合、零整结合、看背结合的练习法,手指的弹奏动作、指法、分句、力度、速度、音乐处理等等都要按照谱面的要求规范的练习。3、培养学生正确的读谱习惯。弹奏时需要提前看谱,就是说眼睛看谱总是要比手的弹奏快一点。读谱时要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弹奏时音乐技巧与音乐表现融为一体。
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1、平时练习时一定要专心,集中注意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好钢琴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应加强意志的锻炼。循序渐进,坚持不懈。2、多训练听力帮助集中注意力。3、信心是放松的基础,学会自信的弹奏可减轻紧张心态。4、经常参与演出,锻炼学生提高应变能力,避免种种不可预测的情况干扰正常演奏,克服紧张心理。5、运用心理调节法来排除紧张心理。如动机转移、呼吸调整、信心暗示等。
采用多种方式锻炼学生,
培养学习主动性
1、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包括对对自身和其他同学弹奏能力的评价;对自己的和他人的练习结果和演奏效果的评价;和对钢琴曲目技术难易的评价。2、增加教学实习课。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能力,教师选择一些较浅的曲目,由学生解讲,使学生在背课过程中,更加清楚地了解作品,为其将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3、安排相互学习和演出机会。有意识的给学生安排一些锻炼的机会,增强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如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可以有意识的在课前课后开展小型的“钢琴演奏会”;在小组课上同学们轮流当众汇课、表演等等。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又可以锻炼胆量,培养自信心,学习的主动性也加强了。
培养学习钢琴的正确动机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决定了幼儿教育在硬件和软件上的相对落后,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社会和幼儿教育对幼师的具体要求。不能鼠目寸光,以偏概全,要用发展的目光去看待幼儿教育事业。对一些幼师学生学习钢琴的动机只是为了学好以后带学生赚钱发财,或成名成家的。教师应进行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习钢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幼师学习钢琴的目的在于提高音乐修养,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熟练的弹奏幼儿歌曲和给儿歌配伴奏,胜任幼教工作。只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才有可能使她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努力学好钢琴。
面对湘西欠发达地区幼儿教育的现状,摆在教师面前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培养的幼师是幼教事业的希望和未来,在对幼师生的钢琴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不断完善,齐心协力,开拓创新,相信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
[2]吴跃跃,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篇7
关键词:地理教育;农村;现状;措施
新《课标》对地理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这改变了传统地理课程教学培养地理专家式的教学藩篱,转而开始用地理去育人,开始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发展,但当前农村地理教学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新课标创新精神和育人目标的达成存在诸多障碍。要让农村地理教学走出禁锢,真正发挥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应在全面分析农村地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 农村地理教学的现状
1.1 学科地位尴尬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没有将地理科目纳入中考考试科目,这在当前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无疑把地理教育推向了学科教育的边缘,造成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都忽视地理学科,导致地理学科教育地位尴尬,在农村地区更是举步维艰。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农村初中一般都成立各科教研组。但地理学科一般都隶属于政史地教研组,而且由于考试地位的不同,在政史地教研组日常教研活动中,一般都不安排地理教研活动,专业地理老师的地位尴尬。
1.2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地区专业地理教师总量较少,学历偏低,不能满足初中地理教学的要求,除了个别重点初中(一般都在城镇)有少量专业地理老师外,农村初中的地理老师一般都由其它学科老师兼任,这些老师的地理专业基础都相对薄弱,有的甚至根本不懂地理专业,这导致地理教学业务水平不高,而且挤占“挪用”地理课现象严重。
1.3 地理课堂形式单一
在学校不重视、社会不关心、学生不主动的大背景下,地理老师自身也缺乏积极性,备课不充分,甚至不备课的现象广泛存在,简单读课本、填鸭式教学的现象广泛存在,很多教师自己都不懂地图,更不会使用地图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刻板,根本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1.4 领导部门重视不足
当前,国家和地方对农村地区的教育重视度依然不足,对农村地区的地理教学重视度更加不足。特别是对农村地理教育支持力度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1、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村初中基本没有地理教学所需的教学挂图、地球仪等基本教学工具,其它教学设备更无从谈起,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地理学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2、地理教师缺少交流平台。由于经费投入少,农村地区本就不多的业务进修、教学交流、观摩学习机会一般只能用于“主课”教师,而地方教育部门主办的教研活动往往都在城区学校,边远地区的农村老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学习交流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理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2 改善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的措施
地理课是初中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它对增进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爱国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我们必须重视农村地区的地理教育工作,大力改变农村地区的地理教育现状,为培养具有环境观、资源观、全球意识的新时代公民努力。
2.1 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投入,为农村地理教学增加投入,增添基本教学工具和设备,有条件的地区要添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逐渐缩小城乡差别。二是提高农村中学的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三是鼓励城市骨干教师到基础薄弱学校任教或兼职,制定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如放宽农村教师申报条件限制、给予农村教师申报优先待遇等。四是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进行 “支教”活动,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担任教师,并在考研、考公务员上给予政策优惠。
2.2 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支持地理教育教学
一是严格执行相关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要求,降低各学科难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观念,同等对待各科教学。国家要改革考试制度,不将学科分成三六九等,或者整合课程大纲,对学科教学进行切实可行改革措施,切实重视地理教学。三是改变针对学校和教师绩效评价方式。把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和所谓名校(拥有过多优质生源)区别开来,“因材施评”。降低教学成绩比重,加大“育人”权重。四是要切实重视地理学科教学,提高地理教师地位和待遇。鼓励专业教师担任地理教学工作,在进修学习、业务培训、晋升职称等方面,给予地理教师同等待遇和机会,条件合适的地区要制定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向农村地区倾斜,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师资培训和培养力度。五是积极推动校园安全立法,不能因噎废食,要鼓励农村地区的学校和教师在做好安全工作的情况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地理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3 学校要重视地理教育
农村学校要真正转变观念,切实重视地理学科的学科教学,尽力为地理学科教学配备专业教师,并为教师提供平等的学习培训、职称晋升机会,对地理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采取同等的绩效考核和业务奖惩制度,学校要努力克服困难,为地理教学配备必须的教学设备。学校应当支持教师开展地理教研和教学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地理教学
质量。
2.4 地理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农村地区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时间,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维护自身的教学权利。要争取学校支持,利用好,爱护好,管理好基本教学设备。地理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身体力行,善待地球,做学生的榜样,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学习,努力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2.5 加强地理教育科研
地理科学的特点之一是区域性,各级教育科研机构要开展适合本区域实际的学科交流活动,可就近建立地理实践活动基地,根据本地区的地理特点开展学科交流和教学实践活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情况组织编写区域性地理教材,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篇8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新课标;问题;应对策略
在中学阶段,地理教学主要基于对于地球表层人文、自然要素及二者关联的探讨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及开放性等特点。地理学科属于传统学科的一种,其教学围绕培养基本地理素养而展开,因此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我国应试教育大环境存在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本学科特色和应有效能的发挥。笔者基于此进行了相关论述,以期对改善当前教学现状提供思路。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对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课时安排较少
初中阶段学生所学课程门类较多,升学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便忽视地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将语、数、外等课程课时延长,占据地理应有课时。部分初中一周地理排课很少,学生甚至在整个学期都很难系统完善地进行地理学习;同时地理教师往往身兼数班,精力与能力分散,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缺乏了应有的与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甚至不能在学期过后正确叫出授课教师名字。通常,学生学习兴趣和其与教师熟悉程度密切相关,这种教学状况致使学生普遍缺乏对于地理课程的喜爱,妨碍了其学习主动性的形成。
2.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脱离应试教育的枷锁,学校、家长及学生对于分数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他们往往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与中考、高考关系密切的课程上,认为只要纳入到升学考试计分的课程才是重点。然而,学校、家长在片面认识地理学习重要性的同时,忽视了初中阶段为地理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多数学生往往在这一阶段迫于升学压力而放弃地理学习。长此以往,“不学地理”“不愿学地理”的氛围便广泛蔓延。
3.专业地理教师缺乏
当前,鉴于很多初中学校对于地理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其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便显示出一定的随意性。大多数地理教师年纪轻,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很多地理教师甚至兼任其他课程教学工作、行政工作,不符合地理教学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按照书本详述而进行课堂教学,不能形成必要的教学特色,学生便陷于无趣、枯燥的地理学习环境中。另外,很多地理教师不能有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多层次教学,部分学生学习悟性和能力较强,而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有些学生能力相对较弱,而教学内容难度却较大,学生便丧失了学习积极性。
4.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在初中学校未对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形成科学认知的情况下,校方便相对应地缩减地理教学实践环节占有时间,并在师资素质提升、教学设备器材的添置方面进行控制。因此,地理教学活动在课时紧缩的状况下,缺乏足够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完全是纸上谈兵。缺乏学校资金支持、家长观念支持及学生学习行动的支持,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根本无从开展。
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与建议
1.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出于好奇心重、求知欲望强的特殊时期,浓厚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其今后学习具有关键性意义。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按照以趣引思、知趣相容的教学思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由过去的“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80页”转变为“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宇宙是怎样的吗”,以此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或通过进行减短、生动的故事讲解引人入胜,摆脱旧式、枯燥的授课方式。借助于生动的教学方式,教师亲和力大大提升,学生也能够跟随求知心走进地理世界。
2.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倡导师生互动
新课标下的教学活动早已不是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被动模式,更多地以广泛的知识获取渠道、多向知识交流、师生互相学习为主。如今,地理教学应逐步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讨、教师点拨的基本模式。地理课堂可以以喜闻乐见的地理环境新闻、小组讨论等模式生动开展。
3.科学利用教学工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综合性、实践性,其中对于地图的使用便是很好的例证。作为广泛地理信息的最好载体,地图在学生地理思维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抛弃以往死记硬背课本内容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科学阅读地图,凭借对地图庞杂内容的详读、分析、演绎与归纳等,将课本众多的知识信息有机联系在一起。如今,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三维电子地图更加生动地为学生展示地理信息,实属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
4.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作为地理教学的主要引导者,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地理教学能力和地理素养。可以说,教师若想教授学生“一杯水”,必须自身拥有“一桶水”的能力和储备,才能进行良好知识形象的树立和教学引导、启迪。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从反馈信息中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向的调整和相关知识的补充。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课程,开阔眼界,并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互通交流。
三、结语
篇9
1.1地理教学资源
地理教学资源就是指在日常地理课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对完成教学目标和顺利实施教学有利的意识和物质。其中意识形态部分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师生行为、师生间关系等等。教学物质包括所有无生命的客观物质,如:课本、地图、模型、黑板、测量工具。同时也包括有生命的物质,如:参与课程教育的老师和学生。总而言之,在地理教学中只要是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的因素和条件,都囊括在地理教学资源的范畴内。
1.2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
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就是指重组、调整、协调并优化教学资源,最大程度的使每份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的利用。具体来讲,就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将教学资源的物质和意识部分进行创新的、科学的和系统的转化。
2.地理教学资源整合运用的基本原则
2.1针对性原则
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课的种类有很多,包括复习课、新授课练习课、自习课和辅导课等。但是,每一节课程大多有一个主题,所以为了贴近课程教学的主题,教师在整合运用教学资源时必须要有针对性,使得教学资源的利用重点突出。例如,教师在讲授水库这一课程时,应在遵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所用能够利用的到的教学资源向学生讲解有关水库的知识,包括:文字、图片、影音视频等,多角度的将水库的历史、形成、构造、地形逐一的展示。
2.2科学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的过程中必须秉持着科学性的态度,以一种严谨的工作观念面对教学资源的运用。在新出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以弘扬科学精神为教学目的准则,因此科学性的原则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整合的前提。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科学性的原则,要对教学资源客观深入的掌握,以及进行严谨的研究。杜绝一味迷信教科书,对教科书中不合理的地方要用于批判和质疑。另一方面,科学的运用教学资源,以学生身心发展程度和帮助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去选择教学资源,并运用到教学中去。
2.3联系性原则
在地理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中需要遵守的联系性原则是指:教学资源与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知识点的多方面的联系。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1)课上知识点的讲解,要相互联系,让学生记住其中一点就能联想到另外一出知识点。(2)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寻找与老知识点的共同之处。(3)在讲授国外地理内容时,可以以国内相似的地理内容为例,加快学生的理解。
2.4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在既满足当下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又不能削弱后代需要的发展资源。这里强调的是持久性的发展,是满足未来发展前景的公平平台。在地理教学资源上来讲,其是一直存在一种消耗的状态,无论是物质、人力还是意识形态。因此,为了不使高中地理教学资源持续的枯竭,相关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就必须要充分的剖析教学资源的潜在力量,适时的对教学资源补充。
3.高中地理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的有效措施
3.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几乎全部的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均由教师决定,教师在其中起到绝对的主导作用。正因为如此,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将最大程度的影响教学资源的运用效果。以下几点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措施:(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新时代的到来之际,伴随着新的知识和理念的发现,以及更高水平人才的涌现。作为教书育人的一线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的鞭策自己进步,积极的参加各种培训教育活动。(2)注重专业知识的研究。因地理学科高度综合性的特点,任课教师在地理研究范畴内要不断的扩展知识面,潜心的研究专业知识。
3.2合理的配置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首先要在地区间做到合理的分配,然后在本校内做到教学资源的公平分配。同时,合理化的教学资源还要做到将现代的教学资源融入到传统教学资源之中,使课堂教学更加紧凑。
3.3文本教学资源的整合
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文本资源就是地理教科书,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教科书,要深度的发掘教科书上的资源。做到以下几点:(1)利用其它资源对教科书进行补充。例如:使用杂志、报刊、论文和互联网平台。(2)针对教科书内容设置课后作业。教师以巩固课上知识点和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有选择的布置作业。可以给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帮助学生自己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
篇10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教育教学过程 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主体 学生自主能力 教学法心得 初中地理知识
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能够适合改革进程发展方向的教学方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最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的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的特点在于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负责启发并引导学生主动吸收知识,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教授学生学科知识并提升学生智能的双重目的。
想要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必须做好足够的备课工作,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讲授知识。首先,教师需要对整套初中地理教材有宏观的认识和较为具体的了解,能够从大量的教材内容中找到必要的知识点,确定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只有在此基础上,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才能真正做到高效有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将教材知识有所取舍,将知识点按照重要与否进行有效筛选,将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的重点进行梳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初中地理知识的重点,这样才能准备的把启发点指向初中地理课本的重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
合理设计教学问题,从而启发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做到帮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已知的内容引导学生接受新的未知的过程,从具象化的知识转向抽象画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程度的加深,有效将教学内容由简单易懂的知识转向深奥复杂的更高层次的知识。而这种启发式教学的重点就在于设计合理的问题,必须设计出能够有效引导和成功启发学生进行初中地理知识深入思考的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知识认知结构的形成。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效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初中地理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每堂课上课之前的导语中插入一些具有启迪性的问题将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了教学前的准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设计问题,课后对于学生领悟课堂知识多少的检查也是很重要的。要想真正达到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必须加强对学生课后的监督和管理。人天生都具有一定的惰性,尤其是刚刚从相对轻松的小学生活进入初中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真正将检查落到实地,学生很容易出现侥幸心理,也就无法达到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通过随堂提问、随堂考试、课后作业、月考和学期考试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便于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纠正,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初中地理知识,提高初中地理的考试成绩,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对自觉的学习习惯。在课后监督中很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寻找启发点,引导学生在纠正错误观念的同时,有效启发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纠正。
当然,适当的奖惩措施也是启发式教学法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进行物质奖励。这样的措施肯定会对学生产生督促作用,在奖惩过程中,要注意以奖为主,惩罚为辅。奖励和表扬能够帮助学生喜欢上初中地理,增加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知识的信心,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影响。如果奖、惩的次序颠倒,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不过,适当的惩罚措施还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奖励没有惩罚将不利于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从课前备课寻找教学重点,到课堂教学过程合理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再到课后对学生的监督和奖惩措施,这是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心得,只有通过这样的步骤进行启发式教学法,才能保证初中地理教学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姚秀元,《“启发式导学法”在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4年05期
[2]周丽萍,计惠民,田淑芬,《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体会》,《当代护理》,1997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