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政府;社会管理;公共利益;职能转变
一、问题的提出
在任何国家,一个稳定、和谐与发展的社会都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管理。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包括政府承担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协调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总体上,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依然比较薄弱,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公民利益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潜在威胁,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十报告中指出,政府要积极转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当前中国正处于体制机制转轨的重要时期,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发展险象环生。这些都需要政府进一步审视和反思自身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断加深对社会管理过程中应然角色的认识,并进行相应的职能转变。
二、当前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几千年来国家与社会同质同构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的权力边界划分和职能关系的处理较为模糊。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该管什么、管到何种程度以及不该管什么方面等问题不甚明了。当前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难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管理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管理存在过度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的问题。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领域的发展较为滞后。重经济发展在政府部门绩效考核中主要表现为在设定发展目标时只注重经济建设指标,而忽视社会发展指标;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仅将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最重要的指标。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是基础,但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社会的全面发展。在重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下,一些地方政府搞出了多种“形象工程”,不仅劳民伤财,造成资源浪费,财政吃紧,还在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的不良发展,由此产生、积累了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加大等社会问题。
(二)社会管理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时方式仍然较为单一,以罚代管,以罚代法等现象比较突出,而不善于灵活地处理问题,未能运用柔性、平等对话的方式以及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进行管理。同时,社会管理的执行过程还缺乏一定的透明度,这种情况有时会造成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到政府社会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此外,由于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政府对自身职能的界定不够清晰,如何向社会中转移职能以及转移哪些职能尚未形成成熟的机制,使得一些可以向社会转移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力量的发挥。当前,我国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格局需要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的方式也要走向多元化。
(三)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和现实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根据社会需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公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这种现象在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等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与现实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较为单一,服务范围和内容存在城乡差别,服务体制不够完善,服务效率也有待提高。这些矛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不仅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的正常发展产生着不利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所有这些都要求政府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能力,以减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
(四)社会管理中面临的社会矛盾不断增加,利益纠纷关系复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形式以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日趋多样化。现阶段,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收入水平依然较低,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区域之间发展还很不均衡。这些情况构成了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的潜在因素。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面临的许多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并日益呈现出多发性、群体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征,危害到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的和谐安定。同时,社会管理中所要处理的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当前政府社会管理的难度。
三、政府的职能转变方向
社会管理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是维护公民利益、实现社会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政府要针对自身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自身的职能转变。
(一)推动政府职能向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导向下,对诸如社会、文化等方面建设有所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领域发展的不协调,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要推动政府职能向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转变,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注重谋求社会各领域的综合发展,促进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利用进一步向社会建设领域倾斜。与之相应,要将以GDP指标为上的政绩价值取向转换为重视反映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同时,还要对我国当前的干部政绩考核与责任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和科学的行政问责机制。根据实际需要,在现有的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加入一些新的指标,如医疗教育、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指标来考核政绩,并使之与领导干部的晋升、任用、奖惩等内容相结合,以此促使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对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深入反思与改进,更好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
(二)培育公民社会,促进社会管理方式与主体的多元化
盖伊・彼得斯认为,“公共部门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工作过程中的合作程度,而不是取决于政府员工个人提供的服务。一个真正具有效率、效能的服务计划需要服务对象的主动参与,而不是服务对象的被动接受”。我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社会管理。现阶段,在我国公民参与意识、参与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快速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下,政府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对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合理界定政府与社会权力边界,重点培育和完善我国公民社会,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力量及社会公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政府通过不断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以合法合理的程序将社会管理方面的部分权力和职能转移给社会承担,从而构建政府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格局。
(三)强化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关系到公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当前社会形势下,我国政府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一是建立与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政府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二是要统筹兼顾,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尤其要重视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福利的供给,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力度,实行城乡无差别服务,切实解决城乡失衡问题,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事业的和谐发展;三是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推进公共服务体制的创新。在公共服务领域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形成公共服务提供的多元化主体模式,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推行电子政务,建立电子政府,拓展公共服务的发展空间,增强公共服务的品质、效率、回应力和能力。在政府实际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并针对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对配套政策加以改进。
(四)提高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共利益
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实际工作中要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想,协调好、解决好各类不同的利益冲突。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发展还很不均衡,存在着复杂多样的矛盾,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突发事件与危害着社会稳定。因此,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应从大局出发,不断对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演变规律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正确分析矛盾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对策:一是积极借鉴国外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处理矛盾与利益纠纷的有益经验,并根据我国实际,建立全方位、多渠道、法治化和系统性的矛盾调节机制;二是要高度重视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正视现实中的利益矛盾。在实践中建立起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并综合运用多种合法手段,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三是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真正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发展中解决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唐铁汉.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思路与对策[J].理论动态,2005(10).
[2]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课堂理论性灌输和实践教育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其中实践教育教成为关键的教学环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高校可能过于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却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不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中,必须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较高的教育教学效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普遍存在教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的问题,教学中大多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大多沿袭“满堂灌”现象,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环节较为薄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式强调理论需要灌输,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对理论教育的理解程度。但部分老师授课形式较为单一传统,教材教学中缺乏创新的案例,忽视了理论课的开放,从而降低教学效果。部分高校教师只注重教育信息从师到生的单向流动,导致学生对理论产生反感心理,不利于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1.2 教学实践无章可循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局限于课堂教学,由于实践环节无章可循,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明普遍存在以下现象:没有拟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缺乏晚上的教育体系;教学要求及教学标准不明确等。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划分为“课内”、“课外”,从而减少了实践教育教学总时数。
1.3 操作难度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具有宏观、广泛等特征,不利于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的顺利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难度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难以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课堂;难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实践教育教学效果评估较为困难等。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对策
2.1 合理设计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方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中,首先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与特征,落实各项实践教育教学目标,明确设计教学方法和途径的分类。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包括:基本原理课程、中国化课程、日常思想品德及法律行为规范课程等类型。各类型课程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侧重点各不相同。比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社会专题,了解社区到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法律与思想品德类课程教学中,可根据实际的理论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与校园环境,积极开展以下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思想道德调查”等,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形成规范的思想道德行为,增强社会实践教育环节的可操作。
2.2 实现教学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其关键在于全面整合学校、社会、教学资源等,提高校内外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际的教学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拓展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统筹结合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比如:“三下乡”活动、社团活动、结合考察和实习实训等。同时,制定统一的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方案,整合相应的教学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比如,在每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由教学主管院系与相关的部门根据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而制定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落实可行性的考核评估办法,并共同组织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
2.3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正确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确保较高效率的理论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从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次教学,有机结合教材、教学与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参观和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先进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方法,实践教育教学环节中正确指导学生开展高效的实践活动。
2.4 指导大学生投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
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文明礼貌意识、助人为乐意识、爱护公物意识、保护环境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民族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意识等。比如,通过利用校园宣传栏、橱窗、宣传碑、板报等环境进行宣传诠释国内外名人、名言、名句等,从而对学生的为人处事原则及其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提高广大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指导中,应该指导大学生体验机关、企业、农村、社区等环境生活,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活动,在各实践活动中了解我国具体国情,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2.5 推动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必须从源头抓起,高校党政领导必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原则,设立实践性教育教学专项基金,为制度、人力、经费、交通等条件的实施提供充分的保障,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同时,应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址、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资源,进行建设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中进行磨炼学生奋斗意志,使其形成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大多存在形式单一、无章可循、操作难度高等问题,通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实施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积极推动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进程,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毛廷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广西教育,2010,30(18):41-42.
[2]张丽,贺彦凤,王桂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2,30(11):160-161.
[3]吕金洲.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1,4(44):182-183.
篇3
一、提高一个认识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深入查摆整改队伍和执法工作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中政委关于开展社会主义理念教育活动文件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贾春旺检察长在第十二届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干警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原创:统一全体干警的执法思想,切实防止和克服"厌烦"、"自满"情绪,正视自身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勇于揭短亮丑,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自觉投入到查摆整改活动中。从主题教育和专项整改活动排查出的问题中,从涉检和上访反映的问题中,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深挖思想根源。从执法思想,执法观念,职业道德,执法作风,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等方面查找差距,务求找准,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提升规范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以查摆整改的成效来检验工作成果。
二、抓住两个重点
查摆整改阶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关键阶段,问题找的准不准,整改措施是否到位,关系到整个教育活动的成败,因此,要紧紧抓住以下两个重点:
1、各职能部门的查摆。要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个专题方面内容查找自身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认识问题。通过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容看在执法实践中依法治国的理念是否树立;为谁执法、如何执法、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理念是否牢固;坚持党的领导的信仰是否坚定;在执法活动中是否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重点查摆以下方面的内容:
(1)法律监督方面的问题。即:有案不立,有罪不纠,以罚代刑,对依法追捕、追诉、漏罪、漏犯,对有罪判无罪,量刑畸轻、畸重的问题是否抗诉。对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软弱乏力等问题,监督纠正审判机关民行案件诉讼中的司法不公软弱乏力;对行政执法机关刑讯逼供、超期羁押、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等方面查办是否有力。原创:
(2)执法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即:是否执行法律,依法办理案件,孤立办案、就案办案,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人权保障意识淡薄,依法取证意识较弱,监督和纠正诉讼中侵犯人权问题,保证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机制是否建立;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商业贿赂犯罪、重大责任事故后面的职务犯罪问题打击和监督是否到位。
(3)违反办案纪律和办案程序不公的问题。主要是还押制度执行好不好,将讯问室当成羁押室;留置证人,对证人野蛮粗暴;初查阶段接触当事人,先采取强制措施后立案;有无超时限办案;诉权告知制度执行不好等问题。
(4)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性不高,为民执法意识不强;执法实践中是否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否建立,渠道是否畅通;执法能力和水平低,个别案件久拖不结;执法作风不佳,办案权思想严重等问题。
2、干警个人的查摆。要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认真检查是否存在法律监督意识不强、执法宗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不强、党性观念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和执法作风不端正、理想信念淡漠等八个方面的问题。
三、把握三个环节
查摆整改活动既要着眼长远,又要集中时间解决突出问题。为此,要把握住三个环节:
1、要从实际出发,深入查摆突出问题。制定下发"四个表":一是干警个人问题查摆表。按照八个方面的查摆重点,认真反思查摆;二是各职能科室问题查摆表。在个人查摆的基础上,召开科务会,对照查摆重点,认真查摆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子系统负责人要深入各科室,认真把关。三是领导班子征求意见表。以科室为单位,针对院领导班子在领导、组织、指挥全院开展检察工作、执法办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摆反思。四是征求意见表。向佳铁地区办事处、管内各单位、人民监督员、律师、案件当事人等征求意见,反馈我们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执法思想、执法观念、执法行为、执法作风等方面的问题。
篇4
关键词:国家治理;国企审计;有效路径
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是针对国家财政以及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审计,以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在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针对国有企业开展审计工作,从国家治理角度对国企审计进行完善,是需要审计机关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国有治理视角下国企审计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推动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基于此,审计机关以国有企业为对象,提出了国企审计的概念,针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业布局以及监管等,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国企审计可以说是国家审计的组成部分,其伴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而逐渐成熟,深化国企审计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宏观角度和微观层面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建议,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评价等功能,在保障国有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国家治理效果,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1]。
二、基于国家治理角度的国企审计有效途径
(一)拓展国企审计范围
在国企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审计机关应该以国企党政工作为中心,结合国家审计系统性、全局性的特点,针对国企的制度、体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审查,揭示国企在布局、发展以及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足国家治理的角度,对国企审计的范围进行拓展。具体来讲,一是应该推动国企的优化重组,进一步提升国企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就目前来看,许多国企都存在着资产营运效率低、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此,审计机关应该积极推动国企的整合重组,做好国企资产审计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推动国企的稳定发展;二是应该对国企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加大揭示力度,提升地方党委政府的社会公信度;三是应该进一步推动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通过专项审计调查、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对国企中存在的结构失衡、监管缺失等问题进行解决,推动国企监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强化对于国企的监管力度[2]。
(二)促进审计结果公开
针对当前部分国企不重视审计建议,在一些问题上屡查屡犯的情况,审计机关应该做好跟踪审计工作,督促其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党委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起来,结合内部监督、部门联动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的方式,对审计整改工作进行强化。国企审计应该立足全局,把握重点,从宏观角度分析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及时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机制性缺陷和体制性漏洞进行揭示和弥补,坚持从局部到全局、从微观到宏观的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建议,加强对于风险的防范和管控。另外,应该推动审计结果公开,进一步扩大国企审计的影响力,提高社会公众对审计结果的关注度,引导其积极参与到监督管理工作中,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结合问责任,促使国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整改,对体制、机制和制度等进行健全,结合相应的成果对国企审计进行深化,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创新审计措施方法
现阶段,国企企业采用的审计方法多为事后审计,而且主要是通过查账的方式进行审计,这种审计方法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在发现违规问题后,国有资产已经出现了侵占和流失的现象,或者存在着严重的损失风险。对此,审计机关应该及时对审计观念进行更新,从国家治理以及国企体制改革的角度,进行审计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如审计组织方式的创新、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等,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审计的信息化,并以此深化国企审计,将原本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评估,及时感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评估风险和隐患发生的几率,尽可能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从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企业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也使得国企审计面临着新的挑战。相比较一般企业,国有企业的经营业务更广,业务产生的数据信息量也更大,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会计信息呈现出了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对此,可以引入计算机审计的相关方法,利用专业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对国有企业的业务信息进行高效处理,大大减轻了审计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也使得国企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在推动信息化审计的过程中,一是必须加强对于国企计算机方法体系的深入研究,二是应该做好国企信息系统的建设;三是应该完善国企信息数据库,结合互联网进行跟踪审计,提升信息环境下审计工作的查错纠弊以及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3]。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审计机关应该重视国企审计工作,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找准国企审计的重心,对国企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和分析,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从预防、揭示、抵御三个方面着手,推动国企审计的进一步深化,确保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戴本骄.国家治理视角下审计机关深化国企审计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2(33):149-150.
[2]黎润娇.基于国家治理维度谈国企审计责任与重点[J].财经界(学术版),2014(10):243.
篇5
关键词:中国;水污染防治;流域管理;战略对策
1 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战略存在的问题
1.1 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制度不完善
流域作为整体水文循环单位,同时也是人类活动起源,汇入到整个河流干道中,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以及水生态系统。流域同时也是完整的管理单位,集中了人类多种活动形式,体现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矛盾。尤其是水环境治理问题,涉及到多种污染体,因此,加强水流域污染治理这一问题亟待解决。美国早期就明确了水污染治理这一概念,尤其注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体现,在把握水流域基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及水生态社会子系统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作用,还要对水生态系统发展制定整体规划,加强水生态系统建设保护,制定水流域综合治理计划,这些保护有利于解决部门内部冲突,矛盾问题,有利于加强流域水环境治理效率。采取这一水污染治理措施注重保护水污染治理完整性,重点解决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严格控制水污染温度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地标物质组成结构等,还有土壤物质组成,针对区域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充分发挥好专家以及研究学者力量,为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提供支持。
1.2 缺乏对水环境特征区域差异的研究
各个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存在很大差异,对各区域造成的水污染程度不同,因此,解决我国流域水污染问题,要对流域进行划分加强管理,美国针对这一问题,早期就制定了水生态区域划分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环境管理效率。对于水生态系统流域监测站点选择上、针对水生态系统污染问题制定恢复标准,有利于为流域水环境治理制定TMDL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各地域水环境特征不同,目前,我国并未建立完整的水流域治理机制,无法准确判断水流域环境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尤其是水环境治理难度大,保护措施有效性不强。
2 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的控制原则
2.1 污染物质的分类控制原则
面对我国流域水污染存在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流域水污染治理效率,并对污染物特性以及其他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划分,做好分类,优化污染质结构,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分解,制定污染物治理化学指标,按照污染物特性,将其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一啊不能污染物,一种是特殊污染物;按照水污染物自身性质将其划分为淡水、海水、人体健康污染物;按照污染物因子特性,将其划分为两种形式,保守、非保守物质,在以上总结过程中,针对污染物特性提出具体控制要求。
2.2 污染控制的分区原则
我国流域面积广阔,各地区水环境差异明显,因此,要根据各个地区水流域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同发展战略,保护水文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水体功能差异划分为几种形式,也是建立水污染控制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保护水体发展环境,加大水污染物控制制度。其中,水资源分区将水文循单元作为重要依据,将其划分为几种形式,主要为了呈现水文完整度,尤其要把握污染物转化规律,有利于加强水质管理,划分水生态区则是按照流域生态特征,包括土壤植被等多个要素,主要是为了对水体进行分类,这一方法是为了判断水体生态性质以及水体生态基本标准,有利于为水体生态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了解我国水环境管理能力差异,把握好流域尺度、平衡人类发展需求的主要区域管理方式。流域水环境功能包括三个等级,矛盾区、一般功能区、最高层次区,划分为多个功能管理区主要为了提高流域水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功能过程中,需要制定冲突协调机制处理区域冲突,协调各个区域水质矛盾冲突问题。
3 结束语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污染的复杂问题,就必须实施流域污染控制策略,在流域尺度上开展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研究,重点在于转变传统的污染控制理念,根据流域地理、水文气象、生态一致性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开展全国水环境生态分区方案研究,根据不同区域的水生态系统类型特征与水环境特征,提出不同分区的污染控制要求,从而为污染控制目标的分解提供支持,以水环境生态分区为基础进行污染负荷的计算和管理。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 应用 公司 治理 影响
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就我国而言,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公允价值应用范围受到对应准则制定机构的限制,加上某些公司在公允价值确定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将其作为自身获取更多经济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存在各种问题,必须全面、客观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通过不同渠道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提高公司治理效果,促使公司处于高效运转中,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一、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
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在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中,我国经历了“先用后弃、弃后又用”的多个阶段。1998年,政府部门颁布了相关的条例,即《债务重组》,公允价值计量首次被使用,但出现滥用现象,导致公司真实财务状况受到严重的影响。2001年,在相关准则修订中,明确提出只能在特殊情况下才能使用公允价值。而2006年,新准则出现之后,公允价值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被广泛应用到不同领域、行业中。比如,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后续计量与转换方面。关于后续计量方面,在应用公允价值模式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为基点,优化调整账面价值,将公允价值、原账面价值二者间的差额计算到当期损益中,公允价值变动是其重要体现,借助对应的变动损益,不断影响公司所产生的经济利润。关于转换方面,如果公允价值用途发生变化,需要借助公允价值模式,客观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其他类型的资产。在计量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将资产转换日产生的公允价值作为对应的入账价值,如果账面价值小于公允价值,便属于当期损益,反之,将其作为资本公积。从某种角度来说,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中并不一定要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据相关资料显示,就我国而言,采用这种计量模式的上市公司特别少,这是因为公允价值模式会影响自身产生的净利润,很难准确判断公允价值变动情况,大都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核算,不利于公允价值的推广利用。
二、公允价值会计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公允价值会计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软化约束机制,信息不透明
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导致对应的软化约束机制不断软化,无法充分发挥其约束作用,无法有效约束公司运营中一系列管理行为、操作行为,导致相关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尤其是各项治理工作。同时,在公允价值会计作用下,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公司治理方面一系列信息不具有透明性,领导者无法有效掌握内部各部门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具体情况,尤其是不利于科学解决问题,从而不能更好地了解公司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治理效果低下。同时,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出现信息披露不完善的问题,管理者无法全方位了解相关的数据信息,采取可行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大大增加了自身运营成本。
2、按市价估值,加剧市场波动
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要求相关人员以市场价格为切入点,估算对应的价值,其准确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市场处于波动变化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公司领导者很难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发展情况及其发展方向,不利于一系列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内部各方面资源利用率低下,资金链断裂,影响自身的长远发展。
3、风险控制薄弱,缺乏配套预警
在新形势下,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不同行业、领域公司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更好地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加上社会市场环境日渐复杂化,公司需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因素,而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并不能全方位动态控制各类风险,导致风险系数不断升高,加上没有科学、合理的配套预警机制,严重影响公司治理整体效果。
(二)公允价值会计在公司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想要有效解决公允价值会计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公司相关人员必须全面、客观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就其具体原因来说,体现在不同方面。首先,基于盈余管理的原因。就公司来说,具有其特殊性,是以盈利为目的,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公司自身获取的经济利润密切相关,必须加强盈余管理。但在公允价值会计作用下,由于信息不具有透明性,信息披露不全面,公司管理者无法准确了解各方面数据信息,加强盈余管理,导致内部资金不断流失,而流入的资金并不多,资金利用率也不高,导致内部资金链断裂。其次,基于绩效评价的原因。在公司治理过程中,绩效评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但在公允价值会计影响下,管理者无法采取有效的评价方法进行合理化的绩效评价,不利于更好地了解内部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公司治理过程中,从而影响其治理效果。最后,基于市场效应的原因。在运营管理中,基于市场效应,公司无法有效发挥公允价值作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无法顺利开展一系列高效治理工作,影响公司的长运发展。
三、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公司治理完善对策
公司要根据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根据公允价值会计特点、性质,采取可行的治理措施。首先,构建公允价值内控体系,降低盈余管理风险。公司要根据自身各方面运营情况,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允价值内控体系,动态控制各方面管理情况,降低自身在盈余管理方面的风险系数,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其次,订立激励与约束相融的经营者报酬契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最后,明确公司产权,优化公司治理。公司要从不同角度入手明确对应的产权,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公司治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自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公司财务报告系统、企业会计人员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公司纳税与国家税收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公司相关人员必须意识到新会计准则变革的重要性,要全面、客观准确理解新会计准则,动态关注税法变化情况,根据自身运营情况,优化利用公允价值会计。以此,提高公司治理整体效果,提高公司各方面资源利用率,确保一系列治理活动顺利开展,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走上健康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伟娟,张雅娟.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时代金融,2014
[2]程鹏.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论,2015
[3]齐灶娥,傅金平.刍议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
篇7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误区;农村环境治理;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12-0081-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工业化技术向农村生产领域的渗透以及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农民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城市环境趋于好转的同时,农村环境却逐渐恶化,这不仅干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更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环境问题没有城乡差别,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在波及城市环境的同时,更会通过农业食品链条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因而,关注农村环境,致力农村环境问题解决,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而应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关注。
自上世纪以来,农村环境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受到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话会议,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随后国务院在其转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是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1]以此为契机,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得以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一直关注农村环境问题,他们认真调查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仔细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并具体设计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以供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实践借鉴。
尽管我国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我国学者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也极为关注,但我国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并未取得实际成效,农村环境问题依然严重,这一切都昭示着我国在农村环境治理环节存在着阻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某种问题,只有找出这一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为此,笔者在概览学者关于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学术文章的同时,又深入苏北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对苏北地区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种类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了解和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工作踟蹰不前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国内学者,其在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环节出现了偏差或错误,没有正确把握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涉及的范围、存在的类型以及产生的根源。为了消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障碍,有效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并及时加以纠正,为此,笔者以在苏北地区农村的实际调研资料为基础,并对照我国学者有关农村环境问题的理解观点,对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环节中存在的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认识误区予以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对策,以期能扫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停滞不前的基础,以推动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农村环境治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
由于受到传统环境保护和治理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社会各界缺乏对农村及其环境的深入了解,而且在当前“城市中心主义”的模式下,国内民众在用看待城市环境问题的眼光来看待农村环境问题的同时,又把本具有同质性的农村环境问题看作是不同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异类,在此种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国内民众在理解农村环境时难以避免地会出现认知偏差。具体而言,当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误区:
1.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不全面。由于人类最早接触的环境问题是污染问题,而且长期以来人们所关注的城市环境问题也主要是城市污染问题,再加上农村环境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获得关注也是因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因此,我国学者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便将农村环境问题等同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而忽视了农村环境问题所包含的另一重要内容,那就是农村资源和生态的破坏问题。与城市不同,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都直接和自然界发生关系,无论是农民的正常生活,还是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农业资源的合理维持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维护,一旦农业资源和农村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其给农村乃至城市环境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不仅要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要关注农村资源以及生态保护问题。但事实上,我国民众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只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对农村资源及生态所遭受的破坏问题却少有涉及,反映出我国民众包括学者们目前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还比较狭隘,无法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全部。
2.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类型不彻底。为了充分认识环境问题,并依据不同环境问题的各自特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经过对环境问题的逐步了解,我国学者按照相应的标准对环境问题予以相应分类。如依据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方式,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破坏问题;按照被影响的环境要素予以分类,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土壤环境问题以及生物环境问题等。[2]依据上述分类,我国学者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解决措施,这对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上述分类还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那就是目前国内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所谓面源性环境问题,和点源性环境问题相对,是按照环境问题产生源的确定与否而区分的一对环境类型,其中所谓点源环境问题,是能够具有确定产生源的环境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只要查明该问题的源头并对其源头进行治理,环境问题即可消除。而对于面源性环境问题,由于其产生源无法确定,与点源环境问题有很大区别,而且由于面源性环境问题发现较晚,尽管目前学者对农村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已有所认知,但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具体而言,当前社会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首先,我国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分布范围的理解有错误,许多民众认为面源性环境问题只存在于农村,城市里不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甚而有学者把面源性环境问题作为农村环境问题区别于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加以研究,并主张要创新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来应对农村的面源性环境问题,但事实上是,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其中城市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就是典型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其次,尽管我国国内社会对农村点源环境问题和面源环境问题作了区分,但却没有厘清二者的实质不同,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也没有有效的对策,要么避而不管,要么把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混为一谈,用点源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来处理面源环境问题,从而使农村的面源环境问题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治理,阻碍了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
3.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认知不准确。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国内的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而且有不少学者的观点具有一致性,看似发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但笔者通过对苏北五市农村环境问题的调研,发现上述学者的观点与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存在一定偏差,他们并未准确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具体而言,当前我国学者对于农村环境问题根源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之一: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当前许多学者认为农民环境意识不强是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但笔者认为,尽管农民环境意识不强与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果将其归结为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源则实在言过其实,甚而存在错误。为了验证这一问题,笔者对苏北地区农村村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研,在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中,除了个别村民对农村的环境问题漠不关心之外,大部分村民在表示对过去良好农村环境的怀念和留恋之时,都表达了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忧虑和关注,他们对农村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资源发生的不利变化都有切身体会,都有改变当前环境状况的愿望但都苦于无能为力。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表明了农民的环境意识并不缺失。而近期在浙江、福建以及江苏地区出现的群体性环境事件也直接表明了当地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自身环境权益受侵的焦虑,同时也是对“农民环境意识不强”论的有力反击。由此可见,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并不能作为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也不能寄希望于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上面,因为农民的环境意识本来就不低。误区之二: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众多学者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认为当前我国环境立法体系中有关农村环境的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村司法救济途径不通畅是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诚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在法制建设方面农村地区滞后于城市也并非没有可能,而这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掣肘作用,但是,如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进行解读,则不仅无法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更会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引向歧途,反而会阻碍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因为农村环境问题的真正原因是城乡二元化模式造成的结果,要想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必须消除城乡二元化模式,在城乡一体化视野下实现对城乡环境的同等保护、同等治理,[3]而那种“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以及对农村环境单独立法”的论调看似对农村地区予以特别优待、特别保护,但实质上依然是在延续着城乡二元论的基调,不仅有害,也无必要。这是因为,首先,从立法层面上讲,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问题并无本质的区别,当前我国的相关环境立法不仅在城市地区可以适用,在农村地区也可以适用,如果立法有缺失的话,也应该是全国层面的缺失,而不会单单是农村地区缺失,因而没有必要单独为农村地区的环境立法;其次,对于农村执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的建设,目前的机构设置已足以承担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任,如再在乡镇一级设立相应机构,不仅不能实质性地改善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状况,而且还会增加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成本,白白浪费国家的执法和司法资源。由此可见,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处理并非无法可依,而环境执法机构和环境司法机关也并不缺失,反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影响下,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无法在农村地区顺利实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现象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加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应引起国家、社会和学者的关注。
三、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误区的纠正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严重阻碍了国家、社会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导致国家难以针对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直接影响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因此,要想彻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就必须纠正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
1.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要解决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范围过窄的问题,就必须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同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农村除了面临来自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工矿企业所带来的污染威胁的同时,还面临着上述环节所带来的资源退化、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特殊性,其对资源、生态的依赖性要远大于城市的生产、生活。由此可见,除了污染会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影响之外,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维持平衡对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农村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应关注农村地区的资源退化和生态失衡问题,而且我们在设计措施来防治工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的同时,更应关注农村资源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问题,在设计农村环境保护措施时,要将农村污染防治、农村资源养护以及农村生态保护综合考虑,将三者予以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如此方能有望全面彻底地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2.彻底认知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如文中所言,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类型的认知误区主要存在于公众对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层面上,因此,为了彻底厘清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明确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首先,要明确面源性环境问题并不是农村地区特有的环境问题类型,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不会把农村环境问题当作异类而将其孤立于城市环境之外,并且还可以从城市面源性环境治理实践中吸取有益的治理经验。其次,要深刻理解点源性环境问题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区别,从理论上讲,任何环境问题都有其产生源,因而从实质上讲面源性环境问题也是点源环境问题,只是由于面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具有随机性、移动性,难以查明和确定。另外,还有一些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单独不能造成环境危害,而是众多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共同交织作用才造成了环境问题,这都和传统的点源性环境问题有区别,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中使用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无法在面源性环境问题领域适用,需要对此种问题单独研究,单独处理。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城市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经验,把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当作公共服务而由国家承担,发挥政府在面源性环境问题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增加国家在面源性环境治理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以促进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4]
3.正确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既不是农民环境意识不高,也不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全,而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差异所致。在此种结构模式的调控下,我国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环境实行差别化管理,致使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资金投入都低于城市,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也常常受到漠视,我国城市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环境则趋于恶化,并使人产生了“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不全为农村环境问题成因”的假象。[5]因而实事求是地讲,成因与其说是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农民合法环境权益被漠视,农民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请求保护权得不到保障的结果;与其说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地位缺失,致使农村环境保护标准降低、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不足造成的,甚至在农村个别地区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因此,要真正消除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彻底解决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就必须要取消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实现国家对农村、城市环境的一体化考虑和同等保护。具体来说,对于农村地区的点源性环境问题,要严格执行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规,真正发挥法律的调控作用,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而对于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则要增强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主导性作用,增加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激励等物质引导措施向农村引入“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产生活方式,从经济上鼓励农民采取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利用财政支持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生态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并减少废物向农村环境中的排放,只有如此,才能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
结语
由文中的论述可知,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要全面理解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彻底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并准确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这样,我们才能针对目前的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但正如文中所言,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只有废除这一模式,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可喜的是,伴随着人们对城乡二元结构弊端的深入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并得到国家政府层面的认可和采纳,目前我国各地都围绕着户籍、经济、环保的城乡一体化问题开展了理论性探讨和实践性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此背景下,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让我们看到了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徐培华,包文兵.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淮海文汇,2012,(1).
[2]吕忠梅.环境法导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7.
[3]晋海.我国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理念、原则与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篇8
关键词:乡村治理;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1.02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rural governance was in the ascendant.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e academics studied the connotation, mechanism, mode and path of rural governance,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village governance, and obtained some valuable results. But there were also some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and holistic research, the research of rural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rural governance model need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In the research metho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studied mostly below normal. From the trend, not onl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study villages, but also to focus on rural governance practices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diversified, especially in the use of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advanced technical means to carry out empirical research.
Key words: rural governance; theory; summary
自20世纪20年代起,研究农村问题的专著在我国陆续面世。1998年,在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华中师范大学学者提出“乡村治理”的概念。随着该理论在乡村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学术研究也愈来愈深入,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治理主体、治理权力配置方式、治理目的以及治理过程等4个方面[1]。
1 乡村治理研究的主要观点
1.1 乡村治理内涵
在治理主体方面,赵树凯[2]认为,乡村治理中多种主体参与,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来解决分歧,实现共同治理。郭正林[3]提出,乡村治理的主体应该是乡镇的党委政府及其附属机构,以及村委会等村级组织和各种民间团体。在乡村治理目标上,贺雪峰[1]认为“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其中“有序发展”也就是公共利益所在。徐勇指出进行现代化乡村建设是治理的目标。
1.2 乡村治理机制
由于公共信息不透明等原因,腐败问题日益严重。陈力予等[4]提出户代表会议制度,以户为单位,成立村民小组会议,协商、监督村务。王朋琦等[5]指出新农村建设在操作机制上要走出传统误区,禁用“指标摊派”的方法,慎用“试点推广”的方式,避免“典型激励”的惯性,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在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难方面,张恒利[6]提出要重建农村公共财政运行体制,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应机制[6]。针对当前村民选举非理性投票过多,精英政治受到阻碍的现象,盛义龙[7]提出选举机制要与乡村治理保持整体一致性,特别需要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相结合。
1.3 乡村治理模式
陈洪生[8]以村民自治实施效果为出发点,通过对影响社会自主性的发育与发展的4个基础性条件――经济发展、利益分化、公民素质以及政府控制和主导社会力量的程度的分析,提出了自觉自治乡村治理模式。龙立军[9]以广东珠海幸福村建设为例,提出构建可运转的乡村治理模式。将治理融入幸福村居建设之中,并使其机制化,使得乡村的发展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化。王海侠等[10]通过对江西分宜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考察,提出从“党建+村民自治”的角度来进行治理探索,以党建强化乡村治理的思路的分宜模式,运用“党建+”理念,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水平。阎占定等[11]提出嵌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乡村治理模式。这种模式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治理结合的产物,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到乡村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之中。郐艳丽[12]以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为例,提出了“农民置上”的本原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始终作为受益和实施建设的主体,其政策效果具有扩散效应。
1.4 乡村治理路径
张继兰[13]认为可以通过完善协商互动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等路径来解决乡村社会自主性缺乏、乡村组织不健全、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周朗生[14]择取较有代表性的云南乡村治理为考察对象,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完善乡村的治理结构和切实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路径开展乡村治理。唐绍洪等[15]提出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各决策主体进行权力关系界定,走多元化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道路。赵艳霞等[16]在调查唐山农村新民居建设后,提出乡村治理的成功路径是开展新民居建设。兰海洋[17]认为当前要实现中国乡村善治,有三大治理路径:一是优化治理结构,政治生态和谐化;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是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
2 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层民主建设滞后
因乡镇基层民主建设的滞后性导致很难有效推进村民自治的民主化进程。在王华[18]看来,由于缺乏有效监督,腐败现象严重。贿选、不合理决策与管理现象屡有发生。高宝琴[19]提出当前村民自治组织长期缺乏有效组织形态,是治理危机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欧阳雪梅等[20]认为基层政府缺少民主素质教育,致使村民主人翁意识不强,从而导致村民自治能力不强。
2.2 乡村治理主体混乱,机构权利分工不明
欧阳雪梅等[20]认为由于治理权力配置不明,一方面导致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在权力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增加政府与村民在管理上的冲突,影响了治理目标的实现。郑红娥等[21]提出,国家行政权和村庄自治权的冲突是目前乡村治理困局的主要原因。在钟涨宝[22]眼里,缺乏合理有效的机构、人员改革是乡村治理面对的困境之一。
2.3 乡村债务问题突出,农民生活不够宽裕
在李文政[23]看来,乡村治理面对的困难不仅是管理及文化教育上的缺陷,经济发展落后与农民积贫积弱问题同样严重。赵艳霞等[24]提出乡村治理的制约条件包括民主化的现实制约、法律制约和经济制约。袁金辉[25]认为目前乡村仍受到小农经济的束缚,收入低,债务多。钟宜[26]提出因财政经费短缺,乡镇为发展只得过度干预村庄事务。同时基层政权缺少财政来源,村、乡两级财政缺口过大,故造成当今治理困境。
2.4 其他方面
刘勇[27]认为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村民政治素质不齐。当利益受损,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及方式维护自身利益时,越级上访、申诉或暴力对抗等就容易成为他们维权的工具,这严重破坏了乡村治理的政治环境。陈柏峰等[28]认为灰色势力是治理乡村的一个恶疾。
3 完善乡村治理的对策
3.1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
李文政[23]觉得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组建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村民自治,发挥村委会作用是治理乡村的路径之一。张志英[29]认为进行新农村建设需加强村民自治、大力发展创新村民组织。李莉等[30]提出乡村治理的关键是两个尊重:一是尊重村民意愿,二是尊重村民自主性。
3.2 加强乡镇制度建设,加快服务型步伐
在马宝成[31]看来,完善乡村治理一方面需要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强建设现代化村庄。韩冰[32]提出解决当前问题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乡镇体制改革,完善管理模式,规范和完善有关村民自治法律法规,大力发展村民组织,建设现代化乡村。陈双鹏[33]认为减少治理危机出现的方法有改革基层组织,特别是乡镇政府;建立村民参与政治的合理机制,动员建立村民组织。
3.3 提高村民民主素质,加强政治文化学习
张晓忠等[34]认为要在尊重村民权利和自由、保障村民权益的基础上提高村民的组织化水平。刘勇[27]认为村民非理性化的利益诉求方式影响了和谐的政治环境。因此需要对村民开展政治参与培训,推动村民合法合理参与政治生活,为乡村政治和谐化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欧阳雪梅等[20]认为开展村民意识教育是完善乡村治理的对策之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乡村治理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不少学者研究了乡村治理的内涵、机制、模式、路径,分析了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一些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乡村治理机制和乡村治理模式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等。从研究方法看,定性研究居多而定量研究偏少,实证研究更是鲜见。从趋势看,不但要重视乡村的理论研究,更要注重对乡村治理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分析,尤其是对个案经验的总结;研究方法应当多样化,尤其是运用数理模型和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与村庄治理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7(3):46-46.
[2]赵树凯.新农村建设呼唤新的治理[J].中国发展观察,2006(3): 26-28.
[3]郭正林.乡村治理及其制度绩效评估:学理性案例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大学学报,2004(4):24-31.
[4] 陈力予,郑美玲.试论“村治”新廉政监督机制:户代表会议制度[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5):44-50.
[5] 王朋琦,洪向华.试论乡村治理结构在操作机制[J].领导科学,2009(5):14-16.
[6] 张恒利.重建乡村治理结构――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改革[J].经济论丛,2009(21):218.
[7] 盛义龙.惯性心理与利益共同体:村选举机制障碍及对策分析――以江西省C县和T县若干村选举为例[J].求实,2011(9):89-92.
[8] 陈洪生.论自觉自治型乡村治理模式的生产条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4):1-6.
[9] 龙立军.论构建可运转的乡村治理模式――以广东珠海幸福村居建设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76-79.
[10] 王海侠,孟庆国.乡村治理的分宜模式:“党建+”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J].探索,2016(1):127-133.
[11] 阎占定,白照坤.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政治参与状况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5):72-77.
[12] 郐艳丽.我国乡村治理的本原模式研究――以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为例[J].城市规划,2015(6):59-68.
[13] 张继兰.乡村治理: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J].乡镇经济,2009(4):54-57.
[14] 周朗生.云南乡村治理:成效、问题与可能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9(6):186-190.
[15] 唐绍洪,刘屹.“多元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路径与我国的乡村治理[J].云南社会科学,2009(6):38-42.
[16] 赵艳霞,王立东,尹景瑞.乡村治理的路径分析[J].前沿,2009(12):174-176.
[17] 兰海洋.中国乡村治理的善治路径取向探析[J].领导科学,2015(4):12-14.
[18] 王华.乡村治理:基层民主与社会结构[J].云南行政学院,2009(1):15-18.
[19] 高宝琴.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乡村治理的生长点[J].齐鲁学刊,2010(2):96-100.
[20] 欧阳雪梅,李铁明.当前村民自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视野,2007(4):77-79.
[21] 郑红娥,吴殿朝.困厄与出路: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J],云梦学刊,2008(1):72-75.
[22] 钟涨宝,高师.后税改时代的乡村治理改革[J].农村经济,2007(11):12-15.
[23] 李文政.当前中国乡村治理的困境与策略探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16):343-347.
[24] 赵艳霞,樊秀云.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乡村治理分析[J].领导科学,2009(11):50-52.
[25] 袁金辉.中国乡村治理60年:回顾与展望[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5):69-73.
[26] 钟宜.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和完善[J].探索,2005(6):97-100.
[27] 刘勇.社会转型时期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和乡村治理困境[J].福建论坛,2010(5):141-146.
[28] 陈柏峰,童磊明.乡村治理的软肋:灰色势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4):142-146.
[29] 张志英.21世纪中国乡村治理发展浅议[J].农村经济,2006(11):17-19.
[30] 李莉,卢福营.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变迁[J].人民论坛,2010(6):60-61.
[31] 马宝成.取消农业税后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J].长白学刊,2007(6):59-63.
[32] 韩冰.关于完善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治理问题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114-117.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矿区环境为目标,结合自治区、全市关于加强矿业生产管理做好矿山治理整顿工作部署,按照“规范、有序、安全、科学”的要求,坚决整治矿山开采、生产经营、矿产运输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破坏生态等突出问题,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整顿重点
要按照“什么地方不放心、就排查什么地方”,“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立即安排对各类矿山、交通干线和城区周围砂石采场和煤炭物流中心的环境状况进行专项检查和治理整顿,重点对骆驼山矿区各类矿山企业进行逐一摸排。同时要举一反三,认真抓好土地征用、城区拆迁、涉农涉牧、民生领域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矿山治理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特成立区矿山治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四、职责分工
(一)煤炭生产经营秩序及灭火工程排查整治工作由区煤炭局负责;
(二)非煤矿山排查整治工作由国土资源分局负责;
(三)矿区道路扬尘整治工作由区环保局负责;
(四)矿山安全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审验,由区安监局、煤炭局、国土资源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由区交通局配合市交通运输局做好本辖区道路运输排查整治工作,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市交警支队国道大队要加大对散装流体货物未按要求密闭运输或未进行遮盖车辆的查处力度;
(六)矿区草原植被恢复治理排查工作由区农牧业局负责;
(七)打击非法开采、盗采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公安分局、国土资源分局和区煤炭局共同负责。
五、实施步骤
该项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全面排查阶段:按照自治区和我市会议精神,围绕各类矿山、交通干线和城市周围砂石采场和煤炭物流中心环境状况,以企业无证生产、占地补偿不到位、生产运输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污染环境等为重点,全面开展排查和自查自纠工作。
(二)归纳总结阶段:对排查和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全面梳理在矿产资源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对策。
(三)集中处理阶段:集中处理在矿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违反矿业开发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存在非法开采行为的,一经发现坚决从严查处。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治理整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靠前指挥,亲自组织排查自纠工作。有关部门既要分工负责,也要密切配合,明确监管责任制和排查责任制,组成工作组深入矿区监督、检查、指导工作,把工作落实到人。对工作不认真、责任不落实、消极推诿和排查不彻底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管措施。一是严格审批手续检查。所有建设项目都要按照国家、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审查报审条件和相关手续,否则不得接受设计审查和开工许可。坚决制止未经竣工验收,擅自组织生产行为。二是完善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自治区关于切实加强矿业生产管理、依法保护环境、保障民生的有关规定》中确定的各项补偿机制和有关要求,加强对矿产品运输车辆和矿山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三是建立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凡是矿区生产、运输等环节出现人身伤害、引起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关部门、企业必须及时报告、及时处置,以防事态扩大。
篇10
在30 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经历了6次较大规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几乎是每隔五年经历一次精简机体制改革的成就构和裁减人员的改革。回顾6次机构改革,存在如下特征:
第一,政府机构和人员得到精简。
虽然在改革中存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和怪圈,但是改革成就是不可抹杀的。机构数和人员数虽然每一次改革之后都有回潮,但回潮的幅度要小于改革的幅度,所以机构总数从长期来看是一直在下降的。
第二,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政府逐渐放弃了物资分配权、一般商品的物价控制权、企业经营管理权;传统的国有企业得到根本性变革,实现了股份化、市场化经营;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政府职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第三,政府的运作方式立足于法治化
法律的力量,在各个领域开始发挥作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政府运作的基本要求。政府的职能也因此开始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第四,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越来越强。
各级政府逐步树立起公共服务的意识,并且越来越重视公民参与,强调公民和公共服务消费者对政府政策的评价。很多地方政府开始实行公民评估政府绩效的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五,政府越来越重视基本运行制度的建构和完善。
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预算制度和财务制度改革、领导干部选拔任命制度改革、政务信息制度改革等都反映了政府越来越重视基本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行政管理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政府职能问题。我们一直强调转变政府职体制存在的问题能,这是针对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政府职能必然要转变而提出来的。但是,也应当看到,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究竟有什么职能还缺乏清晰的界定,学者经常批评政府缺位、错位、越位。但是,到底政府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并未达成社会共识。更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对政府职能的层次和重点也没有很清晰的界定。职能层次是指哪些职能由哪级政府承担;重点是指在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政府的重点职能是什么。
第二,政府组织结构问题。虽然我们对机构改革已经做了很多探索,但是,政府组织机构如何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以有效实现政府职能,仍然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例如,目前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行政管理体制问题。目前我们是按照行政区域管理环保工作的,其效果并不好。因为污染的产生和传播并不是按照行政区划进行的,而往往是跨区域发生的。按照目前僵化的组织结构,很难适应飞速变化的世界。
第三,政府行为法治化问题。虽然我们在依法行政上做了很多工作,依法治国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国务院2004 年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并且还制定了实施细则,但要真正使政府行为规范化,能够真正依法行政,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
第四,政府运行科学化问题。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还没有成为政府运行的价值和理念,依靠惯例运行和依照经验行政仍然是政府传统运行模式。政府如何科学有效地运行,如何构造科学化的运行流程,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和问责机制,这些问题也亟待解决。
第五,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问题。政府决策中的科学探究、公众参与、政务信息公开、财政预算公开透明等问题在政府决策领域依然突出。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所依托的基本理念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探讨改革所依托的理念,也就是说,改革应当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下进行。
第一,从公共事务治理的角度来看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公共事务的角度看,就是要探讨和回答政府为什么会存在,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政府是为了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而存在的。但是,政府只是公共事务治理的组织方式之一,并非唯一。更进一步讲,仅仅依赖政府往往不能很好地实现对公共事务的治理。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开阔思路,从新的视角认识下一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从行政管理目的的角度来看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本身是手段,不是目的。行政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这不仅涉及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人的尊严问题,要使人活得有尊严,这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换言之,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是政府行政管理的目的。
第三,从国家发展的复杂系统看待行政体制改革。国家发展是个新概念,是一个大系统的概念,国家发展中包含多个子系统,其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政治发展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三个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是社会生存的物质基础,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必然关注经济发展。第二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社会系统也是国家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系统,它与经济系统的差别是,经济系统是靠市场机制提供私人产品,而社会系统不是依靠市场机制来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的,比如教育、医疗、社区等。第三个子系统是政治系统,解决权力结构问题。国家要平稳发展、快速发展,这三个系统之间必须和谐。在这个三个系统中,行政管理体制是保证三个系统自身以及三个系统之间有序、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从国家发展的大系统的角度来看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能思路会宽一些。
从以上的理念出发,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就应当是建立公共治理
体系。过去我们在重视经济系统时,忽略了社会系统,造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
展的不平衡。如果我们今后在重视社会系统时片面强调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就有可能会形成政府对社会系统的过度干预,导致社会系统的失衡。我们提出公共治理的体系,强调政府在社会系统中、经济系统中,提供有效有序运行的制度保障,强调公共事务的开放性,强调政府与社会共同来解决公共事务问题,这一思路能更清晰地指导下一步的改革。
构建公共治理体系
构建公共治理体系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当前对政府职能的表述,还有很深的体制转轨的
烙印,其中经济和市场职能占据了重要位置,而有些职能却遗漏了。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政府职能中以下六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一是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家不安全,就根本无法安心发展;二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和效益的优化都是需要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加就业;三是社会安定,人民能得到有效的社会保障,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降低和化解社会中的利益冲突;四是文化繁荣,包括教育,信仰,民情,传统和习惯,一个国家能贡献给人类社会的,能够长久保留下来的,不一定是GDP 的总量,不一定是某个建筑物,而很可能是文化,文化可以留给人类社会更多有保存价值的东西;五是政治民主,保障公民权利,每一个人的基础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都能够得到保障,所有人的声音都能够得到平等表达和倾听;六是生态优美,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碧蓝的天空,茂盛的森林,自然系统与人类系统的和谐共处。这六个方面,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文化繁荣、政治民主、生态优美都是政府应有的职能。
第二,政府组织结构的重组。很多经济学家,特别是国外经济学家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时候,不约而同得到一个结论,即中国这样一种行政分权式体制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但是,我们在反思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分权式的经济体制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不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社会保障权利、受教育权等。目前教育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突出,在一定意义上讲,源于这种分权体制,因此,要推进基础教育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就要重新考虑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关系。
第三,政府运行机制的规范。职能和组织结构确定之后,行政管理体制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运行机制是否规范。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运用;行政管理中结果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等方法的运用都需要加以规范。
第四,政府运行保障体制的改革。政府运行中的保障包括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财政资源如何在中央地方之间分配,特别是如何保障经济不发达地区得到规范及时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确保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
(二)推进社会系统的建设
在社会系统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任务。
第一,探索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应当认识到,有很多公共事务不是只有政府才能管好的。目前我们在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学校办学自、法人治理结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提出的管办分开,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等都是反映了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方向。
第二,倡导非营利运行机制。学校、医院不是企业,我们不能按照企业改革的思路来管理,企业改革的关键是政企分开,企业会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在市场上竞争生存。对于事业单位,不能只强调政事分开,更重要的是应该导入非营利运行机制来指导事业单位改革。非营利运行机制可以解决传统事业单位运行理念和运行机制中的许多问题,也可以给事业单位改革提供新的思路,给公众以新的视角评判事业单位。非营利运行机制是国际上成熟的运行机制,可以解决很多企业和政府都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培育公民精神。公共事务只有公民的参与才能办好,而要搞好公民参与,不仅需要制度设计,更重要的是公民精神的培育。只有一个国家的公民具备了现代意识的公民精神,才能建设好一个国家稳定、有效运行的社会系统。
(三)政府与社会系统的合作与互动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推进政府与社会系统的合作与互动。这其中包括:
第一,政府应该为这种社会系统的建设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框架,包括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的成立与运行机制法律制度、税收制度等。
第二,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让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公共事务治理中来。
- 上一篇:图书管理解决方案
-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