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土地利用方式;长株潭地区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173-04
一、研究背景
(一)低碳经济与土地利用
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中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1]。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大气CO2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其影响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3]。为了顺应低碳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必须要向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自从低碳经济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和政府在低碳土地利用上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一方面诸多学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低碳土地利用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对低碳土地利用也进行了一些实践,这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8]。但是目前国内针对城市群这一区域的低碳土地研究非常少,几乎是空白。
(二)研究区概况
长株潭地区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下辖13个区、7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28 088平方公里,总人口1 402万(2012年)。长株潭三市两两相距45km左右,呈“品”字型排布,是中国中南地区特有的城市群资源。
二、长株潭各县市区碳净排放现状
(四)净碳排放现状
根据公式1和公式2,首先计算出2012年的湖南省碳排放量为7 070.11万吨,标准碳排放系数为0.3845万吨碳/万吨标准煤,然后将该系数与各县市区的GDP和单位GDP能耗相乘,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的碳排放量(见表1)。
根据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林地、草地、耕地面积数据以及公式3,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吸收量。将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相减,就可以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排在前五位的为天心区、雨花区、长沙县、岳塘区和雨湖区;排在最后五位的为天元区、韶山市、株洲县、炎陵县和茶陵县,其中炎陵县和茶陵县的碳净排放量均为负值,表明炎陵县和茶陵县在2012年间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其碳排放均被吸收并有富余。
三、长株潭城市群碳综合分区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碳排放情况的分析,结合长株潭生态绿心规划区区域分划情况,对长株潭地区进行碳综合功能分区(见表2)。
四、低碳土地利用方式探析
长株潭地区作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部城市,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加速阶段,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低碳,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从而达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
(一)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是典型的农户制农业,农用地经营方式仍较为粗放,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现代农业先进地区差距明显,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普遍存在。
2.现状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7%~20%,但另一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又是减少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最大潜在因素。长株潭地区农用地较为粗放的经营方式和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一方面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变差,加速了土壤碳库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破坏大自然生态链,致使地上植被退化,降低了植被固碳能力。
3.具体措施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在继续保持和发挥长株潭地区在水稻、油料作物特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科技的贡献率和比较效益,逐步优化农业内部用地结构和作物布局,种植适宜品种,发展特色高效低碳生态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农业集约化水平,最终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在农业集约化运作方面,可以考虑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农户制转变为农场制。同时加速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推动科技创新型农业发展。
(二)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近几年建设用地总量呈增加态势,其中以商住用地、工业园区和交通用地增速尤为显著;城镇建设中多采取了外延式的扩展方式,其他类型的土地不断被转变成建设用地,用地的不经济造成该地区均建设用地水平偏高;建设用地增长呈现空间非均衡性。
2.现状评价
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CO2排放的最大人为排放源,而能源消耗主要产生在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建设用地上,因此建设用地被认为是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碳源。而盲目扩张、粗放占地的城乡建设模式是导致大量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要原因。
3.具体措施
在工业园区用地上,严格土地监管,建立完善土地节约利用硬约束机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明确新建项目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逐步减少直接出让生地。在交通用地上,应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鼓励和发展多模式交通体系和绿色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推动新能源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交通系统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从而有效控制该类用地的碳排放。在城市建设中,对基础设施进行低碳化建设,重视对地面的非硬化铺设,减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保护土地生态系统,以保持地面固碳通气透水的自然功能;减少地面硬化面积,开发新型建筑材料,保持土地碳汇功能、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
(三)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资源丰富、景观生态具多样性,但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植被减少以及湿地减少等环境问题严峻。
2.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的恶化,往往伴随着的是湿地、植被量的减少及土壤的荒化,这不仅会影响到长株潭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碳库(植被、土壤)遭到破坏,导致大量的碳释放,使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3.具体措施
在现有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规划区的基础上,各县市区都要规划自己的生态绿心区域。在生态绿心区域,实施土地用途管制,遏制地类的不合理转化。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注重开发区域的水土保持,防止其对土地资源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中土地复垦的监管,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四)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虽然森林覆盖率并不低,但生态脆弱、人居环境改善缓慢的矛盾依然存在。森林以中以幼林为主,郁闭度不高,抗灾能力较差。森林林种较为单一,多样性较差,森林病虫害发生频繁。
2.现状评价
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而林地的破坏,将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到碳吸收器的运行,使生态碳失衡。同时,高生物量的森林转化为低生物量的草地、农田或建设用地后,大量的CO2将被释放到大气中。
3.具体措施
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森林碳汇产业,积极培育碳汇林。通过植树造林减缓温室效应、降低CO2排放,加强城市绿化面积的建设,利用植被吸收城市的CO2。将林业产业建设与村庄绿化、四旁植树、农家庭院绿化结合起来,实现村庄园林化、农家庭院绿化效益化、公路林荫化、河道风景化。另一方面完善区域森林补偿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捐资造林增汇,志愿减排。要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平台,通过建立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从而推动以森林生态价值补偿为基础的“碳汇”项目的大力发展。
五、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选择
长株潭地区的三大碳综合功能区由于碳排放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应当根据各功能区的定位选择相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见表3)。其中,主要碳源区由于碳排放量相对较大,宜从减少碳排放入手,以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和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导;重要碳汇区由于碳净排放量较低,碳吸收量较大,宜从增加碳汇入手,选择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而碳综合区则从两方面入手,采取“四位一体、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将四种土地利用方式相结合,发挥各自的长处。
一、研究背景
(一)低碳经济与土地利用
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中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1]。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大气CO2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其影响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3]。为了顺应低碳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必须要向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自从低碳经济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和政府在低碳土地利用上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一方面诸多学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低碳土地利用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对低碳土地利用也进行了一些实践,这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8]。但是目前国内针对城市群这一区域的低碳土地研究非常少,几乎是空白。
(二)研究区概况
长株潭地区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下辖13个区、7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28 088平方公里,总人口1 402万(2012年)。长株潭三市两两相距45km左右,呈“品”字型排布,是中国中南地区特有的城市群资源。
二、长株潭各县市区碳净排放现状
(三)数据来源
所用数据主要是依据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长沙市统计年鉴、株洲市统计年鉴、湘潭市统计年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以及由长株潭各市统计局、国土资源局和林业局提供的数据和资料等。
(四)净碳排放现状
根据公式1和公式2,首先计算出2012年的湖南省碳排放量为7 070.11万吨,标准碳排放系数为0.3845万吨碳/万吨标准煤,然后将该系数与各县市区的GDP和单位GDP能耗相乘,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的碳排放量(见表1)。
根据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林地、草地、耕地面积数据以及公式3,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吸收量。将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相减,就可以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排在前五位的为天心区、雨花区、长沙县、岳塘区和雨湖区;排在最后五位的为天元区、韶山市、株洲县、炎陵县和茶陵县,其中炎陵县和茶陵县的碳净排放量均为负值,表明炎陵县和茶陵县在2012年间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其碳排放均被吸收并有富余。
三、长株潭城市群碳综合分区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碳排放情况的分析,结合长株潭生态绿心规划区区域分划情况,对长株潭地区进行碳综合功能分区(见表2)。
四、低碳土地利用方式探析
长株潭地区作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部城市,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加速阶段,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低碳,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从而达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
(一)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是典型的农户制农业,农用地经营方式仍较为粗放,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现代农业先进地区差距明显,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普遍存在。
2.现状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7%~20%,但另一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又是减少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最大潜在因素。长株潭地区农用地较为粗放的经营方式和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一方面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变差,加速了土壤碳库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破坏大自然生态链,致使地上植被退化,降低了植被固碳能力。
3.具体措施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在继续保持和发挥长株潭地区在水稻、油料作物特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科技的贡献率和比较效益,逐步优化农业内部用地结构和作物布局,种植适宜品种,发展特色高效低碳生态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农业集约化水平,最终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在农业集约化运作方面,可以考虑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农户制转变为农场制。同时加速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推动科技创新型农业发展。
(二)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近几年建设用地总量呈增加态势,其中以商住用地、工业园区和交通用地增速尤为显著;城镇建设中多采取了外延式的扩展方式,其他类型的土地不断被转变成建设用地,用地的不经济造成该地区均建设用地水平偏高;建设用地增长呈现空间非均衡性。
2.现状评价
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CO2排放的最大人为排放源,而能源消耗主要产生在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建设用地上,因此建设用地被认为是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碳源。而盲目扩张、粗放占地的城乡建设模式是导致大量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要原因。
3.具体措施
在工业园区用地上,严格土地监管,建立完善土地节约利用硬约束机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明确新建项目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逐步减少直接出让生地。在交通用地上,应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鼓励和发展多模式交通体系和绿色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推动新能源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交通系统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从而有效控制该类用地的碳排放。在城市建设中,对基础设施进行低碳化建设,重视对地面的非硬化铺设,减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保护土地生态系统,以保持地面固碳通气透水的自然功能;减少地面硬化面积,开发新型建筑材料,保持土地碳汇功能、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
(三)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资源丰富、景观生态具多样性,但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植被减少以及湿地减少等环境问题严峻。
2.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的恶化,往往伴随着的是湿地、植被量的减少及土壤的荒化,这不仅会影响到长株潭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碳库(植被、土壤)遭到破坏,导致大量的碳释放,使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3.具体措施
在现有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规划区的基础上,各县市区都要规划自己的生态绿心区域。在生态绿心区域,实施土地用途管制,遏制地类的不合理转化。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注重开发区域的水土保持,防止其对土地资源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中土地复垦的监管,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四)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虽然森林覆盖率并不低,但生态脆弱、人居环境改善缓慢的矛盾依然存在。森林以中以幼林为主,郁闭度不高,抗灾能力较差。森林林种较为单一,多样性较差,森林病虫害发生频繁。
2.现状评价
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而林地的破坏,将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到碳吸收器的运行,使生态碳失衡。同时,高生物量的森林转化为低生物量的草地、农田或建设用地后,大量的CO2将被释放到大气中。
3.具体措施
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森林碳汇产业,积极培育碳汇林。通过植树造林减缓温室效应、降低CO2排放,加强城市绿化面积的建设,利用植被吸收城市的CO2。将林业产业建设与村庄绿化、四旁植树、农家庭院绿化结合起来,实现村庄园林化、农家庭院绿化效益化、公路林荫化、河道风景化。另一方面完善区域森林补偿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捐资造林增汇,志愿减排。要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平台,通过建立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从而推动以森林生态价值补偿为基础的“碳汇”项目的大力发展。
篇2
关键词:后发优势;环境污染;新经济;制度创新
一、 提出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工业生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全民环保意识也较差,加之政府把重点放在发展经济上,致使环境污染相当严重。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非再生资源消耗速度加快,这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同时,我国出口商品多以初级产品、加工成品为主,这些产品不仅利润低、潜力小,而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国先进技术、制度以及教育资源的引进,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我国经济增长是基于我国落后而形成的“后发优势”,随着我过的不断进步,这一优势也逐渐丧失。因此,为了确保国民经济能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
二、 论证问题
我国在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经济的过快增长超过了生态环境自我调节的能力,大量的工业污水、废气和生活垃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如2003—2006年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持续增长,4年年排放量分别为439亿吨、459亿吨、482亿吨、525亿吨;工业废气年排放量分别为175257亿标立方米、198906亿标立方米、237696亿标立方米、268988亿标立方米,同比增长13.49%、19.50%、13.16%.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大,致使部分地区气候变暖,乔希.覃和扎克瑞.斯洛比格在《新疆的冰川正在融化》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1.6摄氏度,是北半球平均变暖速度的3倍,同时新疆“天山”的冰川50年来已经萎缩了180多米,质量脱落了近1/4.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资源过度浪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撑,尤其是煤炭、水力、电力、土地以及原油消耗量较大,而我国现阶段生产设备的落后、技术的匮乏致使资源利用率较低,这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如我国2002年水资源总量为28261.3亿立方米,而2006年则减少到25330.1亿立方米;2004年、2005年、2006年我国平均每天煤炭消费量分别530.4万吨、593.8万吨、655.4万吨,平均每天原油消费量分别为78.8万吨、82.4万吨、88.3万吨,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量都在不断增加。因我国电量大部分是来自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而枯水季节水力发电量会锐减,同时我国核能发电能力又比较低(即使到2030年完成规划的核电装机容量仍然比法国的现有量还小,不到届时全国总电力的6%)。所以到了枯水期,为了满足全国用电的唯一方式是加大火力发电,这不仅造成大量煤炭、焦炭资源的浪费,同时还污染了环境。
3.贫富差距扩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提出贫困指数公式:P=H[I+(1-I)G],其中P代表贫困指数,H表示贫困人口的百分含量,G是贫困人口的基尼系数,I是贫困人口的差距总和(贫困人口的收入距贫困线的差距的总和)除以贫困线,即为贫困距,0
国统局数据显示,2004—2006年我国农村家庭每人平均年纯收入分别为2936.40元、3254.93元、3587.04元,同比增长11.98%、10.85%、10.20%。同期我国城镇家庭每人年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9421.61元、10493.03元、11759.45元,同比增长11.20%、11.37%、12.07%。其中,我国城镇居民每人年平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家庭每人年纯收入的3—4倍,而且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速度整体快于农村,这说明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比较严重,而且这一问题在不断加剧。
4.农业发展缓慢。从2007年国统局数据来看,2004—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同比增长9%、3.10%、2.78%,大牲畜年底头数同比增长1.53%、1.33%、-1.14%,农村水电建设投资同比增长25.17%、15.4%、6.0%。粮食产量、大牲畜饲养头数、以及农村水电投资额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整体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当年GDP的增长率。相比之下,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04—2007年的年增长速度分别为25.8%、27.2%、24.5%、25.6%,平均年增长率达25%之多,为GDP 增长率的2.5倍。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农业发展缓慢,与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不协调。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土地贫瘠、山丘地带多、政府投资力度匮乏,农业不能实现科技化、生态化、规模化生产,致使农业发展相对缓慢。
5.缺乏制度、技术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度影响经济绩效,制度变迁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共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也曾说过“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寄托于对外国先进技术、制度以及教育资源的引进,随着我国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这种“后发优势”逐渐丧失。长期的对外依赖致使使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低、核心技术缺乏,无法有效参与国际竞争。例如:我国金融体系大多实行国家控股,四大商业银行均无独立的财产权,这意味着其根本不可能承担经营亏损或破产的财政责任,进而导致商业银行缺乏硬预算约束、成本观念和风险意识、对市场反应能力低,经营自主权缺乏不利于银行规模的扩大和参与国际竞争。产品核心技术缺乏一直困扰着我国企业,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比之,我国自产汽车的引擎95%是通过进口,民营汽车公司除奇瑞外均无自己的引擎生产技术。我国电子产品中的芯片几乎全部进口,计算机中软件95%以上是靠引进。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制度和技术明显缺乏创新,对外国技术、制度的长期依赖严重制约了企我国业的发展,不便于企业的做大做强。
6.产业结构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但各行业发展很不协调。高新产业虽增长快、利润高、潜力大,但起步晚、整体规模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和实现有效的竞争,这些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工程、化学生产与应用、光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传统制造业规模虽起步早、规模大,但增长慢、利润低、潜力小,不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增长,其主要包括,汽车业、钢铁业、水电业、石油天然气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行业空前发展,但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的相比,还有待提高。同时,我国对外出口结构不协调,出口产品以“劣质产品”为主,其大多是利润率低、发展潜力小、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或加工产品。而利润率高、发展潜力大、资金和技术导向型“优质产品”在出口中的份额很小。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为经济以后发展埋下了隐患,使我国经济后期发展动力匮乏。
三、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经济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现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1.加大环境、资源保护力度。具体措施(1)健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采方面的立法。(2)完善环境保护和资源开采监管体系。(3)加大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惩治力度。(4)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5)研发和应用环保型、资源节省型材料。(6)矿产资源开采权的出让方式实现招、拍、挂。(7)实现资源开采、工业生产同环境保护的“捆绑”。
2.促进农业发展。具体措施(1)发展先进农业种植技术。(2)实现机械化的农业生产。(3)推广种植经济作物。(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5)实现农业生产从“粗放式”向“集约化”的转变。(6)有效应用基因技术、细胞技术、酶技术、发酵技术等农业生物技术。 (7) 实现农业组织结构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及“市场一体化”的转变。缩小贫富差距。
3.倡导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具体措施(1)完善知识产权制度。(2)提倡制度改革。(3)鼓励技术创新。
4.加强产业调整力度。具体措施(1)促进“新经济”发展,即鼓励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医药业、精密仪器制造等行业的发展。(2)推动汽车业、钢铁业、水电业等传统行业的技术、制度创新。(3)重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4)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群或经济开发区。(5)实现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双向密集型”的转变。(7)调整产业地区的分布状况,发展各区域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P. Marer and S.Z.Echini, The transition to a Market. OECD, 1991.
[2]North, D.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Adams, J., Economy as Institutied Process: Change ,Transformation and Progress,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June 1994.
[4]艾瑞克.戴维森 著、 齐立文 译,《生态经济大未来》,汕头大学出版社.
篇3
1生态林业的内容和本质
生态林业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则为指导,利用系统的规律和方法来发挥林业资源的永久性使用,其以提高生产力,加深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注重林业发展总体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林业本质就是林业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同时利用林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来扭转以生产方式为主导的林业经济,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林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生态林业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首先,生态林业要具有持久性,从绿化的角度出发,生态林业的发展应该保障长期的可持续性;其次,根据我国现有的林业状况抓好重点林业工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林业良性发展,林业经济稳步回升;再次,加强森林培育面积,提升林业经济的总体价值,目前我国正逐年减少林业的消耗量,在减少的同时还需要发展林业生产,消灭森林资源的赤字,巩固林业资源的基础;最后,做好林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区域性生态发展为基础,抓好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
2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2.1加强生态理论教育
森林是生态系统维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林业建设都是社会文明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植树造林是林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林业经济的基础,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生态林业的理论教育,从主观认识和思想上强化林业生态理论。现阶段,我国对生态林业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需要人们加深对生态林业的了解,增强林业建设和保护意识的培养,以此推动生态林业的发展。在实际工作开展时,我们可以利用森林旅游、湿地公园、森林夏令营等方式进行生态理论的教育,改变人们对林业建设的认识,以大自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生态林业的宣传,帮助人们了解林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林业发展的关注度。
2.2搞好林业资源管理
林业资源管理是生态林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实现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完善《森林法》,强化林业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使林业资源的管理和发展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促进生态林业管理走入正常的轨道。同时加大林业管理规范的制订,避免因人为破坏给林资源带来损失。同时做好林业资源环境建设,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科学系统的管理、投入资金的倾向性,全面系统的做好生态林业建设,时下工作要以国务院下发的《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为基础,提高生态林业建设的管理水平,监督生态林业建设的科学化管理。
2.3林业生态的战略发展
生态林业的发展与建设要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不仅要满足于当代人们的需要,更要满足于后代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林业开采无度,滥砍滥伐现象严重,如果不进行控制必将影响到人们今后的生活,从战略发展的眼光来看,其是保障人们生活的基础。所以生态林业要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战略发展的策略来增加林业资源的再生能力,通过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改变以往的林业建设。林业建设具有特殊性,因树木的成长周期过长,砍伐无度会造成水土流失、气候变化、生态失衡,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林业建设应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以林业投资政策、林业税利政策、科技教育政策为基础,进行科学系统的发展。
3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3.1保护好现有林业资源
林业资源是非常保贵的自然资源,要想保护好现有的林业资源,需要认真的做好采伐量的控制,采伐中严禁对幼林和未批准的成林进行砍伐,同时控制好区域性林业资源,以某县为例,其年采伐量严格的控制在总生长量的25%以下,这极大的提高了林业资源的保护。林业采伐时还要禁止对生态林的砍伐,因生态林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对周围的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要严禁砍伐,对于封育制度执行要严格,实行全封、轮封相结合的方法,确保现有林业资源的保护。
3.2改造低产林
林业单位的情况不同,其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在有的一些林业县,其低产林较多,改造过程中不能武断,一定要从地方的环境特点和经济情况出发,根据实际情况改造低产林。在低产林的改造过程中,要因地适宜的实行“抚育、改造、利用、造林”四项原则,切实做好计划经营,尽可能避免皆伐炼山的情况发生,同时不以全垦造林为目标,要以砍灌、留乔、局部整地植树、留保留带的方法进行改造,对经济价值高的香料林、经济林、果木林进行大量种植,以发挥更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3.3增进荒山绿化的速度
荒山绿化工程是林业建设的一部分,其可以加快树木成林的速度,对树木的生长和环境的影响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所以要加快荒山绿化的速度。一般主要通过四种途径来完成:首先,以国营林场为依托,进行规模化经营;其次,以股份制进行经营;再次,荒山绿化的联合经营;最后,动员社会力量兴办林业,通过政府扶持加快荒山的绿化,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的积极性。
篇4
关键词: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途径
一、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金融生态环境”这一全新概念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于2004年首次提出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将“自然生态”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是对金融理论的一次创新,是对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高度概括。什么是金融生态环境呢?概括地说,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和谐、统一的社会经济生活。打造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金融风险,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竞争力。经验表明,一个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和融资便利;在全国统一政策指导和调控下,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之所以存在明显差异,除了自然禀赋因素外,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也有很大关系。而造成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地区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和金融服务水平。
2、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资金流向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间资金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更多地取决于地区信用环境和金融环境,即金融生态。如果一个地区具有透明的政策法律环境,社会信用状况良好,当地企业有良好的信用等级和信用记录,银企关系融洽,中介机构健全,金融债权能得到切实保护,那么,这个地区就能很好地引来资金,经济金融就会步入良性互动快速发展的轨道。
3、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的重要因素,进而也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对该地区授权授信的程度。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各商业银行开始建立自己的内部评级体系,各地方行政干预程度、不良资产比率、信用环境、在处置不良资产时能否在保证处置效率的同时保护债权人利益,地方在司法、执法方面的力度以及对债权人的实际保护情况,各地区处理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破产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对再贷款偿还进度表等成为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商业银行根据评级给出信用等级,并按等级确定对一个地区投放授信大小,最终形成信贷资源在全国地区间的分布。可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区域性信用等级,是争取更多信贷资源的有效途径。
二、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辽阔的土地,还有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森林储量;此外,东北地区重工业有相当的基础,还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实现了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东北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1、现行的法制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东北地区的法律制度环境一般,体现为保证或促进当地金融业稳健运行的具体办法少,甚至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当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司法机关不能客观公正地做出判决或者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促进金融业稳健运行的具体措施办法较少。
2、政府信用环境欠佳影响金融债权落实。近年来,东北地区的信用环境虽有所改善,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金融债务落实情况一般、金融债权落实不好,而且,金融债权落实与政府有一定的关联度,金融业要想更好的履行为经济保驾护航的使命,以上的问题亟待解决。
3、经济发展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较高。近两年来东北地区的财政收入状况有了根本好转,城镇居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招商引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围绕生态经济建设的发展潜力较好,但由于相当一部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较高,加之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调整、信贷授权授信上收,削弱了银行的放贷能力,不利于对经济的信贷投入,加剧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矛盾。
4、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东北地区的企业能做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但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是很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企业以破产、改制名义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较多,与当地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的金融纠纷。
5、金融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一些部门金融服务水平较好,但当地的担保、服务水平不能很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多元的、竞争性的银行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优化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首先,从政府角度讲,地方政府要关心金融业的发展,要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金融机构依法自主经营权,保证金融业发展的法制环境以及社会信用环境等等;还包括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化解和处置等内容。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在营造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方面应采取更多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首先应在立法方面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适当修正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中不利于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的条款,进一步建立健全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的各项法律法规,使金融机构和借款人处于平等地位;其次在执法方面,执法部门应从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大局出发,强化司法公正,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特别是要千方百计提高案件的执结率,以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
其次,从金融系统的角度看,需要做好几件工作:
一是对金融机构要加强监管和自律。监管机构应转变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建立健全更多适用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当地金融业良好稳健地运行。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应加强行业自律,以确保金融业稳定运行。
二是央行的职能和作用要得到有效发挥。新时期央行职能重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贯彻实施,当前应充分利用政策工具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调研和评估,对房地产、钢铁、电解铝等重点行业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积极反映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部门形成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合力,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三是商业银行应认真执行央行确定的货币政策,使货币政策在振兴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得以贯彻、落实,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业只有在为社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当地经济金融发展动态,主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对社会信用程度高、金融环境好的地区加大授信力度、扩大服务范围,建立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正向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贷款定价机制,以准确的贷款定价反映和覆盖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同时,应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针对企业的不同规模、性质、行业以及发展阶段等提供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业务或服务。
再次,从企业角度看,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产权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企业要在经营中自觉遵守市场经济规则,做到以诚信为本。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以为用户奉献优质产品为本,在始终保持技术上领先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构筑守信这一生命线,使企业具备了打造名牌产品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培养与区域外强手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等方面全面抗衡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在与金融机构打交道、向金融机构借款时,要严格守信,按照贷款合同的规定用途使用贷款,按照贷款合同的规定期限归还贷款,形成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才能在再融资或急需资金时继续得到金融机构的配合和支持。
最后,要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省份之间的联动,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东北地区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加快企业及个人信用数据库建设,使各金融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将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和个人记录在案,让他们将来难以获得再融资的便利。目前人民银行正在积极完善的企业及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必将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改善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有关部门、金融系统与企业应加强沟通与合作,由有关部门牵头,定期召开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为议题的会议,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各省份有关部门之间、有关单位之间应加强联系与沟通,就各省的相关经验与做法等进行实质性地交流与合作,以此促进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继而推动整个东北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诺金.制度变迁中的金融理论及政策主张[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J].金融时报,2004.
3、韩平.改善金融环境是系统工程[J].金融时报,2005.
篇5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DPSIR模型;可持续发展
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水的持续性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条件下,支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满足代内和代际人用水需要的全部过程。
城市是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地区,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简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因此,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即在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开发水资源;第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3]的发展战略;第四,水资源开发利用要满足世世代代人类用水需求,体现代内与代际间的平等。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对这类复杂的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应从机理上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和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胁迫因子,进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由PSR模型延伸出来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s)模型(DPSIR模型)正是符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
1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目前在环境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框架模型,它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子共同描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以用DPSIR模型来描述其发展过程。
1.1 驱动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驱动力是指造成水资源复合系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会经济驱动力。自然驱动力是指城市化导致的自然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城市水循环、城市气候及降雨特征、城市水文效应及城市水环境的变化[1]。社会经济驱动力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水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人口目标和经济目标。从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作用的时效性上来说,自然因素导致的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变化是缓慢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影响大、作用突出,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
1.2 压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压力是指通过驱动力作用后,直接施加在水资源复合系统之上的促使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压力,直接表征驱动力的强度。驱动力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一方面表现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对水资源的竞争上,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工业需水、农业需水、生活需水以及生态需水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对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废污水的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水循环过程的调节,使水分沿着特定的路径循环运动,从而满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不同部门对水资源的特殊需求,同时使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并可持续发展。
1.3 状态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状态是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现实表现,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描述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物理特征。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驱动力和压力的基础,也是分析影响和响应的出发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可以用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可用水资源量、水质状况、水资源重复利用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人口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来表征。
1.4 影响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是指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状态的变化。与状态的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现实表现,不同之处是状态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而影响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变化,对影响的分析是决策的基础,是响应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水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对水资源需求的竞争,导致了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水资源量的变化、水资源质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
1.5 响应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响应是指人类对状态和影响的反馈,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社会经济因素对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塑造了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当前状态,系统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等,为了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必须调整自身行为,即社会的响应。
1.6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机理分析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DPSIR模型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模型,存在着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因果关系链,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在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水资源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水资源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孕育、滋养、促进和支持的作用,水资源复合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随着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施加的压力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水资源系统的状态,包括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水资源的水文循环过程等都发生了改变,而水资源的短缺和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后,人类逐渐通过经济和管理策略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一方面调整水资源系统的驱动力和压力,从根源上改善水资源状况,另一方面采取直接措施改善水资源的状况及生态环境状况,从而使水资源复合系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演进,如此循环,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S型发展过程。
2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该遵循以下过程:首先评价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然后分析造成城市水资源现状和变化的原因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驱动力和压力,找出胁迫因子,分析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此调整当前的发展策略,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及需水预测
DPSIR模型的状态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的调查及需水量的预测。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城市供水水源状况。城市水资源包括传统的淡水资源和非传统的水资源。对供水水源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构成城市水源的各种水源的量和比例;第二,城市供水状况,包括供水设施能力、供水量、供水水质的调查分析;第三,城市用水状况,城市用水分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对用水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各部分用水的量和比例;第四,城市排水状况,包括城市污染排放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收费等方面。
在对城市水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对城市发展的需水量做出预测,预测方法主要有万元产值需水量定额法、用水增长趋势分析法、人均用水定额法、关键因子相关分析法等,不同的预测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在实际需水量预测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预测方法相互校验。
2.2 城市水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DPSIR模型的影响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是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水资源是否短缺、水污染状况、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第二,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水资源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目前存在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
在对城市水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胁迫因子,即城市水问题产生的驱动力和压力。目前水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率低、用水浪费、供水漏失量大、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布局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利等。
2.3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DPSIR模型的响应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即为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水问题的原因的调查分析,从调整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改善状态因子和影响因子两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改善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而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调整水战略方针,遵循“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原则;科学配置、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加强城市水系统规划;加强水市场监督;加强管理,创建节水型城市[3]。
3 结束语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DPSIR模型的应用可以简化这一过程。通过全面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可以深入理解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在用DPSIR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等.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6-132.
[2]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2-214.
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 制度 体制 机制
当前,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基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而是应当高屋建瓴地预测未来发展的方向,摒弃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污染(甚至零污染)、高产出”的新路。因此,抓住全球范围的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新变革,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这是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安徽是资源大省和农业大省,高耗能产业集中,长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造成了区域性的水环境、生态系统一定程度的破坏。长期以来,安徽省推行节能减排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减排压力主要由各级政府来承担。但是,行政管理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大多数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垄断企业凭借其行业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能源环境成本的约束作用弱化,造成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不足。低碳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指令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法律来保障,靠政府来引导,靠市场来运作。
近年来,安徽省的政府部门和有关研究机构开始关注低碳经济,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中,介入到低碳,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这些措施和成果,对处在“产业链中低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安徽来说,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仅局限在中、低端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行业,自主知识产权少,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化推广才刚刚起步,现有产业还未完成集聚,离产业集成差距甚远。
在安徽省正在起草的“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把低碳经济的要求列入其中;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思路中,均已安排了低碳的措施。但是,由于低碳经济在我国尚处在探索期,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因此,这些低碳措施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的特点,亟需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
发展低碳经济要由政府超前规划的大力推动。安徽省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要积极地借鉴、吸收低碳经济的理念,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规划应当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技术的研发纳入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
在具体措施方面,安徽省要加快地方立法工作,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法律保证。通过制订和调整财政、信贷、税收、产业、环保等制度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注意各项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套。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收支科目中设立环境保护、低碳技术支持等科目,加大对城市、农业、林业等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采取对消费者进行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节能环保产品的使用和消费,等。
还应注意建立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和储备的相关制度。要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提出安徽省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研究如何积极参与国家对低碳技术的研发,以形成省内的部分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低碳技术产业方面,研究如何建立相应的市场运行规则,如规定企业准入市场的条件、规范项目的竞标方式、建立和完善企业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效果考核机制等。研究相关的财政补贴制度及其作用,如项目资金补贴、损失补贴、低息融资、免收或减免相关的税费、支持低碳企业进行相关的商业融资(如发行公司债券、股票上市等)、以及支持企业利用低息贷款方式等。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体制设计
发展低碳经济,在体制上,可以从低碳经济示范园区的设立起步。
2008年初,上海和保定两市作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安徽省可以考虑自身的特点,积极申报试点城市。另外,可从从区域发展战略层面,建设“安徽低碳经济实践区”,使煤盐化、电网改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流程工业节能减排以及农业生态等相关技术在实践区内完成技术、产品中试和产业化示范与推广。还可以依据安徽作为农业大省的特点,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通过农户、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实现关联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减少园区废物产生量和处理费用,同时实现规模经济,使物流、能流和信息流优化配置、循环生产有序进行,形成园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园区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再往社会其他领域、行业和地域推广。
四、发展低碳经济的机制创新
低碳经济的运行,依赖于“低碳文化”的培育及其作用的发挥。
篇7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明确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意义,进而指出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和区域选择,最后提出了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具体措施。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意义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
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工业增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同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最终排放量降至最低;既能有效改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状况,又能在减轻资源环境负荷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国内外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
2.能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问题。循环经济要求以3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这就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以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通过对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多次利用,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和排放;促进废水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再利用,以减轻资源压力、进一步减少废物的产生,从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效缓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3.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在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一方面,从企业到区域层次,甚至到国家层次,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虽然也作了一些尝试性工作,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更多地停留在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和特定产业的生态链接(生态工业园区)层面上,与发达国家在理念和实施行动方面存在的差距较大,需要加快区域循环经济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增大,国外来华投资者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都对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构成一种严峻的考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无疑会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合理使用资源,提高出口产品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亲和力,改善出口产品的环境形象和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实现与国际贸易标准和发展趋势的接轨。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选择
1.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内涵。循环经济示范区是一种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示范区域。
2.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经济发展指标;二是循环经济特征指标;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四是绿色管理指标。其中,循环经济特征指标是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国内其他示范区的重要区别,应该成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重点。
3.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区域界定和选择。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特征之一是其全方位的渗透特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涉及的领域较多,涵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既包括生产性的,也包括消费性的;既包括经济层面的,也包括社会层面的;因此在空间上是以一定行政区域为单位实施的,行政区域可以以乡(镇)、区(县),乃至市、省为基本单位。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以区(县)或市域范围的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主。综合考虑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可优先考虑三类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一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地区;二是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有待生态治理的地区;三是老工业区或者资源面临枯竭的地区。这三类地区既要求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又要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完全能够满足这种要求,因此适合在这三类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试点工作。
三、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对策研究
1.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成立以区域行政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发改、环保、建设、规划、物价、财政、税收等有关部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编制完成《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组织对规划中各项建设任务的分解和落实,督促各部门之间加强协调合作。领导小组还要对建设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组织检查验收,保证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编制专门规划。制定《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各类规划的编制。规划编制的重点是对废物减量使用和资源的再生利用,控制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制定相关政策。各地区应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采取税收、奖惩、绿色采购、收费等经济措施,从降低生产和消费成本、增加收益入手,借助市场机制推动绿色采购、节能改造等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循环经济示范区还应制定废物处理及循环利用、水资源管理及再生水利用的相关政策。在新能源开发和生态住宅、公共资源信息系统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建设。其他政策措施还包括:建立生态信息公告制度、建立鼓励和倡导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制定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投融资优惠政策等。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
低碳经济的早期思想起源于1999年,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发表的“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力争构建零污染排放、无碳能源的经济体系”。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从此,低碳经济的思想就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我国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也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指的是基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创新新能源结构,追求低碳经济的绿色的GDP,主要表现在于技术创新的发展观。中国政府曾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6%。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相关部门也出台相应节能减排的相应政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应顺应社会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发展的优势。
一、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内涵
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它是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给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包括经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等,企业要想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就要采用低碳财务管理。低碳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减少煤炭等传统高碳能源的耗用,促进经济和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具有低碳财务发展目标;低碳财务管理理念;考虑低污染、低排放的资金筹集及资金分配措施。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企业要重视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节能法律政策,不能为了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无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制定可持续的财务管理发展规划,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调整财务管理的模式。
(一)追求的目标不同
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侧重于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只重视经济的再生产,财务管理的目标包括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这也是被大多数企业所认同的。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将自身看作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难以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只反映了企业资金价值的增值,强调企业内部价值最大化,不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也不能适应低碳经济强调的生态环境并重的目标。低碳经济倡导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在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强调社会责任。企业将自己看作是社会的一部分,当企业的财务活动有助于生态环境发展时,企业的环境价值将提高,则企业的综合价值将增大;当企业的财务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时,企业的环境价值将降低,则企业的综合价值将减少。以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不同
传统的财务管理在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时候未考虑生态和社会效益,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在资金的筹集、投资、营运和分配方面均考虑了生态和社会效益,采取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主要表现在:首先,在资金的筹集过程中,传统的财务管理在选择资金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模式的时候只关注资金的来源,而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充分考虑低碳经济因素,筹资过程中对有关项目进行充分的分析、统筹安排,将企业未来实行低碳发展所需的资金纳入筹集资金的预算中;其次,在投资决策方面,传统的财务管理只关注所投资的项目的成本、利益,而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则会考虑低碳收益和环境成本;再次,从营运角度来看,传统的财务管理更多的关注如经济订货量、最佳订货周期、存货周转率等内部环境指标,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则要求企业在保持资金的高效利用的同时要树立环保意识,遵守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法律制度;最后,从企业利润分配来说,传统的利润分配方式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企业利润,低碳经济下的利润分配过程则还考虑低碳经济的因素,将企业的利润分配与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效的结合起来。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制定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要求企业转变财务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使其在管理及决策时重视社会效益,为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为保证低碳财务管理战略的有效制定和实施,企业还需构建绿色企业文化,建立激励机制,使管理人员与企业的利益一致。企业根据国家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绿色的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财务管理内容。具体如下:
(一)在筹资方面,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在筹集资本方式需要积极转化思路,充分预测保护环境所需要的资金,考虑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下的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知识资本,制定绿色筹资计划,拓宽融资渠道,广泛的收集各项资本以迅速的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规划中,应该重视节约减排,充分把握相关的低碳发展的优惠福利和支持政策筹集所需的资金,加强企业低碳化技术改造,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也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在投资方面,在传统的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中,企业只将项目的内部财务效益作为计算指标,并没有考虑项目的外部成本。在低碳经济下,企业对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应该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即在考虑企业本身财务效益的前提下,还应该充分考虑企业因考虑环境因素而增加的技术成本、人力成本、设施运营费用,要考虑潜在隐藏成本(如废弃物管理、环境保险等)、或有成本(如罚款、法律费用等)以及形象和关系成本(如公司形象、与监管的关系等)。主要措施如下:
1、制定兼顾社会效益的投资策略。企业的投资方向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企业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影响下,企业对内投资时应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对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外投资时,投资活动应该在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顾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在选择投资方案时充分考虑所选择的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低碳经济的政策,密切关注政府支持的新兴产业,既要考虑目前经济效益,更要兼顾长期利益。
2、构建低碳投资方案评价体系。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在构建投资方案评价体系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环境成本和效益,在具体的投资项目选择时,要综合考虑项目本身给企业、社会所带来的低碳贡献,考虑项目是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在资金营运方面,低碳经济对企业的影响也表现在对资金的营运管理活动中。在资金营运过程中,可以添加碳资产周转率作为资金营运评价指标,该指标反映企业碳资产周转速度,是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净额与平均碳资产总额的比率。碳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碳资产周转次数越多,企业对碳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当然,该指标属于相对数,应与业低碳投入的绝对数结合使用,这是由于我国还处于低碳经济初期,企业对低碳投入相对较小,因此该指标大有可能是碳资产的绝对值小导致的。企业要想保证资金营运过程中的平衡,就要在资金安排时,注意合理调配资金,要减少因环境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罚款,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时也能避免企业因破坏环境而失去部分市场份额,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在利润分配方面,目前关于企业收益分配的观点主要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对消费者分配等。在低碳经济时代,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分配不能只考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等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全面考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生态环境和社会利益,扩大对低碳项目的资金积累。具体措施如下:
1.按比例提取绿色股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思路,这为正确处理低碳经济和分配公平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利润分配,不仅要关注传统的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管理人员、债权人等,还要关注社会生态环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在利润分配时,可以考虑提取一定比例的股利用于绿色公益金,即绿色股利。绿色股利可以由于普通股利之前发放,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环保意识,鼓励投资者重视低碳投资。
2.设立绿色专项发展基金。利润分配时将一部分留存收益用于建立绿色专项发展基金,有利于低碳项目的资金积累,适当的减少企业的债务风险,减少融资问题,保证低碳项目的顺利开展,促进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
(五)其他方面,在低碳经济视角下,不仅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融资渠道、投资决策、资金运营、利润分配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企业的财务核算及报表列报、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也需要进行创新,更要构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保障机制,保证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顺利进行。主要措施表现在:首先,传统的企业财务报表上所反映的成本是实际发生的成本,并不包括生态环境成本,比如一次性筷子制造厂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成本包括包括锯割、运输和加工木材等成本,但并不包括因伐木而引起的环保成本;不锈钢厂的财务报表上的成本不会包括后期治理因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成本。被砍伐的树木和破坏的水、空气环境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而这些环境成本需要由企业承担,低碳经济下的财务核算就是揭示了企业因破坏生态环境而引发的成本,并将外部环境成本转化为可计算的成本,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同时在附注中应增加披露有关企业生态责任信息,以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其次,培植低碳的财务管理文化。构建以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绿色企业文化,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是长久的经营管理活动的保障,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环保意识的宣传,使之充分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低碳意识。总之,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努力达到的目标,它是改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选择。企业要想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尽快适应环境,充分考虑各项环境因素,构建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新型管理模式,并不断的调整和更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方式,从而带动企业经济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作者:彭瑶瑶 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梁浩.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财务的影响一基于财务环境起点论的分析[J].财会研究,2010(15):47-48.
[2]鞠成晓,肖文锋.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探究[J].南昌大学学报,2014(1):66-67.
篇9
第一,发展低碳经济基础薄弱。虽然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的共识,但是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对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地方仍以资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更有甚者,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以廉价卖资源或补贴低价出口换取GDP。其次,是经济增长对发展低碳经济构成挑战。中国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处于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必然造成“高碳排放”,这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制约。而且,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总之,经济结构不合理,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
第二,政府规制手段比较单一。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引入了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和手段,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目前采用的政府直控型环境政策和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不能适应环境治理新形势。由于直接管制政策不能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环境改善,因此,各级政府以及各行各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过程中,对直接管制政策施加重重阻力,致使直接管制政策难以有效落地。其次是污染费用标准太低,不足以刺激企业主动减少排污。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的环境经济政策违背了价值规律,因为环境资源的价格与实际价值不一致,排污收费远远低于治理运行成本和污染损失费用,导致许多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也不愿实施治理措施。再次是环境经济政策缺乏系统性。政府很少从宏观调控职能以及与其他政策相协调的角度出发,来制定环境政策或采用环境政策工具,导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配套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难以形成并实施。
第三,环境治理机制不够完善。在环境治理机制上,中国政府比较注重政府的管制作用。环境政策中的大部分具体措施,都是由政府部门直接操作,并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借助于政府体制来实施。但是,无论是在政策来源还是在措施推行的过程中,民间社会的公众参与都十分缺乏。换言之,社会公众本该是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但是却被排除在环境治理之外,得不到政府的关注与重视;并且,政府缺乏一种有效的制度,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给予保障,从而造成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程度与效率均不高。总而言之,在现有机制下,尽管较多的财政资源被消耗在环境治理当中,但难以撬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形成了环境治理主体不完整的局面。因此,政府急需对现有的环境治理机制进行创新,进一步优化环境治理结构,推动各方非行政力量(包括公众与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实现“从行政性治理转变成为多元共治,突破环境治理困境。”
二、政府环境规制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
首先,坚持科学、绿色、和谐的发展理念。科学、绿色、和谐发展是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以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为向导,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局面的发展模式。这要求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同时,要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遵守社会规律,又遵守自然规律,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其次,建立多元、合作、共存的管理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公众与民间社会,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公众与民间社会参与机制。首先,城市既是中国的能耗主体,也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要解决环境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政府必须带动城市居民参与低碳经济发展。其次,非政府组织作为联系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的中介机构,它们了解国家政策、具有专业知识,拥有促进低碳经济的明显优势。政府必须动员非政府组织,让它们发挥政府难以发挥的积极作用,弥补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管理的“真空”。其三,考虑到环境治理及减排的社会成本,政府还应该引入市场手段,用市场杠杆引导社会资金的正确流向。要借助于价格工具,围绕价格形成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碳交易市场机制,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减排、改进技术,获得盈利。
第三,提高规划、引导、协调的运作能力。政府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求,制订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技术路线图。具体而言,“就是政府应统一制订低碳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制订操作性强的低碳排放强制性标准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职责,以及政府间、各职能部门间的资源整合和措施联动等。把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目标结合起来,使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一致,统一指挥、分步实施,确保低碳经济发展获得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三重收益。”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希望碳排放的自动减少和低碳经济的自动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决定了低碳时代需要政府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引导力量主要体现在低碳城市治理的制度安排方面。中央政府在制定国家战略时,应考虑将发展低碳城市纳入其重点发展方向,在产业布局和支持政策上,对低碳城市及相关产业予以倾斜。
篇10
【关键词】建筑经济管理;资金建设;实效性;完善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与以往相较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工程建筑质量的好坏,由于建筑经济管理具有复杂性、广泛性以及长期性,因此为了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对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实效性加以完善。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建筑规模和数量进行盲目扩张,建筑经济管理的模式较为落后、没有足够能力筹集资金等,必须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完善[1]。不可否认,对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的实效性进行完善,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的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筑经济
管理模式落后;二是对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进行盲目扩张;三是建筑企业没有足够能力筹集资金;四是正式施工前需要提前支付建筑资金。
(一)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现代化建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建筑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企业仍然沿袭传统的建筑经济管理模式,其主要表现是企业经济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素养不高,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一般而言,建筑资金管理不仅对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目前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重复建设以及过度浪费等现象,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导致企业工作效率严重下降,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盲目扩张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
一般由于经济利益的影响,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往往会对建筑工程的规模以及数量进行盲目扩张,由于建筑施工项目较多,会给建筑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导致企业无法负担庞大的建设资金[2]。另外,部分建筑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实际的发展水平不够重视,导致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的实效性不能充分有效发挥。
(三)资金筹集能力不足
我国建筑企业在施工时,由于建设施工的工期较长,要想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使其能够按时竣工,建筑企业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不断注入资金,这样往往会导致建筑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不足,致使建筑施工的环节发生脱节现象出现,无法按时保质竣工,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受国家相关的经济政策的影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无法再短期内筹集较多的建设资金,因此对建设资金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四)建设资金需在正式施工前支付
一般由于建筑工程的建设的工期较长,并且建筑规模较大,因此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金不足和资金短缺的现象。在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中,建筑企业都必须要有效管理好建设资金,以此来有效减轻建筑企业的资金压力。
二、建筑经济管理中完善资金建设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建筑企业在对建筑经济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实地考察建筑施工的实际
环境,从而为建筑经济管理的完善提供准确的依据,因此必须要对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筑的实效性加以完善。其具体完善措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
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是建筑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一般由于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对人力资源、机械设备、建筑材料以及其他物质等方面进行管理时,其工程量较大,并且也相对较复杂,为了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必须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3]。施工方案要想实际可行,在施工前就必须要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协商,使其能够相互配合,对市场和实地进行考察,从而制定出合理而科学的施工方案,从而合理细致规划各施工环节。另外建筑企业还要安排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市场调研,使建筑施工方案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加大建筑施工中成本管理的力度
成本管理作为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其效果与建筑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建筑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大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力度,确保施工的各环节能够按时按量完成,从而有效缩短施工工期,节省建筑成本。对建筑经济管理中的相关事项进行完善,必须要改变相关人员的资源管理理念,同时对施工环境加以重视,重视控制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工作,以此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率,不断提升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的实效性。
(三)强化管理人员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意识
一般建筑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有效解决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方法就是对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的实效性加以完善,不断强化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意识,使其能对成本控制的科学性以及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4]。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建设的实效性。
结束语
对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的实效性加以完善,必须要落实施工各环节的管理措施,合理管理和分配实际施工中的资金投入,从而对建筑经济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提升资金建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婷. 探索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实效性[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01:37-38.
[2]李星丽. 如何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时效性[J]. 中外企业家,2014,05:75-76.
[3]邵燕芳. 完善建筑经济管理资金建设实效性研究[J]. 现代商业,2012,30:147-148.
[4]郝丽华. 优化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的方法[J]. 门窗,2014,11:263+266.
- 上一篇:电动汽车行业现状和前景
- 下一篇:旅游管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