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过程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教学过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地理;优化过程;电化教学;拓展空间;提高效率
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教学的需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关心基本国情,关注环境发展,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发挥主导作用,凸显主体地位,创设亲师信道的教学情境
地理学科主要突出了人口发展、资源分布、环境保护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所学的内容不仅让学生了解世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今后的发展都有益。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综合素质作为自己的追求,在精彩生动的地理教学中,用地理学科中蕴涵的丰富知识,提高学生观察测绘的技能、实验操作的技能以及读图识图的技能,帮助学生构建自然、人文、科技、文化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不懈的动力。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教会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让学生边听、边学、边思,将获取的信息通过思考内化为新知,有效利用联想法、对比法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整合能力,学会活学活用,逐步把外界海量信息转变成自己理解、应用的知识,帮助学生利用学科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全面发展。
二、引入电教媒介,优化教学过程,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地理学科是学生获取新知的主要来源,地理学科内容详实、图文并茂、版式新颖,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对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思考的习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因材施教、因需而导,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的知识点时,教师要不吝时间,精心讲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对认识不全、理解不深的知识点加强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教改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给教学活动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多媒体集“音、图、视、画”于一体,一方面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催生学生学习情感,另一方面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地理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如,在讲解“板块构造学说”内容时,为便于学生了解并掌握板块的分布和运动、地震和火山的分布、山脉的形成等问题,我在课前从网络上搜集这方面的一些资料,精心制作成课件,引导学生查看地壳运动的相关资料,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拓宽教学空间,提升思维层次,创设联系现实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渠道、拓展教学空间,在联系实践、衔接生活中放大地理教学效用,提升学生思维层次,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方法探究学习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念,学会地理思维,扩展学生视野。教师要用地理学科中蕴涵的全球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结构、表现特征,及其展现出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生活方式、发展过程、价值观念,引导学生从全球范围的角度去认识地理、把握世界,指导学生对本地的地理资源进行调研、分析、思考,对保护自然环境、发展资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和合作、利用和保护,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篇2
【关键词】情境教学 初中地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呢?
二、依据学生生活,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知识无处不在。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实现生活化和简易化的地理教学,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充满奥妙的同时逐渐从学习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既定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例如:同学们,我们在逛商店时看到一些羊毛衫上标有“100%澳毛”的字样,就是说这些羊毛衫全部是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澳大利亚发达的养羊业使其成为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此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再如:在学习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时,可联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各大城市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地铁、有的城市利用电车交通,有的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液化气和无铅汽油?城市市区为什么要禁鸣喇叭,管制工地施工时间?通过以上问题,学生很容易认识到城市环境状况的严峻性。然后教师进一步设问:如果你是环保局长或县长你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设问,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环境意识教育。
三、选取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在他们的生活中,也会观察到许多生活现象,如日常的衣、食、住、行、游等,这些都与我们的地理学科息息相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确,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也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教师只有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他们去观察、发现、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如在中国地理《气候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中,可将学生课前网上搜集的全国各地美食、服饰、动、植物等制作成PPT展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如生活在南方的人们爱吃米饭,而北方人却偏爱各类面食?我国川、湘、黔等地方的人们为何喜欢吃辣椒?我国西北地区的人民头上总是戴着纱巾?……这些由平时随处可见的生活现象而产生的问题,将会充分激起学生的热情,课堂讨论的气氛也会变得很热烈,学生的上课情绪也将高涨起来,对相关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体验教学情境。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就越加普及,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书本教学,突破重难点,而且对于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抽象问题也是非常有益的。事实证明,在现代教学中,能够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指导教学,可以让教学内容由抽象到具体,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那些难以讲清和学生能以理解的知识,同时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进行学习,构建体验式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而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讲解《地球公转的意义》这一节时,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无论是利用版画描述还是利用挂图、模型等,由于缺少立体感,对很多学生特别是那些空间想象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掌握起来非常的困难。但是在多媒体教具的辅助下,教师利用多种地理素材,通过PPT的课件形式,逐一展示黄赤交角,同时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期变化,让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存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这样,通过演示学生逐渐在脑海中树立起了地球公转的动态立体图,进而对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就不会死记硬背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意义。这些都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引入社会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关注热点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可以围绕中国或世界的区域热点问题,如能源匮乏与可持续利用、气象灾害及其防治、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与防治、人口膨胀、老龄化与社会保障、地区冲突与和平发展等,引入一系列的社会时事、热点新闻报道,利用问题与矛盾事件的冲突性,创设情境。如在七年级地理板块运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时,可链接最近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及引起的海啸及之后4月7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里氏7.4级地震的时事新闻报道,再罗列最近几年日本的地震记录,学生很容易从新闻热点中发现日本地震频繁,继而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去探索:为何日本会频繁大规模的爆发地震?还有哪些地方也是经常性地爆发地震?这些地方有什么相似性吗?通过这些学生所关心的时事热点所营造的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关心生存环境的责任感,也能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程度,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地理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促使他们更能深入的去思考。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需要地理老师在平时工作中,认真审阅教材,收集生活中的关于地理的资料,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更加全面地去掌控和把握课堂,使学生热爱地理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地理教学 兴趣 抽象问题 运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伴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当前地理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其不仅以自己独特的技术手段融入至教育当中,同时还逐渐深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去,将地理图片、文字、音频以及视频等融合在一起,巧妙地运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去表达复杂的地理内容,让学生十分容易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在当前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根据地理教学的实际目标和教学特有的对象进行合理分析,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对地理教学的结构和手段进行创新,从而促使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更重要的一点是,多媒体技术逐渐开始从多方面进行创新,争取以更加丰富多彩、新颖的方式为地理教学提供服务。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应用
(一)提高学生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任何知识的第一动力,也是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的最佳方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单单凭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以及地图等物件来完成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单调、呆板的的感觉,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让他们认为地理知识枯燥无味,从而缺乏学习的动力。在现行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必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对地理知识进行再次创作,为学生提供前所未闻的新知识,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地理知识内容中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进行必要的融合,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接受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也取得满意的结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地理知识“旅游景观欣赏”章节时,学生不可能游览过所有的名胜古迹圣地,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单单依靠语言讲述的话,学生听觉上容易疲倦,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收集各个名胜古迹的图片,制作成一个幻灯片,让学生一次观赏到不同季节、不同视觉的风景图片,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1】的效果。
(二)将抽象内容逐渐形象化
由于地理科目的内容复杂繁多,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无法想象和掌握地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不利于地理教学,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这些抽象化的地理知识逐渐转化为被动接收,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并鼓励学生们积极运用多媒体CAI课件,有效地把一些地理事物从理论到实践、从静态到动态的,使学生感知很多无法观察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将教学的重点凸显出来。比如在地理内容“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章节,其中具有抽象、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如果单单依靠语言和图片是不能将其表达出来的,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这些复杂的内容转化为动画的形式,将太阳回归运动以及其一天的运动长度内容表达出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白天和夜晚的长度不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提高了地理教学的质量
由于地理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难点,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并不能充分理解,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让地理教学那些复杂的内容变得更为形象和直观,给地理教学带来不错的效果。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同时还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就是要将其重点和难点凸显出来,想要让学生们熟练的掌握这些内容,必须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逐渐进入一种高度浓缩的最佳学习状态。对于地理教学课程中部分重要的内容,一般情况下,老师是通过自己在黑板上书写或者口头讲述的,但这种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也不能充分了解这些难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增加或者是改变字体颜色等的转化,创设突出重点的一些动画等手段,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
(四)多媒体能够及时反馈教学中的部分问题
在地理教学课堂上,有大量的图要求学生记忆,比如,大陆的海洋地图、中国行政区地图、主要干线铁路计划等内容。如果老师想要了解学生的完成这些内容记忆的情况,必须对这一类内容进行检查,根据该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试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因此,课堂反馈在课堂中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地理教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可以单独或集体向学生提出一个个问题,运用计算机技术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判,并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反馈,从而促进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二、多媒体课件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部分难题
(一)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方面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需要把其难点、重点等内容与地理教学的内容进行相互结合,并根据多媒体课件自身所特有的特点,进行图片与动画的制作,并确保其清晰度,避免出现学生感觉所看到的东西十分模糊的状况,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彼此之间讨论的时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
(二)促使教师和学生角色进行转换方面
在多媒体与地理教学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角色的转变这个主要问题。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作为主体,自身作为辅助体,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根据其爱好进行课题设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加强对多媒体的充分利用,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其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
参考文献:
[1]谭浩强.多媒体应用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15――117.
篇4
?d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十分重要。
虽然不是说爱一行才学一行,但是地理学习需要兴趣,在目前的社会中 ,文科被看作是鸡肋,好多文科生是因为理科学不好才被动选择文科的, 在这些文科生中,地理学习是最大难点之一 , 主要就是学生被动学习的后果。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学生学习兴趣的制约。为了让学生学好地理,地理教师绞尽脑汁但可能收效甚微,在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成绩,下面是几点教学体会。
1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1.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借助地图,强化记忆。例如:学习非洲的萨瓦纳气候时,学生对热带草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区分干湿季的特点。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干、湿季的自然景色:湿季时,草高茂盛,稀树青翠(典型树木:金合欢和波巴布树),成群结队的动物中,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葱绿辽阔的大草原;干季时,草类凋零,树木落叶,动物迁徙,草原一片枯黄荒凉的景色。通过观察挂图,再联系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让学生认识到那里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干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进而理解了干、湿季节交替的原因,掌握了萨瓦纳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1.2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讲长江的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像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3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
一节课的开始,运用投影配合教师语言可提供一种简捷、直观的导入手段。如讲到“影响气候的因素”时,需要复习的内容较多,如果单靠教师口头归纳总结,很难一下子说清楚,也很枯燥。若运用投影来展示我国气温分布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再结合谈话式教学法,简洁明了,直观性强,效果更好。但是要考虑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
2巧妙插叙,激趣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3运用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如“长江”这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编成顺口溜即:“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我国海运条件优越,沿海多优良港湾,需要记的开放海港城市有十四个,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借助歌诀记忆较好:“江海连波通三州,秦皇云烟上青天。”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
4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和板图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4.1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
4.1.1巧借古诗教学
诗词歌赋,琅琅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湍湍急流,秀丽风光一览无余;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4.1.2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使教学过程增辉添彩
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冷锋过境时,形容天气用“风雨交加”;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讲海陆间循环用“百川归海”。引用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4.1.3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
讲课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地理谜语,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船出长江口”――上海;“空中码头”――连云港;“用圆规画圆”――太原;“大言不惭”――海口;“银河渡口”――天津。
4.2形象的描述与板图结合
如?v锋面雨带随夏季风在我国东部移动的规律时,一边画略图,一边用兴奋的情绪感染学生。
5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5.1 精彩的第二课堂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源泉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引伸和辅助,积极开辟地理课第二课堂的活动,这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2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我认为实用和趣味应该并存,怎样把握好度是考验每个教师水平的一个标准。目的是让学生主动的快乐的学好地理。
篇5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思维能力;感性材料;生活实际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从感性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对于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致力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初中地理教课书为教学载体,积极发挥初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因,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并获得了同行的好评,现作如下简述。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利用感性材料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之起点,是认识活动的初级阶段。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具有直观形象特点的感性材料作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切入点,并通过循循善诱,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感性材料主要可分为三类,其一就是教师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所呈现出来的直观地理形象;其二就是教师通过丰富而生动的语言所描绘出来的地理情境;其三就是教师通过板书所勾勒出来的地理简略图等。教师通过这三类感性材料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黄河水系的有关地理知识时,针对初中学生的时空抽象概念有局限性的特点,可以先利用幻灯片,把黄河的整体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指导学生认真“审图”,使学生通过观察而发现黄河下游流域的面积比黄河中上游流域的面积是明显缩小的,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于这一“反常”的现象进行深入地思考,并进行必要的提醒和暗示,使学生明白,黄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黄河的中流经过黄土高原时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经过下游的华北平原时,因地平水缓而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因不能接纳支流流入,因此造成了黄河的中下游流域面积明显小于黄河上游流域面积的地理现象。教师利用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理性思考而进一步认识到地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将地理知识作为认识世界、适应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地认识和理解地理…… ”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思考如何把地理的教学予以生活化。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擅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把地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将地理教材中的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景。比如,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这部分地理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的类型,如果单纯地根据教材内容去讲授,学生很难理解,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从生活实例出发,认识区域划分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你能对本班的同学进行不同类别的分组吗?请说出划分的依据。”学生热烈发言:以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爱好、居住地、姓氏、是否近视等等为依据来划分。教师进一步总结:班级可以分成多种类型的组,同一个人可以是很多组的成员,可以有多种身份。其实地理区域划分的方法与班级小组的划分方法类似,只不过划分的依据变成了地理要素。教师将地理教学内容与同学们的生活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自然提高了地理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地理教学,可以明显地活跃学生的地理思维,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即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必须仔细研读地理教材,“吃透”教材内容,根据地理学科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串,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所谓“针对性的问题”,就是教师结合学生的思维现状,“因人制宜”地设计的课堂提问。比如,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既要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又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中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时,教师如果直白地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也不会很感兴趣。而如果把这个问题分解开,分层设问,效果大不一样。例如,是否可以这样设问:同学们知道吗,构成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别很大,例如,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却终年严寒,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得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谈起。那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呢?你能用实例来说明每个因素又是怎么影响的吗?同学们讨论交流。教师通过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思考,从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由表及里,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6
【关键词】高效性;教学改革;中国地理
【作者简介】陈桂秋,广西教育学院副教授,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2-0155-05
一、问题提出
中国地理课程在师范院校地理学科中是一门核心课程,其教学过程包含着地理科学理论的传递、地理学科教师素养的培养以及增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使命,可以看出中国地理课程的重要性。为此,许多教师围绕着课程教学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研究,特别是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实践性以及研究性等方面有较多的成果。王静爱等依托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平台来开发中国地理网络教学,提出项链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采集和处理信息、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索;甄江红研究了中国地理教学中的“四重四轻”问题:徐晶对教学中忽视能动性、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陈昌海提出的培养开放的地理思维能力来完善学生地理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周秉根、白景锋等探讨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增强创新思维能力。
尽管经过多年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是,面对教学内容庞大与课时有限的矛盾性、教学的互动性缺乏、教学内容与国土开发建设现状脱节等影响教学有效性问题的解决,仍有诸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从高效性的角度考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较少,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二、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地理的教学改革研究中,对教材、教学方法与过程以及有效性等方面都在加大研究的力度,在此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全面但与国土开发建设现状脱节
从内容上看,中国地理教材内容的安排,大体上由上篇总论、中篇专论、下篇分论三部分构成=上篇与中篇系统论述了全国性的主要地理问题,下篇则分章论述各区域的资源、环境、经济特点、面临的主要任务及发展方向,这样的体系结构较全面且内容丰富。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从学的角度看,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繁杂量大,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从教的角度看,按照地理的系统性、区域性、综合性的特征分析展开,还会出现不同程度内容的重复,直接降低了教学的整体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顾及教材内容的完整性,教师往往是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授课,不可避免地出现逐章讲解、呆板沉闷的课堂氛围。从教学内容更新度看,也正由于内容多而复杂,给变更调整增加了难度,间接造成对当下的热点问题关注不足。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性,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化问题以及海洋资源开发等重大国情及其动态以及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都无法纳入教材中。总而言之,教学内容与国家发展建设的实情脱节。导致教材引导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二)课堂理性分析偏重而实践性缺乏
中国地理课程的意义,是引导人们顺应进化的群居性与现代性需要。在人的自然属性转化的过程中,社会性需要得到凸显,使人们的生存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面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教师在课堂分析过程中,普遍采取知识点的线条式分析与网络式综合分析方法。首先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框架,再进行相关知识的植入融合。这样做对面广量大的教材内容而言合适,对于点状知识的深入分析就显得力度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态度,也导致对身边地理环境分析能力的提高有限。其次,在教材内容的引导上,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的引导,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对融入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具体问题分析较少:加上有限课时与大信息量教学内容的矛盾冲突的存在,使实践环节显得薄弱。即便是必需的实习部分,如基本理论与市场发展相结合的实践、野外课堂教学实践等内容被忽视与弱化,致使相关的实践内容大为减少,直接影响到课程实践性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方面的作用与效果。除了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外,还致使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差,与地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极不相符。
(三)授课方法单一,缺乏参与性
当下的课堂教学平台较传统的仅以讲书本为主的课堂教学丰富了很多,且有很好的便捷性,现代的教学用具,如谷歌地球、谷歌地图、PPT地理课件、地理专业网站链接、3D动画演示等等得到广泛使用,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视觉展示上发挥了很好作用,同时也成为教师解决信息量大与课时少的矛盾的主要手段。教师使用现代手段赶鸭式开展教学,高频地使用多媒体。教师只顾讲、学生只用听与记忆。这种长期用PPT授课的方式,极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学习注意力将逐渐游离。加上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问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思考的空间而产生惰性。这种参与度小的教学过程,直接妨碍了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发展。
(四)辅助教学资源不足
从量的角度看,当下网络社会的资源平台,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海量的参考资料,如电子地图、地图册、各式的景观图片等,对于信息含量大、内容广泛的中国地理课程教学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图像信息比文字信息容量大,且已经完成了空间框架的定位,方便地理信息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的分析。但从质的角度看,以上资料承载的信息重点不突出且复杂,对学生而言分析起来难度很大,缺乏教学的针对性。传统类型的有针对性的专题教学挂图是地理信息分析的最好平台,然而数量却非常有限。课堂教学工具如地球仪自转的动态性展示、三球仪的综合性演示、地域空间的地理要素布局演示等的匮乏,致使丰富的地理过程和图表资料难以向学生展示,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从针对性的角度看,可结合学生日常参与的游戏项目开发教学资源。以军旗、象棋、纸牌、麻将为例,在这些游戏中,地图有陆地型和水域型地形,不仅有平原、山地、沙漠、盆地和城市,也有湖、小河、港湾、列岛和巨型岛屿,既分冬天和春天季节,也有早上、中午、黄昏和夜晚的时间差异。目前,借助类似于游戏个案的教学辅助资源开发极少,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知识经济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这种挑战要求对现有的培养环境进行思考和调整,克服教学实践中诸多不适应未来人才素质要求的弊端。为此,基于高效性的角度,应该把握住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来突出学科特色。
(一)拓宽知识视野。突出课程内容的学科特性
中国地理教材内容包括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自然地理蕴含着人与环境、社会的知识技能,人文地理蕴含着人与人关系的知识,本质上理解是前人积累的生存经验,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社会)的协调经历的总结,这是课堂教学任务要特别突出的要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体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首先,要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炼思想性。其次,分析综合性强调特殊性,初步揭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既要强化总论部分的综合分析,从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人手,着重分析、探讨地理环境整体结构、分布规律及其对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建设的作用,又要重视分论部分的区域研究,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使学生掌握各区域鲜明的个性特征,并深入探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深层次问题。最后,强调生活性。遵循传统思维习惯眼见为实的原则,选择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地理课程内容,选择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教学中可以本地区为范例。详细分析区域内的资源、环境、产业布局特征与经济发展方向及内在联系性,使生活性、思想性与综合性有机融合,从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突出专业教学特色
通过教学改革,突出学生感知力与表现力的培养。感知力表现为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感知训练,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感知训练;表现力的培养,有提升自身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的需要,有为国家、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负起责任的义务意识。为此,首先,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通过动画要素的有机组合实现地理要素的动态演示,弥补中国地理教材在表现教学内容方面的不足,便于抽象的理论转化为感性的认识,既能突出教学重点,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思想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突出师范特色。高师地理专业肩负着培养合格师资的重任,加上中国地理的教学内容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点,这决定了中国地理教学与教育实习的紧密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与中学地理教材相衔接,突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与师范教育的训练和教学方法的传授有机结合,提升中学地理教育的表现力,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地理教育职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强化野外考察的过程,通过实地考察,设计观察目标,自己收集资料分析对比一系列实习内容的实施,针对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调整教材整体框架并完善教学内容
要在实现高效性的前提下,思考课程内容的目的性、逻辑性、与国土开发现状的有效结合。目的性就是要实现人人心地善良。这里的心是心理,是基于心去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地是地理,是基于地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地与理本身就是一个主客观的关系。对人来说,当他看地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就变成了自为的存在,也就是人类所关心的地。人类关心的世界就是一个人化的自然世界,并使其在历史的时间中展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已进入了新的阶段,人地关系的不顺,就是目前自然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为此,课程内容的要点反映在良性关系上,即要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人的行为上,这既是善良的始点与终点,也是目的性的落脚点。
基于指导思想进行各章节排序的逻辑性梳理,中国地理教程可进行这样的调整:第一部分由原第十章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第一章的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第五章的中国地理区域划分构成;第二部分由第二章的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第九章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第十一章的中国海洋地理、第十二章的中国东部地带、第十三章的中国中部地带、第十四章的中国西部地带组成:第三部分由第三章的中国人口及城镇化、第四章的中国国土开发组成。综合来看,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第二部分是环境基础,第三部分是环境变化,能够在强化三部分的逻辑性中,更多地产生思想,在思想的层面来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可以解决原有内容框架下仅强调面上概括性的分析结论而忽视点的分析现象。
国土开发方面。从中华民族对地域开发的历史看。从农业开发、工业开发与伴之而来的城市与交通建设开始,进一步发展为国土的综合开发,即形成若干具有明显特征的国土开发区域。中国人口及城镇化这一章节中可以知道,人的行为和心态的变化:哪里的环境好,资源多,土地肥沃,经济实力较强,哪里居住的人口就众多;而人口规模大且与日俱增,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形成了明显的人口密度东稠西稀的格局:再加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镇化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人越多的地方,贫困差异也就越大。这种存在必须通过技术解决,技术这个架构是内在于人类的本性的。无疑,当下的城镇化、水资源短缺、气候资源恶化等热点问题,尤其是社会缺少对公共资源的分析与把握的情形下,应加入到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研究解读。中国城镇化的速度非常快,导致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人口增长造成对空间的过度占用,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并且导致污染强度增大。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诸多的行动要求应该落实到教材内容各章节的教学中。
(二)强化内在乡土地理的实践性
在研究区域的环境变化规律时,常常模拟不同空间格局的情景来进行教学分析。首先要有各种类型数据的获取。把一些零碎、简单的模型整合在一起,运用演绎、假说、模拟的模式求证思路,提高科学的解释和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其实,中国地理的教学内容,不乏乡土地理的案例,通过对学校附近的代表性资源的考察分析,家乡环境问题的野外观察分析,相对于网络海量资料分析来得直接,而且切合实际并具有针对性,是力所能及的本地地理类资料积累途径。为此。中国地理的教学过程不仅不能抛弃对当地空间和尺度的关注,而且要强化其实践性。
以广西的乡土地理为例。以南宁市邕江竹排冲为考察点。发现邕江岸边丢弃大量建筑废料与垃圾,汽车驾校的训练场建在淤泥堆积的河滩上,河滩上种植玉米、茄子、南瓜苗、空心菜等短季节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在降雨时直接冲入邕江,造成水体污染。从竹排冲排出的污水虽已经过处理,出口处江面依然漂浮着一堆堆白色气泡。且排污口流出来的污水是黑色的,污水与江水交汇处,大片江面被染成了灰色。考察中直观感受到此地带水黑发臭,垃圾遍布河流两侧;印象中的南宁市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绿城。考察中发现了现实南宁与印象南宁的差异,就不难理解建设美丽广西、美丽南宁的必要性。
又如对南宁市民族大道与石门森林公园景观树建设的考察,发现作为城市绿化的景观植物大小叶榕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根系对硬化道路产生破坏性。这提醒相关部门,在城市绿化过程中,要先正确认识树种根系对城市道路的破坏力度,再考虑是否种植该树种。不能为了一时的绿化效果而盲目地上马。至少要考虑到后来20年的效果。再如对广西民族文物苑的考察。民族文物苑以直观的形式向观众和游客展示了广西各民族的相关情况,塑造、诠释了新的民族文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室内陈列的延伸和扩展。文物苑的功能是增加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可靠性与珍贵性。增加实物资料和民族民俗文化的展示,便于对社会历史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利于继承、发展、弘扬广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然而,看到的民族文物苑规模较小,且展示出的民族种类较少,难以反映出广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且,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较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多,让人感觉这不像是展示民俗文化的文物苑,其中内置的21家卖场店更像是一个餐馆集中群。考察得到的事实,文物苑的史料作用、借鉴作用以及教育作用都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也没有达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心广西少数民族的民俗和文化的出发点。
以上例举的是乡土地理的便利与亲近性。不管是对自然状态的环境考察。还是对人文环境进行教学分析,都可以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感知力,使教材的理论与现实环境相结合,利于提升发现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高参与度教学方法的实施
要改变中国地理课程传统课堂教学的主次关系,就要将过去以教为中心的模式转换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关系,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就是强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唤醒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模式。
地理教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知识点的空间位置确定。换句话来说。认知地图空间才能实现行为研究与信息技术发展、社会与空间的交互作用,才能使人从自然人走向经济人、社会人和生态人,使地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转向社会地理环境、行为现象地理环境: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立足于人的行为来理解城镇化、城市空间和城市社会的发展规律。为此。对位置所处的地理空间的认知非常重要。在球体上手绘范围的变化,世界(大、粗)到中国到某地域(小、细)后再综合,区域的位置,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表现,如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等。完成球体上各地域空间位置的确定后,转换为平面图纸上的位置确定。通过大陆框架图的手绘训练,确认东西南北中与五岳的位置,认知中国的内涵与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对人地关系的主线,从位置到地形、河流、气候、土壤、动植物、矿产及人类活动,以人的骨架、血脉、皮毛的构建关系理解。对河流、山脉、地势等通过动手构建沙盘方式,体验到地理格局的形成与变化,并理解这种格局对人存在空间的改变。对于教材里需要强化的插图、地图,宜采取学生手绘形式教学,通过方格放缩法、取关键点标注,实现形在神在的教学主题表现法。开展区域地带发展的学习时,可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对家乡环境问题进行收集,在课堂上以PTT展示来完成。这样的课堂活动实施就把教材内容细化与延伸,同时,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看、听、想、读、说、写、做、玩的不同行为对知识获取与整合的效果。高参与度的教学过程不仅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独立的科学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更能充分体现学科的应用性和综合性,突出中国地理的文化性与生命力。
篇7
一、大赛内容
1.教学论文:初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与推进、地理教学实践与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2.教案学案: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下各版本地理新教材的教学设计与导学案设计等。
3.教材教辅:校本地理教材、乡土地理教材、自编讲义及各类配套辅助参考资料。
4.教研课题:国家级或省、市、县、校级教育课题的研究成果、报告等。
5.学生论文:研究生、师范生、中学生撰写的教研论文或地理文章等。
二、大赛要求
1.教学成果应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有启发性和代表性;表达准确、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请在稿件中注明详细联系方式。
2.纸质稿件请寄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杂志社收,邮编:400030,务请在信封正面注明“探索杯教学成果大赛”字样,以区别于其它稿件。电子稿件请寄至:,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探索杯教学成果大赛”。
3.参评稿件每篇评审费为120.00元(中国地理学会正式会员凭会员证复印件,每篇稿件评审费100.00元)。寄出稿件时请一并从邮局汇款且在汇款单附言注明“评审费”字样。汇款人姓名、地址需与稿件作者的姓名、地址一致,以免出错。汇款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杂志社(400030)。
4.大赛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3年7月20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5.欢迎参赛,具体事项请与大赛办公室联系:023-65362774。
6.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三、评奖办法
1.主办单位将邀请有关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组成评选委员会,对稿件客观公正地评出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
2.获奖证书将加盖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公章。
3.获奖揭晓后,拟将在本刊2013年第9期公布获奖名单。
4.欢迎对本次活动提出意见及建议。
篇8
一、教师作为设计者,具有指导作用,指导学生确定适合的探究课题
一堂完整而有效的地理课,是经过地理教师细心研究、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出来的。教师应注意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确定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组织参与课题的集体讨论,教师既要坚持学生自主性的原则,又要引导学生走出情感的误区,师生共同探究讨论,并根据不同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和家庭条件以及兴趣要求,确定最好课题。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分类和可行性论证时,要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抱着平等的态度参与,即使有个别的课题存在着疑问,在指导中学生仍坚持己见的,教师也不必将自己的想法、意见强加于学生。
二、教师具有组织、帮扶作用,帮助学生选择和制订最佳的探究方式
当课题确定后,教师可以提出几种方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内容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根据课题确定最佳研究方案,教师还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和补充。如,社会调查类,研究方向是就某一自然地理现象或人文地理现象展开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形成调查报告。教师在其中的角色是引路人,绝不能包办代替。教师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要帮学生去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师正确引导、“拨乱反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努力探索。实践证明,这样的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调研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还能以探究性学习为手段,让学生学会地理学科探究的基本方法,效果明显。
三、教师具有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
教师在引导学生撰写地理论文和准确表达思想论文的成型是探究性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总结研究过程的最后阶段。作为指导教师,要明确地理探究性学习活动,更多的是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它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强调主动探究和创新的精神,着眼于教会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处理、取舍、分析资料,组织并整理有用的材料。
篇9
一、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中有关理论课地位的误区
1.学校机械性的减少理论课。当前一些计算机职业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学校增加了很多实践性课程,减少一些理论课程。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造成了一定的教学困难。很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尽管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但是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严重影响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
2.肤浅的理论课教学计划。一些计算机职业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通常会借鉴计算机专业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重点强调理论课体系的完整性,因此他们形成的理论课教学计划较为肤浅。尽管这些院校制订的教学计划比较全面,但是理论课程缺乏一定的深度,学生在这样的课程中学不到实用的计算机知识。
3.将计算机操作课程作为理论课的附属课程。一些计算机职业教育学院通常在实践课中对理论课的相关知识进行验证,使得实践课位于理论课附属地位。计算机职业教育院校的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在培养计算机专业的过程中主线发生偏离,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
二、解决计算机理论课地位误区的有效方法
1.充分强调计算机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在计算机教学中,并不需要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与详尽,因为计算机职业教育在人才的培养方面,主要针对的是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个点,并不需要多么全面。因此,计算机教师应充分强调单一领域的计算机理论教学,让学生在单一领域中有针对性地学习计算机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专业,对知识了解更加的深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开展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线的计算机理论课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依附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线。教师在计算机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应该进行理论知识的回顾,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教师的这种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回顾学过的理论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这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科学、合理地确定计算机实践课和理论课的课时比例。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科学合理地确定计算机实践课及理论课的课时比例。在第一学期,由于学生刚接触计算机知识,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对计算机技术及系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第二学期,教师可以把实践课的课时数进行适当的减少,把基本理论与方法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只有掌握一些有价值的理论知识,才能够为以后的实践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应该注重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在最后一学期,教师可以在前六周左右,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某一理论专题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从而巩固理论知识。
篇10
化工传递过程原理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化工传递过程原理是国内外化学工程类专业极为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化工专业“三传一反”的主干课程,成为该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必修课。该课程在“化工原理”基础上,利用自然守恒规律探索化工中动量、热量和质量微观传递(简称“三传”)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涉及“三传”微观过程复杂、理论性和工程性强、高等数学知识要求高,常导致学生存在畏惧心理,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本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班课程教学体会,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总结课程教学改革经验。建立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的教学观念,引导和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化工专业素质,提高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改革教学观念,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
教学观念是人们对教育和学习活动认识的内在规律集中体现,教学观念明确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化工传递过程原理利用微积分分析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理论程度深,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方式,学生被动式学习,往往较茫然,教学效果差。因此,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先导和基础。学生是教育培养对象,理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本校在化工传递教学实践中,转变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的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求知欲,启发探索精神,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学习、理解和应用,教师积极引导和启发。教学内容不再注重理论知识本身,而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将“三传”理论基础结合工程应用,从化工单元操作出发分析“三传”基本理论,结合实际生产使学生明晰“三传”理论根源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同时,强化各种形式的口头和书面报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化工传递过程原理涉及的传递过程复杂、分析对象微观、数学过程深奥,传统板书教学,学生完全被动接受,难以理解传递物理过程实质。以往课程结束时学生反映仅理解部分基本概念,三传理论基础和推演过程模糊,难以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本课程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改革传统板书教学,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有机结合,穿插安排情景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软件教学和工程调研等多种教学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主动教育模式,积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改善教学效果。
“三传”基本理论是本课程核心内容,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能量和质量传递方程的推导和应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三传”微观动态过程,建立“三传”的物理模型,通过板书教学推演“三传”微观方程,将高等数学知识与守恒关系结合,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习主动性,以学生接受程度调节教学深度和进度,加深学生对“三传”过程的理性认识。在Naviar-Stokes方程推演中,通过多媒体结合情景教学,利用两不同速度小车之间相互扔沙包的动量传递宏观情景,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微观流体的动量传递过程。通过控制体受力分析,设置问题教学,由一维牛顿粘性定律让学生根据二维切向应力作用效果结合控制体形变速率给出二维切向应力牛顿粘性定律,根据力的分解和等效关系得出法向应力与其作用效果之间的关系,推演Naviar-Stokes方程。
“三传理论”学习穿插案例教学,通过安排“石油输送管路设计中不同角度弯管所承受的外力”,“列管式换热器中导热和对流传热分析”和“球形催化剂表面乙烯聚合反应控制过程机理分析”等案例强化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三传”基本理论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由分组形式完成各工程案例中的工程背景、“三传”理论、数学模型、模型结果和工程应用意义的分析,并以PPT口头报告和工程标书简本形式训练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综合素质。
偏微分方程求解一直被学生认为是这门课程难学的重要原因,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自学Matlab数值计算软件,鼓励学生采用软件求解微分方程,降低课程学习难度。三传理论教学结束后,通过讲座形式向学生演示大型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msol和Fluent等在工程传递中的应用,并安排学生上机操作。软件教学的实施在学生中反响强烈,更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将几乎所有的课后习题均采用Matlab编程计算,并有些同学尝试运用Comsol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充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三、改革考核方式,整体评价教学效果
期末考试结合平时作业的传统考核方式,过分强调最终考试成绩,形式单一,难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的教学观念,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是卓越工程师教学培养主要目标之一,考核方式是学习的指挥棒,必须突破传统考核方式,在教学方法改革基础上,强化考核学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考核内容以传递过程原理理解和传递模型解决工程问题为主,结合工程案例考察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留给学生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学生最终成绩构成:工程案例调研分析和口头报告结合平时作业占50 %,软件编程和应用能力占20%,考试考核占30%。
四、结语
传递过程原理是化工专业结合工程最紧密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利用自然界基本规律,将化工生产中“三传”物理过程数学模型化,并理论求解指导实际生产,该课程是学生全面理解化工生产过程的理论平台。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的教学观念,培养工程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以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辅以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和软件教学等自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塑造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改革传统考试的考核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使学生达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车礼,裘兆蓉,钟.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心课程群的构建与整合[J].化工高等教育,2005,83(1):39-42.
[2]R B Bird,W E Stewart,E N Lightfoot.Transport phenomena(2nd)[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2002.
- 上一篇:图书管理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下一篇:特色农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