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能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增长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的技能;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会在社会和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应用信息的能力。这段话说明,要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从三个方面做起,文化素养、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则包括: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呢?
一、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为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基本技能是指深处信息时代的我们要会使用电子邮件、会打字、会上网,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例如,在《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课中,是在培养学生查阅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寻交通地图,来提高学生自主上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增加学生的信息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技术课上,让学生先了解信息技术,之后引导并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例如,在《图形、图像加工方法》一课中,可以让学生事先带来电子版的日常生活照片,通过美图秀秀,对这些照片进行处理、美化、加工,一键就能选出学生喜欢的最美效果。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所以学生一接触这节课后就引发出对美图秀秀这一软件的兴趣。美图秀秀和教材中ACDSee看图软件相比,更有实用性,会更加受欢迎。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信息素养能否提高,是通过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好坏表现出来的。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每一节课开始抓起,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例如,我们可以占用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教授知识,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留给学生复习课堂知识,让学生及时复习,并提醒学生回家要提前预习。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四、激励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其他方面,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
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其他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对所学信息技术的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例如,在数学方面,有些数字有无限不循环、sin等无法人工计算时,可采用高级计算器来计算。
参考文献:
篇2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计算机理论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敬请关注!!
计算机理论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计算机理论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力;提升
前 言
在现代教育领域当中,学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其指的是学习的能力,概括了学习者的综合学习素质.高中数学学科当中,学力指的是由于学习数学而收获的能力,或是从学习成绩当中反映出的能力.在高中数学当中,学力主要包括数学学科的核心能力、主动学习的态度、基础知识与技能等.由此,要想学好高中数学,就应当实现高中数学学力的提升.
一、学力的基本概述
(一)学力的内涵
作为教学成果的能力、知识,学力中主要包括理解、知识、技能、判断力、思考力、态度、动机、关心等.通过后天的实践和学习,获取的知识、能力、态度的集合,就是学力.在学力当中,知识积累、社会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还有部分人认为学力指的是人在学问当中能够达到的程度,包含技能、情感、认知等内容.
(二)数学学力的内涵
数学学科核心能力指的是站在数学学科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提出,同时进行数学论证、推理、交换、表征、建模、交流等,从而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当中,对数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指出在高中教学当中,数学教育具有十分的位置,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等进行掌握,让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思考、清晰地表达.同时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采用数学的思维和方式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二、学生高中数学学力的提升策略
(一)引发学生学习动力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心理特点的掌握,对数学学科的知识趣味进行挖掘,并通过生动、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进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促进学力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在学习集合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用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同时,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知识竞赛、数学实验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力.此外,教师应当注重对教学方式的改变.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采用风趣诙谐、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精炼简洁的方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对图形进行绘制,并在绘图过程中动态地进行演示,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进行学习,实现高中数学学力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教育主要是对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的提升都是十分重要的.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并明确重点难点,在学习中有侧重地进行学习.另外,教师应当对学生质疑提问、观察聆听、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学习,在课堂中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和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效地记录笔记和收集信息.在复习中,应注重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例如在函数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应选择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从而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学力的提升.
(三)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自学力、想象力、迁移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得到提升,进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课前预习当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让学生能够对学力进行主动运用、主动实践,取得更好的预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对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渗透.例如,在学习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如“角”的概念的时候,针对教材当中的异面直线相交角、二面角、平面角等,应进行正确的区分,避免发生混淆.另外,应对学生记忆知识的方法进行指导,例如针对复杂、繁多的公式,可采用归类记忆等方法,根据常数与幂函数导数、对数与指数函数导数、三角函数导数等类别进行记忆.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W力,并让学生能够对其进行主动的运用和实践,并在学习中积极进行交流,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结 论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知识具有抽象、复杂、难度大等特点,因而学生在学习当中往往会遇到较大的困惑.在高中数学学习当中,学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此,应当首先认识到学力及数学学科学力的内涵,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对学生高中数学学力进行培养和提升,最终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骏,孙志军.重点高中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基于F县普通高中的一个断点回归设计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04):82-109+186.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习题教学;有效教学;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学科教育教学付诸了更多标准和要求。以终身学习能力素养为培养目标追求的素质教育渗透和落实在学科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数学学科教学离不开数学习题的教学,数学习题已成为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把手”。习题教学作为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遵循和贯彻新课改标准要求,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核心、要义,组织开展数学习题教学活动,推动和引导高中生更加深入的探知数学习题,更为有效的解答数学习题,更加高效的掌握解题技能策略,让高中生在数学习题解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鉴于上述认知和体会,本人现就当前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习题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粗浅的论述。
一、凸显学教双边特性,提供师生互动有效载体
课堂教学是双边互动、双向沟通、思想撞击的运动、发展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深入沟通、交流,才能实现学与教之间的和谐统一、行稳致远。高中数学教师习题教学要注重双边互动的开展,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将习题教学的过程变为双边互动的过程,在“引”与“导”的深入交流、探讨中,促进高中生更加深入、全面、仔细的掌握数学习题设计意图、解析习题有效路径,推动习题教学进程。如在“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是奇函数。(1)求a,b的值;(2)若对任意的t∈R,不等式f(t2-2t)+f(2t2-k)
二、注重数学探究实践,锤炼学生数学探析技能
在习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主体的动手探究能力、思维分析能力等方面数学学习技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显著的提升。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数学习题讲解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成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数学习题的最大功效、最显著作用,就是锤炼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教学功效。高中数学教师要发挥数学习题能力培养功效,多提供高中生数学实践的平台,多腾出高中生数学探究的时机,将问题条件探析、习题解答思路、习题解答活动等任务,交由高中生完成,在高中生亲自“劳作”和教师指导双重作用下,实现解析技能的提升和解答方法的掌握“双丰收”。
问题:有一个函数f(x)=1/2sin2x-cos2(x+π/4)。如果x∈(0,π),1.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2.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如果f(B/2)=0,b=1,求ABC的面积最大值。
在上述问题讲解中,教师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由“主讲人”转变为“主持人”,让高中生成为问题讲解的亲身“践行者”,根据解题要求,开展实践探析活动。高中生在认真探知题意后认为:“该问题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正弦函数的图像以及余弦定理”,教师进行适当指证,明确指出:“在该问题解答时要借助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运用函数思想以及构造法”。高中生结合教师的点拨,进行重新认知和完善,得到其解题思路为:“第一小题可以根据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函数,得到递增区间;第二小题可以通过等式得到cosB的值,然后利用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这一过程中,高中生完成了问题条件以及解题思路的实践探知活动,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得到深刻训练,其数学解题技能也得以切实提升。
三、重视解析反思评判,促进良好学习习惯树立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由于高中生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决定了高中生数学解析会出现瑕疵和缺陷。而高中生不能及时、深刻的认知和了解。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习题教学结束时,要注重指导评价活动的开展,利用评价教学的指导、点拨、纠错等功效,引导高中生对自身解题活动和结果进行“回顾”和“反刍”,找出解题进程中存在的不足,破解解题过程中存在的疑惑,找准解题实践中解决的方法,从而逐步形成和梳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
除此以外,高中数学教师在习题教学中,还要注重对习题内涵的剖析以及习题外延的延伸,抓住高考政策要求和命题趋势,开展形式多样、与时俱进的习题讲解活动,推动习题教学有效开展,确保实效。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设计分析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实现某一目标的活动受到阻碍,目标无法达成,疑难未解决,困扰未排除时,学生就面临着“问题情境”。其内涵可从三个层面来理解:①学生试图达到某一目标;②学生与目标之间存在着距离不能直接达到;③激起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凭借思考活动去实现目标。由此可见,“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主动自觉地以问题为思维中心,质因寻果,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扩展,产生创造性思维成果。
一、学科思维意识是“问题情境”设计的前提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智力的主体。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它的构成要素包括:形成数学概念的概括能力,发现关系的能力,发现属性的能力,数学变式能力,形成数学通则通法的能力,识别模式的能力,数学推理能力,数学转换能力,运用思维块能力,迁移概括能力,直觉思维能力。数学学科教育涉及到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灵感思维和创新思维等领域。但不同学科,其思维的内容和方式却又不尽相同。数学学科的自然科学属性,使得它与人文学科的思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在语文学科的思维中,它就可能是:晨荷上的一滴清露,瀚海上的一团朝阳,夜空中的一轮明月……而在数学中无非就是“零”。这无不说明,数学学科思维具有严密性的特质。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渗透形象感知,旨趣品悟的学科思维意识。数学“问题情境”的设计必然是形象与感知的同步,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理性思辨多于审美感悟。
二、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是“问题情境”设计的基点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需要和动机的过程。学生的认知发展,受需要和动机水平支配,也就是说,所谓“会学”,制约于“爱学”、“乐学”的程度。正因为此,“问题情境”的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引起类似研究的任务和问题,促使他们努力去探索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问题情境”要能与学生熟悉的情境对应起来,能够让学生通过类推或类比,将抽象的问题情境转换为更加具体的情境,能够根据对简单的、熟悉的情境的解决计划来指导解决当前的问题。所谓“数学生活化”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这种“问题情境”容易使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从而激起有效学习的内在动机。
“问题情境”不仅要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还要使学生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解决。也就是说,要在学生的心中形成适度的“问题空间”,它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问题的目标状态,构建起始与目标桥梁的中间状态。合理设计“问题情境”,有效形成问题的“中间状态”,就容易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兴趣,多方、多向地揭探数学学利的魅力、奥妙。伴着这种“中间状态”的消融解决,自然就培养了学生面对问题的自我决定感,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三、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是“问题情境”设计的主线
就数学学科而言,其核心的工作还应该是知识、能力,情感、意志、行为的统一。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应该是使学生习得正确规范的自然知识,促进言语情感的健康发展,培育正确的科学意识,养成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与行为习惯。因此,我们说,培育数学素养的起点必然是数学知识。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在对知识在人的头脑中的表征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后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据此,我们可以将高中数学知识作一指导性分类,一切可以引发学生探究活动的情境,都可以说是问题情境。
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情境,可能是教学过程中随机或偶然产生的,但更多地必须依靠教师的创设和引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创设情境的能力,是营造问题情境的首要环节。而学生从问题情境的进入到产生自发探究问题,以及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又必须依靠学生这个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师生的双边活动。就高中数学教学来看,针对此类知识,“问题情境”的设计应该不断变换规则运用的条件,使学生根据变化的“情境”选择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直至掌握。
作为自然学科的数学,还有着其特殊的审美功能。数学课堂应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问题情境”的设计还要能揭示教材特殊的审美内涵,让学生在其中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学习的轻松愉快,体味到思考人生的种种快乐,获得“自由生命的理想实现”。
三、结语
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设计的科学、合理、有效是决定性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闫伟.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
篇6
关键词:数学总复习
高中数学总复习的基本任务是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一个牢固的、有机的整体,使学生体会蕴含于知识、技能和方法之中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谈谈自己做法:
一、加深对高中数学总复习任务的理解
1、从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看:
高中数学总复习的教学目标有“新”有“旧”。所谓“旧”,主要是指总复习中所涉及的知识与方法,大部分皆为前期已经学习与应用过的,所谓“新”,则主要是指我们的复习过程并不是将以往的学习过程再简单的重复一遍,而是要指导学生更为关心数学具体知识与方法在数学体系中的地位与联系,更为深入、深刻地体验这些知识与方法的价值,在综合性更强、能力要求更高的问题情境中准确、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与方法。
2、从学生的认知特点看:
高中数学总复习与以前的数学学习相比,可以类同于认知过程信息处理的“提取”与“录入”过程.前期的数学学习,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可类同于信息的“录入”过程,学生逐个循序渐进地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将这些知识方法嵌进认知结构中,即使在平时的练习与测试中需要将其“提取”出来加以应用,也往往是在相对明确、狭小的指定范围内实行.高中数学总复习,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更类同于能核验、校正、完善先期“录入”于认知结构中的信息,同时建立与优化信息的检索方式与系统,以便在综合性、灵活性更强的问题情境准确、快捷地“提取”出来,解决问题。
3、从高考应试要求看:
以准确、敏捷“再现”复习内容为主,灵活创新为辅.“再现”为主,使得我们有可能在对考察内容有针对性、有效率的重复训练中,指导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审视、优化、校正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意识与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数学学业水平与应试成绩。
二、高中数学的总复习的策略
1、全面复习,突出重点,重在联系,构建网络。
数学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要求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重点知识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考察时保持较高的比例,并达到必要的深度,构成数学试题的主体。学科的内在联系,包括代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三个分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各部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知识的综合性测试从学科的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
2、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他蕴含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十分注重通过数学知识的测试,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查时,在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含义上立意,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高考中考查的数学方法主要有代入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等。这些方法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与作法的方法,这些基本方法在数学中有着各自的作用,运用范围比较明确。
高考中考查的逻辑的方法主要有分析法(执果索因,后一步是前一步的充分条件),综合法(由因导果,后一步是前一步的必要条件),反证法(证明命题的否定是假命题,从而间接证明命题正确)。
3、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数学能力,优化思维品质,从根本上提高数学素养。
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大学入学考试,其主要目的是为高校选拔新生提供有效的成绩,以便高校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同时高考对中学教学还兼有一定的导向和评价作用。高考的目的决定了高考的性质是选拔,因此高考十分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高考对能力的考查的内容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的数学高考坚持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情景设计和设问方式服务于能力考查的利益。
据此,中学数学教学及总复习必须高度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数学能力。这既是应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立足于数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水平,优化思维品质,从根本上提高数学素养。
4、强化“自检”
1)培养与提高自检意识.
有些学生,没有自我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思维习惯,自检意识当然也就无从谈起.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分析那些“会做的做不对”的题目的失分原因入手,充分认识比较好的自检意识和自检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这部分失分,从而有效提高自检意识。
2)掌握有效的自检的方法.
篇7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学 改革 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1.061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WU Xiaoqin[1], LI Feng[2]
([1] Tianyou Middle School, Shangrao, Jiangxi 333200;
[2]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030000)
Abstract Mathematics is the logic relation set up between people and numbers,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is on the beginning of mankind logical thought process, is the basis for the entire high school math mathematics system, including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full, function, geometry, etc., is teaching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ritical think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logic, resulting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in the basic role of the future,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the actual current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does not match, the current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more attention is directed to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examination teaching, training function mathematical thinking of students could not be effectively realize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high school, intended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mathematical logic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chieve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logical thought
0 引言
高中数学作为基础数学的代表性学科,成为最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数学”,也为培养民众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重要理论基础,高中数学的内容庞大,体系复杂,主要内容包括了数学逻辑和集合论,解析几何、空间几何和数列等重要指示,高中数学在逻辑上抽象普适、形式上灵活多变、表达上准确简洁,成为人们掌握科学理论指示的基础。许多科学的基本观念,都是建立在高中数学的基础上的,高中数学是人类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对高中数学的教学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①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教育部对高中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高中数学在数学理论体系和素质培养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同它的重要性不能有效匹配,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更加注重的是针对高考的应试教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功能没能得到有效发挥。研究高中数学教学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中学生使用数学基础,通过数学逻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本文将结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高中数学教学的改进措施,②③④提出了符合我国高中教学和未来高等教学的数学教学理论和优化改进方案,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朝着素质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向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奠定基础。
1 高中数学教学的突出地位
目前,以“高中数学教学”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已引起了全国教育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高中数学其思想文化的逻辑程度也相对较高。人类基本的思维倾向都得益于高中数学的逻辑思维启蒙和促进,数学素养是人的文化素质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高中数学教学地位重要,在高中数学教学环节中,首先需要在完成的是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过载过程以后,探求数学真理便成了进一步需要发展的事情。高中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高中数学中的微积分和线性运算等知识是解决大学阶段各个工程类学科的重要工具,高中数学内容丰富,理论严谨,应用广泛。与其他学科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中学生而言,需要通过高中数学的学习扩大数学知识面。
亚里士多德说:“关于真理的探索,在一种意义上是困难的,在另一种意义上又是容易的”,高中数学就是通过这样的一种这里探索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创新和文化沉淀的根基,数学是人们在数字之间建立起来的逻辑关系,高中数学更是开启人类逻辑思维过程的开端,因此,高中数学在整个数学体系教学乃至整个文化素质教学过程中都具有关键作用,通过高中数学学习,人类学会了思考数学集合和空间几何,并进行运算和工程应用,高中数学的教学和应用实际上就是演绎或推理的过程,高中数学地位重要,然而当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在此进行系统描述和研究。⑤
2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对应措施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主要以几何、代数、分析三大数学分支为基础,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主要包罗了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学、空间解析几何等知识内容,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高中数学教学体系,目前,高中数学教学有统一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各校对高中数学这一必修课的设置及其内容相对规范化,对学生的帮助相对具体,鉴于数学的抽象、确定、继承、简洁、统一的文化属性,高中数学的教学配置需要发展、完善和对应用的过程促进推动。高中数学教学至少有来自九个方面的考虑:信息技术、经济关系、演绎推理、国际潮流、考试改革、素质教育、逻辑思维、义务教育、科技进步等。高中数学是培养逻辑思维分析的基础被认为是“变量的数学”,研究代数理论和几何理论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随着国家对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视,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体系取得了较快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开发的理论及实践现状,对目前国内外有关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合我国实践,对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描述如下。
一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结构配置不合理,对素质教育的突出性不强。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数学及与数学有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当前,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成为面向国民的普及教育,高中数学教育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数学教育对数学知识文化和逻辑思维特征的渗透、传播、应用、预见等作用需要在教学内容优化配置中挖掘出来。在内容配置上要突出重点,具有开创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二是当前高中数学教育的定位目标层次还不够清晰。当前高中数学教育的最大的短板特征就是没有一套合适的理论知识,没能与时俱进,没有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手段,固步自封,对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培养没能有效体现对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改进和动态演化,定位不够清晰,导致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三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特性不强。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主要还是以面向高考的理论教学为主,对数学的仿真实验等应用性开发的实验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兴趣和认知上出现偏差和不足,数学的抽象、确定、继承、简洁、统一的文化属性和数学最终为工程服务的工具性,决定了数学应当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在高中数学阶段,也需要开展一些实验教学,提高数学的理论应用性,使得学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显著的提高,实现综合素质教育。
3 改进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教育作为面向国民的基础素质教育的主题,由于存在着以上各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教育环节方面的改进,本文结合当前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给出如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是调整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结构配置。高中教学中要突出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内容的教育,从提高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全面素质的要求出发,适时调整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与教学方案,从以往偏重数学技能的教学理念转向数学技能与数学素养并重,把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目的,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扩展到了如代数、数论、几何、拓扑、函数论、泛函分析、微分方程等。以素质教育为原则确定内容和深度。通过高中数学教育,运用逻辑的规则,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找准高中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亚里士多德说:“关于真理的探索,在一种意义上是困难的,在另一种意义上又是容易的”,高中数学的教学定位首先需要确定在一个重要的平台上,高中数学作为整个数学的精华,高中数学教学理当应当有自己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概念,注重应用。加强了高中数学课程知识在工程技术和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将高中数学教育实践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突出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特性。高中数学教学绝不应该是一门纯理论学科,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通过数学模型构建,实现与工程实践和软件编程的结合,合理应用,开拓创新,寓教育于工程实践环节中,在高中数学的实验环节,需要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把实验步骤制作成为很具体详细的步骤,高效高质把知识精华传递给学生,转化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4 结语
高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的关键,在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创新中产生基础性作用,高中数学的重要地位与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并不匹配,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更加注重的是针对高考的应试教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功能没能得到有效发挥。研究高中数学教学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中学生使用数学基础,通过数学逻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内容结构配置不合理、定位目标层次不清晰、实践特性不强等问题,进行了对策思考,充分考虑影响高中数学教学应用的各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而具体的分析研究,以当前正在推进的“十二五”教学改革为契机,实现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化改革,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基础性支撑。
注释
① DENG Jing-sheng. The new view about reform of the method of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J].CAREER HORIZON,2012.8(9):81-83.
② 王敏.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③ 徐乃楠,刘鹏飞,耿鑫彪.民国时期数学教育发展管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基础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能够建立起更好的数学素养,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过“疑问是发现之母”,创新来源于“问题的提出”,“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数学发展的源泉”。从这些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中就可以看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一些自身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学生如何进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进行解决,或者是通过与教师咨询来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这种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数列与函数的联系,同时还有向量与三角恒等的变形等,这些都是数学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的展现。要让学生养成这种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成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最重要的内容所在。
学生作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起来的就是改变以往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课标也在具体的教学要求中提出了要积极引导、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自身学习不断提高的一种模式。学生要在教师的鼓励下建立起一种再学习的过程,同时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训导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建立起一种鼓励式的教学模式,让教师能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仅要鼓励学生,而且还需要对他们创立的一些活动,更好地完善,从而促进他们对数学问题探究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完善。
篇9
一、按照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标理念实施教学,重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数学素养是指以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和数学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心理方面的稳定属性。数学素养是数学科学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严格的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的,融于身心中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是一种心理品质。数学素养的生成是个体在已建立数学经验基础之上对数学感悟、反思和体验的结果。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素养是一种基本的文化素养,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作为一种人们内隐的、逐步形成的能力、素质或者修养,它是一种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抽象的综合表现。新课标认为高中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从数学双基、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几个方面进行。
二、要有层次地实施数学教学
数学教师在具体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时,要做到稳扎稳打、井然有序,让学生有层次地学习。在课前预习中寻找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针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自身就会发现很多问题。这种在课前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应该属于探究过程中的一个内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自己提出相关的疑问,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之前针对本章所学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引导性质的安排和布置。
通过深入课堂展开讨论、探索质疑问题。探索疑问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就是由疑难或不确定的情境到确定的情境两端之间的全过程。在这个阶段,学生经历了主动探究和自我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其掌握了陈述性知识,而且使其掌握了过程性知识,产生了深层次的疑问。在学生自行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根据问题的性质、难易程度适当给以启发性地点拨,使其开窍,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思考,使他们从各个角度进一步探索分析。教师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来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最后教师通过解惑答疑、归纳总结来进一步调动学生探索的欲望。
三、运用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运用新课标理念探索出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数学表达式、几何图形的结构,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美与和谐美,结构对称的物体很容易给人一种均衡的感觉,容易使人产生美感。在画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时,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对称美。例如,在绘制圆、椭圆、双曲线等图形时提醒学生注意它们的对称性,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对称、流畅和洒脱之美。再比如,讲二项式定理时,教材介绍了“杨辉三角”,通过学生阅读与探究,使他们发现一个三角形中竟蕴藏着如此多的奥妙。再经过教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这个特殊三角形所蕴含的对称美与和谐美。另外,美育对使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一步提高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美的创造力,健全学生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高中数学活动中运用几何画板揭示高中数学中蕴含的数学之美,通过美的熏陶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方面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创造
了解数学史的人都知道数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巨大,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数学史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励学生创造。一般来说,历史不仅可以给出一种确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感到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中那些千锤百炼、天衣无缝,同时也相对失去了生气与天然的、已经被标本化了的数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可以引导我们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可以想象,善于思考和学习的希尔伯特肯定会从中领悟到一个数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这种包括几经碰壁终于找到解法的探索过程在教学书上无论如何是看不到的。把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看,这样实际上是非常富于启发性的。
篇10
一、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
1.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
所谓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就是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所要讲的内容属于认识、了解、理解、掌握中的哪一个标准,对教学内容要理解透彻,然后明确知道自己要讲哪些内容.有的教师对高中数学核心知识和核心思想的认识不深刻,不能够充分地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准确定位知识目标要求,导致教师不明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倒讲了不少,这就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教师忽视备课中的“备学生”
所谓备课时的“备学生”,就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科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等内容,从而确定上课的分层提问、分层作业等.而有的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环节,教师如果对学生不够了解,教学的方法就会不适合所教的学生,极有可能过多的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上不厌其烦,也有可能对学生不熟悉的内容不加解释,使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教师忽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仍以“满堂灌”为主,讲得太多,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太少,缺少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影响了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不宜对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消化,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学习兴趣下降.可见,这种缺少互动的课堂,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强
不同教师必有不同的专业素养,在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教师的组织、调控能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素养等都可能影响一个活动本身的实际效果.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能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部分教师由于教学智慧不够,对课堂生成性资源把握不住,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从钻研教材开始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课的蓝本,是实现课程标准的载体.新课改的理念是要求教师充分地运用教材,把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料,而不是只去教教材,特别是高中数学,数学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照搬课本就可以学好的课程,它需要的是发散性思维,要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需要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同时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掌握.
2.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好上课所要讲的内容,努力挖掘出教材中的思维材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讲授奇函数和偶函数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其概念和定义,可以先给出这样三个函数:f(x)=3x-1,f(x)=1[]x,f(x)=x2+1.接下来让学生将每个函数的f(-x)和-f(x)计算出来,将得出的结果与f(x)进行比较,然后让同学检查每组中是否有相等的.学生经过检查会发现f(-x)≠f(x),f(-x)=-f(x)和f(-x)=f(x),这时教师就可以针对这种现象提出疑问:我们该如何来描述这种现象和本质呢?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和思考,然后再通过分析函数的定义域及以上的相等关系得到非奇非偶函数、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概念.其实接下来还可以再设置这样一些问题:这三种函数的不同等量关系是否和它们的图像特征相关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关系呢?
3.从了解学生开始
要想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进一步的提高,就要充分地掌握学生的基础和认知水平,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服务对象.俗话说“知己知彼方则百战不殆”,这也是高中数学应该坚持的教学原则,其中的“知彼”说的就是了解学生,根据各种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措施.有好几种途径可以用来了解学生.例如,可以通过与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对教学和教师的要求,通过数学测验来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情况.经过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教师就可以在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想法和需求的基础上来灵活地采取教学措施,为学生搭建高效的数学学习平台,充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教师要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思维,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将解题过程的思维方法教授给学生,努力地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的思维具有广阔性、创造性与灵活性.
5.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慢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改变了数学课堂“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老模式.与传统模式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使得数学课堂更加的形象、生动,更加的具有吸引力,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设计合理的教学课件可以大大节省教师的板书工作量,使教师有精力将所举的例子讲得更加透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只是用来辅助教学,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合理设计,该板书的那一部分绝不能由多媒体来代替,否则实效性将大大降低.
- 上一篇: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
- 下一篇:图书管理可行性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