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优势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治理优势

篇1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社会治理

1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有社会组织38.7万个,比2006年增长9.3%;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456.9万人,比2006年增长7.4%;形成固定资产总值682亿元,比2006年增长61.2%;收入合计1343.6亿元,比2006年增长111.3%;各类费用支出900.2亿元,比2006年增长99.9%;2007年社会组织增加值为307.6亿元,比2006年增长173.9%,占服务业的比重为0.32%。这些社会组织业务范围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境保护、法律服务、社会中介服务、工商服务、农村专业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2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

2.1 社会沟通优势 非政府组织可以起到一个中介作用,能同政府保持较密切的关系,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能深入到社会基层,贴近群众。它们可以宣传和普及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教育和动员群众,可以作为传达民情的渠道,反映群众的愿望和意见,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非政府组织还可以作为一条重要的纽带,去影响政府的决策和计划以使其更适应群众的需要,在其所服务的社会基层同企业与公众之间发挥着沟通作用。

2.2 专业性 不同于政府部门的是,关注某一类社会问题或救助某一弱势群体,是绝大多数非政府组织在成立之初就很明确自己的目标,他们根据自己的目标设定标准来吸纳组织成员。就是因为非政府组织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集体专长,其思维逻辑与角度又不像行政部门那样受到种种既定的“政府”思维惯式的约束和干扰,非政府专业性使它们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可以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援助,才可以在多方位提升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广度和深度,给复杂的社会公共治理带来新的思维与转机。而政府处理日常的公共事务往往并不具有很大的针对性,长期从事某一特定领域公共事务会形成思维定式和领域限制,必然难以适应突发事件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因此,有必要长期聘请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决策的顾问与智囊。

2.3 灵活性 政府在对公共事件的决策中往往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因而在面对非常庞杂繁琐无法预见的社会公共问题时,反应有时难免比较迟缓。而相对于政府来说,在面对突发性问题时,反而能够很快作出反应,因为非政府组织运作成本比政府少很多,没有复杂的程序,加之组织结构灵活多样,更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例如我国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政府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虽然最终取得了抗洪救灾的胜利,但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是巨大的,从现代的新公共管理角度来说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充分鼓励和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是政府现代化多元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非政府组织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条件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组织体制、组织结构灵活多变有很大的弹性。非政府组织的政治性不强,官僚化程度低,在许多方面,非政府组织比国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便于去做政府不方便去做的事情,调整其组织结构来适应各种各样的地域和人群的需要。80年代末,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的一项研究认为,可以将其它地方先进的技术引进来,选择适当技术,非政府组织比政府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非政府组织在辨认民众的需求和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开展活动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反应较快,所采取的行动也较为迅捷。还会对民众的需求作出及时的有创意的举动,选择适当技术,使其同本地的各方面条件相协调。

2.4 民间性 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它不隶属于政府,也不受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的支配,它所依赖的是广泛的民间力量,从事政府职能之外的社会救助等工作,它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和行为能力,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可以自己设定活动内容。它的最大优势是往往倾向于弱势群体能够自下而上传输弱势群体的声音,同时可以监督地方政府机构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都有助于保证实现弱势群体的公民权利。而且非政府组织有能力深入社会基层,如农村和城镇社区,通过帮助建立和发展一些民众组织和社区组织促使民众自己能拥有资源,以使贫困人群逐步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够管理和支配资源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协助政府解决社会管理中政府无法顾及的薄弱环节,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而且还能通过非政府组织加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和交流,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春萍.合作、收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

[2]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11.

篇2

关键词:旅游管理;社会问题;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治理措施

1旅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

(1)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不协调过去,很多旅游资源地在开发时,人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没有生态保护意识,主要采取的是粗放型方式,使得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平衡产生消极影响,两者之间出现冲突,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人们的大不合理开发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当今,旅游业并不是理想中的“无烟产业”,没有污染,人们在客观的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往往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丰厚的经济效益会造成生态自然环境的损坏,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在逐渐地被侵占,城市建设破坏了旅游整体环境的和谐美。(2)旅游经营管理的水平较低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企业也是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企业规模比较小,大都是个体经营,没有雄厚的实力,管理水平较低,其中存在很多的弊病。并且,我国很多旅游地的管理模式还是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调节模式,经营权和所有权不相分离,导致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率低下,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明确,市场竞争不公平,管理系统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这无疑加大了主观管理难度,降低了客观专业性。我国省市各个旅游协会都属于群众组织,相关的政府部门只是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但是旅游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管理的脱节现象,造成旅游协会在监管过程中不能起到真正的调节内部矛盾的作用,从主观上,不愿意去管理,不敢去管理,也不会管理。不能实现其调解和协调的作用,因为,旅游协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逐渐下降,使其处于被动和搁置的状态,间接影响了旅游行业的发展。(3)旅游在线营销方法滞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旅游业的管理营销也随之网络化,逐渐向在线化趋势发展,从当下营销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在网上订购机票、车票、门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网络发展还不完善,在线营销还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第一,并不是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技术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第二,网络营销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其安全性不能保障;第三,在线营销服务水平还需提高;第四,各个旅游网站的设计缺乏特色,不能标新立异;第五,缺乏专业的在线网络营销人才;第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导致在线营销行为缺乏约束力,不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旅游管理问题的主要治理措施

虽然近几年旅游业发展非常迅猛,但管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也突显出来,为了使旅游业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市场秩序更加规范,管理更加有序,缓解并解决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保证旅游业的良好发展,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1)将旅游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新《旅游法》的正式颁布和实施,旅游业的不良风气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存在着差异性和特殊性,在实际旅游管理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也有部分顽疾非常棘手,恶性违法侵害旅客权益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在《旅游法》的规制下,各个地区旅游景点还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立法部门适时出台《旅游法》的实施细则。积极响应《旅游法》的相关精神,让《旅游法》真正成为人们旅游的保障,以促进旅游业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为有关部门的依法监管和游客的出行以及旅游企业的合法经营提供法律上的保障。(2)逐步完善监督,明确管理的相关责任因为旅游业管理工作比较繁重,存在的社会问题复杂而棘手,因此,需要把内、外部监督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赋予旅游协会一定执法权,并建立专门的政府旅游执法部门和执法队伍,高效率地解决旅游纠纷,处理突发案件或者群众投诉,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在景点上还可以设立管理委员会,使旅游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为游客和旅游企业营造一个安全、规范、有序、和谐的旅游环境,以促进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3)科学规划,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管是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还是在旅游管理的过程中,都要提倡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理念,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遵循自然规律。在一些节假日,我国各个景点都会迎来旅游高峰期,但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管理上忽视了景点能够承受的旅客容量,不但破坏了优美的环境,还降低了景点的服务质量,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做到科学规范和管理,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保障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间接地带动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对于扩就业、增收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谢彦君,陈才,谢中田.旅游学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郑本法.旅游产业的十大功能[J].甘肃社会科学,1998(4).

篇3

[关键词]工会;企业文化建设;苏嘉杭“和畅之道”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28-01

苏嘉杭“和畅之道”企业文化从建设、形成企业文化体系到取得企业文化实践功效的历程也是苏嘉杭公司工会的成长历程,公司工会结合自身的组织功能,积极推进“和畅之道”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努力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注重发挥企业工会组织的“五大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

1、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公司工会有健全的组织网络系统,建立了公司机关及各收费站、服务区、排障大队、监控中心、稽查大队、速高子公司等15个分工会,从上到下,网络贯通。从组织上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措施进入站、区、队,落实到各班组、各员工,提高了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各项建设的热情,同时吸引职工的广泛参与,提高了员工的参与度,使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能融入到各个层面。

2、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阵地优势。在“和畅之道”企业文化建设中,围绕企业发展中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代会、分工会、职工之家、学习型班组、读书点、读书站的作用,调动广大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和主人翁精神,充分肯定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首创精神,充分听取广大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合理化建议,利用工会组织的各个阵地为企业文化出谋划策,既让职工展示自我,又能促进企业文化有序发展。

3、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载体优势。工会组织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打造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通过“两争一树”、劳动竞赛、创“工人先锋号”、苏嘉杭之道报刊、网站、触摸屏、宣传栏等媒体,特别是在公司网站上开辟了“和畅之道”企业文化专栏、工会建设专栏,显现企业文化的效能,彰显企业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富有影响力和生命力。

4、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活动优势。有人说工会的活力在于活动,工会在组织企业职工活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开展综合竞技运动会、周年庆典文艺活动、集体生日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集体年夜饭、领导慰问、爱心捐助、扶贫帮困、建立帮困基金、志愿者服务、准军事化管理、劳动竞赛、有奖征文、格言征集、理念故事征集、演讲比赛、才艺展示等各种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职工的情操,凝聚了职工的团队精神,有利于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共同愿景的实现起到催化作用。

5、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骨干优势。骨干队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申_坚力量,公司的兼职工会干部、职工代表、先进模范人物等以及文体骨干、信息员、工会积极分子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组织他们走出去观摩、调研,请外面来授课、培训,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指导和示范作用,不断为骨干队伍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苏嘉杭公司工会注重把工会工作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确立了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利用有效的机制来推进企业文化的实践与持续发展。

1、利用教育培训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干。工会通过宣传贯彻《企业文化蓝皮书》、《公民思想道德实施纲要》等主题教育、开展员工各层面的业务拓展培训、工会每季度给每位员工赠送一本书籍等,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忠诚度、事业心的高素质、高效率员工团队,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利用人才晋升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人力保障。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本质特性,人才战略是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要一环。工会通过开展服务明星的评比、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使企业一些优秀的员工脱颖而出,还通过竞聘上岗为优秀员工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从而为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人力支撑和保障。

3、利用各类活动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增添推动力。组织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是工会组织的优良传统,是企业融合人际关系、提高员工综合能力、宣传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培养职工集体主义和进取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工会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劳动竞赛活动、“日练百字、周写一文、月读一书、年学一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活跃和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缓解了紧张疲劳的情绪,又为焕发职工精神、展示企业文化、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起到“助推器”作用。

篇4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项目落地

团市委成立招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拿出主要时间精力,亲自带队招商,抽调机关精干人员到经济发达地区驻点招商,制定招商考核办法,实行量化考核制和一票否决制。组织开展潍坊青岛青年企业家招商恳谈会、潍坊厦门青年企业家招商交流会,招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二)培育选树青年人才,筹建“青年人才库”

团市委着力从优秀青年公共管理人才、企业精英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青年文艺人才、技术能手、农村适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党外代表人士以及其他方面人才等九个方面在全市各县域地区选拔100名优秀青年编入潍坊市“青年人才库”,为全市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和选树典型,团市委在五四前夕开展了十大杰出青年和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评选活动,积极培养、大力宣传和表彰在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业绩和重大贡献的青年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引导青年、教育青年、感召青年,激励广大青年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服务社会,建功成才。

(三)促成经贸考察实效,开展“百名博士潍坊行”和“百名企业家潍坊行”活动

团市委结合实际,计划开展“百名博士潍坊行”和“百名企业家潍坊行”活动,为青年英才搭建锻炼实践的舞台,为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转化铺路搭桥,全力支持滨海建设,奋力助推全市科学发展。组织100名高层次博士级青年人才和100名青年企业家,分赴全市各县市区尤其是“蓝黄”两区覆盖的县市区,将自身技术、企业优势与县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为全市科学发展提供合理的经济发展建议。积极邀请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创业青年来潍考察,举办全省青联助推县域科学发展潍坊行、山东青年企业家论坛、“鲁台青年创业交流周”,吸引境外资金、项目、人才和技术。

(四)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发挥组织优势作用

组织各参与主体结合企业实际,通过以商招商、以友招商和以企招商等多种形式,到县区投资兴业,如建分厂(分公司)、开连锁店等项目,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助推全市科学发展。对来潍参加“中国青年企业家蓝色经济齐鲁行”活动的全国青年企业家逐一进行回访,积极推介招商政策和发展环境,努力吸引全国知名企业投资发展;发挥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主体作用,加强与上下游产业的联系,广泛搜寻投资信息;发挥潍坊市青年联合会北京分会平台作用,全面发动潍坊籍在京优秀青年人才,广泛寻找招商线索;筹备成立济南、广州、粤港澳、上海、青岛潍坊青年联合会,更大范围凝聚潍坊籍青年人才,整合驻外人脉资源,全力服务招商工作。

二、统筹资源,搭建平台,全力服务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一)创新实施“青年企业家跨越发展计划”

团市委创新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实施“青年企业家跨越发展计划”。紧密结合青年企业家的思想学习、社会参与和创业发展等多层次需求提供具体有形的服务,帮助他们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和社会团体联系沟通,提供政策、法律、信息、技术和资金等服务。在县区定期举办各类座谈研讨、交流学习、经济论坛等活动,加强县区、乡镇和村办企业高层青年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围绕加快全市青年企业家跨越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提升服务效能、制度创新建设、强化典型宣传、营造成长环境、加强交流培训、提供公共服务等实施措施,力争在未来3-5年内,重点培养10名能够带领企业进入全市民营企业100强的青年企业家。

(二)积极举办“金点子”征集活动

为进一步调动全市青年企业家热爱潍坊、发展潍坊、服务潍坊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市贡献智慧力量,团市委在全市青年企业家中举办“金点子”征集活动,从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融合,加快生态潍坊建设,重大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保障,提升教育、科技、人才等智力支撑,创新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和角度,通过开展调研深入了解熟悉的领域和认为突出的问题,提出有深度、有见解,对潍坊经济社会发展有意义的建议。

(三)扎实开展“蓝海计划”

为解决青年在创业、守业、发展事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短缺、专业理财知识、金融知识不足等问题,团市委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在全市开展金融助力青年创业“蓝海计划”,加强与各大银行合作力度,积极为创业青年争取资金、政策支持,为青年搭建起创业大舞台,进步推动青年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

(四)有效推动“助力工程”

举行“全市青年创业大赛”,通过风采展示、现场PK、评委点评,综合沙盘对抗、商业实践、商海舌战等赛事环节,锻炼青年创业的能力、素质和水平,为带动更多的青年自主创业发挥积极作用,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成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依托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青联委员、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先进青年代表所在单位,选取有接纳见习青年意愿和能力的企业,为有就业需求青年提供见习岗位,促进青年就业。举办全市青年旅游知识竞赛,精心设计题目,组织开展网络答题、现场竞赛、短信答题等不同方式的旅游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宣传潍坊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扩大潍坊各旅游景点的社会知名度。

三、巩固品牌,打造阵地,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继续巩固“希望乐园”公益项目

按照“资助服务、文化传播、志愿服务”三位一体的战略要求,针对县域地区农村贫困青少年、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青少年群体面临的生活缺助、学业缺辅、情感缺导等实际问题,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安全指导、心理咨询等项目,用真情关心关爱农村青少年幸福成长,实现民生改善的新跨越。

(二)深入创建青少年“启航驿站”

社区是广大青少年、新市民生活工作的聚集区,在县域社区建立“青少年启航驿站”,有效整合各项服务资源、项目和设施,建立健全四点半学校、爱心超市及希望工程爱心募集点、12355青少年维权与心理咨询处等服务阵地,服务于县域青少年发展需求。截至目前,已广泛动员号召团员青年、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参与创建青少年“启航驿站”26个。

(三)积极筹建“青年创业基地”

建设青年创业平台,依托商业楼宇、孵化器、创业园区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青年创业基地”,在土地、税收、管理、服务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优惠政策,并在咨询、招工、人员培训和生活后勤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为广大创业青年提供直接、有效的创业服务。计划年内建成市级“青年创业基地”30处。

篇5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前言

我国关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有研究者陆续对广东、广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浙江、上海等省(市)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调查,而四川省的相关研究依然较为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四川省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系统的调查,揭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建立和健全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效途径,以期对四川省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和改善提供借鉴。

一、研究方法

在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地区、内江地区、南充地区等五个地市选取若干所幼儿园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测查。

采用SCL-90症状量表〔1〕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共发放问卷355份,被调查者全部为女性,收回有效问卷336份,有效率为95%。有效问卷通过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相关调查结果

1.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从表1可见,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较,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8项因子均与全国成人常模存在显著差异。

2.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SCL-90因子分如达到3分及以上,则表示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以3分为界限值,本研究共检出幼儿园教师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388次,占总样本的37.34%。居于前五项的检出率依次为抑郁(16.3%)、焦虑(14.5%)、强迫(11.7%)、偏执(7.1%)、敌对性(5.4%)。

3.社会支持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从表2可见,社会支持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影响,其中客观支持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均有影响,主观支持只对教师的敌对因子有影响。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对教师的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4个因子有影响。除了恐怖因子外,总社会支持对其余各因子均有影响。

(二)调查结果分析

测查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的躯体化因子与全国成人常模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因子与全国成人常模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或P<0.001),其中人际关系敏感得分均低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其他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以上表明四川省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比全国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研究者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变迁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新《纲要》的颁布,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角色定位、专业文化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无形中给教师增添了压力,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2.幼儿园本身也是一种压力情境。首先,教师整天面对的是众多懵懂的孩子,他们天真无邪却又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而又缺乏知识经验和自控力,教师既要花大量的精力组织教育活动,还要耐心细致地照顾好幼儿的饮食起居和生命安全。第二,家长过高的要求和社会过高的期望也给教师增添了较大压力。第三,幼儿园活动频繁,各种竞赛活动、迎评检查及用人制度也给教师带来种种心理压力。

3.幼儿园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教师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劳动,收入却不如别人,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较薄弱,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这也是教师产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原因。

4.幼儿园教师个人的特点。有些幼儿园教师自身缺乏排遣压力的能力,不善于向外界求助,因此常常陷入心理困境而无法自拔。

转贴于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四川省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其中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主观支持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几乎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二)建议

1.教师要提高自我认识。不同的个体吸引社会支持的数量、质量以及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感受与评价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修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正视心理压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

2.园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1)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努力提供良好的设施设备,为教师营造一个舒适、宽松的教育环境。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教师,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工作氛围。

(3)合理安排班级人数,减少班额,适当减少竞赛活动和教师的教学任务。

(4)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或休闲时间和场所,让教师在工作之余能得到放松。

(5)增加教师进修机会,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工作胜任感。

(6)努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尽量为教师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3.家庭及社会应给予支持。家人、亲友或同事应经常关注教师的工作,当他们出现困难时,积极提供帮助。

4.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幼儿教育,正确对待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及其付出的劳动。

5.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

总之,多给教师一些实际的鼓励,多给教师一些体谅和宽容,多给教师一些理解和尊重,让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让教师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幼儿教师;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离职倾向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4-0096-07

收稿日期:2012-10-1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教师发展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机制研究”(09YJAXLX001)资助

作者简介:桑青松(1972-),安徽肥东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习心理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在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过程中,幼儿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关键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因此,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办园质量的保证,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幼儿园师资流动频繁,稳定性差[1]。近年来幼儿教师的流失,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大量流失,已成为阻碍和困扰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

离职倾向是针对自愿离职现象提出的,指工作者在特定组织工作一段时间,经过一番考虑,蓄意要离开组织的意图[2]。它是个体在一定时期内变换其工作的可能性,是一种潜在的离开组织的愿望。Mobley 等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指出离职倾向是研究雇员离职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变量[3]。国内外已有教师离职倾向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集中在中小学教师,以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很少。其中作为社会环境上的社会支持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以及自我评价等因素与离职倾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自我评价是主体通过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社会价值的体验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它是自我意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是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4]。核心自我评价是个体潜意识里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一种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基本评价,是深层次的自我评价。它是一个更宽泛的、更基础的、更高层次的人格概念,具有评价性、基本性、广泛性的特点。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建构和谐自我,积极地认知社会事务;有助于适应环境,摆脱孤独,保持心理健康。自我评价较高的人往往也具有较高的抱负,也可以取得较高的成就。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早期研究始于国外,且多集中在人格心理学和工业组织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们探讨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等工作行为的关系,并且也证明了核心自我评价对工作行为的预测作用以及对其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5]。国内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也是近几年开始兴起的,除了探讨对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组织绩效、职业倦怠、就业动机因素以及组织承诺等工作行为外,近年来也逐渐转向学校,并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但鲜有涉及针对教师的研究。

社会支持是个体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心理支持来减轻和缓解心理应激反应、精神紧张和其他不良心理状态[6]。社会支持缓冲器模型理论认为,社会支持是通过压力消除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起作用,它可以缓冲压力事件对个体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

本研究以幼儿教师为对象,针对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特征,研究幼儿教师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与离职倾向关系,以期帮助学校管理者有针对性地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自我评价水平,从而降低其离职率。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徽省合肥、芜湖、安庆等市8所幼儿园幼儿教师为被试,采取便利抽样,以幼儿园为单位集体施测,并当场收回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6份。回收率为94.2%。最终的样本构成见表1。

(二) 研究工具

1.核心自我评价量表。采用Judge等编制[7],由杜建政进行翻译修订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并对修订后的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8]。本量表为自评量表,共10道题目,采取Likert5点记分。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为0.815。

2.社会支持量表。采用由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有10个项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10个条目计分之和即为总分[9]。分别计算各维度得分,分数越高,说明被试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水平较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也较好。该量表信度0.80,效度0.89。经过近30项的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证明,重测一致性为0.76-0.89[9]。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为0.813。

3.离职倾向量表。采用李经远、李栋荣翻译和修订的由Michael和Spector编制的离职倾向量表,包含六个项目[10]。根据条目之间的相关性,条目1和条目6构成离职倾向维度一,表示辞去现在工作的可能性;条目2和条目3构成离职倾向维度二,表示寻找其他工作的可能性;条目4和条目5构成采用离职倾向维度三,表示获得其他工作的可能性。量表采用4点记分法,从从不到经常,分别记1-4分。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0]。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为0.847。

4.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幼儿教师的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收入、文化程度和所在幼儿园性质。

(三) 施测与数据处理

采用统一书面指导语,由心理学专业人士担任主试,以幼儿园为单位,集体施测,并当场收回问卷。问卷收回后,剔除回答不全或有明显反应偏向的无效问卷24份,最后得到的有效问卷376份,有效率94%,然后将采集的数据录入计算机。经过初步整理后,将反向题进行分数转换。然后采用 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幼儿教师核心自我评价总体状况分析

幼儿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19.13±2.81)处于中等水平(理论中值为19分)。进一步考察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工作年限、所在园性质五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工作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核心自我评价在年龄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F(3,375)=19.76,p

幼儿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处于中等水平。这与Judge在美国的研究中偏高的得分结果不同[11],这可能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所致,中国人受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影响,崇尚中庸,往往比较谦虚内敛,此外幼儿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认同、面临的社会压力等也可能是导致差异的原因。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的[12]。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已经趋于成熟,对自我的评价也较为全面、客观,能够辩证地分析自己的思想、行为、性格特点等。因此,幼儿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所在园性质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工作年限的幼儿教师在核心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幼儿教师显著低于其它三组的幼儿教师。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工作胜任感的增加、在单位职称及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胜任感的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评价会显著增长。

(二)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总体状况分析

本次376名被试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量结果与全国成人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全国常模(见表2),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整体略低。从表2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率和支持总分等社会支持因子均低于正常成人,且差异极其显著(P

本研究中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全国常模,表明其整体欠佳。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发现,幼儿教师对社会支持的作用认识不足,利用不够。这说明,幼儿教师比较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的获得与利用途径,尤其缺乏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所给予的支持。随着幼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面临新观念的更新和教育保育方式的转变,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幼儿园等级评估考核等,幼儿教师工作时间加长、工作量增加,与同事和家人缺少时间沟通,也没有机会获得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这导致幼儿教师社会支持水平较低,难以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

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工作年限、所在园性质五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在社会支持总得分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在年龄(F(3,375)=39.26,p

(三) 幼儿教师离职倾向总体状况分析

根据李经远、李栋荣的等级划分标准判断离职倾向的总体水平,将离职倾向总分换算成总均分,划分成≤1分(很低)、>1≤2(较低)、>2≤3(较高)、>3(很高)四个等级。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幼儿教师离职倾向在4个等级的人数及分配比例为:很低人数最少,共有8人,占2.1%;较低为97人,占25.8%;较高人数最多,达259人,占68.9%;很高为12人,占3.2%。因此,幼儿教师总体离职倾向较高(见表3)。

进一步考察了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工作年限、所在园性质五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在离职倾向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离职倾向在年龄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F(3,375)=36.96,p

本研究发现,幼儿教师离职倾向较高,离职倾向总均分>2的达到72.1%。虽然离职倾向与离职行为仍有距离,但如条件允许,如获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的情况下,离职行为即可发生。有了离职倾向的幼儿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减少、积极性变差、投入度降低,长此以往,会对幼儿教育造成消极影响。

本次调查的幼儿教师的离职倾向在工作年限、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所在园性质五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工作年限上,工作5年以下的教师离职倾向得分最高,工作年限为11-20年的教师离职倾向得分最低。工作年限为5年以下的教师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对工作还处于适应阶段,幼儿园工作的压力容易产生对自己职业选择的质疑,且对他们而言,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未最终定型,选择机会还很大,因而容易产生离职念头。工作年限为11-20年的教师年龄基本在36-45岁间,工作、生活都基本稳定,且多为幼儿园骨干教师,职称结构相对较高,对幼教职业的认同感较高,不会轻易选择离职。本研究还发现年龄在46岁以上的教师离职倾向也偏高,这可能是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教师接近退休年龄,从事幼教工作的体力和精力下降,出现了力不从心的状况,因此会有较高的离职倾向。从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水平来看,她们在社会群体中属于中等略偏下,这与她们所付出的艰苦劳动、承受的重大压力是不对等的。收入影响教师离职倾向,收入越高离职倾向越低。收入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一旦可能获得超过原单位待遇的工作,幼儿教师即会产生离职倾向,严重者即造成离职行为。对于学历较高的幼儿教师来说,他们本身有能力和才华,可以从事其他获得高薪和更好社会地位的工作,这可能导致她们产生比低学历幼儿教师更高的离职倾向。已婚幼儿教师离职倾向低于未婚幼儿教师,出现这样的差异一方面可能是婚姻使得幼儿教师更多的担负起赚钱养家的重担从而促使她们希望可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婚姻带给幼儿教师对于孩子在其生命中意义的另一种解读,从而使教师更有爱心的投入到教育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公办幼儿园教师的离职倾向低于民办幼儿园老师,这可能是由于民办幼儿园少有职称评定、进修学习、评奖等机会,福利待遇普遍比公办园差,教师一般为聘任制,有临时工的心态,流动性大,学历层次低,敬业爱岗意识淡薄,普遍感到前途渺茫[14]。这一系列因素促使公办幼儿园教师较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意志更坚定,工作满意度更高。

(四) 幼儿教师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与离职倾向间的关系探讨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了幼儿教师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如表4结果显示离职倾向与社会支持各维度、核心自我评价之间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与核心自我评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以社会支持各维度和核心自我评价作为自变量,以离职倾向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中可看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显著(P

根据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的具体程序[15],对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与离职倾向关系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采用强迫进入变量法,进行三步回归分析。首先,以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为自变量,以离职倾向为因变量,求出回归系数c;其次,仍以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为自变量,以核心自我评价为因变量,求出回归系数a;最后,以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为自变量,以离职倾向为因变量,求出回归系数b和c'。中介效应检验的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维度对离职倾向存在显著的影响(回归系数c显著);核心自我评价对离职倾向存在显著的影响(回归系数b显著);客观支持与主观支持对核心自我评价也有显著影响 (回归系数a显著);在引入核心自我评价这个变量后,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就不再显著。由此可知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

图1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效应示意图

经过Person相关分析发现,幼儿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和离职倾向呈负相关。即社会支持越差、核心自我评价越低,离职倾向就越大。本研究也显示,社会支持各维度与核心自我评价之间显著正相关。这主要是因为社会支持水平比较高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也多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他人,从而信任他人,因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互动心理,进而表现出对自己更多的喜爱和尊重、接纳和信任,其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也就高;反之,社会支持水平较低者在人际交往中就比较消极被动,往往从别人那里得不到更多的尊重和支持,从而影响对自我的评价,进而降低了其核心自我评价。以社会支持各维度和核心自我评价作为自变量,以离职倾向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进入回归方程,3个变量共可解释离职倾向38.6%的变异量。其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对离职倾向为负向预测。虽然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离职倾向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但对支持的利用度却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这说明,幼儿教师比较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的获得与利用途径,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不佳。影响教师离职倾向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作为社会环境上的社会支持因素和个体心理上的自我评价因素与离职倾向存在密切联系。

经过研究分析得出,核心自我评价在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影响核心自我评价间接影响离职倾向。核心自我评价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良好的社会支持无疑起到重要作用,较多的社会支持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认知与情感体验,从而最终决定个体的核心自我评价,本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与核心自我评价显著相关,具有较多社会支持的人其自我评价也相应较高,而具有较少支持的人其自我评价也相应较低。而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一个中介变量,由于它是对自我正向地评价和情感体验,具有较高自我评价的人较为接纳自我,在人际交往中也比较自信主动,因而也较易赢取他人信任,由于受到他人的接纳和信任,这种良好的人际网络对开展工作无疑大有裨益,其工作满意度也随之提高,离职倾向自然较低。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支持对离职倾向的间接影响是通过核心自我评价这一中介变量起作用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受社会支持的影响,同时它又影响离职倾向,即起到中介作用。

四、讨论与建议

社会支持水平及核心自我评价对幼儿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结合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可以从改善社会支持水平和提高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两个方面着手,促使幼儿教师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倾向。

(一) 建构丰富社会支持网络

当前幼儿教师承受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双重负荷,在遇到困难时应得到各方的支持和理解,幼儿教师接触的环境一般以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等为主,因此,可以从社会、幼儿园、家庭等三个层面的分工协作来促进幼儿教师社会支持水平的提高。共同形成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等方面的合力,这对于缓解教师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有必要的。

家庭是影响教师社会支持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成员的理解与支持对个体的身心产生极大地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压力情景下,得到来自伴侣或其他家庭成员的社会支持,并且拥有较高社会支持水平的个体心理更为健康。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中,个体能得到各种信息的交流,感受到被爱、被关怀,有利于个体获得归属感、尊重感、满足感和价值感。因此,营造重视学前教育的社会氛围,引导社会成员包括家庭成员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会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

幼儿园是幼儿教师的工作场所,是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客观社会支持水平的重要环境。建立领导、同事、幼儿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本研究发现幼儿教师尤其缺乏来自上级领导的支持。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应充分肯定幼儿教师的辛勤劳动,加强与幼儿教师的情感交流,创设良好工作环境,营造宽松、愉快、平等的人际氛围。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来自领导的支持,建立对领导的信任。此外,幼儿园管理者还应尽量避免幼儿教师的超负荷劳动,努力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提供必要的经济或情感支持,最大限度地减轻工作压力对教师身心的不良影响。

根据我们的研究,幼儿教师对支持利用度并不高,甚至显著低于国内正常成人。如果只提高幼儿教师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水平,而忽视了支持利用度的提高,那么将事倍功半。因此,为了更高效地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应从帮助幼儿教师认识支持利用的重要性、掌握支持利用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着手,提高其支持利用率。当感受到环境压力时,可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负面情绪,将引导幼儿教师向家人、同事、知心朋友或领导寻求帮助和支持。这样不但可以宣泄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减低并消除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的伤害,还可以通过教师和家人、同事等一起讨论压力情境,帮助幼儿教师对压力的情境进行重新审视,确立更现实的目标、更合理的期望,避免因过高的期望给自身带来的压力。

(二) 形成合理核心自我评价机制

让幼儿教师学会肯定自我,多看重自我的优点,积极的进行自我评价,有助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增强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幼儿教育事业当中。本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幼儿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得分是接均水平(19.13±2.81,理论中值为19分),但是仍有不少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应该适当让她们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引导幼儿教师学会正确看待失败,学会肯定自我,提高核心自我评价。比如,帮助幼儿教师积极开展归因训练,掌握正确合理的归因方式等可以减少错误归因、缓解内心冲突、建立合理的认知信念,进而提高幼儿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影响核心自我评价。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少数年轻幼儿教师缺少与他人交往和有效表达的技巧,往往造成与领导、同事和幼儿的非良性互动,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消极被动。由于缺少应有的尊重和支持,影响幼儿教师对自我的评价,进而降低了其核心自我评价。因此,提高幼儿教师整体能力素质也是提高其人际交往水平和核心自我评价的重要途径。

目前,幼儿教师普遍面临着工作强度大而待遇偏低、付出多而获得社会关爱度较少的双重矛盾与尴尬。虽然她们承受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双重负荷,社会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尊重和关爱度,却显然不能与实际付出之间划等号。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政策倾斜,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由国家财政保障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不处于弱势地位,让社会形成对幼儿教师的正确评价,给予幼儿教师职业应有的尊重和关爱度。同时,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正确认知,对幼儿教师建立相对合理的期望,让幼儿教师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感受到被爱和尊重,从内心认识到幼儿教师的价值,从而有坚守基础教育的决心。

参考文献:

[1]王艳芝,龚蓉,孔淑丽.河北省幼儿教师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4 (28),301-303.

[2]Gziel H& Sabbatieal Leave.Job Burnout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among Teach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long Education,1995,14(4):331-338.

[3]Mobley WH.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7,62(1):237-240.

[4]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94.

[5]Erez A&Judge T A.Relationship of core self-evaluations to goal setting,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86(6):1270-1279.

[6]Cohen S.Social-support,stress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A theoretical analysis[J].Handbook of Psychology and heath,1984,(4):253-263.

[7]Judge T A,Locke E A& Durhamm C C.The dispositional causes of job satisfaction: A core evaluations apporoach[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7(19):151-188.

[8]甘怡群,奚庄庄,胡月琴,等.核心自我评价预测学业倦怠的新成分:集体自尊[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9):709-715.

[9]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本)[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127-131.

[10]李栋荣,李经远.矩阵式组织结构下角色冲突、组织承诺、离职意愿关联性研究[D].台湾:国立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11]Judge T A,Bono J E,Thoresen C J.The core self-evaluations scal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J].Personnel Psychology,2003,56(2):303-332.

[12]杜卫,张厚粲,朱小姝.核心自我评价概念的提出及其验证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5):1057-1060.

[13]陈朝阳,蔡李平,张林.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教育探索,2006(6):56-61.

篇7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危害;原因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32-0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完善,会计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会计诚信体系的建设不够重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会计诚信激励约束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些企业和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已成为当前会计行业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文章拟从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社会危害性、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社会危害性分析

企业会计诚信缺失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危害性,不仅给会计行业自身的声誉带来严重影响,而且给国家、企业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具体而言:

(一)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对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没有诚信,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会计诚信缺失会导致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从而大大提高市场交易成本,降低市场交易效率,同时会引起国家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给市场经济秩序带来严重损害。

(二)影响会计行业和会计人员自身的发展

诚信是会计最基本的品质,也是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首要原则。如果会计师不讲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会计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会计行业就不可能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对会计人员自身而言,也将面临着由于不讲诚信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三)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广大的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会计报表,如果会计报表不真实,将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取向,进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不断爆出多起会计造假大案,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给当事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二、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现有的法律规范不健全

有些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已无法适应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业务,需要重新修订和完善。有些会计领域虽有法规制度,但实际执行起来相对较难或者是根本不执行,法规形同虚设。尤其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有效的制度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这在客观上为会计失信提供了可能。可以说,会计制度自身的不完善,为虚假会计信息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二)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通过会计造假手段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一些企业的管理层,为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不顾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谋取利益。同时,有些会计人员和会计中介机构,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得到更多的利益,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和企业同流合污,出具虚假报告,成为企业造假的帮凶。

(三)处罚力度不够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造假者的惩处力度明显不够,不足以对造假者产生震慑。在实践中,相对于因造假取得的经济利益而言,造假所付出的成本太不匹配。目前我国对公司造假的处罚大多只注重对单位的处罚,而忽略对个人的处罚,对于造假始作佣者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利益没有太大的触动,从而使得企业和会计人员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肆无忌惮进行会计造假,最终导致会计信用的严重缺失。

三、治理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途径和措施

(一)健全会计制度,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要更加具体,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二是要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增强会计工作的客观性,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三是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严格执行国家的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单位和会计部门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制和离任审计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监督的功能,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加大失信惩罚力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

要继续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明确具体的惩处标准和惩处范围,保证对失信的查处发现及时、惩处到位、责任到人。对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致使当事人合法利益受到损害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会计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法律对造假行为的威慑作用。

(三)强化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要通过宣传和教育净化社会从业环境,广泛倡导诚信观念,树立诚信理念。要让从业者认识到,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诚信的人终究要付出代价并被社会所淘汰。不讲诚信是只注重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要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并通过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制度来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标准,同时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情况的检查,以提高会计行业职业道德水准。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幸福度;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

当前国内学者在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时,往往不再单纯针对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而是 将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 一。宫宇轩在对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 面临压力的缓冲剂,多项研究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益于心身健康。”[1]陈华的研 究也表明 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因子与SCL-90总分间呈显著的负相关[2]。但是研究者较少专 门探讨心 理健康和幸福度之间的关系。杨宏飞等人对小学教师的一项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 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3]。另一方面近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对社 会支持的 关注从原来考察其与躯体健康的关系转移到考察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发现各种社会 支持不但有利于人们的躯体和精神健康,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感[4]。那么在社会支持 、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呈现怎样的相互关系呢?社会支持直接提升幸福度或心理健康 水平吗?

国内学者在对幼儿教师的进行研究时,往往只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而较少对心理健康 与其他因素之间关系开展讨论。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和幸福度三者之间存在紧密 的联系。本研究以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和幸福度 之间的关系,为国内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国际参照。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马来西亚40名华人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 问卷36份,全部为女性。

1.2 方法 ①采用Derogatis,L.R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心理健康状况 。该量表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在国内也已应用于临床研究[5]。②采用肖水源的《 社会支持 评定量表》(SSRS)测试社会支持状况。该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包括客观支持(3条)、 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3个维度[6]。③采用《纽芬兰纪念 大学幸福 度量表》(MUNSH)测试幸福度。该量表由24个条目组成,包括正性情感(PA)、负性情感 (NA)、正性体验(PE)和负性体验(NE)。总的幸福度=PA-NA+PE-NE[7]。以上 量表均由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工作者使用标准化的程序对被试进行集体施测。

1.3 数据统计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SCL-90总均分、社会支持和幸福度之间的关系 对SCL-90总均分、社会支持、幸福度 三者作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SCL-90总均分、社会支持

表1和幸福度之间的相关

从表1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 ,与幸福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幸福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可见,马来西亚华人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与幸福度也越高;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幸福度也越高。

许多研究者们在对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或心理健康与幸福度进行研究时,均忽略了社会 支持和幸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三者进行偏相关分 析。

2.2 SCL-90总均分与社会支持、SCL-90总均分与幸福度之间的偏相关分析 首先,控制了 幸福度变量,对社会支持与SCL-90总均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发现:SCL-90总均分与社会 支持之间的相关由原先的显著相关变为不显著相关(r=0.0691)。 在控制了社会支持变量后,对幸福度与SCL-90总均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它们之间的 相关系数仍为极其显著的高相关(r=0.7427**)。以上结果见表2。

表2支持和幸福度的偏相关

可见,在除去幸福度的影响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在除去 社会支持的影响后,幸福度与心理健康之间依然存在高度的线性相关关系。由此,我们有理 由对前人在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之间关系的结论表示怀疑。我们认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 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来实现的,即主观幸福感是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中间 变量。

2.3 幸福度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的回归分析 既然幸福度对心理健康有如此高的相关, 我们以幸福度各因子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对心理健康做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幸福度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的回归分析

由表3可知,在幸福度的各因子中,只有负性体验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预测力达到了0.7 29。

3 讨 论

研究发现,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幸福度有显著相关,这与宫 宇轩[1]和陈华[2]等人的结论是一致的。在进一步进行的偏相关分析中发 现,幸福度是社会 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变量,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我们认为,社会支持只是一个 客观的外在因素,而能否起作用,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引起个体主观体验的改变,特别是影 响心理健康方面,主观感受才是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真实反映。因此我们认为社会支持对心 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来实现的,即主观幸福感是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关系的中间变量。

在对心理健康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中发现,负性体验对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这就 提醒我们,在关注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时,要关注她们的主观体验,尤其是负 面的消极的体验。即要提高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要特别注意减少她们的 负性体验。

篇9

【关键词】农村民办园;实践知识;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6-0017-0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逐渐转变,农村对幼儿教育这一准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然而,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及巩固仍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工作重心,对学前教育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这就为各种民办园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巨大空间。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数量远远超过公办园,成为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办园主体。当然,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教育投入不足、管理松散、教师专业化水平低、待遇低、队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在人们呼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规范民办园管理、加强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等问题的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农村民办园教师实践知识的积累和幼儿园、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已成为促进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幼儿园教师的实践知识与自我效能感

(一)教师实践知识的积累

传统的教师知识观认为,教师知识是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公共知识,它不依赖于教师个体而存在,这一观点排斥了教师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性、能动性与实践性。而新的教师知识观重视实践在教师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区分了教师具备的两种知识,一是公共知识,二是实践知识。前者是不具有信念、判断、倾向等价值成分的知识,后者则包含了个体的各种价值判断,是教师在教育现场通过种种实践与体验而形成的个体性知识。〔1〕

有调查表明,在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实际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中,52%为非幼师中专学历,其次为高中和大专及幼师学历,尚有部分人员仅具有初中学历,具有本科学历的非常少,在这些教师中所学专业为学前教育的仅占6.8%(谢秀莲,2007)。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教师职前教育的先天不足直接导致了他们职前理论知识或公共知识的匮乏。对没有充分的职前专业准备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更多的教育、教学知识来自于个人的经验积累、领悟与同行之间的交流等。

教师1:刚上班时,园里另外两个老师比较有经验,她们教了我不少东西。幼儿园购买的教学参考书中的好多东西,像冰箱、空调、电脑等,孩子们根本就没见过,也没有教具、挂图。那两位老师告诉我可以根据情况讲些其他内容,于是我就给孩子们讲讲我们当地的风景和风俗,这也很有意思,孩子们很喜欢。

教师2(园长兼教师):上学期我们幼儿园收费200元,这学期涨了20元。家长们刚开始不理解,我把家长们都请来,召开了价格听证会。我把幼儿园的开支给大家算了算,家长们也就知道我不是乱收费,都表示理解了,配合得好着呢。不少其他村子的孩子也到我们这里上幼儿园了。

教师1和2均为高中毕业生,这在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教师队伍中非常普遍。在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知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面对教学或管理问题时,虽然他们可以运用的公共知识很少,但是在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尝试、模仿或体验,也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如面对教学资料匮乏、儿童缺乏相关知识的现状,教师1灵活地利用当地教育资源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与我们所倡导的儿童学习要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的主旨不谋而合。教师2遇到的“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是很多民办园园长深感困惑的问题之一。在农村,孩子多由爷爷奶奶照料,当我们埋怨他们教育观念落后,不支持和配合教师工作的同时也要自问:我们为家长做了什么?如何赢得他们的支持?教师2及时地利用听证会这一形式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最终获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与支持。这个案例也反映出教师2具备一定的实践智慧,而这些,往往都是在实际工作中慢慢积累起来的。

不同于发达地区、城市幼儿园教师相对充分的职前专业准备,这种基于实践的知识积累是农村民办园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设性工具――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教师行为的意义,还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出发点。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教师教育的一个启发是: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许比灌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以及模仿教学技艺更重要。〔2〕目前,虽然不少县级幼儿园教师培训开始把民办园教师纳入其中,但由于农村民办园教师大多实行“一人包班制”,能够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非常有限,加之培训经费的限制,以专家讲、老师听为主的培训对教师在实践中的问题、感受关注不够,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实效性,对民办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作用甚微。而教育现场观摩、专家点评的学习方式深受民办园教师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实践的学习能够与教师已有的教学感悟和经验有效衔接,从而帮助民办园教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观、儿童观和教师观。同时,这种实践知识的积累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二)教师实践知识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激发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价值、对自己做好教育工作与积极影响儿童发展的教育能力的自我判断、信念与感受。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与感受,教师自我效能感无论对于教育工作、儿童发展还是教师自身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3〕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本文中的两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自我效能感较高。

教师1:我挺喜欢当老师的,尤其是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我很喜欢唱歌跳舞,最擅长的是组织艺术教育活动。我上学的时候就比较喜欢数学,现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效果也不错。

从室内的墙面布置到窗台上摆放的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物品等可以明显看出,教师1动手能力较强,这与她曾经从事过裁缝工作有一定关系。虽然该教师坦言自己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知识面不够宽”,导致组织科学、语言活动教学效果较差,但由于自己在组织数学、手工等活动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自我效能感仍然较高。教师1在访谈中还提到,自己已经意识到可以通过借阅幼儿教育的相关书籍或者看少儿节目等来提高自己跳舞和讲故事的能力。正是因为具备了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教师1才有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和动机。

教师2:我在院子里用水泥做了个大型玩具,孩子们可以滑滑梯,我还将这个大型玩具的内部设计成迷宫。我在幼儿园后面的一面墙上挖了些小窝,孩子们可以攀爬。刚开始孩子们很喜欢玩,现在都觉得没有挑战性了。我今年贷了款,在房子后面买了一块地,准备做沙池和水池。

教师2谈起工作充满了激情,表达了很多美好的愿望。因为获得了村民的认同,附近其他村子的孩子也来上她的幼儿园了,加之教育部门的关注与支持,她对幼儿园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这种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无疑能成为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教师对自身教育能力的判断与评价对幼儿园的发展十分重要,自我效能感不仅是教师教育行为产生的基础和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引导教师知觉与理解其自身外在行为的重要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对自身的教育能力与对儿童的影响力具有积极的自我信念,对行为目标与要求也较高,并可以产生较强的工作动机,往往会投入较多的精力去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在工作中通常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对教育工作和儿童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遇到困难也能坚持不懈地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4〕

二、幼儿园教师获得的有效社会支持

推动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除了需要管理者、教师具备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之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有效支持。

易进(1999)指出:社会支持是以个体(被支持者)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支持性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Barrera和Ainlay(1983)将社会支持分为六类,具体包括:(1)物质的帮助,比如以金钱和其他物质为主的切实的帮助。(2)行为的援助,比如分担体力劳动的工作。(3)亲密的交往行为,比如说倾听,表示尊重、关心、理解等。(4)指导,比如提供帮助、信息和指导。(5)反馈,比如提供有关他们行为、思想和感情的认知反馈。(6)积极的社会交往,比如参加娱乐性和放松的社会交往活动。〔5〕

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对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加以分析。

(一)家庭的支持

本文所述及的两位农村民办园教师获得的家庭支持主要是指来自物质、精神和行动上的帮助。

教师1:我在这里当老师一个月才500元!我丈夫开车经常不在家,我就一直住在我父母家。我父亲在砖厂上班,收入还行,每个月还会给我一些钱。我也不用操心家里的事,所以全部精力都放在这里了。

教师2:我们两个每天忙着管这群孩子,我母亲做饭,给孩子们烧开水。农忙的时候,孩子中午就在我家吃饭,交1块钱就行了,困了就在我家睡。

教师1所在的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工作机会相对较少。与服务行业的工作相比,教师工作更稳定,也更“体面”。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态度很积极,“盖头底下掩盖着一颗火热的心”。在当地,女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到了结婚年龄来说媒的人较多,但是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结婚后有2/3的家庭就不允许女性继续出来工作了。当地很多已婚女教师坦言:宁可不睡觉,洗完衣服做完活,都要来上班,因为上班后人的精神状态不一样。因此,与城市民办园不同的是,女教师婚后的家庭是影响农村民办园师资队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师2所在地区为汉族聚居地区。她丈夫负责设计玩教具、筹款设计布置室外环境等全部事务性工作,她自己则负责具体的班级活动,两人全身心投入幼儿园的工作。母亲做饭烧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她的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学习成绩都很好,有时候还能帮父母在教学内容、环境创设方面出个主意。他们一家其乐融融,幼儿园也不断发展壮大。

(二)社会和宗教力量的支持

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十多个,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6〕作为民族文化的内在核心,宗教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也离不开宗教因素。办好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要注意发挥宗教人士的积极作用。如在1994年,回族老人马效忠带头捐款3万元,并发动穆斯林群众集资84万元,在贫困的木场地区创办了临夏市第一所群众自发捐资兴建的幼儿园。该园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公开向社会招聘园长和教师,走出了一条经费自筹、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的办园之路。之后,众多由清真寺、信教群众集资兴建的民办幼儿园纷纷成立,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入园率,缓解了公办幼儿园的招生压力,也为少数民族地区积极探索多渠道办学、全民办教育开辟了新路子,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园经验。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私立的民族幼儿园,还是乡(村)、单位举办的集体性质的幼儿园,它们都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把幼儿园看作是社会公益、福利事业,收费普遍很低,很多贫困家庭的幼儿都是免费入园的。幼儿园的日常开支包括教师工资则由幼儿园举办者(董事会、寺管会、村委会等)筹钱解决。这一点从根本上有别于很多以赢利为目的的城市民办园。西部地区农村,尤其是民族地区民办幼儿园的举办及发展大多出自为娃娃办实事的朴素的民族情感,有的是在贴钱办教育,这一点尤其值得肯定。

(三)教育部门与公办园的扶持

西部地区农村民办园的发展还离不开当地教育部门和公办园的管理和指导。

以教师1所在地区为例,当地教育部门、公办园对民办园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扶作用。一是通过施行民办园资质审核证书制度,教育部门把民办园纳入全市统一管理的范围。在大型活动、个人表彰奖励及教师培训等活动中对民办园一视同仁。二是加强对民办园负责人、园长、教师的岗前培训,要求做到持证上岗。三是建立了幼儿园质量评价制度。教育局每年对各类幼儿园的办园规模、卫生保健、教育教学、园务管理、玩教具配备、园舍设施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考核,通过量化打分评出等级,并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给予表彰奖励。分类评估考核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规范化、标准化。四是推行民办公助的管理体制,即从公办园选派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到部分民办园担任园长,强化了民办园的内部管理。

教师1:由园里安排,我现在每个周六都去参加学前中心①举办的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活动。这个培训对我帮助特别大,主要是观念改变了。以前我认为应该给孩子们多教点知识,但现在我知道了,让孩子们心情愉快才是最主要的,强迫学习对他们也是一种伤害。

教师2:我经常去县里的公办园,还有其他地方的幼儿园学习。看看他们是怎么布置环境的,听听老师的课再学习评课,这对我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我们的条件相差很远,老师的能力也相差很大,但是我们农村也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

教师1和教师2所在的幼儿园虽然都地处农村,但均与市区或县城较近,在市、县幼儿教育资源的辐射与带动下,他们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师培训工作等方面收益颇多。教师1所在地区教育部门每年寒、暑假期间均免费举办民办园教师技能技巧培训班,对民办园教师进行集中的业务培训。此外,还会采用公、民办园结对子、优秀课评选、技能技巧竞赛、普通话演讲、自制教具展评、论文评比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活动,这对当地民办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也深受他们的欢迎。

(四)国际国内项目的带动

近年来,在西部地区农村选点实施的国际、国内儿童教育项目对当地幼儿教育管理者、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影响日益扩大,辐射和带动了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

教师1所在地区曾于2002年承担了由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和新西兰政府合作的“促进贫困地区早期教育发展”项目的试点工作。该项目以环境创设为突破口,关注开发和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废旧材料,动员教师及家长自制玩教具,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在该项目的带动下,该市的学前教育中心以及各类幼儿园都在废旧材料的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教师2所在的民办园被纳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商务部国际司合作开展的2006~2010年“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行动项目”(LARC)。按照项目计划,教师2外出去公办园参观、观摩听课的机会比较多,在走出去学习的同时,也由项目专家到园给予现场指导与专业引领,为该民办园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姜勇.知识管理:教师专业成长新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32.

〔2〕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10-111.

〔3〕〔4〕庞丽娟,洪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2005,(4):43-45.

〔5〕赵丽君.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6〕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53-354.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Social Support: Major Motives for Development of Private Kindergartens in Western Rural Areas ――Taking Two Teachers as Example

Zhang Guoyan, Wang Donglan

(College of Edu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uan Rui

(Education Bureau of Linxia, Gansu, Linxia, 731100)

篇10

市民管办

   接到关于对全市2008年以后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清理行政监管事项的通知以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按照《关于对全市2008年以后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清理行政监管事项的工作方案》的要求,对我局2008年以后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监管事项中有关社会组织的事项认真进行了梳理和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目前尚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1、申请筹备成立社团审查(行政许可)2、社会团体及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成立、设立、变更、注销登记(行政许可);3、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变更、注销登记(行政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