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20年城市基层党建总的思路是持续聚焦精致城市建设,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高效能管理、高水平治理、高素质人才和高品质服务“四位一体”的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环翠经验”。
一是聚焦实体化,构建高效能的基层管理体制。在全市率先建立实体化的镇街综合执法平台和区级响应平台,进一步整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执法机构和资源,全面畅通部门与街道联动渠道,形成“街呼区应、上下联动”的治理新格局,凸显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成效。
二是聚焦专业化,打造高水平的社区治理模式。深化与北大、山大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加大专业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建立全市首个区级党群社工服务中心和城市基层党建高校联盟,打造一批在全市甚至全省叫得响的公益品牌项目,以专业化带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是聚焦职业化,培育高素质的社工人才队伍。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以开展社区工作者“优才计划”为抓手,建立选聘、培育、晋升和保障为一体的职业化管理模式,开展“和谐使者”评选,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水平。
四是聚焦品牌化,建立高品质的区域服务网络。聚焦“两新”党建的提档升级,高标准推进“两新”全域覆盖、重点企业三年培育、园区商圈深化提升“三项攻坚行动”,探索实施新兴领域“社区化”管理模式,推动园区商圈党建与社区党建互融共进,为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提供一流的品牌服务,确保我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持续走在全市前列。
篇2
基层社会管理水平的高低既影响着社会管理宏观政策的有效贯彻和落实,也直接反映出社会管理的整体绩效。因此,必须明晰当前重点,并努力寻求有效路径,促进基层社会管理水平提升。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打好基层、夯实基础”。
关键词:
基层社会管理 创新 乌海市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因为大量社会需求来源于基层,大量社会问题产生在基层,大量社会矛盾根源在基层,只有搞好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社会管理的大厦才具有扎实的根基。因而,一定意义上讲,基层社会管理水平的高低既影响着社会管理宏观政策的有效贯彻和落实,也直接反映出社会管理的整体绩效。因此,必须明晰当前重点,并努力寻求有效路径,促进基层社会管理水平提升。
一、基层社会管理现状——以乌海市为例
乌海市辖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人口50万,2004年实行城乡一体化改革,城市化率达94%,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与全国其他地级市相比,乌海市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城市化水平较高。当前,乌海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凸显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给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刻不容缓。具体工作中,基层社会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社区运转机制不能够适应新形势。社区工作联系责任机制和工作协调机构仍不健全,社区所辖改制企业移交工作不够规范,如少数破产、改制企业移交本单位职工组织、户籍、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关系时底子不清,情况不明,少数单位在将各项社会事务向社区移交时,不能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等等,给社区工作带来较多难度。与此同时新的社会事务大量产生,而社会管理体制落后,使一些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不能及时解决。
2、一些领导对基层社会管理认识不到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认为社会管理事杂面广,成绩体现难;有的认为社会管理在政绩考核中权重较低,干好干坏影响不大;有的认为社会管理耗时耗神,害怕被琐事缠身;有的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社会管理工作就能迎刃而解,基层社会管理是基层干部的事,与己关系不大。
3、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部分地方出现管理真空。目前,社区服务水平及质量仍无法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如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居住环境优化问题、文体活动组织问题等较多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地解决。同时,现在的社区居委会难以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实际上每日从事大量本来由政府职能部门或社会中介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管理粗放,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绝大部分问题在基层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大量上访和。
4、基层自治与居民参与不足。社区参与是社区自治的基础,只有社区居民充分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协商和处置,社区自治才有萌芽和发育成长的土壤。目前我市社区参与总体处于初级水平,社区居民在社区事务和管理服务上参与不足,积极性不高,没有体现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民主形式。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
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打好基层、夯实基础”。为此,必须针对乌海存在的突出问题,选准突破口,从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不断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笔者认为,要从5个方面着力:
1、转变机制。由弱街道强社区过渡到撤街道建社区。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单位制的社会管理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管理的复杂化,多元化,街道办事处逐渐成为了区政府与社区的传话筒,其具体管理职能弱化,且占据着人、财物等大部分基层社会管理资源。而最贴近居民的社区管理得不到应有重视和支持。因此,“撤街建区”不失为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可选路径。
下放人、权、责,由二级政府、四级管理向三级政府、三级服务转变。政府职能部门面向社区实现工作重心下移。一方面,加快构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社会事务公共资源配置体制。另一方面,推动公共资源社会投入重心向下,重点扶持社区。并利用科技信息管理对社区服务做到网格化、精细化。
2、转变观念,加强认识。一调整“指挥棒”的内容。进一步把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纳入政绩考核内容,扭转各级干部的政绩观,切实提高对社会管理特别是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视程度。努力转变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工作重点,把及时了解掌握和化解基层社会管理中的问题作为核心工作来抓,把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和效能作为领导考评的重要内容。加强群众工作能力培训和锻炼,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二强化“治未病”的思想,变应急管理为日常管理。转变依靠强制力和威慑力保持社会稳定的传统观念,增强从“治未病”的思维和角度维持社会稳定的意识,改进与完善对容易引发社会纠纷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的管理办法、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将社会矛盾主动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的能力。
3、加强社区功能,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随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职能转变的加快,以及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改革的深入,社区承担起越来越多的服务功能,服务居民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因此,必须加快强化社区的各项服务功能,在社会救助、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区治安、权益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发挥作用。在工作实践中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地社区自治经验,探索设立政务、卫生、文化服务中心,剥离原有村(社区)承担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逐步建立“两级统筹发展、三级管理服务”的现代城市管理体制。要按照“强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将社区工作人员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主导居民服务。
4、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管理,共建和谐社区。树立“多中心”思想,积极支持和培育基层社会管理力量。坚持城市社区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同时大力培育、发展各种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管理。更多吸纳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管理,引导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社区服务意识,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社会骨干、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
5、加大基层居民参与力度。居民参与是基层社会自治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基础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模式和发展方向,因此,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居民参与基层社会管理不足的现状和原因,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行为观念、社会文化、社区建设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扩大基层社会管理的居民参与度,实现参与数量和参与质量双提升。
三、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除了从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不断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还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动态协调与源头治理的关系
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是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因此,需要建立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的滚动排查和预警机制、矛盾的调处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使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得到化解。另一方面,源头治理是治本之举。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好民生、民主、民心问题。
2、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传统的社会管理主要是针对现实社会,但是在数字化时代,由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构成的虚拟社会越来越重要,它既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方便,也给人类工作和生活秩序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网上网下遥相呼应、互相放大,容易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善于统筹现实和虚拟两个方面。尤其要重视对虚拟社会的管理,真正做到趋利避害。
篇3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一、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结构转型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方面。
(二)利益多元化的挑战。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在计划体制下,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高度均衡、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利益格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了个体利益的合法性,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个体利益凸显以后,中国社会的利益关系从高度均等逐步演变成一个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诉求分化越来越大。面临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利益协调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将日益复杂,协调难度将日益加大。
(三)民生建设带来的挑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发展型社会,在这个发展的新阶段,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开始全面快速增长。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公共产品的投入,人民群众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目前人们所需要的公共产品还存在着大量短缺,公共服务的有限导致了很多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的凸显。
二、淄博市社会治理创新的做法和主要成效
(一)全面实施“三大工程”,夯实社会治理根基。一是全面实施以网格化走访、网格化服务、网格化代办为主体的网格化治理工程。全市统一设立“镇办―村居(社区)―基础网格”三级网格,将机关干部、“两委”成员、政法干警等下沉到基础网格,一网多格、一格多员、一员多责。截止目前,各级网格员已走访群众110万余户,提供服务60万余次,代办各类事项55万余件。二是全面实施以视频监控全覆盖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工程。整合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视频资源,集中建设集信息采集、视频监控、调度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三是全面实施以市、区县、镇办、村居(社区)四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化服务工程。市、区县和镇办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村居因地制宜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或服务站(点),整合政法、综治、、维稳、民政、社保、计生等职能部门进驻各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7大类90余项服务治理事项全部下放,为群众提供窗口化、一站式、综合。截止目前,各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已接待群众115万余人次,办理业务112万余件。
(二)落地贯通“四大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一是构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科学发展、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建立了市、区县、镇办和重点村居、企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点工程项目和重要改革事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全面评估,实现了“被动求维稳”到“主动创和谐”跨越。二是构建社会矛盾排查调解控制体系。全市建设立了由法院、公安、司法等10多个部门组成的社会矛盾化解专项小组,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调会议制度。三是构建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全面推行“六小警务”、“一村一警”做法,全面落实责任民警、日常化巡查制度,完善信息预判预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治理、依法严打和社会治安防控“五项机制”,形成了全覆盖、全时段、网格化、数字化“两全两化”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四是构建社会稳定督查考核奖惩体系。加强量化考核和动态管理,全市建立了“任务分解、责任到人、督导检查、调度通报、观摩评比、打分排名、考核奖惩”责任体系,实现了责任落实、督导、倒查、追究“一条龙”。
(三)完善提升“两大保障”,激发社会治理活力。一是强化法制宣传实践。在全市集中开展“学三法倡四德促五进”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干部培训、媒体专栏、知识手册、手机短信、宣讲团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延伸到基础网格、到户到人,让法律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二是强化过硬队伍建设。以品牌政法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从改进作风、提升能力、增强素质入手,在全市机关开展“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争创优秀服务机关”主题实践活动,着眼于打造“认真、专业、务实、廉洁”品牌政法队伍。
三、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目前,通过“三四二”工作格局的设置,淄博市对现有社会服务和治理体系进行了资源的优化整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社会管理和服务所存在的资源配置重复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同时还面临着社会治理的组织和人才基础薄弱、政府和社会的边界需要进一步明晰、为民服务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以理念创新为动力,以方式方法转变为核心,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推动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创新。目前我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壮大起来。一是改革体制机制,也就是打破“双重”管理体制,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对于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了,直接到民政部门备案登记。二是限期脱钩。就是转变官办社会组织的身份,让社会组织真正回归民间,目前推进的是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三是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四是加大培育力度。现阶段,我国的基层社会组织还处在初级阶段,因而,政府应继续坚持培育和发展的理念,为基层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扶持。
(二)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既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从大量的社会实践看,当前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涉及领域广泛化、诉求反映方式激烈化以及触发低、突发性强的特点。第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大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框架而言,应当立足于社会公正的理念,切实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这样才能理顺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第二,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只有大幅度地改善民生,才能够从源头上减小社会矛盾产生的几率,减弱社会矛盾的“烈度”,从而有效地稳住社会的基本面。
(三)提升社会服务效能。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社区,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一要坚持群众观点,始终尊重群众意愿。这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首要前提。实施民生工程需要在广泛征求民意、全面摸清需求的情况下实施,这样,民生实事才能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群众才会满意。二要用心用脑用力,沉到一线抓小抓细抓实。这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都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干部只有沉到一线,从细处入手、从小处抓起,把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每一件事情都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实处。三要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提高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热情。这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不竭动力。为民服务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不能因干部调整、人员变化而使联系断了线、服务打了折,必须健全和落实长效机制,一以贯之地抓执行,使为民服务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分内职责。
参考文献:
篇4
所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指的是在根据当地城镇化过程中新产生的农村社区,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的条件下,结合社区治理的特殊性,通过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的创新变革,从而实现社区良好治理的过程。具体来说,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
一、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站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高度,有序变革新型农村社区治理。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目标。但城乡发展一体化并并不是城乡发展一样化,而是通过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力度和农村治理变革,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造新型城乡关系。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切实提高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水、电、燃气等基本生活设施公路、绿化、社区卫生、安全保卫等公共实施建设方面,要按照不低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平均水平的要求为农村社区配置资源,以保障其生活的基本运转;结合新型农村社区现有的社会发展条件,考虑农村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的多元化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商贸、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健身、娱乐等服务,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从实际出发,按照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特殊性要求,逐步健全组织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探索适合新型农村社区特征活设施以及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二、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各自本身的特点,重置农村社区治理体系。
社区管理体制是社区管理主体在社区资源配置、社区事务管理、社区关系调适等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关系、运作方式。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存在三个主体:村居民群众、社会组织和乡政府。
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探索构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和社区社会组织等组织框架,形成以社区服务中心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主导社区民主协商和社区自治、社会组织参与自治和社会协管为内涵的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完善农村社区治理体系,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融合。
三、理顺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关系,实现政府社会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良好而有效的衔接。
乡村关系是村民自治的核心问题之一。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要坚持以社区自治为基本原则,首先要调节好好村民自制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依法完善关系定位,理清乡村关系。其次,新型农村社区是介于农村和城市社区之间的特殊形态,其自治到底是依据哪项法律尚未明确。但在群众自治与政府管理的关系问题上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这就是乡镇政府与社区之间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这意味着政府对社区负有指导和服务的义务,社区则代表居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工作予以协助并进行监督。据此,实践中要对乡镇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所有相关工作进行明确的清理,划清在这些基层管理和服务工作中,乡镇政府及其部门与社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严格分清政府与社区的各自
职责。
在理清政府与社区关系的基础上,要以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为纽带,建立起政府社会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社区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体制。这就要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促进政府工作重心下移,加快公共管理社区化步伐。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做好农村社会管理,而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有效的社区治理。乡镇政府和社区自治组织的工作在这里有农村社区治了交集,为理顺乡村关系,构建政府与社区的衔接和互动提供了可能。
四、注重社会组织的培育,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善于引进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这是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极其主要的一个环节。社会组织能够凝聚社会力量,引导居民参与联结,实现利益表达有序化,能够在反映民众诉求、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满足公共服务多元化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基层政府要努力培育并发展公益类、慈善类和服务类为重点的社会组织,使其与政府管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农村社区治理离不开政府和社区自治组织,但市场和人民的力量也不应该忽视,在发达地区的社会管理实践中,市场和人民的力量不仅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中,而且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社会力量隐藏在广大群众之中,积极依托和运用社会的力量包括市场力量进行社会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动员社区居民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构建民众表达和联结的载体,形成广泛持久的社会合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程乙悦(1991-),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基本原理专业。
篇5
一、工作目标
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实施社会组织进驻基层工程,加强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推进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让社会组织在惠及百姓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家园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思路举措
(一)建立社会组织智库,推动基层治理专家把脉会诊
设立社会组织首席专家制,通过认定一批参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专家、行家,建立社会组织专家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
1、评选一批社会组织首席专家。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或管理人员,社会工作师、教师,优秀社区干部、社会组织专业人士等构成的社会组织专家库,专家库成员由各业务主管单位、全县性社会组织、有关企事业单位等推荐,县委政法委、民政局等单位进行审核,并名单。
2、加强对首席专家的动态认定管理。严格社会组织专家考评,并根据个人表现、工作需要等,对专家库人员进行适时调整。
(二)引导社会组织进驻基层,推动社会服务专业化
通过引导社会组织进驻基层一线,深入社区家庭,参与社会服务,承接服务项目,推进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预防和降低社会风险,防止发生极端事件。
1、安排场所入驻。在县、乡镇、社区三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及各类便民服务中心,动员有关社会组织入驻,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站)等服务平台,配备心理辅导人员或专业社会工作者,及时有效参与社会心理服务、矛盾纠纷调解、弱势群体救助等工作。
2、开发服务项目。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开发适合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并及时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积极参与、主动承接、发挥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者扎根社区,联合爱心企业、社区工作者、群众组织、志愿组织及其它社会力量主动开发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精细运作服务项目,不断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三社”联动工作水平。
3、开展宣传培训。推进社区心理知识普及,组织相关专业人才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对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进行心理学、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沟通交流、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化解矛盾的能力。
(三)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推动社会组织能力提升
1、开展公益创投活动。扎实推进“福彩慈善•助力社区”公益创投活动,以百姓知晓、百姓参与、百姓监督为目标,在前期动员、项目征集、项目评审、项目实施等多个阶段和环节寻求创新突破,全力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和标杆项目。
2、实施政府扶持项目。深入基层,广泛征集群众服务需求,年内实施民政理论研究、养老托老服务、困境儿童关爱、助力精准救助、矛盾纠纷调处等6个左右政府扶持项目。通过财政支持,推动一批成长型社会组织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培育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提升服务能力。
(四)开展社会组织公益采购,推动政府购买服务与职能转移
1、帮扶困境儿童。对困境儿童进行分类帮扶,为孤儿、重病重残儿童、贫困家庭儿童提供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为服刑或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子女提供监护支持、精神关爱、法律援助等;为心理缺陷儿童、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有违法犯罪倾向青少年等对象进行心理疏导、行为干预、法制教育等,促进他们更好地回归和融入社会。
3、参与防灾减灾。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方位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过渡安置、恢复重建等工作。积极参与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防灾减灾救灾课题研究和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推广应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灾害风险评估和必要的中小型应急救援和生活安置演练等活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责任体系。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放到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大局中谋划推进,作为平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切实加大力量投入,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篇6
关键词: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经验 启示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新型的社会治理体制,需要进行一系列观念的更新与重建,其中最主要的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构建一种适应市场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新型治理理念。只有真正更新社会治理理念,尊重各方各类利益诉求,才能认识和把握社会治理创新的意义与作用,带动社会治理方法和手段创新。社会组织对于提供服务,拓展公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社区、乡村基层自治,践行新型社会治理理念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要树立社会化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依托社会组织和基层组织等治理主体,尊重自治,推动社会自律,使社会治理政府化转向社会治理社会化,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工作。
一、主要做法和经过
贵阳市观山湖区秉着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构建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三者良性互动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在实践中践行“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发挥社会组织在缓解社会矛盾、融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有组织地引导群防群治,构建社会和谐。
(一)落实发展政策,引导发展方向
贵阳市观山湖区通过深入调研,分类发展,倾斜政策,加大扶持等措施,重点发展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公益慈善、文化体育和自治维权等五类基本型社区社会组织。截止2015年12月,全区已登记注册社会组织共有79家,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58家,社会团体21家。平均每万人拥有1.6个社会组织。虽然没有超过江苏省现代民政示范区要求的每万人拥有8个的标准,但是全区社会组织业务范围覆盖敬老养老、幼儿教育、文体娱乐与艺术、社区卫生服务、助残助孤、志愿者服务、环保、社会工作等方面。
具体做法:一是降低准入门槛。通过广泛宣传,多层次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以及《观山湖区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园工作方案》和《观山湖区社会组织资金扶持办法(试行)》的要求,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视情继续适当放宽会员数量及开办资金要求,进一步简化手续。对备案组织已达到登记注册的协助其到民政局注册登记;二是扶持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深入各社区调研,指导基层挖掘社区好的服务项目,选好项目带头人,把项目社会组织化,对社会组织中开展活动好的从专项扶持资金给予支持。同时挖掘社区热心公益人士、骨干分子带头成立社区社会组织;三是积极开展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社会组织生命力的源泉,我区注重引导各社会组织开展贴近居民、满足群众需要的各类活动;四是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组织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基地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支持,社会组织数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二)实施公益创投,提升能力建设
2015年起贵阳市观山湖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区公益创投实验活动,依托社区搭建平台,引导社会组织服务,通过创新机制、资金保障、培育与孵化等措施,助力初创期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通过公益项目为抓手,引导社会组织挖掘社区居民需求、设计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逐步实施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与此同时,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针对社会组织实施开展项目活动经验欠缺大多没有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支持,期望得到更多专业力量的指导的需求,贵阳市观山湖区组织专业社工与实施公益项目的组织对接,全程督导公益项目的活动策划、项目实施、效果评估等,促进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公益项目顺利实现有关项目目标的同时,也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水平,扶持壮大初创期社会组织。
(三)凝聚社工力量,激发组织活力
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为解决。
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人才缺乏这一瓶颈,云龙区民政局采取多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建设社工人才队伍。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唤醒社会组织的活力,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治理功能。
一是提升现有社工队伍能力水平,促进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良性互动。不定期邀请专家、专业人员开展系列社工人才培训、社工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建立成长支持小组等活动,提升现有社工队伍能力水平。组织社工人才与社会组织对接,参与社会组织活动,引导社工能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到社会组织服务中,达到“发展社会工作,增强社工素养,提升服务水平”的目的。
二是加强对社会组织负责人和社会组织团队成员、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贵阳市观山湖区积极探索,把开展志愿服务与推进“三社联动”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志愿者注册管理、志愿服务信息收集、记载、保存机制、志愿服务星级评定与回馈激励机制、志愿服务记录信息化等各项制度。将社工与志愿者这两部分人力资源有效结合,实现互动合作,资源互补,以社会组织为平台,“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公益项目联动运作”的方式,推进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在公益领域的深入合作,产生“1+1+1”大于3的效能,在全区引导形成了“专业社工引领志愿者、优秀志愿者组建公益性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共同开展社区公益服务”的良好局面。
三是引导优秀社工人才领办成立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理论和技巧服务于社会有需要人群和社区,创造最佳社会服务效益,推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进程。
二、经验与启示
贵阳市观山湖区在实践中进行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探索,在践行新型社会治理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初步形成了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互相促进的良好格局,并探索出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指导,实施公益项目为抓手,达到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培育发展新的社会组织、培养一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倡导公益和社会治理新理念的目的。
贵阳市观山湖区在2015年社会治理和群众工作满意度调查中,群众满意度达89.38%,同比增长0.74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一。
由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公共事务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社会组织参与治理依然面临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困境,需要各方协力解决。同时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在民众的心里还不是很清晰,人们还需要一个认知、理解、接受到实践的过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增加社会组织的活动频率,还需加强社会治理理念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培育发展特色品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治理,加强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度等方面做进一步尝试。
通过从实际出发,贵阳市观山湖区结合实地调查分析,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反思不足,提出下一步发展建议,即:社会治理理念的教育宣传常态化,监管社会组织构成要素常态化,弘扬公益精神常态化,社会组织内部结构设计规范化,加强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现代化,培育自筹资金能力强的专业经济协会重点化。以明确理念、大胆设计、开拓创新、突出重点、鼓足精神、合法实践来规划新一轮社会组织的建设,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
随着“小政府、大服务”管理模式、“政社互动”的试行,政府逐步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社会组织的发展必将呈现前所未有的内生动力。社会组织扎根于社区的土壤,以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通过“三社联动”,倡导“以人为本,慈善为怀”的社会互助精神,增强全社会“助人、互助、自助”的公益意识,吸引社区居民更多的热情参与,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尚,以治理现代化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改变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郑琦.社会组织监管: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3(2).
[2]吴津,毛力熊.公益组织培育新机制――公益组织孵化器研究[J].兰州学刊,2011.
篇7
一、理顺一个关系
在宏观管理方面,着眼于理顺“一个关系”,即理顺区镇两级责权关系,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为转型发展“引路”。
首先,明确了乡镇职能定位和工作重点,通过开展镇街机构改革评估等后续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乡镇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职能,各镇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挂牌和人员配备工作基本完成,提升了服务“三农”的工作水平。
其次,同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区行政审批中心管理办公室更名为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大力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根据不同类型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下放部分管理权限,充实完善了镇街管理职责,正在研究较大的镇综合改革配套相关问题,超前谋划促进门楼镇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和具体措施。在双管单位的管理问题上,建立了统一协调工作制度,严格事权划分和人员编制管理,区直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和依法监督,较好地理顺了乡镇与区直业务部门的关系。
二、优化“两个结构”
在具体实践方面,着眼于找准服务基层转型发展的切入点,以镇街机构改革评估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基层组织结构和干部队伍结构,为转型发展“加油”。
一是统筹编制资源配置,优化组织结构。按照“精简、统一、高效”原则,综合设置了乡镇党政机构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强化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重新核定了人员编制,明确了具体岗位,机构编制更加符合基层工作实际。加强基层社区组织管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点明确了社区管理机构和岗位职责。制定出台了《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明确了人员配备、聘用、待遇、社会保障及考核激励等事项,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二是科学制定用编计划,优化队伍结构。改革后,进一步完善了镇街机构编制实名制、公示制,与基层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有机结合,强化社会监督。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竞争上岗,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学历层次较高的年轻干部选拔到乡镇领导和关键岗位,干部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镇街紧缺岗位和关键部门倾斜,联合人社、组织等部门合理制定人员招考计划,各镇街均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排,不强求统一,为基层单位补齐配强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障,基层水利服务、农村经管人才匮乏的情况有所缓解。
三、健全“三个体系”
在创新发展方面,将基层转型发展重点放在夯实发展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集中精力健全基层便民服务、农业公共服务和科学化考核评价三大服务体系,为转型发展“护航”。
第一,健全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积极推行为民服务全程制,实行“居站分设”管理模式,各镇街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村居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并将与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联网,逐步建立区、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实行“一站式”服务,乡镇所有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都在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建立镇街便民服务中心8所,村级便民服务点229个。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和便民服务水平,方便了基层群众。
第二,健全涉农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各镇街设立农业综合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利建设等机构,并按照专业对口、素质过硬、能力匹配的要求配备了涉农专业服务人才;畜牧兽医执法和动物卫生监督公共服务机构实行跨区域综合设置,由区垂直管理,基层涉农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篇8
文/施恩远 李丽华 段绍程
近日,为尽快使新同志熟悉业务,提升工作技能,增强服务群众本领,云南省昌宁县司法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由局主要领导带队,分片对基层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全局分别对13个基层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和柯街、勐统、耈街3个片区,采取分片培训、交流观摩、案件评查、现场演练等方式进行,培训以普法依法治理等业务为重点,特别是对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及法律援助档案进行了统一规范和整理归档。
此次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层司法所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让基层群众少跑路,密切干群关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提升司法所人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基础。
篇9
(一)社区管理需求的增长
自2005年至2013年,安徽省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7.86%,将近一半的人口实现了城镇化,年平均增长率达到0.044%,如表1所示。随着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放开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居民生活区域———社区的数量也必然增加,对社区管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而社区信息化则是应对这一需求的有效手段,无论是原有的社区还是城市化进程中新建立的社区都倾向于接受对社区的信息化改造。从社区治理效率上来讲,信息化之前的社区由于需要承接大量上级政府的行政事务,缺乏对社区服务与自治的引导,导致社区治理缺乏人文关怀,治理效率偏低,再者政府与居民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也妨碍了政府透明度目标的实现。社区信息化建立以后,众多信息平台的建立方便了居民对政策信息的查询、了解,提升了政府的透明度,由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带来的效率红利也使得更多的资源能够下沉到社区服务与自治中去,从而带来社区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提升治理水平
首先是从管理走向服务的治理方式的转变。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社区信息化通过将向上承接行政职能的电子政务和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社区信息平台融为一体而后加以流程再造的方式,使得社区事务办理流程化,方便居民的同时提升了基层行政效能,而行政效能的提升使得社区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居民提供服务上。其次,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转变,社区信息化注重居民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如黄山市通过完善金融社保卡在社区的使用环境,以及对居民应用信息化能力的培训,让社区居民通过终端查询自己的社保信息以及办理相关业务。再者,社区信息化也有力地提升了社区管理的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尤其体现在社区治安上,社区警务通过采集“人、地、物、事、组织”等的基本信息,建成网格化信息平台,并通过信息的动态更新实时掌控社区的基本情况,使得破案率大幅度提升,社区信息渠道的畅通还使得社区能够建立矛盾基层化解机制,通过将居民之间的矛盾化解在基层、消融在基层,形成危机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政府购买服务助推经济增长
社区信息化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ICT,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构筑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小区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并与现实社区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与社区有关的各个成员在沟通信息时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社区信息资源。[1]1-3社区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社区层面的应用,因此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从财政支持还是总体规划上看,政府都是当前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主导者,但由于实践中政府缺乏信息技术以及信息人才的局限性使得政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与企业合作,这就无形中使得政府成为企业的顾客,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与企业合作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产业化,以此来带动经济增长与就业。
二、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长久有效的财政支持、高效率的信息采集与共享机制、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以及配套实施的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都是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安徽省在社区信息化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对其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化建设,同时还能获取一些借鉴性意义。
(一)顶层设计不足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各信息化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对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一,有的甚至阻挠信息化的建设工作,给具体建设工作增添了阻力;其次,权力配置不够清晰,体现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主体上,建设主体应该全权负责信息化建设并且承担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并不明朗,从安徽省来看,各地的建设主体分别有综合治理委员会、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民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建设主体不一不仅带来建设风格差异而且也不利于后期的行政问责;再者,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要做到公平地实现各市、各社区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就要在资源分配上做到公允、公正,目前来看,政府对于各地区信息化建设的财力与物力分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文件,这就有可能导致信息化建设各地区良莠不齐的格局,进一步加剧了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财政支持机制不够完善
科学的财政体制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长效的财力支持是社区信息化建设与有效运作的保障,目前安徽省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几乎是由政府包办,资金主要来自省市以及区的统筹供给。但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真正意义在于它的持续性运作,让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全社区的居民,其运作资本不能单靠财政的转移支付,依照国外来看,虽然在建设初期主要由政府出资进行倡导并支持,但建成以后的运作主要靠企业与社区力量的参与。目前,国内的社区信息化在运行上还缺乏企业与社区力量的参与,急需改善。
(三)信息难以共享
信息不能共享,也就失去了信息的价值,完善的信息采集与共享机制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保障。社区信息化一般的做法是建立一个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它是采用城市网格化管理理念,划分社区网格单元,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对社区“人、地、物、事”等要素的精细化、主动式管理。如图1所示,阻碍信息共享的因素来自于各个方面,但各单位应用系统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不同的系统开发技术、接口标准、兼容度都不一致,阻碍了信息的采集与共享。省市之间,部门之间的条条框框是导致信息不能共享的另一重要因素,特别是涉及到企业办事项的工商、税务、国土、人口、计生等部门的信息库都集中在省里,导致省市之间信息共享不足,有的县区、部门甚至提出构建自己的信息中心,这又将加剧信息共享的难度。另外,信息安全与信息法治环境的缺乏也是信息缺乏共享的原因,各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担心公开信息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或责任,不愿意主动公开信息。社区数据中心的建立要求收集到每一住户每一个人的生活状况,身份特征以及社区的人员流动、甚至是社会关系等状况,对个人隐私来说带来很大的挑战。
(四)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
社区信息化的运作不仅需要资金上的支持而且需要人力资源的配套,社区信息化产生了对信息技术人才及社区管理服务人才的极大需求,但是原有社区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结构上均与社区的需求相矛盾。社区工作人员的来源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撤销街道办过后部分人员下沉到社区,如安徽黄山市、铜陵市的做法;二是原两委成员到社区兼职,如宿州市由两委成员兼任网格员的做法。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成本,但由于原有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的意识、能力以及从管理转变为服务的意识,难以做好社区信息化工作,导致人力冗余而无所用的结构性困境。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又从属于基层的缘故,导致社区工作人员普遍工资不高,福利短缺,省市政府每年招录到社区工作的大学生,只是把社区当作进一步晋升的跳板,很多人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就会通过报考公务员、研究生、进企业的方式离开工作岗位,人才流失使得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成为摆设。
(五)行政任务挤占社区自治空间
朱健刚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基层已逐渐形成政社分离的趋势,他认为:“社区自组织的蓬勃发展以及基层社区中公民行动主体的积极参与构成了当代基层社会政社分离的趋势,但是基层行政体制还尚未有完善的制度来应对这一趋势[2]39-42”。可见基层的政社分离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政府行政职能的行使严重依赖社区的现状便是当前阻碍社区自治的一大诟病,由于社区资源的有限性,社区自治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国家行政权力的渗透必然挤占社区自治的空间,如图2所示。社区信息化在两个方面增加了社区自治的空间,一是信息化带来了行政效能的提升;二是信息化带来组织结构形式从垂直性到扁平化的变迁,这就使得区里的资源可以直接下放到社区,为社区自治空间的培育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以上两者的实现依赖于社区职能的科学合理定位,即社区行政任务与自我管理应严格划分,行政任务不可占用社区的资源与人力,如此社区才能致力于自治。目前,安徽省各地对街道和社区的职能尚缺乏合理科学划分,社区工作任务过于繁重,许多部门为图自我方便,将大部分工作下放社区,极大地占用了社区的人力与物力,使得社区角色错位,无暇开展自治活动。
(六)体制改革滞后
何颖在其对政府职能转变原因的分析中指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政府职能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3]327”。社区的信息化要求社区管理体制变革范围和程度要与社区的信息化建设相匹配。信息化是推进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但若没有社区管理体制变革的配套实施,信息化便只能体现工具性价值,而不能展现其以人为本的自我服务与自我治理的公共价值。就安徽省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如何处理街道与社区的关系,如何解决8小时之外的居民服务需求,部门间相互扯皮、推诿如何解决,干部懒政、惰政等这些行政缺位、越位、错位问题,都急需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来解决。安徽省各地大多把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数据中心建设以及信息化平台搭建上,对于社区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对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困境。社区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需从顶层设计做起,统筹推进完善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
社区信息化的运作是一个由财政支持机制、人力资源保障机制、信息采集共享机制以及后期的绩效评估共同组成的一个协作系统,只有系统的各要素相互合作,相辅相成,才能形成社区信息化的合力。因此,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如图3所示,政府应以顶层设计环节为契机,统筹好与信息化建设有关的资金、人才、信息共享、体制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具体来看,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统一意见,消除观念上的障碍。全省应做好统一规划,确定好各部门的权责体系,确定好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及其承担的责任,在权力配置、人力配置以及资金配给上做好统一安排。另外,资源的分配要做到公平、公正,实现全省均衡发展。针对落后地区,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与资源配置,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让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公平地惠及到每一个人。
(二)充分调动多主体资源
社区是一个蕴含无限商机的地方,尤其是家政服务这一块。社区信息化产业链非常丰富,对于软件开发商、设备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系统开发单位以及系统建设与运营单位等主体来说,社区信息化建设都是一次机遇。孙宇、王金祥从三维视角透析社区信息化建设,认为“政府组织是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的主导者,企业组织是社区商业服务信息化的提供商,自治组织是社区自治服务信息化的生力军。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自治服务的信息化构成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三大支柱”[4]58-60。因此,安徽省信息化建设,完全可以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方式,通过系统招标、服务外包等方式引入企业的竞争机制,只要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交予企业来运作,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社会组织是指政府之外的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实体,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治性等特征,其基本特性决定了其可以弥补政府与企业的缺陷,据统计,安徽省青年社会组织共有337个,其中就有260多个青年组织活跃在社区,极大地促进了社区服务与管理水平的提升。社会组织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已经被理论与实践证明,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应通过建立准入机制,鼓励企业进入市场化运作或者引导除政府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组织等社会力量来兴办诸如社区教育、养老、休闲、娱乐、日常管理等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功效,减轻信息化建设的负担,以此来保证社区信息化的长久运作。
(三)依托法律破除信息共享障碍
信息共享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和体制上的障碍,居民担心公开信息对自己不安全,不愿配合信息的采集,政府部门条块分割严重,担心给本部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又没有外部的硬性制约,自然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信息。通过加强立法与执法,对上下级部门与同级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实行硬性约束,对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进行法律上的界定,保障公民的合法隐私权,另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减轻部门与居民对于信息公开的心理负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共享机制,使信息共享得以规范化运作则是当前的主要目标,可以逐步借鉴推广实施效果好的地区的做法,比如芜湖市通过在省辖市建一个综合数据中心,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然后各部门、各县、各乡镇、各乡村配套建设自己的平台来共享省辖市的数据,这种做法不仅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的形成,而且避免了下级各单位的重复建设。
(四)加大引进人才力度
解决好此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制度,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将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纳入财政预算,吸引专业人才的加盟。二是加强对原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信息应用能力。三是要加强对社区公益性组织与社区志愿者的培育,如黄山市通过降低门槛,实施备案制度、提供服务场所的方式积极鼓励社区组织到社区开展活动,宿州市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吸引大批志愿者投入到对社区弱势群体的照顾以及信息采集工作中等,这样既培育了社区组织的自治能力,而且为社区输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极大地助推了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最后要合理划分网格,再造政府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避免人浮于事。
(五)协调社区行政与自治
在政府职能转型的大背景下,社区自治并不是对政府的排斥,两者之间应是新型合作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社区行政与社区自治应该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我国目前政府职能转型不能跟上社区自治的步伐依然是长期的阶段性特征,政府行政对社区依然有一定的依赖性,完全撇开政府行政,单纯搞社区自治还不太现实,因此当前应当明确疏堵结合的主导思想,对于政府管不过来、需要社区协助的行政事务,比如对社区花草树木、基础设施的养护、协助城管、环卫部门对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等,可以交予社区社会组织或居民帮助施行,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行政负担,还可以间接培养社会组织与居民的自治能力。另外,过多的行政任务必然会损害社区的自治,需要建立并且严格执行社区行政工作准入制度,严禁政府部门的随意摊派。
(六)配套创制新型社区管理体制
篇10
一、争创特色提升档次,实施普法依法治理品牌工程
1、进一步深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精心组织各类法治宣传主题活动,打造汉城湖法治主题公园、北三环大明宫法治文化广场,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为基础,不断深化面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
2、进一步深化法治建设工作。做好年终的法治百分制考核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一批普法依法治理联系点、示范点,对全区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确保政府常务会每年学法不少于六次,继续加强对全区政法干警、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相关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深化“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法治创建活动。抓好“法治校园”、“执法示范窗口单位”、“诚信守法企业”建设,全面提升我区依法治理水平。
3、构建普法工作新格局。要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等为普法重点,以各行业领域法制宣传教育牵头单位为主,形成共同协作普法的大格局。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一批村(社区)市民法治学校。继续深化“三项服务进社区”活动,每个街道至少举办一次“法治大讲堂”活动;组建一个普法讲师团;制作一部普法宣传片、举办一次社区(村组)干部法制培训、播放一场法治电影、开展一次送法进社区(村组)活动。在全区中小学开学初,举行“法律宣传周”活动,增强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提高法律素养。
4、探索普法工作新形式。创建一批“法律六进”示范点,开展法治文化书画、动漫、涂鸦大赛。通过普法网站、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大型广告牌、普法大讲堂等创新做法进行普法宣传,做好“有约-法制热点1+1微访谈”,及时围绕热点事件、重大问题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解析,主动法制信息、法律知识,运用现代传媒优势增强法制宣传效果。围绕党委、政府拆迁、城改、违章建筑拆除等中心工作做好专项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引导群众用法律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全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5、迎接普法工作中期督导。高标准迎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六五”普法规划进行中期督导检查,评选和表彰一批“六五”普法中期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二、拓展领域创新机制,实施矛盾纠纷调解深化工程
6、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三调联动”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纠纷、物业管理、道路交通、集贸市场等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立人民调解员人才信息库,选聘首席调解员。落实“以奖代补”的激励政策,深入开展人民调解示范点和金牌调解员创建活动。建立人民调解信息员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围绕“春节”、“两会”召开和全区中心工作,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专项活动。组织开展《人民调解法》宣传月活动,评比表彰全区首批人民调解示范点和首届十佳金牌调解员。
三、延伸触角更新理念,实施公证法律服务惠民工程
7、不断加强律师管理水平。继续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严格律师事务所和律师队伍管理,从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为政府提供支持等方面制定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扎实开展律师“优质法律服务年”活动,推进“阳光执业”。开展“一项目一律师”市级重点项目法律服务团活动,组建区政府决策咨询法律顾问团,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进行事前法律咨询、事中法律审核、事后法律监督。进一步完善律师参与涉法工作网络,探索建立区级领导接访律师服务团。进一步完善律师执业状况评价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评比表彰全区首届十佳爱心律师。
8、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网络机构建设的覆盖面,在全区工、青、妇等社会组织和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广泛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积极开展案件评查活动,不断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机制,保持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发挥12348援助专线作用,降低法律援助门槛,重点加大对各类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开展“法律援助服务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法律援助便民设施建设,进一步调整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确保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9、不断提升公证工作质量。开展公证从业人员培训教育,牢固树立公信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依法办案、依法办证。继续深入开展公证质量大评查活动,完善错假证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升公证质量和公信力。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在服务人民群众日常公证业务需求的同时,积极围绕换届选举、安置房分配、违章建筑拆除等涉及经济发展大计的重大事项以及政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工作开展工作。要深入开展“百处万件”公证法律援助活动,让更多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四、破除瓶颈丰富手段,实施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工程
10、不断探索安置帮教工作新途径。深化安置帮教工作,做实“四有”安置帮教模式,签订安置帮教目标责任书,落实跟踪帮教机制,探索刑释解教人员危险性评估体系,全面加强衔接管理和教育帮扶。积极创建各类刑释解教人员培训基地,要加强司法行政机关与安置帮教工作成员单位的联系与协作,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主动与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等单位协商,积极合建安置就业基地,确保刑释解教人员回归有业就、社会有人帮。
11、不断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进一步完善打造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过渡性教育安置基地新航驿站,全面铺开矫正宣告、心理疏导、远程视频、技能培训、安置就业等帮扶工作。强力打造“一站(新航驿站)三基地(思想教育基地、技能培训基地、安置就业基地)”,实化社区矫正工作。探索建立社区矫正联席会议制度,规范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管理、考核、奖惩、解除、收监等各项工作制度,采用手机定位管理系统,确保“底子清、情况明,不脱管、不漏管”。扎实做好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视察社区矫正的准备工作,推进特殊人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五、加速推进夯实基础,实施规范办公创一流工程
12、大力推进基层司法行政标准化建设。以律师事务所、基层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公证处、法律援助机构为重点,深化所所结对创建工作,大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统一规范标识、健全组织机构、细化工作制度、完善管理规章、制定监督体系,使我区司法行政所有基层单位和工作部门实现责任分工明确、岗位任务清晰、权利义务到位、赏罚标准规范、监督机制健全的目标。
13、大力推进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和规范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通过严把入口关、培训关、管理关、奖励关,完善人民调解员分级培训机制,加强人员的管理,规范待遇标准等方式,力争将这支队伍纳入正规管理渠道。集中时间、地点、人员,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员专项业务培训,力争实现人民调解员队伍全员轮训、持证上岗。按照“五有、六落实、六统一”的要求,加强调委会规范化建设,通过开展人民调解示范点创建、人民调委会“三查三评”活动和争创“标兵调委会”、金牌调解员等活动,全面提升各类调委会整体建设水平。
14、探索建立社区法律服务机构。探索在社区(村组)建立法律服务站(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窗口化”的公益法律服务,最大限度的方便人民群众实现法律需求。要围绕“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引导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走进社区,积极服务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社区(村)群众提供周到便捷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法律问题。进一步开展三项服务进社区活动,增设便民服务点,增强法律服务机构在社区的服务功能。
15、积极推进业务用房建设。加速推进司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设计规划新办公楼功能设置及装修布局,不断加大对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的投入力度,坚持实施司法所经费使用报账制度,加大力度创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争取8个司法所全部创建达标。
六、注重学习科学管理,实施群众满意度提升工程
16、提升综合能力。认真组织开展党的十精神学习贯彻活动,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组织巡回演讲等形式,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要加大干部队伍培训力度,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人员和不同需求,制定切合实际的培训计划,分层分级进行培训。创新学习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理论学习和岗位大练兵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的学习,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学习型组织活动,全面提高全系统各级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