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术后病人护理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痔瘻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41-01
我科2008~2009年来共收治痔瘻患者250例,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130例,年龄10—60岁,病程约6个月—5年,手术时间0.5h~1.5h,术后换药天数15~55天,住院时间7~50天,经治疗完全痊愈出院239例,发发8例,出现不完全失禁3例。
1 术前护理
1.1 热情接待患者,向他们介绍病室环境,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使他们尽快熟悉住院环境,进入病人角色。
1.2 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对手术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和恐惧紧张情绪,使病人配合治疗。组织同类病人互相交流,使患者在心里上有准备,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术前及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效果,让患者对手术过程、时间以及麻醉方法大致了解,从而消除焦虑紧张心理,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放心的接受手术治疗。
1.3 术前一日应食少渣食品,术日晨应食流质饮食或禁食,因痔瘻手术要求24小时后再排便,这样可避免术日排便,忌辛辣食物及饮酒。
1.4 术前应排便,必要时可用百分之0.1软皂或温盐水清洁灌肠。
1.5 术前备皮,范围前起会阴,后至尾骨,两侧达坐骨结,并用温水清洁及其周围皮肤。
1.6 患者感到焦虑恐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惧怕疼痛,或者担心手术是否顺利,能否一次成功,另外一些患者是因为以前曾手术治疗失败。因此,做为我们护理人员要待病人为亲人,关心体贴,多于患者交流,热情耐心的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千方百计的消除病人的顾虑,使患者情绪稳定。
1.7 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了解有无药物过敏史,心脑血管疾病,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有无出血倾向性疾病史,术前测T、P、R、BP记录大小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以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定治疗方案。
2 术后护理
2.1 病人自手术室接回病房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巡视、测量、记录生命体征,如为硬膜外麻醉,嘱其去枕平卧8小时。及时准确执行术后医嘱,注意用药后反应,并告知病人手术成功,使其保持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恢复期的治疗。
2.2 手术当日应嘱病人卧床休息,但也不要俯卧或侧卧不动,这样会引起肢腿发麻,我们对病人要耐心解释,说明适当的活动不会影响伤口,使患者消除心理负担,调整正确的以感到舒适为宜。第二日可下床适当活动,切不要剧烈活动以防出血。
2.3 如出现排尿困难,是由于手术刺激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或是由于精神紧张和环境变化及床上排尿不习惯引起,护士应使病人尽量精神放松,舒适。对女性病人应告诉正确排尿姿势,以免尿液污染伤口。可给予镇静止痛药物。也可诱导排尿,热敷按摩膀胱区和针刺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位促使排尿,必要时导尿。
2.4 术后麻醉作用消退后,病人一般都会感到伤口疼痛,紧张不安,我们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理解病人,多做解释工作,如病人疼痛难以忍受,可给止疼药物,针刺长强,承山等穴位止疼。
2.5 术后应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是否较多,如病人感到下腹胀痛,便意感重及部热辣感觉,并且逐渐出现头晕,乏力,出冷汗,脉搏增快,及血压下降等情况,应考虑有出血可能,此时病人感到惊慌,护士应安慰病人,给予适当的解释,疏导,使病人平静,并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2.6 术日不大便,术后1-2天嘱病人不要恐惧怕疼痛而久忍大便,尽量心情放松,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防粪便在肠道边积久,水分吸收而干燥,使疼痛增加,便时勿久蹲,勿用力过大,以免引起出血及创缘水肿,便后即熏洗,换药。
2.7 部分病人因惧怕排便疼痛而不敢进食,护士应理解病人的心情,说明进食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食,以利于伤口的恢复。术日起如为硬外麻醉8小时后,应软食或半流饮食2—3天,以后可进普食,应多食蔬菜、水果、使大便通畅,忌食辛辣食品。
2.8 术后第一天换药由医师执行,以观察伤面情况,以后每次换药前嘱病人排净大便药物熏洗后,再换药,注意观察有无胶布过敏等情况,及时处理。
3 出院健康指导
3.1 保持心情愉快,加强营养。
3.2 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多食纤维素较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使大便软而成形。
3.3 出院后继续便后中药坐浴一周,注意部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蹲,便时看书、吸烟等。
3.4 锻炼功,每日早晚做提肛运动20次,具体方法:吸气时收缩5s,呼气时舒张5s,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的抗病能力。
4 体会
通过对250例痔瘻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做为护理人员我深有体会。我们不但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操作能力外,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密切观察创面情况,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对肛瘘患者预防创面粘连与桥形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的关键。因为痔瘻疾病易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恐惧、忧虑的情绪。对治疗信心不足。因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更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嘱其多食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使大便通畅。配合医生的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3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94-01
自发性气胸是外科最常见急诊之一,而自发性气胸最为常见的原因是肺大泡破裂。当肺大泡体积大,占据一侧胸腔的70%-100%,临床上有症状,而肺部无其它病变的患者,手术切除肺大泡可以使受压肺组织复张,呼吸面积增加,肺内分流消失,动脉血氧分压提高,气道阻力减低,通气量增加,患者胸闷、气短等呼吸困难症状可以改善。2010年我院开展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并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27-75岁,平均51岁。均有10年以上吸烟史,来院就诊时均主诉感胸闷,气短,呼吸费力,经拍X线片后确诊为肺大泡。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戒烟、深呼吸训练、有效咳嗽排痰等呼吸道准备可改善分泌物的清除能力,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做好心理护理。
1.2.2 手术方法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在3-4个1.5cm的胸壁小切口下进行,其手术视野、病变显现、手术切除的范围以及安全性均好于开胸手术。电视胸腔镜治疗肺大泡的目的在于控制肺的漏气,迅速完全地使肺组织重新膨胀,恢复肺的功能并防止自发性气胸的复发。
1.2.3 手术后护理
1.2.3.1 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应给低流量持续吸氧,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示波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
1.2.3.2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麻醉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清醒后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时挤压引流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1.2.3.3 饮食虽无特殊要求,但应增加营养,多食优质蛋白、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饮料,忌烟酒,避免感染。
2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2.1 手术后胸腔出血的护理 观察要点,患者如果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脉搏细速、血压呈进行性下降;胸腔闭式引流管中可见大量新鲜血液引出,引流管中可见小的凝血块流出,出血量每小时大于200ml;血球压积和血红蛋白指数低下,中心静脉压低于正常,立即通知医生,拍床边X线片来协助诊断,如果确诊为胸腔大出血,进行下列护理:确诊后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于有效的止血剂,用立止血1KU肌肉注射及静脉注射各一支,必要时4小时再重复一次;及时补充晶、胶体液,如果出血量大,可输新鲜血液、血浆;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各项检查指标,准确记录引流量;术侧胸部放置冰袋;如果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当引流管中引流量达200ml且持续3小时以上,应做好手术准备及时开胸止血。
2.2 手术后肺栓塞 观察要点,轻度肺栓塞可无症状,最常见为呼吸困难,多突然发作,呼吸浅而速,频率可达每分钟40-50次,胸痛、咯血、晕厥,巨大血栓可出现急性心源性休克、室颤、心跳骤停而猝死。护理措施:吸氧、镇痛、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抗凝,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3 肺不张:观察要点 手术后24-48小时,病人出现发热、胸闷、气急、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咳痰困难、烦躁不安,胸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低时要通知医生进行确诊。
2.4 护理措施 给与超声雾化吸入,大量饮水,稀释痰液,帮助和鼓励病人咳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对重度肺不张者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效果佳。通过吹气球促使肺复张。
3 结 果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的患者,术后积极进行护理干预,预防术后并发症,有1例患者术后出血较多,经及时止血、输血、大量补液后出血控制;有2例患者术后疼痛剧烈,安置镇痛泵后疼痛减轻;其余患者未发生并发症。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并发症少,恢复快,比传统开胸手术疗效好。
4 讨 论
胸腔镜被誉为上个世纪胸外科界的重大突破之一,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我院开展的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在手术前后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翻身拍背排痰,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管道护理,加强基础护理,明确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进行有效的预防,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颅内感染 护理
颅内感染指由某种微生物(病毒、细菌次体、螺旋体、计寄生虫等)引起的脑部炎症的疾病。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尽管发生率不高,但其治疗非常困难。病死率高,而且颅内感染常与脑积水、脑水肿、脑膨出等同时存在,并相互促进而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病人预后,现对我科一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0岁,因头部外伤后神志不清约一小时,于2011年3月12日入院,神志昏迷,G C S评分7分(E1V1M5),双侧瞳孔直径约5m m,光反射存在,查头颅C T提示:双额颞多发脑内散在血肿。入院治疗2天余病情恶化,昏迷程度加重,复查头颅C T提示:双额颞脑内散在血肿占位效应明显,手术指征明确,急诊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冠状入路双额颞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气管切开术”。术后20天左右,患者出现高热(最高39.5℃),伴颈项强直,经腰椎穿刺化验脑脊液证实颅内感染。
1.2 方法
每天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腰椎穿刺术,经腰椎穿刺置换脑脊液,根据脑脊液培养药敏结果早期使用罗氏芬+盐酸万古霉素行鞘内注射联合抗感染治疗。以生命特征、意识、瞳孔及饮食,功能锻炼为护理要点,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1.3 结果
经腰椎穿刺置换脑脊液及鞘内注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以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饮食、功能锻炼为护理要点,加强基础护理,15天后患者体温正常,颈项强直缓解。脑脊液颜色渐转为无色清亮,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培养结果渐正常,头颅CT扫描未见明显颅内感染病灶,证实颅内感染得到控制。
2 护理
2.1 常规护理措施
2.1.1 心理护理
积极与患者家属交流沟通,使患者家属了解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同时了解其思想情况,帮助其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和悲观的心理,对患者能顺利接受治疗起促进作用。
2.1.2 环境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良好的环境能够帮助患者康复,促进人的健康。
病人住重症监护病房,温度20°C左右,湿度60%左右,室内有紫外线消毒装置和空气净化设备,家属探视时穿探视服,带口罩、鞋套,探视;时间30m i n,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2.1.3 饮食及功能锻炼
高热状态下,体内的分解代谢远远大于合成代谢,每日行腰椎穿刺丢失大量脑脊液,同时也丢失了一定的电解质,所以必须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维持水、电解质、能量代谢的平衡。由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长时间卧床,有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可能,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容易产生压疮。因此,必须加强翻身、拍背、吸痰、雾化吸入等肺部护理措施,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保持肢体功能位。
2.2 高热护理
2.2.1 测体温4小时1次,严密注意体温变化并详细记录,积极采用物理降温措施;
2.2.2 置冰袋于前额、体表大血管流经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30m i n后取出,以防冻伤,复测体温。若需继续使用冰袋,应间隔60min;
2.2.3 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
2.2.4 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发生口腔粘膜糜烂。
2.3 腰椎穿刺护理
2.3.1 术前准备
向家属讲解穿刺的目的、意义、步骤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指导家属做好腰椎穿刺的配合,协助医生备齐用物。
2.3.2 穿刺时的护理
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屈髋屈膝,尽量使脊背挺直,腰椎应与穿刺床面平行,因为侧卧位可获得准确的开放压和减少穿刺后头痛的危险。术中密切观察患者表情、面色、神志、呼吸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注意观察脑脊液量、颜色和性质,每日留取脑脊液做常规生化检查,3—4天脑脊液培养一次,以观察脑室感染控制情况。早期脑脊液浑浊伴少许絮状沉淀物,随着感染的控制,脑脊液渐转为无色清亮。
2.3.3 鞘内注射抗生素
仔细阅读说明书,熟悉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注射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颅内感染病人单纯采用静脉滴注普通抗生素难以透过血脑屏障,易产生耐药性及二重感染。罗氏芬+盐酸万古霉素抗菌谱广,行腰椎穿刺鞘内缓慢注射,使药物直接进入脑室形成有效的药物浓度,直接 有效的控制感染。
2.3.4 术后护理
穿刺术后按压穿刺点2—5m i n直至无渗出,用无菌纱布覆盖。去枕平卧4—6小时,注意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和肢体运动等情况,预防发生并发症;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保持大小便通畅,吸痰时动作轻柔,防止剧烈咳嗽;翻身、拍背时动作缓慢,以免诱发脑疝。
3 体会
颅内感染病人脑脊液浑浊伴少许絮状沉淀物,行腰大池外引流可能引流不畅或堵管,也可能脱管造成引流失败,同时有交叉感染可能,故腰椎穿刺为理想措施。掌握了腰椎穿刺和鞘内注射抗生素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周玉香.患儿行腰椎穿刺术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09,12.
篇4
关键词:胸部手术;术后感染;护理
1.临床资料
2012-2013年我科共收治胸部患者483例,其中胸外科手术有412例,在这412例患者当中男患者有266例,女患者246例,手术患者年龄在33-81岁,平均年龄43岁。所有手术患者当中,有246例肺癌患者,152例食道癌患者,另外还有10例纵膈肿瘤,4例胸外伤患者。胸外科手术中肺叶切除术34例,其中6例全肺切除手术。。本文就这412例胸外科手术术后护理情况探讨肺感染的预防护理要点。
2.护理要点
2.1做好患者的术前心理辅导
在胸外科手术当中术前的心理辅导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择期手术的肺癌、食道癌等患者,应该戒掉烟酒等不良嗜好,避免吸烟喝酒对患者呼吸系统的刺激导致呼吸道粘膜的抗炎能力下降,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几率。在这一方面护理人员应该尽量做到耐心细致,在护理过程中可以让患者做一些深呼吸和咳嗽,可以让患者通过吹气球的方式增加患者的肺活量,使患者的肺部充分膨胀,以利于手术。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该鼓励其吃一些高营养的食物,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2患者术后护理要点
2.2.1做好病室环境清洁
胸外科手术的患者术术后应该进ICU病房,护理人员要做好病房的温湿度控制,其中温度应该控制在16-24℃左右,湿度控制在45-60%左右,这样的温湿度最合适胸外科手术后病人的恢复。ICU病房之后转入普通病房之前,应该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新鲜,病房内应该用紫外线每天消毒一次,尽量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的数量,减少病房内外源性感染的机会,为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2.2术后要注意患者的护理
胸外科手术患者因手术需要,患者术中的被动相对较长,一般来说医院在手术结合以后在病人麻醉醒来之前如果不对患者的做相应的处理,这种情况下患者醒来的时候会感觉浑身乏力肌肉酸痛。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麻醉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患者清醒后,血压平稳,可改半卧位,床头高度应该保持在30°~60°之间,既不能影响病人的呼吸,又能帮助病人顺利排出肺部积气、积液,使患者能够及时换气,达到松弛胸腹部肌肉,,减轻刀口疼痛。一般来说术后的6个小时以内患者应该以平卧为主,可以要求其家人或者自己按摩一下患者的下肢、双侧肢体,如一些弯曲、伸腿,这样能够有效的环节手术过程中造成的肌肉疲劳现象,6个小时以后垫高枕头或者摇高床头,要每过2-3小时帮助患者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不免拖拉拽,使患者的肢体能够尽量放松。
2.2.3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在日常多做一些深呼吸训练,在深呼吸训练的指导患者进行深部咳嗽,以便于让患者能够及时排出痰液。同时,护理过程中可以给患者多拍背,在拍背的时候患者应该是半卧位,护理人员应该站在患者患侧,叩打对侧肺部,手掌应该是杯状,要用上手腕的力量叩击健侧肺叶,力量要适当,不要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对于护理过程中患者痰液粘稠不易排出的,可给雾化吸入。雾化应该使用生理盐水30mL, 8万U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4000U,每日3次,每次不低于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稀释痰液,帮助患者及时排出痰液,同时这些药物能够直接进入肺泡,形成杀菌作用减少患者肺部患者的机会。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可以多做一些吹气球的训练,通过深呼吸使患者膈肌下降,这样患者能够将胸腔内的积气、积液排出,还可以帮助患者下床做一些活动,增加患者的肺活量,但是应该慎重、注意活动量,防止意外发生。
2.2.4应该做好患者的疼痛护理
胸外科手术术后麻醉过去以后,患者的疼痛感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疼痛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对患者术后康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该重视患者的疼痛护理。镇痛剂是患者恢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正确使用镇痛剂,术后应该充分镇痛,可以使用止痛泵48~72小时或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50mg杜冷丁即溶注射,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在这一方面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传授些术后康复的知识,使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和术后恢复过程,使患者能够配合做好术后的各种康复治疗。进行各在穿刺质量的过程中,医生应该准确、迅速、轻柔、娴熟,要避免操作失误,尽量减少患者穿刺的疼痛感,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等放松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在恢复的过程中能不实用镇痛剂的就不要使用镇痛剂,以免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
2.2.5做好患者口腔护理工作
口腔护理是预防控制感染的重要方法,在这里可以采用常规口腔护理的方法,由于胸外科手术术后患者不能坐立,护理人员可以协助病人在床上用牙膏牙刷清理口腔卫生,刷牙以后用“口灵”含漱1~2分钟,可以有效的减少口腔内的常寄菌,防止细菌下移到肺部吗,降低肺部感染的几乎,同时达到清理呼吸道的目的。
2.2.6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
由于胸部手术后切口创伤大、各种引流管的限制性可能会导致患者疼痛感增加, 过于疼痛会影响到患者的心情,降低他们抵御疾病的信心。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解释、说明咳嗽对于术后恢复的重要性,使患者的痰液能够及时主动排出。
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全身机能会下降,自身抵抗力也随之下降,这种情况下各种有害病原体进入下呼吸道机会增多,气道黏液清除不畅极易导致患者的肺部感染。通过上述一系列的针对想的措施,本院得60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都比较好。 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应该给患者讲一些常见的肺部感染知识,此外还应该指导患者如何保持自己呼吸道通畅,并向患者讲解一些胸外科术后恢复应该注意的问题,防止恢复过程中以外发生。
参考文献:
[1]郭红霞 吴晓燕.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第23期
篇5
【关键词】颌面外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45-01
口腔颌面部血液丰富,组织结构复杂,腔窦多,与颅腔毗邻,是呼吸道,消化道的入口。因此,发生颌面部多发性损伤时及易合并休克,大出血、窒息和合并颅脑损伤及其他器官复合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组35名病人中,男性30名,女性5名,年龄15-68岁。损伤情况:单纯软组织损伤3例,颌面部损伤导致上下颌骨骨折25例(其中合并脑脊液鼻漏3例,脑脊液耳漏2例),软组织损伤伴鼻骨骨折2例,伴颧骨骨折3例,并发颅内损伤的2例。其中车祸损伤20例,打架斗殴7例,工作、生活意外伤8例。
1.2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本科收治的35例严重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医护急救配合及护理观察的要点。
2 结果 35例病人经积极抢救和护理无伤口感染,呼吸道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达到Ⅰ期愈合,未出现明显畸形32例,3例因组织缺损较大行Ⅱ期整复。
3 急救配合
3.1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窒息
口腔颌面损伤常伴有咽喉,气管周围的水肿,血肿及血凝块阻塞影响呼吸道通畅而引起窒息。要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如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出冷汗,口唇发绀,鼻翼煽动等是窒息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血液、异物。舌后缀的患者用包有纱布的舌钳将舌体拉出。因口底,舌根,咽喉肿胀压迫上呼吸道者,酌情经口腔插管或给予气管切开术,并及时吸出痰液、血液、分泌物,给高流量吸氧,保持氧浓度。
3.2 止血,防止休克
根据损伤的部位,出血的来源和程度,采用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压迫止血,结扎止血,缝合或填塞止血。有因上、下颌骨骨折出血,经手法复位和牙弓夹板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和钛板内固定而达到有效止血。遵医嘱每30min测脉搏血压一次,密切观察病人心率、血压、意识变化。做好护理记录。遵医嘱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补液时注意用量,调整输液速度,以免加重脑水肿。
3.3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对怀疑伴有颅脑损伤的患者应卧床,除严密观察呼吸,血压,脉搏以及瞳孔的变化外,还应注意耳鼻中有无清亮液体或血液流出,如有则提示有脑脊液漏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禁用棉球或纱布填塞外耳道及鼻孔,更不能用液体冲洗,以免逆流引起颅内感染。
3.4 保持正确的
先解开颈部一口,使病人头偏向一侧,或采取半卧位,以减少出血,并尽可能减少肺部的呼吸运动,利于咳嗽和吐出口内分泌物,避免并发肺部感染。清醒病人取面向下,使口腔血液及分泌物流出。昏迷病人可采取俯卧位,额部垫高,使口鼻悬空,利于血液唾液流出和防止舌后坠,一般病人采用侧卧位。
4 护理
4.1饮食营养护理 由于张口受限,局部疼痛及咬合错乱等原因,病人不能咀嚼食物,尤其是颌间固定的患者,但多数消化功能及胃肠功能均良好,因此应给病人进食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对颌间结扎的患者可从牙间隙或磨牙间隙处塞入吸管让病人吸入,或用注射器将食物注入口内。对胃管鼻饲的患者,向病人及家属解释鼻饲的重要性,使病人克服不适,避免自行拔管。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提高机体免疫力【1】。
4.2 腔道的护理 对颧骨、颧弓、眶底和上颌骨骨折的患者,应加强眼、鼻腔的护理,保持眼和鼻腔的清洁。对鼻腔有出血、渗出的患者,在排除颅脑损伤脑脊液漏后,轻者可用麻黄碱滴鼻。患者重伤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自洁能力受到影响,因此进食后给予口腔冲洗,在冲洗过程中边冲洗边用吸痰管吸出,动作要轻柔,勿触及伤口,操作中注意口腔黏膜的变化。口角涂红霉素眼膏tid。对暴露的伤口,保持清洁干燥,用1%的碘伏擦洗,对有包扎的伤口保持干燥,避免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如有污染及时更换敷料。
4.3 骨折复位的护理 上下颌骨骨折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有无颅脑、胸腹等处的合并伤,有严重合并伤的应以处理合并伤为主。 为减轻局部肿胀,在病人清醒后将头部抬高30°以减轻颈部静脉回流。术后24小时用冰袋冷敷手术部位,减轻面部肿胀,一般冰敷2-3天,肿胀消除后(术后7-10天)可进行热敷,促进伤口愈合。肿胀消除后给予复位固定。
4.4 心理护理 颌面部外伤患者受伤面部可能影响个人形象,而合并伤可能暂时影响功能,因此患者会出现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多数患者对容貌的恢复存在恐惧心理,尤其是女性患者,担心面部发生畸形,常表现为对生活失去信心,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不同心理情况进行沟通、心理疏导,讲解与病情相关的知识,并做好解释工作。保护病人隐私,给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鼓励病人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2】。
4.5 出院健康指导 对颌骨骨折的患者应指导其掌握开口训练的时机与方法,开始张口不能过大,嘱病人两个月内勿进食过硬食物避免再次引起骨折。上颌骨骨折固定术后3周拆除夹板,下颌骨骨折术后4-6周拆除夹板。对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和及时进行功能锻炼,易改善全身和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病人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出现咬合关系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5 讨论
对于严重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先检查伤员的神志、呼吸道通畅、血压、心率、瞳孔大小及对光发射、伤口的出血和四肢活动情况。有呼吸困难或窒息等紧急情况时,立即采取措施解除窒息,有伤口出血和血压低下等情况时,应先采用简便有效措施止血,并输液、输血以增加血容量,防治休克。有神志不清和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异常等情况时,及时请神经外科医生会诊处理。有四肢或身体其他部位伤动性出血时, 请相关科室医生协助处理。在急救的同时,给予血常规、血气分析和凝血功能等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及时给予相应处理【3】
由于大量出血导致低体温,低体温会导致心律失常,心搏出量减少。低体温和代谢性酸中毒又会引起凝血酶和血小板功能损害,出血凝血机制紊乱。因此,对于严重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需要先施行一个小的、有限度的、简化有效的、可行的应急性急救手术,以有效止血、解除窒息,积极复苏,阻止生理潜能进一步恶化,防治和纠正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机制紊乱,为下一步的确定性手术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颌面部多发性外伤的急救要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抗休克和有效止血。护理要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腔道、饮食、心理护理。对于严重颌面外伤患者采取综合救治,医护严密配合,是减少并发症、回复功能、减少畸形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曹均凯.不同膳食配方对口腔术后患者体重的影响[J].护理杂志,2004,22(10):72273
篇6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88-01
现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施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15例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最小58岁,最大80岁,平均68岁。排尿困难,病程1-3年者4例,3年以上者5例,急性尿潴留者6例。住院时间最短18天,最长71天,平均住院日数为32天。术后切口无一例感染,全部治愈康复出院。
2.护理要点
2.1.术前护理
2.1.1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对疾病和手术产生恐惧情绪,采取病人一入院,我们就主动热情招呼,使病人倍感亲切,如同在家一样受到尊敬。耐心地向病人说明该病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其危害性,讲清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最佳方法,具有手术简单、安全等特点,使患者消除惧怕心理及顾虑,争取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对嗜烟、酒患者,应向病人解释清楚,劝说病人要戒烟忌饮酒,防止术后因咳嗽等腹压增高而导致伤口出血、肺部感染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合并症。
2.1.3对残余尿量多的患者,应留置导尿管作持续引流,以利于肾功能的改善和控制尿路感染。
2.1.4做好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保持肠道空虚,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本组病例全部采用术前晚8时口服剂,次日凌晨4时口服20%甘露醇250ml,6时灌肠1次,效果满意。
2.2.术后护理
2.2.1 病人术后因留置导尿管及创口引流管,清醒前取平卧位。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可防止长期平卧而引起逆行感染的发生。
2.2.2对引流管的护理
耻骨上膀胱造瘘管护理:此管作用是术后与导尿管进行膀胱对位冲洗,通过持续快速冲洗,达到防止血凝块堵塞导尿管而引起尿潴留而再次行手术的有力措施。冲洗液常用生理盐水,开始速度宜快,在60 -100ml/min,超过此速度易引起创面大出血。(1)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颜色变淡后可放慢速度,一般为60-70gtt/min为宜。(2)如引流液为血性,即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理,可在每500ml冲洗液中加入肾上腺素1mg,局部止血效果更佳。(3)导尿管的护理:严密观察膀胱造瘘管灌注与尿管引流两通道是否通畅,防止导管扭曲、受压,甚至脱落。如遇到血块堵塞管腔,可用50ml注射器吸入生理盐水反复进行冲洗,直到抽出血块。并记录灌注液量,以保持引流液体的动态平衡,防止灌注液过多致使膀胱内压增高,甚至造成膀胱破裂的危险。如无活动性出血,应尽早减轻尿管牵拉及减少气囊内液体量,避免长期压迫尿道,影响日后括约肌功能恢复,亦有利于前列腺窝回缩止血。每日清洁尿道口1次,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定期留尿常规送检,注意更换尿袋。病人下床活动时,尿袋位置不超过膀胱高度,以防尿液和气泡逆流引起逆行感染。
2.2.3排便护理
对于便秘者,给予剂或缓泻剂可自行排便;排便十分困难者,则须戴手套协助抠出硬结粪块,避免过于用力排便而引起前列腺窝继发性出血或虚脱的发生。
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预防切口感染:于术后第2、3天要细察切口,并更换敷料。由于老年人多伴有血管硬化,组织供血相对减少,血流缓慢,对伤口修复有一定影响,易并发切口裂开,所以应嘱病人少活动,避免受凉感冒,避免增大腹压。还要教病人用双手按压切口两侧,以防切口裂开。
预防褥疮发生:冲洗膀胱时,尽量避免液体溢漏,保持腹部、臀部、会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垫平整。更换时防止拖拉,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而导致褥疮。
参考文献:
[1] 孟祥华.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护理[J]. 航空航天医药. 2010(11)
[2] 曲德新,曹焕灿. 脑血栓、心肌梗塞后前列腺切除术1例报告[J]. 哈尔滨医药. 1989(02)
[3] 蔡瑞萍.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导尿护理[J]. 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1998(04)
[4] 马晓俊. 前列腺切除术后出血护理[J]. 中国厂矿医学. 2005(05)
[5] 林翔,许利卷.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J]. 海南医学. 2008(S1)
篇7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分析;护理
相关资料表明,甲状腺癌约占人体肿瘤的0.2%(男性)-1%(女性)[1]。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甲状腺的解剖位置特殊,手术中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常见,严重者可以出现生命危险,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早期发现并发症,保证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2004年到2010年行45例甲状腺手术,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甲状腺腺瘤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4例,甲状腺癌6例(二次手术0例)。
1.2手术及预后所有手术均成功,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呼吸道梗阻2例(术后切口内出血1例,喉头水肿1例,呼吸道分泌增多0例),甲状旁腺损伤和功能低下1例,神经损伤0例,甲状腺危象1例,手术其他副损伤(食管损伤,气管损伤,气胸,纵膈气肿,乳糜胸,颈交感神经损伤,颈总动脉损伤,空气栓塞)0例。45例病人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5d,平均7d。
2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2.1呼吸道梗阻
2.1.1原因分析甲状腺手术后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为:①术后切口内出血。[2]甲状腺断面止血不充分;术后负压引流不畅;血管变异;原有呼吸道疾病未能很好的控制,术后剧烈咳嗽。②喉头水肿。多因为全麻是气管插管造成的副损伤。③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手术刺激;原有呼吸道疾病未能很好的控制;手术后切口疼痛,病人排痰障碍。④气管塌陷。多因为气管长期受压迫,导致气管软骨环变薄软化。⑤气管痉挛。手术过程操作粗暴,气管受刺激;支气管哮喘病人术前术中应用普萘洛尔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2.1.2护理要点护理要点①完善的术前准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后健康指导。术后24h尽量减少颈部活动.治疗颈部基础病变,避免术后剧烈咳嗽。②床旁备气管切开包、氧气等抢救物品。③术后血压平稳让患者取半坐卧位,严密观察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烦躁、发绀和窒息。④观察颈部是否迅速增大,切口敷料有无渗血,严格记录引流管24h引流量。如果24h引流量超过150ml以上,颈部明显肿胀,患者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唇发绀,说明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床旁抢救,拆除缝线,敞开切口,清除血肿。[3]
2.1.3术后呼吸道梗阻的预防术后呼吸道梗阻的原因为上文所述,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术后护理是较少术后呼吸道梗阻的关键。
2.2甲状旁腺损伤和功能低下
2.2.1原因分析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尤其是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易造成甲状旁腺的损伤,术后因为甲状旁腺素的分泌不足,造成血钙浓度降低,引起术后病人以神经肌肉症状为主的-系列临床表现。其主要原因为①甲状旁腺血液供应受损。手术过程中结扎甲状腺上下动脉,甲状腺后被膜剥离过多,术中出血盲目钳夹等因素极易造成甲状旁腺血运受损。②甲状旁腺被切除或损伤。手术过程中,处理甲状腺后被膜是手法粗暴,操作粗糙,以及甲状旁腺变异大[4]的存在等原因造成手术中甲状旁腺的易被误切或损伤。
2.2.2护理要点术后规范护理,对及时发现病情,处理病情十分重要。主要为以下几点: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面唇部、和手足部有无针刺样麻木感有无手足抽搐,患者精神状态有无改变。②适当控制饮食,限制肉类、蛋类、乳类等含磷较高的食物,给予患者高钙低磷食物。③抽搐发作时,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密切观察心率变化,以防发生心脏停搏。次日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10ml,每日2-3次,症状轻者口服钙剂,必要时加服维生素D3。对抽搐反复发作者,可给予镇静药,肌注地西泮可起到缓解痉挛,镇静,催眠的效果。
2.2.3预防措施手术中避免损伤甲状旁腺腺体及其血液供应是预防术后低钙血症出现的关键。
2.3神经损伤
2.3.1原因分析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分别与甲状腺上动脉及甲状腺下动脉伴行。手术中易被结扎或是切断。相关资料表明,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率为0.5%[5]。结合本院病例分析,甲状腺手术中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方面:①对手术区域的解剖位置毗邻关系不清,手术中盲目操作,经验性操作。②甲状腺再次手术,手术区域层次不清,粘连严重。吕新生等研究表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随甲状腺手术难度增加而上升,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的损伤率高于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再次手术高于初次手术[6]。③解剖变异,右侧右喉返神经发自于迷走神经跨过锁骨下动脉的部位,钩绕该动脉向上,走形在气管、食管之间的气管食管旁沟内。左喉返神经发自迷走神经穿过主动脉弓时;它钩绕主动脉弓,走形在气管食管沟。它通常是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后面,使受伤的危险低,因此左边神经的损伤率比右侧低。④术者的熟练程度,术中盲目止血,大块钳夹组织。
篇8
【摘要】目的:评价无痛病房在骨科术后功能锻炼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3月至9月收住于新余市人民医院骨一科手术病人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探讨。结果:术后3天及7天两组病人在视觉模拟量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以疼痛评估及镇痛与对照组仅予以一般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病人在疼痛视觉、量表评分存在统计差异。结论:无痛病房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加配合功能康复锻炼,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无痛病房 骨科 术后 功能锻炼 作用
疼痛是骨科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剧烈和长期的疼痛会影响到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患者由于疼痛不愿主动功能锻炼,影响术后恢复,增加住院天数,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已成为临床医护人员日常观察的常规项目[1]。我科提出无痛病房概念,从传统护理方式上进行改革,于2011年3月至9月开展新型护理,注重患者无痛为主,使患者能主动配合功能锻炼,保持心理放松。我们将新型护理的结果与传统护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今年3月份开展无痛病房以来,从我科收治并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抽取因各种原因没有进行无痛护理的病人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62岁,病人种类如下:全髋置换术,胫腓骨骨折术,肱骨骨折术,腰椎骨折术,所有手术均为择期手术。并以1:1配对方式选取同类骨折及手术并采用无痛护理的病人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9岁。
2. 护理要点
2.1 病人准备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及伤口疼痛情况,运用心理学知识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向病人提供有关手术后的信息及护理上的支持[2]协助病人摆好及管道,指导镇痛泵的使用。
2.2 术后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去枕平卧,禁食禁饮6小时,将患肢置功能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与切口渗血情况,按“疼痛评估记录表”询问患者伤口疼痛情况,给予评分及评级。
2.3 不同分组护理方式
观察组20例,手术前后按照指定的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家属协助并监督患者,对照组20例,仅按术后常规指导功能锻炼。
2.4 观察组功能锻炼方案
2.4.1 术前指导
入院后向患者解释病情并提供心理支持,解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慌、焦虑,进行术前宣教,向其解释术后功能锻炼与手术同等重要,术前进行一些肢体的摆放,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
2.4.2 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通过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静脉回流,消除肿胀。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询问伤口疼痛情况,即刻进行疼痛评估,6小时候后再评估一次。对于评估分值≦3分的患者,可指导患肢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运动;对于评估分值≧5分的患者,护士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后,每4小时评估一次,直至≤3分,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
2.4.3 对照组功能锻炼法
按照术后6小时麻醉消失即可指导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运动,而不向患者评估患肢疼痛情况以及制定术后“疼痛评估记录表”
3. 结果
篇9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围手术期护理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在我国已成为致盲的首要原因之一。目前,在我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术式,良好围手术期护理,对病人术后预防感染及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我院眼科自2000年1月~2011年11月成功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396例,其中男性205例,女性191例,年龄14-92岁,平均年龄68.9岁。其中外伤性白内障9例,先天性白内障3例,其余均为老年性白内障。术前视力光感至0.2之间。
1.2 治疗方法:患者应用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联合0.5%利多卡因球旁注射,10点钟巩膜隧道切口,注入粘弹剂,应用戴囊针完成连续环形撕囊,采用拦截式劈核法将核分为两部分,再分别超声乳化吸除(美国STREOZpremierDP3422),吸除残留皮质并扩大切口至5.5mm后植入透明人工晶体,吸除粘弹剂后恢复前房,结膜囊内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本组平均超声能量8%,平均超声时间56秒。
2 结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角膜闪光小,术后视力稳定的优点[3],出院门诊3个月复查,未发现角膜水肿混浊、前房出血、人工晶体脱位及术后眼内感染。48只视力1.0,204只视力为0.8,105只为0.5-0.7,39只为0.5.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3.1.1 手术前医护人员的准备3.1.1.1 眼科检查 手术前查视力、色觉、光定位、测眼压,详细了解病人眼部疾病史,做眼科A超检查,确定人工晶体的选择。3.1.1.2 全身检查 术前应给病人做必要的常规检查,胸透、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糖检查等,询问了解病人的过去史,注意病人有无糖尿病、高血压,以决定是否可行白内障手术。3.1.2 手术前病人准备3.1.2.1 心理准备 因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是项新技术,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该项手术的先进性、可靠性,用适当的语言交代术前各项准备,术中如何配合、术后的注意事项、解除病人的顾虑,恐惧紧张心理,使其身心达到最佳状态,积极配合手术[2]。同时应热情接待病人,用亲切的语言与病人交谈,及时的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3.1.2.2 术前准备 ①一般手术前3d眼部点抗生素眼药水,每日3~4次,冲洗泪道,观察有无分泌物流出,冲洗结膜囊,嘱病人手术开始后不能咳嗽、打喷嚏、如想咳嗽、打喷嚏可用舌尖顶住上腭以缓解冲动,以避免术中出血和玻璃体流出而影响手术效果。②散瞳:术前1h应用复方托品酰胺点术眼2~3次,以瞳孔扩大至5~6mm为宜。3.2 术后护理3.2.1 术后观察与护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病人即可下床活动或回家休息,但应准确了解和判断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仍然至关重要,白内障术后,特别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因手术刺激,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这与术中机械创伤及其它理化刺激有关,也与各自体质对创伤的应激性有关。3.2.2 术后常规处理 术后1d更换无菌纱布,给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每日4~6次,反应重者,可每日给予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炎症消退时停药,如手术较顺利反应较轻的病人,不需散瞳,如果前房有渗出,应给予散瞳处理。3.2.3 生活护理 术后安静平卧,保证病人休息,不可过度活动,不可用力揉眼,避免用力咳嗽,大声谈笑及做突然的低头动作。饮食清淡、易消化,并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及时使用缓泻剂,同时还要防止视力过度疲劳。对高龄患者,由于反应相对迟缓,生活自理能力差,护理工怍中,一定要耐心仔细,不急不躁,嘱其有事按铃,不要擅自下床,下床一定要有人陪伴。3.2.4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3.2.4.1 术后前房出血的护理 术后如发生前房出血,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护理要点是嘱病人半卧位休息,应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吃流汁或半流饮食,应多吃带有粗纤维的食物,以防大便干燥,而致大便时用力增大腹压而加重出血。3.2.4.2 继发性青光眼 超声乳化术后眼压升高少见,眼压升高可造成对视神经的永久性损害,应及时点降压药和全身应用降压药,此时病人心理负担非常重,应耐心向病人做心理疏导指出低落的情绪对眼压的负面影响,解除心理压力,以利疾病的早日康复。3.2.5 出院指导 有少数病人术后5~7d天可出现对人工晶体产生异物反应症状,应嘱病人5~7d到医院复查。如出现眼痛、畏光、结膜充血等症状,应随时到医院检查,如无异常情况可间隙长一点时间再次到医院检查。一般出院后每周复查一次,连续两次,再后则每1月复查一次,连续2次。
参考文献
[1] 刘忆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配合,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35.
篇10
关键词 青光眼 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
诱因: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除解剖因素外,还与情绪紧张、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气候突变以及暴饮暴食等有关。
先兆症状:许多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在急性发作之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有的表现为一过性虹视、视朦及眼胀,病人常误认为是伤风感冒或劳累所致现象。此时若及时发现并施行预防性周边虹膜切除术,可以收到永久性治疗效果。
发作症状:闭角性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病人出现剧烈头痛、眼痛,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部分病人合并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症状,此时眼压急剧升高,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呈雾状、前房浅、瞳孔散大,如不采取措施积极抢救患眼,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其他症状:急性发作的病人大多数经过治疗,或极少数病人未经过治疗,但症状逐渐消失,眼压降至正常范围,局部无充血,角膜恢复透明,前房角开放,视力部分或完全恢复。但这些恢复只是暂时的,如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随时有急性发作的可能。
护理
迅速降低眼压:闭角型青光眼是容易致盲的眼病之一,一旦发作,必须紧急处理,首先应用缩瞳剂,常用1%的匹罗卡品眼液持续频繁的滴眼,受体阻制剂及碳酸酐酶抑制剂或高渗剂静滴,迅速降低眼压,使已经闭塞的前房角打开,其次应及时选择适当的手术防止再发。
降压药物的其他作用:①对年老体弱、恶心、呕吐、乏力患者,应注意有无出现眩晕、气喘、心率减慢、流涎、多汗等1%的匹罗卡品中毒症状。②碳酸酐酶抑制剂降压药物要观察有无知觉异常、四肢和眼面部的麻木及有无针刺感,更应注意有无腰痛、排尿困难。③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应注意观察脉搏、呼吸变化,特别是年老体弱或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
预防急性发作:①青光眼患者不易在暗室或黑暗环境中停留过久。因为在黑暗情况下,瞳孔散大,虹膜周边阻塞使房角变窄,房水排出受阻,使眼压升高。此外,衣领、腰带不易过紧,睡眠时枕头适当垫高,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可减少来自头部外瘀血而导致的眼压升高。②对于中年以上,如常在傍晚出现眼胀、头痛、虹视等自觉症状,应考虑有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能,应常规行周边前房深度的检查,是早期发现防治误诊的关键。
做好心理护理:用体贴、安慰、鼓励性语言向患者做耐心的解释,劝慰并疏导,说明青光眼的发作与情绪激动有密切关系,以消除病人各种不良情绪及心理上的障碍,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情绪波动,注意劳逸结合,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做好饮食护理:青光眼病人应禁止烟、酒、咖啡、浓茶等辛辣刺激食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避免一次摄入水量过多,以免诱发青光眼的发作。
保持舒适的环境:病房的环境要整洁、整齐、安静,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同时生活要有规律。
做好手术前的护理:针对病人对手术治疗的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在术前要与病人交流,根据病人的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等,多向病人做解释工作。向病人交代术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手术的方法,如学会眼球向上下左右转动,术中避免咳嗽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