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要素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民营经济 制度创新 比较优势 企业家精神
现阶段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96年民营企业只有82万户,从业人员只有1171万人,注册资金只有3752亿元,而到2002年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达到221万户,注册资金增加到21042亿万,从业人员已有上亿人。1995年与2001年相比,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从54.4%下降到47.3%,而国内民营投资的比重由34.4%上升到44.6%。从民营经济的总产值来看,从1987年的5088亿元增家到1998年的57543亿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22.4%。民营科技企业出口拉动作用明显,2001年深圳市民营科技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从1996年到2001年民营科技企业出口额年均增长75%。民营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日增,2001年,深圳市民营企业共上缴税收155多亿元,占全市税收的47%,税收的贡献约占半壁江山,民营科技企业从1996年至2001年纳税年均增长73%。民营企业除了数量快速发展,实力大大增强以外,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还具有民营中小企业迅速崛起,民营企业的经营领域不断发展,民营企业经营形式日益多元化,民营企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等特点。
民营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
2002年中国GDP增长率依然保持在8%的速度,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票市场却一直低迷,人们可能对这一反差很难理解。事实上,这是因为中国的GDP增长率的主要贡献者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根据有关统计,中国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到GDP的65%,而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的主要成分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0%以上,民营企业只占5%,而这两种经济实体的业绩情况和发展趋势是不同的。
可以看出民营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优于其他国有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也大大高于其他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所经营的行业也是与中国经济发展十分密切的重要产业,如电子,制药、化工、机电、软件、饲料、农业等。另外据统计,民营企业的资本收益效率是18%左右,而占有资本41%的国有资本收益率为5%左右。民营上市企业和其他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理解中国股票市场与GDP的不同表现了。
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要素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国的民营经济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发展,充分显示了民营经济的巨大威力和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巨大作用,使我们逐步认识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更使我们认识到制度事实上也是一种经济要素,在商品价值的创造中同样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而制度创新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互动关系。我们一定要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制度创新体系的建设,因为我们的制度创新空间和改革的空间还很大,一旦这一生产要素被充分挖掘出来,我国的民营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我们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价格,生产成本和内需市场、人口等有形东西,更在于制度方面的改革或创新空间所带来的新的推动力。这些制度包括私有财产的保护,企业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面我们展开讨论:
私有财产的保护
我国《民法典》草案中的《物权法》中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条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物权法》的内容,法律不仅保护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也同样保护私人所有权。在保护国家、集体、私人财产方面,《物权法》草案一视同仁。国家、集体、私人财产在法律上具有同等地位,侵犯哪一种财产都是违法行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不能形成一整套对财产予以确认和保护的规则,人们对财产权权利的实现和利益的享受不能确定,就很难产生投资的信心、置产的愿望和创业的动力,“民有恒产,始有恒心”。《物权法》草案提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无疑给民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民间资本的“平等待遇”问题一直是民营投资者心中难言的痛。即将出台的《物权法》无疑是及时雨,为民营投资疏通了法制渠道。民营企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
企业产权制度是关于企业所拥有的产权如何界定、划分、保护的一系列规则。简单地说是指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产权问题是民营企业最核心问题之一,它关系到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控制关系,也决定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的治理模式,是企业其他制度的基础,所以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安排。我国现阶段的民营企业的产权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等原因,形成单一的封闭性的产权结构,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合一,这种产权模式在民营企业的创业时期有很大的优势,曾经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由于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的增加,这种单一、封闭的产权结构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规模化发展,经营权与所有权不分使企业的决策缺乏合理的约束,不能形成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机制。所以民营企业必须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建立开放式的产权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克服家族制的藩篱,摈斥家族管理的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使企业能够科学决策和民主化管理,消除对个人的依赖性,降低企业的决策和经营风险,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规模化的发展。
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竞争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基本因素,在完全没有竞争或竞争不充分的市场中,企业产品无替代性,经营者可以通过垄断的方式来增加利润收益,就不会刺激经营者增加努力与投入。所以除了关系到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必须彻底打破政府和国家的垄断经营,对民营资本开放,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活力,让它们与国有资本、外国资本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这不仅是推动以前那些行政垄断或自然垄断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民营经济制度创新的比较优势
面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发展的制度性要素,笔者想起了诺斯一句意味深重的话:技术的进步,教育投资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都不过是增长而不是增长的原因,对于经济增长,惟有制度的创新才是最重要的。我国的制度创新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是因为我们的制度还很不完善,制度创新的空间还很大。
我们清楚,所有的制度也不过是在规制着一部分或大部分的经济活动,而不是全部的活动,剩下的经济活动肯定是在体制外进行的,而往往是这种体制外即民间的经济活动更能推动经济的增长,因为它们不在体制内,不受规范的制度约束,从而更真实、更有活力、更有效率。在当制度越来越完善的时候,经济活动主体开始逐步失去了活力,因为它们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现有的制度而生存,不再开拓生存空间,守成,短见,专家综合症开始成为它们的共同症状。
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的经济体,特别是在过去20年处在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时期。在转轨时期,许多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更谈不上进一步规范化,特别是在西方发达经济的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框架和执行系统下的反差下,我国的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似乎更为突出。对于发达经济来说,它们的经济结构已是高度稳定了,所以制度的完善有助于一个稳定的经济结构的维持和经济的增加。而对于一个落后的发展中的经济来说,经济结构是十分不稳定的,并且经济结构的变迁本身甚至就是经济增长所要实现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开发性和制度的创新空间更为重要,制度上的落后可能同时又是一种机会和优势,因为它恰恰有助于民间力量的增长和创新活动的增长。因此落后有落后的优势,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可以少付代价来学习别人现成的制度,而且因为我们不必承受制度的规范对高度变化的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从而在经济结构高度变化的阶段保持经济活力。所以在当前的经济转轨和发展过程中,制度的不规范会使我们的民间创新活动空间更宽广。
制度要创新,就要调动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当他们发现了现有体制的漏洞或者不完善的地方时,应当允许甚至鼓励他们充分捕捉由这种漏洞提供的获利机会。技术和制度上的突破与创新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
民营企业所主导的创业型经济(而不是国有企业的资金驱动型经济)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克服国有企业的种种不利影响并依然磅礴发展的基础。这显示了中国人摆脱传统体制后所爆发出来的制度创新空间、企业家精神和创业能力。
企业家精神
私有财产的保护,企业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等制度要素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在民营经济的制度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即使有再大的制度创新空间,也不能使民营经济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对我国民营企业家和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做一下总结。
企业家在很多方面与众不同,除了经验、专业、技巧、教育程度等客观人力资源外,还具有较强的主观人力资源,即企业家的精神,包括性格、心理素质和行为倾向上的各种特征。
企业家通常拥有强烈的梦想和理想,有很强的自信心,更有一种冒险精神和不辞辛苦、日复一日工作的吃苦精神。企业家表现出客观的人际态度和处事方法,十分注重社会关系网络,对外通过各种关系整合必要的创业资源,对内通过精神感染和物质利益吸引员工。企业家必须有一种资源整合能力,没有资金不要紧,关键是要独具慧眼,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发现可以利用的资源,并加以优化组合。企业家对新东西十分敏感,经常能拿出有创意的产品和服务。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有紧迫感,注重实效。企业家不一定有高学历和许多专业知识,但他们具有学习的天赋和思考能力,能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有一流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
企业家精神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各种比较优势中最大的一块优势资源,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在新的经济体制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中所激发出来的企业创新活力,将是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发展的动力,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是全世界企业家资源最多的国家,未来10年会是中国创业活动最活跃的10年,中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一发而不可收了,全球范围内的资金、人才和资源将向中国的民营企业聚集。
参考资料:
1.中国全国工商联等联合编辑,中国私营经济年鉴[M],香港经济导报社1996年版,中国私营经济年鉴[M],中华工商联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私营经济年鉴[M],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
2.深圳民营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篇2
关键词:电力经济;可持续发展;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电力行业一直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行业,在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之后一直没有能够很好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全要素生产率被应用与我国的电力经济之中,对我国电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以及对电力经济增长的作用等方面做出了分析。
一、对电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超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必须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保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在人类生活中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能源,比如说人们日常生活中做饭需要天然气、照明需要电能、出行需要汽油等等,人类生活已经离不开能源。然而随着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已经逐渐被过度开发,呈现出枯竭的状态,使得人们进入了能源紧张的时代,即将要面临能源危机。这正是过度的开发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从而造成了这样的现状。
电力资源最为一中二次开发的能源,它的使用对于环境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说电力能源的使用对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同时电力能源的使用又存在着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地方。电力能源是一种二次能源,在将煤等一次资源转换到二次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物质,比如说二氧化硫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说我国面临着电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的现状。
二、全要素生产率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唯一要素
全要素生产率又可以翻译成“总和生产率”或者“总和要素生产率”是指除了劳动和资本两大物质要素之外其他所有物质要素所带来的产出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中的“全”这个字指的是除了劳动和资本两大物质要素外其他的所有物质要素。只一个总括的名词。根据各国经济学者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的三个要素是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科技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全要素生产率(TFP)指的就是因科技发展提高了的效率。在现代的经济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工具。通过对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推到可以得出全要素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中的唯一要素,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有三个来源,第一是生产效率的改善,第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是生产规模的影响。通过对二十世纪六十到八十年达国家经济增长要素的分析得出其中有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七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FTP)的贡献,百分之十七到百分之二十七来自普通的资本贡献,只有百分之十四来自于单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同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量的实践对经济增长的要素得出了很多心得。实践证明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而且我国国内的很多理论家都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所占的贡献率越高越好,至少也要超过百分之五十。全要素生产率表示的是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大量的实践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高。而全要素生产率却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科技的进步以及员工本身素质的提高,同时还包括了经济结构以及生产规模等的影响。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创新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发明一种新的产品、制作一种新的物质、改善现有的管理模式、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制度等来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将全要素生产率概括为三个方面:制度长信、管理改善、技术进步。这是符合我国发展国情的全要素生产要素的概括。
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百分之三十左右,与许多的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发达国家的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是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甚至与达到百分之六十。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实在是存在了很大的差距。国民经济中国的科技发展也明显落后与发达国家很多,现在的经济管理一般还都是采用的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三、全要素生产率在电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电力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处于缺乏竞争机制、电力短缺、资金利润下降情况。电力部门的管理模式也是粗放型的经济管理模式,对于资源有很大的浪费,已经不适应现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所以对于我国的电力行业来说,必须要尽可能快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就要求对于电力行业的管理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电力行业作为一个对于科学技术要求很高的行业必须要建立一个追求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理念。而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反应的经济增长率中科技贡献率的多少。完全符合我国电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应用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对电力行业的人员素质、科技水平、规模发展、管理素质等进行计算,找出影响企业技术进步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正式通过对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进行量化的计算,直观的反映出影响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而对这些因素进行改进促进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生产率公式,它适用于大多数的生产模式之中。通俗的讲,对于电力的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将电力作为产品,将电力经济的增长表现为出售电量的多少,而增加电量出售量的过程可以通过增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等方法来进行实现,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我国的电力经济想要进行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的电力行业进行公式化的计算,找出其中影响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将这些因素量化的体现在我们的面前。然后通过技术的改进、管理方式的改进等各种方法对我国的电力行业进行改革,从而实现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经济不同于其他的经济模式,电力经济需要跟高的科技要求,科技的发展对于电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而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反应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说全要素生产率非常适合在电力经济中进行使用。
结语
我国的发展正在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我国作为一个能源产出和使用的大国,电力这个二次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电力行业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很适用与这个对于科学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能够更好的反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力经济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闫彦. 全要素生产率在电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3,02:101-102.
[2]齐亚伟. 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D].江西财经大学,2012.
[3]杨爱婷.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福利增长的经济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4]李少林. 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结构的变迁、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3.
[5]刘海英,张纯洪. 污染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环境规制实施[J]. 国有经济评论,2013,01:79-102.
篇3
【关键词】 可持续经济;审美诉求;文化传承;经济体
一、政府对建筑空间艺术设计的重视体现出空间设计的经济地位
西安的地铁建设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项目一直以来是市民关注的焦点,2009年,在西安的第一条地铁出站口的土木工程即将结束之际,政府花大力气招标出入站的空间设计方案;2008年,在世界级遗址公园大明宫初步完成拆迁工程开始建设之时,政府把园内建筑的室内外空间艺术设计作为头等大事进行了全球范围的招标工作。不仅如此,当我们看到正因为有了西安几年前建设完工的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内再现大唐古韵的精良的空间设计对市民和游人的吸引,使得昔日的城郊村落片区成为了今日西安最具文化气质的高尚居住社区,这就是一个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很有力说明。
二、站在发展可持续经济的战略高度设计空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在我们今天的城市当中不乏可以看到优秀的室内空间艺术设计对经济的推动,它渗透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如格调餐厅、文化场馆、主题卖场等,这些优秀的空间艺术设计吸引着人们来此消费。与此同时,也随处可见拆了装、装了拆,始终门庭冷落的空间设计,这样不经过慎重设计的空间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也带不来任何的经济效益。要使优秀的空间设计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设计师就需要将消费者的审美标准至于首位来进行空间的艺术设计即:了解民众的审美诉求和弘扬健康积极的美学观。当我们走进游乐园的“鬼屋”,里面阴暗、怪诞的图像造型会给我们的情绪造成持久的紧张,长久呆在里面会心情不快,要是将这样另类的空间设计用于餐厅或酒吧,势必会使人们的心情难以得到放松,影响消费。相比之下,08北京奥运会的杰出作品“水立方”以其环保、可再生的现代空间设计美学理念受到了市民的喜爱,成为2009年北京评出的最具人气的场馆之一。前后两个空间设计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健康的美学观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空间色彩和形式设计上对人们心理上是否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二是空间设计对材质的使用是否符合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当我们面对西部大开发下西安这样一个古老、有历史感的、沉甸甸的城市,在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发展可持续的经济形式就是我们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问题,也是彰显现代美学观的重要体现。优质的空间艺术设计首先要站在保护环境的高度进行开发和创造,这样做不仅会为西安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子孙后代营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三、让优秀的空间艺术设计成为文化传承中有意义的经济体存在
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也是外族神往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个承载了潜含的经济体存在,这一点我们从世界各地的历史旅游名城的年接待游客量就可以得到印证。当我们和身边的人谈起计划去法国旅游时,无不萦绕在心中那份对巴黎圣母院琉璃窗格的向往、对精致庄重的爱丽舍宫的崇尚、艺术圣殿的卢浮宫内部的文化空间的倾心;当我们在不经意间想起意大利时,无不为意大利历史悠久的罗马和庞贝古城的建筑遗址空间、内饰壁画在心中升起敬畏之情;当我们有幸站在埃及的金字塔脚下时,也会有想进去看看内部空间设计的冲动。这一切都是承载着文化的内部空间对旅游消费经济的拉动。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将西安这片土地上曾经辉煌的皇室宫殿、达官贵人的亭台小院以空间艺术设计的形式重新地展现在世人的视线中,使西安的市民和每一个来西安旅游的游客能通过空间艺术设计的形式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十三朝古都的秦韵,是空间艺术设计依托文化承载经济的使命。
优秀的空间设计被政府所重视和支持,使得空间设计行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当关注民众的审美诉求、关注可持续经济在空间设计中的实现、关注作为文化的载体传承文化被设计师都一一实现时,空间艺术设计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必然的,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随即显现的。
参考文献
篇4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正走向正规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但在中小学体育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学校体育的基础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学校竞技体育中存在赛前搞突击训练的现象。一些体育特长生在比赛时是学校的骄傲,而平时在学校领导及老师眼中却是特殊生。一些学校在需要成绩的时候才想起体育教师,在平时只注重那些所谓的主学科的教学,造成体育教师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不利因素已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对制约中小学体育竞技发展的因素分析
1.受升学率的影响,竞技体育锻炼意识淡漠
中小学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总体认识是好的,但如果让其参加体育训练、比赛,有的家长便以影响学生学习为由拒绝孩子参加,对少数成绩较好的同学,班主任甚至也出面干涉,不让其参加体育训练,对学校体育训练队的正常训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一般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好文化课就可以了,参加课余训练必然影响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同意了,作为体育教师在经过努力无望后一般也只能放弃了,这就影响了课余体育训练队的组建,也限制了学生自己的发展空间,从长远角度看有可能埋没了运动天才。因此还需通过教育或某种激励机制,提高这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使他们动有所乐,动有所获。
2.学校的经济投入对学校体育的制约
各校对体育发展的投入有限,由-丁训练需要一定的费用,如场地的改善、训练器材的添置;运动员及教练员的训练补助等都需要一定的开支,而很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对这部分开支不愿意支出,而是采取了开空头支票、拖欠或不了了之。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和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必然影响学校竞技体育的正常发展。
3.学校工作与课余训练的冲突
课余体育训练本身就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部分,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也存在着冲突,其实学校工作开展的好坏对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学校习惯于把各种活动如教师会议、学生会议、兴趣小组等安排在下午的两节课后,而这个时间段正是课余训练队的训练时间,训练是周期性的,缺少了一次或几次必然影响整个训练的系统性。有的学校领导只重视文化课程的管理,课余体育训练只是敷衍了事不能认真对待,使得基层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受到打击,表面上也组建了课余训练队,其实体育教师身处夹层之中,能力根本得不到发挥。
二、对体育竞技发展的相关建议
1.加强和重视课外体育训练,全面提高学生体质
各级学校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制度建设,制订年级、班级课外活动日程表,确保课外活动的时间、场地、学生、辅导教师落到实处,建议各级学校将课外活动列为先进班集体评选条件之一。在开展课外活动中,应调动班主任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外活动中带头兵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杜绝课外活动时间被挤占的现象。
2.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校体育的基础设施条件
各校应从实际山发,贯彻灵活多样的方针,城镇等发达地区力争在达标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规范、优质、丰富的体育器材,使学校体育教学物质条件合理有序地发展。同时,应鼓励与提倡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自制一般教具与器材,如小学生自制毽子、跳绳、沙包等,保证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的基本需要。真正使学生“人人享有体育卫生”教育。
3.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篇5
关键词:创新要素;广州;区域经济;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2
在经济学领域内,以产品、产业、区域等单一性经济对象所进行的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动力研究,无论从经济原理深化方面抑或实践性应用方面都取得了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但就如何融合产品、产业、劳动力、资本、科技等要素于一体,形成集成创新效力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层面,是当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一直探求的时代问题。本文以广州区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力图以创新要素集聚视角下深化广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路径,以拓展和延伸生产要素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内在关联性和客观性规律,探索其内在互助动力机理,揭示创新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期望能够获得广州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思路和路径。
一、产业集群下的广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困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知识、技术、信息、互联网等经济要素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发展模式由产业聚集到集群升级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且极大化地拉动了区域经济获得了深化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成为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一个主流方向,致使知识、技术、信息、资本、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成为某一生产环节中所在地,生产的全球化互助互动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集中性倾向日益凸显。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和贸易组织方式,有机地联系和聚合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地,使得各国和各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共存共赢的外部环境共同w。
从经济发展方向的维度来看,区域产业集群要求上升到较高的层面,然而,就当前我国区域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运作机制还存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广州地区为例。作为珠三角经济发展带的核心增长点,广州区域经济发展在新型轻工业、现代智慧农业、创新性重工业等产业发展与创新动力机制不足。主导产业中的第三产业和轻工业密集型产业,以及以及汽车、钢铁、石油化工、水泥等高能耗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文化创意、新科技、新工艺等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型产业所占比重不高,产业发展重复化建设比较严重,产业优势发展点不突出,还没有把广州区域经济发展置于一个现代化城市发展群角度进行产业重新定位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致使广州各个产业发展缺乏一个集合信息、资本、人才、技术、培训和教育等生产要素交叉融合的生产、服务和管理于一体的共享平台。
相比于其他地区,广州地区虽然集聚了许多中外合资、合资和外商独资的大中型企业,汇集了经济发展产业群和科研机构,形成了广州高新区、知识城、科学城、智慧城、国际创新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等现代轻工业、智能装备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和信息技术区域产业群,但广州区域产业集群内的创新动力和共享资源程度不高,特别是传统性产业盲目扩展的趋势不减。显而易见,广州区域的产业集群创新升级面临着冲击和挑战。
二、区域创新发展中的路径依赖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区域划分也俨然不同:基于物质内容不同分为自然区域和社会经济区域;基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性,有沿海区域、内陆区域、中西部区域和边疆区域等;基于行政地位的不同则分为直辖区域、特别行政区域和一般性行政区域。然而,本文所指的区域是指具有独立核算经济体系的社会经济区域,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界定了区域发展。所谓的区域发展具体表现在:生产产业的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有机调整、人民生活结构的优化、区域整体经济财富的积累、科研成就的堆积和对外开放程度提高等方面。
区域经济发展是有多因素综合合力的结果,包括自然环境条件、物质资源、人口、商业、服务、教育等,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直接或间接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自然条件。囊括了地理位置、资源丰富度、气候条件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劳动力起作用的效果,以及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设置选择;第二、人口因素。人口的密度、劳动力的质和量、素质的高低、区域文化的氛围导向都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资本因素。这里的资本是广义范畴上来讲,是由不动产和动产而产生出来的价值意义上的综合资金;第四、科研水平。区域内的科研研发水平和应用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内产业经济的科技含量和发展空间;第五、政策制度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一种人为地根据外部的经济发展现状需求和产业生产条件具备情况等,聚合民意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进行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纲要和规划等,旨在与外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一致性来最大化地挖掘区域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调控功能。
三、创新要素集聚视角下广州区域经济发展路径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不是一个单一性经济发展问题,而是涉及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等多元化问题,而且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观内在经济发展规律推进,进而形成符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创新系统发展的特色路径。从广州地区现有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在创新要素集聚视角下推进广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推进。
一是以主导企业为中心的集结型优化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主导企业是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其创新动力比较高且产业创新成果占主导地位,已经成为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中经济发展集结点。代表广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企业,要充分发挥其产业群模范先导作用,主导企业要站在广州区域整体发展的战略布局层面,深化企业的创新动机发展机制,特别是深化科技、信息、技术、人才和新工艺等要素在企业生产领域内的渗透,以形成生产发展动力延伸到整个主导企业乃至产业集群中,进而使产业创新生产系统路径不断分化、增加和优化。
二是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化经济发展路径。广州区域内的科研机构、产业层、教育培训机构要形成创新性战略发展联盟,以形成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局面。产业层要积极把科研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所倡导的新科技、新能源、新信息和新研究等积极地投入到生产实践活动中,以形成创新生产机制来提升产业层的生产效率,而科研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应产业层的现实发展需求,深化科研和教育领域,以把握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资讯和发展趋势,推动科技研发、新工艺改进和新理念形成,从而引导生产层进行创新生产革新,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化和成果最大产业化。
三是政府主导的宏观性协调优化路径。广州地区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要以广州区域发展的现状及特有产业发展优势为依托,规划布局广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特别是注重制度创新、规划创新、信念创新和思路创新等,敢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重点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等方面对创新性驱动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注重以产业园区为示范性创新产业集中点,优化调整产业发展和大力推广创新性生产模式,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广州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基地。此外,广州政府要注重与区域内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机构形成政策衔接,对这些科研机构中创新性研究和应用要采取措施给予大力支持,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科研驱动创新系统。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优化创新路径,要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前瞻性,政府要以市场运作为主导,结合广州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要素,对创新性资源扩展和配置要适时地进行引导,以便于规范产业集群创新运作外部市场环境。毋庸置疑,广州政府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尤其要具有全局意识,以广州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运作为核心,主导广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要可持续性地、长期地、始终如一地贯彻下去。
四、结语
显而易见,广州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是可以通过创新要素集聚系统之间科技协作机制的运行,可以通过以市场为主导和以政府为引导的共同发挥作用实现。其中,核心枢纽是各生产要素聚合的跨区域性科技协作机制运行。在市场经济运作机制中,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可以以创新为动力,聚合各生产要素形成一个产业优势和行业特色突出的发展路径,发动和组织起区域内产业集群紧密合作的科技创新协作机制。这就需要广州地区以创新精神砼嘌该区域的企业发展文化,注重经济发展进程中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机制、创新制度等要素的引入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浩.区域文化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创新[J].改革与战略,2012,28(5):125-127.
[2]刘荣锋.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创新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6):45-46,71.
[3]杨改霞.科技创新引领开发区经济持续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4):7-8.
篇6
【关键词】发展阶段发展模式购买力优势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5—0025—05
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可概括为“要素集聚+劳动力输出”,即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凭借低成本及优惠政策集聚大量国际生产要素(如国外资金、技术、管理、品牌),并成为国际制造基地及出口基地。该发展模式成功之处在于将本地廉价劳动力与国外高级要素有效组合,优化要素配置,提升要素效益。然而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及国内要素禀赋逐步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原有发展模式遭遇的问题及瓶颈约束日益明显,亟需加快发展模式转型。
国内外学者对开放型经济的研究,揭示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现象,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要素禀赋将呈现出动态优化的趋势;要素禀赋结构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可成为划分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发展模式应当与国内要素禀赋、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
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发展模式
开放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依托自身禀赋,通过融入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优化资源配置,以此带动国内经济增长。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开放型经济更加强调通过商品、劳务、资本、人员等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
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要素禀赋动态优化的角度,开放型经济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随着国内要素禀赋逐步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其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应相应升级,政策取向也应相应调整。
1.劳动输出阶段。该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是以劳动为主,以低成本优势为发展动力,其发展模式为主要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利用外资、扩大出口,充分调动国内闲置要素,提升要素效率,加速资本积累。此阶段的政策取向包括:对利用外资实行优惠政策,发展加工贸易、建成出口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利用优惠政策鼓励扩大出口;低估的汇率政策等。
2.资本输出阶段。该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是以资本为主,以购买力优势为发展动力,其发展模式为主要以购买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基于内需能力的增强,积极吸引高质量外资,形成高级要素集聚;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海外投资及扩大进口,获取资源、技术、品牌、营销网络等稀缺要素,并进一步与本地要素结合,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此阶段的政策取向包括:扶植本土跨国公司、鼓励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以获取高级要素为导向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鼓励扩大进口尤其是稀缺要素的进口;正常的汇率估值(甚至汇率高估)等。
3.技术输出阶段。该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是以技术为主,以创新优势为发展动力,其发展模式为主要以创新优势参与国际分工,通过技术优势掌握国际分工主导权、整合全球资源以巩固其技术优势,进而获取高额分工收益。此阶段的政策取向包括:鼓励扩大非核心技术的出口;鼓励以整合海外资源为导向的对外投资及产业转移;正常的汇率估值(甚至汇率高估)等。
因而,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发展动力、发展模式是否与其发展基础(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而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包括优化结构、提升效益、转换动力等等,从理论上说,实质上是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新的发展阶段演进,实现阶段性跨越。
二、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困局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资本、技术等高级要素在生产要素中的比重不断提升,要素禀赋结构逐步优化。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的资本劳动要素比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之,则是劳动(相对)丰富或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2000年以来,我国要素禀赋的资本密集程度显著提高,2010年我国的K/L达到3.72,但仍明显小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韩国、墨西哥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略低于俄罗斯,属于劳动相对密集型;同时,与巴西、印度及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K/L更大,属于资本相对密集型。
在知识技术要素方面,国际上通常用每万就业者科技人员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要素的丰裕程度。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我国科技要素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增长迅速,2010年,我国每万就业者科技人员数达到21.4人,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属于技术相对紧缺型。
随着要素禀赋优化提升,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度更高,劳动低成本优势不再。从发展规律来看,以技术要素为主导、以创新优势为动力的技术输出阶段是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方向,但通常由低成本优势的商品输出向创新优势的技术输出的升级不能一蹴而就,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正处于由劳动输出向资本输出过渡的关键阶段。
然而,在要素禀赋逐步优化的同时,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仍未真正实现转型,面临的瓶颈约束愈来愈明显。首先,生产成本约束。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国民收入、工资标准及劳动保障水平的逐步提高,劳动力价格不断提升,与周边国家如泰国、越南、印度、印尼等相比,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其次,资源环境约束。国际制造基地的分工定位,使得我国成为资源消耗中心及环境污染地区,土地、淡水、矿产等资源更为紧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更为脆弱。第三,国际市场约束。作为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出口产品尤其是纺织服装、IT、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但同时遭遇的贸易摩擦也随之增加。在国际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面临的国际市场约束将更为明显。就实质而言,伴随着我国要素禀赋的逐步优化升级,开放型经济亟需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而以往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仍在继续沿用,以上种种瓶颈约束,是在原有竞争优势及发展动力减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条件下难以避免的问题。
因而,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调结构的问题,重点是发展模式的转型。顺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创新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寻求并培育竞争新优势,应该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此外,还得解决好几个难题:在原有优势日益减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条件下,如何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避免经济大幅回落;在提倡扩大内需、政策资源向国内市场倾斜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内需与外需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如何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实现要素禀赋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等等。
三、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一)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
发展开放型经济,实质是以自身要素禀赋融入全球化,通过国际分工充分利用优势要素获取稀缺要素,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增长。因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应与其发展基础(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国内要素禀赋的优化及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的升级。
近年来,以开放型经济发展为特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要素禀赋呈现出新特征:劳动不再便宜,资本不再稀缺,但技术仍然贫瘠。因而,现阶段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目标应为:进一步优化要素禀赋、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的跨越,实现开放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的良性互动。
购买力优势应成为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深化发展的新动力。购买力优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即在资本要素充裕基础上,逐步形成强大的国内消费能力及对外投资能力,以此获取高级稀缺要素,并与本土要素有效结合,推动要素禀赋优化及开放型经济的阶段提升。需要指明的是,购买力优势与扩大内需、创新驱动并不矛盾,而是相互统一的关系。
首先,内需扩大是购买力优势的主要内涵及体现。购买力优势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强大的国内消费能力,而国内消费包括对国内生产商品及进口商品的消费;二是强大的对外投资能力,包括海外参股、并购等形式。
其次,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购买力优势是实现创新驱动的有效途径。自主创新通常可以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模仿创新,在全球化条件下,集成创新与模仿创新正是借鉴外部技术资源进行自主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日本、韩国等后起国家的成功案例说明,充分利用科技、人才等高级要素全球流动的特性,通过外资技术转移、购买专利、技术许可和收购海外科技企业等途径,获取外部创新要素,并与国内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紧密结合,能有效推动国内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思路应为:在资本要素日益充裕的基础上,积极培育购买力优势,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国制造业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拓展市场潜力,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增强要素集聚能力,大力吸引国内外人才、技术、品牌、管理等高级要素集聚。另一方面,依托内生增长能力的增强,选取重点行业,整合国内产业资源,打造本土跨国公司,增强要素购买能力,利用发达国家面临深度调整、资产价值重估的契机,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进口力度,最大程度地获取能源、矿产、人才、品牌、技术及营销网络等稀缺资源。在此基础上,增强要素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外部高级要素与本土要素的有效结合,实现自身要素禀赋的优化。需要指出的是,通过集聚与购买获取高级要素不是最终目标,更重要的是推进外部高级要素与本土要素融合,进而实现要素禀赋优化升级。
(二)我国开放型经济深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
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均出现实质性变化,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理论界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国内外需求环境的变化及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开放型经济已经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我国应当寻求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观点将开放型经济仅仅等同为外需,而且将内需与外需对立了起来。实际上,开放型经济绝不仅仅是阶段性的发展任务。开放型经济是在全球化条件下,通过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只要全球化趋势不变,就必定要求发展开放型经济。其次,内需与外需不是对立的,扩大内需与开放型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即使像美国这种国内消费为主的国家,开放型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美国之所以能长时间保持相对较低的物价指数和旺盛的国内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美国主导着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和整合了全球市场及资源。
因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开放型经济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优势所在。在国内外新形势下,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显著改变,自身的瓶颈制约也愈来愈明显,但无论从经济发展规律还是从我国发展基础角度,开放型经济仍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绝不能因为发展道路的波折而动摇甚至否定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应推动发展观念的进一步转变。首先,开放型经济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五外”。外贸、外资、外经、外包与外智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要内容,但过度强调“五外”,容易产生重“外”轻“内”。割裂内外市场的错误导向。事实上,在中国与世界再平衡的发展背景下,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应该更多地强调内外平衡、内外协调和内外互动,在继续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国外市场的同时,用好国内资本,用足国内市场。其次,随着要素禀赋的动态优化,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应及时调整升级。一般而言,不同发展阶段、发展基础条件下,应采用与之相应的发展模式。发展模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发展模式与发展基础的错配将导致发展效率的低下。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亟需的正是发展模式的调整升级,应充分调动国内市场、国内资本,使之有效融入全球化,并与国内外高级要素有效结合,推动国内要素禀赋的优化升级。
2.构建综合环境优势,吸引高级要素集聚
在全球要素分工的背景下,资本、人才、技术、营销网络等高级要素通过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效率。事实证明,哪里发展环境好、投入产出效益高,高级要素就往哪里集聚。因而,吸引高级要素集聚,关键在于营造优良的综合发展环境。
首先,应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重点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端技术产业集群,营造规模优势。其次,进一步加快涉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开发区功能创新,强化开放优势。第三,进一步发展商贸流通业,繁荣商品流通,开拓市场消费潜力。同时,加强消费市场整治,健全流通领域市场监管体系,努力营造秩序优良、便利安全的消费环境。第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生态环境,提升政府服务功能及水平,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软硬件齐全、功能完备的投资环境。
3.推动行业资源整合,打造本土跨国公司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作为高级要素的集合体,通过对外投资,整合全球资源,获取全球分工红利。在很大程度上,拥有跨国公司的数量及质量,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是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我国缺乏有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尤其是民营跨国企业,其主要原因首先是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沉淀的社会储蓄难以有效地通过各种金融工具转变为企业投资。其次是缺乏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第三是缺乏有效的行业整合,产业的地区同构现象严重。
为此,首先应积极完善资本市场,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居民将储蓄转化为实业投资而不是投机。健全完善金融市场功能,优化信贷投向,为优质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次,应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鼓励民间创业,通过创造有效的市场制度、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市场中练就一批懂市场、善经营的本土企业家队伍。同时积极推动人才引进,通过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各类孵化器等载体,吸引海外创新创业人员回归。第三,依法消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在贸易流通、加工制造、工程承包等重点行业,确定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品牌知名度、拥有营销网络、自主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的企业,鼓励企业横向联合兼并,提升产业集中度,打造本土跨国公司。
4.加快进口及“走出去”,获取海外高级要素
与吸引高级要素集聚的“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特征相比,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高级要素全球流动的特性,扩大进口和对外投资往往能成为低成本获取外部高级要素的有效途径。
首先,应以获取稀缺要素为导向,充分运用进口贴息、优惠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等方式,积极扩大先进技术专利、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国内短缺资源、原材料的进口。其次,积极开展以获取资源、技术、品牌及营销网络为导向的海外投资。鼓励优势企业建立境外研发机构,尤其通过并购在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获取前沿技术、管理及国际人才。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在境外设立或并购建设各类营销网点、售后服务网点和境外品牌,打造国外销售网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境外资源项目合作开发,在境外设立生产加工基地,获取利用国外资源。
5.促进内外要素融合,优化要素禀赋结构
国内要素禀赋的优化升级,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又成为推动开放型经济进入更高阶段的基础条件。然而,通过集聚、购买等方式获取国内外高级要素,并不等于实现自身要素禀赋升级,更重要的是着力促进外部高级要素与本土要素有效结合,以外部高级要素带动本土要素升级,实现自身要素禀赋的优化。
篇7
不管是哪个时代和国家,生产投入都是影响国民经济产值的主要原因,也就是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通常,林业生产不包含资金、土地、林业技术与劳力。在林业生产中,最为丰富的要素就是劳动力,投入程度主要受林业规模和生产环境影响,这点在国有林业部门尤为突出。因此,劳动力变动对一定时期的林业经济发展影响程度不同。土地作为林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稀缺要素,在一定的时期和地域中,林地投入规模极其有限,在相对稳定的过程中,对林业经济发展作用不太明显。科学技术作为最直接的林业生产力,由于林业产业特征影响,林业,尤其是营林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率相对较低,科研技术对20个世纪80年代前的经济发展影响尤小。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林业生产中,对林业经济影响最大的生产要素是资金。
2影响林业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外部因素
从林业发展整体局面来看,影响林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府政策、自然灾害以及国民经济。在林业外部因素中,由于自然因素是不受人操控的因素,具有很强的偶然性,通常对林业发展没有显著的作用。通过大量实践成果来看,国家政策和政治环境对林业发展、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从以往研究成果来看,政策变更和政治运动都会直接影响林业经济发展。在林业发展变动中,由于正处于国家政策变更时期,林业作为政策性很强的单位,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都直接影响林业经济发展,尤其是政策环境较大时。
在林业外部经济发展中,国民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对林业经济影响重大,林业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结构变化。
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当国民经济发展稳定时,比例结构相对合理,林业发展稳定、效率较高;当国民经济对林业发展影响较大时,工业发展变快、比例增大,林业经济就会加快,而对林业发展的带动相对较小;近几年,林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步伐减慢。
3结语
篇8
关键词:国民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劳动力就业;国家信息化综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为6.4%,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居世界第3位。根据世界银行资料,折合成美元,我国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86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7.2%,日本的78.6%。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各种经济要素的共同协调促进作用导致的结果,那么,究竟各种经济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的大国来说,是一个十分值得要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生产力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国家的经济才会有显著增长。而生产要素是生产力的最主要方面的体现,一般认为生产要素是由资本、劳动力及技术构成的。因此,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资本和劳动力投入量就表示着经济的产出能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也随之逐步改进,可见,技术水平也逐渐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要素稀缺及不能完全替代现实情况下, 经济增长是受要素投入量及其均衡、协调关系制约的,显然各经济要素的投入与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许多学者在研究经济增长时,都不可避免地研究经济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基于此种背景,许多学者分别从各类经济要素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探索,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献。
张军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 发现:在过去的10 年, 增长率似乎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 而且要继续维持第一个转轨10 年的增长速度变得越来越困难[1]。周海春在研究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时, 提出了劳动力无限供给问题[2]。认为经济潜在增长率归根结蒂决定于三类因素:一是资本投入的增长; 二是劳动投入的增长;三是由技术进步决定的资本与劳动力利用效率的提高。梁昭在研究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时认为: 对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 即制度、结构和供给因素[3] 。总而言之,这些学者,都是将研究集中在经济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并且一致认为,经济要素的投入量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许多学者试图通过计量方法给中国经济增长以解释, 并对各要素的贡献率的大小进行分析。但我们注意到, 在分析结果中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中国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不明显。因此,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军.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中国的转轨特征[ J] . 经济研究, 2002, ( 6) : 3- 13
[2] 周海春. 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J] . 管理世界, 1999, ( 3) : 24- 28.
[3] 梁昭. 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J] . 世界经济, 2000, ( 1) : 50- 56.
[4] 邢志强, 赵秀恒.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量化分析[ J]. 运筹与管理, 2002, ( 10): 95- 99.
篇9
【关键词】城市群经济 协调发展 要素 作用机理
一、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基础
1、基础要素:劳动、资本、土地
古典经济发展理论对于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这三个影响因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指出,土地和劳动两个因素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分别在其著作中强调了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则明确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他指出物品的效用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和协力的结果。
2、动力要素:技术进步
以索洛、斯旺和米德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体系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技术进步决定论”,即首次将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单独列出。但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假定技术是一种外生变量,并保持一种固定的增长速度。
以保罗・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家们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将技术变化排除在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框架,将技术进步视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来研究,强调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内生的。
3、产业要素:经济结构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主要包括二元结构理论与平衡和非平衡增长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农业经济与现代工业经济并存的异质结构如何转化为同质结构的问题。与此不同的是,另一些经济学家则关注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产业与直接加工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经济问题,就此问题形成了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增长理论。
平衡增长理论以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战略和拉格那・纳克斯的均衡增长论为代表。该理论强调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而合理配置有效资源的必要性,为发展中国家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合理而有效地安排投资项目、调整投资结构、迅速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非平衡增长理论是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考虑在经济发展中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最有潜力的产业中,通过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来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对于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主要贡献在于对结构因素(产业结构)的关注,为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工具。
二、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直接要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1、基础要素推动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劳动力空间流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流动原因是区域(城市群)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需求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群劳动力的供给。在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区,原有劳动力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因而工资水平上涨,从而吸引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地区的劳动力流入。对于劳动力流入区域来讲,区域外劳动力的流入,缓解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矛盾。由于劳动力供给的增加,降低了工资水平上升的幅度,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升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这有利于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流出的区域而言,缓解了区域的就业压力,也带来大量发展资金,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出,区域内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使得原先相对较低的工资水平得以上升,一旦区域工资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劳动生产率上升幅度,产品成本就会增加,将更加缺乏竞争力,进而影响流出地区的经济发展。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强化劳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劳动力素质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体质上。从受教育程度方面讲,随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断增强,在劳动量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出量。同时,劳动者对于新工艺、新操作方法的适应能力增强,能够尽快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体质方面讲,健康的身体能够保障劳动者的有效劳动时间,劳动力充沛的精力和健壮的身体使其在劳动过程中能增加实际的劳动供给。在劳动力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会增加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劳动投入。
资本是城市群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资本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前提下,一个地区能够吸引外部资本的必要条件就是外部流入的资本在流入地区能够得到相对于流出地区较高的利润。投资者在关心投资收益的同时,考虑投资风险,只有在收益足以补偿交易成本和风险时,资本才会流动。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降低风险,因为各个区域的发展并不同步,投资范围的扩大,可以将系统风险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转变为非系统风险,从而获得额外收益。对于资本流入地区而言,资本的流入意味着投资增加,资本存量的增加,从而使产出增长加快,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一切能够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要素,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对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或制约作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城市群经济持续增长会产生积极作用;反之,则会妨碍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
2、技术进步要素推动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技术进步是影响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创新要素,对城市群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技术决定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对于劳动稀缺的区域,宜采用节约劳动型技术;对于资本稀缺性的区域,宜采用节约资本型技术;而对于自然资源稀缺的区域,则应采用节约资源型技术。
技术进步改变了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对劳动手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机器代替人工劳动,自动化机器代替人工操作机器以及机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上;对劳动对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或化学属性,导致新材料的出现,为人类寻找新的矿产资源提供手段。
技术进步促进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人类社会的一切技术进步都是劳动力质量不断改善的结果,反过来,技术进步又会促进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先进技术要求劳动者具有高素质,从而迫使劳动者接受更多的教育和技术培训。技术的现代化往往与分工的深化相联系,能使劳动者在专门化的劳动中提高技能。技术进步可以节约劳动时间,从而为提高劳动者的精神素质和体力创造了条件。
3、产业结构要素推动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城市群产业结构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直接决定着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表明,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人们的需求结构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变化方向是由需求弹性小、附加值小的产品向需求弹性大、高附加值的产品转移。若产业结构的应变能力强,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结构,使产业结构始终同市场需求结构保持一致,这样的产业结构必将极大地推进经济发展。反之,将阻碍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状态决定着城市群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状态是指三次产业是否协调发展,二次产业中的制造业是否与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的现状相适应,整个城市群产业是否与区域内外的市场需求相适应等等。尤其是,在城市群产业结构状态中,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比例、产业专业化水平以及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将直接决定着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若以上这些方面是肯定的,说明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状态良好,整个城市群经济就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反之,将阻碍城市群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实现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手段。产业结构高级化包括两个调整过程:一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它是使产业部门特别是三次产业部门按市场的需求结构形成恰当、协调的比例关系的过程;二是在产业结构协调合理的基础上,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使产业结构在更高的档次上实现比例协调,即由一种平衡状态上升到更高级的平衡状态的调整演变过程。城市群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变方向是: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降低;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化,再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演进;工业内部逐渐由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中心向组装加工业,再向以高、精、尖工业为中心演进;由低附加值产业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演进。
4、基础设施要素推动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基础设施包括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通讯系统、环保系统、社会保障系统等六大系统。城市群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群经济发展中供给基础的主要部分,它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具有促进效应。
从短期看,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提高生产率,促进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一种中间产品直接投入城市群生产体系,对生产行为和生产率的提高有直接作用。同时,也可作为最终产品供居民消费,提高他们的福利和生活质量,进而提高劳动效率,由此间接地影响生产过程,提高生产率。
从长期看,基础设施的改善是提高城市群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基础设施无论是作为直接投入生产的中间产品,还是作为供居民消费的最终产品,都会成为企业选址和居民迁移的吸引因素。完善的基础设施将增强城市群的吸引力和比较优势,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和企业流入、扩大经济规模、促进产业的置换和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
三、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间接推动要素分析
1、城市群与城市相互作用因素
城市群与城市的相互作用,它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城市与其所处的城市群的相互作用,二是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是城市与域外城市群的相互作用,四是城市与域外城市的相互作用,五是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相互作用。
城市群与城市之间相互作用至少需要满足下列条件:差异性、关联性、通达性,三者缺一不可。差异性是前提条件,它是城市与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关联性是产生相互作用的决定性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动力;通达性是产生相互作用的载体。要增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就要增加城市群与城市的相互作用,这里相互作用包括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之间,以及边缘城市之间。
城市群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城市群与城市的各要素配置到最适合其发挥效用的地域空间,增强城市与城市群的秩序感和时空感,使城市与其所处的城市群环境之间构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市群经济形态。
城市群内部结构功能分工直接影响和制约城市群的整体功能发挥,其整体发展的战略定位又直接影响和制约城市群区域与各行政区域之间、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所以,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既要考虑城市本身的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更要考虑在整个城市群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共赢。如此一来,城市会在城市群环境中汲取营养,达到单一城市难以达到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中心城市会得到边缘城市的支持,边缘城市也会得到来自中心城市的反馈,从中心城市汲取发展需要的先进技术,依托中心城市的市场。与此同时,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分工也体现了这种相互依托的关系。
2、城市群内部企业活动因素
如果说城市群与城市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宏观动力,那么组成城市和城市群的经济运行的各个企业的活动是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微观动力。
城市是企业以及各个实体竞争的场所和载体。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吸纳资源和组合要素,从而创造财富、实现价值。企业的强盛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城市中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也影响到城市其他功能的拓展和城市环境发展水平。一个城市的发展首先是它的企业的经营业绩提高,收益增加,进而通过税收推动城市政府收入增加,通过工资推动城市居民消费能力增加,达到市场的繁荣。城市的发展又带动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协调发展。
城市群的协调发展要求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培养各自城市的竞争力,培育自己的明星企业,防止由产业结构趋同带来的弊端。作为经济活动细胞的企业获得发展会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企业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体现。
企业的发展为城市群发展提供直接的带动作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会给城市创造更多的GDP,会改善整个城市和城市群的就业情况,给城市政府带来更多的税收,不仅如此,企业的发展会带动与之相关的整条产业链条的发展,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成长,给整个城市注入经济活力。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一座有活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城市不仅要孕育新的产品,而且要孕育新的生产过程。单个企业或者厂商在一个特定地区运行的成本比较高,抗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弱,也很容易因为区位条件的变化而迁移,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使大量相关企业围绕一个产业链条组织起来,相互协作又相互竞争,形成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事实上企业集群是很多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甚至城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尤其如此。
企业的发展也间接促进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经济效益好,知名度高的企业会给整个城市和城市群带来较高的声誉,促进城市群品牌效应的形成,促进地区经济环境的改善,从而增加城市对投资的吸引力。这些企业还有可能成为城市产业集聚的核心企业,给城市的专业化发展指明方向,促进城市群内城市的分工合作。
综上所述,促进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应该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微观动力入手,使企业在城市群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采取各种手段促进企业的发展。
3、生态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生态环境是城市群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和环境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要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就可能要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要使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和改善,需以适当降低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但这种替代关系是有一定限度的,尤其是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或破坏到一定程度后,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不能继续换取经济的发展,而且会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和遏制。因此,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质量为前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统筹。把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考虑,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
我国城市群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过度消耗,水资源危机等等,阻碍了城市的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群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成果,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城市群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社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
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为城市群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使城市群得以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同时,城市群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又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改善、重构生态环境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确保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注:本文系浙江省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C25027。)
【参考文献】
[1] 章志刚:现代物流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作用[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6(1).
[2] 安中轩:城市群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兰州学刊,2008(8).
篇10
论文摘要:协调度是体现两个子系统间及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在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构成要素,并在构成要素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度的评价模型,以便于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
一、协调度界定
协调是体现两个子系统间及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协调发展体现在系统进化的潜力、生机和较强的适应性,如果系统目前的水平较低,但各子系统之间关系和谐、相互推进、配合默契,系统的生命力就会旺盛,就有可能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也促进两者的快速发展;如果系统目前水平较高,但各子系统之间不协调,相互不配合或配合不好,系统就有可能停滞不前甚至衰退,同时也阻碍了两者的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是指两个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之间具有的合作、互补、同步等多种关联关系,及利用这些关联的积极关系使系统呈现出协调结构和状态以及两个子系统间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一种良好的稳定状态,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因此,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系统应符合以下特征:
(一)动态性
两个子系统的协调过程必须是一个动态协调过程。在协调的过程中,暂时的不协调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允许并正确看待这种暂时的不协调,因为这种暂时的不协调将会对以后的进一步协调做准备,为推动两者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内部性
两个子系统内部必须是协调的。两个子系统内部不协调,则谈不上促进两者的协调,只有内部协调才能促进两个子系统的发展,且各系统内的每个要素在协调过程中都要以其他要素互为输出、互为适应为目标,因此,两个子系统自身结构的合理对系统总体的协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相互性
两个子系统之间必须要协调。一般情况下,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目标之间应该是大体平衡的,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状态。但若有一方过度超前就会造成两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就会出现失衡,并最终影响系统各个方面的发展,所以只有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彼此相互促进才能达到整体最优发展效果。
二、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成因素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组成的系统,因此,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体现为区域创新系统各构成要素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因此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成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主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主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主要体现为区域内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与区域经济的协调。要实现它们的协调发展,首先需要加强创新主体彼此间的合作与配合,形成凝聚力,并且在各创新主体合作的同时,它们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也必须要跟上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创新主体就要通过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及影响力,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使整个区域处于创新的氛围中,并且在各主体相互影响与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发展结构和运作机制,通过调控和整合各主体间的发展结构和运作机制来确保创新主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创新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资源的合理投人、配置及使用可以促进其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要想实现创新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推动创新资源各要素的有序流动,在投人创新资源的同时根据资源本身具有的优势合理地使用资源,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同时还要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让各创新资源都能高效地发挥其自身作用,并在不断完善自身使用价值的同时,促进其最大限度的产出,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收益,最终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是反映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主要体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技术的吸收利用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三方面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上。自主研发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可以让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技术的吸收利用能力可以使企业引人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节约研发时间;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改造原有技术,并改善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想实现这三方面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就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有技术、资金和人才的实际程度来决定采取哪种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对于实现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很有帮助。
(四)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是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只有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才能形成更大的经济增长效应。创新环境协调需要软、硬环境都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不仅需要通过体制、’政策、机制、贸易等来促进创新软环境的改善,同时还要不断的改善硬环境为创新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带来好的环境空间,同时也为创新活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都是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决定指标,其作用都不可忽视,应对其重视及加强。
三、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
(一)指标选取:
因为协调是描述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况,而不是各自的发展状况,即使各个子系统发展到了较好的水平,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有良好的结合关系,并不能说明系统协调。相反,系统完全可以在低水平层次上达到协调,我们追求的主要是高水平的协调。因此,‘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从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的角度来考虑,同时所选的指标应该既能体现两个系统本身状况又能体现出二者的相互作用。
所以本文把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以下四方面:创新主体协调指数、创新资源协调指数、创新能力协调指数、创新环境协调指数,根据指标数据可查性及代表性,本文选择各项指标如下:
创新主体协调指数。选择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工业企亚数比重、"211”工程院校数占高等院校比重、有科研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作为创新主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
创新资源协调指数。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综合能耗产出率作为评价指标;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科技活动人员数占从业人员比重作为评价指标;资金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人比重三项作为评价指标;信息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评价指标。
创新能力协调指数。自主研发能力选择用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申请授权数比重作为评价指标;技术的吸收利用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选择用企业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比例作为评价指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选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高新技术产业份额、新产品销鲁收人占产品销售收人比重两个指标来衡量。
创新环境协调指数。经济体制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选择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来表示;金融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选择金融机构贷款占科技经费统筹额比重来表示;市场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选择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占GDP比重来表示;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选择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来表示。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一级指标为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下设四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创新主体协调指数、创新资源协调指数、创新能力协调指数和创新环境协调指数,三级指标为指标选取中所选择的指标。:
(三)评价方法的选择
(1)权重的确定。由于在本论文中选用的指标都是定量的,所以选择变异系数法来确定权重,这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在一个系统中,指标的重要性越大、对应的权重也应该越大。
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为:
(2)评价方法。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的评价方法有相关系数法、DEA评价法、平均方式的量化统计分析法和主成分投影法。
相关系数法所关注的是两个系统之间是否有一种稳定的联系,如果有稳定的联系,便是协调的,否则便是不协调,这是相关系数法的优点。但该方法也有不足,如果科技与经济间一些指标有稳定的比例关系,但很低,那么二者也是协调的,但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协调。同时,用相关系数法无法对超常规发展做出协调度判断。
DEA评价必须是从投人产出的角度分别从两个系统分开建立评价体系,然后用指标体系法合并在一起,评价体系的建立本身不能体现二者的协调,这是其缺点。
平均方式的量化统计分析法的优点是综合考虑了各因素的作用,便于纵向和横向比较评判。但就某一时点来讲,其缺点仍然是无法给出两个系统是否协调的量化判断。
主成分投影法重点反映的是两个以上的因素或属性水平之间的比例或比值,这种比值表达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指标不仅是相对指标,而且是无量纲的相对指标,作为协调指标,它们仅以相关系数存在。一般来说,相关系数越大就表明协调度越好,相关系数越小就表明协调度越差。
鉴于以上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本模型采用主成份投影法对协调度进行评价,一方面因为本文的评价指标都是相对指标,适宜用主成份投影法来评价,采用主成份投影法可以得出协调度的具体分值,可以对协调度做量化判断;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简便易行。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