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素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部素质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部素质教育

篇1

关键词: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109-02

摈弃应试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是,至今仍有很多人还在坚持围着分数而教学,坚持着多年不变的教学方式。应试教育背离教育的本义,教育目标错位,教育方法粗暴,教育后果严重,在有些地方却始终难以从根本上得以摒弃。

为什么素质教育在历经了二十几年还是没有全面开展,而应试教育却仍在有些地方大行其道?这不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是教育管理中急功近利的、简单粗暴的评价标准导致的教育乱象所致。

每一个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有良知的老师心里都清楚,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并没有完全跳出应试的旋涡,甚至有的学校还在行素质教育之名,干应试教育之实。为了升学率,一些学校在教育方法上的选择、教育评价标准的确立仍然服从于考试需要。为了追逐考试分数,有些学校以分班、补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教师在自觉地、辛苦地上课、考试,学生在被迫地、痛苦地被学习、被应试,使得素质教育不能有效开展,成为一句空喊的口号。

据了解,为了追求升学率,一些学校在新学期对新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班,按照千奇百怪的测试成绩从高到低将学生分到“英才班”、“实验班”、“直通车班”(通称小班)直至“平行班”(通称大班)。学生从进校的第一天就被打上了等级烙印。学生进了小班就意味着站在了“近水楼台”的起跑线上,获得更多更优的学习资源,而未能进入小班的学生只能灰溜溜地挤在“二等仓”、“三等仓”的大班中。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周考、月考、期考中,学校教务处、年级部又会按照前一次每个学生考试的成绩将他们安排到不同层次的考场,有“精品”考场,有“烂桃子”考场(某些老师对后进生恨铁不成钢的戏称)。在“烂桃子”考场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有打呼噜的,有打闹的,有打坐的。本来一个“差生”也许只有一种坏习惯,分类考试过后就可能染上几种坏习惯,更痛心的是有的学生当初品行很不错,只是考试成绩差了些,由于长期处在“差生”群体中,久而久之,也就由青苹果变成“烂桃子”了。请问,谁该为此类“差生”负责,难道仅仅是“差生”自己吗?

在一些学校,应试教学还在占据着一定地位,例如设立“教改班”,其实就是“尖子班”,“导学案”其实就是习题集,“堂堂清”其实就是“满堂练”。平等的学生被划分出不同的等级,完整的学科体系被切割成生硬的训练题,丰富的学习内容被速冻成“考点”魔块。在我们这里,曾经流行一种叫作“课堂测试”的高效课堂管理模式,要求对督导的每一节课都进行当堂考试,根据学生考试分数认定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导致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大大压缩教学容量,减化教学环节,强化概念记忆,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因为当堂试卷很难考查)。之所以出现如此状况,是因为领导定的调子就是教什么,考什么;教多少,考多少。这样,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出现了生机的课堂又回到“教条条、背条条、考条条”的老路上去了。如此折腾,素质教育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真正实现?

再说素质教育的实践者教师,应该都明白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但是在考试评价体制的束缚下却趋之若鹜地以应试为宗旨实行教学,教学的追求就是要在考试分数上压倒左右,因为只要所教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夺得高分,教师就被认定为水平高超的人、师德高尚的人、绩效高档的人。为此,老师都乐意上课教重点、书上画重点、不考的不讲、不考的不练。以练代学,以考代教。为了自己的尊严、荣誉和绩效,抢课、拖课、占课,各种违规教学行为屡禁不止,过关题、提高题、拔尖题铺天盖地。甚至为了本班学生考试均分胜过其他班级的学生,不惜动员后进生谎称病假回避考试,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背离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这种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教学,怎么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呢?

应试教育下的评价思维束缚着广大教师的手脚,也加重着老师的负担。学校管理体制上的“一言堂”导致广大教师的民主诉求长期得不到表达和实现,逐渐形成职业倦怠心理。一些老师无法克制因学生考试成绩差而带来的纠结心情,有时就会出现加重学生课后作业负担的行为,以此释放心理压力,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说到底还是分数惹的祸。

应试教育横行校园,学生一进入初中就被灌输了“不一样”的学习意识,科目多了、任务重了、竞争强了。“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在开学第一天就给学生约法三章,停止上校外兴趣班,禁止与外班级学生交往,家长随找随到。“有办法”的老师在开学第一堂课就来一场“摸底考试”,然后排名,圈定哪些学生是重点“苗子”,哪些学生属于“不可教”之类。不出一年,“差生”就被制造和巩固下来。

教育部曾经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要求各地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但是有一些学校根本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至于报纸、电视上出现的活动精彩画面,有些不过是为了宣传的需要策划出来的。

在初中生活中,优生与差生只有一个区别,就是考试分数的高低,其他几乎没有差别。学校体育运动会800米以上的田径项目几乎没有人主动报名参加,能够跑完1500米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我见过一所初级中学的学生艺术节上,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少年风”节目,平日里没有机会展示的“差生”们模仿着从电视上抄袭来的现代舞,或是学着某歌星的腔调怒吼着“这样的日子怎么活”。“优生”从来是不上舞台的,“优生”的角色锁定在考场上,他们为了不辜负这角色,课间不出教室,回家不出户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把试题做。看来,怎样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横在素质教育道路上的坎。

篇2

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一种无尽的追求,而不是一种模式。它依赖教育者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环境、内容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它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它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本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劳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因此, 素质教育的思想能否落实,能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依赖课堂教学的改革。

四步教学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的四主原则,它的宗旨是加强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变“学会”为“会学”,为终身受教打下坚实基础。其教学环节是:自学讨论、启发指导、巩固小结、练习作业。这四个环节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相互穿行,这也是此教法的灵活性所在。

四步教学法切实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 以往的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重点,以知识的多少代替品德的好坏;以分数的高低代替能力的强弱。而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是指向大众者的教育,它倡导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四步教学法就体现了这种思想,它要求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学会求知,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在自学讨论这一环节教学中,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他们可独立进行观察、思考、自我调整,也可相互讨论取长补短,教师只是对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适当点拨,激励他们多角度、多方面思考,这样给予了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做到创新求异,突出个性发展。

四步教学法改变了单纯传授文化知识的做法,使教学成为文化知识传播和创新相融合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教师只是导演,只是在学生思维受阻时予以点拨疏通。教学中要求学生敢说、敢问、敢探讨,使其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少讲、精讲,抓住最关键的部分,精心设计能引起每个学生思索的问题,创设人人动脑、人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情境。这样既强化了教学效果,又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和创造了条件。如在物理实验方案、计算题的教学中,应筛选一题多解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思维,培养他们观察想象和分析理解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创新教学的主阵地。

目前教学的薄弱点就在联系实际上,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尤其是与现代高科技相联系,是高考的必然趋势和热点,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对背景材料的处理和运用,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教师也要平时做有心人,多留意从各种媒体吸收信息,加强研究,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用时不恨少。但对于情景过于复杂的材料不应选取,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科学方法,如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像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类比法、极限法等,使之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创新和灵活应变的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解多变的变式训练让学生变得聪明、灵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创新是能力的灵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时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从教育思想上和教育实践上探索创新,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之目的。教师要从学生具体情况出发,教材只是参考,符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我们可以用,不符合的我们可以完善或者改变,还可以自己设计,这就是参与课程设计,开发校本课程。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很重要,也是新课程理念之一。从目前情况看,以教材为本是很普遍的,有的教师几乎完全拘泥于教材,年轻教师的课,大多有一个通病,一上课就对物理规律或物理模式先下一定义,不管学生理解不理解,接受不接受,然后强调几点注意事项,接着就是习题操练,这样的课学生听起来非常痛苦,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根本得不到开发,长此以往,学生最基本的素质也会退化,一堂好的课不是教师讲了多少东西,讲得多么优美动人,而是学生学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学生高品质的思维时间有多长,学生感悟到了多少道理。一个好教师上课从不需要叫学生“请注意听课”,“要记住这个、那个”,他们根本不担心会有学生不专心听课,他们会用教师的人格、学识、能力等综合魅力感染学生,学生在积极活动和思考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四步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方法,它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不断提高与和谐发展,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教育,特别是教师创设的新情境中所具有的开放性和探索性,给学生展示才华搭建了平台,更是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最终实现“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夙愿。

篇3

由于企业的党员干部没有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不足,未能未掌握电脑和网络技术;

应变能力差,难以做出科学的决策。由于信息传递的量比较大,而且瞬息万变,这就要求企业的党员干部摒弃以往缓慢的节奏,对大量的突如其来的信息采取科学的决策,提高应变能力;

工作方式单一陈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党员干部经常用行政手段发号施令,依靠粗放型的模式管理企业和组织生产。

显然,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合当代企业发展的形式特征。因此,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现代管理模式是企业的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特征。

加强党员干部的素质教育建设,是党员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一个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优良的作风贯彻到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当中去,企业的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素质,也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

加强党员干部的素质教育建设,可以规范领导的行为,使他们自觉加强和接受监督,能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且可以保证正确的方向,及时纠正他们在工作中的倾向性问题。通过加强党员干部的素质教育建设,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可以保证党员干部很好地履行职责,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正确行使权力,坚持做到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将上级部门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

只有提高了企业党员干部的素质,才能够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够取信于民,得到广大基层职工的支持和拥护,同时也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不但能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树立服务企业和职工的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树立“廉政勤政从政、从业”意识,有效地转变工作作风。

加强党员干部的素质教育建设,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压力不仅来自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压力也与日俱增。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党员干部的作用不可忽视,企业的领导干部往往决定其成败,企业的党员干部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和主导,其素质的高低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 书法教学

素质教育从广义讲是指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开发学生潜能,以完善和提高新一代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从狭义讲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对受教育界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发展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但从总体讲,它仍不外乎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书法教学可以说对各方面起着极大的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力真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遗憾的是,近年来,素质教育阵地上,学者的学历愈来愈高,但书写水平切愈来愈低,许多学校甚至根本没有书法教学的概念,鉴于此,不避班门弄斧之嫌,想借今天素质教育的一息之地,谈谈自己对书法教学的认识。

书法教学可以分为书法作品欣赏教学和书写教学两种形式,无论从哪一种形式而言,都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书法作品欣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美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扩大和加深他们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从而对德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几千年来,书法精英们以各自的不同人生体验、情感体验、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美学思想,融于自己的性格特征,创造出异彩纷呈的书体形式。无论哪一位大书家,哪一种风格的作品从其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线条来看,它的每一点,每一条线,无论粗细、方圆、肥瘦、刚柔还是浓淡、干湿,也无论是凝重、强劲、奔放、飞扬还是柔和、华美,每一点,每一画,其疾徐引留、轻重提按、顿挫连断和点画之间的顾盼呼应,都耐人寻味,给人一种不同的美感享受,这是书法特有的笔画之美。所以,林语堂先生用哲学的观点称:“书法提供了中国人基本的美学法则和美学原理。”这难道不能说书法教学中有美育思想渗于其中吗?

书法之美感,不像小说,也不似影视绘画,一目了然,这一审美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形象到意象,从具体作品到人生、社会的认识过程。如,中国的欧、颜、柳、赵、唐等几大楷书体,其笔画布排严整、结构疏朗、风格平实深厚、形象质朴奇丽而受学者称道。欣赏时,不但能够引导学生联想到高山流水、阳春白雪、西湖明波、春日晨曦、秋霜白露这样的一些美好的意象,还能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书品即人品,心正则笔正。做人其实如写字,须恰当安排好人生旅途的每一“点”,每一“线”,正引正身,才能使整个人方方正正,顶天立地,从而激起他们完善自我的情怀,这就能以书法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生观、健全的人格和科学的世界观。这正是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个表现方面。然而,要把书法中一点、一线安排好,还必须要下一番苦功,方能所至,这还需要一定的毅力和体力的投入。又如王羲之、张旭、怀素等书家的行草,奇而正、雄而逸、健而美,自有一种高山飞瀑的豪放、骏马奔腾的雄姿、江河姿肆的气魄和暴风骤雨的力度、强劲音乐的震撼……顿生“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真悟,“自信人生二百年,今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情,让人感慨万千,激流中放生,从而投入火热生活,书写壮丽的青春。

二、书写教学中可以陶冶学生性情,改善他们的道德结构,完善其人格,磨练他们的意志,起着怡情健身、养生修性之功能。

篇5

一、必做作业

语文学科重在积累。鉴于初中生的自制力不是很强这一情况,教师必须布置一定量的必做作业。平时我布置的必做作业有:每天记一个成语,每天记一句名人名言,每周背一首古诗词。成语由学生提供,负责书写、解释意义,若成语有典故,还可将其讲出来以促进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适时组织成语接龙游戏或成语故事大赛。这样,每天花费不多的时间,既学得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名人名言由学生们提供,当天记忆。古典诗词最初由我来提供,诵读、解释、作者情况、写作背景、诗歌艺术特色等内容在一周内分期完成,既不使学生感到劳累,又能自觉地使同学们徜徉在古诗苑中。坚持两三个月后,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或诗歌品评会,学生们在愉悦中完成了对诗歌的积累。后来,我把选择诗歌的权利交给了学生,经过精心准备的他们,讲解起来头头是道,俨然是一位小老师。看到他们那如醉如痴的样子,我的内心充满了快乐。

二、选做作业

初中阶段,课程增多,每科都有作业,学生们 “疲于应付”,效果不大。因此,我尝试了选做作业,即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做自己该做的或喜欢的作业。字词是弱项的,可适当写字词;喜欢诗词的 ,可将自己喜欢的诗词写在作业本上并做简要的赏析;喜欢阅读的,可将文中的精彩句段写下来,并做简评,也可以是一句对自己影响极深的名言并写下自己的感悟等。作业量以不少于16开纸半页为宜,若有兴致还可多写。这种作业内容的改变调动了很多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选做作业也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

三、探究性作业

新课程理念更是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进行古诗词复习时,我让学生将所学的古诗词分类,可以按作者,然后结合作者本人的生活年代及经历进行分析,如杜甫的诗《望岳》、《春望》、《石壕吏》,写作年代不同,作者不同年龄阶段的思想不同,学生们很容易地就理解了三首诗表达的感情不同。也可以按内容分类,明确某一意象的固定象征意义。如可将写“月”的古诗词作一整理,从而归结出共性:“月”多数代表对人或故乡的思念。也可以按体裁来归纳文章的共性。如学完小说单元后,可以让学生就小说的特点、解读小说的方法、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问题进行总结概括,还可以让学生续写小说、改写小说等。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四、双休日作业

双休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才能不使他们虚度两天的时间,我颇费了一些心思。最终我决定让他们回家看新闻,然后记下自己最感兴趣或对自己触动最深的新闻,并发表评论。周一返校后,我听着他们的所闻所想所感,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喜悦。有的学生写道:有的人为了使食品光鲜,竟然在苹果表面涂上一层腊,将黄花鱼染上黄色;有些人为了多赚钱,竟然将死猪、死鸡、死鸭等屠宰后送往饭店。这些东西都含有有毒物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些人太卑劣可耻了,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不管别人的身体健康。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使人们真正能够吃得放心,使那些黑心商贩无处藏身,受到应有的制裁。也有的学生这样写道:一个三岁的孩子认识很多字,能很流利地读报纸的新闻,他的父母从未教过他认字,孩子自己说是从电视上学的。他真是个神童!希望他的父母多关心一下他的学习,不要让他成为第二个方仲永,成为人们惋惜的对象,这个学生能联系所学的《伤仲永》发表看法。还有的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体育方面的新闻,也都做了评论。这既培养了他们关心时事的习惯,又帮助他们提升了写作能力。

五、假期作业

1、暑假作业。以往的暑假,学生必须完成的作业只是下发的暑假作业,假期作业一般没有答案,开学后由于课时紧张,教师也无暇讲解,导致这类的作业几乎没有效果。鉴于此,我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假期读一本名著,名著自选,但必须将每天的读后感受写出来,也可以是故事情节的概括、对人物的评价。假期结束后,我收上来看了一下,虽然有的学生概括的不是很好,但内容丰富。也有的学生说这样的作业很有意义,整个假期很充实很快乐,他们的写作能力也有了提高,他们很喜欢这样的作业。我让他们课下交流彼此的作业,从中学习他人的长处。

篇6

关键词:求职面试 英语口语 “速成教学四步法”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较熟练地掌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技能。职校生在初中时的英语学习都是应试导向的,加上日常加上日常生活学习中缺乏必要的英语听说练习环境,导致不少学生在听和说方面比较薄弱;再加上学生在中职学校的学习时间短,因此要想在其毕业前实现培养目标,存在较大难度。笔者在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中职生求职面试英语口语采用“速成教学四步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第一步:掌握求职面试必备词

在求职中,必须掌握一些常用面试英语。而在面试中,自我介绍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掌握自我介绍的常用词是重中之重。

个人性格。如:capable有能力的,enthustic有热情的,strength优点等。

个人情况。如:assisistant 助理的、辅助的,manager 经理,singie 单身的等。

其他。如:apartment公寓房间,chat谈天、闲谈,certificate证书等。

二、第二步:记牢求职面试惯用句

I'm Betty, I've come for an interview as reguested.

I was born on May sth,1984.

I'm 25 years old now.

My hometown is shang hai.

My telephone number is 89788960.

I'm single.

三、第三步:模拟求职面试真实场景对话

1.应约面试

Applicant: Good morning,sir.

Interviewer:Good morning, sit down, Please. Your name, please.

Applicant: I'm Betty, I've come for an interview as reguested.

Interviewer:Oh, yes! I'm Peter, the assistant manager of BBD interntional Trade Co,Ltd.

Applicant: I'm very pleased to meet you!

2.自我介绍

A:Good morning! First, can you tell me a little about yourself?

B:Good morning! My name is Li Hua.

A:OK! Mr. Li,when were you born?

B:I was born on Maysth,1984,I'm 25 years old now.

A:Where do you live now?

B:I'm living at Room 234. Building 12,Qijia Apartment.

A:Where is your hometown?

B:My hometown is ShangHai.

3.个人情况介绍

Interviewer: Tell me a little bit about yourself?

David: My name is David and I live in ShangHai. I was born in 1980, My major was eieetrieal engineering.

Interviewer: What kind of personality do you think you have?

David:Well, I approach things very enthusiastically, I think and I don't like to leave tkings half-done, I'm very organized and extremely capable.

Interviewer: What would you say are your weaknesses and strengths?

David: I'm afraid I'm a poor speaker, However I'm fully aware of this, So I've been studying, how to speak in public, I suppose my strengths are that I'm persistent and a fast-learner.

Interviewer: Do you have any licenses or certificates?

David:I have a driver's license,and I am a CPA.

Interviewer: How do you relate to others?

David: I'm very co-operative and have good teamwork spirit.

四、第四步:熟练掌握不同场合自我介绍的常用句式

在正式场合做自我介绍时,为了表示尊重,通常都是连名带姓将自己的全名直接说出来。如果是在面试或工作场合做自我介绍,通常会在姓氏前加上职务名称或报上全名。

篇7

一、利用教材作为人文教育的切入口

教材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其中的很多教学内容中都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教师要善于挖掘与利用教材内容,对于其中有价值的地方给学生细讲、精讲,让学生对其有更深刻的领会与感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的深入,通过一段时间的有效积累,学生具备的人文素养会明显提升,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Amazing people》这一章节中介绍了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们,这些人在各自的岗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们共同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这样的人都是Amazing people .课文中也不乏一些名人的介绍,他们有的是大发明家,有的是艺术家或者音乐家,这些人同样很杰出,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文素质不仅是对于文学艺术的了解与认识,人文素质更多的是对于社会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应该首先从人开始。为了让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更贴近,课堂上我开展了一个小演说,让学生们想想生活中能够触动自己的人,哪些人是他们觉得当之无愧的Amazing people.学生们对于这个话题都很感兴趣,发言中有的学生说周杰伦是他最崇拜的人,因为他创作着自己喜爱的音乐,有的学生说Will Smith是他最景仰的,是他心中的Amazing people,因为他的影视作品让自己很受鼓舞。学生们列举的人都是他们了解并且喜欢的人,无论是歌星还是影星,教师对于学生的发言要充分给予鼓励,只要是能够传递给学生正面能量的人就是应当被肯定的。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对于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的生活有所了解,人文素质教育也在一点点渗透。

二、展开探究式学习体味人文意味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探究过程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人、事和各种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也让学生对于生活有更深刻的体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思维能力,人文意识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英语课程教学中也不能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在探究式学习中能够很好的渗透人文色彩,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以提升。

在学习《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时,课堂上我让学生们回忆和自己的好朋友相识相处的过往,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找找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的经历。这个过程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们的话匣子,学生们纷纷举手,滔滔不绝的讲述这各自的经历,都非常乐于分享。然而,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领会到生活中应当如何更好的和人相处,自己应当具备怎样的品质。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对于自我有一个良好的反思,这恰好是人文意味的一种良好体现,于是,我对学生们的发言适当的进行控制,有意识的将他们引到教学重点上来,等学生们结束发言后我会对他们的话进行总结,提炼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并且和全班同学分享。这个过程让学生们从大家的经历中感受到与人相处的艺术,也突出了教学重点,让学生们在探究是学习的过程中体味到人文意味。

三、培养学生对跨文化有更好的认知

人文素质教育不可能离开跨文化教学,作为一门外语的学习,深入理解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与习俗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优秀的原声电影,英语影视作品中,不乏大量的好的能够充分体现那个国家的文化理念及价值观念的作品,老师可以定期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播放给学生看,这首先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过程中对于跨文化的认识也有了提升。播放电影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了解这部电影的背景,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思考,老师也可以设立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在看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寻找答案。看完后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对于已有问题是否已经找到了答案,对于老师提出的疑问是否也找到了解答。这不仅是对电影情节的反思,也是对这种文化的反思,过程中对于文化的理解与认识都会加深。

在学习《Tomorrow’s world》时,学完课文后我给学生播放了《社交网络》这部影片,这是一部不错的影视作品,讲述了国外某社交网站的创设历程,其中也很好的体现了网络在现今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观看这部电影不仅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纯正地道的英文,故事的陈述中对于跨文化也是一种展示,观影过程对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感知有很好的帮助。

篇8

一、效率: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首要价值原则及其后果2001年,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的颁布,我国农村中小学新一轮布局调整正式实施。从2002年起,我国农村开始了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将临近村落的学校进行合并,发展成中心学校。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9年,我国农村(包括县镇)普通小学数从521468所缩减到263821所,减少了49.4%;2000年至2007年,教学点减少了50.9%。[1]这些数据向我们展示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的成果: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教育的投资效益和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然而在此进程中却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上学路途遥远、交通安全、家长教育成本增加、寄宿制可能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等。这些接踵而至甚至是一些生死攸关的问题说明这项改革举措并没有更好地保障农村儿童的基本权利,也没有给予他们更公正的对待,甚至没有取得应有的长远的效益。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及其实施以及欲取得预期的效益都需要价值原则的指导和支撑。从学校布局调整的初衷和“一刀切”的实践方式以及带来的后果来看,都说明了这是一项以效益为优先的改革措施。所以要追究或问责这项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绝不仅仅是教育投入,更为根本的即这项教育改革政策及其实践采取的是效率优先的指导原则,它轻视、忽视乃至回避了教育公正的问题。教育正义应当成为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首要价值原则。

二、教育正义: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价值诉求1.教育正义及其必要性教育正义是社会正义的根本主题之一,因为其特殊的实践领域和培育人性的根本目的,故和社会正义强调分配正义有所不同,教育正义不仅从宏观上涉及教育制度和体制的设计,即教育利益的分配原则,也在微观上涉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等的教育行动是否合乎正义,即教育是否正当地对待了教育中的儿童。故教育正义的内涵就是对儿童人格的平等的尊重、对儿童生命价值的平等的关怀和儿童基本权利的平等保护,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的精神品格健全和积极的成长。[2]保障教育中儿童的基本权利是教育的道德性义务。这种基本权利不是任何人的赐予,而是基于人性所应当获得的,它是绝对性的,不受任何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权衡。教育之所以要予以保障,是因为基本权利本身提供了“一种教化的条件”[3],这对于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福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之于个体而言,儿童可以通过这些权利来发展其健全的人格、自由的能力、理性的精神、卓越的德性和独特的个性;之于社会而言,教育正义保障了教育体制对儿童的自我价值感的鼓励和支持,增强了公民相互之间的社会合作的有效性,有利于社会福祉的实现。这对于长期处在弱势的农村儿童和农村教育而言,更具有非凡的意义。总有人说,目前的农村教育应该给予农村孩子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至于教育正义,那么乌托邦式的理想,还是等实现其他的再说吧。这恰恰是回避正义或为放弃正义而寻找的借口。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吃饱穿暖是基本需求,对其人格、尊严的尊重从而使他们活得更有尊严更是一种现实而迫切的需要。

2.布局调整必须遵循的教育正义原则教育正义的原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针对教育领域中的不同内容,实现教育正义的原则也有所不同。对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而言,追求教育正义即要坚持需要原则、平等原则等,以此来保障农村儿童如下的基本权利:生命权、受教育权、平等权。

(1)生命权布局调整首先要保障农村儿童的生命存在,这是其实践的底线伦理。生命权,毋庸置疑是儿童的根本性权利之一。在教育中尊重、保障儿童的生命权就意味着教育必须伦理性地对待儿童的生命。所谓伦理性的,有两层含义:一是尊重儿童的生命存续权;二是尊重儿童的生命健康权。[4]生命首先需要的是活着,尊重生命存续权意味着他人或任何机构都不能肆意剥夺儿童的生命存在,这是人们普遍达成的共识,并且各国都已确立切实的法律予以保障。然而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漠视或轻视儿童生命的现象甚至已经成为教育的常发事件,多少花季生命由于教育的不正当对待而消逝。布局调整中威胁儿童生命的主要是由于上学路途遥远而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校车事件”就是敲响的最大的警钟。基于根本性的权利,儿童有权利要求这项教育改革实践能够创设各种条件保障其生命。如果说儿童的生命存续权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相较于前者,儿童的生命健康权却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并且这两种健康权在每个儿童身上应该是和谐发展的,为此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生命的自然发展和成长过程,同时不能因为外在的原因而损害儿童的身体和精神。在教育现实中,儿童的生命健康却时常会受到有意或无意的损害。譬如,在布局调整中,为了解决上学路途遥远而建立的“寄宿制”,引起儿童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的诸多不适,而大多数学校本着“安全第一”,采取“圈养”[5]的管理模式,严重损害了儿童的精神健康。基于生命健康权的拥有,儿童有权利要求受到特别的关怀、照顾,要求教育建立健全的关怀和救助制度。

(2)受教育权布局调整在保护儿童生命权的前提下,要满足儿童基本和非基本的教育需要。教育是儿童生存、发展和生活的需要;就权利角度而言,儿童通过接受教育,从而获得更好的理性能力,增进其行使权力的能力。[6]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包括基本的教育和非基本教育。从教育正义的需要原则来说,前者意味着接受教育首先是儿童的自然需要,是儿童作为人的存在所必须享有的基本权利;后者是基于基本教育需求之上的更高发展,从人性发展来看,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愿望和欲求。然而在教育现实中,儿童的这种受教育权却经常不能得到保障。以布局调整为例,由于上学路途遥远、家庭教育成本的增加等问题的出现,引发了新的辍学现象,儿童最基本的教育入学权利甚至都不能得到保障,更勿言非基本的教育需要。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条例,防止儿童辍学,那就意味着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农村儿童能接受优质的教育。

(3)平等权布局调整的主要目的即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这关系到农村儿童能否享受到教育资源的平等份额,所以平等权涉及教育正义中的分配原则,要求对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等一切教育中好事物的分配必须基于正义原则。这意味着教育必须平等的对待教育中的每个儿童。平等权应当成为儿童的一项基本权利,因为教育资源的分配关系到儿童个体的发展机会、条件、发展过程以及可能的发展空间。在教育现实中,儿童在天然禀赋、家庭出身、文化背景上存在着客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他们在教育资源分配的时候通常会受到不公正对待。所以,坚持平等原则就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先天差异,进行一种事实上并非平等的分配,以有利于教育中最不利儿童为原则,实际上这是对处境不利的弱势儿童群体的一种补偿。长久以来,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是城市到城镇再到农村。在教育资源占有上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异,农村长期存在教育经费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备落后等问题,尽管近年来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这相较于巨大的城乡差异而言,仅仅是杯水车薪。这严重地损害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平等原则。致力于资源整合、提高办学质量的布局调整,也仅仅是在现有的资源配置结构下进行的改革,这决定了它无法改变农村儿童被不平等对待的现状。这一方面要求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更为根本的是树立平等对待和尊重农村儿童的正义观念,通过具体的资源配置结构改革来贯彻平等原则。

篇9

一、农村寄宿制学生不良心理障碍的表现

农村寄宿制同学存在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

(1)敏感逆反、易怒心理。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的要求迫切。但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生理等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寄宿制学生缺少与家长的沟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绪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如:生气、急躁、发怒。

(2)辍学厌学、学习破罐破摔心理。在学校班级中,特别是后进生往往由于成绩方面弱于其他学生,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行为上也常常表现为孤独、羞怯。个别学生由于某些原因对上学失去了兴趣,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即便是坚持上学也是出于家长的压力。

(3)自卑、孤独、抑郁心理、耐挫能力差。农村寄宿制学生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较低,缺少战胜因难的勇力和信心,遇到挫折不是勇于战胜困难,而是逃避困难,失去信心,甚至遇到挫折后感到压抑、想不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农村寄宿制学生不良心理障碍的导致原因

大量事实说明,青少年时期是不健康心理的高发期,各种精神心理疾病最容易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容易形成异常强烈的情绪反应。 针对上述这些表现,细细分析,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如下:

(1)家庭因素。由于我们的许多农村父母思想观念还是比较传统的,他们的文化层次和法律意识都比较差,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他们只能采用简单的方法或行为来解决孩子心理问题,更何况寄宿制学生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2)社会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进一步开放,中国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变化时期,国外的各种或先进或腐朽的东西也都随之传了进来,加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本土所滋生的各种不良现象,使中国的社会发生了骤变。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孩子们中也开始流行起来。

(3)学生自己的心理原因。我们的中学生有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宠爱有加,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很差,这就肯定会造成这些学生的心理出现偏差。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家园同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267-01

从宏观上讲,素质教育的提高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是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求。从微观上讲,重视素质教育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铸就美好情感、健康人格的基础之本。这一点需要家长及全社会人们的共同认识。

一、幼儿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

幼儿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儿童发展受着家庭、教育机构及社会三大环境的影响。许多人认为:‘早期教育的开展应该是在幼儿园里进行的’,实践证明幼儿早期素质教育的最佳方案应该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所谓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统一,是指老师要求幼儿在幼儿园必须做到的事情,家长在家里也必须让幼儿做到。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待人诚恳有礼貌;团结友爱;尊敬老人等。

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这些也都是幼儿素质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家长和老师们都不可忽视的,单靠幼儿园或单靠家庭都是不行的。只有将家庭和幼儿园教育合二为一,协调一致,才能对幼儿的影响形成巨大的合力。如果家长不配合幼儿园的教育,不继续强化正在形成中的优良习惯,而是回家后放松要求,甚至放纵和迁就幼儿原有的坏习惯,就会导致在幼儿已取得的成就前功尽弃。

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二者有机的结合,紧密的联系,才能保证其教育发挥最大作用,为孩子们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品质基础。

幼儿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改变以往错误观念,确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针对幼儿来讲,三大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以家庭为最大。因为家庭是儿童成长最自然的生长环境,是他们的第一个学校。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儿童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在个性、社会性、智力发展和文化特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我国中央教科研所牵头的一项研究(IEA、1992年)也证明,环境影响因素在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效果,家庭决不亚于幼儿园。在城市,尤其是父母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家庭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大大超过了幼儿园。

家长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素质不良的家长,必然成为孩子的反面教员,这是有目共睹的社会现象,也是一般家长都知道的。

问题在于一些素质较好的家长,也难免会在无意中做了不好的示范,成为孩子的反面教员,这是家庭教育中的一种现象,值得大家深思与警惕。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案例:

(案例):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一个1岁多的小孙子。小家伙长得非常可爱,他跟奶奶也特别亲。然而,在一次孙子和奶奶玩的“头碰头”游戏时,奶奶不小心把他的头碰疼了,当奶奶正要伸手去揉孙子的小脸蛋时,冷不妨挨了小孙子的一巴掌,老奶奶被打糊涂了。她反复思量,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原来,小孙子在开始学走路的那段时间里,他常常摔跤,而当他摔了跤想哭的时候,大人总是用脚狠狠地踩跺地板,说;“都是地板不好,把宝宝摔着了!”于是,小孙子也跟着跺脚、跟着骂,也不哭了。如果小孙子的头碰疼了,大人就会去打那把椅子,去骂那堵墙。这种做法已成了他们家的一种传统教育方法,这也是许多人常用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的确有效,能够解决当时的问题:碰疼了的小孩子不哭了,他的注意力被转移了。

今天,小孙子把这种方法用到了奶奶身上。他认为是奶奶碰疼了他的头,痛觉的条件反射,使他像对待地板、椅子、墙等东西一样,去对待奶奶的脸。

从表面上分析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向,没有在日常的细节上教会孩子怎样尊敬老人等。但深究其内在的本质,这无疑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家长们已经在不经意间教会了孩子们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这对于幼儿早期良好性格的培养起到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对早期素质教育筑起了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