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语文教学的认识

篇1

一、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读破的万卷书。冰心等作家小时候读书也是一知半解和似懂非懂,但就是这“一知”和“似懂”,在脑袋里储存的时间长了,左冲右撞,自有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那一天。相反,没有这“知”的基础和“懂”的前提,即使有所谓的豁然开朗,我相信也只是昙花一现。万卷虽有夸张之嫌,多读却是实在的诤言。多读反映在语言上,或下笔有神,或口若悬河;反映在思想上,则应是更敏锐、更深刻。名著与经典,多读多品;武侠与言情,看看也无妨。就好比盛宴与快餐有机结合,鸡鸭鱼肉和酸菜萝卜荤素搭配,方能让语文素养“健康成长”。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行走的万里路。闭门造车能够成为大师?如果单以学校教育而言,学生活动仅限于理化生的实验、体育、劳技,语文教学与行路是不搭界的。但我们很多古人不是这样的,他们或遍访名师,采众家之长而成一家之论,或仗剑远游,聚天地之变而养浩然之气。这是怎样的一种学习方式,这就是今天我们所推崇的西方的开放式教育和学习。让语文的学习和生活、工作结合起来,课堂的学习与各种活动结合起来,教科书与报刊电视广告等结合起来,这是方法,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思想和理念。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听和说,既而是读和写。先为听说,再是读写。听说的功用远远大于读写,但却严重缺失,这或许是语文教学中最大的本末倒置。我曾在一段时间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听短文,提炼文段信息,并曾为此在一次测试中出了一道 “听力”测试题,但因为没有坚持,效果不很明显,有待进一步尝试和优化。愿听、会听,要说、能说,也成为现代社会中交际文明的必备素质。而读写呢?除了专业作家外,它是绝不会比听说更重要的。我们可以不读不写,但我们绝对不能不听不说。所以,让听说回归语文,而绝非那形同虚设的、仅有的几次口语交际。

语文是什么?语文应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是古人言说写作的,我认为这是人脑应有的想象与联想。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如果没有联想,我们的语文和语文教学又将会怎样?加强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思维品质训练,应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摘抄、旁注和日记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万卷书也好,万里路也罢,听说读写、想象联想通过什么来落实:动笔摘抄、旁注和日记。摘抄、旁注和日记,是心灵的表白,是情绪的发泄,是万卷书、万里路的升华,是与天地日月古今学者的对话,有助于积累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日记和旁注,当然不必强求洋洋洒洒,只求逐步让自己要记、有记、乐记。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求真、向善、至美。然而,从人类发明语言之日起,谎言、伪善、遮丑的功能就伴随始终。玩弄文字游戏和语言技巧,成了一些人学习语文的目的,这是人类的退步而绝非进步。

语文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常常说到的两句话: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语文怎么教

首先,树立“读书为己”的思想,尽可能祛除语文教学中的功利因素。即使这是我们很难改变的,但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认识和责任感,哪怕是逐步的慢慢地改变。市场经济和教育产业化应该是语文教学功利化的大背景,但我们仍该坚守的是:语文本就应该是真实和牢骚的语言表现形式,是人的筋骨和灵魂,绝不应该是华丽的辞藻和美丽的谎言编织的文字玩具。文学史上最值得称道是百家争鸣诸子散文的自由学术之风气;是魏晋嵇康长啸山林的铮铮风骨;是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唐诗宋词;是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性灵之说;是无情的解剖国人劣根性和刺向残暴敌人的投枪匕首。所有的这些乃至更多,总和起来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是语文的全部。虽然早就有书中自有千钟粟,金榜题名光耀门楣的功利,但多少还保留了一点上古“读书为己”的可爱本性。

其次,逐步培养摘抄、旁注、日记的能力和习惯。老师教要踏实,学生学需扎实,这里强调的摘抄、旁注、日记就是踏实和扎实。在摘抄中积累词句篇章;在旁注中加强读的有效性;在日记中培养说写能力,从而培养关注和思考自己、他人、自然、社会的能力和习惯,成为一个有心人,人生也在摘抄、旁注、日记中得到提炼和升华。相信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不二途径。

再次,加强听和说的训练。我们很多同学都是课上沉默寡言,课下则滔滔不绝,但又很少能说得清楚,说到点子上。什么原因?积累与训练少了。让听说回归语文,回归课堂,老师的、同学的,能够听,听得懂;自己的、别人的,愿意说,说得出。

篇2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更新认识

泱泱中华至今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各种文化的积淀可谓博大精深,各个方面也是异彩纷呈。然而,近年来新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随着新大纲的不断修订、新课标的积极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投入使用,什么都是新的,社会各界对初中语文的课改评价满意度还比较高,似乎语文的改革正走向春天,但其实不然,不只是初级中学的语文课程,任何一个年级的语文课程都还存在问题。

一、当前教学现状

语文的发展不尽如人意,相比以前而言,有改观的地方,但依旧存在问题:

1、教学没有根本性改变。语文课程涵盖很广泛,其中一个作用是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所有课程的前提,由此可见,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事实是,语文这门基础学科在中学的教学中地位并没有真正提高,依旧容易被忽略。在教育部门制定的课程标准中,语文虽是排在主要课程的首位,但是随便走进一个学校,学校规律的课程表上,语文被无情地排在数学、英语、语文三大主课的最后一个,由此看来,语文始终无法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越来越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之所以为出现这样的景象,是因为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达成一个“共识”:能把数学和英语的成绩提上去的就是中考的赢家。正是这样的思想,让语文课程一再靠后,学生自然也就忽略对它的关注。其实很多学校对新大纲语文新教材的学习培训也有积极的一面,但真正要贯彻落实时就没了兴趣,再加上很多学校对语文课教学资源的投入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学好语文的环境,相比起来,在与其他课程尤其是和数学、英语竞争时,自然也就败下阵来,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2、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不足。随着世界之间文化的交流传播越来越多,学习外语自然是有必要的,但是语文作为中国人的母语课,是一门最重要的工具课,是一门最具人文性质和感染力的人文学科,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一直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语文课程,他们始终觉得语文课可听也可不听,可学也可不学,在成绩上并不会像数学或者其他学科那样容易出成绩。他们大多人文,语文课无论花多少工夫,始终都只有一般水平,不能突出也不至于落后。从这几年的中考中可以看出,虽然这几年中考命题的思想和题型发生很大变化,语文考查的重点落在了阅读与写作上,题型多为主观问答题而不再是答案唯一呆板的客观题目,语文的作文也由命题作文转变为话题作文,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新课程的改革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花时间多读、多想、多写、多练,争取提高语文素养。愿望总是美好的,但实际却不是那么完美,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对阅读的解答仍不着边际,绞尽脑汁、粗制滥造地写文章。始终是以一种敷衍的态度在面对这门课程。对于临近中考的学生来说语文更是被忽略得厉害,努力提高数学和英语的分数才是主要目的,他们大多苦攻数学难题,多记英语单词,猛背政、史、地等文科学科,都忘记了语文课的存在。这种尴尬的境地,让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性越发微弱,能力自然越来越低下。

二、对教学现状的认识

语文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要想让其发展更适合新课改的要求,则还需要持之以恒,从多个方面着手,才能让语文课程回归到应有的地位上。

1、注重方法的传授。⑴情景教学。情景的构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步骤,很多时候,语文抽象的意思让学生无法理解,尤其是在诗词领域,此时,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文字内涵;⑵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学中,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图文并茂、声画结合的直观效果,与情景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均使学生把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更加容易理解课程的难点;⑶启发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启蒙作用,式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其实,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教师的启发方式都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巧妙地启发,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思考的能力,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发展学生智能。每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学生一天的课程并不多,还需要在每个学科间均等分配,因此,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想要利用好这四十五分钟,就必须要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对需要学习的课文或者文章提前了解,才能有助于课堂上对所学内容的吸收。对学生有了要求,也需要对教师进行要求,教师在教授课程时,要抓住精髓,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教学方法虽各有千秋,但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篇3

一、目前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然而,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着部分不良的状况,如:低年级反复地枯燥乏味地学词学句,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则是被“灌输──分析──训练”的方式占据了主阵地;一些教师依然“以学科为本”,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发展,把聋生当成机器的复制品,在教学流水线上进行打磨,然后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成品验收,这实际上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和身心摧残。应是学习主人的聋生们一直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只有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资格。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适应聋生的学习需要,也不可能让他们去发现、去创造,更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了。

二、让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回归现实生活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与生活从来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倡走近学生,走进生活,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我觉得要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加强聋生的语文实践,提高聋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和水平。

“从概念到概念,活泼泼的文字变成了僵死的东西,活生生的形象黯然失色。语言文字本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尤其我们的语言,是最讲究神韵的,没有形象的感受,没有对字里行间的情感的体会,没有对语言文字的品尝意会,学生怎么能读好作品,又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在特殊教育中,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主要依靠视觉、肤觉、味觉、嗅觉等其他途径感知外界事物。生活是聋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见,传统的“讲解、灌输”式课堂教学是不利于聋生的语文学习的。因此,我们的学习活动一定要“以人为本”,把教科书与聋生的生活融合为一体,给聋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让聋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使他们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一定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到聋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去激发聋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内化为聋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生命活力的知识。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更多增加生活实践

(一)仔细观察与认识生活。特殊教育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描述比较贴近聋生实际,常常被聋生见到的生活现象,但是由于聋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他们往往容易忽视或知之甚少。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注重生活的积累,指导聋生留心去观察,认真写观察笔记。这样聋生才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写观察笔记,去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积累生活素材,从而为学习这些描述生活现象的文章打好基础。

在我的要求下,学生曾经留心观察过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情况,并对自己观察到的情形仔细做了记录。当学习《要下雨了》一课时,孩子们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给我看,在我的赞扬声中,他们表现得那样满足,体验到了学习的幸福滋味。上课时,他们很轻松地划出了课文中描写小动物们在下雨前活动的句子,还纷纷举手把自己观察到的其他小动物的活动情况讲给大家听。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课文时显得游刃有余,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他们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二)通过体验生活提高生活方面的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对于聋生来说,表演是他们最擅长的,恰好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些富有情节性的童话、寓言和故事。我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常常让聋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学习活动中注重借助情境的创设,使聋生身临其境,体验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便于他们较好地理解课文,收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三)联系实际生活提高生活感悟水平。教材中有的词句描写的情景和聋生的生活经历似曾相识,教学此类课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勾勒场景,把课文中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地展现在聋生面前,让他们如置情境之中,联系生活中已经有过的体验去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理念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文理念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人文教育理念是从幼儿、小学到中学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是贯穿学生一生的教育活动。人文教育的主干是实践性感知和教化的活动,它主要集中于未成年阶段。作为人文教育观念形态或理论形态的人文科学,则随着成人理性地位的提高而增强影响,那么在学生阶段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就尤为重要。

一、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人文理念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

人文理念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主动的发展,而不是由外力强制的发展;是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或达到一定水平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语文学科也可以同样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还更应该满足学生人文发展的需求,人文素养理念与语文学科的共同点,促使语文教学中应该全方位的实施人文理念。

二、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

首先,在教学中体现人文理念。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开展人文活动,例如语文阅读中,阅读与欣赏是必不可少的。欣赏,教师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和有针对性的文章或图画读物,与基础知识完美结合,让他们在阅读中与内心交流,以及让学生欣赏有视听效果的美术、音乐及动画资料等,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是一种可以轻松体会、深切感受的教学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加入表演与游戏,将知识融入到活动表演或者游戏中,是让通过学生的表情及动作来表情达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触动学生,从而从学生深层次的角度激发学生,如做游戏、示范表演、即兴表演等类似于玩耍的方式,给学生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并灵活运用,这种方式能尊重参与者人格的尊严,更容易使学生掌握,是一种能普遍接受且效果良好的方法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效果。

在练习和作业中加入人文元素,让学生在练习与作业中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体验,丰富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让练习与作业在引导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基础上,鼓励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在教学的练习中有针对性的做出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训练、行为塑造、榜样示范和游戏性的奖励和惩罚,在作业中强化效果,以达到良好行为养成和强化之目的,最终达到语文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其次,在活动中体现人文理念。活动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中常见的活动有开展讨论,举办专题演讲等,在课堂中开展课堂讨论、自我表述、自我评价和演讲等活动,融入人文理念,在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发表自己的意见及表述对事物的看法,谈收获、体会、感受等。加强人文素养的要求,以锻炼学生能力为目的,让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一次经历,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从而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篇5

关键字:语文课程 少教多学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一方面,课堂教学是我国语文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中学生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体部分,是中学学生素质发展的主要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方面,课堂教学改革涉及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要改变教师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同时还要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其艰难性不言而喻。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上具有明显优势,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少教多学”的研究,探索语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少交多学”呢?我将简要的谈以下几点:

一、“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概念及界定

怎样理解“少教多学”中的“教”和“学”?一堂课总要从“学”字开头,这个“学”是自学的意思,“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要时刻明确自身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使得初中语文课程变得互动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加顺畅。

1.培养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学习成果,是内在因素。教师的教学手段方法都仅仅是一个外在的因素,他不能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起到的仅仅是一个导向,促进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质量的好坏还是要靠学生自身的内在素质的培养。

2.明确学习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可以是我们攀登到知识的顶峰。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他们承载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满载着我们的理想。作为语文这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将来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奠定基础。语文课程的学习不管对于国家对于社会还是对于将来自身的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必须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

3.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良好的创作性思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语文这门学科开放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积极发散思维,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创新能力便体现于此。创新是进步的推动力,知识的进步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老师在“少教多学”课堂中要有合理的教学设想

(一)“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1.教学流程:自学――展示――点拨。通过预习、自学理解教材,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2.教学方式:以自学和互学相结合为主。独学、对学、群学结合;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结合。

3.以学案或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学,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三讲三不讲”

1.三讲:

(1)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

(2)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

(3)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

2.三不讲:

(1)只有极个别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的知识不讲;

(2)只有极个别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知识不讲;

(3)学生能讲清楚的知识,老师不讲。

(三)评价:

“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

一是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回答问题的人数。

二是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书写是否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三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探究的问题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新教学模式的使用,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缺点与不足。使得语文课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使得它充满了乐趣性与创造性。这项极具成效的教改实验,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探索逐渐改进完善的一项创举。作为新一代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投身教改道路中来,为祖国的科教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6

我们都知道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任何教学策略都有其存在的适宜性和局限性。但新理念新方法的引进应是教学改革的活水,如果新的方法未能整合于语文课程教学最根本的价值下,未加选择的应用到一切课堂教学中,其结果只能是让语文老师忙于使用新方法装点课堂,而忽视了使用这些新方法的目的和价值,这样的教学改革也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力求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奠定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作为为基础教育打基础的小学语文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再怎么改革,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变的根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新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扎扎实实地进行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并且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过程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研究课标,寻求教学的要点;研究学生,寻求学习的起点;研究教材,寻求知识的生长点;研究教法,寻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原则,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与素养的全面提高。

读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有效地—种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教材中大多数课文依靠学生的自读可以实现读的目标。不过有的文章要么内容难理解,要么背景比较复杂,学生很难设身处地地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容易产生歧义或片面的误解。教师的讲解、点拨还是很有必要的,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催化剂。因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盲目的跟着潮流走,应该根据具体课文的文本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而不是生搬硬套地东施效颦。

篇7

一、创设和谐、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是关键。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想学生所想,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这种开放的氛围中,学生处处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尊重与理解,自信心大增,遇到困难不是畏缩不前,而是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和老师一起攻破一个个难题,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增强了信心,完善了人格,培养了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养成了一种狭隘的思维方式,不敢去质疑和否定,将自己的思维方式禁锢在课本和老师传授的知识中,缺乏创造力。我经常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造潜能。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其中有一句千古绝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学生的经验和能力自己是很难深刻理解诗句的含义的,因此,我在教学中会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大家对这句诗有什么想法?”这样一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过短暂的思考,许多学生问我“课本是不是出错了,瀑布怎么会有三千尺?”还有的同学问道:“银河有多远啊?是不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地方?”看到学生踊跃地提出质疑和敢于否定,以及学生奇思妙想的思维方式,我既惊奇又感到欣慰,我经常用陶先志先生的一句话来激励学生:“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养成自主探究思考的习惯,提高创新思维。

三、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增强亲身体验

语文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学科,语言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小学语文在教材选题方面非常贴近生活,尤其是那些有很多对话的课文,可以直接安排学生进行对话,这既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符合“学习语言是为了生活”这一主旨,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比如我们在学习《小鹰学飞》《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这些课文时,都可以制作相应的头饰,让学生戴着进行模仿表演,让他们在表演的同时获取知识,增长技能。

篇8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探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增强自身整体把握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积累自己的阅读经验等。”以下是本人在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1)教师要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对阅读内容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想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疑问,当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时,自然兴趣会越来越高涨,阅读能力也随之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疑问,体现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思索,也表明了学生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3)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综合分析过程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和理论进行质疑,不要盲从教材或阅读材料中的各种观点,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获取最终的正确答案,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并通过科学引导,让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质疑方法。这一教学过程不但有效克服了学生的惰性心理,而且积极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了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在阅读活动中获取快乐体验。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诱导学生阅读文章,如,“谁飞夺泸定桥?”“怎么飞夺?”“为什么飞夺?”等。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理顺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涵,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阅读水平。当学生针对某一知识提出疑问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在自主分析中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提高质疑能力。实际上,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思考、交流、讨论、分析、应用知识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意识、想象力、口语表达等能力都得到了强化锻炼。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比较喜欢读书,家长们也经常给学生买书,但是却看不到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这就是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对所造成的。我们知道,只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方法不对,则事倍功半。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不仅喜欢读书,而且善于读书,并能从书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首先,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阅读活动中,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讨论文章内容。实际上,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文章,对于不同的文章,其阅读方法就不尽相同。此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快读、默读、朗读等等,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理解文意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自己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培养阅读、创新能力

语文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因为它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语言学科的学习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所以,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课程不需要刻意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重要的是在语文实践中灵活运用语文本身的规律。对我们来说语文是母语,它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实践语文,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培养创新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展实践活动,所以二者相辅相成。创新能力就是要求我们学会改变自身,改变环境的应变和创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发展提高。(1)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作品都会有其对生活不同的见解,多阅读,就能汲取更多的更全面的营养知识。(2)个人能力的展示、每个人都是好强的,教师要给学生足够展现自我的机会,无论是才艺还是学识,都会令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产生成就感,激励自己,更加完善自己,主动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社会要向上发展离不开独立思考的人。”所以,多举办些才艺展示、读书心得、书绘画展等比赛。锻炼学生积极独立的性格,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然,以上仅是本人在五年级教学中有关阅读教学的几点浅显的认识,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更好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芳.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1(11).

[2]丁先明.浅议如何改进针对小学生的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0).

篇9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在批判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存在的严重问题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一.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观点

(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完整人”。

人本主义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格健全、和谐发展和获得自由的“完整人(whole man)”。这样的“完整人”,首先是多种多样的潜能得以发挥,表现为各个层次的需要得以和谐实现;其次是情意发展与认知发展的和谐统一。唯有借助于情意教育和认知教育的统一,整体人格成长才有可能,他们还认为情意是行为和智慧的基础。因此,人本主义者要求将教学内容与方法植根于情意的“土壤”之中。

(二)课程的设置与“整合”着眼于整体人格的发展。

为了实现认知教育与情意教育的统一,实现儿童人格的整体发展,人本主义者设立了并行课程,包括学术性课程、社会体验课程和自我实现课程。进而,一种人本主义的并行课程与教学整合模式也应运而生,它由知识课程、情意课程和体验整合课程有机结合而成。设立这种课程的意图是: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术,而且要为个体的人格解放与发展提供经验,帮助儿童的人格成长及其自律性的建立。在上述并行课程的基础上,人本主义的学校课程还体现出知识、情意与体验整合的特点,与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切合。

(三)教学的过程主张意义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学习结果。此外,罗杰斯还用“自发的经验学习”来描述他所提倡的这种学习类型。其特征是:(1)它使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之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2)教学的方向来自学生。(3)它产生学生不同的行为和态度。(4)根据学习者而不是根据教师的学习活动做出评价。

(四)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其适应性。

罗杰斯主张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改善学习。变化是确立教学目标的根据,而对这种变化的适应取决于学习过程,而非静态的知识。所以,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为实现该目标,罗杰斯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非指导性教学。它鼓励学生充分自信,从而使学生产生能超越自己的思想,开发出自己的潜在能力,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完善个性的教育目的。

(五)教学效果的检验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

人在一生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它们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和成长方向。在教学过程中,人本主义者对这种外部评价模式持反对态度,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罗杰斯认为学生是处在学习过程中的人,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才能发现哪些方面失败了,哪些方面硕果累累。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因而能使学生更加主动,使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

二.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构建大语文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指语文知识实践于现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阅读、交际、写作表达等。人文性是指语文课程蕴藏的人文精神,它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导致学生知识发展与情意发展的失调,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畸形现象。因此只有构建起学生情意知行相统一的“大语文观”,才能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完整人”。

构建大语文观,首先要建立起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拓宽语文教育的视野,重视课程的自我调整和发展,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其次是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学会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促进情感世界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可持续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倡导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他认为教育的中心不是教师,不是教育机构,不是教育体制,而是人,是学生。他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内心生活”,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发展,认为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促进学习和个人潜力的充分发挥,因而使他们成为“功能充分发挥”的人。人人都有创造性,至少有创造性潜能,人应该主动地发展这些潜能,人生的最高追求是“自由创造”“自我实现”,教育目的应远远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的培养。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理论及自由学习理论,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进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教育目的。

语文教学必须坚持“自我实现”“以人为本”。一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种语文材料既包括系统的已有经验,又包含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另一方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合作交流中逐步改善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三)鼓励自我评价,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需要。

人本主义的课程评价观主张课程评价的目的不只是检查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要进一步使学生学会如何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因此应该由学生对自由选择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

小学语文作文评价可以集中体现自我评价的有效性。将评价的主体由老师转向学生,让学生在自由写作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将结论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搜集、整理、加工材料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语文知识的实践和运用,展现自己多方面能力,同时收获自我实现的需要。

总之,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语文知识,而在于能否启迪学生从知识学习中获得个人意义,培养健全人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课程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倡学会学习、倡导有意义学习的课程。它注重弘扬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积极的自我观念、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为己任,建立多种评价系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黄珉珉.现代西方心理学十大流派[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5]张伟欣.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65~67.

[6]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1):43~48.

[7]霍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02~103.

[8]罗慧芳.基于人本主义学习观的语文课程[J].现代语文.2007(10):13~14.

[9]李玉红.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语文教学改革[J].理论界.2006(09):257.

篇10

若追究错别字增多的原因,固然很多,诸如重阅读轻习字,为了应付大量作业书写马虎潦草,受社会用字混乱的不良影响等等。如果撇开上述原因,教师反求诸己,毋庸讳言,识字教学方法不当应是主要原因。

据粗略统计的材料显示,初中学生经常写错写别的字多为常用字,不会写的字多为次常用字,前者多于后者。这是重阅读轻习字、重判断轻表达,认为识字教学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后果。学生识记生字仍停留于机械记忆。课堂上让学生给生字注音是用于阅读教学的点缀,浅尝辄止。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阅历的拓宽,表达也随之增广,但由于机械记忆造成的遗忘,使识字用字与表达不同步,于是错别字增多。识字是产生理性思维的前提,二者又同为表达的前提,不会写“潺潺”“汩汩”,难以表达细微的流水声,不会写“涟漪”就不能准确描摹水面上的细小波纹。

不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识字工具,也是识字教学的一大失误。不管是人教版的教材,还是苏教版的教材,或是其他版本的教材,都为学生提供了识字、辨字的工具。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类工具被处理成一般常识,匆匆学过就被束之高阁,最多不过是在考试时出点辨别声符形符位置的游戏式的题目,积极的动态的识字工具被改造为消极的静态的识辨游戏。

初中阶段,无论传授知识还是接受知识,其内容的范围、程度,采用的方式手段,都应高于小学,而识字教学仍然沿用机械记忆,是教与学的倒退。因为小学是集中识字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科门类少,学生精力集中,加上教师不厌其烦地变换使用教读、认读、默写、组词说话等手段,以及教材随文给生字加注音,学生虽然对字义、字的用途不甚了了,但由于反复练习、耳濡目染,也能强记住读音和字形。

相反,初中阶段没有时间做那些练习,机械记忆的作用就相对减弱。即便识字、记字多的小学生,由于理解狭窄,口头、书面说话用字少,一部分不常用到的字也会生疏、模糊,以至遗忘。这种现象在小学阶段还不太明显,到了初中就颇为突出。

由于重阅读轻识字,重机械记忆,没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探求欲,因而一些中学生读书不认真看字,“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书写马马虎虎,丢点少横。有的学生能背出某段某句,写出来错别字夹杂,使原话面目全非。“莫名其妙”被写成“莫明其妙”的学生占全班三分之二,令老师瞠目结舌。有的学生“既、即”“得、地、的”“在”、“再”不分;有的学生读不准“纤、歼、酵”,这些都是常有的事,因为他们放着“形声字”“形似字”等识字工具不用,仍按小学“合成结构法”记字,混淆字形读音则难以克服。有些学生自行阅读课文,也能感悟到点滴文章内蕴,但总是说不清楚,甚至越说越乱,其症结就是识字少,找不到准确表述这种想法的字词,因而,想法只能停留在模糊概念或判断上。不加强识字而希冀这样的学生迅速改变现状能成为可能吗?

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一是从生活中直接学;二是从课本中间接学;除此之外,就是跟老师学。因而老师的语言示范十分重要。无论课内外,老师的语言都必须准确生动,词汇丰富,随时将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嵌入自己的语言中,侃侃而谈,娓娓动听。遗憾的是有的课堂教学将启发式扭曲成内容肤浅、方式简单的提问式,教学用语限于“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回答则更简单。长此以往,学生被磨去了学习兴趣,抑制了说话欲望,表达能力萎缩成只能用简单的词说出简单的判断,怎能不木讷拘谨?言为心声,情感的宣泄,道理的剖析,信息的传输全靠语言。有人评论于漪的教学语言充满激情,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她为学生作出了准确使用语言的示范。学生从老师身边、课本里同时学习语言,熏染所致,也能出口成章,发展了对字与词的把握和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