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解析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产证券化解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和发展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60年代末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市场。当时承担美国大部分住宅抵押贷款业务的储蓄金融机构,主要是储贷协会和储蓄银行,在投资银行和共同基金的冲击下,其储蓄资金被大量提取,利差收入日益减少,而使其竞争实力下降,经营状况恶化。为了摆脱这一困难局面,政府决定启动并搞活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以缓解储蓄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1968年,政府国民抵押协会首次公开发行“过手证券”,从此开全球资产证券化之先河。
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内含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资产证券化的概念按以下顺序扩展: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银行信用证券化资产证券化。
所谓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住宅抵押贷款的发放机构将其所持有的抵押贷款资产,汇集重组成抵押贷款组群,经过担保或信用增级,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通过证券化这种方式,住宅抵押贷款的原始发放者将其贷款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上消除(因为发行的是无追索权的债券),同时得到了现金或其它流动性较强的资产。相比而言,银行信用证券化的范围比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要广得多,它包括汽车贷款、信用41经济导刊1999年第2期购买价格真实交易余款退回卡应收账款、计算机贷款和其它商业贷款等银行资产,均可作为证券化的对象。被证券化资产的原有者不仅指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还可以是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并且被证券化的资产可以突破信用资产的范围,扩展到其它的资产形式。至此,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已不仅指一种实际过程,而在更重要的意义上成为一种具体内容十分丰富的理财观念和方式。
二、资产证券化的操作原理
(一)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参与者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由于它具有比传统融资方式更为经济的优点,因而近年来发展迅速,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种类越来越多,证券化交易的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一般来说,资产证券化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有:发起人、特设信托机构(SPV)、承销商、投资银行、信用提高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托管人、投资者等。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图1揭示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是发起人将交易的金融资产组合与发起人完全剥离,过户给特设信托机构进行运作,信托机构将金融资产经过信用评级后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确保有关资产现金流收入在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向投资者的本息回报的流向仍然畅通。
(二)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步骤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组成资产池。发起人一般是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首先分析自身的资产证券化融资要求,根据清理、估算、信用考核等程序决定借款人信用、抵押担保贷款的抵押价值等,将应收和可预见现金流资产进行组合,根据证券化目标确定资产数,最后将这些资产汇集形成一个资产池。
2组建特设信托机构(SPV),实现真实出售。特设信托机构是一个以资产证券化为唯一目的的、独立的信托实体,注册后的特设信托机构的活动必须受法律的严格限制,其资金全部来源于发行证券的收入。特设信托机构成立后,与发起人鉴定买卖合同,发起人将资产池中的资产出售给特设信托机构(SPV)。这一交易必须以真实出售(TrueSale)的方式进行,即出售后的资产在发起人破产时不作为法定财产参于清算,资产池不列入清算范围,从而达到“破产隔离”的目的。破产隔离使得资产池的质量与发起人自身的信用水平分离开来,投资者就不会再受到发起人的信用风险影响。
3完善交易结构,进行信用增级(Creditenhancement)。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改善发行条件,特设信托机构必须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使投资者的利益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实现。因为资产债务人的违约、拖欠或债务偿还期与SVP安排的资产证券偿付期不相配合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所以信用提高技术代表了投资银行的业务水平,成为资产证券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4资产证券化的评级。资产支持证券的评级为投资者提供证券选择的依据,因而构成资产证券化的又一重要环节。资产证券化的评级与一般债券评级相似,但有自身特点。信用评级由专门评级机构应资产证券发起人或投资银行的请求进行。评级考虑因素不包括由利率变动等因素导致的市场风险,而主要考虑资产的信用风险。被评级的资产必须与发起人信用风险相分离。由于出售的资产都经过了信用增级,一般地,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级别会高于发起人的信用级别。资产证券的评级较好地保证了证券的安全度,这是资产证券化比较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5安排证券销售,向发起人支付购买价格。在信用提高和评级结果向投资者公布之后,由投资银行负责向投资者销售资产支持证券(ABS),销售的方式可采用包销或代销。特设信用机构(SPV)从投资银行处获取证券发行收入,再按资产买卖合同中规定的购买价格,把发行收入的大部分支付给发起人。
6证券挂牌上市交易,资产售后管理和服务。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完毕后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从而真正实现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流动性的目的。但资产证券化的工作并没有全部完成。发起人要指定一个资产池管理公司或亲自对资产池进行管理,负责收取、记录由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收入,并将这些收款全部存入托管行的收款专户。托管行按约定建立积累金,交给特设信托机构,由其对积累金进行资产管理,以便到期时对投资者还本付息。待资产支持证券到期后,还要向聘用的各类机构支付专业服务费。由资产池产生的收入在还本付息、支付各项服务费之后,若有剩余,按协议规定在发起人和SPV之间进行分配,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即告结束。
(三)资产证券化收益与风险分析
1资产证券化对各参与者的收益分析
(1)发起人: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通常是金融机构,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公司。资产证券化可以给发起人提供更低的融资成本、较低的经营杠杆、用来扩展和重新投资的立即可用资本、多样化资金来源以更好的资产负债管理,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能力,实现规模经济。通过证券化的资产在公开市场中出售,金融机构可迅速获得流动性。
(2)特设信托机构(SPV):特设信托机构是一个中介机构,它购买发起人的原始信用产品,加以整合,然后出售包装后的证券。SPV以某种价格购买信贷资产,通过将它们包装成市场交易商品,而增加了信贷资产的价值,然后以一个较高的价格出售。通过购买、证券化和出售,SPV几乎将信用风险都分散给投资者承担,这样使得SPV降低其所有者权益成本,因为这些资产将不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
(3)信用提高机构:信用提高机构可以是母公司、子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它可以是担保公司或者保险公司。它作为一个第三方实体更适合于使这类交易成为“真实出售”,信用增级机构通常按比例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如按担保金额的05%收取。
(4)投资银行:资产证券化为投资银行开辟了一项新业务。投资银行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充当承销商的角色,并获得其发行收入。
(5)投资者:证券化过程为投资者在市场中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投资选择机会。由于大多数组合资产都是由许多小额信用资产集合而构成,促进了组合的多样化,即使其中的一两个贷款违约,也不会对整个组合有质的影响。而且许多组合资产保持地理区域多样化,因此,某一地区的经济的低速发展不会深刻或迅速地影响到整个组合资产的绩效,而且投资者通过购买不同的组合资产的部分证券而能够避免地理和行业的集中带来的风险。由于信用评级由第三方执行,然后公布等级,投资者不用自己去分析每个发起人的资信,这也处理方式会计要素表1表内处理与表外处理比较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优势所在。
2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由于资产证券化非常复杂,每一次交易无论怎样被相当好的结构化,并被彻底地加以研究和精确地用文件证明,都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常见的资产证券化风险有如下几种:
(1)欺诈风险:从美国证券市场及其他国家证券市场中我们可以知道,由于欺诈的发生而使投资者受损的例子屡见不鲜。陈述书、保证书、法律意见书、会计师的无保留意见书及其他类似文件被仍不足以控制欺诈风险的发生。
(2)法律风险:虽然法律函件及意见书原本是为了消除外部的风险因素,但有时法律的不明确性及条款的变化本身往往成为整个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事实上法律风险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一直伴随且起关键作用的一种风险。
(3)金融管理风险:资产证券化是金融管理发展的高峰,它代表了履约、技术和结构技巧的完美的平衡。如果任一因素发生故障,整个交易可能面临风险。我们把这种风险称为金融管理风险,主要包括参于者不能按协议进行交易,设备不能按要求运作如电脑故障,以及交易机制出现故障等。
(4)等级下降风险:从已有的证券化实例中人们已经证实,资产证券化特别容易受到等级下降的损害,因为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基础包含许多复杂多样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之一恶化,整个证券发行的等级就会陷入危险境地,从而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除了上述几种风险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风险,诸如政策性风险、财产和意外风险、合同协议或证券失效、对专家的依赖风险等等。所有这些风险都不是彼此独立地存在着,而是相互联系的。这些证券化风险的影响及发生的可能性因交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投资者必须识别这些风险,分析它们的规模,审查减少风险的方法,以及正确估计那些减少风险的手段的有效性。投资者在任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阅读资产支持证券交易中所提供的陈述书、保证书及赔偿文书等文件,了解他们的责任范围,查看是否有法律顾问出具的法律意见书以及注册会计师的无保留意见书。要对证券化结构中存在的大量风险进行防范,最重要是看信用增级的手段,是否有一家信誉卓著的银行或保险公司提供百分之百的担保。
(四)资产证券化涉及的会计和税收问题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涉及的会计、税收和法律等问题是资产证券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它们涉及到证券资产的合法性、盈利性以及流动性,关系到每一参与者的利益,影响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和结果。
1资产证券化的会计问题
资产证券化交易在会计处理上,主要考虑两方面问题:(1)被证券化的资产和相关债务是否应该被分离出资产负债表,即是表外处理还是表内处理的问题,这里还包括会计确认问题,即收益和损失的确认;(2)合并问题,即特设信托机构(SPV)是否需要和证券化发起人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
对于是否把被证券化的资产和相关债务分离出资产负债表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该证券化行为被当作销售处理还是担保融资处理,这是发起人(卖方)所关心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发起人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可列表如下:
在了解了上述影响之后,我们来比较一下传统会计处理方法和近年来最新采用的金融合成分析方法对资产证券化所产生的后果。
最典型的证券化传统会计确认方法当然要属“风险与报酬”分析法了。按照这种方法,如果发起人仍保留已转让资产的绝大部分收益和风险,则证券化交易视同担保融资,证券化资产仍继续被确认为一项资产,通过证券化所募集的资金被确认为发起人转让了相关资产的绝大部分收益和风险,那么该证券化交易被作为销售处理,所转让的资产转移出资产负债表,所募集资金作为一项资产转让收入,并同时确认相关的损益(即表外处理)。在“风险与报酬”分析法下,金融工具及其所附属的风险与报酬被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如果发起人仍保留证券化资产相关的一部分风险和报酬,且被保留的这部分被判断为很重要的话,则发起人在其资产负债表上仍然要继续确认这项资产,同时将来自于证券化资产的转让所得税为担保负债的结果。但在当今金融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基于基本金融工具上的各种风险与报酬能被有效地分解开来,并以各种相互独立的金融衍生工具作为载体,分散给不同的持有方。毫无疑问,“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只对证券化交易作了非常简单和不全面的反应,这很明显与会计所追求的“公允(TrueandFair)反映”背道而驰。同时“风险与报酬”分析法中“绝大部分”的判断,定质容易定量难,它要求辨认和估价证券化过程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报酬所保留或转让部分是否占有绝大部分,这无疑会增加实际操作上的难度和主观性。
由于传统的会计确认方法的局限性,使其难以适应越来越复杂化的金融环境,从而给金融交易的进一步创新与有效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迫切需要会计模式的改进与创新。正是在这种环境压力下,美国第125号财务会计准则(SAFSNo.125):《转让和经营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取消会计》(AccountingforTransfersandServicingofFinancialAssetsandExtinguishmentofLiabilities)突破传统框框,另辟蹊径,采用了“金融合成分析法”(FinancialComponentApproach)。按照这种方法,在涉及金融资产转让的情况下,应该将已经确认过的金融资产的再确认和终止确认的问题与因金融资产的转让合约所产生的新的金融工具的确认问题严格区分开来。换言之,对已经确认过的金融资产因发生转移性的交易所面临的再确认或终止确认的处理,取决于转让方的销售意图,也即决定一项资产交易能否进行销售处理要看其控制权是否已由转让方转移给受让方,而非看其交易形式。
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由于发起人与特设信托机构(SPV)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SPV是否应该合并入发起人财务报表当中,也成为证券化会计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旦SPV被视为发起人的子公司而合并入发起人的财务报表,那么,两个独立法人实体也就被视为一个经济实体,两者之间的交易也就变成了经济实体内部交易,必须从合并报表中剔除出去,这或许是证券化设计者所不愿看到的,因为一旦合并,发起人与SPV个别报表中原先不管怎么确认,作销售处理也好,作融资处理也好,对合并报表来说,得出的结果是相似的,进行复杂的金融安排,并不会实现原先所期望的结果。
现行的合并理论与实务是以母公司对关联公司活动的实际控制程度作为判断合并与否的依据,而不是注重于法定持股比例的多少,凡是对关联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有重大控制权的都被列为合并范围之列。显然,问题的实质在于判断以信托形式存在的SPV是否属于发起人的一个准子公司,通常有以下3个判断标准:
(1)SPV为发起人带来收益与发起人真实的子公司无实质性差异;(2)发起人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SPV,并从SPV的净资产中获利;(3)发起人拥有与这些利益相关的风险。
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就可判断为准子公司。这就意味着,如果发起人拥有相当比例的剩余权益,把SPV纳入合并范围似乎更符合会计惯例。
2资产证券化的税收问题
资产证券化的税收问题和会计问题一样十分重要,直接影响证券化的成本问题,可能导致可观的税收费用。
关于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税务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应是本着税收中性化的原则(即不因证券化少缴税或多缴税),使税收机构和缴税者都能够接受。
(1)发起人的税收问题
当发起人向SPV转移资产时,有以下两个税务问题:
A如果证券化交易符合销售资产的条件,那么任何收益或亏损都必须被记入损益表内而后作为资本利得或资本损失处理。对资本利得是否应当征税,或是否应对之实行优惠待遇(即课以轻税),一直是税收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发达国家一般都对资本利得在税务处理上给予程度不同的优惠,而发展中国家则很少将资本利得的税务处理单独作为一个问题而加以特殊考虑。对资本利得采用轻税政策,可以达到鼓励资本流动,活跃资本市场,防止产生投资“锁住”状态的目的(即指财产持有人若发现自己有了资本利得,但考虑出售后要缴纳较重的普通所得税,便可能不愿出售,而形成“锁住”)。
对于证券化交易产生的资本损失,也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可享受税收抵免待遇,另一种是由于税务机关可能认为其出售不是在发起人的正常经营范围内,因而所产生的损失不可扣税。
B发起人向SPV出售资产可能会产生印花税,税率即使很低,也可能给交易带来巨大的障碍。这可通过适当的安排,把证券化以债务形式进行,则可避免有关的印花税。
(2)特设信托机构的税收问题
对于SPV,需要考虑的税务问题是它是否需要纳税,如果需要,应通过哪些方法来降低税务负担。因为在SPV产生税务费用会增加证券化的整体成本,最简单的办法是在避税天堂(如开曼群岛)设立SPV;此外,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安排,使该公司不被认为在发行地或资产所在地开展业务,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为了明确SPV的税务地位,最好的办法是向有关税务机关预先确认。
(3)投资者的税收问题
篇2
【关键词】不良资产 供给侧 证券化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分析主要涵盖在三个方面: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和不良资产证券化。
(一)资产证券化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居民储蓄率高导致我国的融资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目前我国间接融资规模仍然在继续增大,杠杆率也趋于升高,这样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保持杠杆的可持续性。然而,资产证券化恰好能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途径。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领域继续扩大。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国金融监管当局也一直在采取种种措施来降低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但是,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数额仍旧处于增长的阶段,比例持续高居不下。参照银监会的数据来看,至2015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高达12744亿元,比上个季度增加881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67%,紧逼银行业风险警戒线2%。
2.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结构不容乐观。在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微观企业调整布局的影响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领域的波动中连续走高。到2015年第四季度,国有商业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余额为28854亿元,比上一季度增加724亿元,关注类贷款转为不良贷款的安全隐患也在逐步增加。同时“可疑类”不良贷款的金额也高达5283亿元,不良贷款结构极为严峻。
(三)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及现状
不良贷款使得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大大受损,浪费银行的信贷资本,银行所获的利润也开始缩减。同时,银行意识到这一点会使得银行主动缩小信贷规模,提高贷款利率,这导致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实体经济效益降低。
我国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传统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银行通过催收、诉讼等方式自行清收。这种方法资产回收率较高,但人力成本较高,诉讼时间跨度大;第二,债务重组、资产剥离和转化可以有效提高资产价值,同时对人才、技术有很高要求;第三,利用坏账准备核销,该方法银行有最大的自,可主动决策并且操作灵活可对冲,然而会对银行的当期经营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第四,转让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种方法在快速回笼资金同时需要承担较高的损失以及一笔不小的交易成本。
为了应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阶段提出的新挑战,解决传统处置方式耗时长成本高规模小的问题,不良资产证券化应用而生。
资产证券化重要的条件是在未来可以产生持续的现金流,因为不良资产不能够及时保证各期产生预期的现金流,其自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而通过变现途径转化下的不良资产,就能够保证稳定的现金流。
我国于2006年首次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首批一共发起四单,由建设银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发起。倡议方中仅有建设银行一家银行发行了建元2008年重整资产支持证券。2008年底,金融危机爆发,我国_始着手停止一些不良资产证券化。之后一直到2012年,我国不良贷款正式重启,期间银行资产管理凸显出很多问题,商业银行加快了不良资产证券化步伐。
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均已获批不良资产证券化资格参与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试点。2016年9月,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出现好转,18日中国债券信息网了两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公告,分别为建设银行的“建鑫2016年第二期不良资产支持债券证券”和工商银行的“工元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这两单规模共计26.77亿元。因此,从我国宏观经济和商业银行自身利益两个方面着手,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处理不良资产的简单有效率的途径之一,同时为商业银行探索混业经营积累宝贵经验。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机遇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过渡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要切实抓住这次改革带来的时代机遇,贯彻创新精神,加强经营活力,实现由传统发展到创新发展的实质上的提升。供给侧改革的主旨是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以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因为实体经济的提升离不开金融业的高效支持,商业银行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本质与供给侧改革理论有很多相通点,这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提供了新的创新动力与发展活力,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观察世界各国国家资产负债表可知,我国企业负债率最高,债务杠杆达到约2.5倍的历史最高,远高于其他国家。同时,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乐观,我国产能过剩导致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处理不良资产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不言而喻,并构成了这次改革在金融领域的组成部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三去一降一补”,三去就是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如何实现去库存去产能的目的?首先在时间段上要使得杠杆能够连续下去,而不良资产证券化正是针对可持续性的处理办法。这次改革为不良资产的处理灌输了内生动力,加快了商业银行对该类资产的证券化步伐。证券化能够大幅度提高国内资产利用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除此之外还有利于发挥实体经济金融服务的作用。
过去的经济发展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问题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我国单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商业银行需要在供给侧上寻求新的突破口。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信贷结构对市场中供给偏多的产业加以约束,对于需求短缺的产业要精准帮扶。但是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供给侧不能灵活适应需求的变动,所以商业银行对各产业信贷投放要以市场为导向,避免对那些产能过剩的企业过度扶持,这样一来不仅规避了风险而且对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有很大帮助。
三、政策与建议
(一)加快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
根据世界各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践经验来看,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盘活资产存量的渠道和手段,但是政府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政府需要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相关制度保障,其中包括:会计、法律法规、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中最重要的是SPV,其主要作用是最大可能的减少发起人破产对证券交易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防止其自身破产,总的来说也就是破产隔离。由于资产证券化参与的主体多、交易结构复杂,所以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完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防止不良资产证券化进程中各项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而会使得破产隔离机制失效。
(二)加强资产证券化风险评估
第一,对资产证券化项目中不良资产的甄选要严格审慎,保证其未来有稳定的现金流入。风险评估机构要尽职尽责,保障信息透明。
第二,对信用评级管理也要有新的要求,在已经实现的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机构投资者与信用评级机构相互制约,达到利益相关人的互利共赢。
第三,商业银行作为发起行,要提高资产服务水平以此进一步提升对资产处置的效率。
(三)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不良贷款比率
金融资源中最关键的要数信贷资源,它的合理配置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商业银行要优化对创新型企业的信贷配给,对新兴战略性企业要在资金上扶持鼓励,推进“中国制造2015”的完成;其次,协调地方发展,在供给侧对沿海城市尤其是京津冀、长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配合,在信贷方面形成有特色的服务;最后,对于日趋衰落的传统企业要按法律程序进行清算重组,从而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置,降低不良贷款率。
参考文献
[1]李军农.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证券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韩松.供给侧改革与银行资产管理[J].西南金融,2016(3).
[3]赵洋.发力供给侧改革――十一月财经金融热点观察[J].中国金融家,2015(1).
[4]励雅敏,黄耀锋.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中微观分析[M].平安证券,2015―10―21.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
一、公允价值在美国的运用
(一)公允价值与次贷危机的碰撞
自从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露出端倪以来,随着房贷违约率的不断上升,由房屋贷款衍生出来的资产抵押类证券,如MBS、CDOs的价格持续下跌,导致金融机构不得不对其计提减值,而资产账面值的大幅缩水,又间接地拉低了资本充足率,使金融机构在资本紧张的情况下被迫在短时间内变卖手上的次贷资产,进而引发新一轮由于更低市价引起的资产减值,于是使市场陷入“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第157号准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AIG公司持有的信用违约互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AIG前总裁罗伯特·威勒姆斯塔德称,根据AIG内部的估值模型,这类金融衍生产品的损失约9亿美元,但在普华会计师事务所指出其对信用违约互换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后,AIG不得不确认了110亿美元的损失。
(二)华尔街重新审视公允价值
以花旗、美林、瑞银、AIG(美国国际集团)、百仕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纷纷将矛头直指公允价值会计,声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夸大了次债产品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在次贷危机中,按公允价值对ABS(资产支持证券)、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DO(抵押债务债券)等次债产品进行计量,导致金融机构确认巨额的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损失。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的心理,造成恐慌性抛售持有次债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的风潮。这种非理性投机行为反过来又迫使金融机构不惜代价降低次债产品的风险暴露,本已脆弱不堪的次债产品市场濒临崩溃,金融机构不得不在账上进一步确认减值损失。公允价值会计这种独特的反馈效应,造成了极具破坏性的恶性循环,在次贷危机中推波助澜。
二、公允价值与次贷危机的关系
FASB主席罗伯特·赫兹在2008年公允价值圆桌会议上指出,FASB完全是应投资者清楚而明确的要求才规定金融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言下之意,金融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指责明显置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于不顾。公允价值向投资者提供了更加透明的信息。金融界只会对公允价值会计横加指责,却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而且指出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加透明、及时和高效地让信息使用者了解次贷危机的规模和影响。事实上,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并通过不受监管、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法放大金融资产泡沫,才最终酿成灾难深重的次贷危机。会计借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时、透明、公开地披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
三、次贷危机影响下的公允价值走向
(一)次贷危机使公允价值暴露出缺陷
次贷危机也暴露出美国第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些缺陷。FAS157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假设将一项资产出售可收到或将一项负债转让应支付的价格”。这个最新定义假设所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存在着一个习以为常的交易市场。但次贷危机表明,这一假设并非永远成立。例如,因为投资者过度恐慌和信贷极度萎缩,CDO的市场交易已经名存实亡。对于需要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估值的公允价值而言,由于要求管理层对市场情况做出大量的假设、估计和判断,其可靠性确实令人生疑。
(二)美国对待公允价值的态度
2008年9月3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了针对第157号会计准则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并没有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但是指出,在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SEC强调,不能简单依赖不活跃市场情况下的交易价格,公司需要更多地通过对价格下滑时间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判断,以及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设条件,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四、公允价值运用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启示
对于过去的一年里引入了公允价值的中国上市公司,按照证监会会计部人士当时的说法,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影响相对有限,那么,现在显然大有改变看法的必要。统计显示,2008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对于可比公司利润增长的负贡献约为6.26个百分点;而上年则提升利润增长约为10.76个百分点。
刚刚通过的美国政府救市方案,其中内容之一,就是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所谓的按市值计价会计准则。对此,显然已经引起中国证监会的注意。最近,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资本市场会计监管,重点关注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准备等。
但是,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的准则远非完美,这并不应成为废止公允价值会计的理由。正如IASB主卫·特迪爵士指出的,退回历史成本会计解决不了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在他看来,公允价值是所有金融工具唯一合适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会计绝不会因为金融界的指责而夭折。退回历史成本模式将成为会计史上不可饶恕的大倒退。金融界对公允会计准则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它只是跟随市场,并非领导市场。
五、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一)在具体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细节问题并没有尽可能详尽地予以规定或说明
同时,尽管在新准则中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较谨慎地进行了使用前提的规定,但相对于实务中的需要来说还是相当缺乏的,对公允价值衡量标准如何取得,如何确保其可靠性未作明确规定,并且对会计方法选择面宽、主观判断因素大的规定未作充分的解释说明。鉴于上述情况的考虑,应完善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体系,在具体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细节问题作尽量详尽的规范,并尽可能出台一份针对公允价值操作的执行指南。具体来讲,应当在有关准则中明确指出:1.何时采用公允价值,何时采用历史成本;2.在二者均可采用时,何者为首选方法,何者为备选方法;3.在采用公允价值时,对不同的资产、负债,具体选用何种计量属性;4.公允价值的取得途径和方法在不同情况下分别有哪些等等。
(二)要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充分有力的环境和条件
就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完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技能,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上也应加大力度,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和网络化建设,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公司治理改革,特别是完善股权治理,改变特殊的股权结构,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形成真正“公允”的公允价值。就市场而言,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还有待完善,市场监督体系与基本法治基础薄弱,市场经济体系信息化的建设有待提高,这些不仅导致了公允价值难以形成,而且助长了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和粉饰报表的动机,因此在加强准则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加大市场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力度,大力加强市场经济建设,健全生产资料市场和资本市场,努力营造公允价值计量核心所要求的公平交易的环境,为企业提供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信息,并缩小会计利润的操纵空间。
(三)针对企业可能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进行处理
一方面证券监管机构、审计监管部门和机构要建立起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违法、违约的成本,对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判断能力,除了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外,还要充分调动稽查力量,一旦发现舞弊现象,一定严惩不贷,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另一方面,还应规范评估业务,提高评估质量,加强评估机构的独立性。
(四)考虑其他资产、负债等报表项目采用公允价值披露的可能性
在某些行业、某些范围内逐步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待相关市场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可行的公允价值项目在报表中的比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将报表体系转换为公允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新会计准则重点难点解析编写组.新会计准则重点难点解析[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第二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晓强.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价值相关性比较—来自会计盈余和净资产账面价值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4.
篇4
【论文摘要】 信用风险是一个古老的全球性问题,而以经营信贷资产为主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其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是商业银行工作的首要和关键环节。文章将对信用风险研究的基本要素进行解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信用风险厘清概念。
信用风险是一个古老的全球性问题,Stiglitz和Weiss(1981)指出因为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高的企业愿意以较高的成本申请贷款,但银行并不能有效识别企业风险的高低,因此利率并不能发挥供需调节杠杆的作用,信贷市场的供给将小于需求,有一部分企业不能得到贷款,因而银行贷款中存在着“信贷配给”现象,这也是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信用风险研究因为其自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信用风险的计量和管理越来越要,并且越来越困难。对于广大的银行实务人士、政府监管人士和学者来说,信用风险的研究是既有挑战又有丰厚回报的。本文将对信用风险研究的几个基本要素进行解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信用风险厘清概念。
一、信用风险定义和特征
信用风险,也称违约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贷付息协议而使银行面临贷款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是指信贷资金安全系数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使银行贷款无法回收,形成呆帐的可能性(Murphy,2003)。具体的讲,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称为违约风险。信用风险根据其定义,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非系统性与系统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债务人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策略和经营能力等因素决定了其能否按期履约还款。而另一方面,除了借款人自身的非系统风险之外,系统风险的也会对债务人违约产生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状况、行业发展状态和政策法律等因素。
第二,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对信用风险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信用交易通常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进行的。债权人经常对债务人的信息掌握缺乏或者掌握错误信息,在信息掌握失衡的情况下,债务人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变大,即产生违约倾向,最终形成信用风险。
第三,信用风险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收益的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分布的偏峰厚尾特征决定了简单的应用均值和方差来衡量风险的大小是不充分的。
第四,信用风险作用于银行信贷经营的全过程,只有及时、准确地发现信用风险的诱导因素并系统、连续地掌握信用风险的特征、大小、属性及变动趋势,才能防范和化解风险。
二、信用风险四个量化因子
第一,违约概率(Probability of Default,PD),是指银行的交易对手(债务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对违约概率进行量化,需要我们对违约进行具体的界定。长期以来对违约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用途有时会采取的不同的违约定义。新巴塞尔协议提供了违约的参考定义,违约是指以下两种情况的一种或者两者同时出现:一是银行认定除非采取追索措施,如变现抵质押品(如果存在的话),借款人可能不能全额偿还对银行集团的债务;二是借款人对银行集团的实质性信贷债务逾期90天以上。对于“不能全额偿还”,新协议又进行了六点详细阐述:一是银行停止对贷款表内计息,即借款人的贷款转为表外计息;二是由于信贷质量大幅下降,银行核销了贷款或计提了专项准备;三是银行将借款人贷款出售并相应承担了较大经济损失;四是银行同意对借款人进行消极债务重组而发生本金、利息或费用等较大规模的减免或推迟偿还造成债务规模的减少;五是就借款人对银行集团债务而言,银行将债务人列为破产或类似状况;六是借款人破产或申请破产或处于类似保护状态,由此不能履行或需要延期履行银行集团债务。
第二,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是指债务人一旦违约将给银行(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数额占风险暴露的百分比,它衡量了损失的严重程度,并且有违约损失率=1-回收率。对违约损失率进行量化需要我们对损失进行具体的界定。损失的界定即损失计算的范围,对此银行业实际业务中缺乏统一定义,往往根据具体目的和需要确定,一般损失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金的损失、利息的损失、违约债务持有成本和清收费用(如托收费、律师诉讼费)等。
第三,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EAD),也称违约敞口,指信用暴露中面临违约风险的部分。关于违约敞口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是未来的敞口,即在将来面临信用风险的头寸规模。由于提款和还款的方式不同,加上存在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在贷款到期之前信用敞口经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第四,有效期限(Maturity,M),是指当前与贷款或债券到期偿还日的时间间隔。向企业放贷对银行来说是一种投资行为,与其他形式的投资一样,银行这一投资的收益受其时间价值的影响。贷款的期限越长,债务在到期之前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大,风险自然也就越大。在最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明确的提到了期限的处理问题。
三、信用风险损失的计量
对信用风险的四个量化因子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对信用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计量。对信用风险损失的计量标准有两种方法,一是基于违约式模型下的损失,即债务人已发生的违约行为而给债权人(这里主要说的是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二是盯市模型下的损失,即除了违约行为之外,债务人信用等级的降低或资信质量的恶化导致的潜在损失,这是因为即使在借款人信用状况恶化的情况下并没有发生违约,但是信用资产的经济价值也会因借款人信誉发生变化而受到影响。目前,对于信用风险损失的计量主要考虑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损失不足三种情况。
1、预期损失(EL)。预期损失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可以预期到的损失。银行在事前计提损失准备金来抵御预期损失,或者在贷款定价时将预期损失作为成本(如通过贷款利率)予以考虑。预期损失是损失的期望水平,没有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银行须将预期损失视为经营的成本,在贷款的定价或事前损失拨备中予以考虑。预期信用风险损失率等于违约损失率和违约概率的积。进行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测度,可以有效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2、非预期损失(UL)。又称意外损失,非预期损失是指因经济环境或市场状况异常波动等非预期事件造成的实际损失对预期损失的偏离。如果组合损失分布服从正态分布,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分布将与组合信用损失分布一致,因为已知一阶矩和二阶矩即可确定正态分布,那么非预期损失一般可以用预期损失的标准差来描述。但信用风险的损失分布并不服从正态分布,而是具有明显的有偏和非对称性特征。此时非预期损失对应于在险价值(VaR)与期望损失之差。
3、损失不足(ES)。意外损失不包括极端事件,极端事件指VaR置信水平以外的概率发生的损失,尽管股市崩盘、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其造成的损失是投资者不能忽视的,而一般的统计规律不能估计极端损失,这需要采用压力检测分析这一问题,相应的提出了极值理论和一致性风险度量。损失不足即是度量超出VaR置信水平下最严重损失的平均值,它能够满足对极端损失的关注,在连续分布下,还满足次可加性、齐次性、单调性和无风险条件四个公理,是一致性风险度量手段。
四、经济资本与经风险调整收益率
以经营信贷资产为主要业务的商业银行,始终面临着风险和潜在损失问题,为了抵御这些损失的影响,银行必须配备一定的准备或者资本,又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其资产资本构成与一般工商企业有较大的差异,银行的资本仅占其资产总额的很小一部分,同时银行除了自身主动提取风险准备以外,还要满足外部监管当局的资本要求。
第一,经济资本(EC)。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用以缓冲风险损失的权益资本。巴塞尔资本协议将经济资本笼统的定义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所必须持有能够覆盖所有可能风险的资本数量,经济资本的数量由金融机构自己估计。经济资本的概念与在险价值(Value at Risk,记为VaR)的概念实际上一致的。在险价值刻画了损失分布的尾部风险,其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投资组合的最大可能损失。事实上,银行内部测算的经济资本与外部监管当局所要求的监管资本常常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既可能是经济资本高于监管资本,也可能是经济资本低于监管资本。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为抵御风险而主动配备的资本,实际上是指所“需要的”资本或“应该有的”资本,不是银行已经拥有的资本,它不同于帐面资本和监管资本。虽然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都起到风险缓冲的作用,但前者是由银行管理者从内部来认定和安排的缓冲,它实际上反映了股东价值最大化对银行管理的要求;而后者则是银行业监管部门从行业监管的角度对银行资本金水平所做的要求。在风险定价方面,监管资本无法有效的区分暴露的风险差异,而经济资本做到了这一点,经济资本对风险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监管资本对风险的敏感性。所以,从理论上经营稳健的银行需要动态监测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并保证经济资本大于等于监管资本。当经济资本高于监管要求的资本时,银行为了提高资本金的利用效率,会将超额的部分通过资本充足率的杠杆效应,扩大信贷投放;或者通过增加表外业务实现资本金的投资收益。最终使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趋于一致。当银行内部计算的经济资本要求,大大低于监管所规定的监管资本要求时,银行就会倾向于监管资本套利。监管资本套利的主要做法是通过资产证券化或其他金融创新工具将低风险资产从信贷组合中稀释出去,而从中获得收益。
第二,经风险调整收益率(RAROC)定义为净收益减去预期损失后与经济资本的比。该定义与资产组合理论中的风险收益比率即Sharp比率相似。银行除了重视估计风险潜在损失和进行经济资本配置以外,对银行的收益能力也十分重视。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信孚银行提出了RAROC,目的是为了度量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和计算在特定损失率下为限制风险暴露必须的股权数量。后来许多大银行在此基础上纷纷对RAROC模型进行开发,从而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以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为中心的业绩考核和管理体系,将风险因素充分考虑到银行的经营业务考核中。20世纪90年代,这项技术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在国际上大银行间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逐渐成为当今金融理论界和实践中公认的最核心、最有效的经营业绩考核管理方法。我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在《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中指出,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和服务的高风险企业,必须将风险因素引入到经营管理和绩效衡量中。实践表明,银行业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就必须以经济资本为基础,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Murphy A.: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credit risk premiums in the Eurobond marke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3(22).
[2] Stiglitz,J. E.,A.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
[3] 李志辉:中国银行业风险控制和资本充足性管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 上一篇:管理学基础知识
- 下一篇: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