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影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电影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景
1 我国机械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生产大国,但离机械强国的距离较远,一方面国产机械产品的技术、质量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行业的生产集中化程度很差,企业经营效率仍很低,自主开发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差距仍大,还缺乏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品牌。虽然经过多年的市场经济的引导,通过引进技术与跨国公司合资和合作生产,在技术要求上力争贯彻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全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水平有所提升,但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质量水平依然不能令人满意,这一积极因素使得我国机械行业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一定的地位,但是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仍然处于二流水平,现实不容乐观。
2 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纵横机电自动化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 年代及以前),第二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第三阶段(20 世纪末)。第一阶段也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广大人们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加强完成机械产品的性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完美结合,这些结合经历了军用,民用等技术变革,对当时经济的复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当时,机械水平中处于自发的状态,因为当时技术的限制,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深入了解和发展,已开发的产品很难得到推广。第二阶段对比第一阶段则出现了蓬勃发展阶段,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自动化技术奠定了基础,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又为自动化技术给了一注强有力的物质支撑,这一时期各国的技术和产品得到很大的发展,各个国家对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方向给予了给大的帮助。第三阶段则是比较成熟的阶段,也是机电化迈入智能化的一个新阶段,光学、通信技术渗透到机电自动化技术,微细加工技术在机电化技术也露出苗头。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我国才慢慢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和应用,国家还组成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此计划为 863 计划中,这标志了我国机电自动化技术研发的开端,在规划这些任务时充分研究了国际上有关自动化发展的动态,以及由于此计划带来的影响,很多高等院校和研究院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3 机电自动化系统的优点和效益
3.1 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
机电自动化产品大都具有信息自动处理和自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和检测的灵敏度、精度以及范围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精确的保证机械的执行机构按照设计的要求完成预定的动作,使之不受机械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最佳操作,保证最佳的工作质量和较高的产品合格率。同时,由于机电自动化产品实现了工作自动化,所以生产力大大提高。
3.2 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
机电自动化产品一般都具有自动监视,报警,自动诊断,自动保护等功能,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并使产品寿命得到延长。
3.3 调整和维修方便,使用性能改善
3.4 具有复合功能,适用面广
机电自动化产品一般具有自动化控制,自动补偿,自动校验,自动调节,自动保护和智能化多种功能,能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和不同领域,满足用户需求,应变能力较强。
3.5 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3.6 节约能源,减少耗材
4 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机电自动化是多学科交叉的一种学科,它集光学、计算机、信息等学科,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不断的进步,并且促进了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自动化的进步可以归结以下个方面:
4.1 智能化进入
21世纪,智能化成为机电自动化的一个重要方向,人工智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机智能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应用之一,所谓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等一切理论基础上的,运用人工智能,计算机,动力学等学科,使她逐渐成为自动化产品的智能,但是要完全和人一样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从多个方面考虑,高性能,速度的微处理器使自动化技术产品赋了低级职能,都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4.2 网络化
网络的不断普及,在网络基础上的各种控制和技术的不断出现,而远程控制终端本身就是对于自动化本身产品而言,网络和总线技术的应用成为网络化不断发展的趋势,采用家庭网络技术连接电器成为计算机家庭化的有效实现,所以,机电自动化技术无疑将向网络化不断发展。
4.3 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机电自动化技术所衍射出的产品种类繁多,研制和开发一点程度上的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等的机电自动化技术产品单元是困难的,也是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过程。在这些标准单元基础上就可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产品的规模。要实现如上功能,还需要制定各项原则和标准,以便符合产品的标准。
4.4 自动化
自动化是动态化的,前瞻未来机电自动化技术,更加注重产品和人的人性结合,机电自动化技术的人格化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给自动化实现更加人的一些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像家用机器人,更加凸显出人机一体化技术:二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出各种机电自动化技术产品。其实,很多机电自动化技术产品都是在动物的灵感下研制出来的。
4.5 微型化
微型化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机电自动化向着不断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就是向着微米、纳米级发展。它的特点是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军事,医疗等许多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6 绿色化
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物质丰富,生活舒适,然而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此时,人们倡导保护自然,回归自然。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所以,绿色化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等一系列过程中,环境和人类的要求不断的增加,对生态资源要求高,利用率却不断增加。有效的设计绿色机电化产品,具有未来远大的前景。机电自动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凸显在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
5 结束语
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出现都不是孤立展的,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到这一时期必然带来的产物,在自动化发展穷处不断的今天,相关技术有许多,也随着科学技术和各种技术的结合呈现车明显的进步,机电自动化技术的未来也越来越美好,我国在加过经济发展的同时,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在有一定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娟.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
篇2
关键词:电子技术 建筑机械 现状 应用 发展
中图分类号:TP21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089-01
机械是建筑项目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机械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而且还关系到工程的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建筑机械在工程施工是整个建筑项目中贯穿于整个施工工程当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行业的要求,建筑机械不仅需要专业性很强,而且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也是非常高。虽然,目前建筑机械应时展融入了电子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建筑机械和电子技术在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难题。根据建筑机械行业目前的发展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等状况进行分析,建筑机械行业目前状况是如下。
1 目前,电子技术在建筑机械中的应用情况
1.1 自动化设备有限
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虽然引发了对建筑机械技术研发和生产热潮的兴起。但是,目前建筑机械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自动化装备主要有:推土机(平地机)、挖掘机和装卸机、起重机和运输机械,压实机械、试验(检测)机械、基础工程机械和钢桥等,被应用和推广的较少,设备比较有限。
1.2 初步融入电子技术,表面实现机械化施工
虽然,不断要求建筑施工向安全、高效、优质和省力、舒适的方向靠拢。而传统的建筑机械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施工。其存在:劳动强度大、舒适性差和手工操作、劳动生产率低等情况,使得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受各种人为因素的控制。据相关资料统计,建筑业使仅次于采矿业的高危行业,“苦、脏、险、伤亡”也是行业的代名词。
1.3 未能及时研发出通用和适用的自动化建筑机械,应用、推广受限
首先,由于建筑施工和机械制造、电子技术等产业不同,难以达成统一性,工序比较复杂,故而很开发出比较通用、使用的自动化建筑机械。其次,建筑施工的作业条件比较恶劣,电子设备中的传感器等自动化软件设备易受环境污染和干扰,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建筑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正常发挥。加上,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工序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变化性和难度,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自动化设备的研发难度。
1.4 对于电子技术在建筑机械中的认识不够深入
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应用,使建筑机械综合技术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不断向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但是,又是因为对电子技术在建筑机械中的认识浅薄和认识不到位,使得建筑机械自动没能迅速的普及。有的施工单位或者建筑开发商认为,投入比较大,不愿意投入使用设备;加上,市场无序竞争,品牌少,使得自动建筑机械设备的市场反馈率下降,导致在实际生活中电子技术在建筑机械中的作用不明显。
2 电子技术在建筑机械中的发展趋势
纵观国内外电子技术在建筑机械中的发展现状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动向,结合我国的国情及我国现阶段的状况,其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2.1 电子技术在建筑机械中将会陆续普及应用
建筑机械施工的自动化程度一定会得到了很大普及、认可。因为在建筑机械中的高度自动化有以下的特点:(1)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可以不用人员操作,减轻操作上的疲劳,避免事故发生;(2)自动控制可以简单实现人工难以操作高精度作业;(3)在作业过程中可以变不可能为可能(譬如:在高等级路面作业是用平地机、摊铺机不可能将平整路面的精度控制在3m内,不平度小于3cm范围,自动化建筑机械施工却可以实现;在江、河、湖、海中建设大桥中混凝土输送作业,用人输送混凝土是不可能的事情,却可以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车技术,便可以轻松完成施工任务)。
2.2 可控性越来越强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有不可估计的影响,使其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和延伸。加之网络的普及,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不断推广,使得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能迅速适用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例如:将电液伺服马达、数字泵、伺服电机等应用于建筑机械,可以达到高精度建筑工程作业的需要;通过对起重机作业的安全监控、混凝土搅拌和泵送的数据采集与控制、检测、高空作业平台的控制等,实现建筑机械的动力执行装置和检测与控制装置能够有力地结合,进而实现动力传递与调节、信号传递与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等简易性。
2.3 智能效果越来越明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化也将是电子技术在建筑机械应用中的发展方向。而现在,处理器速度的提高和微机的高性能化、传感器系统的集成化与智能化都在很大程度上为电子技术在建筑机械应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指明了道路。其设备不仅可以模拟人类智能,还将有初级的判断推理、逻辑思维以及自主决策能力,使得在建筑作业中让部分人员从工作中解脱出来(例如:混凝土输送泵车的臂架控制系统、塔式起重机的安全监控系统等,采用GPS定位系统、无线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可制造安装于机械上的信息系统(如车载信息系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远程监测和控制)。
2.4 具有绿色、节能性
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一定程度上使国民生活提高,却使得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绿色、节能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要求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要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且资源利用率极高。电子技术在建筑机械中的绿色、节能要求主要宗旨:用时不污染环境,报废时能回收利用,节约社会资源。
3 结语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不仅是自然探索和国防涉及,甚至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而电子技术在建筑机械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要趋势。总而言之,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研究、探索,为研判建筑机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有效信息,使之能更好的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而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林渭勋.现代电力电子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
[2] 王立鑫.机械设备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科技致富向导,2011,35.
[3] 林瑞良.福建省建筑机械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建筑安全,2007,7.
篇3
【关键词】数字技术 视觉效果 视觉特效 电影美学 发展前
一 数字技术及数字电影的含义
(一)数字技术的概念。数字技术从字面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依托数字作为工具的一种新兴技术。数字技术是指依靠0和1两位自然数组成数字编码,再通过计算机以及中间媒介来进行处理、传输和表达的一种技术。数字技术的含义比较广泛,其中涵盖了数字编码、数字压缩、数字传输、数字调制以及数字解调等技术。
(二)数字电影的概念。数字电影是指凭借数字技术制作、传输、放映的电影。数字化电影是将以传统胶片为载体的影像通过电子扫描设备转化为数字信号,凭借光缆、卫星等中间媒介传输,最后通过终端设备处理放映的电影。当今的很多电影已经采取了放弃胶片拍摄而直接采用数字拍摄的方式,那么现在看来,数字电影的含义是从电影的制作工艺、制作方式、发行、传播及放映方式上全面的数字化,才可视为完整意义上的数字电影。
二 电影画面视觉特效中的经典数字技术
(一)变体技术。变体技术就是将一种图像转化为另一种图像的技术,其间过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他们都必须看起来真实可信,才能说服观众相信这一切并不是虚构的,而是在未来真正可能发生的。这种技术在电影中多用来表现一个人或物体通过某种方式变成另一种形态的人或物体,科幻和恐怖片中这种技术的运用比较常见。
(二)动作捕捉。动作捕捉(Motion-capture technique)是利用动作捕捉仪器跟踪采集人和动物各部位的动作(包括面部表情),通过数字的形式记录在电脑数据库中。《加勒比海盗2》片中,许多镜头中的人物角色都是数字化替身,比如荷兰鬼船上的船员,以及不死的寄生水手,这些人物的动作表情均采用了动作捕捉技术。当然,全片最出色的数字特效技术,均体现在他们的头目――戴维.琼斯这个角色的身上
(三)数字图像生成技术。新版《金刚》充分的利用了数字图像生成技术,即创作者先用3D软件建模、利用动作跟踪软件赋予生成物体的动作和运动轨迹,然后与实景拍摄的镜头合成。斯皮尔伯格与彼得.杰克逊都采用过此项技术,《侏罗纪公园》中的巨型恐龙等采用了这一数字技术来进行外型的创造,工作人员运用动画技术在电脑中制作出一头恐龙,然后按照比例把采集的外景融合在画面中。
(四)影像合成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时间早,应用范围广,影像合成技术是把一种已经存在的影像与另一影像进行融合。两种影像存在的关系可能是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别而无法被同时拍摄下来,这时就需要利用影像合成的方法把两种本不可能在一起的影像放在一个画面中。
三 数字技术对影视画面视觉效果及其创作的影响
(一)数字技术改变了画面创作的方式。从影像视觉银幕效果创作上讲,由于数字技术的支持,数字电影突破了传统电影的视觉构成和表现,受摄影技术局限性束缚的瓶颈,使电影艺术家在电影画面构思中,可以毫无技术羁绊的创作出各类体裁的电影视觉构思。数字技术的发展,从客观上拓宽了电影艺术家视觉化思维的无限可能性。
(二)数字技术增强了电影影像视觉效果。数字技术提升了电影的视觉表现能力,由于数字技术的诞生,使得原本依靠传统特效就可以完成的电影更具表现力,使得那些以往无法创作的电影视觉效果得以迅速实现,并且催生了诸多新的电影类型片。现代的大多数影片中,都可以找到数字技术的痕迹,但数字特技含量比较多和科技含量更高的还是科学幻想片和灾难片等。
(三)数字技术拓宽了影像创作者的想象空间。众所周知,电影在三四十年代由于广角镜头的出现使得摄影机可以拍下距离从半米到六七百米的清晰画面,这一技术上的进步,曾影响电影理论大师巴赞对摄影机表现力的看法,他认为摄影机可以完整地表现生活,进而提出了纪实美学的理论,这是电影技术丰富电影语言表现力的最生动的例证。而在数字技术的参与下,电影画面视觉效果的创作范畴已经不局限于记录现实,过去电影创作者想得到却办不到的画面,在如今的电影中都已不难实现,数字技术使得电影的视觉奇观本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四 数字技术对于电影创作的发展前景
(一)电影将全面数字化。上世纪后半叶,人类迎来了以计算机应用与发展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它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现代电影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实现全面数字化,数字技术的出现让电影发展壮大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影像效果中,数字技术的迅速崛起,使得数字技术正在以我们史料不及的速度深刻影响着整个电影工业的制作水平,影响着未来电影的发展。
(二)数字角色的崛起。在电影《年轻的福尔摩斯》中,产生了电影史上第一个电脑生成的角色“彩色玻璃人”,在科幻经典《深渊》中产生了影史上第一个电脑三维角色, 1991年《终结者2》中的T1000成了影史上第一个电脑生产的主角,1994年的《侏罗纪公园》,影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由数字技术创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实皮肤、肌肉和动作质感的角色。随后,立体卡通人物(《变相怪杰》)、能说话的幽灵(《鬼马小精灵》)也相继出现真人电影里。
(三)数字电影互动性的提出。互动性作为一个文化的基本范畴,似乎可以追溯到宇宙和人类的诞生。古典意义上的引力就是当今普通物理学称之为相互作用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传统哲学中将其称之为互动性。数字电影技术为这样一种交流方式提供了可能的前景。
面对全球数字化科技的挑战,我们要努力扩大视野,及时了解最新的电影资讯和创作手法,明确数字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探索数字技术表现与表达影像叙事传情的更多可能性,站在具有前瞻性的高度上来审视当今整个电影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2] 安德鲁, 主要电影理论,(英文版),英国: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190页,转引自彭吉象, 影视美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9页
篇4
关键词:数字电视;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所谓数字电视技术,就是指电视技术领域的一次全面变革,同时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数字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此基础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面对这样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市场正在经历着从模拟电视技术逐渐向数字电视技术进行转变的过程,数字电视技术也在不断地深入到人们的娱乐生活中。本文结合相关实践,针对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阐述。
一、数字电视技术
(1)、高清度大屏技术
高清度大屏技术的发展是以观众对电视画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为基础的,而要想使在经过传输之后的电视信号可以无失真、高质量和真保音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就离不开高清数字显示设备的发展。目前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数字大屏显示技术有数字光处理平板显示、等离子体显示和液晶显示技术等,此类电视除了能很好的带给观众高质量的视听享受,同时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
(2)、复用技术
复用技术可以实现多通道传输,可以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打包整合,形成计算机和网络可以加工和处理的数据流,经过复合器处理形成串联的单路信息流,复用技术可以实现数字电视信号和信息的反复过程,将数字电视信号的扩展性充分发挥处理,并利于对通道的高效利用,这对于信息高速公路和宽带综合技术往来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信息编码技术
信息编码技术是数字电视技术的核心,良好的信息编码技术可以实现对数字电视信号的高压缩比压缩,这会大大提高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速度;良好的信息编码技术还可以通过纠错和均衡手段达到提高数字电视信号抗干扰能力的目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编码技术可以被市场广泛地接受,不但会产生经济效益,更会产生对社会和广播电视事业的促进作用。
(4)、信号的压缩技术
将电视信号进行压缩的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通道内尽可能多的传输占有较少存储空间的信号,以提高通道的利用率和整体的传输速度。目前,最主要的方式包括矢量量化、余弦变换和分形变换等几种,具体的压缩方法包括平均码长接近信源的熵编码、运动估计和变换编码等。其中熵编码的原理是将信源中出现概率大小不同的符号赋予不同的长码或短码,使其在最终的统计中获得较短的平均码,从而达到无损压缩的目的。
(5)、信号的传输技术
信号的传输通常会出现多普勒效应或多径效应,使得信号的质量或频率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机顶盒的数据出现相位噪声或载波频率变化,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数字传输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具体包括DVB-S技术和DVB-C技术两种,其中前者的特点是可以实现多套节目共用一个转发器,而后者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实现同轴电缆中上百套数字电视节目的同时传输。
(6)、数字电视标准
数字电视标准是规范数字电视的基础,是一套涉及数字业务应用、信源采编、信号检测和传输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电视标准体系,目前国际中应用最广的包括ISDB、ATSC和DVB等三种。目前我国应用的数字电视标准包括用于地面传输的ADTB-T标准、用于数字广播的DVB-SMATV标准、用于数字图像压缩的JPEG标准和运动图像与声音编码的MPEG标准等多方面。
二、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
与模拟电视系统相比采用数字电视信号的系统其主要优势在于:
(1)、可以合理地利用频谱资源,大大提高电视频道的利用率。在一个8MHZ带宽的模拟频道内原来只能传送一个模拟电视节目,而采用数字电视信号技术后可以传送DVD质量的节目5-6个,可以传送高清晰度电视(HDTV)质量的节目1-2个。
(2)、运用数字电视技术的设备其输出的电视信号更稳定、更可靠,在传输过程中噪声、干扰、非线性失真等因素均不能改变数字电视信号的质量,电视节目的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信号覆盖的范围内,观众收看收听到的电视图像及声音质量非常接近演播室质量。
(3)、在信号同样的覆盖范围内,数字电视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要比模拟电视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小。
(4)、由于设备采用了数字技术,与计算机配合工作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整。
(5)、数字电视信号易于存储,容易编辑和处理。不再需要复杂而昂贵的专业设备,仅凭借一台普通的电脑和相应的软件,就能够处理各种数字音、视频文件,对于资金并不宽裕的电视台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三、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前景
(1)、三网融合
DTMB这一标准的实施,可以说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已步入世界的前列,而且在DTMB大力推广下,其已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条,目前该标准在大陆及香满港都得到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已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但相对于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来讲,我国的移动数字电视技术和无线网络数字传输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未来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发展过程中,移动网、互联网和无线网实现三网合一是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2)、采用高阶调制技术
目前所研发的高阶调制技术针对当前广电行业中频谱使用率低的问题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履盖范围小,而增加履盖范围后干扰又增加,而且高阶调制技术下接收机对干扰和噪音更具有敏感性,所以还需要研究人员加大力度,在提高频谱使用率的同时还要确保覆盖率,而且还在研制出性能更为优越的射频器件,从而有效的加快高阶调制技术的发展。
(3)、满足3D视觉效果
目前我们在影院看电影时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画面,更需要视觉上的最佳体验,所以3D电影应运用而,但由于传输技术还达不到不戴眼镜而实现看3D电影的愿望,虽然戴上眼镜看3D电影,是满足了我们在视觉上的需求,但长时间的戴眼镜会给眼睛带来一定的伤害,所以这就迫使当前的传输技术需要向3D视觉的效果方向发展,从而满足人们裸眼看电视节目即可达到3D的视觉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一项新的技术革命,这项新的技术革命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数字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未来的数字电视将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状况,让人们能够享受得到更多关于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生活。
参考文献
[1]赵玉虎.分析数字电视技术的现状与趋势[J].科技传播,2011(14).
[2]蔡亚芳,王飞.数字电视传输网络技术与标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
[3]毕国辉.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发展趋势[J].华章,2011(12).
[4]洗立明.浅谈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使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科技资讯,2012,09.
篇5
作为中国广播影视设备展(BIRTV)的重要板块之一,历经十余年发展的数字电影论坛已成为促进国内外数字电影专业人士技术交流、探讨前沿科技的年度集会,并向业界传递着国际数字电影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今年的论坛不仅汇集了科技委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院线代表、后期制作人员、制片人等国内外数字电影专业人士,也吸引了携新技术、新产品而来的电影技术设备厂商。论坛上,众多领导、嘉宾也围绕电影的信息化网络化、放映技术、电影拍摄、后期制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其中激光放映技术成为讨论的最大热点。
激光照亮大银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电影历经十一年的产业化调整,取得了突出成绩,从年产百余部电影到年产六百部电影,银幕数从千余块发展到两万余块,年票房则从不足十亿人民币发展到了2013年的突破217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电影产量大国和票房大国。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电影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他也希望电影技术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能继续努力提升国产技术在中国电影发展中的份额,发挥电影技术对电影艺术的支撑作用。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光源技术给电影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本届论坛上,中国数字电影行业新军――中影光峰激光影院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宣布成立。中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在成立仪式上表示该公司的成立“正式开启了电影激光放映技术的普及进程。”
此次论坛还邀请到了激光光源放映协会联合创始人、巴可公司高级顾问Bill Beck先生,他也详细介绍了激光技术在电影放映行业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五位一体”助推中国电影大发展
随着全球电影数字化进程的发展,世界主要影院市场即将全面实现数字化放映,数字电影已经迈入网络化、信息化的新阶段。在全球电影数字化浪潮中,中国毫无疑问走在了前列。中国目前已经实现了数字电影放映的全覆盖,影院票房市场也呈井喷之势。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主任李枢平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促进我国电影由数字化向更高层次的信息化转型发展,推动电影产业信息化是实现电影强国的重要途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高度重视网络化信息化在电影产业的发展应用,正在组织起草制定《中国电影产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李枢平在论坛上介绍了我国电影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也分享了他参与起草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强调了即将出台的该规划在推动电影产业信息化有序、快速发展的指导意义,并指出通过顶层设计和合理布局,完成电影发行、放映和管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将使中国电影的技术、管理和运营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合作:电商与电影院
从今年初开始,电商在电影市场的作用有目共睹。“BAT”在电影产业的布局尤为引人瞩目。本届论坛上,主办方特邀微信电影票、格瓦拉等互联网企业,与中影影院投资公司以及金逸院线等代表进行了“大数据时代电商对电影票房的影响”主题对话。在80分钟讨论时间内,专家们不仅对时下热议的互联网、大数据、电商、营销理念等进行了视角独特的看法分享,更对未来数据时代影院、发行、制片等领域的发展前景发表了宝贵意见。论坛的这一“变革”板块也凸显出网络化、信息化对电影行业发展的刺激作用。
电商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贡献不容忽视。目前,电影市场的关键问题在于影院的空置率居高不下,这需要电商和影院共同努力,一起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让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未来,合作共赢做大市场将成为电商和电影院共同的努力方向。
新增影片推介展映单元
篇6
【关键词】影视制作 电影特效 特效影响 特效发展意义
电影制作中的影视特效,在图形技术的开发、三维动画制作及数字效果合成各方面技术的进步推动下,得以更大范围的扩展。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巅峰创作更是在电影特效的发展中推波助澜,使得电影制作为赢取更高票房而加大对于影视特效的投入。特效制作逐步代替了电影特效场景的布置,场景的特效合成取代了实地取景拍摄,种种特效技术的应用有力提高了影视拍摄制作效率。
一、现今影视特效发展现状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当前诸多行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捷径,计算机图形学在国内的迅速普及及广泛的应用,使影视行业的发展逐步具备足够能力保证画面的精确、逼真和操作方面的简捷化等技术进步,创作出了一系列像《惊涛骇浪》一样的特效出色的影视作品。同时,在世界影视界发展中,美国电影对于我国国内的冲击影响,也促进了我国影视制作上,特效应用的开放学习与进步。
但就现阶段国内影视发展趋势分析,更多大众媒体关注的是电影中引入的美国影视特效因素,忽略了对中国影视行业的整体关注,无法做出客观上的评定审核。实际上,国内影视特效水平相比于国外有着悬殊的差距,国内多数影视特效制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都常年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能力更深层提高,电影的制作也以低成本的初级特效为主,无法实现影视特效上质的飞跃,在市场中难以具备足够的竞争能力。
我国影视行业发展各方面仍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尚未建立起成型的发展模式,影视制作各阶段组成成员对于影视特效的认知存在着一定范围的局限性,加之以受到美国大型特效电影的影响,使得国内一些影视公司制作电影特效时忽略现状而盲目追风,在发展中无法认清自我而难以得到提高。
二、影视特效对于电影的影响
(一)影视制作效率提高
电影制作中,数字特效的引入能够制造还原出原本不存在事物,在经过技术处理进行细节雕琢后将其完美展现在银幕上,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电影拍摄的后期制作通常借助众多软件实现特效场景的制作,这有效提高影视制作效率,避免了电影拍摄冗长的场景制作工作。现今市场中越来越多的软件制作更是为影视效制作提供了愈加便捷的方式。
(二)提高影视质量
特效制作中,影视的剪辑是制作的重要工序。在所有场景拍摄完毕后,全部镜头将被收集整理至素材库中,在其中对其进行制作合成。在场景的合成中,不同素材的叠加会营造出不同的影视效果,在对镜头进行不同场景复合后,反复进行对比筛选,才能选择出最适合场景的素材,进行合成,进而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
三、影视特效的影响意义
影视制作发展至今,特效已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于旧式的现实布景,特效制作节约了成本,也做到了环保。计算机技术在绿屏跟踪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场景的拼接合成,这也实现了室外拍摄向摄影棚内影视制作的转变。影视拍摄及制作过程的转变在特效发展中具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一)特效制作的设计意义
与多数人们的认识不同,影视特效的制作不仅仅是拍摄后期简单效果的叠加应用,有些特效场景需要在经过严密规划后设立跟踪点,以便使摄像机能够在最合适路径中捕捉场景动作进行拍摄,为后期场景的数字技术处理做好基础,其制作过程的反复可能耗费几天甚至更多时间,另外,场景拍摄过程中各种超出预期的变化,如天气、光线、场地等,都要通过特效来得以弥补,以便为影视拍摄提供有利条件。
(二)蓝绿背景追踪应用的意义
现代摄影棚内多设有大块蓝色或绿色的幕布,演员在幕布前完成动作拍摄后,经计算机抠像技术与另外的背景相结合,营造出真实场景事件的特效。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特效对于幕布的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表面的光滑度、对光线的反射率以及阴影的处理等等。蓝绿幕布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场景制作的飞跃,对于相同的演员内容,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得以发生,幕布与演员身体颜色的发差能够有力帮助机器追踪演员的动作,与崭新的场景进行结合,这大大丰富了影视事件情景的来源,也为未知场景的创意设计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三)3D特效的应用意义
3D影视制作对拍摄过程的规划设计与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拍摄需要对两台摄像机的同步率进行精密计算,并对事件进行追踪拍摄,实现人眼的立体视觉效果。对于观众来说,它能够进一步加强场景的真实感,渲染出影视场景中的氛围,带来更多视觉刺激;从影视制作角度分析,3D效果的实现意味着摄像过程数字化发展的进步,影视制作水平的提升。3D效果突破了平面电影的发展局限,是影视特效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四、结束语
影视制作过程中的各种特效应用使得电影内容得以大范围丰富,也拓宽了影视制作素材的来源,这使得电影特效有着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为保证我国影视得到更好发展,特效技术的掌握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世界领先的影视潮流,我国应加强特效技术的深层掌握与利用,整体提高电影制作团队的技术水平,是我国电影能够在世界的影视发展中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W.T.Reeves -Particle systems--a technique for modeling a class of fuzzy objects.
篇7
关键词:数字电视 发展趋势 发展对策
一、前言
作为第三代电视,数字电视就是指由电视台发射电视节目信号,通过中间传输部分,节目信号一直到达接收端。在整个流程中,都是数字化信号在发挥作用。目前,世界各国已经相继完成了数字电视更新,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已经被逐渐淘汰。而我国也已经在2015年关闭了模拟信号,力求实现数字电视的全覆盖。可以说,数字电视在我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二、数字电视的特征
与传统的模拟信号电视相比,数字电视的高精度技术已经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同时,数字电视播出系统还可以节约频道资源,有着良好的伴音效果和分辨率。其一系列优势都是模拟信号电视所无法企及的。
1.传输更多的电视节目
众所周知,传统的模拟电视频道宽带只能满足一套普通的模拟电视节目。而数字电视技术诞生后,一个电视频道可以传输7-10套数字电视节目。如今,我国的编解码技术迅速发展,数字电视的这个数值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电视频道的利用率也会大大提升。
2.可以实现移动接收的目标
现阶段,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日臻成熟,便携设施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数据增值业务,进而为广大受众提供各种类型的互动电视业务。另外,数字电视还拥有加密、解密、加扰、解扰等诸多功能,可以确保电视通信业务的隐秘性。
3.实现多样化服务
我国的数字电视系统中有很多中间件技术,可以与计算机、网络进行互相连通,使受众可以进行网络点播、远程教育、互动游戏等活动,大大满足了受众的休闲娱乐要求。
4.分辨率高
我国的数字电视技术日渐成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所以音频优质,可以为受众提供高端享受。目前,数字电视已经可以支持五声道的杜比数码环绕立体声家庭影院服务,使受众在家中也能享受到电影院一般的效果。
三、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
如今,数字电视在我国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中,使得人们的收视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不难预测,在未来,数字电视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达到常态化的使用阶段。归纳起来,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清数字电视将得到普及
通过数字化更新后,社会大众的电视节目资源将得到显著提高,节目内容也从传统的电视台节目逐渐拓展为娱乐休闲、信息传播等多样化节目。在未来,由于人们对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清数字电视将会是日后数字电视发展的重要趋势。
2.交互系统将不断完善
交互系统的诞生,使得社会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彻底突破了以前那种被动式的收看方式,在未来,这种交互系统还会进一步完善,人机互动将成为现实。
3.网络技术将得到普及
现在,网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将其连接到数字电视中,电视受众浏览网络视频、网络游戏、新浪微博时不再需要坐在电脑前,可以直接利用数字电视实现这些操作,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4.接口将会越来越充足
未来的数字电视还可以支持诸如SD卡、CF卡、WIFI等各种接口,还能与各种类型的数码产品进行对接,比如智能电话、智能手表、数码摄像机、单反相机等,最后实现音视频共享的境界。
四、发展数字电视的对策
数字电视的发展势不可挡,为了使数字电视顺利普及,还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丰富数字电视节目的内容
要想使数字电视获得强大的生命力,长久地生存下去,需要确保数字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发展,电视、电影、综艺、动漫、教育、音乐、纪录片等节目类型都应该涵盖在内,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2.实施台网分离的模式
为了顺应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电视台应该与网络分离开来,要成立专门的网络公司,研究数字电视的网络技术应用,这样才能实现全国广电一个运营商、一个网络公司的目标,并发挥广电网络的信息价值。
3.转变承载业务
现在,三网融合的趋势已见雏形,数字电视应该从单一的节目运输商发展为多业务共同运营商。不仅要有基本的广播电视,还要尝试发展时移、点播等双向互动功能,早日使广大受众享受到蓝光电视和3D电视。另外,还要将宽带介入、休闲娱乐、生活信息、金融服务、社会教育等多元化业务类型发展起来,使数字电视真正成为受众家中的多媒体信息终端,使受众的生活变得便捷化。
4.统一建设CMMB
在发展数字电视过程中必须贯彻全国统一战略,防止出现数字电视分散经营、重复投资、浪费资源等不良现象,只有将资源整合在一起,才能使数字电视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五、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呈现突飞猛进发展之势,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数字电视势不可挡,它将会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面貌,值得大力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黄高高.数字电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41.
[2]许菡,姚坚.数字电视现状浅析[J].西部广播电视,2003(4).
[3]张刚.深入浅出数字电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薛留忠.城市数字电视发展模式与竞争策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篇8
关键词:MAYA技术;水墨动画;应用
玛雅(MAYA)是美国开发出来的一款动画制作软件,MAYA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动画处理和数字效果处理技术,被很好地应用到了电影特技、动画制作当中。正因为其功能的强大性,导致该软件界面复杂、命令繁多,技术性极强,所以要对这种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使得这种技术可以更广泛地应用到电影和动画制作等各个领域中,从而推动我国的电影和动画事业的发展。
1 MAYA技术概述
MAYA技术是在原有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和视觉效果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影和动画制作技术,这种技术还与最先进的建模、数字化布料模拟、毛发渲染、运动匹配技术相结合,这就大大地提升了这种技术的使用效果,它是目前进行数字处理和三维动画制作的最佳选择。玛雅这个软件的运行系统包含了以下模块和功能:Modeling,这是业界技术领域的NURBS和POLYGON工具;Artisan,它的功能是可以对NURBS和POLYGON进行操作,是一种高度直觉化、用于数字雕塑的画笔;Animation,它代表的是Trax非线性动画编辑器,逆向动力学(IK),它具有很强大的角色皮肤连接功能,是一种高级的变形工具;Paint Effects,它的功能是是动画效果产生最复杂、细致、真实的场景;Dynamics,这是一个完整的粒子系统加上快速的刚体、柔体动力学;Rendering则是可以使胶片质量效果实现交互式渲染,这样就可以提供一流视觉效果;Mel代表的是个性化以及脚本化Maya 的开放式界面。
2 MAYA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MAYA技术特点分析
MAYA技术在电影制作和动画制作中的广泛应用是因为这种技术具有很多特点,比如说它拥有完善的建模体系、逼真的材质和光效、非常强度的动力学系统。这些特点使得该技术具有了强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建模是探索新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动画设计中,建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它是整个设计的基础,建模又分为很多种类型,建模的分类适应了各种动画设计,是整个动画设计中关键部分;同时,玛雅软件中的材质体系也是非常理想的,就拿MAYA的灯光来说,灯光的种类非常的全面,包括平行光、点光、锥形光、面光、体积光等,可以模拟自然界中的各种光效,这是非常强大的功能,对于动画制作的意义非比寻常;玛雅还拥有非常强大的动力学系统,它的强大主要体现在粒子、柔体、刚体、流体等主体效果上,这些主体效果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模拟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和自然作用,这就增加了动画制作的效果。
2.2 MAYA技术在水墨动画中的应用
水墨动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它是一种打破传统动画电影的制作办法而实现的,并且具有格调清新飘忽、气韵生动流畅等特点,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民族风格的充分体现,得到了很大地推崇。只不过传统的水墨动画受到了技术的限制,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而且制作耗时长、费用高,同时由于技术的限制,传统的水墨动画的设计不能太复杂,这样就无形中增大了制作劳动量。
随着玛雅技术的诞生,并且运用到水墨动画的制作中,我国的水墨动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MAYA技术不仅节省了水墨动画的制作时间和成本,而且还提升了水墨动画的视觉感染力。玛雅技术在水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为水墨动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大大地推动了水墨动画制作业的发展,具有历史转折性的意义。
例如在设计可以承载孩子们愿望的“蝴蝶女孩”的造型时,需要把女孩的眼睛进行比例放大,设计出小巧的鼻子和精致的小嘴,还有像精灵一样的耳朵、非常飘逸的头发,同时还要搭配着夸张、装饰感强的服饰,为了满足孩子们的理想化的造型,还要增加造型的动感设计,这在传统的技术下是无法完成的,只有运用MAYA技术才能实现。在立体水墨动画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构建NURBS、多边形等模型,要应用足够的细节来完善动画效果。又例如在以“荷塘月色”为主题的动画制作过程中,要求整个画面以色彩为主调,荷花为白色、荷叶绿色,同时要求整个画面为暖色调,并且明暗对比明显,每个细节要生动形象,而且要求整个构图要具有势感,要有壮势、弱势、起伏、有平叙,这些都是制作中的技术难点,这些要求使得整个制作过程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传统的制作手段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而MAYA技术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另外,MAYA软件中的画笔使用的更为灵活,系统中的材质球可以使得水墨动画的墨色效果表现的更好。而且通过将MAYA软件与现代水墨手绘相结合,加上图像处理功能,不仅可以模仿传统水墨效果,而且可以扩展水墨的语言,MAYA技术的应用使得水墨动画的效果更具实用性、广泛性以及多样性,同时操作简便、节省时间,这种技术在动画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动画处理技术,必定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随着MAYA技术与水墨动画的相结合,使得水墨动画向着高科技方向发展。这些动画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后期处理以后,将水墨动画的空间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将水墨动画的色彩浓淡和景象虚实充分的体现了出来。计算机图像技术与水墨动画相结合也将会是未来水墨动画的发展趋势。
2.3 MAYA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由于玛雅技术的功能强大,所以被应用到很多项目当中,给很多动画制作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玛雅技术还被应用到影视动画、虚拟仿真、娱乐游戏当中,进一步表现出强大的动画制作功能。我们看过的很多电影作品都是经过玛雅处理完成的;在科学发展和探究过程中,MAYA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虚拟仿真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而且玛雅技术还被应用到娱乐游戏当中,让人们在娱乐轻松的时候,可以体验到非常逼真的游戏体验,可以说玛雅很好的体现出了它的强大的功能。
2.4 MAYA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MAYA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而且具有很多强大的功能,在水墨动画中也得到了很广泛地应用,但是玛雅技术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当玛雅软件在动画处理过程中细节过多的情况下会影响系统的运行速度,这就给玛雅技术的使用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另外,玛雅技术软件在应用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系统不稳定,有些功能表现出现障碍的现象。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完善的。
2.5 提升MAYA技术的措施分析
就MAYA软件运行可能会因为处理的细节过多而导致运行速度降低的问题,我们可以尽可能的不去处理没有必要的、可以忽略的细节,同时还要加强软件的完善。每一种软件都是在逐渐地成熟、稳定的发展趋势中,只有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问题和系统缺陷,才能不断地、进一步地完善。
3 MAYA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分析
MAYA技术是发展动画制作行业的一把利器,它在电影和动画制作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随着技术地不断完善和售价的不断降低,玛雅技术会得到更广泛地应用。大多数国家都在大力的发展文化产业,而玛雅技术正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可靠保证,它将受到更多国家的重视和利用,因此它的发展前景一定是非常广阔的,而且会不断被完善,更大程度地发挥玛雅的优势,并且逐渐地克服了自身存在的缺陷,总之,玛雅将推动世界各国家的电影和动画制作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刚,杨飞,夏燕.数字艺术下水墨动画的变迁[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篇9
全媒体的时代背景和行业背景演化到电影产业的三个环节(制片、发行、放映)中,在现阶段体现最为明显的便是影片的发行放映环节。在胶片年代,电影发行是点到点的传播方式,一块拷贝从一个影院流动到另一个影院,遵循单向的传播轨迹,无法形成覆盖全面的有效网络。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数字化放映在短时间内大范围实现,影院新增数字化设备和旧设备的数字化改造直接影响了影片的制作和传播方式。但是由于种种制约,当下电影发行的主要形态仍然依靠传统物流,电影节目被装载在硬盘上以快递的形式分发至全国影院。目前国内行业前端正在逐步推进TMS系统(影院管理系统)和卫星传输方式。二者的真正实现将引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本文将从中国电影发行放映系统自身网络建构的完善、电影发行放映网络的优势以及对发行放映网与其他网络融合的展望等几方面来做相关阐述。
一、发行放映系统自身网络建构的完善
1、放映数字化
从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来看,放映终端的数字化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带动了电影拍摄、后期制作以及发行的数字化。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传统电影技术已经逐步被数字电影技术取代。截止到2011年10月底,全国影院数字设备已超过9500多套,占整个电影市场的90%以上,数字电影技术取代胶片放映已成大势。从全媒体网络传播的背景来看,放映数字化的实现是电影发行放映网络建立的基础。中国电影放映数字化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由于范围较大,目前放映数字化的普及尚未在全国实现。由于目前市场上的主力票房产出影院均为数字化放映,所以从票房收入来看,数字银幕所产出的票房收入已经在总票房收入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如2011年暑期档影片《变形金刚3》的数字银幕票房产出已经占到总票房的96.8%;之后《美国队长》9672万总票房中也只有277万元出自胶片放映。而截至2011年11月21日,最近以票房黑马姿态出现的国产影片《失恋33天》3.45亿的票房中也有98.8%是由数字设备产出。影院数字化的程度将直接决定下一步整个发行放映网络的形成和完善,而就目前情况来看,终端数字化已基本实现。
2、管理数字化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1月21日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了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7个总体目标,并提出了10项主要措施。《指导意见》中指出:“实施电影数字化发展规划,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监管等环节的应用。”、“研究开发数字电影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和省级电影数字化服务监管平台,完善数字电影流动放映,1.3K、2K数字电影放映的市场服务和技术监管系统。加快研发网络实时监控系统技术,完善数字化分发和接收系统”。
2011年,广电总局出台了行业标准GY/T247-2011《影院管理系统基本功能和接口规范》,由中国电影科研所监制,中影数字、广东粤科、浙江时代三方共同自主开发,拥有自主产权并取得成功的影院管理系统(简称TMS),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已经实现了为用户提供对整体多厅影院的集中控制。借助TMS,用户可轻松地优化数字影院系统,使影院的运作更加简便和自动化。
TMS是一款集放映设备管理、影片存储管理、密钥管理、放映自动化管理于一体的影院管理系统。具体是指在现代化多厅的数字影院内通过以太网(或信号线缆)将中央管理服务器、中央存储系统以及各个数字影厅的播放服务器、数字放映机、音频解码器等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以实现中央管理服务器对放映设备、放映内容、放映授权、放映计划、设备状态、放映日志和影院自动化设施等的集中管理。
TMS系统可进行定时播放、远程监控、自动控制场灯幕帘等操作。通过使用TMS系统能有效降低放映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准确度。它是连接电影放映上下游环节的桥梁,针对卫星传输和影院各项功能都能够有一个智能化的管理衔接。该软件具有:1、与多个厂商的播放服务器完全兼容;2、与多个厂商的放映机完全兼容(科视、巴可、NEC等);3、高速的数字节目分发;4、可扩展的大容量存储;5、灯光、幕帘等设备的自动切换控制;6、自动化放映控制;7、售票系统无缝连接,获取影片信息;8、方便直观的放映计划编排;9、系统自动升级;10、支持远程NOC管理等优点,为现代化影院管理带来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准确性和更高效的资源共享。
TMS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电影放映环节,将为影院带来巨大的便利:降低运营成本、节省人力物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放映以及管理水平,实现影院的放映自动化和运营监控。同时,TMS还能够与外部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中央控制系统的集中管理。在美国以及欧洲的许多发达国家,TMS系统已经被研发并运用到影院管理之中;在中国,由于近年来数字影院的迅猛发展,大量新建的数字影院在操作和管理上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早日能够实现TMS系统的运用成为获得高效管理的不二之选。
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广东粤科软件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浙江时代电影大世界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数字影院信息化管理交流会”于2011年9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顺利召开。国家电影局、电影科研所、节目管理中心、浙江省广电局、中影集团、浙江时代院线及广东粤科的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中影数字院线积极组织旗下优质影院参加了这次会议,深刻认识并充分了解了数字影院管理系统的操作和应用,直接有助于该项技术未来的发展推广。这次会议系统地介绍了数字影院管理系统的优势,对TMS在全国影院的进一步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TMS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影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TMS是发行放映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应用好TMS系统对解决当前产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十分重要。TMS能为电影院线提供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从发行到放映的自动化,方便影院运营的管理,为影院减少管理成本,提高发行效率和影院放映质量,同时帮助政府、院线或发行商等对影院进行有效的管理。TMS的到来,对数字影院的管理起到了颠覆性的改变作用。
3、传输数字化
利用卫星传输网络将电影节目传送到每一家影院是目前为止最为高效的传输手段,其速度将远远超过传统物流。特别是对地理位置在偏远地区的影院,卫星传输将彻底解决节目同步到达问题。利用卫星进行数字节目的传输将充分体现出数字电影的优越性,并进一步促进电影行业的数字化转换。从全球范围来看,“早在2009年4月,杜比公司和全球数字网络解决方案的提供者Arqiva公司联合推出一项传输服务,通过Arqiva覆盖全球的卫星传输网络将电影正片、预告片和广告直接发行传送至遍布于欧洲的院线和影院。”[1]“艺术联合媒体公司(AAM)也在2008年末和Arqiva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在英国、法国等地成功进行了长片DCP的传输测试,在2009年春季实现了400家影院的卫星传送。”[1]此外,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欧洲的其他国家也都纷纷开始尝试使用卫星传输服务。“卫星传输在美国已经成为现实,欧洲地区也在逐渐推广应用。据《银幕摘要》估算,欧洲7.5%的影院已经安装了卫星接收系统。”[2]随着全球数字影片发行量的持续增长,卫星传输的推广应用也在逐步加速。我国从2010年开始尝试卫星传输的自主研发,截至发稿,目前全国已有五十多家影院完成卫星传输设备安装并开始投入使用,情况良好,相关人士估计在未来的一至两年内就可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影片传输。两、三年以后将会建成一个整体卫星网络的雏形,而真正能够从整体上来实现卫星网络传输应该是在五年之后。
在此期间,需进一步解决卫星传输的费用以及由于天气干扰等因素所导致的丢包等问题。而现阶段,卫星传输的试运行和硬盘递送相结合的方式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如果说放映数字化的全面实现是发行放映网络建立的前提条件,那么TMS和卫星传输则是编织电影发行放映网络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将迎来维护数字化的实现,届时各服务厂商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对每一台设备的维护工作,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实现对影院设备的实时检测,比如氙灯、风扇、硬盘等设备出现问题,服务器厂商便会收到自动报警,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相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传统电影时代,胶片拷贝的发行量和发行成本是发行单位考虑的首要问题。数字电影时代,节目的发行不再受拷贝成本的制约,发行盘能够任意复制,极大地降低了发行成本,满足了市场的要求。但随着影院数量的增加,发行盘的复制、寄发、与回收周期逐渐加长,节目盘的发行压力随着影院数量、银幕数量的增长而不断加大,特别是现在二、三线城市影院的发展尤为迅速,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寄送硬盘这种方式明显表现出对发展的制约。地域的扩大导致硬盘到达和回收的难度都大幅增加,物流运输这种物理媒介无法真正实现网络管理。为减轻数字节目发行的压力,应充分利用移动硬盘、卫星、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技术手段,尽快实现节目发行放映的网络化。整个发行放映网络需要建立在放映、管理、传输数字化这三步之上。预计到“十二五”末,也就是2015年左右,初步实现这三个步骤,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将迎来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全新时代。
二、电影发行放映网络的优势
1、高端的声画特质
就目前来看,电影发行放映网络所能够传输的图像的质量是最高的。20世纪90年代数字电影院刚刚兴起,从1.3K到2K再到4K,由于数字技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图像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人眼对于超过4K的图像已经无法分辨出差别,所以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4K将会成为电影放映在清晰度方面发展的上限。在15米以上的银幕上4K画面的优势会更加明显,但是从综合经济和技术的角度来分析,2K到4K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4K虽然能够达到更加优质的画面,但是价格过于昂贵,所以2K成为时至今日的主流之选。2009年4K放映设备面世,美国三大院线Regal、AMC、和Cinemark都战略性地决定部分采用4K放映,从而使4K开始应用于美国主要院线。不过在中小型影院中,2K放映还是被广泛采用。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2K放映同样是目前影院的主流选择,但是4K影院的建设也呈现出发展势头。截止到2011年11月份,全国使用4K放映的影院数量达到24家,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除去对精细画面的追求,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于声音表现力的渴望,从5.1到7.1再到11.1声道,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人们向往更加真实和震撼的声音效果,而这样的体验对大部分人来说只能在电影院中才能实现。目前国内影院的相关配套设施也正在逐步提高,今后的观影条件必然会越来越好。影院的高端音画特质将成为其与其他媒体之间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2、庞大的受众群体
从受众角度来看,电影发行放映网所面对的受众与手机网络、电视网络都有所不同。手机网络面对的是单个使用手机的人,是一个个体;电视网络面对的是家庭,是2~5个人组成的群落;而电影网络面向的是一个更大的群体,可以称之为一种“集体”,这个集体的特征是年轻,组成这个集体的人是这个城市中最时尚、最能够引导潮流的一群人,同时也是具有市场购买力的一群人,是广告投放的主要对象。越是高端的广告越愿意选择在影院进行投放。其所能够达到的效果与手机网络和电视网络所能达到的效果是远远不同的。虽然目前发行放映网络的“点”的数量相对于电视网、手机网依然有限,但这个网络的终端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群体。观影的方式使得观众对于贴片广告的接受完整度是最高的,观影的群体性使得其真正能够接收到广告信息的受众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加之中国电影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未来这会成为一个更加庞大的市场。自身网络高端的特性和受众群体庞大的基础决定了发行放映网络所具有的广阔商业前景。
三、发行放映网与其他网络的融合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影院作为发行放映网络的终端地位越来越明显,影院自身数字化的实现让影院的网络化得以完善,并有可能进一步与周边网络产生关联。影院的网络化比发行放映的网络化要来的快。很多影院已经具备或者马上就能够具备网络化的条件,最明显的便是影院自身的售票系统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现在在很多网站都能够实现快速方便的网上购票。电影发行放映网络是整个网络世界的一个子系统,虽然目前这个网络的主要用途是放映电影,但是从技术上讲,凡是视听文件都可以在这个系统中来播放。发行放映网本身有条件成为一个可以传播各种内容的媒体形态。同时,这个网络可以与其它的网络进行融合,只是在融合之前需要考量这种融合是否有商业价值,比如把电视信号接到影院,但是这个行为在当下是否有意义、有多大的意义还需要进一步考证。目前来看,发行放映网络最具有商业价值的放映内容依然是影片。但是并不代表其他内容就没有价值,在将来肯定会有其他的同样具有商业价值或者具有更高商业价值的内容出现在这个网络之中。数字影院本身的高端试听体验可以让观众获得极强的现场感觉,而群体式的观看又能够给予观众在家中看电视所无法体会到的集体气氛从而能够更加加强这种现场感。因此,影院可以并且应该去开发一些电影节目之外的增值业务:比如戏剧、体育赛事、音乐会甚至会议转播等等。“2010年,全球影院增值内容(非电影内容)放映继续推进,增值业务放映收入达到1.9亿美元,尽管与全球票房318亿美元相比甚微,但已显现出较强的商业潜力,运作得当将为影院带来巨大收益。”[3]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多有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制作商从中看到商机并正在开发更为广阔的业务类别。
除去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影院中展现,新兴但是发展迅速的游戏行业也与影院进行了亲密接触。“2009年7月,英国O2公司在英国Vue公司旗下的20家影院了首款影院互动3D游戏《小行星风暴》(AsteroidStorm),玩家可以在电影院里通过移动的双手来控制一艘破损的宇宙飞船‘Star-shipO2’。O2公司在电影院顶棚安装了两台数字摄像机,利用红外扫描仪跟踪玩家的手部动作,并将信号传到游戏服务器,由游戏服务器将玩家的手部指令转换成飞船的动作,并控制数字3D放映机生成相应的画面。除了Vue院线旗下的影院,英国Showcase影院等10家影院也已开展影院游戏业务。3D互动游戏更加增添了游戏的乐趣和刺激度,因此很有发展潜力。”[3]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在影院观赏一部影片的时候可以通过手势或者其他的方式(如通过电脑点击,或引入手机操作)来与银幕上的画面产生直接的互动,比如观众喜欢银幕上影片中主人公身上的服装,可以通过某种简单的操作,通过与互联网或者手机网的业务融合来直接实现订购。在数字时代,从理论上讲这种操作通过数字信号的传导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是否这样做还需要充分考量其商业价值。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在国家提出的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电影发行放映网顺应发展趋势,必然将面临与其他网络的融合。在未来,数字影院不仅是发行放映网络中的一个个完整完善的子系统,它还能够与周边其他网络之间产生互动性联系,其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篇10
一、促进戏剧影视学科发展
原来艺术学放在文学门类,艺术学是一级学科,戏剧影视是二级学科,比较而言,戏剧影视学科发展的空间受到一定限制。
艺术学升格门类后,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发展的空间增大了很多,促进了戏剧影视学科发展。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对戏剧影视学科目录、人才培养规模与层次,以及课程和院系设置带来新的变化。可以预料,各人才培养单位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主动性和规模会有所增加。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我国戏剧戏曲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方向逐渐完备、完善,各高校在原有戏剧戏曲史、戏剧戏曲理论、戏剧戏曲美学、戏剧曲艺史论、话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紧密关联的新的学科领地,又新增了比较戏剧、少数民族戏剧、戏曲创作、戏曲民俗学、戏曲文化传播等理论研究以及戏剧戏曲表导演等实践类研究方向,丰富了学科建设,实现了学科教育的全面培养。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电影电视学科主要发展和研究方向逐渐细化、多样化,并且向纵深挺进,例如中国电影艺术史、外国电影艺术史、非线编辑、摄像与实践、电视新闻与采编、大众传播、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研究、影视语言、电视频道及栏目研究、录音与剪辑、媒介传播、影视制片管理、照相与实践、摄像与实践、影视策划、电视艺术研究、港台电影研究、广告理论与实务、世界电影美学思潮、世界传媒发展研究、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运营与管理、中国电影现状研究、媒体发展策略研究、美国电影研究、网络电视研究等。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我国戏剧戏曲学科与电影电视学科的互动与融合会进一步加强,戏曲电影、戏曲电视会进一步得到重视。有关戏剧戏曲改编成电影电视,有关电影电视改编成戏剧戏曲,这种改编与融合的研究会得到进一步深化、细化。因此,戏剧影视学科内涵会变得丰富,外延也会得到拓展。
二、推动艺术教育发展
戏剧影视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学升格门类后,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会促进戏剧影视教育的发展,也会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中国戏剧影视学科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国家艺术教育政策的力度加大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多,戏剧影视学科尤其是电影电视学科会进入全新的大发展时期。伴随着各地高校的电影电视专业或电影电视方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电影电视学科在原有的业务教学、理论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更拓展了产业发展、文化研究、数字技术等多个教育领域,以期更好地应对世界电影电视产业化、数字化、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全国数百所高校陆续加入电影电视教育的行列,或者创办专门的电影电视学院,或者将电影电视作为独立学科加入艺术学院的拓展范畴,或者在原有的中文系或文学院范围内将电影电视拓展成为全新的专业方向,形成了高校电影电视学科教育的新潮流。电影电视学科体系在专业内容、人才培养、教育层次等方面多元化建构,形成了专业教育、理论教育和素质教育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因此,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戏剧影视人才。
在国民艺术素养和综合性人才的素质培养方面,戏剧影视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电影课程已经纳入了从少儿到大学生等系统化的美育教育范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下发多个文件,对影视教育提出具体要求,并以附件形式列出百部优秀影片推荐片目,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和大学影视教育。2004年,电影频道增加了“少儿影院”节目时段,各地也把收看“少儿影院”播出的优秀影片与学校的德育课、艺术教育课等内容结合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专业艺术教育领域向纵深发展之外,在学科的普及教育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教育戏剧”概念的推广等,使戏剧戏曲在素质教育和文化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
戏剧影视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学升格门类后,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有些高校对有关戏剧影视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案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突出了信息社会和传媒经济时代对戏剧影视人才能力的新要求,与产业经济、新媒体和传媒文化有关的课程也成为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世界传媒发展研究、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运营与管理、媒体发展策略研究等。
在一些影视艺术学院还新近设立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涵盖了管理学、影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理论和课程,是对影视教育的一个有力补充,符合当下电影电视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也体现了我国影视教育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与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越来越积极。
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在戏剧影视学科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呈现出专业方向涉猎面越来越广、交叉性和文化内涵越来越强、与数字媒体交融逐渐增加的特点。同时,各类型和层级的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各有重点,特色更趋明显。如师范类院校专业方向以培养戏剧影视教育方面的师资为主,专业院校和职技学校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则多随戏剧影视市场上实际人才需求方向转型,更注重编导类、表演类与剪辑类等方向,专业的倾向性、应用性高于对其文化的要求。
当今的戏剧影视教育,基于戏剧影视的专门领域与信息技术,体现了戏剧影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即面向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代表了信息科技与文化艺术结合的新方向。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戏剧影视教育注重学生艺术的原创能力、整合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具有新的人文、艺术、科技观念和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体现了戏剧影视学科交叉发展和国际化的趋势,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星.跨世纪中国电影艺术传统史评[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