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特点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特点

篇1

国际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比较

所谓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抵押债权通过拆卸、整合、重组、汇集成为抵押组合,经过政府机构或私人机构的担保和信用加强,转化成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进而通过发行证券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完成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抵押贷款债权变现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是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机构的一种债权转让行为,即贷款发放人把对住房贷款借款人的债权转让给证券投资者。在实践中,银行将缺乏流动性的长期住房抵押贷款所形成的信贷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形成贷款组合,卖给从事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机构的特殊目的公司,从该项目公司获取出售抵押贷款的资金,特殊目的公司以这些资产作为抵押发行资产抵押证券,再由二级市场的中介机构(即承销商)将这些证券销售给投资者,从最终投资者处获得销售资金。这样,住房抵押贷款就可以通过现金流重组和信用增级实现收益的提升,而且证券流通可以实现风险的分散。在实践中,各国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由于证券化模式不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程度在各国也有所差异。

按照政府的参与程度不同,欧美发达国家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政府主导型

这种类型以美国为代表,主要特点是由政府出面建立一个特别目的公司,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发挥主导作用。1970年,美国推出第一张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其发行者是新成立的政府机构――政府国民抵押协会,该机构为以联邦住宅局、退伍军人管理局和联邦农场主管理局担保的抵押贷款组合为基础发行的抵押证券提供担保,保证按时向证券投资者支付贷款本金和利息。由于政府出面提供担保,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大大降低,这为抵押住房支持的证券为广大投资者所接受创造了条件。此后,联邦政府又出资设立了联邦国民贷款联合会、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和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它们的主要业务是在二级市场上购买抵押贷款。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是最典型的政策性机构,主要收购由联邦住宅管理局和退伍军人管理局发放或担保的贷款。联邦住宅管理局和退伍军人管理局是专门为特定的中低收入者购房提供贷款,他们95%以上的贷款都被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收购或者证券化,从而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资金为更多的购房者服务。由于美国政府的担保,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发行或担保的证券被市场广泛持有,目前抵押贷款债券余额约为6000亿美元。美国所采取的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带有浓厚的政府色彩,但又与商业性紧密结合,政府通过二级市场发挥杠杆作用,实现商业化操作。即使是政府性的公司,在操作上仍遵循市场化运作原则。美国的住房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以政府支持为杠杆,政策性和商业性各司其职,各尽所能,高效的市场化运作。

这种模式设有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型特别目的公司,有利于建设二级市场和规范一级市场,实现住房抵押贷款的“真实出售”,达到破产隔离的目的。由于政府支持和担保不需要更多的信用增级措施,因此可以降低资产证券化的成本。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法律方面,包括现行法律对设立政府型的特别目的公司以及对住房抵押贷款的“真实出售”等方面的限制。

市场主导型

这种类型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代表是澳大利亚和英国,特点是资产证券化过程通过市场化运作,政府只起到管理和规范功能,并不发挥主导作用。这些国家现有的金融中介机构是资产证券化的主力,主要由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机构实施资产证券化业务

在澳大利亚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麦格里证券化有限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麦格里证券化有限公司是麦格里银行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91年。目前该公司已发行的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抵押的债券总额在全澳大利亚证券化市场中近三分之一。为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进程,麦格里证券化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运作机制。这套机制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住房贷款由证券化公司发放或由证券化公司委托其他非银行机构发放;二是住房贷款发放标准化;三是严格的信用审核制度和健全的保险制度;四是有效的债券信用增级措施;五是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六是管理者费用最后支付制度。这样,麦格里证券化公司通过住房贷款发放标准化等措施使贷款中的各类风险得以控股,同时对常规贷款的信用增级措施和管理者费用最后支付制度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英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在没有政府推助情况下,在私人部门追求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盈利机会的利益驱动下自发形成。1987年3月,为拓宽住房资金来源,英国国家住房贷款局首次在欧洲市场上发行住房抵押证券。此后,经营此项业务的机构逐步建立,主要是住房信贷银行、住房协会和其他抵押房贷机构。英国政府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作用仅限于从管理的角度对其发展予以规范。具体说来主要包括:英国会计标准委员会第五号财务报告标准解决证券化的会计处理问题;监管机构方面,银行与住房协会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要遵守金融服务局的有关指南与规定,其中金融服务局提出的“彻底隔离”原则是主导性的监管原则。由于抵押贷款证券的推出没有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多数是金融机构以自己持有的住房贷款为基础发行抵押贷款证券,欧洲各国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等级相对比较低,市场投资者对证券的认同度也不高,因此各国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北美国家。

市场主导型模式实际上是利用现有成熟的金融中介机构作为特别目的公司进行资产证券化,这样既可以规避国内法律的限制,又可以将特别目的公司注册到“避税地”,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但是由于缺少政府的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不高,影响了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程度。

政府与市场混合型

政府与市场混合型的代表是加拿大,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设立一家公司,由这家公司代替政府参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但是这家公司不直接收购住房抵押贷款并发行证券,而是为所有的住房抵押贷款提供全额担保,由住宅抵押贷款的发放机构――商业银行来发行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这家公司主要作为担保人介入其中,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上的运作仍是以市场化为主。

加拿大住房贷款担保机构是加拿大抵押住房公司,它成立于1944年,属于联邦政府独资拥有的皇家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500万加元,全部来自联邦政府财政拨款。在建立初期,它的主要职能是建造住房向退伍军人出售,以及为社会住房建设项目提供贷款。为降低抵押贷款首期支付比例,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能力,1954年加拿大议会重新修订了《全国住房法》,授权加拿大抵押住房公司向低首付款的住房贷款提供100%的担保,以鼓励金融机构发放低首付比例的住房抵押贷款。为使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稳定住房抵押资金的供给,1986年,加拿大抵押住房公司实施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创立了《国家住房法》下的抵押证券。这一举措的推出,为金融机构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住房抵押贷款资金供给,同时为加拿大居民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收益较高的投资渠道。随后加拿大政府又于1992年推出了首次购房担保计划,完善了资产证券化保险基金制度,成功地帮助无数加拿大人实现了他们拥有住房的梦想。

混合型模式由于不需要建立特别目的公司,缩短了资产证券化的环节,同时也可以规避法律对于特别目的公司的限制;但是由于没有特别目的公司发行抵押支持证券,这势必造成各抵押贷款支撑证券的发放银行各自为政,会加剧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不规范。

对中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迅猛,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推行奠定了良好的资产基础。通过分析各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其一,要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首先要防范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风险,为此必须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和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控制住房贷款违约率是保证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成功的根本前提,美国的次级债危机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住房抵押贷款本息不能够正常回收而引发。由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的住房贷款,这种贷款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之上,而是依赖于房价的持续上涨。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然而2005年之后美国房价持续下降和美联储连续加息,客户的月供负担迅速加重。当这种负担沉重到无法负担时,大量违约客户出现,无法按时偿还贷款,造成了巨额坏账。至此,次级债危机爆发。因此,次级债危机不断蔓延扩大并不完全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生的风险,而主要是由于对客户个人信用审查不严带来的风险所致,只不过证券化过程放大了次级债本身存在的风险。因此,严格的借款人信用审核制度和健全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是防范风险、保证住房抵押贷款本身正常回收的最重要的两项制度。目前住房抵押贷款资产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中是优质资产,但与国际水平相比,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还相对较高。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还很不完善,住房抵押贷款的财产保险费率明显偏高,特别是信用保险尚未建立。加拿大在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基础上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做法,值得我国在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借鉴。

篇2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融资;表外收入

如今,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银行一种重要及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在欧美,许多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来管理其风险及资金。此外,资产证券化还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贷款资金来源,成为解决银行流动性不足的一大对策。

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银行运用一定的融资方式和手段,将其资产负债表中的各类资产进行重新配置和组合,然后转换成可以重新在资本市场向投资者出售的证券。这样一来,银行可以通过证券化把之前并不适销的资产变得适销对路起来,从而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此外,资产证券化为银行提供了有效的风险转移,使伴随资产的风险从发起银行里剥离开来。这样一来,既保护了发起银行免受资产风险的影响,又保护了投资者免受银行整体风险的影响。

一、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从欧美银行的实践中发现,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因相当复杂,但总体上具有以下普遍性。

(一)资产转移

从资产管理的方面来看,证券化是银行一个不错的策略选择。例如,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某些贷款打包并出售,提高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同时也改善了银行的资产结构。因此,当银行发现由于某类贷款导致银行风险头寸过高时,可以将其全部或部分进行证券化转移,从而降低银行的风险头寸。

此外,银行还会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使其业务更加多元化。在过去,银行是通过扩大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来获取利润以达至此目标。但是现在,由于资金的限制和行业的竞争,此方法越来越缺乏可行性。与此同时,银行也意识到一些另类贷款(如可选择按揭贷款)的利差比其现有的表内贷款更高。因此,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现有的贷款向表外转移出售,在不扩大其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前提下,实现了总体贷款利差的增加。这样一来,资产证券化提高了资本的杠杆效应,银行能以较少的资本获取较大的利润。

(二)资本约束

随着《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不断上调,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不断加强。一般情况下,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低,可以通过增加资本或削减资产的方法来提高。然而,由于银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资本成本不断增加,银行偏向于选择削减资产这一方法来提高资本充足率。而银行削减资产的一般做法就是将其部分表内资产进行证券化出售,从而释放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然而,从许多欧美银行的经验中发现,部分银行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同时也偿还了股东资本。显然,这与上述两种动因有所违背。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其动因更多的是出于竞争的压力。由于欧美银行业竞争激烈,银行某些资产(如贷款)的利润率已经下降至非常低的水平,从另一角度来看,这意味着资产的收益率越来越不足以抵偿资本的必要报酬率,银行的表内资产缺乏盈利性。而资产证券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银行改善资产的盈利性,减轻资本约束对银行的压力。

(三)融通资金

资产证券化有利于银行进行融资。首先,资产证券化丰富了银行的资金来源。由于资产抵押证券是以银行某种资产组合为基础,具有特定风险收益,往往成为专业投资者的目标对象,而他们通常却不会直接提供资金给银行本身。因此,资产证券化有利于银行拓宽融资渠道,挖掘新的资金来源。

其次,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由于资产抵押证券能够满足特定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减少银行开辟新融资渠道的资源投入。这样一来,银行的融资成本得以降低。此外,通过对不同资金来源的细分,资产证券化可以使银行筹集新资金的边际成本得以下降。这样,银行不必再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资金,降低其融资成本。另外,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部分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去,这也意味着银行不必持有过多的资本来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因此,银行的整体融资成本得以减少。由于资产证券化使银行的融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银行能以更具竞争性的贷款利率吸引客户贷款,尤其是优质客户的贷款,有利于银行维持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并实现规模的扩大,从而提升竞争力。

然而,银行融资成本的降低,还要取决于证券化后银行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随着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进行,资产的风险也会被转移。但是,如果银行对其低风险资产进行证券化,反而会使其投资组合的平均风险上升,导致银行的融资成本上升。因此,银行在进行资产证券化时,还要考虑证券化资产的选择。许多国外银行的实践表明,并非所有类型的资产都适宜证券化。只有选择合适的证券化品种,如长期按揭贷款等,使证券化后银行的资产结构更为多元化,才会达到资产组合风险的分散,从而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

(四)费用收入

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银行向SPV性质机构打包出售资产,并提供资产的管理等相关服务,从中赚取费用收入,从而减少银行收入对净息差的依赖性。由于银行在金融系统中扮演着金融中介的角色,银行在发起贷款方面具有特定优势。然而,银行却担心持有的贷款不断增多会导致其资产组合的风险增加。因此,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发起更多的贷款,然后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移到表外。这样一来,银行不必再担心增持资产所带来的更高风险,同时也赚取了相关的费用收入。由于银行在不扩大其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前提下实现了表外创收,资产证券化成为了当今许多银行竞争策略的一部分。

二、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特征

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了资产的信用风险由银行向SPV性质机构的转移。因此,资产证券化被视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然而,在资产证券化前后,发起银行与投资者之间可能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从而增加了银行的风险,降低了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

(一)逆向选择

对于银行而言,由于资产证券化能够实现资产风险的转移,出于利润的压力,银行有可能存在高风险操作的动机。例如,银行会选择一些高风险的资产进行证券化,如次级贷款等,然后转移其风险。因此,资产证券化有可能诱使银行在审核贷款申请时,降低贷款准入门槛、减少限制条件,从而滥发贷款,导致劣质贷款增加。

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证券化资产得到了信用的增强,投资者难以获取其标的资产的完整信息,有可能导致投资者仅追求证券化资产的表面收益率而忽视了其潜在的高风险。以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为例,由于其结构和环节相当复杂,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然而,在经济繁荣、房地产市场泡沫时期,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都很低,属于银行的优质资产,而以其为标的资产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收益率也较高,因此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也因而导致了次贷的盛行。但是,当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时,就会引发次贷危机,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二)道德风险

在资产证券化后,虽然银行的资产已经转移至SPV性质机构,但是资产的管理等相关服务还是由发起银行所提供。而由于发起银行与SPV性质机构能实现破产隔离,在资产证券化后,资产的风险与收益均由SPV性质机构承担。因此,发起银行在证券化资产的管理方面有可能存在道德风险。以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为例,在经济繁荣、房价不断升值的时期,由于购房需求高涨,并且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发行的证券其二手交易市场相当活跃,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能够轻易地将其住房抵押贷款打包转手,从而赚取差价。这就意味着证券化后,银行在住房抵押贷款的监管方面有可能放松,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三、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有效解决了银行的资金来源问题,并且成为了银行风险管理的崭新技术,对银行、投资者以及资本市场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促使银行传统职能转变

资产证券化意味着银行的传统职能面临着挑战。在传统的体制下,银行主要依靠其存款等负债业务筹集贷款资金,承担贷款的发起、持有和服务等全部职能及风险。而实行资产证券化后,银行可以发挥其比较优势由信用中介转变为单纯的贷款发起者和信用风险打包者,承担证券化资产的管理职能。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资产的信用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而投资者所提供的资金成为了银行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这意味着资产证券化能够将银行的非标准化信贷转化为标准化证券,从而提高了银行的流动性,同时也大幅减少了银行在传统上分析非标准化信贷并以非流通资产形式持有的成本。

(二)促进银行结构改革

银行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较好地实现了资本的保值增值,强化了价值投资理念,改善了银行的结构。此外,资产证券化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得到增强,银行资产可以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更加合理地重新配置,有利于提高银行资产的利用率和增强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

(三)降低投资风险,实现风险规避

首先,资产抵押证券使投资者面临的风险相对降低。证券化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把银行贷款的发起与贷款的持有区分开。与投资者把资金存入银行相比,投资者购买SPV性质机构发行的资产抵押证券,只需承担银行的某一特定风险(如按揭风险),而不必承担发起银行的整体风险。根据国外的经验,资产抵押证券的风险通常比股票市场的风险小,而收益率又相对银行存款要高。因此,资产抵押证券能够相对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受到普遍投资者的追捧。

其次,资产抵押证券为投资者实现了风险的规避。投资者为了减少其风险头寸,会选择具有某种特定风险的金融工具来进行对冲交易。由于资产抵押证券具有特定的风险特性,投资者可以利用其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此外,由于资产抵押类证券具有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结构,因而满足了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投资选择。

(四)实现银行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的关系。资本市场的建立,打破了银行在企业融资与信贷市场上垄断的局面。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从而减少了对银行资金的需求,加剧了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的竞争。但同时,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银行一些传统的表内业务将不再有利可图。这意味着银行将更多地关注其资产的收益率以及表外业务的创收。而资本市场上兴起的资产证券化浪潮为银行提供了改善资产结构和实现表外创收的新途径。换而言之,今后银行将会更多地依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此外,由于资产证券化降低了融资的成本,提高了资产的利用率,因此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蔡淑宝.银行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9).

[2]高林,邢洁琼.论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3]薛敬孝,曾令波.资产证券化与银行业的重新定位[J].南开管理评论,2002,(5).

[4]N.Gumata,J.Mokoena.Note on The Impact of Sercuritisation Transactions on Credit Extension by Banks[J].SARB Quarterly Bulletin,2005,(12).

篇3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利率市场化 ;金融脱媒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2-0083-04

次贷危机以后,影子银行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经济目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步入新常态,发展放缓。近年来,个别领域出现了小范围的金融风险事件,如2013年6月份的银行同业“钱荒”,2014年以来的一些信托产品违约问题。这些金融风险的出现,使我国的影子银行问题也备受关注。

关于我国的影子银行,各种观点对于其内涵、构成、影响以及监管等的看法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国务院(2013)发文认为我国影子银行是指一些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和业务,主要包括三类:①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督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②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③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

理解我国的影子银行,既要纵向上立足国情,从历史视角来分析我国的影子银行发展规律。同时,横向上要从国际视角(特别是影子银行最发达的美国)来观察影子银行的演进及应对政策,从而预判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 从历史比较看当前我国影子银行形成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当前阶段的影子银行外,我国曾出现过两次较为类似的影子银行,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的农村基金合作会和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金融三乱”(纪敏,2013)。我国目前的影子银行与农村基金合作会与“金融三乱”,在形成背景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一) 经济体制转型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带动了“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催生了农村基金合作会(温铁军,2009)。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大量金融资源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促进了农村基金合作会的发展。二是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受自由市场经济影响,我国出现了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的问题。三是我国当前的影子银行发展与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 宏观经济政策转向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见图1)。面对1989~1990年的经济低迷,国家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1992经济开发热潮的刺激下,国内通货膨胀严重。从1993年开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全面转向,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型财政政策。在这期间,农村合作基金会高速扩张,“金融三乱”问题集中显现。与此相类似,2008年我国经济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迅速下滑,国家开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短期内防止了经济的下行,但引起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2011年开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开始转向,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近年来更是进一步严控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行业的信贷政策。在此期间,我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

(三) 金融政策的制定

我国在宏观经济政策转向期间实行的一些金融政策,催生并促进了影子银行的发展。首先,前期阶段的经济刺激政策,快速推高了物价指数,加上存款利率的限制,造成了低实际利率甚至是负实际利率,如1992~1996年和2010~2013年(见图2)。低实际利率导致了金融脱媒,资金寻求保值增值的渠道,进入影子银行体系。其次,经济政策引发了各类经济主体的发展,一旦经济体制或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信贷大量收缩(如图1中1994年与2009年后的M2增长率、各类贷款增长率快速下滑),将使各类经济主体面临资金缺口。在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下,各类经济主体的资金缺口加剧,从而寻求通过影子银行获得融资。再次,金融自由化的影响和金融监管相对宽松,使影子银行载体有了发展的政策空间,长期处于金融压抑下的金融体系内在创新动力得以释放。

二、 从国际视角看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

如上所述,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我国当前的影子银行与曾经出现过的农村基金合作会、“金融三乱”,我们可以发现其形成发展的一些共同背景。另外,从国际视角出发,与影子银行体系最为发达的美国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当前影子银行的发展阶段。

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的影子银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陆晓明,2014):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初~70年代末,金融严监管和金融压抑,影子银行开始形成;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2008年,放松监管和金融创新深化,影子银行高速增长和成熟;第三阶段是2008年以来,监管再次趋严,影子银行及其业务在经历过短暂低潮后继续发展。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影子银行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前较为接近,主要体现在:

(一) 影子银行形成背景及原因

第一,都处于金融压抑向金融自由化转变的阶段。我国金融自由化逐步推进:2013年7月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4年3月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到2%,允许设立民营银行,上海自贸区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等。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正值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金融自由化思潮兴起。第二,都处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纷纷发展,已经具备了混业经营的特征。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允许证券公司创设货币市场账户以付利息、开支票、发行信用卡和借记卡,证券公司侵入商业银行领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分业经营的限制逐渐放松。第三,金融业都处于多头监管模式,属于机构型监管。第四,银行的负债端都存在管制。我国目前仍然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存款利率也受到Q条例的限制。第五,高通货膨胀都导致了二者的低实际利率。

(二) 影子银行特征

二者都集中表现为金融管制下的金融脱媒,总体杠杆率不高、规模比较小、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具有投资型的业务属性,是传统银行的补充。

我国目前阶段的影子银行与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影子银行在信用转换、流动性转换以及期限转换等方面相似,但也有着比较大的差异,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影子银行主要是以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以资产证券化为主要业务,以货币市场基金为主要融资工具,以高杠杆率为主要特点。我国目前阶段的影子银行主要是在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受到管制下进行的投融资活动。

三、 美国影子银行发展与监管

美国影子银行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律,给预判我国当前的影子银行发展趋提供了一个参照。本文将继续就美国利率市场过程中有关影子银行的主要应对政策及影响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

(一) 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随着宏观经济的变化以及金融的发展,美联储不断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971年美联储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1、M2和M3三个层次,并将M1作为跟踪监控的重点。1975年M4和M5统计量。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哈姆弗里霍金斯法》(《充分就业与平衡增长法》),以法律形式确定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此外,美联储修订狭义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以反映影子银行的影响,如1981年将可转让支付命令等付息存款加入了M1指标(朱琰,2013),1984年M2增加了证券回购协议、欧洲美元。为适应新的金融形势,1993年美联储宣布放弃实行以调控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规则,改以调整真实利率作为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美联储通过调整联邦资金利率,使美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并持续保持适度稳定增长。

(二) 取消利率管制

美国Q条例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以及高企的通货膨胀,促进了影子银行的发展,金融脱媒加剧,银行经营困难。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取消对存款利率的限制。1982年出台了《加恩―圣杰曼吸收存款机构法》,详细制定了解除 Q条例的步骤。1986年取消大额可转让存单账户利率上限以及存折账户利率下限规定,废除Q条例,利率全面市场化。

一方面,美国利率市场化放开了银行负债端的限制,使银行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利率市场化后,美国金融市场持续发展,实体经济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增长,市场对利率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美联储利率调控能力都大大增强。实际利率呈上升趋势,信用总量的增速迅速降低。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后,货币市场基金和垃圾债券迅速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在“活期存款”和借贷市场上的业务带来很大冲击。竞争压力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改变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利差的传统盈利模式,转向“发行―分销”经营模式以扩大收入。此外,20世纪80年代利率管制的放松,高利率使得美国储贷协会利率存贷差倒挂,加上宏观经济的变化,房价下跌,引发了美国储贷协会危机。

(三)允许金融业混业经营

低实际利率导致银行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流向金融市场,银行利润大幅下降,并寻求开展证券业务。美联储根据《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第20条(S20)有关银行控股公司在业务收入占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从事一些证券承销等业务的授权,从1987年开始逐渐放松限制,允许商业银行的投行收入提高至不超过总收入的5%,1989年再次提高至10%,1996年又提高至25%。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美联储顺应金融市场大发展的趋势,允许商业银行承销抵押支付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后来又扩展至承销商业票据、公司债、股票等。1999年美国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标志着美国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的新时代。

一方面,金融机构采取金融控股公司形式进行银行与非银行机构间的业务合作,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之间采取风险隔离措施,防止了风险的传递和相互感染。另一方面,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特别是次贷危机爆发前的一段时期,大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纷纷成立了特殊目的载体(SPVs)以及交易商等影子银行机构,深入参与到引爆次贷危机的影子银行体系中。

(四)推广资产证券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首先,影子银行发展,金融脱媒加剧。为解决银行负债端受到管制而造成的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失衡,美国政府积极引导资产证券化,组建了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和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等机构。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快速发展,基础资产从早期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迅速扩展到汽车贷款、各类设备租赁等所有能够产生预期现金流的中长期贷款上,并形成了普遍流行的“发起―分销”模式。其次,积极发展债券、股票、货币等资本市场。1971年建立了二板市场NASDAQ,1990年建立了场外电子柜台交易市场(三板市场)。

资产证券化减少了银行资产和负债的不平衡,避免了银行受到金融脱媒可能产生的风险。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重要的融资来源,缓解了银行信贷需求压力,也减少了银行高息竞争存款和从事高风险信贷的冒险行为。但是,资产证券化,特别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后期发展成为以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涵盖一系列如ABS、CDO、SPV、SIV等金融工具的极其复杂的影子银行体系,它存在的高杠杆率、信息不透明、期限错配以及游离于监管体系等问题,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

(五) 金融法制建设

美国重视立法和规章先行,先后完成了对证券化、非银行金融市场及工具、金融控股公司的一系列立法,使影子银行有法可依、功能定位明确、相对规范化和透明、银行业的外部竞争也相对有序(陆晓明,2014)。此外,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及混业经营,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相关法律,如1987年《银行公平竞争法》、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强化法案》、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等。美国的金融立法,促进了美国金融业总体平稳发展。

四、对当前阶段我国影子银行政策应对的启示

通过横向上对比我国曾经出现过的影子银行,纵向上比较分析美国的影子银行,对如何应对我国当前的影子银行,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做好政策协调,渐近进行政策转型,结构性放松信贷政策

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科学评估经济政策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做好宏观经济之间的过渡与协调,尽量避免经济政策出现激烈的变化甚至是转向。另一方面,实现经济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经济政策要有助于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金融跨区域、跨业态的协调发展。此外,要使金融制度与经济政策目标一致。在现阶段,可考虑在控制总体货币供应量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有助于国家经济转型的相关产业的信贷政策,既缓解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的无序金融脱媒,又能促进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

利率管制是我国当前影子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利率市场化是应对影子银行风险的重要措施,但利率市场化不能一蹴而就。利率市场化将使银行利差收小,在当前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房价下行压力加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突出,同时银行息差收入占比大,过于激进的利率市场化可能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我们应该吸取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危机的教训,建立能够防范风险而又减少引发道德风险的存款保险制度,扩大银行业非息差收入,提高银行的风险应对能力,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

(三)限制杠杆倍数、提高透明度,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我国目前的影子银行主要是银行信贷的补充,是在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受到管制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美国20世纪70年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值得借鉴。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减轻银行的信贷需求压力,提高银行的资产流动性。但是,我们也要吸引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限制以抵押品为基础资产进行融资及交易的杠杆倍数,加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

(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丰富债券市场品种,完善创业板,加快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相关业务,积极发展各类风险投资基金,从而丰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有助于减少银行的信贷压力,有助于中小企业通过规范、合法的途径进行融资,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疏浚结合、分类监管,加强影子银行的立法建设

影子银行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具有积极的作用。美国利率市场化前后以及次贷危机后的影子银行监管,主要是通过立法的形式给予规范和引导,而非简单地禁止。我国的影子银行,也应分类监管,建立和完善不同形态影子银行的法律法规,使其规范发展。

(六)动态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应对影子银行,我国应根据金融的发展,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短期内,在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框架下,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将影子银行纳入统计范畴,继续完善社会融资总量指标。中长期内,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要逐步过渡到以真实利率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银行业;金融创新;宏观审慎监管

Abstract:Financial innovation is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participation the world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overall strength. Firstly,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from the era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background,we sum up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s and trends,and then focus on the Chinese banking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basis for the material basis of the analysis,and point out the main problems of Chinese banking financial Innovation. At last,we combine new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post-financial-crisis era into recommending policy of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accordingly.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banking,financial innovation,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 F830.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2-0059-04

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金融创新业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源动力之一。然而,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对世界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对银行业近百年以来形成的创新体系、监管理念和市场规则造成了直接冲击。人们不得不开始对银行业金融创新活动与金融监管进行密集的思考。本文正是在这一国际背景下,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现状以及创新的物质和制度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国际背景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为追求利润而实施的对各种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采用新技术、运用新的信用工具、推出新金融业务、实行新体制和新制度等。自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也先后经历了金融创新交易成本理论(J.R.Hicks和J.Niehans,1976)、约束诱致假说(W.Silberman,1983)、自由―管制博弈论(E.Kane,1990)以及制度学派金融创新理论等流派,其分别从交易成本、金融创新的微观机制、政府管制与制度创新以及经济制度等角度探讨金融创新的动因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就实践而言,金融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银行竞争力的大小。回顾世界金融发展历史,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金融创新爆炸式发展,新的组织形式、交易工具、市场和方式,以及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等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效率,激发了银行业内在活力,主要表现在:

(一)大型跨国银行全球经营趋势明显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跨国银行已经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全球化的金融网络和国际化的管理体制。随着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金融业将不断开拓新的国际业务领域,跨国银行将对其海外融资结构进行必要的整合,减少传统贸易融资业务,增加投资银行业务和表外业务比重,进一步推进金融国际化的进程。

(二)国际银行业并购与集约化方兴未艾

金融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的加剧对金融业务经营产生了规模化要求,导致金融机构趋于“大型化”和“集团化”。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银行迅速展开了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掀起了银行业的跨国兼并浪潮,许多大型银行都通过跨国并购实现了全球扩张战略,发展成为国际性金融集团。

(三)金融产品创新与融资证券化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融资证券化”特征,融资证券化主要表现在金融工具的证券化,即不断通过创新金融工具筹措资金,在过去10年间,新的金融工具尤其是信用衍生产品不断涌现。据ISDA 2008年9月的数据显示,全球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已达62万亿美元。

(四)金融工具组合性与业务的综合性

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体系已经经历过利率和汇率的剧烈变化,现有的创新工具基本可以满足人们对规避风险和投资的要求。因此,未来的金融创新工具将是在对原有衍生工具进行分散、组合的基础上,更具综合性。在金融业务方面,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与混业经营趋势的加强,使传统银行的地位受到挑战,特别是非银行机构通过金融创新也具有了一定的信用创造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金融创新活动更是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主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理论指引下以及宽松的金融管制氛围中达到了巅峰。然而,金融危机后,对于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质疑和反思之声接踵而来,并对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理念提出挑战。这突出表现在:一是微观审慎监管体系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始终是监管盲点,且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中蕴藏的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大,微观审慎监管的局限性也进一步暴露。二是微观审慎监管对银行业的顺周期无能为力。

二、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物质基础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银行业在改革体制、机制,改善公司治理、控制和降低主要风险,积极实施经营战略转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银行业整体实力和水平有了历史性的变化,为银行业开展金融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继续扩大

据银监会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报》中披露,截至2009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78.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3%;负债总额74.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7万亿元,增长26.8%;所有者权益4.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481亿元,增长17.01%。五家大型银行总资产达到36.5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1%,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52.6%,总负债达到40.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9%。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稳步提升

据银监会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报》中披露,截至2009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1.4%,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超过国际监管要求的最低水平; 239家商业银行全部达标;而在2003年,达标银行只有8家。

(三)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按贷款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973.3亿元,比年初减少629.8亿元;不良贷款率1.58%,比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双下降”,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银行业整体抗风险和盈利水平迅速提高

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6月末,整个银行业拨备覆盖率88.5%,比去年同期提高51.7个百分点。截至2009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6684亿元,资本利润率16.2%,资产利润率0.9%。从结构来看,净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手续费收入是收入构成的三个主要部分。

(五)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所属《银行家》杂志2010年6月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最新排名,进入榜单的中国内地银行增加到84家,其中进入前50位的中资银行及其一级资本额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911亿美元,列第7位;中国银行,736亿美元,列第14位;中国建设银行,719亿美元,列第15位;中国农业银行,397亿美元,列第28位;交通银行,226亿美元,列第48位。这84家中资银行的总资本占到千家银行总资本的9%,而税前利润则合计占到这千家银行的25%。

三、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制度基础

我国银行业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已经逐步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制度安排与框架,而这种制度又反过来成为银行业持续创新的制度基础。

(一)金融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坚决地实施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推进建立现代金融制度,实现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大力推进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改革,充分发挥金融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促进作用。逐步完善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和保险市场等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优化了金融结构。

(二)金融监管制度逐步完善

健全了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个直接的金融监管部门与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及审计署等综合调控部门之间建立了有效的协调机制。监管内容上,由过去单纯的合规性稽核监督向防范金融风险为核心的审慎监管转变,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轨道。

(三)金融立法成效明显

我国已经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等新的法律法规,还根据商业金融创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规章、规则,这些专业性法律法规与其他相关法律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法制基础。

四、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问题

第一,目前国际金融衍生品工具已发展到1200种,外国银行大部分已从传统银行业务转向现代银行业务,但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工具和创新产品都非常少,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仍然是中国银行业的业务主体。

第二,国际大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已普遍达到50%―70%,而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这一比例则相对较低,根据工行、建行、中行和交行公布的2010年第1季度业绩显示,各行中间业务收入在其全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分别仅为20.87%、22.34%、23.11%和14.51%。

第三,我国的消费信贷品种和规模非常有限,根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9年5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消费信贷所占比例仅为11.5%。据欧洲调查机构SOFINCO于2009年5月21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截至2008年12月底,欧盟27国的消费信贷市场规模总额为11770亿欧元,在银行贷款总额中的占比达到30%以上。

第四,以风险为基础的有效银行监管体系尚未形成,同时金融监管政策落后于创新实践。从总体上来评价,中国经过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虽已初步形成了现代银行体系,但是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制度的建立仍需要一段时间。

总体上看,我国银行业吸纳性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创新内部驱动不足,而银行业自身的一些问题,如经营理念、内部机制、技术支持和从业人员的素质等,同样会对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产生抑制作用。

五、政策建议

金融危机从本质上讲即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根本性矛盾集中爆发的表现,也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机遇,虽然本次危机所造成的破坏百年一遇,但是可以断定,金融创新依旧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一国经济实力提升的必备条件。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国际背景、现状以及创新的物质和制度基础,笔者对银行业金融创新提出以下三点对策:

(一)积极推动金融监管理念的创新

金融监管理念是金融制度的核心与灵魂,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与安全的重要保证。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因素增加,一方面使我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国际风险陡增,另一方面也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内部环境造成重大冲击,这对我们加快金融监管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十世纪70年代末,国际清算银行(BIS)就已开始采用“宏观审慎”(macro-prudential)这一概念,1986年,国际清算银行报告《近期国际银行业的创新活动》中也涉及到宏观审慎监管,而到本世纪之初,宏观审慎概念才被学术界正式界定。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对应,两者有着不同的监管目标,巴塞尔委员会的博利奥(Claudio Borio)认为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对风险相关性的分析、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它是保障整个金融体系良好运作、避免经济遭受重大损失的一种审慎监管模式。在2009年召开的各种国际会议上,宏观审慎监管被多次提及,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后了《加强监管和提高透明度》的报告,其中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列为25项建议中首要的4条建议,可见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日益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宏观审慎监管主要通过“自动稳定器机制”和“自由裁量制度”的建立来分别制约金融机构的行为、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持续的监测,宏观监管当局运用实施“自上而下”的干预,实现监管力度与单个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程度相匹配。而法兰西银行副行长蓝道(Jean-Pierre Landau)指出宏观审慎监管(系统和宏观经济)与两种方法(自动机制和自由裁量权)的结合产生了对监管工具的分类创新的要求。

金融危机虽然对中国银行业整体冲击不大,但是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监管理念与原则,秉持简单、实用、有效的监管指标和方式,规制监管与原则监管并重,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扩大监管覆盖面,严格隔离跨境跨业风险应当成为新时期中国银行业监管理念的新内容。

(二)加大服务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

不断进行服务创新是提高现代银行竞争力的基本战略之一。国内银行必须牢牢树立服务创新的观念,靠服务创新出品牌,靠服务创新赢得市场,靠服务创新赢得效益。一是服务质量标准的创新。要尽快制定和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标准及服务水平。二是服务内容的创新。对客户的服务内容要从情感服务向功能服务转变,由功能服务再向智力服务转变,不断满足客户的各种金融服务需求。

在企业制度创新上,首先,在确保国有产权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尽可能使产权分散,优化产权结构,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银行公司化改革中,必须保障产权的流动性,确保外部约束的实现,强化激励与制衡机制,从而塑造金融创新的动力机制。 其次,加强金融业的整合,大力推进中资银行业的重组,争取组建跨行业的金融控股集团,实行“集团混业、法人分业”的集团模式,同时逐步扩大资本和经营规模,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金融集团。

(三)积极探索业务创新

一是积极拓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已成为国际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核心业务,发展中间业务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1)更新经营理念,拓展中间业务。银行业必须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是今后银行业提高盈利水平、改善客户结构、增强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2)适应市场需求,分步发展中间业务。(3)不断创新和提高科技水平,为发展中间业务提供技术保障。(4)实施市场营销策略,加强中间业务管理。

二是审慎开展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即信贷资产的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转化为具有一定票面金额、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的凭证,是以证券的形式出售信贷资产的结构性金融活动。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业的意义在于:(1)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缓解流动性压力,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2)资产证券化可以扩大银行的收益来源,增强银行盈利能力。(3)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银行有效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改善资本充足率。资产证券化的开展应汲取次贷的教训,以审慎为前提,建立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

三是试行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具有多年混业经营经验的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可能带来巨大冲击。因此,为了实现我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逐步实现混业经营,即银行业兼营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以不断提高综合经营水平。混业经营应遵循以下思路:(1)在混业经营的步骤上,应遵循“先试点,后推广,循序渐进”的原则。(2)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对各级银行员工的培训力度,或适当引进高级金融复合人才,为混业经营作好人才储备。(3)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Robert G. King,Ross Levine(1993). “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The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108(3):717-737.

[2]Goldsmith,Raymond William,(1969).Financial str-

-ucture and development,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

[3]巴曙松,王,怡杜婧.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危机下的银行监管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0,(5).

[4]郭田勇,陆洋.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3).

篇5

1月14日,海通证券正式五款柜台交易产品(简称OTC产品),成为业内首家柜台交易业务上线的券商。

与现存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发行不同,海通证券此次明确提出产品预期收益率:两周到一年期产品收益率从4%~7%不等,收益率已经赶超银行理财产品。

“海通推出的OTC产品一大看点就是收益率比较高,5万的认购起点也非常亲民。”启元财富产品经理范曜宇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称。

采访中获悉,业内人士多认为,OTC产品首先极有可能抢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

《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其他已经获批的6家试点券商也都在摩拳擦掌,计划紧随海通证券,提供的柜台交易产品也将多种多样。目前面世的主要是固定收益类产品,这意味着和银行、信托的理财产品将直接“打擂”。

券商纷抢OTC 资格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24日,海通证券同国泰君安、国信证券、申银万国、中信建投、广发证券、兴业证券6家券商同时获得首批柜台交易业务试点资格。

半个多月后,海通证券率先推出相关产品。

海通证券此次共五款柜台交易产品,其中“月月财”优先级6月期1号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5.6%,目前已经售罄,共募集1.5亿元;一年期产品上限3亿元,亦很快售罄;其他14天、35天、91天三款产品计划募资5个亿元,同样受到追捧。

其他获批券商也正在为发行产品积极筹备中。记者从广发证券、兴业证券相关工作人员处得知,他们正在积极推进OTC建设,研究产品设计。

“我们公司以主动投资能力见长,谨慎推新品。对于OTC产品,要有特色,要能体现公司特点,不能冒进。”兴业证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尚未获批的券商也不甘落后。据了解,近期,又有12家券商赶赴协会参与柜台交易业务资格评审答辩,分别是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齐鲁证券、山西证券、西南证券、招商证券、东吴证券、中银国际、长江证券、华泰证券和南京证券。

产品线将多样化

所谓的柜台交易市场,是指券商以自有客户为参与主体、自行创设产品为核心的场外交易场所。和投资者熟悉的交易所市场(场内市场)不同,柜台交易市场没有统一集中的交易场所,没有统一的成员资格,也没有统一的规则制度,主要采取一对一协商交易或报价交易方式,交易多样化、个性化的非标准产品。

中信建投分析师魏涛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券商建设柜台交易市场是“资本中介”功能的体现。在这个市场,券商自主设计的权益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股权产品、基金产品、金融衍生品,包括基于融资融券和约定购回式交易的客户收益权转让等品种都可以交易。

届时,在柜台市场,券商充当撮合商,撮合客户与客户的产品转让,甚至还可以发展做市商,进行客户与券商的协议转让。

目前的券商创新主要以固定收益类为主,本次OTC也不例外。但是对于柜台交易来说,未来最大的意义在于股权交易产品。

“中小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上市,需要层层审核,目前有大量的企业在排队。目前即使新三板已经推出了,但只针对园区内高科技企业,满足不了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的股份交易需求,因此券商筹建的柜台交易市场可以满足大量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西部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程晓明说。

据了解,首批试点券商中,光大证券和国信证券就提出了柜台交易市场以股权产品为主的建设方案。

“叫板”银行理财

在业内看来,海通证券的OTC产品,既然首次提出了预期收益率的概念,以海通证券的投研能力和资金实力,实现预期收益问题应该不大,而中间灵活的交易方式,增强了资金流动性,是区别于目前市面上其他理财产品的主要特点。

“目前的券商非证券市场类创新业务,一定比例都是通过券商与信托之间的合作完成的,毕竟信托类资产在市场上的高收益产品,只有配置此类资产,才能提高产品的总体收益率,这与险资介入信托资产的逻辑是一致的。”范曜宇称。

据知情人士介绍,海通证券此次的大手笔,也在于联合公司内部多部门间进行合作创新,对部门间协同作战能力要求较高,而假以时日,一旦柜台交易产品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增加,将赋予平台上券商自有产品乃至外部产品更多的价值。

“如果以后这类产品在OTC广泛交易,市场资金肯定会追逐,因为能增加流动性,对于持有者来说,减少了持有产品的风险。”光大证券资管部一位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道。

采访中,多数受访者表示,海通证券OTC柜台交易产品的发行,第一冲击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市场。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银行业务;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银行业务的特点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资产规模小、发展不确定性大、经营信息不透明等属性,这也使得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业务呈现以下特点。

1、中小企业的银行业务额度小、时间短、频率高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对银行资金的需求额度也相当较小,而且由于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提供足够的抵押资产,因此,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远小于大型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中小企业主要面临流动资金短期的问题,其对银行资金的需求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而从商业银行角度看,由于中小企业发展不确定性大、抗风险能力差,为有效管理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业务中长期贷款比率远低于大型企业,短期贷款则占绝对优势。此外,中小企业的经营常常受资金流动性的约束,因而,中小企业的贷款频率远高于大型企业。以上的特点要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业务应做到简化、快捷、灵活,这样才能更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2、中小企业的银行业务风险相对较大

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资产和收入规模小,行业地位低,受外部市场环境影响大,经营发展容易陷入不稳定的状态,而且,多数中小企业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质量差且不透明的问题。因此,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银行业务风险较大。

3、中小企业的银行业务单位成本较高

按照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无论授信规模大小,其授信程序都要包括基本相同的步骤。中小企业银行业务的频率比大企业高,而户均业务规模大大低于大企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明显高于大企业。较高的综合融资成本也制约了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业务的积极性。

二、中小企业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制度和政策尚待完善

不同于大型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无需公开披露财务信息,且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的质量较差,商业银行很难通过一般渠道获取其完整、真实的经营信息,因此,当前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不适用于中小企业。此外,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是额度小、时间短、频率高、要求急,为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就不能照搬与大企业类似的信贷操作流程,而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相关程序,提高服务效率、灵活设计信贷条款。

2、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业务的激励机制不足

一方面,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财务信息不透明,目前银行普遍实行的信贷风险责任追究制度使得很多信贷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愿意冒风险发展相关业务。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大多数银行对信贷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还是以财务指标为主,对信贷人员的奖励的多少取决于贷款金额的大小及企业的综合贡献度,而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金额较小,综合贡献度不高,于是,在这种考核机制下,银行从业人员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

3、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品种单一,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要

虽然各家商业银行都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但多数与面向大型企业的金融产品没有根本的区别,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小企业具体的经营特点和实际需求。一方面,短期贷款、商业票据、信用证等传统融资工具结构与功能过于简单,已经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的新发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开发中多数时候只是考虑中小企业在某一时期或某一方面的融资需求,而未把他们纳入到整个经营过程中来进行金融产品创新。

三、发展中小企业银行业务的建议

1、建立与中小企业特点相适应的信贷制度

首先,商业银行应建立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的过程中,财务报表和经营规模不应是决定性因素,以下的非财务因素值得关注:①行业状况,指中小企业客户所属行业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②企业主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主的综合素质、个人信用状况和其对企业的影响力等;③管理状况,指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现有发展阶段的匹配程度;④历史信用记录,涵盖了中小企业

金融机构、政府有关部门、商业交易等方面的信用情况。

其次,优化审批机制。一方面,改进货款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合理分配授信权限。商业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下放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审批权,加大基层行和信贷员的贷款权限,允许基层行在核定的贷款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以减少审批层级,提高审批效率。另一方面,精简审批环节。比如,对中小企业的授信调查与审查可同步进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授信额度的核定与授信审批可集中实施。

2、构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改变传统的数量型的适合于大企业客户业务发展的业绩考评机制,建立独立的中小企业银行业务评价方法,包括独立核算中小企业信贷成本,独立测算中小企业贷款利润,独立考核中小企业贷款质量。在业绩考核指标的设计上,可以从资产利润率、不良贷款比率、市场占有率等多角度综合考虑,兼顾规模、收益和风险因素。

明确中小企业银行业务各流程环节相关人员的尽职要求和尽职免责规定。摒弃传统的对单笔、单个客户贷款责任追究的方式,在考核整体质量与综合回报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尽职评价。对银行工作人员由于主观原因形成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在工作人员勤勉尽职、经办业务整体收益覆盖风险的情况下,予以免责。真正做到失职者问责、尽职者免责。

3、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

一般信贷类产品创新。由于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不动产作为抵押品,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除不动产抵押贷款以外的其他形式的信贷产品:①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指中小企业以其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的授信;②存货质押贷款,指中小企业将其存货放于商业银行指定的仓库中用于为银行贷款提供质押担保,当企业销售需要提货时,须凭借银行加盖公章的出货单提货,货物销售款项用于提前清偿银行贷款或由中小企业另行提供补充新的存货作为质押品;③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指中小企业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经相关权威部门评估后,以此为质押所发放的贷款。④自然人担保贷款,以法定代表人的个人财产作为抵(质)押或担保的贷款,实际上由法人代表承担无限责任,从而促使中小企业主动增强还款意识,降低信贷风险。

理财类融资产品创新。主要包括:保付业务,指商业银行通过收购销售商的应收账款,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活动;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中小企业贷款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在2012年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已经明确将中小企业贷款列为开展此类业务的基础资产。

租赁类融资产品创新。融资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新型融资方式。具体操作中,由商业银行作为出租人购买固定资产,作为承租人的中小企业以支付租金为代价,获得该资产的长期使用权。不同于银行信贷主要关注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经营业绩,融资租赁更加看重租赁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是否足以支付租金,因此,该业务能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特别适用于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

参考文献:

[1]侯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北方经济,2010(2).

篇7

今年以来,受股票市场和高收益、高风险的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影响,部分银行理财投资需求遭遇分流,今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逐渐从固定收益类型转向真正浮动收益型的产品。

截至11月30日,在Wind统计的超4万只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南洋商业银行的结构化产品以16%~18%的预期收益上限占据了预期收益最高的前三名,遗憾的是,这三款产品中,一只实现了11.2%的收益率,另两只仅实现预期收益率的下限,为1%。

据记者了解,虽然南洋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化产品100%实现了保本,但个别预期收益较高的产品最终并未达到期望的浮动收益,以收益下限1%或0.1%收尾。面对市场疑问,南洋商业银行的有关负责人日前认真接受了《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

保本需求掣肘投资

在超4万只人民币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排名前三都被南洋商业银行所占据,分别是2015年南商添权-沪深联动系列沪深300指数挂钩结构性理财产品F14006、2015年南商添权-沪深联动系列沪深300指数挂钩结构性理财产品F14008、2015年南商添权-沪深联动系列沪深300指数挂钩结构性理财产品F14007,预期最高收益率分别为18%、17%、16%。但遗憾的是,除了第一只实现了11.2%的收益率,另两只仅有1%的收益率。

“2015年上半年,我行依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发行了挂钩沪深300指数的结构性产品,共发行9款,占比为5.88%。截至目前,我行发行的所有结构性理财产品总体的预期最高收益达成率为93.46%。”12月10日,南洋商业银行向《投资者报》独家公布了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数据。

根据银行内部统计,截至发稿日,南洋商业银行向公众共发售153款理财产品,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4.50%。

尽管多数结构化产品达到了预期最高收益率,但从整体4.5%的年化平均收益率来看,距离其他银行数据仍有差距。

南洋商业银行有关负责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随着信用风险的积聚,银行开始关注理财产品信用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从市场来看,在固定收益向浮动收益转型的过程中,类似保本的客户期望某种程度上对银行的投资决策产生制约。

“国内银行理财市场大部分是面向一般的个人投资者,主要特点产品种类较多、投资门槛较低、购买便利等。我国大部分购买银行理财的客户理念偏保守型,因此各大银行对产品类型的设定还是主要以固定回报、低风险、中短期产品为主。”格上理财研究员樊迪表示。

投资收益压力增大

樊迪告诉记者,银行理财市场前几年发展十分迅速,市场规模每年增长30%~50%。但近一两年增速可能会因P2P、余额宝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的分流影响而有所下降。

从投向上看,银行理财资金投向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债券、信托、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银行理财收益的整体下行为银行稳定客户和投资风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并未缓解,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仍然是目前的政策重点;同时,经济动能疲弱、信用风险不断上升,货币政策维持偏松基调,以推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在此背景下,人民币经过多次双降,其资产总体收益下降是市场的必然趋势,并将持续一段时间,而所谓的‘资产荒’,则表现为由于资金端成本未同比例下行,给投资端带来的压力。”南洋商业银行有关负责人说。

据悉,南洋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按投资方向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和资管类理财计划。

主推结构性理财

转型之下,据相关人士透露,结构性理财产品目前是南洋商业银行主推的理财产品类型。

据记者了解,南洋商业银行的结构化产品目前主要通过基础资产获得无风险收益,并将该收益投资于以汇率、利率、商品为标的的期权产品,投资标的的选择取决于客户的市场投资经验、风险偏好,以及标的资产的预期市场表现。

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 金融产品 金融服务 创新

一、郴州农村金融创新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概况

2009年以来郴州地区涉农金融机构共推出金融创新产品16个,探索服务方式创新8项。其中金融产品创新方面,重点在宜章、嘉禾两县开展了“农户联保贷款+农户贷记卡一卡通贷款”、“信贷+保险贷款”、“订单农业贷款”与“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方面,重点以中国农业银行的“惠农卡”和农村信用社的“农户贷记卡”为载体,对符合资信条件和贷款发放标准的农户实行一次授信,随借随还,循环使用,大幅提高信贷效率。另外,郴州进一步拓展辖内农村金融资源,浦发银行在湖南首家“村镇银行”已正式落户郴州辖内的资兴市,郴州市政府已与长沙银行、上海浦发银行长沙分行、中信银行长沙分行、光大银行长沙分行等金融机构来郴州设立分支机构进行了意向签约。

(二)农村金融创新初现成效

一是提高了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户因抵押资产不足、贷款审批时间过长等原因造成的贷款难问题。9月末,郴州市农户贷款余额721388万元,同比增长45.95%;农村企业贷款余额618506万元,同比增长13.69%。二是降低了涉农贷款的信贷风险,极大增强了涉农金融机构的放贷信心。以嘉禾县烟草订单农业贷款为例,截至9月末,该县农村信用联社已累计收回烟草订单农业贷款2064万元,目前贷款到期收回率达100%。三是提高了农户、商户的贷款效率。如“惠农卡”、“农户贷记卡”等信贷服务创新的开展,有效解决了农民和商户贷款手续繁杂等问题。

(三)当前农村金融创新主要特点

一是以加强和改进农村信贷服务为重点。当前融资难问题依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此,近年来解决融资难问题、增加农村信贷投放一直是金融部门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首要任务。一方面,金融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增加涉农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和投放规模。2009年1-9月份,郴州市金融机构新增农业短期贷款15.45亿元,同比多增10.32亿元,增长201.34%。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努力增加农村信贷的可获得性。如在郴州大力推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业务,9月末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到29.24亿元,比年初增加5.49亿元,比年初增长23.11%,同时还在宜章县、嘉禾县开展农户林权抵押贷款、订单农业贷款等创新信贷产品试点,在资兴设立村镇银行,在嘉禾县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二是以信用担保机制创新为主要内容。当前制约农民获得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品,因此,信用担保机制创新成为近年来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例如,郴州嘉禾县开展的“农户联保贷款+农户贷记卡一卡通贷款” 通过建立农户信用档案,以行业协会为会员提供担保,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对42787户农户开展了信用等级评级并建立了信用档案,已获贷款支持的农户达26243户,其中通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农户贷记卡一卡通贷款”模式累计向6318户农户发放贷款17238万元。另外,“信贷+保险贷款”以保单质押为基础、“订单农业贷款”以结算账户和保单质押为基础、“农户林权抵押贷款”以林权抵押和保单质押为基础进行信贷发放,这些信贷创新产品都是信用保证贷款、动产或者权利质押贷款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创造性延伸。

三是以外部政策支持推动为主要动力。与城市金融服务相比,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和深化程度、农村金融机构创新能力都还有待提高,因此,农村金融创新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政府推动型特征。如2008年11月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 》,加大了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郴州市地方人民银行、银行监管部门联合地方政府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出台了对金融支农贷款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相关鼓励措施,形成创新合力,推动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大力开展订单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试点。其中,宜章、嘉禾县分别由县财政拨款500万元、100万元设立农业贷款专项发展基金,对贷款风险进行补偿,同时规定对获得银行农业贷款支持的农业企业或农户给予不超过1年的贴息,贴息率为贷款本金的2%,对发放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按照净增贷款的0.15%给予奖励。

四是农村金融创新的内生性不断增强。近年来,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的农村金融需求推出了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农村金融创新的内生性不断增强。其主要表现就是农村金融创新开始出现多元化趋势,“因地制宜”的地区差异日益明显。以郴州为例,在辖内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总体上还是以解决农户小额贷款需求为主,因此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联保、互助贷款;而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县市,农民贷款需求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小额种植、养殖户贷款向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转变,如在宜章开展的农户林权抵押贷款,以及在嘉禾针对烟农开展的订单农业贷款等,均体现了较强的需求拉动型特征。1-9月,宜章县农村信用社对林农和林业经营大户授信总额达2000万元,其中实际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330万元;嘉禾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对1825户烟农发放烤烟订单农业贷款2159万元。

二、农村金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影响金融支农积极性

一是农业保险服务不健全。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大部分地区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农业保险的综合配套政策至今没有出台,商业性保险更鲜有介入,保险覆盖面低,保险公司只选择风险较低、且国家财政有一定补贴的涉农项目进行承保,并且保额相对较小,贷款风险难以覆盖。以郴州宜章的林权抵押贷款为例,某种养大户在农信社对2097亩林地办理100万元的林权抵押贷款,按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宜章支公司出具的保单保险条款计算,总共可以获得20.28万元保险,一旦发生意外,农信社将有近80万元贷款本金及利息面临风险。二是农村抵押担保体系建设滞后。受限于现有的农村产权制度,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主体仍然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资产,县域信用担保机构又普遍存在着担保资本金低、不能放大担保比例、担保费用高等问题,而按照农村金融创新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建立的涉农担保公司由于财政资金不到位,迟迟没有设立。

(二)农村信贷成本偏高,成本补偿措施不到位

一方面,农村信贷优惠利率难以执行,金融支农成本普遍偏高。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成为支农主力军,由于涉农贷款风险大,贷款发放和收贷收息成本高,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农村信用社只好大幅上浮利率,向农户转嫁成本;同时由于农信社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贷市场缺乏竞争,信贷资金供不应求,利率市场化水平较低。据统计,郴州农信社09年1-9月的一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9.21‰,比基准利率上浮了近73%,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户的负担,削弱了支农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利率水平偏高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服务缺乏足够的成本补偿机制。目前,各地政府对农业的扶持补贴政策、对金融机构的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政策力度普遍不够,支农补贴资金因来源渠道复杂、使用分散,难以形成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的合力,未能发挥财政贴息资金在吸引金融投入方面“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农村金融创新发展

一是资产评估建设不规范。以宜章的林权抵押贷款为例,宜章县森林资产评估中心作为林业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缺乏独立性,由于是自己评估,自己监管,评估管理不够规范,容易导致抵押物估值风险,另外该中心目前只有2名评估人员具备评估师资质,无法及时满足贷款林农的评估需求。二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目前农村征信体系刚刚起步,受信用数据采集等因素制约,农业企业、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问题,金融机构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较高。同时,农村信用评级制度缺乏规范统一和有公信力的标准,信用担保机制尚不健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缺乏必要的社会信用基础和有效的信用保障体系,开发新产品仍然面临较大风险。另外,财务和法律咨询等相关服务在农村地区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

(四)农村金融体制不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尚待完善

一是随着市场化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精简机构,农村机构网点陆续撤并,农村金融服务力量减弱,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据统计,2008年末郴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机构网点数分别为160家和287家,和2003年相比分别减少了90家和47家,5年间分别减少了36%和14%。二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央和省级两级,市级审批权限较小,县级支行基本上只有调查权,导致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创新产品试点的权限有限,创新原动力不足。目前农信社基本上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由于缺乏有效竞争,部分基层农信社主动创新意愿不强,对金融创新的认识不够,经常视所谓的变通为创新。三是目前对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的监管规则欠缺,与农村金融创新相关的权利、义务得不到有效的规范,一方面导致了金融机构创新缺乏必要的政策依据,另一方面也使得监管部门虽然积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开展服务创新,但同时缺乏相应的保护和鼓励措施来推动新业务的开展。

(五)农村金融创新单一,金融供给效果有待提高

一是从农村金融创新的主体及其动力机制看,创新还没有在普遍意义上成为金融机构为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而做出的自发性市场行为,政府的外部推动和政策诱导至今仍然是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二是从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容及其效果看,目前金融机构提供的农村金融创新服务及产品主要集中于信贷领域,而在投资理财、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涉农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具有普及意义的金融创新还十分有限。尤其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三农”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如农村金融服务领域从传统的种养业向特色农业、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展,需求主体由单一、分散的农户向龙头企业、各种农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联合体扩展,金融服务需求由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向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大型农机具、扩大生产能力投资的中长期融资需求扩展。对这些变化和由此衍生的新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现有的以增加信贷供给为核心的思路和服务理念已经难以满足。

三、促进农村金融创新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在风险分担方面,进一步加快信用担保机制创新。一是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担保机构、发展投资担保基金,发挥担保基金的杠杆作用。二是要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推动各地政府开展农业保险补贴方式和品种创新试点,降低农户贷款风险,发挥保险和信贷的联动作用。三是拓宽融资担保方式,扩大抵押担保品范围。试点推行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抵押贷款与养殖水面使用权贷款等。对市场化运作、收益稳定、有还贷保证的企业,可推出仓单质押、动产(存货)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贷款。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成本补偿机制

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收益,促进商业可持续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财税等政策支持鼓励农村金融创新。以财政贴息资金为来源,将分散在政府各个部门的支农财政资金整合成统一的农业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支农贷款进行贴息,对金融支农创新予以奖励,对相关的损失予以一定的补偿。可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税收负担,对各类金融机构发放的农业贷款、创新业务品种减免营业税及相关税费,允许支农贷款在税前足额提取损失准备金,并按一定比例税前核销损失。二是通过地方财政拨款,对获得银行机构新增人民币农业贷款支持的农业企业或农户给予贴息,为参保农业企业与农户提供保费补贴,降低企业和农户的成本支出。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创新激励机制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机构降低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当前,可充分利用现有人民银行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加快构建农村信用信息平台。二是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增强农村资产流动性。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培育耕地、林地、农业专利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与农村金融服务及创新相关的农村产权登记、评估、交易流转等中介服务。三是在金融机构自身建设方面,要尽快建立激励约束有效的农村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建立完善适应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缩短管理链条。四是加强对农村居民进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引导农村居民使用现代金融工具和产品,提升金融意识。

(四)加大金融服务领域,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服务意识,转变过去将贷款服务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要方式的传统思路,在农村地区积极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在服务领域方面,除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金融机构可在农村地区更多地开展银行卡、支付结算、保险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并在融资顾问、资产管理、资本运作、产业资源整合、企业改制等领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在促进融资方面,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农业类中小企业债权股权融资,如对一些经营效益较好的农业企业,可考虑允许和鼓励其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工具进行融资;对有稳定现金流收入的涉农行业,如农村电网、农村收费公路和农村旅游风景区等领域,可以积极尝试资产证券化操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白林虎,张源源.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J〕.现代企业,2009,(3)

〔2〕尹燕海.农村金融创新中两种模式的成功经验及问题探讨-基于辽宁省大连地区农村金融创新实践的调查思考〔J〕.农村经济,2009,(4)

〔3〕王东胜.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关键穴位〔J〕.农村金融,2009,(2)

〔4〕丁竹君,柳华.农村金融供给与创新研究〔J〕.开发研究,2009,(4)

〔5〕罗玉冰.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9,(4)

〔6〕李影,蔡玉胜.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回顾、借鉴与对策-基于东北地区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9,(4)

篇9

[关键词]旧巴塞尔协议;巴塞尔报告;新巴塞尔协议;三个支柱

一、新巴塞尔协议与旧巴塞尔协议的由来

当今社会,本国银行跨境经营业务早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外国银行机构在境内也大量涌现,其所带来得监管困难已非任何一国能够独自解决,某一银行的倒闭很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由此,十国集团国家于1975年2月在巴塞尔成立了“银行规则与监管实践委员会”,后更名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巴塞尔体制就是在巴塞尔委员会这二十多年来颁布的一系列有关银行监管的原则、规则、标准和建议的巴塞尔文件中确立形成的,它主要由1983年的《巴塞尔协定》、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1997年《巴塞尔核心原则》及其系列文件组成。其中,监管的核心内容是对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的有效监管。最著名的当属1988年颁布的《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又称“巴塞尔报告”或“巴塞尔资本协议”)。随后,巴塞尔委员会又对“巴塞尔报告”作了诸多补充规定和修正。2001年6月25曰,巴塞尔委员会发表了经过两度修正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三个征求意见稿,决定将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推迟到2002年初,并于2004年底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进行了定稿。从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到1999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人称“新巴塞尔协议”)第一个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再到2006年底新协议的正式实施,时间跨度长达30年。笔者在本文中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为分水岭,此前的所谓旧巴塞尔协议实际上包括1988年的《巴塞尔报告》及其后的补充规定和核心原则,而新巴塞尔协议则统指2001年6月截止的三个征求意见稿。

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将完全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在服从国际“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应对国际化竞争。中国银监会在2007年下发的指导意见中就指出: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实施新资本协议不仅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符合长远发展目标,而且在技术上具备现实可行性,在经济上也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

二、旧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巴塞尔报告》

虽然在旧巴塞尔协议中,1997年颁布的《有效监管银行的核心原则》是巴塞尔委员会多年工作成果的汇集,它分别在7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有效银行监管必备的25项基本原则,但从根本上看,《核心原则》正是在《巴塞尔报告》的基础上凝结、发展而来的。《巴塞尔报告》在协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巴塞尔报告》首次对资本进行分类,并提出了“资本充足率”的概念,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之为资本充足率报告。

《巴塞尔报告》同时也反映出报告制定者监管思想的根本转变,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是监管视角从银行体外转向银行体内。其次,监管重心从母国与东道国监管责权的分配转移。从资本标准及资产风险两个方面对银行提出明确要求。再次,报告开始注重资本金监管机制的建设。最后,报告规定了过渡期及各国当局自由度的安排。 《巴塞尔报告》的推出意味着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过渡。此后围绕银行监管产生的核心原则或补充规定等,都是在报告总体框架下对报告的补充和完善。

三、“三大支柱”确立新巴塞尔协议的精髓

1997年7月全面爆发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引发了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风险的全面而深入的思考。由此,诞生了1999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又称“新巴塞尔协议”)。被誉为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的分别是: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原则、市场纪律规则。

支柱一:最低资本要求

从新协议的名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可以看出,巴塞尔委员会继承了旧巴塞尔协议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资本占风险总资产的比重仍然保持在8%,仍将资本金要求视为最重要的支柱。然而,新协议的资本要求已经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化,将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从原先的信用风险拓展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这一变化表明,巴塞尔委员会已充分认识到随着各国际银行金融衍生工具的急剧增长,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已成为了仅次于信用风险,威胁银行发展甚至走向破产末路的“杀手”。新协议在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本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即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所需资本的各12.5倍之和作为分母。

新协议规定的“最低资本要求”克服了旧协议存在的一些弊病。首先,OECD成员国的标准地位退居次要位置,将主要按外部信用评级的高低进行风险权重的计量,即使要对资产进行风险评定,也要求银行依靠自身的风险评估或是根据一些国际性评级机构的评定结果而定。其次是增加了风险级次,在原有四个风险权重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权重。最后,新协议所考虑的最低资本要求不仅取决于某一种资产单一风险的特性,还考虑各种资产风险的相互关系。银行风险若集中于单一借款者或与某一借款者高度相关的借款者,则其风险变动极易扩大化。因此,新协议建议各银行在采取内部评级方法时要考虑到这一情况。可见,新协议在细化银行资产风险的基础上,更考虑了各风险的相互作用给银行资产稳定性带来的影响,这是旧协议中单一的信用风险所无法比及的。

支柱二:监督检查原则

从新巴塞尔协议可以看出,巴塞尔委员会强化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职责,提出了较为详尽的配套措施。监管当局的具体监管职责包括:

(1)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四大原则。原则一:银行应具备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总量资本的一整套程序,以及维持资本水平的战略。原则二:监管当局应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及其战略,以及银行监测和确保满足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若对最终结果不满足,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原则三:监管当局应希望银行的资本高于最低监管资本比率,并应有能力要求银行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本。原则四:监管当局应争取及早干预从而避免银行的资本低于抵御风险所需的最低水平,如果资本得不到保护或恢复,则需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2)监管当局检查各项最低标准的遵守情况。银行要披露计算信用及操作风险最低资本的内部方法的特点。作为监管当局检查内容之一,监管当局必须确保上述条件自始至终得以满足。委员会认为,对最低标准和资格条件的检查是第二支柱

下监管检查的有机组成部分。

(3)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其它内容包括监督检查的透明度以及对换银行帐薄利率风险的处理。

从银行角度看,新协议明显要求各银行加快制度化进程。新协议特别要求,商业银行除了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行事之外,还必须向监管当局提交完备的资产分类制度安排、内部风险评估制度安排等,从而使得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方法得到有力的制度保证。对监管方法,新协议仍然强调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二者并用的主张。

支柱三:市场纪律规则

在旧协议中,巴塞尔委员会更多采纳的是银行信息不宜公开的观点。这些观点大多认为:银行业务具有与其他行业明显不同的特殊性,无论是吸收存款还是发放贷款,都涉及到客户的商业秘密。因为银行作为一个高负债经营的特殊行业,信息公开就会影响到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业的安全与稳定。公众也普遍对银行怀有“不会破产”的概念,将银行与国家机关相类似,对银行资本营运状况漠不关心,从而加大了道德风险的发生。但新协议采取的“市场纪律规则”显然摒弃了这些观点,试图以推进信息披露来确保市场对银行的约束效果,从而将市场对银行的有效监督纳入了巴塞尔体系中。巴塞尔委员会第一次提出“全面信息披露”的理念,认为不仅要披露风险和资本充足状况的信息,而且要披露风险评估和管理过程、资本结构以及风险与资本匹配状况的信息。此外,委员会还对所披露信息的定性和定量要求也作了规定。核心信息和附加信息也要有区别的进行披露。同时,新协议对信息披露本身也要求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并要求对银行的信息披露体系进行评估。

由此可看出,新协议更倾向于将银行作为公众公司来看待,强调以市场的力量来约束银行,认为市场是一股强大的推动银行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并全面控制经营风险的外在力量,具有内部改善经营、外部加强监管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公众公司的银行只有像其它公众公司一样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理顺了委托关系、确立了内部制衡和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建立风险资产与资本的良性匹配关系,从而在接受市场约束的同时赢得市场。资本充足状况和风险控制能力及控制记录良好的银行能以更优惠的价格和条件从市场上获取资源,而风险程度偏高的银行则往往要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提供额外的担保或采取其他保全措施。同时,信息披露所构成的社会公共舆论监督也是有效监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有助于减少监管中的道德风险。

四、新巴塞尔协议的监管特点

新协议考虑到了银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变革,特别是考虑到银行混业经营、资产证券化等新业务、新产品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影响,具有一定的涵盖性。新协议体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加强了对混业经营银行的监管,突破了对传统银行监管的“颈瓶”。新协议充分认识到众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实状况,在产品方面,涵盖了证券化资产和银行持有证券的资本要求。

(二)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敏感度。新巴塞尔协议在旧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管和风险权重的级次。通过对这两者的评估,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提高风险预警的敏锐性。

(三)制定了更灵活和动态化的监管规则。巴塞尔委员会在新协议修改稿中更主张有条件的大银行提升自己的风险评估水平,打造更精细的风险评估体系,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精致的基于内部信用评级的资本金计算方法。新协议允许银行实行的内部评级方法,使新的监管规则程显出一定的灵活性。而在市场风险评估方面,新协议引入了市场定价的概念(marked―to―market),使确立资本标准具有动态化的意义。

(四)重视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定量方面的要求更加精细化。新协议以三大支柱构建新的政策架构,并强调三大支柱的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本身是定量(资本计算)和定性(对监管过程、银行管理体制的要求和利用市场约束规则)方面的结合。新规则对信息披露也同时强调定量和定性的要求。

(五)银行运营状况更透明化。新协议将“市场约束规则”作为银行业务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质是将银行更真实地展露在市场中,受市场约束、监督、激励。信息披露的要求有利于打开银行内部的“黑匣子”,使银行资本运作趋向公开、透明。

新巴塞尔协议的诞生无疑是对旧巴塞尔协议的一次具有创新意义的扬弃。虽然新协议在风险方面、总体风险的协力控制方面、风险权重选择的客观、公正方面还存在一定障碍,但新协议无论从可选择的计量风险模式、动态化的风险监管机制,还是从定性、定量的监管标准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都对国际银行业务的监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国际银行监管思想的发展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

篇10

一、瑞典、芬兰两国企业债务重组基本情况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受东欧巨变及前苏联解体的影响,瑞典和芬兰企业的主要国际市场急剧萎缩,国内通货膨胀严重,货币贬值,导致瑞典和芬兰两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银行和企业债务危机。

受危机的影响,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大量银行贷款无法偿还,银行的不良资产大量增加,使两国的银行和企业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不少企业和银行宣告破产。

为了克服银行和企业的债务危机,两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处置不良资产,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通过对银行的重组和对不良资产的处理,以及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各项措施的成功实践和外部条件的改善,瑞典银行业终于在1993年下半年摆脱了进一步滑坡的局面,并逐渐走出低谷。瑞典政府在银行经营明显好转后,开始对其实行民营化,成功售出持有的银行股权,回收政府注入的资金;承接剥离和负责处置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也按比预期快的速度卖掉了所拥有的工业和房地产业的资产,收到了比预期好的价格。

芬兰也仿照瑞典的做法,政府对银行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通过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和出售,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其企业在1995年后开始走出困境,芬兰经济也走出低谷。目前,两国除了不断健全相关资产重组法律,加强建立法律框架下的法庭内的资产重组以外,仍保留了通过政府的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手段对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做法,并不断完善。

二、瑞典、芬兰两国企业债务危机治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强调政府采取行政政策措施在企业债务危机治理中的作用

1.政府成立援助银行的专门机构――瑞典银行援助局SBSA。它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拯救银行业,包括对银行注资、为银行债务提供担保、剥离银行的不良资产、银行的国有化和合并等。同时,政府还成立了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来监督整个过程。

2.合并银行。对于资产规模小、受冲击最大的储蓄银行,在政府的撮合下,所有的储蓄银行被并入全国储蓄银行总部SWEDBANK,成为其紧密控制下的分支机构。对于商业银行,政府通过购买银行的优先股的方式注资,将其国有化,并将其不良资产剥离给政府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AMC)。

3.实施“好银行坏银行”战略。瑞典政府灵活地采取了成立多个资产管理公司分散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其中既有政府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又有银行下属的民营资产管理公司。在运作中,兼顾处理速度和规模效益,对于问题严重的银行,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对于其他经营较好的银行,则由银行自身设立下属的资产管理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并不是全部收购不良资产,为了维持公平竞争,政府将一定比例的不良贷款按平均水平交由问题银行自己承担,所有不良资产按可实现的长期价值进行转让。

(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债务危机处理和防范机制

1.瑞典的做法:一是在公司设立之初,尽量使公司治理扁平化,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成本,不断提高公司的专业化程度,加快公司资金回笼,减少公司出现债务危机的几率。二是政府内阁设立国家债务办公室,在该办公室下设立国有资产债务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立一个改善国有企业经济状况基金会。国家将国有企业上交利润的10%给该基金会,由基金会用于挽救亏损的国有企业,在总体上平衡国有企业的盈亏。三是瑞典于1998年将所有国有企业集中到一个部门管理,在工商部下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不仅解决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的问题,而且参与对所监管企业的债务重组全过程。该类重组不进法庭,完全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指导下进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指导企业进行债务重组,一类按市场运作,一类按政策指导。按市场运作的企业,主要是将其所欠国有银行的债务转化为民营银行的债务或借贷,依靠资本市场,依法进行重组;按政策指导的企业,主要在政策框架下,通过购并、压低成本、优化资本结构等方式,实施重组。

2.芬兰的做法:芬兰政府认真吸取银行和企业债务危机的经验教训,调整企业重组体系,于1999年在工贸部下设立了国家贷款保证委员会,为大型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为各类企业提供贷款或直接持股,面向全国企业提供风险监测和评估服务,并专门成立地区重组小组参与所服务企业的重组工作。该委员会重组小组对企业进行重组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对企业进行重建。即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整合企业业务,出售或终止亏损业务,构建新的领导系统,改组公司,使之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二是将危机企业以合理的价格出售转让给别的公司;三是交给(ARSENAL)资产管理公司重组出售。该委员会还对所服务的3万户企业建立了风险评估系统,制定了危机诊断图,每年做两次风险评估。它把企业分成四大类,一是业绩好的公司,二是新设立的公司,三是濒临破产的公司,四是破产公司。该系统能及早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债务危机是否到了警戒线,及时进行治理,尽量减少破产的发生。

(三)健全企业债务危机治理的法律制度并依法治理

瑞典和芬兰在20世纪90年代银行和企业债务危机之后,颁布实施了《资产重组法》,开展了法庭内企业债务重组工作,依法规范了企业债务危机治理问题,并不断完善资本市场。重在同时保护债务人和债权人利益,鼓励重组,减少企业破产及企业破产对社会的冲击。出现债务危机的企业可以向法庭申请资产重组。有以下特点:

一是规定重组条件和期限。到法庭申请资产重组的企业,必须能够证明以后能够偿还50%的债务,从长期看有盈利能力。重组保护期(从申请保护到宣告正常化)一般为3―6个月,最长不超过12个月。在这个期限内,债权人不能向债务人追索债务。其目的在于保证债务的完整性,防止一部分人先受偿,同时让负债累累的企业有喘息的机会,不受债权人的干扰,静下心来研究重组和企业发展问题。在这个期限内有担保的债权人也受此限制。在经过调查、法庭宣判重组、债权人认可三个阶段后,可宣告正常化。

二是需要确定重组人。法庭裁定企业可以进行资产重组后,需由法庭指定或由债权人、企业确定资产重组人。原企业董事会仍然发挥作用,并有权决定是重组还是破产,与人相互制衡。

三是需要制定重组方案。重组方案由资产重组人和企业董事会共同制定,并必须取得60―75%债权额的债权人同意,才能呈交法庭批准。重组方案只负责债权、债务处理,并体现在财务上。方案批准后,即使有些债权人不同意,也要受此约束。重组方案批准后才可以减轻债务负担。一旦债务人按照重组方案,偿还了一部分债务,债权人没有权利再追索这部分债权。国家税收等同于一般债权。在企业实施资产重组过程中,不得拖欠职工工资。

四是法庭内的企业重组过程是一个诉讼过程。重组方案付诸实践后,在3个月内,企业经营和偿债无进展,法庭有权终止重组方案的继续实施。债权人对获得的清偿不满意,也可提出诉讼。通常情况下,债权人可以通过100%追偿、放弃利息和债权打折等方式获得清偿,但一般只能得到10―20%。

(四)对无法挽救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并妥善安置职工

三、建议

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切实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寻求化解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有效途径,做到既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又不能恶意逃废债权人尤其是国有银行的债务,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们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债务危机治理和债务重组的法律体系

在正在制定的新的《企业破产法》中,一定要加强对企业进行重组方面的规定,对能够挽救的危机企业进行挽救,在法律保护下对企业实施重组,减少破产及破产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企业债务重组做到有法可依,能够得到法律保护。必要时,可以制定《企业资产重组法》,明确债务重组的程序和规则,少破产,多重组。建立社会中介机构(人员)组成的企业债务重组管理人制度,提高效率,并加强管理。

(二)健全政府对企业债务危机进行防范和治理的机制

一是构建代表国资委对所出资企业能够进行债务重组的资本运作平台,并赋予必要的更换危机企业领导机构的职权。二是建立国有企业债务风险评估系统,对所监管企业适时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三是尽快制定国资委对所监管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办法,使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工作在制度框架下进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是设立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基金,为企业债务重组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

企业债务重组需要采用重组企业、债权转股权、不良资产出售和重组、资产证券化、以及吸引外资等多种方式,没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难以完成企业债务重组的任务。同样,没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债务重组必然产生对企业职工、金融机构和社会保障机构的反作用,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对无法进行债务重组又不得不破产的企业,其职工安置必然成为政府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以尽量减少对社会稳定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