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治理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治理基础知识

篇1

[摘 要]过去对于历史街区或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否,其标准主要是它们是否与国家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或者著名事件有关。这些行为都从根本上影响和恶化了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而对于历史街区的评估应当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之内。本文的目的则是对于这些保护价值、范围和保护设计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历史街区价值保护 设计

一、历史街区重新评估的重要性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之际,重新反思和评估城镇历史街区的保留价值迫在眉睫。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于历史街区的认识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化。在十数年前还被人们认为只是破旧而应当拆除重建的街巷,到了今天或许已经值得人们着手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但是由于无法将所有遗留到现在的街区都变成街区博物馆或老街巷体验区,所以,对于这些历史街区的评估工作是值得重视的。评估哪些街区适合重新设计,哪些街区应当最大可能地予以保留,而哪些街区的存在阻碍了历史的洪流。

在对历史街区重新评估的过程中,某些复兴对策和解决方案就已经摆在眼前。所谓的复兴就是通过历史街区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保护、修缮和进一步发展的财政和社会支持。这意味着历史街区在两个方面有重大变化,一是人们在历史街区的固有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其次是对历史街区经济基础的重构,这种重构有需要分清当前功能性和历史物质环境的不同保养手法。

但是,各种设计手法都需要在一个非常敏感的语境下展开,例如历史、传承、文化等等,这些条件既是一种限制又是一种值得珍视和利用的因素。既然所有的城市街区都免不了在时间的长轨上演进,而历史街区的演进则是在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种种破坏性革新和对于传统文化和街区记忆之间所作出的权衡。

二、历史街区重新评估的方法论意义

过去对于历史街区或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否,其标准主要是它们是否与国家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或者著名事件有关。但是对于这些建筑周边的环境则选择性地予以无视。

上述的这些行为都从根本上影响和恶化了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对于这种情况,解决方案之一是基于历史建筑或街区所在的地段而衍生出的保护举措。这种举措是针对历史街区在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物质遗留所遭受的工业化破坏而作出的反应。当代或者后现代注意城市设计和规划将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物质遗留摆置在一个醒目和最重要的位置。

但是这种强调已经无可避免地陷入一种符号化历史街区面貌的窘境和窠臼,而对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历史街区则缺乏关注。历史街区评估的首要工作形而上的,是对人们生活生产方式、伦理传统等等行为的考察,考察这些行为对与历史街区的形成产生了何种微妙的影响。而设计的原则就是如何应对这些行为在新形势下、新物质条件下的演进。然后才是物质层面的考察,例如建筑风格,时代痕迹之类。

格拉茨指出:“历史街区保护常常掩盖了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往往所修复的东西对城市整体文脉来说微不足道,而且因为所涉及的范围太小,以至于难以保留或再次成为更大城市结构中重要的历史文脉发源地”。

所以,对于历史街区的评估应当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的界定有三种方法,其一是理清历史街区的物质边界,其二是区分各个街区的特色和与其它街区不同的地方,其三利用经济和功能方面的各种联系。通过这三个手段我们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界定所要保护的历史街区已经它所影响和辐射的范围。为下一步的设计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

三、历史街区的各种价值

首先当然是历史价值,它是我问体察、丈量历史的活化石。通过对历史街区的考察,我们可以对以往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等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它是许多学科都可以倚靠的物质证据和推论依据。

其次是经济价值,对于历史街区的重新开发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前景。通过开发与其有关的产品和旅游业,它可以塑造十分文化的商业业态。而且它可以作为非常显眼和重要的城市名片,向外界推销其所在的城市。

第三是美学价值,传统街巷本身就具有非常广泛的美学价值,它是现代城市的基石。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它不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是一个城市的集体记忆源泉。由它而发端的种种灵感不知凡几。

我们有非常多的保护历史街区的理由,若然果真存有这些理由,那么保护和发展这些历史街区的设计原则的出发点都应该基于上述的几个价值,应极力避免以保护为名的过度设计。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历史的痕迹是对历史最大的保护,对于曾经所留下的痕迹,敬畏是一切设计的前提。

四、历史街区中的设计初探

历史街区的变革涉及到两个貌似不可调和的运动:对于历史街区的复兴开发和保护。前者试图改变历史街区的生态结构和物质结构,而后者则反对这一进程。其实不然,凯文•林奇说过:“为了现在以及未来的需要而对历史遗迹的变化进行管理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胜过对神圣过去的一味僵化的尊重。”

设计的立场应该是:当选择保护和改善某个历史街区的历史痕迹时,所有的设计都应该是对现有文脉的回应。当需要进行拆除时,新出现的东西应当恰当地尊重历史,提高整个历史街区乃至于城市的形象。使之达到与固有城市文脉的和谐共融。

设计的目标应该是:尊重历史街区的完整性和逻辑肌理,不需要盲目遵从,但起码在空间形态上要与之吻合。

五、结语

历史街区的各种形态都是各个特定历史时期各种社会生活、经济活动所遗留下的产物。如果说保护这些历史街区就是通过这些保护而存留既有的历史环境,让人们更好地体察它们所折射出的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物质生活的不同特征。

参考书目:

[1]《观看书写(建筑与文学的对话)》(法)鮑赞巴克/索莱尔斯,第一版2010年1月1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趋势;股东退出;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DF41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5-0026-07

近些年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问题在立法规定、司法实践及学界讨论中受到了颇多关注,惟论者多以少数派股东权益保护为研究视角。实际上,该问题似不能完全被少数派股东权益保护所涵盖。本文拟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方向及立法趋势下,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设计理念展开讨论。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方向

1.资合与人合

我国有学者认为,随经济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有限公司责任的有限性深入人心,人合性的特征也越来越淡化,越来越多的人在反思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更有学者针对我国台湾地区相关立法明确指出,“观察现行有限公司法制,可发现其人合公司之色彩实过于强烈,而有予以修正,使其回归资合公司本质之必要”。但另一方面,则有学者明确认为,“商品经济的大潮绵延不绝,世界范围内的公司制度改革也从没有停止过。有限公司的人合性不断被彰显是各国有限公司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有限公司越是靠近人合性,越具有个性;有限公司越是靠近资合性,越没有个性,就越像股份公司”。

对该问题,德国与法国学者的回答几乎一致:“从现行法律规定和公司的实践来看,资合公司和人合公司之间的区别已经不是很明显,至少,这些区别与法定的企业形式之间已经不再具有密切的联系。”“过去很长时间里,将公司分为‘人合公司’与‘资合公司’。这种区分曾起过根本性作用,但是,现在除了税法方面以外,这种区分已经失去了其重要性和明确性。”法国Herv·L·cuyer教授的叹言或许正反映了学者的心态和事实的发展,“……明晰真的如此重要吗?……或许,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正在形成……”。

我国另有学者指出:“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各种商事组织形态,就会发现任何企业都具有人合与资合两大特征,只不过其人合性与资合性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在有限公司之间,也存在着颇多引人注意的差别。以上观点自然有一定道理,因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自然人,还是法人等其他组织,股东间信任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股东间协商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因此,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法改革过程中,立法者为有限公司的出资人提供了两种可以选择的模式:即偏重于资合的有限公司与偏重于人合的有限公司两种模式。但是,股东人数较少、相互间存在紧密私人关系、股东间协商机制在公司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等,仍是绝大多数有限责任公司的本质特征。换言之,人合性仍是有限责任公司本质特征的重要方面,也是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基础与方向。

2.自治与强制

向以崇尚自由、重视效率著称的英国公司法,其特征就是在保留对债权人保护以及少数出资人保护等限制的前提下,在公司组织机构问题上尽量赋予出资人以契约自由权。大陆法系学者亦进行反思,“最近几十年来,有限责任公司也出现了危机。引发这种危机的原因,既有对多数持股经理管理人实行的不利税收制度,也有对规模较小的公司适用的法律规则限制性过大。”。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法最为重要的一项改进即是,所有与保护第三人、保护公司债权人无关的限制性规定都被抹去了。

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亦认为,“小型公司最重要之运作模式即是将契约自由贯彻于公司组织中,而非以法律强制划定公司机关、股东权内涵与权利义务关系。”。在闭锁性公司中,不要过多迷信公司法的规定和条款,而应更加相信由股东协议和公司章程所创造的公司内部规则,内部规则被认为是构建和维系股东之间关系的支柱。闭锁性公司中的股东应当被赋予广泛的自,如相互订立协议,就公司章程的适当条款讨价还价,以及通过内部规则来保护自己的投资等。大陆更有学者明确指出,有限责任公司自从来到世间,每个毛孔流淌的都是“自由的血液”,由于较少社会公众利益参与其中,有限责任公司没有理由不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享有同样的自治空间和运营氛围。

鉴于有限责任公司脱胎于合伙等人合性经济组织的历史渊源,鉴于有限责任公司先天的人合性经济实质内涵,鉴于公司在我国属于舶来品,政府、立法者都积极干预公司内部事务,我国公司自治色彩自始即甚为匮乏的现实情况,在健全保护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等第三人的强制性法律制度前提下,在我国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自由性、自治性进行大力呼吁、特别强调.具有特殊意义。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立法趋势

受前述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方向的影响,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立法趋势,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探讨,即个性与共性问题,换言之,即对有限责任公司应否设置针对其特点的不同规范甚至单独立法。

对此,国外有学者认为:“在实践中,有限责任公司属于最重要的公司形式,并且从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小姐妹’发展成为一个非常独立的组织制度。”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具有灵活性的法人是元可替代的,将有限公司作为股份公司的例外过渡到独立的公司形式的趋势是明朗的,从欧盟各成员国的发展趋势来看,先前将有限公司作为股份公司的“例外”的国家趋向于对有限公司单独进行立法了。意大利公司法改革的立法思想,亦转变至“为企业的设立、发展与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便利”,在此指导下,“首先就是将股份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截然分开,后者在改革之后完全脱离了股份公司的模式,不再被认为(也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小的股份公司’。相反,现在其组织机构自成一类,一切以‘股东个人’为中心,因此那些以前专属于人合公司的法律规则与原则现在也可以为有限责任公司所采用”。我国亦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法律调整上的差异将会越来越大,当这样的差异大到一定程度时,将二者置于同一部法律中进行调整将会产生问题。届时,作为法典的公司法也许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有限责任公司法和股份有限公司法。事实上,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立法进行调整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公司法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但有些令人费解的是,作为大陆法系国家重要代表的日本,于2005年制定统一公司法典时,却从表面上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类型。对此,日本学者解释为:“废除有限责任公司的决定则是源自另一制度的改革——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制度的废除。……一旦法典废除了最低资本额制度,并且允许任何人超过1日元即可虽已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形式的需求便将不复存在了。”依笔者观点,该学者的解释似乎显得有些表面化、简单化。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绝非简单地就在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问题,而更在于人合性、自治性与资合性、强制性的区别。实际上根据统计数据,在日本250万个商事公司中,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公司大体各占一半,而100多万个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大型公司,只有10%左右,其他的既小又封闭,公司章程通常设有股份转让须经董事会认可的规定,与有限公司并无实质性差别。可见,日本取消有限责任公司类型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其现实生活中的绝大部分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并无实质性差异,享有一定的通过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自治空间。

同时须注意的是,尽管日本2005年公司法典表面上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类型,而更趋向于英美国家公司法的立法模式,似乎并不区分公司类型。但实际上,美国及其各州在公司法构造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之一,即为确立公开发行公司与闭锁性公司分别规范的必要性,对公开发行公司和闭锁性公司分别设计不同的规则予以调整。英国公司法在模糊设计理念、高度自治精神下,使得公司出资者完全可以在法律的弹性下根据自身需要裁减公司的形式,英国私人有限公司法的目的在于建立中度的、具有弹性的规范体系,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目标。因此,有限责任公司类型并没有实质上消失,而在现实中大量存在。

因此,闭锁公司和公众公司之间的区别是由经济逻辑支撑的,表现在立法方面自然应所有不同。惟又该如何不同,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针对大小公司之特质予以立法规范者,主要可分为两种立法例,即德国之“有限责任公司”与美国(与英国)之“闭锁性公司”(close corpora-tion)立法例。……简言之,两者之主要差别在于:尽管前者意识到小型闭锁性公司与一般股份有限公司繁杂法制有所扦格,因而提出一套简易式之规范,然而仍不脱公司法为一“强制性的标准化权利义务关系”之思考模式,即其系提供另一套“定于一”之公司组织形态。后者则认为公司法系基于减少当事人交易成本的考量下,提供一套“预设之任意组织形态”,因而在未牵涉公共利益之事项上,应允许当事人以合意变更之。因此,其立法之核心在于允许“公司章程”或“股东协议”变更公司法相关规定之有效性,而允许多样而弹性的公司内部关系,或可称之为“契约式之公司形态”。我国亦有学者正确指出,由于受到立法哲理性认识能力的非至上性、立法语言表述上的模糊性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动不居性等因素的制约,妄图以一种一劳永逸的心态,用一个逻辑严密、无所不包的公司法典形式去“理性地”触及丰富多彩而又变动不拘的市场经济生活的立法努力是十分愚蠢可笑的。尤其是对那些依赖于市场范围狭小性和市场需求多变性的中小企业发展而言,与其特点相适应的有限责任公司立法必须摒弃所谓的“国家主义”立法哲学,在认识方法论原则上偏重于“经验主义”并适当限制“理性主义”的作用空间。惟其如是,公司立法方能体察并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不至于以法律规则的外形去“社会生活的实际”。简言之,有限责任公司立法应立足于有限责任公司个性化十足、人合性明显、自治性强烈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个性化、弹性化设计,以摆脱典型资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立法强制性特点明显的过多影响。

三、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设计理念

如学者所言:“公司治理之模式,因股东介入公司经营之程度轻重,因公司之型态是否为公开发行公司,是否为上市上柜公司,是否为跨国公司,而可能有不同之内容,不同之适用,与不同之效果。”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方向与立法趋势之下,股东退出机制的建立,亦有其不同于典型资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设计理念。

1.自由与限制

英国格林(Greene)大法官在一个著名判例中指出:“股东的正常权利之一是自由地处置其财产,并向其选择的任何人转让之。”我国亦有学者认为,股权自由转让原则是现代各国公司法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公司制度独领的根本原因,其与有限责任一道构成了现代公司制度的灵魂,成为现代企业的标志。作为包含财产权、管理权等诸多权能在内的股权,其价值体现的一种重要途径即是进行转让。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进行转让,股权可自由转让是股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现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在需求。

但亦有学者正确指出:“公司法理论认为,股东可以自由转让自己的股东权,股东权自由转让是公司法的基本法则或者生命源泉。但是,这种自由也是有限制的,如果股权转让的行为可能影响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时,就应当受到限制。”具体在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先天的人合性与自治性、股东间紧密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公司运营发展对股东间紧密关系及股东间自由协商机制的客观需求,使得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退出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亦成为维护其他股东利益、促进公司正常发展的客观、必然需要。因此,各国相关立法都设计了相应的限制制度。如在德国,公司章程可规定股权转让须经过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同意,公司经理或多数股东在裁量是否同意时,必须在限制股份转让、保护公司利益与转让股份以满足股东利益之间作出权衡,当然,原则上必须首先考虑公司利益。换言之,所谓“首先考虑公司利益”,当指为维护公司利益可对股东转让股权的权利进行限制甚至禁止。英国学者Sealy亦认为,在制定小股东救济的法律的时候,应当要非常谨慎。如果保护大股东多一些,小股东可能会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特别是在小公司中,小股东的声音将被大股东完全压住,无法对公司的决议施加一丁点的影响;而如果保护小股东多一些,则可能妨碍公司的合法经营。申言之,在肯定小股东转让股权退出公司权利的同时,亦须兼顾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须对两者进行合理、公平的衡量与取舍。

总之,一方面自由当属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公司的不可剥夺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限制又是有限责任公司本质特征及维护公司及其他股东合法权益的客观需求。两者相权,仍应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后者需求的前提下,确保前者内在要求的实现,为我们的首要选择。因为,“法律恰当的目标则是为生活于其中的个人创造一个私域,使他们能按自己的意愿活动。”国内也有学者指出,当事人意思自治是整个民法之精髓,作为民法之特别法的公司法亦当然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如果对于股东的股权转让予以过多的限制,将一个已经无意于再继续经营公司的股东强留在公司,对于公司自身发展未必有利,也必然会打击到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信心。因此,对于股权转让,应该是在自由基础上的限制,而不是在限制基础上的自由,这与《公司法》鼓励投资的立法理念一脉相承。

2.自治与他治

尽管我国有学者认为,“如果公司章程规定的股权转让规则优先于《公司法》规定的股权转让规则,无疑是舍合理的规则不用而采不合理的规则”,但实际上,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问题,何种规则才是最合理的规则,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做出最佳选择。换言之,惟有当事人根据公司自身特点、股东间关系等具体情况,通过平等协商确定的规则,才是所谓最合理的规则。正如学者所言:“关于公民个人知道的更清楚、更加擅长的那些事,国家并没有越俎代庖;相反地它做的是,即使个人有所了解,单靠他自己的力量也无法进行的那些事。”

但同时亦必须看到,完全的、纯粹的自治也可能并不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志,甚至带来负面结果。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当事人可能出于多种原因并不擅长行使自治权。如我国学者曾正确指出,尽管我国新公司法对自治给予了更多的强调和空间,但是自治究竟怎么能够实现恐怕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自治不仅仅是一个制度,它更是一种习惯,在我们国家自治的习惯究竟有多少,我们还要慎重研究,“在我们的律师队伍还没有那么发达、公司本身的素质就参差不齐、法院对公司法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的情况下,公司法的有所不为可能会出现大批有权而不会用权的股东”。美国亦有学者指出:“假设有能力在特拉华州设立公司的都是相对来说行事谨慎的人,那么从政策的角度考虑,对所有公司采用一套统一的受信义务标准是有道理的。但是相同的理由并不适用于其他的州。在其他州,设立时缺乏周密考虑的公司占了更大比例。因此,用不同的法律标准来治理封闭公司更为可行。”另一方面在于自治可能成为某些人实施不正当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如学者指出:“公司自治的局限性(失灵)主要是指如果欠缺必要的约制,单纯的公司自治可能引发股东之间以及股东与债权人、雇员之间的利益严重失衡。……法律规制的正当性在于克服公司自治的局限性,增强其可接受性,把当事各方的利益置于受到司法保护的非个人法中,使公司成为人人都敢于参与的游戏,不致异化成为弱者的祭坛、强者的盛宴。”因此,适度的立法干预也是必需的,而且,“当立法机关能够提前预测哪个规则或哪种类型的机制在处理机会主义行为的特定形式方面更为有效,立法机关将它明确规定下来要比每个合同双方不得不朝那个解决办法自己摸索时(也许这种摸索并不完全)成本要低”。当然,“立法者的强制性干预需要特别的理由论证。由此造成的自由丧失和费用必须带来一个比没有规范情况下更为有效的资源利用,或者当追求的是其他目的时,如公平、共享和公共福利目的,必须公开目的且其费用和手段是适当的”。

同时,作为正义的最高代言人和最终裁判者,法院必须在充分尊重当事人自治的基础上,保留对当事人自治的司法审查权。但需注意的是,法律对当事人自治的审查并非随心所欲,司法审查应以公司当事方对公司的共同期待为依据,其结果仍然应与当事人自愿平等协商的结果保持一致。而实际上,非公众持股公司的股东的期望要比公众持股公司股东的更复杂,在非公众持股公司中,各方经常不在法律文件中清楚地描述所有理想上他们希望管辖他们之间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投资者可能具有的但没有在有关法律文件中反映出来的期望可以包括把关键的雇员保留在公司、在商业决定具有连续的发言权和根据规定的模式分享利润。如果这种过程在非公众持股公司中发生,法律机制会通过为各方提供他们在理想条件下可能会达成的权利和义务而起到有价值的缝隙添充剂的作用,少数股东可以以此为基础申请救济。法院必须根据个案具体情况,探究当事各方在章程或合同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的合理期待或权利义务安排,进而作出裁判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有限责任公司法主要通过司法机关的司法实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司法判例才得以进一步发展的。

3.单一与多样

与典型资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享有相对畅通的退出途径——转让股权相比,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则显得有所不同。一方面,有限责任公司先天的人合性与自治性、股东间紧密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公司运营发展对股东间紧密关系及股东间自由协商机制的客观需求,使得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退出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即转让股权这一途径并非十分畅通;另一方面,该限制的存在及有限责任公司的本质特征,也为股东退出开辟了其他的途径。如股东意图转让股权时很难找到购买者:由于担心被卷入经营小公司需花费的时间和可能的麻烦,与公司没有任何现存关系的人通常不会对其感兴趣。即使对这些好奇的人而言,如果他们发现离开的股东是由于与公司中其他人关系紧张而被迫离开时,也很有可能转头而去。此情况下,似应为股东设置退出公司的其他途径。再如实践中可能会发生公司过半数股东反对某股东对外转让股权,但又都无力购买的情形,此时如简单地推定他们同意对外转让股权,从而使他们不欢迎的股东进入公司,显然不利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和公司今后的经营和发展,参照其他国家公司法的规定,为平等地保护各方主体的利益,可以有条件地承认公司或其他股东具有指定第三人购买的权利。可见,有限责任公司的先天特点及股东处分股权的内在需求,决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多样性。

篇3

一、室内宣传

1、在***摆放电信诈骗内容的宣传折页,供客户随时阅览,帮助客户了解金融知识。

2、指定专人佩戴志愿者绶带为客户讲解电信诈骗的金融知识。

二、室外宣传

篇4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是贯彻实施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又一重大立法成果,是我国禁毒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绩效考评是推进各级成员单位禁毒宣教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日常化的有效机制。沿滩区妇联十分重视此法的宣传教育工作,成立了以陈家芳主席为组长的沿滩区妇联禁毒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妇联,负责宣传活动的安排部署和监督检查。专门召开会议,制定方案,全面部署全区妇联系统《禁毒法》宣传行动工作,并配备了专用电脑,开通了互联网,并按要求将禁毒网设为电脑的首页,落实人员专门从事禁毒工作的宣传人员,并把禁毒宣教工作与妇联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禁毒工作与综合治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纳入全年维稳、综合治理以及“平安家庭”创建的目标管理工作之中。做到有部署、有措施、抓落实。

二、狠抓妇联系统自身的学习、贯彻和落实

沿滩区妇联禁毒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决定,首先在妇联系统内抓好宣传教育和落实,进一步提高妇联干部对禁毒工作的认识,为“六进”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利用各乡镇妇联主席、各系统妇委会主任工作会的时间,对各级妇联主席、主任进行《禁毒法》培训,对《禁毒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党和政府关于禁毒工作的方针政策、禁毒人民战争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当前禁毒斗争形势、基础知识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二是下发了沿滩区妇联转发《自贡市妇联关于妇联系统参与首批禁毒宣传教育绩效考评进度信息上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妇联系统妇委会积极参与、认真组织,以“六进”活动为载体,把创建“无毒社区”、“无毒村”、“无毒家庭”工作作为基层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岗位目标考核之中、纳入“文明家庭”评选标准、纳入街道、社区、村妇联维权工作重要内容。

篇5

1材料和方法

本课题采用2001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中专三年制护理学专业教学大纲和计划及我校现行的高护专业三年制教学大纲和计划。对两个层次的教学大纲和计划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对2001级和2002级236名高护专业学生就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各类课程学时的需求等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36份,回收有效问卷233份,有效回收率为98.73%。

2结果与分析

2.1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专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中有必修课程20门、选修课程3门。其中必修课程中的物理、化学合并为一门理化基础,医学基础课程中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合并为一门正常人体学基础,致使学时大幅度减少。高护专业教学计划中,有必修课程23门(公共基础课程4门、普通基础课程3门、医学基础课程6门、护理学专业课程10门)、选修课程5门。其中,高护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健康评估课程中专教学计划中没有,但其主要内容如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心电图等知识则在中专的内科护理学中有所讲述。

2.2各类课程学时数比较

在中专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中,总学时为2102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程688学时,占32.73%;普通基础课程294学时,占13.99%;医学基础课程366学时,占17.41%;护理学专业课程660学时,占31.40%,选修课程94学时,占4.47%。高护专业教学计划的总学时1980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程476学时,占24.04%;普通基础课程172学时,占8.69%;医学基础课程470学时,占23.74%;护理学专业课程678学时,占34.24%;选修课程184学时,占9.29%。

2.3各类课程理论与实践学时数比较

中专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29.50%;高护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25.76%。毕业实习时间均为1年,详见表1。

2.4高护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建议

由表2可见,对口升学护生对课时调整方面的意见较多,其中70%以上的学生建议增加学时的课程有:公共基础课程、普通基础课程、选修课程;50%以上的学生建议增加学时的课程有: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及专业实验课程。建议减少课时的课程主要是医学基础课程、护理学专业课程及毕业实习时间。学生建议增设的课程有文学、社会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社区护理保健、精神病护理、卫生法规、新技术新疗法等。

3讨论

3.1目前高护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课程设置重复,未能体现高护特色高护专业开设23门必修课程,中专开设20门,高护和中专的课程结构基本一样,在学时和内容安排上是一个模式,彼此之间重复太多,欠缺新意。如药物学均为76学时;病理学中专为56学时,高护为52学时;护理学专业课程中专为660学时,高护为678学时。这样的课程和学时安排,对一个中专毕业后进入高护专业学习的护生来讲,显然没有起到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作用。

3.1.2知识结构不合理,未能摆脱生物医学模式影响从高护专业的课程设置看,知识结构并未摆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程、普通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学专业课程的构成比为0.70∶0.25∶0.69∶1。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中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比重较大,占公共基础课程的43.70%,而文学、社会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等知识明显不足;专业基础知识中医学基础知识占的比重过大,有关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和社会医学的知识及其他与护理学密切相关的知识较少;护理学专业知识中有关临床护理的知识仍然按照临床科室划分,未能突出高护专业的特色;有关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和精神病护理的知识更显不足。

3.1.3实践教学学时偏少,内容缺乏新意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两个教学计划中(不含毕业实习),高护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仅占总学时的25.76%,而中专护理学专业则为29.51%。从实验内容上看,两者实验课内容重复,高护专业基础医学类实验课绝大部分是进行验证性实验,其中相当一部分已在中专实验课中进行过教学。护理学专业课中,最基本的操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但这些内容除了在中专实践课中已进行过教学外,通过1年的毕业实习学生已能熟练掌握。因此,现有高护专业的实践教学从时间上和内容上均不能满足护生再学习和再提高的需要。

3.2高护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3.2.1增加公共基础课程,拓宽护生的知识面对口升入高校的这部分护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虽然在中专学习阶段也学习了部分文化课程,但课时偏少、内容较浅,加上中专阶段以学习医学课程为主,大部分文化课程都是考查课,造成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收效较差。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有75%以上的学生希望增加公共基础课程、普通基础课程学时及内容,其中主要有英语、文学、物理、化学等。这些课程内容的增加,除了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基本素质外,也能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建议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情况,增加公共基础课程、普通基础课程的学时及内容。

3.2.2转变护理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内容随着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对象也从原来单纯照顾生病的人扩展到整个人群,工作领域从医院扩大到社区,研究范围从单纯地研究对疾病的护理扩展到所有影响人的健康的领域。[3]为此,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应该努力满足工作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文学、社会学、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应该有显著增加。目前,我们在这方面明显不足,如护理心理学,中专为36学时,高护为38学时,仅为澳大利亚护理学专业护理心理学课程的23%。[4]现有专业基础知识中,医学基础性知识比重过大,如高护专业的解剖生理学共234学时,比菲律宾护理学学士学位的96学时高出2.4倍。[5]由于大部分课程已经在中专阶段学习过,高护专业学生医学基础知识的学时比重应当减少,重复的内容不讲,传授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医学基础知识。同时,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知识、康复指导、保健等内容。专业知识中,临床护理的知识要改变传统的内科、外科、妇科护理等以临床科室进行划分的方法,可以按照服务对象及服务方式进行知识的重组,如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等,特别要增加老年护理、社区保健护理、精神病护理等知识。[6,7]通过课程整合,删除陈旧、重复的内容,扩充新知识、新技术,真正使新的课程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

篇6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课程地图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并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主要任务,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

因此,为应对高校应用型教学改革的要求,探索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本次调研从分析本专业对应行业及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以海南本地为主、兼顾珠三角地区,一方面对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等进行调研,另一方面对高校社工专业的建设情况,特别是省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进行考察,以期全面研究分析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基本素养及核心能力,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主动适应并引领行业、回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一)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现状

表1所示,截至2015年底,通过职业水平考试、高校教育和专业培训,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近50万人,已成为发展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新兴力量。全国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已达4600多家。

2.行业发展趋势

2012年,中央19部门联合出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任务。《中长期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一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

中央政策的传导效应,让全国各地加快了制定社会工作政策的步伐。海南省由民政厅牵头,联合11个部门印发了《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文件指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增加到2.1万人,其中初、中级社会工作人才达到2.02万人。同时,实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工程,到2020年,力争培育发展100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从实际发展来看,海南社会工作的发展相较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是比较缓慢的,体现在社工队伍建设、社工教育培训、政府服务购买、社会大众认知等多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海南社工的发展才大有可为,社工的岗位需求尚存很大空缺,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助力海南的社会工作发展。

(二)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人才是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截止目前,全国持证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达206183人,各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突破50万人。目前,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专科的高校已有390多所,每年培养3万多名毕业生,104所高校和研究机构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储备力量。

海南省社会工作处于教育先行、实务落后的尴尬阶段,全省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和资金、通过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的人数均非常滞后。具体从专业社工人数和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资金两个方面考查。截止2015年,全省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的有303人,中级社会工作师的有159人,合计462人。

(三)社会工作者岗位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的最新岗位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人员(GBM20709)是指在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中,从事社区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组织发展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三个职业。与社工行业高度相关的前两个岗位具体描述如下:

1.社会工作者(2-07-09-01)

从事社会服务项目开发设计、个案服务、小组服务、社区建设等专门化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调查、分析社会服务需求,开发、设计社会服务项目;

(2)预估服务对象需求,制定服务计划;

(3)进行困难帮扶、情绪疏导、危机干预、行为矫治、关系调适、资源链接、能力建设、社会融入等服务;

(4)帮助面临共同困境或需求的群体建立同伴支持系统;

(5)培育社会组织,组织社区活动,参与社区协商,化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发展;

(6)进行专业督导,提升服务团队专业反思和专业服务能力;

(7)进行服务成效评估。

2.社会组织专业人员(2-07-09-02)

在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内部,从事机构运营和业务督导的专业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制定社会组织发展战略;

(2)指导并建立分支代表机构、办事机构等管理机构;

(3)研究、制订非营利市场营销策略;

(4)创建、维护由捐赠者和志愿者组成的社会组织支持群体;

(5)制订社会组织预、决算实施细则;

(6)制订、应用行业标准和规范;

(7)监督社会组织活动执行情况;

(8)制订志愿者招募、培训、激励、使用及评估方案。

(四)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在行业调查过程中发现,多数机构在招聘社工岗位时,对于持有助理社工师及以上资格证者优先录用,说明“考证”对于毕业生应聘相关岗位时有一定的帮助。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鼓励考取以下三类证书。

二、人才培养方向即课程设置调整建议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调整建议

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了行业、高校以及毕业生走向等相关信息,拟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做出一定的调整,使其更加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实务技能的应用。具体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如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敏锐的观察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扎实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法律实务知识,拥有较强的社会工作实务综合运用能力,能在城市与社区治理,社区营造、旅游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非营利组织、公益组织等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中,从事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与福利行政的应用型人才。

2.人才规格

(1)基本素养

掌握社会学、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专业应用能力。具有以社会工作的视角,正确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文书撰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核心能力

a.社会工作伦理思辨能力;

b.发掘与分析社会问题能力;

c.助人的专业知识与技巧;

d.直接服务能力;

e.社会福利行政与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改革调整建议

1.“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探索

加强培养目标定位的针对性,根据目前一线社工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与机构对接,与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接,争取校企合作、院地合作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的调整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更好地为行业、为社会发展服务。

2.提升社工学生专业认同度

社工专业学生大多是由其专业调剂而来,因而其认同度、归属感都相对较低,这一特点也是社工机构对社工学生的普遍评价。因此,为了培养社会工作学生的价值理念和专业认同,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学进行改革。

第一,加强专业入门指导教育。

a.邀请专业知名学者、行业骨干社工开展“入学教育第一课”;b.细化专业入门指导课程,从职业规划、社工机构实地体验等方面深入挖掘学生兴趣所在。

第二,建立“导师制培养模式”。

a.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测试量表等工具,以此为基础,每位专业教师挑选若干名大一新生,作为其专业学习导师,帮助和带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认同。我们相信,通过四年的不断努力,一定会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对口率、一定会提高社工专业学生留在海南从事社工的比例,一定会促进海南社工人才的发展。

(三)专业实习配套改革的建议

1.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工专业的实习以学校实习要求为主:一年级夏季学期进行专业认识实习(一周),二、三年级夏季学期进行专业实习(各四周),四年级春季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八周);以及部分课程的课程实践(e.g. 社区社会工作)。这种实习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非教学时间段的实习很难做到真正的专业督导,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很难监管;

第二,实习基本处于“无目的、无监督、无效果”的三无状态,学生应付了事、老师鞭长莫及。

2.教改建议

基于此,建议改夏季学期实习为学期内实习,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缩短二年级、三年级春季学期的课堂教学时间,集中前八周完成课程教学。后八周学生进入机构,按照学校老师和机构督导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实训任务。

第二,毕业实习可提前至四年级秋季学期开始,既可以为学生留出更充足的应聘时间,也能错开二三年级集中实习时老师督导任务重的矛盾。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则是促进理论内化为学生思想自觉,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大学生,成为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关于实践教学的认识,还是实际操作过程都存在很多问题,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普遍缺失。因此,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和制度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建立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首先源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的正确理解和准确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学生获得较为系统、全面、完整的科学理论和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将基本理论知识与“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整合起来, 实现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实践教育与隐性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它以社会为场所,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它要求大学生参与实际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周围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和现象或事件的积极探索与参与, 主动获取直接经验,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信念与修养。 它“把实践教学与社会 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的封闭式教学实践状况,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过程。

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只表现为实践性, 而是强调实践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并重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理论为基础和理论载体的, 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除具有本身固有的实践性特点外,还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强调的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并重的学习方式, 主要是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并综合运用知识, 内化有关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 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类课程要求学生用所学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课程的重点并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而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善于总结和思考,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高校只有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才能制定科学的课程规划和进行完善的课程建设,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真正受益。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1.提高认识,建立常规的管理制度和协调组织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组织和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和教学单位,需要多方协调和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比如,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等课程,教学对象包括大学一二年级的所有本专科学生,人数众多;它的教学任务一般由各高校专门的“两课”教学单位承担,而学生则分别由不同的院系进行管理。由一个教学单位与全校所有的平行的教学管理单位进行协调组织,其难度可想而知,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上都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因此,为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并有序进行,学校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两课”教学单位和各院系以及团委、学生处、宣传部、教务处、财务处、科研处等相关负责人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制定严格的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与管理细则,将工作任务下达给学校相关部门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要求上述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每学期高效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并将其工作绩效作为年度考核的指标之一,使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制度上得到保障。

2.设立专项活动基金,保证实践教学的经费开支

长期以来,众多高校并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常规的教学体系中,每年仅有的开展得几项较有声色的活动也与大多数学生无关,参加者多为学生骨干,而且多利用寒暑两个假期突击搞,学生遇到问题得不到教师的现场指导或及时沟通,课题或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不能进一步展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得不到很好地贯彻执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很普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经费。没有经费,授课教师徒有好的教学计划和活动规划,难以组织调动人数众多的学生积极参加;没有经费保障,各院系也就觉得属于公共课的这些实践活动可有可无,在人员和时间协调配合上就不那么重视,多数实践教学计划就这样被搁浅;没有经费,学生参观访问、实地调研、宣传报道、成果交流和展示、成果汇编和出版、优秀调研成果的奖励等都没有办法很好的实现,学生完成各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

因此,高校必须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基金,保证实践教学的各项经费开支,做到专款专用。

3.设立实践教学基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选择好适当的实践主题和实践场所。否则,非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会趋向相反。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到的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方向的基本问题,涵盖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这类问题在认识上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但在实践中可以从某一个具体方面入手,比如,一个地区、一个乡镇一个村落、一个社区、一个具体的单位或某一项具体的社会公益后动等。因此,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学生社会实践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学院应积极主动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互动,取得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同时,要从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适当投人,本着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一系列相对固定的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这样,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轮流到各基地或相关单位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研与社会考察。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就新农村建设、街道社区、企业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见解,写出有价值、有收获的调查报告。这样,不但使广大学生通过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服务于社会现实,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促进、检验、落实了实践教学成果,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进一步锻炼提高。

4.提高实践教学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

实践环节开展的好坏,对广大的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首先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改变单纯地讲好课本知识,和一切以“我”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做到在理论上讲清问题的同时,能够深入地了解社会,把社会现实问题或生活中的案例引入课堂之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实践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还要求教师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社会现实问题具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具备良好实践教学能力,从而在实践教学中选准题目,设计出有思想、有意义的实践方案,指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因此,高校必需加大力度提高“两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尤其要提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战能力”,全面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多重需求。目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能力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与时俱进,时刻把握学科新发展,深入社会,研究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锻炼和培养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水平,加强独立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能力。要从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教师的培训、交流、进修、调研锻炼等,使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教学素材,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原则,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8

加强符合新教导理念的德育队伍建造,是提高德育队伍素质、落实德育工作任务、实现德育工作目标的保证。

加强德育队伍建造,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学校要做到:一是必须加强以学校教导为核心的德育治理网络建造,成立校长领导下的由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学生会主席、家长委员会代表和社区委员会代表等组成的校级教导指挥组织机构,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制定全校的德育计划,负责学校的德育领导工作,对学校德育进行决策。成立由政教处负责,党、政、工、团、队等密切配合的学校中层德育执行组织机构,负责学校德育计划的执行与监督、日常德育事务的处理以及正常德育工作的调度和治理工作。成立由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德育操作组织机构,执行学校的德育意图和要求,详细负责学校德育计划。在此基础上依据新的教导理念和教导要求修订完善新的德育治理及其工作制度,保证德育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必须加强以学生为中央的自我教导网络建造,充分发挥学生会、少先队、团委、班干部等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在德育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导,自我治理,自我评价。三是必须加强由社区延伸的社区教导网络建造,充分发挥社区教导委员会的作用,沟通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发动和调解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教导,改善德育条件,优化德育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教导的干扰,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良性发展。四是必须加强以家庭教导为补充的家庭教导网络建造,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密切学校教导和家庭教导的关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导工作。

二、、构建符合新教导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这种竞争,是学校教导目前要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建立符合新教导理念课程改革目标体系的同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按照时代要求,分层构建起符合新教导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详细来讲,可将下列“七个学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

(1)学会做人。教导学生国爱民、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关心他人、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人。

(2)学会求知。教导学生做胸怀目标、博学多思、珍惜时光、善学乐学、学有特长的人。

(3)学会健体。教导学生做体魄健康、竞技突出、具有坚定信念、良好心理素质和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4)学会审美。教导学生做热爱生活、以情感人、乐观向上,具有高尚情趣和创美能力的人。

(5)学会劳动。教导学生做把握本领、大胆实践、讲求效率、勇于竞争、勤奋朴实、无私奉献的人。

(6)学会创造。教导学生做面向时代、敢于超前、善于开辟、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开创未来、追求真理的人。

(7)学会生存。教导学生做富有毅力、自强自立、自警自省、俭以养德、学会自立、学会发展的人。

三、调动和充实符合新教导理念的德育内容,丰富德育工作的内涵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我们必须要调动和充实德育内容。详细来讲,就是要在新教导理念的指导下,在继承加强爱国主义教导、社会主义教导、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教导、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导、国防教导和国家安全教导、民族团结教导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创新教导、实践教导、人文素质教导、环境意识教导和心理健康教导。

(1)突出创新教导。要运用现代教导技术,优化组合教导资源,把人才学、教导学、创造学、心理学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加强实践教导。依照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军训活动,通过参观访问、游览、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企业家等社会成员的广泛接触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使他们亲身体验,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爱好爱好,锻炼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重视人文素养教导。要非凡重视加强我国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以及传统美德教导,以期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尚情操和公正纯洁的灵魂。要通过教导和各种教导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善于应变的品质,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劳动打下基础。要发扬优良校风,加强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得在“教化、养成、示范”诸方面,以强盛的人文精神去有力地规范与熏陶学生,使之能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造者与接班人。

(4)关注环境意识教导。要教导学生牢固树立“保扩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刻认识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符合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美化绿化活动,自觉承担植树义务,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绿化美化成果。

(5)进行心理健康教导。要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要培养学生舒畅的情绪,使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对生活布满信心,具备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要培养学生刚强的意志,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具有独立果断、坚韧、勇敢的品质。要引导学生使学生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与环境调解一致,关心理解他人,与人相处关系和谐。

四、构建符合新教导理念的德育评价体系,保证学校德育目标的全面实现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学校德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措施。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加强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估,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导目标,保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有利于以课程改革促进德育评价改革,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学校的德育领域,优化学校的德育效果,有利于调动教师实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迸发工作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治理、自我教导的能力,发扬个性特点,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家庭调动社会参与德育评价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参与德育评价的良好局面。

(1)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就评价的学段而言,要构建小学各年级、初中各年级、高中(中职)各年级的相互衔接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就评价范围而言,要构建对学校德育评价、班级德育评价、学生品德评价等方面相互联系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就评价内容而言,要构建评价德育条件、评价德育过程、评价德育效果等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就评价主体而言,要构建学生自评、学生群体互评、家长助评、教师导评、学校领导审核考评等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2)改进德育评价方法。一是要保持方向性原则,依据党的教导目标、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造中的思想道德总目标等评价德育工作。二是保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以定性分析为主,在量化的基础上做定性的描述,尽可能让定性指标有量的测定,最终在深入发掘德育评价及规律的基础上,做出以定性评价为主的科学评价结论。三是要保持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在对德育全过程进行不断的考评、检测、评估和督导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做总体的定性和鉴定。四是要保持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从横向比较方面对德育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又在发展中从纵向比较方面对德育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五是保持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发挥学校教师、学校领导、学生个体、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价,又要发挥社会力量、学生家长的主观能动作用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价。不仅有学校德育的自评,还要有社会其他部门、有关人士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同形式的评价。六是保持德育评价诸功能有机结合的原则,既要实事求是地考察分析评价对象的实际,严格实行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做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以发挥德育评价的诊断、鉴定总结、科学治理功能,又要详细分析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看到评价对象存在的问题和偏差,看到其基础、发展、提高以及可开发的潜力,在保持标准的同时,对评价对象从多方面予以肯定和激励,以发挥德育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和激励导向功能。

篇9

勿容置疑,作为造化育人的各级学府,主导性培育和快速提升青年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其参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塑造“现代型人才”不可推卸的职责。然而,近年来一升再升的青年学生犯罪数据,频频向我们告示:校园并不平静,青年学生们的法律素养还十分贫瘠

在学校,素质教育还没有得到认真、全面、深入的实施是不争的事实。如: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规范着公民的行为,只有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法律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要素之一,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素质教育远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首先,观念陈旧,认为只要不违法、不犯罪,法律跟自己就没关系。就《法律基础》课而言,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方法简单、手段落后,且因内容庞杂课时少、教师理论说教和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多、实践环节少等,造成该课枯燥乏味,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很多学生在权利与义务、纪律与自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仍是模模糊糊,虽然学法、知法,但守法、用法意识差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些大学生知法犯法、违法犯罪。现行的学校“法制教育”课,根本没有让学生真正懂法。正如“硫酸伤熊”案当事人刘海洋(清华大学学生)所言:“我们上大一就学了《法律基础》课,学了民法和刑法等,但我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剂烧伤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从这段心语中,也许会让我们得到比“事件”本身更富有检讨意义的启示,我国各级学校的法制教育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能驱动公民理性守法,实现法治目标。理性守法来自以法律理念为基础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认知。法律意识,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构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也是青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

一、加强法制教育是提高青年学生法律素质的根本。

法律素质主要指青年学生要能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并与违法犯罪做斗争。即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二、加强和改进学校法制教育的一些措施。

1、增强《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法制课堂作用,要上好《法律基础》课,需要在教学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增强实效性。

2、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青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的同时,应该着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法制教育实践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识。如,校内开展主题班会、法律征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加校内治安联防等活动;走出校园,旁听庭审、参观监狱和劳教所、到街道、集镇开展法律咨询、在“三下乡”活动中组织法制教育小分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进行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进行诚信、守法教育等,从而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曾要求“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今天的青年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必须把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摆在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予以贯彻落实。

三、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

青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的同时,应该着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

1、依法治校。学校应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将国家法律法规具体化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方面工作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清理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章制度,对不完善的部分要根据现实情况予以完善,使之适应法律规定;特别是加强“依法治教”和“学生管理法制化”,减少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违规性、随意性,切实尊重、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2、加强领导,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制教育队伍。建立校内各级法制教育机构,加强对法制教育的领导,使法制教育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不仅使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而且系统、完整。构建一支由《法律基础》课教师、其他“两课”教师、政工干部、辅导员等组成的法制教育队伍,通过沟通情况、研究讨论、培训学习等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3、多渠道、多形式、不间断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可通过黑板报、展板、橱窗、阅报栏、校报、校园广播、法制讲座、校园网等加强法制宣传,形成浓厚的校园法制教育氛围。

篇10

关键词: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基础教育

教育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教育工作讲求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现实举措。教育标准的制定源于人们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综合发展水平的高度关注。基础教育是极其规范的事务,制定和实施标准有助于基础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①2014年8月,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学校管理标准》)是我国教育管理领域第一个关于学校管理的标准。其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②,也是学生发展的必要前提。下面,笔者将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项管理职责出发,以课程改革为立足点,从课程与教学两方面解读学校管理标准中涉及的内容并提出与之相契合的改革方案。

1 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何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首先,课程设置的前提是要对学生的目标发展水平和需要培养的能力有着清楚的认识。为此,严格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尤为重要,应确保国家课程的全面实施,把储备足够的基础知识看作发挥教育前瞻性与外延性的前提,脚踏实地的跟进教学进度。

其次,实践活动课程也应当被重视。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探索,实践活动课程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如: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落实过程中,要以提升教育质量的内涵性为基点,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今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也助力实践课的进行,它们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沟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公民责任感等。

最后,学校应当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组织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置正是一个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所在,在台湾有很多小学都有这类课程。比如:台中市太平区中华小学依靠其师资优势设置了国学、乐器、涂鸦等校本选修课,学校的墙壁上留下了孩子们成长的画作,一届届的学生连续几次在市朗诵比赛和乐器比赛中拔得头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带动了社区中身有所长的居民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给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与展示平台。③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 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

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主体,有着各自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作为一个学校来说,有升学率等指标来衡量其办学水平;然而就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也许是一个家庭唯一的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部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已经由强制实施时期迈进避免学业失败的时期。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定期开展教学质量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个别化学习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深入分析受教育者的特点,了解其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这就要求在现有条件下,学校保证一定的师生比,使教师拥有足够的精力了解自己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受教育主体改进自己的教学。加强同一学科不同教师、及各个学科间的沟通,成立教学质量分析工作坊,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寻找途径,并在教学进程中不断调整,选择适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二)建立基于过程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统筹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环节,主动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分享个人的信息,增进师生感情,形成师生与家长的联动纽带,增强辅导的针对性,体现学校普遍性与订制性相结合的服务理念。学校应设置相应的教评机制,不只从学业水平、而且从方方面面来考察学生的受益程度和满意程度,提升教育的服务性,关注教育改革的效益和效果,及时调整教育教学。

(三)合理控制作业量,布置分层作业,创新作业方式。相对于“减负令”对于课业负担数量上的详细要求,《学校管理标准》主要侧重于作业结构和方式的转变,这需要学校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制定普遍性的作业标准,融合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要设置不同的作业要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能力,逐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作业应当朝着“少而精、兼具基础性和思想性、追求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以作为课程的补充,对课程效果进行强化,提升课程的有效性。

(四)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完成课程的情况及时反馈。教育标准须转换为具体学习任务和评价尺度,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目前广为认可的综合素质评价摒弃了以成绩为全部、忽视完整人格养成的弊端,更加强调学生的纵向比较、自我培养,关注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历程。在落实过程中,应当配备足够的师资指导学生建立个人的成长档案,教师和学生建立起公正、公平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开展学生互评和教师反馈等活动,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并将其作为改进教育教学、选择教学侧重点的必要参考。

3 总结

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的确立有助于促进学校教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助于促进学校“育人”价值目标的实现,助于划清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基线”。学校根据发展状况进行课程改革,能够督促学生循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自身潜能,获得坚实的知识基础,掌握基本的生活本领,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一定的公民道德责任感,更好地实现教育培养人的总目标,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朝向内涵式的转变。

注释

①钱家荣.基于课程视角深化学校管理标准的落实[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5,(02).

②徐洪权.从国家标准到学校手册:基于规范管理的内涵发展[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5,(12).

③台中市太平区中华国小 “校本课程”的设置为笔者交换至台湾期间校园参访时所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