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

篇1

关键词: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经验

时代的发展需要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教师的实践与探索是教育教学能够革新的主要途径。每一位教师都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做过一次又一次的研究与探索,妄图寻找出适宜学生发展的,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这里我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将本人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所得的几点心得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语文教学不妨与游戏相结合

初中学生依然非常爱玩,他们对于“游戏”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应用游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许多学生反映,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总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教教材,陈旧的思想和枯燥的文字让学生与教师找不到共鸣点。所以这个时候,教学方法的创新尤为重要。比如,在教学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作时,我们怎样引导学生去比较他们的作品风格、写作背景、思想感情,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呢?我们可以借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中“谁是卧底”的游戏。一次游戏安排7个学生,7个学生中有6个学生拿到相同的一个词语(李白),剩下的1个学生拿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词语(杜甫),这个学生便是卧底。每人每轮只能说一句话描述自己拿到的词语,但不能直接说出那个词语,既不能让卧底发现,又要给同胞以提示。每轮描述完毕后,7人投票选出怀疑是卧底的那个人。通过语文游戏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教学不妨与角色扮演相结合

初中学生有表演欲,他们对于外在的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独到的“感悟”,他们的感悟也往往是有极大价值的,语文教学中,不妨借用角色扮演,让其把感悟表演出来。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范进中举》时,我们可以借鉴《喜乐街》和《我们都爱笑》,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只能靠演员精湛的演技和机智的反应来完成一场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直接根据文本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都是有表演欲望和天分的,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更好地诠释文本,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竞赛法语文教师在上单元或期末复习课时,可以借鉴益智类综艺节目《一站到底》《汉字英雄》等,把需要复习的知识点,比如:古诗词、拼音、汉字、成语等编成选择题或问答题,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教师充当主持人,让每一个小组轮流抢答,多抢多得分,最后,得分最多的一组将会有奖励。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综艺节目的形式,进行写作竞赛或者诗歌朗诵比赛,以比赛的形式督促学生有效率地学习。

三、语文教学不妨与情感教学相结合

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学生的情感关系密切,语文教学过程其实与情感教育过程是同步的。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文育人,铭刻于心。”我从这句话理解到作为语文教师,除了教授课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育人。如,在《开讲了》《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中,主持人所采访的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他们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明星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他们背后却付出了常人不能想象的努力。他们克服磨难顽强的精神、他们对梦想的执著追求,他们对亲人的责任感,让学生对人生都有一种自己的反思和感悟。比如,在教学《散步》这篇散文时,文本的中心是表达一家三代的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的爱。教师可以通过一个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家”是什么,“爱”是什么,也可以引用明星的事迹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还要学会做人,拥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语文教学不妨与教师发展相结合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能力的提升是教育教学提升的前提,只有实现了教师的发展,才可以实现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一个节目的灵魂便是主持人,同样的,在一堂语文课上,教师便是主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教师怎样运用教学语言,怎样与学生良好地互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我是歌手》冠军直播夜,歌手孙楠中途意外退出,让节目组和所有人措手不及,这时主持人汪涵临危不乱,拿起话筒,安排时间,安抚观众,表明立场,从容淡定地处理了一场“事故”。汪涵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让观众拍手叫绝。而作为语文教师同样的不仅要扎实地掌握语文课程知识,而且对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还要有所涉猎,因为只有教师自己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让学生实现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迁移和综合。另外,教师的语言决定教师的风格。它应该是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的,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营造一个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

五、语文教学不妨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目标;评价方法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在近二十年来实现了阶段性突破。然而中国若想实现高速持续性的发展,则必须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国内教育界需要不断调整教育方式,使人才培养的效率能够跟上国家的发展步伐,可以说,教育直接决定我国的未来。从人类出生以来,一切生产活动都离不开语文,语文不仅是人类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之一。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主要为了帮助初中生能够进行更为流畅的沟通交流,提升中学生的沟通交流效率,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初中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语文教育在初中阶段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

1.课堂教学过度强调人文性的教学目标

不同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要求的理解存在差异,然而随着我国初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师过于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课堂教学活动大多围绕情感、价值观来进行,没有将语文工具性融入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之后不能积累应有的文学知识,不能熟练地运用语文知识以提高沟通能力。

2.过度强调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新课改的要求理解不到位,在没有深入研究教学方式优劣的前提下,以为只要采取更先进的课堂教学方式就能完成教学目标,使得课堂教学核心混乱,教学内容不能适应课堂节奏。没有事先的计划与判断,盲目地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使得大部分中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准确把握重点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堂教学中的针对性鼓励不到位

少数年轻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常盲目地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表达方式是否合理,都会对学生说出“聪明”“真棒”等鼓励性词语,长此以往,鼓励的作用被严重淡化。

二、新时期语文课改工作中问题的应对策略

1.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三观,学习的认真程度通常受兴趣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对每位学生的兴趣进行分析,设计出符合大多数学生兴趣的课堂环境,通过与学生进行持续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新想法,以此不断调节课堂教学氛围,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满足课标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引入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开设交流课程,学生能够在交流课上就自己读过的文学作品进行分享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及语文素养。

3.选择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法

在完成阶段性的教学工作之后,教师应当选择针对性较强的评价方法,结合自评、他评、总评等多种评测方法全面地就具体的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在每次评价过后及时发现学习成果与不足之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自主解决学习问题,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并以此不断完善语文知识体系。

4.适度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相较于初中的其他科目,语文学科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针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适时地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使课堂学习内容应用于生活交流中,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引导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语文学科。

新课改的推广,一定程度上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教学环境。适度的调整与革新,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学内容也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知识素养水平有明显的提升。故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其课改相关工作,在归纳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的初中语文教育,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通过营造课堂氛围、补充教学内容、调整评价体系、适度开展教学外延等多种方法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才,为祖国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水平;自主探究

针对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下面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激励机制的运用等五种方法,希望能够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过去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单一地传授知识,学生一味地接受知识却没有进行自我内化,使得教学效果非常差,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低。为了改善这种教学现状,语文老师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那么如何才能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例如,老师在教学《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时,可以先不和学生讲明《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的意思,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阅读文章,让他们猜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句是什么。学生便会开始积极地通读全文,寻找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自主意识在无形中得到了强化,他们不再依赖老师的讲解,而是靠自己的学习和理解来掌握文章,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课堂中,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新课改中关注学生发展的基本

要求。

二、语文课堂生活化的运用

很多学生觉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对学习语文提不起兴趣,其实最大的原因是语文老师没有将语文知识和日常的生活进行结合,而是专注于课本内容的传输,这对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是非常不利的。那么语文老师如何将课堂变得生活化呢?具体来说,老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汲取知识。例如,老师在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文章时,可以创设情境:“每个人分享一下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你们做的一件令你们最感动的事情。”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地发言讨论,其他同学听着台上同学的讲述就会想到平时爸爸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便会很有兴趣想知道文章中作者亲爱的爸爸妈妈会是怎么样的。这时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入新课。通过这种生活化场景的设计,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可以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改变单讲课本内容的枯燥模式,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三、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很多人认为语文教学最缺乏的就是探究能力的培养,因为语文并不像数学、物理那样逻辑思维比较复杂的学科,它更多的是感性,所以,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上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这篇古文时,老师在给学生讲完基本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然后对《桃花源记》进行演绎,也就是表演陶渊明从发现、进入桃花源以及在桃花源里受到款待的话剧。老师可以让学生适当地对话剧内容进行删减或者是增加,但是主体不能远离课本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小组便会开始自主地探究《桃花源记》到底描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作者又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该怎么表演才能体现这种感情,等等。同时学生内部也进行了分工合作,大家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可以看出,这种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强化自己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精神所在。

四、建立课堂激励机制

很多时候,即使学生做对了题目,语文老师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学生的优秀表现没有采取任何的激励策略,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渐渐被削弱,更不用说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了。因此,课堂激励机制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激励机制呢?下面就举一个自己实践中的例子。在教学《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时,老师在教完基本的知识内容之后,便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学完了《范进中举》这篇文章的基本知识后,大家能否猜想一下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这时有个学生回答:“文章主要告诉我们范进的承受能力不高,自我控制比较差。”很明显,这样的答案是很偏离主题的。而且比较肤浅表面,但是老师不能马上否定学生,而是要鼓励他,让他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老师可以说:“你说出了文章的内容,但是为什么范进看到自己中举就疯了呢?如果按你说的,那么范进很有可能在之前受到什么小刺激就疯了。”学生便会顺着思考:“因为考试很难。”老师这时就要及时地肯定他:“你的思考方向对了,就是因为科举制这种毒害他人的制度,使得很多人都变得极端。谢谢你的回答,大家为他鼓掌。”通过这种积极引导和及时鼓励的方式,学生可以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也有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五、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同数学、物理这些理科相比,语文的课堂教学缺少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反的,一些语文知识中的条条框框有可能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变得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开创一些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开放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仍然拿《桃花源记》这篇古文来举例,老师在学生学完基本的知识内容之后,便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结局进行改编或者是对结尾进行续说。这样的话,学生就会饶有兴趣地思考这个问题,打开自己的思维,想象如果陶渊明一直生活在桃花源里会怎么样,如果陶渊明没有报官,而是带上自己身边的几个好友再去探寻会是怎么样,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散,他们的思想领域会变得更加广泛,而不再局限于课本的结局,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面对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老师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呢?总的来说,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和具体要求,语文老师要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敢于突破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重新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和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

篇4

——“教科研标兵”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一腔热情,一份执着,一路汗水,一路歌声!

这样总结她13年的教研历程最合适不过。**,在初中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岗位上工作了近10年,2006年调入教研室担任初中语文教研员,一干就是13年。离开学校前,老校长叮嘱她,“教研室并不轻松,去那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走进教研室她带着一腔热情!

历练:打铁还需自身硬

进入角色后她才懂得,教研员是师之师,肩负的是教学研究、指导、服务的责任,自己尽管有十来年的教学经验,但理论知识缺乏,教学指导中怎能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昭昭?仅仅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不行,打铁还需自身硬”,于是她从深研教材入手,那时候语文教材正是新人教版和苏教版交替时期,为了搞清教材编写体例,领悟编写理念,她常常扎在两个版本12册教材整整一桌子书里,两套教材区别在哪里?教学重点怎么定位?为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她常常深入课堂听课、自己下手备课、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虚心请教,几年下来,光听课笔记就写了50多本,而且做到了即听即评。作为教研员,在渭南市举行的阳光师训送教活动中担任主持、评课,受到各级好评。2008年,她被评为渭南市优秀教研员。随着理论知识的不断充实,她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2011年,适逢陕西省教育厅庆祝建党90周年论文、作文大赛,她和许多一线教师一样认真准备,积极投稿,结果她的论文《取其精华 以小见大》成为省教育厅奖励的5名特等奖之一。这让她对自己平凡的教研工作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和勇气,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顺利通过了渭南市教学能手的评选。2012年,参加省级教学能手角逐,对她来说是更大的挑战,但困难是挡不住一路高歌的人,除了正常的教研活动外,她连业余时间都用来查找资料、深挖教材、钻研教法,争取把每节课都备成精品,指定参赛的几本教材都被她翻得吊页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教研员的岗位上,她成长为省级教学能手。此间,担任了6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渭南市阅卷组组长。近年来有近10篇文章获奖或发表。2016年被市局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

引领:万紫千红胜独秀

教研员是教师队伍的排头兵,一个人走得再快不是目的,而是要带领整个队伍前行。让骨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这得从培养骨干入手。她是这样做的,一方面通过活动加快骨干教师的成长。举行语文教师朗诵赛、下水作文、同课异构、联片教研、送教下乡等,活动形式以全员参与与以点带面相结合,既激发了教师竞技的兴趣,又实现了以研促教的目的,使一批初中语文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发现好的苗子重点培养。她大胆推荐教学新秀李侠、冯海燕等承担渭南市阳光师训、送教下乡等活动,通过“走出去”增长见识,历练教学技艺,连续6年来共引领推荐出5名省级教学能手,使语文成为韩城市初中省级教学能手最多的学科。每次送教或者示范课前,她都要深入学校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帮他们深入解读教材,理清教学思路、准确把握学情、甚至推敲课堂语言,将教学设计精打细磨,通过试听、磨课使课堂效率最大化,帮助教学新秀更快的成长。为了更精准的指导教学,近年来她运用考试系统的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检测成绩,将各校本学科学情、教情了然于胸,同时深入学校教研组,与任课教师面对面分析得失,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与措施,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既有一个全面宏观的了解,又在细节和薄弱处有清醒的认识,去年开学初,在芝川初中的教研会上听了她的详细分析,杜永军老师感激地说:“太好了,我正为不知道从何抓起发愁呢,现在方向明确了!”2017年我市作为实验区率先使用教育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面对全新的编写体例、先进的编写理念、高标准的教学要求,如何引领教师们转变观、快速成长成为当务之急,她深知肩负的重任,在参加国家级中,认真记写笔记,边听边全程录音,回来后结合教材反复学习、琢磨专家的报告内容,领会部编教材精髓,同时通过听课、走访,对我市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充分调研,2018年暑期为全市初中语文教师做了部编教材培训,其中有理论引领,又联系课例,教师有了满满的获得感。作为教研员还要有全局观,平时只要组织全市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她从不就课评课,而是要结合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介绍新的理念和做法,在点滴的渗透和交流中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进步。

服务:甘洒热血化清泉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讨论式教学;总结评价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开始进行变革。语文教学应当将学生放在主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讨论式教学方式,更加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讨论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形成创新思维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要想搞好讨论式教学,需要明确讨论的目标、优化讨论环节等多种措施。笔者从事一线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现结合教学经验对讨论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应用进行浅显的探讨。

一、明确讨论问题目标

讨论式教学,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课堂大部分时间掌握在学生手中,因此,在讨论开始之前,应当确立讨论的目标,避免学生毫无目的的讨论。例如,在学习《周庄水韵》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并明确学习目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在确定好学习目标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进行自学,并积极讨论和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只有明确学习目标,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建良好的讨论氛围

讨论氛围的创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讨论式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调动学生讨论学习的热情。对于讨论的分组,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如前后位、同位进行组合,也可以教师进行分配,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当尽量平均分配人数。确定好讨论目标,开始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实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同时要维持课堂秩序,防止部分学生趁此机会聊天等非学习活动。良好的讨论氛围的创设,也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多个小组对问题进行提问与回答,既增加了紧张感也活跃了课堂氛围。另外,要注重利用讨论式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获得一种尊重与快乐的感受,在自主思考、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充分享受合作成果。通过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争来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自觉、高效地参与学习活动。

三、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讨论式教学即使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同时,也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的讨论。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先向同组的同学进行探讨,互相帮助找出问题的答案,当难以得到解决时,应当向教师提问。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有的学生就提出“标题能不能换成冬天的济南?”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有的学生说可以,有的则说不可以,课堂上开始进行激烈的讨论。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纠正和解答,“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当然,教师更应当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能够有目的的讨论,并寻找问题答案。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提问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增加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四、重视讨论内容的选择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讨论式教学方式成功的一个关键是讨论内容的选择。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也是采用的讨论式教学方法,但由于讨论内容选择不当,造成课程重点学生没有掌握,而难点问题使得学生搞不清楚,导致学习效果很差。语文课选择什么内容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这是一个关系到合作是否有价值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进行精心准备,要选择课程的重点让学生进行讨论,既可以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也能够促进教学过程更加轻松。要尽量避免超纲问题的讨论,由于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思维能力,容易造成课堂时间浪费,而没有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讨论的内容应该是带有主观性的、争鸣性的以及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

五、加强对讨论总结评价

讨论式教学是一个过程,当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当对讨论总体情况进行总结评析。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小组讨论的较为热烈,而有的小组则讨论较少,最终,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将讨论的问题答案整理好,每个小组都上交一份,在教师审阅之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进行发言,并先让其他学生对该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使教材得到了充分透彻的剖析。

例如,在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如“什么是回忆录?回忆录的特点有哪些?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的小组就回答的准确到位,而有的小组则敷衍了事。对此,教师要对正确答案进行讲述,如“全文可分三个部分。”对于敷衍了事的小组可以适当批评,对表现较好的小组要进行鼓励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讨论进行总结评价,能够使教学更具有实效,使学生认识到讨论式教学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讨论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形成创新思维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要想搞好讨论式教学,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如明确讨论的目标、优化讨论环节以及注重提问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习效果,让学生热爱语文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包永富.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有序性”原则[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7期.

篇6

一、当前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

2013年夏天的一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创造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收视奇迹。我们在惊叹选手们精彩表现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汉字书写的现实。笔者任教的班级全班42位学生,在一次考试中,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词,“瘁”字写错5人,“已”字写成“己”字17人,写成“以”字3人。面对学生字词书写出现的问题,笔者不禁反思:是什么原因何导致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考试题中直接考查字词的试题很少,至多不会超过4分的题量,但是字词考查的范围却很广。面对这种现实,初中语文教师往往轻视字词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1放任自流式

教师不指导、不要求、不检查,完全依靠学生自觉自学,至于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则完全不管。

2填鸭灌输式

一些教师不注重字词的学习规律、方法,而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进行重复机械地抄写、默写,没有结合语境去引导学生灵活学习掌握字词。

3应试识记式

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字词教学完全是以中考应试为目的,导致考试要求外的字词被忽视,字词教学也停留在识记的初级阶段,造成学生常用字词储存量不足,不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准确灵活运用。

在这种情况下,无怪乎学生的字词书写能力下降。

二、提高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对策

那么,如何在初中阶段更好地实施字词教学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纠正字词教学的方法。教师应立足于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发挥教师在字词教学环节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让学生领略汉字的美,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积累字词。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汉语的音韵美

要让学生注重字词的积累,就要先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汉语字、词、句组合而成的文章的音韵美。特别是古诗文,讲究平仄、对仗、押韵,句子特别整齐,节奏特别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叠音的和声美,体味平仄的跌宕美,感悟押韵的回环美,品味语调的旋律美,从而切实感受到汉语的音韵美。

2帮助学生在释义中领略汉字的意蕴美

中国的汉字具有深厚的底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的智慧。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除了这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教师若只是单纯地将字词的释义告知学生,或者让学生自主查看课文注释,学生并不能真正透彻理解词语含义,也就不能有效记忆,更遑论正确地实践运用。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方法让字词释义变得贴近学生的认知,使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真正做到心领神会。具体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追溯本义。

汉字在它的造字初期是因义构形的,它的词汇扩张是由一个本义通过不同形式的引申发散的,而本义往往就在字形上。我们在字词教学中,只要反过来以形寻义,从字形上分析就容易掌握其本义了。

例如,在讲“好高骛远”的“骛”与“趋之若鹜”的“鹜”时,笔者让学生知道“骛”的形旁是“马”,可推知本义是追求,“鹜”的形旁是“鸟”,可推知本义是鸭子,这样两个词语的意思也就易于理解了。依托造字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字词的兴趣和能力。

又如,在《岳阳楼记》中,对于“沙鸥翔集”中的“集”,许多同学不理解,对此,笔者在黑板上画了“集”的大篆,学生一见马上就能将其理解为休息。

再如,在《核舟记》中,“其两膝相比者”中的“比”理解难度较高,对此,老师只要分析“比”的字形是两样东西放在一起,学生就很容易将“比”理解为并列、靠近。

还如,对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中“炙”的理解,教师只要讲清“炙”字形上“肉”与下“火”,学生一下就知道是烤肉的意思,若能与形声字“灸”做字形和字义上的比较,教学效果就更好了。

第二,讲述故事。

很多词语的产生,尤其是成语,往往都有其出处故事。从讲故事的方式释义,既阐释了字词的意义,又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字词的热情。

例如,在讲“推敲”一词时,笔者引入贾岛与韩愈的的故事;在讲“刻舟求剑”、“游刃有余”等成语的含义时,笔者介绍它们的出处故事。当然,教师讲故事只应起示范引导作用,更主要的是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上网等方式主动查找资料,再在同学之间交流分享,增加字词积累量。

第三,融入生活。

字词教学应当有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对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资料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字词的内涵。

例如,笔者在教学“饱经沧桑”这个词语时,就让学生联系他们生活中所见的那些常年在外风餐露宿的人,如农村贫苦的农民、街头穷苦的流浪汉,他们往往皮肤粗糙皲裂,面容疲惫不堪。此外,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名画《父亲》,让学生仔细观察父亲黝黑的皮肤和满脸的皱纹,通过学生充分的交流分享,还抽象的“饱经沧桑”以“画面”。为了让学生记忆深刻,再让学生用“饱经沧桑”这个词进行说话训练,让“饱经沧桑”一词变得丰厚起来。这样教学,词语不再是枯燥的表意符号,而是融入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学习也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篇7

关键词: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思考

在中考中,作文分数占的比例为41.7%。可以看出,作文分数的提高非常关键。为此,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采取了各种办法,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成绩。但是,很多学生依然在语文写作中困难重重,比如不知如何下手,文章结构混乱,主题偏离等。介于此,本文结合在写作教学中的多年经验,提出在写作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以此来促进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这些变化,采用积极的方式引导,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除了在学习中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教师同样要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在写作教学中,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掌握写作方面的技巧,成绩很不理想。然而,针对以上情况,有的老师不但没有给予及时的疏通、鼓励,反而采用言语刺激的方式,给这些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自暴自弃,更加影响学习成绩。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写作教学中非常重要。只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之后,才能产生对写作的兴趣,从而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内心,写作真情实感

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文,不知道要写什么。往往长篇大论写了很多,虽然引用了一些华丽的辞藻、或者名人名言,但是文章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非常空洞。基于这点,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中,应该要求W生将自己的体会融入到写作中,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文章的看法,以及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只有将自己的真实意思表达出来,才能深入的进行思考、探索,进而写出有意义的文章。否则,写作就是记流水账,毫无意思。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跟同学们分享最近发生的新闻、时事,让他们发表意见,或者同学之间来分享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体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兴趣,从而运用到写作中。

三、扩大语文阅读的范围

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就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的作用非常关键。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而且增加了对外国文化的了解。阅读量增加了,久而久之语感也就增加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搜集各种关于国外文化的知识,论文包括民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等方面。在学生阅读的同时,建议他们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摘录出来,在平时的交流时可以和大家来分享。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低下。因此,为了加大写作教学的影响力,必须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四、运用科学技术,激发写作兴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资源,突破地域、条件限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比如一节作文课,可以突破传统的文字命题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在看完短片之后来写作。这样的练习方式,不仅材料生动、丰富,而且能够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产生深刻的体会,并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探索,有助于激发他们在写作中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创作出更加真实、新颖、独特的文章。

五、采用创造性想象的写作方法

创造性想象体现了人类的高级思维能力。所以,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训练中,对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创造性想象中,经常采用特征列表的方法。比如,针对“爱护大自然”这篇作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特征列表。与此同时,让学生将写作内容分成不同的层次,找出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比如,在写“保护大自然”这篇作文时,可以让学生根据题目,写出相关的特征。

可以看出,这些特征杂乱无章,没有直接体现出与作文的直接联系。因此,要求学生在众多的特征中提炼出关键词,然后找出其中的联系与规律,最终完成写作。与传统的既定模式不同,特征列表使学生在写作中脑洞大开,从而充分发挥他们在写作中的想象力。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创新能力,从而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六、结语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掌握写作的技巧。鉴于此,在现作教学中,教师必须从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学的方法。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写作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以及思考。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扩大语文的阅读范围,运用科学技术,激发写作兴趣,采用创造性想象的写作方法等。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探究,主动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习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进行分析,并给出尝试的策略。 

一、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更重要的是强调对初中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在多学科的立体综合中体现语文知识的融会和语文能力的应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这是实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目的。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有趣的情景,带动学生主动地去探知和发现,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语文学科为基础,和其他学科相互联系,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感知学习语文的乐趣。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爱文学”时,除了从语文角度来理解外,还可以扩大文学的外延,让学生多了解中外文学史,甚至从美学、比较文学的角度加深对文学的认识,以达到认识文学、爱好文学的学习目的。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情景,带动学生主动地去探知和发现,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中实践性是至关重要的。综合性学习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感受,自己主动探求,获得知识。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的情感激发和牵引,把情感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汉字”专题时,就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找汉字的妙用,学生自行设计了“广告中的汉字”、“微信时代中的汉字妙用”、“日韩两国受汉字之影响”等专题,并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使语文学习直接作用于生活实践,既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使语文应用于生活,将语文生活化、直观化。 

三、分享与合作相结合 

“分享与合作”在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中,更要把合作精神作为重点,让学生理解明白合作的重要和作用,学会合作与分享。新课标特别强调“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综合性学习的策划、实施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不仅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促进学生进步有重要作用,更为以后学生在社会的发展做好了铺垫。在苏教版七年级的“模拟新闻会”实践活动中,老师安排了介绍苹果最新产品“苹果6”的模拟新闻会,学生自由分组,有收集苹果最新产品信息的小组,有布置会场的小组,有负责提问的记者小组,有担任产品介绍的发言人小组等等,筹划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新闻会。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了参与性,显示了学生们之间高度的互助合作性。 

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语文新课标要求“结合语文学习,并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文字等方式表现自己的观察所得。”在这一要求下,语文课堂完全可以不拘泥于一课一堂,可以延伸到课外更广阔的世界中去。通过学生的眼去观察,通过学生的耳去倾听,通过学生的心去体悟。用课堂所学指导课外实践,用课外所得去充实课堂知识。 

例如执教散文《春》,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探春”,然后,再让学生用精美的语句说一说自己所感受到的春。接着,在课堂上请学生配乐朗诵《春》。最后才是分析文章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就此结束,还可配合一系列的活动进行更深入地探究,比如,展开“春之声”古典诗词赏析、“春之色”小报评比、“春之美”绘画比赛等等,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将语文活动直接拓展到了课外的大世界,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而且丰富了语文生活。 

五、引领与探究相结合 

新课标要求改变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只能是学生的引领者,指导学生自行去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学生只是被动学习。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就是教师只提出本次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让学生有强烈的自我学习与探究意识,主动投入学习探究之中,最终能有所发现与创新。 

在苏教版七年级的“狼”专题中,蒲松龄所写的《狼》写出了狼的凶残贪婪,主要通过“狼亦黠矣”一句中的“黠”字来体现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这个“黠”字的古义进行探究,有学生就发现了“黠”字居然可以解释为“聪敏”,由此进入第二篇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的学习,学生们发现了原来狼还是聪明又有母爱的。在学习《中国大百科全书》“狼词条”和《狼与鹿》这两篇文章的比较学习中,学生们产生了杀狼和护狼的分歧,为了解决争辩,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再次进行探讨和研究,最后统一了认识,原来看待事物是要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在对狼专题的探究中,学生们学会了用思辨的方式来看待问题,这可以说是老师引领和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成果的最好体现了。 

六、个体与团队相结合 

新课标已经明确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在综合性学习中既要培养学生个体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体现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制定学习的方向及目标,在开展活动时还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互助合作,这样的探究必然是最高效的。 

在学习“荷”专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多了解关于荷的科学知识,引领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莲的美好形象和高雅品质,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态度。为此展开了一个“荷之魅”的综合探究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设立了好几个子栏目,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了“荷花的栽培史”、“荷花在古代诗文中的形象”、“现代诗文中的荷”等探究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主题参与探究。通过查阅资料、整合资料、分析讨论,都得到了详实而深入的探究结果。集体的智慧高于个人的智慧,这样的探究方式极大地调动了个体和团队的力量,可以使探究成果最大化。 

新课标下,学生的自能学习已经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因此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加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通过多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对学生全面的教育培养。所以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谢树华.对当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与思考[J].科技资讯,2007,(18). 

篇9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语文;认识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学生在自主的、积极的学习中提升自身能力。我国传统教育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再加上落后的教育现状,在新课程实施后并未取得如人所愿的预期效果。利用新教育理念来提升学习效率呢?笔者以初中语文为例,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广大教育同行能够参考。

一、形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关系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情感”是联系师生关系的纽带,无论任何教育模式都必须维系。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尊严是不可侵犯的,所谓“师严如父”,学生一定要毕恭毕敬、洗耳恭听。这种关系的存在,完全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使教育陷入一种恶性状态。所以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教师不一定是长者,朋友同样可以。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要主动为学生营造和谐、活跃的气氛,时不时开句幽默的玩笑或摆个让学生都认为可笑的姿式,让学生感觉到你能够被接受,至少和你的沟通不再有障碍。

2.善于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成功之人必备的品质。同样,兴趣也是语文学习最可贵的品质,没有兴趣是无法学生语文的。兴趣源自学生积极的情绪,而这种情绪需要适时的点拨才能被激活。显而易见,教师正是这把激活学生积极情绪的钥匙。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设立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启发式谈话,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如《庐山云雾》一课,教师可搜集庐山美景图片制作成课件,并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展示给学生欣赏。当学生看到那奇妙的景色之后,就会不自觉得勾起一探究竟的兴趣,于是他们打开书本,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庐山云雾之美。遇到问题师生、生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积极、活跃、和谐的氛围。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是学生创造力提升的关键。许多教师十分反感在授课时被学生打扰或打断,认为这样会影响其他学生,是“一块臭肉坏了满锅汤”。作者以为不然,学生提问是因为有“质疑”,如果这时将其扼杀,其实质等于让学生服用一剂扼杀其创造力的毒药。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无论学生的“质疑”是对是错,都应该给予表扬和认可,因为这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对于学生不当的“质疑”,在给予表扬的同时还要为其斧正观点。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使学生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

要正确理解学生、教材和教师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要善于利用讲台、黑板为学生搭建教材学习的桥梁。教师只有将课文情感融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才能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升学习的自主性。正如《伤仲永》一课,“伤”字贯穿全文,可以围绕这个字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或书籍搜索带有“伤”字的文句,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伤仲永》一文“伤”字的涵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积极性都很高,甚至一些学生写了读后感,可见对其思想认识有一定的感染。当然,师生情感融通和学生情感再造,必须是以教师爱学生为前提的,学生爱老师,从而爱学习,那么,语文水平就肯定能提高了。

2.要在备课上下工夫

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讲的入情入理、丝丝入扣,关键在于备课。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往往一些教师因为教龄很大,认为教材的内容几乎是倒背如流了,不用再去刻意去背。其实这正是课堂教学最忌讳的,因为,一成不变的教学肯定无法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提前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3.运用科学的问题教学方法

方法运用得当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首先,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问题具有启发性,学生就会乐于思考,就会产生一种求知欲,从而不至于使课堂氛围如“死水一潭”。当然,启发性的问题并不是指简单的游戏提问,其实游戏提问虽然表面看上去轰轰烈烈,学生回答争先恐后,但问题的简单化并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学提问是指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提问,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由不敢问到敢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的习惯。其次,让学生有疑可问。无疑就谈不上创新,所以用点拨的方法让学生生疑。如《故乡》一课,闰土有这么一句话:“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这里教师就可以适当的点拨,闰土的第六个孩子多大了,有没有读书?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在读书,他为什么不去呢?家里那么多人可以干活,但为什么吃不够呢?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在无疑中生疑,教会他们这个方法,以后就不怕没有疑问了。最后,对比生疑。对比是很好的生疑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生疑的重要教学技巧。如《梅岭三章》一课,先用多媒体展现美丽的岭南风光,然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这首诗,与岭南风光形成对比,从而生疑,为什么将军会写下这样的诗篇呢?当时这个美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自主质疑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总之,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语文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善于凸现主体,相信主体内在的潜力,把学生主体定位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让他们自己去观察体验生活、发现生活;应认真把握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形式,努力完善学生的主体性结构,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成功需求和对美的追求。

篇10

【关键词】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学生对学习的全程参与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学习实践情况的增多,学习到的内容才更加的深刻,因此必须要有效的落实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完善语文教育教学的管理方法与研究方法。语文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提高人们的素质、素养与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技巧有利于小学语文真正的实现自身的价值。由于地域上的差异性,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一直都是教育教学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区,语文教研活动也不能够有效的开展起来,教师没有办法在有效的时间内开展高效的教学。语文教学教学研究管理,有利于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研发挥综合的作用,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教学研究管理活动往往是流于形式的,目的不明确,不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基于此,笔者认为语文教教教学研究的管理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改善语文教育教学的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研活动开展的指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下,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综合的、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宗旨与理念,语文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的语言性学科,在教研中要率先改善自身的理念,保证教学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处,保证学生得到教育上的充实,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的培养。那么如何改善语文教学理念呢?教学理念落实到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中,就要强化学生的学习技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与不利地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因此,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营造全新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保证学生在正确的内容与理念下成长与发展,寻找突破传统教育的切入点,保证学生在现代教育教学下真正的成长与发展起来,将课堂教学看作是学生思维成长与发展的平台,保证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与发展。

二、执行教研活动的制度

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必须保证全体语文教师参与,没有特殊情况不许请假,不许教师无故缺席,保证每个教师都有充分的教研实践。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周三下午为语文的教研时间,单周小组活动、双周大组活动,每个年租为一个单位,由小组长、大组长,粉笔组织周倩备课、单元备课、年级调研等活动,开展讲座、发言、探讨等活动,进行交流与讨论。

三、教研活动是常态化、日常化的

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并不是稀奇的,是日常化的,要端正教师的教研态度,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将教研意识渗透到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平时的备课、上课都细致化、研究化,自己的具体的教学实践与薪给都渗透着他们独立的思考意识与研究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与同年级的教师进行思维与观点上的碰撞,互相吸取优点在进行整合,形成充满特点、优点、个性、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打造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促进教学研究管理的常态化、日常化,让教师习惯教学研究的教学路线。

四、构建教研活动的高校模式

在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中,〔扇 耙豢味上三讨论”的模式,就是同样的一节课由两个或以上教师进行教学,同一组的教师研究讨论三次,反复研究,多多磨合,优化师资资源,节省教学时间,在反复的联系中,一些不好的旧习惯被改善,教学思路得到了拓展,每个教师都是教学的实践者与设计者,实现课堂教学经验的交流,实现有效的教学。同时,要善于抓住每次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评比的机会,全员参与,共同交流,力求达到最佳的水平,促进教学或有效的进行与开展。

五、扩宽教研活动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开展,微博、微信、qq等迅速的走入人们的生活与日常,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可以以此为契机,发挥网络的重要作用,贯穿于教育验货的始终,让网络改变学习方式与教研方式,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对教育的感悟与思考放在朋友圈、微博上,好友与家长读完之后会获得许多的感悟,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了大家的关注之后,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淹没与严谨,教研能力、反思能力、写作能力都日益成熟。例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对这节课的构思、对课堂教学的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用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获得的灵感,到教学之后的反思等等,都可以写作网络上,在 以后的教学中反复的回味,为教研活动提供给很好的资料。同时,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老师们在历年共同交流,分享信息资源,一起感受教学研究的快乐,真正的实现高效教学。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教研,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达到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是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教学研究,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活动有效的开展与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