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生活;调研;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097-04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日趋严峻,如何实施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经济、践行低碳生活是摆在世界各国政府面前的当务之急[1]。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政府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左右[2]。低碳生活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是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积极关注的重要议题,是促进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有序进行的重要力量,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障[3]。践行低碳生活要求整个社会逐渐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开发节能减排的科技,同时要引导人们了解和减少日常生活中的浪费、污染行为。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高素质的群体,是践行低碳理念、传播低碳文化的重要力量,是未来建设低碳社会的主力军与领导者。他们是否具备低碳意识、践行低碳生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低碳社会的发展。
本文对广州某高校大学生低碳理念与低碳行为进行了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群体对低碳理念的认知度与践行度,并分析大学生参与低碳生活的意愿及其日常生活的低碳行椤1疚闹荚诮一步推动“低碳生活”理念在大学校园中的传播,倡导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影响低碳社会的进程,推动全社会低碳生活的发展。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合理设计大学生低碳生活的调研问卷,进行问卷派发与收集;对问卷进行整理,用Office Excel进行数据分析。后期在该大学随机抽取50名本科生进行访谈调查,对所得出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以及提出建议。
(二)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低碳概念的了解、参与低碳生活的态度和践行低碳生活的情况三大部分,通过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来了解他们低碳生活的情况。
(三)调查样本构成
此次调研采用了对广州某高校本科生进行随机问卷的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900份问卷,回收803份问卷,回收率为89.2%。经过检查筛选,剩下753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3.67%。
二、调研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低碳意识情况分析
1.低碳内涵的了解度分析。大学生的低碳意识影响其低碳的践行情况。倡导当代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首先要知道他们对低碳的了解程度。本次调研首先调查大学生对“低碳”这个名词的了解,具体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知道“低碳”的含义和大概内容,了解程度仅仅限于表面,没有进行过深入地了解。说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低碳”教育,低碳生活意识较为薄弱。通过采访部分同学,笔者了解到当代大学生之所以不去深入学习“低碳”,是因为他们平时学习工作繁忙,只能通过身边的宣传初步了解,而没有时间去深入学习。
2.低碳对经济生活影响态度分析。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4]。在收回的753份问卷中,71.85%的同学认为低碳能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采访,笔者了解到他们认为低碳就是节能减排,需要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有16.07%的同学认为低碳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走低碳的道路需要高成本,12.08%的同学认为低碳对经济的发展影响不大,这两部分大学生可能没有对低碳经济模式进行深入了解。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不够全面和深入。对于如何实现低碳生活的问题,66.8%的同学认为在于个人低碳生活习惯,26.83%的同学认为在于低碳科学技术的提高,只有6.37%的同学认为在于法律的约束。可见,大学生非常认可个人生活习惯和科学技术是实现低碳生活的关键。
关于日常生活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具体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45.42%的同学考虑过日常生活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尽量做到低碳生活,这部分同学低碳意识较高,有利于今后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关于低碳生活的更为深刻和广泛的教育。47.14%的同学考虑过日常生活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但认为很难做到低碳生活。可以推测,当条件成熟使得参与低碳相对便利时,他们很可能参与其中。6.11%的同学没考虑过,但想了解低碳,因此低碳宣传对这部分同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仅有1.33%的同学表示不考虑,不想了解。低碳经济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随口说说的口号。大学生应长期学习低碳知识,践行低碳生活,使之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
3.了解低碳途径分析。为获取大学生了解低碳的途径,笔者设置了“你是从哪些方面了解低碳环保”的题目,具体见表3。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从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中了解低碳环保的知识;从家人朋友口中了解的较少,商家广告涉及的低碳环保知识也不多。环保志愿者和相关低碳宣传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也是十分明显的。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相关知识的途径具有多元化特征。由于大学生接触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的时间较多,媒体宣传“低碳环保”的效果最为有效。本次调查显示,关于如何看待宣传低碳对践行低碳生活的影响,29.22%的同学认为宣传低碳生活对保护环境有很大的作用,52.06%认为会有一定的作用;17.93%认为会有作用,但是效果不明显,只有0.8%认为不会有作用。因此,为提高大学生的低碳意识,在高校大力宣传低碳是非常有必要的。
4.参与低碳意愿分析。在此次问卷中,笔者进行了大学生低碳意愿调查。从表4得知,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要倡导并开始低碳生活,并认为要从自己做起。由此看出,大部分大学生愿意践行低碳生活。
调查发现,有80.08%的同学愿意坚持低碳生活,仅有3.72%的同学不愿意坚持低碳生活和有16.2%表示无所谓。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参与低碳生活有着积极地态度和正确的认识,参与低碳生活意愿较高。因此,在校园倡导低碳生活是有较好基础。
(二)大学生参与低碳行为情况
直接体现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情况主要从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解。以下具体从衣、食、住、行方面进行探讨。
1.大学生参与“衣”的低碳行动情况,具体如表5所示。
表5显示,73.31%的同学做到合理购买衣服,73.31%的同学对衣物进行二次使用,31.34%的同学了解低碳面料,20.19%的同学做到手洗衣服。说明大学生不会根据喜恶随性地购买衣服,而是根据需求来买衣服。同时大部分同学的旧衣物会被再次使用,或者通过捐赠渠道来进行处理。通过采访,笔者了解到学校有相关部门定期对旧衣物进行回收,所以同学们养成了捐赠旧衣物的低碳习惯。只有少数同学了解低碳面料,反映了现代大学生对低碳材料的认知缺乏。手洗衣服的同学较少,大学生基本上是使用洗衣机来洗衣服,可能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较为繁忙有关。
2.大学生参与“食”的低碳行动情况。
据数据显示,62.82%的同学做到多吃蔬菜少吃肉,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并未考虑到饮食结构对减少排碳量的作用。18.86%的同学经常订外卖,原因是学生学习繁忙,订外卖节约时间。做到光盘和打包带走的同学说明他们在饮食方面注意到了低碳环保,但仅占30.51%和41.44%。近一半的学生做不到少用一次性餐具,原因与个人的低碳意识不高以及学校低碳宣传不够有关。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低碳饮食意识有待加强,部分同学习惯自己的生活模式。
3.大学生参与“住”的低碳行为情况。低碳的另外一个体现是在居住方面,具体见表7。
选取10种与住有关的低碳行为作为判断标准。在回收的问卷中,96.68%的同学做到二次使用塑料袋和89.64%的学生有随手关灯的习惯。一半左右的同学做到常开窗通风,减少使用空调、使用双面纸张打印或复印。30%左右的同学做到不用电器时拔插头,避免待机、夏天空调温度控制在26℃以上、自备环保袋逛街、选用节能环保产品和节约用水,合理利用“灰色水”,仅有17.8%的同学做到垃圾分类。
大学生的低碳生活习惯与方便、舒适、是否经济实惠等因素密切相关。随手关灯对同学们的正常生活影响较小,塑料袋二次使用经济实惠,因而接近90%的同学都能做到。校园内打印纸张的价格十分便宜亲民,再加上老师或者活动对学生上交纸张材料的要求,因此多数学生习惯单面打印。不用电器时拔插头、避免待机,自备环保袋逛街和节约用水,合理利用“灰色水”的低碳习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会带来不方便和浪费时间,因而只有30%左右的同学能够做到。同时,因节能环保产品价格稍微偏高,只有33.07%的同学选用,可见大学生对节能产品的购买度不高。仅有17.80%的同学进行垃圾分类,原因可能是同学们没有充分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学校没有配备完善的垃圾分类箱。
4.大学生参与“行”的低碳行为情况。表8列出了大学生出行的方式。问卷设置该选项为多项选择。由表8可知,大部分同学出行选择走路和坐公交、校巴,56.04%同学出行选择自行车,只有小部分选择开小和开电动摩托。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选择的出行方式主要依据是否方便快捷和自己的经济条件,而并没有考虑低碳出行。
总之,让每一个学生都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是大学教育中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也是全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义务[5]。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不够,能对低碳进行深入了解的学生较少,因此各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低碳生活的教育与宣传。
2.大学生缺乏低碳生活实践,高校需要广泛、长期开展低碳生活实践的活动。
(二)建议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和低碳生活的践行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低碳的进程。为使更多大学生提高低碳生活的意识和形成践行低碳生活的习惯,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低碳生活”的教育宣传。马晓旭认为,大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越强、环境影响与低碳关注度越高、规章制度越健全、公益宣传越到位,他们的低碳消费意愿就越强烈。大学生主要从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中了解低碳,媒体应成为宣传低碳的主导。可以把低碳引入到综艺节目中,让观众在享受娱乐的时候对低碳进一步了解。环保志愿者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展览宣传活动对加深大学生的低碳意识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各大高校可以对相关组织进行培训和举办宣传低碳生活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广低碳成果。同时,低碳教育会对低碳生活行为产生正向影响,接受低碳教育、树立低碳意识、加上良好的低碳技能会指导学生践行低碳生活。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必修或选修课的方式,扩大和加强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减少专业年级间低碳的认知和实践差异。也可以组织大学生观看有关低碳主题的电影和纪录片,加强学生的低碳教育和低碳知识技能的宣传和普及,激发他们践行低碳生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举办低碳生活的实践活动。学校应充分调动大学生低碳生活的积极性,实现建设低碳校园的目标,推动社会低碳生活的发展。高校可以开展低碳生活的活动与竞赛,例如节能宿舍大赛、物资回收活动、节能产品发明大赛等。
3.倡导低碳生活的方式。高校要采取有力可行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最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顺利实现。可以在校园内增加低碳生活的提示语,例如在水龙头旁边提示节约用水,在电源旁边提示随手关灯,在打印机旁边提示双面打印等。大学生应树立低碳生活的观念,倡导以节约简朴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的生活理念,在社会“低碳或零碳排放”的活动中起模范先锋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细节,践行低碳从小事做起、改变不良生活陋习,过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4.建设低碳校园。大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为了让大学生积极进行低碳生活,校园的公共设备应当是节能减排的设备,例如为学生提供太阳能热水器、分类垃圾桶、节能环保的出行工具等。为了将低碳建设行动落到实处,高校应首先建立管理机制,量化相关碳排放标准,为改进高校建筑和相关设施节能减排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学校应该设立相关的低碳校园管理机构,把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落实到实处,从而有效地把这种绿色生活方式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陈小连,胡孝平.大学生低碳旅游感知价值、参照群体及参与意愿之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2,(3):87-91.
[2]张林,王珍义.大学生低碳理念与低碳行为的研究――基于武汉高校的调查问卷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8):268-270.
[3]宋兴怡,苏天照,姜峰等.当代大学生低碳生活认知、态度与行为调查研究――以太原市四所高校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8-120.
[4]董青.大学生低碳经济意识状况调研――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127-129.
篇2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大学生;低碳生活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9-0129-02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剧,几乎历届世界气候大会都在呼吁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而不是能力[1]。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大学生,要树立低碳生活意识,这既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责任,也是对赖以生存的地球应尽的义务。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理念是党关于政治生态、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文化和绿色社会“五位一体”的全面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笔者认为有五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绿水青山既是生产力,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动力;二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三是绿色发展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四是不仅当前甚至今后任何一个时期都将坚持绿色发展,因为这是为适应未来发展方式转变而提出的;五是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人化自然”的思想,绿色发展理念正是将生态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融合的新的发展理念。
新时期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新思想和新观点,但由于其自身认识水平、实践能力的局限,应在大学阶段就树立低碳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观念,立足眼下,展望未来。低碳生活是当代大学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前提,更是未来坚持和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基础。因此,调查和研究新时期大学生低碳生活观念就显得非要重要而且必要。
二、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调查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2017年3月中旬对成都大学在校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发放问卷350分,回收问卷312分,回收率89.14%;对24位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主要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程度,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低碳生活以及低碳意识应如何落实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听取了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
1.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意识有较强的认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0%的大学生对低碳生活非常了解,48.96%的大学生对低碳生活了解不够深,1.04%的大学生不了解低碳生活。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低碳生活认知度较高。
2.低碳生活对生活有利。从问卷调查结果看,100%的大学生认为低碳生活方式有利。显然,当代大学生认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对生活更加有利。
3.低碳生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你认为低碳生活在哪些方面可以采取行动”结果中,85.42%的学生认为从交通工具的选择入手,53.13%认为应注重家庭用水用电,42.71%认为应从餐饮方面着手,41.67%认为要采购环保的家庭用品,30.21%要注重废弃物的排放。总而言之,低碳生活涉及生活方方面面。
4.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践行有待提高。问卷结果显示,96.88%的大学生在生活中未完全做到低碳生活,1.04%的学生完全做到低碳生活,只有2.08%的学生从未做到低碳生活。所以,低碳生活还需要加以行动和落实。
5.低碳生活需要全社会共同倡导。结合调查数据,71.88%的大学生认为低碳生活需要政府积极引导、社会积极倡导、个人自觉履行结合起来,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应从单方面来落实。
三、低碳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低碳生活含义的理解。宣扬低碳生活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绿色低碳的认识,增强节约意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从意识上影响大学生,让正确的意识去指导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
2.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不仅能使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标准提高,更能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学生应坚持低碳理念,践行“3R”[3](即削减碳排放Reduce、物品再利用Reuse、废品回收再利用Recycle)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践行低碳生活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觀、价值观和世界观。
4.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节约资源、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在大学生中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打造绿色低碳社会积极奋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贡献自己。
5.低碳生活方式能减轻大学生经济压力。低碳生活和节约有莫大的联系,在很多方面,低碳生活和节约几乎可以画等号,节俭的生活方式能降低大学生生活成本。总而言之,大学生坚持低碳生活理念,能减轻经济压力。
(二)负面影响
当然,低碳生活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可能会花费更多时间,给出行带来不便;低碳生活的践行对自身的日常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会提高生活的成本;对低碳生活的要求使得许多企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减小规模,导致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可能会造成资源的闲置等。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些负面影响都是可以克服和转化的。
四、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困境
第一,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方式参与度不高。学校、班级和社团经常有举行低碳生活倡议、团日活动等,但大学生的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绝大多数学生有低碳环保的意识,但没有与切身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消息等关注较少,通过课堂和新闻被动了解较多,主动了解低碳环保知识较少。
第二,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践行力度不够。当前的大学生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嘴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应该说,大学生都知道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但在一些日常生活中,往往出现“两张皮”,比如使用电脑后不立即关机,用水后不关水龙头,离开教室后不关灯,甚至少数同学完全没有节约意识。
第三,就餐依赖外卖,不仅造成精神颓废,更是低碳意识淡薄。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生依赖“外卖”送货上门,不仅缺乏运动而造成精神愈发颓废,而且也增加了一次性餐盒和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这些都是白色垃圾大量产生的源头。在食堂就餐也未做到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在平常人际交往中,聚餐聚会奢侈浪费,少有打包行为。
第四,当代大学生喜欢购物,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缺乏低碳意识。一是喜欢网购。根据2016年天猫对双11网购的全国高校统计报告显示,武汉6所高校的大学生总花费达1.1亿元,其中武汉大学达到3374万元[3]。网购会产生大量塑料袋和纸箱等垃圾。二是实体店购物。大学生购物总会购买一次性塑料口袋,少有同学自带环保购物布袋。三是促销活动购买大量不必要的商品,造成闲置浪费。
第五,交通工具的选择,缺乏环保意识。在选择出行交通工具时,大多数同学会选择滴滴、优步或出租车出行,只有部分低碳意识较强的同学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校内上下课会选择校园巴士,少有学生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对教学楼有电梯的,很多同学倾向于乘坐电梯。
五、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对策及建议
(一)高校应帮助和教育大学生树立低碳生活理念
低碳生活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而普及低碳知识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和教育大学生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1.大力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宣传党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我国环保的成就;举办低碳生活知识讲座,介绍低碳知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以及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认清当今世界环保的严峻形势;举行团日活动、“光盘行动”等,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生活文化,树立正确的低碳生活理念。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低碳生活宣传教育活動,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2.培养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是校园文化构成中的一个隐性成分,建立低碳绿色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的前提。高校环境育人的最高境界是悄然无息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高校应注重低碳绿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形成低碳、绿色、生态等多方面理念,从而使大学生在高校低碳绿色文化的氛围中养成低碳意识。
3.丰富大学生低碳生活实践活动。实践是培养低碳生活理念的主要手段。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要倾向于实际操作。比如培养自觉节能习惯,提倡简约生活,做到垃圾分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低碳生活的好处,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在低碳生活上的主动性,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最终使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二)学生应主动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
1.交通出行方面。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绿色出行并不是难事。但随着中国家庭的收入也随之增长,大多数家庭拥有私家车,家长接送变得普遍。同时,随着滴滴、优步等新型行业的发展,大学生对这类工具的使用量也陡然增加。这些交通工具不仅造成污染废气的排放、路况的拥堵,也增加大学生出行成本。现在几乎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校内交通工具,共享单车也进入了校园,自行车的使用变得格外简单。大学生应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地铁等,即使选择滴滴、优步等打车软件时,也可以选择顺风车或者拼车降低污染。
2.生活方面。对电器的使用。大学生应做到随时关闭电源,并拔掉插头。因为插头依旧会浪费电能,同时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对垃圾处理而言,应将垃圾分类处理,一是减少环卫工人工作难度;二是能减少有害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风险;三是废物回收,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对用餐而言,当前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铺张浪费问题,应尽量在食堂就餐,并减少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以及塑料袋的使用,同时做到光盘行动。在用水方面,我国水资源极不丰富,且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受季节、地域的影响很大。大学生应该节约用水,必要情况下应进行水的多次利用。
3.购物方面。近年来,由于低碳经济的兴起,低碳之风在各大商家、商场兴起。作为消费的重要群体,大学生应当选择环保用品、低碳食品、绿色饮料、节能电器等物件,养成自备购物袋、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塑料袋的习惯。如今电商与网购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一个重要的购物方式。大学生在网购时应注意包装袋的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美梅. “低碳生活”是一种责任和态度[N].通辽日报,2010-05-01.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宋兴怡,苏天照,姜峰,苏果云.在大学生中推行低碳生活方式的意义与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
篇3
关键词:图书馆;低碳社会;角色定位;实现途径
低碳经济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的,强调以最少的自然资源和最小的环境污染获取最大的经济价值,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多的商机。近几年,低碳概念逐步渗入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随之而来的各种低碳理念的诞生,如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建筑、低碳服务等。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主要聚集地和公共服务的场所,一方面建设时要遵循低碳建筑理念,另一方面要强调低碳服务理念。那么,在低碳社会中,图书馆应如何进行角色定位,才能实现健康、课持续发展,具体实现途径又是怎样的呢?
1 图书馆与低碳社会的关系
图书馆是社会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设计和建设不合理,就会出现严重的高能耗问题,既污染公共环境,又加大建设成本,加重地方或国家的财政负担。所以对图书馆进行低碳化设计与建设,实现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随着低碳理念的逐渐普及,图书馆节能工作已经成为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很多地方的图书新馆在进行设计和建设的时候,都比较重视低碳环保,普遍采取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如采用两种空调模式:将地源热泵运用到中央空调冷热系统中,这样可以实现40%的节能,当电价达到峰谷的最低值时,系统会及时切换到冰蓄冷系统空调,这样又可以实现30%的节能,通过这样的接力省电,一年下来就可以节约很多电费,是减少图书馆的开支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接力省电,很多图书馆还将地下车库等用不到空调的地方用楼板进行有效的隔温,防止了能量的白白丢失和浪费。
当图书馆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实行低碳服务就成了现代图书馆的重要任务,顺应了时展的主旋律,同时也是敢于承担责任的具体表现。现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责除了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社会需求的改变,图书馆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即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加重要。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能源短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且会愈演愈烈,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重要,所以,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建设节约型图书馆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可以实现图书馆向社会各界传播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包括很多方面,这里主要指“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2 图书馆低碳建筑和低碳服务角色的实现途径
图书馆低碳建筑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设计人员的低碳设计来实现,如上面所讲的现在很多图书馆采用低碳建筑设计理念,采用两种空调模式实现接力省电,通过将地下停车场用等用不到空调的地方用楼板进行有效的隔温等。主要是在图书馆的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当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图书馆的低碳服务角色就会比较重要,而且伴随着图书馆的使用会一直存在,其低碳服务角色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积极探索图书馆低碳服务模式
图书馆低碳服务也是近几年才提倡和实行的,没有现成的或成功理论、经验或模式可以借鉴,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找出符合现代图书馆低碳服务的模式。从这个模式中,我们要告诉读者什么是低碳,作为社会中普通的一员也需要为低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且要引导或建议读者可以怎么做,警告读者不可以怎么做。这样,社会各界人士就会加深对低碳生活理念的认识,逐渐减少不利于低碳生活的行为,而且在一部先进人士的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如现在很多城市的居民为了加少汽车尾气的产生,要么选取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要么选取绿色环保的骑车方式,而且随着低碳城市和低碳生活的逐渐普及,这类人群越来越多。
2.2 宣传低碳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
现阶段,虽然有一部人对低碳生活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大部分人还比较陌生。所以,要想使低碳生活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就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图书馆或其他有效途径向全民普及低碳生活理念,让社会各界都能认识到现代社会低碳重要性,认识到只有每个人都加入低碳生活的行列,才能有效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低碳生态的顺利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承受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加上环境压力和能源压力,我国政府的面临着重大的责任,也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针对当前的情况,我国确立了低碳排放目标,并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作出了承诺。另外,我国政府还相继出台和修订了草原法、森林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应对去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社会是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一致好评。
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要充分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利用自己的独特资源优势,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国家制定的关于低碳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让他们认识到国家对低碳生活的重视,同时图书馆还应积极宣传国内外低碳或环保的最新消息以及最新技术,加强公众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低碳生活。
2.3 对低碳生活进行普及
图书馆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职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采取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或在馆内开展讲座等方式,加强公众多低碳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制作相应的低碳生活专题,通过开展服务宣传周等形式走向社会,向公众宣传低碳生活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结合图书馆的开放性和资源型优势,向进馆读者发放关于低碳生活的宣传页和各种图片,引导读者对低碳生活的进一步认识,使低碳生活理念融入到他们的观念当中,在以后的生活中主动自觉地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
2.4 图书馆馆员应以身作则,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图书馆馆员的形象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和行为,所以图书馆馆员必须以身作则,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在具体的工作中,图书馆馆员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然后结合图书馆的具体业务特点,具体开展低碳生活。如在工作时,尽量使用QQ、电子邮件、MSN、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减量减少纸张、打印机和传真机的使用,如果必须要使用纸张,可以使用再生纸张;尽量减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下班时注意检查电源,养成随手关掉电源的良好习惯;如果馆内光线较好,尽量不要开光,引导读者进行低碳阅读,并逐步养成习惯。这样,低碳生活就不再是一种理想或一句口号,而是一种逐渐可以实现的健康的额生活方式。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公共场所,图书馆馆员的低碳生活方式能够对读者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图书馆馆员在与读者交流中,可以与读者产生共鸣,进而实现普及低碳生活的最终目的。同时,图书馆馆员除了在工作实践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在实际生活中也要积极在各种适宜的场合以适时的方式宣传低碳生活理念,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低碳环保活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探索和创新图书馆低碳服务技巧。
3 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生活有利于促进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图书馆具有传承人类文明和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能,有利于实现公众、政府、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所以,在低碳社会,图书馆要努力扮演好低碳服务的角色,以及低碳建筑的角色,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纪发.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N].中国信息报,2009
篇4
困惑一:实现低碳生活是不是意味着
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一些市民认为从节约资源能源,环保以及减少碳排放等角度看,实现低碳生活不仅是件大事,也是件好事。但从低碳生活的要求看,可能会降低人们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生活水平。比如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希望通过购买汽车或者排量大,性能更好的汽车来改善自己的出行条件,希望购买较大的住房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这些显然与低碳生活格格不入。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王宪恩等专家则认为,全面实现低碳生活与保持或提高市民生活水平之间并不冲突,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其中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结合点,探索一种低碳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益生说,低碳生活不是一个落后的生活模式,搞低碳经济并不一定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在低碳经济状态下,交通便利,房屋舒适宽敞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可以采取低碳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城市中可以利用中水浇灌绿地,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照明和日常使用,利用煤层气等清洁能源作为汽车的燃料,利用污水源,浅层水源,深层高温地下水源,土壤源等可再生能源热泵技术解决建筑的供热等。
在山西省朔州市的恢河公园,使用的路灯,地埋灯,庭院灯,草坪灯都是有太阳能提供电源,而且所有的灯具中加入智能控制,实现了白天自动熄灯,晚上自动亮灯,每年可节约用电80万度左右。当地市民在享受城市建设带来的身心愉悦的同时,无形中节约了能源资源,减少了碳排放。
困惑二:低碳生活离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太过遥远,
普通市民是否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些市民受访时认为,低碳生活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对他们来说犹如遥不可及的梦想,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距离太远;也有市民认为,低碳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依靠市民自身力量难以实现,与其这样,还不如按日常的生活方式得过且过。
一些专家认为,城市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在短时期内确实难以改变。在这种惯性生活模式下,推行低碳生活也可能会带来不便。但这些并不能成为市民拒绝低碳生活的理由,只要人们从细节入手,有改变的决心和愿望,低碳生活完全可以实现。
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春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罗星碧说,在阻止全球变暖的行动中,不仅政府,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减少个人碳足迹,在生活中培养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当前社会的潮流,更是个人社会责任的体现。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存环境,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为保护环境献一份力。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做起。实现低碳生活,市民能做的有很多,包括减少高碳能源消耗,绿色出行,垃圾物再利用等。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高级项目官员张蕙莲说:低碳生活其实做起来很简单,洗澡水温度调低1度,每次洗澡可减少二氧化碳35克;做完饭随手关掉抽油烟机,每天少转10分钟,一年能省12度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对个人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几项小建议,如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0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衣服自然晾干,可以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3等等。(1)
困惑三:低碳生活是城市居民自己的事,
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否当甩手掌柜
一些城市的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在谈及低碳生活时认为,低碳生活主要集中于市民的生活领域,是城市居民自己的事,主要靠市民自己转变观念,加以践行,政府及相关部门一方面无权干涉,另一方面对市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也甚感乏力。
篇5
关键词:低碳;发展;中国高校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提出“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毫无疑问,在中国现代化的未来阶段,特别是在“十二五”新一轮科学发展中,如何更好地推进环保、低碳、节能减排,将成为建设“美丽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然而,在此之前,中国所面临的环保现状已然十分严峻。环境问题不仅是一种经济问题,更有可能逐渐发展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环境与发展问题刻不容缓。
1 中国环保现状
1.1 环境问题日益加重,危害公民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
土地沙漠化、水资源污染与大气污染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三大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威胁着环境,同时也切实的危害公民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就以空气污染为例,经合组织的报告预计,中国的空气污染每年将导致2000万人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到2020年之前,污染会导致中国“60万城市人口过早死亡,每年发生2000万例呼吸系统疾病、550万例慢性支气管炎和健康受损病例”。这可能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损失13%[1]。
1.2 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
行政处罚上限太低、限改令变相变为“保护令”等都是导致中国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之一。将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做比较,若环境保护的力度远跟不上环境污染的速度,我国的整体环境质量将会不断下降。而要将环境保护做到位,则需将管理、监督、处罚的力度不断加强并做到立法、行政、司法的良好协作与统筹。
1.3 社会节能环保意识尚未全面形成
我国现阶段尚未形成全面的节能环保意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诸多的节能习惯如节约纸张资源、节约水电等尚未养成习惯。2013年伊始,北京连续遭遇多日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同年三月,16000只死猪尸体漂过上海的主要饮用水源黄浦江。同年五月,广州曝出镉超标的大米事件等等,这些事件都一次次触碰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2 国内外的低碳生活现状
当前工业文明先进、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世界人口激增、人类欲望无限上升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如CO2过度排放,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此背景下, “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等纷纷提出,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相较于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模式的高碳而言,低碳旨在倡导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低碳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一个国家的事情,更是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加强国际间合作。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西方国家纷纷推出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并通过政府行为和法律手段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现有高碳经济模式开创者的英国,率先在世界上高举发展低碳经济的旗帜,成为发展低碳经济最为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德国政府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将气候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列入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而在我国,党的十报告中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并且要着力推进“低碳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完全符合国家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倡导低碳经济模式,低碳生活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低碳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低碳生活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实现低碳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大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也是培养社会建设者的关键机构,社会影响较大、人群集中,大学生被给予了很高期望,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应顺应时展的要求,自觉践行低碳行为,进行低碳消费,努力实现低碳生活的目标,使大学生群体成为践行低碳行为的发起人、领路人、实践者。
3 大学城声控灯与纸质资源循环使用现状
3.1 大学城整体的必需性
3.1.1 声控灯方面
课题组通过对调查对象的统计,发现仅有6%左右的寝室楼使用了声控灯。在使用声控灯的寝室楼中,对于点亮声控灯所发出的音量对同学的影响,75%的调查者选择没有“影响很大”的选项。这体现出有着声控灯的灵敏度质量的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无需通过较大的声响即可控制声控灯的开与关,从而避免了因此产生的声音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面对声控灯安装数量之少以及晚间出现电灯开而不关造成的电力损失,我们应当看到这方面投入的需求性。
3.1.2 纸质资源循环使用方面
相比于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网络等传播媒介,纸质传单因为它的涵盖面广且价格低廉,成为活动宣传最普遍使用的方式。然而,纸质传单宣传效果是否真的较好?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对于“纸质宣传是否认真阅读”这个问题,有近四成的调查对象表示,并不认真阅读就将宣传单扔进垃圾桶或者干脆随手扔地上,造成了“传单满地飞”的景象。在这种宣传效果较低又造成大量的纸质资源浪费的情况下,纸质资源循环使用的必需性则更加体现。
3.2 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性
中国大学生作为社会、时代的开拓者,践行“美丽中国”更有其责任性。截止到2014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699.8万人,在校生2468.1万人,毕业生638.7万人。作为社会中的如此庞大群体,其对于低碳生活不但有着代表意义也有着其对于其他群体的影响性。
大学生支持环保不应再流于了解环保的理论与概念,而应当长期地身体力行参与其中。仅仅以松江大学城为例,松江大学城有7所高校, 近10万名在校大学生,是节能减排理念的重要传播群体。每年有2万多名毕业生走出校园, 且这个数量稳中有升,如果他们将节能减排理念推广到社会中去,社会作用将不可估量。本项目推进减少纸质传单发放和推行节能灯安装,可为校园和社会的节能减排带来显性效应不可小觑。
4 建议对策
低碳生活需要大学生的躬身力行,低碳校园的建设需要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面对校园环境问题,文章特从减少纸质传单的使用以及声控灯安装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迈向低碳生活。
4.1 高校需开展低碳教育,倡导低碳生活
实施低碳教育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是建设低碳校园的基础和落脚点。开设相关低碳知识与理论的专业,培养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利用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等并结合学生社团工作,促使广大师生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扩大低碳教育的影响力。
4.2 建设低碳设施
建设低碳设施是低碳校园建设的必经之路,是节能环保的必然要求。高校在建设过程中需牢牢把握住低碳环保的理念,应将节能、环保、低碳等理念融入到基础设施构建之中,努力建设科技含量高、碳排放低的绿色生态校园。在学习、生活设施建设中,高效应推广使用节能电器产品;供水系统中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应对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多渠道筹集低碳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低碳高校的稳步建设。
4.3 关于声控灯安装的节能措施
4.3.1 声控灯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声控灯的敏感度不但是其开闭的关键,同时也决定着其效用与便捷程度。在现在的大学校园,寝室楼道中的流动性较大。每个寝室楼道的每个时间段的利用率都各不相同。据高校网统计,在各个高校中,每个寝室楼内,楼道的灯光往往为了学生方便而彻夜开灯。在无人的时间段内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资源浪费。所以声控灯的敏感度的范围设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尽可能的做到扬长避短,并且在设定范围时必须考虑到周围人的舒适度等关键因素。
4.3.2 关于建立声控灯的配套管理措施
学生公寓的管理是全国各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供电的管理又是学生公寓管理的重点。目前,高校学生公寓照明用电的管理一般为下列模式:无人管理,由学生自行控制开启。而在这样无人负责的状况下,很多人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责任感,故此往往易造成资源浪费。
此外,应当配套形成健全的问题反映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则应反映到相关人员或部门中去,将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注重定期的维修与检查工作,注重设备的维护,以及排查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4.4 纸质传单的减少使用及充分利用
4.4.1 增加使用价值,提高宣传效率
传单的内容应人性化,为受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或便利;创意理念要人性化,以受众为中心进行构思;版式也要人性化,采用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设计元素及形式。传单设计的色彩搭配也至关重要,艺术理论家约翰内斯・伊顿说:“在眼睛和头脑里开始的光学、电磁学和化学作用,常常是同心理学领域的作用平行并进的。色彩经验的这种反响可传达到最深处的神经中枢。因而影响到精神和感情体验的主要领域。”[2]
传单设计也应增强其使用价值,例如环保袋宣传单、信封式宣传单、广告扇子宣传单等等,都是现代人们使用率极高的日常生活用品。这种可持续发展的传单形式很值得提倡并应切实付诸实践,如此才符合低碳生活的价值理念。
4.4.2 以新媒体逐渐代替纸质传单
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力量已然不可忽视,相较于传统的如电视广告等而言,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网站等发展得日益完善,宣传作用愈加明显。一是新媒体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面向个人。通过建立微信公共平台与微博公共账号来宣传自己的活动、品牌,节约资源,时间,更加快捷、受众面广。二是形式多样,表现过程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于一体,使内容更加生动。此外,新媒体易检索性的特点,便捷的存储,利于查找原有内容,让人们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形成节约意识。三是交互性便捷,利于双向交流与促进建设。新媒体交互性极强,独特的网络介质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走向平等。受众不用再一味的接受传播的信息,而是可以有选择性地接受并评价与自己相关利益的信息,新媒体形式与宣传的改善,并更加健康的发展下去,促进低碳生活的进一步实现。
5 结束语
通过了解中国环境现状,对大环境与背景有所了解后,发现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而从身边的大学城,以声控灯与纸质资源循环为出发点来讨论对中国高校低碳发展模式的建设。在实质建设推进的过程中,也促进大学生团体对于环保习惯,环保价值观的建设。以此,在社会中形成一种环保氛围与风气。
参考文献
[1]炎黄春秋[M].2008,11.
[2]曹稚,李彬彬.色彩设计的人性化研究[J].艺术探索,2007,8(15).
篇6
一、目的
策划贴近群众生活的多种环保主题活动,团结社会各界力量,激发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凝心聚力共同建设美丽德阳。
二、主题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共建共享生态德阳”
三、全年活动安排
(一)活动宗旨
创新开展传统主题宣传活动,以环境日、国家宪法日、生物多样性日、低碳日、臭氧保护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等纪念日为契机,针对各个重点群体,策划和组织高规格、新形式、参与广、影响大、效果好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
(二)活动简述
1、环保寻宝游戏
推荐时间:4月(世界地球日)
活动内容:在全市范围内设置环保宝藏二维码,每一个二维码可扫描出“环”、“保”、“行”、“动”、“者”,市民可扫码获取,集齐“环保行动者”,即可参与环保卫士抽奖活动。设置二维码的地方选择对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和有带头作用的单位,如环保企业、绿色社区、文明单位等。
活动意义:(1)让市民主动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者”的行列中,为全年的环保活动作前期宣传造势,力求达到全市人人知晓、热情参与的效果。(2)通过活动宣传全市重点环保企业、环保行业和文明单位,树典型、立标杆。
针对人群:所有市民
2、低碳出行积分种树
推荐时间:6月(世界环境日)
活动内容:设立每周三为“德阳低碳出行日”,倡导市民主动选择低碳出行,步行数将作为兑换树苗的依据,兑换的树苗由教育局送至各学校,加入“绿化全川校园行动”,为德阳市学校绿化率做贡献。
活动意义:倡导市民主动选择低碳出行,树立“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努力”的全员环保意识。
针对人群:所有市民
3、手抄报比赛
推荐时间:6月
活动内容:以环保为主题,征集全市学生主题手抄报作品,邀请专家进行评选,并将优秀作品刊登至公众号。
活动意义:向学生群体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会,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观念。
针对人群:学生
4、抖音主题活动
推荐时间:7-8月
活动内容:由环保局确定主题,如#德阳环保在行动#、#美丽德阳,我是行动者#、#德阳环保农村行动#、#德阳环保社区行动#等,在抖音平台发起视频征集活动,既可以是弘扬环保行为,也可以是举报打击污染行为。
活动意义:让市民可以最简单的方式、最贴近生活的形式参与活动,动员人人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关注者、环境问题的监督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绿色生活的践行者,最终为德阳环保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
针对人群:所有市民
5、表彰晚会
推荐时间:12月
活动内容:对绿色年度企业和人物、上述4个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市民进行表彰,定制节目,使晚会紧贴主题,精彩纷呈。
活动意义:对2019年全市环保工作进行总结,同时感谢市民对环保工作的支持。
针对人群:所有市民
四、宣传安排
每一个活动节点,利用线上线下媒体相互结合开展撒网式宣传,确保活动传播度及社会影响力。
1、电视台、电台
适当使用此类媒体进行活动宣传,同时最大限度整合公益合作单位媒体资源进行宣传。
2、网站、微信平台、微博平台
配合线下宣传活动,将线下客户群引流至线上,借助网络平台和事件营销,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并使用全市环保条线公众微信号以及环保和邮政全体职工朋友圈制造话题为活动造势。
3、社会资源媒体
酌情租用本地优质社会媒体如广告牌、社区广告、公交广告等资源进行宣传,旨在为活动进行告知性宣传,充分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认知度。选点过程中充分考虑结合环保公益机构或愿为公益出力的商家的资源,宣传侧重点放在目标大众群体经常接触的地方(影院、商超、书店等)加强宣传告知。
五、宣传建议
(一)减少使用纸质宣传媒体,充分利用线上新媒体,既能契合环保主题,又能扩大宣传覆盖度,有针对性的对德阳辖区居民传播环保知识。
(二)通过腾讯微信朋友圈后台以年龄、兴趣为特征匹配用户进行全年主题环保活动的间断宣传推广,通过寻宝地图、积分公布、优秀手抄报投票等形式,为活动扩大影响力。预计将会至少覆盖全市100万人口。
六、活动预算
二维码:100张*5元=0.05万元
树苗:500棵*20元=1万元(按6月5周,每周100棵)
手抄报:邮政免费赞助
抖音:免费,上热门10万+播放量=0.2万元
晚会:6万-10万(按晚会规模及节目数量而定)
篇7
绿色办公、绿色出行倡议书
一、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滴水,每一度电。当您下班离开办公室的时候,请关掉办公室照明、电脑、饮水机、空调等用电设备;使用空调时,空调尽量控制在室内外温差5℃为宜,且不低于26℃;当自然光能满足照明需要时,请及时关掉廊灯,办公尽量使用自然光。
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增强节水意识。用水时水笼头尽量开小,用完水笼头后请及时关闭;当您洗手时,请不要一直开着水笼头;水龙头、水管、马桶如有漏水现象,任何员工都应向主管部门及时通报。
二、节约每一张纸。充分利用OA办公系统、电子邮件进行文件传输,代替纸类公文;在您打印文件前,请仔细校对,减少产生错误而要重复打印的频率;文件打印没有特殊要求的,要双面打印;公文袋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各部门应将可重复使用的公文袋回收再利用;办公、开会请用自己的水杯,节约一次性水杯。
三、办公垃圾分类堆放,集中回收。对办公危险废物,如废旧镍镉电池、废色带、废复写纸、复印机废墨盒、废日光灯管、废电子电器产品等,要分类堆放,统一回收,并交由处理资格的垃圾站;在办公室里设置废纸回收箱,将已经充分利用的纸张、废报纸、废书等放入回收箱中,积满一定数量即可卖废品,充分利用可循环使用的资源。
四、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合理安排公务用车,提倡拼车出差,避免车辆空驶;上、下班尽量少开车,多步行,既环保,又锻炼了您的身体。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全员行动起来,从办公、生活的点滴入手,节约小能源,积累大资源,争做绿色办公、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宣传者,共同打造西北电建绿色环保新形象,为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贡献自己的力量!
绿色办公、绿色出行倡议书范例
一、做绿色办公 低碳生活的宣传者
争做机关绿色办公 低碳生活的先行者,并把好的经验与建议推广给自己的同事以及身边的人。把在单位中学习到的好点子、好方法带到家庭和社会中,以点带面,打造个人影响单位,单位影响社会的节能减排环保氛围,争做节能减碳的宣传者。
二、做绿色办公 低碳生活的实践者
1、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少用一次性制品(木筷、纸杯、纸巾等),减少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
2、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让其自然晾干,可减少2-3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3、减少喝瓶装水和饮料。工厂处理、灌装、运输、销售这些饮料,消耗了很多不必要的能源,制造了大量二氧化碳。
4、使用节能电器,电器使用后完全关闭电源。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屏,可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适度使用空调(冬季不高于20度,夏季不低于26度)。
5、尽量少使用电梯。如果你登楼梯7层,就可以减少碳近2千克,同时可以减少缺乏运动而带来的肥胖。即便我们不得不搭乘电梯,也不必在楼梯间内同时按下两部电梯,从而增加不必要的浪费。
6、重复使用纸张,双面打印,多发电子贺卡、电子邮件,保护森林。
7、在职工餐厅和各自家庭开展光盘行动,坚持按量取食,不留剩饭。牢固树立吃饱是福、浪费可耻的节约意识。加强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让子女们充分认识到黄金无种子,惟生勤俭家,珍惜每一颗粮食、眷顾每一片蔬菜,是对劳动的尊重、对生命延续的储备、对自然的敬畏。
8、开展清理库房活动,促进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工作,加快能源资源可再生利用。和在市局备案的有资质的正规回收企业签订回收合同,防止废旧商品流向社会造成二次污染,确保废旧商品得到科学、及时、高效处理。
9、每月少开一天车,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汽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10、 亲近大自然,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为了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更美,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把节能低碳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绿色办公,从我做起!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美我办公台,绿我温馨家倡议书
全体教职工:
20xx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深圳隆重举行,深圳将以她最亮丽的城市风貌迎接世界各国的来宾和体育健儿。
迎大运,创标兵,zz在行动!我为大运种一棵树,我给深圳添一片绿,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和寄托。在这个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新时代,我们倡议大家积极投身美我办公台,绿我温馨家活动,用一颗颗爱心,为我们工作的办公室植入健康的绿色;为我们生活的家庭,植入幸福的绿色;为我们居住的小区,植入和谐的绿色;为这座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植入生命的绿色!让我们把共同的心愿连同茁壮的树苗、嫩绿的小草、精致的盆栽、艳丽的花朵,深深植根于深圳美丽的家园、zz美丽的校园,美化我们的环境,幸福我们的生活!
为此,我们向全体教职工发出如下倡议:
1. 人人动手造一片小绿,美我办公台。
希望教职工人人动手,制作一个小盆景,造一片小绿,美化自己的办公台,共创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学校将在五月初进行年级办公室绿化评比和最美办公台评比。
2. 人人动手造一片小绿,绿我温馨家。
篇8
关键词:低碳校园 影响因素
0 引言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低碳理论的兴起,低碳校园建设也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要群体,其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自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广州大学城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情景-意识-行为”的理论模型为基础,从个人实施成本、低碳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技术制度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在了解广州大学城低碳行为践行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其行为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1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为广州大学城内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其中以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为调点,以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辅助调查对象,针对全日制本科生,对理工科类、文史哲法类、经管类、医学类、艺体类等各专业类别学生开展调查。调查过程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形式进行问卷调查,以纸质版问卷收集第一手资料。
1.2 调查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通过书籍期刊、网上检索等方法,阅读低碳生活建设和校园个人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等相关资料,为开展本次调研奠定文献基础。②问卷调查法。本次调研共发放并回收问卷750份,有效问卷739份,回收率98.53%。调查问卷共27道题,均为封闭式问题,包括个人信息资料、大学生个人低碳实践现状以及影响广州大学城大学生低碳行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内容。③数理统计法。课题小组运用Excel,STATA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
2 调查数据分析与结论
2.1 大学生缺乏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近50%的学生都出现“宿舍里电脑等电子电器设备经常待机”和“打包食物时,为图方便美观,往往使用一次性餐具”的行为。学生从生活便利的角度出发,较少考虑低碳环保。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生活也日益便利快捷,加上学校又缺乏对学生的低碳消费观进行系统的教育,学生没有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低碳的发展不应该因此牺牲生活的便利性,但是也不应该为了生活方式的便利而采取高碳的生活方式。
2.2 低碳购买和使用情况理想,但处理废置水平有待提高 本文的低碳消费行为涉及购买处置、使用管理以及处理废置三个方面。大学生在购买衣服以及短途出行都表现出良好的低碳情况,整个购买处置呈现出良好的低碳局面,在宿舍随手关灯的人数高达95%,赞成作业上交无纸化的人比不赞成高出53%,表现出良好的低碳使用管理行为。但只有25%的学生会选择在宿舍中二次利用已用过的水(如洗衣服、洗手的水)。
2.3 低碳消费行为的个人实施成本较高,且存在专业和校际间的差异 本文所指的个人实施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时间成本三个方面。低碳消费行为的个人实施成本较高,量化值8.99,(注:成本很低区间[1 3) 成本较低区间[3 6)成本适中区间[6 9)成本较高区间[9 12) 成本很高区间[12 15] )较高的个人实施成本制约了高校学生的低碳消费行为。个人实施成本还存在专业间和校际间的差异,经管类专业学生个人实施成本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个人实施成本,华师学生的个人实施成本明显高于其他高校学生的个人实施成本。
2.4 低碳宣传渠道单一,缺乏针对性,且宣传力度有限 80%的学生认为目前低碳传播最主要的途径为互联网,电视,其次才是学校社团。而对于教学的低碳宣传只有13.26%,专业机构的宣传也仅有34.78%。单一的宣传渠道严重制约了低碳知识及专业知识的普及。此外未能充分利用大学城建设的特殊性和大学教育的普遍性,缺乏低碳课程,未能利用课堂教学引进低碳教育。此外,有565名同学认为学校低碳宣传力度有限,仅有14名同学认为学校有很多宣传,这与学校单一的宣传渠道,微弱的宣传力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专业的选择差异度较大,理工科、医学科的学生相对认为低碳宣传较多,而艺体类学生认为较少。
2.5 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有技术优势,但制度建设不足 接近40%的学生对大学城的能源使用仅停留在“听说”的层面,超过25%的学生对此完全不知。对大学城的空调统一供冷系统,20%的学生认为在其弹性使用时间、温度调控及环保节能方面可以有改善的空间。而对于大学城整体的提升改善这一问题,在被调查的739名学生中,对于弹性选择空间、投入成本、技术成熟度及意识驱动各方面都有所期待。在制度方面,各大高校基本上没有相对应的制度规范宣导低碳消费行为。
3 建议和对策
3.1 学生应养成低碳的消费习惯和低碳的生活习惯 日常消费中,尽量购买低碳环保的产品,如购买节能环保的台灯;出行上,采用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的方式;衣物购置上,少买非必要的衣物,将废旧衣物捐赠回收;饮食上,提倡素食,节约粮食;日常生活中节约、回收利用资源,如随手关灯关水龙头、洗手的水可以用于冲厕所等。
3.2 学校应改善沟通宣传途径,扩大宣传对象 提倡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利用电子牌、海报、横幅、宣传栏等平面媒体,有针对性的对老师和学生进行低碳知识的宣传;高校低碳教育课程应该同步建立。学生们通过系统性的学习相关低碳知识,能从根本上提高低碳意识,实现低碳行为。此外以低碳App来普及低碳概念,设计出一个具有基础碳足迹计算功能以及社交功能的App,通过相关拓展以及包装将它推广出去用于计量学生的碳排放量。
宣传时主要以大学城的学生为主,同时加大对大学城老师和居民等的宣传,通过对出入校园的教师、村民等人群进行渐进式的低碳引导,实现低碳建设的全民行动。最终,在推动低碳校园建设过程中不断扩大群众基础,实现大学城低碳建设向全民努力的方向发展。
3.3 学校加大对学校低碳活动及科研项目的支持 学校应鼓励师生进行低碳校园建设的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开展有关低碳的学术活动,低碳调研大赛等。还可综合整个大学城各个学校的优势学科,开设一个跨校跨学院跨学科的课程,将理工科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的低碳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由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对其做一个市场推广,吸引企业关注并投入高校研究。在企业的支持下又能够很快将研究结果直接应用生产,创造经济利益,还可应用于大学城各大高校的管理实践,形成“高校-企业-知识产权”的良性循环。另外,学校可以成立低碳节能协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研究。
3.4 学校建立和完善低碳校园建设的制度安排 首先,加强对师生宿舍用水用电情况的监督和控制,将水电的使用情况纳入星级宿舍的考评指标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奖励力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师生宿舍。其次,增加对宿舍管理人员的节能考评并建立宿舍楼节能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每栋宿舍楼的用水用电情况进行定额定量管理,对于超标使用水电,则应当追究宿舍管理人员的责任;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对宿舍管理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的节能培训。
3.5 政府利用财政手段来规范碳排放 政府作为低碳经济治理的主体,可通过财政手段增加低碳行为的收益,降低低碳行为的成本,以此来减少校园碳排放。一方面,政府可对每个学校的碳排放量进行规定,实时监控。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学校分配不同的碳排放量的许可权。对超标学校征收一定额度的碳税,对达标高校进行财政补贴。通过碳核算指标实现对高校节能减排的指导,使其在低碳建设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可比性。另一方面,政府可扩大对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资金的支持实行统一改造。
4 结语
高校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培养是低碳校园建设的重点,但低碳校园建设不仅仅是高校学生的个人责任,必须有政府支持、高校重视和学生参与;现阶段,低碳校园建设应当超越理论宣传,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个层面着手,真抓实干、具体落实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树勋,张志业,田占君.低碳视角下的大学园区建设[J].节能减排,2013.
[2]陈宝玉,张思雨,章也,刘晨,汪鑫强,庄慧玲.中南大学低碳校园模式构建研究[J].节能,2012(5).
[3]陈俊娟.梁思娴.邱艳君.大学生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价值工程,2010.
[4]赵晶.国际低碳校园建设之于中国高校的经验[J].国际城市规划,2010(02).
篇9
关键词:能源危机低碳酒店
引言
一场全行业的变革正在发生,“低碳酒店”来袭,低碳就是利润!我们已不在驻足于一个口号,我们的消费可以创造“绿色”。
一、能源短缺“催生”低碳酒店
经济要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能源越来越短缺的现状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低碳酒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酒店是给外出的人提供一种家的感觉,甚至是精神的栖息所。但酒店碳排放量十分严重,却成为了城市的巨大污染源。国家建设部数字表明,我国每年的新开工建筑面积80%到90%达不到国际节能标准,2008年建筑能源占全国能耗的28%。由此,酒店行业势必要向低碳经济方向转变。近年来,酒店行业似乎也意识到了低碳经济的竞争优势,逐步将环保低碳的理念运用到酒店的建设和经营当中,秉承着“节省就是利润”原则进行管理,倡导低碳节能。低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
二、低碳酒店概述
(一)低碳酒店定义
随着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这是一场改变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球性革命。选择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并创造价值、形成自己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企业通过重新审视自身的生产流程、市场定位、供应链价值链组织,在酒店建设和经营当中植入低碳环保理念,引领了一种时尚,一种创意。“酒店也低碳”响应了政府的号召,顺应了政策,更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在低碳中创造效益,在效益中创造低碳”的经营不仅能大幅提升酒店的盈利能力,降低酒店营运成本,更能塑造酒店的社会形象,突显经济与社会共赢。。
(二)低碳酒店的重点
1、酒店作为建筑体的碳排放
酒店作为建筑体,它的能耗是相当大的。建设部统计,2008年建筑能源占全国能耗的28%,建筑的热损耗方面,窗户是40%,玻璃窗是40%到50%,屋顶是10%。 而我们要创造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酒店能源的碳排放
酒店要维持正常运营,尤其是大型酒店,能源的大量消耗不可避免,从而导致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大,已成为闻之色变的城市碳排放污染源。如酒店餐饮的燃煤及客房供暖的燃油锅炉,排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氮氢化合物和二氧化硫等气体。一座中等规模的三星级饭店,一年大约要消耗1400吨煤的能量,可向空中至少排放4200吨二氧化碳、70吨烟尘和28吨二氧化硫,酒店能源费用的支出占营业费用的比例已达8%至15%。
三、国内低碳酒店发展现状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酒店也越来越多的融入了低碳绿色的理念。部分酒店开始引入低碳装置,加快材料、污废水的处理,以及更换温度、照明调节装置。绿色酒店借山、借水,充分利用自然风景,真正使自己“低碳”起来实现环保,让绿色成为一种生活目标,将低碳变为一种时尚。
位于杭州绿城千岛湖的喜来登度假酒店,是低碳酒店的范例。酒店空调系统的用水是取自千岛湖30米以下的地方。每个房间配有自动感应的温度调节装置,降低了电能耗,从而节省了空调用电量。并且该酒店是利用纯天然的太阳能提供热水。
但国内只有少数几个酒店开始践行低碳思想。大部分还是传统模式,在实施低碳环保的口号下并没有在各方面落到实处, 只是打着绿色低碳酒店的旗号,并没真正使酒店盈利且环保。
真正的低碳是将低碳观念深入消费者内心。《中国联合商报》的记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走访了几家连锁性酒店。据酒店的服务人员说,客人有时候会开着电视和空调就出去了,并且他们需要时不时的为客人添加一次性用具。经常地,客人退房的时候会把一次性用具都拿走。记者发现这几家酒店都是以简约、舒适的风格为标识,酒店房间和走廊里都贴着节约用水等宣传低碳的图标,但记者并未发现酒店实施哪些行之有效的互动方式让“低碳理念”融入顾客意识中。由于低碳酒店要达到低碳的标准,需要酒店的建筑设施,排放设施,供水供电设施必须能够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而环保设施的成本会大幅增加酒店的成本费用。这样的话,低碳酒店只能望尘莫及。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打造低碳绿色的酒店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除此之外,我国现在关于规范“低碳环保”酒店的法律法规也尚未出台。主要停留在宣传阶段,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与法规,实际操作性较差。主要是国家对这方面不重视,缺乏一些相应的鼓励措施。国内对于低碳酒店这种经营理念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标准,在国内这种零星级的低碳酒店凤毛麟角。政府大力提倡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若能顺应政策的号召,在细节上加以约束,对低碳酒店实施优惠,重点突破,低碳酒店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四、国外低碳酒店发展案例
(一)日本轻井泽的温泉酒店虹夕诺雅简介
“虹夕诺雅”温泉始于1904年,是轻井泽高原的老牌温泉酒店,具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里的有不需用冷气设备的客房。轻井泽这块地方即使是在盛夏,夜间的室外气温会降到摄氏十几度。配套使用绝热和双层屋顶等方法,可大幅度减少空调设备的规定使用时间。另外也不依赖矿物燃料的暖气设备。引进地热资源利用系统从而摆脱了对灯油的依存,使能源资源的自给自足率达到高达80%的生态度假村。 虽然这里没有电视,不能用电话,甚至上网也只能去休息室。对于习惯了有“电”生活的都市人来说,可能一下子觉得无法适应。但当你泡壶茶坐在露台,看眼前以浅涧山雪水引建的人工湖景及天然山色,就会意识到无“电”生活,原来是如此写意逍遥。
虹夕诺雅酒店还独具匠心地研究出了不用空调的方法——“风楼”。即使在轻井泽夏天最热的时候,气温也仅在25℃左右。这个风楼是装建在日式小屋顶上,楼壁上有着半闭性窗口的设施。这样它会将白天的温暖空气排出去,并将夜间清爽的凉风引进来,从而使人们在室内都能享受到夜间外面清凉纯净的空气。
五、国内低碳酒店发展建议
(一)政府方面——“政府要让企业的实惠”
1、实现税收优惠政策
借鉴美国纳帕地区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政府也应加大财政支持。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购买节能低碳设备成本较高,如果近期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即使长远看可以带来较大利润,恐怕也不会有人做。这就需要国家和政府扶持,鼓励企业发展低碳型酒店。税收优惠可以增加低碳型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在后期,节能低碳设备会使企业大大节省的水电费、供热制冷费用,从而获利丰厚。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对国家贴补利润。
2、节减审批程序
节减审批程序可放宽低碳型企业进入市场难度。
3、制定低碳酒店标准
规范标准才可以防止不合格企业骗取国家优惠政策。
(二)企业方面
除了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外,行业本身完全可以从“自律”的角度做一些调整和改变。
1、融入企业低碳理念和塑造酒店环保形象要作为酒店的重中之重。就如GAIA酒店,通过kiosk的特殊屏幕,旅客可通过三个装置在酒店大堂内的触摸式屏幕了解酒店在节能、节水以及二氧化碳排放三方面与普通酒店之间的差别。
2、酒店要遵循低碳环保的规律,在酒店装修材料的更新换代和日常用品的选择上,都要以“低碳环保”为首要前提。借鉴日本的虹夕诺雅酒店做法,那里没有电视,也不能用手机。并且酒店研究出不用空调的方法——“风楼”。利用自然规律,为自己服务。
3、酒店要增强与顾客的默契度,让环保观念融入客人行为中,使客人在不自觉中能够为低碳事业亲力亲为,形成企业从员工到顾客统一的“低碳观念”,造就企业软实力。让顾客创造“低碳效益”,增强竞争优势。
六、结语
社会对节能的呼声唤起了我对低碳酒店研究的兴趣。而我国在低碳酒店发展方面却相对滞后,我通过研究国外低碳酒店发展案例,对国内酒店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由于地区环境的影响,国内外经营方式可能存在差异,提出的建议尚有不足。我会在今后密切关注国内外低碳酒店的发展动态,并对其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晓琳.《低碳使得酒店经营策略初探》[N].中国旅游报,2010-03
[2]《低碳战争:中国引领低碳世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07-01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30-02
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对常规能源的依赖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过度,由此引发的温室效应致使全球气候变暖。最近几年来,气候变化的速度已超乎人们的想象。200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说:“最近的科学证据表明,重大而广泛的气候变化已经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发生着。例如,自上个冰期以来北极变暖的大约一半是在最近10年间发生的。”[1]全球变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对全球社会、经济、政治甚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在全球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背景下,“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诞生了。低碳经济,是指在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应的简约俭朴、崇尚生态自然的低碳文化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力图在低碳经济模式的指导和借鉴下,对低碳文化的内涵及构建思路加以阐述。
一、何为低碳文化
低碳文化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人们CO2低排放的思想认识、行为态度、道德伦理、规范制度等精神因素的总和。
低碳文化是低碳经济的内核,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社会建设的动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低碳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低碳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对事物的属性,满足人的需要程度的总体评价和看法,反映的是事物的使用价值和功能。低碳价值观的评价标准不仅以人为尺度,而且以更深层次的自然生态为尺度。在认识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摒弃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以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惠共生为发展的准绳。在价值关系方面,即承认自然对人的各种价值和功能,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先决条件。同时也要承认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即它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生命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要求尊重自然,以审美和欣赏的态度热爱大自然,以高尚的情怀和人性关心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追求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物质满足与人的心灵净化之间的平衡协调,寻求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二)低碳动力
低碳文化的核心动力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力求达到三方面的和谐统一、均衡发展,即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的统一、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的发展既脱离不了社会环境的影响,还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的熏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优美的自然画卷能给人提供视觉和心灵美的享受,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和灵感,丰富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变得宁静而致远,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其身心平和,富有智慧,人生充实而有意义。反过来,人类在从大自然母亲那里获得慷慨馈赠的同时,心怀感恩,从而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和动力进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三)低碳意识
首先,低碳意识表现为责任意识。由于我国受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小等国情限制,加之处在社会转型期阶段,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的两大瓶颈,单纯依靠政府和企业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大民众自觉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百万民众的低碳行动是推动低碳生活的力量源泉,也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保证。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西姆・斯泰纳说:“在低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这就需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文化美德,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进行科学合理消费,为促进低碳发展协同努力,为兑现我国向国际做出的减排承诺做出个人应有的担当。再者,低碳意识还要具备节俭意识。节俭意识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电、节水、节能的好习惯,尽量将个人的碳排量降低。提倡“勤俭节约型”的生活方式,杜绝挥霍和浪费,崇尚简约、精致而纯粹的生活。最后,推动低碳减排,还需要公众具有环保和“碳汇”意识。“碳汇”主要指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绿化手段和方法,净化空气,吸纳空气中的CO2以美化环境的活动和过程。通过引导公众树立环保和“碳汇”意识,珍爱自然,呵护自然,共建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
(四)低碳态度
态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倾向,是行为的预先准备,对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态度决定一切。低碳态度倡导人们为履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责任,为如期实现国家承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蓝图而做出个人的努力和行动。低碳态度告诉我们:低碳不只是个人的自愿行为,更是公众承担社会责任和公民精神的有力表现。所以,有了勇担使命的责任意识和厉行节约的愿望和决心,纠正个人的浪费、不当消费的习惯,拥有给予大自然深度关怀的人文情怀和态度,那么以每个人的绵薄之力乘以13亿人口汇集而成的低碳力量是难以想象和超越的。
(五)低碳能力
若要科学而有效地进行低碳,除了个人的热情外,还需要一定的低碳知识和能力。通过宣传、教育,普及低碳常识,以提高公众对低碳的认识水平。通过家庭公约、社区公约、个人承诺等形式,组织调动社会广大力量,彼此相互监督,形成强大的舆论道德压力,以此约束个人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努力将个人的低碳能力和热情感染他人,影响其他社会成员,共同采取行动,争当“今天你低碳了吗?”的时尚达人。
(六)低碳行为
在二十世纪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工业文明模式是,追求最大效率的最大生产,最大开发以刺激最大消费。在物欲横流,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形成一种“浪费型生活方式”,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多买、多用、多扔”,高消费和高浪费,由此形成了“炫耀消费”“面子消费”“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心理。这种消费模式对社会的危害性很大,不仅过度消耗了能源、资源,加重了地球的负担,更使人的欲望在“消费盛行”的年代变本加厉,不断膨胀,表现出了任性、放纵、不受约束、为所欲为的精神气质,结果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在这种认识基础上,低碳行为提醒我们:“在自以为追求幸福而实为追求财富的时候,千万要头脑清醒啊。”(美国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尤金・奥尼尔)倡导低碳行为,就要戒除个人“过度消费”“便利消费”“一次性消费”等不良消费嗜好,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崇尚自然,奉行节俭主义,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注重精神满足,正确处理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同生态环境、资源之间保持平衡稳定。
二、构建低碳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低碳文化的理论研究
一方面,借鉴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外文化有关或类似于“低碳文化”的思想观念,根据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和总结提高,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努力寻找低碳文化存在与发展的根基,构建低碳文化的理论表达体系,使之具有科学性、民族学和时代性。在布迪厄所言的惯习、场域双重作用指导下,挖掘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和认知结构,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促使人们将低碳文化内化,转化成个人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增强低碳文化的创新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加快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发展清洁能源和可替代能源为核心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低碳研究研发体系、以各种科技、绿色服务组织为纽带的社会化、网络化科技环保中介服务组织体系。把资源节约利用、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保障列于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和优先主题,实施一批重大科研专项,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3]低碳文化要在借鉴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基础上有所创新,并结合现实发展需要和时代精神,于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尽可能创造出大量丰富生动、富有文化魅力和感染力的文学艺术作品,形成浓厚的低碳文化氛围,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存在价值,激发人们用低碳文化的先进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动员人们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呵护地球家园的行动中去。
(三)加大低碳文化宣传教育
全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播,在全社会确立和弘扬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价值观、低碳意识和低碳道德伦理观。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政府鼓励、支持环保组织、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广泛开展“低碳化”系列活动,引导人们践行科学发展观,进行绿色低碳合理消费,形成健康、文明、科学、优雅的生活方式。强化企业和社会大众节约资源、低碳行动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低碳经济产业和低碳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内涵,充分发挥低碳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低碳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在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以期提高其生活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在不断追求高品质的幸福生活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结语
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固然离不开其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亦离不开文化动力的支撑。在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低碳文化应运而生了。低碳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科学的亚文化,迫切需要大力弘扬和宣传,使其转化为普遍的社会认同、达成共识的主流文化,以发挥其巨大的潜力和独到的文化魅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增添色彩,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华红琴,翁定军编著.低碳城市:从理念到行动.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 上一篇:乡村发展的趋势
-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