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3: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汽修专业的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生 汽修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帮助中职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职业需求、培养自主规划与自我创业能力的教育,是指导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寻求最佳发展途径、制定发展措施、调整发展规划的课程与活动。帮助和指导中职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中职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合理定位,科学树立职业目标,正确选择职业,使他们从容走向社会。
中职生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是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汽修专业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是为了适应汽车消费而产生的专业化技能型专业。中职汽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及较高操作技能的汽车维护、保养、修理、驾驶、营销和服务的专业人员。
一、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特点
1.学习动力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是强化职教德育时代感,提高职教德育针对性和实效的有效载体。在有上千年积淀的“学而优则仕”的社会舆论下,不少学生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感到前途无望,丧失了学习动力。
2.学习目标模糊
有些中职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积极,怕吃苦,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甚至无心学习,对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一知半解,或根本就没有学,到了该就业的时候,便不知所措,过分依赖社会和父母,自立能力差。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是朦胧的、浅显的,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缺乏了解,一旦到了真正选择职业的时候,就显得茫然无措。
3.缺乏正确的职业观
从以往中职生实习状况来看,大部分中职生进入生产实习期,干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人员流失现象。原因主要有:不能适应企业规章制度,怕吃苦,盲目择业,和企业领导、员工相处不融洽,缺乏沟通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等等。此外,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也是流失的主要原因。
二、中职一年级汽修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通过对1009汽修班36位同学(全部是男生)的中职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发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被动选择学习汽修专业,缺乏对专业的全面认知
65%的学生因听别人说汽修专业好而选择该专业,72%的学生不太满意自己所学的专业。他们对汽车维修有简单的认知和了解,看重市场对汽修的需要,以及未来的就业形势,但对汽车维修专业缺乏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学习、生活缺乏明确目标
82%的学生没有清晰的目标,有小部分没有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奋斗的方向,也没有计划,学习缺乏动力,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理想、明确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3.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职业能力等缺乏客观全面的了解
调查结果说明:92%的学生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42%的学生不太清楚自己的优劣势,22%的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优劣势。不清楚汽车维修职业发展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缺乏就业准备。
4.对未来就业缺乏信心
对于毕业前最担心的问题,83%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压力较大,担心找不到工作;61%的学生选择虽然找到的工作不一定很喜欢,但是就业应该没问题的。这反映出学生对自身的能力、专业技能缺乏自信。
5.职业价值观缺乏引导
47%的学生在选择就业时认为薪水是最重要的,11%的学生认为发展空间最重要,33%的学生认为工作的稳定性最重要,8%的学生认为兴趣爱好最重要。学校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6.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专业的指导
关于职业指导,67%的学生来自于父母的谈论,19%的学生来自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缺少专业的职业指导。64%的学生不太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又期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能给他们将来就业带来帮助。
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学生全面客观剖析自己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从发展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发现自我,产生期望。通过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发现自我、激励自我,分析自身条件,把握发展机遇,确保职业生涯规划符合实际,方向正确,目标具体实在。
2.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使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在找到个性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素质的要求相符的部分之外,提高自信,同时找到自身素质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要求的差距,明确努力的具体方向,培养兴趣,调适性格,提高能力,增强通过努力可以胜任将来从事的职业的信心,主动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
3.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通过了解职业、了解社会,让学生们看到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美好未来,把握职业发展机遇,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技能,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谛。努力去发现自己有哪些符合职业和社会要求的长处,利用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去适应职业,融入社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把握就业的主动权。
4.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表明了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是为了财富还是为了地位或其他因素。价值观不同,对具体职业和岗位的选择也就不同。通过写下对某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可以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也可通过职业价值观自测表大致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倾向。学会准确定位,合理把握就业方向,从而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自身价值。
5.有利于学生确立更具体、更明确的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及所学专业的实际,确立稍加努力就能达到的更加具体、明确的短期目标,在实现目标的同时增强信心。将整个生涯发展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每个阶段又分解成具体的任务,这样既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又使学生确立的目标更科学,更容易实现。
6.有利于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目标
制定了目标还要将它转化为行动才能实现,没有行动,目标也只能是梦想。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必须是具体的、可操的,符合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才是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才能体现实现目标的效益和效率。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的渠道,但是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不可能由一位德育教师或一门课程的教学来完成。需要班主任、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共同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形成职业生涯教育整体合力。
参考文献:
篇2
迁安职教中心依托行业优势,积极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一方面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积极引进高等学校汽修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年轻教师的加入,为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为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时,学校还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我们教学做指导,经常邀请专家来校为师生做讲座,并在专家的指导下修正汽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用企业发展的技术现状来开拓我们的教学思路。另一方面,对学校原来的汽修专业教师进行再充电和再教育,在全校组织专业课教师大比武,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去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及省外参加培训,通过进修学习,使汽修专业的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并有部分教师成为技能过硬的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2积极探索并推进模块化教学
针对市场需要,迁安职教中心从2014年下学期对汽车维修专业进行模块化教学。汽修专业学生经过一年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及爱好分成了机修班、钣金班、喷涂班等,着重对某一方面进行教学。通过唐山江陵4S店、迁安市翔安汽车修理厂等多家用工单位反馈,模块化教学取得了初步成功,得到多家用人单位认可。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学校从新生入学就实行了“分模块”,细分了专业。一如既往的坚持模块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针对性就业并增强就业竞争力,必然起到积极的作用。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教学方向
篇3
关键词:中职教育;汽修专业;问题;解决对策
一、中职汽修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中,汽修专业是发展前景和未来都具有重要优势的专业,在目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下,汽修教育的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中职汽修专业的发展。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因为职业教育主要就是向社会输送具有专业职业技能的人才,汽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其实很明确,就是为社会输送汽车修理方面具有专业化技能的人才。但是,实际的培养教学中教学目的模糊,在课程设置上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学生培养计划存在模糊化的情况,这样就抓不住培养重心,培养目标容易分散。如将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底盘维修、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汽车钣金整修、汽车涂装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就可以缩小培养计划和目标,将整个课程安排和计划都缩小范围,以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的培训课程代替广泛又缺乏针对性的教育课程。这样的培养计划和模式就可以避免学生技艺不精、理论不熟等现象。学生在学校已经获得了实践的操作能力,毕业出校即可走上就业岗位,这就是职业汽修培训所应该做到的。
2.课程设置不科学,学生自主选择受到限制
职业学校的学生自身的素质差别比较大,在性格上、学习能力上都存在着差别,在学校的安排下,自主选择受到限制,不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来进行学习和发展,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整个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因此,职业教育的汽修专业教学中,课程的科学合理设置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做好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做好专业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安排,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优势之一,不是强调整个学习阶段的泛泛学习,而是有针对性地以为社会提供必要服务、提升学生完善的职业技能为目的。纵观目前中职教育汽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专业的系统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能平衡各个专业的授课,此外,没有竞争性与核心课程的开设,基础性课程较多,做不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教学条件。雷同的课程设置和繁复的教学内容,不能在行业内形成有利的竞争优势,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二、中职汽修专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目前中职汽修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提出正确的教学方案。在众多教育方案和改革措施中,预约式的教学模式和模块化的教学方式都是受到好评的。这些教学方式整体上重视的是几个重大的原则:首先,在培养目标上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能型和操作型人才。明确了这个中心思想,就能区分职业教学与普通高校教育最大的区别,这样就能突出重点,在教学和教育上有的放矢,抓住重心。其次,就是整个教学都必须符合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规定,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政策要求来进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符合发展的要求。第三,学校教育中需要重视将学生的培养和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也就是要在教学中多多引入外来指导,包括邀请相关的专家教授来学校现场指导教
学,将企业和工厂的工作人员请入学校来帮助学生增进知识,也可以将学生带入工作的第一线,在生产和工作的第一线现场感受不一样的实践操作氛围。在整体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按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根据企业岗位设置推荐学习方向:第二,给学习方向制定学习套餐,设计套餐的主菜单,即学习课程:第三,为学习课程设计分菜单,即课程的学习内容。
根据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在职业教育中汽修教育发展日趋受到瞩目,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规避的,在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后,
汽修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意见和看法,旨在为中职汽修教学的发展,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这个主题也是本文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孔慧芳,赵家强.基于MC9S12C32单片机控制的AMT[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
[2]李志鹏.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探讨[J].华章,2009(13).
篇4
关键词:中职教育;汽车运用维修专业;教学改革;适应性教学
一、中职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汽车保有量呈直线增长趋势。因此,社会不仅在数量上对汽修人才提出了要求,更重要的是其专业技能的高水平要求。在这种社会需求的督促下,传统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改革进入了初级阶段。目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标准主要分布在重要省市以及重点院校层面,其在改革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各校之间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形态各异、专业要求标准不一,学生专业水平测试等级不同,使得优略不一的学生混杂于行业之间,无法满足汽车维修行业对汽修人员的要求。
二、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案
1.设置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借鉴国际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经验,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使之与国际接轨,提升国际竞争力。因此,笔者认为,在确定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教学标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教学标准中最重要的是课程目标的确立。由于汽修人员从业的特殊性,教育目标应注重汽车维修的实践性与社会需求。例如,目前社会汽车品牌众多,无论是4S服务店、品牌汽车专营店等,大多数的汽车作业需要的从业人员还主要集中于汽车销售、钣金喷漆汽车保养等方面。因此,汽车维修的教学目标应以就业目标为导向,课程的设置与就业岗位的需求相结合,这是中职教学的现实要求。(2)教学课程的安排不仅会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走向,更会影响学生学习的集中能力。因此,教学安排成为教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汽车维修教学必须紧跟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紧跟社会相应岗位对维修人员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教学注重汽修人员的技能与服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将学生的技能水平放到第一位,又要深化其服务的思想,使汽车维修概念与服务理念相互渗透。同时,汽车维修行业具有更新速度快,技能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的特点,因此,课程的设置要灵活多变,并且紧跟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例如,汽车涂装材料的更新速度极快,这就需要汽车维修教学紧跟其发展的步伐,不断替换课本内容以及改变教学模式,将与汽车涂装材料相关的最新成果引入课程中。(3)另外,安全操作标准也是汽修人员尤其要注意的,这事关学生从事该行业的安全问题。例如,千斤顶的使用上就应相当注意发动机因为长时间使用导致表面发烫的安全注意事项。汽车维修的专业教学标准的改革是提高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重要推动力,是构建其特色课程的重要举措,是其改革的根本所在。
2.提高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教学的成功不仅仅是理论的教学,更在于实践。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的阶梯。因此,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由于该专业的特殊性,就更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同现场教学相结合。例如,在学习变速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现场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变速器的运行方式,让学生辨认变速器的结构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色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汽修教学还要不断深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规则概念,在进行作业时按照规则标准进行。例如,部件的拆装要按规定严格执行,包括清洗步骤,安装程序甚至摆放方式。不能随意进行操作处置。
3.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教学方式要做到循序渐进,遵循科学发展观,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可以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带着疑问在实践活动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可以指派小组长带领组员在实践中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收获。实现学生从“应该学”到主动学的转变。逐渐提高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能力。实践教学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根本所在,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优秀的汽修人才。同时,可以建立“企校”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学依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进行培养,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就业的问题还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与企业达到双赢。
在社会进步与汽修行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要求下,改革是汽修行业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走好这条路是汽修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政府与各位教育者都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为学生考虑,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篇5
关键词:技校;汽修专业;德育工作
企业最需要何种类型的员工?不外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结合当前我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笔者认为在德育工作当中,应当着重强化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职业荣誉观和负责的工作态度。
一、分组教学,培养学生集体观念
当前,一体化教学改革已在技校全面推广,这种以小组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在教学实训环节,很多项目都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如发动机拆卸维修、货车车轮拆卸安装等。因此,在实训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以汽车发动机结构原理教学为例,现实条件无法满足每个学生拆卸一台发动机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一般将学生分为6?9人一组,每组分配一台发动机,共同完成拆卸组装任务。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实训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拆装情况提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也懂得了要以大局为重,要按规则办事。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团队的合作,集体观念的培养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工作团队,立足于社会。
二、唤醒责任,培养良好工作态度
汽车上任何细小零部件的缺陷都可能导致故障发生,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以发动活塞环装配为例,各道环开口方向应错开安装,如果对口则可能会发生烧机油故障。虽然车主不能看到这一细节,但是汽修人员应当对车主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因此,在技校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拆装调试训练,还是整车维修训练,授课教师都应当高度重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认真监督和指导学生的每一个操作步骤,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程作业,培养学生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增强职业荣誉感,提高学生服务意识
新时期,企业的用工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校汽修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汽修人才的重任。当前,很多学生都认为汽修工作又脏又苦,没有社会地位,在参加工作以后也容易出现消极倦怠行为。我校汽修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大多都会直接到维修企业就业,只有具备职业荣誉感才能主动树立服务意识,向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为企业谋取利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工匠精神,向学生灌输“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的观念,向学生讲述“2015年度全国最美中职生”――叶祖涛等优秀学子先进事迹,让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汽修行业一样可以取得成功。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可以通过让学生轮流打扫实训场地卫生、为教师准备实训工具等点滴事情做起,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
四、引导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当前,国家大型客货车驾驶员短缺,可鼓励优秀学生发扬严谨负责的工作精神,从事职业驾驶员工作。其次,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汽修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性质,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再次,号召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优秀汽修企业的文化气息,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创新创业精神。可以邀请一些创业明星到学校现场说法,让学生分享他们创业的成功经验和感受,增强学习动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职场的挑战。学校与福特4S店开展合作,增加学生接触实际工作岗位的机会,让学生了解4S店的管理特点和运作模式,鼓励学生创业。
总之,技校汽修专业德育教育工作,要重视培养学生集体意识、职业荣誉观、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创新创业意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职;汽修专业;汽车
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成千上万的私家车迅速进入千家万户。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汽车大国,需要的汽修人才成倍增长,中国汽修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前景相当可观,汽车维修人才也成了企业争相追捧的热门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汽修人才将越来越吃香。汽修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懂得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和结构组成,掌握一定的电工电子理论和技能知识、汽车电控技术与交通法规,汽车故障诊断、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能知识,具有一定的公共交际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
一、汽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制造业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但是与之相关的汽修专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和进步,发展缓慢,还存在弊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差,严重依赖于教师和教材,实践能力没有提高,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应变能力差。而且,很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多年没有变化,课程陈旧,理论过时,这些都阻碍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它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汽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二、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发展对策
(一)培养学生创造思考的能力
学校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人性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思考的能力。不应该将学生训练成只会背记的机器,而是要培养学生自动自发的读书习惯及随机应变的灵活头脑,多用启发式的教学,多留给学生一些发表意见及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激荡头脑,去创造更新颖的方法,适应各种多变的社会环境。每个人的创造潜能都是与生俱来的,每位学生各自拥有不同的创造潜能,只是常常忘了带着它一起长大,身为教师的我们只要能多发点巧思,就能帮助学生找回与发展创造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带着创造思考的能力一起快乐地成长。
1.善用创造性发问技巧
欲培养学生创造思考的能力,教师如何开发自己的发问技巧,以及如何训练学生课堂中聆听的态度和发问也是关键的所在。教师以发问刺激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智能,问题必须要问得恰到好处,切中要点,养成学生“问思”的求学态度与习惯。看到问题,追根究底,最后才能融会贯通,确实了解。以下提供几个运用发问技巧的原则:少说多问: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原则,教师问得愈多,相对地,学生思考的机会也愈多。对于任何概念的学习,教师应多提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避免直接了当地述说。
2.课前有计划地准备一系列的发问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要使学生在推理中感到矛盾,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欲望。
3.提示学习方向,给予学习上的安全感。要让学生知道老师要他们做什么,不要给学生压迫感,不晓得老师要问什么,从问题中他们可以把握学习的方向。
4.保持柔软性与变化性。当发现所编写的教案,不能配合实际教学进行时,不能再按照所拟定的问题继续问下去,要改变发问语气,甚至内容方向都要跟着改变。
5.提供探讨学习内容。教师所提问题要能刺激学生思考,作适度的探讨学习,以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编制校本教材
在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上,普通高中教育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的内部逻辑来严格设定的,而中等职业教育则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设计的。就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而言,可以说社会上有多少个职业就有多少个专业;就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而言,也是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每种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或素质体系。中等职业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所需的动手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时刻与训练相结合,因此将技能训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大。目前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比例为1:1,有时甚至超过了1:1的比例。针对目前所定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如概念比较模糊、操作步骤比较笼统、知识点比较大等问题,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表现出操作步骤含糊不清,具体的分析思路不明确等。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为起点,编制自己的汽修专业实训校本教材。课程设计要前瞻化,以适应新世纪将面临信息化与科技化、国际化与本土化、多元化与适性化、精细化与专业化等教育新趋势,设计一套符合各校实施的前瞻性课程。
(三)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积极性
为了保证学生实现顺利就业,高职汽修专业可与众多汽车制造商以及汽车店签订协议,这种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就业,更能解决企业招人难的问题。能推动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成果,提高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实际操作技能和顶岗实习能力。高职可积极满足企业需要,随着企业和高职合作的增多,将促进校企间合作关系的密切和合作面的扩大,合作项目的增加。因此,高职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多投入到企业的科研课题、生产任务中,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发挥自己的优势,解决企业难题,为企业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持。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汽车专业建设,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共赢。营造一种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浓厚氛围,促使学生更加崇尚技能、热爱技能,培养出更多适应性、应用性汽车维修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顾大鹏,《高职院校汽修专业如何应对发展需求》
2.《汽修专业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3.《论高职汽修专业课程建设》
4.《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
篇7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汽车运用与维修;试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43-02
一、背景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下学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以致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在顶岗实习中企业往往重使用轻培养,普遍存在被企业当成廉价劳动力、跳槽频繁等问题,这些制约了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2014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响应教育部号召,我校于2014年9月,新生入学时选择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02班作为试点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验。
一直以来,学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尝试过校企合作、半工半读、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等多种教学模式,为搞好“现代学徒制”打下坚实基础。学校与建阳鑫顺捷、奔腾、迅驰、复新四家综合实力较强,多次合作的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现代学徒制试验,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企业、学校和师生对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积极性很高。
二、现代学徒制含义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交替式学习和培训,把实习作为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将传统的学徒制与现代学校教育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先进职业教育制度。它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是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最佳形式,是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典型模式。它既不同于单纯的学校教育,也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它的实施改变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知识与能力的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分离的局面,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变革。
三、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做法
1.开展现代学徒制过程中,时间上按照“1年+1年+1年”模式。第一年,学生在校完成汽修专业相关基础课程,进行有关汽修企业及其岗位素养与技能的感知性教育教学;第二年,学生半工半读,进入汽修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实习,一周教学时间实行“2.5+3.5+1”机制(两天半在校学习,三天半在企业见习,一天休息);第三年,学生直接进入汽修企业实习。身份上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模式进行逐渐转变。
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制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细则》,确认试点汽修企业为建阳鑫顺捷、奔腾、迅驰、复新四家;岗位有机修、钣金、涂装、装潢、四轮定位、轮胎、洗车、营销八个;学生数共40人;制定实施办法和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实习计划、实纲,编写实习教材和实习生手册。第二阶段学生作为学徒到汽修厂轮岗实习,每个轮训岗位一位带徒师傅,五位学生学徒,为了确保学生在学徒时期岗位与技能轮训到位,学校对每个岗位的师傅按技能要求的不同予以补贴。通过第三方考核,学生岗位技能全部过关,从学徒转为准员工。第三阶段是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和不足,检验和修正实施方案,表彰奖励先进企业及个人,并兑现相关政策。
3.为了克服课程建设与企业需求不尽相符的现状,我们根据岗位要求,与企业共同编写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电控、空调、美容与装潢等方面的教材,在企业给学生授课,同时也要求企业派员讲授技能课程,校企双主体育人,尽可能地缩小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四、成效
1.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升,并突显个人专长。汽修1402班陈林庆、林智斌两位同学进入学徒制班后,对汽修企业及其岗位素养与技能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在汽修实训别认真、好学,在一年级下学期就代表学校参加福建省汽修专业技能竞赛,并分别获得车身涂装(涂漆)和车身修复(钣金)项目三等奖的好成绩。经过轮岗轮训后,学徒班同学的技能水平普遍明显提升。2015年汽修专业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的选手总共12名,学徒班就占了8名(2014级共有四个汽修班),现代学徒制的成效可见一斑。
2.增强学生的岗位责任、岗位意识,促进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在轮岗实训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和师傅共同的岗位,与师傅共进退。比如给汽车喷漆,喷漆工作没完成,师傅就要加班,学徒也要陪着一起加班。只有师傅顺利完成工作,学徒才能下班。因此,很多学徒很快进入了岗位角色,增强了岗位意识。
通过轮岗实习,学生们很清楚的知晓以下几点:①汽车结构是从事汽车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②维修人员应具有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知识。③维修工必须有熟练运用设备和仪器的能力,以利于提高修车率,保证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④汽车维修作业中的场地清洁、工具清洁、机件清洁、着装清洁与使用设备、量具、仪表检测汽车故障、各种参数、间隙配合是同样重要的,缺一不可。⑤汽车销售与维修接待人员应掌握相关的营销策略和技能。这些心得,只有学生参与到汽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有深刻体会。
通过现代学徒制教学,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汽修企业的生产过程,体验到了汽车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异同,从而使其学习更有指向性和社会性,为今后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现代学徒制也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学生到现场接受汽车修理训练,接受汽车修理工作熏陶,了解到与自己今后汽车修理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知识面,扩大眼界,反思自身,更清楚地认识未来发展的方向。
3.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汽修专业的教师轮流安排带学生到企业岗位进行学徒轮训。学校汽修专业教师、企业汽修师傅相互学习,共同教授学徒。汽修专业的教师在修理一线耳濡目染,学习讨教,无疑为“反哺”教学打下扎实基础。通过带学生到企业轮岗训练,使得汽修专业的教师有了很多与企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感触颇深:①现在汽车大量使用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电脑板等部件,结构复杂,但维修量少,诊断量多。原先的基础维修技能逐渐淡化,原先的听诊及经验判断已被仪器诊断所替代。综合这些因素,作为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人员必须在中职教材的基础上做一定的调整,在教学中渗入新车型相关内容。②理论课坚持“理论”够用原则教学,结合实物展示教学。决不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了很多似懂非懂的理论,到实际工作岗位好像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现代汽车修理中都以换件修理为主,有相当多的汽车部件只要知道其功用即可,而现在的中职汽修教材理论太细。
五、思考与期望
1.现代学徒制在试点取得一定成功后的延伸。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徒班试点成效是显著的。我们期望能把现代学徒制推广至整个汽修专业乃至全校所有专业,但受条件限制,有一定困难。若汽修专业四个班都作为现代学徒制班,首先面临的是合作企业数量跟不上。由于我们是位于闽北的一所学校,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加之四线城市大中型企业较少,中小型企业在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思想还没有到达要承担培养岗位技术工人这一社会责任的高度。学徒制一不小心就会面临“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另外汽修企业在学徒培养过程中所付出的精力、材料消耗、设备损耗等费用较大,一位师傅要负责3~5名学徒的培训,还要占用生产设备,在维修工作繁忙时难以兼顾。虽然现代学徒制全面铺开还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小范围试点的成功使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学徒制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相信只要企业、学校、学生、政府四方共同努力,找到共同利益的诉求点,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就能很好地推行“现代学徒制”了。
2.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就业指导。学生轮岗实习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①部分学生在某些不喜欢的岗位实习的时候,懒散不积极,不愿意主动向师傅讨教,甚至出现顶撞师傅及领导的不良现象。②部分学生就业心态有问题,到企业学到技能本领后,一不如意就想着跳槽。所以针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学校应加强对学徒工的过程管理。在学生学徒期间也要跟进管理,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下企业带队,及时注意学生的动态,及时沟通,调整就业心态,避免学徒工流动性太快,尽量减少企业的用工损失。
3.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调动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单边利益驱动是没有生命力的,必须落到实处以实现校企互补双赢。企业需要用工,企业用工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是为了追求利润和回报。政府要在法律和制度上明确企业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制定诸如在税收、资金、财务、人员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使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4.推行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现代学徒制是目前职业教育的一剂良药。它的基本功能正好克服了阻碍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使新时期的职业教育释放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量能量。如果我们能把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做起来,将有利于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校与企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3).
篇8
关键词: 融合; 服务; 框架结构; 模块; 教学目标; 实施
中图分类号: TU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 为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育部适时地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也转为“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宏观目标。在这种形势下, 职业高中数学必须主动为专业课服务, 要根据专业特点和企业要求编写适合本专业、学生实际的数学校本教材。为此, 我校进行了汽修专业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
对现在数学课程及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要进行汽修专业数学的编写, 必须首先了解现行数学课程、教师的教学与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为此, 我们对全校数学教师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363 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谈话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对数学课普遍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 认为学习数学课对专业课没有多大帮助, 数学课本与专业课互相隔离。调查发现有89.4%学生认为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很少强调数学与专业课的联系; 有72%学生认为学习数学课是为了应付会考; 有41%的学生怕上数学课; 有81.3%的学生希望数学能帮助解决一些专业课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们也普遍认为数学课和专业课衔接不紧密; 课程缺乏实用性, 这样对学生就业不利;数学必学内容太多, 应适当进行删减, 同时可增加一些与专业课相联系的数学理论与实践课。
为了能使数学更好地与专业课衔接、融合、服务, 我们学校由教科室牵头成立了汽修专业数学编写组。为了尽快熟悉汽修专业课,编写组成员通过自学及暑期高校培训相结合, 组织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训练, 于去年5 月, 编写了《课程纲要》。编写组成员与汽修专业教师经过反复讨论与修改,最后经专家指导与师生研讨, 完成了这本汽修专业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并且努力使这本教材做到四个“服务”:
1.为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数学修养服务。
2.使课本的每个模块都能与专业课融合, 充分为专业课服务。
3.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为适合职高生阅读服务。
4.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 为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服务。
二、汽修专业数学的框架结构
根据汽修专业的特点和需要, 我们在这本教材中减少了原来的必学部分内容, 增加了与汽修专业有关的内容, 并适当调整某些章节的顺序。教材以模块式设计, 共分6 个模块: 有立体几何、函数、三角、向量、概率与统计、微积分初步( 求导) 。
在立体几何模块里, 主要安排了: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常见的几何体( 包括汽车零件) 的性质以及面积、体积的求法;汽车发动机排量的计算, 液压缸中活塞杆在工作台移动范围内的体积计算; 斜二测画法、正等测画法;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三视图。通过本模块学习, 使学生对汽车资料和产品说明书能有更好的理解和切透能力。
在函数模块里, 主要安排了: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函数的单调性、一元一次函数、电解液的密度与温度与密度的函数关系、一元二次函数、指数幂运算及指数函数、函数的实际应用。在这一模块里, 我们利用函数图象来理解直流串激式电动机的特性及汽车蓄电池的工作特性等。
在三角模块里, 主要安排了: 解直角三角形、斜度与锥度、角的概念、弧度制、三角函数的概念、正弦函数的性质和图象、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计算器操作训练及应用。这一模块里的重点是: 用三角知识解决汽修专业中的有关计算问题并学习了汽车电路图、电学的基础知识。
在向量模块里, 主要安排了: 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加减运算、数乘向量、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运算、向量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向量在求合力矩与力偶矩中的应用、外力偶矩和扭矩。这一模块重点突出了向量在力的分解与合成及求合力矩与力偶矩、扭矩中的应用。
在概率与统计模块里, 主要安排了: 集合、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汽车故障诊断中的概率分析法、统计初步。在这一模块里, 主要是运用概率的知识来诊断、分析汽车发生的故障, 运用统计知识来预测汽车以后的技术状况。
在微积分初步( 求导) 模块里, 主要内容有: 介绍函数极限的概念、导数的概念、导数在求最值中的应用。在这一模块里, 利用导数求汽车年当量使用费用最小的使用年限、判定大修与更新界限计算法等。除了以上内容外, 我们在每个模块中都开设了1 到2 节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课及技能方面的实践课,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汽修专业数学的教学目标
本教材是提高数学素养和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学科教材。教材通过与专业的融合, 对专业理论起到深化和指导作用, 达到数学技能与专业技能的衔接, 使学生在实际的汽车维修操作中更加精确。
通过对本教材学习, 学生既能获得数学知识,也能了解本专业的内容。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确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科, 改变了原来的“数学与专业脱离”的现象。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也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专业中的有关问题。
如在“汽车故障诊断中的概率分析法”一节里, 我们可用概率的知识来诊断、分析汽车发生的故障。案例:某辆汽车的汽缸体发生了冻裂, 为了分析出发生冻裂的原因, 我们可把此故障的分析过程画成下面的树枝图。如下图所示:
这里记“汽缸体冻裂”为事件M, “未加防冻剂”为事件A1, “气温低”为事件A2, “气温突然下降”为事件A3, “工作疏忽”为事件A4, “气温一直很低”为事件A5。
根据图中的逻辑关系, 可以列出事件“M”的关系式:M=A1A2=A3・A4 (A3+A5) =A3・A4・A3+・A3・A4・A5=A3・A4+A3・A4・A5
令A3・A4=B1, A5=B2, 则M=B1+B1・B2又B1+B1・B2=B1, M=B1=A3・A4由上述逻辑关系可以看出, 图中M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A3、A4 是同时发生。
四、汽修专业数学的实施过程
1.教师的培训
汽修专业校本教材数学编写完成后, 由我们编写组成员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 因为教师是这一课程理念的呈现者和实践者, 所以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综合素质、工作态度、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为重要。
2.校本课程是一个特殊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为了使校本教材得到不断的完善, 我们要求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体会、想法反馈给编写组, 以便编写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以发讲义的形式施教于学生。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我们进行多次组内、组际间关于理论、专业知识方面的经验交流, 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并要求教师不断地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观念和方法, 使学生在乐学中增长知识。由于校本教材降低了难度, 减轻了学生负担,同时大大增加了与专业课相关的内容, 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
五、思考
我们的汽修专业数学的开发与实践才刚刚起步, 回首开发与实施的过程, 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决定了汽修专业数学内容必须及时更新, 及时充实模块的内容, 消除陈旧的部分。只有在这种不断地淘汰与更新中, 才能使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跟上时代的步伐。
2.汽修专业数学的改革, 教师是关键因素, 不是用新课程去改变教师, 而是教师用新课程去改变课堂。这是主动进行自身更新的教学实践, 是用思想和行动来诠释“课程”的过程。
3.编写校本教材, 实施课程内容, 仅仅只是一个起步。而使学生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 并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中的问题的能力, 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则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崔允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年9 月.
[2]门秀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开明出版
社2003 年5 月.
[3]林忠.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误区与建设策略[J].教学与管
理,2003 年第10 期.
篇9
关键词:汽修专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过程考核
近二十年来,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汽车类技能型人才为我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为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领域培养了急需的紧缺人才。我校长期以来作为国家紧缺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培养了许多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的专业人才,为佛山地区及周边区域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同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与省内其他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一样,普遍存在着对汽车产业人才需求的满足度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毕业生普遍存在低水平的高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不对口率,较低的业内稳定率、业内发展率和工资福利待遇不足以维护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这种低水平的高就业率折射出的是汽车维修企业对中职学校学生能力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和今后发展空间的综合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如何定好位,培养出高素质,有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一直是我校汽修专业探索实践的方向。
一、改革学校的课程体系,以培养综合能力,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
课程是加强“工”“学”关联的最有效的载体,深化改革,工厂企业人员深度参与到学校教学中来。市场导向,需求驱动的专业设置是当今合理的专业开发策略,是学校办学的基础;任务引领、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是职教课程规范的开发方法。学校到行业和企业调研,了解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学校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参照(引入)企业的培训体系,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根据职业需求与企业人才需求决定学校课程的内容与设置。设置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课程,把课堂与工厂企业的一线岗位充分对接,不断创新“做学教”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校所在的珠三角地区,对汽车维修工与汽车电工工种的人才需求以渐趋饱和,而学校到行业、企业中的调研,就发现,维修工和电工的人才需求渐趋饱和,而钣金工和喷漆工的人才缺口却相当大,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从2009年起在课程设置上将车身修复、喷漆工艺等作为专业的主干课程,顺应了行业与企业的需求,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在机修和电工岗位上从事汽车维修工作,也能进行汽车车身修复、喷漆等工种的工作,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在课程实施上,学生的基础性学科课程由学校资深教师完成,专业主干课程,则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师来校授课。通过生动的例子,实战的经历,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标,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实训过程中,外聘的企业教师完全按照准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企业文化贯彻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对行业、企业的忠诚感和责任心。
二、创新实践教学思路,加强专业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训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做中学、做中教,通过合理创新技能训练项目,明确具体的实训到操作,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掌握操作规律,提高技能熟练程度,另外,实训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训项目中不断提升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相关性,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我校将毕业后在工厂中可能需要用到的操作技能项目设计为学校实训项目,在理论教学内容选择上,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适当增删,重点放在强化技能训练上,我校采用了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把汽车维修类专业课程划分为十四个模块进行平行轮换教学,其中二年级八个模块,三年级六个模块。
授课方式则采用课堂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增强了教学效果。课堂就在实训现场的旁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训场地中的有利条件,灵活组织教学。例如可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及组织观摩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直观易懂,教学效果好,也可通过学生在实训操作中的感受分享,体会理论知识如何指导我们提升实践技能。采用实训现场教学,学生们亲身体会,印象会很深刻,这时教师再稍微加以讲解、点拔,他们很快就能接受,进而又应用到他们的训练之中。
可以说,采用了模块化的现场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性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学习身临其境,影响深刻,容易接受和巩固,从而提升了总体教学效果。
三、调整评价体系,强调过程考核
改变课程的评价体系,加大实训考核成绩的比重,能极大改变学生对实训的态度,促使学生积极投身到实践操作和训练中去,认真完成实训项目和实训报告,为完成实训项目,极思考,细心观察,反复操练,认真学习并能结合专业的理论知识,促进技能的提高。
我校在教学环境上,创设一种“教室=车间”的企业环境,在该环境下,教师就是企业经理、技术主管、师傅,学生则是车间员工。员工中又细分为车间主任、班组长和一般修理工三个层次。在该环境下,学生可以体验到实际的企业工作场景,岗位设置与企业内部结构相一致。在这种大环境下,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对教学内容作重新组织和安排,注重对企业的岗位能力工作过程和员工素质进行分析,重新形成一种融合维修技术、生产设备操作保养、质量管理技术和生产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教学内容系统。
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认真组织实施技能考核。同时,根据考核内容,确定考核方式。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汽车维修工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考核方式主要以独立操作为主,小组合作为辅。同时也根据考核内容,确定考核时间。考虑到目前班级学生人数的实际情况,考核时间也不宜过长,控制在每人次考核时间在3~5分钟之内。
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着力点在于关键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包括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专业能力;以分析、判断、决策等为表征的方法能力;以交流、转换等为表征的社会能力。一般把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合称为关键能力。关键能力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又在所有职业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关键能力,增强学生在当代社会竞争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职业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职业学校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
我校在改革汽修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思路,调整评价体系,实施新的成绩评定方案后,极大地提高了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堂学习、讨论的氛围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模块化的学习任务引领下,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分析、判断、决策等方法能力;以及在小组学习讨论中形成的人际交流、团队合作、知识拓展转换等的社会能力都得到了深度的培养。对比近四年学生就业情况可看出,学生的毕业就业对口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就业环境和平均起薪也有了明显增加。
从历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反馈意见显示,我校的汽修专业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与汽修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实践动手能力强,既能独立自主工作,又能积极参与到团队合作项目中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的综合素质、再学习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合作精神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基本能实现从学校到企业上岗的无缝对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作者单位: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 理实一体化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79-01
近年来,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宽,职业院校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主线,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让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社会,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最主要的课程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传统教学通常采用三门课程独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进行的传统教法。近年来,我院通过校企合作,内培外训,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实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汽车医生”的艰巨任务,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和高等职业教育各种因素的局限,现行中职汽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仅教材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而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维修企业的技术人才,汽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积极探索理实一体的教学新模式。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入手,把最重要的、基础的内容提炼出来。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专。各学校应设计真正满足理实一体化的教室,采用边教学,边实践,以典型案例和任务工作页为指导,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工作和学习。[1]也要适当增加学生信息化检索的能力,通过网络资源库,移动终端,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提前发送给学生,以微课或者慕课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从现实和长远两个角度来看,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思想、行为等方面的限制,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整合课程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将每一知识体系的前期教学与后期专业技能实训紧密结合。第二,通过微课等信息化手段,缩减了课堂教学时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开展实践教学、专业实训等学习活动。第三,实施一体化教学,必要条件是实训、教学设施的齐备。应该扩充汽车维修等教学和实训场地,也可以采用学校自制的办法,除了台架和器材订购以外,其他的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自行设计方案,安装设备,做成多功能汽车实训台架。[2]既省资金,又符合实际,学生得到了锻炼,教师也提高了专业能力。
三、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理论联系实践
面对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要改变 “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技能。结合汽车专业特点,联系学院内外实际,各年级具体情况,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整合方案,做到“三基础、五进阶、七方向”。以发动机、底盘、电气课程为基础,以汽车二级维护为引领,以典型品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为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教学为主、以信息化作为辅助平台,使学生很快的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整合课程,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在课程编排方面,对文化基础课进行调整,改变以往完全理论课和完全实习课轮换的模式,根据专业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学课程模式。利用实物、网络资源和信息化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程,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过程,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良性循环。
3.贴近实际,编写校本教材
要编写“理实一体化教学”相配套的教材,为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贴近各学校实际情况,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和相应的维修工作页,以典型教学案例为任务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所以只有充分地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职汽修专业的生命力,才能使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得以实现,“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就不再是一句空话。[3]
参考文献:
[1] 韩梅.理实一体化在汽修教学中的探索[J].才智.2010(30)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汽修实习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