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篇1

一.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使学生全而发展

素质教育重点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品行修养的培养,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孔子长期以来从事教学实践,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法上,总结出许多可贵的经验,他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学会做人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出发点与归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沦语为政篇》)。从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他教育学生特别注意行的方面,强调言行一致性,把它作为判断人的道德修养高低的标准之一。他主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要求学生敏于事而慎于言,反对言过其实的人,强调行的重要和多做少说。他还教育学生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尤其强调要讲诚信,认为守信是做人的基木原则,人无信不立。在教育过程中,孔子还十分注意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他提出《六经》持、书、礼、乐、易、春秋)及《六艺》(、乐、射、御、书、数)是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全面知识与技能。若以历史的目光来看待素质教育,孔子无疑是注重素质教育的,孔子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体现了他那个时代的素质教育所达到的水平。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木任务,不仅是孔子对教育思想史的重大贡献,而且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二.素质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个性

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在注重学生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占之道也(《论语八份》)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卜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对学生的智能、志趣和个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孔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除了在道德上提出基木要求外,他并不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个性特点,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辟如就政这一问题,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子夏为营父宰,问政,孔子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针对子夏性急且重小利而答。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说如果必不得己而去,则依序去兵去食,强调了自占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孔子意在鼓励子贡首先要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信心。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是针对仲弓的气量小而对他提出的要求以上几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在回答他们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均针对各人的个性弱点指出不同的努力方向,语言既带有勉励和要求,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孔子实施因材施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闻斯行诸的回答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内有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公西华日: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日: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可见孔子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从补救其不足方面因材施教的。

因材施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反思现在的教育现状很有意义。在很长一段时期,齐步走的教育模式是我们的主要教育模式,并且现在还依然存在一些学校中。僵化的教育手段、陈旧的教育思想,以升学为教育目标,夸大学习成绩,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个人特长的发展。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育评估片面性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今天,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宜,依据学生个体特点,实施适应个性差异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不同的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实质上就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句话放在是否能因材施教这一背景卜,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学思统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启发教育不仅是启发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而且是启发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正如占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可以终身受用。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子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关于启、发的论断,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起源。愤和悱是一个人渴求知识的急切心理在外部容颜上的表现,学生己经思考了但还没想通,这时可以去启发他,思考了并有所领会但还不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这时可以去开导他。孔子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的启发。学生不能从己知的一点推导到其他,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孔子就不会再重复去教授,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再讲,就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就是说学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响

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机效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孔子不仅教学生时用启发的方法,自己和别人谈问题,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启发。后来的《学记》把这一经验总结为善喻。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教学上很宝贵的经验。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须完善自我、以身作责

国务院在推进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孔子教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孔子身正不倦,率先垂范。他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砰》);。孔子提出教师以身作则要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子日:予欲无言子贡日: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厂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不言之教需要受教育者木人有意无意地感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人和事物,获取智慧灵感,孔子认为,教师应认真诚实,心外如一,言行一致,他尤为赞同主忠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盛赞老师时这样说:日胃然叹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昔才,如有所立卓尔,虽然从之,未由己也这正是孔子高尚人格和高超教育艺术的真实写照。孔子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身体力行,学而不厌。他认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应该经常自问是否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鼓励教师敏而好学,不耻卜问。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达到入迷的程度,三月不知肉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不但每事问,而且无常师。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最理想诊释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师德。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创设一种乐学的气氛,愿意并且善于和自己的学生接触、对话、交流,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和见解深刻的人。具有广一博的知识,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系统运转的规律,懂得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教师还应该具有继续学习的要求、能力和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孔子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和敬业爱生的品质,他的进德修业、永不停止的思想,对今天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

篇2

古语曰:文以载道。教师之道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时刻牢记这一教训,要认真备课,精心上课,耐心面对每一位学生。孔子思想进校园也是让学生深刻领会其思想的博大精深,从而懂得求学之道,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和现代教育有机融合,打下牢固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根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孔子教育思想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成人成才”为目标,主张面向全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品行修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有教无类”和“六经皆艺”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实现全面发展

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矛头直指“学在官府”,与“氏所以别贵贱”、“氏所以别愚”相对立,宣告教育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即是有力的证明。孔门弟子来自广泛的社会面,社会地位也十分复杂,如颜回身居陋巷,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公冶长曾是犯人;子路食藜藿,曾百里负米供养母亲。在孔子的著名弟子中,出身贵族世家的仅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最富有的是子贡。 孔子提倡的“六经皆艺”,从对人的发展作用而论,礼、乐侧重智,射、御重体,乐又有美育的作用,“六艺”则是诸育兼顾。“艺”还突出了智能兼求的特点;“礼”主要指社会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上承西周的敬德思想,明确提出德治论,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育人。其德育内容丰富且富有层次,如道、德、仁、艺就是逐渐递减的四个层次,“志于道”是最高原则,“据于德”是道的具体表现,“依于仁”是德的具体内容,“游于艺”是仁的实际运用。他认为要做道德高尚的人,必须“学以致其道”;要成为具有完美人格的“成人”,不仅要学道、适道、立于道(即守道),而且应灵活地推行这个道。素质教育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能以及审美素质的有机统一,而思想素质是首位。

二、“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和“启发诱导”体现了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的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孔子强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告诉我们:如果学生不努力学习,那么灌输再多也没多大用处。素质教育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出发,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施以有区别的教育即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健康和完善发展。

“教学相长”反映的是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孔子在主张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同时,倡导向受教育者学习。他曾赞扬子夏与子贡对自己的促进作用:“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也曾批评颜回:“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学说。”

素质教育强调从重视教法转变为教法和学法并重,其中启发诱导是关键。孔子就认为必须承认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差异,教师施教的依据是学生的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这一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握学生的学习机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他反复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启发诱导应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既以学为依据,又以学为归宿,他所提倡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则揭示了求学的三种心理状态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教师不应是单纯教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应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提出值得通过后续努力去解决的疑惑,让他们真正“会学”。

三、“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关注学习方法的迁移性和创新性,要求我们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孔子认为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其所说的学,不仅指书本知识,还包括“多见”、“多闻”的感性认识与经验。孔子同时认为学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因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君子有九思”、“君子有三思”,要求学生做到“视思明”、“听思聪”,以培养推理和归纳能力,“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告诸往而知来者”,做到善于演绎和推理;他还要求学生在博学的同时,坚持“一以贯之”,通过归纳将散乱的知识形成体系,即“由博返约”。

孔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主张“默而识之”、“多说而识之”。其提倡的“温故而知新”从很大程度上说就突出了创新。他在编定六经时,坚持了“述古”的客观态度,对保存远古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运用西周礼学思想时,则大胆地进行了损益,“以述为作”,体现了很强的创新精神。

篇3

关键词:儒家思想;教育;孔子;改革;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82-02

教育的文明与发展是现代中国人不懈的追求。标榜着先进、进步与科学的教育现代化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同进入了陈腐的旧中国。曾经,儒家经典是中国精英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它为中国古代社会培养了最核心的人才队伍,这群佼佼者成为了权利的掌控者。但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闯进中国时,也正是这群精英人群开始了对传统教育深切的反思和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自此之后,每场教育变革的重点便是摒弃“腐朽”的儒家思想。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仍在教育改革的大道上埋头努力,大批的教育改革者在教育现代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似乎成为空想。此时重拾儒家经典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儒家的教育思想以及儒家在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进行新的思索,在传统精髓中寻找前行的指引。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教育

1.儒家思想形成之前的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从夏代开始就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称为“校”。孟子说:“夏曰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成为“序”。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完善的学校教育对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社会作用。

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政治经济权势的逐渐膨胀,私学应运而生,并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儒,墨,道,法等诸家竞相兴办私学,为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

2.儒家的主要教育理念

儒家思想是在私学兴起的大浪潮下应运而生的。而谈到儒家思想的形成,就不得不先谈到孔子的贡献。孔子是我国私学的创办者。据史称,孔子有“弟子三千”,培养出了在当时颇具影响的“七十二贤”。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教学实践上,他认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同时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懂得“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都对后世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使人人有了接受教育的可能。而孟子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则进一步推动儒家教育思想走向成熟与完善。与孔子的教学理论相比,孟子更注重学生道德理想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他反复强调“尚志”,认为人生第一大事就是要有自己的志向,并且要有大志向。关于道德意志的锻炼,孟子特别强调要“存其心,养其性”,要节制私欲,培养浩然之气。他认为坚定的意志是养成浩然之气的基础,一个人要通过意志的锻炼才能有坚强的性格,才能担当大任。

二、儒家教育理论与西方教育理论的比较

1.孔子的“有教无类”与西方“教育平等”

孔子是中国古代社会私学最主要的开创者,他认为人“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们天生并没有本质区别,个性差异是由于后天培养所养成的,只要通过良好的后天培养,艰苦的学习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养成君子的习性品德。所以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据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们来自齐、鲁、卫、晋、宋、梁、陈等国家,且大都出身贫寒。

西方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教育学家倡导以人为本、要求个性解放、重视人的现世生活,崇尚理性知识,这大大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与平民化。西方工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政治、经济、科学、商业方面人才的需求加大。各种各样的新式学校随之出现,受教育的人群也都在扩大。

但是,此时的西方教育并没有普及到孔子“有教无类”的程度。西方的教育改革大多局限于对宗教神学与教会控制教育的反抗,所谓的“教育平等”只是这场战争的武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权利仍旧牢牢地掌控在贵族与富人手中。相比之下,孔子时期中国的平民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是高过于西方的。

2.人本主义教育的共通与分化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看来,在孔子眼中,天命才是最主要的,而天命就蕴含在自然运行之中,只要顺乎天命积极努力,自强不息就可以成才成仁。孔子将人置于主动的地位,认为人只要顺乎天命的努力便会成才,而不是在一味地接受鬼神安排。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们也极力抨击宗教神学对人思想的束缚。他们提出人完全可以通过教育达到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将希望寄托于后世。这与孔子的理念是契合的。

而后,中西方人文教育的发展却产生了天壤之别。西方现代教育为了服务于工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培养高技术的可以在工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人才,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与社会生产发展紧密配合,这些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工业技术的发展。而此时,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仍旧坚持着王道政治为中心的道德教化似的教育。他们注重君臣、父子、夫妇的伦理纲常;重视礼乐教化,轻视生产知识。此时的中国教育已俨然发展成一种“人文教育”,自然科学从不被重视。而孔子的教育目的也只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这一点被后世的统治者基于不同的目的积极宣扬,为后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所以,当今中国进入全面现代化发展时期,西方应用型教育发展的理念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之中。

三、取其精华——儒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

1.德行教育,人才培养的先行者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一直都有重道德教化,礼仪规范的传统。但多年对于现代科学教育的追求,让我们的教育者轻视了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我们只注重对于学科知识的教育,严重忽视了学龄青少年道德的培养。人们的道德标准越来越低。整个社会道德沦丧时,人们不禁又回顾起儒家思想在道德培养方面的巨大成就。

我们的教育者总是高喊着要普及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不只是开几节游戏课,少布置几张作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成为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合格人才。

孔子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他主张一个人要有理想、有抱负,要努力提高精神境界。为人处世要从道义出发,克制不正当的私欲。这对于现代社会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是一剂良方。同时,儒家思想以“孝悌”为本的仁爱思想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孝敬父母与关爱他人,以及爱国爱民的重要性。“忠恕之道”也成为现代社会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行为标准,成为如何应对矛盾,处理问题的智慧之源。这些儒家思想为我们提供的宝贵资源必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2.素质教育的传统渊源——儒家诗书礼乐教育

孔子重视对其学生诗书礼乐方面的教育。“诗”即西周以来的诗歌,儒家教育思想认为诗能够激发道德情感,体会风俗盛衰,观察政治得失,是学生获取丰富知识的源泉。“书”即史书。读史可以提高学生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同时从其中获取行为指南。“礼”即周礼,是古老的道德标准和礼仪,礼使学生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乐”指乐曲,与“诗”相连。“乐”的作用是与“诗”相配合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论语中提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应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乐”在人格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儒家这种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可以为我们现今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很多资源。“应试教育”忽视了个人性情与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诗书礼乐”的标准能够为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与学习材料。

3.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发展之精髓

孔子的“因材施教”首先是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孔子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性格爱好等的差异,再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论语》中保留了大量孔子评价学生个性德行差异的记录。其次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这恐怕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吧。

现代,我们也应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级别,保证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个性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志向,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原则在很多方面与现代教育理论是相符的。儒家思想及儒家教育理论理应成为我们现代教育的宝贵借鉴。在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坎坷征途中,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外来教育的精髓,同时不忘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教育思想中提取精华,实现中国教育的真正现代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周立升,颜炳罡.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马振铎.儒家之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3]郭齐家.儒家的教育思想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

篇4

关键词:诗教;素质教育;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90-0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数年来,素质教育已逐渐被提上教育工作日程,国家教育当局并为素质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孔子是把诗教当作素质教育来对待的第一人。《礼记·经解第二十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由此可见:“诗教”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什么是“诗教”

“诗教”的概念,由来已久,大约在孔子之后不久就已形成。对于诗教,前人有不少论述。我认为,所谓诗教,简单地说,就是用诗来教——教育或教化,对个体而言,是用诗进行教育,浸润、培育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使之到达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对群体而言,是用诗教化民众,提高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完善。

二、诗教的功能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由于“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特点,也就涉及到诗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首先,诗人的“志”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无不受阶级地位的制约。人们通过言“志”的诗,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社会。其次,“志”既然是诗人的思想感情,言志的诗必须具有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和对人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

孔子是诗教的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特别强调诗与道德的联系。他将《诗经》所有作品说成都符合他所宣扬的“仁”“礼”等的要求。《诗经》在儒家的心目中,成了伦理道德修养的教科书,这与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密不可分。

三、呼唤“诗教”回归

1.“诗教”的衰落。从明朝开始直到现代,虽然中国仍然是诗歌大国,仍然出现了不少的优秀的诗人诗篇,但从整体来看,人们对诗歌的热情有所减退,诗教呈衰落的趋势。明代“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与重视言志抒情的诗歌的精神格格不入,简直是背道而驰。明清两代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抹杀人的个性,限制人的思想,更使诗教难以进行。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这种情况下,人们关心的大多是信息化、股市、选美、经济刺激……相应的,对传承数千年的人文精神的关心相对减少。其表现之一,就是诗教的更加衰微。

2.素质教育呼唤“诗教”的回归。上文已经谈及,重视功利而忽视情操,重视物质而忽视精神,导致诗教的更加衰微。反过来,诗教衰微,则会使人们更加忽视内在的修养,造成人格的普遍降低,不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青少年的素质,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二期课改”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急切呼唤“诗教”的回归,这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四、“诗教”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诗教能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精神境界。“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对诗歌所下的既富理性又有诗意的判断,揭示了诗歌的精神实质。优秀的诗歌往往是对时代精神的高度提炼,也凝聚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诗教能从深的层次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那些富有生命力的诗歌,或以隽永深邃的意象启人遐思,或以精湛锋利的评议揭示事理,蕴含着追逼苍穹、抵达内心的思辨力。杜甫的“三吏”“三别”,对社会进行了犀利的批判。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短短四句,思接今古,神游八极,意境悠长深远,透露出冰人骨髓的孤独感。即使是短小的山水诗,也常因其将山水的静貌动势、奇观异象与所言之理融成一体,故能渗透出开启心扉和激励创新的绵远之力,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青少年经常阅读这些诗歌,无疑是在享受智慧的沐浴。

3.诗教能涵养青少年远赴人生之旅的激情。诗歌在本质上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抒情艺术,灵动的语言常能折射出深具穿透力的激情,不可抗拒地照亮读者的心灵,使他们积极思考,开拓进取。

学生学习诗歌,很多是在语文课上来学。想从诗歌里学主题思想,学逻辑分析,固非不可,但不能抓小弃大,丢掉了诗中更重要的东西。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要注重感悟。从屈原的《天问》中,体验上下求索与质疑问难的精神。可以说,诗歌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我们读诗,当可弥补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促进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篇5

关键词:因材施教;多元智能;教育观

1.美国多智能理论的提出

多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对人类潜能的本质与实现的研究中提出的成果。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语言文字智能―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身体运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旋律智能―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等在内的七种智能。这七种智能代表每个人七种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展出来。他们特别强调多元智能在学校教育与家庭中的应用,其所论述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的内容,其理论较为具体。

2.中国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始自孔子,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求实的。这一理念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在《论语・公治长》中曾记载孔子曾评价他的学生:“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这些无不反映孔子对学生之间才能差异的明察。这体现了因材施教是要求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注重个体差异。孔子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但是不采取一刀切,主张“君子不器”。因此,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他的精心教育下,三千弟子成就各不相同:七十二贤人更是精通“六艺”,十名“尖子生”又各有所长。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先天遗传特质,就是人的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自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无数教育者在倡导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的时候,从不同的层面传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先天遗传特质,就是人的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自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无数教育者在倡导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的时候,从不同的层面传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把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进一步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使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成为经典教学原则。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所以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3.芍掷砺鄣谋冉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随着智能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 学习风格”,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识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在具体的评价操作方法上,加德纳推荐了“学习档案”的评价方法。而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他注意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主张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就是由教师这个人对学生那些人的双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先由教师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

4.总结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在我国被人们广泛继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背景与理念的不断改变,因材施教的理解与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重新认识了智能的涵义,为因材施教的实施提供可操作的思想指导。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教育要促进学生不同智能的全面发展,认识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通过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研究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导向、基本结构,完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构建,弥补以往的不足。教师可以通过从七种智能为着手点,带动学生各个智能的发展,建立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生的教学活动。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利用因材施教模式开展。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思想,为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发展研究提供可操作的思想指导。从多元智能的视角重新探究因材施教教学模式,为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翠英.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2]杨宏伟.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转变我国教育观念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3]曹睦晗.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山西青年.2016(02)

[4]戴.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J].新课程(中),2016(04)

篇6

关键词:艺术教育;五育并举;高等教育;应试教育;艺术作品;艺术素质;审美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艺术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应试教育晚于艺术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具有艺术实践的性质,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而应试教育则是记忆背诵知识,将知识变成得分点的考试得分教育。《礼记·学记》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可见应试教育是不合周礼的。中国古代教育由《周礼》六艺到《史记》孔子六艺,有一个从艺术技艺综合素质教育到全国统一的科举应试教育的演变过程。

一、中国应试教育的历史形成

(一)《周礼》六艺与《史记》孔子六艺的异同

《周礼》六艺是周代培养国家士子人才的六门课程。在古代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士为四民之首。《周礼·地官司徒·保氏》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知识与技能是古代士子,即预备官吏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本领。学习礼、乐以培养政治礼仪与伦理等级制度观念。练习射箭、御马可以培养强健的体魄与军事体育才能。学习《尚书》与《周易》可以了解上古历史知识,培养研究推算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训练从政办事能力与辅助君主治国的政治智慧。以“礼、乐”为德,以“射、御”为武,以“书、数”为文,六艺教育可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周代素质教育,培养出的士子具有辅助君王的文武全才。

《史记》记载的孔子六艺与《周礼》六艺有很大的不同。据《史记·滑稽列传》载:“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记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孔子所说的六艺阐释了六艺的功用归于一个目的,即维护封建社会秩序。以《周礼》节制人的欲望,以《乐记》阐发中和的心境,以《尚书》记载上古的历史,以《诗经》抒发胸中的情意,以《易经》推算事物发展的规律,以《春秋》之事明了人间的道德与正义。《史记》“孔子六艺”删除了《周礼》六艺中的“射、御”二艺,增加了《诗经》与《春秋》,加强了历史与诗歌的教育,将诗歌从礼仪、音乐中独立分离出来。删除了技艺性很强的“射、御”二术,这对中国的军事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不利,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埋下了祸根。

在诸子百家中,兵家、墨家长于骑马射箭的攻防战术,儒家讲“郁郁乎文哉”。讲“可以言诗”,讲诗歌的比兴与“兴、观、群、怨”。所以说《史记》“孔子六艺”与《周礼》六艺有很大的不同。《周礼》六艺是古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孔子六艺则重的是文史教育,难以培养出军事体育与自然科学技术人才。对于这一点孔子自己也很清楚,他自知种菜不如老农。这种纯粹的文史偏科教育,是现代中国教育文理分科的开始,长期阻碍了中国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二)封建科举考试不能产生现代自然科学

中国封建科举考试制度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八股制艺是古代应试教育的极端发展形式。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个部分组成,形成高度程式化的作文程式,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以便于评分。标准答案是科举考试制度禁锢文人思想的一大法宝,形成了中国文人特定的僵化的思维模式。这种僵化思维模式也影响到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中国艺术中的京剧、文人画、章回小说都是脸谱化、程式化很强的艺术,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多样化发展。将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化、模式化、统一化的八股文章便于制表,便于量化,便于管理,深受历代统治者的青睐,形成了一边倒、一刀切的简单粗暴的量才方法,扼杀各种不符合考试制度的人才。隋唐以来,朝廷以科举选拔官吏,科举有文武两科开科取士。顾炎武《日知录·科目》说:

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昭曰制举。见于史著凡五十余科,故谓之科目。

遗憾的是,五十余科的科举考试其实质都是经史人文社会科学科目,缺少自然科学研究科目。中国自从古代四大发明以后,就难以再有新的影响世界的发明。历史无情地证明中国式考试制度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现代意义的自然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古代考试制度对现代中国教育制度具有深远的影响,现代应试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封建科举时代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每年各省、市、县为高考实行交通管制,选出高考文、理科状元,有的地方还举行拜孔庙,穿状元袍,游文庙,地方媒体加以报道,学校贴出喜报,在浓烈的高考氛围中,人们忘记了教育的本质目标与义务,恍若回到了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时代。

(三)应试教育背离现代教育科学

科学与科考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辞海》中“科”的第一含义是程度与等级。宋儒朱熹说:“科,等也。”科举考试是考查举子掌握文史科目程度,分出考生成绩的等级,选出状元、榜眼、探花等第排名次序。现代应试教育与艺术考级是朱熹等级考试理念的逻辑发展,是以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等级分类。孔子说“有教无类”,教育应该是培养人帮助人的机构,而不应该是淘汰人的机构。将高分学生与低分学生分开,将低分学生淘汰成为落榜生、差生。以考试标准答案一刀切,等级考试制度深入到教育制度之中,不利于多样化人才的培养。

篇7

【关键词】素质 课堂 教育 诚信 坚持

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人生成就的取得甚至对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代素有重视道德教育的文化传统,孔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做到以下几点:“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古代选拔人才也讲究“德才兼备”,在国人纷纷走向世界的21世纪,每一个人都代表着中国。所以,加强道德素质教育在今天尤为重要。

一生中,我们在校学习时间大约占据了六分之一或是更多,所以对于一个人道德的培养人格的养成,学校教育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利用历史课堂实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1.利用课堂学习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在讲授中国古代西周的灭亡时,我给同学们讲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对红颜祸水这个论断进行驳斥的同时,我还提出了诚信的问题。当你开始撒谎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别人的信任,西周正是由于当时的周幽王一次次的撒谎戏弄诸侯,才最终导致灭亡;在讲授儒学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了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讲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讲了“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从而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在讲时,我讲了现在日本对于战争责任的推卸问题,讲了日本右翼势力修改教科书否认问题,然后告诉同学们,一个推卸责任,不讲诚信的国家,无论经济多么发达都不可能得到别的国家的谅解与尊敬。

同样,在讲孔子的时侯我也注意到了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因素。在讲孔子思想的时候,我们分析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并组织大家针对班级状况讨论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探讨,同学们认识到了自习课说话会对别的同学造成不利影响,也不利于班级良好秩序的形成,最重要的是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会使自己形成自私自利的习惯。最终大家形成共识,自己做事时不希望别人打扰,那么别人学习时自己最好也不要去打扰别人;在讲孔子的时候,我还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通过观看影视资料,同学们了解了孔子的一生,也感受到了孔子一生周行列国虽政见不见用累累若丧家之犬却不改其志的坚持精神,最终在影片结束时,我以一句话总结孔子精神“忧国忧民,心在天下;天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大人以厚德载物”。同学们也纷纷表示孔子坚持、自强不息、对梦想不懈的追求等精神对自己触动很大。

在讲宋代历史时候,我和同学们一起背诵了了岳飞的《满江红》以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两首诗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大家一起分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对祖国深深的爱,最后以成龙的《国家》结尾,呼应课堂,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演讲、写作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课上我们利用影视、音乐、讲解等形式进行的道德教育,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否则学生会只有三分钟热度,过后也就不在乎了。因此,在一些课之后我会布置一些诸如“面对挫折——从历史人物说起”“诚信——个人立身之本”等写作作业,要求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在课堂上,有时我们还以辩论演讲的形式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讨论当时的历史事件,加强学生的历史感悟。

3.是将道德教育落实到实处,体现在行动上

在讲授程朱理学的时候,我穿插了“程门立雪”的故事,对同学们进行尊师教育。课下,同学们自动开展了“老师——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行动,主动帮老师办公室打水,打扫办公室等,使老师们深受感动,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类似的活动我们还开展了“光盘行动——响应七届二中全会号召”、“爸爸妈妈我爱你——感受亲情”等活动,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篇8

一、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均享有崇高的地位。在春秋后期,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分国别、种族招收弟子,对于传播华夏进步文化起了积极的作用。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于官府的格局,开创了平民办学之风,为当时造就了一大批有用之才,为后世提供了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他的这一教育主张,对我们今天来说,就是不应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谁都有一视同仁地享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我们这一课题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不管年龄性别,不管智力好差,实验班级学生全员参与,在三年的研究期间从没有放弃过一个学生。

二、因材施教,展现特长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大有启示,对我们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也有不少启发。我们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安排、成果的提取等方面做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第一,以趣为导,分层实验。

只有在以兴趣为动力的条件下,才谈得上教育的效果;不讲兴趣的教育,造就出的不是庸才便是蠢材。因此,课题组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己挑选感兴趣的阅读内容。有的挑选国学经典,有的挑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有的喜欢诗词,有的喜欢国外作品……题材广泛,丰富多彩。

第二,根据特征,区别对待。

对不同的受教者给以不同的活动安排,因生制宜,区别对待,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也是这一思想得以落实的保障。它既应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质,也应该是学生才能有效培养的捷径。在课题实施中,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提供不同的读本:七年级上学期以《初中经典读本》中的《弟子规》《二十四史格言选》《人文上杭》《孟子》《中国历代文赋选》(上)《中国历代诗、词、曲选》(上)为主;八年级上学期以《初中经典读本》中的《弟子规》《二十四史格言选》《人文上杭》《孟子》《中国历代文赋选》(下)《中国历代诗、词、曲选》(下)为主;九年级上学期以《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下)《格列佛游记》《简・爱》《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及巴金“三部曲”之《家》为主。

第三,注意方法,扬长避短

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在发现其兴趣、优势后正确引导,扬长避短。在学生自由选择读本阅读后,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要求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写读书心得,阅读水平一般或更差的学生做读书笔记或者手抄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学习锻炼,得到了提升发展,这样既完成了阅读目标,更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第四,讲求实效,灵活多变。

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教学或者检测的手段、方法、内容可不拘一格,无论作怎样的探索都是有益的。在课题实施中,成果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知识竞赛、读书心得、手抄报、校刊、黑板报、演讲比赛、诗词朗诵……通过这些方式的呈现,调动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也使课题研究提高了一个层次。

三、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孔子“教学相长”思想为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学相长”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其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师生活动,学生向教师学习,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理念,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三年来,课题组师生本着边探索边实践的原则,课题实验在结出理论硕果的同时,在实践中更是成效显著。

第一,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年下来,课题实验使阅读成为学生酷爱的生活方式,阅读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实验不仅使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更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不再仅仅依赖于课堂,更多地自发地延伸到了课外,书写了厚厚的阅读笔记,背诵积累了大量名篇名段。学校处处可见由阅读而呈现的各种活动:手抄报展、名著阅读论坛、读书汇报会、演讲比赛、随笔交流会……阅读已成为学生个体生命的过程和酷爱的生活方式,这是课题实验带来的最大成效。

第二,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也比过去大大增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和自觉要求。与此同时,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修改作文的习惯等都有所进步。学生在读读、写写、画画、背背、抄抄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学生通过背诵经典诗文提高了记忆力、注意力,提高了学习阅读、写作的水平,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在相关的语文知识或征文比赛中,实验班学生多人多次获得市、县、校奖项。

第三,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研究水平。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师生们少了些浮躁,多了些书香,群体素质悄然提高。实验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学校语文组,经典阅读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老师们通过参加培训、开展实验、上研讨课、写实验心得体会、交流经验等途径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课题组还收集、整理了不少研究过程中的其它物化成果。

第四,推动了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

课题组在实验过程中,结合校本教研,定期举办各种研讨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带动了学校的整体教研。每位教师都在教研中学习着、反思着、培养着自己科研的热情和严谨态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

第五,促进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课题研究使学校的语文学科在县统考和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实验班的学生整体语文成绩优于非实验班。在课题组带动下,全校研讨“经典阅读”的书香氛围异常浓厚,带动了全校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学校语文成绩在县统考及中考中连续三年居同类学校排名前茅,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在政治思想、意识形态、行为规范、教育理念、学习方法、修身养性、治国安民以及历史、经济、为政、礼仪等等各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在今天,我们应推陈出新、取其精华,使这一宝贵财富对现代人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应有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资源;文化素质教育

一、发展智慧,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底立本

儒家教育把发展人的全面智慧作为根本追求,以培育和造就通才为鹄的。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即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用中国传统语言表述,就是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明群己之分,合内外之道”,正确认识天、人、物、我,把握和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者、人与己的关系,开发自我潜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的自由。

为发展智慧,实现人的价值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儒家一是强调修身立志。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把立志追求高远的道,提升心灵境界作为修身立学的第一要务。这本身符合“动机是一个人走向成功重要内驱力”的心理学规律。潘光旦先生认为,“志是心之所在,心之所止,是一个人生命比较清楚的目的,也是要打定一个健全的立身处世的主意。”[2]儒家“士志于道”的人生追求,为养成健全人格、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教,成为自宋以降历代知识分子的内在价值追求。二是突出道器并重。这就是孔子所强调的“绘事后素”[3],即要造就优秀人才,先要发展人的素质。儒家以六艺教人,六艺首先是“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典,同时又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这种重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同步提高的教育实践,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养成,体现了儒家道器并重的素质教育理念,正确地处理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通才与专才)的关系。三是强调道通为一。人类知识在纵向上,用中国传统概念可以表述为道、学、术三个层次。“道”与价值追求相关,是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为人提供安身立命基地和精神家园。“学”与专业理论相关,为人提供解释世界的知识体系。“术”与现实应用相关,强调用规律解决实践问题,为人提供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技术方法。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强调用以“道”贯穿思想、认知和行为的全程。有鉴于此,文化素质教育要发展人的智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贯通道、学、术,做到从知识到技能再到心灵境界的全面关照。

东南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立志为先,以体道为本”,把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将儒家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的教育思想,与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融合,提出了“塑造高峰体验,升华人生境界”的教育理念。[4]一是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接触大师、接触优秀的文化成果、产生心灵的震撼,启迪智慧发展,从他人身上间接获得高峰体验,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二是以学生自我为主体,开展文化创新活动和科技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知、体验美感,在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痛苦中动心忍性,增益能力,树立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信心。

为塑造学生的高峰体验,学校着力建设了“三高两进”为主要特点的高峰体验教育平台。所谓“三高”即以“高水平讲座和课程”、“高层次大型活动”、“高层次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高层学术活动,强调活动的高端性,以开阔眼界和提升境界为主。所谓“两进”即通过开展“学术大师文化名人进校园”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强调活动的吸引力,用大师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品味精彩人生,树立高远志向,通过艺术之美引导学生欣赏美、了解美、追求美。自1999年以来,学校延请和组织科学大师、文化名人和人文名家数百名来校讲学,举办高水平讲座2000余场,合计听众40万人次,举办高雅艺术精品活动以及高品位大型活动数百场。充分发挥了重大学术活动、科技比赛的创业创新淬炼作用,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发挥了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对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作用,有力提升了广大同学的审美视野、精神品格和创新能力。

二、研经习典,增强学生文化主体意识

文化素质教育兼具文化和教育的双重属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传承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其天然使命。经典是民族心灵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经典教育是培育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朱自清先生认为,“中等以上的教育,经典训练应是一个重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5]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指出,“大凡一国存立,必以其国性为之基。国性国各不同,而皆成于特别之教化,往往经数千年之渐摩浸渍,而后大著。但使国性长存,则虽被他种之制服,其国其天下尚未真亡。”[6]强调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异化,不复存在。大学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地。美国芝加哥大学原校长哈钦斯强调“大学并非仅仅是创新之所,而首先是文明传承之所,大学应该是人类文明历代积累的文化精华的储存所,并通过现代通识教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首先能够吸收和掌握这一共同文明财产,从而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7]。

东南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秉持“与经典同在”的理念,推进经典教育。一是开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经典阅读书目》,定期与院系和图书馆举办各种阅读经典和名著活动,每年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吸引广大学生接触经典,欣赏经典,研读经典。二是在人文选修课中设立了涉及文、史、哲、艺术、科学等多领域的“经典导读”课程,延聘和组织著名校内外学者授开设了《论语》、《老子》、《庄子》、《坛经》,黑格尔《美学》、《精神现象学》等等精品人文选修课程,深度解读中西文化原典。通过“原典、老师、学生”三者互动的教学模式,经典研读活动和课程开展,促使学生养成了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启发和激励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契入高深学问,有力培育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三、六理统合,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完备、合理的知识体系,要构建完备合理的知识体系必须沿着正确的修学路径,突破学科藩篱,融合文理教育,均衡人文与科学,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儒家经典《大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要”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八条目”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全面素质,养成健全人格,提供了完整的修学路径指导。“明明德”,强调开发人的灵性慧根,发挥人的创造潜能。“亲民”,强调不断培养爱心,超越自我,提升心灵境界。“止于至善”,强调树立远大理想,不懈地追求至善的终极价值。“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获得知识,侧重于提高人的智商(IQ)。“诚意正心”强调涵养心性,合理调节情志,侧重于提高人的情商(EQ)。“修身齐家”强调在调节好内心情志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人伦和人际关系,侧重于提高人的“德商”(MQ)。“治国平天下”强调积极地为社会和谐、国家太平、世界和平贡献力量,侧重于提高人的“政商”(LQ)。哈佛大学前校长洛厄尔认为,“每个学生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无论是学生的强项还是弱项。大学应该培养的人不是有缺陷的专家,而是有全面智慧、广泛的同情心和自主判断的人。”[8]就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言,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为人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一条清晰的中国式的心灵攀登路径和获得完备知识能力的指南。

为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结构,学校借鉴和改造朱熹的“理一分殊”哲学概念,合理设计课程结构。以“六理统合”即物理、法理、心理、伦理、艺理、哲理等的统一和谐来概括和划分整个知识和能力结构。物理指自然科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伦理、法理指社会科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经世致用、求仁务善的人文精神。心理、艺理教育指心育和美育,侧重提升学生诚心正意、求美务达的内在修养,提升其审美和人生境界。哲理侧重世界观教育,目的在于通过顶端统摄,使真、善、美合一,使人格日臻完善。学校充分整合培养方案,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修读人文类课程,人文专业学生修读自然科学概论课程。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建设了“文科物理”“大学语文”“唐宋诗词鉴赏”“美术与技术鉴赏”等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延聘著名学者开设一批精品课程,构成了结构合理、品质优越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为学生提升能力,发展素质,构建了完善的知识结构。

四、五教并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态场域

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养成教育,这种养成应当基于人性的潜能和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孔子在论述人性时指出,“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熏陶对成人成才的影响。墨子见染丝而感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9]认为环境对人的塑造甚至起到决定性影响。孟子的成长得益于“孟母三迁”,荀子强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先贤大哲均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塑造,启迪我们重视育人环境的营造和文化素质教育场域的建设。

大学的文化育人,重在大学校园场域性作用的发挥。育人手段和途径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在校学习,存在着“上大学”与“读大学”的差别[10]。近代著名教育家潘菽用“言教”、“身教”、“物教”来概括综合教育因素在培养学生中的作用。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认为,文化生活常决定大学的风格,常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和有文化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著名学者涂又光先生提出“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形容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台湾通识教育专家黄坤锦教授认为,“学校的教育,校园文化景观和建筑其潜移默化‘境教’功能不容忽视”。[11]“言教”“身教”“物教”或“境教”综合发挥作用,将形成一种具有强大育人功能的文化生态场域。

学校借鉴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结合学校育人实际,形成了“言教、身教、乐教、礼教、境教”“五教并施”的文化素质教育思路,通过文化场域营造,对学生进行熏陶化育。一谓言教,即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以语言文字教会学生系统地接受知识和技能。二谓身教,即施教过程中,教师“修己安人”,通过人格魅力和学术风范与学生的崇敬之情互相感染,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实现教师文化素养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共同提高。三谓乐教,即艺术教育,通过开展校内大型文艺汇演和高雅艺术进校园,坚持“以乐导和”,使广大学生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提升心灵境界的同时,增强集体合作和团队意识,实现德育与美育贯通。四谓礼教,坚持“以礼导志”,精心设计讲座礼仪和各种学术仪式和典礼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使命感。五谓境教,即通过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天地大美,培育学生“钟山之崇高,大江之雄毅,玄武之沉静”的精神特质。通过将重大活动安排在学校标志性建筑,精心布置讲座报告厅,悬挂学术大师和文化名人的肖像,和设置校园文化雕塑等手段,使学生感受到学校深厚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积淀。

“阐旧邦以辅新命”,我们坚信,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沃土,在融汇中西,深化实践的基础上,文化素质教育必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行之有效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3] 四书五经(上卷)[M].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 杨东平. 大学精神(上)[M]. 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4] 易红. 塑造高峰体验,用优秀文化育人[J]. 中国大学教学,2009(2).

[5] 朱自清. 经典常谈[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严复. 严复学术文化随笔[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7] 甘阳. 通三统[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8] Richard Norton Smith. The Harvard Centur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1986:69.

[9] 墨子间诂(上)[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篇10

当今素质教育问题很多,中国是迈向世界的大国,就应该试着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当今素质教育是不完善的,我认为高中所学习的内容是无中生有的,根本应用不到社会去,高中就应该选专业了,这样一来,高中三年加大学四年,这七年的时间足够培养以为行业先锋!毕业就可以拿到好工作,而不是浪费青春!

当今人们普遍冷酷无情,素质较差,低俗!我认为我们照孔子生活的年代的人们差了很多很多,素质教育说白了就是文化教育,我们常听到班主任一到快考试占用体育课,科任课,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身体比学习主要,思想教育比文化教育主要,道德品质教育更比文化教育主要!

为什么各地学校顶峰而上?不顾教育局罚款,依然补课?说白了就是为了升学,打个比方,比如说一个学校放假集体100分钟,其他学校就会认为我们不补就落后了,所以攀比着补,于是这个学校就补200分钟,其他学校就补300分钟,400分钟,500,600……直到把学生的假期全部剥夺为止!

面对当今素质教育,我不由得一声感叹!真希望中国早日富强!!

辽宁省沈阳市东部雨田实验中学·中心校区初一:苑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