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关键词:地理教育;发展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5

当前,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已成为困扰全球发展的严峻问题,如何处理好人地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发展,实现人地关系的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为了积极主动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国内外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对地理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

一、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动态

当代地理教育目的在教育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基础上表现出全面、综合化趋势。其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内容、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让学生发展地理空间,还让学生参与中间设计与发展,他们认为"今天的学生,将来的公民,应该能用地理知识来指导行动",因此空间结构成了地理教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二,教育目的的全面综合化还表现在知识、能力与思想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上。正因为此,具备"生态保护责任行为"便成了地理教程的另一基本目标,因此,学校应教孩子学会如何尽可能帮助保护大自然,可见其思想教育乃至行为教育都已纳入地理教育的目的之内。

二、当前高中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根基有所削弱

很多地理教学的发展目标过分重视所谓"短平快"需求,学术基础不够清晰,发展方向显得混乱,地理学的根基有所削弱。一些学校的地理教育定位不够恰当,过多地注意了应用方向和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对基础科学方向和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重视不够。

(二)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地理学论题和方法都呈多样化趋势,这既是地理学综合性和区域性优势的发展结果,也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关键在于驾驭这种多样性而不是被其淹没,这就需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和不同地区的高中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定位。但目前高中地理教育结构体系比较单一,课程结构在很多高中趋同,培养目标也趋同,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三)课程体系尚待革新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学课程远未反映出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发展,与国际地理学思想和方法上出现的"人本的科学地理学"和"科学的人本地理学"及多样化趋势相隔膜,对当代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科学前沿、当前国际地理学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的成果反映不足。目前的课程设置重视应用,理论基础有所削弱。近年来,为迎合眼前的社会需求,学校课程设置加强应用取向,应用方向也呈现多元化,除出现了不够规范的问题外,理论基础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所削弱,地理学基础课程、野外调查、实验室训练等方面显著削弱。

(四)教学内容更新滞后

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尤其在全球变化、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生态急剧发展和变化的当前,新的地理学思想、方法、认识、观点、发现层出不穷。大学地理教育本应及时将这些新进展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但由于多种原因(譬如教师对科研前沿的陌生,对教学的投入不够),目前大学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普遍不足或滞后,教材的更新也相对较慢。

(五)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由于实验、实习和实践的经费严重不足,且分配不均衡,办地理学类专业的众多高中,有相当数量不具备必要的实验、实习和实践条件,学生的实习和实验机会较少,影响地理教学水平。近年来开始建设一些实习基地,但分布不均衡。

三、关于高中地理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地理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

地理教学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是培养新世纪人才重要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密切注视地理教育理论的充实、更新,及时了解掌握地理教育新理论,注重地理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重视对学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环境教育是实现持续发展教育的重点,科技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地理教学要注重全面完成地理教育任务

按照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发展趋势看,地理教学除了继续重视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外,还必须加强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充分利用教材,研究教材,设计出具有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启发性、思考性特点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完成地理教育任务。

(三)地理教学要注重更新充实教学活动内容

当今世界处于高度信息化时期,新领域新发现新成果不断涌现,地理教学作为学生获知的重要渠道,应充分发挥好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教育实践的作用,打好必修课的主体攻坚战,用选修课全面介绍地理学科发展动态,讲解新理论新知识,以及必修课以外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用课外活动形式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学生基本技能,更新充实教材内容。

(四)地理教学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内的新思想、新观念,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借鉴利用其研究成果,重视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利用,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操培养时,充分利用摄像、摄影、录像、幻灯、投影等现代媒体,增大教学活动容量,激发学生接受知识,思考问题的激情和兴趣爱好,圆满完成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篇2

关键词:初中地理;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15-01

目前初中地理的地位非常尴尬,本来初中地理在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教师的心目中就是一门副科,现在初中地理又不参与中考,导致地位更加下降,而会考这种类型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形式化比较严重。初中地理地位的尴尬是造成教师教学没有热情,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当然正确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分析一下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策略。

1.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对地理科目的重视度不足。这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地理课时安排的很少,每周每个班级安排两到三节,这样造成一个地理教师可能负责四五个班级的地理课程,这样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自然就变少了。可能一学期下来,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没有掌握,甚至都不能完全认识每个学生,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地、完全地得到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能就完全停留在课堂上。

还体现在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对地理这一"副科"的重视度不足,有些时候找不到专业的教师来授课,就找一些非专业的教师来授课,致使教师的专业性不足,教学方法不恰当,使得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还体现在学校的教学设备不足,有些学校很不重视"副科"的学习,甚至连地球仪和地图这些基本的设备都没有,教师上课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学生也不能深刻体会、利用学到的地理知识,致使地理知识的学习可能仅限于理论的阐述,没有实践的体验。

1.2 初中地理的学习与实践联系不足。虽然地理在初中生学习生涯中只是占据一个会考的地位,但是地理知识本身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比如地图的识别,地理位置的辨别,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计算,甚至我们对于自己的国家领土的认识,对于世界各国地理位置的了解等等,这些很普遍的知识都离不开地理知识的学习。而初中地理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局限在为了考试而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很多时候还是在灌输很多理论知识,并没有经常地联系我们周围的环境和社会,致使地理的学习局限于课本,局限于理论,离开了书本,离开了考试,学生可能都不会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能地图不会看,很多国家的地理位置都搞不清楚。

1.3 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足,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学校、家长、教师、学生都对初中地理的学习不太重视,教师教起来没有热情,致使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动力,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局限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地理课给学生的感觉比较枯燥。初中地理课程中关于地球的自转公转、太阳的直射、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一些知识需要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话,平时的练习稍微灵活一点,学生可能就束手无策了。

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其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有很多问题还是来源于大家意识上的不重视。如果说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初中地理的学习,就不会在这上面下太大的工夫,也不会想着去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那么初中地理的教学很可能止步不前。本文就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想让大家对初中地理的教学先重视起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也希望大家能看到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2.针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2.1 从意识上改变对初中地理的一贯看法。首先要认识到,我们不是为了一个小小的会考而去学习地理这一学科的,要看到地理这一学科的实用性。学校要提供足够的支持,不管是从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资源上都要加以支持,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为地理教学提供必要的设备;对教师要定时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多自主合作交流学习,有些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提出来教师进行解答,课后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解答。

2.2 初中地理教学要多联系生活实际。比如在讲解全球变暖、热岛效应时,可以联系时事热点,"7月11日,苏州市气象台还拉响了高温红色预警信号。这是苏州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次发出"红色预警"。上一次出现在2010年8月12日,当日最高气温39.7℃,部分自动气象站记录到40℃以上的高温。让学生从实际的事例中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既能掌握知识,也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激起学生爱护环境的责任感,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除了课堂上多给学生补充时事消息以外,还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调查。比如在学习中国的人口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人口调查,看看学校所在地的人口分布情况,调查一下当地人口中,外来人口的数量,并基于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当地的人口情况,进而可以掌握分析人口分布的方法,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等。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现状;对策

地图是一种记录地形和地理事物的图表,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性突出等特点。它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准确地表现地理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图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地图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提高学习效率。

一、当前高中地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

新课改指出,新时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重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得到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在教学中作出的教学调整仍然以教学形式的转变为主,并没有着力于改进教学内容;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常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明显提高;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常说“本节知识在考试中经常会考到,大家要记牢”等,这种硬性的知识灌输仍然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此外,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学习负担越来越沉重,而学习方法却得不到改进,容易导致学习的有效性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教师向学生介绍能源地区分布时,虽然给学生展示了相关的地图,但是由于这些能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够密切,学生感觉学习的强度过大,难以有效吸收。

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很多地理教师认为,利用地图开展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过于依赖地图,采用的教学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地图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不仅要善于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还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高。

二、对高中地图教学的建议和对策

1.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学生对地图的认知。在地图展示和讲解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如在一副地图中同时为学生展示气候分布情况、地形情况等,让学生能够在地图中获取更多有效的地理信息。其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和对地图的观察能力。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利用其进行地图展示能够增强地图的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加地图编写内容,提高学生设计地图和应用地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地图学习中。

2.创新教学方法

①合作探究教学法。新课改指出,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合作探究法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师布置的问题和任务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教学《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一课时,可以针对所在城市的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获得自己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对照所在城市的地图分析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规律。通过探究学习,学生的交际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②知识建构教学法。高中地理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较为丰富,如果教师不把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就会较为零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是教师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知识建构是指教师利用地图将所学的零散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系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地图进行直观分析,对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同特点,从而加强学生对地区性农业生产状况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③多媒体教学法。在地图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分布状况,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地质构造》一课时,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真正了解地质构造的特征和形成原因;但是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动态的地质构造图,就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学生对地质构造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培养学生的地图学习能力

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地图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利用率较高,学生只有不断提高对地图的解读能力才能更好地领悟地理知识。然而事实上,部分高中生拿到地图之后并不知道应该从何处下手、如何借助地图解决地理问题。因此,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了解图例,然后针对地图上的地理要素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读图能力。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地图分析能力主要包括从地图中获取直接信息的能力、对比分析的能力、推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计算经纬度以及时间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要帮助学生养成随手绘制地图的能力。学生如果能够对地图进行简单的绘制,那么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黄河的水文特征时,可以引导学生绘制黄河流域的基本地形、水流、水电站分布等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黄河流域各种地理要素的综合分析,能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4.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使用地图进行教学的频率并不低,但是学生对地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这与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很大关系。学校应加强对地理教师的专业培训。一方面要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对地图教学的认识,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对教师进行地图教学培训。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到的地图种类较多,要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和绘图的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运用地图的能力,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地图在当今社会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不仅军事、交通、旅游等领域需要运用地图,政治、商业、科研等领域也需要运用地图,地图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践行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在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以图为载体的题目,甚至可以说几乎无图不成题了。因此,我们要重视开展地图教学,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张送.浅谈如何有效的在高中地理课堂使用地图教学[J]. 中国培训,2015(08).

[2]郭立霞,张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农业区位因素”一课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3]段爱琼.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盲点探索――以粤版初中教材与人教版高中教材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2(02).

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典型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94-01

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其主要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气氛沉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长远学习也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典型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解决,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1.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分析

1.1 教学方法单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而这也是普遍存在着的问题,该问题具有典型性[1]。导致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单一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创新教学理念,依然秉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张采用填鸭式的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非常被动,无法高效率的学习地理知识,也无法与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甚至部分学生出逆反心理,严重的影响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1.2 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从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来看,由于很多教师没有注重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导致教学过程非常枯燥和乏味,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增强学习感受,对学生的地理学习非常不利[2]。而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没有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述,缺乏新意,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1.3 课堂教学气氛沉重。众所周知,地理是高考的重点考察项目,并且地理教学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重,教师为了赶进度、增强课堂教学的容量,为了给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会争分夺秒,进而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学生处于此种状态下无法高效率的学习地理知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水平,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效果[3]。

2.解决措施分析

2.1 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一步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通过积极的学习,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确保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4]。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分层教学法、学案导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开展地理教学工作,有助于全面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水平。

2.2 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在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方面,具体教师应做如下2个方面的努力。①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设计多个教学趣味点,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地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②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计划的实施,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确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5]。

2.3 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气氛的沉重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策略进一步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可以运用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与学生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或者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趣味性的地理资料不断的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地理教学中,实现最佳的地理教学效果。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多种教学问题的发生,教师应该对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策略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确保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立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J]. 高考(综合版). 2015(01)

[2] 纪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析[J]. 课程教学研究. 2014(02)

[3] 王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种变化[J]. 学周刊. 2011(32)

篇5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难题 措施

自从高中地理推行新课程后,就整体而言,课堂教学方面呈现出良性发展,教师们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了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效果。但是在地理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困难,需要我们解决。

一、高中地理教学常见困难分析

(一)地理教学理念过时

对高中地理教学来说,地理教学理念过时是极具代表性的问题。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存在,导致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根据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对素质教育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教师只注重加快地理教学的讲课进度,全方面地向学生强调考试要点,背离了地理教学的育人理念,导致学生对地理这一学科的学习均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未能真正掌握“地理技能”。地理教学中那些针对学生全面素养提升的要求被置之不理,盲目地追求地理高分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对地理知识实现活学活用,从而令地理教学丧失现实意义。

(二)教学方法过于简单

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智力发展均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接受能力方面都有天壤之别。假如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全部学生均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实施同一的教学目标,势必会造成学生彼此间知识差距日益扩大,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呈现失衡发展。同时还将导致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承受更大压力,这些后进生将越学越吃力,失去面对困难、挑战困难的自信心,进而慢慢丧失学习地理学科的信念和动力。

(三)教W考核评估体制不科学

就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来看,其考核评估体制极不科学,其基本评估标准定位在学生的地理考试分数,单一性的考核评估体制阻碍了教师创新教学思想的提升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师在不合时宜的考核评估体制中一味地谋求高分与成绩,导致地理教学走向守旧、僵化的死胡同。

二、解决高中地理教学常见困难的应对措施

(一)变革教学理念

对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变革教学理念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条件。变革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增强自身素养,明确地理教育的实际含义,不再一味地追求高分,不再培育分数高、技能低的学生,而是借助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知晓地理教学的社会作用,把地理教学知识应用至社会生活当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运用水平。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知识时,教师当借助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晓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强化其地理学习意识,促使其自主地积极地学习地理知识,同时把学到的地理知识科学地运用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去。

(二)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

为了督促学生自主积极地开展地理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教师应采取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其中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分层教学。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之前,应对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技能情况做统筹评估,同时将其划成三个层次,之后再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因材施教,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在教学实践中需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

比方说在教授“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对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倡导其自主学习与研究,把握并归纳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搜集课本外的知识以补充教材中所缺乏的知识。对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当在教学前列出部分问题,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别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学习教材里的知识,去证明自身的想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的指引。对低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求其全面地理解与把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同时教师需认真仔细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借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创建适宜的教学评估体制

创建合适的教学评估体制可以全面刺激教师变革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手段,以培育高素养的地理人才。创建合适的教学评估体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立足于学生成绩和分数的考核模式,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举行评估学生地理认知和地理运用技能的比赛,针对生活情景给学生出考题,使学生依照有意义的比赛,全面展示自己对地理知识的把握和运用技能,以此作为地理教学的评估标准,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的主动性,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确保地理教学的品质,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素质地理人才。

三、结语

总之,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学校对学生的培育对将来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所以,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需针对具体教学情形与各层次学生的具体需求,科学地调整教学方案和制订教学计划。尽管当前高中地理的教学还有不少弊端,不过作为高中地理一线教师,我们理应重视自身的教学效果,积极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更好地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高伟之.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4).

篇6

关键词:地理教学;素质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64

0引言

初中地理在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和认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识到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破坏的严峻性,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和资源环境危机感,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地理课程学习,探索地球空间和人类发展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可见,初中的地理课程教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地理技能和地理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①然而,当前我国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在课程定位、课程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还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差距,为了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建立“人”与“地”相对立统一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境危机感和责任感。在新世纪综合素质教育的视域下,地理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强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重新审视传统的地理课程教材存在的不足,设计符合未来素质教育发展需求的地理教学课堂,培养有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新型人才,②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初中的地理教学也是如此,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通过培养基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全球空间意识,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关注全球性问题,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③

1初中阶段地理课程教育的性质与地位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发展等问题成为人类发展主题,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口的膨胀以及资源的不可逆转性破坏,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资源不协调,初中的地理课程正是面向培养学生的地理环境观的重要学科,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使得中学生能够科学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④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构成,在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研究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发展问题,建立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模型,为人地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可见,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地理课程内容丰富,理论严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理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通过初中地理的学习,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可见,地理课程教育在培养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⑤

2初中地理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初中地理课程教育还存在教学目标不明晰,定位不准确,评价体系不合理,以及内容分配上存在结构不合理和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要进行改革创新。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地理课程教学内容分配不合理,对层次,多元化发展问题不够突出。当前初中地理课程教育的课程设置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在地理课程内容分配中,需要重点体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体现时展需要,在地理课程的内容搭配上,要坚持教材要反映地理学科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学习地理,掌握地理的意识和情操,学习和生活中,利用层次性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初中地理教育的定位目标有偏差,不能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需求。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要素是地理及与地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自然环境现象,在初中地理教育中,需要更加突出培养学生认识地球和保护地球的意识和责任,而不是强调应试教育。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是一个师生交往并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然而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没有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手段,固步自封,存在着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记忆而轻理解记忆的现象,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合。(3)初中地理教学的评价机制和教学手段不尽合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重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视域下,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评价主要还是采用的是考试的方式,对学生体验人类的认识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机制还没有形成,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兴趣不高。事实上,通过地理课程教育,营造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整体氛围,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化教学手段,实行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3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对策

目前的初中地理教育在教学体系和内容分配上存在结构不合理和重点不突出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在素质教育视域下,研究初中地理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卫生和能源开发等重大问题,在素质教育视域下,研究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本文结合当前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给出如下几点改进措施:(1)优化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层次性和多元性。在新世纪综合素质教育的视域下,必须重新调整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能固步自封,在内容设计上,突出自然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全球变暖与可再生资源利用,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精选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时地反映地理学科的最新成果,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引导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和各种信息源,提高学生学习地理,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并应用地理知识解决视觉问题,提高认知水平的能力。(2)革新教学定位,在课堂教学中要变单纯式传授地理知识为地理素质教育的培养。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以单纯式的传授知识为目标,老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进行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重述教材,学生死记硬背,对地理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和素质培养方面把握不够,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地理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开展启发式和体验式的素质教育,使得学生通过感知地理事物分布,理解地理环境的规律性展示,在生动的课堂上接受地理素质教学,促使学生走入自然,走入社会,走入自然与社会的地球空间,在地球空间的情境获得地理知识,进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并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环境理念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联系工作生活的实际,接受地理素养的教育。(3)重视素质培养,改革地理教学的评价机制,同时还注重学生的地理品德素质的培养。初中地理教育评价机制应当综合反映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在地理教育评价机制中,无论是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比如,在学习“认识大洲”时,让学生阅读北美洲地形图,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述转换为地理略图或模式图,评价学生实现地理空间图文间的转换的能力。在地理素质培养中,要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形成的价值观和环境保护观以及生态家园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并通过地理教学评价机制,评价学生对环境保护基本态度。同时,可以开展一些地理教学的配套活动,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通过地理教学改革,促进未来的初中地理课程教育满足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地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4结语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理课程教学是解开地球密码的钥匙,初中地理课程教育在培养学生了解地球、了解环境资源和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地理课程教育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释

①王涛.自然地理学课程差异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5.7.

②伍光和.从综合走向和谐——自然地理学教学的感悟[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③王文福.测绘专业《自然地理学》教改体系的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

④戴仕宝,王岽.基于不同授课对象的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滁州学院学报,2009(3).

篇7

[关键词]电子白板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28

地理是一门需要将理性思维与记忆理解结合的学科,对于初中层次的学生,学习地理是富有挑战和具有难度的,这便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教学模式日新月异,初中地理教学也从传统PPT课件授课模式进入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新环境。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引入,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地理知识的机会,但同时,这项引入不久的新教学媒体,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新技术领悟不透彻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将传统PPT授课模式升级的新教学媒体。它有别于以往的呆板的教学模式,大大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性,这也是现今交互式电子白板普及的原因。然而教师不会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白板就形同虚设。很多教师并没有很好的领悟新教学媒体的不同,不能完全发挥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导致新课堂与旧课堂并没有什么两样,地理课堂改革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革,依旧延续着旧时机械放着视频,听着音频,看着图片的地理课堂。

例如,在解读某一地区的等高线地图时,许多老师直接在白板上显示一张密密麻麻的曲线地图,指着哪条曲线展示了什么样的地貌,该曲线体现了该地貌有何特点,由于曲线的多而杂,给学生的教学就会是混乱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利用白板的交互性,一步步画出学生需要理解的每一条曲线,这样既能提高注意力,又能让学生加深理解。

(二)课堂教学信息量过大,思考浅尝辄止

地理是一门注重动手画图,根据图形理解地理本质,记忆地理知识的学科。但交互式白板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通过直接的图片展示,增加学生与教师表面形式的互动,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学生看的起劲,真正掌握到地理知识的同学却少之又少,快速便捷的课件,鼠标一点一闪而过,相关的地理图像无非走马观花,是无效的教学。在新教学媒体渗入课堂后,不同于以往黑板板书的低效,使用电子白板时,电子白板可以承载更多内容更多种形式的教学信息,能够快捷的导入导出丰富多彩的信息,许多老师利用这一优势,本着给学生传授更多知识的好意,做出的课件涵盖了形形的动画,图片,表格等,希望图文并茂的帮助学生们理解地理知识,但恰恰相反,学生们给出的反映是,知识没理解多少,花样倒是看了百出。许多地理教师每每开启一堂课时,由于不能结合新模式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导致一堂课教授内容过多,信息量传输过大,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来不及思考消化,教师一堂课课件放完就结束,但却大大增加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压力和难度,令学生苦不堪言。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对策

(一)展开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技术培训普及

对于这项新技术在初中校园里的普及,不仅仅是地理教学,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应同样引起重视。毕竟是一项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媒体,学校在实施安装之后的有关教学技术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校方应邀请交互式电子白板领域的技术人才对新模式教育进行宣传,并讲解新技术使用下的各个学科教学案例,帮助各教师领悟到这项技术的不同之处而加以利用,这有助于教师对新教学方式的理解和创新,创造高效的趣味课堂。例如,在介绍四川成都的板块地形时,教师在掌握交互式白板后,可以灵活自如的模拟板块的运动,在学习火山有关章节时,也可以根据侧重点调用火山场景图,这些创新都能打造出有趣高效的地理课堂。

(二)合理安排教学,注重课堂思维互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地理教学中的逐渐投入使用,一方面给教师授课带来便捷,一方面给学生增加了趣味性,在地理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消化,形形的教学信息能够让课堂显得生动丰富,但教师不能凭此依赖交互式白板给出学生学习轻松愉快的假象,评判学生消化知识的多少。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了,享受了一场视觉的盛宴,课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却加大了,这会打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引导学生思维的互动,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课堂进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把地理课堂打造成有趣丰富却又能高效学习地理知识的场所。所谓交互是电子白板,它尤其注重交互两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其优势让课堂活跃起来,增加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这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又能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自发的去学习。

总而言之,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能否为地理教学助上一臂之力,与教师熟练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技巧,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打造高效互动的趣味课堂密切相关。如何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如何使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的进行交互式教育和学习,帮助双方在愉快的课堂中完成学习任务,仍旧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之处,不断创新,发现新技术下适应学生的地理教学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1]赵刚.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8).

篇8

【关键词】高中 乡土地理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26-02

乡土地理教学是指教师在常规教学内容完成后,结合本地地理知识,开展乡土地理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提升学生地理素养,加深乡土情感的地理教学。《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要有开展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分析的能力,使学生的地理知识从了解上升到运用层次,这也使乡土地理教育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实施新课程标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V西各地乡土地理教学的现状如何呢?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对广西高中乡土地理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乡土地理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一、高中乡土地理教学调查本情况

本文作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对玉林市 12 所高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调查的学校包括自治区示范性高中、普通高中和农村高中,涵盖不同区域的学校,以全面了解不同学校乡土地理教学情况。教师的问卷主要涉及乡土地理课程的教学基本情况,总共向地理教师发放了 60 份问卷,并对部分地理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情况如表 1 所示:

其中自治区示范性高中问卷 120 份,回收 118 份,有效问卷 116 份。普通高中问卷180 份,回收 168 份,有效问卷 164 份。城区高中发放问卷 200 份,回收 195 份,有效问卷190 份。农村高中 100 份,回收 98 份,有效问卷 90 份。

二、高中乡土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调查的 12 所高中和 300 名学生的调查结果中分析可知,乡土地理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大多是在课堂上做简单介绍,未结合乡土地理特色进行教学。

(一)乡土地理教学流于形式。乡土地理学科的教学是增强学生家乡情感的有效手段。根据对 12 所高中教师进行调查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地理教师教学乡土地理的普及率普遍较低,从未教授过乡土地理知识的教师占比 52%,讲授家乡地理知识的占 23%,不确定和根本没有讲授的分别占 56% 和 21%。安排学生在暑假或寒假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活动的学校只有 3 所,全部都是示范性高中,从完成的调查报告来看,此类活动更多流于形式,少有地理老师能进行专业辅导。

(二)学生对乡土地理课程的理解程度和认知度不高。调查学生乡土地理教学的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乡土地理课程的理解程度和认知度。为了探讨不同层次学校(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和不同地理位置学生(城区高中和农村高中)之间的差异,我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 3 和表 4 的数据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可知,示范性高中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在乡土地理课程意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示范性高中学生的课程意识高于普通高中学生;乡土地理课程的认知度,城区高中与农村高中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城区高中学生的认知度略高于农村高中学生。

在被调查的受访者中,占 34% 的学生认为,乡土地理与其他学科学习有关。占 32% 的学生认为乡土地理对他们的学习研究有帮助,这反映出学生对乡土地理的认知。只有占 25% 的学生认为乡土地理教学是他们了解家乡的渠道,占 46% 学生选择不知道,占 29% 的学生说完全不懂。占 31% 的学生认为学习乡土地理可以为家乡服务,但不确定的学生占比最大,达到 53%。上述数据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乡土地理教学的目的。

(三)教师乡土教学研究能力不足。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忽视乡土地理实践教学不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做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是研究者,教育者。对教师乡土地理教学的调查显示,52% 的老师认为自我知识储存有限,57% 的老师认为,实践乡土地理活动或引导学生进行研究的主要困难在于自身的研究能力不足,而认为开发乡土地理教学可能有助于其专业发展的教师占比 62%。很明显,虽然大多数教师认为乡土地理教学有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但明显受到自身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限制。

三、结论与建议

(一)重视乡土地理教学。目前的教学模式使乡土地理教学处于边缘地位,教师、学生对教学意义的认识不高,对其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乡土地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作为综合实践课程,乡土地理教学需要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综合多个环节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实践知识,喜欢开展乡土地理的研究。教师在实践乡土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走出教室,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乡土地理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从教室里“走出来”,注重实践。实施过程必须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开展乡土地理观察,地理实验,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进行创新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统计工具进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创造探究性学习、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和形成乡土地理知识的能力。

乡土地理教学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情境和社交能力。例如,进行课堂教学、户外实践或社会调查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创新乡土地理教学策略,探索适合本土的乡土地理教学方法。乡土地理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乡土地理教学应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创新乡土地理教学策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的培养。结合本土特色学习乡土地理知识,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解决方案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地理现象,地理实验与调查,掌握阅读,分析,使用地理图表和数据的技能。

篇9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教学;提问法

一、读图教学方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地图是初中地理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地理图像贯穿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始终,初中地理课程用地理图像来清晰的反应地理知识、地壳运动规律、地理原理和各种地理现象。这也是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区别。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离不开对地理图像的分析和学习。要想更好的让学生们认识到初中地理知识的魅力,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去,这是离不开地理读图教学的。地理读图教学模式能够使得枯燥的知识理论变得更家形象生动。且合理地利用提问方法,能够有效地跳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聪明才智,这是未来地理素质教学发展的必然。

二、目前初中地理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现代地理素质教育的政策措施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与利用

由于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和老师的经历都被集中于语数外等主要科目上,地理学科知识一门杂科,所以历来都不怎么受到重视。因此,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但是对于地理课程方面的改变却不明显。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传统应试教育的方法来教授地理,师生对于地理课程也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老师只是机械地讲授基本的地理知识,而学生们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已,因此,学生们对地理课程提不起任何兴趣,所以地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得不到明显的改善。

2.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亲,难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

地理教师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执行者,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初中地理教师,并不具备现代地理素质教育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初中地理老师一般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地理教学培训,他们大多都是从其他学科调转到地理学科的教学,因此,他们对于地理教学的经验和方法都比较欠缺。所以,他们在教授地理课程时,大多时候都是以讲授为主,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已,这样的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们产生多大的兴趣的。初中地理的这种教育现状下培养出的学生们,也不可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地理知识人才的需求。

3.目前的地理教学方法不能引起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我国教育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的大多经历都集中于语数外等主要科目。地理课程被认为是杂科,它的作用主要是能够让学生们通过中考,只要分数足够就行,对于是受真正的掌握地理知识、熟练地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因此,初中老师只是对学生们讲授地理知识,让学生们沉浸于书山题海之中,死记硬背地理知识理、熟悉地理考试题目的套路。这种应付式的地理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这种地理教学也不能让学生们真正的掌握地理知识。

三、初中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读图教学模式

1.学校领导和老师应该加强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视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只会应付考试答题背理论的学生。因此,初中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加强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素质教育改革方面精力的投入。不但要重视语数外等主要科目的教学,对于地理学科同样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地理知识对于学生们未来的成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初中地理教学应该加入情景教学,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地理读图教学方面研究,让地图教学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地理教师应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讲授基本的地理知识时,配合以相应的地图,让学生们能够将地理知识与地图相对应,从而使得地理知识变得更家形象生动。此外,地理老师还应该适当的组织学生们外出实地考察,增广学生们的见闻,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将地图所描绘的与现实结合,从而使得地理知识能够更加形象的展现在头脑中,从而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最终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

3.课堂以师生互动为主,运用高效的提问法发挥学生们的聪明才智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摆脱应试教育的那种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因此,老师在教授学生们地理知识的时候,应该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激起学生们好表现的心里,从而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去。老师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教学时抛出一些地理问题,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去研究学习,之后他各小组将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进行沟通交流,老师适当地加以提点,从而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这样不仅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了地理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们逐步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渐渐让学生们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

4.提升初中地理教师素质,建立一支优秀的地理教师队伍

地理教师是地理学科的主要执行者,地理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地理教学成果的好坏。因此,为了提升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质量,学校不仅应该加强对地理教学资金的投入,还需要加强地理教师的选拔和引进,从而大力引进一些优秀的地理教师,以增强初中地理教师队伍,让他们将先进地理素质教育方法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去。此外,我们还给予那些在职的地理教师更多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努力提升地理知识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更多的地理教学方法,以便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总结

地理知识是一门离不开地图的学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掌握地理读图技能,地理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同时,现代素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老师应该运用高效的提问法,让他学生们自主去研究问题的答案,从而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的地理教育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张银平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年06期.

[2]张延平 全面树立新课程理念 努力实施多元化教学——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 2011年09期.

[3]叶聚隆 王幼芬 嘉兴市洪波中学初中生营养不良影响因素调查[A] 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 2005年.

篇10

【关键词】环境教育 环境伦理教育 初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1-01

近几年,国人出门旅游时,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行为,如金字塔刻字、颐和园游客当众小便、杭州西湖和卢浮宫泡脚事件,这些陋习不仅给个人形象抹了黑,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也跟着受损。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写乱画、随意污染和浪费水资源、缺乏礼让等等不良行为随处可见。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深层次上讲是对人对自然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即环境伦理道德问题。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依赖科技和法律手段,还必须诉诸伦理信念,从道德层面去影响人们的环境行为习惯。初中地理在渗透环境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教学中主要局限于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授,对于其中蕴涵的伦理道德成分挖掘不够。

一、初中地理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教育内容。

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课程内容体系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为中心,围绕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来展开的。其内容标准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除地球与地图部分未明显涉及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外,其他三部分均蕴涵丰富的环境伦理教育因素,中国地理中还专门列出了“人口与民族”、“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与工业”等相关内容,乡土地理更是紧密围绕当地的环境状况和面临的环境问题来展开的。因此,现行的初中地理教材可以说是一套很好的环境教育教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现状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责任感,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形成对自然、社会的良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和发展观。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地理教师缺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动性

新课改已进行十余年,但目前在高分率和升学率仍然是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基本上只会根据考试要求和内容来安排环境教育内容,而不是根据环境教育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教学内容,另外,大多数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达到主动地进行环境教育的程度。

2.地理教师进行环境伦理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

实施环境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基于体验式教育,即在相应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当地环境恶化的危害,分析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根本措施,是一种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亲身体验、主动探究,从而激发他们对环境的热爱、发展学生调查、探究、合作等技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但是,现实中的环境伦理教育缺乏体验式的教学,而大多数采取了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这不利于学生环境伦理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学生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表现不一致

虽然大部分学生的环境意识良好,认为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却表里不一。例如,在初二上册教材中对于“禁止使用一次性消费品”的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学在意识层面持肯定的态度,但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因为不使用一次性消费品而感到不方便,所以还是使用了一次性消费品。因此,环境教育不只能靠课堂教学,而更应将环境伦理意识转化为良好的环境行为,这才是环境伦理教育的目的。

三、初中地理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建议

1.激发教师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动性和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环境教育因素

学校应加强教师的环境伦理的培养,制定环境教育目标、实施计划等,明确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增强教师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动性。教师在平时要经常收集环境教育的资料,不断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环境伦理教育因素,丰富教师的环境教育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实施环境教育。

2.在课堂上开展生活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教师应从地理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设想。例如,在讲“水资源的保护”时,让学生调查“你家每日用水的状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用水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环境伦理意识,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生活中的地理和有用的地理,课堂也不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生存观。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针对不同环境教育内容,其教学方式也应不同,一般采用体验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方法。

(1)体验教育模式

体验教育模式是指在体验理念的指导下,将体验理念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公认的有效的道德教育模式,根据体验教育的情境真实性和在情境中的活动方式将体验教育模式分为角色扮演法、两难问题讨论法和抛锚式教学法等方法。

(2)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案例情境中,借助教师提供的信息,利用教材和其它学习资料,围绕案例收集、加工、处理信息,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法,或独立探索、或协作讨论、或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最终得出有效结论,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和观念。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提出案例――引导确定研究主题――讨论解决地理问题――拓展、培养地理能力;它包括以下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地理文字材料案例教学。对此类案例的学习教师先将材料选择整理后编写成地理教学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研究,挖掘案例中的地理现象及问题并寻找因果关系;二是地理图形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裴占超.新课标标准下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功能[J].文化与教育技术,2010(3):244.

[2]刘彩云.兰州市部分中学环境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