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灾害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灾害特征

篇1

关键词 沿海区域;自然灾害;脆弱性;灾害风险;DRI;HOTSPOTS

中图分类号 X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5-0148-06

我国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仑河口,沿海涉及11省(直辖市),包括100多个中心城市和630多个港口,年GDP总量约占全国的2/3,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同时,沿海也是我国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强的地区,主要灾害包括洪涝、台风、风暴潮、旱灾、地震,其次还有低温冷害、农作物病虫害、干热风、地面沉降、海水入侵、赤潮等。城市化水平高,经济、人口高度密集,使得沿海灾情的“放大”作用更为显著[1],该地区战略地位的不可替代性和面临自然灾害的高风险性使得其灾害研究备受关注

自然灾害是社会和自然综合作用的产物,灾害作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灾难,灾难的灾情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及承灾体的脆弱性[2]。以往的灾害研究侧重于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以认识灾变的形成机制、变化规律和时空危险性为主,20世纪80年代之后,其社会属性研究才逐渐引起减灾界的普遍关注[3],承灾体的脆弱性一时成为研究热点,“脆弱性分析”成为灾害和风险研究紧密联系的重要桥梁[4]。

1 自然灾害脆弱性及其评估

1.1 自然灾害脆弱性

灾害学中,脆弱性主要强调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在受到灾害影响时抗御、应对和恢复的能力,侧重灾害产生的人为因素,是指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某孕灾环境内特定承灾体面对自然灾害表现出的易于受到伤害和损失的性质,这种性质是区域自然孕灾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反映的是社会受自然灾害影响、威胁的程度。脆弱性可看作是安全的另一面,脆弱性增加,安全性降低,脆弱性越强,抗御和从灾害影响中恢复的能力就越差[5]。

1.2 灾情、风险与脆弱性

灾情即灾害损失,分为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有形损失又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灾害与承灾体物理接触造成的损失,既与承灾区域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敏感性有关,又与灾害的特性有关,是目前灾害评估的主要对象。灾害学中,风险是不同概率灾害事件导致的损失,由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决定,风险评估即计算不同概率出现的灾害情景下的损失。国际风险评估现多基于情景模拟,根据不同概率灾害事件的强度参数模拟灾害情景,确定受灾区域并罗列出该区域范围内的主要承灾体,由脆弱性衡量这些承灾体在一定强度自然灾害中的损失程度[6],最终,受灾区域内所有承灾体的损失价值之和即为该区域在当前灾害强度下的灾损,不同概率事件下的灾损即为区域面临灾害的风险[7~9]。

1.3 自然灾害脆弱性及其评估

灾害来临时,承灾体不一定完全损失,脆弱性即衡量承灾体损害的程度,是灾损和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目前,脆弱性定量化的方法包括:①基于历史灾情: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死亡率、相对或绝对经济损失率的运算,综合体现宏观区域的脆弱性,以全球尺度灾害风险评估的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RI)和多发区指标计划(HOTSPOTS)为代表。这两种方法数据获取方便,计算简易,其中DRI能反映全球灾害数据库中有记录的大、中尺度灾害人口损失的风险。②基于指标体系:在脆弱性机制和原理不完全明了的情况下,指标合成是目前脆弱性评估的常用方法。继美洲计划后,针对不同空间尺度的承灾系统,衡量不同灾种的脆弱性指标体系大量涌现。③基于灾损曲线:并非所有历史数据都有记录,指标方法目前不够规范化且评估结果缺乏可信度,脆弱性曲线为脆弱性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方法通过承灾个体的脆弱性反映中、小尺度区域的总体脆弱性特征[10,11]。

2 基于历史灾情数据的宏观脆弱性评价

本文运用上述脆弱性评估的第一种方法,基于历史灾情数据,对沿海11个省(直辖市)进行宏观脆弱性的分析,并试图通过数学分析找出影响各种灾害脆弱性的因素,填补目前脆弱性形成机制研究的空白,为基于指标体系的脆弱性评估过程中的指标选择提供依据。

2.1 数据来源

进行脆弱性评价的数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中国民政统计年鉴》(1990-2004年),其中统计有水灾、旱灾、风雹、冻灾与台风灾害的受灾、成灾面积,及每年整体的受灾人口、成灾人口。二是沿海区域的各种统计年鉴,将1990-2004年的一些基本统计数据(人口、土地面积、GDP、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河流总长、易涝面积、海岸线长度、年平均降水量、水库数、水库容量、除涝面积、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和由基本数据运算得到的数据(人口密度、人均GDP、一产产值比例、二产比例、三产比例、水网密度、耕地面积比例)做为可能影响区域自然灾害脆弱性的因素进行筛选。

2.2 方式方法

与基于指标体系的脆弱性评价不同,本文采用演绎法,参照DRI和HOTSPOTS的基本思路[12]据不同灾种和相应灾情做灾后脆弱性的评估。DRI运用EM-DAT等灾难数据库,开发了两个全球尺度的脆弱性指标:相对脆弱性和社会―经济脆弱性指标。前者描述每百万暴露人口定灾种的死亡人数,把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和暴露人数的比值表征相对脆弱性,后者选取24个可能影响脆弱性的变量,针对四种灾害,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该灾种脆弱性的主要社会经济要素[13]。HOTSPOTS也是利用历史灾情进行死亡率、相对或绝对经济损失率的运算,综合体现区域的脆弱性,且统计得出七个地区四种财富等级的死亡及经济损失脆弱性系数,体现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灾害脆弱性差异。按照以上思路,本文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每年所有灾种造成的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暴露状况)的比值衡量区域面对全部自然灾害的(相对)脆弱性,用每年各灾种的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的比值衡量区域面对不同自然灾害的(相对)脆弱性,将成灾人口与受灾人口的比值做为衡量人口(相对)脆弱性的标准,分别称为综合脆弱性、水灾(或旱灾等)脆弱性和人口脆弱性。本文暂且把相对脆弱性简称为脆弱性,该类脆弱性既与自然灾害的强度有关,也和社会经济因素有关,涵盖面比通常仅仅侧重社会经济方面的脆弱性更广。最终,从各种统计年鉴中选择指标,与各脆弱性值做相关或偏相关分析,找出联系紧密的相互关系。

2.3 评价结果

最终,由于数据完整性的限制,(1993年旱灾脆弱数据缺失)对全国及沿海1990-2004年的综合及水旱脆弱性进行评价(见表1)。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①无论是综合脆弱性还是水灾或旱灾脆弱性,沿海区域和全国整体水平都呈增长趋势,说明我国防灾减灾面临严峻形势。②全国范围内,旱灾脆弱性较水灾脆弱性小,但旱灾脆弱性增长较快,有超越水灾脆弱性的趋势。沿海区域,旱灾脆弱性的增长趋势也大于水灾脆弱性,进入21世纪以来,旱灾脆弱性明显强于水灾脆弱性。这可能因全国特别是沿海区域水灾频繁,得到高度重视,排洪防洪的措施逐渐健全,而对旱灾的关注还远远不够。③沿海区域的综合脆弱性与水灾脆弱性基本小于全国水平,但旱灾脆弱性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规律,近几年,沿海旱灾脆弱性基本上高于全国水平。

3 宏观脆弱性的区域分异规律与因素分析

沿海省份,除具备沿海自然灾害脆弱性的共同特点之外,内部也有很大差别,如果能寻找到存在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就可为目前研究尚且薄弱的脆弱性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克服传统评价中指标选择的主观性,为脆弱性评估方法的发展提供依据。

本研究将沿海11个省(直辖市)的综合脆弱性、单灾种脆弱性和人口脆弱性分2个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5年、)进行平均值运算,然后综合15年进行平均值运算(见表2)。

3.1 各灾种的综合

由分析可知,除广东、广西外,所有区域21世纪5年的综合脆弱性平均值比20世纪10年的平均值高,综合脆弱性在沿海区域呈现整体增长的趋势。从宏观分布来看(见图1),两个时段脆弱性特征较吻合,存在一定的区域分异规律,各区域之间的脆弱性差别相对稳定,江苏和上海的综合脆弱性值最低。利用SPSS做区域综合脆弱性值与社会经济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脆弱性与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854,与人均产值的相关系数为-0.829,与地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864(均为0.01置信水平)。传统方法选择指标评价脆弱性时,社会经济因素被公认为双刃剑,一方面,财富与人口的集中会加剧灾害的损失,一方面充足财源有利于加大防灾设施投资力度、改善社会的减灾体制从而增强社会抵御灾害的综合能力[14]。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充分证明人口密度、人均产值、地均GDP三要素与脆弱性间具备显著的反相关关系,三要素值越大,综合脆弱性越小,即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区域承灾能力相对较强,相对损失率较低,相比于“放大效应”,社会经济要素的减灾效应更强一些。

3.2 水灾

除南北个别区域外,水灾脆弱性在沿海也呈现出整体增长的趋势,有较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由相关分析发现,众多社会经济指标中,洪水脆弱性只与人口密度、地均GDP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55和-0.823(均为0.01置信水平),这与DRI计划中分析出来的洪水脆弱性影响因素不谋而合。另外,综合脆弱性和洪水脆弱性的相关系数达到0.831(0.01置信水平下),洪水脆弱性和台风脆弱性的相关系数达到0.889(0.05置信水平下),这说明综合脆弱性和水灾脆弱性具备相似特征并非偶合,导致区域综合脆弱性和水灾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基本一致。如果利用偏相关分析,排除台风和水灾的相互影响,会发现台风脆弱性与综合脆弱性关系最大(偏相关系数0.9167),洪水脆弱性与综合脆弱性关系并不大,这说明,洪水脆弱性与综合脆弱性的相关关系,更多地是依赖于台风脆弱性,即是台风脆弱性才是综合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3.3 旱灾

分析显示,沿海区域的旱灾脆弱性整体增强,且增加幅度较大,特别是上海、浙江等局部地区,这与沿海防灾减灾工作以洪涝为主,忽视旱灾影响有很大关系。相关分析表明,旱灾脆弱性与人均产值相关系数-0.708(置信度0.001),人均产值越多,旱灾脆弱性越小,另外,旱灾脆弱性与一产产值比例、二产产值比例和三产产值比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2、-0.674和-0.74(置信度均为0.005),即使排除三种产业相互之间的干扰,偏相关分析仍显示各产业与旱灾脆弱性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三个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7、-0.6989和-0.7195),这说明产业结构对旱灾脆弱性影响很大,这是因为旱灾主要影响农业,农业比例越大,旱灾脆弱性越大,二产和三产比例越大,旱灾脆弱性越小。

3.4 风雹灾和冷冻灾

风雹灾脆弱性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以上海为界,以北区域风雹灾脆弱性值时高时低,但以南区域,风雹灾脆弱性呈明显增强趋势,这说明,由于自然、社会经济诸多因素影响,南方(主要指农作物)抵御风雹灾害的能力逐渐减弱,北方则呈现巨大的不稳定性,这可能与南方抵御风雹灾的准备远远不如北方有关。沿海区域,上海的风雹灾脆弱性最低,因为本地多为现代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都市农业,防灾抗灾的能力较强。辽宁在最北,风雹灾强度最大,因此风雹灾脆弱性最强,这说明自然灾害强度影响相对脆弱性大小。另外,相关分析显示,风雹灾的脆弱性与海岸线长度(相关系数为0.745)关系最为密切。

冷冻灾脆弱性与风雹灾脆弱性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关系数r=0.55),除辽宁、广东和海南外,沿海区域冷冻灾脆弱性总体呈增强趋势。区域相比而言,中部脆弱性较小,南北脆弱性较大,北方抵御灾害的能力弱,更多是因为北方灾害的强度大,南方主要是因为面对冷冻,整体防灾减灾的基础条件和能力较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冷冻灾害脆弱性与水库库容量相关关系为-0.881(0.05置信水平下),说明水库面积越大,冷冻灾脆弱性越弱,这符合常理。

3.5 台风灾害

沿海受台风影响的区域,脆弱性呈总体增强的趋势,但由于台风影响范围小,随机和偶然性较大,脆弱性的区域分布规律性不强,相邻区域脆弱性相差很大。由于数据不完整,相关分析没有显示出台风脆弱性和社会经济指标的紧密联系。为更加详尽地了解台风这种沿海区域特有的灾害,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选择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四个受台风影响的典型省(直辖市),统计计算不同区域各年份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当年本地GDP的比值,反映区域受台风影响的程度(见图2)。由图可知,福建、广东受台风影响的程度逐渐降低,这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日益加强有很大关系。另外,区域之间也存在差异,上海很少受影响,福建和广东曲线特征相似,浙江是损失占GDP百分率随时间变化最大的地区,因浙江位于台风北上路线的边界,受台风影响的年际变化大。

3.6 人口脆弱性

以上海为界,以北区域的人口脆弱性呈增强或几乎不变的趋势,但以南区域的脆弱性(除海南外)成大幅度下降趋势。区域分异上看,中部地区人口脆弱性较低,南北两方向较高,上海人口脆弱性最低。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口脆弱性是最难评估的环节,本文没能分析出与人口脆弱性特别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国际上评估人口脆弱性,多从社区等局部地区着手,从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卫生条件和因所属阶层决定的交通工具拥有量、入保险率、接受教育的水平等方面着手[15],定性指标的定量化与权重的科学确定并最终实现

规范化评估,是此类研究方法发展的瓶颈。

3.7 几对特殊区域

沿海存在有3对特殊的区域:①河北和山东各项脆弱性及发展趋势非常相似,但山东的水灾、旱灾、冷冻灾、风雹灾、人口及综合脆弱性值都略微小于河北;②江苏和浙江的脆弱性特征极为相似,但江苏所有的脆弱性值均低于浙江;③两广类似一个整体地有别于其它区域,但相比于广西,广东的旱灾、水灾、台风、人口及综合脆弱性都较小。这三对区域存在相似特征,明显与地理位置的相邻等因素有关,但同中有异现象的出现,不但取决于本文分析的社会经济因子,也应与政策导向及观念意识等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深层次地挖掘。

4 结论与讨论

(1)全国面临灾害脆弱性呈增长的趋势,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面临严峻形势。上世纪末,全国旱灾脆弱性较水灾脆弱性小,但旱灾脆弱性增长较快,沿海区域的旱灾脆弱性已明显强于水灾脆弱性,应该加强旱灾的防御。沿海区域的综合脆弱性与水灾脆弱性基本小于全国水平,旱灾脆弱性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规律,但最近几年,沿海旱灾脆弱性基本上高于全国水平。

(2)沿海区域的综合脆弱性、水灾脆弱性、旱灾脆弱性和冷冻脆弱性除个别地区外,都呈现增强趋势,其中旱灾脆弱性增长最快。南、北方的风雹灾与人类脆弱性增长特征不同。

(3)沿海区域各灾种的脆弱性存在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利用相关与偏相关分析,在22个自然社会经济指标中筛选发现:综合脆弱性与人口密度、地均GDP和人均产值都有紧密的相关关系;水灾脆弱性与地均GDP和人口密度存在相关关系;旱灾脆弱性受人均产值与产业结构的影响;风雹灾脆弱性与海岸线长度关系紧密;冷冻灾脆弱性受区域水库库容影响。

(4)按照国际计划灾害风险评估的思路,用各灾种的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暴露状况)的比值衡量区域面对自然灾害的相对脆弱性,成灾人口与受灾人口(暴露状况)的比值做为衡量人口相对脆弱性的标准,相对脆弱性既与自然灾害的强度有关,也和社会经济因素有关,本文由于致灾因子信息可得性的限制,仅仅依靠年鉴,多从社会经济方面考虑影响因素。(5)与DRI与HOTSPOTS一样,利用经济损失及人口伤亡的灾情进行脆弱行评价,有利于不同区域、不同灾种之间进行比较,但是较为片面,生态功能、人体健康等“隐性”影响仍然无法体现。十五年的数据序列对于周期长的极端自然灾害远远不够,结果容易产生较大偏差,求平均值做为指标数据也会淡化极端事件。另外,大尺度范围内过于宏观的评价缺乏深层次机制和原理的探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许世远,王军,石纯等.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J].地理学报,2006,61(3):127~138.[Xu Shiyuan, Wang Jun,Shi Chun.Research of the Natural Disaster Risk on Coastal Cities[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6,61(3):127~138.]

[2]史培军.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1996,5(4):6~14. [Shi Peijun. TheoryAnd Practice of Disaster Study[J].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1996,5(4):6~14.]

[3]高庆华.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与分区减灾对策[J].地学前缘,2003,10(特刊):258~264.[Gao Qing Hua. The Distributions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Divisional DisasterCountermeasures For China[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3,10(Special Issue):258~264.]

[4]UN/ISDR. Living with risk:A Global Review of Disaster Reduction Initiatives 2004 Version[M].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2004.

[5]Cannon Blaikie, Davis IPT and Wisner B. At Risk: Nature Hazards, People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M]. London: Routledge,1994.141~156.

[6]Berning C.Loss Functions for Structural Flood Mitigation Measures[J]. Water SA, 2001,27,(1):35~38.

[7]Kaplan S, Garrick B J. On the Quantitative Definition of Risk[J]. Risk Aalysis, 1981,1(1):11~27.

[8]Hall J W,Dawson R J, et al. A Methodology for Nationalscale Flood Risk Ass

essment[J]. Water & Maritime Egineering,2003,(156):235~247.

[9]Grunthal G, Thieken A H, Schwarz J, Radtke K, Smolka A, and Merz B.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City of Cologne,germanystorms, Foods, Earthquakes[J]. Natural Hazards, 2006,38(1-2):21~44.

[10]PenningRowsell E C, Chatterton J B.The Benefits of Flood Alleviation: a Manual of Assessment Techniques[M]. Gower Aldershot,1977.

[11]Smith D I. Flood Damage Estimationa Review of Urban Stagedamage Curves and Loss Functions[J]. Water SA, 1994,20(3):231~238.

[12]Pelling M. Visions of Risk: 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Indicators of Disaster Risk and Its Nanagement[R]. ISDR/UNDP: 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2004, 1~56.

[13]黄蕙,温家洪,司瑞洁等.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述评I―指标体系[J].灾害学,2008,23(2):112~116. [Huang Hui,Wen Jiahong,Si Ruijie,et al. International Natur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Programmes Overview I―Indicator Systems[J].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14]石勇,石纯,孙蕾等.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18(4): 24~27. [Shi Yong,Shi Chun, Sun Lei.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pudong District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4).24~27.]

[15]Azar D,Rain D. Identifying Population Vulnerable to Hydrological Hazards in San Juan, Puerto Rico[J].GeoJournal,2007,69(1-2): 23.

[16]黄蕙.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述评Ⅱ―评估方法[J].灾害学,2008,(3):96~101.[Huang Hui.International Natur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Program:Overview Ⅱ―Assessment Methods[J].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2008,(3):96~101.]

[17]商彦蕊.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新进展―脆弱性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2):73~77. [Shang Yanrui. Vulnerability Sudy―The New Development of Synthetized Study on Natural Disasters[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0,(2):73~77.]

篇2

关键词:国际投资 灾害风险 风险防范

近年来,日本海啸等世界范围内重大自然灾害日益频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影响巨大,同时也重创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部门,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2011年自然灾害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800亿美元,其中因灾导致的国际投资损失超过2300亿美元。因此,如何有效防范灾害风险已成为国际投资环境风险评估中的重要内容。

一、国际投资灾害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

灾害经济影响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国际投资风险评估的难度,但是,如果按照灾害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两方面进行了充分调研,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调查资料,通过进行综合评估将灾害风险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首先,需要确定投资国所处的自然地理、资源禀赋方面的条件特征,大致确定可能发生的灾害种类、发生频率与周期;其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类型、技术特征,评估灾害损失分布范围。最后,将灾害的自然特征、地理分布、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影响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评定未来若干年内灾害对所在国家投资产业、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采取有效的金融、技术、政策应对性措施,从而大大降低灾害发生对国际投资的影响。

二、影响国际投资的主要灾害类型

国际投资必须综合考虑所在国的具体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此确定可能面临的灾害种类。综合来看,按照致灾因子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世界范围内的灾害现象划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自然灾害与地球及其各圈层运动变化规律存在着必然联系,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相互对应不同类型的灾害现象,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气候灾害、水文灾害、海洋灾害等。人为灾害是指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由于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自然变异所造成的灾害,主要包括:破坏水土生态环境引起的自然灾害,例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土地盐渍化等;过量开发水资源引起的自然灾害,例如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海水入侵等;因物理、化学、生物污染环境引起的灾害,如赤潮、酸雨、大气污染等;采矿引发的自然灾害,例如岩浆、突水、瓦斯爆炸等;工程与生产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例如滑坡、塌方、水库诱发地震等;人类过失行为引起的自然灾害,例如森林大火等。

三、灾害风险防范评估的主要因素

在国际投资环境分析中,灾害经济影响具有不确定、不可控、动态变化的特征,因此,灾害风险评估必须结合具体灾害的类型、地点、时间、物理化学特征以及发生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

(一)灾害类型

按照气候地质条件与水文方面的特征,我们将灾害区分为气候水文性灾害与地理性灾害。前者指洪涝、干旱、飓风与风暴潮等灾害现象,后者指地震、泥石流等地质构造类灾害现象。

一般来说,气候性灾害对经济的影响范围要大于地理性灾害。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部门遭受洪涝、干旱等气候性灾害影响的可能性最大,对于那些以传统农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中小国家来说,气候性灾害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往往造成全面深重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地理面积狭小的岛屿型国家或地区来说,飓风、热带风暴等灾害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过量降水与降水稀少导致的洪涝、干旱都会对农业生产形成不良影响。干旱持续时间长,分布地区广,对农作物种植和牲畜养殖影响是广泛的,有时若干个国家同时遭受干旱的影响,如非洲撒哈拉地区曾出现过连续几年的持续性干旱,东南部非洲地区的干季和湿季持续时间有时能达到10年以上。台风(飓风)等热带风暴性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是区域性的,但是对于斐济、多米尼加这些岛屿型国家的影响则是毁灭性。这些周期或半周期性气候性灾害不但对农业造成直接危害,而且导致公共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的毁坏,降低社会总产出水平。相对于洪涝、干旱等气候性灾害,地震性灾害的影响面积较小,但是,它们对有形物质财产、社会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设备等破坏性较大,且发生不确定,较短时间内自然变异力量集中爆发,产生极强的破坏力,特别是对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大城市。

另外,不同灾害类型所具有的风险发生形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台风、飓风等气候性灾害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周期性,这将使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同时其具有的持续性、周期性特征,也有利于人们掌握灾害发生周期、风险分布状况,将这些因素作为大规模商业性投资决策风险的评估因素。相比之下,从公共性和私人性投资决策角度,地理性灾害发生规律则不易掌握,特别是一些极端性地理性灾害事件发生不确定性更高,不利于积累灾害影响的历史资料,因而地理性灾害较之气候性灾害对国际投资的影响也最大。

(二)自然地理条件与资源禀赋

灾害现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与时间性,一些特定类型的自然灾害只发生在特定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与水文条件之下。例如,台风(飓风)等热带风暴生成的前提是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定海洋低压气旋以及大洋环流,这些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只存在于东亚太平洋沿海地区和北美洲南部大西洋地带。同样,日本多地震、火山灾害是和日本列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接地带的环太平洋地震带有关。因此,灾害类型、自然特征与灾害发生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特征密切相关,多样的生态环境与复杂的地理特征影响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在通常意义上,生态系统中凡处于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和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地带或边缘地带统称为生态环境脆弱带。在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下,某一地区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状况往往决定着区域内人口密度、产业类型与分布、生产技术等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这也是我们评估国际投资风险的重要内容。人口越密集,工业越发达,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越高,而且各种人为性灾害发生更为频繁,因此,国际投资必须综合考虑投资项目的产业类型、资源储备、技术特征、空间布局,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不必要的灾害性损失。

(三)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构成情况、工业部门构成以及区域经济分工、地区工业布局。

经济结构作为影响灾害影响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体现在产业关联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农业生产部门对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可能性大,因此,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传统经济结构易受气候性灾害影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这又可能要影响到农业关联部门,如食品、服装等行业。在区域经济联系方面,根据刘易斯模型传统经济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距,地区之间经济协作性、互动性不强,所以农业部门或农村地区遭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但也仅限于对某一产业的影响,通过产业之间与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渠道扩散灾害经济影响的可能性低,表现为一个由强到弱逐渐扩散、递减的影响传播过程。相反,对于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其分工专业程度高,地区经济布局合理,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很高,灾害不但对农业等基础性产业部门产生影响,还能扩散波及到制造加工业、金融、运输、通讯等产业部门,通过产业部门之间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经济联系而扩散传播起来,各产业、地区经济影响系数越高,影响波及效果越明显,则灾害经济易损性程度就趋高。例如,2003年,横扫美国南部地区的“阿卡里娜”飓风灾害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最大影响不在于物质财富损失,而是间接导致的国内汽油价格的上涨,影响到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石油期货甚至联邦基准利率,从而引起美国国内不同部门与地区之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在1400多亿美元的全部经济损失中间接损失就达到860多亿美元。

参考文献:

①吴定富. 中国风险管理报告2010[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②刘新立. 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③邹铭,范一大等.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④杜玉平. 跨国信贷业务中的国家风险评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4)

⑤徐丽娜,王新新.浅谈跨国并购中的国家风险评价[J]. 上海会计,2006(1)

⑥王红蕾,吴晶妹.国家风险测评方法研究[J].经济经纬,2008(3)

篇3

任何自然灾害都可以分为发生之前、发生之中和发生之后三个阶段[1],在面向自然灾害的旅游业危机管理中,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在实际中更侧重于危机管理计划的制定以及危机后的恢复,而非危机发生前的规避[8]。

1.发生之前阶段的旅游业管理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管理者无法对其具体情况进行预测,只能通过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规范,成立专门管理组织等方式来积极预防。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遵守法律法规,制定行业规范。二是成立自然灾害管理小组。三是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四是培训从业人员。

2.自然灾害中间阶段的旅游业管理

在自然灾害发生的中间阶段,进行旅游危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保证游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因此,在这个阶段管理措施主要有:第一,加强部门合作。通过危机管理小组的协调作用,在统一领导下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强化交流、共享救灾资源等方式,来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第二,保证游客安全。保证游客安全是灾害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危机管理小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游客的疏散和安抚工作,尽可能保证游客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同时,避免混乱情况下引发其它的连锁危机。第三,核查损失。在对灾害发生地现场清理的基础上,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应进行调查与核实,为以后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做好准备。

篇4

关键词:灾害防治教育 初中地理 自然灾害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如何通过灾害防治教育减少灾害的损失,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学校作为育人的专门场所,其在灾害教育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因此,中学地理课程担负着灾害防治教育的重任。初中地理灾害防治教育在提高学生灾害意识,增长灾害知识,培养防灾能力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较为丰富的灾害教育内容,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灾害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忧患意识、环保意识、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一、培养学生防灾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地形多样且山地居多,气象、地质、地震、洪涝、海洋等自然灾害都十分严重,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除现代火山灾害之外,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都有发生,分布广,全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发生频率高,1998年发生了长江流域特大洪涝,2006年重庆和四川发生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1]。自然灾害损失的不断增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如何控制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是我国及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我国政府为防灾减灾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活动,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减灾目标的实现,减灾任务的落实、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救助技能的普及与推广,都离不开教育。因此,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技能,是地理教育向应用学科发展的组成,是贯彻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的重要体现[2]。此外,课程标准中关于《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课的内容标准,也规定学生应该对其达到相关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素养。

二、学生防灾能力的培养

(一)学习灾害地理知识。利用地理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高效率的学习灾害地理知识,引导学生从对灾害的表面印象深入到对灾害概念、分布规律、发生机制等深层知识的掌握。例如:利用地图法,结合地图讲授,有利于学生自我分析,掌握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训练他们的读图能力和地图思维。讲我国的气候类型时,当学生学习了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之后,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结合地图找到其在我国的分布区,从而可以找到我国的季风分布区也是我国频发水旱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分析完毕,可以结合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这一实例进行分析,带领学生讨论分析可以得出,长江流域正好处于季风气候分布区,因此该地区容易发生洪灾,因此预防洪灾是这一地区的防灾重点。对于长江上游河道的整治,可以提高抗洪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利用发现法,可以训练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灾害地理的兴趣。最后,利用板书笔记法加强学生对灾害地理规律性知识的记忆。

(二)学习灾害地理知识,掌握技能、熏陶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动手,从而促进学生对灾害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地震灾害时,可以先利用演示法,放一段地震发生时的视频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到地震模拟实验室,感受一下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知该种灾害的发生、发展特点,然后利用发现法,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在这种灾害来临时,人类该如何躲避,从中学习到防灾技能。最后,让学生写出自己遇到这些灾害时的逃生方案,并以作业的方式呈现。

(三)帮助学生掌握灾害自救技能。在灾害地理教学中,利用课本、地图结合的讲解法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利用多媒体、图片资料可以促进学生的现象能力,并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程度的提高;利用小组合作法,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的交际能力等。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技能[3]。

(四)熏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贴切、自然、巧妙、潜移默化的灾害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全球的观念,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灾害知识的兴趣,由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积极的、长期的、稳定的,它对于掌握知识、技能以及发展智力,能起积极地促进作用。从而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做贡献[4]。

通过搞好灾害防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具有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的未来建设者。

三、存在问题

(一)防灾意识低。以本人所在城市为例,乌鲁木齐很多学校防灾意识薄弱,对于学生的灾害知识的传播比较缺乏,但随着重大灾害的频发,各个学校也逐步引起重视,不断加强中学生的防灾知识的普及。

(二)防灾技能有待提高。学生对防灾技能的掌握水平还比较低,具有逃生意识,但受到生理年龄和心理素质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法确认自己在灾害来临的表现,有具体的防灾技能训练,但训练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缺乏对突发事件处理方式的锻炼。

(三)学习态度不够认真,重视程度不够高。学校虽然已经将消防演习和地震演习常态化,但对于学生来说认知不够充分,总认为只是演习,又不是真正灾害来临,所以反应比较慢,个别学生态度不够认真,三三两两,手拉着手,有说有笑,严重影响了演习效果。

(四)有关灾害的基础知识了解不足。很多学生对各种灾害一知半解,获取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缺乏全面性;有些是因为没有专门开展知识讲座,老师在传播灾害知识时也是通过各章节渗透的,缺乏系统性;对于学生认为考试考灾害方面的知识少,同时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所在的区域不会发生以上灾害,重视程度不够。

(五)获取信息多为图片、视频、缺乏体验。学生获取有关灾害的知识多为讲座、报纸、电视、网络和视频资料,虽然图片信息和视频资料很直观,但缺乏真实感受性,如在地震灾害中会出现纵波和横波,由于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不足[5]。

四、建议

(一)重视灾害教育,提升抗灾能力。结合书本知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传授有关各种灾害的形成原因,结合各种灾害自身特点,有效抗灾,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转化成灾害来临时的逃生技能,教师应意识到灾害教育是生存教育、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地理灾害教育是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师应意识到培养学生的防灾技能也是地理教师的重要责任。

(二)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情况开展灾害教育。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特征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的影响等,使得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且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应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有效地开展灾害教育。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部,临近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该地区多地震灾害,因此对于该地区应加强地震灾害教育,学校应开办地震墙报、宣传地震知识,开展地震知识讲座、进行地震演习,这样对于我们这样的多地震地区可以起到有效的防灾减灾作用。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全面开展灾害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专题讲座、学生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灾害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老师讲解与学生动手相结合,从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灾害地理教学。

(四)加强防灾演练教学活动。防灾演练教学活动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灾害教育方式,学校与社会、家长联合,开展防灾演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式活动,增强自身防灾技能,提高灾害教育学习效果。日本在每年的9月1日的国家防灾日,举行全国防灾大演练活动。我国在汶川地震后,也有专家建议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我国的全民防灾日。学校防灾演习包括课堂的防灾演习和课余的防灾演习。演习可以长期开展,从而锻炼学生的身心和活动能力,形成自我的防灾技能。尤其是地震灾害,由于其爆发突然,很那预知,是比较适合用这样形式开展教育的。

(五)建设学校灾害地理课程资源库。收集灾害地理教科书、灾害地理教学用图,灾害地理教学模型和标本,灾害地理图书资料、开展灾害地理学习兴趣小组等。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源学习知识,从而运用知识减灾防灾。

参考文献

[1]陈霞、朱晓华.试论灾害教育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灾害学

[2]《中国的减灾行动》2009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3]于秀丽.中学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东北师范大学

篇5

1、打开浏览器,搜索“自然灾害模拟器”,然后选择一个下载站,打开。查看介绍,点击立即下载。下载完成,点击安装。

2、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激活“自然灾害”选项,只要城市基建合格且玩家应对得当,那么这种自然灾害带给玩家的除了小小的损失外就是满满的成就感。

3、虽然有洒水器和吸水器,但是由于设置后的影响范围都是自身向外2格范围,再加上为了能四季都出产作物所以大棚是必不可少,就会导致关联建筑物设置太多。

4、方法是只设置洒水器,然后根据天气情况使用晴天娃娃规避湿涝。湿涝的特征是连续3个月下雨。

5、留心一下连续2个月下雨的话就赶快用晴天娃娃,反正晴天娃娃和杀虫剂是我看到的制作代价最小的道具。

篇6

关键词:大理 崩滑 地质灾害 防治

崩滑灾害是崩塌与滑坡两种自然灾害的缩写。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崩塌与滑坡是在一定的地质、地形、气候、地震等条件下,由于重力作用产生的。由于在成因上有较密切的联系,因而往往是共同发生的。

一、大理崩滑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崩滑地质灾害作为一种地质现象,在其发生、发展上有一定的规律性,云南大理崩滑地质灾害基本发育特征简述如下: 在成因上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因素构成 在空间上呈区、带分布

崩滑分布地区都是沿着某一条或几条活动断裂带发育或控制。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有较大的滑坡1500多处,崩塌遍布全省,共有12条崩滑发育带。其中以金沙江崩滑带,昆明(西山)崩滑带、漾濞江流域崩滑带最为严重。而大理就位于漾濞江流域崩滑带内,每年雨季尤其是6―8月暴雨季节,崩滑、泥石流灾害多次爆发,阻断交通,淹没农田,破坏工程设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

1.3具有周期性及季节性

据文献研究,云南强震具有50年左右的周期,而崩滑、泥石流等灾害大多发生在每年5-10月份的雨季。云南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降水量季节分明,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相对稀少。所以崩滑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1.4具有相关性及转化性

大理各类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诱发关系、因果关系。如地震可以引起崩滑、泥石流等,进而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自然灾害;而崩滑也可以产生地震,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灾害。

1925年云南大理及凤仪、宾川、邓川等县发生了强大的地震火灾。地震震级7级,由地震引起规模巨大的火灾,震中腾起烈焰,刹那间繁华街市尽成焦土。震后下起了雨雪,寒冷得好比冬天来临。大地震引发了无数处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大地面目全非,在数万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山川易容、河道堵塞断流达数日,冰川堆积,覆盖农田,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976年5月29日,云南西部龙陵县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第一次震级为7.3级,第二次震级7.4级,这次地震属于震群型地震。余震活动额度高,强度大。这次地震使云南省保山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9个县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人员死亡98人,重伤451人,轻伤1991人,房屋倒塌和损坏42万间。受灾面积约1883平方公里。地震引起的滑坡也造成较严重损失。滑坡毁坏农房180幢,稻田、牧场、森林茶园近3900公顷,破坏渠道1126条,摧毁一座装机容量为240千瓦的水电站和三座2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破坏道路185公里,塌方量达78万立方米。浅层崩塌性滑坡是此次地震的典型现象[2]。

二、崩滑防治措施

针对以上典型灾害造成的重大损失,我们更需要提前做好防治措施,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将损失减到最低。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政府部门加大投入,提前做好灾害防御等预警机制

自然灾害是难以预料,不可避免的。我们人类无法控制灾害不让其发生,但可以做到有效预防,降低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因此,政府财政部门,国家地质灾害部门,工程部等各部门更需要通力协作,在日常工作中,严谨细致,一旦有灾害前兆,就要马上通知相应部门人员,启动预警机制。

2.2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花草树木等植被在加固土地、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了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政府要制定严厉的法律法规,杜绝乱砍滥伐现象,提倡全民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恢复植被。

2.3工程加固

如进行岩土体改造,加固稳定变形山体,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撑物。我们知道,崩滑灾害多发生在地势比较陡峭的山坡,通过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撑物,在暴雨灾害来临时,可以稳固山体,预防崩滑现象的发生。

2.4普及全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灾、环保意识。

人们平时要多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关注该地气象预报,增强防范意识。另外,沿着山谷走路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3]。在发现山坡有变形、鼓包、裂缝甚至是坡上物体有倾斜时,要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多多爱护花草树木,增强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有保护好地球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人类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结语:云南大理是一个物产丰饶、风景优美的好地方,每年都有很多中外游客前去观光。但这样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却潜藏着崩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爆发的危险,这是十分可怕的。所以,更需要我们对当地的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并身体力行做到有效预防,这不仅关系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能否顺利建设,更关乎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势在必行。希望政府、相关部门、乃至个人引起重视,通力协作,共创我们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罗德福等.云南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灾害学,1988年03期.

篇7

兴趣是打开知识海洋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目的。

目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有些教师教地理没有积极性,教学方法单一,内容乏味,没有充分发挥地理的教育功能。有些学生轻视地理,不愿意学,厌学。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怎样改变中学地理教学的被动局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地理的兴趣,达到我爱学的境界?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趋势提高中学地理的地位和教学质量?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地理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巧妙的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是调节形式心理状态、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的首要手段。恰当的导入,在教材的章节间、层次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课堂一开始就紧紧的吸引住学生。如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及应用价值,教材以基础地理知识为背景,要求掌握自然灾害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得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转换和加工,引导学生获取新的灾害学知识。以1998年的特大洪水为例,首先分析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该流域灾害多发、损失巨大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理解自然灾害的链发性、群发性等特征。在分析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灾害成因的基本理论知识,可由学生自己分析西南地质灾害多发区、华北气象灾害多发区的成因,从而了解我国灾害的地域性。

二、贴切的过渡

教学情境的转换、教学环节的关联、知识间的衔接,必然自然贴切。这种进度表现在教学过程的关键点上,教师凭借一两句穿针引线的点睛话,就将整个教学过程沟通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海陆变迁一节,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利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二是大陆漂移假说;三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三个目标,应该这样的过渡:成语沧海桑田就是指海陆变迁,请同学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它的含义。由此可见,海陆之间的不断变化。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经过反复的观察,经过实地的考察,终于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如果让学生再观察地图,设想自己会再地图上发现这一现象吗?20世纪60年代,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引起的,你能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火山、地震、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吗?这种过渡既有趣、有自然,保证了教学过程的紧凑性和学生思维的连续性,避免了教学过程的冷场和学生思维的中断。

篇8

发展中国家的情形与发达国家不同,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也有不同的特点。IlanNoy和TamBangVu[6]利用越南各省面板数据,用Blundell–Bond广义距估计的方法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自然灾害对越南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灾害变量对GDP增长率在灾难等级的测度上没有显示出格兰杰因果关系,严重的灾害会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但是有时却会促进短期经济的繁荣。总的来说,灾害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出差异,而这些差异是与中央政府的支持显著相关造成的,即那些有更多机会获得重建资金的地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MarkSkidmore[7]认为,自然灾害风险将会增加家庭储蓄的预防性动机,从而抑制消费。上述研究认为自然灾害既能造成损失也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经济效应,如强制性的新资本替代、新的需求和经济机会等;但总的来看,灾害的危害程度高低依赖于社会生产水平和风险抵御水平。对于不发达经济而言,长期负面影响会导致“贫困陷阱”。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利用可获得的数据,研究1995~2011年17年间自然灾害与中国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一、计量模型与数据

1.计量模型选择

经济增长通常被认为是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或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根据《新帕特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增长定义为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8]凯恩斯认为,社会总需求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进出口需求构成,有效需求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影响社会总产出和经济增长。由于凯恩斯理论建立在人口数量、资本数量和技术进步不变的前提下,因而只适用于从流量的角度分析短期经济波动问题。索洛认为,经济增长率等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与其产出弹性的乘积,长期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而技术进步是经济理论所不能预见的外生变量。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突破了索洛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把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即劳动投入中包括教育、培训等形成的人力资本的提高,而物质资本的积累也包括研发、创新等活动形成的技术进步。[9]自然灾害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10]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和破坏会增加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对于某个地区来说,自然灾害通常是偶发的,而对于我国全国范围来说,自然灾害的发生必然为常态。如干旱灾害,对于某个城市、村庄干旱灾害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周期性,而对于全国范围内来说,干旱灾害基本上每年都发生。其他自然灾害如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也有这一特征。自然灾害对国民财富造成损失,给社会生产带来损害和浪费,但同时又增加了新的需求,迫使人们重置资本,会产生一些技术创新和改良,如地震灾害过后人们会增加建筑的抗震性能,对此可能展开研发、使用新技术等。因而从宏观经济层面考虑,本文认为可以把自然灾害损失内生化,和资本存量、劳动存量放在一起,以度量其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综合以上考虑,本文对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进行拓展,把自然灾害直接损失内生化引入模型。由于自然灾害不仅对当期经济产生影响,而且对后期经济也会有波及影响,灾后重建项目往往会持续2~3年,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期更长,故而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后续影响往往持续更长时间。本文取自然灾害影响的持续期为5年,而把灾害损失的1期滞后到4期引入模型。

2.指标说明和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1995~2011年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指标的代表能力,产出Y用GDP表示;劳动力投入N用每年的劳动力就业人数表示;由于不存在资本存量数据,用历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代表资本投入K;自然灾害损失S用历年自然灾害直接损失总额表示。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1995~2012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1995~2012年)、《中国劳动与就业统计年鉴》(2012年)。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以1995年价格为不变价格,产出Y、资本投入K、自然灾害直接损失S采用GDP平减指数进行价格缩减。

二、实证分析

使用eviews6.0软件,方程(2)的最小二乘法(OLS)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估计结果表明,直接损失除了一期滞后之外,t值均不显著,而且p值很大,不具备解释能力。考虑到时间序列滞后变量之间可能会存在多重共线性以及自相关,对模型进行修正。首先消除自相关,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引入AR(1)过程,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表2的计量结果表明,模型F值和变量t值均显著,只有LNS(3)项的p值略大,为11.51%,其余均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可决系数和调整后的可决系数均达到0.99以上,劳动、资本变量系数的符号符合经济意义,且检验结果没有显示出存在有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可见调整后的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三、结论

我国自然灾害的“生产力效应”和资金约束带来的“贫困陷阱”是有可能同时存在的。尽管Albala-Bertrand关于自然灾害积极意义的观点受到很多批评和质疑,但在我国还是有现实意义的。首先,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我国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比较大,尤其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各种救济能够及时到位;其次,我国的经济增长多年来一直呈现出投资拉动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再次,政府购买和投资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当某个地区的灾害情况迫使必须重置资本时,我们就有可能以一个更高的生产率的经济来补偿灾害的损失。因此,自然灾害的“生产力”效应是可能存在的。StéphaneHallegattea和PatriceDumasa完全基于西方经济体制,采用“理性经济人”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分析问题,忽略政府和社会救济机构的重要作用,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但是他们所提出的短期约束将会导致“贫困陷阱”,进而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速度这一观点对我国有一定现实意义。根据我国的现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自然灾害风险抵御水平还不高,对于大的自然灾害,政府投入救灾力度大,经济恢复速度非常快;而对于一些常发的、规模范围较小的自然灾害,政府投入力度和社会关注程度较小,则会造成区域性贫困。例如我国的某些贫困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正是导致其难以脱贫的重要原因。因而如何改变现有的救济模式,扩大自然灾害保险的投保力度和范围,从而把灾害风险适当地转移到全社会共同承担,是我国减灾防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篇9

__区是2001年7月撤销原__县而设立的新型市辖区,是地域人口规模大区——全区国土面积3424平方公里,总人口5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34万人,耕地面积36.4万亩,辖1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171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GDP)44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79.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8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78元。

__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梯度升高,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势走向各异,垂直高差悬殊大,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雷电、高温热害、低温冻害等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均有发生,是__省灾害多发和重发地区之一。据《__区民政志》记载,1949-2012年间,全区共发生较大型自然灾害80次,其中暴雨洪涝灾害25次、旱灾10次、低温冷冻灾害2次、冰雹灾害24次、滑坡泥石流灾害8次、虫灾11次,据不完全统计,因灾倒塌民房13346户,因灾死亡626人,因灾受伤人员237人,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2010年以来,我区遭受多次暴雨洪涝、大风冰雹、低温冷冻、干旱等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10万人次,农作物受灾9.8万公顷,倒塌民房3209户12055间,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特别是2010年“7.15”、“7.23”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涝灾害,全区因灾倒塌民房1316户,房屋受损15603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8615人,因灾死亡24人,重伤2人。道路交通、电力供水、广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4.34亿元。

(一)结合实际,探索受灾人员救助标准化建设。2012年,针对“救助对象分类尺度标准不一,把握难度较大;救助标准偏低,重点救助对象突出不明显,政府部门政策不一;救助内容、标准及时限上细化不够;救助能力不足,社会参与机制急需加强”等问题,__区出台了《__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做到了三个明确:

一是明确救助标准:即灾害应急期间按每人每天15元标准救助或安排相应物资保障其基本生活,时限原则上不超过15天;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按1万元/人的标准对家属进行抚慰;过渡性生活救助按每人每天12元标准安排资金或物资保障其基本生活,救助时限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倒损住房恢复重建救助分为三类,对无经济能力、无劳动能力、无自救能力的困难户按2.5万元/户的标准救助,重建住房原则上为40-60平方米砖木结构。对低保、重残、重点优抚对象户按1.5万元/户的标准救助,重建住房原则上为60-8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对一般受灾困难户按1万元/户的标准救助,重建住房原则上为砖木或者砖混结构。因灾损房原则上由受灾农户自己负责维修,地方政府视损失程度和家庭自救能力给予适当补助;冬令春荒救助分为两类,一是对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重度残疾人户、重点优抚对象户、住房全倒户,按1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金或物资救助。二是对一般受灾困难户,按5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金或物资救助;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也分为两类,一是对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重度残疾人户、重点优抚对象户按8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金或物资救助。二是对一般困难户,按4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金或物资救助。

二是明确资金保障。区政府根据《__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省级与区级财政按6﹕4分担,建立了一般年景地方财政预算100万元,遇重大自然灾害随时追加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的财政预算制度,并安排了救灾专项工作经费10万元,同时加强自然灾害物质储备。

三是明确发放程序。除应急救助资金和因灾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外,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要按照个人申请、村组讨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区级审批的程序确定救助对象和救助金额,并按规定进行公开公示。救助资金实行“一本通”社会化发放到户,确保救灾资金管理使用规范、运行安全。

(二)不断探索,检验修订救助标准。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发现有些救助对象的分类不科学、有些救助对象的救助标准偏低等问题,2014年,按照__省民政厅救灾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我区出台了《__区自然灾害救助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对灾害救助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一是明确马受损农房维修救助标准:一般因灾房屋受损,损失达2000元以上的受灾农户,按照三无对象每户2000元、低保、重残、重点优抚对象每户1000元、一般对象每户500元的标准救助。同时修订了冬春和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标准: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和旱按照需救助情况分为三类,救助标准分别为每人240元、150元、80元。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按照受旱程度分为三类对象,每人的救助标准分别为100元、70元、50元。

(三)引入风险社会分担机制,提高灾害救助水平。《__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暂行办法》在这几年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救助标准仍然偏低,不能满足灾民的基本生活需

求,特别是因灾倒房恢复重建的补助标准偏低,救助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消费水平不能相适应。所以我们在2013年引入了自然灾害风险社会分担机制,配套提高救助标准,发挥保险机制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切实帮助农村受灾居民提高灾后重建资金保障能力。2013年5月28日,区民政局代表区政府与人保财险__支公司签订了《__区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协议》,由__区政府出资176万元的政策性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在__省率先启动。保险对象是区内农业户籍人员、农村居民住房、灾害风险区域内的道路桥梁。保险范围是发生暴雨山洪、冰雹大风、地质灾害等11种自然灾害所造成人身伤害、房屋财产损失;保险额度是:因自然灾害农村居民住房倒塌的赔偿10000元/户、住房受损的最高赔偿3000元/户、家庭财产受损的赔偿1000元/户;因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的赔偿30000元/人、因灾致残最高赔付30000元/人。2014年,区政府出资192万元,将自救灾害民生保险扩展到城镇居民,实现了城乡统筹。为进一步增强灾民恢复重建资金保障能力,2015年区政府将整合资源,出资400万元,扩面提标,对因自然灾害农村居民住房倒塌的赔偿提高到20000元/户、住房受损的最高赔偿6000元/户、家庭财产受损的赔偿2000元/户;因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的赔偿50000元/人、因灾致残最高赔付50000元/人。

(四)整合资源,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灾后恢复重建能力

受灾人员救助属于社会救助范畴,是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我区成立有减灾委员会(区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部)、社会救助(救急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减灾救灾和社会救助工作,整合资源,综合施救,区民政局建立了民政社会救助(救急难)工作统筹协商机制,整合内部资源,对受灾人员综合施救。重点对特困对象因灾倒房恢复重建问题,统筹住建、扶贫、慈善及社会力量等资源,整合民政救助政策,加大临时救助力度,采取“交钥匙”的方式,解决特困对象恢复重建问题。

通过近年来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的探索和灾践,结合__区实际,在实施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标准化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整体标准偏低。__区暂行的救助标准虽然略高于__省级救助标准,但仍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距离,且未能建立自然增长机制。特别是因灾倒房恢复重建救助标准低于住建部门危房改造和扶贫搬迁补助标准,按灾民需求和实际明显偏低。

(二)因灾倒房救助时效性偏缓。受灾户住房倒塌后,依据政府资金管理规定,重建资金要等到年底验收和上级救助资金到位后,才能将救助资金发放到户。

(三)对特殊困难受灾户的救助力度偏弱。资源整合力度不强, 对于特殊困难受灾户的救助按现行标准远不能解决其困难。

结合受灾人员救助工作实际和存在问题,建议如下:

(一)适应新常态,加大对县市区资金支持的力度。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县市区级公共财政收入增幅下滑,救灾支出压力大,建议增加中央财政对地方的支持力度。

(二)适应新背景,加大政策资金统筹整合。《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出台,将救灾纳入社会救助大范畴,为受灾人员救助提供了有利条件,建议民政部在制定灾民救助标准时,在资金来源顶层设计上,可否将住建、扶贫、残联等部门危房改造、扶贫搬迁等资金从社会救助大层面上予以统筹,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三)适应新需求,提高救助标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价上涨,现有的救助标准已不能满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建议灾害应急期间生活救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天20-25元(含大米、食用油、蔬菜、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品),救助时限20-30天;将灾害过渡性生活救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天20-25元(含大米、食用油、蔬菜、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品),救助时限3个月;将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救助标准提高到15000-20000元/人;将因灾倒房恢复重建救助标准提高到2-3万元/户,因灾损房维修救助资金提高到2000-3000元/户;将旱灾临时救助提高到100-150元/人;将冬春荒救助标准提高到200-300元/人。

篇10

[关键词]贵州;冰雹;明清时期;时空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冰雹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贵州地处中纬度高原山区,喀斯特地貌明显,各种气象灾害十分频繁,冰雹灾害尤为严重,对冰雹的分析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1)

一、研究区域概况: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部,位于103°31′E~109°30′E,24°30′N~29°13′N之间,全省皆位于亚热带的范围。它地理纬度较低,南部距海较近,北部是辽阔的亚洲大陆。因此,东南面的太平洋季风、西南面的印度洋季风以及源于西伯利亚的极地大陆气团均能影响全省。并且贵州地处云贵高原腹地,平均海拔较高,在省境有苗岭、大娄山、乌蒙山的等高大山脉,山谷间小盆地较多,昼夜温差大,易形成冰雹。

二、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时间也比较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并常常伴随着狂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性天气过程,极具威胁性,往往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2)

1.明清时期贵州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

明清时期贵州地区曾多次降冰雹,文献记载贵州地区天降冰雹164次,(3)讨论冰雹灾害的年次分布,不仅从宏观上把握,还需从微观上研究冰雹灾害在不同时段的不同特征。根据表1,以冰雹灾害间隔20年为微时段,探讨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的年际变化与发生频率。

从冰雹的年际分布来看,从明正统元年(1436年)到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474年中,共发生不同程度的冰雹灾害157次,平均约3年发生一次。从大时段来看,1436―1530年发生冰雹灾害7次,1531―1630年发生冰雹灾害30次,1631―1730年发生冰雹灾害14次,1731―1830年发生冰雹灾害27次,1831―1910年发生冰雹灾害79次。由此可见1831―1910年是贵州地区冰雹的多发时段,其次为1531―1630年和1731―1830年。从朝代来说,明代共降冰雹41次,清代共降冰雹116次,可见贵州地区的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清代,尤其以清代后期为主。

从表1可以看出,从明正统元年(1436年)到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474年中,共发生冰雹157次,平均每年约发生0.34次即明清时期冰雹灾害发生的年次频率为0.34。其中1436―1643年的明代207年间发生冰雹灾害41次,平均每年约0.2次;1644―1910的清代266年中,共发生灾害116次,平均每年约0.44次,约为明代年次频率的2.2倍。以20年间隔为微时段来看,共有8个微时段的频率是高于明清时期冰雹灾害发生年频率0.34的,从高到低依次为:1891―1910年(约1.3次)、1871―1890年(约1.15次)、1851―1870年(约0.85次)、1831―1850年(约0.65次)、1551―1570年(约0.5次)、1571―1590年、1591―1610年与1731―1750年均为0.35次。可以说明清贵州冰雹灾害发生频率呈波浪式发展,并且在1831年以后频率连续上升达到最高值。从冰雹灾害频率在各时段的分布来看,明代冰雹主要集中在中后期(1551―1610年),清代主要集中在后期(1831―1910年)。

为明确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的季节分布情况,对现收集资料中有明确记载发生季节的冰雹灾害进行统计分类,见下表:

从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看,春季冰雹灾害发生74次,夏季34次,秋季19次,冬季9次,春季冰雹灾害发生次数是冬季的8倍之多。由此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春季,以春季冰雹为主,冬季冰雹最少。从月份分布来看,4月份冰雹灾害次数(34次)最多,其次是3、6、7、10月份的冰雹灾害次数较为相近,介于12~18次之间。而11、12、1、2月份最少仅2次。由此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主要集中在4月。

2.明清时期贵州冰雹灾害的空间分布

根据对冰雹灾害发生地的梳理,统计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各地冰雹灾害发生次数,见下表:

由于贵州各地地理条件的差异,的地域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特征。从上表可发现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多发生在今遵义地区(32次)、安顺(25次)、黔南州(21次)。其次为黔东南州。究其原因,可能与地形相关,因为冰雹分布的规律是高原、山地多而平原少,迎风坡较多而背风坡较少。

三、结论

通过对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史料的统计分析,对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的规律和特征有以下几点认识:(1)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主要集中在清代后期;(2)冰雹出现季节和月份以及时间上不均,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冰雹最多,而冬季冰雹最少;从月份变化来看4月冰雹最多而9月、11月、12月、1月、2月冰雹最少;(3)冰雹灾害主要多发生于中部以西地区即今遵义、安顺、黔南州等地。

参考文献:

[1]蒋庆丰.贵州历史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综合区划.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1).

[2]闵宗殿.关于清代农业自然灾害的一些统计.古今农业,2001,(1).

[3]吴滔.明清雹灾概述.古今农业,1999,(4)

[4]倪玉平.清代冰雹灾害统计的初步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12,(1)

[5]吴滔.建国以来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综述.中国农史.1992,(4)[6]贺永田.近代贵州灾害论述.长江论坛,2011,(6)

[6]陈慧琳.贵州省的灾害地理区划初探.贵州师大学报,1992,(2)

[7]周永水,汪超.贵州省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贵州气象,2009,(6)

[8]杨利群,许炳南.贵州历年气象灾害综述.贵州气象,1999,(4)

[9]杨淑群,邱予声,四川省冰雹的时空变化特征.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

[10]陶云,段旭,杨明珠.云南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候成因初探.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6)

[11]吴哲红,詹沛刚.贵州省冰雹灾害气候特征及其防御区划.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

[12]何太蓉,嵇清,杨华.重庆市110年来冰雹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3,(3)

注释:

(1)吴哲红,詹沛刚.贵州省冰雹灾害气候特征及其防御区划.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

(2)朱圣钟.《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重庆出版社2007.9.349页。

(3)贵州省气象资料室编《贵州省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1980,3.

贵州省图书馆编.《贵州历代自然灾害年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纂委员会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贵州卷》.气象出版社,2006年.

(4)本文所使用时间数据皆为通过换算得出的公历。并且在季节划分上,按照气象划分法,将公历3、4、5月作为春季;公历6、7、8月作为夏季;公历9、10、11月作为秋季;公历12、1、2月作为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