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围术期护理范文

时间:2023-08-02 17:3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围术期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手术室围术期护理

篇1

【关键词】 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日新月异。尤其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更给护士同仁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几年腹腔镜手术已在县级医院开展,主要用于胆囊摘除。为有利于新技术的开展,手术室护士的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护士应做到术前访视。术中认真配合,术后随访到位,使病人感受到安全、完善的护理。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有62名患者在我院接受了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其中男性46名,女性16名,年龄为36~65岁,平均年龄为50±1岁,患胆囊结石41例,慢性胆囊炎17例,胆囊息肉4例。

2 护理

2.1 术前访视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一般为择期手术,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应对病员的一般情况进行了解,如床号、性别、年龄,在手术的前一天下病房与病人进行交流,首先作自我介绍,接受病人,与之建立友好关系,了解病人的情况,包括现病史、家庭状况及一些相关问题,然后进行心理护理,嘱患者不要有太多的顾虑,情绪放松,要以平静的心态迎接手术。并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用腹腔镜摘除胆囊痛苦小等优点,最后进行术前指导:(1)手术前天晚上要沐浴更衣,情绪放松,安静入睡。(2)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3)撤去装饰品、假牙以及身上不能带贵重物品进入手术室,以免丢失以及防止金属饰品导致电刀烧伤。(4)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5)术前备齐注射术前用药。手术日晨,手术室护士再次下病房询问病人一般情况,如昨晚睡眠、禁食、禁饮情况,查看术前准备情况,进一步疏导病人,接病人入手术室。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护士术中护理

热情迎接病人进入手术间,向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告之手术会很顺利的。然后认真做好查对工作,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主动配合麻醉师完成麻醉工作。安置,调节好灯光。与洗手护士清点机械、针线、纱条,做到三遍法。供应手术整个过程中洗手护士及医师所需的一切用物。术中如病人清醒,应做好心理护理,让病人的心情轻松愉快,配合手术。巡回护士对腹腔镜整套装置的使用方法应熟练掌握,术中操作准确、无误,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协助搬运,护送病人回病房。

2.2.2 洗手护士术中护理

洗手护士提前半小时洗手,整理器械台,清洗干净腹腔镜用物(因这些器械用或二醛浸泡消毒,需用盐水反复冲洗),与巡回护士清点针线、纱条等机器械,做到心中有数,科学管理好械台,三区界限明显,对器械的使用要熟练掌握,手术整个过程步骤清楚,术中器械传递及时准确,集中精力,主动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篇2

关键词:DSA手术室;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优质的华丽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治疗的情况,避免出现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关于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也成为了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在本次研究中即选取100例DSA手g室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100例DSA手术室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的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中50例患者。A组中,男25例,女25例,患者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2.3±2.8)岁,病程1.2~5.5年,平均(2.2±0.4)年。B组中,男24例,女26例,患者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42.5±2.7)岁,病程1.3~5.6年,平均(2.3±0.4)年。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实验分析。

1.2方法 A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术前护理:在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后,遵医嘱为患者准备所需的药品及每日所需的检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同时保持病房的干净卫生,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为患者建立温暖舒适的病房环境;随后,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对患者进行治疗相关病理知识的普及教育,让患者能够对自身的病情有基本的了解,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同时,为患者建立正确的心理认知,降低患者心理上的压力。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受凉,做好对手术切口的防汗处理,避免发生感染等情况,并关注患者的应激反应,若患者反应激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术后:严密监护24 h,密切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注意观察有无内出血征象以及下肢血供(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一般术后6 h可以进食,次日可以下床,因此还要严格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饮食要清淡有营养,并且要求患者定时服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B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 ①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观察,记录患者有无出现并发症(具体的症状和出现的病例数),然后将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比较。②护理满意度: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由患者自行进行选择,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总病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的观察指标均用数据来进行表示,并输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去。主要分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百分率(%)和平均值(x±s)来进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Kolmogorov-Smirnov”作正态性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均以P来表示,当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B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2例,占24.00%,而在A组中,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6.00%,两组的差异显著(χ2=6.3529;P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A组患者中,对护理干预表示满意的患者有48例,占96.00%,B组患者中,对护理干预表示满意的有35例,占70.00%。A、B两组的护理总满意度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1.9773;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护理工作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还要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目前,在血管造影中这种技术应用已很普遍,DSA是数字X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的一个组成部分,在DSA手术室中,更要注意护理干预的效果。在手术过程中,要掌握好力度,防止造成动脉破裂。一旦发生破裂,可立即用球囊阻断破裂部位,暂时控制出血,同时准备一段口径适宜的移植物,导入至适当部位,将破裂处封闭隔绝。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很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手术的成功率也会受到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收治的100例DSA手术室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DSA手术室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结合实验结果,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仅有6.00%,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达到了96.00%,护理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DSA手术室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提升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延茹,陈静,李晓聪,等.DSA手术室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35-36.

[2]吴荷玉,吴丽,高兴莲,等.双肾动脉开窗型腔内隔绝术治疗巨大腹主动脉瘤的手术配合[J].全科护理,2015,13(18):1729-1731.

[3]李晓静,费金华,周演铃,等.1例腹主动脉瘤近端人工血管包裹和腔内隔绝术的手术配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2088-2089.

[4]杨晓燕.DSA手术室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5):180-180.

篇3

【关键词】整体护理;手术室

随着整体护理在病区日益广泛地开展,围术期护理的概念也逐渐形成。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尊重患者的各项权力,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早日回归社会,是每个医护人员所追求的最高宗旨。整体护理要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局限于手术室内,而应包括从患者入院,接受手术以及麻醉苏醒期直至出院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应把我们提供的手术护理视为一个整体,即对患者的护理是系统的、连续的,保证患者从手术室至回到病房的这段时间内的护理不间断,从而使对患者的护理积极、主动、有计划地进行。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开展有利于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术后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士综合素质。

1术前访视

1.1访视时间与内容

术前1天,巡回护士避开治疗、用餐时间前往病区护士站查看病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族史及过敏史等。然后到病房确认患者并与之交谈,同时发放术前访视单,主动自我介绍,然后再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条件、环境、楼层、手术时、手术时麻醉方法、使用约束带的目的、手术大概过程及所需的时间、手术的必要性及必要准备,告知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有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在其旁边看守,负责其生命安全。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认识程度,指导术前的注意事项,如个人卫生及皮肤准备的重要性以及为确保患者财产和麻醉安全,进手术室前须除去饰品、手套、假发等,术前要更换干净的病员服、手术帽等。主动了解并耐心回答患者目前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恐惧、焦虑、手术、手术难度、麻醉效果等,并给予激励性语言,尽量避免谈及死亡意外等,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并且还要鼓励和允许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对术后疾病恢复的担心和焦虑。帮助确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愉快的心情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手术。家属如有疑问,也应向家属解释清楚。访视时间不宜过长,以10min为宜,避免引起患者的紧张和疲劳感。必要时,可介绍患者结识同类手术康复者,通过现身说法,减轻患者焦虑并教会患者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等。

1.2访视时注意事项

访视时护士应着装整洁,仪态端正,话语亲切,态度和蔼,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选用亲切的称谓。访视过程要重点详细介绍需要患者配合及注意的事项,向患者解释禁食禁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呼吸道不受误吸及窒息威胁。在交流过程中要以文明、通俗、大众化的语言与患者交流,同时要观其行、听其言。通过积极、暗示、支持性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得到身心两方面的护理。访视结束后向患者告别,并祝患者早日康复。

2术中护理

2.1护理内容与方法

由于术前1天护患之间已有一定的了解,术日巡回护士根据了解的病情选择患者的入室方式。到达病房后,再次进行必要的核对,了解患者术前晚的饮食和睡眠情况。由于患者看到的是一位术前1天曾与其交流、接触过的热情关心的护士前来迎接自己,心理上放松了许多。入室后,协助病员躺在手术床上,固定好约束带再进行必要的治疗护理,如输液等。其中要注意患者的、冷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部位及暴露时间,尽量满足患者自尊的需要。对于非全麻手术的患者,在行麻醉穿刺及术中出现脏器牵拉等疼痛感受时,应尽量在发生前告诉患者,并给予一定的解释,使患者有心理准备(说话时态度要随和)。情况许可时,可握住患者的手,同患者一起做深呼吸,缓解其心理压力(紧张、疼痛心理)。术中,患者往往会把巡回护士当成自己的熟人甚至亲人,一有不适,首先告诉护士,其次才是麻醉师、医生,所以护士要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2术中护理注意事项

入室后,护理人员在说话与做事时,患者都在观察注意,其医护人员端庄的举止,稳重的仪表,操作的敏捷、准确,会给患者带来安全、可靠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患者惊恐不安的心理状态。对术中患者提出的感受,要认真倾听,并表示理解与同情。既达到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更要进行全方位的细心护理和关爱,使患者舒适、安心,从而协助手术顺利进行,达到疾病康复的目的。手术完毕后擦净皮肤切口周围的血迹,为患者穿好衣裤(不要裸露出手术室)。由手术床移到平车上,动作宜慢而轻柔,防止牵拉伤口或引流管,避免引起低血压,注意保暖,覆盖毛毯。将患者安全地送回病房,并准确无误地与病房护士交接包括患者的安全、物品、生命体征及术中的特殊情况,以利于手术患者的护理,其次是对患者亲人的安慰和认可。器械护士在台上要及时、准确、稳妥地传递器械,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3术后随访

一般于手术后第2天进行(同时访视次日的手术患者),有利于评估术中的护理效果。先到护士站查看病历并与责任护士交谈,了解一般情况后再到病房访视患者,询问患者的感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告知患者伤口的疼痛是必然的、暂时的以及留置管道的意义。根据病情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宣教,如如何防止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机体健康。另外鼓励患者及家属提出护理中的缺陷,以评价护理程序实效的效果,同时统计、评估护理效果。针对缺陷,制定措施,加以改进,做好手术室的整体护理,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加快手术室患者整体护理的推进。

4讨论

整体护理是以人为本的全程护理,自始至终重视对人的护理和关怀,不再是机械被动的服务模式。通过术前访视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情绪比较稳定,而未经访视的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紧张、不安、无助,对手术缺乏信心,需经较长时间才能平静。整体护理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安全,可防止接错患者,手术部位的错误、输血用药的错误等,使手术配合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使每位患者得到完整的护理。通过整体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了职业责任感,督促护士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体现护士自身工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正良,彭望香.手术室护理管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8-105

[2]成翼娟.整体护理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81

[3]袁小兰,李红霞,李莹,等.手术病人整体护理的初探与体会.护士进修杂志,2004,6(11):560-561

篇4

【关键词】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手术室护理;护理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6.01.95.02

手术室是医院抢救患者对其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是一个需要紧密配合和高技术要求的场所[1]。在现代护理学的要求中,手术室护理要满足患者围手术期的需要,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手术配合[2]。亲情护理是指患者在准备接受手术前到术后康复阶段所实施的人性化护理模式,通过亲情护理可让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处于较佳的状态,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3]。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50例在围手术期采用亲情护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9.25±5.2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18~89岁;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0~80岁。排除心、肝、肾等器官疾病及呼吸、神经等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及妊娠期妇女。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亲情护理,具体如下。1.2.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在术前一天上午8:30开始访视患者,安抚患者情绪,对待患者要如同对待家人般的关心。采用亲近的名字称呼患者,给患者留下较好的印象,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告知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将由自己全程陪伴,在交流过程中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交流让患者和家属减轻心理压力,使其增加对手术的信任感,以平常心对待并主动接受手术。专心聆听患者的倾诉,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问。任何护理动作前都需要告知患者,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像患者表明手术是恢复健康的必要手段,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在手术当天护理人员要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对于患者的疑虑、恐惧和不安的情绪进行及时安抚。1.2.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全程陪伴,用语言安慰患者,让其放松心情。通过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关爱。建立温馨、和谐的护理服务氛围,让患者的精神得到满足,能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1.2.3术后护理术后疼痛是患者清醒后的第一反应,这时心理会产生较大的波动,护理人员需要立刻安抚患者,多与其沟通,舒缓焦虑心理。通过解释或安抚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患者多交谈或播放音乐来分散其注意力。和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沟通,并嘱咐其术后注意事项,检查患者服药情况,保持病房内的清洁及通风,让患者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内。对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密切关注,并让患者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1.3观察指标及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患者通过填写满意度测评量表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3]。非常满意:评分≥90分;一般满意:80~89分;不满意:<8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一般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未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护理后,非常满意33例(66.00%),一般满意16例(32.00%),不满意1例(2.00%),总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护理后,非常满意15例(30.00%),一般满意18例(36.00%),不满意17例(34.00%),总满意度为66.00%。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55±1.57)天,平均手术时间为(44.58±10.88)min;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81±1.27)天,平均手术时间为(60.08±11.18)min。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是需要在护士长的统一指导与各护理人员携手合作共同完成的,护理人员之间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对于工作上的缺陷和漏洞及时弥补,护士长作为各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有其强化管理与有效监督的职责,还应定期安排护理人员接受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护理安全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4-5]。亲情护理是一种能够拉近护理人员和患者距离的护理方法,可有效缓解护患关系,让患者充分相信护理人员,在提高疗效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5]。在围手术期对于患者进行亲情护理,让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得到悉心的照顾能够帮助患者克服手术的恐惧感,保持稳定的心情接受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亲情护理,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对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亲情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静.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70-71.

[2]李珍珍.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3,(25):321-321.

[3]黄晓明,廖瑞熹,赖妮,等.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4,(11):26-28.

[4]杨春燕.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7):124-125.

篇5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舒适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9-1336-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根据这一模式,我科从2006年对剖宫产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并与手术室整体护理相结合,运用于整个围手术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1~12月的剖宫产产妇720例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26.3岁;将2005年1~12月剖宫产产妇68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5.9岁。两组孕产妇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职业、剖宫产方式、麻醉方式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予以基础护理及产科专科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下列舒适护理干预措施:

1.2.1 手术前舒适护理:(1)营造家庭化氛围,病房设空调、电视机、卫生间等,待产室内每张待产床用屏风隔断成独立单元,充分保护产妇隐私;采用使产妇感觉舒适的彩色床单,减轻紧张情绪;备可升降的待产床及床上用餐桌,方便产妇休息及用餐。(2)开设“准妈妈学校”,设计多种健康教育处方和图文,采用有目标、有计划、有反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妊娠、分娩、术前注意事项、手术过程、母乳喂养等,并对授课内容进行提问,不理解的当场给予指导,使孕产妇及家属掌握围生期保健知识。(3)给予术前安慰,讲解剖宫产的必要性、安全性,使受术者及其家属理解并接受剖宫产,同时责任护士将剖宫产的流程、可能发生的不适及应对技巧及时告诉产妇及家属,使其在生理、心理上有所准备。(4)护士将相关检查结果视孕妇或家属的需要与其讨论;争取产妇参与制定护理计划,让她们了解各项护理的方法和目的;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充分做好解释工作,满足“知情”的需要。(5)护理操作相对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在为产妇进行静脉穿刺,会阴护理、阴道冲洗、备皮、灌肠等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力求稳、准、快,动作轻柔娴熟,尽量减少疼痛和不舒适感的刺激,并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1.2.2 手术中的舒适护理:(1)提早做好手术室的术前准备,尽量减少手术室的各种机器噪声,保持环境安静,护士操作轻、快、熟练,给产妇以安全感。(2)剖宫产过程中在不影响手术者操作、不违反无菌原则的情况下保持舒适,上肢妥善束缚于衬有海绵的支架上;(3)剖宫产开始后,巡回护士站在产妇头侧,轻握住产妇的手,轻轻抚摸其前额,与产妇谈一些剖宫产以外的话题,以转移其注意力;协助母婴皮肤接触;(4)剖宫产结束后,用温水擦净产妇身上的羊水和血迹,帮产妇系好腹带、穿好衣裤,连同剖宫产床单一起将产妇搬移到平车上,减少因震动带给产妇的疼痛不适。

1.2.3 手术后的舒适护理:(1)术后去枕平卧6 h,鼓励和帮助产妇选择正确而舒适的自由,满足产妇的习惯;注意维持良好的解剖位置,避免过度伸展而致肌肉过度紧张与牵拉。(2)指导6 h后可进咸流质,禁食蛋、奶、糖等;待排气后改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食,进食以少量多餐、循序渐进为原则;若产妇术后乳汁分泌不足,嘱其多食汤类,促进乳汁分泌。(3)术后6 h膀胱充盈自感有尿意时,可先拔除尿管,再协助其床上或下床自行排尿。(4)主动解释术后疼痛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以减轻其焦虑程度;指导预防及减轻疼痛的技巧,如咳嗽或做深呼吸时,用手或枕头按住切口,以防牵扯缝线;留置引流管翻身及改变时,避免压迫、扭曲、牵拉管道;分散注意力;或以自控镇痛泵及时舒缓疼痛不适感。(5)实施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协助早开奶;做好出院健康指导,建立术后随访及热线咨询电话。

1.3 效果评价:(1)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2)术后睡眠、疼痛(根据产妇的主观感受,以剧痛难忍为阳性)情况,开始排气、活动、哺乳、自主排尿时间;(3)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围生医学发展及各种社会因素影响,剖宫产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但剖宫产过程中住院环境改变、各种规章制度限制,复杂的治疗和检查,对手术的担心,都成为孕妇的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对孕妇的分娩都产生负面影响[3];术后由于躯体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加之不能自主活动,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又影响早期恢复。干预组通过对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有利于产妇消除不良心理,获得安全感和舒适感,主动配合剖宫产,从而缩短了剖宫产时间,减少了出血,提高了剖宫产质量;干预组的观察结果还说明,实施舒适护理后剖宫产术后产妇不仅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提前,拔尿管后能自主排尿者也明显增多,提示实施舒适护理有利于剖宫产产妇的早期恢复;同时由于舒适护理的开展,满意度高,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理解和认可,减少了产妇的投诉和医患纠纷。因舒适护理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护士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拓宽知识面,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也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文以君.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9.

[2] 林 琼,郑楚銮.近十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4):225.

篇6

【关键词】 围手术期;优质服务;护理

2012年我院根据《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1],在手术室施行优质护理工作,该科室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过程中大胆地实践,提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及护理亮点。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和提高技术水平为核心,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为实行手术的病人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保证了手术的治疗效果。

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是指护士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到患者回病房或ICU这段时期。手术室护士围手术期的重要职责是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采取措施使患者具备耐受手术的良好身心条件;术中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措施,为了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手术的前中后给予全面的护理,避免在术中或术后发生多种并发症,便于病情的尽早康复。

1 提出优质护理工作的标准,提高工作水平

实施优质护理需要有一定的工作标准,要学习并执行护理工作指南及护理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手术室的实际工作,细化并规范护理工作的标准,使护理行为更加规范。还要对工作制定一定的考核标准,要细化并实用,每天都要对工作进行考评,还要将考评结果与绩效相结合。考评人员由质控人员及护士长担任,要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保障护理工作的质量。同时还要写出护理工作质量的分析报告,要求每位护士要认真总结一个月工作的经验及教训,尤其要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总结,写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工作质量。

2 行为规范,不断完善自我

认真学习《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手册》[2],进一步规范行为,提高其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端庄整洁的仪表、柔和的语气、亲切的目光、贴切的谈吐会在沟通中取得信任的第一步,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外在要求。良好的语言艺术是护患关系融洽的基础,因此加强护患沟通能力,学习护理服务规范用语和运用技巧,培养护士语言表现力。

3 扩宽知识面,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对在职的护士要制定出系统的培训方案,在录用新护士前要严格录用程序,要做好用前培训,并进行专科性地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才能上岗。针对手术室的护士要进行各项手术室规章制度的培训,特别要重视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在理论操作技能培训上从三基入手要求打好基本功,护士长把关进行考核,有效地起到了监督落实作用。要求护士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扩宽知识面,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4 积极开展围手术期护理,提升服务内涵

4.1 术前护理

4.1.1 术前访视 术前访视能缓解患者术前的恐惧紧张心理,介绍手术、麻醉及护理有关信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应激能力,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对当天的手术可以提前一天安排好,护士可以在手术的前1天到病室对患者进行探访,探访时间一般约为10min,进行探视是为了收集主客观资料,认真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以便在围手术期实施正确优质的护理。我们手术室自行设计了术前探访单,可以分为五个部分:①查阅病历,查阅患者的各种检查单,了解病情;②病房探访,探访时态度要真诚,语言要柔和,表明探访的目的,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③告诉患者在术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④告诉患者入手术室后所要做的工作,让患者有心理准备;⑤调查满意度。笔者采取一问一答、边做边问的方法,还要对患者不懂的地方进行讲解,再让患者进行复述,以便于让患者更好地掌握。对于老人和儿童,要让其家属或亲属掌握好重点的知识。真正做到人员上、时间上、内容上的落实。

4.1.2 严格遵守接手术患者制度手术室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手术患者,并与病区护士交接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认患者身份、双方核查病史卡、腕带;确认术前准备已完成,所需要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影像资料、术殊用药等)都已备妥;特殊患者如昏迷、精神病、聋哑、婴幼儿,严格与家属核对。把患者安全移置手术平车上,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的隐私。

4.2 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能减轻手术患者焦虑、恐惧感,减少手术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巡回护士在早交班时将术前访视患者的注意事项要交代清楚,对本人负责的患者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便于顺利地开展手术。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会对手术室环境感到陌生和恐惧,麻醉前患者的紧张心理达到最高峰,此时,巡回护士要主动与其沟通,缓解其情绪,要充分理解病人心理状况,以病人为中心,与其进行必要的沟通,细心教会行为控制技术,让患者放松及深呼吸,及时减轻病人术前的焦虑状况,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握住病人的手,用亲切的动作,无声的言语,会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及体贴,进而产生安全感,放松自己的心情。做各项操作前向患者说明其必要性,摆手术时动作要轻柔,经常问患者的感受,以患者舒适、安全为主,避免发生各种手术合并症。

4.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告诉病人手术顺利完成,让其放心,妥善固定各种管路,讲解注意事项。患者上平车后,拉上车档,躁动病人用约束带加强,防止坠床或发生意外,护士站在病人头侧,有利于观察病情。到病房帮助患者取舒适的卧床,详细交接患者的情况,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并衷心祝福早日康复。术后第1-2天巡回护士下病区进行术后随访,了解病人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切口疼痛及愈合情况;对手术操作、麻醉、手术、术中护理等相关的后续效果及相关资料加以收集,如查看电刀负极板粘贴皮肤是否存在异常,肢体受压情况,有无神经损伤,有无功能异常,从而客观评估手术期护理工作,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征求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

5 换位思考,保证优质护理服务

开展围手术期优质服务活动以来,手术室从实际工作中设身处地,经常换位思考,学会从患者的立场来审视自己的工作及言行举止,让护士亲自在手术床上体验躺在手术床上的感受和各种时的感觉,去思考如果我们自己都感觉不舒服,患者在麻醉状态下的被迫会舒服或会有和安全感吗?通过这些形式来强化护士的服务意识及态度。教育护士要常思考“我能为患者做什么”?在这个问题上,让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如给小朋友患者准备一些小玩具,在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可以用小玩具来转移其注意力。总之,一切要以患者为主,凡事要为患者着想,让患者真正地感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6 体 会

实施优质护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的要求,也能真正地体现出护士的专业技能及服务态度,也是手术室护理理念更新、提高的需要[3]。要“以患者为中心”,这是护理的核心,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并让其感受到关怀,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通过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能减轻手术治疗给病人带来的思想顾虑及恐惧,使病人主动地配合麻醉和手术,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开展,并利于术后的尽早康复。手术室护士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职业道德素质、工作质量得到了提高,护理纠纷的发生率降低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的通知[Z].2011-04-02.

篇7

关键词:舒适护理;外科手术;疗效观察

舒适护理是一种患者本位的护理模式。这一模式选取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身心舒适作为护理着手点,在保障护理针对性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医疗活动中患者舒适感。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且控制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我院针对常规外科手术患者积极开展舒适护理,取得患者一致好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外科手术患者。原患疾病包括,急性阑尾炎、疝气、骨折、外科创伤等。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39~74岁,平均(42.6±52.2)岁。按照就诊时间先后编号1~46号。较早就诊的23例(1~23号),设为对照组;另23例(24~46号),设为研究组。两组年龄分布、原患疾病、病情病程、手术适应等情况基本一致(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必要的术前术后说明指导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围绕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及身体不适感受,采取全面的舒适护理。

1.3 疗效判断 术后对比两组焦虑(ASA量表)、抑郁(SDS量表)及满意度情况。

2 结果

2.1 满足度 对照组(23例):满意14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60.87%。研究组(23例):满意22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5.65%

2.2 焦虑及抑郁 对照组:ASA评分,(67.8±6.0)分;SDS评分,(58.4±9.6)分。研究组:ASA评分,(34.1±6.8)分;SDS评分,(31.5±8.8)分。

3 讨论

普外科是一个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科室,由于手术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创伤,使得不少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3.1术前护理 ①加强巡视:手术前日护士应访视患者,告知其注意事项,增强治疗信心。告知患者术中及术后可能涉及到鼻饲、引流及导尿,使其事先做好心理准备[1]。②术前评估: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其拟定个性化的治疗及护理方案。③做好术前准备:落实各项化验标本的送检及检验结果的回收。如进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等常规性检查,以此来排除患者可能存在的其它全身性疾病。按照医生嘱咐给予患者术前用药,做好皮肤准备工作等。④护理:术前准备好必要的护理用具。确保术中能够充分暴露术区,避免影响手术操作;确保术后保持较佳,避免并发症,同时减少不适感。⑤心理护理:面对手术,患者多多少少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陌生等负性心理。因此确定手术后,护士应及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安抚他们的紧张情绪,促使其更加积极地配合护理和治疗工作。

3.2术后护理 ①密切观察体征:术后48h内,呼吸及体温检测频率为4h一次[2]。尤其是接受大型手术的患者,而术中出现呼吸和内循环不稳定的患者应作为重点监护对象,监测间隔时间也应缩短为15~30min。直至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后,即可将监测频次调整为1~2次/d。警惕出现肺、切口、尿路等感染。一旦出现异常反应,必须第一时间找准引起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以免加重患者病情。②定时进行巡房:护士应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工作。例如:对患者切口进行观察,了解是否出现渗血症状,肠蠕动恢复情况等。与此同时,及时做好患者口腔和皮肤的清洁工作,使患者的感染率能够降至最低。③饮食护理:术后应当根据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及肠道反应等指标,来确定进食时间。并注意患者饮食的控制,叮嘱家属多为患者准备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丰富、产气少的饮食,使患者的伤口能够快速恢复。采取局麻小型手术,通常不需刻意延后进食。蛛网膜下腔和硬脊膜外腔麻醉,可在术后6h为其提供饮[3]。行全麻的患者则需等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在无恶心呕吐症状后给予其流质食物。此后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逐渐从流质过度到普食。大型手术及消化道手术患者:通常在术后2~3d后,可为其提供少量食物,且以流质食物为主。禁食阶段应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及肠外营养。④伤口、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注意患者切口情况,若有渗血、敷料脱落、污染以及渗液等情况时,必须及时对敷料进行更换。针对昏迷、烦躁等症状及植皮患者,可采用约束带来进行处理,以防敷料被患者抓落。针对行肢体手术的患者,则应将患肢稍微抬起,帮助静脉能够回流,以防出现静脉血栓。对引流管进行密切观察,注意保持器通畅性,严禁出现扭曲、阻塞、脱落以及折凳等情况,对引流液的色泽、性质等进行观察,确保异常现象能够得到第一时间地解决。

总之,加强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是普外科优质工程的重要任务。它对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艾菊香.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以及护理干预[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27: 45-46.

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4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47-02

围手术期护理的概念诞生已有20余年,引起医学界极大重视,各大医院纷纷组织学习和实践,并且产生了积极效应,但在一些基层医院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现将围手术期的概念、内容和重要性加以归纳,以期与同行探讨并共同提高护理水平。

1 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概念

1.1 围手术期概念 围手术期(perioperative period)一词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历史文献中,1981年Doland.s医学词典对该词加以诠释,称围手术期是指“从病人因需手术治疗住院时起至出院时止的期限”。

1.2 围手术期护理概念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关于围手术期护理的相关文章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界对围手术期护理的认识越来越明确,围手术期护理亦指“从病人确定入院治疗时起,对病人从心理、生理、社会等整体护理,贯穿术前、术中、术后直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2]。另外有文章指出,围手术期护理是指病人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但是,围手术过程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3]。参考围手术期的概念,时间同样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2 围手术期护理内容

病人手术治疗如果想要得到满意的成功,既要有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也要有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护理水平,三者缺一不可。这其中,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较普通的护理技巧更为重要。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不同时间段对病人的评估、环境准备、心理准备、身体准备、器械与药品准备、健康教育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从整体的观念来考虑的,这与当今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吻合。有了这些才能确保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不仅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而且不造成心理阴影。概括起来,围手术期护理分三个阶段,其具体内容如下。

2.1 手术前期护理

2.1.1 手术前期病人的评估 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现病史和既往史,过敏史,心理状况,对手术的耐受性、各项化验和检查结果,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估。

2.1.2 手术前期病人护理内容

2.1.2.1 心理准备 心理护理的最基本措施:正视病人的情绪反应,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焦虑、感受或者疑问,针对性地给予支持和疏导。

2.1.2.2 环境准备 病房温度应适宜,保持在18℃-20℃,湿度50%-60%为最佳,减少陪护。对于新入院的病人,护士要让病人了解病区环境

2.1.2.3 身体准备 向病人讲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帮助和督促病人接受检查。皮肤准备:清除皮肤上的微生物,减少感染导致伤口不愈合的机会。病人清洁皮肤,修剪指(趾)甲,并备皮。呼吸道准备:主要措施是戒烟和深呼吸和咳嗽、咳痰训练。胃肠道准备:禁食禁饮、灌肠、放置胃管或肠管、排便练习。

2.1.2.4 手术晨护理 测量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注意有无异常。检查皮肤及胃肠道准备准备情况。嘱患者排尿,决定是否置胃管和导尿。取下发夹、假牙及身上饰品。擦去指甲油、唇膏、眼影等。准确及时给予麻醉前用药。

2.1.3 手术前病人健康教育 术前病人应掌握的术后基本活动方法有:深呼吸,有效咳痰,改变和肢体功能锻炼,练习床上大小便。

2.2 手术中期护理

2.2.1 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室应邻近手术科室和相关科室。手术室分为无菌区、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适宜温度为20-24℃,湿度为50-60%。

2.2.2 手术中病人的护理内容

2.2.2.1 手术的要求 总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舒适与安全;有利于充分暴露手手术区域,方便术者操作;对呼吸、循环影响最小;不使肢体过度牵拉或压迫而受损;肢体不可悬空放置,应有托架支撑。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2.2.2.2 手术野皮肤消毒 清洁区手术从中心向顺序消毒,污染伤口从周围清洁区开始,消毒范围应超过手术切口区域一定面积。

2.2.2.3 手术过程中的观察 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发现病人的不适或意外情况并迅速采取处理,防止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完成。

2.3 手术后期护理

2.3.1 手术后期护理评估内容 病人的麻醉恢复情况,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伤口恢复及引流物情况,情绪状态。

2.3.2 手术后期护理内容 生命体征与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异常情况的观察。术后常规护理和专科护理。康复训练技术实施与管理。维持内稳态平衡与良好的代谢支持。病人出院健康教育与家属康复知识实施教育,护士对所做护理进行效果评价和总结,提高护理质量[5]。

3 重视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的意义

围手术期护理的概念是从手术前准备与手术后护理发展起来的,但是许多护理问题贯穿于手术前、中、后三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而不能分割,因此,现已从手术前后护理扩展到手术前、中、后―围手术期护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要求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重视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既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围手术期处理学[M].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3.

[2] 王美德,安之壁.现代护理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0:7.

[3] 薛富善,袁风华.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6.

篇9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42~63岁,均为良性疾病。子宫脱垂13例,子宫肌瘤31例,子宫腺肌病8例;子宫大小正常12例,子宫大小如孕9~12周17例,12~16周16例, 18周者7例。合并糖尿病1例,均无既往手术史。于术后48h拔除尿管,术后住院7~10d,平均住院8.5±0.3d。5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无1例并发症。排气时间平均23.1±2.5h,术后均痊愈出院,术后8周门诊随诊阴道残端、阴道后穹窿粘膜愈合良好,宫颈无缺血、坏死。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新技术缺乏了解,担心手术成功率低,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疏导[3]。主动给患者讲解经阴手术的知识,介绍手术医师的技术和本科室的护理经验,让其知道新的手术方法既能免受开腹之苦,又能达到与开腹同样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医学美容作用。使其解除后顾之忧,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促进术后早日康复。情绪过度紧张影响睡眠者可给予安定5mg口服。

2.1.2 阴道准备 常规术前3 d给予1: 5 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并用0. 5%碘伏棉球擦洗阴道、脱出的子宫及宫颈,然后用甲硝唑0. 4 g塞入阴道1次/d,再行白带检查清洁度为Ⅰ度,无滴虫及霉菌感染。对子宫脱垂者,擦洗时动作应轻柔,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特别要注意窥阴器,避免损伤宫颈周围粘膜。

2.1.3 肠道准备 术前1日用15 g蕃泻叶泡开水服。对年龄偏大或体质差的患者, 蕃泻叶剂量要小, 并严密观察, 以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手术前一日晚八点肥皂水灌肠一至两次。

2.1.4 饮食指导 术前晚进半流质, 术前8小时禁食, 4~6小时禁饮, 避免因麻醉或手术中牵拉内脏引起恶心、呕吐, 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2.1.5 皮肤准备 鉴于阴式手术的要求及有阴式手术失败改为开腹手术的风险存在, 因此, 备皮范围为上至剑突, 两侧至腋中线, 下至大腿上半部的前、内、后侧( 包括会、臀部) 。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阴式子宫切除术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由手术室平车推入病房后,去枕平卧6 h,头偏向一侧,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对年纪大的患者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不易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全麻患者要注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未清醒者不能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2.2.2 留置尿管护理 术后需留置尿管48h,此期间应密切观察尿的颜色、量、有无结晶,保持尿管通畅,及时擦净尿管上的血迹及分泌物,告知患者由于尿管的刺激可能会有尿意等不适感觉,且勿私自扯拉尿管,以免引起尿道损伤,并嘱其多饮水。遵医嘱及时拔除尿管,拔尿管后督促患者及时排尿,注意其有无尿频、尿急等尿路感染的症状,以便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3 饮食护理 术后6h禁饮食, 6h后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饮食,避免食糖、蛋、奶等产气食物,以免引起腹胀。患者排气后可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普通饮食,注意少食多餐,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量,多饮水,预防便秘。

2.2.4 疼痛护理 术后24h内疼痛较重,可采取适当的心理安慰措施,转移注意力。随时协助患者更换,避免长时间的单一加重疼痛不适。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剂。

2.2.5 会护理 为防止切口出血,经阴手术大多阴道填塞纱布,护士应及时向患者解释填塞纱布的必要性,以免患者误以为术中纱布遗留体腔,引起纠纷。若出血不多, 24h后可取出。患者臀下垫一消毒会阴垫,以便观察分泌物及出血情况,保持会阴清洁干燥,用0. 05%碘伏棉球擦洗会阴, 2次/d,大便后及时给予会阴擦洗,以防切口感染。

2.2.6 与活动 术后2 h做被动活动,对患者下肢做环形按摩、挤压或轻捏大小腿肌肉,改善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术后4 h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足背屈及双下肢肌肉收缩活动。术后6 h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深呼吸,协助做好膝关节的屈伸等床上活动,可预防肺部并发症,促进肠蠕动减轻术后腹胀,同时预防压疮。

2.3 出院指导 嘱患者术后2个月禁止盆浴和性生活,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蹲、久站、提举重物等增加盆腔充血和腹压的动作,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预防感冒咳嗽。告知患者以后不会再有月经来潮,若阴道流血应及时来诊,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

3 讨论

通过对手术患者的成功护理,使我们护理人员体会到在开展新技术时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患者的护理应是系统的、连续的,又要有熟练的护理技术,要保证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不间断。对患者的护理应是全面的、整体的,包括身心两方面。作为妇科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患者,充分体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重点,这不仅符合患者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最终使患者达到身心康复。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切口小、疤痕小,不影响美观等优点。患者术中、术后痛苦较开腹手术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及感染机会少,因此,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加上术前术后对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夏恩兰.子宫切除术的术式选择[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5, 32 (5) : 269-277

篇1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2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24 h及48 h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1±0.21)vs(3.43±0.23), (2.61±0.12) vs(3.22±0.20), (2.50±0.14)vs(3.24±0.25),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9.72±5.63)vs.(98.28±5.91),术后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64±0.35)vs(1.10±0.27),(1.22±0.32)vs(0.69±0.11),(1.03±0.30)vs(1.64±0.46),(0.29±0.08)vs(1.18±0.41),(1.37±0.45)vs(1.90±0.46),(1.10±0.37)vs(1.33±0.52),(1.02±0.22)vs(1.1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舒适护理;普外科;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065-03

[作者简介] 史娟(1981-),女,河南南阳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普外科护理方向。

舒适护理模式是指通过兼顾整体化和个体化护理,使患者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的一种优质护理模式[1]。为探讨舒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笔者对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行普外科手术的142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来自在该院普外科进行各类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无法正确描述生理或心理感受的患者及合并心、脑、肺等合并症的患者。将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男性40例,女性31例;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49.7±5.4)岁;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24例,上消化道穿孔术20例,腹外疝修补术12例,胆囊手术10例,肝脾手术7例。

对照组男性42例,女性29例;年龄20~81岁,平均年龄(47.8±5.1)岁;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22例,上消化道穿孔术21例,腹外疝修补术13例,胆囊手术9例,肝脾手术8例。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方法,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护理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状况。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①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病情,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通过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手术设备、医师及麻醉师的综合情况、以往手术患者的治愈情况,消除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并指导患者进行术前训练。②术中护理:在手术环境方面,给患者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安静、温湿度适宜(温度25 ℃,湿度50%)的手术环境[2];进入手术室后,通过主动与患者交谈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其紧张焦虑情绪,合理调节手术,使患者舒适并能充分暴露手术野,配合麻醉师做好麻醉工作,手术中的护理要做到稳、准、轻。③术后护理:手术后积极配合医生做好伤口清洁及包扎工作,护送患者回病房后,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传达手术情况,做好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和并发症预防;对于术后疼痛难耐的患者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同时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法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耐心详细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后饮食和康复训练指导,告知患者对康复有利的饮食、生活方式和注意事项,为患者制定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定期随访,了解康复情况。

1.3 评价标准

①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后12 h,24 h,48 h 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0~10 分,0分为无痛,10 分为剧痛;②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7个项目,每项<2分为阴性,有患者在家属协助下进行自我评价[3];③护理满意度:参考《护理满意度量表条目权重》设计的服务质量问卷调查表[4]进行评价,包括态度、操作、宣教、环境及手术结果5项,每项满分20分。总分81~100 分为满意,61~80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24 h及48 h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评分均明显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富有创造性的新型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旨在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达到平稳状态,对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临床意义[5]。该研究以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71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为对照,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疼痛、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情况的干预作用,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24 h及48 h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1±0.21)vs(3.43±0.23),(2.61±0.12)vs(3.22), (2.50±0.14)vs(3.24±0.25),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9.72±5.63) vs(98.28±5.91),术后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64±0.35)vs(1.10±0.27),(1.22±0.32)vs(0.69±0.11),(1.03±0.30) vs(1.64±0.46),(0.29±0.08)vs(1.18±0.41),(1.37±0.45)vs(1.90±0.46)(1.10±0.37)vs(1.33±0.52),(1.02±0.22)vs(1.17±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上结果表明,舒适护理模式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外科手术除手术本身对躯体的创伤外,因手术引起的疼痛及应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疾病的恢复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个体化的护理,降低手术疼痛,减轻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一环。以往研究结果显示,舒适护理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还能改善其心理状态,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人际关系、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恐怖等负面心理[3-6],该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舒适护理能够满足患者心理、生理需求,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大样本、多方面的研究,如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情况,进一步观察舒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参考文献]

[1] 唱荣艳,陈芦斌.舒适护理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145-3146.

[2] 陈倩冬.舒适护理对手术患者术前应激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65-66.

[3] 李韡.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4,27(3):129-130.

[4] 冯志英,王建荣,张黎明,等.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63-66.

[5] 周迎春,金静芬.普外科全麻患者的舒适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