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的护理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腹部手术的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腹部手术的护理

篇1

[关键词]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尿潴留;腹部并发症;寒战

老年人有些重要生命器官发生退行性变化,对麻醉和手术的应激以及术后后愈合能力都低于中年人,加上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糖尿病等,因此术后护理问题较多。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康复和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下面谈谈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病人手术后更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忧伤、敌对和孤独情绪,而不良的情绪会给手术后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了解和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沟通,理解他们处境,尊重他们的人格,重视他们提出的问题,态度应热情、耐心,以消除老年人由于手术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同时应重视老年人对信息的需求并满足他们的自我护理需求,帮助老年人建立价值感和满足感。老年人多数不喜欢护士包揽全部的生活护理,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无用的人,形成消极情绪。临床工作中,我们应为老年人提供自我护理的机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诸如梳头、漱口、刷牙,自己按摩身体受压部位;理疗时让他们自己控制时间等,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找回满足感和自信心。

2重视内科病的治疗

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衰老,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如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等,而手术本身可诱发一些疾病或加重症状。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及速度;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血糖症状,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胰岛素。

3寒战的护理

术后寒战是腹部手术后常遇到的一种临床综合症。由于手术暴露体表引起散热过多,术中出血及大量输液,输血等冷刺激和对手术的紧张心理,使血汇重新分布,周围血管痉挛收缩而影响回心血量。老年人代谢水平较低,容易出现寒战,因此应做好保暖工作,手术后及时加盖被服或用热水袋保暖,各项操作都应集中进行,减少暴露患者的时间和次数。用阿托品0.01~0.02mg/kg静推或莫菲滴壶中加入,对寒战有良好的效果。

4尿潴留的护理

手术后输注大量液体,由于排尿习惯改变、麻醉、肌肉松弛,以及男性老年患者多伴有前列腺增生,所以术后尿潴留症状比较多见。护理上术后早期应指导患者利用条件反射练习床上排尿,让患者聆听流水声,热敷或轻轻地按摩膀胱区。必要时早行导尿术,解除患者痛苦。

5腹胀的护理

腹胀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症状,老年病人由于消化功能差,手术后肠蠕动恢复慢,因此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也可采用腹部热敷或频谱理疗等措施,促进蠕动恢复。另外低钾也可引起腹胀,应及时补钾。

篇2

甘肃省华池县妇幼保健站 甘肃省华池县 745600

【摘 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理念的进步,围手术期护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不仅要面对女性特有的生理结构,还要面对手术给女性患者带来的心理伤害,因此其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内容,围手术期护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疾病的转归和愈后。为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疾病转归的影响,笔者选用该院妇产科自2012 年1 月至2013 年3 月之间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0 例,施行术前评估、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心理疏导等一系列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疾病转归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科学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住院期间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程度明显提高。因此,全面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疾病的良好转归和愈后,并能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手术和疾病给患者心理带来的伤害。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围绕整个围手术期(即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辽开始至手术后康复的一段时间),进行科学全面的护理,其护理时间约为术前5-7 天至术后7-12天。随着护理观念的进步,围手术期的护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女性患者心思细腻、意志力较薄弱,一些妇科手术会造成女性患者身体的残缺如子宫切除、卵巢切除等,这就使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不仅要面对女性特有的生理结构,还要面对手术给女性患者带来的心理伤害,因此其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内容,围手术期护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疾病的转归和愈后。为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疾病转归的影响,选用我院妇产科自2012 年1 月至2013 年3 月之间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0 例,施行术前评估、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心理疏导等一系列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疾病转归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60 例,年龄在18 岁至56 之间,平均年龄32.5 岁,其中妊娠合并阑尾炎3 例,异位妊娠10 例,剖宫产20 例,子宫切除12 例,卵巢囊肿切除12 例,输卵管囊肿切除3 例。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7 例,合并心血管疾病者12 例,合并贫血者5 例,糖尿病者2 例。患者受教育程度从小学到大学不等。改组病例自患者入院至患者康复出院整个过程施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并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结果改组病例中无1 例严重术后并发症,轻症并发症都得到了及时的发现和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心情愉快,病情恢复良好。

2 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在护理中常常被忽视,很多患者的护理诊断都是建立在阅读医生病例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护士和医生的分工是不同的,护理诊断的内容是不同于医生的病例诊断的,这就导致患者的很多细节被忽略,因此在围手术期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亲力亲为的主动搜集全面的患者资料,并做好术前评估。其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受教育的程度、心理状态、性格、精神、营养、末次月经、生命体征等。患者的既往病史是术前评估的关键,如合并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要及时掌握病情,并根据医嘱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便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前要明确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的目的,了解拟行手术的名称、手术日期和麻醉方式,并检查患者术野皮肤的状况,了解术前相关检查和检查结果。我院在患者入院后进行手术前由护理人员进行一次术前探视,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一般为20-30 分钟,根据探视结果,作出术前评估,并制定出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由高级护士和护士长审核,确定护理措施的实施。

术前评估是对患者手术前的阶段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对提高手术护理的质量,确保手术安全意义重大。

3 术前护理

(1)心理支持。手术是一种心理应激,面对手术,病人都会有或轻或重的焦虑和恐慌,尤其是女性患者心思细腻、意志力相对薄弱,对于手术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也就更为严重,妊娠期的手术如妊娠期阑尾炎、剖宫产,女性患者出于对孩子的担心,在手术前表现出的恐慌和焦虑也就更为突出,轻者影响患者的正常起居和睡眠,严重者影响到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手术前的心理评估和心理支持至关重要。(2)术前并发症的护理。手术前按医嘱执行术前检查与检验,并对患者的术前并法症做好有效的护理,高血压患者按时按医嘱服用降压药,务必使患者的血压在手术前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心脏病患者应请专科医生会诊并给出医疗方案,在手术前使患者的心脏功能趋于稳定;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防止因血糖过高造成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贫血患者必要时输血治疗,血小板低于50x109/L 时按医嘱输入血小板;伴发呼吸道感染者积极采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择期手术待感染控制后进行,紧急手术在手术后采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睡眠障碍者给予镇静药物。

(3)术前皮肤准备。手术前检查术野皮肤有无瘢痕、破损、感染等,术前1 日主患者洗澡、洗头,做好个人卫生,术前备皮,腹部手术备皮的范围上至剑突,下至上1/3 处,两旁至腋中线,做好脐部清洁。

(4)肠道准备。不涉及到肠道的手术妇科手术,如剖宫产、附件切除等,手术前1 天可用开塞露或肥皂水灌肠,手术前晚流质饮食,术前8 小时禁食禁水。涉及到肠道的妇科手术,如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手术,术前3 天开始半流质饮食并口服消炎药,手术前2 天进食流质饮食,并与手术前晚清洁灌肠。

(5)手术当日的护理。手术当日需按照医嘱给患者注射麻醉辅助剂阿托品、苯巴比妥等,并放置导尿管,嘱咐患者做好个人物品的安全处置,进入手术室时进一步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和手术带药等信息。

4 术后护理

(1)术后一般护理。手术后患者回到病房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过床,并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选择不同,全麻患者,放置去枕平卧位,并把头偏向一侧,直至患者清醒为止;硬膜外麻患者去枕平卧6 小时;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去枕平卧12 小时。

患者进入病房后每30 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直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为止。

每日测量体温4 次,发现术后高热,及时查明原因并上报。每日查看敷料是否干燥、清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术后疼痛的护理。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必然出现的症状,一般在术后4-6 小时出现,当疼痛出现后,教会患者减轻疼痛的技巧,如进行深呼吸、分散注意力、听听轻音乐等,嘱咐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按压合谷、内关等穴位以减轻疼痛,疼痛严重影响患者休息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疼药物。

(3)引流管道及导尿管的护理。手术后要定时查看引流管道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色、性质是否正常。放置导尿管的要每日更换导尿袋,每日消毒外阴两次,防止上行感染尿道,拔管前2-3 天,应夹紧尿管,每2 个小时开放一次,拔出尿管后嘱患者多饮水并努力排尿,争取在拔管后的2-4 个小时内恢复正常排尿。

(4)术后腹胀的护理。术后肠胀气是腹部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顽固性肠胀气处理较为麻烦,严重者影响患者术后伤口的愈合,甚至引发术后肺部感染和下肢栓塞的发生,因此应积极预防。患者术后尽早进食和尽早运动是恢复肠蠕动的关键,没有涉及到肠道的腹部手术在术后8 小时就可以少量多次进食一些除牛奶、豆浆外的流质饮食,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肠胃功能,促进肠道积气的排出。患者术后应尽早运动,患者在术后8 小时就应该在床上做屈腿、翻身运动,术后24 小时督促患者在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下床运动,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并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理念的进步,围手术期护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护理工作也不仅仅停留在护理技术的层次上,而是向伦理、心理、人文关怀的深层次发展,而妇产科护理面对女性特有的生理结构和较为细腻脆弱的情感,应不断丰富围手术期护理的内容,提高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蒲莉. 整体干预对急性疼痛治疗的影响[J]. 国外医学. 护理学分册,2003,19(10):485.

[2] 吴蓓雯. 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探讨[J]. 实用护理杂志,2005,19(5):35.

[3] 石敏. 生活护理与病人心理效应的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1991,(04).

篇3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196-02

妇产科腹部手术在临床上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因腹部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患者术后易出现腹痛、腹胀、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心理与经济负担[1]。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在完成基础护理同时,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使之身心达到较愉悦的状态[2]。本文选取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57例,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其中:年龄在21-68岁,平均年龄为41.2±11.6岁。患者手术类型分为:剖宫产52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32例;卵巢囊肿切除手术17例;异位妊娠手术9例;宫颈癌根治手术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相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1)患者入院后,护士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并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及床上大、小便的方法。(2)常规给予患者行术前准备。(3)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遵医嘱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由于对医疗环境及医护人员均较陌生,再加之对预后担忧,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此时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根据患者文化程度、职业、性格特点等,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疏导[3],以缓解其恐惧、紧张情绪,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2)环境护理: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较舒适、温馨、安静的治疗环境,在病房中为其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将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调整舒适的状态,减少噪音,避免外来不良刺激,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及提高睡眠质量。(3)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负责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注意事项以及预后效果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对于腹部切口手术患者,饮食调节非常必要,护士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按照适度能量、低膳食纤维与脂肪、少量多餐原则给予个性化的饮食指导[4]。(4)护理:患者术后采用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方式,将床头抬高至20°,在双膝下垫一软枕,以放松腹部的肌肉,患者在咳嗽、翻身、大小便时,指导其用双手压于腹部,以减轻切口张力。保持患者衣物、床单清洁与干燥,避免切口感染。(5)疼痛的护理:术后护士要通过患者语言表达、表情、姿势等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积极给予镇痛治疗,鼓励患者以看书、听歌、深呼吸、想些美好事物等方法,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感。(6)切口护理:护士需认真观察切口恢复情况,对于贫血、水肿、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患者更要密切注意切口是否有渗血、渗液情况及切口张力是否增加等,对切口恢复不良患者,要给予红外线或微波热疗,以促进其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脂肪液化发生。(7)康复护理: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在床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与活动范围,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第二天即可搀扶患者离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与膀胱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8)术后并发症护理:对于腹胀患者,护士要加强基础护理,多给予患者翻身,并注意其的舒适度,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患者腹胀症状较严重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对发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并积极寻找发热引发因素,便于医生给予针对性治疗。对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可给予切口敷用庆大霉素,拆除缝线、清创,加用引流条等方法进行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把均数±标准差确定为参数数据的表示方法,参数比较行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而切口甲级愈合率却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女性患者由于其心理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更需要临床给予提供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以满足其心理、生理需求。优质护理是从细节出发,克服了常规护理机械性完成护理任务的缺点,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服务,注重患者生理变化与心理需求,在每一个环节均给予适宜护理支持,利于促进患者机体快速康复[5]。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而切口甲级愈合率却高于对照组,这与胥巧仙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了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医院的护理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静.105例老年妇女妇产科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05):98-102.

[2]崔雅云.浅谈妇产科手术护理[J].当代医学,2011,22(01):122-123.

[3]胥巧仙.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642-643.

篇4

【关键词】 腹部手术;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手术不仅对自身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性,而且使组织细胞释放大量致痛物质,刺激疼痛感受器官,引起疼痛[1]。尤其腹部手术患者,除了手术创伤外,大多数患者都会术后放置引流管,很容易导致术后疼痛感[2]。如果对于术后疼痛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很容易诱发应激,加速组织分解,产生不良情绪,影响预后[3]。现将2010年04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对症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3.5~58.4岁;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5.1~59.0岁。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对症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 健康教育 于术前,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包括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识、合理使用止痛药、对疼痛的判断和描述等,并建议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及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让患者认识到术后疼痛为正常的生理反应。

1.2.2 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术后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相应地降低了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护理人员给予及时的心理护理,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患者的不同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和教育,鼓励患者真实表达内心的感受,并表示出充分的理解,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其疼痛程度。

1.2.3 加强基础护理 手术结束后,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变化,切口是否有出血、感染等情况,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定期翻身,降低其疼痛程度。病室温度保持适宜,光线适中,保持室内安静,对室内进行严格消毒,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指导患者进行一些降低疼痛的方法和技巧,并适时通过合适方式,进行注意力的转移,减轻疼痛程度。

1.2.4 止痛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护理人员要了解止痛药物的药理活性,了解其适用症及不良反应。尽可能使用较小剂量,达到较好的止痛效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量用药,对于病因不明确的疼痛,不能滥用镇痛药物。服用止痛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1.3 观察指标:

1.3.1 VAS评分 于术后24 h和48 h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其进行评定,分值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高。

1.3.2 疼痛护理满意度 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疼痛护理的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4.11±0.54 vs 3.25±0.42),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VAS评分明显降低(3.24±0.43 vs 2.01±0.23),P

2.2 两组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8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提高(95.0%),P

3 小结

术后疼痛是组织损伤修复的生理过程,由于传统护理中没有足够重视术后疼痛方面,患者往往由于术后疼痛,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等负性心理,从而影响患者的恢复。近年来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护理人员逐渐意识到术后疼痛护理的重要性[4]。评估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患者的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轻松的治疗环境,明显提高患者的痛阈值,相应地减轻疼痛程度。总之,术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了患者及亲属的认可,提高了护理质量[5]。

参 考 文 献

[1] 李柳芬.疼痛管理在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8,23(6):565,566.

[2] 王静.儿童疼痛评估工具及选择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10,24(7A):1698,1700.

[3] 胡淑萍.103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中国保健,2010,18(2):88,89.

篇5

关键词 腹部手术 便秘 护理

腹部手术后便秘,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会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影响切口愈合及身体的恢复。近10年内我们遇到15例,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5例中,男13例,女2例。年龄多数在45~65之间,以中老年人多。手术种类有胃切除、肠穿孔修补、肠肿瘤切除、阑尾切除、斜疝修补、子宫切除、剖宫产等,以胃肠手术为多。其中农民10例,会计3例,缝纫工2例。因我院地处农村,所以农民较多。体型较胖者9例,适中者5例,较瘦者1例。

症状:过去无便秘史,术后2~3天无大便排出,开始总认为是术后食少或禁食关系,未加重视,直至5天后甚至拆线后仍无排便,这才确认为术后便秘,其中5天无便排出8例,6天4例、7天2例、8天1例。同时有腹胀、腹微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精神不佳等症状,少数患者怀疑、害怕是手术有问题,引起心理不安。

便秘原因:根据我们的病例,结合文献资料,归纳起来有:①患者术后怕刀口痛、怕切口裂开、怕出血、病房排便怕羞、不愿期下床活动、卧床不翻身等心理;②术后饮水不足,含纤维的食物太少,使肠内容干涩而便秘;③硬膜外麻醉或用吗啡类药物,抑制肠蠕动;④术中操作过猛、牵拉挤压过重、肠管暴露腹外时间过长、缝合结扎过紧等,均可致肠微循环与功能减退;⑤术后出血、发热、脱水等变化,个别因胃肠减压失效,未及时发现纠正,影响功能恢复;⑥年老体衰、功能退化、活动较少、体质肥胖、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因素也影响胃肠功能。有的患者由2个或2个以上原因引起。

护 理

我们的方法是:①首先解除患者害怕、怀疑心理,促使建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②吃有利排便的饮食,同时多喝水,多吃香蕉等水果;③扶助下床活动,协助在床上多翻身;④腹部按摩,在腹部上下、左右、旋转的轻推轻揉,每日2次,每次10分钟,2001年白氏[1]报道效果良好;⑤腹部温热敷,每日1~2次,促进肠蠕动;⑥嘱患者晨起自做缩肛运动10~20次,晚睡前用毛巾按摩10~20次;⑦腰背部拔火罐或取气海、足三里、大肠俞等穴位针灸,可增强肠蠕动;⑧民间方法,用白萝卜煎汤内服,效果良好,还有服麻油、蜂蜜等,我们未用;⑨治便秘的中西药颇多,有大黄苏打、番泻叶、麻仁丸、肠清茶、果导、开塞露、便塞停、甘油、硫酸镁等,可内服、注入、灌肠等,虽有效果,但有不良反应与依赖性,笔者应用较少。

结 果

15例经综合治疗,最快1天即排便,最迟4天,多数在2~3天内好转。排便后患者感到周身轻松、食欲增加、精神焕发。未见并发症,也未影响切口愈合。但是住院时间延长约5~8天。随访大多数患者大便均能正常排出,少数老年人仍需辅助治疗。

讨 论

我院外科每年腹部手术较多,术后多数无便秘,10年内只遇15例,发生率不太高。其原因可能与病人多为农业劳动者有关。2003年丁氏[2]等报道骨科手术后并发便秘率达80%,显然较高,可能是骨科手术卧床时间长,排便姿势改变等因素有关。

腹部手术后便秘的原因,我们认为与患者年龄、体质、精神因素、病种、麻醉、手术操作、术后变化等综合因素有关。术后胃肠减压的好坏,能决定并发症的多少与轻重,而减压的实施又是护理中的重要工作,所以我们体会减压要及时、准确、通畅、定时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意外。

便秘的治疗方法颇多,难度不大,效果良好,对腹部手术后便秘的治疗,我们认为重点要放在预防上。从多年术后护理中体会到,早期下床活动,是极好的预防法,能增强血液循环、增加呼吸量、促进肠蠕动、防止静脉血栓、加快机体各部机能恢复,有利刀口愈合,减少肺炎、尿潴留、便秘等并发症,这应该成为护理重要的常规工作。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76-01

进行开腹手术是目前医学上对妇产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1],术前对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注意事项,手术中保证无菌操作来降低手术风险以及术后对于切口的周到护理来防止感染和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等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发生手术并发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妇产科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进行有效的护理。本文便搜集整理了我院自2010年9月份以来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所进行的具体护理举措以及研究成效,现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搜集整理了我院自2008年9月份至2013年9月份妇产科收治进行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共180例,其中有刨宫产手术107例,子宫全切术56例,异位妊娠13例以及宫颈癌根治术3例和卵巢癌根治术1例。180位患者中年龄跨度为22岁至63岁,平均年龄为43.5岁,术后共有2例患者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患者在术后住院修复时间最少的为10天,最长的达23天,所有患者全部为伤口愈合后出院。

2 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⑴饮食护理

手术之前在饮食方面进行合理的调节对于即将进行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更是要根据其身体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专业合理的饮食护理。一般而言,术前的饮食调节应当注重能量摄取的适宜为护理重点,具体的用餐细节则需要追求低脂肪、低膳食纤维的食物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节,在少食多餐原则的基础上使患者在术前的营养得以保证[2]。而对于那些身体比较瘦弱的患者则应当在术前加以能量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补充,从而使其体内的血浆蛋白水平得以提高来提高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促进切口的快速愈合。至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则需要通过饮食为主,药物为辅的方法来对其血糖水平加以控制。贫血的患者应当给予铁剂的补充来纠正其贫血的状况。

⑵健康指导

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将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等患者及其家属做耐心详细地讲解,对于那些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则需要提醒其在手术之前的两周内进行戒烟以把握好手术的时机。临近手术,护理人员需要知道患者依次进行好术前的各项检查工作。向患者耐心讲解术后有效咳嗽教导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对于保护腹部切口的重要性。对于备皮的操作要保证在患者进手术时的24小时范围内,备皮后保持皮肤的清洁以避免手术过后切口处出现感染。

⑶心理护理

为了消除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有必要在术前为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通过向患者介绍我院的医疗水平、先进的设备以及医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精湛熟练的操作技术来获取患者对于我院的信任,从而同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能够积极乐观的迎接手术。

2.2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务必保证手术整个流程的无菌操作,具体情况下可以选择进行横向切口以及减张缝合的方式,对于缝合资料的选择,在确保了彻底地止血操作之后再逐层进行切口缝合。手术过程中需要确保对患者的麻醉时效进行把握,整个护理过程需要做到动力尽量轻柔以避免造成患者的腹部组织出现撕裂并对切口做好保护工作,防止出现感染[3]。

2.3术后护理

⑴切口护理

手术完成之后,护理人员每天都需要对患者的腹部切口情况进行观察,根据患者自身具体的身体情况来选择敏感抗菌的药物。在对切口进行观察时要特别注意切口是否出现渗血,对于体型肥胖的患者需要对其切口张力是否出现了增加进行特别的关注。为了对患者腹部切口进行有效地保护,护理人员需要再向患者进行了解释征得同意后将其病床的床头抬高15°至30°的角度,并且在其膝盖下方垫个软枕来缓解仰卧对于腹部的张力压力。至于患者有咳嗽的欲望时则需要使患者采取平卧的,护理人员需要将双手轻压患者腹部两侧的部位以减轻咳嗽对切口处带来的张力。术后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水电解质以及维生素的补充。而对于那些较为肥胖的患者,则需要在手术后对其切口进行额外的红外线照射以保持切口的干燥,防止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情况,在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切口处出现脂肪液化或者是切口裂化的状况需要立即通知医生对其进行专业的处理。

⑵康复教育

手术过后的康复教育同样属于护理工作的主要部分,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在床上解决大小便的问题,并练习科学的起坐姿势来减轻对腹部的切口张力影响。并教导患者科学地使用腹带,对于腹带的松紧程度以及固定程度及时进行检查。此外,还需要注意对患者的相关穴位进行热敷等促进患者进行正常的排便等肠胃功能的恢复[4]。即便是痊愈后即将出院的患者仍需要叮嘱其避免过早进行剧烈的活动一避免出现切口撕裂的情况。

3 结语

通过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综合性护理来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通过与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引导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来促进切口的愈合情况。根据临床实践显示,对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手术进行专业综合的护理工作对于降低妇产科手术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并对缓解患者切口的疼痛感以及促进其康复有着显著的成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理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兴菊. 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 2011,27(17) :2672-2673.

[2]刘学梅.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围手术期护理[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25(01):413-414.

篇7

【关键词】 手术  疼痛  护理干预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持续疼痛能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与疾病的转轨有着非常密切关系。术后疼痛往往发生在麻醉清醒后,一般持续24-72小时,患者感到不适,会焦虑不安,影响休息和睡眠。疼痛若控制不佳,可导致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康复。鉴于疼痛对患者造成的多方面危害,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以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月选择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80例,其中胃癌根治术16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7例,肠梗阻手术21例,结肠癌手术12例,直肠癌手术6例。随即分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岁;干预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岁。对照组常规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的评估疼痛、完善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支持、提供舒适的治疗休息环境、合理应用止痛药物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的方法

        1.2.1术前教育认知干预:加强健康宣教,护士以解剖学、生理学医学知识为基础,对每位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天进行相应教育,让患者了解有关手术方面的情况,如麻醉方式、手术医师、手术前的准备、手术的方法、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时间、程度以及止痛措施。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疼痛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对术后镇痛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吸烟的患者要劝其戒烟,防止术后因痰多咳嗽而加重疼痛。

        1.2.2心理干预  患者的负性心理,可加重术后疼痛[1],因此,加强与患者沟通,做好安慰及解释工作,生活上关心、照顾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心理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患者对术后疼痛有控制感;术后及时止痛,以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焦虑和无助感,提高术后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1.2.3术前胃肠道准备的护理干预 术前充分的胃肠道准备,也是减轻胃肠道术后疼痛的重要环节。术前3日,要口服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术前1d~2d根据医嘱服缓泻剂,排空肠腔内积粪。术前1日嘱患者进食全流食,术前12h禁食,6h禁饮。术前晚和术日晨用2%温肥皂水给患者清洁灌肠,直到排清水无粪渣为止。术晨给患者下胃管和留置导尿管。以上均为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疼痛的重要措施。

        1.2.4疼痛的干预

        1.2.4.1术后的干预  术后病情稳定后,可取半卧位,减少切口的张力,改善呼吸循环,促进局部血供,减轻疼痛。任何卧位都要使病人感到舒适,舒适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不适。

        1.2.4.2创造减轻疼痛的环境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严格控制探访人数和时间。注意调整病房的湿度、温度,防止光线直射患者脸部。    

        1.2.4.3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适当的音乐,使患者心情放松,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疼痛感[2]。

        1.2.4.4触摸。这是人际沟通时最亲密的动作,是非语言交流的特殊表现形式[1],如与患者交流时可适时抚摸患者的手或头。

        1.2.4.5按摩疗法。对皮肤和皮下组织施以不同程度的按压,以松弛肌肉改善循环。通过按摩疗法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循环加快,促进致痛物质的吸收,提高局部组痛阈。指导患者全身循序渐进放松,平静呼吸,解除躯体和全身肌肉紧张。

        1.2.4.6协助家属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能帮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提高痛阈值        [3]。

        1.2.4.7药物干预  患者有疼痛反应时要及时处理,不能让患者忍受疼痛,以免引起血压和心率的异常波动。术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多在麻醉作用消失后,感觉开始恢复,切口疼痛逐渐加剧,尤以手术当天下午和晚间疼痛最剧烈,次日减轻[3]。当患者主诉疼痛时,护士要针对患者手术情况作相应解释并细心检查,排除加剧切口疼痛的其他原因,及时通知医生做好处理。遵医嘱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

        1.3评估方法

        采用的评估方法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疼痛,把疼痛强度用0~10级数字表示,并将其制成一个10cm的线形标尺。0为无痛,1~3cm为轻度疼痛,可耐受;4~6cm为中度疼痛,如跳痛、压痛等;7~10cm为重度疼痛,妨碍正常活动。并以0~4级评分, 评分高,疼痛明显。向病人说明评估尺的用途及用法,告诉病人准确评估自己的疼痛是帮助医务人员了解其疼痛的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消除或减轻疼痛,在术后由护士询问和记录每位病人的疼痛程度、分别在术后12、24、72小时评估记录疼痛的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比较( 例%) 

         

        2.2病人满意度评估(例/%) 

         

        3  讨论

        疼痛不是单纯的生理现象,而是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和文化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独特主观感受。胃肠道手术腹部切口较长,张力大,距离横膈近,持续的呼吸运动可引起伤口疼痛,尤其是翻身、深呼吸、咳嗽时,伤口疼痛加剧,患者因此而出现恐惧,害怕翻身和深呼吸,所以选择正确的可减轻切口张力,调节呼吸运动而减轻疼痛。护士为患者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并要让患者了解翻身及深呼吸的重要性,同时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持续时间及消失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并要求家属积极参与,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心理疏导及自我情绪调节是护士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情绪加强引导,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围术期维持心理平衡。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减轻对疼痛的敏感性。音乐疗法和放松技巧,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同时改善患者的心境,提高对疼痛的应激性。优美的旋律可以刺激脑垂体释放内啡肽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并可调节神经系统,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苏冬梅,范娇娥,刘广萍,等.实用疼痛护理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5-101.

篇8

关键词:腹部手术; 第1次下床活动; 护理腹部手术是普外科开展最多的手术,促进机体康复是术后主要护理措施之一。但术后由于患者下床姿势不正确,往往导致切口疼痛或虚脱晕倒,从而加重患者对离床的恐惧心理而影响机体恢复[1]。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能使患者自行自愿离床活动而又不引起切口疼痛及头晕恶心的方法,[2]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自2012年1月~12月施行的腹部手术患者500例,其中男246例,女254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40.5岁,平均体重58.8kg,术式:阑尾切除术160例,胆囊切除术220例,胆管切开取石术65例,胃肠道手术55例。离床时间:均是术后第1d,平均时间为术后(24±4)h,活动要求,患者生命体征正常平稳,无特殊不适。

1.2方法第一次离床活动患者的思想顾虑重,担心伤口疼痛及出血或裂开,所以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讲解下床活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使其有心理准备并愿意接受,取得其配合后再指导下床,具体下床方法如下:① 先将引流袋内的所有液体倾倒干净,减少负重感,并用别针穿好引流袋固定在引流口更低处的衣服下摆处,防止逆流。②嘱患者屈膝将身体移至床右边,然后嘱屈膝右侧卧位。③将床头慢慢摇高至70~80°,床上休息5min后嘱患者两下肢缓慢放下床沿。④嘱患者借助右手支撑床面,起身坐于床沿2~3min。⑤如无头晕虚脱等不适症状,嘱双手按住伤口,慢慢站立,眼睛朝前方同时做深呼吸,也可借助背靠墙壁将弓着的躯体逐渐挺直,再行迈步走。

上床方法如下:将床单位准备好,床摇高至70~80°,患者活动结束后坐于床沿,屁股尽量往后挪,左手抓住床头一角,右肘支撑床面,顺势将上身躯体呈右侧卧位半躺下,将垂于床沿的下肢呈屈曲状提上床,最后将床头慢慢摇低,患者顺势转为平卧位。

患者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的整个过程,以患者自主活动为主,护士在身旁指导,必要时予以协助,以后的下床活动视患者情况由护士或家属协助,使患者对下床活动无恐惧心理。

2结果

我科自2012年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均采用此下床活动的方法后,无1例出现切口疼痛、头晕恶心现象,消除了患者畏惧下床活动的恐惧心理。

3讨论

术后患者的恢复是医护人员、家属、患者共同参与的结果,而早期下床活动是开腹手术术后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患者掌握一套不影响身体舒适感的下床方法至关重要,从而促进了患者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了肠蠕动,预防了术后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肠粘连、静脉血栓的形成、褥疮、肺部感染等[3],同时患者早期排气排便了,缩短了禁食的时间,机体能早日康复,同时也节约了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邢玉斌,季之欣,陈世平,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3.

篇9

关键词:腹部手术;手术室;院内感染;护理

腹部手术发生感染在外科领域中是较为常见的一个并发症,感染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手术失败。其中,手术室是在外科腹部手术中引起感染的一个高危科室,因此也引起了重视,对手术室的感染控制管理的加强、提高预防控制感染发生的意识,是医院对于手术质量管理的工作中必要的部分,对于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2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7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我院的手术室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并且根据手术室的质量控制提出的最新要求,对原先的工作制度进行改革,采取新的护理工作,并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以及培训,并重新进行布局,同时对手术室人员加强管理,严格落实消毒隔离的措施,严格地执行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技术,保证使新的工作制度得到充分的实施。

2 结果

观察组620例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率0.81%(5/620),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90%(18/620),对照组700例患者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43%(10/700),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4.14%(29/7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对于医院这一机构,手术室可以称为窗口科室,是一个医院的外科系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手术室也是医院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较的的科室。手术室与其他的医院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其和医院内的多个科室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所以说,手术室内的护理工作的质量会对一个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也是提高来院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以及疾病改善预后情况的关键因[3-4]。所以,合理的安排手术室的布局,对各个相关的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并注意严格进行无菌技术的管理,对手术室护士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培训提高,同时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也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关键,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医院院内感染,是必要的一个重要措施[5-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620例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率0.81%(5/620),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90%(18/620),对照组700例患者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43%(10/700),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4.14%(29/7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综上所述,对于腹部手术医院感染的预防,是一项重要同时又比较持久的医院护理目标,其中引起医院感染的环节有很多,而且每个环节又是相互连接的关系,医院的手术护理工作则始终贯穿在预防感染的各个主要的环节,因此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对预防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从而有效地防止腹部手术院内感染的发生[7-9]。

参考文献:

[1]管向东,唐朝霞.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09:874-876.

[2]陕飞,季加孚.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04:340-343.

[3]黎晓彤,张吉银.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01:164-165.

[4]Santosh Shrestha,Akiko Kisino,Makoto Watanabe,et al.Intestinal anisakiasis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conservative therapy:Importance of clinical diagnos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02:598-602.

[5]Takayuki Yamamoto,Toshiaki Watanabe.Surgery for luminal Crohn's diseas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01:78-90.

[6]Yonghoon Choi,Gyuwon Kim,Chansup Shim,et al.Peritonitis with small bowel perforation caused by a fish bone in a healthy patient[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06:1626-1629.

[7]丁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在妇产手术中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01:153-154.

篇10

关键词: 手术时间 全麻 腹部手术 康复 影响 护理

Effect of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on Recovery after Various Abdominal Operation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nd it’s Nursing StrategyZHENG Wen-ya,WANG Jian,YAO Man-lingAbstract:Seventy consecutive cases undergoing abdominal oper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Through analysis of som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dex ,it is discovered that long-duration has negative effect on respiration,digestion,physiological response and recovery of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 The quality of recovery of those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operation can be improved by accelerating discharge of anesthetic drugs,improving respiration,exciting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emphasizing comfort nursing.

Key word:Duration of operation,Gerneral anesthesia, Abdominal operation,Post-operative recovery,Effect,Nursing

手术时间作为一个影响全麻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大家的重视。随着现代外科医学的发展,施行外科手术的时间较以前有所缩短,但在现有的条件下,手术时间仍是困扰目前全麻术后康复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课题从7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入手,通过对不同手术时间患者的术后各项康复指标的观察和对照,明确了长时间手术对术后 康复所造成的不良方面,由此,我们主动地采取了一系例对应措施,在提高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下面就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 1 临床资料 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共70例,男性31例,女性39例,术前均无严重的心、肺等疾病,按照手术时间长短分为二组,每组35例。第一组手术时间≤2小时,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为57岁,手术方式为胆道手术15例,结直肠手术8例,胃切除5例,肠粘连分解术3例,肠套叠松解术2例,脾切除术2例。第二组手术时间〉2小时,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为61岁,手术方式为胆道手术13例,结直肠手术10例,胃切除8例,胰脏手术2例,门高压手术2例。

1. 2方法 对二组手术患者在术后第一天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内容包括咳嗽、咳痰、气

促、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咽喉疼痛、腰背酸疼,根据症状自评量表[1](见表1)进行打分。并在术后几天跟踪观察自主活动(功能)恢复的时间,包括翻身、起床、肠蠕动、进食情况,依次根据恢复时间段制定五级评分标准(见表4)进行打分,然后将二组数据用WILCOXON检验处理,见表2、表3和表5。

表1 症状自评量表5级评分制

表2 二组症状程度对照

表3 二组症状程度对照

表4 自主功能(活动)恢复时间的评分标准

表5 二组自主功能(活动)恢复时间比较

1.3 结果 从表2和表3可见,二组在咳嗽、咳痰、胸闷、腹胀、、咽喉疼痛、腰背酸痛方面,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从表5看,在肠蠕动、起床、进食恢复时间的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性。说明手术时间的延长,对术后机体的呼吸、消化、生理反应和自主功能(活动)恢复改变是很大的,影响了术后康复的时间和质量。

2.讨论和护理

2. 1 加快麻醉药物的排泄速度。由于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麻醉药物可导致通气功能不足,引起吸入麻醉药物排泄时间延长,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应用与吸入麻醉药物有协同作用,也可以减慢吸入麻醉药的排泄速度,[2] 致使术后麻醉药物长时间积蓄,影响术后呼吸、循环、消化等功能。因此,术后加快麻醉药物的排泄速度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为此,我们在术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2.1.1 加强保暖工作。由于腹腔内脏长时间的手术暴露再加机械通气的影响,体热的丢失常较显著,同时术中大量快速输血输液,都可以导致低温。低温抑制了全身的循环和代谢功能,使麻醉药物的排泄时间延长。因此,手术患者回到病房前,我们就应做好保暖准备工作,使室温保持在20-25。C,增加棉被和棉垫,如有条件,可添置电热毯保持恒温。

2.1.2 高流量吸氧。术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可加快残余麻醉药物从气道和血液中散发和解离。另外,也可及时纠正术后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因此,患者回到病房后,即给予〉5 L/min的氧流量,待呼吸情况、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稳定后,逐步减低氧流量,最后以低流量氧气维持。

2.1.3 维持循环功能。腹腔内的手术操作使下腔静脉受压,术中正压机械通气使胸内压升高,都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牵拉内脏、刺激腹肌均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使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影响正常的循环功能,这种不良影响常常延续到术后。因此,术后应加强对生命体症的监测,保持有效的循环功能,适当地加快补液的速度,一方面可加快循环代谢功能,使残余麻醉药尽快排除。另一方面,可弥补术中补液不足、失血、第三间隙形成引起的大量功能性细胞外液减少等导致的血容量不足。

2.2 积极改善呼吸功能。从表2反映出,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咳嗽、咳痰、胸闷第二组明显高于第一组,术后由于全身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不同程度地会抑制呼吸中枢而使通气功能减弱、潮气量降低和呼吸频率改变,加之,肌松药残余作用亦可引起不全呼吸道梗阻而导致通气不足,患者会感到胸闷不适,同时,长时间的气道插管,易刺激引起肺部感染致咳嗽、咳痰频繁,因此,术后积极改善呼吸功能很有必要。

2.2.1 有效的伤口镇痛。肺容量降低是术后肺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特别是腹部大手术后,因腹壁创伤、手术刺激、术后疼痛、腹带过紧等因素,使胸、腹的顺应性降低,膈肌运动受限,限制了肺的膨胀。[3] 有效的腹部伤口镇痛能恢复正常的腹式呼吸,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气功能,目前我院运用的椎管内或静脉内连续镇痛泵,镇痛效果持续、有效,缓解了疼痛反应对呼吸的抑制。

2.2.2 早期采取半卧位。患者手术回到病室后,血压平稳,神志清醒,应及早采取半卧位。由于腹部手术刺激、术后腹胀,膈肌运动受限,限制了肺的膨胀。早期采取半卧位,有利于膈肌下降,呼吸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腹腔渗液的引流,以预防膈下感染、膈肌痉挛对呼吸造成的不良反应,也能减少术后呃逆的发生。

2.2.3 促进有效的咳嗽排痰。有效的咳嗽排痰,可减少肺不张的发生,并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有效镇痛的同时,教会病员和家属正确咳嗽排痰的方法,可应用胸壁扣击法、腹壁保护法、喉部按压法、引流法来有效地完成咳嗽排痰。

2.2.4 加强膈肌功能训练。研究结果表明,[ 4]腹部手术后通气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腹腔脏器操作所致反射性膈神经传出抑制,特别是长时间手术患者,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膈肌功能训练,可加快恢复正常的通气功能。可嘱咐患者采取半卧位,指导患者缓慢用力深吸气,收缩腹部并缩唇用力呼气,每日训练3-4次,每次10分钟,以增加膈肌的运动,减少气道死腔,改善通气功能。

2. 3 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从表5看,肠蠕动、进食的恢复时间,第二组明显滞后于第一组。由于长时间的麻醉抑制、手术创伤,水、电解质紊乱,术后紧张焦虑、切口疼痛等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使胃肠蠕动在术后长时间受到抑制。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2.3..1 保持电解质的平衡。由于术中失血失液、术后大量引流液的流出,造成大手术后电解质的紊乱,如低钾、低钠可抑制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影响胃肠动力的恢复。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电解质的变化,根据情况,及时补充。一般呕吐、腹泻、肠和胆道引流所致的低血钠,为低容量性低钠,必须既补充容量,也补充钠。

2.3.2肠蠕动恢复的锻炼。一般术后1-3天,肠蠕动逐渐恢复,排气,腹胀自行消退。如术后数日仍未排气,听诊无肠鸣音,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在持续胃肠减压的情况下,可帮助腹部按摩,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作单向反复按摩,能促进的排气。鼓励患者作肢体伸屈活动,协作变换卧位。也可用针灸疗法来刺激肠蠕动的恢复。

2.3.3饮食刺激法。对于腹部手术的患者,早期恢复自行进食,对术后的康复很有帮助,胃肠道营养物质的摄入,可加强肠粘膜的屏障作用,防止细菌移位引起的感染,同时,也可预防胃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在临床上,一般待肠蠕动恢复,腹胀消退,才给予进食,往往使进食的时间被延后。为此,我们通过尝试,认为可主动通过饮食刺激法,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在胃管拔除后,可先给予少量温盐水,通过温度和渗透压的改变和刺激,以及通过吞咽、咀嚼等一系列消化过程,逐步激起肠蠕动反应,待肠蠕动恢复后,再过度到正常饮食。

2.4加强舒适护理。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在术后有比较多的不适反应,从表2看,有腰酸背痛、咽喉疼痛、胸闷不适等,因此,我们在术后采取了一系列舒适护理。早期采取半卧位、适时协助改变多卧位方式、配合多软枕衬垫身体支撑点、气垫床的应用,都能避免肌群、韧带、肌腱的过分牵拉伸长,缓解术后腰酸背痛。患者体力有所恢复后,早期督促四肢活动、端坐、行走可疏通经络、促进循环。留置胃管期间,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同时给予雾化吸入每日二次,既可稀释痰液帮助咳出,又可湿润温暖咽喉部,减轻疼痛,预防咽喉炎的发生。

3.小结

通过临床观察和对照,我们发现手术时间对全麻腹部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 的,特别是对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我们应高度重视,只有积极、及时、有效地采取一系例相应措施,才能综合提高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文源, 等症状自评量表. 中华精神科杂志,1986,19(5):121-293

2.3.谢荣主编. 麻醉学. 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1994,656. 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