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最容易对一个人的个性和认识进行培养,而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工作来说,数学教师应该根据目前教育的主要方向,对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以此来对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数学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经历相应的数学教育之后,所获得的相关数学知识,并且根据这样的教育,来对社会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数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首先是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基本的数学知识和相关的数学技能,主要指的是需要有能够适应日常生活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根据相关的数学技能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数学素养中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
2.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在一定程度的数学学习之后,能够根据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来对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观察和解释,并且在遇到相应问题的时候,能够自觉地利用数学方法来从数学方面对其进行思考,从这样来看,数学意识与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有着重要的联系,而数学意识的培养,除了基本的数学技能之外,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对世界进行思考,具体指的是将数学与相应的事件相互结合,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出旅游的时候说:“今天的天气真热,大概有35 ℃吧.”这样就体现出了一定的数学意识.
3.数学思考.数学思考主要指的是利用相关的数学符号和图形,来建立空g观念,并且对相应的问题,在合适的环境下演绎推理.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思考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在掌握相应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来进行数学推测,并且对别人的思考方式进行理解和沟通.
4.数学语言.利用数学能够简单而又准确地表述相关思想,主要含义是能够利用数学语言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并且能够与他人进行一定程度的数学交流.常见的数学语言主要包括符号和图形,而常用的数学语言交流方式主要包括听、说、读、写.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交流能力,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并鼓励学生将数学语言作为交流的主要工具.
5.数学应用.数学应用是进行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主要指的是利用数学来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根据所学数学技能的不同,所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也会有所不同,除了实际问题之外,也包括数学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而数学应用的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数学的含义和主要目的,养成利用数学的习惯,并且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够获得相关的数学应用能力.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当中获得数学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信息收集的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1.采用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数学教学.在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过程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新鲜的问题都非常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发展潜能是无限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学习好奇心,结合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创建合适的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比如在对“升与毫升”的学习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其中各种容量单位的实际定义,可以建立这样的问题情境:老虎和狮子比赛喝酒,老虎喝了6杯没有醉,而狮子喝了两杯就醉了,老虎和狮子的酒量谁更好?另外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同样容量的壶中装满水,再倒入不同大小的杯子当中,这样就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容量的定义,并且对不同的容量单位有着一定的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2.开展实践活动.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而数学应用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看来,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对数学的基本知识进行理解,才能在面对实际生活问题的时候,能够自觉地利用数学知识来对其进行解决.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所要学习的实际内容,开展相应的数学实践活动.比如在对加法和减法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的商品购买当中,通过钱币之间的交换,来对加法和减法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整个实践活动当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时期教育的主要要求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同时这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和方向,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创新性的培养来源于学生的质疑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还没有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对身边的任何事物都存在较大的好奇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来培养其质疑精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提问,对于理解不彻底的地方要敢于质疑.比如说在对应用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对常规解法进行讲解之后,引导学生对其他算法进行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碰到相应的问题后,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解答,这样其创新意识就会得到提高,相应的数学核心素养也会逐渐得到培养.
三、结束语
数学素养的本质是文化素养,其主要目的是开放学生的思维,在小学学习阶段来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数学意识进行培养,并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际生活问题进行解决,以此来提高其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把握住数学素养的重点,展开合适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篇2
摘 要: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优秀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人文性、思想性以及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主要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思想性
中图分类号:G416;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8-0010-01
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生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现阶段思想品德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在授课时通常是以讲述为主,因而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这门学科,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在2014年被首次提出来,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品格和能力。它指的是一个人必须全面地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思想以及价值观的发展。在教学领域中,它指的就是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体现在知识、技能的培养上,还要注重学生的内在思想品德培养,使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在实践中践行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不仅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要使学生的人格达到完善,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点就是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增加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使学生具有优良的政治素养以及心理品质。总而言之,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健康成长,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涉及很多方面,它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以及思想品格,与学生个人的发展、生命意义和价值紧密相关,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改革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将核心素养转换为学生的个人素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时,教师在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教师还要利用各种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材相结合,利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并将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这一观念牢记于心。教师在教学思想品德时,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要注重收集社会信息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不再是“死读书”。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即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想品德的教学不应该只是理论教学,还应该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没有提高,从课堂的教学、从考试成绩中是看不出来的。因此,要想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要想学生的道德水平有所提高,教师就必须定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时,教师在讲解过书本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关于法律的主题活动。教师先给学生一个简单的小案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让学生指出自己扮演的角色在这个案例中有哪些违法的地方或者应该用何种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学生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加强对书上的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反思自己有没有类似的处理不恰当的地方,或者以后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该怎样合法维权。实践对思想品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实践,书上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段文字,当学生需要时或者思想出现偏差时,他们是没有任何意识的,认识不到自己正在犯的错误,也不觉得自己的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后,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新的认识,会反思自己,并进行改正,从而会使自己的核心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是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思想品格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思想品德时,要注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信息,主动学习。只有如此,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培B目标。
参考文献:
[1]陆向红.初中思想品德课“人文课堂”研究[D].苏州大学,2012.
篇3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91-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无业可就”、“有业不就”和“错位就业”(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不对口)的现象并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高校一直以来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经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在职业素养上存在一定缺失,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知识转化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和运用所学知识、理论结合实际能力较弱、对企业忠诚度较低、沟通协作能力不强、表达能力欠缺、社会责任感不强等方面。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深入探讨职业素养内涵,构建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大学生具有“三自”、“三文明”、“三学”和“三创”的能力,从而达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和未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的,这将是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首次提出的,是指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的特征,对于核心竞争力的重视和研究,可将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问题转化为获取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进而赋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实质就是个人竞争力理论,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教育学理论成功结合的产物。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各种能力素质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优于其他学生的能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体,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六种能力:一是思维能力,这是大学生最为重要的智力资本,是学习能力、预测能力、分析能力、发现能力和解决能力的基础;二是意志力,是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坚定地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前进的动力,是行为指向的维持力;三是凝聚力,是与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目标而团结协作的程度,是对合作者的亲和力和维系力,是团队精神的体现;四是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基础能力上提炼和提升形成独有的,从就业到未来发展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的核心能力;五是创新能力,这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会做事、做好事的动力源泉,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六是创业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大学生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活独特性决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其独有的特征。
1. 独特性。核心竞争力与特定的个人相伴,其他个体因无相同的条件与环境,难以模仿和复制。同时,在竞争中更能体现出自身的核心专长,发挥独特的优势及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核心能力越突出,这种优势就越明显、越持久,竞争力越强,效益越大。
2. 异质性。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他在某一项工作中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应当领先于或区别于其他人,是决定其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决定了每个人之间的能力和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差异性。
3. 专业性。牢固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对大学生基本的要求,把专业变成业务和技术上的特长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认证,对拓展知识面,开发自身潜能和改善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帮助,是增强大学生竞争力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4. 实践性。个人核心竞争力作为个体独特的竞争能力具有实用价值,有利于个人和所在企业工作效能的提高,在为企事业单位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5. 三创性。即创新、创造和创业。大学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显身手,靠的是内在素质和发展后劲,这就必须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三创性最能突显大学生个体的独特性。
6. 稳定性。坚强的意志品格、专心致志的科学精神、诚信明礼的处世态度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磨炼和培养,也最不容易被别人赶超,拥有这样的稳定性就具备了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优势。
7. 时代性。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需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减弱,去寻找和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呢?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09]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2010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践行通知精神,向全国高校推荐“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项目”即“CCEP”项目,通过“CCEP”项目试点,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入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可达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目的。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在《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中将素质划分为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动机等五个方面,并提出素质冰山理论。该理论认为,职业人像漂浮在水中的冰山,露出部分是行为、知识和技能等,是显性职业素养;隐藏在水下部分占个体素质7/8的则是由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构成的隐性职业素养,是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的重要标准,如图1。
1.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定义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就是遵循职业素质养成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帮助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外在行为方式和内在品质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着眼于人的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培养内容以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信念的教育和培养为核心。
2.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有其自身的诸多特点:一是基础性,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优秀大学生以及大学生把职业素养转化为内在自我提高的水平,是未来事业发展的基础;二是实践性,以实践教育和过程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培养,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职业和事业发展的要求,且随着大学生自身需求
和社会需求而不断丰富完善;三是拓展性,良好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拓展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能帮助学生不断修正人生发展规划;四是事业性,大学阶段的职业素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理念,追求事业发展目标的信念,开阔事业发展的眼界。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构建
按照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和“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科研、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思想道德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知识技能实、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性目标。结合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实施主体和实施阶段等五个方面的要求,以高校教育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构建“课堂奠定、实训强化、拓展提升、行为内化”的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该体系改变传统的教育培养体系,以校企合作平台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素质拓展为提升,以行为引导内化为目标,为学生创造一系列学习体验的“四位一体”模式,构成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如图2。
1. 构建立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构成基础,应以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采用立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采用体验式、案例式、专题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将理论与实践技能教授给学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科学合理地设计规划人生等能力。
2. 构建实训式的实践培养模式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实际训练为主旨,开展丰富的实践培养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建立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此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工作态度、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意识。二是建立模拟情境,通过建立的模拟场景来充分营造仿真环境,进行未来职业的切身体验。三是加强实践实习,利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机会,在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形势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培养职业技能,掌握职业道德,丰富社会经验。
3. 构建灵活式的拓展提升模式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开放、灵活、互动的拓展训练科目。从“适应性素质拓展”到“提升性素质拓展”,从“感性基础”到“理性提升”再到“能力提高”,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的决策与执行力、组织与协调力、适应与应变力等。
4. 构建渗透式的行为内化模式
教育的成功之道是达到不教而教,即通过教育提升道德,达到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觉提升自身素养的目的。因此,行为引导内化手段和过程成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高校必须充分重视日常渗透式教育,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等环节中,捕捉每个教育契机,进行行为内化教育。通过开展感悟内化活动、“三自”行为自我修炼、“三文明”校园文化活动、“三学”学风建设、“三创”个性培养等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各方面行为的良好习惯,达到“知”与“行”的内在统一,实现行为内化为素质的培养目的。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运行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应以高校为主导,拓展整合运用企业、校友、家长等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实施全程、全方位、覆盖式教育。在全面实施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程中,形成“一二三四五六”机制。
“一理念”,即以学校的“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为统领,全面实施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基础”,即在“3+1”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在大学期间搭建理论知识学习平台和实践技能训练平台两个基础,经过系统培养,使毕业生力争达到零试用期就业。
“三融入”,即构建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融入于“三大”教育理念指导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大纲的全过程;构建职业素养教育“大德育”实践培养体系,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融入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构建职业素养能力认证体系,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融入于职业素养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全过程。
“四结合”,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相结合;坚持“高素质、高技能”并重原则,把“高素质”养成和训练工作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全面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坚持日常养成教育与集中训练相结合;坚持学校与“CCEP”项目合作原则。
“五联动”,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基础课程、职业生涯基础课程、心理素质课程为主导构建的四个课堂”联动;以基础项目训练为主体集中授课训练与开展定期系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执行力、创业能力等职业素养强化综合训练联动;学校与企业联动;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联动;各专业群之间、学院之间联动。“五联动”使多渠道信息相互交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共同拓展。
“六种力”,即通过学生职业素养行为引导内化训练,将职业素养要求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探索并建立适合本学院学生实际的职业素养养成训练载体,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意志力、凝聚力、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核心竞争力。
通过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训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我们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以及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大学生行为在个体和群体两方面互相促进影响的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中的从众心理,注重选树、挖掘和培养各层次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使榜样的力量发挥强大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进而培养出职业素养优秀的大学生群体,最终实现普遍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具有较强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华利,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体系研究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0-52.
[2]郭超,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工会论坛,2010,(5):97―98.
[3]马明辉,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层次分析研究[J],市场论坛,2006,(3):211―213.
篇4
关键词:信息素养;研究生培养;作用和地位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他对信息素养的理解包含3个层面:在具体问题中使用相关信息;具有运用信息工具和主要信息源的知识和技能;利用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我国学者一般认为信息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基本内容包括:要有信息意识、能主动鉴别各类信息、能对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能将有用信息融合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具有开发传播信息的能力等。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在全国高校开展文献检索与运用课》拉开了我国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序幕,体现了国家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高度重视[1]。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研究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造就具有认知技能、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研究生的重要手段。
1信息素养教育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1.1加强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将从学习、科研、文献检索和教书育人这4个角度,来探讨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 信息素养能力的高低是决定研究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从信息素养的定义看,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在知识海洋中学习并能获得有益知识的人。研究生信息需求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信息量大、学科门类多而且交叉性强,获的信息既要有溯源性又要有新颖性,要满足这样特殊的信息需求,研究生就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并且能对大量的信息加以准确地比较、分析、鉴别、吸收和利用,而不至于迷失在网络信息的大海中[2]。
2) 信息素养能力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有调查显示,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程度由大到小排序,前5项依次为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由此可见,信息素养能力在研究生科研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信息素养是其他几项能力的助推器和催化剂。此外,良好的信息敏感度和迅速的信息处理能力也使研究者能更好地把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难点和趋势,推动学术发展和理论创新[2]。
3) 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是增强研究生情报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信息利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研究生是图书馆里最为活跃的情报用户,是我国高校中最渴求信息的群体之一。研究生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这一群体素质高、思维活跃、专业基础扎实,他们也成为我国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群体之一[4]。然而现在许多研究生在获取文献资料时,常遇到各种困难。如有的研究生由于其文献检索知识尚不系统,对国内外一些重要检索工具掌握不熟练,检索技能欠佳,所以检索出来的文献往往和自己的研究课题关联性差,真正需要的文献检索不出来[4]。因此,很有必要在研究生中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信息检索、分析和利用的教育,节省人力、物力和科研经费,缩短科研进程。
4) 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教育符合研究生培养目标。
信息素养教育就是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研究生自我超越的创新本领。很多学生经过四年本科教育升入研究生阶段后仍不懂如何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写论文还需另外开课辅导。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由大学过渡到研究生教育后该如何发展,如何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科技快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短的局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这充分体现出在研究生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渗透信息素养培养的目的。
1.2加强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将从个人发展、工作组织、社会发展和信息演化这4个角度,来探讨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人权,是终身学习的核心要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通过一系列活动倡导和推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2005年,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召开的“国际高级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研讨会”中将信息素养称为终身学习的核心――“它能使人们在整个一生中有效地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以便达到其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它是数字社会的一种基本人权,能促进所有国家的社会内涵。”因此可以说信息素养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对研究生提出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
2) 从工作组织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是研究生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竞争手段。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成为继土地、资本、能源之后的重要资源之一,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成为当今劳动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无论是竞争性情报、知识管理还是学习型组织,其基本核心都是对信息的处理。研究生若要以后更好地参与信息社会的竞争,就必须具备这样的信息素养。它不仅能使研究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拓展研究范围,而且对以后的工作学习有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作用,也就是终身学习所强调的“自我导向学习”。
3)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是现代信息社会的本质和迫切需要。
大量网络信息资源的产生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网络阅读、网络出书、网络购物、网络娱乐和网络交流等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由于网络社会的特殊性,一系列随之而来的若干问题也将在信息发展过程中出现,研究生作为未来新知识和新文化生产传播的重要力量,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需要掌握信息素养能力,并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或解决这些问题[2]。
4) 从信息演化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成员面对信息爆炸的基本生存能力。
从信息的角度来看,特别需要信息素养的状况有两种:一种情况是信息特别少而且分布比较分散,这种情况下需要获取、集中、组织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另一种情况是信息特别多,已经到了爆炸的程度,没有信息素养的人会湮没于信息的海洋,这要求研究生除了要有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对信息进行鉴别、评估、分析、使用和创新,这也成为当代研究生能够走入社会的基本生存能力。
2信息素养教育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
2.1信息素养教育是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素质教育的核心
课程是一个国家“国民素养”最集中、最具体的体现,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课程设置则是教育目标真正落实的切实举措。信息素养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是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具有大众化教育的性质。人们往往倾向于把那些大众化性质的知识、观念、本领和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因此,信息素养教育应该体现在研究生课程设计中,且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广泛寻找可能的“载体课程”,将信息素养的教育目标、有关要素或某些方法整合于其中,构建一个课程体系[5]。
教育的基点应定位于培养人们从事终身学习的能力,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则对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因此,研究生素质教育还应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相连,从而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进行的,那么将信息素养作为对研究生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则准确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把握了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高校针对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应增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尤其是应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结构的基本支撑点并有机地融合到各门学科中,使之成为培养研究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教育的现代化和课程的自身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信息素养教育,并将其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2.2信息素养教育是现今研究生教育“基础学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基础学力”这一术语是由日本学者率先提出并使用的,按照日本学者国分一太郎《捍卫基础学力》一书最初的界定,基础学力就是作为一切学习基础的3R(读、写、算)技能及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联系到教学实际,所谓的“基础学力”也可以理解成为原典性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它的高低成正比,即基础学力与专业基础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合二为一的。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代表着全球无限增长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代表着它们对于社会生产、生活学习、教学研究的全方位渗透,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成为21世纪耳熟能详的词汇。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能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研究生就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素养与读、写、算等能力一起构成新时代研究生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学力。
3结语
高等教育中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合格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的“网络公民”,它不仅应被视为是对研究生基本文化教育的一种补充,还应被视为是在信息时代对研究生教育观念的重新定义以及对研究生教育过程的重新设计和构建。鉴于此,如何在这短暂而又学术繁忙的研究生生涯中有效地巩固和提升信息素养,我认为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方主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考虑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教学手段和学习途径:
1) 在公共课程设置上,要将体现信息素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且教师要有以信息素养为目标来设计课程内容的主动意识,不能片面认识信息素养教育(如唯技术论与唯计算机论)。如可开设计算机文献检索、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等课程,文献检索课有两大环节,即文献检索与文献利用,文献利用作为文献检索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既是对学生文献检索技能掌握程度的实践检验,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4]。
2)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力求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方向有效地融合起来。由于很多学科领域都具有自己特有的网站资源和数据库资源,因此可针对性地开设“课题查新”、“信息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等专题讲座,可采用讲授、实践与研讨三者相结合的形式;还可根据研究生信息素养上存在的具体问题,采用“理论+清晰演示+反馈和指导+后续发展措施”的模式,引导学生把信息理论和技能同各自专业的科研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提高运用信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充分有效地利用校园网络,或开设自己专业方向的学习论坛。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学习的过程中,可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索、整理、分类、排序、比较和对比信息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筛选、评价、推理和创造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道德、法律和法规,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
4) 目前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还处于各高校自行探索和实践阶段,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机制。这导致信息素养教育停留在原有的分散、无序和低效率之上,信息素养研究也只能处于分散的、单打独斗的局面[1]。鉴于此,可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组织机构专门从事信息素养教育和研究,站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前沿积极促进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各地的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协会则互通有无、共同推动信息素养教育的合作及经验交流。
面对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培养研究生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信息素养也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成为信息时代每个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希望高等院校更加注重把信息素养纳入到研究生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之中,使得研究生自觉主动地把提升信息素养作为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彭江山. 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理性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8(3):55-56.
[2] 龙承建. 论网络时代的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J]. 交通高教研究,2003(6):85-86.
[3] 孟万金. 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1(6):58-62.
[4] 沈梅,刘理顺. 对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J]. 图书馆学研究,2003(9):80-83.
[5] 张亚莉. 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73-76.
On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the Course of Graduate Training
LIU Dan-qing1, REN Xiang2
(puter School,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810000, China;
2.Research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篇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健康意识、维权意识和医疗需求等均在不断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不但要加强医疗法律法规和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医疗风险意识,强化伦理道德,提高临床技能和创新及写作能力,并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而且还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其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主题。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现行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主要采取学校与医院相结合的模式,从学生逐步过渡到医生,但目前还普遍存在重视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轻视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象。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服务性及社会性极强的科学,研究生进入临床阶段后,需要按培养方案进行严格的临床科室轮转培训,使其不但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而且还要懂得医疗法律法规、具有医疗风险意识和高尚的医德,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医疗法律法规教育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文化飞速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医疗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患者及其家属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由于医疗技术发展水平本身的局限和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医疗纠纷在所难免。因此,为确保医患双方的利益,在临床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医疗法律法规教育,使其懂得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医疗法规显得尤其重要,这些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等。同时,为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临床研究生还必须懂得和严格遵守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核心制度,如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知情同意签字制度,等等。
二、医疗风险意识教育
医疗风险是指医疗过程中不确定的有害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存在于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医疗风险意识指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行为时,对所承担风险的认识程度,通过风险意识教育可使研究生明确医疗风险观念,有效防范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学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按注册的执业地点、类别及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等业务,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是一种高技术、高风险的医疗行为。同时,有些社会不法分子刻意用各种手段进行违法活动,侵犯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合法权益的现象越来越多,加大了各种医疗工作的风险。
医学研究生社会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经历不丰富,加强研究生医疗风险意识教育非常必要,培养研究生在懂得和遵守医疗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高医疗风险意识,正确面对各种医疗问题,理智解决,学会保护自己。
三、科研诚信与伦理道德教育
医院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的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加强诚信教育,要求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具有坚定的科研意志,不怕困难、不怕失败,遵守科研道德,诚实、守信、求真、务实、严谨、淡泊名利、不弄虚作假。尊重前人的工作,不能抄袭或剽窃他人的成果,不把一切成绩据为己有。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诚信是学术道德的基本原则,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医学研究生今后的工作对象是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不仅要治疗患者生理上的疾病,还要治疗患者心理上、思想上的疾病,这就要求医者不仅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素质,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在目前患者对医生信任度下降、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式下,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必要。要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医疗工作中,摆正个人利益,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个体的发展,又重视社会的整体利益,在社会利益中体现个人价值。培养研究生首先要有高尚的医德,把“救死扶伤”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献身医学,具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感,做到“三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具有爱心、耐心、同情心,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信仰和隐私保密的愿望。
四、临床综合技能培养
临床医学的本质是实践医学,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是目标中的核心指标之一。目前的临床研究生临床能力普遍不太高,临床知识视野狭窄,体格检查顺序不正确,手法不规范,病历书写不完善,病程记录不详,鉴别诊断依据不充分,病情分析缺乏逻辑性等。医院必须加强临床专业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导师及导师组成员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带教经验。
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可由有关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各科室负责人或导师本人主导,制定全面详细的临床能力培养方案,严格要求研究生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全面的临床操作训练。要求临床研究生定时定点查房,接触患者,从接诊、检查到治疗,从门诊到病房,完全按整个医疗程序培训;要求研究生动手锻炼,规范基本操作;要求研究生珍惜临床实践和操作机会,跟随带教老师值班,掌握诊疗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在临床技能培训过程中,让研究生参加科室的病例讨论、术前讨论、会诊,以便获得各种临床经验和教训,掌握本专业常见病的诊疗技术。对于医疗病历书写
转贴于
质量的培养,最好根据病历情况进行个体化教学,认真检查研究生书写的病历,一对一指导,因人施教,及时纠正错误。
培养研究生临床能力,医院要健全严格的临床考核制度、临床能力评价指标、考核指标和具体考核方法,定期进行考核,客观、有效、公正、公平、规范地评价。建议分学科系统进行,各有所不同或侧重,如外科系统主要考核手术操作,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考核评估,内科系统主要考核辅助诊断方法及有关检查。
五、创新与科研能力培养
科研能力培养,是医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是出医学人才、医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科梯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最好的办法是从事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临床阶段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医院要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为研究生进行科研实验提供条件,组织研究生选修科研设计与方法的课程或参与有关的科研讲座,参与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掌握必备的科研知识与方法。同时完善培养的激励机制,对有创新思路的研究生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激发创新意识,催生创新成果。
指导老师要启发、诱导研究生对科研选题的思考,鼓励主动寻找方向,主动寻求答案,寻求解决途径。老师不干涉研究生对实验设计的想法,鼓励有独立见解,但要关注,放手不放眼,不能由其胡思乱想,要有科学的态度。选题是保证课题质量的基础,要求研究生在查阅本专业领域和相关专业领域文献资料达一定数量之后,结合文献和临床实际,考虑有无创新性来确定科研选题。注重选题与临床的关系,与过去和将来研究的联系,确保科研工作的连续性,以形成系列研究,既易于出成果,又易于提高临床医疗水平。研究生开题后,管理部门和指导老师要严格监管科研实施的每一个过程,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和指导。
六、研究生学术论文撰写能力培养
研究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写作能力的高低可作为衡量其成熟度的标志,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论文的撰写,是研究生所做工作和进行科研的总结,是多年学习成果的最终体现。论文的题目、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语等每一个部分各有要求,论文要有创新性,文字要明白、通畅、精炼,反复修改,达到发表水平。为了提高研究生论文水平,可组织研究生多参加学术会议,及时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最新情况,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医院可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研究生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评选优秀研究生可作为先决条件。
七、个人素质培养
新的医学模式涉及生物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与社会、人文及其他自然科学交叉、融合,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要求医者从心理、社会、环境等多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医院不仅要培养研究生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研究生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对哲学、历史、文化、艺术、伦理等各个领域均有所涉猎,具有人文科学的知识与素养。
1.着装举止
医疗工作中,医生的个人形像非常重要。要培养研究生注重仪容仪表,个人的面部、头发干净利落,不留长指甲,衣着整洁,举止端庄,态度诚恳,面带微笑,与患者谈话时视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适当安慰性接触患者,以证明自己值得信赖,有助于医患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2.沟通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在疾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医患间的沟通及交流障碍是导致患者不满引起医疗诉讼的首要原因。现在的患者应被看成是生物的、社会的、有主观意识的个体,有学者做了这样的研究,患者诉讼的主要原因80%以上是由于沟通和交流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医院要培养研究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可举办有关医患沟通的讲座和实地训练,或者组织研究生观看指导老师如何进行医患沟通,要用患者熟悉的词汇简洁明了地解释病情、治疗手段、检查目的等,熟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了解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医患间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拉近医患关系,可以避免或减少医疗行为中各种不必要的纠纷和事故,得到充分配合,利于诊断和治疗,出现问题时也能协调解决。
3.换位思考
人们的健康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患者对医
转贴于
疗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日俱增,医生不仅治病,还要“治人”,不仅是健康保健的提供者、决策者,还是健康教育者。“医者,非仁爱之心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指导老师不仅要做好良好医德、严谨治学的表率,还要培养其学生成为具有精湛医术、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仁心医者,学好做人,学好本领,大医博爱。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想一想,换位思考,不凭想当然地不征求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而实施治疗。多替患者考虑一点,双方矛盾随之减少一点,医患关系则会得到缓解。
4.正确处理几大关系
现阶段的研究生大多是199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整体协作能力不强,医院要鼓励研究生融入团队活动,正确处理几大关系,包括与指导老师的关系、与所在科室及轮转科室主任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关系、与同学、同事的关系。培养研究生尊敬长辈和上级,虚心请教、与同学、同事和谐相处,能在高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健康、开心、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
5.终身学习习惯
医疗卫生服务从形式到内容不断改变,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快就过时,医院要培养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自我学习技巧和阅读技巧,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不断补充新知识,不断“充电”,这是成为一个优秀临床医生的一个基本条件。
篇6
【关键词】钢琴艺术教育 心理素质 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15-02
钢琴教学和其他课程的教学相比较,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学习的时间往往比较长,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学习钢琴弹奏知识的过程,对老师和学生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引起广大音乐老师的足够重视。钢琴学习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灵感素质教育以及行为心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本文主要结合钢琴课程的日常教学实践,论述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钢琴艺术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期更好地提升学生钢琴艺术学习的效果。
1.钢琴技能艺术表演和灵感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
钢琴演奏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进行钢琴演奏的主要任务就是创造性的挖掘出蕴藏在乐谱符号中灵魂,并且通过演奏将这种灵魂更好的实现在音乐之中,从而创造出有感染力的音乐来。可以这样说,钢琴演奏的过程实际上是演奏者艺术创造的过程。成功的钢琴演奏不仅仅是要准确的将曲目演义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演者富有灵感性的创作表演来体现创作者的思想和曲目自身的灵魂,以达到丰富审美效果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得钢琴的曲目变得更加的动听、感人。所以在钢琴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灵感思维的培养,对提升钢琴艺术的表达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具体的实践中,直觉思维往往是以本能的感觉、条件反射的方式或者是经验的方式来进行表现的。从音乐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直接思维就是对于美好的音色等方面的体验的一种选择性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实践中,运用好感性、理性以及直觉思维的一些具体规律,对于更好的启发学生的灵感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去观看一些优秀钢琴演奏的作品,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钢琴学习同时也是非常枯燥的一个过程,老师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坚持,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励志性的影片给学生观看,如《海上钢琴师》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钢琴技能感觉和智慧心理素质教育
在钢琴艺术中,通过使用感觉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形式是十分丰富的。尽管钢琴艺术中缺少形如文字一样的逻辑性,但却有着符合情境的合理性,演奏者能够通过感觉来对丰富多彩的形象进行表达。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发现,感觉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上课发言积极主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当对于感觉思维较差的学生,必须进行感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智慧和感觉的心理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气息的力度结构来构建触键中的用力结构,帮助学生进行适度的调整自己的用力结构以达到适应情感的表演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加促使学生运用感觉来调整自身弹奏过程中的用力结构,从而使得自身的智慧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促进演奏效果的不断提升,帮助学生的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对于突况的应对能力。
3.技能规则和启迪概念式的学习心理培养分析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要具备高度的概括和综合理解的学习能力。这个过程的形成先是被动的由老师来提出相关的概念,然后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学习逐渐的领会到这些规律所共有的一些特性,并且在概念中对概念进行理解体会,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钢琴学习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学习,这是因为要想熟练的掌握钢琴演奏的技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规则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从坚持规则要体验规则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钢琴演奏经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积累过程,这个经验上升的理论后概括起来,就会产生概念学习的结论,从而有助于学生自身钢琴学习体系的构建。
4.钢琴技能规则和学生学习行为心理素质教育的关系
在钢琴技能的规则训练中,还表现出了对学生心理直觉的规则承受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主要是表现在注意和意志两个方面。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将注意集中到自身的行为感觉以及视觉上,对自身的行为动作进行很好的控制。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注意规则的重要性,这是日常学习心理规则最为重要的一种心理能力。学生日常持久性的注意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意志,良好的意志是学生学习钢琴的持久动力,这种具有一定人格化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5.小结
总而言之,开展钢琴艺术的目标是要促使学生以优秀的心理素质来掌握钢琴艺术,同时也要通过钢琴艺术教育的形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在教学中,从事钢琴教育的老师要不断的发挥出钢琴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做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江雅雯;石家庄市儿童业余钢琴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王笑;建国六十年中国钢琴教育发展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王卓;积极品质对钢琴成绩的影响及教学中的培养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篇7
【关键词】计算思维 Visual Basic 能力培养 教学研究
0 绪论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掌握和应用好计算机知识无疑是当代大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教育部要求所有文科专业学生也都要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目的就在于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如今,很多高校把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当作非计算机专业的首选编程语言,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具有易学易用,可视化编程,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等特点,特别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作为入门编程语言学习。很多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认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不是自己的专业课,和自己专业又没有很大关系,因此,出现了厌学或者不学的态度。甚至有少数教师都没有给予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可以了。老师和学生的这种态度极大的影响了Visual Basic的教学效果。计算思维概念的引入能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性。
1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如同所有人都具备“读、写、算”(简称3R)能力一样,计算思维是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为便于理解,在给出计算思维清晰定义的同时,周以真教授还对计算思维进行了更细致的阐述:计算思维是通过约简、嵌入、转化和仿真等方法,把一个困难的问题阐释为如何求解它的思维方法。
计算思维是一种根本技能,是每一个人为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职能所必须掌握的。计算思维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但决非要使人类像计算机那样地思考。计算机枯燥且沉闷,人类聪颖且富有想象力。是人类赋予计算机激情,反过来,是计算机给了人类强大的计算能力,人类应该好好利用这种力量去解决各种需要大量计算的问题。计算思维是思想,不是人造品。计算机科学不只是将软硬件等人造物呈现给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计算的概念,它被人们用来求解问题、管理日常生活以及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计算机科学在本质上源自数学思维,它的形式化基础建筑于数学之上。计算机科学又从本质上源自工程思维,因为我们建造的是能够与现实世界互动的系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徐志伟总工认为:计算思维是一种本质的、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就像识字、做算术一样;在2050 年以前,让地球上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计算思维的能力。
2 计算思维教学现状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有关文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计算思维,但是贯穿了计算思维思想。《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目标是“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简单地说,是使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方法处理问题,这是计算思维的目标。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一门关于计算思维方法的课程,是典型的计算思维课程。它涉及大量的算法,像枚举、递归、回溯等都是毫无争议的典型的计算思维典型案例;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也都是计算思维。目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中关于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基本上都是潜意识的培养,没有明确提出或者重视计算思维的培养;
(2)对计算思维的概念还没有彻底理解,计算思维的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3)教学中注重技能和知识的培养,缺乏对编程思想的培养。
3 Visual Basic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实施
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经典算法、图形技术、生活趣味问题或专业问题设计应用程序。目标都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求解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计算机素质。VB程序设计基本包括语言基础、代码编写和算法设计,其中算法设计是计算思维培养的重点部分,但是由于这部分教学课时比较少,老师上课讲授完毕,学生只是理解了某种算法,而没能认真思考这个算法中的思想和方法论,没能上升到思想层面上。
(1)理论课程改革
理论课程讲授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讲完某种算法的理论之后,要能够结合学生能够理解的案例,将算法与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相结合。要注重体现计算思维和一般思维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和优点。例如:在讲解某一个算法时,要注意算法的优化,以达到锻炼计算思维的目的。
(2)实验课改革
实验课程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算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实验内容要把设计性实验的比重提升,并且尽量选取与本专业或生活贴近的问题作为实验内容,这样学生可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意识的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3)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改变以往的笔试考试方式,选用更加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比如: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笔试、课程总结论文等多种考核方式。可以选取一个或几个与授课对象联系紧密的实际问题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在学期中间就布置下去,让学生们自由结组进行课程设计的制作,最后让学生们进行课程设计作品上交并且答辩,这样避免了以往学生只是在期末进行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而真正让学生能够有时间去总结本学期本门课到底学了什么,怎么用,能够真正的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帮助,学有所用。
篇8
>> 漫谈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教学漫谈 对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漫谈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例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浅谈高中地理素养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漫谈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素养的养成 高中地理教学心得漫谈 漫谈衔接初高中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艺术漫谈 基于学科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探析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运用之地球运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06-17.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4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刘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辛涛,姜宇,王烨辉.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11.
[7]蔡清田.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5(4):6.
[8]王烨晖,辛涛.国际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模式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5(09):12~14.
[9]日本教育方法学会.现代教育方法事典[M].东京:图书文化社,2004.299.
[10]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研究”在我校启动.,2013-5~17.
[11]吴爽.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J].教育家.2015(9).
篇9
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它究竟会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并非我国单独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比如,美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起源于注重知识创新的高新企业团队,这些企业从用人所遇到的问题反馈到教育中,指出基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他们称之为“技能”。这些技能不是简单、具体的,而是在21世纪里必需的生存技能,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内容。再比如,从2009年起,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为期5年的“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它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台湾地区启动了核心素养研究,确立了专题研究计划――《界定与选择核心素养:概念参考架构与理论基础研究》(简称DeSeCo计划)。
分析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无论是由政府主导还是由民间组织来推动,全世界范围内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时展、社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它面向教育体系外的社会需求,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国际趋势。
我国也不例外。随着时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
同时,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教育要回应发展的难题和挑战,必须有新的应对措施。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它的构建“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介绍。
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成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强调跨学科,更重视综合素养
何为核心素养?它与过去我们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等是什么关系?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
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比如核心素养中语言素养的概念,已经不是语文学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语的概念,这里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会低一点,但对它的特点可以说得非常清楚,它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其实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作为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远超了语文的范畴”。
核心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
并且,“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这也符合我们的国情,落实起来更好一些。”刘恩山说,“我们如果强调知识的话,大家都会重视知识,强调能力的话也会一窝蜂,这个时候提出这个话题,兼顾了知识和能力,具有导向性。”
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
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
核心素养的作用以整合的方式发挥出来。尽管核心素养指标的内涵不同,发挥着不同作用,但彼此作用并非孤立,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整合性。
例如OECD指出,核心素养总框架包含了一系列具体指标,它们是整合在一起的,只不过在不同情境下各指标表现的程度不同。
澳大利亚梅尔委员会也提出,任何核心素养指标本身不构成一套独立体系,为了完成某一目标,素养应通过整合的方式发挥作用。
“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养成必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这也决定了对它的测量与评价必须具有综合性和发展性,对于课程设计与开发、教育质量评价技术等提出了新挑战。”张华认为。
核心素养体系将对课程、教学产生什么影响
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是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核心素养体系将会对课程、教学产生什么影响?
据《意见》介绍,核心素养体系将成为课标修订的依据。
在张华看来,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将会对我国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科学化产生影响。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确定课程目标以及各级各类教育目标的时候,习惯于将国家政策文件中的相关话语直接移植过来。这既导致课程目标或教育目标缺乏科学性且无法检测,沦于空泛与抽象,不能有效指导教育实践;又导致课程目标或教育目标缺乏针对性,无法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他期待,在适时引入“核心素养”这一体系后,课程目标能够进一步实现科学化。
刘恩山则认为,核心素养提出后,“目标更明确,因为这些要素提得更鲜明,它会把国家的教育方针突出表现在核心素养上,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框架内更明确地定位学科教育。每个学科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可以更好发挥出学科课程的价值”。他进一步解释,“它可以清晰地提示你,生物学或者其他理科,在科学素养之外能做什么,比如,生物学里有没有语言素养或数学素养的问题?过去很多人没有去考虑,今天作为一种核心素养提出,语言素养、表达交流的能力也要落实到生物学习中,所以我们要组织学生去合作学习,去探究自主学习,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语言、人际交往的目标”。
“原来的学科任务仍然在课程标准之中,在同样的课程框架里,如果把这个框架比喻为一栋四层的大楼,每层代表不同的学段,我们可以装入新的设备,让大楼变得更加现代化或者功能更加完善。原来的办公系统、上下水系统都在,但加入了电子传感系统,让大楼的信息沟通、时间利用率会变得更高,这些东西可能不是我原有的东西,它们就是核心素养。”
同样,这套系统可以加入生物学科,也可以加入历史学科,各学科都具有这样的功能,整个功能合在一起,就是核心素养。所以,“它不仅仅是单一学科的,还要有一些辅助材料来支撑,彼此都撑起来后,就会变得更好。我觉得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是相辅相成的,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又为核心素养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刘恩山说。
在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总框架完成后,如何基于指标体系确定各学段的核心素养及其表现特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做好不同学段核心素养的纵向衔接,就成为核心素养最终落实和培养的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核心素养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教育部将组织研究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个学段核心素养具体指标的主要表现及水平特点,实现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在各学段的垂直贯通。
篇10
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的框架并不相同,有的走的是“全面路线”――把学生的所有素养都包括在内,有的走的是“简约路线”――只涉及一些关键的、高层级的素养,但在核心素养指标的选取上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
近些年,我国也开始强调核心素养教育。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把“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作为十条措施中最为基础的一条,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北京市几年前就开始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工作。2012年,北京教科院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研制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27个学科的教学指导意见、学科能力标准及教学指南;2015年又出版了《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丛书》共19册。
近年来,北京市还依托成熟的市、区、校三级教研网络,充分利用教科研院所广泛、开放的教研体系和合作团队,开展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先后建立起了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2013年,教育部启动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研究”。该项目结合我国实际,从国家层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结构框架及相关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北京市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研究工作也开始进入新阶段。
2014年10月,为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北京市教科院还与培生公司合作,举办了为期3天的“于课程教学中培养和评价21世纪核心素养”的培训会,来自北京市10个区县和20多所中小学校的科研人员和教师近80人也到会聆听。
2014年11月,北京市教委印发中小学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禁止小学阶段进行统考、统测;并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物理、化学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成绩纳入中考评价体系;中、高考语文试卷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本次教改意见的提出,标志着北京中小学学科教学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