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向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特产经济来安花红SWOT分析电子商务
一、背景介绍
绿色的、健康的产品成为消费的主流,而地方特产则成为新的消费时尚。同时,开发当地特色也是能够很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特殊手段。2016年两会提出并讨论了关于发展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实现精准脱贫的建议。因此,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农民增收,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才是我们开展创新创业的开端。
特产是一种特殊消费品,它有很强的地域性,涵盖内容广泛,相对的市场需求很大。特色农业产业不仅仅指的是单纯的土特产。全国特产经济开发中心主任曹忠武认为,特产业已经衍化为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的新型混合产业,已经渗透、扩大到特色养殖、种植,名族特种工艺,特种文化产业,特产生态旅游,特产农业观光,特产药品保健业以及特产轻工业等领域,也就是说特色产业可以成为一个当地经济的支撑。
地大物博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特产资源,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所形成的广阔市场,使特产业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在黑龙江、吉林、山东、内蒙古等十几个省区,特产经济产业化的比重高居当地农业的20%至30%,在个别发展较好的市县,其比重已经占到50%以上。一个县发展了一个特产经济项目而脱贫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由于广阔的市场价值再加上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特产业,这不仅打破了传统的特产格局,而且开始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国流通大市场。但许多地方特色的影响力不大,由于当地经济与交通的闭塞,以及与城市的相对隔绝等原因,使得安徽和其他地区的许多特色产业没有能够很好的发展,例如,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的花红产业。
来安花红是安徽省的十大特产之一,有着很厚的文化底蕴,早在明嘉靖年间就有花红栽培,古人称之为林檎。同时,来安花红有着很大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且口感清脆香甜爽口。尽管如此,来安花红,由于城市建设等诸多因素,许多花红园被拆除,甚至一度荡然无存。从2009年开始,来安县开始重视花红的栽培和发展,并在“来安县复兴林场”抢救成功。随着近几年国家对特色产业的重视,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来安花红应该抓住时代契机,加大发展花红产业,充分开发和利用花红价值,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特色农业产业,以此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给当地农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渠道,从而实现以特色花红产业带动精准脱贫的目标。
二、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①花红销售市场尚未开发,拓展潜力大;
②来安花红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
根据食品检验,来安花红具有很强的营养价值,对人体百利无一害。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来安花红仅产自来安县,产品提供渠道单一,在对货源的控制方面难以掌握。
(三)机会(opportunity)分析
①来安县尚未将来安花红推向市场,花红市场一片空白;
②近年来,电商发展迅速,网络营销成为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四)威胁(threat)分析
①来安花红信息平台属于市场的空白点,所以会缺少可以参考的经营模式,运营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
②很多优异的的电子商业网站也冲击农业市场。
三、特产经济发展方向
(一)传统特产经济与现代电子商务相结合
传统的特产经济主要是依靠实体店进行销售,而近些年来,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如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图为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来安县经济的不断转型,再加上来安县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桥头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经济发展迅速,为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后备条件。本项目利用来安县自身优势,顺应时代潮流,打破传统零售模式,将特产经济与现代电子商务相结合,利用电子商务多元化、低成本、开放性的特点,一方面为生产者减少成本,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买方式。这不仅带动来安花红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物流业的发展,更进一步加快了来安县域经济的转型,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营销策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可以更好、更快的宣传来安花红,有利于提升来安花红的知名度和他的品牌形象。同时,电子商务的平台是一个双向的平台,它不仅仅作为一个单纯的销售平台,也可以成为众多广告商青睐的对象。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可以带领来安花红走向市场,将来安花红打造成独特的特产经济品牌,也可以将更好的提高来安县本身的知名度。这对于来安县政府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篇2
关键词:煤炭经济;产业结构;资源整合
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对煤炭产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长期以来,煤炭一直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70%左右。尽管新能源的开发有了新的发展,然而煤炭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这一战略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各种发展中所伴生的问题与现象也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国家已经着力对煤炭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煤炭产业的发展已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来抓。
一、我国煤炭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煤炭工业“多、小、散、乱”的发展格局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其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安全隐患增多等问题,使产煤地经济陷入了“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的资源诅咒之中。一是资源浪费惊人、综合利用程度低。二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且矿难不断。
1.资源浪费惊人、综合利用程度低
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煤炭产品的加工等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不少地区并不具备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对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于洗选、炼焦、发电等;而对于一些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且顺应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理念的开发模式,如工业型煤以及煤焦油深加工等,不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难以达到产业化发展。
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
煤炭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往往涉及到很严重的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由于煤炭产业的发展而滋生的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屡屡涌现。2002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费和生产强度持续增加,煤炭资源和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煤炭有效供给主要靠晋陕蒙地区,晋陕蒙地区的煤炭产量增量占全国煤炭总增量的80%左右,给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以产煤大省山西省为例,该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生态环境最差的地区之一。不少地区地表大面积塌陷,大气烟尘污染严重。
3.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且矿难不断。
由于煤矿分布点多面广,布局不合理,矿井基础差。不少企业为了压低成本,难以做到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维修,造成矿井隐患增加。煤矿往往缺乏安全管理人员,人才素质低,不具备应有的安全意识,不能接受正常的安全教育培训,这些状况均引发了煤矿安全隐患增加。
二、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向
1.对煤炭经济进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产业链条
从国家层面看,“十二五”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因此,煤炭消费增长速度减缓是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的煤炭供给,由于晋陕蒙地区的煤炭铁路运输“瓶颈”逐步得到缓解,积蓄的煤炭产能将逐步释放出来,西煤东调能力将大幅度上升,全国煤炭供给能力呈现出逐步增强走势,煤炭市场逐步转向供给过剩。同时,在煤炭产品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所占比重较大。“十一五”期间,虽然煤炭企业职工薪酬有所增长,但是大多数企业职工薪酬仍然偏低,“十二五”期间煤炭企业职工薪酬的增长速度将会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陆续出台资源税改革措施,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研究出台环境税和碳税,加大煤炭开采损坏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力度。煤炭产品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和税收负担的增长速度会超过煤炭价格的增长速度,若不推动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煤炭产业,实施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将打破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走势,导致经济效益出现滑坡。
2.加快资源整合,壮大煤矿企业规模,提高单产能力
煤炭资源整合对于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加快煤炭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煤炭安全生产根本好转的必由之路,是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煤炭利用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3.夯实基础,上标准,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通过多年来的煤矿整顿与关闭,我国煤矿安全基础得以整体提升,但威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面非常之多,这就要求煤炭企业强化服务,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结合我国煤矿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煤矿企业质量标准化建设促进标准化矿井进档升级,严把安全关,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坚持不懈地严抓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煤矿企业合法生产,确保制度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篇3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期;河北省;民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094-03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逐步进入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势极其复杂,河北省民营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受着巨大的冲击。“十二五”规划建议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为以内需拉动增长、以消费支撑的增长方式。民营经济在发展市场主体、增强发展活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明确民营经济在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与方向,深入分析其在现代产业体系下的目标差距,进而促进河北省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迅速
2009年,河北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04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速比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快0.9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1%,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河北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112.6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同比加快4.9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快1.0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3%,同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
(二)实缴税金微升
2009年,河北省民营经济实缴税金10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占全省全部财政收入比重为50.1%,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河北省民营经济实缴税金637.9亿元,同比增长25.7%,扭转上年同期的下降趋势,占全省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0.8%,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三)吸纳就业人员增加
2009年,河北省民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1411.2万人,比上年增长4.0%,占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1.0%,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河北省民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1419.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3%,占全省二、三产业从业的比重为61.1%,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四)营业收入趋势向好
2010年上半年,河北省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23630.1亿元,同比增长23.1%,增速同比加快19.9个百分点;创造利润2382.8亿元,增长19.8%,扭转了上年同期的下降趋势。
依靠中央和各级政府强有力的经济刺激计划,借助国内良好的宏观经济局面,加之河北省民营企业又能够主动适应市场变化,使得河北省民营经济运行中积极向好的因素不断增多,企业稳定回升迹象渐趋明朗。但是河北省民营经济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河北省民营经济将怎样发展,哪些因素将影响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方向的因素分析
(一)河北省民营经济行业分布对发展方向的影响
河北省民营企业进入的行业主要分布在传统行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加工制造业和采选业,如黑色金属、煤炭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业、纺织和服装业等。其次,在批发零售业、建筑及房地产业也有一定分布。新兴行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等,企业所占比重则非常低。钢铁、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已经成为河北省民营经济中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按照国际分工理论,需要进一步通过政策支持、资金的引入继续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使他们成为中国钢铁和装备制造业基地。所以,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定位上,不应盲目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应结合实际,利用现有优势,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地改造和升级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选择。要利用河北省在农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向京津提供畜牧、大棚蔬菜、果品、花卉等农产品以满足京津市场需求,在工业结构方面则可以积极地、有选择地吸收京津向外转移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甚至京津不再具有优势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河北劳动力成本低、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以低成本的产品逆向占领京津市场。
(二)宏观经济政策对发展方向的影响
在国家“增加投入,拉动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鼓励下,地方和民营企业抓住国家适度宽松金融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开展节能减排改造,加大结构调整,发展新型行业,固定资产投入普遍保持大幅增长,金融支持力度明显加大。2009年河北省民营经济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60.6亿元,同比增长30.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9%。其中,民营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87亿元,同比增长32.6%,增幅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7.8个百分点。同时,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呈现出数量增多、规模增大、科技含量提高的态势。2009年,在建项目25332个,新建项目21451个。投资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1423个,千万元以上项目8042个。从资金来源看,企业融资渠道增多,但企业自筹资金仍占主体,比重达69.2%;贷款比重有所上升,占12.0%。从投资方向来看,资金投向仍以工业项目为主,各地优势产业、地方特色和传统产业升级是投资重点。例如,邢台市内邱县建滔集团醋酸项目投资18亿元,投资领域向高端、终端产品延伸。保定巨力集团投资10亿元新建太阳能发电项目。
(三)区域布局规划对发展方向的影响
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对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规划。河北作为传统原料重化工、农业试验以及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在未来发展规划中将配合北京、天津地区建设,打造一个全新的加工配套基地,同时确保京津两地的“米袋子”和“菜篮子”,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河北省民营经济应根据“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的产业布局,调整方向和自己的比较优势,正确认识自身在“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圈中的功能、地位与作用,合理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调整目标,把河北省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与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结合起来,实施“两环”战略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双赢”目标。
(四)产业结构对发展方向的影响
河北省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虽然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总体来看发展仍相对滞后,民营经济呈现橄榄型格局,即“二三一”的格局。2009年,规模以上轻工业达到4685家,增加226家,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比重为28.5:71.5。河北省民营工业长期以来以重工业发展为主导,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抗风险能力差。随着节能减排力度加大,钢铁、煤炭、采掘等重工业都受到影响。并且,河北省民营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位于从属地位,发展受制于人,河北省提出的发展目标与发达省份相比,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次产业结构不协调,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和投资拉动,忽略第三产业发展,消费者收入有限而消费需求的拉动相对不足。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转为以内需拉动增长、以消费支撑的增长方式就必须协调三次产业发展。
(五)经济增长方式对发展方向的影响
河北省民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和劳动力的投入,即过分注重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利用,而不是注重生产率的提高,民营经济所依赖的经济增长驱动因素是粗放型而非集约型。钢铁、建材偏重的现象非常明显,仅民营钢铁企业一项就占全省工业总量的20%以上,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行业和民营企业仍占有相当比重。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扩大,国家和政府加大了对不达标和落后产能的淘汰,一些企业又遇到了市场萎缩、产成品价格明显下滑和原材料库存较多形成的大面积亏损的前所未有的双重困难。在原材料尤其是能源、资源日益紧缺,国家对高排放不断出台约束性政策的情况下,如果河北省民营经济再走过度依赖资源消耗来生产大量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就会陷入被动局面。虽然河北也有一些像新奥集团、英利集团、长城汽车、以岭药业等一批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占据行业高端的民营企业,但大多数企业的创新能力仍显不足。2009年河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六位,但新申请的技术专利数只排到全国第19位,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民营企业提升产业层次的瓶颈。所以,河北省民营经济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方向
(一)掌握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
河北省民营企业大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在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中缺乏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差。所以,要引导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由资源依赖向开放创新型转变,增强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企业的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和产业集群设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活、效率高的优势,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其次,鼓励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第三是推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战略技术联盟,让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创新合作中优势互补;最后要鼓励创办技术研发推广机构,使民营企业成为技术研发推广的主体。
(二)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
要坚持以城带产、以产兴城,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在一产方面,着重发展高效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和绿色安全、精特高蔬菜产业;在二产方面,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在三产方面,着重发展总部经济、商贸物流、旅游、文化、金融、保险、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形成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夯实城市产业基础。各地要因地制宜确立差异化发展模式,形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良好态势,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提供强大支撑。
(三)产业聚集,打造区域特色经济
围绕省政府确定的十大主导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搞好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引导中小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与大企业协作配套,走“专、新、特、精”发展之路,发挥比较优势,扶持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所以,在发展方向上要积极发挥比较优势,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聚集,抓住深入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和新民居建设的有利时机,推动项目向园区投放、工业向园区转移、企业向园区集中,引导分散布点的老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向工业聚集区聚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等重大项目使之成为优先产业、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字】:社区文化;新常态;方向
1、经济新常态与社区文化
1.1经济新常态
2008年以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一直保持着较为高速的增长,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也保持着较为领先的位置。但从08年开始,这一连续领先的状态被打断,各国的经济发展也一再陷入低迷状态,而我国也逐渐开始认识到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转变,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速度由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变为7%~8%单位数的中高速增长,要求经济结构升级,把第三产业等消费性、服务型的产业当作经济发展的主体。以上种种的转变都是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一种价值选择与判断,从我国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何种作用的转变来看,在经济发展上选择这样一种新常态的路径也是大势所趋的。
1.2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社会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 它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方式,大体上的理解方式就是在广义上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而在狭义上多是指一些文化现象。当前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时期,现在所提倡的使经济发展由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转变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其目的最终都是希望经济能够得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最终惠及人民,改善民生。而社区是社情民意、社会基层中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城市发展的微观状态。我们在走经济新常态的道路中,不可避免的便是让文化紧随而上,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打出“新”的旗帜。社区包含着不同层次的内容,因此所体现出来的社区文化也是不一样的,主要有市、区、街道三个层次,本文中所研究的社区文化发展方向单指街道层面的社区文化。
2、经济新常态下社区文化发展方向的选择
2.1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非传统产业,它的发展自身就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而社区文化更是文化产业链中的弱势群体。我们一直在强调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于文化产业也是如此。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要做到博采众家之长,吸收省内外、国内外符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利用与当今时展潮流相适应的文化传播载体――网络,使之对社区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发挥辅的作用。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的模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以互联网+为驱动,最终惠及民生,改善民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热词――经济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改革,无一不给我们的社区文化发提供新的路径,让我们乘着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走出一条现代化的社区文化发展道路。
2.2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城乡二元化的体制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然而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文化方面。社区有城镇社区与农村社区之分,而近年来的城镇化建设使大量人口由农村迁移到城市,他们在城市的社区中生存,带去的不仅是人力资源还有乡村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通讯事业的进步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因此乡村居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接受城市社区文化这种集教育、科技、娱乐为一体的社区文化发张方式;随着近年来的“民工潮”“打工热”的盛行,游走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打工者们,他们参与了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吸收了城市的先进文化,他们的流动使这种文化传入乡村,成为现代文明传播的载体,给新农村的建设添砖加瓦。与此同时,他们也把乡村所具有的睦邻友好、一家有事三家帮、庭院文化等生活方式带到城市社区,对于城市社区中闭户不见、互相都是陌生人的状态也有所改善。要想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文化发展方向就要坚持文化发展的先进性与创新性,这不仅符合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文化发展上走出一条特色化,符合本地区民情,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大城乡之间的互动,协调发展,在文化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吸收,这就一定要求了两方的工作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利用乡土气息、民俗文化、自然风光去吸引人群,这样的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繁荣发展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3文化享受均等化的发展方向
社区文化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下的一部分,而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能够让居民均等的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是建设社区文化的一大重点。文化享受的均等化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与强制性的施加到每个人的头上,而是在文化产品多样化并能够充分达到均等分配的前提下,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个人的文化需求为基准,以此来进行的文化产品的分配。而我国现阶段在社区文化均等化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在社区中忽视文化发展,图书馆,艺术馆很少几乎没有并且典藏量不能达到要求,文化表达方式单一这在根本上就没有满足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社区的文化服务本就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的限制,因此乡镇居民进入到城镇工作,生活后,由于户口的限制在原本居住的地方所享受到的社区文化并不能够跟随他们一起来到城市,而在城市中由于经济等条件方面的差异也不能够充分享受到社区文化的成果。我国提出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思路,最终也就是希望由经济发展最终带动其他方面发展,并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经济方面的发展,从事实现成果由全人民共享。所以在发展社区文化中一定要注重均等发展,实行普惠政策,优化公共服务的投入,可以与民营企业联合解决资金的投入问题,促进社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最终实现社区文化享受均等化。
【参考文献】:
[1]曹爱军 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
[2]刘宝顺. 我国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综述研究[J]. 管理学刊. 2010,(6)
[3]吴超 钟辉.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哪里[M].财经科学.2013,(2)
篇5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China has undergone profound structural change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gregated economy, which also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industry of finance. The article lays emphasis on the economic influence over economic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es, trade and consumption, and focuses on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y structure, facilitating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high-tech intensive enterprises and stimulating domestic demands to research on our substantive reform of finance in the future.
关键词: 经济结构;金融发展;改革方向
Key words: economic structure;financial development;substantive reform of finance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142-03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经济结构也经历了极为深刻的调整与变化: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此同时,1979年进行银行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金融也得到了巨大发展,金融深化程度不断升高。但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银行业竞争不足、证券业市场准入混乱等局面,并不能很好的为广大企业融资(苏勇、杨小玲,2010),在2008年金融危机笼罩的阴影下,更应进一步反思我国的金融改革。国内外学者的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发展对经济总量的影响,而经济总量的变化并不能较好的反映各个结构的发展演进。从经济结构调整入手分析我国金融发展方向更显得尤为重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则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保持持续发展的基点,因此金融发展必须围绕经济结构调整来进行。基于此,本文将主要致力于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而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探讨我国金融发展方向。
1 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已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大量的理论和跨国实证研究表明,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具有降低信息交易成本,动员居民储蓄,把储蓄资源配置到效率和回报较高的部门之中,从而促进投资、技术创新和生产率提高,最终推动经济增长(King and Levine,1993;Levine and Zervos,1998;Liu and Hsu,2006等)。近年来国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从宏观领域转移到微观层面(如行业、企业等)。Demirguc-kunt和Maksimovic(1998)利用30多个国家的企业层面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分析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出能够从股票市场融资的企业比不具备这一条件的企业发展得更快的结论。Rajan和Zingales(1998)通过产业层面数据研究认为,金融体系的发展会通过降低企业向外部融资的成本促进产业增长,因此在金融体系更为发达的国家中,依赖于外部融资的产业应该发展得更好一些。之后Beck和Levine(2000)的研究也同样得出了类似的结论。Wurgler(2000)研究发现:发达的金融市场有利于改善资本配置效率,从而能够为成长性产业投入更多的资本,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结构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和变迁过程就是经济发展过程的表现。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涉足金融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上,如米建国、李建伟(2002)、罗美娟(2001)、蔡红艳、阎庆民(2004)等。杨小玲(2009)的研究得出间接融资对产业结构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直接融资对产业结构优化作用不明显的结论。傅进、吴小平(2005)从资金形成机制、资金导向机制以及信用催化机制角度论述了金融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陈宝明(2008)通过分析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认为应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发展资本市场。针对中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彭建刚、李关政(2006)认为我国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有显著的影响。
已有研究注重分析金融对宏观、微观层次的研究,但关注金融发展对经济结构影响的文献不多,从经济结构调整角度来探讨我国金融发展方向的文献就更少。基于此,本文将主要致力于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而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探讨我国金融发展方向。
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2.1 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金融深化程度、银行部门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指标来反映中国金融发展状况。金融深化程度反映了金融的发展规模,以广义货币对GDP的比例(M2)来衡量;银行部门的发展主要反映了银行的规模,以国内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对GDP的比例(BANK)来衡量;股票市场的发展以股票市价总值对GDP的比例(STOC)来衡量。
2.2 经济结构指标的选取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的构成方式,它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动态指标,可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从一国国内生产总值来分解经济结构,则主要包括生产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及贸易结构。其中,生产结构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由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所占的比重偏少,2007年仅为15.3%,主要以自筹和其它资金为主,故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和消费结构3方面来分析经济结构的调整。
本文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Thir)来衡量产业结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出口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贸易结构变化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Tex)来衡量,这是因为高新技术产品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于一身,具有高附加值,应是我国今后大力发展的方向。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家庭食物支出在生活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相对下降,其消费需求将更多趋向于耐用品、文化教育、旅游以及产生对奢侈品需求增加,进而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启动农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巨大。故使用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City)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来衡量(Rural)消费结构。
2.3 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年限为1991-2009年。各变量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和《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10》。为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平减过的各变量数据取自然对数,建立模型如下:
InYi=?琢i+■?茁ijInXj(1)
其中Yi为经济结构调整指标,包括Thir、Tex、City和Rura,Xj为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包括M2、Bank和Stoc,其中本文实证分析中所采用的软件为Eviews 6.0。
3 实证分析
3.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在回归前,为了确保所考察的变量是平稳的时间序列,首先利用Dickey和Fuller(1981)提出的考虑残差项序列相关的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对于非平稳性的变量进行处理使之成为平稳时间序列。其中检验过程中的滞后项的确定采用AIC准则。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处理后所有数据在5%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同时也都是一阶单整的,这样就具备回归检验分析的必要条件。
3.2 金融发展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3.2.1 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回归分析 根据方程(1),以金融发展为解释变量,产业结构为被解释变量,对其建立回归分析方程:
InThir=-1.061+0.267InM2+0.354InBank-0.012InStoc
(-37.962) (3.867) (2.773) (-1.281)
(2)
R2=0.9162,F=47.3837(注:括号内为系数的t检验值)
从(2)式看出,各变量的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方程通过了F检验,且方程的拟合度较好,说明金融深化程度、银行部门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都会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但影响的力度和方向不一致。其中金融深化度和银行部门的发展会促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现实一致,因为金融深化度的提高一般会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银行业本身就属于第三产业,银行业自身的发展就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却没有推动作用,起到的反而是负作用,这与我国股票市场股指大起大落、存在着较强的“投机性”,而不是“投资性” 相关。
3.2.2 金融发展对贸易结构的影响 以金融发展为解释变量,贸易结构为被解释变量,根据式(1)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InTex=-2.695+2.938InM2+0.167InBank-0.012InStoc
(-26.959) (11.902) (0.367) (-0.364)
(3)
R2=0.928,F=245.48 (括号内的系数为t检验值)
从金融发展对贸易结构的影响来看,金融深化程度促进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优化了贸易结构。而银行部门和股票市场的系数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银行业和股票市场的发展并没有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这与现实生活也是一致的,因为高新技术行业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银行经营以安全性为首要原则,出于风险的考虑,银行部门不可能满足高新技术行业的资金需求。同时绝大多数高科技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贷款所能够提供的抵押担保十分有限,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证券市场中,虽然深交所在2004年5月正式启动中小企业板,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平台,但目前中小企业板块所能支持的企业数量有限,发挥作用并不大。以2007年3月21日数据计算,中小板121家上市公司发行总额仅占所有A股的1.31%,3277.22亿元的市价总值仅占所有A股总市值的2.7%,中小板公司发行总额、市价总值及流通市值占整个A股市场的比重仍比较小。
3.2.3 金融发展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以金融发展为解释变量,消费结构为被解释变量,根据式(1)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InCity=-0.74-0.575InM2-0.047InBank-0.005InStoc
(-31.003) (-9.754) (-0.4333) (-0.629)
(4)
R2=0.977 F=187.41 (括号内的系数为t检验值)
InRura=-0.557-0.478InM2-0.076InBank-0.011InStoc
(-17.193) (-5.982) (-0.519) (1.003)
(5)
R2=0.929 F=57.403 (括号内的系数为t检验值)
从式(4)、(5)可以看出,方程的拟合度较高,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都起了促进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个人可供选择的商品或服务越来越多,进而影响一定的消费结构;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消费信贷的方式鼓励居民跨时期消费,进而影响现在和未来的消费比例关系,间接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居民恩格尔系数的缓慢下降,使居民用于其它消费的比重上升,然后通过升级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刺激金融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4 从经济结构调整看我国金融发展方向
实证分析表明,金融深化程度的加深会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而银行部门发展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都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但是与贸易结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关系。股票市场发展仅对消费结构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则存在负相关关系,其原因在于股票市场的发展可以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间接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而股票市场上存在的过度“波动”现象,致使作为直接融资媒介的股票市场并没有能够有效发挥其引导资金流向、强化公司治理、优化产业结构等功能,而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的流向。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历史任务,200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而金融改革发展的重点应该围绕经济结构调整来进行,进而更好的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4.1 放宽和加大对服务业的贷款力度 要大力引导金融资源充分流向服务业领域,因为服务业具有推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加强国际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性作用(华而诚,2001)。而在我国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中,第三产业、私营企业占的比重很少。同时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的主要还是大型企业,而具有创新活力、能够反映产业发展方向的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并不能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来取得资金支持和较快发展,不能不说这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一大缺憾。
4.2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贸易结构 一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中都以低附加值为主,要优化贸易结构,就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本身所拥有的“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决定了银行不可能过多的涉足该领域,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问题的关键。而现行的资本市场体系单一,远远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难题,一是尽快完善创业板市场。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正式启动,截至2009年末,已受理223家企业的发行申请,36家企业挂牌上市,这为我国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平台。但由于目前创业板市场刚起步,因此目前急需完善其相关的配套制度措施。二是从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经验来看,风险投资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故要采取多种手段促进风险投资的形成和发展。
4.3 积极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启动内需 自1998年中央提出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以来,国内消费信贷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消费信贷市场发展速度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速度,一方面与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政府的政策导向以及金融机构长期形成的重工商业贷款轻消费贷款的理念密不可分。因此,开展消费信贷,扩大内需,除了应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进行结构性减税等措施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以壮大消费信贷主体之外,金融机构在当前需求不振、产能过剩的时代,金融支持重点应转移到突出刺激消费,调整生产结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上来。
参考文献:
[1]Beck,Thorsten, Ross Levine. Industry Growth and Capital Allocation: Does Having a Market or Bank-Based System Matter? [Z]. Mimeo, Finance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00.
[2]Demirguc-kunt A, Maksimovic V. Law, Finance, and Firm Growth[J]. Journal of Finance, 1998, (6): 2107-2137.
[3]Lveine R, Zervos S. Stock Markets, Banks, and Economic Growth[J]. The American Review, 1998(3):537-558.
[4]Liu W.C, C.M.Hsu. The Rol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Economic Growth: The Experiences of Taiwan, Korea, and Japan[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6(4): 667-690.
[5]Wurgler J.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58): 187-214.
[6]蔡红艳,阎庆民.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来自中国的跨行业调查研究[J].管理世界,2004(10):79-84.
[7]陈宝明.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篇6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原则;未来发展
21 世纪全人类世界突出三大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而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以及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面临着土地、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如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过程中与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关系,这无疑风景园林设计在其产生重要作用,风景园林设计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追求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以保证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设计和建设也成为现代风景园林师的重任。而同时我国风景园林设计面临来自城市化、生态观念变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挑战,因此,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必须坚持地域性原则、自然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并提出我国未来风景园林设计要坚持稳定性与多样性的有效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提高我国园林设计的环境效益,进而带动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一、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
(一)地域性原则
地域性原则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首要原则。从生态位原理的角度看,每个城市所在地域都有不同于其它地域的生态因子组合和生态条件,这就造成各个地域生态位的差异,形成了纷繁多元的生态世界。所以园林设计也应该遵循地域性原则。园林设计要遵循地域环境特性,要保持和维持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独特性,风景园林设计要根据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应该根据不同区域风景园林而有所变化,设计应遵从当地的土壤、植物、材料、文化、气候等条件,不应该因风景园林设计过分追求风景,而忽略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因此,地域性原则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最基础的设计方向。
(二)自然性原则
风景园林设计主张是自然性而非社会性或者非机械性的设计。风景园林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需要园林设计师从自然性作为第一性的角度出发,去设计出独特的风景园林景观,绿色生活是社会大众普遍的追求,是社会追求的主流自然价值观,所以园林设计也应该追求绿色自然的价值观,但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严重缺乏自然性,着重去追求社会效益,往往忽视了风景园林的自然性,这也是我国风景园林未来发展存在方向性问题。因此,自然性原则是风景园林设计的本质属性。自然与保护性地规划才最有能力实现风景园林设计保护地的宗旨,才能体现风景园林设计的自然性精神。
(三)多样性原则
大自然是广阔的,它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要尊重和维护其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就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笔者认为传统风景园林设计主要注重风景园林的视觉观赏为主,这往往导致风景园林设计师都采取环境修饰和注重美学价值,但随着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的变化,风景园林设计要采取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方式的设计理念,积极遵循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多样化特性,多样性也积极为风景园林设计奠定了基础。所以多样性原则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外在要求。
(四)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应该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思想。“3R”,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是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 3 个重要的方法。这也是对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遵循“3R”原则,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不断深化,这对于风景园林设计业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风景园林设计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风景园林设计的可持续原则的基本方法,同时要坚持园林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因为风景园林设计要服务社会,增加大众的社会审美价值观,树立社会主流生态价值观念。
二、风景园林设计未来展望
第一,风景园林设计注重科学性和多样性。由于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受到传统园林影响非常大,对于风景园林设计不仅仅停留在风景诗情画意的追求,要增加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科学性和多样性,这样能够解放园林设计的思想,也能激发风景园林设计师发挥创造能力。第二,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普遍存在偏向植物造景的倾向,要注重风景园林整体生态规律的设计,积极投入于对风景园林的资源、环境如何合理利用,如何保护性风景园林的开发与利用,增加风景园林设计的实践性操作,不能只停留在形式层面上。第三,增加风景园林的乡土化设计。由于我国社会大众普遍追求农村的生活环境,因此风景园林设计要注重对风景园
林基地及其周围环境自然历史进行不断研究,让风景园林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第四,要结合时代气息的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加入时代的气息,这样能体现出我国未来发展的审美方向,这样能够带动风景园林设计的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跟着时代的步伐,与世界风景园林设计相协调。总之,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现状,风景园林设计总体上要追求社会普遍价值观,这样才能适合我国社会园林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设计体现出现代社会主流生态价值观念和一种全新的美学价值观念。随着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生态效益成为风景园林设计最长远的追求,未来风景园林设计是与生态环境过程保持协调,以降低风景园林设计对生态环境破坏。风景园林设计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是以风景园林设计的环境效益为核心,社会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发展理念。笔者基于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现状,提出风景园林设计应该坚持的原则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对我国风景园林设计未来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鲁敏,刘佳,李亚男 . 济南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构建的途径与策略 [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23(5):377-380.
[2] 师卫华 . 未来景观设计方向的研究 [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2):239-242.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闭环物流;低碳竞争
0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研究表明: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工业化活动导致大气中碳储量增加是所观测到的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计划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30%,到2050年减少60%建立低碳经济社会。
英国是低碳经济的倡导者,也是最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家。2007年,英国推出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2008年开始实施,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气候变化法的国家。日本近年来不断出台重大政策,将重点放在低碳经济上。2004年,日本发起的“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其目标是为2050年实现低碳社会目标而提出的具体对策。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CO2排放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国先后于1998年签署、2002年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2007年6月中国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低碳经济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
1 低碳物流的发展历程
作为全球三大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物流和运输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根据埃森哲咨询公司2009 年《世界经济论坛—供应链低碳化报告》,全球运输业每年排放温室气体约28 亿吨,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5%左右,如物流业进行环保改革,每年可为全球减少14 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约占所有人类活动排放量的近3%。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低碳物流应运而生。
低碳物流引领物流发展方向,是物流业共同的愿景,从宏观上来理解,一是怎样减少物流领域的碳排放,二是如何通过优化的方式来运作物流系统;从微观上来说,低碳物流的主要实现方式是通过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使用各种节能技术和应用节能管理手段,以达到减少资源使用的目的而实现碳减排。其中闭环物流就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
2 闭环物流的内涵
2.1闭环物流的分类
闭环物流整合了传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就是对从产品设计开发直到产品报废的最终处理或者再利用的整个闭环物流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对货物进行计划、协调、调度与控制。正向供应链与逆向供应链中有很多相似的环节,这为物流整合带来了很多方便,如逆向和正向物流中都存在运输与库存问题,可以集中起来进行管理;对于逆向供应链中有利用价值的物品的再制造、再分销直接整合到正向物流中。
逆向物流的产生与环境法律法规的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社会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逆向物流主要包含退货物流和回收物流。近年来,随着公众维权意识和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退货物流和回收物流日渐频繁,已达到一定的规模。目前对逆向物流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2.2正向物流的逆方向
退货物流是消费者对产品不满意发生的一种退换货的货物流动,对于退货物流的处理一般都是通过正向物流的逆方向实现,不会增加单独的机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产生的物流量在整个社会的物流量中占用相当大的比重,同时由于消费者通过网络对实物的认识会产生一些误差加上不能试用,这当消费者拿到实物时难免会有一些落差,这就会使退货物流加剧。物流过程中物品本身价值没有发生变化,但这却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来运输。因此,对于退货物流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而不能进行简单的沿着正向物流逆向流动。对于逆向物流最简单有效的应该是对货物进行再分配,像苏宁、国美这种全国连锁店应全国统一管理,对于在网购的产品,只需在网上下单,实体店按着就近原则为消费者就行配货发货,如果消费者不满意,也应按着就近原则分配给实体店,这样运输浪费就会减少很多。当然还应该考虑到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具体还待进一步研究。
2.3回收物流的含义
回收物流是企业从消费者手中回收废旧产品,再对这些产品检验、再制造、再分配、再使用,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的目标。企业对这些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不仅因为全社会要求企业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负责,而且企业能够这过程中追求利益。收回产品经检验通过再使用能够节省原材料和零件的使用,并节省了处理这些产品的费用。同时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重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回收处理要求更加强烈,并更加认同绿色产品。低碳竞争俨然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为企业树立低碳形象并得到社会认知,对企业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为运输设配提供更加清洁的能源、
高效设备的投入和推动绿色包装等等来降低碳排放。
3 小结
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物流行业又是三大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物流行业的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闭环物流的发展可以很好的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势必将是未来物流的发展方向,也是企业的重要的利润源之一。同时企业应通过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为运输设配提供更加清洁的能源、高效设备的投入和推动绿色包装等等来降低碳排放。物流行业的节能减排能为低碳经济的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冬青.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经验借鉴.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112-116.
篇8
摘要:发展总部经济对于构筑“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等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文章在对廊坊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三步曲”的廊坊总部经济发展模式,并在总体规划、政策引导、配套对接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廊坊总部经济发展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廊坊;总部经济;三步曲
总部经济是指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在区域中心或中心城市高度聚集,并通过整合资本、技术和人才资源对周边甚至全球产生辐射效应的经济形态,是一种以城市综合条件为依托的企业聚群经济现象。国内外经验表明,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或区域中心的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有利于集聚高端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的产业水平;有利于扩大区域的经济总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拓展和深化。
“发展总部经济,建设总部新城”是廊坊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对于构筑“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主框架,科学增强廊坊市经济实力,推进其城市化进程,助推产业结构升级及发展方式转变等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那么,廊坊市总部经济应该如何发展?借鉴其他地区总部经济的发展经验,结合本市实际,笔者以为,“三步曲”发展模式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第一步:着力服务好一批现有企业总部、生产基地
作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环首都经济圈腹地的廊坊开发区,目前已有来自26个国家和港台地区的1000多家客商进区投资建厂,其中有著名跨国公司40余家,包括美国天合、日本东芝、德国西门子、澳大利亚BHP、韩国LG、德国鲁尔等13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总额达到350亿元人民币。
在落户廊坊开发区的各类企业中,总部经济的实践在客观上形成了三种情形:一种是将地区总部和生产基地均设在开发区内。如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天合公司投资的卢卡斯伟利达廊重制动器有限公司、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新奥集团、威卢克斯、山特维克、新兴重机等。第二种是总部设在一线城市,生产基地设在廊坊开发区内。如廊坊电科院东芝避雷器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好丽友食品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德国维特根(总部设在北京),富士康(总部设在台北)等。第三种是总部设在廊坊,生产基地设在其他地区。如廊坊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片区总部),河北城通集团总部等。
从客观上讲,廊坊总部经济的发展是自然形成的,总部经济概念的提出以及发展模式的明确,是对廊坊近年来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理论总结。因此,以增强现有企业总部、生产基地的根植性和归属感为主要目标,将服务好廊坊现有的总部企业、生产基地作为形成廊坊总部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第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既是政府职责所在,也是不断积累经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的抓手,更是为实施第二、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环节。
据此,突出廊坊服务特色,加强政府与总部企业、生产基地的对话机制,推行政府部门与总部企业对口联系服务制度,切实解决总部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加人性化和符合总部企业需求的服务内容,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促进现有总部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具体来讲,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设立服务本市各类企业总部及生产基地的综合性平台――廊坊总部经济发展中心,对全市总部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协调;要尽快编制完成《廊坊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推动廊坊总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出台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已入驻的总部企业做扎实的调研,认真检查当前服务廊坊市总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总部经济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联动工作,提高和完善总部经济的配套对接能力;筑巢――总部经济的发展载体即总部基地或总部新城的选址、规划、建设工作,以有效整合、优化高端服务资源,同时防止新一轮的“圈地”运动等。
第二步:分步引进一批国内外中小企业总部,大型企业区域总部,同步引进一些综合效益好、贡献率高、环保节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企业
廊坊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十分优越,政策、区位、环境、产业聚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低成本优势等都十分明显和突出,对国内外中小企业总部的入驻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单一经济模式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可持续性都较差,因此,同步引进一些综合效益好、贡献率高、环保节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企业是廊坊总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即“总部+基地”的双核发展模式是廊坊总部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
因此,遵循廊坊市产业发展导向,发挥比邻京津的综合优势,加强国内外经济合作,紧密关注环渤海经济圈、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动向,深入研究总部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及选址趋势,产业转移动向与趋势,通过完善相关政策、优化服务、创新招商模式、增强中介服务等措施,主动出击,不断增强对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的吸引能力。
具体来讲,在这一阶段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有效落实《廊坊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并出台《廊坊市总部企业认定暂行办法》;完善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形成全面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完善配套的政策体系;规划并落实好总部基地、各类型生产基地的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全市各开发区(产业园区)的合作协调联动机制;扎实做好“引凤”、“孵化”二项工程,全力推动全市总部经济发展;提高总部经济的配套对接能力,构建围绕总部企业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等。
第三步:着力培育一批本地优势产业企业总部
目前,廊坊市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金属制品、食品加工产业六大主导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其中胜芳金属玻璃家具制造业、香河家具制造业最为典型。金属玻璃家具是胜芳特色传统主导产业,涌现出了三强、富沃德、兴达等一大批投资超亿元的规模企业。金属玻璃家具业的集聚发展,带动了钢铁生产加工、玻璃生产加工、板材生产加工等行业的发展与壮大。香河家俱城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集生产制造、流通销售、物流配送等环节为一体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香河家具城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家具流通集散地,中国北方家具制造业基地成为集家具制造区、高科技产业区、现代生活区“三区一体”,入驻的厂商达到60余个。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处于两大经济圈核心地区的廊坊,其土地、能源、水资源、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等的承载压力是很大的。各类型生产基地的不断建设和大发展,又会进一步加大这些承载压力。尤其从长远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京津廊带状城市群”的建设构想,处于中心区的廊坊必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承载压力。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上讲,从战略层面上讲,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适时地把一批承载压力大的生产企业转移出去,着力培育一批本地优势产业企业总部,也应该纳入我市总部经济发展战略的视线之内。
具体地讲,就是要利用廊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利时机,重点培育体现廊坊产业优势的企业集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机构,鼓励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与廊坊优势企业联合,支持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方式进行并购重组,对非总部升级为总部的本地企业给予奖励,提高企业市场拓展能力、融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引导一批符合廊坊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方向、具有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做大做强,在较短时间内提升“走出去”的实力,加快成长为总部企业。
参考文献:
[1] 赵弘.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 赵弘.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篇9
【关键词】经济外部性;房地产;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6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014-01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发展。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迅猛,构成多元化,其给国家经济发展注入的一股新势力已不容忽视。然而,近年来城市房地产火热的开发经营中所逐渐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城市房地产对社会、经济所造成的外部性。因此,本文试从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外部性出发,分析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发展形势和未来变化趋势,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房地产业的现状和趋势
突飞猛进,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最快的十年,自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确定了房地产业的全面市场方向,加上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步伐的迈进,推动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大发展,房地产规模和建筑面积逐年递增。
同时,房地产市场逐步形成、完善和成熟,当前的房地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土地、建筑、交易和金融服务的多链条、多部门的重要产业,同时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属性也已充分的显现和发挥作用。
房地产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投资品,在房价上涨的预期下,投资和投机需求铺天盖地的进入市场。目前,投资和投机已经过度,推动房价一路非理性快速上涨,严重脱离了经济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房价泡沫毋庸置疑,近期被福布斯列为全球六大资产泡沫第二位,其中蕴涵的风险不可小觑 。
房地产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中国的城市化比率和国外相差甚远,“居者有其屋”的目标远没有实现,房地产仍然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当前问题的重点,是高房价的风险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隐患。首先,高房价带来的资产泡沫一旦破灭,将影响房地产相关的产业链,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和金融安全;其次,高房价不利于房地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过高的价格将阻碍正常需求,不利于中国城市化推进;再次,高房价剥夺了居民的收入,不利于启动内需和消费的增长。可预期的是,2011年及之后的中国房地产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房价将逐步回归理性,呈现平稳渐进发展的趋势。如果相关调控政策及时有力,化解了当前房地产泡沫的风险,并推动其健康发展,则会实现平稳的过渡;而如果任由房价按照目前趋势推进,则未来的下行和危机难以避免;预计房价在10年后会有一个泡沫破灭和价格下跌的过程,而后再逐步平稳健康发展,但下跌的幅度和引起的危机程度则取决于市场和政策的组合作用,2011年的调控政策应该重点关注两个层面,一是严厉打击房地产投资和投机,控制房价,防止泡沫的继续扩大;二是防止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危机和风险,保持房地产和房价的健康稳定发展。政策可行的路径是,一方面控制投资和投机以控制房价,另一方面通过保障性住房缓解自住需求,同时加快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逐步挤压房地产中的泡沫。
二、经济外部性
1、概念
经济外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学概念,称经济活动外部性。所谓外部性,也称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的外部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有关各方以价格为基础的交换中发生的,因此,其影响是外在的。更确切地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很难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从理论上讲,一般认为外部性的存在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之一。也就是说,存在外部性时,仅靠市场机制往往不能促使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应该适度的干预。从现实上讲,外部性特别是外部不经济仍是一个较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如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
2、经济外部性特点
经济外部性有以下特点:外部性是一种人为的活动,非人为事件造成的影响,无论它给人类带来的是损失还是收益,都不能被看作是外部性;外部性应该是在某项活动的主要目的以外派生出来的影响;外部性是不同经济个体之间的一种非市场联系或影响,这种联系往往并非有关方面自愿协商的结果,或者说非一致同意而产生的一种结果;外部性有正有负或为零;外部性包括对生态环境等与社会福利有关的一切生物与非生物的影响。
三、经济外部性对房地产的影响及其对策
1、经济外部性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使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与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相背离。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决策时虽然可做到个体最优,但很难达到社会最优,因为经济外部性对其他消费者的效用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消费者购买房子的时候会考虑房子的经济外部性,比如房子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周围的学校,医院和公交车站等,这些经济外部性因素影响了消费者是否能买此房子,由此房子的价值和价格背离。
房地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环保产业。开发者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利润,往往不顾当地环境容量而盲目开发,以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获取高额的利润,即产生了外部不经济性
2、房地产经营开发问题的治理对策
未来房地产的政策走向是鼓励老百姓买房,发展市场化购房;“四节一环保”将成为政策的最重要指向之一;而政策目标仍是稳定房价,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通过对城市房地产外部性及发展方向的分析,得知房地产业所产生的外部性是由于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引起的,因此可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房地产市场调整,运用外部性的内在化以矫正这些外部性的种种措施。首先,运用补贴。由政府给产生正外部性的房地产商以财政补贴和提供公益性房地产产品,以激励其他产生负外部性的房地产商端正其在市场上的行为。政府补贴资金应来源于直接从公共房地产受益的私人部门课征的税收收入。其次,一是可政府管制。如建筑规划管制,它规定地产商只能在规定的区域里提供规定面积和建筑密度的房地产,以尽可能大地减弱不良外部性对周围居民产权的侵蚀。二是可运用经济手段---征收庇古税,即在基础建设领域采用的“谁投资,谁收益”的政策,利用庇古税解决外部性问题,再有,未来有关部门将从土地和信贷方面继续对房地产业保持高压姿势。(1)加强国家对耕地严格的保护措施和改革土地征用制度,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使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开发与购置面积增长势力减缓,土地市场秩序规范。(2)未来商业银行将严格执行发放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有关规定,停止各种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房地产贷款总额减少。对一般房地产企业会减少银行贷款的数量;对信用差或拖欠款严重的房地产企业将停止银行贷款的数量;对项目定位不合理或高档房地产项目将不给予贷款支持;对投资、投机性购房和购买高档房者的住房消费贷款严格控制,贷款利率不优惠或不给予贷款。人行及各城市中心支行将加强监督和指导,银监会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各商业银行信贷投向的监督检查,促使商业银行贯彻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调整、信贷结构以防范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盛承懋等.房地产经纪人专业基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洪卫等.房地产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黎诣远.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10
近年来开发区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主导产业,形成了以中国风力发电机配套龙头企业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山东(河口)风电产业园,海螺型材、北玻节能科技等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门窗制造产业链条,以常青树胶业、环海塑业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上市公司15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个、市级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10个。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北京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在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转移、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建成产学研结合基地18个,石墨烯、水性胶粘剂、特种陶瓷等一批新兴行业实现产业化。拥有山东名牌、著名商标9个,常青树胶业、汇海医药分别成功注册覆盖83个、20个国家的马德里商标,品牌经济贡献突出。
以提升园区综合发展能力为主线,不断优化园区管理水平,提升园区服务质量,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实现“九通一平”。园区内形成“五横七纵”的主干路网,道路总里程约40公里,道路两侧路灯安装亮化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养护绿化面积130万平方米。已建成完善的雨污分流排水管网,分排率达到90%;配套建成处理规模0.6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全部集中处理。连续三年荣获“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园区”称号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