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篇1

1、明确中心,辐射周边,纵向深度发展乡村旅游。在确立村寨为基础的类型丰富、层次多样、以点带面、辐射全州的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总体框架下,结合自身实际,黔西南州所辖一市、一开发区、七县均宜明确每一区域的主体村寨,以一个中心为“点”,辐射周边主要村寨,(见表1)。让游客醉在民族风情之中、醉在田园风光之中。春天可以去踏青,夏天可以去避暑,秋天可以去采摘,冬天可以去过年。

2、整合州内旅游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在全州所辖一市、一开发区、七县打破区域界线,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跨乡、跨镇、跨村寨,只以旅游集群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州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重点把生态旅游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产业,以自然生态旅游景区景点为依托,以民俗优势资源为基础,以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精品为支撑,围绕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以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带。经过整合州内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一是以万峰林、马岭河峡谷、双乳峰三个国家4A级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形成以中心村寨纳灰村、绿荫村、鲤鱼坝苗族风情村、打凼村、纳孔村、三宝彝寨乡、龙吟镇、岩架镇洛凡村、卡法村为轴心,南龙古寨,泥凼石林,冷冻村,间歇泉,楼纳,三家寨,放马坪,坝盘,香车河堡,三岔河,三道沟,弯田,朗寨,卡塘,板其,夯达,乐旺,桑达等为辐射区域等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区;三是努力挖掘望谟卡法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晴隆二十四道拐等为代表的抗战之旅和南明皇宫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历史文化体验型旅游区。

3、纵横交错,开放求智,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纵向以主体村寨为中心,辐射周边主要村寨,深度发展乡村旅游;横向整合州内旅游资源,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乡、跨镇、跨村寨,以旅游区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使得整个黔西南州内的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纵横交错,形成规模大、档次高、文化深、观赏强、参与广的民俗生态旅游品牌,逐步构建起以绿色喀斯特生态、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投入促进大跨越。黔西南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是:项目带动,整体推动,跨越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只有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下大力气提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千方百计多抓大项目、快上大项目,特别是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推进旅游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着力构建全州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引一企而百企至,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培育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黔西南州近五年(2008年—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数比较(见表2)与2011年、2012年生产构成(见图2)就充分说明了大力发展三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必要性。

二、塑造民俗节日核心,构建阶梯旅游开发模式

1、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必要性(1)民俗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潮流,民俗生态旅游在国内及省内的同质性竞争具有非常好的优势,民俗生态旅游需要塑造民俗节日这个民俗文化的核心。民俗生态旅游推荐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买的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开发过程中就需要物质与精神并重,二者缺一不可。节日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表现。黔西南民俗发生态旅游只有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文化,塑造自身的形象,开发具有独特性和鲜明个性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开拓视野、娱乐身心,提高修养的要求。众所周知,旅游就是玩山玩水玩文化。以兴义市为例,以上、中、下纳灰布依古寨为中心,依托着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的地方”万峰林景区和“天沟地缝”马岭河景区,还有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这些大型景区的资源与市场优势。虽然带动了周边村寨如南龙古寨、冷洞村等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但是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却没有让兴义的旅游市场“火”起来。而近邻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每年要吸引数十万人前去西双版纳、墨江哈尼太阳节、马关苗族花山节、中国佤族司岗里狂欢节等节日更是把云南的旅游业推到了顶峰。不可否认,节日文化助推是重要的原因。(2)黔西南各民族的民俗节日众多。节日文化底蕴丰富、民族风情多彩。因此在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了,但是一年十二个月,从正月到腊月,365天,不敢说天天有节庆日,但几乎月月有节庆日,甚至有一天几个地方有节庆,几个不同名称、不同习俗的节庆(或因民族、或因地域所致)的热闹场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把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加以策划、开发,以举办隆重的、多彩的节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加强横向联合,加速把民族节日风情连成一线,把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民族节日串联起来、发挥民族节日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不同特色,定能克服距离和传播的困难,借助外力增加消费的拉动力,必能推动黔西南旅游业的大发展。见表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俗节庆一览表》。(3)开发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随着城市化推进,许多民族节日渐渐淡化,甚至被城市化生活所淹没。如果将民族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来开发和培育,既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能继承传统节日;既能繁荣民族文化,又能拉动经济发展。①彰显个性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品牌的灵魂。黔西南只有通过加强品牌传统节日及其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培育本土文化,才能增加文化底蕴,彰显个性特色。②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任何传统文化,只有具有存在的价值,才会得到传承,才会得到发展。民族节日文化也是如此,只有加大开发力度,促进其不断发展,不断繁荣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吸引大众参与,形成节日经济,彰显其存在的价值,才能促进民族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具体措施一是以政府主导为龙头,让独具特色的周期性的一年一度的地域性的民俗节日旅游与长期性的民俗生态观光旅游相辅相成,从而带动商业、餐饮、金融、文化、娱乐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升我州的旅游品味,突出地方优势,带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目前,已有多个县市成功举办了多届民俗节庆活动,兴仁举办了十三届“八月八”苗族风情节,贞丰举办了六届“二月二”苗族走亲节、十一届“六月六”布依族歌会、望谟举办了三届“三月三”布依族风情节等。二是以民族节庆为名,意在节外。通过节庆活动,让游客从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味觉上真实、自然、直观地感受异地风情——“赏自然景”、“观民俗情”、“享田园乐”、“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民俗节庆的无雷同性,必将增加人气,发挥品牌效应,为新兴产业创造更大的商机。三是以节庆内容为依托,以节日为载体,发展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如,把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三月三布依族、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火把节(彝族)、开斋节(回族)、荷花节(时令)、桃花节(时令)、春茶节(时令)、漂流节(体育)等民族、时令、赛事节日作为重点,发展以民族节日、庆典、仪式、民俗体育运动等构成的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四是重点将布依“八音坐唱”、“傩祭祀”、“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查白歌节”、“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建设成为优秀民俗节庆文化旅游路线,使黔西南州真正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黔滇桂三省(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东南亚游客进入贵州的中转站,把民俗生态旅游培育成为黔西南州的支柱产业。

3、以民俗节日为核心,构建阶梯旅游模式在一个中心村寨,数个主体村寨,民俗节日为核心的框架下,有重点、有主次、全方位地开发、发掘黔西南民俗文化的特色,开展以布依族文化为主,苗族文化为辅、其他民族文化兼顾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体验、田园风光及喀斯特风景观光体验、民俗体育康体运动、休闲度假等生态型复合乡村旅游产品,逐步在黔西南构建“观光型——体验型——康体型——度假型”呈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见图3《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1)民俗观光型旅游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基本层次为民俗观光型旅游。这是基于观光旅游在旅游层次上属于旅游的原始形态。让旅游者通过欣赏黔西南的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妙的田园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等萌生旅游动机,得到美的享受,收获愉快的心情和休闲时光。虽然观光的内容、形式和设施相对简单,但参与人员具有大众性、广泛性,游客停留时间短易于接待。所以观光旅游是人类旅游活动“永不落的太阳”。(2)民俗体验型旅游观光游能满足大部分游客“最少时间内到最多地方”的要求,但少部分游客崇尚深度旅游,不愿来去匆匆,走马观花,追求个性化、体验化、休闲化、美化的旅游经历。因此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二层次为民俗体验型旅游。其原则是体验内容、方式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不断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感受,满足其追求个性的需求。一是民俗节日体验,二是田园生活体验、三是主题体验。①民俗节日体验,前文已详述,这里不再赘述。②田园生活体验。结合黔西南州情,田园生活体验的雏形就是“农家乐”。让城里人到农村去住农家院,到田野里摘菜、果园里采果,吃农家菜、过农家节从而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真正的乡村游不是到操着一口乡音的农家吃一顿简单的地道的农家饭菜,打几圈麻将,喝几口酒,吹几句牛,而应该是一种“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以黔西南州为例,自2003年9月兴义市纳灰村第一家农家乐开业,截至2011年12月全州共有3个知名“农家乐”特色村,农家乐休闲旅游点64个,“农家乐”经营户962家。仅2012年上半年全州农家乐接待游客158万人次,营业收入3657万元。农家乐的快速发展,折射出人们对体验式旅游的喜爱。③主题体验。鲜明的主题能在真实的体验环境中,调动旅游者的感官享受引起旅游者的共鸣,使之留下强烈感受和深刻印象。如浙江杭州有“印象西湖”,广西桂林阳朔有“印象刘三姐”,让游客在专题的精彩表演中对当地文化受到更真切的感染,得到更真实的体验。而黔西南现状:兴义万峰林的“布依八音坐唱”,兴仁鲤鱼坝苗寨的“板凳舞”、婚俗表演,贞丰双乳峰景区的“民族风情表演及篝火狂欢”等虽带有主题体验的成分,但还流于简单化,应再做深度挖掘。这样,对游客的吸引力会更大。(3)民俗康体型旅游康体型旅游是休闲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泛旅游的概念。它是在欣赏美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之余,游客以健康养生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三层次就是民俗康体型旅游。一是徒步旅游,二是骑行旅游;三是漂流旅游。这三种康体型旅游或是自发的、或是组织的,不论在州内州外都有一定影响。政府也予与了支持,如兴义的万峰林、丰都大道、西南环线等都专门设置了骑行线、徒步大道等,马岭河峡谷则有专门的漂流项目,并成功举办多届“马岭河峡谷漂流暨万峰林旅游节”。(4)民俗度假型旅游度假型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集观光、体验、康体为一体,强调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的休憩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黔西南的康体型旅游主要是指由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提供的与康乐、健身、休闲疗养、度假活动有关的一切产品和服务(食、住、行、玩)。以兴义赵庄戴斯度度假村、贞丰双乳峰景区为代表。

三、引入IMC,确立城市品牌

1、引入IMCIMC即整合营销传播,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兴市场传播营销方式,其核心是由过去的“消费者请注意”转变为现在的“请注意消费者”。基于IMC理论,为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需求,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黔西南州要大力挖掘民俗生态旅游资源,采取有力措施,深层次、全方位、高品位地拓展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空间,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

2、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1)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景区景点,常年都有布依族、苗族民族民间歌舞演出。双乳峰景区集中展示古法造纸、制陶技艺,让游客亲身体验古老的民族文化。要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如州民族歌舞剧团根据布依八音创作演出的《贺喜堂》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大放异彩,万峰林景点“万峰第一观”八音表演队在南京《中国名胜区旅游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夺得“景区民风民俗及形象展示奖”第一名,大型布依族民族原生态舞剧《利悠热谐谐》荣获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大型苗族史诗歌舞剧《盛世苗家》,给游客带来较高的审美体验。(2)依托全州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建设,整合黔西南州已经或即将制作好的影视作品资源,开展影视营销。如《雄关漫道》、《绝地逢生》、《云下的日子》、《幸存日》、《二十四道拐》、《受降何应钦》《泡桐花》等,有计划地在知名电视台公映,开展影视营销,提高全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向省内外、国内外力推本土民间音乐舞蹈,使之成为一张张“名片”,达到宣传黔西南民俗风情。民族原生态歌舞独具的观瞻性、娱乐性,易引起观众的求异、求知、求同的心理,从而实现推介民俗生态旅游的目的。如晴隆“阿妹戚托”,这个已有500年以上历史的民族民间原生态歌舞,这种完全没有音乐和乐器伴奏,全靠彝家姑娘心灵感应跳出的整齐舞步。它用12种全部来源于生产生活、代表不同意思的基本舞步告诉新娘到了婆家要敬老爱幼、勤劳节俭,家道才能兴旺,日子才会红红火火。传达了浓浓的姐妹情谊,向即将出嫁的姐妹表达祝愿。

4、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其中不乏跟节庆有关的民间文学),并出版成册、成书,使之成为宣传黔西南民俗文化的又一名片。黔西南属古夜郎、牂牁之地,历史文化悠久。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富饶丰腴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于自然界进行各种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民间文学,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故事等。这些民间文学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的积淀,反映了民俗节日的文化底蕴,展现了民俗节日活动的文脉。

四、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旅游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服务水平。黔西南地理环境复杂,交通线路密度低、等级低,通信落后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民俗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改变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吃、住、行、游、购、娱乐”六大要素整体推进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开发和建设。

1.“吃”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要保证游客来到黔西南,吃到具有地方的特色的“布依碗”、“九缸钵”、“兴义老杠子面”、羊肉粉等,吃饱、吃好、吃干净。

2.“住”。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乡村客栈到星级酒店,让游客住得舒适、安心。

3.“行”要方便。陆运、空运、水运还是景区交通要便利,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4.“游”是核心。让游客切实感到旅游的中心就是邂逅一处风景、一种生活方式,给自己一种全新的体验。

5.“购”是乐趣。异地他乡购物是一种乐趣,要让游客买到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可自用,也可送他人。

6.“娱乐”是人之常情。要让游客有一些当地喜闻乐见的、自己又没玩过的项目可供娱乐。

五、全力开发民俗文化产业

黔西南民俗文化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应本着在开发中传承,传承中开发的理念,突出重点,并将其作为一个产业加以全力开发,收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收益双赢的效果。

1.开发一批相关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中节日经济,使之产业化,形成以“行、游、住、食、购、娱”的产业体系。一是要大力开发民族特色小吃、特色饮食、地方特产等饮食业和食品加工业,让外来游客参加节庆活动的同时,品尝地方美食,感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二是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装、首饰、鞋、包、刺绣、领带等精美服饰和旅游工艺品,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三是开发一批原生态的民族歌舞、小品、戏剧,为游客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四是出版一批反映民族节日的影视作品、画册、光碟、诗歌集、散文集、民间文学集,让游客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风情,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2.建立一套相关机制。民族文化要传承与发展,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发机制。一是资金保障机制。政府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将民族文化的开发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融资计划,确保资金的充裕。二是人才支撑机制。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个人都可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激励优秀人才投入民俗文化的研究、策划与开发,为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人才保障。三是投资激励机制。建立民俗文化产业的投资激励机制,招商引资投入开发。

篇2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123-01

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国家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对于天水、关中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是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于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推动陕、甘两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资源现状

关中天水经济区可作为文化产业的资源很丰富,有大量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中天水经济区主要覆盖区域在陕西省和甘肃省,故以陕西省和甘肃省的总体概貌来介绍。

陕西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其蕴含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有着13个王朝的建都史,文物景点星罗棋布。全省文物景点35750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4处,馆藏文物65万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637件组。这些国内其他省市无法相比的、具有绝对优势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为陕西的特色文化产品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信息和实物标本。

甘肃省在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也较为丰富。有野外文物点1133万处,石窟群达23处之多,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6处。在古代历史文化资源方面,甘肃有古文化遗址优势、彩陶文化优势、简牍优势、长城优势、石窟寺优势。甘肃的民间文化兼有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与多民族交流融合的特征。陇东地区是周先祖的故乡,这里的剪纸、皮影、刺绣、道情等民间艺术样式中,保存了丰富的图腾文化和远古民俗风情。

2 其他产业经济区的文化产业开发模式借鉴

2.1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开发模式包括文化旅游、演艺影视、文展文博、餐饮包装、娱乐等。黄河三角洲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本地的文化资源为依托,树立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观念,大量引进国内外的技术,加强人才的自我培养,鼓励国有和民营资本进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战略,构建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为:点轴开发-市场主导-产业互动-政府支持。黄河三角洲的吕剧与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但演艺业发展不尽人意,在于体制和机制的约束,市场化程度低。其演艺业发展的模式为:市场引导-公司运作-政府协调。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和支柱产业,影视演艺业模式为:以电视产业为龙头-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数字化支撑。文博会展业是具有黄河三角洲特色的文化产业之一,其开发模式为:文化需求为龙头-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化开发。文化品位成为餐饮业竞争的核心力,黄河三角洲饮食娱乐文化产业开发模式为:黄河三角洲文化-演艺业、旅游业-特色菜肴和服务-集团化模式。

2.2 漓江古东景区“鱼形”剧场开发模式

“鱼型”剧场开发模式是新型休闲旅游景区建设新模式。以往的开发模式旅游效益较为单一;而“鱼型”开发模式一方面强调开发活动中对景区生态文化的挖掘展示以及旅游活动中对生态文化与体验的获取;另一方面要强调旅游活动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社区发展的关爱。“鱼型”开发模式要求人们将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企业经营者与广大游客、旅游社区和政府管理结合起来,目标指向整个生态旅游系统的高效、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休闲旅游是客人与主人角色互动的产物。通过东道主在生态旅游资源场景下的表演、东道主在掮客的作用下与客人的互动以及客人的参与等一个个具有空间约束性的旅游情境串联组合在一起并伴随着时间流而发生的心理调适和激变过程,而达到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休闲、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系统、高效环境的良性循环。

3 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的理论构建

3.1 倡导积极健康的文化产业开发环境

在建立大关中旅游区初期,为文化产业的开发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运作环境。该时期主要发挥政府职能。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并能建立科学的旅游区域合作机制。改变政府管理模式,由行政管理向服务社会向科学管理转换,政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各旅游企业信息能互通有无,实现跨地区的集团和连锁经营,打好“大关中旅游”的品牌。同时,政府应做好“大关中旅游”的前瞻性规划,积极给予引导。西安政府在这个方面应该走在前面,体现自己的“领头羊”作用,积极推动这一旅游区的高速发展。

3.2 增强区域文化产业资源流动性并提高附加值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大关中”市场,增强区域文化产业资源流动,促使区域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创造“大关中”新形象的市场需要,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实现“资源同线、市场共享”,既要考虑资源的独特性、差异性又要体现推行联合性,遵循市场规律,以优质服务和实际行动去赢得市场。逐步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提高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的附加值。

4 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的路径选择

4.1 文化旅游业及其发展模式

发挥以西安为中心,以天水为呼应的辐射作用,重点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其开发模式可借鉴黄河三角洲和漓江生态旅游的鱼型模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定位为:点轴开发-产业互动-市场主导-政府支持。

产业开发路径:一是积极发掘包括伏羲、炎帝、黄帝“三皇文化”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二是传承和创新包括“三皇文化”及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之先秦文化、汉唐文化、道教、儒教、佛教等历史文化;三是大力弘扬现代文化,发展文化机构、研究会和文化产业。而“三皇文化”中伏羲文化的演示在全国几乎是个空白,大开发区应率先填补这个历史空白;四是构建“华夏(中华)始祖文化园”、法门寺文化园区、临潼文化产业园区、曲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西部影视基地等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壮大一批名牌文化企业和现代文化品牌。

4.2 民俗产业及其发展模式

关中天水经济区另一大特色文化资源即民俗资源,而且亟待产业化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内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秦腔、剪纸、石雕、泥塑、剪纸、绘画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资源,革命传统文化、黄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其中陕北剪纸已多次在国内外艺术节展览,“延安五鼓”已经参加了多项社会重大活动,陕北民歌王享誉全国。其发展的模式为:市场引导-公司运作-政府协调。

(1)市场引导:民俗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群众口味,考虑本地与外地的消费承受能力。对民俗资源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问题应予以重视。民俗资源市场如果仍然以政府推动为主,产业化效果就会滞后。

(2)突出公司运作机制:实现民俗市场经营主体公司化和品牌化运作,传承民俗传统,产业化开发,提高其产品附加值。作为表现民间艺术的民间演艺团体和剧团要转变传统体制,借鉴公司化管理和产业化运作、集团化运作的经验,以项目和资产为纽带,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的方式,以公司化为突破口,以国内外文化市场为目标,组建演出公司,建立创作基地和创作人才队伍,借助演出产品制和广告公司推向市场。

(3)政府协调功能要充分发挥:民俗资源仅是一个基础,从资源到支柱产业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就是需要一个产业发展平台,才能形成经济效益。政府推动民俗产业的体制改革,急需政策的支持。同时,政府用财税、税收、工商、投资、融资的优惠政策构建宽松的环境,保证演艺业的体制改革。政府还要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和创作基金,提供经费保障。

参考文献

[1]江蓝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国家统计局文件.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Z].国统字[2004]24号.

[3]陕西省统计年鉴(1992-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篇3

一、民间艺术相关理论与产业发展研究

在我国,具有现代色彩的民间艺术研究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初,在救国图存的社会背景下,一代知识分子注重改造民众心灵,关注现实政治,较具现代色彩的中国民间艺术研究从此开始,并由此形成横贯20世纪的一种文化思潮。20世纪30年代,钟敬文的系列论文在我国民间艺术研究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关于民间艺术———〈艺风•民间专号〉卷头语》(1933年10月18日)、《民间文艺学的建设》(1935)、《〈民间艺术专号〉序言》(1937),是他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文章。《关于民间艺术———〈艺风•民间专号〉卷头语》论及民众艺术的社会功能与研究现状,指出它们对于探索艺术的性质、起源、发展和技能等重要问题的研究价值①;《民间文艺学的建设》首次提出构建中国民间文艺理论体系的设想,并创用“民间文艺学”的概念②;《〈民间艺术专号〉序言》则讨论了民间艺术的功能和存在形式,重点强调了民间艺术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意义③,虽字数不多,却切中肯綮,至今仍具活力。学者们对民间艺术的早期研究多限于民俗、美学和艺术学等单向度层面,与精英艺术相比,其研究始终处于边缘化状态。现代社会环境下民间艺术面临的困境以及世界话语对民间艺术的关注,使民间艺术研究逐渐从边缘回归中心的舞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民间艺术研究的重点。同时,这些研究不再拘泥于原有的美学、艺术学和民俗学的取向,而是以艺术人类学、艺术民俗学、艺术社会学等更多学科交叉,更为宽广的视野对民间艺术进行日渐深入的解读。从相关文献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民间艺术的当代文化生态研究对于民间艺术的生存现状,张道一认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使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西方一些科技和工业发达国家,民间艺术已经不多,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手工制品早已被现代化的机械制品所替代。而中国在不自觉地重复着西方道路,大多数传统民间美术已不再引起人们的兴趣,能否走出困境难以预卜。④吕品田通过对百年来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历程的分析指出,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潮流,使中国民间美术不可避免地遭受严峻挑战。滋养民间艺术原生形态的“原始生态环境”,已经随着农民精神世界和整个乡村社会的深刻变化而被破坏。百年来,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如江河日下、颓势难逆。⑤然而,民间艺术的衰落并不意味着民间艺术的消亡,而是民间艺术的重构。李砚祖认为民间艺术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原生态的民间艺术,二是市场态的民间艺术。市场态的民间艺术品本质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艺术品,而是文化工业的产品。这种市场态存在是20世纪社会和文化变革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最深刻改造,除形式外我们再也难以发现民间艺术那种原生的意义和内涵,它不过是精英文化选择和改造的结果。⑥方李莉通过考察西部传统民间文化,证实了民间艺术在社会转型期的嬗变及其被重构的事实。西部许多民间仪式、歌舞以及手工艺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仍然存在,而且还有所发展,并且其艺术形式更加美学化、专业化。她认为传统民间文化重构来自于多种力量,这种建构促成了旅游与民间艺术的结合、传统手艺的边缘化和新民间艺术的崛起。⑦民间艺术的重构来自于多种力量,政策制度和社会力量的保护是其中的主流力量。全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提出,我们应该做保护民族文化根脉的工作,要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地毯式普查、编辑、整理和保护。⑧刘锡诚提出保护民间文化的具体措施,要在中小学生中加强民间文化的教育;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间文化博物馆,在全国建立中国民间文化博物馆;要充分估价民间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对民族文化的贡献。①白庚胜就民间文化传承内涵与手段进行了分析,认为民间文化要传承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标识、社会制度、文化传人、学术资源、知识系统等,而这种传承要依靠教育传承、媒体传承、产业、学术传承和民间传承的手段来实现。②黄波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对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予以分析,认为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同构形成的社会网络,是转型期民间艺术发展的促进力量。③民间艺术的乡土语境是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有些学者从关注、保护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环境入手,研究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潘鲁生认为,只有在民众的生活环境中才能深入探讨民间文化的内涵,要保护失落的文化传统,就要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环境。④唐家路认为从民间艺术的生活形态和文化生态入手,通过对民间文化的价值观念、自然环境意识、生活方式、造物观念、信仰观念、技术因素、民间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文化时空发展等内容进行研究,可以全面体认民间艺术,协调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谋求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⑤张士闪从艺术民俗学的视角,以村落为单位,以近20年来我国乡土传统的再造与复兴为背景,对山东中部地区的四个村落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他通过对家族与村落传承中的集体记忆、民间心理和行为叙事等层面的挖掘,深入探讨了村落语境中乡民艺术传统的形成、保持与衰变的内在规律,重新阐释在村落语境中乡民艺术的特征与意义,提供了研究乡民艺术的“家族—村落”传承体系及其当代意义的新模式。⑥孙晓霞认为,政府和学术界引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间文化自然存在、自然传承方式的特殊性,真正能使文化生存下去的“保护”还要多依靠民间社会的力量。⑦

2.文化产业化视域下的民间艺术研究民间艺术的产业发展古而有之,只是呈现分散的、个性的、小规模的状态。在现代社会转型期,某些民间艺术品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呈现出的良好态势和民间艺术“生产性保护方式”的提出,使民间艺术的研究不再停留在单纯的记录和圈护阶段,民间艺术产业化渐入视野,并掀起了理论研究的热潮。“艺术民俗虽然产生于乡土社会,但又是一种‘活的民俗’,它完全有能力在脱离了乡土语境之后继续地表达自己、实现自己。这要求我们换一种立场去看待‘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艺术民俗现象。从新的语境来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应该是传统民俗从神圣空间向公共领域融入后,因适应公共领域的经济属性而表现出的新的文化属性,是其自身‘活的民俗’属性的激活与生长。”⑧从主张民间艺术的现代适应性这一角度出发,张胜兵等提出作为文化符号的民族艺术可以作为宝贵的文化产业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并就产业化途径进行了探讨。⑨刘锡诚认为,产业化是一把“双刃剑”,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走适度的产业化道路。瑏瑠张士闪认为民俗文化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提倡民俗文化产业的有序开发,有益于我国现有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城乡互动。瑏瑡王松华、廖嵘撰文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通过产业化手段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环境下传承与传播的市场空间,并借市场化的机会扩大规模、集聚资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与发展的良性循环。①王文章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艺性、记忆性项目,进行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性保护,使其成为提供就业机会和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行业,能给项目保护带来可持续性的长远发展。②作为重要文化资源的民间艺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日益成为重要力量。但是,产业开发中的盲目滥用行为,使民间艺术资源遭受很大损害。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中的矛盾,带来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并积极探求解决路径。顾江等编著的《文化遗产经济学》③综合文化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对文化遗产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探索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及不同的开发模式,书中以批判性的态度指出那些为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的开发经营对文化遗产具有“毁灭性”,指出文化遗产经营开发的目的,是使其保存时间延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合理经营中实现更好的保护。王会莹指出,民间艺术如果只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创作,结果可能会抹杀民间艺术固有的乡土味,成为形式单一、缺乏内涵的商品,这是民间艺术商品化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同时,审视过去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还必须在产业化的同时,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后的评估、监测、规范等管理机制与收入分配体系,要在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积极寻求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④另外,刘建华的《手工艺文化产品营销传播的新华村模式》⑤、胡晓蕾的《民艺产业化的品牌建设研究———以谭木匠为例的实证与规范分析》⑥等文章也提出了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问题。

3.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区域和个案研究还有许多学者以区域或者个案为视角,由小及大,展开对民间艺术产业化的研究。有学者选取民间艺术单个品类进行深入研究,以探寻民间艺术传承与开发中的个性与共性。个案研究涉及在享誉国内外的“映像”系列歌舞的编创和产业化探索,如《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等;在演艺业和影视艺术业不同凡响的郭德纲相声、东北二人转;民间工艺品类的保护与市场开发,如风筝、鲁锦、泥塑、丝绣等等。区域民间艺术研究,大到省市、小到一个民间艺术流传的县乡,提出民间艺术区域保护和开发的构思与设想。学者们从民艺个案的传承保护入手,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关注这些民间艺术在现代市场中的动态流变,对民间艺术的深刻细描使民间艺术更加立体丰富。随着社会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视不断加强和其经济文化价值的不断彰显,文化产业界面上的“民间艺术之舞”正在华丽登场,这已是学界的普遍共识,并在文化产业的实践中获得了验证。

二、民间艺术的经济文化意义

民间艺术具有经济功能,这是文化与经济的同体共生关系决定的。生存于村落文化视野下的民间艺术一直起着满足审美需求、丰富艺术生活、抚慰乡民心灵、营造民俗氛围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使商品交换成为可能。以实用为创生基础的民间艺术,逐步成为民间艺人谋生的手段。“因为艺术作为一种生产活动,其产品即艺术作品也内在的具有商品的属性。”⑦民间艺术在其发展中,逐渐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为民众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手段。许多民间艺术历经社会变迁、淘洗,发生了由产品到商品的质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才能鲜活地存在。民间艺术的经济意义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民间艺术以灵活的形式和丰富的艺术特质,成为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民间艺术起源于劳动和由劳动构成的原始经济关系,在其发展承传过程中,始终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原始工具、装饰物的产生和进步,是艺术不断创新的过程。艺术在运动变化过程中,起着促进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生产形式的作用。艺术本身所有的特性鼓舞着人们的生活追求,刺激着生产和流通。艺术成为经济构成,表明区域社会有着较高的文明程度。例如,大汶口时期的陶器、石器是原始时期的例证;元明清至近现代的手工艺、戏剧、曲艺等说明民间流布以追求美、精巧、省力为目的的民间艺术活动,使民间艺术流布区域生产力更趋生气和活力。并且,由于民间艺术的介入而引起的人们物质消费文化和经济生产文化的观念变化,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作用力,制约和推动着生产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和表述,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些历史状况。民间艺术的发展形态随着社会经济形势而不断波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反衬了经济的变化。战国时期,齐国经济的强盛,直接体现为齐国民间工艺美术、音乐、舞蹈等形式的繁荣。凡是民间艺术品类繁多,体系完备的区域,在总体趋向上该地区也呈现经济历史的繁荣景象。以山东为例。虽然山东经济呈现农耕经济文化的特点,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态为主,但是山东民间艺术从发展初期就显示了其商品经济的特点。春秋前,山东就出现了以民间艺人为骨干的手工业者队伍,它们的艺术产品不断地流入市井,成为商品进行流通。后来形式不断完备的民间戏曲班社,其管理、组织完备,对现代都具有借鉴意义。比如,著名的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本身就是一个民间艺术行业,其产生或存在与明清时期民众的基本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当时从事年画制作的人员主要有两类,难以自给的农民和作坊艺人。当年的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并不是兴起于市中繁华地带,而是在潍坊老城区东部15公里开外寒亭地区的杨家埠村。当地的民间口头传说与家谱资料表明,一些四川移民于明初迁居该村时,这一带土地贫瘠,地少人多,仅靠农业难以维持生计。于是村民中有掌握刻版技艺者,开始利用一技之长,以家庭为单位,翻刻复印当时已十分流行的年画,并拿到市场上出售。①后来村民们发现这种行业投资少,收益多,制作和经营的周期短,于是纷纷操此行业。在杨家埠村的带动下,周围数村很快出现了多个年画作坊,并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民间年画产地之一。可以说,山东民间艺术在社会功能指向上,是超越了传统小农经济形势的,同时,民间艺人也充当了传统经济的叛逆者和新兴经济的弄潮儿。可见民间艺术的商品性质是民间艺术的特性和惯性使然。

三、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对民间艺术价值的重构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1986年《资本的形式》一文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文化资本理论。布迪厄认为,资本可以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基本形式。在这三种资本形态中,他对文化资本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尤其关注。他认为,文化资本也分为三种基本的形态,一是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体现的具体的状态;二是客观的状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等)形式体现;三是体制的状态,以一种客观化的形式体现。②文化产品,是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统一。文化本身具有价值并能转化成经济价值。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是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文化资本有利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本是一种经济现象,文化价值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并在产生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提升原来的文化价值。文化生态系统支撑着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让文化遗产在文化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自行衰落,而不进行必要的投资来维持和增加这种无形文化资本,这种忽视文化资本的行为很可能会导致文化体系的衰落甚至崩溃。民间艺术是一种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对民间艺术价值的重构,是民间艺术资源资本化的过程。民间艺术资源转化为可资利用的文化产业资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资源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二是资源转化的成本是可控制的;三是要具有市场竞争力。不是所有的民间艺术资源都可进行产业开发,只有满足上述条件的才能实现由艺术品、实用品到商品的转化。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首先要转变思维,树立民间艺术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瑰宝”,而且是一种可转化为商品的潜在资源的理念。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就是要把某些过去私相授受、零散学习的民间技艺形式,变成艺术商品并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自由企业经济形式,且达到相当规模,创造利润的过程。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也是在民间艺术所惯有的属性上,予以规范、创意,用现代化的市场理论和经济理论,使其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1.提升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从民间艺术创生流变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民间艺术出自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实用目的,在社会变化发展中,不断调整自身存在状态,逐渐成为调节装点人类生活,为生产主体创造审美情趣和经济效益的物质或精神存在。这说明民间艺术具有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功能,它能够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生存样式,以求逐步完善和更新。在现代社会中,某些民间艺术品类的消亡正是自身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果,外界力量的挽救和保护只能保存其历史存在的事实,却无法挽回其弱化到消亡的脚步,因为这种民间艺术品类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失去了欣赏和需要的受众。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实质上是其自身和外部力量双重作用的结果。民间艺术在其发展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经济效益,出现过商业化的萌芽。比如宋代就有了专门供戏曲演出的商业场所“瓦舍”,而到了清代,戏曲的商品性越来越强,京剧更是发展成为拥有巨大商机的艺术形式,许多人投身京剧艺术,并不仅是出自对于艺术的热爱,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许多民间艺术品类的辉煌时期也正是它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时期。民间艺术历经时代的沧桑变迁,洗尽铅华,还能露出其本真的美丽,这就是其强大的生命力所在。或者任其随波逐流,或者只是单纯的框护,都不可能实现民间艺术的当展。只有让其与现代生活接触,让其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实现其价值,民间艺术才能持续传承。在产业化过程中,会有这样与那样的不足,会有一些与乡土语境脱离的变化,但是,哪一种民间艺术不是在不断地适应社会,不断自体更新的过程中坚持走到了现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民间艺术的产业发展首先是对自体的保护,是对自身发展的扬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商品化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许多地区的政府、企业都看到了民间艺术潜在的商业价值。但是,不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的盲目、重复开发,凭空猜想、粗制滥造造成硬质景观的堆叠,使伪民俗大行其道。这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牺牲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开发手段,使民间艺术产业化走上了工业社会先发展、后保护的老路,偏离了民间文化资源生态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也是许多学者反对民间艺术商品化的根源所在。民间艺术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关键是看开发者对开发的认识和由认识所决定的开发行动。要正确认识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必要性,它不但能给当下带来客观的经济收益,在方式方法科学得当的前提下,还会弘扬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使之得以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完成文化的传承与优化。如果片面强调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在全球化的发展大潮中,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容易使民族文化淡化和边缘化,甚至在强势文化的冲击和掠夺下,民族文化生活被逐渐遗忘,甚至消失。在此意义上说,开发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益,还是对文化的另一种保护,产业的发展就是文化的发展。对于适应产业开发,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使更多人了解民间艺术的生存状况,认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意蕴,使之与当地民俗文化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民间艺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化艺术创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题材和技巧,而是挖掘出新的主题,创造出更多的经典作品,使民族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民间艺术产业开发不是对于民间艺术的曲解,不是对传统直线性的继承,而是一种发展中的求舍,是在民族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的再创造,也正是回应了文化随时代变迁而流变的本质面目。

2.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有益资源文化品牌,对于一般产品来说,是指具有明显的文化附加值,它能给消费者提供额外的精神享受;而对于文化产品来说,就是它能充分提供某种特定的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使消费者的特定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品牌实质上是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并具有独特标记的产品。①文化品牌是经过市场检验,被消费者信赖的产品。一个国家、地区,所拥有的文化品牌越多,它的文化竞争力就越强。文化品牌以特定的文化为灵魂,文化品牌的打造首先是文化资源的提炼和利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首先必须发掘、整理、总结、提升民族文化资源,把民族文化资源中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符合时展需要的因子发掘、整理出来,并进行总结、提升,重新编码。②民间艺术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富有深沉的文化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思维观念,是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无比灿烂、丰富,其中经典的艺术符号数不胜数,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魅力资源”。开发民间艺术资源,从民间艺术中汲取精神营养和灵感,为文化产品打上鲜明的民族个性标签,塑造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民间艺术产业化的过程,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的过程,同时又为民族文化产品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盘活民俗文化与现代工业的关系,发展民俗文化产业链条中的信息服务业,改善工业生产的生态文化环境,实现民俗文化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张力性共存。

3.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生力量通常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技术条件、制度、区际贸易因素等。而对于不同区域来说,其深厚的文化资源积淀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地域特色文化渗透到区域经济中,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从而形成不同区域的特色产品。民间艺术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特色鲜明,又极富自然与人文内涵,显示了巨大文化差异性,在区域内往往有广阔的市场和受众,也会成为吸引域外消费者的主要产品。民间艺术作为历代先民们创造的极其丰富的和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其所蕴含的文化符号可以成为区域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品的符号价值的生产提供原材料。民间戏曲可以进入演出市场,实行产业化运作;民间工艺可以进入制造业,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区域民间艺术资源禀赋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比较优势。虽然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在学术研究中尚有争论,但是民间艺术产业化实践已经走得很远。随着区域民间艺术产业实践的深入展开,民间艺术产业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文化经济水平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彰显,尤其是对于农村文化产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将显示出强劲的推动作用。民间艺术产业,是传统文化资源同现代审美、创意、科技以及市场共同打造的产业,它可以是单纯的影视产业、制造业、旅游业、演艺业、出版业,也可以是将所有产业串成链条的内容因子;它可以是促成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因素,也可以成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的有力支点。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遗传密码,在当代社会正以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被翻译、被注解。

四、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几个问题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层次开发模式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对民间艺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提升,但是不适宜产业开发的民间艺术品类也不能扔进历史的故纸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民间艺术保护和开发的机制,要建立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的金字塔模型,即民间艺术资源层次开发模式。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将民间艺术资源根据其性质、留存现状和产业开发适宜程度进行分类。不适宜产业开发的民间艺术品类,处于整个模型的根部,通过建立民间艺术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习、立法命名等方式进行静态记载,由政府出资或争取社会资金的注入,以及民间艺术博物馆的自身收益来维持其发展。这部分民间艺术资源是民族民间文化的根基,记录和保留其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可以使这些民间艺术资源得到有效地传承,也为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寻求历史的足迹和文化的滋养。中间层次是可以在社会中流传生存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其乡土语境中有广泛的受众,但是体现较强的文化地域性,可在其流布区域内进行产业开发,使之创造经济效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得到文化的传承。最上层是民间艺术中较为活跃的部分,可塑性和可变性比较强,甚至可以说是从民间艺术中抽离的艺术元素,置入现代文化产业语境中,大力开发,实现规模经营,成为区域间、国际间可以广为交流的文化产品,成为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核心元素。这种保护与开发模式在民间艺术各门类中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也在区域内形成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这种金字塔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对不同性质、不同品类的民间艺术资源区别分类,统筹配置,合理利用,从而保证民间艺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

篇4

1.1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文化产业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以“文化”这种无形的精神物质作为发展的基础,但其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不是无形的,因此,文化产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利用相应的资源。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口结构复杂加之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使我国各地区的文化风格格各具特色,这些特色就成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特殊资源”,而这些资源各有其优势,例如,东北地区占有冬季大面积降雪的气候优势,东北则以冰雪运动、欣赏雪景和感受东北民俗为卖点进行旅游业的开发。

1.2文化市场的比较优势如果说文化资源的区域性比较优势的发现是用“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相比,那么对文化市场进行比较优势分析就是“本地区”和“本地区”自身相比。一个地区由于年代不同、人口流动不同、接受的新鲜事物的方式和态度不同,因此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内展现出不同的文化需求,例如,我国一线城市在世纪交接时期崇尚“小资文化”,带动了很多阅读咖啡厅、酒吧等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如今,人们对环保和节俭以及自我挑战更加重视“,极简主义”的盛行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将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因此,区域文化产业要想得以持久发展,必须对地区文化市场的发展进行优势比较。

1.3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的比较优势虽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被十七大定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但各地区政府对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和监管力度是不同的,为文化产业发展所提供的帮助角度也是不同的。区域文化要想得以持久的发展,还需要分析当地政府为文化发展开辟了哪些“绿色通道”,并且以这些“绿色通道”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优势。毕竟,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还要以政府的支持为基础,政府占有大量的资金、人才、技术和公权,这些都能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2区域文化开产业开发的比较优势实现的途径

2.1着力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是实践区域文化比较优势的途径之一。区域文化产业要想在产业形势、发展模式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对区域内文化结构和文化特点有深刻的了解,从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挖掘能够作为文化资源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例如,云南地区彝族的漆器工艺十分著名,当地便可以进行与漆器工艺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

2.2以技术开发为依托进行市场开发文化产业发展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网络时代的到来就是对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好诠释,因此,在对区域文化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之后,引入先进技术、提高现有的作用于文化市场的技术,进一步扩大市场范围,是区域文化产业利用文化市场优势的主要方式。

2.3对政府的文化发展政策进行有效利用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方针、政策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优势,这就需要地区文化产业对政府的文化发展政策有所了解,政府如在旅游文化开发方面有计划并投入资金,则区域文化产业可以利用这些基础优势,兴建游乐场或者创办旅游公司。

3结语

篇5

[关键词]韩国文化产业;概念;文献

2000年之后韩国文化在世界迅猛传播,并在2004年就成为世界文化产业第五大国。中国与韩国的文化产业都属于政府推动型,中韩两国虽然国情不同,但同属于东亚文化圈以及近些年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我们也感同身受,研究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我国在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二、国内研究概述

由于中韩两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均采取了“政府推动型”战略,政府为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所以我国学者对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涉及到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角度、各个方面,我们以政策介绍和政策研究进行归纳概述。

(一)政策介绍型

政策介绍型主要是介绍韩国发展文化产业时所指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和成立的机构。

郑成宏副研究员在《韩国文化产业现状与借鉴》(2002年)一文中介绍了韩国文化产业的现状:韩国自上而下都重视文化产业的开发和经营。首先,韩国政府在政策和财政预算上支持文化产业开发,大量资金的投人,保证了主要文化部门的正常运转。其次,地方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开发,而且韩国大企业也都热衷于流行文化产业的经营。作者认为韩国不仅在保存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方面有所作为,而且在流行文化的产业化方面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投资模式和管理经验,政府和民间投大量资金进行文化市场开发等方面结合得也较成功。

(二)政策研究型

这部分研究主要是针对政策本身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细致研究。这类研究既有针对中韩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进行比较,找出双方差异,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体制改革不配套,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链不完整,投融资体制不适应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等。针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学者结合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解决方案。

王文华和胡杰群在《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2008年)一文中认为,当前韩国文化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与韩国政府的战略决策息息相关。积极借鉴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中国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整合优化行政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具有独立性的专业技术研究开发组织,全面启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第二,建立和完善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如设立奖励基金机制、扩大跨国生产及合作等,同时设立专门性的发展基金,鼓励文化创作和新的文化创意,大力培植文化企业发展。第三,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许为民教授和曹峰旗博士在《韩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启示》(2008年)一文中认为,韩国政府在其文化产业的飞跃式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对我国的重要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政府观念层面上,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对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在政府制度机制上,加快文化产业立法工作,改革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第三,在政府行为上,政府部门应当积极转变职能,建立起适应新形势发展和新环境要求的宏观调控机制,探索新的运作和管理模式。

总之,目前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散见于各类文献、报刊。我国学者对于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非常详细,可谓面面俱到,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了非常详实的材料。

三、结论

纵观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关于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持续走热,研究内容呈多元化趋势。但很多学者只是从某个领域或某一角度出发来研究文化产业问题。从整体上看,对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研究内容不全面,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分布不广。从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来看,多数集中在社会学、人文学、历史学等文科性质的学科,他们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独立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是,由于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研究主题涉及到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经济学者参与其中,而经济学者参与研究的成果所占比例很少。

目前,我们对于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只有将相关的学术成果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这对于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的研究必须坚持之前的多角度研究,从不同层面全面地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骆莉。韩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产业的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5年3期。

篇6

前一段,我安排市长对全市民俗文化产业进行调研。昨天,我和市长到合水又作了专题调研。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主要是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研究对策和措施,把民俗文化产业培育成富民支柱产业之一。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正视面对

文化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文化竞争力是构成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市立足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创新,把做大做强以香包绣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的重要举措,按照“四个一”的思路,着力打造以香包、绣、剪纸、皮影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品牌,探索出了“专业团队设计、艺术大师及能人带动制作、千家万户参与生产、龙头企业组织营销”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看,起步早、发展快,态势良好,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已经成为推介、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从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看,全市有15万人参与香包绣生产大军,已形成了100多家生产企业、35个基地、86个营销公司。

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看,民俗文化产品达到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民俗文化产品900多万件,销售额3.8亿元,人均增收500元。

从民俗文化产业研发体系看,先后与东华大学、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进行香包民俗文化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开发出了岐黄保健、中医养生、传统民俗、时尚礼品等一系列产品。

我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各位民间艺术大师和民俗文化企业功不可没,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功不可没。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市场竞争力差,带动千家万户参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局面尚未形成;

现有的民俗文化企业、公司,大都是小农经济型的作坊生产,无法形成规模生产,难以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有产品没市场、有市场没产品的问题比较突出。

有产品没市场,目前生产的产品销售半径小,没有完全走出,市场占有份额低,产品商品率低;

有市场没规模,由于生产企业、生产大户、营销企业各自为阵,产品雷同,相互压价,恶性竞争,没有成批量的主打品牌,形不成优势,提升不了效益;

三是产品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贱卖低卖问题比较突出,增收效果不明显,带动性弱。

民俗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市场认可度低,没有卖上好价钱,与大师的职称和产品价值严重背离。

四是民俗文化产业缺乏统一标准,品牌效应不够明显。

绝大部分产品基本上都是传统作品的重复制作,新产品研发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缺乏新、奇、特、优产品;

产品参差不齐,甚至参杂使假,侵权问题严重,影响市场信誉。

五是缺乏健全和有竞争力的市场营销网络。

营销网络不健全,覆盖面不广、销路不畅。

六是缺乏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低,缺乏专业化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设计研发、创作、营销、技师人才更少。

二、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大有可为,必须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大力扶持、转型提升

(一)进一步提高民俗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1、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对厚重历史文化的传承、挖掘和发扬。

民俗文化资源丰富,香包、剪纸、道情皮影、民歌被称为“四绝”,是悠久厚重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宝贵财富。发展以香包为主的民俗文化产业正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挖掘,更是对先进文化的发扬光大。

2、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打造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文化部挂牌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市确立了建设全国特色文化产业基地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民俗文化产业不可或缺、占比很大,必须加强以香包、绣、皮影、民间剪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使民俗文化名片更加亮丽。

3、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

目前,我市的民俗文化产品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3亿元。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增加值占到GDP的2-3%。

4、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陶冶群众情操,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群众参与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生产,不仅可以传承历史文化,更可以陶冶人们的情趣,引导人们向善向美、崇德崇智,建立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观念,促使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社会,从构建和谐家庭做起,促进社会和谐。实践证明,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孕育和催生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释放人们在危机中压抑的心情,而且可以使人民在提升物质文化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5、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做大做强以香包、绣为主的民俗文化产业,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俗文化产品,推动品牌战略,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推介、扩大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提升软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极大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综合竞争力。

(二)按照“四个一”的思路,转型提升、做精做细、做大做强民俗文化产业

发展民俗文化产业要按照“四个一”的思路,系统思考、组装配套、“一条龙”开发。

组建一批国际化营销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民俗文化产业,必须依托有经营头脑的人和艺术大师在全国各地设立营销网点、接订单。市上正在全力培育壮大民俗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营销公司,准备在全国各地及香港、澳门、日本设一些直销网点,使民俗文化产品生产加工公司和销售公司形成一个系统网络。

建立一套国际化生产标准和设计研发体系。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劳务。民俗文化产业要当仁不让地做一流文化产业的“标准制定者”。我们民俗文化产品的省级标准已有,下一步要申请国家级的标准,继续把东华大学和美院作为我们设计研发和制作标准的智力机构。民俗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要及时把艺术大师在制作、销售中提供的信息反馈给研发机构。同时,积极鼓励艺术大师创办的文化企业搞研发,形成高层次研发团队和艺术大师自己研发相结合的研发体系。

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品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大力传承和发扬以香包刺绣、东民歌、民间剪纸、道情皮影等“四绝”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努力做大做强,形成拳头优势,打造一批独树一帜、独具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知名文化品牌。积极组织艺术大师参加国际性展览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培育一大批以国家级、省级艺术大师为领头人的生产销售企业。加大民俗文化产业领军人物挖掘培养力度,把市级申报为省级、国家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提高艺术大师的级别和层次,带动广大妇女不受时空限制,不受资金制约,参与民俗文化产品生产,家家都是“车间”,人人都是“工人”,一个艺术大师就是一个企业家,一个香包刺绣企业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无烟艺术工厂。

(三)加大政府对民俗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基地建设方面:市上明年开春动工修建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城,集设计、生产、包装、展览、营销、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营销中心和集散地。

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艺术大师培养和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民俗文化产业艺术专业,财政补贴培训资金;抓好本土人才培养,把市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申报为省级以上,着力培养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能手。

在财税政策方面:由财政局和税务局研究对民俗文化产业企业和制作销售的个人免除一切税费。

在激励机制方面:市财政每年拿1000万的专项经费和2000万周转金用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一是人员带动奖励。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民间艺术大师带动100人以上的给予适当补助,按照带动规模大小可适当提高补助比例;二是设点营销奖励。对在国内外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的企业给予奖励补助;三是参加会展奖励。对参加国内外重要会展,宣传推介的龙头企业或营销公司给予差旅费补助;四是设计研发创新奖励。对设计研发适合千家万户生产,并占有市场份额的企业或个人予以奖励。五是收藏保护奖励。对在收藏保护民俗文化产品中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

在宣传推介方面:一是由市财政列支,印制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宣传册;二是积极组织民间艺术大师到各地宣传民俗文化,市财政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加强民俗文化品牌保护,做好商标注册。四是在维权方面,一要联合打假,二要做好侵权后的维权工作,三要进行产权保护。

(四)围绕民俗文化产业、产品上下游组装配套,延长产业链

从研发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生产、产品包装、包装彩印、营销网络、制作技法、旅游纪念品开发、原材料供应等9个方面,实行组装配套,一条龙开发。以民俗文化核心产品为重点,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1、研发设计,是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制高点和关节点,在依托科研机构、发挥大师作用的基础上,要培养形成自己的研发体系。

2、品牌建设,是市场竞争的命脉,也是无形资产,必须打造一批金字招牌和靓丽名片,提高产品价值。

4、产品包装,围绕民俗产品的生产,发展包装业,提升包装的档次和品位。

5、包装彩印,创新包装形式,发展彩印等高端包装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6、营销网络,是产业发展的终端环节,通过组建一批国际化的营销龙头企业,使民俗文化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7、制作技法,以市场为导向,博采众家之长,注重原生态和制作技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8、旅游纪念品开发,突出观赏性,把民俗文化产品开发与卡通动漫创作结合起来。

篇7

【关键词】微笑曲线;文化产业;自主创新

一、微笑曲线理论

“微笑曲线”最早由我国台湾宏基集团的董事长施正荣先生于1992年提出来的,用来描述生产个人电脑的各个工序的附加值。在整个个人电脑的产业链里,上游的CPU、操作系统和下游的售后服务等工序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而处在中游的组装生产等工序则利润空间最小。由于曲线好似微笑的嘴,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 [1]

“微笑曲线”理论在以后的发展中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现在已经成为许多产业和经济分析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微笑曲线”理论的核心是以附加值的高低看待产业、企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经济主体只有不断往附加值高的区位移动,才能持续发展与良好的经营。

文化产业渗透性强,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是近年来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大幅提升的新型产业。许多地方都施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乏成功的例子,然而不清楚文化产业的行业实质,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果,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运用“微笑曲线”理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和规律进行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微笑曲线的蚌埠市文化资源优势

作为皖北商贸中心城市,蚌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沉淀。双墩古人类文化、花鼓灯艺术、大禹文化等领衔的国家级、世界级文化资源集中于此,享誉世界的民间文化、一代帝王文化独领,与代表人类古代文明成就的远古文化和谐共生,在全国范围来看,都是极其罕见的。蚌埠文化底蕴丰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条件,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文化资源优势:

(一)低端产业的产品特色――“名声效应”优势。蚌埠市固镇的梨园和花生,以及怀远的石榴,虽然属于低端产品,但很具特色,为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作出不小的贡献。固镇拥有千亩梨园,运用这个天然优势举办了“固镇梨花节”,在节期间,固镇县举办了书画精品展、广场文艺演出、民间艺术展演、“许慎杯”书法大赛、特色农副产品展销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以花为媒,借节招商,带动蚌埠文化产业的发展。蚌埠怀远虽属县城,但历来吸引了不少游人墨客,不仅因为这里聚集了极大景区,更有红榴增添了此山此水的美色。怀远县是全国六大石榴产地之一。《怀远石榴》一书,书中涵盖了怀远石榴的溯源、品种、价值、文学、艺术、轶闻、掌故、酿酒、科研、节庆等。该书的出版,对怀远旅游发展,对石榴文化的研究和旅游商品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推动蚌埠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产品便于开发、创新和整合的优势。由微笑曲线推知: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将为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增加利润空间。蚌埠抓住文化产业的实质,促进文化产业开发和创新,并给以战略性的整合。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高效的发展,蚌埠市进一步发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确定“荆山体育文化广场建设”等29个项目将进入2012年度该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

(三)高端产业高附加值,利润空间大的优势。蚌埠市也拥有较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比方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就有3个:一是中国的花鼓灯,二是“四周戏”,三是武侯县的民歌,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在深厚文化底蕴的奠基下,新建成的花鼓灯嘉年华是蚌埠乃至皖北最大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是目前国内最具探索性的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花鼓灯嘉年华注重吸纳传统地域文化元素,通过多种手段展示及系统开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文化精髓,保护、传承和发展花鼓灯艺术,创造了现代旅游休闲与传统非遗文化深度融合的文化产业开发新模式:以非遗文化的保护为宗旨,以旅游为载体,走产业化经营之路,达到文化与经济互为促进、共同繁荣、永续发展的终极目的。

三、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宣传不到位。该地区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不够,政府的引导支持并没有得到很好地理解并有效实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并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该地区的文化差异优势,重点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缺少精心策划和宣传,未能将其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难以吸引合适的投资者以及创业型文化产业人才;未能清楚认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容易只注重文化的精神属性,而忽视或不讲其经济效益,忽视其产业的市场性质,不能协调好二者。

(二)文化产业组织分散,规模较小。从总量上看,蚌埠市文化领域中的大型文化企业屈指可数。部分文化产业单位还没有完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一些由事业单位转制的文化企业组织,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依赖政府资金办文化的基础上,缺乏市场营运活力和团队创意活力。大型的文化产业严重缺乏,对文化产业的市场属性认识不足,企业规模比较小,导致了整体竞争力不高;文化资源比较分散,导致该地区旅游景点分散,精品线路开发不足,未能形成产业群以及品牌意识,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

(三)文化产业的人才素质偏低,专业人才缺乏。文化产业的运作需要有一批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并掌握市场规则的人才队伍,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勇于创新队伍。目前蚌埠文化产业的专业化人才严重不足。从整体上看,目前市场上的人才素质还比较低,文化品位不高,盲目追求经济利润,还不懂得如何发挥文化价值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带动经济发展。文化产业领域,比较缺乏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高技术专业人才。人才引进的鼓励政策不多,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机制不完善。

四、基于微笑曲线的蚌埠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树立品牌服务意识,调整文化企业发展战略。文化是一个地区或城市形象的名片、品位的标志、灵魂的体现。它对于彰显一个地域的特色,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促进一个区域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想要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就必须要透彻了解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并结合实际,才能制定出科学的产业规划,才能有“和而不同”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2]。只要紧抓着文化产业的“微笑曲线”两端,就会在价值链的上下游获得丰厚的回报;反之,若没有做好抛物线的右端的工作,将必然导致产业利润空间的下降。所以一定要建立品牌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会给产业发展带来跨越式的、长远的发展。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蚌埠特色之路。蚌埠市文化底蕴深厚,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有自主创新意识,有效利用蚌埠的文化资源,形成“蚌埠特色”,比如开设蚌埠文化之旅。应提倡用文化产业来规制、引导旅游业的发展的目标模式。也就是说,旅游业是必要的表现形式,文化产业为文化旅游的神韵和内核。同时,应建立旅游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传导机制[3]。创新能提升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发挥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作用,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反映在“微笑曲线”中,就要想方设法在“曲线”两侧寻找经济增长点,逐步培育辐射全国和全球的文化“品牌”。

(三)培养文化经营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文化产业要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加快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的节奏,建立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以及高校之间的制度化联系。高校不仅要开设相关的文化产业专业,还应整合多学科教学资源,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强化在职培训和岗位培训,实现人才就地转化升级。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并重点培养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尤其要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使他们在促进蚌埠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4]。除此之外,培训与强化现有的人才队伍,也是当前蚌埠发展文化产业的迫切任务。

【参考文献】

[1]杨正位.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路光前.“微笑曲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2010(6):96-98.

篇8

关键词:玉石 产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055-03

为加强玉石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育,发展我市玉石产业。12月8日至17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牛益民带队,由市委组织部选派的肃南县农培办、石业办、玉水苑相关工作人员、玉石产业技能人才一行18人赴河南省镇平县、天水市武山县等地进行学习考察。现将培训情况报告如下:

一、赴外学习调研情况

在镇平县宾馆会议厅,镇平县玉文化专家讲授了镇平玉文化发展历程及前景;省级玉雕大师讲授了玉雕设计和创意创作;参观考察了镇平县玉神公司、醒石工艺工作室及博奥玉器公司;参观考察了玉雕大师创意园,并和国家级玉雕大师等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参观考察了石佛寺国际玉城、天下玉源及其他专业玉雕销售市场。在武山县政府招待所,武山县山丹乡人大主席鲍向东介绍了山丹乡玉器产业培育及人才培养经验;在武山县车川村,党支部书记车明忠对本村玉器产业发展及玉器加工合作社运行等情况做了介绍。武山县莹豪鸳鸯玉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介绍了鸳鸯玉产业市场化销售等方面的情况;武山县雅玉轩玉器精雕厂,经理李生强介绍了鸳鸯玉产业开发及加工等方面的情况;参观考察了武山县莹豪鸳鸯玉开发有限公司和武山县宝同玉器行。

培训结束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杨城主持召开了肃南县农培办、石业办、玉水苑相关工作人员、玉石产业技能人才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积极踊跃进行了发言。

此次学习考察采取集中授课、参观考察、现场指导、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培训,学习借鉴了镇平县建设国家级产业园、全国玉石集散基地经营模式、武山县家庭小作坊经营模式等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和产业运作模式,参训人员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掌握了信息,为促进全市玉石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张掖市肃南县祁连玉基本情况

祁连玉是对祁连山、阿尔金山山脉加里东期基性、超基性岩形成的多种玉石的总称,因其加工所制的夜光杯具有色泽天然剔透、耐高温、抗严寒,倾酒入杯温润、色不变、味更浓的特点,自2000多年的西周起,就被人们当作名贵的玉器,驰名中外、备受鉴赏,因而被称为我国五大名玉之一。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经过初步勘察,在大河乡羊毛沟、红石嘴一带和祁丰乡玉石梁一带发现储量较为丰富的白玉、墨玉、黄玉、红玉等玉石矿化带,在黑河、隆畅河、西大河等流域初步探明储量较大的蛇纹岩等玉石矿化体,按分布面积以及实地捡拾、采挖情况估计,以地表石、山采石两大类估算,总储量在500万立方米以上,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作为我县储量丰富、经济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祁连玉石的开发利用对于发展生态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宜居宜游实力和促进自治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祁连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县祁连玉石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品种多,色彩丰富、质地细腻,硬度高、可雕性强,具有一定的加工特性和产业化发展优势。自2010年开发以来,玉石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探索中前行起步,在发展中不断壮大,逐步迈上了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产品多渠道研发设计、品牌全方位推广、产业聚集化发展的道路,形成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态势,在首届祁连玉文化旅游博览会上荣获“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祁连玉之乡”称号,2013年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营珠宝业商会授予“中华祁连玉产业基地”称号。为自治县生态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拓展了生态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

1.1从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我县开发祁连玉石产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1.1资源储量丰富。我县境内的祁连玉石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分布在大小33条河流河道内丰富的观赏石资源;第二类是深埋于地下的玉石矿化体;第三类是分布在黑河、隆畅河等地的蛇纹岩矿体。据初步勘查,这三类祁连玉石资源广泛分布在我县黑河以西、洪水坝河以东的广大地区。丰富优质的祁连玉石资源,为自治县发展祁连玉石产业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1.1.2产业符合导向。结合我县实际,以玉石文化为切入点,做大做强祁连玉石产业,进而带动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农牧民群众转型转产,既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玉石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历史需要,又契合中央和省市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更迎合了自治县转型跨越的现实需要。

1.1.3开发初见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已培育发展祁连玉观赏石加工营销个体经营户600多户,建成民间观赏石、玉石馆10多家,初步建立了人才技术引进和培训机制,成功举办了首届祁连玉文化旅游博览会,吸引了部分企业投资建厂参与玉石产业发展。玉石产业在组织管理、资源勘探、人才培育、产品研发、加工营销、宣传推介、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和市场知名度。

1.1.4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追求自然、生态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品位。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有较高的工艺欣赏和经济价值的祁连玉石,既可作为庭院美化装扮的优质景观和材质,又可作为承载精神需求的高档工艺品,更是收藏保值的艺术精品,日渐呈现出广阔的市场需求。

1.2祁连玉发展所作具体工作

1.2.1建设产业基地,完善市场体系,夯实祁连玉石产业发展基础。一是建设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成立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在张掖滨河新区以划拨和出让的方式征用土地,制定建设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启动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设工程,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上规模、五年见成效的总体要求,计划在2015年底前将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设成为集祁连玉石展览、加工、交易、观赏为一体,融祁连玉石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的现代化苑区,成为助推祁连玉石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二是建设县城玉石加工一条街。成立祁连玉石加工一条街建设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招商引资、规划制定、房屋拆迁,以及组织实施工作,完成了招商引资、规划制定、拆迁房屋评估等各项前期工作,已动工建设。计划通过3年的努力,总投资达到3亿元以上,使其成为祁连玉石加工、销售的集散地,祁连玉石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和旅游观光的胜地,成为带动自治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建设皂矾沟蛇纹岩加工厂。充分利用皂矾沟矿产品加工区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依托丰富的蛇纹岩矿藏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皂矾沟建立蛇纹岩加工厂,使其成为生产蛇纹岩高档建材、装饰等系列产品和提取氧化镁的主要基地。同时,结合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县城玉石加工一条街、皂矾沟蛇纹岩加工厂建设,充分吸纳城乡居民参与祁连玉石加工、销售及各项服务业,有效拓宽劳动力输转市场,不断拓展增收渠道,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培育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壮大祁连玉石产业规模。

1.2.2建立专业组织,强化服务保障,完善祁连玉石技术支撑体系。一是成立了祁连玉石资源管理办公室。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祁连玉石资源的勘查、规划、保护、合理利用,以及经营、运输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二是成立了“祁连玉专家委员会。高层聘任对祁连玉石有深厚感情和一定研究,且具有较高权威和知名度的学者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祁连玉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证,为祁连玉石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比较科学、专业的指导和咨询,对在祁连玉石文化研究和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权威性解释,制定解决方案等。三是成立了祁连玉石鉴定评估委员会。在县内外聘请对祁连玉石有较高鉴赏水平、对市场情况把握较准,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评估权威人士,组成祁连玉石鉴定评估委员会,接受政府及单位、个人的委托,提供祁连玉石真伪鉴别、品质鉴定、艺术品位和价格评估,以及技术咨询等服务。

1.2.3举办专题活动,搭建交流平台,营造祁连玉石产业发展浓厚氛围。一是举办了“中国祁连玉石旅游文化节”。结合每年县庆及民族文化旅游活动,组织举办中国祁连玉石旅游文化节,搭建与国内外经贸沟通的平台,弘扬祁连玉石之名,锻造祁连玉石品牌。节会期间,可开辟“祁连玉石文化之旅”、“祁连玉石观赏一日游”等旅游活动,并研制推出各种便于携带的祁连玉石文化旅游纪念品,推动祁连玉石旅游文化产业深入发展。二是举办了祁连玉石文化与经济论坛。在每届祁连玉石旅游文化节期间,邀请国内外赏石界名家和企业界人士就祁连玉文化与经济展开研讨,推动祁连玉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三是举办了祁连玉石展销会。结合祁连玉石旅游文化节的举办,组织祁连玉石精品展销活动,推出祁连玉石精品,带动家藏祁连玉石珍品进入市场和大众视野,促进祁连玉石交易。四是举办了祁连玉讲座。每年定期举办几次祁连玉石讲座,普及赏石知识,传播加工技术,培养人才队伍,营造更加浓厚的爱石赏石氛围。

1.2.4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宣传推介,提升祁连玉石产业市场知名度。一是制作了一部专题片。组织制作一部高质量、高水准的祁连玉石专题片,从历史、文化和经济的角度集中展现、宣传祁连玉石丰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文化,祁连玉石资源现状、种类特点,以及祁连玉石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让观赏者能够切身感受祁连玉石之美,发现祁连玉石的价值,激发外地客商、广大群众参与开发祁连玉石产业的热情。二是组建了一个协会。广泛吸纳县内外藏石、赏石爱好者,以及玉石、奇石加工、销售人员,组建肃南县祁连玉石协会,激发广大群众捡石、赏石、参与石产业开发的热情,培育祁连玉石文化市场,发挥宣传推动效应,规范祁连玉石开发行为。三是编写了一本书籍。围绕祁连玉石知识的传播和开发,组织人员编写一本高水准的祁连玉石书籍,集中反映祁连玉石资源、历史文化等,以及鉴赏、加工方面的内容,为广大群众提供学习、了解、使用祁连玉石的全新资料。四是创办了一份刊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创办一份祁连玉石刊物,集中展现祁连玉石的精品,报道一些重大的祁连玉石文化和展销、贸易活动。刊物由祁连玉石协会主办,面向大众,定期出版,由县财政拨付部分资金予以支持。五是创建了一个网站。以宣传祁连玉石文化与经济为主题,创建一个祁连玉石专业网站,并在国内主要媒体创建一个窗口,使之成为面向国内外宣传祁连玉石文化的阵地,使世界各地随时了解祁连玉石的历史文化和最新信息,欣赏到祁连玉石的风采,还可以进行网上交易和信息交流,拉近祁连玉石与世界的距离。

1.2.5制定管理办法,加强监督管理,促进祁连玉石资源规范有序开发。坚持保护为重、适度开采、合理利用的原则,制定祁连玉石开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祁连玉石捡拾、加工、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的事项,切实加强对开采和营销两个领域的管理,有效解决管理不够规范、经营秩序比较混乱、盲目随从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祁连玉石产业规范、协调、可持续发展。

1.3但从目前产业发展现状看,我县祁连玉石产业开发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发展起步较晚、产业规模较小。我县祁连玉石产业开发起步晚,缺乏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支撑,与其他地区玉产业开发相比,祁连玉产业还处在小规模生产、低层次发展的阶段。二是人才技术短缺、研发能力较弱。产业发展缺少人才和技术支撑,玉石品质鉴赏和雕刻加工技艺、市场营销等本土人才短缺,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弱,制作加工工艺不精、品种单一、档次不高。三是宣传营销面窄、市场竞争力不强。在祁连玉石新型产业的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上,宣传形式比较单一、力度不够,营销网络覆盖和市场占有率低,参与玉石、观赏石加工销售的个体经营户随意性大,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广、竞争力不强。四是资源勘探滞后、监管机制不完善。玉石资源勘探投入不够,资源的分布和储量等数据掌握不够详实。资源的管护机制不够健全,加之资源分布面广点多,交通不便,合理有序开发和科学利用管护玉石资源难度大。

1.4下一步发展规划目标

1.4.1总体目标

借助资源优势,强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链向深层次延伸与拓展,不断提高祁连玉石产业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自治县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大玉石文化内涵挖掘,加快发展玉石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型文化业态,使其成为自治县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品牌;合理配置资源,加快祁连玉市场要素建设,形成以祁连玉商贸、文化、创意设计、旅游为核心的现代产业集群,全方位提升祁连玉产业竞争力,使祁连玉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档消费品牌,使肃南成为全国最大的祁连玉加工销售集散中心。

1.4.2具体目标

―产业基本实现规模化:到2015年,通过培育扶持和招商引资,全县建立祁连玉加工销售龙头企业5-6户,建成研发机构1-2家,引进高级雕刻工艺人才和培养本地工艺人才50-100人,玉石产业年产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以上、达到2亿元以上,实现利税6000万元以上,带动2000名以上城乡劳动力实现就业或转移就业,支柱产业地位基本形成。

―产品基本实现品牌化。到2015年,通过对外宣传和产品研发营销,推动产业上档升级,力争将祁连玉打造成为国内玉石界知名品牌,获得国内首家“中国祁连玉石之乡”的称号;将蛇纹岩板材打造成为高端建材产品;将祁连观赏石打造成知名的庭院景观石,在国内同行业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营销基本实现市场化。到2015年,通过政策扶持和宣传推介,在县城培育发展祁连玉观赏石加工营销个体经营户1000多户,建成民间观赏石、玉石馆30多家,在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成全国最大的祁连玉石营销集散地--玉水苑,在省市重要旅游城市普遍建立祁连玉销售网点。同时,引进2-3户具有实力的销售企业面向全国祁连玉产品,形成较为完备的祁连玉石生产、加工、销售的市场营销体系和网络。

―生产基本实现基地化。到2015年,通过规模建设和精心打造,建成优质祁连玉石开采基地4-5处,高端玉石加工、销售基地2-3处,蛇纹岩(岫玉)板材生产基地2处,并在玉水苑建成五大园区(彩玉园、红玉园、碧玉园、白玉园、墨玉园)和玉石文化精品园区1处,基本实现祁连玉石生产基地化目标。

―加工基本实现链条化。到2015年,通过依托成熟的加工工艺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建成2-3户具有较为完整产业加工链条的重点企业,采用以精细加工生产高档收藏品、大批量生产中档工艺品和高纯氧化镁提纯工艺生产高附加值的建材、化工产品等方式,实现对不同档次质地玉石原料的全方位开发和深层次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玉石资源加工利用率,提升产业整体经济效益。

―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到2015年,通过完善机制和规范运行,全面完成全县祁连玉石资源普查、详查勘探工作,准确掌握储量和分布状况;完成祁连玉产品地理名称认证和行业标准制定,成立祁连玉专家委员会和鉴定评估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的技术咨询服务;注册成立和规范运行祁连玉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健全完善祁连玉资源各项管护机制,促进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

1.5下一步工作任务

1.5.1加强基地建设,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结合资源储量和分布情况,支持祁连山西部矿业、兴荣矿业、恒盛矿业等企业加大玉石矿点的采矿证照办理进度,加快道路、厂房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以资源入股的形式将老君庙、金龙河、羊毛沟、红石嘴子等地建成全县重点的祁连玉石资源开采基地;加快皂矾沟矿产品集中加工区配套设施建设,引进大型加工企业2-3户,将其建成全县蛇纹岩高档建材、装饰等系列产品和高纯氧化镁提取的主要生产基地;加快县城裕固风情街和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设步伐,完善各项功能设施,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集祁连玉加工、销售、交易、展览、观赏为一体,融祁连玉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的现代文化旅游景区和展销基地。

1.5.2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积极培养祁连玉设计、加工、销售、鉴定、文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多种形式拜师学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研发设计和制作加工风格。广开引进人才之路,积极引进优秀的设计人员和具有影响力的加工雕刻工艺师前来传经送宝,进行专业指导,通过一些大师级的作品,提升祁连玉产业工艺开发水平。加强同专业院校和发达地区间的合作,借助县职教中心等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办玉石加工培训专业,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加大劳务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参与从事玉石打磨、雕刻。成立祁连玉石专家委员会和鉴定评估委员会,建立专业化的玉石鉴定和认证队伍,规范鉴定和认证流程,鉴定信息,增强行业诚信度,促进产品鉴定与销售的有机结合。

1.5.3加强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县内玉石矿山和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步伐,集中筛选推出一批带动力强的祁连玉石重大招商项目,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企业,建成一批生产工艺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的祁连玉石开采、加工、生产项目,推动祁连玉产业资源市场化配置。积极引进资金实力雄厚、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投资参与玉水苑建设,打造具有文化力、品牌力和创新力的产业发展平台。围绕张掖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县城裕固风情街、皂矾沟蛇纹岩加工厂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积极引进几户拥有先进技术工艺和良好市场营销策划创意的企业参与建设,在玉石产品工艺研发、产业链条延伸、产品策划包装和市场销售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资源优势加快向经济优势转变。

1.5.4加强宣传推介,提升产业市场知名度。树立和培养品牌意识,借助媒体全面造势宣传祁连玉,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现代媒介和文化载体,多方位、全角度的向外界宣传、推介祁连玉石。借助节会集中宣传祁连玉,举办好每年一届的祁连玉文化旅游博览会,主动走出去参加全国各类玉石节会,不断提升祁连玉在国内玉石产业的知名度。借助产品开发延伸宣传祁连玉,紧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开发具有实用意义和纪念意义的馈赠佳品和特色旅游纪念品,推出有时代气息和收藏价值的玉石精品和珍品,并在重点旅游城市建立销售点,扩大祁连玉对外销售宣传渠道和覆盖面。借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宣传祁连玉,积极挖掘丰富祁连玉文化内涵,举办好各类学术论坛,做好相关文化书籍、专题片的出版;建设好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玉水苑等文化景区,开展一系列以玉为题材的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坚持把祁连玉作为旅游产业开发的主导产品,以宣传推介促文化旅游,以文化旅游兴玉石产业。

1.5.5加强资源管理,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围绕黑河、隆畅河、陶莱河等重点流域和祁连玉集中矿藏地带,邀请地质勘察部门,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认真搞好祁连玉石资源勘察、详查工作,摸清各种资源实际储量和品位,为招商引资开采、科学利用开发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翔实依据。坚持保护为重、适度开采、合理利用的原则,健全完善玉石资源管理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切实发挥好祁连玉石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的产业指导、县石业办的监管、协会的桥梁纽带和企业的市场主体职责和作用,明确国土、水务、林业等部门的协同监管职责,推动祁连玉石产业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采,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1.5.6加强宣传推介,构筑大祁连玉格局。一是构筑大祁连玉开发平台。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引进外地营销人员,加大产品营销及宣传力度,构筑大“祁连玉”格局,提高祁连玉社会知名度。二是引进“国家级”“省级”玉雕大师入驻玉水苑、玉水街,提高祁连玉社会知名度;引进和田玉、独山玉、岫玉、蓝田玉、翡翠、玛瑙、金银珠宝等销售从业人员入驻玉水苑、玉水街,增加营销产品。合理筛选确定有一定祁连玉石知识、具备相当加工技术和营销能力,懂玉、爱玉的人员参与祁连玉石产业开发,严防全民一哄而上、乱开滥建,造成资源浪费,确保祁连玉石产业高点起步、平稳运行、快速发展。三是坚持祁连玉石产业发展与小集镇建设相结合、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与工业经济相结合、与劳务输转相结合,促进祁连玉石产业与其它产业有效衔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祁连玉开发与与旅游、文化项目衔接。将玉水苑作为文化产业基地、旅游开发项目之一。要求驻张各旅行社将玉水苑作为所有旅游线路必走一条免费项目,增加园区知名度。把祁连玉石产业开发作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扶持培育祁连玉石产业带头人,抓好祁连玉石产业开发工作,带动劳动力就业,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参考文献

[1]廖庆生 冯唯策. 弘扬云南珠宝玉石文化 促进云南玉石产业发展[N]. 云南经济日报,2010-07-27E02

篇9

关键词:音乐产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172-02

随着文化产业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音乐作为文化的前沿,音乐产业也迅速形成,并形成较完善的商业运作机制。因此,如何壮大我省音乐产业,如何保护我省的音乐市场,如何通过宏观调控,协调音乐产业与音乐事业的关系。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对音乐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认识,这不仅是经济效益问题,也是关系到音乐产业如何健康发展和民族音乐如何保护发展的问题。音乐商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它的市场运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如何推动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音乐市场机制,都迫切需要我们对音乐经济活动展开深入的研究。下面就我省音乐产业的现状和开发做简要论述。

一、音乐区域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内涵界定和理论基础

“音乐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模式中的“艺术”这一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市场化方式,从事音乐产品生产和提供音乐艺术服务的活动的总称。它是围绕音乐产品的商业活动而形成的产业体系。其主要包括以下层次:音乐产业是以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为目的。音乐产业必须是以市场化方式进行。音乐产业是一系列文化产业的活动总称。音乐产业中的各种活动依据各产业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当音乐发展与市场经济接轨时,音乐就不再以单纯的艺术形式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了,它已成为一种产业——音乐产业。音乐产业的理论构建,是在把音乐看作一个生产音乐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产业基础上展开的,是在文化产业的大环境下把音乐当作商品,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音乐产品和服务展开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音乐产业中的不同要素以特定的方式形成相对独立的市场,以各自独特的存在形式发挥着作用;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产业体系。

二、黑龙江省音乐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省音乐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有较好的音乐基础

我省音乐基础较好,曾出现许多优秀的音乐团体和著名的音乐人才。历史上,中国北方诸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黑龙江起源,金朝雅乐在汴京的宫廷奏响,古老的民歌在黑土地的上空回荡。19世纪末,这里是西方音乐传入东方的入口,最先奏响了共和国诞生的交响曲,建立了我国第一支管弦乐队。曾云集了中国众多的音乐名家,创办了蜚声海内外的“哈尔滨之夏”。黑龙江这片神奇的土地,是音乐家成长的摇篮。在这片黑土地上,出生、生活、工作过的音乐家代表人物多达200余名。

2.音乐产业发展已经初见规模

我省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复杂的民族构成,广阔的地域空间带来的语言、生活习惯以及情感表达的差异化,使我省的音乐呈现出了多样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多种文化的融合和较早的音乐资源开发,使我省的音乐产业开发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演出业在经历了阵痛之后,开始稳步回暖,已经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市场化运作的演出团体伴随着艺术团体的体制改革,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演出案例,比如一些演出团体和企业的融合,推出了一些音乐剧的演出,哈尔滨歌剧院与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联办的“哈尔滨住宅之声合唱艺术团”,与哈药集团制药总厂联办的“哈尔滨舞蹈团”,取得了“文企双赢”的良好效果。同时,推动文艺演出市场向着政府调控、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向发展。

3.已经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

我省的音乐产业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优势,构成了自己的一些品牌因素,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盛大举行,对于繁荣黑龙江的音乐产业发展,建设音乐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积极的影响。不仅为中国音乐提供了表现平台,更是给国外的音乐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艺术的舞台,形成促进音乐产业发展的平台。音乐剧也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构成了黑龙江音乐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二)我省音乐产业发展的不足

1.主题性模糊

主题可以把一个空泛的文化现象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形态。作为音乐的产业发展同样如此,而我省的音乐产业开发虽然拥有一定的资源和基础,但却缺乏主题性的指向,没有特色、不分主次、零散混乱、区域特征不明显,把握不住整体开发的方向。这就难以形成一个具有显著特征、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形态和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发展组织体系和价值链条。

2.缺乏集群性开发

产业集群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提高产业发展的区域竞争力。我省的音乐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都是单独的、分散的,无论是具有一定影响的音乐剧,还是一些企业和文化团体合办的音乐团体,以及其他一些音乐产业的开发,都缺乏在区域上的联合和结构上的集聚,无法形成一种集群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群众的参与性不强

我省的音乐产业发展缺乏群众的参与性,即使是“哈尔滨之夏”这样的大型音乐盛会,群众的参与性也不够。而群众的参与是音乐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是音乐产业开发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宣传和群众音乐素质的提升。因此,政府要加强音乐产业发展相关宣传和大众的音乐教育。

4.产业关联性较差

我省的音乐产业发展主要集中于音乐剧的演出、歌舞的表演,趋于一种单一的表现形式,缺乏音乐产业整体开发的关联性。比如,音像等音乐制品开发、音乐欣赏和音乐娱乐的标志性场所、音乐器材的制造和销售,以及其他相关的音乐制品的开发等等。这种单一的发展结构使我省音乐产业发展缺乏生命力,无法形成产业结构的拓展和价值的延伸。

三、黑龙江省音乐产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以创新推动黑龙江省音乐产业的发展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与创新内在的关联早就引起了国际上多名学者的注意。有趣的是,他们的研究都指向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地区才能成为将来世界的文化中心?同样,他们的结论也具有相似性,那就是具有创新氛围和创意能力的区域将是具有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的区域,也是未来最具有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地区。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音乐产业也就注定了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在现代社会,人们对音乐产品的消费显得相当苛求,不但要求最新,而且要求最酷,获取更要最快。这样一种心理无疑导致了音乐产品与服务对创新的无节制的需求,也间接地反映了创新的保鲜期将有可能呈现出越来越短的趋势。同时,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用户对音乐产品的获取也更加多元化,也更加方便简洁,这也要求音乐产品尽快地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以创新来推动音乐产业的不断进步。

(二)以机制来完善黑龙江省音乐产业的发展

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发挥作用的各要素以及相互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一个完善的发展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因而,我省音乐产业发展要拥有一个完善的发展机制。首先是政策机制。政府部门应该深入调查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的优劣势、国际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建立健全政策机制,为我省的音乐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是管理机制。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管理是将各种互不相关的资源组合达成一个目标的总系统的过程。现代社会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每个自主功能的发挥都依赖于管理。文化企业是以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实体,是文化产业有机体的组成细胞,只有良好的管理机制,才能使产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我省音乐产业只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定的集聚性开发,建立良好的产业链条,才能形成一个好的发展态势。再次,要建立创意机制。从国际背景看,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内容的音乐产业正在经历技术升级、产业融合的重大转型。对优化和充实一个地区的音乐产业的创意结构,推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文化消费,提升地区形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北京音乐创意园的创建,就是北京市音乐文化产业机构优化和功能拓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篇10

简而言之,文化产业发展就是将文化生产所必需的各种要素加以整合,产出社会需要的文化商品,实现其高附加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过程。从这一点来看,资源禀赋对于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有着很显著的影响,利用自己独特资源、条件和这些生产要素的组合,创造出别人没有的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类型、质量以及形式,对区域性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非常重要。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执行的是国家统计局2012年修订后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这一分类标准是在2004年产业分类标准基础上确立的,它首先将文化产业区分为文化服务、相关文化服务两大部分,进一步细分为十大类,具体而言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等四个方面,以此取代了2004年产业分类中的核心层、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的划分标准。这个产业目录相当宽泛,使得文化产业横跨了当今社会公认的三大产业类型,它主要包含在第三产业中,但也涵盖了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部分行业,例如野生动植物保护等行业可以纳入农业范畴,而工艺美术品、文化用品以及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等则应当纳入工业范畴。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路径选择中,资源禀赋的影响、制约作用体现得相当明显,因为这是发掘比较优势,进而发现竞争优势,最终形成综合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有学者曾对我国制造业空间分布与要素禀赋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要素禀赋(包括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是影响我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劳动和资本的地区禀赋差异对大部分制造业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而自然资源是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1]实际上,文化产业竞争同样表现为很突出的资源竞争,因为文化产业中有一大类别就是资源型文化产业,这些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当地的历史沉淀、地理环境、民族风俗等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无机层面的地理资源、有机层面的生物资源,以及历史传承的民俗资源、文化创造的信息资源等,这些文化资源是本地开发旅游业、文物博览业、民俗文化、节庆文化等文化产业的基础性依托。为此,区域文化产业的布局者在发展规划制定、项目选择时都不可能回避资源问题,要把资源的独特性和资源利用的专属性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布局中,大多数西部省区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同样不如东部地区;但是,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依托这些宝贵资源,以文化资源开发为先导,着力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降低产业开发成本、切实提高效益的现实选择,多年的经济发展实践也已证明,开发当地文化生产力、迅速发展和壮大本地文化产业的一大可行之举,就是将本地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产业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云南省已确定重点发展10类文化产业:新闻出版、影视动漫、民族演艺、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节庆会展、珠宝宝石、民族民间工艺、茶文化、体育等,从这份目录中可以看出,其中相当部分如民族民间工艺、茶文化、民族演艺、文化旅游、珠宝宝石等都是在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四川省的思路与云南有不少共通之处,四川省规划要着力打造一系列文化产业带,包括以路线、川陕革命根据地、伟人故里、将帅纪念园等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产业带,以古巴蜀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藏羌彝文化走廊”为核心区域的民族文化产业带,以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区为依托的重建文化产业带等,这一发展战略的确定同样充分考虑了本省的文化资源特色。而2010年成都市提出精心打造大熊猫文化、金沙文化、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三大文化品牌,深入塑造“三国文化”、“诗歌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如此产业规划也是与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充分结合的产物。

二、超越资源禀赋:以人才为中心

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却相对落后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西部文化产业发展起点低,基础差,支撑文化产业发展软硬件系统跟不上,市场化程度严重滞后,没有形成特大型的文化产业企业与国际文化产业集团抗衡。[2]这一现状提醒人们,资源优势并不等于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要真正转化成产业优势还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确,在西部经济发展进程中,曾经过度依赖资源等初级生产要素,并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西部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生产要素依赖较高,教育和科技的支出较低,企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创新也较落后。[3]由于其他现代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应有的运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西部许多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依赖资源的高消耗,在“拼资源”的前提下求得产业的进展,产业附加值却较低,往往产业发展效果不佳,这一局面不应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再度出现,否则西部文化产业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可能失去宝贵的战略机遇期。西部地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固然要充分发挥利用的文化资源优势,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但切不可把文化资源当成本地发展文化产业的“天然边界”,仅仅在当地具有比较文化资源优势的范畴内开发文化产业,却不敢大胆涉足其他类型的文化产业,如此很容易落入“资源决定论”的窠臼,宝贵的文化资源反而成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包袱,禁锢了产业决策者的思路,限制了各级各类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创新精神。相比其他的一些传统产业,文化产业表现为一种软驱动的产业:钢铁、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通常表现为硬驱动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必须以自然资源、土地、资金等为主导驱动,当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发生约束,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不利情形时,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就会大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比较优势。而文化产业在总体上则是一种“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它对于资源和区位等要素的依赖程度较低,因而资源、区位等因素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明显降低,而智力、知识和技术等软性投入对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则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动态角度考量“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不难发现资源禀赋对经济比较优势的影响固然很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要素禀赋对某一区域比较优势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并在短时期内重新集聚,为某一有活力的区域所利用。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完全变更了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要素禀赋组合,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实现对传统资源禀赋的超越,进而借助其他要素获取有价值的资源。当前,世界各国文化交融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不能只盯住自己的文化资源,本地有什么就开发什么,这种惰性很容易陷入资源主导型的粗放式开发的窠臼,尤其让那些缺乏文化资源的地方陷入心安理得、无所作为的境地。在开发文化资源时,必须树立“两条腿走路”的意识,即本土资源、外来资源均可为我所用,本身具有资源的地方可立足于自主开发,而缺乏资源的则要大胆地借鉴和引进。当前,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在人才、资本、市场等方面均处于稀缺的状况,有必要迅速加强。有人鉴于西部地区资金普遍短缺的现状,提出应当着力优化西部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具体而言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以鼓励多元资本迅速进入西部文化产业,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投入主体,以市场融资为主力的文化投入机制。[4]但是,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整合各种要素禀赋,使之协同转化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资金在其中固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人才在其中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人才的集聚和储备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提品、服务的力度和精度。特别文化产业是一个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智慧型”产业,其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才密不可分,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极大,包括创意和设计人才、生产制作技术人才和管理、经营人才等。拥有充足的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尤其是善于经营文化产业的企业家人才,将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这些人才可以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吸引资本、开拓市场,缓解这些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准确区分人才与劳动力资源。西部地区缺乏高精尖的策划、创意人才,但拥有大量的平凡的,又充满激情和创作的歌舞演出人才、民族民间艺术人才等,大量的民间艺人、技术工人等,是从事实践活动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可以参与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只能在其过程中担当劳动者、生产者的角色,无法担当领军人物的角色,积极推动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换言之,他们只能被动地跟随着文化产业而动,却不能主动地引领当地文化产业向前发展。如果满足于这样的劳动力资源群体,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很可能再度延续其他产业已经走过的发展路径:由于人才队伍的匮乏,无法占据产业的高端地位,始终只能扮演“追赶者”的角色,时时跟随东部地区、国际上的发展潮流,甚至是亦步亦趋地跟进,跨越式发展无从谈起。实际上,西部地区的许多人士已经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要突破文化产业人才瓶颈,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开展高层次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的教育、培训和资助,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加快建设高素质的民间文化经营人才、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5]真正要提升、优化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禀赋,使之达到最佳的组合与配备,最大限度推进西部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把高端人才,尤其是策划、创意人才和经营人才等队伍的建设、引进作为重点,文化产业提升期待着人才,要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离不开高素质、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现阶段,西部自身的文化产业高端人才队伍培育能力存在较大的欠缺,但并非没有解决的途径,一个便捷可行的举措是借助外部的教育资源和平台,合作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如有学者提议,我国西南地区可以与东盟国家全面开展文化产业战略合作,并将共同储备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等作为重要合作领域,其运作路线是发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教育资源方面业已存在的互补优势,广泛开展各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交换培养与交流学习等,构建其较为完善、系统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造就一大批适合当地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6]

三、以创意支撑西部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