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

篇1

1. 美国的居住区绿化原则:20世纪末,美国凯特。奥利维亚。塞申斯提出的“绿道网络”的概念,在环居住区绿化境保护、经济利益、美学上有巨大的价值,将对我们有很好借鉴作用。使居住区的绿地也成为这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的成员[1]

2. 法国居住区绿化原则:1994年法国出台了新的居住区绿地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住宅组公园、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的绿地定额、服务半径、绿地面积和平均每人绿地面积。

3.中国旧的绿地规划标准:(一)统一规划原则。(二)因地制宜原则。(三)环境美化原则。(四)布局协调原则。

4.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出台背景

中国传统的住宅院落似乎从来就不缺少风景园林,文化的积淀使造园技艺在历史上曾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苏州园林艺术也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但景观一词却又似乎是一个“舶来品”,它在国内开发商及消费者中的兴起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历史。从先造住宅,然后将空白土地种树、植草加以点缀;到有计划地规划景观环境,以此吸引消费者,制造楼盘销售中的卖点;再到先做景观环境,后建住宅,从而制造更大的轰动效应,取悦消费者,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在引进与模仿中,走过了一条快速成长的道路。

然而在这种囫囵吞枣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消化不良带来的严重后果。为求新、奇、特,北方开发商常常重金迁移了南方的名贵树木,却没有考虑其生长所必要的气候条件;为美化居住区所规划设计的景观环境,有时却成为束缚业主的藩篱,使之难以亲近;为体现水景而建造的湖泊,却因未考虑安全防范措施,成为吞噬幼童的杀手。

据多已建成的居住区景观不仅投资大,而且只具有观赏性,没有实用功能性,人性化的设计更少,缺少交往空间。

当开发商以每平方米四五百元的代价投资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时,有人开始反思,规划设计景观环境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好与坏如何来评价?与业主又具有怎样的关系?

在日前召开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和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大会”上,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式推出了历时两年多编制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 导则提出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美化生活环境是为了体现社区文化的社会性原则,注重节能节材合理用地的经济性原则、生态原则、地域性原则和历史性原则。这部国内首次推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指导性文件,没有拘泥于狭义的“园林绿化”概念,而是以景观来塑造人的交往空间形态,突出了“场所+景观”的设计原则,具有概念明确、简练实用的特点,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总体把握和判断。

1. 依此导论指导下的昌福花园景观设计

1.1 概述

1.2 设计指导思想

巴南区昌福花园详细规划以环境,景观,人的和谐为原则来组织空间,以人的舒适要求为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 、“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建设生态型,人性化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富有人情味,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绿色环绕的、安全、舒适方便的人性化居住环境!

1.3 设计指导原则

1.3.1 因地制宜:

不同的气候条件,环境景观要与之相适应,重庆有炎热的夏季,大型的广场在夏季根本无法使用,居住区的广场应“小型化” 、“隐性化” ,让居民一年四季都可以流连其中。

1.3.2 空间的营造应适合人的尺度

在居住区中,居民需要的是一种舒适安全、停留休息的生活空间,能减轻一天的工作疲劳。

1.3.3 注重形式和功能的结合

形式是为功能服务的,功能是形式的基础,在考虑景观时,先做功能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做出的景观就会失去它的意义和价值。

1.3.4 种植设计原则

(1)易长易管原则:

居住区普遍的绿化宜选择易于管理、易于生长、少修剪、少虫害、适宜当地气候的植物品种,并以速生植物为主导。

(2)功能性原则:

植物应与环境的功能相适应,如考虑遮阳。根据重庆市的气候特点,树大荫浓的落叶植物是居民的最爱,它既得遮挡夏季炎炎烈日,又能让冬日阳光透过来。

(3)艺术效果原则

要考虑四季的绿化效果,并注重其层次感以及乔、灌、草的立体搭配和种植群落的形成。

1.3.5 充分利用地形处理景观

处理地形时应当注重自然,不应为了地形而去做地形,人工造作很强的地形处理,缺少自然气息及亲和性。

1.3.6 适当增加休息设施和运动设施

为满足居民的普遍需求,设施位置的选择也要考虑安全性和视觉景观,使居民有“看”与“被看”的东西,得到视觉和心理上的愉悦感。

1.4 景点介绍

整个景观序列层次分明,由三个景观区段组成:

1.4.1入口中心广场

设计时考虑到该区域与主入口紧密相连,便采用广场的形式,因此铺装面积相对较大,在中心位置,布置一个下沉式旱喷广场与弧形叠水池相连,水池一方面和背景林很好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和旱喷广场以及弧形图案的广场铺装有机地融合起来,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广场的绿化布置以姿态优美的棕榈类植物和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的开花地被和色叶植物为主,烘托了小区气氛,强调主入口广场的气势与重要性。整个广场对外要求用植物群落丰富的林冠线遮挡其后的挡土墙,对内则强调空间的相对开阔性。在有限的空间内为游人提供一个相对开阔丰富的室外休闲空间。因此在绿化设计时,绿带种植了冠大荫浓树干挺拔的常绿树种。绿带靠内部分则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勾画出了自然的林缘线,林下则以缀花的缓坡草坪为主。这样一方面满足对外遮挡造景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创造了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开阔的室外空间。

1.4.2小区中心绿地

主入口广场过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中部狭长的中心绿地,是一个既生态又有变化的中心景区,形成全区的景观高潮。结合休闲步行场所和中心绿地的开敞性,把人流有意识地引向小区最精彩的地方,形成小区的主要景观轴,水景是营造社区休闲氛围的重要手段,甚至可以使房地产的价值得以提开,中心绿地以水来联系整个小区,自然式与规则式的构图在水的流动中完美结合,各展风韵!其中的三个小空间更以植物栽植的熟密程度有机划分:

(1)前区小广场

广场采用与圆形的规划造型,两侧植物紧密栽植将广场紧密围合,很有空间感。圆心区域为系列水景的起源,其中的水幕墙、吐水设施更让人们在此停留小憩的过程中领略到水的多重质感。而广场周围数个同心圆弧造型的石凳和绿篱,不仅满足了平视的个体设计,也考虑了由高空向下眺望的平面构图,为了广场增加了活力与视觉享受!

(2)活动游戏区

这是一块较大的集中活动场地,起到了联系前区小广场和后面大面积水景的纽带作用。植物栽植由前面的密林式栽植逐渐过渡到稀疏式栽植。使人们在活动时可以充分沐浴到阳光,场地上配置了老人活动的健身器械、足底按摩以及儿童游戏的植物迷宫、涂鸦墙等小品。这些小品设施是环境景观中的点缀,是景观特色的细部表现,对广大居民也有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现代居民很注意身体素质的提高。从儿童游戏设施到全民健康设施都将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

(3)主水景区

进入该区域,植物再次密集栽植,加上微地形的利用与蜿蜒的小路相结合,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水面局部扩大,形成湖面造景,使环境更加优美、自然!在这里你可以倾听到潺潺的溪流声,哗哗的跌泉,可以看到水中大大小小的石头,岸边葱葱绿绿的植物,还有在巨石上的独木桥。入坐水中景亭,茂密的植物,更使你如沐浴山涧春风!

1.4.3 尾声区域

该区域住宅片区、住宅院落分别布置大小不同的绿地,其中每个住宅区都设置了一块儿较大的集中绿地,每块绿地配以草坪花木、建筑小品、座椅、简易活动场地,创造出能供居民最直接享受的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优美宜人的景色!

1.5 规划小节:

将清新的空气、阳光、水、植物、鸟儿、蝴蝶等大自然美好的事物带入小区,使休闲活动,如欣赏景观、聚会交流、儿童嬉戏等,走进居民每日生活,理想的环境设计使枯燥的日常变得丰富多彩!创作手法上,将人们在大自然游赏过程中的有趣体验以抽象手法再现出来。利用精心设计的地面竖向变化以地形、矮墙、廊架、平台、水体、住宅建筑、植物等元素,创造出丰富有趣、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2. 正文

2.1 结合所做设计对新导论的看法和理解

该导则的独创性在于景观设计的重新分类,它是依据居住区的居住功能特点和环境景观的组成元素而划分的。其中设计元素根据其不同特征分为功能类元素、园艺类元素和表象类元素,这三大类元素与绿化种植景观、道路景观、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庇护性景观、模拟化景观、高视点景观、照明景观等九类设计共同组成了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这种分类尽管依然存在争议,但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实用,仍不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而且,主编单位仍在收集资料,不断丰富内容,希望在试行中检验导则的准确实用性,更好地为开发企业服务。

就导则的具体内容而言他们在注重景观环境功能性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景观的安全性与长久性。导则中具体规定了水池的高度、木栈道的物理处理方式、涉水池与泳池的深度、可能通过轮椅的道路的宽度,以及沙坑距离窗户的远近距离、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大小尺度等。这些规定是在以往景观设计中不曾被重视的地方。

对原有土地条件的合理利用,改变“三通一平”破坏性的开发建设局面,保护原来的地形,地貌,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减少了资金投入,而且尽量保护了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显得朴实无华,自然野趣。

2.2 设计需经济实用

我在昌福小区设计当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适地适树,建筑周围的土壤由于建筑施工经常有建筑垃圾等阻碍植物生长的环境,我采用耐瘠薄、抗性强的树种如黄葛树、小叶榕等。为提高小区的生活质量,绿化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在整个小区内以自然植物景观且多以绿色植物为主,增加整个空间的绿量[11].在居住区内多种植高大的乔木,因为成片的高大的乔木不仅可以改善居住区的环境而且还为低层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条件,在高大的乔木下面还可以作为活动、娱乐的休闲场地[3].并实现绿化的多样性,建立乔、灌、草多层次的复合结构的植物群落,增加开放性空间的绿化,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最好的绿化效果。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让居民能真正感觉到大自然的亲切美好。

2.3 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昌福居住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巴南区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3].

2.4合理的组织空间

居住区绿化同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我在设计中主要采取分割与渗透的手法来组织空间。

2.4.1空间的分割

绿化空间的分割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话动时的感受和需求。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比如我在方案中设计的花架和景墙。当人在流动时,分割的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在方案的第二个景观接点布置的张拉膜就可以抑制视线。通过空间分割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

2.4.2 空间的渗透

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同空间的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单纯分割而没有渗透和联系的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通过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可产生层次变化。在方案中我用

门窗、花格墙和植物框景。在设置分割物时,还可利用门洞等手法使被分割的空间既保持它的独立,让人们有场所感,又与外界联系紧密,相互渗透[7].小区中的组团式小游园,服务半径小,供居民茶余饭后休息游乐,就像“袖珍花园” [9].

2.5 利用自然景观,体现绿色

在小区园林植物的配置方面:一方面我利用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来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色彩?季相以及意境;另一方面我用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的关系来配置。

2.6 昌福小区的人性化设计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强调“以人为本”是园林设计的前提,强调绿地的可参与性和亲和性。绿地是活动空间的补充和延伸,是休闲运动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园林绿化能创造的环境就应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小区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我在设计不仅考虑了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4].使健康福气真正走进社区每一家。另外以人为本并非一味迎合目前人们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层次和品味。 在植物配置上强调冬透夏荫,春绿秋黄,改变小区内常绿乔木一统天下的局面。冬天,温暖的阳光透过枯荣的落叶,输送进小区;夏天,浓密的树荫给居民带来了清凉,使植物配置的群落具有保暖防暑降温的作用。引进色叶植物和香源植物,随着季节更替呈现不同的季相和挥发不同的气体,满足人们季移景换的审美情趣和不同嗅觉的刺激。满足人们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需要。

2.7 昌福小区的文化性主题

小区园林设计除了以生态理论为设计原则外,设计师应重点阐述园林的立意构思,即项目本身蕴含的精神文化:一方面吸收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另一方面吸收国外先进园林设计经验和手法做到内外并蓄,塑造精神内涵,这是园林的灵魂。我在昌福小区的园林设计中,先确立了繁荣昌盛平安是福福星高照的主题。利用现代景观元素来诠释居民对福气的一种乞求。另外还利用植物的精神属性,来体现小区的意境美。例如,松的永恒、坚贞,梅的傲雪、气节品质,竹的清高、雅洁,桂花的高雅、吉庆等。使之与生态、经济、使用功能结合起来,创造出高品味、具有时代特点的精品社区文化。

2.8 结语

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与之配套的园林环境也随之同步发展,人们对园林环境越来越重视,但往往是一个项目先规划建筑方案,然后才考虑去规划园林景观,园林作为建筑的补充和填充,这无疑给小区的景观带来了欠缺。所以,在项目规划时,强调景观规划的早期介入可以保证小区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植被等资源,保证景观元素的合理分布,保证小区园林绿化与建筑的和谐统一,使小区的园林绿化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得到充分满足。

3.总结

居住小区绿化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富英俊。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园林。2001(5):19-20.

[2]袁栋。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城乡建设。1999(8):25-26.

[3]吴林春,丁金华。对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绿化设计的思考。建筑知识。2002(3):13-15.

[4]黄伙南。对居住区绿化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建筑知识。2003(1):5-7.

[5]蔡丽明。对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几个要素的探讨。建筑知识。2001(2):19-20.

[6]张鲁山。居住区环境设计。住宅科技。1998(10):5-7.

[7]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8]陈强,姜新成,张革。长春市文化广场园林绿化浅析。中国园林。2000(5):54-56.

[9]李汉飞。环境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园林。2002(2):11-12.

篇2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景观设计;生活环境;低成本景观;人性发展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中低收入的家庭提供的住房保障。保障性住房对社会稳定、改善民生都有很大的作用。随着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重视,保障性住房小区景观的设计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对保障性住房小区景观进行设计,成为了现在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 保障性住房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其他商品住房小区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区别,但在小区景观设计原则方面却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基于特殊性的存在,有一些设计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总体的目标都是建立一个舒适、宜居的环境。对保障性住房小区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1 坚持以人为本的实用性原则

从保障性住房的特点来讲,保障性住房是一项民生工程,它的景观设计必须以满足居民基本需求为出发点[1]。设计时,应充分了解保障性住房居民的需求,利用景观设计的相关手法和技巧为居民形成有用的功能空间。坚持以人为本的适用性原则就是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基础进行景观建设的。

1.2 坚持经济性的低成本原则

由于保障性住房是一项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小区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提供给特定的人群使用,并且对该类住房的建造标准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给予限定的低成本住宅小区。因此,在景观设计时,必须对成本进行预算和控制,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更好的景观。这就要求设计者通过巧妙的设计代替奢侈的高档材料,对保障性住房小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营造出低成本、高实用性的景观。

1.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也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在保证保障性住房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强调在有限的成本下提高住房的品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保障性住房景观进行设计时,在满足居民需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可再生资源,并最大程度将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能源的浪费。在建设的可持续景观应该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并能在一段时间内长久使用。

1.4 坚持协调统一原则

这里的协调统一指的是建筑、布局、风格、水电的协调统一。保障性住房小区的景观与建筑本身、水电等工程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想要保证低成本景观建设,同时又保障景观的功能性就需要多方的合作。建筑的布局会影响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通过建筑可以自然地分出景观区域,减少围栏的使用。景观的设计风格应与建筑的风格相符,展现统一性。

1.5 坚持文化性原则

从保障性住房小区的特殊性来看,居民大多是中低收入者,在景观设计时,应充分注意情感因素,设计出一个实用、具有归属感的景观环境。这对于景观设计非常的重要。

2 保障性住房景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已经在多地建立,并投入使用。但我们根据调查发现,很多的保障性住房都存在这样一些普遍的问题[3]。

2.1 景观空间布局不合理

在设计景观时,由于没有依照日照、风向等数据,导致很多的保障性住房景观缺乏日照照射的时间和空间。还有一点就是,场地的空间设计不明确,在保障性小区的场地中并没有对儿童和老人活动的区域进行详细的划分,导致空间被滥用。

2.2 景观设施过少

由于工程造价和预算的限制,导致小区内的景观设施过少,尤其是椅子、凉亭等基本的景观设施,无法满足居民户外活动的需求。

2.3 交通组织混乱

在保障房附近都是采用地面停车,会导致交通比较混乱,对于儿童和老人进行活动来讲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并且,马路与小区没有绿化带,严重污染了小区的环境。

2.4 小区绿化率较低

受到工程造价的限制,保障性住房小区绿化率低,小区内无软质空间,很多空地的利用率不高,并且种植的植物大多观赏性较差。

3 保障性住房景观设计的方法

3.1 合理布局功能空间

想要保证保障住房小区的实用性原则,主要就是满足居民需要的户外空间。首先,应了解居民的景观功能需求,其次,就是要设计师根据科学的手段对小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4]。

从人们的需求来讲,小区景观的功能空间必须满足基本的户外需求,建立儿童游乐区、老人休息区和停车专用区等,最大程度上满足居民的需求。并可以通过良好环境的建设,满足人们对阳光、空气的生理需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者同通过技术手法,将小区景观设计得比较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从科学数据进行小区景观的合理布局。对日照时间和日照角度进行分析,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建立老人和小孩的活动区域。并根据风向测试,在夏季风风向上建立长廊,在冬季风方向上种植大棵的树木,以阻挡寒风的侵袭。

3.2 合理控制造价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力度也会存在差距。合理控制造价是指根据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在保证居民基本需要的情况下,着力打造某一部分空间,并通过设计者的设计尽量减少成本的投入。可以在设计中减少构筑物的数量,只在人们活动的区域放构筑物,其他地区用绿色植物代替;地面的装饰只需在小区入口和老人活动区铺设即可,其他地方同样以绿植或其他简化地面为主;控制成本较高数目的数量,只在重要节点位置种植成本较高的大树,其他以观赏花木为主。

3.3 在小区内提倡可持续发展设计

在保障性住房小区的景观建设中,尽量使用低成本的环保型可持续循环使用的材料,实现保障性住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可以采用透水材料,降低地表水的流失,还可以浇灌周围植物;其次,可以在小区内采用太阳能照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再次,使用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经过过滤后再次使用[5]。

4 总 结

通过对保障性住房景观设计原则的研究和目前我国保障房景观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保障房景观设计非常的重要,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才能设计出一个完整、合理的小区景观规划。

参考文献

[1]张鹏.城市大型经济适用居住区规划选址问题研究-以西安大型经济适用居住区为例[J].现代园艺,2007,1:12~13.

[2]汤洪泉,占比传,曹瑾.社会保障性住房小区景观设计理念研究[J].美术大观,2011,7:45~49.

[3]王振件,唐学虎.大型居住区保障性住房基地公共景观区设计的思考[J].设计与生活,2011,3:11~13.

篇3

[关键词]居住区 景观设计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P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378-01

1、概述

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起步较晚,50年代风景园林行业才从前苏联引入“绿化”概念。在以后三十多年中一直被看作建筑设计的附属,不被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住区景观设计也随之发展,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2、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以健康、优美、舒适为目标,旨在为居民创造一个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在这一前提下,景观设计出现了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体现地方特征

我国房地产在刚起步阶段,“欧陆风格”盛行,照搬模式生硬。随后一段时间,景观设计模式化,各地的居住区景观无视地域差异盲目拷贝,风格独特鲜明的景观项目屈指可数。现代随着景观行业的专业化、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与反思城市特色消失浪潮的兴起,设计结合自然、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孤立地看待居住区环境,而是将其作为城市大环境中的一个节点,开始在地域文化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居住区景观设计逐渐摆脱过去的克隆模式,带有明显地方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通过建筑与景观设计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地域特色。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这些案例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在景观设计中,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表达,不仅给环境景观带来了文化,也让居住区居民与文化更进一步的融合、和谐。

此外,居住区景观设计还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同时居住区景观设计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因此,在设计中,居住区景观的文化性、地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设计结合自然,尊重地方历史文脉与生态环境,风格日趋多样化;

②充分挖掘地方的文化传统,研究其风俗习惯,在设计中用抽象、形象、寓意、象征的手法再现文化传承,营建景观场所精神,增强居民对场所的认同感;

③植物与建材是构成住宅区景观的主要元素,大量应用当地原材料,协调地方色彩与质感,减少管理维护与运输成本,增强居民对环境的亲切。

(2)、强调环境景观的生态性

反思过去居住区景观不实用的奢华设计,现代居住区景观反对浪费,追求简朴,倡导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活。把生态作为基本设计概念,贯穿居住区规划始末,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①设计尊重基地现状,注重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对原有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河流等自然要素注重开发方式;

②以生态设计为基本理念,合理规划人工景观,融合自然景观系统,使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从主观意识转化为形式、功能、思想的和谐统一;

③最大限度地控制景观成本,结合地域情况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水景与人工构筑物等硬质景观,加强软质景观的营造;

④采用综合立体绿化,注重垂直界面、屋顶等方面的绿化;

⑤注重植物配置的季节性、多样性与科学性,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互相配合,点、线、面多种绿化方式相结合,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做到四季有花、四季有香、四季常绿,形成小环境的植物群落。

⑶、强调景观设计的人性化

人性化是指居住区景观设计摒弃追求外在形式,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在设计中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需求,创造休闲舒适、交流互动的景观环境。

在房地产刚起步的时候,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基本只停留在对绿化率和构图形式的控制上,缺乏对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需求等方面的细致研究。居住区景观设计不够深入,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美学上,只重视空间的形式和规模,没有给人们提供充足的闲暇时所需求的交往、展示、娱乐、体育、文化等设施和活动场地,轻视景观品质,没有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设计缺少人情味。现代住宅区景观则以创建互动性、交流性强的景观环境为目标,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体现:

①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注重细节设计,如老人儿童的活动场地以及无障碍通道等,坚持低能高效的设计标准,注重实用化与可参与性;

②借鉴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景观设计以人的尺度为标准,合理布置活动场所和组织景观路线,营造亲切宜人的生活环境;

③提供类型丰富的户外活动场地,动态娱乐与静态休憩相结合,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居民多种需求;

④设计中注重对当地气候的考虑,结合风向、雨季等因素合理布置活动场所与景观绿化,营造宜人、便利的居住区环境。

⑤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居住区居民服务,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温馨的意旨。

⑥居住区景观环境中小品的设计要注重亲人性和易于维护性,注重细节上的处理。材料的选用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

结语:

居住区景观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也是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城市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特征。作为人们生活最基础的设施与歇息地,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就应本着以人为本,和睦共处的设计思想,让人与环境取得最大限度的融合,在城市的钢铁丛林中打造一个自在、清新的心灵休憩地,让悠闲与雅趣相结合的园林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享受,让人们在忙碌喧闹的都市生活中回归自然,享受高品质生活。

参考文献

[1]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篇4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问题;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山东枣庄东湖龙城居住区景观设计以“六重园林及五重绿化”为设计理念,通过统一性、对称感的空间布局,配合魅力十足的细部艺术雕刻,以简约的线条代替复杂的花纹,采用景观空间的布局,使建筑与景观相互呼应,彰显庄重典雅的园林景观风情!

一、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有利于生活条件的改善

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其目的为人服务,要求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只有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才能更好地的改善居住条件。 随着时代的变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水平要不断提高,良好的景观设计为人们提供亮丽迷人的风景,优雅的环境氛围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户外活动及社交的场所,这样既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又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2、有利于居住环境的改善

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合理设计, 还有利于改善居住周围的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园林景观设计大多以绿化植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居住区的周边空气, 减少了尘埃及噪音,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合理地配置绿化植物,还具有改善小环境区域气候的作用,使居民的居住环境更加美好,生活更加惬意。

3、有利于景观空间的美化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 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对植物进行生态合理布置,别出心载的水体及景观的点缀, 使之与整个居住区的整体氛围相互协调。合理地利用植物材料进行空间分割,对园林植物进行层次化设计,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层次美,使整个居住区的园林景观更加优雅动人。

二、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地域文化性原则

在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上,应该结合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特点,并且还需要对居住区建筑规划及相关文化营销策略进行分析,设计出规范、合理的居住区园林景观。

2、舒适性原则

设计园林景观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便利。设计出具有舒适性的园林景观尤为重要。针对居住区所在区域的生活习惯,在设计上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结合地域植物的特点,进行植物景观设计,让居民感受到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3、整体性和多样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景观设计需要结合整体规划及建筑设计,提出统一性和整体性的设计方案。需要对居住区的整体环境进行考虑,让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体现出实效性与科学性。多样性原则指的是在植物选取上、风格设计的体现上,需要展示出多样性,以此呈现出设计上的创新。想要使植物多样性选择得以实现,需要做得适地适树,保证植物与整体环境特点相符合。

三、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1、生态性

东湖龙城景观设计所选用的植物是生态景观的构成元素,也是居住区的观赏对象。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树种选择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在配置植物群落时注重营造富于高低层次变化的“五重绿化”,突出“草低、乔遮、花灌点缀”的绿化特点,达到立体式结构的植物群落种植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群体的生态效益。

2、观赏性

东湖龙城的景观设计讲究功能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特点。空间环境的景观设计立足于实用、经济的基本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景观的观赏价值。绿化植物选择以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的落叶树种为主,搭配适量的常绿树种,追求“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绿化格局。东湖龙城在植物群落景观的整体意向上注重表现季相变化,伴随着四季更迭的自然现象,植物叶色、花色与姿态都会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

3、老年人活动空间

东湖龙城的老年人活动空间分为动态活动区和静态活动区两个组成部分。老年人活动空间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要防止大量人流与车辆的穿行,使老人拥有基本的安全感。动态活动区在建造时注意地面平坦与防滑处理,保证老人健身活动时的安全。选择绿荫遮蔽处布置座椅,避免选用冬凉夏热的材料,为老人营造良好的休憩空间环境。静态活动区充分利用乔木与花冠围合形成的空间,布置花架、凉亭等园林小品,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营造温馨、舒适的小环境。

4、儿童活动空间

儿童游乐场选择远离小区主干道、阳光充足的开敞空间。满足儿童喜好游戏的天性,又保证儿童玩耍时的安全性。场地基址的选择尽量与儿童偏好聚集的区域相吻合,周围尽量少种植遮挡视线的乔木,便于家长的照看与呵护。游乐器具摆放的位置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当吵闹的儿童游乐场所应当尽量避免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东湖龙城景观环境通过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为儿童创造了欢乐的天堂。

5、多功能复合空间

日益丰富的户外活动导致居民对社区环境功能的要求多种多样,而且户外空间活动形式亦不是一成不变,因此需要促进多种功能空间的有机融合。 东湖龙城将组团绿地、公共活动空间与商业步行街通过游步道与景观节点联接形成一个整体,以“六重园林”的空间布局规划,将分散区域的使用功能串联起来,共同构成集生活、休闲、运动、商业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的居住区景观空间,进而实现空间景观化。

6、观赏空间的人性化营造

东湖龙城的景观空间设计应用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营造静态观赏空间与动态观赏空间。景观环境中的山石、植被、建筑以及园林小品等,组成静态的观赏空间。而流动水体以及道路系统上步移景异的景象展现,使得原本静态的景物以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居住区空间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错落有致,形成生态和谐的美好景观环境。

6.1静态观赏空间

东湖龙城的静态观赏空间集中展现在人流密集、视野空阔的公共空间,如居住区的出入口广场、中心绿地空间、中心广场、道路的交汇点等等。静态观赏空间注重表现景物的数量、形态、色彩、气味等等外在的直观特征,并且通过应用对景、框景、夹景、借景等艺术手法充分提升景观视觉效果与艺术感受。静态观赏空间是景观环境最直接、最基本的艺术表达形式与意向载体。

6.2动态观赏空间

东湖龙城的动态观赏空间设计是在静态观赏空间的基础之上,将居民在行走或是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观赏视角变化而形成的焦点转换的效果。在行进过程中,辅以感官性和视觉性的艺术创造,以求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人们在游览过程中,或沿着水景延伸的方向,借助具有向导性作用的的道路规划,通过凉亭、花架、景观泳池等园林小品来体验景象空间序列的变化,从而实现景观设计在平面上的分割组合、互相交织和空间上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篇5

关键词:住宅小区,道路铺装, 景观设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residents are no longer confined to the class of the house with quality, they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quality of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author residential area roads and landscape design shop is thoroughly discuss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residential district, road surfacing and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①居住小区道路的设计原则

1)分清主次

居住小区的道路设计首先要分清居住区道路的分级,根据我国实际经验,居住区可分为四级布置: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和宅前小路。

2)缩短路程

用最短的路程达到目的地,节约居民出行时在路途上的时间是道路布置的另一重要原则。在道路网布置中有两点须加注意:分析人的活动路线,据以确定道路的走向;减少多余的道路。

3)避免穿行

避免城市交通从居住区内部穿过,影响居住区道路的正常使用。这关系到城市道路网的分布和居住区范围的划定。在城市中心道路网密度高的地区,城市道路所包围的范围内应规划成完整的小区,妥善安排好自己的道路、绿化和公共建筑系统,使其不同城市交通发生矛盾。在城市道路

网密度较稀的地区就要特别注意可能引城市交通和外部车流。

②道路的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是居住区绿化系统中的一部分,也是“点、线、面”绿化系统中的“线”部分,它起到连结、导向、分割、围合等作用。道路起到沟通和连结居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各级绿地的纽带作用。它还起到引导人流,敷设管线,组织排水、疏导空间等作用。

在我国古典造园中有所谓“路从景出,景随路生”,在居住区道路绿化设计中,也是如此,这正说明路与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随着道路沿线的空间收放,道路绿化设计应给人们产生观赏动感。

道路绿化还能为庭院与居住区疏导气流,传送新鲜空气,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条件;道路绿化有利于行人与车辆的遮阳,保护路基,美化环境,增加居住区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道路绿化起到防风、减噪、降尘等绿化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下面就居住区道路的分级来讨论居住区道路绿化。

居住区级道路的绿化设计时:在道路交叉口及转弯处种植树木不应影响行驶车辆的视距,必须留出安全视距。称其为视距三角形。在此三角形中不能选用体型高大的树木。只能用不超过O.7米高度的灌木、花卉与草坪等。行道树要考虑行人的遮荫,并且不影响车辆通行。行道树的主干高度取决于道路的性质与车行道的距离以及树种的分枝角度,距车行道近的可定为3米以上,距车行道远,分技角度小的则不要低于2米。

道路与居住建筑之间利用绿化防尘和阻挡噪声,因此绿化设计要依据声波的传播与风向等因素。当噪声声波顺风时,受气流的影响,气流趋于地面;送风时.气流则趋于高空。因此,在设计道路绿化时,如果声源位于居住区的上风方向,种植设计应由低向高——以草皮、灌木、乔木形成多层次复合结构的带状绿地;如果声源位于居住区的背向送风方向。种植设计应由高向低。据实测表明,在道路与建筑之间,栽植一条5至7米宽的林带,以嫩绿乔木灌木配置,在垂直距离内可减低8—10 dB的噪声。

在公交汽车站,如无车棚,则应考虑居民候车时遮荫的需要,种植高大浓密树冠的乔木。居住小区级道路行驶车辆虽较居住区级道路少,但绿化设计也要考虑交通的要求。当道路离居住建筑较近时,也要注意防尘减噪。在有地形道路断面可不在同一高度上。

居住组团级道路绿化设计:类似于居住小区级道路绿化设计,但绿化与建筑的关系相对于后者来说比较密切。绿化设计可以更丰富。

宅前小路绿化设计时:道路两侧的种植宣适当后退,便于必要时急救车和搬运车辆等可驶近住宅。有的步行道路与交叉口可适当放宽,与休息活动场地结合,形成小景点。一般在距离25米时能看清景物,观赏景物细部,因此,在道路与宅间绿地设计施工应精细,选择适合的植物材料,并使花草树木与建筑协调、互相村托。

③居住小区铺装空间布局

居住小区的铺装是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整个小区景观都是通过铺装而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当代城市居民体闲活动要求的居住区铺装己经从一般性铺地向“铺装景观”发展,使地面铺装以丰富的色彩、变化的造型、各具特色的质地展示给城市居民。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景观的立面效果,还应考虑景观的平面布局。在设计园林铺装的时候,需要准确的测算出每一块场地的长与宽。还有一些像位置、朝向等影响设计的其他的因子,当然,这些为总体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最终的设计结果令你满意,而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设计引入的开放空间,不仅使它独具个性,而且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

开放空间的大小由空间的使用功能决定,但现有的形状也是需要考虑:例如长方形处理起来要比正方形容易,因为它要比正方形更易划分,圆形是比较完美的图形,但其周围布局受到一定的影响。

开放空间可以运用于各种不同的功能区,而空间的使用功能又常常影响到空间的形式,例如园路作为一种线性的交通空间,根据需要或曲或直,草坪常常是担当分割空间的作用,其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它像一块绿色的海洋,将种植池、建筑、露台等大块的陆地分割成一个个“小岛”。天井或者休息空间则通常采用对称式布局,或面前开阔的草坪,或比邻曲折的小路。

居住小区铺装的形式不仅取决于它的使用功能,还依赖于铺装的自然属性。一个规则式的设计主要体现在规则的几何构图和对称的平面布局上,以整齐的铺装为主要特色。它也许配备一些景观小品,设置整齐的围栏或围合的树篱,这些特征令整个设计显得均衡、优雅。在设计一座规则式景观同时,铺装材料除了应与建筑设计相协调之外,还应注重功能需求。许多粗糙的天然

材料会谈化设计的规则性,与此相反,严整的铺装,剪形的植物,规则的种植池,尤其当它们排列成简单的直线时,将修剪过草坪边缘切割成规规整整的形状,规则的特征就更显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崭新的铺装材料,在表面上附着一层苔鲜,也会显得陈旧。不规则的铺装更接近自然的风光。僵硬的直边、尖锐的棱角、规则的几何图形代之以柔和流畅的曲线,天然的铺装材料如砾石、石材等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铺装与自然式的种植和不对称式的景观小品相结合,在这样的一个景观空间中,设计师有更多的机会引入更多的造景材料:比如说在自然式景观之

内或景观的,设计师可以看似随意的种植一些植物花卉,但是这种随意并不等于没有章法,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当然,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多数景观园是规则式与自然式两者兼而有之。通常来说,景观的中心区采用规则式,而临近建筑的景园则可以构筑一个自然式的较私密空间,让人们得到充分的放松。

④居住小区铺装材料的选择

居住区建筑密集,吸收大量热量、地面铺装不透过雨水,使降雨不能透入地下而全部排入下水系统,从而减少城市内的蒸发量,太阳辐射热量被积累在居住环境内,导至空气的相对湿度下降,空气污染。

常用的铺装材料是预制混凝土砌块,国外有各种形状、色彩的砌块,国内己引进生产设备。除此,用砖、卵石嵌在混凝土表面层作为铺装,有的利用建筑的废弃材料组成图案。

篇6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问题;基本原则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对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创造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设计人员“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

1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但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却只有几十年。因此,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肤浅,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等。改革开放后,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景观类型混淆,将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办公区、商业区或公园)搬进居住区,出现大喷泉、大广场、大门区的景观,让人无法放松。二是硬质铺装过多,以大量高级建材、灯光装饰环境,楼号是住区唯一的区别,且绿地率达不到标准要求。三是追求新、奇、特,忽略绿色生态与人的舒适性,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四是设计追求图案化而不是空间序列,华而不实,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宗旨。五是设计手法雷同,缺少特色与文化内涵。

2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景观,从属性上大致可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1-2],人文景观的精神内涵通过物质要素展现出来,使物质要素具有了文化性。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设计必然是物质与精神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结合。

2.1整体性原则

从整体上确立居住景观的特色是设计的基础。这种特色来自于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艺术的尊重与发掘。所谓特色,就是指住宅区总体景观的内在和外在特征。它不是靠人随意断想与臆造的,而是通过对居住生活功能、规律的综合分析,对地理、自然条件的系统研究,对现代生产技术的科学把握,进而提炼、升华创造出来的一种与居住活动紧密交融的景观特征。如今,各地普遍出现的“北美风情”、“威尼斯花园”等房地产公司吹捧的商业广告词汇,不分地域背景而主宰了住宅区的环境特征与景观定位,将居住景观导入误区,营造出一大堆不伦不类的“洋景观”。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能够尊重地域与气候、尊重民风乡俗、关心居民于细微之处,精心建造的住宅小区,特别是居住区的总体景观获得了令居民耳目一新的效果,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3-4]。作为现代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题和总体景观定位是一体化的,正是其确立的整体性原则决定了居住景观的特色,并有效地保证了景观的自然属性和真实性,从而满足了居民的心理寄托与感情归宿。

2.2生态性原则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居住区景观设计,一是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对原有山水地形、植被、建筑等要素进行保护和利用;二是进行自然的再创造,即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规划人工景观,不论是在住宅本体上或是居住环境中,每一种景观创造的背后都应与生态原则相吻合,都应体现出形式与内容内在的理性与逻辑性。特别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尽量利用自然能源,研制高效率的新材料、设备,寻求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居住形式,提高居住环境的物质条件,创造出一种整体有序、协调共生的良性生态系统,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美国著名的景观建筑师西蒙兹认为:“应把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中计划领域,细心而又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间、河谷之畔,风景之中”。具有生态性的居住景观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趣和感情的寄托,从而达到诗意的栖居。“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2.3舒适性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舒适性着重体现在视觉的感受上,让居民体验轻松、安逸的居住生活。优秀的居住景观不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视觉形式中,而是从人与建筑协调的关系中孕育出精神与情感,以优美的景致深入人心。

2.4人文原则

研究居住环境,离不开住宅所在地区的文化脉络。居住景观是其所在城市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创造城市的景观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居住景观本身又反映了一定的地方文化和审美趋向,离开文化与美学去谈景观,也就降低了景观的品位和格调。优美的景观应与地域文化、地方美学有机统一,和谐共生。在人们的居住生活中,一部分人的审美是基于日常生活的体验,大多数人的审美是建立在传统的文化体验基础上。居住文化的核心就是“传统”,居住景观设计的人文特色就是在解析了传统因素之后,上升到又一个新的层次去阐释和建构的。

重视居住景观设计的人文原则,正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景观的内涵特征的。居住景观提纯和演绎了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社会风尚、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民俗传统、宗教信仰等要素,通过具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够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因此,在居住景观设计时除了选景、造景、移景、借景之外,还应将人文景观吸收进来,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这种人文景观是地道的本土文化、中国特色。

3结语

美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居住景观之美是居民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对居民景观整体和各要素的合理组构,使其具有完整、和谐、连续、丰富的特点。居住景观之美能潜移默化地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修养、提升人的品质、培养人的情操,这是创造优美居住景观的更高追求。在当今城市的发展中,景观设计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需要设计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设计出优美、舒适的高质量居住小区,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水平,塑造出良好的城市形象,真正将居住区建成一个具有认同感、安全感、归属感的“家园”。

4参考文献

[1] 石松.浅谈改善居住区环境质量[J].山西建筑,2004,30(2):5,81.

[2] 徐伟国.浅谈小区规划中的住宅设计[J].山西建筑,2004,30(14):2-3.

篇7

关键词:居住区 景观设计 原则 问题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城市居住区的开发与发展进程也逐步加快,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其生活方式也悄然的发生了变化。就目前城市现状而言,人们对于城市居住环境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想创造出一个具备强烈吸引力的环境工程,就必须要以人为本进行全面探讨与分析,实现建筑设计的全面化思考与探索。

一、住宅景观设计概述

住宅景观设计是目前社会发展中的主观形式,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产物。在目前的小区建设中,居住环境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心理、生理和精神需求。随着近年来休闲住宅概念和观念的提出,以郊区与生态住宅设计为主的设计新方法和新理念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在设计中都是以人为景观营造和城市景观融合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作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发展的产物,成为目前住宅小区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这种设计理念不仅是建立在美学手法和人们审美要求上,更是以城市为大背景从而展现出小区设计与规划的协调性、统一性的工作模式。为了实现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应有作用,通常在工作中都是以自然化和美学要求为基础来进行综合处理和设计。

1、自然化要求

居住小区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在设计中,小区环境设计的是否合理、优雅、宜人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心情。一个舒畅、安静、宜人的小区是提高小区设计要点,环节城市居民快节奏生活压力的主要手段。因此一般的小区在设计中追求自然是其主要品目的和要求,是以体现大自然原始美为基础的一种设计模式。在这种设计方案中主要是避免了由于周围生态环境破坏而引起人们心情变化。

2、美学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在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与规划中,对于其设计主题、内容都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要求。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在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与规划研究中却只有区区的几十年时间。因此在工程项目中很多人都对园林景观的认识浅薄,认为在工作中不必要去花费大力气研究各种园林的规划与布置要求,只要凭我们在工作中多种种花、栽栽树,然后再堆砌一些假山、加水便好了。改革开放后,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景观类型混淆,将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办公区、商业区或公园)搬进居住区,出现大喷泉、大广场、大门区的景观,让人无法放松。二是硬质铺装过多,以大量高级建材、灯光装饰环境,楼号是住区唯一的区别,且绿地率达不到标准要求。三是追求新、奇、特,忽略绿色生态与人的舒适性,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四是设计追求图案化而不是空间序列,华而不实,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宗旨。五是设计手法雷同,缺少特色与文化内涵。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景观,从属性上大致可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1-2],人文景观的精神内涵通过物质要素展现出来,使物质要素具有了文化性。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设计必然是物质与精神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结合。

1整体性原则

从整体上确立居住景观的特色是设计的基础。这种特色来自于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艺术的尊重与发掘。所谓特色,就是指住宅区总体景观的内在和外在特征。它不是靠人随意断想与臆造的,而是通过对居住生活功能、规律的综合分析,对地理、自然条件的系统研究,对现代生产技术的科学把握,进而提炼、升华创造出来的一种与居住活动紧密交融的景观特征。如今,各地普遍出现的“北美风情”、“威尼斯花园”等房地产公司吹捧的商业广告词汇,不分地域背景而主宰了住宅区的环境特征与景观定位,将居住景观导入误区,营造出一大堆不伦不类的“洋景观”。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能够尊重地域与气候、尊重民风乡俗、关心居民于细微之处,精心建造的住宅小区,特别是居住区的总体景观获得了令居民耳目一新的效果,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3-4]。作为现代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题和总体景观定位是一体化的,正是其确立的整体性原则决定了居住景观的特色,并有效地保证了景观的自然属性和真实性,从而满足了居民的心理寄托与感情归宿。

2生态性原则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居住区景观设计,一是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对原有山水地形、植被、建筑等要素进行保护和利用;二是进行自然的再创造,即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规划人工景观,不论是在住宅本体上或是居住环境中,每一种景观创造的背后都应与生态原则相吻合,都应体现出形式与内容内在的理性与逻辑性。特别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尽量利用自然能源,研制高效率的新材料、设备,寻求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居住形式,提高居住环境的物质条件,创造出一种整体有序、协调共生的良性生态系统,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美国著名的景观建筑师西蒙兹认为:“应把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中计划领域,细心而又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间、河谷之畔,风景之中”。具有生态性的居住景观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趣和感情的寄托,从而达到诗意的栖居。“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3舒适性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舒适性着重体现在视觉的感受上,让居民体验轻松、安逸的居住生活。优秀的居住景观不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视觉形式中,而是从人与建筑协调的关系中孕育出精神与情感,以优美的景致深入人心。

篇8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对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中应考虑到合理布置空间场地,以满足居民心理、生理和生活的需要。本文通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西安置区景观设计工程实例,对居住区外环境的设计原则、道路景观布置等要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居住区;空间感;外环境;设计原则;植物景观;以人为本;方案探析

1项目总体概况

1.1居住区外环境定义

居住区建筑外环境是指居住社区中的室外空间环境,包括空间系统及其中的人造物与自然物。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对应人们的居住环境中的“社区”概念,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主体的社会实体。

1.2项目现状

本小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是黑龙江省第三大城市,是黑龙江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原合江省省会、原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所在地。本小区从使用功能上分为居住部分和商用部分,小区的西侧主要为居住区域,东侧主要为商业区域,设计为风格独特的商业步行街。

2项目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中打造一处绿色的现代生态景观,布置人性化、趣味化的休闲活动设施,着重强调外环境与建筑主体的有机融合,营造一处安逸、舒适、环境宜人的现代化绿色社区。

2.1道路设计原则

居住区的道路一方面要保证交通功能的流畅性,保证居民的正常出行,为老人、儿童及残障人士的出行设计特殊道路;另一方面,道路也可以融为居民区景观的一部分。

2.2合理规划设计空间的景观

大尺度的空间适合于居住区的中心景观庭院,而小尺度的空间适合于居住区集中的户外庭院。本案景观设计中结合人居需求、小区功能设施及佳木斯市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功能区划分的。中心生活广场设计为通过植物品种配置设计、铺装设计、小品设计及小区导示系统设计等方式,提高空间标示性及趣味性,提升小区档次。综上,本案在总体设计上将小区分为商业空间外环境和居住空间外环境两大部分,居住空间平面外环境又分为中心生活广场区、儿童游乐区、休闲健身区三个景观分区,竖琴广场、儿童游乐场、休息空间、健身广场等景观,构成丰富的景观,同时各区之间相互衔接、渗透、处处体现现代、艺术这两大主题。

2.2.1中心生活广场

景观区入口采用植物进行空间围合,铺装中央花池。景观区中部采用现代风格雕塑,色彩样式与小区整体风格一致,整体高约3~4m,达到地标性效果。雕塑基座为混凝土结构,基座高约0.5m,外饰文化石,以艺术手法表现“竖琴”、“演奏艺人”等艺术性内容。广场内树池采取规则式放置,材质选用混凝土仿木结构,树池尺寸为2×2m,供小区居民休憩纳凉之用。

2.2.2儿童游乐区

本次设计在东南侧设置为儿童游乐区。在广场 上铺设彩色沥青地面,绘画卡通动物图案,同时设置彩绘墙来呼应地面设计,突出儿童游乐区的娱乐性。在南侧设置一处沙坑广场及儿童滑梯,为小区内的儿童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的游玩空间。

2.2.3休闲健身区

将坐落在本区域西侧的一处居住区空地,通过设置花架座椅、健身器材及休息座椅等设施来满足区域内居民对休闲健身场地的需求。

2.2.4商业区

商业街两侧建筑首层均为商服,故设计中不考虑使用大面积绿化,而是采取铺装的方式:北侧商业街入口处铺装呈向南聚拢方式,引导人们进入商业街;入口处两侧相对设置花池,中间较高,丰富竖向变化;K#与H#、D#与J#建筑间景观样式延续商业街铺装形式,利用铺装的变化及植物的运用形成一条完整的商业街景观。

3设计布置植物的选定

居住区室外景观与绿化的设计,需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避免过多的不必要的修饰,应结合自然生态,将建筑主体、外环境设计结合在一起,建立综合立体的体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合绿化体系。塑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有季相变化的延续性景观效果,突出不同区域不同季节花、叶、果、枝的观赏特点,利用植物点、线、面布置及色彩搭配来加强空间的韵律感,丰富景观的层次。此次种植设计采用以黑龙江乡土树种为主,体现乔、灌与草花相搭配特色。乔木主要有黑松、青扦、樟子松、糠椴、糖槭、五角枫、水曲柳、核桃楸、黄檗、拧筋槭、丛生白桦、山桃稠李、榆树、丛生花楸、金丝垂柳、金叶榆、山荆子、山梨、山杏等。灌木主要有暴马丁香、紫丁香、金银忍冬、榆叶梅、东北连翘等。草本花卉有石竹、芍药、荷包牡丹、八宝景天、羽扇豆、玉簪等。

4铺装设计的选择

通过对佳木斯市周边居住小区现状的分析,发现北方小区景观色彩相对单调乏味。为了提高小区品质与景观精细度,需要从规划到后期维护都要重视硬质铺装的选择与施工质量。本次居住区绿化工程铺装设计材质主要以水泥砖、石材为主,其中园路主要采用水泥砖搭配花岗岩边石,人行道宽度分为2.5m。纵坡设计考虑道路排水要求,为保证道路排水,考虑区域地形条件,最小纵坡不小于0.3%。由于所处地区为东北,故铺装色彩要突出暖色调,同时配合小区建筑及植物达到多彩的空间效果。铺装材料表面均做防滑处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路面铺装材料,其品种、色彩、质地、规格符合质量要求,同时,石质材料要求强度均匀、抗压强度大于30MP,水洗石、卵石要求细滑、耐磨、表面清洁。

5无障碍设计考虑要点

居住区中的道路系统在人性化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所有年龄层次及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为居民提供一个相对便利、安全的道路系统。故在设计中为残障人士在广场入口、人行园路的各种路口设单面长方形缘石坡道,坡面平整,且不光滑,并且在路口有警示设施,保证其出行安全。

6结语

居住区作为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外环境景观设计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档次,展示着小区居住的品位。只有景观设计与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高度融合时,设计才能为居民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作者:张欣萌 单位: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毕晓莉,郭兴华.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析.甘肃科技纵横,2007(第36卷)第2期.

[2]刘崎.浅析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几个问题与对策.山西建筑,2006年7月(第32卷)第14期.

[3]李文.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探讨.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3月(第31卷)75-76.

[4]杨波,张韵宁,王德君.关于居住区户外环境功能要求的思考.辽宁林业科技,1998年3月46-48.

[5]程朝霞,司新林,王静.北方城市居住区外环境景观设计的现状及思考.农业与技术,2009年3月(第29卷)15-18.

篇9

【关键字】居住小区、绿化、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景观设计水平近年来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了解小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重要性,遵循设计原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居民小区道路绿化的重要性

1、美化环境

居民小区道路绿化对建筑、设施和场地能够起到衬托、显露的作用,还可以用绿化组织空间,美化居住环境。

2、改善一定范围内的气候

绿化使相对湿度增加从而降低夏季气温,能降低大风的风速。在无风时,由于绿地比建筑地段的气温低,因而产生冷热空气的环流,出现小气候微风,在夏季可以利用绿化引导气流,以增强居住小区通风的效果。江浙地带夏季炎热,小区道路边种植的乔木遮阴降温效果明显。

3、保护环境卫生

绿化能够净化空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新鲜的氧气供人们使用,植物还能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阻挡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特别现在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激增,增加绿化面积能有效控制雾霾的形成。

4、分隔空间

道路绿化改善了住宅之间、住宅与户外场地之间、住宅与道路之间的关系。同时分隔带有效隔离噪音,照顾隐私。

居民小区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1.对园林绿化设计的功能性认识不到位

城区的建设也日趋生态化,但是目前地产开发商以及居民对于园林绿化建设的功能性认识还不是很到位。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能够让居住者在心情不畅的时候到园林走一走,感到舒心和放松,而且还能让居住者呼吸到更多新鲜空气,出于这两点居住小区的设计应该要走向人性化。但是,现在的房地产和开发商普遍只关注园林绿化对房产品的价值提升,只一味地索取自己的利益。居住者在选择住房的时候,也没有过多地将园林绿化的重要性考虑在内,更多偏向于居住地区的繁荣与否、交通发达与否,以及每1㎡的价格等。

2.公共空间利用率越来越低

城市的地皮越来越昂贵,很多开发商和房地产在开发一个项目的时候,更多地是考虑如何在安全的情况下构建更多的楼房,以达到牟利的目的。因为城市人口和来自城乡人口越来越多,导致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在绿化空间和住房空间的抉择上更多偏向于住房空间,停车空间。最后导致开发商在规划一个小区的楼房和绿化空间的时候,就会越来越缩小绿化空间,或者绿化空间道路空间都被车位占据,最终导致夏天时小区内连个乘凉的地方都没有。

设计缺乏预见性

居民小区道路绿化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植物的生长,春夏秋冬季节的更替、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居住小区环境都会不停的产生变化。在做初始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对这些可变的因素进行考虑。而在现在的居住小区中的道路绿化中,普遍缺乏这方面的考虑,比如有的居住区道路,种植大量的常绿乔木,到了冬季,散步时无法嗮到冬日的阳光,有的在住宅前的道路上种植大的乔木,将一二楼的阳光遮蔽,严重影响住宅舒适度。又如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寿命逐渐变长,不久以后,我国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在大多数的居住小区道路绿化设计中,缺少对老年人的关注,导致设计的不合理。

四、居民小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1.生态原则

居住小区绿化要以改善和调节生态环境为根本目标,要遵循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的原则。只有了解植物的生态学特性,才能有效地选择植物种类,充分利用植物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杀菌、滞尘、减噪的功能,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布置,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保证植物景观的形成。而保证植物的生命活力以及所需景观的形成,关键在于掌握植物与其生存环境中温度、水分、光照、土壤以及空气等的协调关系,所以环境中各因子与植物的关系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要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

2.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因此,居住小区的道路绿化设计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居住区植物造景要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要有花草、树荫,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居住小区绿化率有限的情况下,应该选择绿化美观、环境效益明显的植物。以免伤害居民。同时,种植设计中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努力处理好绿地和建筑物、工程管线等各类设施之间的关系,创建宜人的人类居住环境。

3.植物多样性原则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应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地设计出不同景观效果的人工种植群落。首先,必须坚持乔、灌、草相结合,落叶、常绿树种相结合,观花、观叶、观果树种相结合的原则。

4.艺术性原则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是一个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它把植物、建筑、园林小品、水体等综合在一起来表现艺术美。树木花草四季变化和生长发育过程中显示的动态之美及特有的自然美正是硬质景观缺乏的优势。每种植物都有其自身的形态、色调、风韵、芳香等美学特点,

五、居住小区道路景观设计的合理规划

优美的环境可以愉悦身心,减少工作压力带来的疲惫,居住小区道路景观作为居住环境的重要内容和散步的场所. 应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1.小区道路绿化植物选择

(1)植物选择的原则。做到适地适树。我们常说没有难看的树,只有种错地方的树,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乡土树种为主,保证植物正常生长,以发挥其最好的功效。满足人们生活的多种需要。

(2)各级道路的植物选择。小区级道路的树种选择,可以多选乔木及开花灌木,特别是一些开花繁密、花色丰富的树种如无患子、栾树、银杏、马褂木等。每条路可选择不同的树种、不同断面的种植形式,使每条路的种植具有个性。在一条路上能够以1-2 种花木为主体,形成紫薇路、马褂木路等。组团级道路的植物选择,要体现多样化,以丰富绿化景观。可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构景要求进行布置。

2.小区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

(1)植物配置的原则。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进行合理的配植,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2)小区级道路植物配置。道路的配置要活泼多样。根据居住建筑的布置、道路走向以及所处位置、周围环境等加以考虑,南北走向的主路两旁采用规则式的植物配置手法。多采用花色丰富,芳香的小乔木或灌木,例如米兰、紫薇、海桐,等。一般采用对植、丛植等形式,以乔灌木等多种植组合而成的观赏主体,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结构,并利用植物材料形体、色彩变换、季相转换来营造层次丰富,接近自然的植物景观。

(3)宅间道路植物配置。用低矮的落叶灌木与常绿球形植物及花卉,或丛植、或群植,修剪造型,使之组合成错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

3.小区道路绿化空间设计

小区必须要重视园林绿化的空间利用率。虽然现在地皮越来越贵,人们对于小区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不管怎样,还是不能忽视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性,更要做好园林绿化空间的利用情况,提高它的利用率。园林绿化在小区中就如同一座小花园,设计的好不好,空间大不大,直接会影响到居住者的心情和对小区的喜爱程度,因此,重视园林绿化空间的利用率是很重要的。

结束语

在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守设计规程,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合理的设计道路绿化,确保绿化的经济性和功能性,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葛永贵.居住小区绿化设计[J]. 安徽林业. 2010(04)

[2] 陈晓娟,范美珍.居住小区宅旁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2)

篇10

广泛意义上说,任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的设计都可以被称为“生态设计”。生态住宅小区是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来设计,建设无污染环境、生态稳定的生活环境。居住区生态设计应尊重自然的机理出发,认识到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尊重物种多样性,尝试自然能源为主,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保持水循环,维护动植物栖息地的环境品质。

1.建立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包括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最根本的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里的环境不仅涉及居住区的自然环境,也涉及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系统。生态设计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要以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出发点。其次在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居住者的使用功能、环境健康、景观造型等因素,同时注重生态群落的自我调节功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和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

2.遵循良性循环的生态价值观。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应利用再生资源,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在设计中应用生态价值观,不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或无限制,任何对自然环境恣意破坏,消耗自然资源的做法都是对子孙后代的和生物的不负责任和不道德,倡导有利于物质良性循环的消费方式,即适可而止、健康持续的消费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资源与发展空间。

3.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观。任何试图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征服、主宰自然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观念尽管促使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对环境的损害是无法挽回的。人类是生物的一部分,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会有一个共存共荣的环境。生态景观设计理念住宅区需要协调自然,建筑与社会生态环境关系,有效控制资源消耗,再生和维护生态系统。不仅专注于艺术的创造性,也要注重人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融性。景观设计和生态理念相结合,才能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二、生态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英国在居住区与城市建设中提倡“生活应该是贴近自然的环境”,这一设计原则已广泛被世界各国设计师认可。最好的景观设计看起来没有任何设计,生态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周围环境形成一个整体。利用原有的地形、水、植被等因素,尽量保持自然的地形地貌,在满通流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少动土方,保持原有的地形。这种强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一体化的“因地制宜”设计原则,不仅节省了成本,自然起伏多变的地形较更能营造出自然景观的韵味。

2.乡土化设计原则。地域性景观包括乡土文化、土地资源等基本要素。在设计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植物物种组成和结构规律来选配乡土植物尤其重要,应用“适地适树”乡土化原则,在植物选择上尽量避免物种竞争,品种单一,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的乔木及花灌木等乡土树种。原生植物不但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减少了后期的维护工作,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营造特色鲜明的地域景观,彰显地方特色,以更好地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

3.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原则。植物是景观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景观设计中往往以乔灌木与地被草皮、常绿与落叶、生长快和生长慢的多种植物配置来打造植物群落的立体化,立体化植物配置不仅丰富了植物物种,还能最大限度的释放氧气量,达到较好的生态效益。植物配置还可以采用分区或分段配置来突显特定植物景观的季节,利用植物物候的优势,通过合理布局,形成季节性特点配置。利用各种观花树种、季相叶树种、观赏时间较长的宿根地被植物配置成多样性的稳定的植物群落,随着季节的变化,其色彩、形态各异,形成春花、夏荫、秋色、冬姿四季季相更迭。

4.循环生态水景原则。水是景观设计中的最具吸引力的设计元素。水不仅可以起到组织空间、明确流线、引导方向的作用,还能协调小区内部自然环境。绿色生态住区建设应采用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相结合来节约水资源和水循环利用,减少水的消耗。同时在景观设计时结合原有场地的水文特征基础上,减少硬质铺装,较多的利用绿地土层来贮存和净化雨水。利用景观湖的来贮存雨水,在景观湖的出口设置内循环自然净化过滤系统来优化水质,堤岸边坡采用砂、石砌成,植芦苇等水生植物,模拟自然湖泊景观,这样既丰富了水体的自然生态环境,又为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