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护理时的注意事项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热病人护理时的注意事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发热病人护理时的注意事项

篇1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发热 护理

多参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简称MECT治疗)是精神疾病的现代物理治疗方法,病人在全身麻醉后入睡,并给予肌松剂和氧气,然后通过适量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质广泛放电,促使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释放化学物质以恢复大脑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治疗方法安全性高,病死率低,对抑郁症伴自杀病例以及紧张型分裂症疗效显著。但临床发现,部分行MECT治疗后的病人会出现发热现象。发热将导致病人MECT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延缓病人病情的控制,还可能增加行MECT治疗的并发症。现将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0月的88例行MECT治疗后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了病人MECT治疗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88例行MECT治疗的病人均符合CCDM-3诊断标准[1]。其中躁狂症38例,抑郁症5例,精神分裂症45例;共行736次,平均每人行8.37次;行MECT治疗后无发热42例,以腋温为标准,低热(37℃-38℃)28例,中等度热(38.1℃-39.1℃2例,高热(39.1℃-41℃)5例,超高热(大于41℃)例;发热病人中白细胞数升高12例,正常21例。

2 临床分析

2.1 病人一般在首次行MECT治疗后的下午发热,第二天行MECT治疗前体温又恢复正常,但治疗后下午又会出现发热。

2.2大部分病人是低热,极少数病人是高热。

2.3病人停止行MECT治疗后,大多数病人的体温随即恢复正常。

2.4随着行MECT治疗次数的增多,发热现象会越来越少。

3 发热护理

3.1心理护理:由于精神病人对行MECT治疗知识缺乏,误解为是一种“电击”治疗,再加上发热,就更加的紧张、焦虑、恐怖,无安全感。 所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特别重要。要主动与病人沟通,耐心细致的讲解精神病常识、行MECT治疗的方法、优点、注意事项,引导家属给病人情感上的支持,使病人得到心理安慰和安全感。对病人体温的变化及伴随的症状给予合理的解释,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3.2病情观察: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及精神症状的变化;行MECT治疗后的病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记忆障碍、肌乏力、头痛、呕吐等症状,因此也要加强观察。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3.3保暖:保持病室安静,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注意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防止病人受凉感冒。对行为紊乱、兴奋躁动、脱衣解裤等生活不会自理的病人,必要时给予约束。

3.4降温:首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若体温大于37℃,嘱病人不要穿太多的衣服,多喝水;体温大于39℃,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大于39.5℃时给予乙醇擦浴或大动脉处冷敷,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物理或药物降温半小时后应复测量体温一次。

3.5补充营养和水分:发热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机体分解代谢增加,兴奋躁动也增加了机体能量的消耗,所以应及时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且要少量多餐。同时,发热病人的呼吸加快,皮肤出汗增多,水分大量丧失,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保证每天的摄水量达到2500-3000毫升。不能进食的要按医嘱给予静脉输液或鼻饲,以提供能量及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但行MECT治疗前必须严格禁食10小时,禁水4小时。

3.6口腔护理:发热病人由于唾液腺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引起口腔炎和粘膜溃疡,所以病人餐后及睡前应漱口,不能自理或配合的病人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如口腔干裂可涂油保护,防止口腔感染。

3.7皮肤清洁:行为紊乱病人、亚木僵状态病人、约束的病人等常在床上大小便,所以应加强护理,及时更换衣服床单并擦浴,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病人退热时汗多,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

3.8卧床休息:发热时由于新陈代谢增快,摄入减少,消耗增多,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体力。不听劝说的病人给予约束。

4 小结

对行MECT治疗后发热的病人实施护理干预,使病人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MECT治疗,从而减少行MECT治疗的并发症,尽快控制病人的精神症状,使病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篇2

由于病原体感染某些药物作用过敏等原因,体内形成lgA或lgG类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真皮上层毛细血管而引起血管炎,中医认为:凡是因为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造成血液不循经脉运行上溢于口、鼻、眼、耳诸窍,下泻于前后二阴或渗出肌肤之外的病证,统称血证,如血溢于肌肤之间,皮肤出现青紫淤斑,瘀点的病证称为紫斑或肌衄葡萄疫。

血症发生虽有外感火热燥邪,酒食不节,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积病后诱发的因素,但共同的病理变化为火热偏盛迫血妄行和气虚失衡,血溢脉外两大方面,现将各型辩证施护介绍如下:

1 热盛迫血

症见:感受风热或火热燥邪后,肌肤突发紫红或青紫之斑点或斑块,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便秘,常伴有鼻、尿血或便血,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有力。

施护:

1、 避风热燥邪等外感,少食辛辣肥甘助火之品,保持情志舒畅,热病久病之后,应当及时调补阴津,平时应劳逸适度,节制。

2、 查出过敏原,防止再接触,应禁食各种 致敏 性食物,食物过敏是引起此病一个主要原因,这些食物如鱼、虾、蟹、牛奶、蚕豆、菠萝等,病人一旦出现某种食物致敏作用,应终身禁用这种食物。

3 应多吃高维生素、VC食物,VC食物有柚子、橙子、柑橘、苹果、柠檬、猕猴桃。VC有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作用。

4 静滴葡萄糖酸钙以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以提高免疫力,口服芦丁片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轻脆性及通透性以减少出血。

5 有肾脏损害者应限制食盐和水份摄入,观察尿量及尿色变化。

6 清淡、多食易消化,高于营养食品积极有效护理措施避免并发症出现。如咳血较多时,使病人保持镇定,静卧勿躁,避免不必要搬动,以免病人出现虚脱或窒息死亡,治疗吐血时,饮食一定严禁暴饮暴食、,戒烟酒,吐血量大者应禁食。

2 气不摄血

症见:紫斑反复出现,经久不愈,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舌质淡、苔白、脉弱。

施护:

1、 过敏性紫癜常因出血过多而致贫血,因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及补血食物,这些食物有瘦肉、动物肝、肾、菠菜、西红柿、海带、紫菜、木耳、大枣等。

2 有消化道症状者,可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腹型患者观察腹痛性质,部位,排便次数及含血量,做好止血和出血抢救工作。

3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加强皮肤护理,避免皮肤紫癜受磨损,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搔抓皮肤而感染。

4 营养支持,补充电解质、止血、抗炎、抗过敏治疗,静滴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篇3

【关键词】 手术热;物理降温

1 发热的定义、机制及时相

1.1 发热的定义及机制 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一般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称为体温过高[1]。

手术热是指手术后24小时-10天内有2次体温≥38℃或手术次日至5天内每天最高体温平均值有2次≥38℃[2]。

1.2 发热时相

1.2.1 体温上升期 产热大于散热,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血管收缩、畏寒,甚至寒战。

1.2.2 高热持续期 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表现为面色潮红、口唇干燥、皮肤灼热、呼吸脉搏加快、全身不适。

1.2.3 退热期 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正常,表现为大汗、皮肤潮湿。

2 物理降温的作用原理

患者高热期间代谢率和氧消耗量增加,易引起机体内环境的改变,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影响。因此,选择有效的降温方法,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降温护理是很重要的。临床表明,物理降温是高热病人首选的降温方法[3]。其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副作用少。

人体是以物理的方式散热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主要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物理降温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加快皮肤的散热,以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

3 物理降温方法

3.1 控制室温法 夏季可用空调、电扇降低环境温度,必要时松解衣服或撤减被褥,让其自然降温,但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每次3-5分钟,如降温效果不理想再改其它措施。

3.2 温水擦浴降温法 温水擦浴一般使用低于患者皮肤温度的温水,即32-34℃左右温水进行擦浴,主要擦拭体表大血管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窝等,这样可以使患者的皮肤温度传导发散。皮肤接受冷刺激后,可使毛细血管收缩继而又扩张。胸前部、腹部、后颈等部位对冷的刺激较敏感,不宜擦浴。王纯玲等[4]研究表明,38-40℃的温水擦浴降温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32-34℃温水擦浴法。水温略高于体表温度,擦浴、按摩使血管扩张后,通过传导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在发热的不同时相进行温水擦浴的效果亦不同,温水擦浴在发热高峰期降温较快。38.5℃以下的发热温水擦浴效果更显著,手术吸收热应用温水擦浴,完全可达到降温目的。

3.3 酒精擦浴降温法 首先置冰袋于患者头部,放热水袋于足下,暴露擦拭部位,在操作方式上以滚动按摩手法为好,即用一块小纱布蘸浸25%-35%酒精(32-34℃)置于擦浴的部位,先用手指拖擦,然后用掌部作离心式环状滚动,边滚动边按摩,使皮肤毛细血管先收缩后扩张,在促进血循环的同时,使机体的代谢功能也相应加强,并借酒精的挥发作用带走体表的热量而使体温降低。

3.4 冰袋、冰帽降温法 准备好冰袋,将冰袋置于患者的前额、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流经处(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处)。冰帽降温时,将患者头部置于冰帽中,后颈部、双耳廓垫海绵,排水管放桶内。通过传导的原理来降低体温。

3.5 冰盐水灌肠降温法 在进行冷盐水(4℃的盐水)灌肠时,采取左侧卧位,插入7-10cm,液面距不超过30cm,保留30分钟再排出,排便后30、60、90、12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在适当保暖的情况下,暴露四肢皮肤,使室内空气流通,加快散热,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饮温开水或饮料加速排泄。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其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是否出现虚脱,或因出汗过多而引起电解质紊乱等现象。

3.6 静脉降温法 姚梅琪等[5]开展了中枢性高热静脉降温法的临床研究,其方法是将病人需常规输入的液体置于冰箱,待液体温度降为0-10℃时取出,用棉套保温,按“静脉输液法”把液体输入病人体内,其降温疗效显著,降温有效率达100%。

4 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4.1 对冷敏感的病人不能用任何方法的物理降温,因会使病人出现寒战,使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

4.2 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的同时,都应在足心置热水袋,以减轻脑组织充血、增加舒适。尤其是冰敷头部应重视,降头温可增加脑组织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组织的耗氧量,降低机体代谢率。

4.3 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法往往会导致出血症状加重。

4.4 擦浴时,禁擦后背、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擦浴时,以拍轼方式进行,因摩擦方式易生热,擦拭血管丰富处,要适当延长时间,以利增加散热。

4.5 采用降温措施30、60、90、120分钟后测量体温,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神态变化。

4.6 使用冰块降温时,要经常更换冰袋部位,以防止冻伤。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宜在50分钟内进行[6]。

4.7 降温时机应及时准确,当患者寒战时,全身表面及肌肉高度收缩,体温处于上升期,如果此时采取物理降温,便会产生对抗性刺激,导致体温继续上升,此期应给予保暖,让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待寒战消失,出现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尿量减少等表现时属高峰期,再行物理降温,效果更佳[7]。

4.8 不论用何种方法降温,都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是否有虚脱现象发生,根据病情补充液体,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

5 小 结

从观察结果看,物理降温后30min效果不明显,不能真实反应降温效果,而降温后60min效果最明显,降温90min后体温又开始有所回升。不同的降温方法降温效果也明显不同。通过临床观察,手术热患者最适宜温水擦浴,方法简便易行,且降温后60min体温下降幅度最大。在临床护理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机体情况等综合衡量选择正确、安全、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以提供优质的身心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47-148.

[2] 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50-152.

[3] 刁莲英.盐水冰袋降温的实验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0,15(8):488.

[4] 王纯玲.影响温水擦浴降温效果的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08,30(5):733.

[5] 姚梅琪.中枢性高热静脉降温法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9):476.

篇4

结脑兴奋期的护理

结脑兴奋期,病人出现头痛、羞明、恶心、呕吐;小儿哭闹尖叫、食欲差、甚至拒食,有的便秘;并发粟粒型肺结核,会出现持续的高热。此期病情较重,如果治疗及时护理得当,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很快。

心理改变、头痛的护理:①减轻心理压力:由于紧张、忧虑,对死亡的恐惧,或对症状失去信心等,均可加重疼痛的程度,疼痛的加剧反过来影响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护理人员应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语言,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阈值。②分散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可以减少疼痛的感受强度,具体方法如下:让患者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有节律的按摩,嘱患者双眼凝视一个定点,引导患者想象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材料等,同时按摩患者疼痛部位或身体某一部分,按摩的方式为稳定地在皮肤上作环形按摩;有节奏的深呼吸。

营养失调的护理: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而饮食是增强抵抗力的主要环节。由于病人体内代谢加速和抗结核药物的毒性反应,使胃肠功能障碍,食欲减退,导致营养代谢的失衡和机体抵抗力下降,促使疾病恶化。因此,需高度重视饮食营养的护理。①向病人及家属宣传饮食营养的重要性,使其了解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营养支持的意义。②制定全面的饮食营养摄入计划。蛋白质能提供热量,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病人饮食中应包括鱼、肉、蛋、牛奶、豆制品等动、植物蛋白。食物中的维生素C有减轻血管渗透的作用,可以促进渗出病灶的吸收;维生素B对神经系统和胃肠神经有调节作用,应每天摄入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肉类、蛋类精制细做,设法增进病人食欲,以软质、流质、少食多餐为宜,同时注意防止便秘。③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体温过高的护理:护理目标是,病人及其家属了解发热的相关知识,能配合处理发热,使体温得到控制。①做好解释指导,讲解发热的相关知识、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②监测体温变化,以综合评估病情。③休息: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室温维持到20~24℃,湿度55%~60%为宜,经常通风换气。④降温处理:常用物理降温,可冷敷头部或大动脉,酒精或温水擦浴。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效果欠佳者,可用药物降温。退热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汗导致虚脱。高热惊厥者可遵医嘱用冬眠疗法和亚冬眠疗法。⑤口腔及皮肤护理:高热病人易发生口腔炎, 可给予口腔护理。病人大量出汗后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裤,使病人舒适,防止感染。

用药护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病人及家属逐步介绍有关治疗的知识,反复向病人强调坚持规则、合理化治疗的重要性,使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颅内压增高的护理:①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颅内压高的病人,忌用大量灌肠。②运动要缓慢,避免突然改变。③避免剧咳,环境要舒适、安静,光线要柔和,特别是羞明症状的病人要避免强光刺激。

结脑昏迷期的护理

结脑昏迷期,病人意识障碍,出现广泛的麻痹,脉搏、呼吸不规则,大小便失禁,肌肉松弛,反射消失,终致死亡。

安全护理:意识障碍或嗜睡者,应使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吸入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卧位要适当,抬高头部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充血,降低颅内压。一旦出现惊厥或抽搐应注意:①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领口,如有义齿应取下,清除口咽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②吸氧,氧流量应每分钟4~5L,以改善脑缺氧。③用缠有纱布的开口器或压舌板置于病人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④注意病人安全,防止坠床,必要时使用床档或约束带约束。⑤遵医嘱使用止惊药物,注意此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⑥保持床单清洁,整齐,避免危险或可致伤害之物。⑦昏迷病人应注意有无尿潴留,及时给予排尿,以防止病人躁动。

密切观察,随时发现病情变化。高热时,病人脉搏较快,如脉率变慢,说明脑压增高,提示病情变化。同时,注意病人瞳孔、呼吸、血压改变、喷射状呕吐等脑疝形成的先兆观察。如提示颅内压增高,应及时治疗处理,除甘露醇需要快速静点外,其他输液不宜过快、过多。高热要随时注意头部降温。

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口腔感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出院前的健康教育

结脑病程较长,不同病程阶段需要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不同,出院后不要过早下床活动,避免情绪波动和剧烈活动,防止便秘和剧咳,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和处于高温环境,适度活动锻炼,饮食方面要加强营养等。

结核性脑膜炎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篇5

(二)应急处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预检分诊及发热门诊接待就诊患者时,发现下列情况的,必须严格按程序处置并及时上报。

1、对来自疫区,与有发热伴咳嗽或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的其他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登记后,无异常者可实施居家医学观察,并告知其注意事项。

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及时报告县卫生局送指定场所实施集中医学隔离观察:

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情况下,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确诊或疑似病例的人员及与其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直接接触过甲型H1N1流感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或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环境或物体的人员;

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情况确定的其他密切接触者;

3、既有流行病学史,又有症状体征者,应及时报告县卫生局组织会诊,并立即在有防护情况下,由专用救护车送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二)诊断流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行逐级会诊制,一旦发现可疑病例,要立即上报县卫生局,由县卫生局指派县级专家组、流行病学调查组会诊,明确初步诊断;并逐级上报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由市、省专家组会诊及病理学检查确认。

(三)转运流程。对我县甲型H1N1流感病毒确诊或疑似病例转运工作,由县医院甲型H1N1流感病人转运组(附件5)或市中心医院负压救护车承担,各医疗机构不得擅自用普通交通工具转运病人。

五、医疗救治工作要求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职责,制定本单位医疗救治工作方案,明确主要负责人、救治组和联系人,进一步做好物资设备、药品和防护物品等相关应急物资的准备,确保一旦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能及时有效的实施医疗防控和救治。

(二)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培训。各级医疗机构要再次组织开展全员防病业务知识的培训和演练,尤其要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人员的强化培训和演练,培训内容包括预检分诊,发热病人的甄别及鉴别诊断,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治疗、报病流程及消毒防护等,要注重培训效果,确保培训质量,切实提高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诊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社会舆论宣传和引导,消除群众恐慌心理。

(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并规范发热门诊,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做到分区合理、标识醒目,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对发现的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人员,应登记造册,并报告县疾控中心。

(四)全县已统一设置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派员参与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工作的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务必确保本单位参与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工作的医务人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各机构要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宣传解释和服务等相关工作,确保配合支持医学隔离观察工作及时有序开展。

(五)严格消毒隔离。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部《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09版试行)》和《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要求,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加强消毒和医务人员防护,尤其重视对预检、发热门诊等重点区域的感染控制,防止院内感染和疫情扩散。

(六)做好应急值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坚持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主要领导、县专家组成员和相关人员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通畅,医疗应急队伍保持24小时待命,确保快速有效的处置与人员调度安排。县卫生局将对医疗机构应急准备情况进行抽查。

篇6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中药注射剂是在传统的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加工而成的无菌制剂[1],实践表明,中药注射剂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但由于中草药成分和组分比较复杂。近年来,随着临床药学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已不断有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报道。根据有关资料,本文收集了几种常见中药注射剂的作用与不良反应,归纳总结如下:

1概述

整理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肿瘤、增加免疫力4类,包括葛根素、复方丹参、参麦、清开灵、双黄连、鱼腥草、黄芪等常用中药制剂,主要不良反应有:变态反应,心血管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皮肤及附件损害、肌肉、肝肾损害等,产生不良反应的机制可能是由于中成药在提取过程中未除尽杂质等原因引起的。

2各品种的详细叙述:

2.1参脉注射液

参脉注射液系由红参、麦冬提取。主要成分是人身皂苷、麦冬皂苷、麦冬黄酮及微量人参多糖。有明显抗内毒素、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改善微循环及抗凝作用。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不良反应a、变态反应:烦躁、胸闷、呼吸困难、皮疹、过敏性休克。b、循环系统反应:心悸、诱发心绞痛、心衰c、局部疼痛:剧烈腹痛、背痛、胸痛。d、其他反应:大汗、寒战、高热、等。

2.2复方丹参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由丹参和沉香组成的,经药理研究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保肝的作用,不良反应:胃寒、发热、窦性心动过速、腰背部针刺样痛、药疹、头疼头昏、胸闷、气促、腹泻、消化道出血、全身震颤、发胀抽搐、过敏性反应[2]。

2.3清开灵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主要成分有牛黄、金银花、黄芪、板兰根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常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寒战、高热、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发热、心跳加快、药疹、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2]。

2.4双黄连注射液

双黄连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清宣风热之功效,常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不良反应:眼睑药疹、双眼睑水肿、呼吸困难、胸闷大汗、过敏性休克、胃肠道反应、过敏性胃肠道反应、寒战、高热、皮肤潮红、烦躁、哮喘、紫癜、注射部位水肿、静脉炎、药疹、紫癜、恶心[2]。

2.5黄芪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芪,黄芪中含有黄芪皂苷、黄芪异烷苷、多糖、微量元素等。具有抗病毒、强心、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代谢的作用。不良反应:头痛剧烈、心慌、寒战、高热、喉头水肿、药疹、过敏性休克。

3讨论

3.1重视和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传统中药大多口服给药,由于肝脏首过效应一般副作用较少,配成注射剂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有效成分未经过肝脏首过效应,相对于口服给药其浓度较大,所以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临床上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必须重视其安全性。

3.2保证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文献[3]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和生理盐水稀释,后者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不符合药典对不溶性微粒的规定。有些中药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与浓度成正比,微粒数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如复方丹参注射液、双黄连粉针等,浓度过大将不符合药典要求[4]。随着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认识程度的加深,新颁布的2010年版《中国药典》重点加强了对中药、生化药品注射剂等高风险品种的标准提高工作,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3重视中药注射剂的配伍问题

中药注射剂成分比较复杂,一种中药注射剂本身就是由多种成分组成,再与其他药物配伍,可能发生的反应往往难以预测。如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肌苷更换输液组时,发现输液管内出现黑绿色改变[4]。两种中药注射剂的配伍也应尽量避免,因为其中有些成分可能因pH值改变、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溶解度下降或发生聚合反应,甚至产生有害物质,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鉴于中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时常发生过敏反应的现象,建议临床应尽量避免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4应用注意事项

在临床治疗中,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执行,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不仅关系到药效的发挥,而且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故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以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稀释液体稀释;以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用法和用量应用;避免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不应随意加大单位体积溶媒中药物浓度;选用药品说明书中推荐的液体;注意控制给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速度;注意过敏史;避免用于年老体弱、儿童或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在家自我诊疗;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制剂时,加强用药监护,一定要密切注意病人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发生ADR,应立即停止用药,采用相应救治措施,以便患者尽快康复,确保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

参考文献:

[1]吴抗美.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2):1175-1176.

[2]阎敏,李新中,尹桃.392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1):110.

篇7

我国幅员辽阔,药材资源丰富,中药的应用已有悠久历史。中药传统剂型(膏丹丸散)伴随我们走过了千百年的历史,上世纪中叶,中药制剂迅速发展,出现了片剂、冲剂、胶囊剂等固体剂型,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研发成功,使中药制剂走上了一个新平台。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中药新剂型,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医特色疗效好,又具有见效快的优点,如刺五加注射液,路路通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又如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近几年广泛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我国目前列入国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有 109 种,覆盖全国 21 个省市的 1 412 家医院的一项调查发现,2005 年 1-10月,中成药采购金额最高的 20 个品种中,注射剂占了 16 种[1]。不可否认,在临床应用中中药与众多合成药相比具有较安全、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但随着中药制剂应用的日益增多,其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发生也逐年增加,几乎涉及目前在用的所有品种,此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尽量避免。

1

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

中药同西药一样均属药物范畴,在使用过程中都具有双重性,即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中药也并不是象有些宣传所说“是纯天然品,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且无毒副作用”。中药不等于天然药物,中药也并不都是纯天然品,纯天然品同样有毒副作用。如乌头、阿片是纯天然品,其主要成分乌头碱、吗啡碱毒性又很大;又如人参是人们公认的补气良药,当用量过大,也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2]。可见,“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超过一定剂量,就会由量变发生质变而产生毒性反应。关键是在临床应用中我们怎样发挥其最大治疗效果,尽量避免其不良反应,这就是符合另一种说法,“药害在医不在药”,关键在怎么用。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作用靶器官不一,一旦发生不良反应也是多方面的,轻者恶心呕吐、昏迷、抽搐,重者出现休克及心、肝、肾等多脏器衰竭。正如管玫等报道,中成药 ADR 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占 63%,其次为肝肾功能损害占 8.3%,此外还可引起比较严重的血液系统损害占 5.6%[3]。

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多发生于静脉系统给药。据高菁等报道,中药静滴给药所致 ADR 在其统计分析中构成比达 75.68%,这远远高于其它给药途径[4]。当然静脉给药有其他给药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优点,特别是显效快,适用于急重症的抢救及不能口服的患者,但静脉给药造成组织一定程度损伤且药物直接进入血液,不经生物膜的跨膜转运吸收这一关,因此,对人体的损伤也迅速而严重。加之对注射剂的生产企业要求达标,质量标准要求可控,使用单位(医院)要求一切操作应遵循无菌程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如生产厂家提纯不过关,使用中滴速过快、浓度过高、多种药物混用均可导致不溶性颗粒增加,这些微粒进入人体后阻塞微血管,造成水肿、肉芽肿、静脉炎、血小板减少,并可诱发热原反应和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5]。正如唐红梅等报道,输液中所加药物,以中药制剂发生输液反应最为多见。在使用的中药制剂中,又以加入清开灵注射液及双黄连注射液发生输液反应最为多见,两者占了该项统计的 50%[6]。许多中成药的有效成分同时也是致敏原,如清开灵注射液中的金银花所含的绿原酸、丹参注射液中丹参所含的丹参酮都是高致敏物,能引起过敏反应。据祝德狄等报道,在所有中药 ADR 中,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位居第一,占 72.52%,其中静脉给药中就占了50.38%[7],在静脉给药中 ADR 的高发品种有双黄连粉针剂、清开灵注射液等。更严重的是,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没有详细说明严重不良反应,也没有提出防范措施,我们只能参照青霉素类所致过敏性休克来抢救。

我国目前列入国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 109 种,生产中药注射剂的企业近 400 家。据统计,注射剂是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最高、程度最严重的剂型。药品专家认为,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中药新剂型,因其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制备工艺有待完善、质量标准有待提高、疗效标准欠统一,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所有中药 ADR 发生率的59.88% 甚至更高,且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是最严重的[7]。因此,200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安全系数考虑,仅收录了 4 种中药注射剂——止喘灵注射剂、灯盏细辛注射剂、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清开灵注射剂。

2

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注意事项

2.1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严格掌握中药注射剂的适应证

如清开灵注射液其功能是清热、化痰、醒神。主用于热病所致神昏、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而对外感风寒发热者不适用。

2.2

选择中药制剂,首选应是口服制剂

对疑难重症需用注射剂时应选择肌肉注射;只有对急救病例,才选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8],如急性脑梗死的救治。

2.3

详细询问家族史、用药史和过敏史

有过药物敏史者应禁用中药注射液静脉给药,可改其它制剂或中药口服制剂。

2.4

对中药注射液中过敏反应的高发品种(双黄连粉针剂、清开灵注射剂)应先做皮试

可用原药物 1:100 稀释作皮肤斑贴试验或用药物 1:1000 稀释作皮肤划痕或皮内注射试验[9],皮试阴性者方可用药,尽量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2.5

遵守中药注射液单独使用原则

特别是不与其他药物混用,如到目前为止,已确认清开灵注射液不能与庆大霉素、青霉素 G 钾、肾上腺素、乳糖酸红霉素等配伍使用;注射用双黄连禁与氨基甙类,大环内脂类抗生素配伍使用(以免混合后,由微粒的增加而导致 ADR)[10]。

2.6

中药注射液使用时应按一定比例稀释且滴速应缓慢,以减轻不良反应

如清开灵静滴 1 日量 20~40 mL 要求以 10% 葡萄糖注射液 200 mL 或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 稀释后使用,滴速勿快,控制在儿童 20~40 滴/min,成人 40~60 滴/min 为宜[10]。

2.7

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并做好抢救准备

备好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

最后强调,治疗疾病给药原则是:能口服者不肌注,能肌注者不静注;一般疾病选口服给药法,严重感染选序贯疗法;只有肯定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在权衡利弊情况下才使用中药注射液,而且在危重病情时才考虑选用静脉给药。

参考文献

〔1〕 王苏平.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频发, 专家呼吁开展再评价. 健康报〔N〕. 2006, 2(3)

〔2〕 杨晓. 中药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J〕. 时珍国医国药, 2001, 12(5):478

〔3〕 管玫, 陈泽莲. 中成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药房, 2004, 15(7):428-430

〔4〕 高菁, 朱令元. 119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统计分析〔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6, 12(6):335-337

〔5〕 王晓瑜, 王宏敏. 中药静脉滴注引发不良反应的探析及防范〔J〕. 中国临床医学, 2005, 12(4):732-734

〔6〕 唐红梅, 汤雪英. 临床输液反应的分析及预防〔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6):39-40

〔7〕 祝德秋, 沈金芳. 中药不良反应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 中国药房, 2004, 15(6):359-361

〔8〕 金明顺. 慎用中药注射剂. 健康报〔N〕. 2005,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