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前,淡水养殖业是我国渔业发展中的重点,其产量在水产养殖中逐年呈上升比率,淡水养殖作为水产养殖中的重点,过去传统的密集型养殖方式暴露了诸多弊端,限制了淡水养殖产业的升级,因此,分析和解决目前淡水池塘养殖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措施吗,推进淡水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针对传统淡水养殖中的环境问题略作分析,并结合最近产业研究成果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来分析下其解决之道。
1.淡水吃糖养殖环境问题分析
从目前淡水养殖的局面来看,传统养殖的高密集型所造成的弊端与水体富营养化、氮失衡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三大主凶之一。
传统淡水养殖采用高密度、高投饵率、高换水率进行养殖,对于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同时近年因饲料投放问题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也是限制淡水池塘养殖行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养殖水平随着技术研究的突破不断提升,单位水体的鱼载力也在提升,但是鱼类代谢与饲料投放的力度也在增加,养殖的高换水率必然会导致污染加重,最终限制行业本身的深入发展。我国以围网养殖和围栏养殖为主要方式对于水体环境的污染是很严重的,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不断加强对水体环境污染的治理,实施“退鱼还湖”等政策,这些必然会继续加重淡水池塘养殖的比率,按照池塘养殖在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比重来看,这种潜在的对环境的污染风险是巨大的,因此,做好淡水池塘养殖问题的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好水体资源与鱼类资源,也是淡水池塘养殖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为池塘养殖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氮失衡已经成为了限制池塘养殖发展的瓶颈。目前,淡水池塘水体中的含氮量与含磷量都已经超出了警戒线指标,但是能够支持初级生物循环的有效磷含量却极低,以上两种富营养化的物质无法溶解于水体,只能吸附在淤泥或被重金属络合,这将加重水体负担,加重污染,尤其是现在池塘饲养饵料多使用含氮量较高的有机肥,因此,氮失衡已经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重要池塘环境问题。氮失衡所带来的危害是内外两个层面的。在内部污染方面,会造成鱼类体内排泄系统和代谢系统失衡,造成过量活动或失去平衡,极易发生昏迷或死亡现象,这对于依靠产量取胜的淡水池塘养殖来说可谓是致命打击。在外部污染上,由于高换水率所排放出来的富营养化水体和氮失衡水体,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将会加剧大范围内的水体污染,成为大环境内环境污染的主因,同时对于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长期的恶劣影响。因此面对以上这些淡水池塘养殖环境问题,养殖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成为了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与重点。
2.淡水池塘养殖问题解决之道
目前,关于淡水池塘生态环境的修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也成成为立体修复,主要是通过在水体环境中营造立体养殖空间实现对超积累物质的吸收和净化,加强淡水池塘环境内的硝化作用,通过水生植物、蔬菜与细菌的立体分布和作用优化水体内的生物循环,同时还能有实现对多种资源的优化利用,达到产业升级,降低排污系数的目的。异位修复技术的重点主要是对养殖水体的净化处理,提升水体利用和循环率,降低污染。
篇2
关键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现有的各类矿山近十五万个,个体的采矿点也近十万多个,矿业产值占到了我国工业总产值的7%左右,由此看来,我国的矿山地质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很大。但是由于大规模的采矿,造成了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说加强对矿山的治理工作十分重要。矿山环境的治理是一项十分艰巨且系统性的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从当前治理的总体上看得到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问题依然突出,本文就从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矿山治理工作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而较大规模的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则开始于新世纪,所以说我国的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经验还比较欠缺,实际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近年来,我国的国务资源部门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逐步完成以省为单位的矿山地质环境的摸底调查工作,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编制出合理的规划方案,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在这个基础上并积极的推进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建设,为矿山环境的治理工作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力度,推进矿山公园建设,也是改善矿山地质环境的合理措施。但是在这些措施实施的过程中问题不断地凸显,下面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大量占用和损毁土地资源,造成地质灾害频发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对矿山资源进行开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量占用土地或者是损毁土地的现象,这样严重的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例如尾矿堆放占用的土地、露天采坑占用的土地、因为采矿塌陷造成的土地坍塌现象以及为了方便采矿而建造的厂房、矿区和相应的交通设施等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毁土地资源。由于采矿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还会引发相应的地质灾害现象。我国的矿山类型较多,不合理的开采将会引发地面塌陷、地面沉降以及裂缝等现象。
(二)采矿过程中对地下水资源的威胁
在采矿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采矿工艺的运用,或者是监管力度的不健全,将会造成地下水资源的破坏现象,使地下水均衡系统遭到破坏,导致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或者是地表水出现渗漏的现象,甚至有的地下水位下降几米甚至是数十米,出现大面积的树干漏斗,引起地表严重缺水。
(三)不合理的采矿工作破坏了当地的地貌景观
从我国的采矿国情来看,我国的露天开采矿山比较多,且范围较广,一些矿山的开采将会对该地区的山体地貌和自然景观造成严重的破坏,例如大量的建筑石材的露天开采,将会破坏该地区森林植被,造成基岩的现象。尤其是在交通干线或者是城市的周边进行采矿,更会产生许多的不利影响,需要采矿者重点注意。
(四)采矿工作出现的污染现象较为严重
我国的矿山企业在每年的采矿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众多,尤其是废水、废气以及废石的排放,不仅污染了周边地区的空气,还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一些未处理的水体随意排放,加剧了该地区的流域性的水体污染,出现湖泊富营养化的现象,废弃排放还会夹杂着大量的烟尘以及二氧化硫等危害物质,严重时将会出现地区性酸雨,给地区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在实际的采矿工作中,环境管理者对于这一方面的问题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措施分析
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工作十分关键,上文中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在治理的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就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预防措施
要顺利的完成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工作,最为关键的是要相关人员具有治理的意识,能够实现做好各项环境治理的预防措施。为此,必须要确定好潜在的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要根据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的种类以及其规模特征,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便能够合理科学的避让地质灾害,并且能够在这个基础上正确的处理地下采空区,从而有效的防护露天采场边坡,避免出现环境问题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矿山地形和地貌景观的破坏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要能够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进行矿山环境的治理工作,如可以采取一边开采一边治理的措施及时的恢复好矿山地区的植被景观,最小限度的减少采矿对于矿山山体景观的破坏的破损,避免岩石现象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还不能够忽视对于矿山防水层的预防保护,在矿山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含水层的结构和地下水赋予的条件,结合采矿工程的实际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含水层被破坏。
(二)加强对地面问题的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就在于对地面的治理工作,这包含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地面塌陷问题的治理,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根据地面塌陷的类型和规模制定出解决的方案。之后再根据其发展的变化趋势和危害性的大小等特征采取防范措施,实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其次是对地面崩塌和滑坡问题的治理,对于已经发生过这种地质灾害的地区,需要及时的清理该地区的废土石以及危岩,要确保采矿场地的及时恢复,在此基础上,需要修筑拦挡工程和排水工程,以便防止新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做好环境治理工作。为了避免潜在的崩塌以及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进行锚固、抗滑、排水、截水以及支挡等措施进行加,消除这种潜在的地质危险;再次需要加强对地面裂缝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裂缝的大小和危害程度采取不同的灾害防治措施,对于地质危害程度较大的可以填充或者是灌浆的措施进行解决;最后要加强对泥石流灾害的解决。对于已经发生过泥石流的地区,需要立刻清理泥土石,以最快的速度恢复采矿场地,为了避免地质灾害的再次发生,需要修筑拦挡工程,对于潜在的泥石流危害,可以采用疏导、固化或者是切断泥石流的方法,消除引发泥石流的水源条件,最大限度的降低该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
(三)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工作需要有健全的监督机制作为保证,才能够实现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机制,要对采矿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采矿现象进行严格制止,对于采矿中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避免其对环境的破坏。通过严格且健全的管理监督机制,结合上文中提出的具体解决措施,能够更好的实现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
结束语:当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的新时期,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加大,但是在采矿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论述,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又从三个大方面指出了解决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今后的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实现采矿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慧芬 危接文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科技风,2010年第5期
[2] 孙君 我国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3年第10期
[3] 祝启坤 黄玉清 宋征 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年第01期
篇3
关键词:电力市场环境;电网规划;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网规划主要是满足社会的电力分配,优化电源配置,深入分析负荷增长,确定电网规划。由于电力市场的约束,促使电网规划发生本质性变化,电网规划完全成为电力企业的独立任务,逐步将社会效益作为电网规划的主要目标。最大化发挥电网规划的效益,提出可靠的规划思路,决定电网规划的发展,更加适应现代电力市场的压力。
一、电力市场下电网规划思路
1、经济与安全并存
电网规划初期,比较注重电网安全,忽视经济因素在电网规划中的重要性,电网规划的目的是促使电力企业稳定于电力市场中,占据市场地位,利用固定的投资,获取大规模效益。同步市场发展,电网规划中需要同时渗透经济、安全两方面,有利于提出最优质的规划方案。完善电网规划思路,保障电网规划方案满足社会市场的电容需要,提高电网安全能力,避免出现电网故障,抑制电网发展。例如:某电力公司的电网规划,权衡安全与经济因素,在保障电网安全规划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经济成本,有效分配该工程电网经济项目,避免阻碍供电发展,影响该公司盈利,该公司制定电网规划计划,定期研究电网规划的运行情况,分析是否存有不到位的规划因素。
2、遵循电网变化原则
电力市场变革后,对电网规划提出诸多要求,充实电网规划的内容,特别是在负荷方面,分析负荷内在规律,确保电网规划符合电力市场的变动需要[3]。负荷是电网规划的主体因素,由于负荷具有不确定的特点,必须明确负荷与电网规划的关系,尽量避免未知因素的影响,提高电网规划的效益水平,完善处理电价与电网规划的相互作用,构建电网规划方案。例如:某地区由于经济产业比较多,工业用电规模较大,该地区电力公司在规划电网运行时,充分考虑地区电力条件、电荷供应量以及负荷等多项因素,提出可靠的规划方案,合理分配电源,提高电源分配的能力,保障地区电网效益。
3、合理分配电力资源
电力资源是电网规划的一部分,在实际规划中,树立资源合理分配意识,明确分配思路。全方位分析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资源,实现灵活的电网规划,实际电网规划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不能适应各项规划条件,所以在电网规划思路中,渗透开放特点。电力资源分配是电网规划的最终目的,某电力企业在对待资源分配上,实行多方案优化选择的方式,根据电网运行特点,提出多项规划思路,重点分析电网规划的利弊,采纳最优方案。
4、明确规划指标
电网规划思路不仅要完善处理好电力系统的资源工作,更要明确规划指标,降低电网规划的难度。利用定量分析的方式,稳定指标基础,明确指标内容。处理好电网指标后,才可发挥电网规划的效益性,避免电网规划中出现问题,影响整体电网规划的效益。
二、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现在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电网规划基础数据记录不完备
在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前,要对城市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这时以前的城市电力规划数据就变得十分重要,它是调查研究的基础。然而这些数据有着实时更新的特点,导致了以前的数据收集不足,这样就给调查带了很大的难度。如果根据这些并不完备的数据进行研究并进行新的规划,就会给这个项目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而这些不能被及时发现的安全隐患很有可能就会在未来的某一时段造成巨大安全事故,给人民财产能造成重大损失。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电网规划是失败的。
2、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在对电网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的时候没有较好的对数据进行整理的工具,也没有将较为系统的分析体系建立起来,对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造成影响。另外,电网在管理中的观念和模式需要改进和更新,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环境、不同行业特点来进行差异化设计、建设,不然就会使得电网的整体出现上下分层,抵御自然条件能力不强,不能将大电网功能全面发挥出来。
3、专项规划不能和电网建设需求相适应
在规划之中会涉及到城市形态以及用地和结构等方面,受政府因素影响较大。但是,和城市中的建设规划相比,电网规划的专业性更强。一般来说,电网规划之中的全部内容无法在专项规划之中得以包含,这就导致规划预测和具体工作两者之间差距比较大,影响了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在以后改造之中没有较好的指导性和连续性。
三、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问题的解决措施
1、对原有数据进行有效的备份以便采集和分析
在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前要进行有效的调查研究,数据就变得很重要。为了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我们可以在原有的数据收集系统基础上增加数据备份系统,时间设定可以是十年,也可以是二十年,这样就给以后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以后的调查研究也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更加趋于科学合理的城市电网规划。这些调查包括城市的年用电量最大用电负荷、分区负荷量、城市发展目标、电网及设备现状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或预测。这些数据的收集及预测能够为城市的电网规划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2、建立相应的监管系统并进行完善
不论是电网规划,还是电网建设和改造,必须要建立在法律、行业标准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采用各相关的信息系统。因此,要想确保电网在建设和改造中的内容,就必须要将监管信息系统建立起来并不断进行完善。工作人员要借助多方力量获得支持,在建设和改造中要得到政府的相关支持与帮助,并争取各种有利政策,从而确保电网建设模式不断向多元化发展,确保用电的稳定可靠性。
3、与城市建设同步做好规划
站位要高,大局为重,综合考虑全局利益与长远利益,对电网以及城市配套建设统一做好规划。在对其进行规划时,要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实现规划的同步性,在对建设规划方案进行审核时,要对电网规划方案做好审核工作,保证两者能够在同一时间进行审核与。站在法律的角度,这样能够对电网规划方案进行保护,保证其可行性,另外,还能保证两者之间的同步和和谐,使两者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确保其融合。
4、加大用电宣传力度,使公众参与、支持电网的建设和改造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要设置专门的宣传机构,对加大自身绿色能源、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宣传与报道。针对电网规划建设,要做好宣传报道,突出其重点,并结合一些事例形象加以表达。只有这样,政府部门以及人民群众才会对这一项目进行关注和重视,给予相关的支持配合,并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这样做,使得人们群众能够对电力事业进行关注,同时也给规划实施做好铺垫,使人们在电力建设中没有了抵触心理,对电网建设和实施进行了有效的推动,并能营造和谐的供用电环境。在对其进行规划时,要使得城市(镇)规划和电网规划同步进行,也就是实现同步编制以及同步审批和同步执行,确保两者之间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避免交叉、重复建设。
5、加强电网规划整改,改善电网效率
(1)调整网络结构,改善运营方式
网络结构设计不合理对于故障复电及设备检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运营方式不合理,也易引起电站移址等工作实施不便。对此电力企业应充分的认识到调整网络结构,改善运营方式等措施对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作用与意义。在某些程度上来说,电网规划的运行中调整网络结构,改善运营方式占据了大量的工作量,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以被列为我国电网规划的重要课题。
(2)加强电网规划的可靠性
电力运营中可靠性相当重要,若电力
企业的电力运营没有可靠性,将对国民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的损失。对此,改善电网规划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就目前而言,电力企业供电的可靠性仍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例如提高安全用电的宣传,制定科学的防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及检修水平,利用先进器械实现电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等,只有在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的条件下,才能有效的改善电网规划的可靠性。
(3)引进高端设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较传统电网规划相比,目前我国的智能化电网规划涉及范围更广阔。首先不再局限在电力部门内部,其业务逐渐贯彻了多个部门;其次实现了电力信息的全方位集成,以及高速双向的平等通讯;最后可进行分布式处理。由此可见,智能化电网规划与传统电网规划相比具备明显的优势。对此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规划应朝着智能化不断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电网规划的实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获得的良好的成绩,但仍掩盖不了在实际电网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电网及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营,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困扰。目前,我国电力市场仍处于发展过程中,符合国家电力市场要求的电网规划体系仍在设计当中,对此,我们应不断深入的对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今后的电网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雷敏.探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的若干问题[J].通讯世界,2013(21).
篇4
当前苏北农村面临的面源性环境问题来自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两大领域。其中在环境问题类型上既有环境污染问题,也有资源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而且上述问题相互交织、因果相连,因而难以对上述问题进行单独处理,必须在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深层次根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治理对策设计。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具体分析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对苏北地区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解决予以针对性的法律制度设计,以便为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系统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
一、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农民环境保护知识的缺失。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苏北农民基本环境保护知识的缺失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说,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由于大量受农药、化肥广告的宣传影响,农民对上述物质的过量施用给农村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不知晓,直接导致给农村环境造成危害。同样的,对于农膜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农民也只是获取了农膜使用的正面信息,而对于残留农膜给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环境的危害却一无所知。此外,对于农业生产中土地的过度使用以及开展单一化农业种植等容易引发农村资源退化、生态失衡的问题农民也缺乏充分的环境认知,更不要说农民对其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垃圾等物品以及捕捉鸟类、青蛙等农村生物的行为予以环保高度的认知和处理了。由此可见,由于目前苏北农民环境知识缺失,农民不仅无法有意识的采取措施来减少其生产、生活给农村环境带来的面源性危害,反而是无意识地从事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这是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业技术及产品向农村领域的渗透。大量非环保型工业技术以及工业产品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领域被广泛使用,加剧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对农村环境的破坏程度,使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更加严重。具体而言,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不仅污染了农村环境,还加剧了农民对农村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力度,这种超常规的开发模式超过了农村资源的自然更新速度,对农村环境资源的自我修复带来了挑战。此外,由于大量的工业产品,如农药、化肥、农膜等的使用,也导致大量难以降解或有毒有害的农业废物进入农村土地、水、大气等环境要素,在对上述环境要素污染的同时进而威胁到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的生态平衡。而在农民生活领域,随着石化燃料、洗涤用品、电子产品以及现代化交通工具在农民生活中的大量使用,也使农民生活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废弃物质和能量,并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危害。由此可见,工业技术和工业产品在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放大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给农村环境带来的破坏效果,加剧了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
环境问题外部性以及农村环境资源公共性的影响。所谓环境问题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使自己受益,但其生产经营过程给环境造成破坏的成本却无法合理纳入其自身的生产经营内部而由社会成员共同承担的一种不公平情况。受环境外部性的影响,经济主体很难主动承担已经外化了的环境成本,因而不会主动采取措施来防止自身的生产活动给外部环境造成的危害,而这一问题在农村地区也同样存在。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农民目的也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其不会主动把农村环境问题的成本纳入到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之中,当然也不会主动采取措施来减少自身生产、生活对农村环境的破坏。此外,与环境问题外部性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则是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在农村,除了土地资源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归属到具体的家庭之外,其他的农村环境资源还无法像具体的私有财产那样可以,而这些没有归属的公共资源则在实质上就沦为无主资源,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就只注重对这种共有资源的无节制使用,而从不考虑对共有资源进行有意识的养护,使农村环境资源急剧退化,进一步加重了农村环境资源问题的严重程度,从而导致“共有地的悲剧”在农村地区的出现。由此可见,农村环境问题的外部性以及农村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是农民忽视环境保护而不愿意在环境保护方面投资的重要经济原因,如果该原因不能消除,即使农民的环境保护知识得到了充实,即使没有工业技术及产品的大规模涌入,苏北农村的面源性环境问题也难以得到彻底消除。
二、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法律治理
由于传统的点源性环境问题的防治制度无法适应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防治要求,因此,要解决苏北农村面临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就要对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防治予以创新性的制度设计。
建立农民环境教育制度。针对苏北农民环境知识缺失的现状,要把对农民的环境知识普及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以保证农民都能得到及时、充分的环境知识和环境信息,使农民了解自身生产、生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使他们知晓不正确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造成的环境危害对农业生产以及自身生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期杜绝农民无意识破坏环境的行为。在此基础上,还要逐步开展对农民环境保护技能的培训,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民走建设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村之路,使农民实现从无意识的破坏环境到有意识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质的转变。此外,在丰富农民环境保护知识的同时,还应从法律教育层面逐步培养农民的环境权利和责任意识,使农民明白保护环境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使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从而发挥农民自身的监督和保护作用。
建立工业技术及产品的源头控制制度。由于工业技术以及工业产品对农村的渗透加剧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对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领域中具体的环境问题源头进行查明和控制还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对输入农村的工业技术以及工业产品予以源头控制则不失为解决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为此,我们可以建立工业技术及产品的源头控制制度,通过该制度对输入农村的工业技术和工业产品予以系统甄别、分级管理、严格控制。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根据工业技术及产品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不同,把输入农村的工业技术和产品分为绿、黄、红三类加以调控。首先,对于对农村环境保护有利的技术和产品,如节能灯、环保纸等,可以把它们归为绿色,对此类产品则要通过建立财政补贴制度,引导其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领域的推广使用。其次,对于使用得当就不会对农村环境造成破坏的工业技术和产品,如农药、化肥、洗涤剂等,可以把它们纳入黄色类型,对此类技术或产品则要强调对其使用的监督管理和应用指导,以保证农民在获取该工业技术和产品效能的同时不致危害环境。而对于一旦使用就会给农村环境带来危害的产品,如劣质的塑料、不可降解材料以及高毒、高残留农药,则应纳入红色类型,对其在农村地区的使用要严格控制,并通过逐步改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或开发替代性环保产品以彻底停止该产品在农村地区的使用。通过对工业技术及产品的源头控制,既可以在促进环保技术和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又能有效控制有害于农村环境的技术和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扩散,从而大大降低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风险。
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引导制度。由于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是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最好举措便是通过制度设计来实现环境问题外部成本的内部化以及环境资源的归属化,但这一设计思路在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防治领域却存在现实障碍。具体而言,由于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无法查明和确定,因而目前点源性环境问题所适用的排污收费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无法对面源性环境问题适用,因而也无法实现面源性环境问题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此外,目前除了农村土地,其他的农村资源也难以实现归属化,以致我国现有的资源权属和使用制度在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防治上也难以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无法应对面源性环境问题解决需求。要满足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防治要求,就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的经济引导制度,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支持和市场机制引导的作用,通过政府鼓励以及市场引导来消除环境问题外部性以及环境资源公共性的不利影响。具体而言,这一制度的建立需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制度设计来完成:
首先,在农民生活领域,要建立国家环保资金投入机制,以保障国家对农村环保工作的财政支持。要保障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制度建设确保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的环保设施,这对减少和消除来自于农民生活领域的环境问题至关重要。要通过经济刺激引导农民采用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对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节能、减排的生活用品的行为或者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的情形,予以经济上的支持。
篇5
目前,把环境与贸易联系起来已成为广泛共识。始于20 世纪70 年代的贸易与环境关联性问题的讨论,在多边贸易协定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持续进行,其重要性也不断增强。1994 年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在FTA 中包含环境协定的典型案例,随后其他国家也积极响应。在FTA 协定文本中环境条款主要以如下形式体现:
( 一) 概括性地提及环境保护及环境例外条款
绝大多数纳入环境规定的国际FTA 协定,都选择在序言中概括性地提及环境保护。序言条款中一般以宣言式或忠告式提出环境合作与改善环境的目标等,对缔约国并没有法律约束力,仅在进行条约解释时起到一定作用。这已成为多数国家FTA 里环境内容的基本方式。在FTA 中,对协定所规定一般义务的环境例外条款,也就是以环境为由可对特定商品的交易进行限制或管制。
( 二) 单独设立环境专章
这是FTA 讨论环境的最高形式。美国所签署的一系列FTA 都专门设立有关环境专章,除在序言中概括性地提及环境保护外,还在环境专章中明确国内环境法的有效执行义务、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义务( 不降低环境标准或与国际标准协调等) 、程序保障及公众提交、与环境义务有关的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争端解决程序、执行协定时的公众参与机制、对贸易措施的环境层面的例外条款及环境政策的独立性明示、环境产业合作及能力培养机制、有关FTA 与多边环境协定所规定义务条款的协调问题、环境措施不影响贸易投资的相关条款、促进环境产品及相关服务的条款等。高水平的FTA 一般包括上述大部分或所有内容,但松散的FTA 可能只包括其中一部分,并且强调的重点也不同。
( 三) 在正文条款中制定环境保护+ 环境附属规定
有的FTA 既在协议正文部分涉及一般性环境问题,也在更详实的环境附属协定中规定处理环境合作的具体问题。如,韩国与印度的FTA 分别在投资、旅游产业合作里规定环境标准,并通过附属协议规定环境合作项目的履行及其资金筹措相关事宜。
( 四) 环境保护例外条款
几乎大部分FTA 都有环境保护例外条款,它可分为一般例外条款和领域特别例外条款。前者参考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GATT) 第20 条例外条款的内容,以保证一国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政策的自律性或独立性为目的,也就是可以为环境保护而限制特定商品的交易; 后者是指一个国家把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SPS) 、技术性贸易壁垒( TBT) 、投资、政府采购等有关领域必须推进的环境政策作为例外。
( 五) 将环境问题从贸易谈判中剥离
有的国家为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或减轻谈判的负担和阻碍,把环境问题单独剥离出来。1991年成立的南方共同市场,在2001 年成员国间正式签署了南方共同市场环境框架协议,因为当时急需解决巴西和阿根廷跨国伊瓜苏国立公园的环境友好开发问题。澳大利亚虽然一般都签署内容比较全面的FTA,但几乎没有包含环境合作的有关规定。也就是说澳大利亚也把FTA 与环境问题分离开,只有与美国签署的FTA 中,根据美国的要求专门设立了环境一章。实际上澳大利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给予了较高的政策优先顺序,只是基于在单纯的贸易谈判中不适合讨论环境问题的基本判断,把环境从贸易中剥离出来专门讨论。
二、韩国FTA 的环境条款内容
2003,韩国开始实施同时多发FTA 战略,2007 年韩美FTA 正式签署。目前,韩国与美国、欧盟等10 个国家和地区的FTA 已签署或生效,与中国、印度尼西亚等4 个国家正进行相关谈判,与以色列等十多个国家进行FTA 共同研究,而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谈判处于停顿状态。特别要注意的是韩国与包括美国、欧盟、东盟等约占世界经济( GDP) 60% 的地区构筑了FTA 网络。2013 年,按GDP 和人口标准的韩国FTA 市场达到整个市场规模的56%和41%,预计五年左右时间或将提高到76. 9%和62. 1%。
在一般情况下,在FTA 中环境所占的比重与参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如人均GDP 等) 成正比,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的FTA 中环境条款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韩国是中等发达国家,在与美国签署FTA 之前,在双边FTA 中环境条款大多是在前言提及环境保护或可持续发展,在协定正文的环境合作、TBT、SBS、投资等领域规定了环境有关例外条款。虽然韩国与美国的FTA 签署了高水平的环境协定,但这是根据美国的要求被动接受的。在谈判过程中,美国还对拟议中的协定进行环境评估,以确定其对美国国内环境的影响,使美国谈判人员能更好地了解这些协定潜在的环境利益和成本,并随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谈判目标和策略。韩美FTA 中有专门的一章来谈环境问题,有11 个条款规定了高水平的环境保护义务,明确了环境合作、环境法的适用、相关制度措施等内容,并在附属协定中明示了适用于双方的多边环境协定。
总体看,韩国与其他国家的FTA 中的环境条款内容如下:
( 一) 实体性环境条款
1. 规定了环境保护水平。确认了缔约方设定各自的环境保护水平和环境发展优先顺序,据此制定并修订各国环境法及政策; 各缔约方为保障环境法及政策激励高水平的环境保护而努力; 各缔约方要努力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2. 纳入多边环境协定清单。中韩FTA 纳入了一份多边环境协定,规定每一缔约方应实施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措施,履行其在协定项下的义务,包括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七个多边环境协定。
( 二) 程序性机制
1. 国内法律程序。首先,FTA 缔约国根据各自法律,利害关系人可向相关部门要求对涉嫌违反环境法的主张进行调查。其次,各国应对违反环境法的行为进行制裁或提供补救措施,为根据本国法律所认定的利害关系人提供法律途径,包括保障程序的公正、公平、透明及符合法定程序,并除特殊情况外应公布于众。另外,还要保障审理或复审案件裁判的公正独立,并与所涉案件无利害关系。再次,当事国为相对利害关系人提供补救和制裁的有效途径。各当事国既要根据违法性质及轻重程度,还要根据违法行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违法者的经济条件及其他因素,采取责令遵守协议、处罚、罚款、监禁、命令禁止、关闭生产设施等措施。
2. 促进环境保护的措施。缔约方鼓励各国的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自发法律措施,如加强经济主体、社区、非政府组织、政府机构或科研机构的合作,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开发能实现高水平环境保护的方法、自发环境审计及报告、有效使用资源或减少环境影响的方案等。
( 三) 制度措施
1. 设立环境协议会。韩美FTA 规定环境协议会由各当事国负责环境事务的高级公务员构成,负责监督韩美FTA 环境条款的执行,致力于增加公众参与环境合作活动及其开发、履行的机会,包括对公众进行咨询服务、围绕公众感兴趣的环境问题与公众进行对话等。
2. 公众参与机制。各缔约方应保障环境法的执行,遵守有关信息公开原则,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3. 环境合作。中韩FTA 确认了提高环境保
护力量和增进与双方贸易、投资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确认了双方的合作有助于包括环境保护、技术开发等共同环境目标的实现,并扩大其合作范围。
4. 争端解决机制。首先通过磋商解决纠纷。
当事国一方可向另一方发出书面协议请求,另一方接受请求后迅速开始磋商。为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可求得专家或相关机构的咨询或支援。若通过磋商,问题仍无法得到解决的,可请求环境协议会,协议会通过周旋、调节或仲裁等程序为迅速解决问题而努力。如果60 天内争议得不到解决,可根据韩美FTA 申请争端的进一步解决。
总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韩国与美国签署了高水平FTA,在此过程中改善了各自国内的相关制度。当然,韩国也不会盲目模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环境政策,在与发展中国家的FTA 中将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
三、中韩FTA 的适用范围和核心义务条款
( 一) 中韩FTA 是高水平的、全面的FTA
中韩FTA 是高水平的、全面的FTA,自由贸易的范围不仅包括货物,还涉及服务业、知识产权、环境、投资、政府采购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包括环境、金融在内共设22 章。在中国已签署的所有FTA 中,中韩FTA 所设章节最多,最初独立设立了金融、通信、电子商务章。
( 二) 独立设环境一章
中韩FTA 把可持续开发作为谈判的五大原则之一,并把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力量、开发环境友好型技术、解决与贸易有关环境热点问题、采取合理的环境管制等列为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因此,中韩FTA 把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设为这一协定的主要目标之一,努力提高贸易与环境间的内在联系及平衡,为避免这样的目标流于形式,通过制度来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力量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因此,中韩FTA 在协定文本中单设环境一章,规定高水平的环境保护、遵守多边环境协定、有效执行环境法等义务。第一,规定了不减损义务,即禁止缔约方以促进贸易或投资为目的削弱或减损环境法的效果。有关环境保护( 环境标准) 水平问题是FTA 当事国有关环境谈判的核心条款之一。为实现贸易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效执行环境法,不降低以促进贸易和投资为目的的环境标准是非常必要的。第二,规定了环境法的有效执行义务,特别是规定了当事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有关环境法、规定、措施等的有效执行义务。第三,规定了遵守多边环境协定的义务。第四,规定了运用环境法和相关政策、为保障及鼓励环境保护水平的持续提高而努力。第五,承认国际环境管理及协定的重要性,加强国际环境合作,设立环境委员会等。
( 三) 中韩FTA 环境条款是在中国已签署的FTA 中水平最高的
中国在FTA 政策实施的早期阶段,主要涉及关税和非关税等内容,较少甚至没有涉及环境问题。但随着中国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开始在FTA 的宗旨和目标中探讨环境问题并约定在环境领域开展合作。中国最早的FTA 是与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签署的,其中未提及环境内容,只是提到合作应扩展到其他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银行、金融、旅游环境、渔业。与巴基斯坦签署的FTA 中只在前言中提到与环境保护相一致的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的FTA中,虽然有一些环境有关内容,但只在合作一章提到环境合作,在TBT一章提到环境有关例外条款。
四、结语
篇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在建筑领域的发展就比较迅速,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建筑领域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着带动,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在施工过程中带来了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下,就要能注重对建筑施工污染环境问题的解决。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建筑施工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重要性,以及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详细探究。
关键词:
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问题
工程建筑领域在我国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面改革的环境下,就要能注重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以往由于没有注重环境问题,在当前已经付出了惨重代价,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危害,对可持续发展也有着严重阻碍。当务之急,就要能从实际出发,在建筑施工的污染环境问题层面加大解决的力度,促进环境的良好保障。通过从理论层面对施工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对促进解决实际问题就比较有利。
一、建筑施工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重要性及污染问题分析
1、建筑施工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重要性分析
工程建筑在保护环境当中有着重要的角色作用发挥,建筑活动的开展就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环境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及时性解决就比较重要。在当前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逐步深化背景下,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识也逐渐得到了加强和深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就要能充分注重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对施工污染环境的问题得以有效治理。将施工中的可利用资源再次利用,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1]。减少资源的浪费。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就要能充分注重在每个环节都要能得以充分重视,保障施工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只有在建筑施工的环境污染问题上得到了解决,才能真正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2、建筑施工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分析
从建筑施工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具体的施工中还有着诸多问题存在,最为突出的就是噪音污染的问题。施工过程中在每个阶段基本都会产生施工噪音污染问题。例如在土石方的施工过程中,在推土机以及挖掘机和运输机等施工中,就必然会发出噪音。在进行打桩施工的过程中,对振捣棒的应用以及打桩机的使用等,也会不可避免的发出声音[2]。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施工过程中,对汽车泵以及混凝土搅拌车等等设备的应用,也会发出噪音。从实际的建筑施工中,人民群众对建筑施工污染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噪声污染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就要能充分重视。再者,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大气污染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具体施工中,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对砂石料的搅拌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剔凿等施工过程中,就比较容易产生废弃以及粉尘。然后向大气中进行扩散,在长期的施工下,就会对大气环境带来污染问题。在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对涂料以及腻子等应用,这些应用材料的挥发性比较浓烈,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在向大气中进行会发,这也会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另外,建筑施工中的废水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应用量比较大。通过水的应用对机械设备的清洗,以及在施工材料方面产生的废水等。有的没有进行加工处理就直接的进行排放,由于这些废水有的含有重金属以及有害物质,排出之后浸入到地下就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也会影响人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有是固体垃圾没有进行科学化的处理。在建筑施工后,就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对这些垃圾没有进行及时性全面性的处理,就会对环境带来相应的影响[3]。对于这些层面的污染问题就要针对性的解决。
二、建筑施工的环境污染问题防治措施实施
第一,加强施工的噪音污染问题的防治。在对施工中噪音问题的防治过程中,就要能注重对施工的方案加以优化,要将噪音能够最大化的降低,也可通过设置隔离带对噪音进行隔绝,这也能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在具体的冲击类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静力压桩的方式进行施工,这就能够在噪音降低上起到保障作用[4]。对于机械设备的噪音防治,可以在施工的现场进行设置隔音防震墙。这些方法的实施都对建筑的噪音防治有着积极作用。第二,对建筑施工中的大气污染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施工中,对施工中的粉尘问题解决,就要能在施工现场进行设置一些保护措施,在防尘的处理工作上加以完善化实施。在运送过程中避免从人群密集的地方经过,在运输的路线选择方面要能优化。在施工中遇到天气比较干燥的问题,就可通过在施工现场进行洒水的方式。在对泥浆进行搅拌的时候,可通过防尘罩加以应用,这对粉尘污染的问题也能饿到有效解决。第三,建筑施工中的废水污染问题的解决要科学性。在建筑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就要能注重对废水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保障废水的水质达到可排放的标准。可以通过化学絮凝剂的应用,对污染物进行沉淀,以及在有害物质上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消解。总之,只有达到废水排放的标准才能进行排放,严格的按照排放要求实施。第四,加强建筑施工中固体垃圾的处理。建筑施工中会产生诸多的垃圾,这就需要能够在具体施工中,对土方的开挖以及回填的工作实施中,避免过快以及土渣的洒落,要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稳定度[5]。对固体的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清洁工作要做到位。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加强以及完善,才能有助于固体垃圾的科学化处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建筑施工中污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就要能充分注重方法的针对性应用。在全面改革的环境下,要能充分注重方法措施科学实施,加强施工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处理,在这一环境污染问题上得到了有效保证,才能有助于建筑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发展。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林根.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环境污染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
[2]靳全星,常跃军.建筑的环境污染与健康安全问题[J].河南科技.2013(16)
[3]张明,陈明,李新永.信息时代下建设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探讨[J].电子测试.2013(09)
[4]滕晓敏,王志霞,龚郁杰.垃圾对建筑周边环境影响的调查研究[J].工程质量.2014(09)
篇7
关键词:现代经济;高校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郑环(1971-),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徐州 221000 )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研究”(课题编号:YGJ13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08-02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特别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环境已危害到农民的生活及生产,同时也对周围的城市环境及食品安全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农业环境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技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当前的教学改革要求,也是学生毕业后必备的实践能力。应用型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委员会应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特别关注一些农业“特色”课程的设置与建设。在开设环境类普及课的同时,开设一些类似“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特色性专业课程。让学生在了解农业环境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同时,普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及实践途径,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掌握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专业领域内渗透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国家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准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课程设置的内容要求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它以生态学、农业系统科学和环境学为理论基础,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边缘学科。它也是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于一身的交叉学科,使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产生背景及其要解决的当前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由来和目前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污染控制和管理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掌握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框架;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的思考及治理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今后形成合理的环境科学知识结构。[1]
二、课程设置的知识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
(1)了解:国内外农业生态环境基本状况;农业环境的基本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当前农村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和资源污染问题;农用化学品污染途径及其防治措施;农业废物的产生及资源化利用;农业污水灌溉与农业生产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酸雨对农业的危害;深刻认识清洁生产的重要性。
(2)熟悉:农业清洁生产的由来、内涵、特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应用;国内外实施清洁生产的一些具体方法;环境伦理学在农业环境中的观念和主张等。
(3)掌握:农业土地退化与整治;农业环境的修复;农业环境灾害及其控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各种手段和措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2.实践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及高度的人类环境忧患意识、如何在实践中充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创新教学改革措施
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适应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国内外在本学科、本行业方面最新的科学知识、发展动态等传授给学生,尤其要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吸收最新的信息(农业环境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传授给学生,在普及环境学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利用案例教学及实践模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以实际案例改革教学内容
在了解全球农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重点通过案例讲授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出现的突出问题,比如农业资源锐减、生态严重破坏、环境污染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农业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加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树立全民的环境意识。同时让学生掌握目前农业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农用化学品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污水灌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同时利用实验及实践教学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农业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案例教材正在编写中。[2]
2.实践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
(1)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在考虑“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等课程实验设置的基础上,学院安排了16 学时的实验,内容上主要涉及农业环境污染的特色性和与工业、城市环境污染的区别。做实验之前,设计好实验的要求及步骤,要求学生先查阅相关资料,并提出个人的实验想法,通过实验解决个人提出的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2)加强案例教学。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优结合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案例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作用,优化师生间的互动,可以摆脱常规教学中教师讲理论,学生只听不记或只记而不思考的被动格局,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环境问题中。同时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既要不断地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更新教学内容,补充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又要重视不同区域的社会实际现状,洞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在社会实践中选择适宜教学又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因此,案例教学不仅能将环境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习效率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3)加强实践训练。实践教学是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践训练,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区域、行业在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寻找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类型、表现方式和发展趋势,在解决环境问题许可的原则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途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肃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整合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4]为顺利开展和扎实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与淮北市排水有限公司、宿迁市新源工业污水处理厂、邳州生态缘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徐州首创水务有限公司等单位通力合作,并制订详细的实践计划和实践的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可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实践分析,写出一些有独到见解的论文,教师再择优进行发表。这样,学生感到学有所用,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帮助教师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5]
四、结语
农业生态环境教育是正在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一门学科,对大多数院校来说,它仍然是崭新的课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专业课程,随着课程的不断开展,学院还应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不断进行创新探索,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杨仁斌,铁柏清,郭正元,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JoyA.Palmer.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篇8
论文摘要:环境问题的现代性将环境立法置身于复杂情境之中,环境法的“软化”正是立法上对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的必要应对。环境法的软化具体表现为: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让步于宽泛和灵活性的要求,框架性和指导性的规范内容增多,行政机关被赋予广泛的环境管理职能和行政裁量权。在环境立法的“软化”趋势中,协商合意日渐成为环境行政的主题词。
一、从框架性环境立法说起
在国内环境法讨论中,经常可以听到关于我国环境立法“过于原则和抽象,不易操作”的批评之声,并将之归因为我国立法机关过于强调立法“宜粗不宜细”的原则。
这一归因自然有其合理性,但就环境立法领域而言,“宜粗不宜细”原则未必是唯一的、甚或主要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不存在该原则的指导,环境立法同样可能保有抽象、概括和灵活的特点。这既是一个显著的事实,同时也可能是立法技术处理的一种必需——事实上,已经有文献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环境管理最显著的发展在于框架性结构环境法律的出现。框架性立法通常重视环境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原则的确立,合理的机构设置,环境政策的总体框架和规划等问题,有利于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一个概括、广泛而灵活的法律框架,同时,也留下了可操作性的质疑。
二、环境问题的现代性与框架性环境立法
那么,作为环境问题的立法应对,框架性立法是否可以避免?这得从环境问题的现代性本质说起。对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的将之归为人口增长;有的归为生活富裕;有的抱怨人的内在进取性;神父抱怨各种赢利,历史学家抱怨教会,政治家归罪于技术,环境主义者归罪于政治家们或者资本主义,还有个别观察家归罪于每个人自身。[3]在所有这些原因的背后,我们注意到,现代化仍然难脱其咎。
在加拿大社会学学者大卫·莱昂(DavidLyon)的著述中,现代化是一种与技术导向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演进方式的概括,而现代性,则是那些演进所积累的结果。正如许多学者和思想家所看到的,现代性成功地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导致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但同时它也生产出否定和对抗自身的条件。现代性是一柄双刃剑,一面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另一面的阴暗中,除了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主义背后的暴力、压迫和剥削;杜尔凯姆指出的混乱和迷失;韦伯指出的官僚制铁笼的奴役,齐美尔笔下的陌生人社会等等以外,还有日亦凸现的环境危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公害事件的发生,往往与工业化快速发展如影相随。不少城市居民突然发现自己笼罩在光化学烟雾中;农民对有毒的杀虫剂忧心忡忡;一些人抗议原子弹和核电站的射尘威胁;另一些人则遭受着体内高水准的铅或汞引起的痛苦。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国家日本、美国等国频频发生的公害事件,一件比一件让人触目惊心。在当今经济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的中国,水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在中国617个城市中,近300个城市面临水资源匮乏(应当附带说明的是,这种匮乏并非水资源总量的匮乏,而是水资源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匮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中国主要河流5万公里长,已经有80%的河段由于污染不适合鱼类生长。由此可见,环境问题从一开始就作为现代化的副产品呈现于世,其本质是现代性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现代性本质首先决定了其矛盾的社会属性。用社会学的语言表达,矛盾性是“将某一客体或事件归类于一种以上的范畴的可能性,是一种语言特有的无序,是语言应该发挥的命名(分隔)功能的丧失”。在鲍曼那里,矛盾性和秩序都是现代实践的产物,现代实践的出发点是要追求秩序,消除矛盾,然而矛盾性却在现代权力的每一次胜利中不断强壮。现代性的这一性状在环境问题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不难注意到,环境问题往往当前性和滞后性并存,广域性和区域性共在,与经济开发活动相生相克,依赖技术处理的同时却又缠绕于技术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
环境问题的现代性还意味着环境问题与风险性密切相关。根据著名社会学家贝克(UlrichBeck)的风险社会理论,我们正处在从古典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型过程中,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是这一过程中的标志性概念。从近年国际国内因温室气体削减、疯牛病、禽流感、致癌物质等诸多环境风险而产生的紧张和冲突来看,各国政府机关在进行环境风险管制时,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担负着效率、回应和前瞻使命的公共机构,究竟如何在浩瀚的风险海洋中甄别应当予以管制的环境风险,并选择明智合理且卓有成效的控制手段呢?不管是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还是环境法学,回答这些问题都无法绕开风险评估的环节,并且在这个问题上都极易陷入不确定性的泥潭。
上述环境问题的风险性、矛盾性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环境问题注定了属于复杂性问题。复杂性意味着非线性、不确定和偶然因素的大量存在,以及人类面对复杂系统的无知。早在20世纪70年代,康芒纳即向人们揭示,人口、富裕和技术,都在加剧环境危机。这三个因素并非各自静止存在、单独对环境发生作用,而是变动不居,交互作用,以乘积而非简单相加的方式促使污染增长。现代工业化的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形形的中心,有着不同的规模和特征,从人口密集的城市到人口相对稀少的村庄,生活其中的人们可能都在追求不同合作或冲突的利益。工商业发展、货物流通和服务、交通联系、生活方式选择,各自以不均衡的方式作用于各种环境媒介,构成异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我们很难真正了解所有这些作用元素相互之间的关联性。
了解到自然和社会的这种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对于环境风险的控制无疑是必要的。至少,需要人们借此反思传统的线性思维和行为模式,对某一事件或结果事先放弃简单、唯一的因果论。克劳斯·迈因策尔指出,物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实在都是非线性的和复杂的,因此应当注意我们的行为的严重后果。在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的现实中,线性思维是危险的。我们需要一个生态学和经济学之间有着良好均衡的复杂系统。这要求我们在反思惯有的线性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对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环境问题的管理和控制方式。
三、环境立法“软化”的具体表现
从立法实践来看,环境法的“软化”正是立法上对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的应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环境法律规范不约而同地体现出这样一种趋势。
第一,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让步于宽泛和灵活性的要求,框架性和指导性的规范内容增多。如日本环境法中大量存在的有关公害防止的事业法的规定、有关行政指导和公害防止协议的规定;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都明显具有“软法”的特点。
原田尚彦指出,如果公害控制只是规定严格义务,很多情况下很难达到目的,不少情况下需要参考地方的自然社会条件、产业特点,依靠行政指导、企业合作,适宜地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在日本的公害控制实践中,依靠法令和条例的权力性限制不过是极小部分,大多数都是通过行政指导、缔结公害防止协定等多种非权力性行政手段的实施才有效地得以实现。
第二,行政机关被赋予广泛的环境管理职能。环境问题的现代性不仅仅决定了框架性环境立法在所难免,其所包含的广域性、滞后性和公共性因素还决定了环境损害的事后私法救济无力,环境问题更多地依赖于环境行政措施解决。在日本,大多数公害受害者不愿通过需要严格的程序、耗费钱力的裁判程序,而希望通过行政机关的专门知识和作为公共机关的信誉、有时依靠其政治力量,使问题简易迅速而且廉价地得到解决。学者因而总结,环境行政的必要性在于:在具有复合性、广域性的产业公害和城市公害的情形下,通常原因发生者、受害者都是不特定且多数的,基于以个人主义法理为依据的过失责任主义的私法解决办法有其限度,人们认为需要行政措施;司法救济原则上是事后救济,而且以金钱赔偿损害。因此,作为对人身生命、自然环境的侵害救济,是不充分的;通过诉讼谋求解决,需要花费时间,而且对违法性和因果关系作出立证,困难很多;此外,行政施行的各种事业,有时甚至会构成环境破坏的原因。[10]类似的情形在美国同样存在:法院职能的局限性,以及诉讼和诉讼制度的局限性(诉讼的个别、偶然性、抗辩制的对抗性、举证障碍、侵权法救济不足、以及诉讼代价高昂)都限制了通过司法途径控制环境危机的有效性。由于环境危机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控制和消除环境危机成为美国联邦和各州行政部门的职能。法院在控制环境污染或环境危机方面虽然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同行政部门的规划和计划职能和日常管理职能的作用相比就是次要的了。只有全面、系统和持续的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环境危机,而这种全面、系统、日常和持续的控制只有通过行政部门的日常管理活动才能实现。[11]此外,现代环境法中实践风险预防原则(或理念)也十分需要行政机关的事前介入。典型的环境预防措施如环境政策以及环境行政计划。[12]因而,环境法律规范的内容侧重于规定环境管制体制、措施以及相关责任,主要为环境行政提供依据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制约,对环境行政手段十分倚重。
第三,行政机关被赋予广泛的裁量权。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环境法律规范的框架化、不确定性和不完备性凸现,环境法倚重行政措施胜过司法措施,环境行政机关的裁量自由得到彰显。这既是社会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立法技术上的一种必要处理。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由于现代社会变迁迅速、复杂,现代行政范围大、技术性高,造成了立法机关面临立法技术和价值选择的困难,基于灵活性、机动性、专业性和实验性的考虑,立法机关授予行政机关广泛的裁量权。[13]美国学者斯图尔特(RichardB.Stewart)指出,行政裁量权的产生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立法机关明确授权行政机关在特定领域内享有完全自由的选择权;第二,由于制定法的含糊、概括或模棱两可而导致行政机关裁量权的客观存在;第三,由于立法机关排除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而产生事实上的裁量权。①具体到环境行政领域,由于其相对于其他的管制领域尤为复杂,其所具有的科技关联、广度利益冲突、隔代平衡以及国际关联特点,[14]同时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处理对专业行政机关和专业行政人员的高度依赖。单就环境标准一项来说,由立法机关直接制定各类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是不可想象的,只可能由专业机关利用其专门知识识别污染物,并根据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管制污染物可能对经济的影响而确定执行标准。美国有学者指出:尽管在理论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完全可能通过由法院实施的私人责任规则而得到解决,但是,该方案实行之中的困难和缺陷已经使得负责的观察者赞同集中化、专门化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认为其是处理环境问题过程中的一个必要因素。[15]超级秘书网
在复杂的环境问题面前,环境行政裁量权的产生在所难免,不同法治背景中存在的只是环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方式,以及对环境行政裁量权的约束方式和程度的区别。不过,这一点在环境立法中有时难免被忽略,如我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显然就没有意识到保留必要裁量空间的意义,以行政法规的方式对“2000年实现淮河水体变清”的目标予以明确确认,虽然实现了法规的明确化要求,但是这一规定实质上存在着对裁量权不适当的限缩,存在管制过度的缺陷,排除了具体执法部门对于淮河治污目标再行调节的灵活性。
篇9
(一)怎么考
高中地理中的人地关系内容常以与地理有关的社会时事为切入点,以区域图、示意图、统计图、数据表格等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考生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分析能力;或以典型的区域环境问题为背景,结合低碳经济中“生态城市”、“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绿色消费”等具体案例,要求考生进行区域判断和环境问题的分析,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内涵、原则、方向等的理解、判别和分析能力。
(二)如何备考
在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等概念;②归纳比较相关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城市与农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的表现和成因等;③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并与相关地理原理、规律建立联系,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对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
二、各类试题的解答技巧
类型一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表现与分布
1.试题特点
常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或演化过程,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联系区域环境问题的表现,要求考生分析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或描述区域环境污染分布的特点。多用代表性区域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设置试题情境。
2.分析思路
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材料中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或资源短缺),进而分析其表现、分布等特征。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要结合所学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进行具体分析。
成因分析:明确环境问题的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成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多数是由不合理地利用资源造成的。但也不能忽视自然原因,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容易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近地面,加剧了大气污染。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水流速度缓慢,水体更新速度慢,水体的自净能力较弱,容易产生水污染。
后果及危害: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与危害,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增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解决措施与建议: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也不相同:
①环境污染问题:根本解决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②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③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例1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海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参考答案】(1)C(2)B
【解题思路】第(1)题,艾比湖面积缩小,注入淡水减少,蒸发水分增多,湖水含盐量增加;湖泊面积缩小,会危及鱼类生存,鱼类死亡,湖中鱼类密度减小;湖泊面积缩小,湖水蒸发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湖水减少,湖泊自净能力减弱。故选C。第(2)题,湖泊面积萎缩主要是因为灌溉用水增多,所以主要的措施应该是退耕还草,保护水源;而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修建水库无水可储存,也不适宜发展水产养殖;湖泊面积萎缩与水质无关。故选B。
【思维拓展】该题以内陆湖面积缩小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内陆湖往往因所处地区气候干燥,蒸发消耗了很多水分,湖水含盐度便愈来愈高,湖水就会愈来愈咸,成为咸水湖。注入咸水湖的水都是淡水,而蒸发也为淡水;咸水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该区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水资源短缺,因人口增长过快,开垦大量耕地,导致灌溉水增多,注入湖泊的水减少,这是引起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措施要控制人口数量、退耕还林还草、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类型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1.试题特点
常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的影响、治理措施,或以环境问题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为设问角度,要求考生作出判断,并提出能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论据,试题开放性较强,难度较大。
2.解题的技巧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答题时要从对人自身的影响去谈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人口数量与空间分布、环境人口容量、就业、生活水平等;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分析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的开发和延长产业链等;从保护生态、减少生态破坏等方面分析生态可持续发展,如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减轻土地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对考生来说很难理解,尤其是三大原则的区别。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它既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发展,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发展及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协调发展。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因此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理解记忆技巧:公平性原则是指对地理环境享有的权利是一致的,你有,我有,他有,大家都有;共同性原则是指对地理环境的保护是大家都应该履行的义务,发达国家要保护,发展中国家也要保护;持续性原则是指保证自然地理环境在时间上的持续存在,包括各类资源的持续利用等。
例2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第(1)~(2)题。
(1)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淠驹谡胍读执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参考答案】(1)C(2)D
【解题思路】第(1)题,太白山的北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山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上为针叶林带;而山腰树木茂密,降水较多,树木大稀大矮为高山灌木。故选C。第(2)题,过度猎狼,会使植食动物增多,导致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会使狼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而生物资源的破坏,会降低环境承载力;过度猎狼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影响不大。故选D。
类型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试题特点
常以工业的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的循环利用等示意图为载体要求考生思考和阐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试题整体上难度不大。
2.解题技巧
(1)解读图表
循环经济关联图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产生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一种图示。主要呈现形式有三类:一是体现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关联图(如图1);二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关联图(如图2);三是工业园区工业部门间关系或产业关联、生产流程关联图(如图3)。有的关联示意图会留几个空框要求学生填空或选择填空。
图1中字母的含义: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b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c表示提供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给人类消费,为消费活动;d表示废弃物排放。
图2中符合该循环系统的①②③④⑤的含义分别是: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该农业科技园的核心是乳畜业,商品率高是其突出特点。
在图3所示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该生态工业园实现了清洁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2)顺藤摸瓜
在循环经济关联图中,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关键环节法和代入尝试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
①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②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④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3)代入尝试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其判读方法总结如下表所示:
地理关联图的一般判读方法
①要把握关联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②关键环节法――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教材知识,对相关环节进行正确、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
③代入尝试法――关联图中若有填空,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部分完成,剩余的部分越少就越容易填,填时最好采用试填法
④完成解答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读的正确性
例3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4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参考答案】(1)C(2)D
【解题思路】本题组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要结合材料和图示内容,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生态裂谷”形成在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可以判断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根据图示判断绿洲分布位置,推理出河流流向和地下水流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在干旱区,水源是最主要限制因素,所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有利于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第(1)题,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根据图示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自然植被恶化,A错;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B错;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D错。第(2)题,“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对;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A错;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
例4针对环境问题,国家指出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某市对市内服装产业进行了综合规划。图5为该服装产业集聚地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回答(1)~(2)题。
(1)在服装产业集聚地内的各类工业的配置,考虑的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B.环境因素
C.工业联系D.交通运输
(2)该服装产业集聚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
①清洁生产,区域废物零排放②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③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④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⑤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④B.②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1)C(2)C
【解题思路】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地域的形成,解题时需要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的思维模式。该图显示了生产过程的联系、产品用途的联系、生产基础条件的联系等。第(2)题,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能力测试
(原创)图6为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读图完成1~2题。
1.阶段1,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h境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②全球变暖③森林破坏④酸雨危害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阶段2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天人合一论
B.人地伙伴论
C.地理环境决定论
D.人类中心论
图7是“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HJ1.5mm]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C.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D.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4.下面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表现的是()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②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③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B.①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改编)读“某城市用地示意图”(图8,A为主城区,兼有B、C两个卫星城)和“该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图”(图9),回答5~6题。
5.该城市规划在甲、乙、丙三处建以水泥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基地,最合理的是()
A.甲B.乙
C.丙D.三处都不合理
6.B、C两个卫星城的建设可以缓解A主城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用地紧张④环境污染⑤热岛效应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③④⑤D.②③④
图10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图11为“该区域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常年水域最有可能为()
A.湖泊B.水田
C.海洋D.塔里木河
8.该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B.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D.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旨在体现我们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材料二目前煤炭仍为我国的主要能源,针对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鄂尔多斯地区某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了如下产业链(图12)。
(1)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为主,主要原因是[CD#4]。
(2)在煤炭的开采与使用过程中,分别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材料二中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2.D
第1题,阶段1,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和森林破坏;全球变暖、酸雨危害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后,是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造成的。第2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是人类被动适应环境;农业文明时期主要是地理环境决定论;工业文明时期主要是人类中心论;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思想观念的转变等,产生了天人合一论、人地伙伴论。阶段2图中烟囱林立,说明工业发达、污染严重,所以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人类中心论。
3.B4.C
第3题,该文明生态湖区农、林、牧、副、渔相结合,注重岛屿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了废弃物排放,使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结合。第4题,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湖区失去了绿色屏障,生态环境恶化,无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5.A6.C
第5题,考虑原料供应和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在甲处建水泥厂比较合理。第6题,卫星城建设,可以缓解主城区用地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削弱热岛效应。
7.A8.C
第7题,图示地形图等高距为5米,如果为海域,则该常年水域与陆地之间应是0米等高线,则50米等高线与常年水域之间应有10条等高线,由此排除C项;水田属于耕作区,塔里木河属于季节性河流,故排除B、D两项。第8题,由图中的气候资料判断,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结合地形可知是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该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9.(1)我国煤炭储量大;煤炭开采和使用成本低,技术难度小。
篇10
关键词:贸易与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环境问题由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低级阶段的局部的点的问题逐渐演变成为如今倍受关注的全球化的面的问题。特别是当今我国正处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增长基本还是建立在“三高”(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的发展模式基础之上,这就造成我国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形势非常严峻,迫切要求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积极发展环保业,以此来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本文着重阐述与贸易相关的环境问题,并介绍了由此引发的思考,同时提出了几点建议。
贸易与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的发展观念、消费观念以及医疗保健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和资源的日益稀缺使各个国家纷纷倡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贸易的关注,这也使得各国以及国际社会不断加强对环境的管制,一些环境贸易措施也相应出台,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日益密切,环境作为一种新的贸易资源和新的贸易产业而以新的面貌倍受世人关注。
贸易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贸易与环境问题之所以会倍受世界的瞩目,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些国家利用环境因素,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使用绿色的产品包装制度、绿色环境标志等来限制外国的产品,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这种标准只适用于发达国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者不发达国家则根本达不到这种标准,因此这种环境壁垒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质,这与WTO倡导的自由贸易的非歧视原则是相违背的。
由国际贸易给环境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换句话说就是国际贸易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发展不协调,突出表现在一部分对环境会造成影响的敏感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上。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及矿产品的大量出口,造成局部地区的自然资源骤减,严重恶化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石材的出口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水土流失。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发生的重大调整致使发达国家将污染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因生产外国的污染严重的产品,造成本国的环境严重恶化,但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不足,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治理,由此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就造成了发达国家的环境外部性问题没有内部化,加剧了环境问题的国际化。
由贸易与环境问题引发的思考
贸易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进而采取一些措施去应对这个问题,笔者对贸易与环境这一问题有以下认识:
贸易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贸易的目的是维护一个公开的、无歧视的和公正的多边贸易体制,同时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佳地利用资源。环境保护的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水平,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争取一个更为重要、更为繁荣的未来。所以贸易与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促进人类生产、改善人类生活的重要手段,均致力于促进人类自然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与贸易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由于贸易与环境各自的具体目标的不同,两者又是相互对立的。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是消除贸易障碍,减少政府的干预和管制,实现贸易自由化;而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为防止市场失灵(包括自由贸易)对环境的消极影响,通过政府的干预和管制,保护和改善环境。正确地认识贸易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为我们更好的解决贸易与环境问题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贸易与环境之间应当有一种协调机制来使全球的环境与自由贸易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是两者不协调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他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使他们在资源消费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平等:发达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在发展过程中为保护本国的资源和环境,经常从广大发展中国家进口大量的木材、能源和矿产品,同时将那些污染严重消耗大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发展中国家很多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不仅如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治理环境的投入严重不足,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平均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8%左右。正是存在着上述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中涉及权利义务责任的分配承担不明确,使得贸易与环境问题之间矛盾重重。
解决贸易和环境问题的几点建议
前面已经分析了贸易与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几点认识,我们已经知道目前国际贸易与环境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协调。不仅如此,两者之间的协调问题已经被列入WTO谈判的焦点内容,那么我国该如何解决贸易与环境问题,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呢?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退化问题。经济的全球化使环境问题呈现出全球性的特点,因此单个国家的力量只可能会部分的改善环境,根本不足以改善全球的环境问题,必须通过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来整合各国之间的技术、人才、资金,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各国可以制定多边环境协议,规定各成员国各自的义务来解决全球性及跨越转移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不遵守义务的国家实行严厉的制裁。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各国在环境政策的制定方面的“政策失灵”问题,将有利于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完善我国对外贸易法规,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在制定对外贸易法规时应当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注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注重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以及出口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提倡环保产品的对外贸易,同时也要提高进口产品的环境标准。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很多立法方面的空白,而且已有的环保条款数量少,缺乏可操作性。为此应当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增强各项规章的可操作性程度。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关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谈判,共同反对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义的贸易保护主义。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有关环境与贸易关系的讨论和谈判,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坚决抵制发达国家的环境贸易保护主义,以集体的力量去谋求公平合理的谈判地位,充分利用WTO的有关规则来保护本国利益。
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管理,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引进和发展国外新技术、新产品来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从而使贸易和环境有机协调发展。
贸易与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解决,各国应建立在相互信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保障各国的基本权益下,建立健全一套全球的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消除歧视,相信有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贸易与环境问题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使之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建华,阚宏.新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 上一篇:浅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 下一篇:金融危机成因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