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

篇1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高校图书馆

用知识管理来形容企业的知识活动过程。初始于美国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但它作为一种管理理论被提出则是二十世纪80年代后的事情。二十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受到企业的关注,如美国微软公司是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典型公司。然而由于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个权变的思考。没有绝对的标准和最好的模板。以致许多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推行大都成效不佳,有的甚至变成了为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的领导没有对知识管理形成明晰的战略意图,下属也未能理解知识管理的本质,从而导致将知识共享活动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和重点。然而这种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战略本身并不能成为独立的知识管理战略,它只有在为知识创造或知识运用的知识管理战略服务时才具有价值,所以我们对知识管理仍然必须有一个全面正确清醒的认识。真正理解其精髓,真正理解其要旨,真正懂得在图书馆管理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实施。笔者认为,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应该在遵循相应原则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并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进行。

1 知识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知识在企业创新中作用的日益显现,知识管理便被提上日程。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利用知识来找出如何把现有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知识被用于知识本身。这就是管理革命。”邱均平、段宇锋也指出:“知识管理的概念可以从狭义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所谓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虽然学术界对知识管理的定义说法不一。但是知识管理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创新为目标的基本观点却是不容置疑的。

2 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于知识管理的原则,不少学者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必须认真贯彻知识积累、互相信任、互相交流、知识共享和互相学习的原则。

2.1知识积累原则

知识积累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图书馆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如果没有积累,知识就会随着项目的结束而消失。随着人员的离去而流失。正是知识的一点一滴的汇聚,才形成了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在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尤其明显。例如,明基集团利用企业的信息化优势,对企业内外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统一处理和管理,通过传播、共享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积累企业的智力资源。在图书馆中,基于载体的显性知识通常不容易流失,但存储在馆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却是容易流失或藏而不露的。尽管不可能把所有的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进行保存积累下来,但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把馆员头脑中的某些隐性知识尽量保存下来或者通过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其他人员,这样就有利于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提高整个图书馆的服务和创新能力。

2.2互相信任原则

互相信任是组织内人员实现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前提。也只有互相信任,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并实现互动促生。成为知识创新永不衰竭的动力和源泉。在知识管理的活动中,为了培养信任。关键在于创造一个沟通开放、员工积极参与决策、主动分享关键信息和分享个人思想和情感的组织文化环境。来加强组织内的人际关系信任。对管理者本身来说,必须建立员工对自己的信任,这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对组织目标和使命的理解、通过实践的管理行为来证明自己值得信任以及积极团结员工等等措施来实现。另外,管理者要想办法预防和消除知识管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不信任。在一个不信任的环境下,员工之间是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知识分享和创造活动的。知识管理不能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功。不信任是中断知识管理计划的按钮。因此,图书馆必须重视图书馆文化建设。使馆员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有一个可以推动他们不断进取并互相信任的文化氛围。

2.3互相交流原则

交流可以加强信任、引发合作,从而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共享。通过交流,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这是旧知识得以发展、新知识得以产生的源泉。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使员工之间交流从物理上和心理上都实现畅通无阻。在图书馆中,交流包括馆员之间的交流、馆员与读者的交流等。馆员之间的交流可以加强信任与合作,以便更好地进行创新和工作。馆员与读者的交流同样也可以增进信任,让读者对图书馆的工作感到满意。

2.4知识共享原则

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知识的共享网络、数据库和知识库,从而在技术上给知识的共享提供一个支撑平台。员工能及时分享和运用知识,继而创造新的知识,最终使组织取得绩效,获得竞争优势。首先,要建立鼓励合作和知识分享的氛围。其次,要建立沟通的渠道和平台。知识分享最为重要的是沟通,只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才有可能进行分享。这些沟通和交流的手段包括:建立无等级的沟通方式,构建内部网络,提供员工休息室,开展非正式的野游活动,开展经验交流会等。

2.5互相学习原则

知识管理中学习是核心,个人与组织是一个双学习系统,个体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思想,并将知识用于行为的改善,组织和团体通过学习形成人才梯队,激发群体智慧,人员交流渠道畅通,个体、团体和组织相互间与个体间、团体间和组织间开展多向的交互学习模式,它们相互促进、工作与学习良好互动,最终创造学习型组织来保证对知识资本的管理。

3 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策略

高校图书馆要想成功实施知识管理,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图书馆必须充分激活与“人”和“技术”有关的各个要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结合,才能达到知识管理成功运作的目的。

3.1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管理体制

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管理体制,包括建立知识管理组织体系和建立知识管理制度。知识管理组织体系包括指定知识管理负责人、建立知识小组和建立知识中心三项内容。知识管理制度则是一种保障,它可以

确保知识在组织的知识网络上得以持续传播。如明确个人在知识管理中的职责。制定鼓励知识创造和共享的激励措施等。

3.2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

国内外的知识管理实践都充分表明,没有组织高层领导的重视与参与,知识管理就不能被真正地开展与推行。知识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组织领导不能真正重视知识管理,注定了知识管理只是一个口号,不能得到有效实施,更不用说为组织带来效益。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就必须动员全馆甚至全校从上到下为知识管理投资,以保证其管理活动正常开展。

3.3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

知识共享的实现需要组织文化的引导。文化如同空气,无形无色却无处不在。它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最根本、影响层面最广,但却最难培养的因素。凡是世界上著名的成功企业,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必须要建立愿意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塑造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组织文化,如职业道德、组织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等。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条件,图书馆应营造一种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来进行知识管理。

3.4引进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传递和利用的有效手段,不仅在硬件方面为图书馆提供了更高速度的信息处理设备、更大容量和更高密度的存贮设备。而且也为图书馆提供了更先进的信息处理方法和更广领域、更快捷的通讯环境。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现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为前提。现代图书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每位馆员都应努力掌握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尤其要掌握以网络为依托的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元数据技术、检索技术和共享技术等。但是,技术的先进必须立足于实际的需求。不能一味追求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因为知识管理的成败更多的是依赖人文管理。信息技术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或者通过组织的学习,才能真正为组织的竞争优势做贡献。因此,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找到最适合本组织的技术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3.5建立一支强大的知识型团队组织

图书馆知识管理要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柔性的、灵活的知识型团队组织。知识型团队是一种以知识的创建、传播与应用为基本出发点的,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图书馆知识型团队组织由资源建设团队、信息服务团队、技术支持与开发团队、高层管理团队四部分组成。这里,团队是由多个部门的具有互补能力和知识的人参加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充分自治的工作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模块。这种知识型团队组织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消除了由于层层传递所造成的信息失真和延误,缩短了信息与知识传递的路径和时间,提高了时效性;二是由于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信息与知识是开放的、共享的和集成的,团队间的相互协作与交流得到加强。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三是这种结构便于用户参与知识开发,通过采纳用户的合理化建议,可以完善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四是可以激发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改变了领导与员工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建立起新型的伙伴关系,改善了领导关系;六是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

3.6建立适合图书馆的知识库

知识库是用来存贮组织内的最佳实践知识、建立专家名录等资料的。图书馆的知识库按使用种类分,主要有文献知识库、自建知识库、检索专家知识库、智能知识库、概念知识库、特色知识库等多种形式。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中。一个知识平台可以支持多个知识库,每个知识库具有适合于特定类型知识内容的知识结构。将这些知识库以逻辑方式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混合或虚拟的知识库。每个知识库的内容为诠释其它知识库的内容提供背景知识。知识库必须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冗余,自动完成自身数据一致性检索,必须建立高效的入库机制、高效的知识服务界面、设计合理服务方案,才能实现知识的高效服务。

3.7建立一套适合图书馆的激励机制

要想实现知识共享,必须建立一种类似于市场经济的合约机制。一个员工愿意把他的知识与人分享,他一定要有回报,这种利益驱动并不是负面的。如果组织只让员工贡献而没有回报,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市场经济很重要的就是在利益驱动下实现这种平等的交换。因此,如何激励对知识共享贡献大的人或部门,不同的组织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设计出相应的一套办法。笔者认为,设计激励制度时,可以把外在、内在,甚至是负面的激励因素结合起来。即不仅仅着重于调整薪资、职位以及提供工作保障等方面,还应该注重如何激励员工内在的荣誉感、成就感以及被同事肯定等方面,同时对知识管理不力的人将不给予晋升职务。

3.8建立一套适合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评估系统

篇2

【关键词】图书管理 职业素养 服务品质

图书馆是直接为学校师生服务的,是学校开展教学教研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就要与之相适应。师资、实验室、图书馆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如何充分发挥其潜能和作用,很好的服务于学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图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资源配置不合理。图书资源的配置须根据读者的年龄、心理以及各方面不同需要的基础来进行合理的配置。然而现状却是:不少学校不重视图书管理,将其视为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图书馆的书籍几乎得不到更新,新书不能及时补充,且藏书量日趋缩减;采用人工操作模式,没有运用信息化管理。这就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书籍得不到有效利用,缺乏自动化管理,导致浪费管理时间,也导致了学生对图书馆中的图书缺乏兴趣,图书借阅率很低;目前我国教育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少,当然就没时间阅读了。自然图书管理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

二、图书管理的重要意义

图书能有效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引导学生探究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开发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仅仅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是需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才能完成的。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其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持续发展能力,而这正是图书教育的作用之所在,图书馆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就是知识更新很快,谁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将更新的知识全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所以图书馆的书刊就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最新的知识正是中学生最渴求的部分,中学生希望从图书馆中获得的不单单是知识,还希望获得提高自身素质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图书管理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三、管理要突出“人性化”

图书馆的管理要突出“人性化”,说:“图书馆的工作不光是收藏、整理图书,主要是把图书广泛地流通起来。”这就要求必须实行科学管理,强化管理制度,突出对“人”的管理。即: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图书馆管理所有环节,必需从“人”出发,围绕“人”来开展,以“人”为归宿。

1.当好新生的“导游”

“三室”(即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建设是学校的重中之重。图书馆建设是工作上等级、管理上水平的一个窗口。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当好教学勤务员”,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每一个新学年开始,都要组织高一、初一新生“游览”图书馆,给他们当导游,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进入书的海洋中求学的自豪感、热爱读书和维护图书馆设施的优良品质,使新生认识到图书馆是成才的主要阵地之一,播下“把握时机,利用图书馆早日成才”的种子。

2.“馆情知识”讲座

这是与“导游”相配套的一项举措,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图书馆。如果说“导游”是为学生打开大门,举办“馆情知识”讲座则是引导学生登堂入室,是“导游”工作的扩展和引伸。这两项举措都是面向刚入学的新生。我校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初一、高一,清醒的初二、高二,拼搏的初三、高三”的格局,“馆情知识”讲座主要是介绍有关的规章制度以及工具书、资料书、参考书的不同功能和使用方法,规范新生与图书馆打交道时的行为,获取一些利用图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

四、提升图书管理员职业素养

图书管理员是图书馆的直接服务者,图书管理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加强学校图书管理员的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一方面要加强政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礼貌文明,端庄得体,服务育人;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尽可能了解图书馆各学科的基础理论,掌握图书馆基础理论知识。随着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学校图书管理员还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适应发展的要求,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五、提高服务品质

1.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

图书馆对学生的审美影响主要靠环境和图书管理人员的语言来达成,因此,藏书库、阅览室的布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室内要保持整洁安静,书架、书籍排列要整齐。管理制度悬挂在醒目位置,张贴名人名言,营造温馨、宁静、高雅催人奋进的良好文化氛围。图书管理员要以甜美的语言与师生交流,教育学生爱护图书报刊,强调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学校图书馆一起工作的特殊性,必须与师生的作息时间错位。因此,图书馆必须尽量多的安排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开馆,以满足师生的借阅需求,提高书刊的流通率和利用率。学校图书馆的特点是:学生借书时间集中,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的人流量大,相互拥挤,秩序混乱,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乱抽乱放;还会出现同架同排上同时抽出几本图书,导致图书倒伏,学生之间的书位与图书位置相互错位,造成乱架。因此要延长开放时间,分散进库的人数,让学生有时间充分的浏览、挑选,避免相互错位,降低图书乱架率。要以学生的需要为主体,创新管理方式。在新的信息化时代中,图书管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对书库的布置一目了然,能够迅速找到需要的目标;建立起信息化的查询系统,有效提高学生搜索所需书目的效率;基于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设立新书专架和热门图书专柜,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掌握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最新趋势,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

最后,要保证藏书量,加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图书的更新。图书馆服务质量提高的前提是保证藏书量和图书的更新,保证文献资源的充足新颖。文献资源的建设要注意的是:文献资源既要保持量的优势,还要保持质的提高,图书馆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特色,更好的为本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爱春:《新课程标准下对中学图书管理工作的再认识》,《科技资讯》,2011.14.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义务图书管理员;管理模式

        一、办学规模扩大,图书馆管理工作压力急剧增加

        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科研的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读者需求,在增加馆舍面积和容量的同时,逐年增加文献的购置,以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学生人均100 册指标。采编部门超常规地进书,为了能让新书及时上架,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与此同时,读者人数的急剧增加也给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开架借阅导致的乱架现象

        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精神,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都采用了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这种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查阅文献资料,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乱架现象比较严重,读者随意翻阅,随取随放。

        2.人员编制不足

        我院师生已超过一万人,但图书馆人员编制仅为8 人,远远达不到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要求。管理人员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为读者提供良好阅读环境的瓶颈,这也是高职院校扩招后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二、学生勤工助学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必要性

        1.缓解图书馆人员紧缺的矛盾

        图书馆员即使是每天超负荷工作,也难以应付读者人数激增的局面。流通部门的巡库、整理书架、新书上架等非专业技术工作完全可以由学生义务图书管理员来承担,这样就能够极大地缓解图书馆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

        2.成为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桥梁

        学生义务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馆有着双重的身份,他们既是读者,也是工作人员。他们参与图书馆的管理,缓解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矛盾。学生参与管理可以让他们换位思考,从中理解工作人员的辛苦,而读者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能通过勤工助学学生及时转达过来,图书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锻炼助学学生的工作能力

        学生义务图书管理员参与到图书馆工作,一方面能够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通过与工作人员和读者的接触,可以对他们的身心起到一种很好的锻炼作用。这种社会实践的锻炼,有利于学生与社会、学校、教师、同学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学会在工作中与人相处,在待人接物、言行举止、工作态度上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对学生义务图书管理员管理办法与经验的探讨

        1.做好学生义务图书管理员的岗前培训

        首先,要从思想上教育引导他们,培养他们工作责任感和基本的道德素养,能够严格履行职责。其次强调组织纪律性,按要求遵守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第三是工作技能的培训,让们了解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工作职责,根据各个岗位的特点由部门教师进行传、帮、带。

篇4

关键词:图书资料;存在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强烈这样就促使我们应该更多的进行学习。今天大家的学习更多的依靠网络,但是网络很多的方面还是不是非常全面,具有一定局限性,这样就要求我们对于图书馆进一步的升级,不断地满足当前的人们需求。现阶段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这也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只有解决好了这方面的问题,才能够更好的带动人们学习。这篇文章从问题的角度入手进行非常详细的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当前问题,希望下面的介绍能够更好地带给大家启示。

一、图书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经费不足

经济的发展带动各行各业,发展的过程导致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提升成本,在图书管的建设方面体现的也是非常的明显。由于发展的比较快,在技术等领域的图书更显换代的速率特别的快,图书馆的更新速度在不断紧跟,但是随着带来的就是巨大的经济的投入,长期以来图书馆的财政就是非常的紧张,从而导致这类图书非常受限制。很多图书馆的这类图书已经很难找得到,同时,由于经费的问题,很多的图书馆图书的维护费用不足,对于出现问题的图书不能够进行及时的维护。资金问题是当前的不得不面临的困境。

(二)人员业务水平良莠不齐

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总是被认为是一项非常清闲,是一份养老的工作,正是这样的思想,领导对于这一方面不够重视,很多的时候安排人员也比较随意,从而导致了这方面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仅仅起到了经营的作用。当前的科班出身的很少,专业能力不足,服务态度不够好,专业知识比较匮乏。据当前的调查表明,对于管理人员的工作调查满意度非常的低,很难真正意义上进行管理工作。

(三)数字化建设滞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机管理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生产管理的各个领域,但是目前我国图书资料管理基础设施仍然不完善,缺乏硬件条件,工作效率低下。这些直接导致文献数量种类不清,借阅返还混乱,降低了图书文献的利用率。数字化建设的缺失,影响了图书资料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四)不规范的文献移交管理手续

各级部门对于图书资料的管理,要求并不严格,导致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多管理者通常都会对文献资料的移交与接收进行简化处理,以减少工作量。按照规定,新文献资料的购买到其在图书馆中流通的整个环节都必须制定详尽的清单。但是部分图书馆仅仅把该过程简化为一个过场,有的图书馆即使有清单,也不严格交接,清点也不仔细。不严格的交接程序必然导致入库文献数量不清,质量不明,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二、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与建设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适当加大经费投入

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要加大图书资料室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以最终实现图书资料室的有效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这一部分得到满足,图书资料的更新,以及团队建设才有了更进一步的保障。当前的资金问题大大限制了正常的经营,这方面得到解决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有了经费应该应进行有针对的规划,不要造成浪费,一旦形成浪费就会不断地影响整个环节,节约资金在规划、采购等环节入手这样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二)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有了新的变化,不仅需要掌握图书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广泛涉猎其他专业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这些学科的教学、科研方向及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并具备图书管理的专业技能,才能够很好的胜任图书管理员工作。培训工作在今天的实际的工作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很好的提升图书馆的工作业务能力,这样也能够激发大家的自我重视程度。

(三)增大信息化程度

为了达到使读者能够更加及时,便利、准确查找图书信息的目的,可编程一个电脑程序,并将图书资料的采购验收信息及图书登记,编目与检索等内容录入,使其构成一项自动化的图书管理操作体系;更进一步,可以依托图书馆的自动化平台,构建一个资料室子系统,能够达到在线查询馆藏信息,图书采购数据,并且实现联机订购与书刊分编的目的,将图书资料的管理及文献信息检索全方位实现自动化,构建各图书资料的全体系网络化及资源信息共享,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四)逐步实现图书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根据现实的需要,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献工作标准》等,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图书分类规范化,方便与网络接轨,实现图书管理体例的一致性。无论是工作方法还是敬业精神都都有接受检查与指导,杜绝混乱的登记现象。规范化管理是我们今后必须要走的方向,这是一个长期慢慢实现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不断的完善所实现的,发展的过程不断实践,从而达到自我完善。

三、结语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涌现出来,专业性强、理论水平高的图书资料广泛服务于教学、科研以及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图书资料是相关人员进行科研教学的的重要知识仓库,良好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早日建成现代化国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图书资料管理在资金、人员以及数字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给精神文明建设甚至经济建设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就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涉及到的资金、人员和数字化建设方面展开了论述,并根据现实情况,给出了一些合理建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刚.浅析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为科研服务的有效途径[J].现代国企研究,2015,(18).

篇5

关键词:图书资料 网络信息 措施研究

前言: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进入信息化的浪潮。传统的图书管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信息管理必须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本文针对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绩效的基本状态

1.1全球化的网络,使图书资料工作的空间的限制,打破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图书馆、在时间和空间上极大的困难之间的数据交换,使资源可以是困难的一个图书馆或图书馆系统以外的其他人,但传统的采集文章,交通不便,障碍,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网络的发展,彻底改变这种不利情况。

1.2互联网已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交流渠道,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利用率,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信息查询的速度大大提高,整个信息服务工作的效率,产生了质的飞跃。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各种分析和比较以及顾问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分析结果,使生产效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一个大的国际网络在不同的地区,只要有一个终端,可以检索国内和世界文学。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各种分析和比较以及顾问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分析结果,使生产效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信息和数据信息的过程,拓展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

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相关技术,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向分布式管理的各种数据,包括编目,循环,采访,期刊的结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管理子系统,使用图形和界面文本组合服务系统,通过信息网络订单数据,形成资源共享。每个子系统可以提供给用户查询,功能,多媒体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处理和存储的视频,视频图像数据,实现数据访问语言混合。

二、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家都知道,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方法,利用图书馆的效率很低,已经不能提供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及时、有效的信息。随着微技术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在一块三英寸盘可以5万页的文件。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加快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对现代先进的电子信息用的数字图书馆管理图书管理手段创新,已势在必行。

现代化的网络路径,图书馆信息管理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数据管理的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1旧的管理模式,服务手段落后,有些单位仍采用手工卡管理,工作效率低。

2.2文献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利用率低,该书的部分内容被灰尘压力和闲置。

2.3是人口年龄结构的管理知识,服务内容,服务仅限于传统的图书借阅、书目情报服务的,文件和信息深加工不足,在这一系列问题中得以体现。

三、基本假设三,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

3.1继续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在图书馆里增加的,图书资料馆室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形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将一些资源转换成图书馆室的数据库资源,使之成为图书馆室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在丰富馆藏的同时,使网络趋于有序,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这就需要在图书馆室人员的工作,除了要有一定的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管理技能,还要熟悉各种电子出版和使用方法的特点,对网络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读者服务工作,从而使电子阅读房间。因此,每个图书馆员需要不断更新和添加一些必要的知识,通过在职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攻读学位,参加会议,讲座,短期培训等形式,力争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全方位,化合物。只有这样一批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熟练的网络技能,而且还很有礼貌,模型库可以访问,组织,信息容量,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2依托重点学科,突出信息资源采集,建立数据库

在学校教学中的重点学科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科学研究和国家社会,带动和促进其他学科的快速发展。因此,文献资源的收集应该倾斜的重点学科,在应对这些重点学科的文献进行系统的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全面。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计划,一个网上信息资源采集的目的地,并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有序化,建立一个主题或专题特色数据库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献资源的作用。

3.3加强数据库建设的文献信息的挖掘和深度,满足用户的需求

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自动化的基础工作,网络。没有这个基础,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是没有意义的,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只有一般式的建立,相应的标准化数据库,图书馆室来实现工作自动化,帮助网络,通过计算机对数据库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的,但是收集数据库建设,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长期积累的完成。因此,图书资料室有一个计划,一步一步建立各种类型的图书馆文献数据库,逐步文档资源的数字化,提高馆藏文献检索方便和转移。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数据库的建立,我们必须遵循的标准,规范,以确保信息资源的相互兼容和共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度发掘信息,满足了广泛,深入读者的不同需求,寻求新奇。

结论:

共享资源是图书馆人的理想追求。多年来,资源共享是受技术条件限制,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加快图书馆网络,信息化建设,实现共享资源,尽快建立,提供快速,方便的信息服务,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尽快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在图书情报领域。

参考文献:

[1]李志富.全球信息化服务环境下的图书馆结构研究[J]科技信息2010.01.03

[2]张琳.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J]图书馆学研究2002.10.09

[3]王瑾.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初探[J]网络财富2010.10.15

篇6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 素质 自我提高

随着科学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全方位普及,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类型结构和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图书馆已经逐渐向网络图书馆转型,而读者的需求也呈现出诸多差异性和个性化,在此环境下,图书馆员工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教育服务,用优质的服务,来树立图书馆员工的新形象。

1 提高馆员业务素质的必要性

21世纪图书馆将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网络化,二是数字化,这种网络背景就要求,我们的馆员队伍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根据传统观念,以为图书馆无非是借借书、还还书的服务部门,不需要很高的专业技能,所以导致图书馆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也阻碍了图书馆网络发展的进程。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不再只与图书打交道,而是与计算机、网络打交道,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对图书馆员提出更高的业务素质要求。

1.1 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

网上信息资源是由各种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多种数据库组成, 图书资料人员除必须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之外,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它包括综合知识与技能;必须拥有计算机、数据库、网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网络知识, 熟悉各种网络检索工具;懂得常用的联机专业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的检索语言和结构;懂得修改图书馆的联机目录查询,能利用远程登陆检索其它图书馆目录等等。

1.2 具备一定的外语知识

具有一定的外语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是图书馆工作的需要。因为外文原版书刊在馆藏中占有比例较大, 而精通外语知识的图书管理人员欠缺,所以外文资料利用率偏低。而且开展联机检索,网上获取信息,实现馆际合作,进行西文编目等等,也要求图书馆人员必须具 有熟练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

1.3 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员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必须 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图书馆专业基础知识和工作技能是图书馆员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图书馆各项工作发展的基础,也是图书馆员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另 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献资料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趋势日益增加,信息量、知识量以几何级数增长,因此,除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之外,还需具备广 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在系统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期刊学以及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在一、两个领域中学有专长之外,还须在此基础上做到一 专多能,熟悉和掌握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等相关学科 知识,能对用户无法解释和理解的信息给予正确的解答和导读。

1.4 不断加强培训学习

目前,图书馆从业人员虽然基本上达到本科文化程度,但全日制学历占少数, 函授教育构成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主体,具有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精通外语,精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所以图书 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不断加强培训和学习,馆领导要采取切实措施,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争取使每一位馆员都有机会参加适合自 己的继续教育。

2 提高馆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每位从业人员,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2002年11月15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六届四次理事会通过了“确立职业观念,履行社会职责。 适应时代需求,勇于开拓创新。真诚服务读者,文明热情便捷。维护读者权益,保守读者秘密。尊重知识产权,促进信息传播。爱护文献资源,规范职业行为。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素养。发扬团队精神,树立职业形 象。实践馆际合作,推进资源共享。拓展社会协作,共建社会文明”的图书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准则。这一准则的确立为我们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 准绳。

2.1 热爱本职工作

由于图书馆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得不到它应有的社会地位,自身又无法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当今功利色彩浓厚的社会背景下,从事图书馆行业的人往往不具备敬业精神,懒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职业道德来说,高校图书情报人员应该首先认识到图书馆事业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特别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地位和 作用,把图书馆事业当做崇高的事业,坚定地树立起敬业乐业精神,从而加强自己对本职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

2.2 树立服务意识

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也是最根本的职能。图书馆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读者至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首先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读者需要的信息资料,并且能推荐相关的最新信息资源。其次,还要动态地了解读者需求,建立读者信息资源反馈体系,及时更新最新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知读者需求,解读者所急。第三,也可以结合各单位的具体特点定期开展各种有关数据库及网上资源检索和使用方面的讲座,使读者较快地掌握最新信息。

2.3 具有奉献精神

图书馆的日常实际工作就是为读者找书,给别人充电,牺牲自我,服务他人的一项工作,图书馆员只有具有奉献和敬业精神,外借才能做到一个“勤”字,阅览才能做到一个“静”字,咨询才能做到一个“实”字,古籍整理才能做到一个“细”字。

3 提高馆员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图书馆工作人员作为一位公民,也应熟悉如宪法、刑法等有关国家的基本法律,除此之外,必须熟悉和掌握与信息服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有关著作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图书馆员是 信息的管理者和传播者,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又不违背知识产权法。必须具有信息保密意识,在信息产品的提供中, 必须保护商业秘密,保护个人隐私,做到所提供的信息客观、公正、合理、合法。必须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对于需要传播的信息进行分级管理,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从制度和技术上保证信息正确、有效、安全畅通,以纯 洁图书馆的信息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服务中,遵纪守法,成为一名合格的信息经纪人。

4 提高馆员自我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员担负的信息责任是读者获取信息的向导,帮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找到相关的资料,指导读者合理地利用信息资料。馆员要熟练地掌握要类数据,科学地编制各种导读系统或向导系统,有针对性地、定期地、分学科把 资料搜集整理起来,方便读者查询浏览。

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和院校各系、部、教研部门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科建设的开展状况,科学客观地提供学科发展的动态信息,充分了解师生对图书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满足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以及学生借阅的需求,从而实现图书馆“有限的空间,无取的服务”的工作目标。图书馆员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通过自己特定工作来丰富社会文明,应当充满对自己职业的幸福感和荣誉感,进而为工作注入活力,增强敬业精神。

馆员对读者,应当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在为读者提供规范化服务的同时,应当自然地产生对渴求知识人群的敬意,主动增强服务意识,体现对丰富知 识,崇尚文明的敬仰。在接待读者时,要把读者当作自己工作和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及时了解读者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取向,尽量满足读者地需求。在读者遇到困难 时,要耐心、细致、诚恳地进行解释,得到读者的理解、支持和信赖,使读者以馆员良好的服务得到心理上的补偿,避免读者与馆员之间产生紧张、对立的情绪,成 为读者的知音、益友,得到读者的信赖和尊敬,这样的馆员与读者之间才能很好地沟通情感,在通过丰富的职业情感,体现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形象,促进图书馆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工作氛围的形成。

5 结束语

博尔赫斯曾说过:“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如果天堂真的像一座图书馆,那么我们图书馆员就好比快乐的天使,我们是信息的建造者和管理者,也是信息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让我们努力完善自身素质,刻苦学习现代化图书管理技能,以推动知识产业科学的发展,旺盛的生长。

参考文献

[1] 粱志菊.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管理.中国科技信息,2007,(12).

[2] 刘月霞.高校图书馆员要营造和谐美[J].

[3] 石岩.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网络服务工作初探[J].中国科技网络,2005,(15).

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图书馆现状举措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存、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为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重要场所,在职业学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图书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1图书馆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用人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职业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情报中心,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柱,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拓宽知识面有着直接的引导作用。在职业学校专业水平评估中,学校馆图书的生均面积、生均图书册数、年生均进书量是评估内容之一,是反映学校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1]。图书馆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摇篮

图书馆是知识的源泉,是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图书馆收藏了许多教科书中未涉及的知识和信息,能帮助学生开发内在潜质,拓展专业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人文及心理素养;图书馆是学生自学的场所,学生从中能获取需要的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主观能动性。

1.2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校园文化是职业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浓郁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是传播文化,向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场所。通过图书馆积极开展时政热点论坛、读书评论、教育资讯等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学生对文化的需求,使图书馆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乐园,让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准则、价值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3为师生获取各种信息提供平台

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现代化的形式为学生的学生和老师开展科研提供最新、最全的资料。图书馆通过订购、交换、复制等途径向师生提供各种文献资料,有的放矢地开展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

2职业学校图书馆的现状

当前,职业学校图书馆建设,由于种种原因,尚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现状,达不到在职业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2.1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办学资金缺乏的现状。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图书馆面积偏小,馆藏资料不能及时添置与更新,导致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匮乏和滞后,或虽然藏书量能达到评估要求,但过时、必须淘汰的资料占据相当比例,起不到图书馆应有的提供大量最新信息的作用。

2.2场馆设施落后

大部分职业学校图书馆现有硬件设施逐年老化,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部分学校尚未建立数据库,对馆藏文献不能采用数字化管理。

2.3人员素质偏低

部分学校领导不重视图书馆工作,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只要有人管理就行,导致管理人员人数不足,学历偏低,有许多人由转岗而来,业务素质偏低,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和培训,使图书馆的正常工作受到制约,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管理的需要。

2.4管理模式落后

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跟不上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制订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僵化,如封闭式管理,业余时间、节假日不开放,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

2.5资源利用不高

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占相当比例,他们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自学能力,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感兴趣,除了上课之外,空余时间宁愿上网也不愿进图书馆查找资料。学校学术氛围不浓,大部分教师忙于授课,忙于应付事务工作,只有少数人进入图书馆查找资料,浪费了图书资料。

3职业学校图书馆建设的举措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服务机构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图书室建设,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3.1健全组织领导

学校图书馆作为独立的职能科室,在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每年要有专款用于图书馆建设,确保生均面积、生均图书册数、年生均进书量达到专业水平评估指标要求。

3.2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图书室功能。如制定书刊采购制度、书刊外借阅览制度,书刊丢失、损坏赔偿制度,书库、阅览室管理制度和图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等,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确保图书资源的流通率,确保图书资源的充分利用。

3.3实施现代化建设

购置先进的计算机硬件、配套的软件以及数据库,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对有指导性、专业性强、有收藏价值的图书、影像、多媒体资料数据进行收集,在校园网上为师生提供服务;根据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重视电子阅览室的硬件设施建设,重视电子阅览室的软件监控管理;逐步推行馆际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图书文献资料的利用率;开通中文期刊数据库,为师生员工撰写论文、开展科研进行查阅资料服务。

3.4提高人员素质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①严把进人关,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有大学本科及专科学历,且专业对口;②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专题讲座和学术活动,拓宽知识面,了解图书馆管理的动态,提高专业知识;③开展专业技能如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④创造条件,鼓励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图书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员要学习职业学校开设专业的基本知识,非图书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员必须学习图书管理专业知识,并涉猎现代科学、艺术等领域,增加知识储备,拓宽视野,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当前,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必须积极推进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要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创新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使职业教育收到实效,使图书馆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篇8

摘 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和扶持农家书屋建设,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满意工程,成为党和政府的放心工程。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类型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4-0020-02

收稿日期:2013-02-18

作者简介:王宝芝 (1969-),宏伟区图书馆馆长。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众所周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和唤醒农民的读书习惯和愿望对提高农民素质,建设阅读和谐社会极为重要。为了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汇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出了《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的中心、社会阅读中心,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农家书屋的建设。

1 农家书屋建设的状况

几年来,中央财政已累计资金45亿元,地方投入资金30多亿元,已经建成农家书屋38万家。2011年农家书屋建成数量为50万家,2012年农家书屋工程基本竣工。目前,辽阳市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实现了“村村有农家书屋”的建设目标。全市535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标准化农家书屋,每个行政村的图书、书架、阅览桌椅等设备已经按要求配送到位。农家书屋改善了农民的读书条件,对提高当地农民群众科学知识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2 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家书屋建设,为农民搭建了一个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生活质量的平台。笔者对辽阳市宏伟区所辖的两个镇共18个村的农家书屋进行了走访调查,并结合各地的情况,归结出农家书屋在建设和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几点问题。

2.1 认识问题

农家书屋建设不容易,巩固更为困难。根据以往农村图书馆(室)建设经验,若缺乏科学的引导和宏观调控,很可能成为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不仅要让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农家书屋的重要性,更要让农家书屋的利用主体――农民群众认识其重要性。充分调动农民读书的积极性,使农家书屋工程真正成为惠民、富民工程。

2.2 配置问题

目前,农家书屋图书的来源主要由政府出资一次性集中购置的,数量少,品种单一,复本量大,书屋的书籍内容缺乏针对性。而且每个村配置的图书大体相同,村与村之间无法实现图书的互相流通。另外,有些农家书屋图书由社会团体、个人捐赠,图书质量无法保障,影响了农家书屋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经费问题

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农家书屋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但目前农家书屋工程财政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通过调查,农家书屋自从建成后就再无后续资金投入。图书不能及时更新,出现了开办容易维持难的现象,经费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农家书屋发展的瓶颈。

2.4 管理问题

农家书屋一般都设在村委会,管理人员由村干部、文化宣传员或者赋闲在家的人员兼职,普遍缺乏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由于不懂得图书管理工作的流程和基本规范,导致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混乱。还有许多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难以保证。这样农民很难享受书屋提供的服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阅读积极性。

3 公共图书馆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几点尝试

3.1 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已经有很多村镇成立了图书室,可以整合这些资源,将其并入农家书屋行列。以宏伟区为例,区内所辖的2个乡镇的各个村原都设有图书室,现在图书室已经全部整合资源并入农家书屋。这样既可避免书屋建设时的重复投资,又可达到统一管理、合理规划的目的。农家书屋的图书一般都是来源于原来阅览室的图书和刚建农家书屋时一次性投入的图书,藏量都比较小。宏伟区图书馆就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把各个农家书屋作为馆外流动服务点,把适合农民阅读的书籍和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过刊,定期流动到农家书屋。这对提高农家书屋图书的利用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2 加强辅导培训, 提升业务素质

农家书屋能否发挥作用,管理员至关重要。宏伟区图书馆对区内18家书屋的管理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辅导内容,一方面是书刊分类、排架知识,书刊借阅和管理流程,读者活动的策划组织等;另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基础知识。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提高了农家书屋工作人员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另外,区图书馆辅导部的工作人员,还经常深入到农家书屋,进行日常工作辅导,协助农家书屋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 使其功能日臻完善, 作用日益凸显。

王宝芝:公共图书馆助推农家书屋建设探微

王宝芝:公共图书馆助推农家书屋建设探微

3.3 依托共享工程,增加电子信息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一项重大文化基础工程。从2008年起,辽宁省把老百姓最想看、最爱看的文化信息,通过电视机这一最普及、最便捷的方式,送到千家万户。区图书馆积极配合这一工作,在曙光和兰家两个镇的文化站和各村示范户安装了100多个机顶盒等设备,并给予调试,让农民能够在家中就能看到优秀的文化资源。另外,从2009年图书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后,国家已将区图书馆作为共享工程分中心进行建设,定期向区图书馆免费邮寄来各种音像制品,其包括:卫生保健、科技致富等,图书馆把这些电子文献进行复制,发放到各个农家书屋,使之逐步具备提供数字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

3.4 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管理

规范有效的管理是成功的一半。宏伟区图书馆因地制宜,帮助农家书屋制定一系列管理和服务制度,其包括:借阅规则、开放时间、管理员岗位职责等。配齐借阅登记本和图书需求登记本,做好图书的保存、流通和需求情况等记录工作,并做到制度上墙,接受村民的监督。协助书屋建立健全财产帐、图书总括登记帐和个别登记帐。管理好配套设施及场所,确保书屋规范运行。另外,图书馆加强对农家书屋的检查考核评比,制定考核标准,以督促、检查农家书屋的运行情况,确保书屋发挥应有的作用。

3.5 组织开展活动,扩大社会影响

3.5.1 开展知识讲座,提供特色服务

讲座作为传播知识、启迪心智的知识服务,是近几年图书馆开展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宏伟区图书馆经常同几个人口比较密集行政村的农家书屋联合,举办针对农民读者需要的各种讲座,如:聘请辽阳市地震局的副局长作《防震减灾》讲座、请原辽化医院院长做《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讲座、请著名妇科专家做《关爱女性健康》等关乎百姓生活常识的知识讲座。同时图书馆还联合农经局聘请了蘑菇养殖示范户为农民讲解平菇的栽培技巧,并进行现场演示操作,深受农民的欢迎。除现场讲座外, 图书馆还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无偿赠送的光碟,组织一系列的视频讲座。通过讲座让村民深切地感受到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

3.5.2 举办培训班,发挥教育职能

图书馆可结合当地农民生活实际,协助书屋举办各种形式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技术培训等。比如,宏伟区图书馆协助农家书屋举办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班, 提高农民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针对农村距离大医院比较远的实际,聘请了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给农民讲解如何现场救护常识,并用带来的人体模型现场进行指导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聘请辽化医院内科主任为村民讲授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常识,手把手地教授村民正确使用血压测量仪。通过各种培训班的举办,让农家书屋成为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没有围墙大学堂。

3.5.3 举办专题展览,拓宽文化视野

展览是一种较为直观的宣传形式,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献资源, 提供适合农村展出的图文资料,积极协助农家书屋举办展览。宏伟区图书馆协助农家书屋开展的《的危害》、《防震知识》、《预防“甲型H1N1 流感》、《纪念建区三十周年图片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型图片展》、《雷锋生平事迹图片展》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展览活动, 不但让农民通过其丰富的内容、精美的画面学习和认识新的事物、了解新的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农家书屋的人气与凝聚力。

3.5.4 培养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

对农家书屋而言,如果农民的阅读兴趣不浓,农家书屋就像没有市场的商品。因此,公共图书馆协助农家书屋开展读书征文、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诗词朗诵、讲故事、书画作品征集与展览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了农民读书的积极性。宏伟区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开展了评选“读书示范户”活动,选取几位在农民中较有影响力、较有科学致富意识的村民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引导他们去阅读并从中获取知识,这样以点带面,营造全村读书氛围。

总之,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与信息的主力军,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挥优势,全方位加强对农家书屋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多角度完善农家书屋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参考文献:

[1] 闫朝霞.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8):99-101.

[2] 李泽文.县级图书馆如何助推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J].图书馆学刊,2009(7):10-12.

[3] 刘亚晶,阚立民.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2):12-15.

[4] 郭爱菊.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7).

篇9

【论文摘要】目前中学图书馆多数存在着人手不足的问题,给图书馆的日常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福州市亭江中学图书馆近几年来通过培训学生为助理管理员,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协助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中学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员的选拔、培训与工作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学图书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但长期以来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足,中学图书馆在实施素质教育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不少中学图书馆建立了学生义务管理队伍参与图书馆服务工作,从而减轻图书馆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一、吸收在校中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的积极意义

1、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扩大学生知识面。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吸收在校中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中学生在参与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学习与掌握资料检索知识。同时,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为丰富的馆藏材料。如此一来,他们既开拓了视野,也学到了如何查找资料,有助学生养成利用图书馆“自学”的习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对提高自身的综合知识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能强化中学生的劳动和合作观念,提高其团队和动手能力。

当前的学生绝对多数是独生子女,大多都缺乏服务他人的意识, 劳动观念较为薄弱,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基础训练,同时往往会得到父母的溺爱,人格构成中大都缺少坚韧、刚强的品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实行新课改,明确规定学生毕业前除了要完成一定的学分外,还要完成20个社区服务学分及20个社会实践学分。由于中学图书馆相对校外活动而言,安全性很强,无疑成为学生首选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生参与学校图书馆的管理,通过为同学服务,使劳动观念“得到强化”,动手能力也获得提高,有益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图书馆是服务性、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部门,学生参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与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3、解决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当前无论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还是在经济比较滞后的内地山区,中学图书馆都是教育辅助部门。在人力资源配置上都存在严重缺编。以福州市亭江中学的图书馆为例,2004年完成新馆的搬迁,图书馆馆舍面积从一百多平方米扩展到一千多平方米,扩大了近十倍。馆藏图书也从两万多册发展到七万多册,期刊从几十种增加到两百多种。服务对象和人次也多了,图书馆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据《福建省中小学示范图书馆(室)评估实施办法》中规定“定级达标中学专职人员不少于5人”。但我们图书馆管理人员仅有三人,却要完成采访、分编、借阅、宣传以及全校教材、共用报刊、杂志的征订等大量工作,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体力和精神都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

吸纳中学生参与图书馆的辅管理,虽然存在学生流动性大,服务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由于他们的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将会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图书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减少因人手不足而存在的困难,有利于中学图书馆工作的开展。

4、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员是沟通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

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员身份特殊,他们既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又是图书馆的管理者,能够成为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桥梁。也就是说,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员在参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为图书馆开辟了一条最直接收集读者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为图书馆了解和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提供了一条便利的捷径,缩短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使图书馆员能及时获得学生对图书馆需求的信息,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能较好、较快地调整。以福州亭江中学的图书馆为例,近年来通过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员收集到许多改进图书馆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使本馆工作更切合师生的实际需求。

二、中学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员的素质要求与选拔

选拔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何要求呢?

1、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基于目前中学图书馆吸纳的学生助理管理员都是无偿的、义务性质的现状。为此,在选拔学生助理管理员时应注意学生的思想素质。

一方面要有对图书馆工作的兴趣与热爱,这样才能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读者,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图书馆自身的特性——技术性强,从事图书馆工作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2)要有一定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

图书馆工作技术性强,单纯地靠热情与兴趣不行。中学图书馆的学生助理管理员应熟悉图书馆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式手段,及馆藏结构、服务内容等工作要素。

一般来讲,必须具备参与图书馆部分服务性工作的能力,能在馆员的指导下,完成图书馆借阅服务工作。诸如为其他同学提供检索咨询、介绍文献资料馆藏情况等。

2、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的选拔原则。

(1)挑选学生图书助理管理员的原则应基于“自愿”。

学生到图书馆任助理管理员一定要自愿,不能靠班主任或班级选派。否则,该学生在图书馆不仅帮不上忙,很可能由于不负责任,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影响图书馆正常的工作。

中学图书馆的工作十分繁琐,要求学生管理员的工作态度一定要认真负责,否则就很容易造成工作程序错误,诸如不认真就会出现书上架时上错架等现象,给管理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选取的“面”要广,以非毕业班学生为主。

要从整个学校的学生中选拔。图书馆工作是一种技术性、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为确保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在选拔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时,一般要从高一刚入学的新生为起点。因为高一新生能为图书馆服务的有效时间长,因高三面临高考的压力,学习较紧张,相对课外活动时间较少,因此,不能使用毕业班的同学。

同时选拔的学生要热爱图书、喜欢看书,平常工作积极热情。不担任班级任何职务。这样才能实现对图书馆工作既有热情又有时间。

(3)选取的标准要有全面的规划。

选取的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除要求学生应具有上面提到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外,还要团队意识及组织、和勾通能力。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虽然是学生,但又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者,是学校图书馆的特殊员工,他们每天都要面对来图书馆的其他同学,图书馆对工作人员一切要求,他们也必须具备。为此,必须具有协作精神,具备比较强的语言勾通能力,甚至要有一定的公关能力,切实避免随意选取。

就是说图书馆要对每个准备由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来承担的工作岗位,提出具体要求使其能力与工作岗位才能相互适宜、人岗匹配。

三、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的岗前培训与考核奖励

1、学生助理管理员的培训。

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岗前培训是加强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队伍建设,保证提高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上岗前必须的重要环节。

学生管理员在正式加入到图书馆工作之前,还必须由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简单的《中图》分类法知识、图书流通的基本工作程序、图书归架的基本方法、阅览室的管理规则等等。具体而言:

首先,带领他们参观图书馆。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馆藏的基本布局、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以及每个部门及其职能。如编目部在新书进馆后如何分类编目,分类的内涵(“分类号”、“著者号”、“卷次号”等等),流通部如何运用计算机进行借还书操作,书库的图书是如何排架。在培训前,图书馆应编印图书馆有关规章制度、图书馆工作基本流程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排架基本知识的小册子,并分发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仔细阅读。

其次要进行岗位具体化工作技能培训。如书库工作,要着重培训学生的图书的整架及排架,教授学生识别分类号的上位类与下位类。以及示范图书如何按分类法上架排架、如何整理书架、如何引导读者找书。

其三是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采取“师傅带徒弟”方式,由图书馆工作人员任师傅,采取“匹配性”辅导。当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岗位时,图书馆工作者也要在位。看学生操作过程是否有遗漏的地方,并及时加以纠正,随地传授工作方法及相关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知识。

也就是说,要通过岗前培训,让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尽快掌握图书馆工作与服务理论和技能,增强其服务意识和使命感。

但必须强调的是,对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的岗前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应以规定的某个时期截至为结束,而是以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是否真正成为一名称职的图书馆管理者为终点。 转贴于  培训合格后按同学自己的意见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包括图书外借员、还书员、上架员、书库巡视员、阅览室管理员等,各司其责。每个小组选取一人做组长,负责该小组的考勤、工作管理,直接向管理老师负责。为了不太多占用学生管理员的空余时间,每个小组一般一个星期只值日一次,固定在一个星期的某一天,无特殊情况不变动。这样安排,不会给学生管理员太多的负担,也易于对学生管理员的管理。

2、学生助理管理员的考核奖励。

很多学生加入图书馆助理管理员队伍时,都满腔热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图书管理工作失去了新鲜感,为了提高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们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非常必要。

虽然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是自愿的,但又是无偿的。为此,必须对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学生助理管理员的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与评定。一般情况下,每周都要对图书管理员及其所在的小组进行考核评议,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总的考评,分出“优、良、差”等次来,对出勤状况良好、工作表现优异的同学,可进行适当的奖励,并报请学校进行表扬。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

具体管理上可采取学分制,对学生图书管理员进行奖励和惩处。

从奖励方面讲,可以采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从物质层面而言,即对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学生,在借书册数和借书期限上,较其他同学有所放宽(即增加其的借阅册数)或在电子阅览室开通“图书馆助理管理员”免费专区。另外,可结合高中的社会实践课,在图书馆实习满一年,经过评定及格者,由教务处审批后,可获得“社会实践”课的学分。

对平时工作、考勤表现较差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屡教不改、不适合当学生管理员者劝退,并报请所在班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有偷书、毁书等情节特别恶劣者,报请学校有关部门按相应的校纪校规进行处分。

四、学生图书馆助理管理员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

学生助理管理员与图书工作者是有区别的,他们不可代替图书工作者的工作,只能是协助图书馆员工作。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可以把学生管理员的职责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日常的读者服务工作。

日常的读者服务应包括流通服务和阅览服务、及一般咨询服务。这些部门都是图书馆工作的前沿阵地。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这些部门的服务质量决定。然而,工作繁忙与人员紧张往往影响了他们工作的开展。在这些服务工作中大量使用学生助理管理员,如让他们负责新书及还回的图书上架、移架、整理等具体工作,将会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人手不足而存在的矛盾,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具体而言:一是借助学生助理管理员协助做好图书馆图书外借工作。中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一般是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因此,在这一时间读者最多,工作量最大。这个时间段图书馆利用学生助理管理员协助做好学生外借书库的开放借阅工作。

二是借助学生助理管理员协助做好图书馆阅览室的开放工作。学生管理员主要工作是维持阅览室的秩序,整理好阅览室内的期刊、报纸,给其他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览环境。

2、参与图书加工工作。

分类编目是图书馆工作中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它要求工作者必须具有相当程度的计算机、《中图法》分类等知识,因此大部分的分编工作不适宜学生管理员参与操作,但一些非技术性工作和简单事务性工作,如贴标签,可以让学生助理管理员执行。以减轻图书馆分类编目人员的工作负担。

3、参与图书馆的宣传与馆藏揭示工作。

学生助理管理员可以胜任图书宣传工作。积极为图书馆宣传栏投稿,做好期刊资料、新书的宣传、馆藏揭示以及读者的接待工作等。

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员容易从中学生欣赏的角度从中挑选出与各年级教学任务相匹配的课外读物及教学参考资料等推荐、介绍给其他同学。好书推荐和阅读指导,会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提高了借阅率,还可以节约学生找书的时间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中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4、参与图书馆的卫生保洁工作

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殿堂、陶冶情操的“乐园”,馆舍环境同样是影响读者阅读需求的因素,窗明几净,会使读者从心理上产生和谐、平静的感受。

由于中学图书馆开放时间相对集中,馆舍卫生相对不容易保持。为了给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开放之后,图书馆可以借助学生管理员搞好馆内卫生,为第二天的开放做好准备工作。

总之,中学图书馆应借助学生助理管理员,把图书馆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调动他们的兴趣和创造热情,不仅可解决图书馆工作人员紧缺的难题,而且也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金虹.在普通高校图书馆聘用学生助理的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4(2).

2、王瑶.培养学生管理员,为学生提供有效服务.中小学图书馆之友http:/slibrary.com

篇10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图书馆也开始渐渐向“虚拟化”、“数字化”的数字图书馆发展。在此背景下图书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从而图书资料的管理方式也要顺应信息网络化的要求发生相应的改变,采用新的方式与对策。而对图书馆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的管理人员,也需要改变自己以往的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顺应网络信息背景下图书馆发展以及读者的需求。因此,分析网络信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变化,探讨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成为现在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工作内容的变化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对图书资料管理带来新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内容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工作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借阅方式是依靠人工操作,在网络信息时代,为读者提供印刷的纸质图书文献资料会受到时间、空间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还要打破传统图书馆的封闭性,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分享性,开展各项网络信息服务,利用网络环境和网络设施扩大读者的阅读范围和领域,满足读者多样性,开放性的需求,使信息资源更广泛、更全面地被读者使用,是网路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职责所在。

2、工作重点的变化

传统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是对现藏文献资料的收集、加工、利用和开发。而在信息网络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虚拟馆藏即网络资源上。传统的图书资料都是馆藏型的,图书资料从购买、整理和储存都是手工操作。现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图书管理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的。手工操作逐渐成为一种辅助形式,图书馆的图书资料从购买、登记、分类、借阅和查询都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在信息网络背景下,绝大多数的图书资料并不是以静态的形式储藏在图书馆内,而是以数据的形式,储藏在网络中,网络应用能力和水平成为图书资料管理的关键。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优化图书资料的处理,提高工作质量,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检索技巧。

3、工作内容的变化

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主要通过手工操作来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在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则是利用网络借助计算机进行工作。大量的文献资料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录入,他们不但要为自己学校的读者服务,而且要为网上更多的读者提供服务。上网检索文献扩大了服务的范围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读者信息需求的变化

现代网络图书资料,以数据的形式储存在网络当中,是一种非实物化存储的大量图书、期刊和文献以数字化保存的形式,不仅节约了储存空间,而且安全可靠。读者可以通过远程终端的方式进行借阅,这样不仅检索方便,获取的信息、资料数量比传统方式要多很多。同时,也可以使用硬盘等便携式储存器查找、下载、储存和使用相关图书资料。传统的收藏、保存及借阅等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的读者的需求。

三、网络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网络信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出现了以上几个变化,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计算机技术,提高网络应用水平。计算机是网络信息背景下进行图书资料管理重要的工具,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不仅 要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还要掌握数据库机构及网络技术。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编辑目录、标引和检索。能够利用网络存储、查找、获取和提供信息,具有对大量复杂数据进行组织和筛选的能力。(2)当好科研助手,成为学科研究人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本学科的科研助手,并熟悉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动向及发展动态,针对专家的需要及时搜集并提供有关资料,并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帮助教学和科研活动有序地开展。

2、优化知识结构及素质

知识结构及素养包括:(1)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及相关基本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图书文献信息的分类、编目等理论知识和对文献资料采集、加工、处理和保管等业务能力。(2)具备本学科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检索方法。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服务对象是本学科的专业人士,如果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就难以协助研究人员进行有效的信息调查分析和文献检索。(3)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网络信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该能够及时查找国内外最新的文献信息和资料,能够阅读外文资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本途径。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该掌握一门外语,从而进行外文资料的管理和检索,以及在互联网上交流和传递信息。

3、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为教学科研提供前沿的文献信息服务,以及做好日常的图书文献资料的整理、数据的输入和师生的借阅工作。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遵纪守法和为人师表的观念。在工作中,应遵循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爱岗敬业对读者要主动热情,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解决在阅览中遇到的问题。

4、增强法律意识,维护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料的知识产权

作为一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管理技术和业务,同时要重视本行业的政策和法规。应掌握图书馆法、信息工作法规、出版法、书目工作法、标准化法规和知识产权法等。在信息时代,要特别注意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如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知识产权,它包括馆藏作品数字化的知识产权、链接的知识产权、下载的知识产权、复制的知识产权与数据建设的知识产权。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知识产权问题,包括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信息网络传播权、文献传递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技术保护和维护的措施与权力以及管理信息与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只有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合理、有序的进行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