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类型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危机的类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危机的类型

篇1

【关键词】新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应对策略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新动向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使得全球经济急转直下,迅速进入衰退期,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在此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新制定或修订了诸多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有:(1)美国新制定或修订了多项节能法规标准,对电器类产品了一系列的能源性能及测试标准。(2)美国众议院通过《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对现行的《食品药品化妆品法》中食品安全相关内容进行了70年来最为重大的修定。(3)美国颁布了自其1973年成立以来最严厉的《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进一步提高儿童产品安全要求。(4)欧盟EuP指令多项实施措施颁布,并扩展到间接用能产品,并且EuP的替代指令ERP正式颁布实施。(5)欧盟进一步完善了REACH法规,对REACH法规附件内容进行了多次修订和补充,进一步加强国家化学品监管。(6)欧盟WEEE/RoHS指令修订草案,进一步提高了各类电子电气产品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综合指标要求。(7)欧盟富马酸二甲酯(DMF)禁令,欧盟各成员国禁止将富马酸二甲酯(简称DMF)含量超过0.1ppm的消费品投放市场或在市场上销售。(8)欧盟颁布玩具新指令,新指令的条款由旧指令的16个增加到了57个,进一步完善欧盟玩具安全管理体系。(9)日本拟修订《化学物质审查法》,对全氟辛烷磺酸(PFOS)等12种化学物质做出规定,进一步加强国家化学品监管。(10)LED照明产品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已取得重要进展,国际电工委员会了自镇流LED灯的性能规范,对自镇流LED灯的光通、寿命、色温、显色性等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同时,美国、欧盟等国家对LED照明产品也制定了相关的能效技术要求。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新特点

1.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被用作贸易保护手段的趋势更加明显

2007年至2009年,世贸组织成员的TBT通报数量分别为1211项、1532项、1890项,表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在当前金融风暴强烈冲击实体经济的国际环境下,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纷纷新制定或修改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和管理,使其越来越成为保护本国市场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2.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化的趋势

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在国家间扩散的现象。虽然发达国家仍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主要实施者,但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所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迅速被发展中国家效仿。例如,2009年1月1日起在韩国销售的电子电器产品需强制性使用KC标志。2009年7月31日,南非贸易工业部发表官方公告,电子电气设备的制造商或进口商在产品销往南非前,每个产品型号都应获得南非标准局的许可。2009年9月3日,巴西第G/TBT/N/BRA/343号通报,将家用电器纳入到强制性产品认证范畴,旨在保护消费者免受家用电器触电、短路和着火的危险。强制性认证由巴西官方的产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标志要加贴在产品及产品包装上。

3.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系统性越来越强,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由针对单一产品采取单一措施设置技术壁垒,发展到针对大类产品采取体系化的综合措施,并且产品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欧盟EuP指令及REACH法规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EuP指令的最低能效要求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现有技术水平并每隔3至5年进行修正,而且产品范围越来越广,已从耗能产品(EuP)扩大到能源相关产品(ErP)。REACH法规不仅针对每一种化学物质,而是针对每种化学物质的生产商和进口商,以及每一种物质的每一种用途,且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化学物质的生产商和进口商,还包括这些化学物质的下游用户。

4.健康和安全问题仍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关注重点

从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的目的和理由来看,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的通报占了绝大多数。从英国的自行车安全法规、韩国的建筑机械安全标准、电器安全控制法规、日本的道路车辆安全法规、加拿大的、美国的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到欧盟的机械安全指令、玩具安全指令,令人应接不暇。以美国为例,2009年,在其的27项道路车辆工程通报中,安全标准占了五分之四,分别涉及机动车的制动系统、信号装置、发动机、车灯、反光装置及相关设备、乘员保护装置、弹射缓解系统、防盗和防溜车装置等。

5.节能环保领域和新兴产业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建设热点

随着世界低碳经济的大力发展,节能环保领域和新兴产业的标准制定和市场准入技术制度建设成为技术性垒措施建设热点。例如,2009年美国新制定或修订了多项节能法规标准,对电器类产品了一系列的能源性能及测试标准。欧盟对绿色双指令“WEEE/ROHS”进行的两次修订,进一步提高了电子电气设备的进口门槛;欧盟ErP指令实施措施颁布,对更多产品提出生态设计要求,能效要求也不断提升。同时,在LED照明产品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已取得重要进展,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关LED照明产品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

三、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辽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1.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进一步增加市场准入的难度

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是辽宁省的主要贸易伙伴,与此同时,这四个出口市场也是近期制定和修订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进一步强化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已经使其越来越成为保护本国市场的主要手段和工具。这些的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辽宁省出口行业大宗商品的发展,尤其是机电仪器、农食产品、纺织服装和化工等行业的外贸出口均受到了较大的市场准入限制。

2.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进一步增加市场准入的难度

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是辽宁省的主要贸易伙伴,与此同时,这四个出口市场也是近期制定和修订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进一步强化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已经使其越来越成为保护本国市场的主要手段和工具。这些的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辽宁省出口行业大宗商品的发展,尤其是机电仪器、农食产品、纺织服装和化工等行业的外贸出口均受到了较大的市场准入限制。

3.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进一步增加了企业成本,影响了出口竞争力

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使得国际市场标准和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也使得部分出口产品与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要求不一致。为达到相关的新标准,出口企业必须采购价格更高的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改造产品技术,改善环保水平以及重新进行技术标准认证等,这大大地增加了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出口产品技术升级

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实施使得辽宁省传统出口产品易遭遇技术壁垒,相关出口企业及行业根据进口国的新标准,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开发、引进适应国外的新标准和新技术,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并逐步地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5.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快国际标准化认证

辽宁省出口产品易遭遇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出口产品在安全和质量方面的确存在某些问题,无法达到贸易伙伴国的相关新标准和新技术的要求,被摒弃于国际市场之外。为此很多出口企业在蒙受损失后,变被动为主动,竭力按照国际标准来生产经营,进一步加快了IS09000、IS014000和SA8000等国际标准化的认证。

6.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进一步促进企业强化质量管理

辽宁省许多出口企业已从充分地意识到国外新技术标准的严格性。因此,在出口产品相关项目上实施动态管理,持续跟踪和研究国外有关技术标准的变化情况,及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调整重点检测项目和重点监控项目。作为质量主体,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进一步促进很多出口企业强化源头管理,努力增强自律意识,不断提高自检自控能力,借此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四、后危机时代,辽宁应对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和应对体系

目前,辽宁省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建设明显不足,尤其是缺少专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和专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因此,辽宁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尽快建立专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组建专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尤其是要重点跟踪受国外新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机电仪器、农食产品、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以及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技术壁垒变化情况,及时有效地向相关行业和企业传输预警信息,为企业提供合理的信息咨询服务,使得企业及时做出正确合理的出口决策。

2.加强新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建设和认证工作

目前,我国已有近50%的国家标准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但是仍然有半数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金融危机期间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新制定或修订了诸多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得我国有关的国家标准与国外标准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重点关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条件、程序,以及技术标准和法规的修改和制订工作,加快修改已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尽快制定或完善新兴产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使我国的技术标准体系能尽快地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接轨。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大企业认证投入,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强国际标准化认证。

3.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实施出口以质取胜战略

目前,辽宁省出口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2009年辽宁省出口贸易总额334.4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7亿美元,仅占11%,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例过低。因此,辽宁省政府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省内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尤其是应重点扶植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机电生产、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同时,进一步实施出口以质取胜战略,不断提高出口的总体结构水平、加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及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比重;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需求,从而尽可能从技术层面降低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可能性。

(二)行业协会层面

1.加强新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充分发挥行业预警作用

行业协会应积极跟踪、收集进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最新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各主要贸易伙伴有关的技术标准与法规,定期发表研究报告,有针对性地将信息传递给企业,帮助企业提出具体对策。同时,行业协会还应该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正确预见事态发展,逐步建立产品生产、消费、价格变化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贸易争端提前预警并及时制定对策,积极防范技术壁垒。

2.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管理作用

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出口产品管理。首先是进行行业价格自律,通过公布信息和提供咨询服务等手段,及时引导企业调节出口数量和价格,避免无序竞争,然后是质量和服务自律,要求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出口战略转型,使企业向技术创新、品牌与商标为主的以质取胜的战略方向发展。

3.加强技术壁垒贸易纠纷的研究,充分发挥行业应诉指导作用

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技术壁垒而导致的贸易纠纷越来越多。政府无法介入这些争端,而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自发、自律机构,自然应成为企业的代言人。因此,行业协会在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时候,需组织国内企业积极应对,在行业内采取统一行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与进口国磋商和谈判,指导企业努力突破技术壁垒。

(三)出口企业层面

1.积极关注有关的技术壁垒新动向,建立技术壁垒快速反应机制

企业应当积极地关注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发展的新情况,尤其是对主要贸易伙伴国新制定或修订的技术壁垒措施要加强研究,实时掌握与本企业出口产品有关的技术壁垒新动向,量化新技术壁垒对企业产品出口的影响。对影响人类安全、健康、影响环保的潜在危险的出口产品实行风险评估,并且加强相关信息的整理、分析和传递,建立一个高效、灵敏、迅速的反技术壁垒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

2.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加强出口产品标准化建设与认证

采用国际标准是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有效手段。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出口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国际标准认证工作,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而要获取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推进产业标准建设,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为此,企业要切实抓好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把生产、加工和出口筹备各个环节全部纳入标准化控制,同时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健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3.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加快产品技术创新

技术性贸易壁垒实质是高科技壁垒,不管进口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目的是什么,技术性贸易壁垒总是与科学技术水平密切联系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外新制定或修订的技术标准越来越繁杂、琐碎,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条件的企业要努力引进优秀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加大研发的投入,加快技术进步,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4.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全面拓展国际市场

目前,辽宁企业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又是颁布和实施新技术壁垒最多、对辽宁出口企业影响最大的国家。因此,出口企业必须主动进行出口市场调整,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不放弃传统市场的同时,应把出口尽可能转向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大力开拓俄罗斯、拉美、中东、非洲等潜力较大、前景广阔的新兴市场,尽可能减少新技术壁垒产生的不利影响。

5.充分利用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积极应对技术壁垒贸易纠纷

技术性贸易壁垒往往存在双重性,对欧、美、日、韩等主要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加以系统研究鉴别。企业应熟悉、掌握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则,充分运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对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损害企业正当权益的贸易行为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情况,通过磋商、调解、仲裁等形式积极应对,切实维护好企业自身合理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欣.谈及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几点措施[J].酿酒,2008.

[2]陈万灵,任培强.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及其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9.

[3]张燕生.在金融危机下认识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J].中国金融,2009.

[4]杜欣谊.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政府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8.

[5]王颖.“次贷危机”对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

[6]潘著.技术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市政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2007.

[7]秦单单.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态势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8]白明.次贷危机波及中国外贸发展[J].经贸观察,2008.

[9]丁宝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应对策略[J].北方经济,2009.

[10]王迁.国际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篇2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篇3

文章在结合双方贸易历史,总结贸易摩擦原因的基础上,揭示出后危机时代下中欧贸易摩擦的新趋势及新特点。新趋势即是中欧贸易争端产品的类型将会慢慢由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中国自主研发型的产品转变。新特点就是双方贸易摩擦的手段开始变化――反补贴成为新的重点,以及中国也开始加强对于欧洲的贸易投诉,双方贸易纠纷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但双方的贸易领域的纷争不应该影响中欧之间关系的长期健康良好发展。

关键词:中国;欧盟;金融危机;后危机时代;贸易摩擦;新趋势;新特点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3-112 -02

近年来各国之间贸易纠纷正在逐渐增多,在全球经济仍未从金融危机中完全走出的背景下,欧洲也经受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打击,欧盟成员国对于扶持本国产业,拉动本国经济增长的意愿十分强烈,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有了发展的土壤。因此,选择“后危机时代下中欧贸易摩擦”为研究对象,对于加强中欧经贸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英国即将脱欧,欧洲正处在经济迷茫期的特殊时刻,研究双方贸易摩擦的新趋势及新特点,有着现实的意义。 本文尝试将研究背景设置在后危机时代,分析了在此背景下中欧贸易摩擦升级的原因,并针对后危机时期推论中欧贸易摩擦发展的新特点及新趋势。

一、近年来中欧贸易争端典型案例

单晶硅争端:2016年8月23日,欧盟委员会公告:因相关中国公司违反其在晶体硅光伏组件及关键零部件双反案中所作价格承诺的项下义务,决定自公告公布之日的次日起取消涉及企业的价格承诺,并征收反倾销税。

厚钢板争端:2016年10月7日,欧盟委员会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非合金或其他合金厚钢板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

数据卡争端:2010年6月30日,欧委会对国产无线数据卡发起了保障措施以及反倾销调查,后来又加上了反补贴调查。

纺织品贸易摩擦:为了阻止中国产品占有市场,欧盟采取了包括建立纺织品进口监管体系在内的一系列针对性政策。

中欧紧固件贸易摩擦:2009年1月31日欧委会宣布对我国相关紧固件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

通过对中欧贸易摩擦经典案例的回顾,再结合金融危机之后的双方贸易纠纷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后危机时代中欧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从争端产品类型比较:之前的经典案例,虽然有的涉案金额比较高,但其产品类型总体上还是属于传统的制造业产品。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摩擦领域由最初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过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正在慢慢成为中欧贸易摩擦的集中点。

从贸易摩擦手段比较:纺织品属于反倾销,随后是保障措施;紧固件也是反倾销。在金融危机之前,欧洲对华贸易摩擦的主要手段是反倾销,但随着这种手段的反复使用,反倾销开始渐渐失去了以前的效力,反补贴开始粉墨登场。反补贴目前在中欧贸易摩擦中出现次数明显增多。

从涉案金额比较:在金融危机之前,虽然双方贸易摩擦不断,但当时涉案金额最高的摩擦是紧固件争端,涉案金额达7.6亿美元,成为当时的中欧贸易摩擦最高峰。而现在动辄数十亿美元,并且如果处理不好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话,金额更是无法估计。可见双方摩擦的涉案金额也有了质的提高。

二、中欧贸易摩擦的新趋势

在金融危机以前,欧洲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主要采用反倾销,但在使用了几十年之后,中国企业对于反倾销的规则也已经能虼尤萦Ω叮所以欧洲的“反倾销”大棒对中国产品渐渐失去效力,这时候欧洲开始使用新的贸易救济措施,“反补贴”开始在中欧贸易摩擦中渐渐增多,欧洲对中国产品的反补贴第一案,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两年以后的2010年04月17日,当时欧盟对中国铜版纸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反补贴开始渐渐成为欧洲贸易保护的新借口,在欧洲现在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反补贴是欧洲法律界的朝阳产业,欧盟会将贸易救济的重点放在反补贴上。与反倾销相比较,反补贴实行起来更易获得成员国的支持。此外保障措施这种手段也慢慢开始增多,由于保障措施发起相对便捷,因此,各国争相采取这种“快餐”型的措施。无线网卡案例中,欧盟同时对中国产无线网卡采取了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种手段,这是金融危机以后欧洲对华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集中体现,具有标志性意义,也可以代表后危机时代中欧贸易摩擦的典型新趋势。

欧盟出于长远考虑,想保持其在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的影响力,对中国在这个层面上的产品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打击。欧盟内部的“中国威胁”论也让中国高科技产品在欧洲市场屡屡遭受污蔑,欧盟已经多次拒绝中国企业参与其涉及到核心利益的项目投标中,其借口往往是―安全原因,其实欧盟打压中国产品的心思路人皆知。欧盟不愿意中国从世界代工厂的角色慢慢转变为创新大国,研发大国和高科技国家。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华为愿意免费参与伦敦奥运的基础设施升级,愿意免费提供价值约2000万美元的设备支持伦敦奥运会,但遭到英国方面拒绝,理由仍然是欧盟百说不厌的“安全问题”。所以后危机时代下,中欧贸易争端产品的类型将会慢慢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鞋类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变成技术密集型,中国自主研发型的产品(如高科技电子产品)。

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由于各种原因,除了对欧盟的对华贸易制裁有时展开报复性制裁以外,很少对欧盟产品进行制裁。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对欧盟的产品制裁也骤然增多,双方针锋相对,这在以前也没有出现过,是这一时期的新特点。对此,我们既看到了中国不再忍气吞声,敢于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也看到中国企业对于世界贸易规则的慢慢熟悉,已经有了话语权,开始在世界贸易中打响中国制造的品牌,也把中国创造展示到了世界舞台上,这是令人欣喜的好现象。但是,也要注意无谓的贸易报复,与欧洲无谓挑起中欧贸易纠纷一样,没有意义的对欧贸易纠纷也没必要。双方旷日持久的贸易纠纷最终会伤害到双方企业的利益,伤害到双方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双方经贸的健康成长,不利于中欧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中欧贸易摩擦后危机时代下的新趋势已从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发展到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并且在多个领域内开始慢慢扩展,影响也从仅限于中欧之间蔓延到世界范围内,所以,现在的形势是,如果不处理好中欧之间的贸易纠纷则其他国家也会纷纷发难,最终影响到整个中国产品产业链,如中国的铜版纸和紧固件,在欧盟提讼后,美国等地也纷纷对中国该类产品展开措施,使中国在多个方面受到损失。并且对中国产品一个领域的摩擦纠纷往往会立即连带到相关产业的产品,产生新的纠纷,使贸易战旷日持久。如欧盟对话钢铁制紧固件进行反规避立案调查以后,紧接着就是对铝合金轮毂作出反倾销终裁;可见双方贸易摩擦的影响范围正不断扩大。这种“传染效应”的增强也是金融危机以后双方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如无线网卡案例,并非欧洲首先挑起在该领域的纷争,印度在欧洲之前就对该类中国产品进行过制裁,而不久,这股风气就传染到了欧洲,欧洲趁势在该领域挑战中国。

三、后危机时代中欧贸易摩擦升级原因

由于欧盟本身存在的缺陷使得欧盟在金融危机后受到了比美国更加严重的打击。如今欧盟多年来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在这场危机中几乎毁于一旦;从2009年的东欧经济之痛,到2010年的希腊债务危机,到2015年难民危机,终于到2016年英国脱欧,欧盟一直险情不断。欧盟各国政府出于挽救政府声望的考虑,开始默许贸易保护,这样可以促进本国企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就业率挽救政府危机。于是各种壁垒纷纷登场,加上近年来中国产品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更是让欧洲贸易保护者抓住话柄,在各个方面对中国产品进行限制,有些达到了不合理的标准,中欧技术差异巨大,明显是对中国制造构筑了一道技术壁垒,从而达到其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中国和欧盟贸易发展多年,有些中国的传统出口都受到了打击,而欧盟长期在这些领域进口中国产品,其本身制造能力满足不了欧盟市场需求,所以这种不合理的贸易保护最终会伤害到欧盟消费者的利益。

欧盟由于其发达的科技水平,所以制定了完善的产品指标,而国内,即使是国家标准也与欧盟的标准存在着巨大差距,如在蔬菜农药残留量标准上欧盟将蔬菜分成了40多类,每一类都有不同的标准,而我国在这一领域还是空白。这还仅仅是双方标准差异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企业出口产品时往往没有关注欧盟的具体标准从而导致产品不合格而蒙受损失。欧盟的标准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质已成为对外国产品的一个技术壁垒,中国的企业往往忽视了欧洲的贸易壁垒,所以经常听说中国企业出进口产品达不到欧盟标准而被拒^付款的。

另外中国长期处于代工的贸易模式中,所以对知识产权并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而在当今世界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成为普遍诉求,但国内还是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总结

本文叙述了中欧贸易的历史及中欧贸易摩擦相关经典案例,并引用分析了双方贸易摩擦的相关原因,分析推断了后危机时代下中欧贸易摩擦额新特点及新趋势。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后危机时代下双方贸易摩擦产品类型将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转移。其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也会慢慢成为中欧贸易摩擦的集中点。

(二)双方的贸易纠纷技术性壁垒开始成为焦点,模糊性壁垒也开始增强。

(三)反补贴措施成为欧洲对华贸易措施的新手段,并正渐渐成为主体,一旦反补贴成为中欧贸易摩擦主体,中国方面将承受比反倾销更大的压力。保障措施开始渐渐成为欧洲滥用的贸易救济手段。

(四)双方之间已经不再是欧洲对中国的单方面“宣战”,中国也开始对欧洲产品做出比以前明显增多的制裁。

(五)中欧贸易的稳定对促进双方经济发展、维护世界贸易稳定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六)虽然双方贸易摩擦不断,但双边贸易额总额在上升阶段,表明双方虽然有分歧,但中欧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主题依然没变。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出口贸易增长;影响

0 引言

次贷危机的出现导致全球出现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不仅牵连到欧洲等国,甚至影响到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荡,从长远角度而言已经影响到整个国际贸易。在这种环境之下,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一个怎样的冲击与影响,成为了目前我国社会关注的重点。

1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方式的影响

出口贸易方式分为加工出口贸易与一般出口贸易[1]。在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的出口贸易方式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2006年6月开始次贷危机逐渐显露出来,之后愈演愈烈。2009年我国的一般出口贸易比2008年一般出口贸易减少了1327亿美元,是我国200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2009年我国的加工出口贸易比2008年加工出口贸易减少了882亿美元。不同的出口贸易方式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也不同。由于加工出口贸易与外部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当金融危机最初出现在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下降早于其他贸易方式。从危机程度而言,加工贸易在时间上受影响较早,但是其回升也早于一般出口贸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国际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我国国内的价格影响有一定的延后性。从受危机的程度而言,一般贸易出口的波动大于加工出口贸易[2]。2009年我国一般出口贸易占出口贸易总额的44.11%,加工出口贸易占出口贸易总额的48.86%,2008年这项数据分别为46.32%和47.20%。

2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2009年是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一年,出口贸易中主要的四类出口产品分别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农产品2009年相比2008年增长率出现负数为2.6%,纺织品-9%,机电产品-15.4%,高新技术产品-10.27%,其中机电产品与高薪技术产品占据较大的出口贸易比例,因此其增长的下降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贸易增长。观察2008年我国主要出口的产品,其中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是影响最严重的。2008年还只是金融危机出现的初期,到后期金融危机波及范围的不断加大,四类产品均受到严重影响。

总体而言,在金融贸易的初期我国农产品的影响比较明显,进入到后期机电产品和高薪技术产品受到整个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和国际市场需求的下降影响最明显,出现的出口波动最剧烈。

3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主体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作为我国出口贸易主体中重要部分,和我国其他性质企业一起推动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在2009年我国遭受金融危机最严重的一年,三大主体纷纷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负增长率高达34.7%的为国有企业,其次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负增长率为12.51%。在金融危机初期,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贸易影响比较明显,出现的负增长率远高于其他企业和国有企业,这是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初期敏感度最高。在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之后,国有企业的出口贸易影响最突出。2009年5月国有企业的负增长高达36.9%。从整个局势而言,外商投资企业由于具有更高效率的管理能力,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能够更快保持正常运作。

4 有效降低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增长影响的措施

(1)我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国内的消费水平。想要做到扩大内需就需要配套一系列的保障制度,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够减少对外需的依赖程度,从而再次遇到金融危机就能够减少对我国经济与外贸的影响。我国人民币的升值对出口贸易也有一定影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减少了出口企业的利润,导致部分外贸企业面临生存难题。我国应该在经济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这就需要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完善市场供求的基础上有效调节浮动汇率制度。

(2)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提升我国出口贸易价值。我国应该在保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正常的情况下加大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是因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由于具有强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抗风险能力,即使受到一定程度的金融危机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恢复。

(3)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政府应该充分提出自身的企业服务职能,为我国各类型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出口贸易环境。同时鼓励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实现对外投资,有效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增长产生的影响,我国需要从需求、供给以及政策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与优化。由于金融危机属于变量,加上外部需求的波动是影响到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国企业如何加强与国际的接轨是降低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增长影响的未来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篇5

2007年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使整个世界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向那些信用级别不高的低收入者家庭和个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与金融创新是紧密相连的。因为,众多金融机构纷纷通过一系列金融创新手段,比如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信用增级,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证券,以此融通资金。

美国的金融创新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并且为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但是,这场由次级贷款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打破了美国人的梦想。金融创新只是这场金融危机的“伏笔”,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金融监管的失效。在此次金融危机面前,一向被人认为是“成功典范”的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当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非理性的迅速膨胀起来的时候,危机的种子已经深深地埋下了,当大范围的次级抵押贷款人还不了贷款的时候,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二、金融创新产生金融风险的原因

金融创新是有风险的,有学者把其归纳为:表外业务风险、伙伴风险、创新工具风险、操作风险、泡沫风险、信息化风险、清偿能力风险和法律风险。金融创新并不能消除金融风险,反而产生更多、更强的金融风险,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意识到,贷款发放机构通过打包方式转嫁给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在其交易对手面临经营风险加大时,会通过利益链条的传递危及到自身。其原因是:

(一)金融创新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体系的构成,由于金融创新出现了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的出现就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因为,首先,这些金融机构一向不是监管的重点,当它们出现的时候并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它们开发出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而对于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更是缺乏相应的监管。其次,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借贷关系或者资金往来,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将是整个金融体系的灾难。再次,在资本流动国际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如果一个国家出现金融风险,将会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发生。

(二)金融创新使金融风险更加隐蔽

金融创新为单个投资者提供了转移风险的手段,但是,对于整个经济体而言它却没有这项功能。因为,当单个市场主体认为有风险的时候可以出售手中的金融产品,出售之后这个风险仍然存在于市场中,并没有消除。并且,如果出现巨大的市场变动因素当所有金融创新产品持有者同时都想出售金融产品时,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将是致命的打击。

(三)金融创新使金融风险更加便于积累和传递

通过金融创新手段开发出的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业迅速壮大,另一方面它可以成倍的把风险放大。因为,金融衍生产品属于结构性产品,它通过对资产、信用、风险等环节进行结构性重组,然后分配给不同的投资者。并且,各个环节都是关联紧密的和有风险的,通过各种金融创新手段生产出的金融衍生产品把各个环节的风险一层一层的传递,并且逐步积累,最终产生系统风险,并且,这个系统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发生危机,将是整个系统的瘫痪。

三、金融创新不能脱离金融监管

新金融机构的出现和新金融产品的开发打破了旧的金融格局和秩序,需要新的监管手段对其进行规制。金融创新不能脱离金融监管,我们必须在金融监管框架下发展金融创新。

(一)金融监管制度既要严格又要有包容性

金融监管制度对于金融创新具有保护性或者说具有保障性的作用,有效地金融监管可以减少交易风险,可以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可以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盲目的金融创新会导致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监管制度的制定应该严格而且具有前瞻性。同时,金融监管也应该具有包容性,在制定金融监管制度是既要考虑到监管的需要又要考虑到被监管主体的利益,给它充分的发展空间。

(二)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管相结合

市场本身具有自然的监督机制,它会对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具有一定的市场淘汰机制。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强调市场的自律作用,通过加强市场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等措施,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但是,市场自律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我们在相信市场自身的同时不能放松政府监管的作用。

(三)监管方式及手段的创新

要加强金融机构对自身的监管机制建设,要在努力调整金融机构产权安排的同时,积极建立金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要把促进金融机构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弱点和纠正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要加大对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内控制度的检查监督力度,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创新业务的操作制度,防止金融创新的衍生风险。同时,加强监管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作用,推进金融监管电子化进程。争取提前掌握金融风险的信息,以便及时、准确的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四)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监管模式是机构监管,是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型来设立的,各自的监管机构只监管各自的金融机构。其优势是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都有相应的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管,可以随时随地的监管,缺点是某一类别的监管机构不能干预其它金融机构的活动。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加强,新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各个金融机构的差别越来越不明显,业务趋同趋势加强,严格按照机构监管模式执行已经不适应金融监管的需要。所以,应该向功能监管模式转变,功能监管就是按照金融体系的功能来设计监管,关注的重点是金融机构的业务和功能,而且可以实现跨机构、跨产品、跨市场的监管,可以适应金融创新而产生的金融监管的需要,可以有效地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

篇6

关键词:金融监管;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119-02

经济法发展史上经济法颁行最多或产生重大变动的历史时机总是与社会经济危机爆发相关,这次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也是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提醒,如何构建一个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金融监管,面临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在推进金融业自身发展方式与经营模式转变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需求 [1] 。

一、我国现行经济法中的三大金融主体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进行宏观调控、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历史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经济危机和金融动荡之后,确定了央行对银行体系监管者和最后借款人的角色,从而保证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的稳定。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作用与职能

我国的银监会通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慎有效的监管来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增进市场信心,其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在监督管理中维护银行业的公平竞争。

(三)中国商业银行的职能

商业银行主要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二、金融危机中相关金融主体所起的作用

2007年4月爆发的次贷危机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第二大次房贷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此次危机波及全球,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2]。

(一)各国央行应对金融危机突显中央银行的作用

从各国央行应对金融危机时的表现,可以看出中央银行在各国金融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执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等一些货币政策,以此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增加市场信心,可见中央银行不仅仅有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还起到最后一道防火墙的作用。

(二)国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与金融危机

造成危机的原因最不能忽视的是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防火墙拆除。很多商业银行尤其是投资银行的经营范围过宽,且投资对象集中于高风险的衍生品,而这些金融衍生产品远远脱离实体经济,在有限的实体经济之上虚无地构建起无限多的风险状况和内在价值都未可知的衍生品来。

(三)银监会与金融危机

监管当局过度迷信创新的推动力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放松了审慎性监管;金融机构的杠杆率过高,过度使用负债;以及监管者忽略了对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监管等都是引发金融危机不能忽视的原因。尤其是危机处理的部分方法存在缺陷,引发了新的信用危机。

三、金融危机给予我国构建金融监管体系的启示

此次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已然成为了一场影响范围极其广、程度极深的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金融全球化使众多外国投资者深度介入美国金融市场,给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导提供了顺畅的渠道。危机爆发后,各个主要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的问题,金融机构破产、实体经济遭殃相继或同时发生,迅速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危机从虚拟经济深入至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这说明过去一直沿用的旧式一元监管体制已经在渐渐失去作用。基于对此次新型金融危机的研究和分析,结合我国金融业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可以得到对国内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的有益启示。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实挑战与启示

1.外部资金过热与由此产生的投资过度

我国近些年来经济持续多年高增长,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以及相应的政策因素吸引了外部资金的大量流入。然而外部资金在为我国经济发展融资的同时,也使我国更容易受到反向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而推动银行信贷快速增长。这就为我国商业银行增加了日常业务量和暗藏的风险,繁多的业务必会引起一些银行的审核不严,但是现今全球盛行的金融衍生产品就会无限放大它的影响与后果,这也就为未来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2.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地出现

金融创新既带来了交易工具的多样化又使市场参与主体在数量和类型上均有突破,与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相对应的是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猛增和类型多元化。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此过程中一些制度政策势必会赶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上社会浮躁之气更是使得金融市场乱象丛生,提高了风险发生的几率,为日后金融危机的产生创造了温床[3]。

随着外国商业银行和我国商业银行相互间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增加,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深入到国际金融事务中去,与境外金融领域有不少的接触。首先要增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在投资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其次商业银行将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类风险同时纳入资本监管的统一框架是我国商业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最后要审慎开展海外并购活动,在推进海外并购时要对被并购方的资产质量等进行全面评估;另一方面要谨慎评估客户进行海外并购带来的风险,防止海外并购活动增大企业的信用风险,影响银行信贷资产安全。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现实挑战与启示

1.加强风险评估规范

此次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是由于金融监管的缺失,一些评级机构的不负责更是助推了金融危机的形成,所以评级机构须建立严格有效的管理,规章监管和自我监管并重,政府支持和指导金融自我监管进程,市场和从业者也应加强自我监管。

2.金融创新为混业监管提供了契机

此次金融危机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银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分立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世界金融市场乃至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随着国际银行、证券、保险、租赁信托等业务的兼容和融合,各种结构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无节制地泛滥,其中相互之间交织盘错,单一监管机制已经稍显力不从心,对金融市场的综合监管已刻不容缓。

四、如今我国如何构建金融监管体系

(一)我国央行既扮好最后借款人的角色又能成为金融危机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中央银行因为具有无可比拟的技术、信息、人才优势,同时拥有金融调控手段,是金融监管的当然主体。强化央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由其负责根据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独立制定货币政策,在坚持独立性的基础上建立与国务院及综合经济部门新型沟通机制,在分业经营架构内,在央行内部设立与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保持协调的机构,仅仅限于制定货币政策和监管银行的双重职能有助于央行应对金融稳定所面临的潜在威胁。

在我国为数不多的经济危机中,中央银行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央银行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帮助其缓解市场压力。核心职责是防范和管理金融危机,维护金融。

(二)构建金融监督管理机构

1. 确立有效银行监管的模式

这种有效银行监管的理念应包括以下要素:监管的主要目标应在于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与信心,从而降低存款人与其他债权人损失的风险;监管者应强化市场透明度与市场监督,尽可能确保银行自身能进行适当风险管理;必须使各个银行的风险水平得以评估,并对监管资源作相应的分配;与其他监管者密切合作,特别是要建立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在有效银行监管安排中,也有必要重申依于充分、及时与可靠的信息审慎性的持续监管。

2.建立一个全面、系统、多方位的金融监管体系

以银行监会为主体,其他监管机构配合,实施最广泛的全方位的监管,建立一个全面、系统、多方位的监管体系,对银行、保险、基金等业务及金融衍生品进行综合监管。解决混业经营下的分业监管问题,建立综合一体化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杜绝监管盲点,防范金融风险的交叉传递与扩散,完善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4]。

3.健全执法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披露

完善监管主体自身建设相关的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强化执法的效益观,要求司法机关的队伍必须有较高的职业水平和法治意识,司法工作人员的知识专业化。各银行建立与银监会的日常沟通报告机制,及时、持续、真实地相互之间以及向央行披露状况。增加金融信息透明度,消除或减弱某些利益冲突。

(三)明确央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权责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对象是金融机构而不是直接管理和监督金融业的业务决策和业务经营,仅限于依法核查金融机构的合法性和行为的规范性,金融机构资产的安全性和金融机构服务的质量标准。金融监管是政府行为,是政府依法赋予监管机构的一种法定职责,是金融主管当局依法行使职权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规制和约束,促进其依法稳健运行的系列活动。

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市场运行方面具有共同利益,基于金融系统是健康的前提,所有改革的目标都应当针对超负荷或过快发展问题。央行所解决的问题是之前金融监管机构无法察觉的问题,在历经金融监管步步审查后,其中的漏洞逐步叠加形成危机直至影响到国民经济时,央行才能出手相救,中央银行不仅要充当好最后借款人的角色还要做好最后一面防火墙。

参考文献:

[1]闫海,石桂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思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2).

[2]刘孝敏.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法律探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

篇7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作者就持续跟踪危机的进展,掌握危机的演变脉络,并从理论上思考危机后世界经济金融体系将发生的深刻变化。《危机后的全球金融变革》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剖析危机后全球金融界要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探讨后危机时代金融变革的趋势及我们的对策。

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路径和发展演变的阶段性特征,作者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是通过财富效应、商品价格波动、进出口贸易以及金融市场信心等途径在各国之间传导和扩散,不同类型经济体传导渠道存在明显差异。整体看来,世界各国为应对危机采取了联合行动,对稳定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不同经济模式的经济体应对危机的政策效果存在差距,这缘于各国的经济特点和措施差别。

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也使很多国家出现了过度举债、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货膨胀风险加剧的问题,面对不稳定的基础和当前是否是脆弱的复苏,世界各国都将面临着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退出战略,既保证经济复苏步伐不致戛然而止,又要预防通货膨胀,控制流动性泛滥,需要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前提条件、具体策略、相关原则等方面作一个细致的全面的考量,才能保证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和长期增长。因此,救市后退出机制的行动,是普遍要面对的、具有很强的决策艺术的操作。

危机的发生,为我们认识危机尤其是预警危机的发生提供了深入思考的条件。作者在总结已有金融危机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与修订金融危机监测指标体系意见,如提出股票市场相关指标、公司债券市场相关指标、非金融类货币市场相关指标、信用衍生市场相关指标、银行业相关指标、外汇市场指标、宏观经济指标等等,通过这些指标体系在美国的实际运用,提高对金融危机的前期、发生期及以后走势的观察和描述,发现更具先导性的指标。

结合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本书提出今后加强系统性风险管理的各种举措,尤其是总结美国次贷危机,看到资产证券化后使金融资本因周转率的加速而提高了资本的使用效率,虚拟地扩大了金融机构的放款能力,同时也加强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使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对清算结算风险和金融机构破产的抵御能力弱化,提醒我们注意金融衍生品的管理,降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醒我们高度重视金融业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以及控制综合化经营风险,加强流动性管理,加强金融监管。

篇8

论文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应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战略,以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制造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是否具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及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制造业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增长速度一直居于全球首位。我国制造业以丰富的资源和低廉的价格在国际上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越来越多地承接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至2007年底,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

一、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比较优势属较低层次,且优势逐渐弱化。我国制造业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加工业为主,跨国公司在通过将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市场的方式获得我国低劳动力成本及资源优势的同时,严格控制着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和零部件生产,我国难以掌握他们的核心技术,生产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自身技术又很难与国外的技术相竞争,使我国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印尼、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的产品低成本更使得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我国制造业具有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的特点,虽然眼前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不得不以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为代价。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风险抵御能力不足。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虽然具有生产模式灵活、资金需求量小、容易启动的优点,但在面临经济危机时的风险抵御能力却明显不足。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一)产品成本增加削弱了我国外向型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价格优势

美元的贬值加快了国际能源和资源价格的上涨速度,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猛涨,原材料、燃料成本上升。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涨幅连续6个月在11%以上。而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则增加了我国企业产品的出口成本。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企业出口1美元,就要损失近0.1元人民币的利润。此外,《劳动合同法》的公布实施和国内工资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也有所上升。

(二)国际需求疲软导致我国制造业出口减少、产能过剩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三大经济体—欧盟、美国和日本几乎同时进入经济衰退,进口需求呈现下降趋势。美欧日等经济体国民财富大幅缩水,信用规模急剧收缩,居民消费支出减少,从而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我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直接和间接出口占出口总额的近60%。美欧日等主要市场的经济形势将直接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需求。

(三)我国制造业将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壁垒

在没有发生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制造”就常常因其低廉的价格造成贸易争端。在世界贸易组织的150个成员国和地区中,我国是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也已成为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应对我国产品的方式。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剧了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对我国产品的出口形成更多的壁垒,包括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标准、加大反倾销审查力度、增加配额和出口退税等。2008年底,美国向W丁O状告我国出口补贴,要求其对我国实施制裁; 2009年9月美国宣布对我国轮胎实施三年惩罚性关税;2009年9月阿根廷宣布将对从我国等亚洲国家进口的自行车橡胶轮胎实施反倾销措施。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依赖于低层次优势、大力发展技术含量低的加工产业的传统模式已难以持续,产业升级是我国制造业寻求出路的必然抉择。而国际金融危机正是我国制造业借以实现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良机: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在增强自身研发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跨国公司将产品和技术高度标准化之后交由要素价格低廉的国家代为生产。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2/3 ,并成为国际产品标准、市场规则、销售渠道,价值链的主要控制力量。在此国际分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分工边缘化的问题日益凸显,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在国际上的产业控制能力也日益弱化。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重新调整的压力。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制造业造成了多方面的冲击,但是,我国处于这次危机的外围,所受到的负面影响也小于欧美日等经济体。尽管我国宏观经济同样面临周期性下滑趋势,但与美、日、欧等相比,我国制造业的景气度还是保持在较高水平。迫于生存和利润的压力,美日欧等不得不加速其制造业向亚太新兴市场转移的步伐,降低对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大量外企甚至大型跨国公司生存面临挑战,都在寻求援助。我国可以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快国际先进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步伐,掌握核心技术、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研发,增强业内影响力、加强产业控制度。

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应在金融危机中利用世界经济的重大调整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制造”的结构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我国发展起一大批从事外向型加工贸易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贴牌生产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曾经是我国参与全球化生产、促进对外贸易的生力军,但是从长期来看,它们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维护产业安全,就不得不促进产业升级。而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淘汰这些落后的中小企业,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些企业的破产倒闭虽然加剧了当前的就业压力,但也加快了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的步伐。这是市场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必然过程。

因此,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均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业忽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对知识产权的忽视,对专利权、软件著作权在认识上的误解,是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专门人员管理知识产权事务,导致我国企业在长期经营中造成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不连贯,甚至出现了在续展期和宽展期未进行申请而导致丧失了商标专用权的情况,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不必要的风险。

三、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

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产业升级、加强国际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知识产权战略。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造成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造业目前的现状,提出我国制造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完成产业升级。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商标战略

1.商标策划与注册。为在市场竞争中争取有利地位,我国制造业企业应选择显著性较高的商标进行注册,一个显著性较强的商标对于明确确定商标专用权及禁用权范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确定了商标专用权的内容后,在商标注册时,应考虑好商品与商标的问题,注册商标所提交的标样要尽量做到字迹工整、图案清晰,能够准确反映商标权所核准使用的商标的载体。在商品的选择上,应注重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选择使用的商品,二是选择相同群组不同的商品,三是选择不同群组类似的商品。

2.商标权建设。由于商标权中的禁用权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权利,品牌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所以要求企业在商标获得注册后应采用联合商标策略、防御商标策略及驰名商标策略,逐步创建联合商标,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通过有序的商标补充注册,通过扩展注册,使企业的核心商标专用权以及禁用权的范围扩展到原本不能达到的范围,使核心商标得到最大化保护。

3.商标权的维护。企业对商标权的维护,是对潜在的识别侵权行为及时处理,通过商标监测能够及时了解对自有商标产生不良影响的商标注册申请,对于企图越界的商标申请进行监测,并采取必要的商标权维护措施,且进一步划清和拓展商标权限的重要工作,可以有效防止自身商标的淡化。

(二)专利战略

只有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使企业能从国家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科技创新战略,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才能在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确立符合自身情况的专利策略是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

(三)商号战略

我国企业应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基础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商品与企业均能够在市场上驰名,商号战略与商标战略的综合运用,将会加强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如何建立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策略,以实现提前布局、加快研发、尽快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包括:

如何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的维权意识。我国企业应组织和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对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及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

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通过劳动合同明确企业员工的岗位职责,对知识产权事物设定专人管理,在企业员工流动的过程中,为防止企业知识产权的流失,可通过企业与职工签订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以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如何加强企业商标权管理。商标权的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企业应在对商标权的主要权项分析认识的基础上,对商标权的管理进行细化。由于商标权主要由商标专用权与商标禁用权两大项全能组成。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权人对注册商标直接的支配权,商标禁用权是指商标权利人拥有的禁止他人使用、仿冒或混用,以及其他对注册商标构成实质侵害的间接的权利。商标专用权因注册事项的不同而不同,商标禁用权是随着商标专用权的变化而变化。

(四)其它类型的知识产权战略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冲击;企业风险缓冲;政府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企业面对金融危机冲击时的风险内容

所谓的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因素,给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这些影响因素总结起来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企业外部带来的风险,比如市场的货币汇率变动,国家的政策变化,自然的灾害冲击,国家社会的动荡不安等等;另一种就是由企业内部带来的风险,比如企业的目标变动,人动,新产品上线等等。企业是一种在各种环境因素下生存和发展的市场主体,它被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包围,要想脱离这些风险的思想是不现实的,因此,企业要加强面对各种风险时的抗击打能力,并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

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产生后,可以看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国内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在未来的时间里市场经济的金融危机一定还会再次产生,因此,企业增强风险规避意识,政府采用有效积极的解决政策来面对金融危机是十分必要的。在金融危机来临时,企业所面临的危机主要包括资金现金流风险,资金的通货膨胀风险,信用风险,进出口贸易风险,国际汇率风险。其中的资金现金流风险,是指金融危机产生后,作为市场资金调度主体的银行将会采用紧缩资金的政策,减少在市场上的资金流动。而作为市场资金调度的另一方主体-消费者,也将会减少在市场中的消费行为,这样将会增加企业的产品囤积量,囤积量增加的话,产品不能及时转换为资金,那么将会影响下一轮的资金投放,以此往复,市场的现金流很容易产生断裂。资金的通货膨胀风险,是指随着政府政策的资金大量投放,以及各地区的配套计划实施,使市场上的资金大幅度增加,这样就造成了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贬值,也就是说,企业投放出去的资金大幅度贬值,而且生产成本也同时增加,这就增加了企业的资金风险。信用风险,是指金融危机的冲击使进出口贸易的风险值增加,再加上国内需求的逐渐减弱,致使产生企业在进行贸易往来时资金不能够顺利收回等问题,最终影响企业的其他贸易往来,无法偿还贷款,乃至破产,使企业的信誉度受损。进出口风险以及汇率风险,都是伴随金融的危机产生,各国为规避风险采用汇率以及其他政策或手段,进而造成了我国企业的贸易和资金受损。

二、金融危机下的企业与政府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势必要重视对金融危机的规避,从而缓冲金融危机产生的风险。而政府作为我国市场的宏观调控主体,也有义务选择合理可行的应对政策,来配合企业有效规避风险。

(一)加强与他国的经济贸易对话,稳定汇率

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对其他国家造成经济影响,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加强。各国的贸易往来逐渐密切,国家的任何政策的实施或者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都会影响合作伙伴国家的经济形势。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强与他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以及经济大国的贸易对话,进行及时的政策沟通与交流,共同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替代具有极大风险性的汇率调整政策,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金融危机,并及时观测他国的金融走势,了解贸易往来国的经济结构,有效预测未来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加强贸易国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降低金融危机的产生,避免汇率调整对我国企业带来的影响。

(二)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拓展业务渠道

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仅仅是注重对其的防范,调整外部环境策略是远远不够的,核心的解决办法就是要提高企业的内部竞争力,加宽企业的业务往来渠道。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要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对各部门的任务以及职责进行整理和细化,做到权责相等,才职相称。注重对员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员工的岗位技能性。要加强与员工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团队的合作力度。加快企业产品的创新性,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力度,从另一方面加强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并寻找国际上存有的新兴市场空白点,抢夺市场空白点,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环境调整,创造需求机遇。

(三)调整国家的相关政策,给予企业支持

企业在金融危机下产生的风险大部分来源于进出口贸易。随着经济贸易往来的全球化,国内企业的大部分市场都逐渐侧重于国外的进出口贸易,因此,在金融危机产生时,进出口贸易也是受到波及最大,影响最深的。针对这一点,政府可以进行相关的企业政策调整,加强对企业的跟踪与调查,加快将破产企业与潜力较大但实力较弱的企业重组步伐,对新型产业以及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信用担保,进行阶段性的企业峰会交流,加强利益一致性企业的信息交流与资源互换,在宏观调控上给予企业更大的支持与鼓励。

(四)建立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注重财务管理

企业要建立一个与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企业文化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系统,从而在产生风险时能够有效的采取措施进行风险解决,降低风险影响度。建立决策制定的相关团队,在人员的选择上具备有一定的市场风险规避经验,提高决策制定的正确性,减少个人主义,加强对企业财务的审计管理,充分预测企业目前以及未来情况的资金需求,从而合理调度资金,保持资金的动态平衡,加强企业的资源管理,对长期累积的库存进行及时清理,转化成资本进行再次分配。

三、结语

美国的次贷危机带给了各国政府以及企业更大的警示,就是要注重对金融危机的风险规避性。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缓冲金融风险,政府要采取合理的政策,给予企业宏观支持。相信通过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有效规避未来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从而促进国内企业更为有效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瑞江.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风险应对战备[J].现代会计,2011(1) .

篇10

关键词:金融市场缺陷;金融摩擦;金融加速器;金融减速器

一、引言

由于金融市场存在缺陷,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金融市场渠道是冲击的加速器还是缓冲器?各理论流派存在重大的观点分歧。在始于200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金融市场在次贷危机向经济危机演化中的作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金融市场在冲击传导中的作用机制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古典经济理论否认金融市场的不完备性,信奉“金融面纱观”。金融市场价格反映所有信息,证券和货币等金融工具交易不影响真实经济活动,金融市场行为与真实经济活动是“二分”的,不存在金融市场与真实经济之间的冲击传导渠道。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既定制度下的金融市场并非完全有效,金融市场缺陷实质性地扭曲了冲击的传导机制。金融资源的非帕累托最优配置意味着金融市场失灵(failure)或缺陷(faultiness)的存在,由此产生金融摩擦。成本是金融摩擦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并呈现周期性变动的特征。问题的关键是,金融市场缺陷是放大还是减缓冲击对真实经济的影响?目前存在两大观点截然对立的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和金融减速器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的论点是,金融市场缺陷会产生冲击的放大效应,微小的冲击经金融市场传导后会导致宏观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金融减速器理论的观点与此相反,金融市场缺陷是冲击的稳定器,此类缺陷阻碍负向冲击大范围扩散,避免经济萧条期大规模倒闭的发生,从而减缓经济的波动。这一问题进一步引发人们思考:随着制度的完善及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摩擦逐渐减小,金融经济活动是否会加剧经济的波动?

事实上,金融市场缺陷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冲击的传导机制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中亦有区别。金融摩擦是理解金融市场缺陷如何影响冲击传导机制的关键概念,它本质上是由市场缺陷导致的成本,会阻止资金流向最有效率的企业。卡罗米斯和拉米雷斯(Calomiris and Ramirez)将金融摩擦归为四类脚:

第一类是信息成本(information costs)。资金供给方无法识别“好”公司(即具有价值递增项目的公司),因此,“坏”公司可能有激励冒充好公司。贷款人很难识别公司类型(“好”还是“坏”),相应增加了好公司的借贷成本,这会导致“柠檬”资金市场——坏公司驱逐好公司。

第二类是控制成本(control costs)。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会使债权人面临道德风险。为了降低经理们的道德风险,债权人需要督促公司按照契约实施项目,但会引致一定的费用,这称为控制成本。

第三类是监督成本(monitor cost)。意识到经理可能会“隐藏”利润,以减少因融资产生的财务费用,资金供给者不会相信经理的财报,而会投资于项目状态验证。企业经理作为内部人比银行更有信息优势,银行为保障资金安全需要获得内部信息,这种信息收集和处理成本使得贷款利率高于内部融资利率,对于无担保贷款更是如此。

第四类是市场分割(market segmentation)。跨国界的市场分割反映为融资成本和公司利润的变化。由于借贷双方处于不同国家或区域,即使没有上述三类成本,市场分割也会妨碍资金的有效转移。而且这类真实成本还会产生信息和控制问题,以至于在最终资金供给者分散且远离于最终资金需求者的情况下,会产生高昂的信息和控制成本。

二、金融加速论:市场缺陷是冲击放大器

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的典型特征,因而金融市场缺陷普遍存在。投资者为保障资金安全,在信息甄别机制下会对负向冲击反应过度,从而产生了冲击的乘数效应——“小冲击、大波动”。经济学家们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乘数效应的形成机理。

(一)金融加速器理论

在信息不对称下,债权人只能通过“信号”来推断债务人的类型及其真实信息,这一信号甄别过程必然会产生金融摩擦。金融市场上无效率的行为包括:经济繁荣阶段银行盲目扩张信贷和衰退阶段恐慌性紧缩银根,不但导致资金的无效配置,还会放大和加速冲击对经济的影响。

如果信息传递有障碍,银行只能通过外部信号甄别来形成信贷决策,这会放大和加速冲击向实体经济传导。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相互推动是冲击加速的主要原因。经济繁荣主要通过债务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而诱发。这同时增加了存款和货币供应量,推动价格水平不断上升,债务成本下降比名义价值攀升更大,刺激企业借债投资;该过程一直持续到过度负债状态为止。可见,所有“过激”行为(包括银行放贷和企业借债)都是根据“信号”形成的“最优”决策,而非建立在真实信息基础上。正是因为信息传递存在障碍,信号与真实情况之间因市场缺陷而存在扭曲与时滞,金融市场才会通过棘轮效应放大和加速冲击向实体经济传导。

然而,债务是一把双刃剑。新债只能暂时支撑过度消费,但债务属于硬约束,债务积压(Debt Over-hang)最终会诱发债务危机,加速经济衰退。由于债务和币值的周期性变动,“提前清算”和“困境抛售”会加速经济走向衰退。当经济陷入萧条,在保全贷款的急切心理驱动下,银行必然对过度负债的企业进行强制清算,如果企业不愿倒闭,就会变卖资本品,从而引起资本品价格大幅下降;如果企业在清算中倒闭,银行会对剩余资产进行拍卖,这也会引起资本品价格下降。未破产企业的收入减少,利润和净资产下降,资产负债比例进一步上升。如果某银行担心企业被其他银行提前清算而无法收回自身的贷款,保全贷款的急切心理引发了普遍性清算,经济出现过度负债诱发的恶性循环。银行对企业的清算压力导致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企业大面积倒闭,产出和就业下降——这一幕幕的情景我们似曾相识,本轮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就是沿着这样顺序逐次演进的吗?这会持续到企业大面积的破产以消除过度负债,或政府重新采取刺激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措施为止,然而一旦复苏开始,整个过程又会重演。

清泓和摩尔(Kiyotaki and Moore)将上述的冲击放大机制称为静态乘子效应,但信贷市场缺陷导致的动态乘子效应远大于前者。由资本品相对价格变化而形成的冲击传导机制具有放大和持续效应,静态乘子导致冲击放大效应,而动态乘子形成冲击的持续效应。第一,静态乘子取决于当期资本品价格对冲击的响应程度。第二,动态乘子取决于受约束公司的净值、投资需求、地租和地价的互动关系。在冲击产生第一轮(t期)静态效应的基础上,t+1期受约束公司投资减少,生产资料减少会降低将来的利润和净值;土地投资减少会加剧供给缺口,从而进一步降低地租和地价,此逻辑会延伸至未来各期,所以跨期动态乘子的效应更大,等于静态乘子/实际利率。土地价格的整体下降是现在和未来使用成本下降的积累效应所致,这源于受约束公司净值和土地需求的持续减少,这反过来会加剧t期土地价格和受约束公司净值的下跌。市场的新均衡会在地价下跌到不受约束公司的土地投资需求受现金流制约时才形成。

从整个信贷周期的运行过程来看,本轮世界性经济危机形成逻辑完全相符:2006年左右,美联储担心利率太低形成地产泡沫开始加息;2007年左右房价暴跌、土地供给缺口加剧、地租快速下滑,房地产企业债台高筑,利润和净资产大幅下挫,在静态乘子和动态乘子的作用下,住房抵押贷款市场迅速萎缩、债券债务链断裂,房地产危机演化为次贷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在整个金融领域迅速扩张,金融市场的缺陷放大和加快了房地产价格下跌冲击向整个经济的传导过程,次贷危机就此演化为金融危机;但故事并未就此结束,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美元是世界上普遍接受的结算货币,美国的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链和债权债务链传导至世界每个角落,酿成了这场“世界大衰退”。

伯南克和吉特勒(Bernanke and Gertler)以及清泓和怀特(Kiyotaki and Wright)的研究进一步指出,金融摩擦是决定冲击传导机制的关键因素。当资本市场存在缺陷时,金融摩擦使得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的可替代性变差。外源融资升水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企业的净资产、留存收益和融资结构与投资关系极为紧密。如果企业受到负向冲击,资产负债表出现恶化,那么其获得的授信额度将降低,这导致企业投资支出过度紧缩。根据金融加速器的演化逻辑,负向冲击会降低企业收益、增加成本、减少净资产价值、提高财务杠杆,从而恶化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企业的融资条件,导致外部融资的可获得性降低。如果公司外部融资依赖性高,冲击将被这种传导机制放大数倍。伯南克等人将该机制归结为外源融资升水与融资杠杆的增函数:

金融加速器机制的核心是企业家净资产、融资杠杆与外部融资升水之间的互动关系。企业家投资回报率因受冲击出现意外增益,由此产生的收入现金流通过融资杠杆使得净资产放大数倍;净资产的增加改善了企业资产负债状况,融资杠杆比率相应下降,银行贷款风险的减小并愿意以较低的利率向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经济中信贷和投资规模上升,真实融资成本下降;冲击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持续扩散并形成金融加速器传导机制,导致经济快速走向繁荣。

相反,如果企业受到负向冲击,冲击同样会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导致实体经济加速和过度衰退。在房价下跌的冲击下,金融市场缺陷放大和加快了危机的蔓延,金融市场仿佛瞬间崩溃!次贷危机不但导致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危机,还导致大投行的破产;债权债务链的断裂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向其他行业传导,利率和企业财务杠杆在很短的时间内上升,于是降杠杆化开始席卷整个经济体,失业、破产和倒闭成为现实,金融危机迅速演化为经济危机。金融加速器理论似乎完美地解释了美国危机变迁的全过程。

(二)金融危机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的极端

金融危机理论强调公众理性预期通过金融渠道的自我实现机制。投资者具有风险厌恶的特征,负向冲击会恶化投资者的预期,预期的变化导致投资和交易策略的改变,金融市场上将出现集体行为或羊群效应,导致金融资产价格过度波动。当来自于金融市场的冲击在部门或区域间扩散,传染效应就会显现,这最终导致经济出现剧烈波动。在金融市场存在缺陷的条件下,证券价格不完全反映真实价值,但投资者根据价格变化和其他人的交易行为提取关于证券真实价值的信息,证券市场的“新闻效应”很可能促成市场信念和预期的自我实现。因此,投资者敏感的神经极易被市场“噪音”触动,过度反应是冲击放大效应的直接结果。

金融市场缺陷会形成冲击的乘数效应,如果对此缺乏相应的补救制度,微小的负向冲击经过金融市场传导都可能导致经济衰退。戴蒙德在挤兑模型中指出,预期、挤兑与金融危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银行的重要职能在于将短期存款转化为长期投资,最优的经济状态为:储户存款并获得银行支付的存款利息、银行获得存贷利差、企业向银行融资并用销售收入来支付贷款利息。然而,在缺乏存款保险制度或最后贷款人的经济中,最优的均衡是不稳定的,冲击可能导致债务链的断裂。

外汇市场同样存在冲击的乘数效应,固定汇率制下,如果中央银行储备或信誉不足,冲击也会导致经济衰退。当经济受到负向冲击时,如果每个人都预期货币会贬值,进而在外汇市场上抛售通货,这实质上等于向中央银行挤兑债务凭证——用本币兑换黄金和外汇储备。如果本币持有者比其他人晚了一步,而无法在政府放弃固定汇率之前兑换到外汇,必将面临财富损失。因此,他们的最优策略是在固定汇率制尚能维持时,尽快兑付手中的本币,或者争取在其他投资者之前撤离资金,结果导致迅速撤离资金的集体行动和资本大规模外逃现象,预期形成的清偿危机加速了固定汇率制崩溃的进程,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金融市场上的投机和羊群效应形成的资产泡沫会导致金融体系的脆弱,从而放大冲击效应。埃克斯普特认为全球金融整合导致冲击的放大,这种放大效应包括:资产价格发生实质性、持续性的错配,过度的波动,信贷流的突变;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对经济状况的变化时常常反应过度,使得经济波动更加剧烈。导致这种放大效应的原因在于:银行的亲周期行为、谨慎会计处理方法的单向效应、更加注重短期利益的市场氛围、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羊群效应以及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技术趋同。如果国际资金大量涌入某一地区,先进入的投资者获得巨额的收入,这将形成羊群效应,投资者不顾风险而投入大量偏离基本面的资金,资产泡沫形成了,当泡沫破灭时,资产价值和汇率的急剧缩水导致银行坏账攀升,银行会紧缩信贷、企业也会因资产负债表恶化而减少投资。因此,国际金融市场上投资者趋同的投资策略是产生集体行为和羊群效应的主要原因,微小的冲击极易导致世界经济出现剧烈波动。

三、金融减速论:市场缺陷是冲击减震器

金融市场缺陷和冲击的类型具有多样性,在一定条件下,市场缺陷可能减缓冲击对真实经济的影响。

(一)资本市场减速论

巴克塔和卡米罗的观点与加速论完全相反——资本市场缺陷反而是冲击减震器,缓减实体经济波动。在其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有部分公司可能会因信息不对称而存在信贷约束。由于受约束公司和不受约束的公司之间边际生产率存在差异,冲击对信贷资源具有分配效应,这一效应的强弱和方向(正或负)取决于受约束公司融资结构中内源资金和外源资金的相对比例。由于分配效应的不确定,冲击对产出的影响也不确定。在一定条件下,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减小冲击对产出的影响。

资本市场减速论假设信贷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贷款人无法完全观测到借款人的行为;公司是不同的——富裕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流,而约束型公司现金匮乏。在均衡条件下,对于自我融资能力有限的公司来说,银行最优策略是信贷配给。约束型公司受到信贷配给,在边际报酬递减的条件下,他们会更有效率地使用有限的现金流,所以其边际生产率高于富裕公司。

倘若信息非对称影响贷款在不同类型公司间的分配,它也相应会影响产出。如果存在金融市场缺陷,冲击的乘数效应是不确定的,因为这取决于冲击的类型。将冲击分为需求冲击(财政与货币政策)和供给冲击(生产率)两类,有利于分析特定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不同影响。一方面,第一,假如受到正的财政或货币冲击,公司外源融资供给增加,而内源融资不变。充沛的资金供给会降低融资利率,低廉的融资成本会刺激投资。然而,约束型公司投资增加的比例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内源融资占其投资总额的比重相对下降,银行会因贷款风险对其实施更紧的信贷约束,从而使成本会出现亲周期的变化。这与金融加速器理论正好相反,金融摩擦引致的成本是逆周期的;而在减速论中,亲周期的成本会自动约束繁荣期的信贷规模,防止过度负债的出现。因此,正向冲击的综合效应为负,信贷市场缺陷的存在抑制了约束型公司的投资需求,相应地压缩了产出的规模,从而减缓了经济的波动。第二,假如出现正向生产率冲击,约束型公司因杠杆比率高,现金流增加的比例更大,这会改善受其信贷条件并引致更大比例的投资扩张。在此情形下,正冲击的综合效应会加剧经济波动。另一方面,第一,假如受到负财政或货币冲击,公司外源融资供给的减少导致融资利率提高,压抑投资需求。在内源融资总量不变的条件下,约束型公司的财务杠杆降低,资产负债表的改善放宽了信贷约束,银行会增加对此类公司的投资,因而延缓了经济衰退。第二,假如出现意外正生产率冲击,约束型公司因杠杆比率高,现金流急剧降低,信贷条件的恶化导致经济加速衰退。

(二)金融减速器理论

伊路提出的金融减速器理论与资本市场减速论相似,即金融市场缺陷能够减缓经济波动,因而有可能作为经济周期的内在稳定器。金融减速器理论的核心假设是“司法缺陷”(Deficiency judgments):如果借款人违约,借款人未偿贷款与流动性资产价值之间的差额,原本可以通过自身和担保人资产或远期收入来抵偿;但由于法律限制银行对借款人的清算权,银行难以通过清算方式弥补贷款损失。

在制度缺陷条件下,金融减速器的传导机制正是“限制清算”,这阻碍了冲击向其他部门扩散而形成的传染效应。家庭向银行贷款购房,如果房产价格下跌导致担保价值低于应偿债务,家庭最优策略是违约,而银行在法律的限制下无法要求家庭弥补其贷款的全部损失,家庭能够保留剩余资产而不被清算,因此,财富从银行转移到家庭,风险在银行内部积累。因为银行贷款利率中本来就考虑了风险升水,等到房产价格上升和房贷人能正常还贷,银行通过又贷款收入核销坏账损失;所以,银行与家庭相互依存。家庭违约的确会影响到自身信誉,但如果银行因此而不贷款给家庭就将永远丧失核销坏账的机会,正因为银行贷款的预期收益大于损失,才会继续给家庭贷款;由此,家庭购房的决策不受违约决策影响。当房产价格下跌时,家庭一方面违约,另一方面继续向银行贷款购买低价房产,而这些新购的房产不会被银行清算,银行预期这些房产的价格上升、家庭能以此还贷,因而也乐意贷款。银行在整个经济周期中,通过资产组合将家庭风险分散,法律对银行清算权的限制也避免了家庭“困境抛售”可能导致的经济剧烈波动。因此,家庭在经济萧条期继续贷款买低价房,从而拉动经济走出阴霾。这一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分析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关系。

但是,如果要保证金融减速器的传导机制正常运行,家庭必须对银行有充分的信心,否则会出现挤兑危机;银行对家庭还贷也要有信心,否则会导致家庭被迫“困境抛售”房产形成的房贷危机。由此可见,金融减速器要正常运行,信心的维持是关键。为避免中小企业在衰退期大量倒闭,美国1978年的破产法改革对银行清算权进行限制。银行意识到清算能力下降,与企业签订更加严格的贷款合同,这反而增加了衰退期企业的清算率,从而使经济波动更加剧烈。由此可见,金融减速器理论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严格限制。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由于金融市场缺陷和冲击类型不同,市场缺陷对冲击的乘数效应不确定。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投融资双方委托一问题产生了金融摩擦,成本随投融资风险呈现周期性变化,直观表现在外源融资升水的波动上。冲击通过金融市场渠道传导至真实经济的过程中,因为金融摩擦和成本之间的动态关联,金融市场缺陷会改变冲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