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范文

时间:2023-08-01 17:4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篇1

1 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①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②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2 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才”,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精心准备。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底能问出学生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的问题会做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地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创造性。

3 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它们面对的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层次。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上同学们进行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如教:学《三个儿子》同学们阅读后,对课文中老爷爷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在讨论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老爷爷可能眼花了。”有的说:“老爷爷可能是视线被某个妈妈挡住了。”还有的说:“老爷爷是不是说瞎话呢?”在讨论老爷爷究竟看到了哪个孩子,他那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时,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看法。充分流露出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但经过热烈的讨论,不同层面学生的交融与撞击,最终达成了共识。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终达到共享自己的成果的目的。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总的原则是少而精,难易适度,要富有选择性,适合不同层面同学的需要。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三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4 因人而异分层评价

篇2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要确定简明的教学目标必须准确把握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基本教学任务,讲究一课一得、一练一得,循序渐进,切忌面面俱到。有些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严重程式化、虚化,结果导致课堂教学繁琐、拖沓甚至混乱。

二、简洁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当前有些教师设计教学语言,大量堆砌华丽辞藻,听起来如诗一般(公开课尤甚),不可谓不美,可是学生都能听明白吗?听不明白的语言,何来感染力?更有甚者干脆直接“拿来”,依名师课例画瓢,结果大多是不能如愿,甚至失败。 究其原因,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言:“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教学语言的魅力,一在“干净”,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是“引路人”不是“主讲师”,对学生要多一些宽容、耐心、信心,给学生多一些思考、发言的机会,少一些主观分析讲解,努力做到不该讲的不讲,该讲的精讲;二在明白无误,通俗易懂,适合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三在有情,语言有感情,字词有冷暖,关键是师者要饱含深情。

三、简约的教学内容

当前的语文教学,内容泛化现象较为严重:有些语文课负担太重,承载非语文学科的任务太多;有些语文教师教学时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处不讲不塌实,讲不清楚不塌实,惟恐遗漏和夹生。凡此种种都导致语文教学泛泛而教。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应简约有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语文的“姓”。应围绕语文教学目标将非语文的任务分解、分流,让语文课真正学语习文,免得“种别人田,荒自己园”。

2.把握语文教学的“度”。“文至白则无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启示是:语文应讲究意趣,讲究“妙不可言”的感觉,而这种意趣、感觉的获得依赖于学生潜心读书后的神会,是不可言传的。如果我们硬要把文本讲得清楚明了,那么将失去文本的意趣且无形中增加大量的教学内容。“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语文教师可以尝试简约教学内容,实现“无为而教”。

3.抓准语文教学的“点”。而今教材中的课文正变得越来越长,教师不能什么内容都讲,要抓住教学的切入点。语文教学的“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抓手。如王崧舟老师执教《荷花》时就抓住“冒”字展开分析,执教《二泉映月》时抓“坎坷”二字进行拓展。至于“点”以外的内容,学生读了能明白的,就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教师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领而顿”,自然“百毛皆顺”。

四、简便的教学手段

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确对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有些语文课,由于“滥用”多媒体技术,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削弱了“语文味”。而今,有些教师的认识错位,以为现在的课堂如果没有“电”,没有表演、采访、招聘、竞赛等形式就是“老土”,就不是新课程;有些教师钻研教材不深入,设计教学的技巧功夫不够,只好“戏不够,电来凑;戏不够,资料凑”。

汉语言具有直觉性、感知性、整体性、模糊性、想象性、延展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只有反复诵读文本,才能积淀语感,发展思维,这是任何高科技的教学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如果语文课上教师能够点拨引领学生潜心读书,让学生沉浸于文本意境中,也同样能使学生产生奇特的体验。

让我们铭记:最好的教具是 “书”,最好的教学手段是“读书”,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是“听、说、读、写”。其他辅助手段,有用则用,但不要“为用而用”。

五、简化的教学环节

篇3

【关键词】 高三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24-01

1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的成绩现状

语文教学的成绩与其他学科、同年级同班相比,平均分不如其他学科高。语文教师在学生评课中的满意率也不如其他学科高。就学生个人来看,成绩提高不明显。中等生是老师用心给予帮扶的对象。语文教师对这部分人的成绩提高没有把握,甚至会出现越帮越差的现象。社会各界对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不高。我们语文老师比其他任何学科的老师都辛苦,既要完成比其他学科厚的多的课本的教学任务,还要加班加点地批改作文,搬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结果换来的是学生、领导、社会的不满意,甚至指责。

1.2 教材与考题的不一致

我们的语文教参只说结果不讲其中的道理:主题思想怎样总结出来的?为什么层次结构那样划分?它不管。高考要考的重要词句的含义怎样解释?重要信息怎样提炼?这些思维规律它也不给指出来。有些内容老师还不理解其所以然,就让学生记录下来,反正“我”都教给你了,书上就这么说的。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占用大量时间做了与考试题目的要求不一致的工作,所以劳而无功。这也是造成语文教学成绩不理想的历史性原因。

1.3 教学过程(环节)中存在不科学因素

“理解”是讲课的一个目的。不通过你讲解,学生照样能理解,那么”讲”是不科学的。怎样让学生理解?如果通过你的讲解尤其是在他没有什么体验、感悟的情况下通过你的讲解达到理解,那就不科学。语文“理解”了的结果往往需要记忆。而你讲后才刚刚理解,但是他记忆不住,也不科学。让学生多读,结果越读越没劲,因为没有效果。还如,作文批语,语言简练流畅、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立意深刻等等正确而空洞的套话,老师批与不批,学生看与不看都对写作水平没有影响。

1.4 增加负荷是错误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于是乎,加大训练量,星期天不让休息,以考促学――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其实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有天壤之别,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也让人悲观失望。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2 解决高三语文教学工作的问题的对策

2.1 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1)认识高三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三的教学直面高考,教学的功利性加大。应试时的心态和考场的技巧在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增强。这些特殊性必然体现在教学中。另一方面,对于整个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学来说,高三语文是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前面十来年的语文学习决定了高三语文教学的基础,高三语文教学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是早已奠定的了,高三语文教学只是把预期的可能转化为现实。

2)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以及历年高考真题

以《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为前提,研究《考试大纲》对考点的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对于考试对象进行细致深入的把握,做到胸有成竹,就能帮助我们确定教学的重点。同时,要善于利用网络,网络庞大的资源优势、先进的交互技术、多样的表现方式等都有利于提高高三语文教学的效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有关高考的最新说明以及相关例题,及时地把这些资料整理、反馈给学生。

2.2 开学后的教学指导

1)认识语文学习重在积累

首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科,了解语文成绩的渐进性。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艰苦性、积累性、长期性,从而培养学生坚韧的学习精神,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个注重积累的学科,我们不可能指望它在短时间内就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也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们要有对教学对象的全面了解和把握,越详细越深入越好。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现状和心理,为他们建立一个数据库,并根据了解的不断深入随时进行更新。这要求我们做大量细致而烦琐的工作,平时跟学生多沟通交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争取做到因材施教。

3)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高三的语文复习一般要经过三个环节,一个是听老师讲,一个是做题,一个是想。 “想”是领会高考题目的一般思路和能力的要求,了解解题的关键在于什么,在解题思路和解题实践中间搭一条桥梁,寻找解题规律,尽量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三个环节中,“想”是核心的环节。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敦促严格执行

在语文学习中,不少学生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具体表现在,上课不是努力思考,而是等待教师分析讲课材料,公布答案。作业拖拉,总是不能按时完成。考前不认真复习。这些是缺乏独立性品质的突出表现。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篇4

(一)缺乏重视

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缺乏重视是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所表现出的最大问题。根据对多所高中学校语文教学的了解来看,其中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并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进行作文教学,甚至部分学校连专门的作文教学环节都没有,只有少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设置了作文教学的环节。

(二)脱离实际

脱离实际是教学作文当中所表现出的直接问题,通过对开展作文教学的学校进行考察,以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发现作文教学当中,教师进行的作文教学指导往往和实际不相符合,脱离现实的问题比较明显,这样就导致学生在作文技巧养成和观念树立上容易出现偏差。比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的作文是看图写作,全国卷Ⅱ的作文题目是“如何提高语文素养”,全国卷Ⅲ的题目是“创业故事”,北京卷是“老腔”和“神奇的书签”二选一,天津卷是“我的青春阅读”。从这些高考作文题目来看,基本上都是和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而且是从生活中的小点出发,让学生在作文中能够以小见大,表达出自身的思想观念。

(三)内容偏差

作文教学的教学内容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向,关系到整体教学效果。若是以作文技巧为主要教学内容,那么势必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技巧的提升;若是以作文布局和思想立意为主要教学内容,那么必然可以提升学生的作文布局和内涵思想。但是,作文并非是其中某一个单一的环节,其是由多方面要素所共同构成的,写作技巧、文章布局、思想立意、遣词造句等都是影响作文水平的因素之一。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在内容上出现偏差。

二、实用性和创新性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促进作文教学进步发展

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于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方向认识不清,进而使得作文教学一直处在原地踏步的状态中。实用性和创新性为高中作文教学指明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即作文教学要从理论化的教学模式向实用性转变,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写作作文,更要让学生将写作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或是工作当中,实现学以致用。而创新性是指作文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要实现创新,同时通过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达成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可以促进作文教学的进步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其能够在高考中取得更高的作文分数,同时兼顾实践运用等方面。实用性的作文教学就是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以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作为教学出发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比如书信写作、文案写作等。从高考作文来看,对于作文体裁的要求基本上是“体裁不限,诗歌除外”,由此也可以发现,在高考作文中其实可以运用一些与众不同的作文体裁,这样必然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创新性就是要让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某些事物或是观点表达出不一样的想法,使得作文更加个性化。

(三)加强作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作文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环节,因此在两者的从属关系上,应该满足作文教学属于并服务于语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等具有同等的地位。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分化割裂的情况,即作文教学、阅读教学等不同的教学环节被分割开来,没有形成一个有机连接的整体,导致语文教学表现出松散化的问题。写作和阅读本身就具有密切的关联,而实用性和创新性可以将这种关联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使其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进而在实际教学中加强作文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的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三、高中作文教学实现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方法措施

(一)加强对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重视

在教师方面,教师自身需要改变对作文教学的传统认识,根据高考形势的变化对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思考,从而明确实现作文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意义所在。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当前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将实用性和创新性作为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目标,确保以后的作文教学有的放矢。

(二)加强作文教学与实际的联系

在生活方面,作文教学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展开写作教学,而不应该凭空想象创造作文素材。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范围就是家庭和学校,因此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切入进行作文教学。比如,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就某一问题以书信的形式进行写作,可以向父母表达感谢,也可以向政府反映环保问题。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仅实现了实用性,也体现了创新性,更能让学生从中认识到作文的多样化,在写作上实现创新。

(三)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要实现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就需要对作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完善,将基本的要素全部囊括其中,避免学生自身发展出现偏差。在完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需遵循实用性和创新性对其进行重新编排整合,创设出具有更高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可以将作文结构布局作为教学内容的基础框架,然后设计立意主旨,再设计写作技巧,最后融入遣词造句,这样从大到小、呈倒金字塔结构的教学内容,必然可以在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作用。比如针对2016年全国卷Ⅱ的作文“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文章布局就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语文素养的内涵,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具体方法。立意主旨自然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语文学习兴趣,认真对待语文。写作技巧则需注意数据的引入和实例的佐证。遣词造句则需注意合理与准确,避免模棱两可的问题。如此,就将教学内容全部包含其中,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四、结束语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要教学阶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高考中作文也占据了很大的分数比例,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需要从加强重视、联系实际和完善内容这些方面着手,提高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作者:林燕萍 单位:福建省长乐市第六中学

篇5

我参加了初中会场的基本功展评和教学研讨会。观摩后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苦练基本功,要勤思教学法。

一、苦练基本功

语文教师要苦练语文基本功。比如要积累渊博的知识,写一手漂亮的字,不断提高朗读水平,有意识地锻炼写作能力等等。要以过硬的本领给学生做示范,这样才会让学生受到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才能让课堂更有效率。

基本功非一日之事,也不能一蹴而就,需长时间不懈地努力。

二、勤思教学法

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自身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而且要有教学生学好的功夫。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勤思教学法。

语文教学要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做到先学后教,以学促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重视学生的感受和品味。

下面从现代文教学、文言古诗词教学和作文教学三大板块来谈谈对语文教学法的思考。

(一)对现代文教学的思考:

1.要把握结构、思路,抓整体,这些是现代文教学中的整体感知环节,是了解课文基本内容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不能忽视。但近年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是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很多教师已经省略或淡化了这一环节,只重在对词、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上。其实,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思路,对写作时如何构思、如何构建文章结构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要把握教学内容的起始和核心。阅读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在于老师和学生阅读的感受。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思考并弄清教学的落脚点要放在哪里,为此明确教学核心放在哪里。做到了这一点,教学目的就明确了,教学重点就化难为易了。

(二)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1.将读进行到底。要科学地安排读的环节,要将读与理解结合起来,防止走入读时不理解、理解时不读的教学误区。

2.把积累落到实处。积累不只是指积累字词,还有积累背诵的名句,积累语感等。

3.要以文本学习为中心,把文本教学做充分。不能搞远搞偏。比如本次展评中的《孙权劝学》一课中的拓展题,要“你劝小宇的父母别打牌,多管孩子”,这就显得偏、远。

(三)对作文教学的思考

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搞好作文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站在学生的角度,弄清指导什么,指导多少。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对学生写作指导存在要求过高的情况。

2.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体验自己的作文对象。

3.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建立一种表达的目的意识。学生实际写作中常有这样两个误区:第一,盲目地给文章穿花衣,比如写一个事物,拼命地用修辞,但不知道是为了突出什么;第二,文章没有一根“筋”。

4.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带领、促进所有学生有差别地共同提高,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什么。

除了对这三大教学板块的教学思考外,我们还要思考语文课堂中的下列问题:

一、一堂语文课教什么?

写什么――怎样写――写(得)怎样――为什么

二、一堂语文课要具备什么?

读。默读、朗读、美读、速读、跳读、精读……

积。积累字词、语感、思路、线索、写法结构甚至整体文章等。

品。对文本的理解、赏析。

用。即运用、实践。

三、一堂语文课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篇6

一、课上得复杂

复杂感表现有四:1.教学目标复杂。不少教师在拟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心中就比较茫然或不够确定,以至呈现出诸如制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多元目标,每一个目标又细分出几个分目标的情况,让人感觉目标不集中、不突出。实际上一堂课下来,常有多个目标没有实现或者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涉及到。2.教学内容安排复杂。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上,教师往往没有很好地根据教材文本自身的特点来考虑应该教什么,先教什么后教什么,重点教什么,难点是什么,而常常是把教材的根、枝、叶搅和在一起,什么都想教,认为什么都重要,惟恐漏教,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到什么,不清楚不明白。3.教学环节复杂。这正如浙江宁波师院的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的最低标准》一文中指出的,一节课往往安排几十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内容用几分钟进行教学,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第一个环节内容还没有很好地让学生理解消化,就进入第二个环节的学习,几十个环节下来,学生已云里雾里了。4.教学语言复杂。教学语言要明白,使学生听起来很明了,这是基本的要求。不少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就不是很清晰,有的地方口音很重,有的较啰嗦,总之,教学语言没有根据教材特点做到深入浅出,文体色彩没有显示出来,没有根据学生的听力做到通俗易懂,没把课讲到学生的心里去。

记得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说过,“一清如水是课的底线”,她认为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不可有半点含糊;要洞悉教材个性,根是根,枝是枝,叶是叶,不能搅在一块;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语言要明白。笔者认为,如果教学者教学一节课没能做到如出己之口己之心,就很难把一节课上得清晰,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很费劲,教学的效果也就自然大打折扣。

二、课上得平淡

平淡感表现主要有三点:1.教学过程平淡。教学的过程很多还停留在作者介绍、字词教学、内容分析、特点分析、布置作业这个老套路上,有的甚至课课如此,没有新鲜感,久而久之学生对此很不欢迎进而讨厌语文课。2.对语言文字挖掘浅化。教师不善于挖掘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语言深处,在必要的咬文嚼字上没有下一番功夫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步入语文的美好境地,造成语文教学的平淡无奇。3.对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关注不够。教学的预设指教学前教师的充分备课。对文本的解读与领悟要做到准确、深刻进而有创新,但更多的教师除了力求准确外,很少在深刻和创新性上下足功夫;在教学策略上,创设教学情境平常化,很少能使情境问题化,情感化,以刺激教学。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常常被忽视,或被简单处理,其中的价值没能得到发掘,课堂因此而单调乏味。

平淡的课堂教学,就是缺少教学的灵性,这样的教学很难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甚至会抑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不断地制奇出奇,就能引导学生进入语文的言语深处与言语发生对话,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广化、深化、美化。

三、课堂示范性弱

教学,重在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力求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点:1.教师的语文基本功底欠扎实。比如说,板书书写不规范,龙飞凤舞,歪歪斜斜,与要求学生做到工整、端正有差距;泛读文章,信口就读,不用酝酿,常见不合文体现象,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析词释义,不用规范化的字典词典,更多的是取大概意思;要求学生当堂回答的问题,自己没能拿出、准确、合理、简洁、精炼的答案;引经据典时,常有不够准确和不够全面的问题出现等等。2.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要求不够严谨,对学生的听课、做笔记、朗读文章、口头回答(或讨论)问题时的语言和体态、课堂作业等方面的评价较为随意,重结论轻细节(过程),使得不少学生没有养成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忽视,因为学生的仿效能力很强,所以它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深刻,是现实的,也是长远的,甚至是终身的。

四、课上得没激情

没有激情,主要表现在:1.教师精神状态不佳,带着情绪上课。这样上课,教师就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教学中,谈不上激情教学,个别教师还将自己不良的情绪在课堂上对稍有“不轨”的学生发泄,有破坏教学环境之嫌。2.教师备课不充分,底气不足。打无准备之战,自然是凶多吉少,想游刃有余、酣畅淋漓一番是不现实的。3.教师没能和文本情节、形象、环境融合统一。神归神,形归形,形神不合,即便有激情,也只能是说形合神离——不和谐。4.教师自身思维不活跃,不善于触发学生情感世界的波澜。有的教师上课自身有预设、有激情,但没能把学生的热情煽起来,造成一头热另一头冷,“激情”没有效果。

没有激情,语文课堂教学就好像没有了生命,因为语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也不是影视变幻、虚无缥缈,而是紧扣语言特性,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语文课难上好,这是人所共知的。不像有些人所说,最好上的是语文课,好像谁都可以来上语文,这是不理解语文教学。但是能上好语文课的教师也有,而且不少。在他们身上,可以说在演绎着“台上一节课、台下十年功”的事迹。

篇7

关键词:作文先导式 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我国小学语文长期受到传统“学科化”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就作文先导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1“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作文先导式”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基本模式、表达交流模式和阅读拓展模式。

1.1.基本模式

基本模式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小学生创立各种各样有趣的情境,小学生正在处于童年时代,对很多事情都忍不住好奇,比较爱玩,教师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为他们创造一个游戏的情境,通过游戏来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而当小学生们发现自己喜欢的游戏后便会积极地参与进来。通过一系列的游戏,小学生们对某些事物有了很好地体验,便会乐于跟别人分享,并且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现阶段,小学生们对于汉字的掌握还不是很充分,不能够很好地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们自由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达自己对游戏的体验,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同步进行识字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表达交流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的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年级较低的小学生,是由基本模式延伸出来的一种模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学生们营造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境,让小学生得到更加丰富的体验,随之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更多更加主动,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开展这种模式教师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循序渐进,让小学生每体验完每一次活动之后,相互之间进行探讨和深层次的交流;二是,先让小学生一次性将所有的活动全部体验完毕,再一次性的进行总结表达,这种方式能够使课程进程更加顺利快捷。但是教师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有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舒适的空间,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强迫学生进行发言。如此一来,班里就会呈现出比较融洽和谐的气氛,一些胆子比较小的学生也会受其影响积极踊跃地发言,相反,如果教师硬性要求学生进行发言,就会使得课堂气氛紧张起来,学生们能就无法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

1.3.阅读拓展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拓展模式是专门针对年级较高的小学生,由基本模式延伸出来的另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则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表达能力,有了这一基础,再通过对课外阅读的拓展使小学生们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思维方式。这种模式相对其他两种来说较为复杂,可以分为情境体验、相互交流和教师指导等环节。在这些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参与其中,引导正确的方向,在完成所有这些环节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范文阅读。让小学生通过学习范文的一些长处,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提高语文的整体水平。小学生在最后的“阅读拓展”中,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总体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2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2.1.生成性的特征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认为小学生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实况了一由内而外形成的,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因此该教学模式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变现为生成性。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生成性的特征,促使小学生们能够充分体现和贯彻到这种生成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弱小学语文教材所起到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让学生们充分进行交流、表达、体验、描述的过程,而且有非常多类型的教材实验模式,并且都是随机性的教材模式。

2.2.整合性特征

“作文先导”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识字、拼音、作文以及阅读整合在一起,从而能够根据学生们实际的需要灵活的产生一些教学切入点,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单一板块教学模式,使其能够有效地融合到语文系统教学中去,从而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们学习语文和灵活运用语文的能力。

2.3.潜移性的特征

在“作文先导”教学模式中,将语文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认为小学语文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进行友好交流和沟通的使用工具;另一方面,更是促进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小学语文的两个主要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且这两个主要特点可以看做是相互统一但又相互对立的一对矛盾体,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人文性在突出的时候,也必须加强对语文教学的“潜移性”的重视程度。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会小学生们怎样用语文进行交流和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小学生们情感体验的重视程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积极营造一个充满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不断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表意见,充分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老师跟学生们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关系,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跟学生们共同交流、表达,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缺一不可。

3 结语

“作文先导式”教学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们的兴趣作为最基本的起点,将学生们的自主亲身经历当做小学语文学习和认知的基础,从而不断改革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一、小学高年级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1.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是小学课程中的基础性学科,理解及掌握好语言的运用能够提升学生对其他课程的理解,从而提升其整体的学习能力。各个学科的教学都以知识的传递为主要目的,并且在传递的过程中进行发展及延伸。这个过程需要语言的塑造,因此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牢固掌握语言的基础性知识,能够更好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在小学高年级时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核心动力,便于培养其终身学习的习惯。

2.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是人文价值的体现

语文教学是所有学科中最全面的课程,从字、词到句子,再到整个文章,从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从诗歌到小说,都是语文的学习内容,而且语文课程还要求学生从听、说、读、写等多角度进行练习,进而增强沟通及语言表达能力。语文用文字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其字面的意义,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人文价值,因此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就要让学生先欣赏其人文价值,再深入接触,进而熟练掌握。

3.语文素养关乎学生的整个学习历程

语文素养关系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不仅是其学习基础的奠定,更是学习兴趣的启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而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是语文学习的过渡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个时期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其整个学习生涯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二、影响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的培养因素

1.因升学带来的测试效果

语文作为应试教育的考试课程,其分数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的升学状况,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往往为了升学成绩而只注重考试内容,忽视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环节,更忽视了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育,使得学生从小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对以后的教学以及人格塑造产生极大的影响。

2.固定的教材设计影响了语文素养的培养效果

语文教材在选取及制订环节上往往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而不是想要学什么,在内容及形式上也没有大的改变,这使得教师在课程设计上无法得到想要的效果,不利于从新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阻碍了教师及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习效果。

三、在培养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生为本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的过程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并且培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选定教材及设定课程形式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学生需要怎样的学习环境,并且重点考虑其想要学习什么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找好自身的位置,既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主动性。

2.培养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全体学生的素养

语文是我们刚踏进校园首先接触的学科,是特别重要的文化载体和进行交际的工具。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全体学生的素养,而不是局限于某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要在全体学生中进行教学,将学生内在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出来。

3.改善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的流程中,最为基本的是学会语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促进语文能力形成的关键在于:(1)在语言知识中传授产生附加值。(2)让文章能够顺畅地解读。(3)实践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4)让语文的交际能力展现在现代的生活中。

4.让学生的语文视野能够拓宽

篇9

关键词:教练式 点石成金 兴趣 基本功 小课堂 大课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曾几多感慨语文教学举步维艰;又曾几多感到学生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远离语文。面对语文教学的种种困难,也每每让我陷入深深的反思:如何让学生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不再望而却步?这是决定语文教学成败的大问题。现在我就说说我的粗浅见解,以求教于经验丰富的前辈们。

一、学生“乐”语文,“教练式”是语文教改的当务之急

其一,“教练式”是向学生“教方法”的最佳手段。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应用语言文字。那么又如何才能达到这“双基”的教学目的呢?有一个寓言故事很能帮助我们解开这个谜。故事说,有一个能点石成金的神人要报恩,他问报答者要什么。而那位的回答竟是“我就要你那个手指”。这个故事可以启发我们,我们语文教学的“教练式”就是要教给学生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而一些教师受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认为把每个单元的每篇课文及每篇课文的每个方面都讲深讲透,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常常形成教师“喋喋不休”,学生却“一无所获”。如果语文教师能让学生树立起“练”的观念,指导学生的“练”,使学生在“练”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并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不是既给了学生这个“点石成金”的手指,又教会了学生运用了这个手指吗?

其二,“教练式”最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学问的第一位导师。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于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该如何调动呢?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孩子,能把自己某个方面的才能展示于众,且得到众人瞩目,那该是最能激发和调动其兴趣的事情了。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就是我们惯常多用于贬义的词“自我表现”。设想,如果人类本性中没有这种“自我表现”,那就不会有今日的奥运竞技盛会与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伟绩。而在语文教学的“教”与“练”中,又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

二、学生“乐”语文,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扎实而深厚的基本功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有了扎实而深厚基本功的教师,才能从严“教”,从严“练”。

近年乒坛名将频出,冠压世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有一位功夫深执教严的“少帅”蔡振华。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在“教练”莫泊桑时,竟提出令人望而却步的苛刻要求。要求莫泊桑“要一笔写出一个马车店的守门人与其他二十个马车店守门人的不同”。而正是这样苛刻的“教”与“练”,才使莫泊桑写作成就超过了老师,成为世界的“短篇小说之王”。

以上内容告诉我们,我们的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努力砸实自己“听”、“读”、“说”、“写”的基本功,特别是“写”的基本功。时下不少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一上作文课,就“脑瓜仁儿疼”,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作文课上“天桥把式,光说不练”。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让我们砸实基本功,人人争做强将,共同去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教练”强兵吧!

三、学生“乐”语文,尤需“小课堂”与“大课堂”的紧密结合

前面已经提到,“语文教学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一旦学生有了这方面的兴趣之后,又会自发地在语文课堂上去涉猎语文知识。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师则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从“小课堂”逐步跨入“大课堂”,并努力使“小课堂”与“大课堂”紧密结合,营造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听、读、说、写基本能力的良好环境。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个性

职高的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职高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的设置必须要结合学生们的职业特点。语文教学是职高教育当中的基础课程,更是应该凸显出职业特色,全面强化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职高语文教研,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我们认真调查和研究,探索学科规律,关注职高特点,做好语文教研。

一、关注语文共性,把握职高个性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普通高中应该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两类高中的共性――都应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都应该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都应该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等。但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个l生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总的说来,虽然文言文教学的量相对少于普通高中,但实用文体教学的要求明显高于普通高中。就具体专业而言,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对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则是一般普通高中生所不及的。总之,我们不能把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与普通高中完全“同化”,应该把握和突出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个性,把高中之共性和职中之个性融汇一体,这样就能在职业高中里,充分发挥语文既是基础课,又是工具课的功能。

二、落实专业目标,开展语文教学

有人曾形象地说: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同中含异。这里的“同”是指职业高中虽然专业数量较多,但对于所有专业来说,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各个专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紧紧地围绕总体教学目标,坚定不移地坚持相对统一的教学计划。这里的“异”是指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还必须体现各个专业的特点,做到学以致用。这也是由于职业高中的性质所决定的。例如,文秘专业和营销专业的语文教学在服从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实用文教学的内容切不能机械地“统一”,要体现两个专业的各自培养方向及未来工作岗位的特点。文秘专业需强化公文写作的规范化;营销专业则要从严训练广告、合同等商业经济类应用文的写作。这就是“异”中有“同”,“同”中突出“异”,即实施教学中将共同的语文基础知识和专业语文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基本的教学要求和特殊的教学内容和谐地统一起来,这样做,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既体现出了学科自身的特点,又体现出了适用、实用的生动活泼的特点。

三、夯实基础知识,强化社会需求

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包括语文在内的所有学科教学的“基础工程”。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砌。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怎么能谈得上高楼万丈呢?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而弱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学生对于作为最重要的工具课――语文的基础知识学不扎实,掌握得肤浅、零碎,无疑对于其它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强化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当然,也正是由于职业高中的特殊性,语文教学还必须从适应社会需要出发。试想,学生所学的脱离社会需要,不管用,不实用,怎么能说是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呢?假如财会专业的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较高,文言文知识掌握得较为系统而又牢固,然而连起码的财会应用文的格式却不懂,这不能不f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偏颇和遗憾。其实,财会应用文知识也是该专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一部分。所以,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协调好基础知识的传授训练与适应社会需要的关系,使学生学得好,用得上。

四、结合学生实际,科学调整进度

语文教学必须按既定的计划及时问表循序而行,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的明确性和稳定性,又利于学生学习的透明化和系统性。如果随意打破这个“序”,语文教学就要陷于盲目、混乱之中。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当然也必须遵循这个“序”,但是,职业高中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专业课的见习和实习等环节,因此,语文教学还要服从于职业高中所特有的这些教学环节。例如,“合同”知识的教学安排在高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若第一学年营销专业安排见习或实习时,就应将其提前教学。那么,如此做来能否叫做没有循“序”施教呢?非也。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序”,是整体教学计划和总体时间安排之“序”,而并不是某一个知识单元或局部时间内之“序”。根据实际情况,没有打破教学文“序”,相反正是“序”的灵活体现。所以,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有不同于普通高中之处,其循序施教和灵活调度更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完成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五、服务学生发展,强化语言训练

由于众口周知的客观原因,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仍然是不容忽视的。也因为职业高中毕业后直面社会,直接参加实际工作,直接融合在各种人之中,口语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应该努力创造契机,提供各种场合,采取多种手段,发挥其优势,快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应将口语与书面语的表达能力的训练结合在一起,这样做,能使职业高中生这两方面联系紧密的表达能力,互为补益,同步长进。

六、开展“以文载道”,落实立德树人